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12276A - 旋转电机 - Google Patents

旋转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12276A
CN103812276A CN201310542700.9A CN201310542700A CN103812276A CN 103812276 A CN103812276 A CN 103812276A CN 201310542700 A CN201310542700 A CN 201310542700A CN 103812276 A CN103812276 A CN 1038122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ular liner
coiling
plate
hole
ext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4270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二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8122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122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0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on from ingress, e.g. water or fing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3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ontrol circuits or drive circuits
    • H02K11/33Drive circuits, e.g. power electronic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02K3/521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 H02K3/52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for generally annula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转电机,其具有马达壳体(20)、定子(21)、绕线(22)、绕线延伸部(23)、转子(30)、轴(33)、第一板(40)、第二板(50)、控制单元(60)以及管状衬套(70、80)。第一板密封马达壳体的第一端并且支承轴的第一端。第二板密封马达壳体的第二端、支承轴的第二端并且具有通孔(53)。控制单元定位在第二板的与马达壳体相反的一侧上。控制单元与绕线延伸部连接以控制供给至绕线的电流。管状衬套设置在通孔内侧,或管状衬套在绕线与第二板之间设置于通孔外侧。

Description

旋转电机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旋转电机。
背景技术
常规地,旋转电机具有呈管状形状的马达壳体和控制绕线的通电的控制单元。马达壳体具有对马达壳体的一端进行密封的板,并且控制单元定位在板的与马达壳体相反的一侧上。例如,JP-2011-10408A(对应于US8,299,664B2)公开了一种旋转电机,在该旋转电机中,绕线和控制单元通过绕线延伸部而彼此电联接。对马达壳体的一端进行密封的板具有通孔,并且绕线延伸部***通孔中。
根据在JP-2011-10408A中公开的旋转电机,在绕线延伸部与通孔之间限定了间隙,使得绕线延伸部与板彼此绝缘。然而,当旋转电机置于例如旋转电机被摇动的环境中时,绕线延伸部可以接触通孔的内表面,并且电流可以从绕线延伸部流至板。
此外,外来颗粒可以通过限定在绕线延伸部与板之间的间隙从邻近控制单元的一侧进入马达壳体。在这种情况下,外来颗粒会卡在转子与构造旋转电机的部分之间,因而转子会停止旋转。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示例,提供了一种旋转电机,在该旋转电机中,在绕线延伸部与金属组件绝缘的同时限制了外来颗粒进入马达壳体。
根据本公开内容,旋转电机具有:马达壳体,所述马达壳体具有管状形状;定子,所述定子设置在所述马达壳体中;绕线,所述绕线围绕所述定子缠绕;绕线延伸部,所述绕线延伸部设置成从所述绕线伸出;转子,所述转子设置在所述定子中而能够旋转;轴,所述轴设置成穿过所述转子的旋转轴线;第一板,所述第一板密封所述马达壳体的第一端并且支承所述轴的第一端;第二板,所述第二板密封所述马达壳体的第二端并且支承所述轴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板具有通孔,所述绕线延伸部穿过所述通孔,所述第二板由金属制成;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定位在所述第二板的与所述马达壳体相反的一侧上;以及管状衬套,所述管状衬套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绕线延伸部连接以控制供给至所述绕线的电流。所述绕线延伸部穿过所述管状衬套。所述管状衬套设置于所述通孔的内侧以与所述通孔的内表面接触;或者,所述管状衬套在所述绕线与所述第二板之间设置于所述通孔的外侧,使得所述管状衬套的第一端与所述绕线接触并且所述管状衬套的第二端围绕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板接触。
通过将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管状衬套设置在绕线延伸部与第二板之间,绕线延伸部和第二板彼此电气隔离。此外,通过将管状衬套设置在绕线延伸部与第二板之间,限定在通孔的内表面与绕线延伸部之间的孔口被封闭。因此,限制了外来颗粒从邻近控制单元的一侧通过孔口进入马达壳体。
附图说明
根据参照附图做出的下列详细描述,本公开内容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在附图中:
图1为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截面图;
图2A为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管状衬套的正视图;
图2B为示出了从图2A的方向IIB观察到的管状衬套的视图;
图2C为示出了从图2A的方向IIC观察到的管状衬套的视图;
图2D为沿图2B的线IID-IID截取的截面图;
图2E为沿图2B的线IIE-IIE截取的截面图;
图2F为示出了管状衬套的立体图;
