CN103871802A - 碳纳米管复合薄膜场发射阴极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碳纳米管复合薄膜场发射阴极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71802A
CN103871802A CN201210544357.7A CN201210544357A CN103871802A CN 103871802 A CN103871802 A CN 103871802A CN 201210544357 A CN201210544357 A CN 201210544357A CN 103871802 A CN103871802 A CN 1038718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carbon nano
nano
tic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4435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71802B (zh
Inventor
陈婷
洪序达
陈垚
孙竹
桂建保
郑海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f CAS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21054435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718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71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718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718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718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纳米管复合薄膜场发射阴极的制备方法,包括:S1、制备碳纳米管/TiC/Ti复合材料;S2、将碳纳米管/TiC/Ti复合材料和纳米填充颗粒按质量比5:1-1:5混合,混合物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并采用超声进行分散,形成第一浆料;S3、在银电极上移植第一浆料,形成碳纳米管复合薄膜;S4、在200°C-600°C的温度下,将碳纳米管复合薄膜放入烧结炉进行真空烧结或还原气氛烧结,其中,烧结时间在15分钟以上;S5、利用腐蚀剂腐蚀除去碳纳米管复合薄膜烧结后表面的Ti,露出碳纳米管/TiC发射尖端,并形成碳纳米管复合薄膜场发射阴极。该方法制备的碳纳米管复合薄膜场发射阴极结构增强了碳纳米管发射体与基体粘附力和电接触、改善了场发射性能。

Description

碳纳米管复合薄膜场发射阴极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纳米管场发射阴极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纳米管复合薄膜场发射阴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碳纳米管具有高长径比的准一维结构、优良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是取代硅尖、钨尖和钼尖成为制作场发射阴极的理想材料。然而,由于碳纳米管表面与金属或树脂等基质的浸润性差、结合力弱,使制作在基体上的碳纳米管薄膜阴极与基体的粘附力小、接触电阻大,从而增加整个电子发射回路的热消耗,以及电子发射的不稳定性。这些缺点抑制了碳纳米管自身优越的场致发射性能,影响了碳纳米管在场发射领域上的应用前景。
目前制作碳纳米管薄膜场发射阴极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类:原位直接生长法和移植法。原位直接生长法主要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在镀有催化剂的基体上直接生长碳纳米管,该法成本较高,特别是制作大面积的阴极薄膜成本更高。移植法是将碳纳米管经过纯化、剪切等处理后,均匀分散在媒介材料中,然后通过丝网印刷、电泳、喷涂、旋涂、滴涂、浸拉或自组装的方法在基体电极上形成碳纳米管薄膜,通常合适的后处理工艺用以使碳纳米管发射尖端露出薄膜表面以提高场发射性能。这些方法成本较低,易于大面积制备。然而,这些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碳纳米管和电极之间的粘附力差、接触电阻大等。为解决这些问题,纳米颗粒填充法、高温真空退火法、金属和碳纳米管/碳纤维复合电镀法、电泳法沉积表面化学镀金属的碳纳米管等方法被用来制作碳纳米管薄膜阴极。比较有效的纳米颗粒填充法有金属粉末合金法、浆料掺银法和浆料掺玻璃粉法,即在碳纳米管分散的媒介物质中加入这些纳米颗粒,转移成膜后通过气氛烧结或真空烧结等方式使纳米颗粒熔化,使碳纳米管部分埋入熔化后形成的薄膜中,增强了碳纳米管和电极之间的粘附力。因掺混纳米颗粒的导电性能不同,掺混碳纳米管薄膜阴极的增强机制和场发射性能也各有不同。采用金属和碳纳米管/碳纤维复合电镀法以及电泳法沉积表面化学镀金属的碳纳米管的方法也是使碳纳米管埋入金属膜中,这种埋入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碳纳米管和电极之间的粘附力和电接触。然而,这几种方法由于碳纳米管表面和多数金属表面浸润性差、碳纳米管-金属之间形成的是肖特基势垒,而非欧姆接触,限制了场发射性能的进一步提高。高温真空退火法是采用Ti作为碳纳米管的电极,在高温下形成TiC中间层,从而使碳纳米管-金属之间形成欧姆接触,但这种方法需要800°C以上的高温,对基体材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适合多数低温应用,而且这种方法形成的接触面积小,也限制了发射的电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碳纳米管复合薄膜场发射阴极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碳纳米管复合薄膜场发射阴极结构增强了碳纳米管发射体与基体粘附力和电接触、改善场发射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纳米管复合薄膜场发射阴极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
