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60563A -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液体喷出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液体喷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60563A
CN103660563A CN201310388887.1A CN201310388887A CN103660563A CN 103660563 A CN103660563 A CN 103660563A CN 201310388887 A CN201310388887 A CN 201310388887A CN 103660563 A CN103660563 A CN 1036605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pipe arrangement
flexible pipe
circulating pump
settleab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8888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60563B (zh
Inventor
中岛弘道
满尾德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6605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605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605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605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96Ink pumps, ink val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液体喷出方法,其能够使循环泵以健全的状态被使用。该液体喷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油墨罐,其对沉降性油墨进行贮留;头,其喷出所述沉降性油墨;油墨配管,其从所述油墨罐向所述头供给所述沉降性油墨;循环泵,其使所述沉降性油墨在所述油墨配管中进行循环,所述油墨配管与所述循环泵的配管之间的连接部被设置在,所述油墨配管的水平部和所述油墨配管的铅直部上部中的任意一方上。

Description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液体喷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液体喷出方法。
背景技术
一种喷出油墨从而形成图像的所谓的喷墨式打印机已经被利用。在这种喷墨式打印机中,具有能够喷出白色油墨等的沉降性油墨的喷墨式打印机。
在喷墨式打印机中,油墨在其内部被供给至头。尤其,在执行大幅面印刷的类型的打印机中,由于油墨的使用量较多,因此使头与油墨罐分离,并通过被配置于它们之间的油墨配管来供给油墨。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液体收纳器。
但是,在所使用的油墨中,存在显著地表现出沉降的油墨。如此,在产生了油墨的沉降的情况下,需要对油墨进行搅拌而使油墨浓度保持固定,但是当在用于对油墨进行搅拌的循环泵的配管中产生了沉降时,存在循环泵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因此,期望沉降了的油墨不会侵入到循环泵的配管中,从而能够使循环泵以健全的状态被使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607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能够使循环泵以健全的状态被使用。
用于达成上述目的为主的发明为一种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油墨罐,其对沉降性油墨进行贮留;头,其喷出所述沉降性油墨;油墨配管,其从所述油墨罐向所述头供给所述沉降性油墨;循环泵,其使所述沉降性油墨在所述油墨配管中进行循环,所述油墨配管与所述循环泵的配管之间的连接部被设置在,所述油墨配管的水平部和所述油墨配管的铅直部上部中的任意一方上。