图2G为示出了管状衬套的立体图;
图3A为示出了如何设置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管状衬套的立体图;
图3B为示出了如何设置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板的立体图;
图3C为示出了如何设置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单元的立体图;
图3D为示出了在设置第二端板之后的旋转电机的截面图;
图4A为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部分截面图;
图4B为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管状衬套的截面图;以及
图4C为示出了从图4B的方向IVC观察的管状衬套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对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在实施方式中,与在之前的实施方式中的描述物对应的部分会分配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对该部分的冗余解释会被省略。当在一实施方式中描述了构造的仅一部分时,另一之前的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该构造的其他部分。即使没有明确地描述多个部分能够进行组合,也可以组合该多个部分。即使没有明确地描述多个实施方式能够进行组合,也可以对该多个实施方式部分地进行组合,前提是组合中不存在危害。
(第一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旋转电机1通过电力来启动。例如,旋转电机1用作驱动部件以驱动对车辆的转向操作进行辅助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旋转电机1可以为三相无刷马达。
旋转电机1包括马达壳体20、定子21、绕线22、绕线延伸部23、转子30、轴33、第一板40、第二板50、控制单元60以及管状衬套70。
马达壳体20由诸如金属之类的材料制成而呈管状形状。马达壳体20包括在邻近第一板40的一侧上的第一端和在邻近第二板50的一侧上的第二端。
定子21例如由层叠以呈大致环形形状的薄金属板制成。定子21设置在马达壳体20中而不能相对于马达壳体20旋转,使得定子21的外壁与马达壳体20的内壁接触。
绕线22由诸如铜之类的金属制成并且围绕定子21缠绕。绕线22限定了两对绕线部分,并且两对绕线部分中的每一对产生三个相。
与绕线22类似,绕线延伸部23由诸如铜之类的金属制成。绕线延伸部23设置成从绕线22延伸,使得绕线延伸部23大致平行于旋转轴线,例如,大致平行于定子21的轴线。绕线延伸部23包括连接至绕线22的第一端和沿轴向方向与第一端相反的第二侧。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绕线延伸部23的第一端和绕线22通过比如焊接的方法而彼此接合。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六个绕线延伸部23设置成对应于由所述两对绕线部分产生的六个相。
转子30具有转子芯31。转子芯31通过例如将薄金属板层压成具有大致圆筒形的形状而形成。转子芯31设置在定子21中使得转子芯31的外壁面对定子21的内壁。
轴33由诸如金属之类的材料制成而呈杆状,并且轴22设置至转子芯31的中央使得轴33穿过旋转轴线。
第一板40呈板状并且对马达壳体20的第一端进行密封。第一板40包括在第一板40的中央处的轴承41。轴承41对轴33的第一端进行支承。第一板40包括具有螺栓孔42的外周。
第二板50呈板状并且对马达壳体20的第二端进行密封。第二板50包括在第二板50的中央处的轴承51。轴承51对轴33的第二端进行支承。也就是,轴33通过轴承41和轴承51来支承。因此,转子30在定子21的内侧与轴33一体地旋转。因而,轴33定位在转子30的旋转轴线处,使得轴33的轴线与转子30的旋转轴线平行。
第二板50包括具有螺栓孔52的外缘。双头螺栓43设置成使得双头螺栓43的第一端上紧至第一板41的螺栓孔42并且双头螺栓43的第二端通过螺栓孔52来保持。因此,第一板40和第二板50被固定,使得马达壳体20定位在第一板40与第二板50之间。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第一板40与第二板50通过多个双头螺栓43而彼此联接和上紧。
如图1和图3B所示,第二板50包括沿第二板50的厚度方向穿过第二板50的通孔53。例如,第二板50具有六个通孔53。绕线延伸部23***至这六个通孔53中的每一个通孔中。
控制单元60设置在第二板50的与马达壳体20相反的一侧上。控制单元60包括散热装置61、半导体封装62、功率基板63、控制基板63、扼流线圈65、电容器66、微计算机67以及孔集成电路(孔IC)68。
散热装置61由诸如铝之类的金属制成而呈块状。
半导体封装62设置成与散热装置61的外壁接触。根据第一实施方式,两个半导体封装62设置成沿转子30的径向方向经由散热装置彼此对置。半导体封装62内具有开关元件(未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两个半导体封装62中的每一个具有六个开关元件。此外,半导体封装62包括与相对应的开关元件电联接的端子621、端子622和端子623。当半导体封装62被致动时,半导体封装62产生热。通过散热装置62散热。
功率基板63定位在散热装置61的与第二板50相反的一侧上。控制基板64定位在散热装置61和第二板50之间。
半导体封装62的端子621连接至功率基板63。端子622连接至控制基板64。扼流线圈65和电容器66连接至功率基板63并且设置在由散热装置61和功率基板63限定的空间中。扼流线圈65和电容器66减小了噪声和流过半导体封装62的脉动电流。
微计算机67定位在控制基板64的与散热装置61相反的一侧上。微计算机67通过端子622控制了半导体封装62的开关元件的致动。半导体封装62的端子623与绕线延伸部23的第二端联接,该绕线延伸部23的第二端与绕线延伸部23的连接至绕线22的第一端相反。
孔集成电路68与轴33同轴地定位在控制基板64的与散热装置61相反的一侧上。孔集成电路68内具有磁检测装置(未示出)。孔集成电路68基于围绕孔集成电路68所产生的磁通的方向而将信号施加于微计算机67。
通过控制半导体封装62的开关元件的致动,电流通过端子621、端子623以及绕线延伸部23在绕线22中流动。因此,在定子21处产生了旋转磁场,并且转子30基于旋转磁场而旋转。
输出部34设置于轴33的由第一板40的轴承41支承的第一端。输出部34输出作为旋转电机1的动力的旋转。