S1、制备碳纳米管/TiC/Ti复合材料;
S2、将碳纳米管/TiC/Ti复合材料和纳米填充颗粒按质量比5:1-1:5混合,混合物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并采用超声进行分散,形成第一浆料;
S3、在导电电极上移植第一浆料,形成碳纳米管复合薄膜;
S4、在200°C-600°C的温度下,将碳纳米管复合薄膜放入烧结炉进行真空烧结或还原气氛烧结,其中,烧结时间在15分钟以上;
S5、利用腐蚀剂腐蚀除去碳纳米管复合薄膜烧结后表面的Ti,露出碳纳米管/TiC发射尖端,并形成碳纳米管复合薄膜场发射阴极。
优选的,所述S1中制备碳纳米管/TiC/Ti复合材料方法如下:将质量比为1:1:10-10:1:50的碳纳米管、TiCl3和TiH2的混合粉末放入密封腔体,对密封腔体抽真空后加热10分钟至2小时,混合粉末挥发并发生化学反应1小时后,降低密封腔体温度至室温,得到反应产物,采用有机溶剂对反应产物进行清洗,得到碳纳米管/TiC/Ti复合材料,其中,抽真空度为10-2Pa以下,加热温度为600°C-750°C。
优选的,所述碳纳米管长度为1-50μm,直径为0.4nm-100nm;所述TiH2粒径在30-60μm。
优选的,所述S2中,纳米填充颗粒包含纳米介电颗粒和纳米金属颗粒,所述纳米介电颗粒为粒径300nm-3μm的玻璃颗粒,所述纳米金属颗粒为纳米银颗粒。
优选的,所述S2中,纳米填充颗粒为纳米银粉和玻璃粉,碳纳米管/TiC/Ti、纳米银粉和玻璃粉的质量比为1:1:1。
优选的,所述S3中导电电极为银电极。
优选的,在S3和S4之间,将碳纳米管/TiC/Ti超声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形成第二浆料,第二浆料在第一浆料移植到导电电极后再移植到导电电极上。
本发明采用一种真空化学还原的方法制备碳纳米管/TiC/Ti复合材料,并结合纳米填充颗粒形成碳纳米管复合薄膜。随后通过烧结熔化纳米导电材料,与碳纳米管/TiC/Ti形成大面积欧姆接触,一起构成导电网络,烧结中软化的纳米介电材料增强了与基体之间的附着力,减小了电场屏蔽效应。最后通过表面酸处理使碳纳米管/TiC部分露出表面成为场发射电子源。TiC具有约3.0eV的功函数,大大低于碳纳米管本身(约4.9eV),且由于纳米介电材料的存在使屏蔽效应不致过于强烈,最终导致发射体的场发射增强因子增大,性能提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克服了碳纳米管和金属之间的肖特基势垒,增大了发射体和导电网络的接触面积,降低了发射体与基体之间的欧姆接触电阻,增强了基体和发射体之间的粘附力,并降低了发射体的表面功函数,从这些方面改善了碳纳米管复合薄膜的场发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碳纳米管复合薄膜的场发射的J-E曲线图。
图3为本发明说明碳纳米管和电极之间接触势垒的F-N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纳米管复合薄膜场发射阴极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
S1、制备碳纳米管/TiC/Ti复合材料;
在所述S1中,制备碳纳米管/TiC/Ti复合材料的具体方法如下:将质量比为1∶1:10-10:1:50的碳纳米管、TiCl3和TiH2的均匀的混合粉末放入密封腔体,对密封腔体抽真空后加热10分钟至2小时,混合粉末挥发并发生化学反应1小时后,降低密封腔体温度至室温,得到反应产物,采用有机溶剂对反应产物进行清洗,得到碳纳米管/TiC/Ti复合材料。其中,抽真空度为10-2Pa以下,加热温度为600°C-750°C;所述碳纳米管长度为1-50μm,直径为0.4nm-100nm,所述TiH2粒径在30-60μm;所述有机溶剂一般采用乙醇。另外,所述碳纳米管、TiCl3和TiH2混合粉末的量控制在使其反应挥发时所形成的气压在1-10Pa。
S2、将碳纳米管/TiC/Ti复合材料和纳米填充颗粒按质量比5:1-1:5混合,混合物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并采用超声进行分散,形成第一浆料;
在所述S2中,纳米填充颗粒包含纳米介电颗粒和纳米金属颗粒,所述纳米介电颗粒为粒径300nm-3μm的玻璃颗粒或各种氧化物,例如PbO、B2O3、SiO2和Al2O3等;所述纳米金属颗粒为纳米银颗粒,还可为纳米钛、铁、铬、金等中的一种。另外,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异丙醇、丙酮、松油醇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S3、在导电电极上移植第一浆料,形成碳纳米管复合薄膜;
在S3中,所述的移植是指电泳、喷涂、旋涂、丝网印刷、滴涂、浸拉或自组装等方法中的一种。所述导电电极为银电极,为在基体上丝网印刷银浆,并烧结形成,所述基体包含选自玻璃、石英片、不锈钢、硅片、钼、钨和氧化铟锡中的一种。
S4、在200°C-600°C的温度下,将碳纳米管复合薄膜放入烧结炉进行真空烧结或还原气氛烧结,其中,烧结时间在15分钟以上;
在S4中,所述还原气氛指采用Ar、N2、He等惰性或H2、NH3还原性气氛;所述真空烧结的真空度为10-1Pa以下。另外,所述烧结温度根据纳米颗粒的软化或熔融温度可以在200°C-600°C。
S5、利用腐蚀剂腐蚀除去碳纳米管复合薄膜烧结后表面的Ti,露出碳纳米管/TiC发射尖端,并形成碳纳米管复合薄膜场发射阴极。
在S5中,所述腐蚀剂为可以融化Ti金属而不致影响纳米介电颗粒的酸腐蚀薄膜表面的盐酸、硝酸、硫酸等。
这样,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得到一种碳纳米管复合薄膜场发射阴极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得到性能更加优越的碳纳米管复合薄膜场发射阴极结构,在S3和S4之间,将碳纳米管/TiC/Ti超声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形成第二浆料,第二浆料在第一浆料移植到导电电极后再移植到导电电极上。