对于本发明的其他特征,通过本说明书以及附图的记载而明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1的框图。
图2为本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1的内部的概要侧视图。
图3为本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1的内部的概要俯视图。
图4为本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1的内部的概要后视图。
图5为白色油墨的循环路径的说明图。
图6A为循环泵的软管与白色油墨的软管之间的连接的第一说明图,图6B为循环泵的软管与白色油墨的软管之间的连接的第二说明图。
图7为沿图2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8为沿图2中的B-B线的剖视图。
图9为保持台的详细侧视图。
图10为保持台的详细俯视图。
图11为向头进行接合的接合部的第一说明图。
图12为向头进行接合的接合部的第二说明图。
图13为向头进行接合的接合部的第三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本说明书以及附图的记载,至少明确了以下内容。即,一种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油墨罐,其对沉降性油墨进行贮留;头,其喷出所述沉降性油墨;油墨配管,其从所述油墨罐向所述头供给所述沉降性油墨;循环泵,其使所述沉降性油墨在所述油墨配管中进行循环,所述油墨配管和所述循环泵的配管之间的连接部被设置在,所述油墨配管的水平部和所述油墨配管的铅直部上部中的任意一方上。
假设将循环泵的配管连接在油墨配管的铅直方向下部,则存在沉降了的油墨侵入到循环泵的配管中的可能性。并且,虽然当沉降了的油墨侵入到循环泵的配管中时,有时存在由此导致循环泵发生故障的情况,但是由于通过设定为上述这种结构,从而沉降了的油墨不会侵入到循环泵的配管中,因此,能够使循环泵以健全的状态被使用。
在所涉及的液体喷装置中,优选为,具备开闭阀,所述开闭阀在所述油墨配管上被配置在所述连接部的上游侧及下游侧,在通过所述循环泵而使所述油墨配管中的沉降性油墨进行循环时所述开闭阀被关闭。
通过采用这种方式,从而能够在被封闭了的油墨配管的路径中实施沉降性油墨的循环,由此解除油墨的沉降状态。
此外,优选为,具备多个所述沉降性油墨的油墨配管,并且具备对多个该油墨配管彼此进行连结的连结配管。
通过采用这种方式,从而能够使用一个循环泵来对多个油墨配管实施沉降性油墨的循环。
此外,优选为,所述连结配管以多个所述油墨配管之间构成一个循环路径的方式对多个所述油墨配管之间进行连接。
如此,由于通过将循环路径设定为一个,从而能够将油墨的流动能量集中在一个循环路径中,因此能够使油墨高效地进行循环。
此外,优选为,所述循环泵的入口用配管和出口用配管分别被连接于,多个所述油墨配管中的不同的油墨配管上。
通过采用这种方式,从而能够在多个油墨配管之间构成一个循环路径。
此外,优选为,所述沉降性油墨为白色油墨。
通过采用这种方式,尽管在例如使用金属氧化物等的沉降性物质来实现白色油墨的情况下,但由于沉降了的油墨不会侵入到循环泵的配管中,因此也能够使循环泵以健全的状态被使用。
此外,通过本说明书以及附图的记载至少明确了以下的内容。即,一种液体喷出方法,其中,所述方法为,油墨配管与循环泵的配管之间的连接部被设置在,所述油墨配管的水平部和所述油墨配管的铅直部上部中任意一方上的液体喷出装置的液体喷出方法,所述液体喷出方法包括:使用所述循环泵而使所述油墨配管中的沉降性油墨进行循环的步骤;使所述油墨配管中的沉降性油墨从头中喷出的步骤。
假设将循环泵的配管连接在油墨配管的铅直方向下部,则存在沉降了的油墨侵入到循环泵的配管中的可能性。而且,虽然当沉降了的油墨侵入到循环泵的配管中时,存在由此而产生循环泵发生故障的情况,但是由于通过采用上述这种结构,从而沉降了的油墨不会侵入到循环泵的配管中,因此能够使循环泵以健全的状态被使用。
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1的框图。图2为,本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1的内部的概要侧视图。图3为,本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1的内部的概要俯视图。图4为,本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1的内部的概要后视图。