磁体35设置于轴33的第二端,该轴33的第二端与轴33的具有输出部34的第一端相反。当磁体35和轴33一体地旋转时,孔集成电路68基于轴33的旋转角度——换言之,基于转子30的旋转角度——将信号输出至微计算机67。当微计算机67基于从孔集成电路68馈送的信号而检测到转子30的旋转角度时,微计算机67控制半导体封装62的致动。
罩盖部(未示出)设置在第二板50的与马达壳体20相反的一侧上,使得罩盖部覆盖控制单元60。也就是说,控制单元60定位在罩盖部中。因此,第二板50设置成将包括定子21和转子30的马达区域与包括控制单元60的控制区域分隔。
管状衬套70由诸如橡胶之类的绝缘材料制成而呈管状形状。管状衬套70具有小于或等于预定值的弹性模量。
如图1所示,管状衬套70设置在通孔53中,使得在绕线延伸部23***管状衬套70中的情况下管状衬套70的外壁沿径向方向接触通孔53的内壁。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设置有六个管状衬套70以与所述六个绕线延伸部23相对应。
如图2B至图2E所示,管状衬套70具有包括内突出部71的内壁。内突出部71使管状衬套70的内开口面积在绕线延伸部23***管状衬套70中之前比绕线延伸部23的横截面面积小。如图2B、图2C和图3A至图3D所示,绕线延伸部23呈具有矩形横截面的矩形线的形状。如图2B和图2C所示,由内突出部71限定的开口具有矩形形状。也就是说,对横截面形状进行比较,在绕线延伸部23***管状衬套70中之前,由内突出部71限定的开口的纵向长度比绕线延伸部23的纵向长度短。此外,对横截面形状进行比较,在绕线延伸部23***管状衬套70中之前,由内突出部71限定的开口的横向长度比绕线延伸部23的横向长度短。因此,当绕线延伸部23***管状衬套70中时,换言之,当绕线延伸部23***至由内突出部71限定的开口中时,内突出部71弹性地变形并且沿绕线延伸部23的整个外周与绕线延伸部23紧密配合。
如图2D和图2E所示,管状衬套70的外壁包括呈环形形状的外突出部72。管状衬套70被限定为使得在管状衬套70***至通孔53中之前管状衬套70的外直径比通孔53的最小内直径大。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管状衬套70的外壁包括三个外突出部72。如图2A所示,管状衬套70的外直径沿轴向方向从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变小。三个外突出部72具有大致相同的外直径。因此,当管状衬套70***通孔53中时,外突出部72弹性地变形并且沿通孔53的整个外周与通孔53的内表面紧密配合。
如图2D和图2E所示,管状衬套70具有相对于轴线倾斜的内斜表面73。从轴线至内斜表面73的距离被制成为从第一端至第二端变小。内斜表面73具有平坦形状,并且管状衬套70的内壁在第一端处具有四个内斜表面73。
如图1、图2D和图2E所示,第二板50的通孔53具有相对于通孔53的轴线倾斜的内斜表面54。根据第一实施方式,从轴线至内斜表面54的距离随着靠近绕线22而变得更长。内斜表面54作为通孔53在邻近绕线22的第一端上的部分具有渐缩形状。
此外,如图2A至图2G所示,管状衬套70在第一端上具有凸缘部74,并且凸缘部74具有沿径向方向向外突出的环形形状。
如图1和图3D所示,管状衬套70设置在通孔53中,使得凸缘部74与内斜表面54接触或与第二板50的邻近绕线22的表面接触。因此,限制了管状衬套70相对于第二板50远离于绕线22移动。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3A至图3D对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的装配进行描述。
如图3A所示,对应于绕线延伸部23设置管状衬套70,使得绕线延伸部23插在管状衬套70中。管状衬套70设置到六个绕线延伸部23中的每一个绕线延伸部上。
如图3B所示,将第二板50设置到马达壳体20上,使得绕线延伸部23***通孔53中并且管状衬套70与通孔53配合。
如图3C所示,将控制单元60设置在第二板50上以定位成与马达壳体20对置。将半导体封装62的端子623通过焊接之类的方法连接至绕线延伸部23的与绕线22相反的一端。
如上文所讨论的,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管状衬套70定位在绕线延伸部23与第二板50之间。因此,绕线延伸部23与第二板50彼此电绝缘。
通过将管状衬套70设置在绕线延伸部23与第二板50之间,在通孔53的内表面与绕线延伸部之间产生的间隙被封闭。因此,限制了外来颗粒从包括控制单元60的控制区域通过间隙进入至包括转子30的马达区域。因此,能够防止例如下述异常:转子30由于从控制区域经由间隙进入的外来颗粒而停止旋转。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管状衬套70具有小于或等于预定值的弹性模量。因此,当管状衬套70插在通孔53中时,管状衬套70的外壁弹性地变形,使得管状衬套70和通孔53的内壁彼此紧密配合。因此,限定在管状衬套70与通孔53的内壁之间的间隙或缝隙必然被封闭。此外,由于管状衬套70具有小于或等于预定值的弹性模量,管状衬套70能够吸收绕线延伸部23的振动。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管状衬套70的内壁包括内突出部71。由于该内突出部71,开口横截面面积被制成为在绕线延伸部23***管状衬套70中之前比绕线延伸部23的横截面面积小。因此,当绕线延伸部23插在管状衬套71中时,换言之,当绕线延伸部23***至由内突出部71环绕的开口中时,内突出部71弹性地变形并且沿绕线延伸部23的整个外周与绕线延伸部23紧密配合。因此,管状衬套70和绕线延伸部23之间的间隙必然被封闭。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管状衬套70的外壁包括呈环形形状的外突出部72。管状衬套70的外直径被制成为在管状衬套70***至通孔53中之前比通孔53的最小内直径大。因此,当管状衬套70***至通孔53中时,外突出部72弹性地变形并且沿通孔53的整个外周与通孔53的内表面紧密地配合。因此,管状衬套70和通孔53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必定被封闭。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管状衬套70具有相对于轴线倾斜的内斜表面73。因此,当将绕线延伸部23***至管状衬套70中时,绕线延伸部23的端部能够受到内斜表面73的导引。因此,能够容易地将绕线延伸部23***至管状衬套70中。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第二板50的通孔53具有相对于通孔53的轴线倾斜的内斜表面54。因此,当将绕线延伸部23***至通孔53中时,内斜表面54能够导引绕线延伸部23的第二端。而且,当将管状衬套70接合至通孔53时,内斜表面54能够引导管状衬套70的第二端。因此,绕线延伸部23容易地被***至通孔53中,并且管状衬套70容易地被接合至通孔53。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管状衬套70具有凸缘部74,并且凸缘部74具有沿径向方向向外突出的环形形状。管状衬套70设置在通孔53中使得凸缘部74接触内斜表面54或接触第二板50的邻近绕线22的表面。因此,限制了管状衬套70相对于第二板50远离于绕线22移动。