请参考图1至图2,下面以喷涂法制备碳纳米管复合薄膜为具体实例进行整体说明。
1.真空化学还原法制备碳纳米管/TiC/Ti复合材料
将50g直径为50-100μm,长度为5-15μm的碳纳米管、10g固态TiCl3和300g粒径约45μm的TiH2粉末均匀混合。将混合粉末放入密闭腔体,抽真空至1*10-3Pa,并加热至650°C。此时,TiCl3挥发并发生歧化反应生成TiCl4,而碳纳米管均匀地悬浮在挥发性气体中。TiH2分解形成Ti和H2,而H2将吸附在碳纳米管表面的TiCl3还原成Ti。碳纳米管表面的活性Ti和碳发生反应生成TiC,形成碳纳米管/TiC/Ti复合材料。反应过程中的腔体气压保持在1-10Pa,使反应速度足够小,以在碳纳米管表面形成均匀的镀层。一小时后,降低温度到室温。取出反应产物,此时的粉末中包含碳纳米管/TiC/Ti复合材料和TiH2分解形成的Ti颗粒。用乙醇清洗反应产物,Ti颗粒形成沉淀,而碳纳米管/TiC/Ti悬浮在乙醇中。最后,采用离心法分离出碳纳米管/TiC/Ti。
2.喷涂碳纳米管复合薄膜
在玻璃基体上丝网印刷银浆,并烧结形成银电极。将碳纳米管/TiC/Ti、纳米银粉和玻璃粉以1:1:1的质量比混合,于乙醇溶液中超声1小时,形成均匀分散的第一种喷涂液。采用空气压缩喷枪将第一种喷涂液多次喷涂在银电极上,控制喷涂量使雾化后的喷涂液在银电极上很快干燥。将碳纳米管/TiC/Ti超声分散在乙醇溶液中,形成第二种喷涂液,于形成的复合膜表面再喷涂一层碳纳米管/TiC/Ti。最终,该复合膜的厚度在1-10μm之间。
3.烧结碳纳米管复合薄膜
将碳纳米管复合薄膜放入烧结炉,抽真空后通H2,加热到480°C烧结半小时。
4.表面酸处理
用盐酸腐蚀除去烧结后复合膜表面的Ti,露出碳纳米管/TiC发射尖端,并形成碳纳米管复合薄膜场发射阴极。
5.场发射性能测试
采用二极管结构测试碳纳米管复合薄膜的场发射特性。阳极为表面光滑的不锈钢,阴阳极间距为400μm。场发射测试***内的真空度小于5*10-5Pa。如图2所示,碳纳米管复合薄膜的场发射电流密度随电场的变化J-E曲线,该复合薄膜阴极的场发射电流密度可达90mA/cm2。下面对J-E曲线进行Fowler-Nordheim(福勒-诺得海姆公式)转换,请参考图3,拟合可以得到一条直线,而没有出现通常由于碳纳米管和电极之间接触势垒引起的F-N曲线弯折情况,说明碳纳米管/TiC和电极之间具有良好的欧姆接触。
本发明采用一种真空化学还原的方法制备碳纳米管/TiC/Ti复合材料,并结合纳米填充颗粒形成碳纳米管复合薄膜。随后通过烧结熔化纳米导电材料,与碳纳米管/TiC/Ti形成大面积欧姆接触,一起构成导电网络,烧结中软化的纳米介电材料增强了与基体之间的附着力,减小了电场屏蔽效应。最后通过表面酸处理使碳纳米管/TiC部分露出表面成为场发射电子源。TiC具有约3.0eV的功函数,大大低于碳纳米管本身(约4.9eV),且由于纳米介电材料的存在使屏蔽效应不致过于强烈,最终导致发射体的场发射增强因子增大,性能提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克服了碳纳米管和金属之间的肖特基势垒,增大了发射体和导电网络的接触面积,降低了发射体与基体之间的欧姆接触电阻,增强了基体和发射体之间的粘附力,并降低了发射体的表面功函数,从这些方面改善了碳纳米管复合薄膜的场发射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做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碳纳米管复合薄膜场发射阴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制备碳纳米管/TiC/Ti复合材料;
S2、将碳纳米管/TiC/Ti复合材料和纳米填充颗粒按质量比5:1-1:5混合,混合物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并采用超声进行分散,形成第一浆料;
S3、在导电电极上移植第一浆料,形成碳纳米管复合薄膜;
S4、在200°C-600°C的温度下,将碳纳米管复合薄膜放入烧结炉进行真空烧结或还原气氛烧结,其中,烧结时间在15分钟以上;
S5、利用腐蚀剂腐蚀除去碳纳米管复合薄膜烧结后表面的Ti,露出碳纳米管/TiC发射尖端,并形成碳纳米管复合薄膜场发射阴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制备碳纳米管/TiC/Ti复合材料方法如下:将质量比为1:1:10-10:1:50的碳纳米管、TiCl3和TiH2的混合粉末放入密封腔体,对密封腔体抽真空后加热10分钟至2小时,混合粉末挥发并发生化学反应1小时后,降低密封腔体温度至室温,得到反应产物,采用有机溶剂对反应产物进行清洗,得到碳纳米管/TiC/Ti复合材料,其中,抽真空度为10-2Pa以下,加热温度为600°C-750°C。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长度为1-50μm,直径为0.4nm-100nm;所述TiH2粒径在30-6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纳米填充颗粒包含纳米介电颗粒和纳米金属颗粒,所述纳米介电颗粒为粒径300nm-3μm的玻璃颗粒,所述纳米金属颗粒为纳米银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纳米填充颗粒为纳米银粉和玻璃粉,碳纳米管/TiC/Ti、纳米银粉和玻璃粉的质量比为1: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导电电极为银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和S4之间,将碳纳米管/TiC/Ti超声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形成第二浆料,第二浆料在第一浆料移植到导电电极后再移植到导电电极上。