本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1为所谓的喷墨式打印机,且从后文叙述的头喷出油墨而在印刷介质上实施印刷。因此,打印机1具备:馈送单元10、输送单元20、头单元30、滑架单元40、油墨补充单元50、控制器60以及检测器组70。
馈送单元10为,将未图示的卷筒状的印刷介质馈送至后文叙述的输送单元20的构件。输送单元20为,沿着预先设定的输送路径对从馈送单元10送出的印刷介质进行输送的构件。而且,将印刷介质准确地输送供给至后文叙述的头的位置处为止。
头单元30为,用于在被供给至输送路径的印刷介质的预定的部位上记录图像的构件。头单元30具备头31,且如后文叙述那样向印刷介质喷出所供给的油墨从而实施印刷。滑架单元40为,用于对头31进行保持,并使该头31在预定的方向上进行移动的构件。如此,通过对头31进行保持并使其在预定的方向上进行移动,从而能够在印刷介质的平面方向上形成图像。
油墨补充单元50为,用于向头31供给油墨的单元。油墨补充单元50的说明将在后文进行叙述。
控制器60为,用于实施打印机1的控制的控制单元。控制器60具有:接口部61、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62、存储器63、单元控制电路64。接口部61为,用于实施作为外部装置的计算机110和打印机1整体的控制的运算处理装置。存储器63为,用于确保对CPU62的程序进行存储的区域和操作区域等的构件。CPU62按照被存储于存储器63中的程序,通过单元控制电路64而对各个单元进行控制。
检测器群70为,对打印机1内的情况进行监视的构件。由此,对介质的顶端等进行检测,并实施蜿蜒修正等的、印刷介质的准确的输送控制。
接下来,尤其在参照图2至图4的同时,对油墨供给单元50进行说明。另外,在这些图中,为了明确各自的方向而图示了XYZ轴。
油墨补充单元50具备:墨盒收纳部51a~51d、盒侧电磁阀52a~52d、中继罐53、上游侧电磁阀54、保持台55、线缆导管56、缆线拖链(注册商标)57、下游侧电磁阀58以及循环泵59。
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在具备这些构件的油墨补给单元50中,将从墨盒收纳部51a~51d起至中继罐53为止的部位设为第一油墨流道部。而且,将第一油墨流道部中的白色油墨的软管设为Tw1,而将除此之外的软管设为Tc1。此外,将从中继罐53起至线缆拖链(注册商标)57入口为止的部位设为第二油墨流道部。而且,将第二油墨流道部中的白色油墨的软管设为Tw2,而除此之外的软管设为Tc2。此外,将线缆拖链(注册商标)57内的部分设为第三油墨流道部。而且,将第三油墨流道部中的白色油墨的软管设为Tw3,而除此之外的软管设为Tc3。此外,将从线缆拖链(注册商标)57出口起至头31为止的部分设为第四油墨流道部。而且,将第四油墨流道部中的白色油墨的软管设为Tw4,而除此之外的软管设为Tc4。
墨盒收纳部51a~51d通过在上下左右上分别设置有一处,从而共计设置有四处。墨盒收纳部51a~51d分别收纳五个墨盒,且通过未图示的泵而将墨盒内的油墨压送至中继罐53中。此外,在各个墨盒收纳部51a~51d上分别安装有盒侧电磁阀52a~52d,从而对油墨向中继罐53的供给进行控制。盒侧电磁阀52a~52d的开闭通过控制器60而被控制。
所收纳的墨盒包括:白色墨盒、用于维护用的头储液盒、保湿用墨盒、多个彩色墨盒。作为多个彩色墨盒,例如具有:黄色墨盒、品红色墨盒、蓝绿色墨盒、黑色墨盒、浅品红色墨盒、浅蓝绿色墨盒、绿色墨盒以及橙色墨盒八种颜色的墨盒。
而且,在多个彩色墨盒中,同一种类的墨盒在墨盒收纳部中收纳有两个。头储液盒和保湿用墨盒分别被收纳于一个墨盒收纳部中。此外,白色墨盒W被收纳于两个墨盒收纳部中。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白色油墨的墨盒W被收纳于上下的墨盒收纳部中的上部的墨盒收纳部51c、51d中。
本实施方式的白色油墨为,例如在透明介质上实施印刷时,用于印刷彩色图像的背景色(白色)的油墨。如此,通过将背景设为白色,从而使彩色图像显眼。另外,在白色油墨中,作为颜色材料而含有白色颜料(沉降性物质)。作为白色颜料,例如可以列举出:金属氧化物、硫酸钡、碳酸钙等。作为金属氧化物,例如可以列举出:二氧化钛、氧化锌、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等。在上述物质中,从白度表现优异等的观点出发,优选为二氧化钛。当白色油墨被长时间放置时,容易增稠和固化。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白色油墨为,具有当长时间放置时颜料容易发生沉降的性质的沉降性油墨。此处,沉降性油墨是指,吸光度在24小时之内变为95%以下的油墨。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具有沉降性的白色油墨的墨盒W收纳于上部的墨盒收纳部51c、51d中,因此能够减小距中继罐53的高低差。而且,能够将白色油墨发生沉降的情况限于最小限度。此外,由于能够以相同的高度配置两个白色墨盒。因此能够使两者中间油墨的沉降程度较为均匀。