(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4A至图4C对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进行描述。例如,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管状衬套8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管状衬套70不同。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管状衬套80由诸如橡胶之类的绝缘材料制成。而且,管状衬套80具有小于或等于确定值的弹性模量。
如图4A所示,管状衬套80在绕线延伸部23穿过管状衬套80的情况下定位在第二板50的通孔53的外侧。管状衬套80的第一端与绕线22接触,并且管状衬套80的第二端围绕通孔53与第二板50接触。也就是说,管状衬套80设置在绕线22与第二板50之间。
如图4B和图4C所示,管状衬套80具有包括内突出部81的内壁。由内突出部81环绕的开口在绕线延伸部23***至管状衬套80中之前具有比绕线延伸部23的横截面面积更小的开口面积。也就是说,通过由内突出部81环绕的开口的直径与绕线延伸部23的直径之间的差异而限定干涉。
如图4C所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绕线延伸部23在沿垂直于轴线的线截取的横截面中呈圆形形状。而且,如图4C所示,由内突出部81环绕的开口具有圆形形状。也就是说,在绕线延伸部23设置在管状衬套80内部之前,内突出部81的开口的内直径比绕线延伸部23的外直径小。因此,当绕线延伸部23***至管状衬套80中时,换言之,当绕线延伸部23***至内突出部81的开口中时,内突出部81弹性地变形并且紧密地配合至绕线延伸部23的周围。
如上文所讨论的,管状衬套80设置在通孔53的外侧,使得管状衬套80的第一端接触绕线22并且管状衬套80的第二端接触通孔53的开口的周围,如图4A所示。如图4B所示,管状衬套80具有沿轴向方向突出的轴向突出部82和轴向突出部83,使得在管状衬套80被设置在通孔53的外侧之前管状衬套80具有沿轴向方向的轴向长度L1。该轴向长度L1比在第二板50与绕线22之间的距离L2更大。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轴向突出部82限定为沿轴向方向从管状衬套80的第二端延伸并且在沿垂直于轴线的线截取的横截面中呈大致环形形状。轴向突出物83限定为沿轴向方向从管状衬套80的第一端延伸并且在沿垂直于轴线的线截取的横截面中呈大致环形形状。因此,当管状衬套80在第二板50和绕线22之间设置在通孔53的外侧时,轴向突出部82和轴向突出部83弹性地变形。而且,轴向突出部82在邻近绕线22的一侧上沿整个外周围绕通孔53与第二板53紧密地配合,并且轴向突出部83与绕线22紧密地配合。
如图4A和图4B所示,管状衬套80具有相对于轴线倾斜的内斜表面84。从轴线至内斜表面84的距离被制成为从管状衬套80的第一端至第二端变小。内斜表面84在管状衬套80的与绕线22相邻的一侧上具有渐缩形状。
如上文所讨论的,与第一实施方式类似,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管状衬套80定位在绕线延伸部23与第二板50之间。因此,绕线延伸部23与第二板50彼此电绝缘。
此外,通过将管状衬套80设置在绕线延伸部23与第二板50之间,限定在绕线延伸部23与通孔53之间的孔口被封闭。因此,限制了外来颗粒进入从包括控制单元60的控制区域通往包括转子30的马达区域的孔口。因此,能够防止例如转子30由于外来颗粒而停止旋转的异常。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管状衬套80具有小于或等于预定值的弹性模量。当管状衬套80在绕线22与第二板50之间设置在通孔53的外侧时,管状衬套80的外壁弹性地变形。因此,管状衬套80紧密地配合至通孔53的外周的周围。因此,限定在管状衬套80与通孔53之间的孔口必定被封闭。而且,通过将管状衬套80形成为具有小于或等于预定值的弹性模量,管状衬套80能够吸收绕线延伸部23的振动。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管状衬套80的内壁具有内突出部81。通过内突出部81限定的开口在绕线延伸部23***管状衬套80中之前具有比绕线延伸部23的横截面面积更小的开口面积。因此,当绕线延伸部23***至管状衬套80中时,换言之,当绕线延伸部23***至内突出部81的开口中时,内突出部81弹性地变形并且紧密地配合至绕线延伸部23的四周围。因此,限定在管状衬套80与绕线延伸部23之间孔口必定被封闭。
管状衬套80具有轴向突出部82和轴向突出部83,使得在管状衬套80设置在第二板50和绕线22之间以前管状衬套80沿轴向方向的长度L1比第二板50和绕线22之间的距离L2大。因此,当管状衬套80在第二板50和绕线22之间设置在通孔53的外侧时,轴向突出部82和轴向突出部83弹性地变形。因此,轴向突出部82在通孔53的四周紧密地配合至第二板50,并且轴向突出部83紧密地配合至绕线22。因此,围绕通孔53限定在管状衬套80和第二板50之间的孔口必定被封闭,并且限定在管状衬套80和绕线22之间的孔口必定被封闭。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管状衬套80具有相对于轴线倾斜的内斜表面84。当将绕线延伸部23***至管状衬套80中时,内斜表面84引导绕线延伸部23的端部。因此,绕线延伸部23能够容易地被***至管状衬套80中。
(其他改型)
管状衬套可以具有大于预定值的弹性模量。此外,管状衬套不限于由橡胶制成,管状衬套可以由诸如聚氯乙烯(PVC)和硅树脂之类的材料制成。简而言之,制造管状衬套的材料不受限制,只要材料是绝缘材料即可。
尽管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管状衬套具有包括一个内突出部的内壁,不过内壁可以包括多个内突出部。可替代地,内壁可以不包括内突出部。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管状衬套的外壁具有三个外突出部。然而,外突出部的数量不限于三个,或管状衬套可以不具有外突出部。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管状衬套具有两个轴向突出部。可替代地,管状衬套可以沿轴向方向在仅一个端部处具有轴向突出部,或管状衬套可以不具有轴向突出部。