CN201210544357.7A 2012-12-15 2012-12-15 碳纳米管复合薄膜场发射阴极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8718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44357.7A CN103871802B (zh) 2012-12-15 2012-12-15 碳纳米管复合薄膜场发射阴极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44357.7A CN103871802B (zh) 2012-12-15 2012-12-15 碳纳米管复合薄膜场发射阴极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71802A true CN103871802A (zh) 2014-06-18
CN103871802B CN103871802B (zh) 2016-09-07

Family

ID=50910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44357.7A Active CN103871802B (zh) 2012-12-15 2012-12-15 碳纳米管复合薄膜场发射阴极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71802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3522A (zh) * 2016-12-28 2017-05-10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电子收集极材料及电子收集极的制备方法
CN110335795A (zh) * 2019-06-25 2019-10-15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处理阴极薄膜提高场发射性能的工艺
CN111900065A (zh) * 2020-07-31 2020-11-06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一种具有强粘附性的碳纳米管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18002A (zh) * 2021-04-12 2021-07-16 中山大学 一种碳纳米管/二维碳化钛透明电磁屏蔽薄膜及制备方法
CN113409985A (zh) * 2021-06-21 2021-09-17 中科检测技术服务(重庆)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铜导电浆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CN113401906A (zh) * 2021-06-17 2021-09-17 北京佰耐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粘结一体化碳化钛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73094A (zh) * 2022-04-24 2022-07-22 湖南省美程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呼吸机用无铅压电陶瓷雾化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9767A (zh) * 2001-10-04 2003-07-16 佳能株式会社 纳米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694207A (zh) * 2005-06-01 2005-11-09 天津大学 低温下制备银/碳纳米管场发射冷阴极的方法
CN101877299A (zh) * 2010-06-29 2010-11-03 彩虹集团公司 一种场致发射平板显示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EP2251465A1 (en) * 2008-03-06 2010-11-17 Ube Industries, Ltd. Fine carbon fiber, fine short carbon fib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said fiber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9767A (zh) * 2001-10-04 2003-07-16 佳能株式会社 纳米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694207A (zh) * 2005-06-01 2005-11-09 天津大学 低温下制备银/碳纳米管场发射冷阴极的方法
EP2251465A1 (en) * 2008-03-06 2010-11-17 Ube Industries, Ltd. Fine carbon fiber, fine short carbon fib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said fibers
CN101877299A (zh) * 2010-06-29 2010-11-03 彩虹集团公司 一种场致发射平板显示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3522A (zh) * 2016-12-28 2017-05-10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电子收集极材料及电子收集极的制备方法
CN106653522B (zh) * 2016-12-28 2018-06-15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电子收集极材料及电子收集极的制备方法
CN110335795A (zh) * 2019-06-25 2019-10-15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处理阴极薄膜提高场发射性能的工艺