此外,管状衬套可以不具有凸缘部。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管状衬套的内壁包括相对于轴线倾斜的斜表面。可替代地,管状衬套可以不具有斜表面。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第二板具有通孔,并且通孔的内表面包括相对于通孔的轴线倾斜的内斜表面。可替代地,第二板可以不具有斜表面。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绕线延伸部的横截面呈矩形形状。可替代地,绕线延伸部的横截面可以呈圆形形状。在这种情况下,由管状衬套的内突出部限定的开口可以具有圆形形状。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绕线延伸部的横截面呈圆形形状。可替代地,绕线延伸部的横截面可以呈矩形形状。在这种情况下,由管状衬套的内突出部限定的开口的横截面可以呈矩形形状。
也就是说,绕线延伸部的横截面形状不受限制,并且绕线延伸部可以具有与管状衬套的开口的形状相对应的横截面形状。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绕线延伸部与绕线单独地制成。可替代地,绕线延伸部可以与绕线一体地制成为从绕线延伸。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第一板和第二板二者与马达壳体单独地制成。可替代地,第一板和第二板中的至少一者可以与马达壳体一体地制成。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在旋转电机的装配中,在管状衬套设置至绕线延伸部之后,将第二板设置至马达壳体。可替代地,可以在管状衬套接合至第二板的通孔之后将第二板以绕线延伸部穿过管状衬套的方式接合至马达壳体。
管状衬套可以通过将粘度小于或等于预定值的材料填充至限定在通孔的内表面与绕线延伸部之间的空间中而形成。
例如,管状衬套可以由诸如热塑性树脂之类的材料制成。通过加热材料,使材料的粘度减小至具有小于或等于预定值的值,从而确保了预定的流动性。在保持流动性的同时,使材料填充所述空间,然后通过冷却使材料硬化。
例如,管状衬套可以由诸如热固性树脂之类的材料制成。在材料的粘度小于或等于预定等级时,使材料填充该空间,并且通过加热使材料硬化。
例如,管状衬套可以由诸如光固化树脂之类的材料制成。在材料的粘度小于或等于预定等级时,使材料填充该空间,并且通过光照射使材料硬化。
根据本公开的旋转电机1不限于被采用作为用于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驱动部,而是可以被采用以驱动其他装置。
这种改变和改型应被理解为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旋转电机,包括:
马达壳体(20),所述马达壳体具有管状形状;
定子(21),所述定子设置在所述马达壳体中;
绕线(22),所述绕线围绕所述定子缠绕;
绕线延伸部(23),所述绕线延伸部设置成从所述绕线伸出;
转子(30),所述转子设置在所述定子中而能够旋转;
轴(33),所述轴设置成穿过所述转子的旋转轴线;
第一板(40),所述第一板密封所述马达壳体的第一端并且支承所述轴的第一端;
第二板(50),所述第二板密封所述马达壳体的第二端并且支承所述轴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板具有通孔(53),所述绕线延伸部穿过所述通孔,所述第二板由金属制成;
控制单元(60),所述控制单元定位在所述第二板的与所述马达壳体相反的一侧上,其中所述控制单元(60)与所述绕线延伸部连接以控制供给至所述绕线的电流;以及
管状衬套(70、80),所述管状衬套由绝缘材料制成,其中,所述绕线延伸部穿过所述管状衬套,其中,
所述管状衬套设置于所述通孔的内侧以与所述通孔的内表面接触;或者,所述管状衬套在所述绕线与所述第二板之间设置于所述通孔的外侧,使得所述管状衬套的第一端与所述绕线接触并且所述管状衬套的第二端围绕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板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管状衬套(70、80)具有其值小于或等于预定值的弹性模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管状衬套(70、80)具有从所述管状衬套的内表面突出的内突出部(71、81),使得在所述绕线延伸部***所述管状衬套中之前,所述管状衬套的内开口面积小于所述绕线延伸部的横截面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管状衬套(70)具有从所述管状衬套的外表面突出的外突出部(72),使得在所述管状衬套***所述通孔中之前,所述管状衬套的外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最小内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管状衬套(80)具有从所述管状衬套的轴向端部突出的轴向突出部(82、83),使得在所述管状衬套在所述绕线与所述第二板之间设置于所述通孔的外侧之前,所述管状衬套在轴向方向上的长度(L1)大于所述第二板与所述绕线之间的距离(L2)。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管状衬套(70、80)具有相对于所述管状衬套的轴线倾斜的内斜表面(73、84)。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第二板的所述通孔具有相对于所述通孔的轴线倾斜的内斜表面(54)。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管状衬套通过在材料的粘度小于或等于预定值时将所述材料填充至所述通孔的所述内表面与所述绕线延伸部之间所限定的空间而形成。
CN201310542700.9A 2012-11-05 2013-11-05 旋转电机 Pending CN10381227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43530 2012-11-05
JP2012243530A JP2014093880A (ja) 2012-11-05 2012-11-05 回転電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12276A true CN103812276A (zh) 2014-05-21

Family

ID=50621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42700.9A Pending CN103812276A (zh) 2012-11-05 2013-11-05 旋转电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125173A1 (zh)
JP (1) JP2014093880A (zh)
CN (1) CN103812276A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20747A (zh) * 2014-12-22 2016-06-29 株式会社电装 驱动装置
CN106160296A (zh) * 2015-05-13 2016-11-23 株式会社电装 电动马达和用于制造该电动马达的方法
CN109075665A (zh) * 2016-05-31 2018-12-21 法雷奥电机设备公司 装备有密封垫片的旋转电机
CN109256912A (zh) * 2017-07-14 2019-01-22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制造方法和马达
CN109716629A (zh) * 2016-09-30 2019-05-03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CN109964389A (zh) * 2017-03-14 2019-07-02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定子、马达、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N109983663A (zh) * 2016-11-23 2019-07-05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车载用马达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N110249507A (zh) * 2017-02-03 2019-09-17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CN110637406A (zh) * 2017-05-17 2019-12-31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N111033963A (zh) * 2017-09-15 2020-04-17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N115135564A (zh) * 2020-02-24 2022-09-30 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电动助力转向***的驱动单元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35982B2 (ja) * 2013-01-17 2017-05-31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
JP5935788B2 (ja) * 2013-11-29 2016-06-1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駆動装置
JP6119631B2 (ja) 2014-02-18 2017-04-2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
JP6160576B2 (ja) 2014-07-31 2017-07-1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駆動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248984B2 (ja) * 2014-07-31 2017-12-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駆動装置
JP6303957B2 (ja) * 2014-09-26 2018-04-0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駆動装置
CN107925300B (zh) 2015-08-10 2021-01-15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CN107925301B (zh) 2015-08-10 2020-01-17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US10328567B2 (en) * 2015-10-14 2019-06-25 Black & Decker Inc. Brushless motor system for power tools
JP6740631B2 (ja) * 2016-02-18 2020-08-1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駆動装置
CN108702056B (zh) * 2016-03-09 2020-11-03 株式会社电装 电动机及电动机的制造方法
FR3051997B1 (fr) * 2016-05-31 2018-05-11 Valeo Equipements Electriques Moteur Machine electrique tournante munie de bouchons d'etancheite
JP6607148B2 (ja) * 2016-06-27 2019-11-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
US10938262B2 (en) * 2016-08-12 2021-03-02 Nidec Corporation Motor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device
DE112017005927T5 (de) 2016-11-23 2019-08-08 Nidec Corporation Motor und elektrische servolenkvorrichtung
JP6805878B2 (ja) * 2017-02-23 2020-12-2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モータ、及び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WO2018212123A1 (ja) * 2017-05-17 2018-11-22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DE102017218648A1 (de) * 2017-10-19 2019-04-25 Robert Bosch Gmbh Antriebsaggregat, insbesondere Hydraulikaggregat einer elektronisch schlupfregelbaren Fahrzeugbremsanlage