CN111900065A (zh) * 2020-07-31 2020-11-06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一种具有强粘附性的碳纳米管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18002A (zh) * 2021-04-12 2021-07-16 中山大学 一种碳纳米管/二维碳化钛透明电磁屏蔽薄膜及制备方法
CN113401906A (zh) * 2021-06-17 2021-09-17 北京佰耐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粘结一体化碳化钛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01906B (zh) * 2021-06-17 2022-11-08 北京佰耐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粘结一体化碳化钛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09985A (zh) * 2021-06-21 2021-09-17 中科检测技术服务(重庆)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铜导电浆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CN113409985B (zh) * 2021-06-21 2023-05-23 中科检测技术服务(重庆)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铜导电浆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CN114773094A (zh) * 2022-04-24 2022-07-22 湖南省美程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呼吸机用无铅压电陶瓷雾化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773094B (zh) * 2022-04-24 2022-12-13 湖南省美程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呼吸机用无铅压电陶瓷雾化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71802B (zh) 2016-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71802A (zh) 碳纳米管复合薄膜场发射阴极的制备方法
US6583085B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indium-tin-iron catalyst for use in production of carbon nanocoils
CN104021842A (zh) 一种石墨烯复合铜厚膜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76089B (zh) 一种含涂层的金属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04186A (zh) 基于石墨烯电极的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KR100616071B1 (ko) 탄소나노튜브와 금속으로 이루어진 나노복합분말제조방법과 그에 의하여 제조된 나노복합분말 및 그를이용한 전계방출디스플레이용 에미터
EP1685581A1 (en) Well formation
KR101700810B1 (ko) 그래파이트 접착 물질을 이용한 전계 방출 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2339712B (zh) 一种图形化的石墨烯场发射阴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62988A (zh) 碳纳米管冷阴极的制造方法及其应用
CN114242897A (zh) 一种钙钛矿光电器件的封装的方法
CN111549310B (zh) 一种陶瓷粉体、掩膜版及其制作方法
CN104183702A (zh) 一种柔性导电石墨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20060117074A (ko) 전계방출 에미터전극 제조방법
CN102476787A (zh) ZnO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
CN103198991B (zh) 基于海胆型镍粒子模板的场发射阴极结构及制造方法
KR20160093959A (ko) 인듐 아연 주석 산화물 제조 방법, 이를 포함하는 태양 전지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20070154625A1 (en) Method for activating electron emission surface of field emission display
US20230411104A1 (en) Method of forming field emission cathodes by co-electrodeposition
CN101702395B (zh) 一种顶栅结构场致发射显示器后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3517374B (zh) 氧化锌包覆氧化铜纳米线的异质结阵列的制备方法
CN103839759A (zh) 场发射光源阴极及其制备方法、场发射光源器件
KR100932976B1 (ko) 평판표시소자의 전자 방출원 형성용 슬러리 조성물 및이를 이용한 전극 형성 방법
You et al. Preparation and field emission properties of Ag-CNTs by electroless plating
CN108461368A (zh) 一种ZnO/PdO复合表面传导电子发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