WO2020059083A1 (ja) * 2018-09-20 2020-03-26 マーレエレクトリックドライブズ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電動モータ
JP2020054149A (ja) * 2018-09-27 2020-04-02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
WO2020194890A1 (ja) * 2019-03-22 2020-10-01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ステータ
JP6806197B2 (ja) * 2019-08-08 2021-01-0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806198B2 (ja) * 2019-08-08 2021-01-0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4071979B1 (en) * 2019-12-06 2024-02-28 Zhuhai Enpower Electric Co., Ltd. Laminated busbar assembly, motor controller, drive assembly and vehicle
US20230132168A1 (en) * 2020-03-25 2023-04-27 Nidec Corporation Motor
TWI750882B (zh) * 2020-11-04 2021-12-21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低渦電流襯套
FR3124661A1 (fr) * 2021-06-29 2022-12-30 Valeo Equipements Electriques Moteur Ensemble pour former un interconnecteur étanche
JP2024043247A (ja) * 2022-09-16 2024-03-29 株式会社アイシン 車両用モータ駆動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17914A1 (en) * 2001-02-23 2002-08-29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Brushless DC motor
JP2004304984A (ja) * 2003-04-01 2004-10-28 Tokyo R & D Co Ltd ケーブル通し口の防水構造
US20050163630A1 (en) * 2004-01-23 2005-07-28 Tatsuyuki Hoshino Compressor
JP2011037324A (ja) * 2009-08-07 2011-02-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用モータ装置
JP2011041359A (ja) * 2009-08-07 2011-02-24 Denso Corp 駆動回路内蔵型モータ
CN102570723A (zh) * 2010-12-28 2012-07-11 株式会社电装 驱动装置
CN102738950A (zh) * 2011-04-14 2012-10-17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马达控制装置及其套筒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85056A (ja) * 1996-04-08 1997-10-31 Toshiba Corp モータ
JP2001078381A (ja) * 1999-06-30 2001-03-23 Toto Ltd 直流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17914A1 (en) * 2001-02-23 2002-08-29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Brushless DC motor
JP2004304984A (ja) * 2003-04-01 2004-10-28 Tokyo R & D Co Ltd ケーブル通し口の防水構造
US20050163630A1 (en) * 2004-01-23 2005-07-28 Tatsuyuki Hoshino Compressor
JP2011037324A (ja) * 2009-08-07 2011-02-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用モータ装置
JP2011041359A (ja) * 2009-08-07 2011-02-24 Denso Corp 駆動回路内蔵型モータ
CN102570723A (zh) * 2010-12-28 2012-07-11 株式会社电装 驱动装置
CN102738950A (zh) * 2011-04-14 2012-10-17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马达控制装置及其套筒

Cited B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20747A (zh) * 2014-12-22 2016-06-29 株式会社电装 驱动装置
CN105720747B (zh) * 2014-12-22 2019-11-29 株式会社电装 驱动装置
CN110048533A (zh) * 2015-05-13 2019-07-23 株式会社电装 电动马达和用于制造该电动马达的方法
CN106160296A (zh) * 2015-05-13 2016-11-23 株式会社电装 电动马达和用于制造该电动马达的方法
CN106160296B (zh) * 2015-05-13 2018-12-25 株式会社电装 电动马达和用于制造该电动马达的方法
CN110011453B (zh) * 2015-05-13 2021-08-24 株式会社电装 电动马达和用于制造该电动马达的方法
CN109546785A (zh) * 2015-05-13 2019-03-29 株式会社电装 电动马达和用于制造该电动马达的方法
CN110011453A (zh) * 2015-05-13 2019-07-12 株式会社电装 电动马达和用于制造该电动马达的方法
CN109075665A (zh) * 2016-05-31 2018-12-21 法雷奥电机设备公司 装备有密封垫片的旋转电机
CN109075665B (zh) * 2016-05-31 2021-01-05 法雷奥电机设备公司 装备有密封垫片的旋转电机
CN109716629A (zh) * 2016-09-30 2019-05-03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CN109716629B (zh) * 2016-09-30 2021-03-09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CN109983663A (zh) * 2016-11-23 2019-07-05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车载用马达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N110249507A (zh) * 2017-02-03 2019-09-17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CN109964389A (zh) * 2017-03-14 2019-07-02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定子、马达、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N109964389B (zh) * 2017-03-14 2021-08-20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定子、马达、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US11165311B2 (en) 2017-05-17 2021-11-02 Nidec Corporation Motor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device
CN110637406A (zh) * 2017-05-17 2019-12-31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N110637406B (zh) * 2017-05-17 2021-11-19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N109256912B (zh) * 2017-07-14 2020-12-29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制造方法和马达
CN109256912A (zh) * 2017-07-14 2019-01-22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制造方法和马达
CN111033963A (zh) * 2017-09-15 2020-04-17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N111033963B (zh) * 2017-09-15 2022-04-22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N115135564A (zh) * 2020-02-24 2022-09-30 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电动助力转向***的驱动单元
CN115135564B (zh) * 2020-02-24 2024-06-25 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电动助力转向***的驱动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125173A1 (en) 2014-05-08
JP2014093880A (ja) 2014-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12276A (zh) 旋转电机
JP6175708B2 (ja) モータ
US9893586B2 (en) Driver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a motor and a control unit
CN104167861B (zh) 驱动装置
US10468935B2 (en) Motor
JP5434962B2 (ja) 回転電機、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回転電機を備えた装置
WO2017013773A1 (ja) バスバーユニット、これを備えた回転電機及びバスバー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US9966815B2 (en) Stator including a bracket, electric motor including a stato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an electric motor
WO2011117985A1 (ja) 温度検出素子を隣接させる器具
US11374464B2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KR101957042B1 (ko) 모터
US20180205281A1 (en) Motor
JP7406546B2 (ja) モータ
JP6972482B2 (ja) 電子機器
JP2010178463A (ja) モ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1130515B2 (en) Cover assembly, motor and electric steering device including same
US10069362B2 (en) Structure for preventing scattering of magnet and retaining magnet for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JPWO2014103056A1 (ja) 電動機、ポンプ、および電動機の製造方法
JP6215351B2 (ja) 回転電機
CN103210569A (zh) 电动动力转向用电动机
JP2013247698A (ja) 電動モータ
JP6396862B2 (ja) 構造体一体型回転電機
WO2014024973A1 (ja) 電機子、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回転電機
JP2023510693A (ja) モータ
KR102488442B1 (ko) 모터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