如上文所述,在墨盒收纳部51a~51d中,共计收纳有20个墨盒。而且,油墨从各自的墨盒经由软管而被供给至中继罐53。
在被设置于下侧的墨盒收纳部51a~51b上的盒侧电磁阀52a~52b的入口侧连接有来自墨盒侧的软管(未图示),而在另一方的出口侧安装有软管Tc1。此外,在被设置于上侧的墨盒收纳部51c~51d上的盒侧电磁阀52c~52d的入口侧连接有来自墨盒侧的软管(未图示),而在另一方的出口侧安装有软管Tw1和管Tc1。
此处,符号Tw1为,第一油墨流道部中用于供给白色油墨的软管。此外,符号Tc1为,第一油墨流道部中用于供给彩色油墨等(黄色油墨、品红色油墨、蓝绿色油墨、黑色油墨、浅品红色油墨、浅蓝绿色油墨、绿色油墨、橙色油墨、头储液以及保湿用油墨)的软管。在第一油墨流道部中,白色油墨的软管Tw1被弯曲成阶梯状。
通过这些管而被补给至中继罐53中的各种颜色的油墨,被贮留在按照每种油墨的种类而划分成的区域内。而且,通过被安装在所划分出的区域内的多个软管Tw2、Tc2从而实现了第二油墨流道部。在第二油墨流道部中,软管的数量与油墨的颜色无关而为四根。另一方面,在第一油墨流道部中,彩色油墨的软管Tc1被构成有一根,白色油墨的软管Tw1被构成有两根。软管Tw1被构成有两根的原因是为了在第一油墨流道部中,利用循环泵59tw1而使软管Tw1内的白色油墨循环,从而实施沉降了的白色油墨的搅拌,由此实施沉降恢复。
此外,在第二油墨流道部中,白色油墨的软管Tw2也被弯曲成阶梯状。如此,本实施方式的特征点在于,如图2所示,在白色油墨的软管Tw1、Tw2中,具有软管在铅直方向上延伸的部分、和管在大致水平方向上延伸的部分这一点。设定为大致水平方向是因为,实际上在铅直方向上延伸的软管和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软管之间的角度被设定为大致85°左右的角度。
另外,在第一油墨流道部和第二油墨流道部中所使用的各个管的直径为3mm,阶梯的每一级的尺寸(铅直方向的长度)为50~70mm。例如,当高低差为330mm时形成6级的阶梯,当高低差为410mm时形成7级的阶梯。
通过采用这种方式,从而能够抑制作为沉降性油墨的白色油墨在管的最下部集中沉降的情况。即,即使发生了沉降,但由于会分别分散地发生在被弯曲成大约90°的位置处,因此也能够通过利用泵等而使油墨循环的方式,从而容易地消除该沉降状态。
图5为,白色油墨的循环路径的说明图。在图5中图示了上游侧电磁阀54和下游侧电磁阀58、循环泵59tw1、循环泵59tw2、四根白色油墨的软管Tw、连结软管Tbyps。
在四根白色油墨的软管Tw的每一个软管上设置有上游侧电磁阀54以及下游侧电磁阀58。而且,这些电磁阀的开闭通过控制器60而被控制。
虽然在图2中,下游侧电磁阀58被设置于第二油墨流道部中,但安装位置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为第二油墨流道部的末端部附近,也可以为第三油墨流道部的末端部附近,还可以为第四油墨流道部的末端部附近。因此,虽然在图5中,可以使用Tw2、Tw3、Tw4来表示白色油墨的软管的符号,但是此处为了简化而用Tw来表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白色油墨的软管Tw被设置有四根。而且,这些软管Tw通过多个连结软管Tbyps而被连结在一起。例如,在图5的白色油墨的软管Tw中,在自上方起依次设为第一软管、第二软管、第三软管以及第四软管的情况下,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在下游侧电磁阀58的近前处通过连结软管Tbyps而被连结在一起。
此外,第三管和第四管在下游侧电磁阀58的近前处通过连结软管Tbyps而被连结在一起。此外,第一管和第四管在紧靠上游侧电磁阀54的下游侧处通过连结软管Tbyps而被连结在一起。
此外,循环泵59tw2的入口软管被连接于第二软管的电磁阀54的下游侧,而出口软管被连接于第三软管的电磁阀54的下游侧。
在这种结构中,在通过循环泵59tw2而使软管Tw中的白色油墨循环时,电磁阀被关闭。于是,这些软管构成了一个循环路径。因此,由于循环路径并非多个,因此能够使油墨的流动能量集中在一个循环路径中,从而高效地使油墨进行循环。而且,能够在通过循环泵59tw2而使油墨循环之后,从头喷出白色油墨。
图6A为,循环泵的软管与白色油墨的软管Tw之间的连接的第一说明图。在图6A中,图示了循环泵59tw2的入口的软管以及出口的软管的从白色油墨的软管Tw的水平部的上部起与白色油墨的软管Tw的水平部进行连接的状态。
由于通过采用这种方式,使得沉降了的油墨不会因重力而侵入到循环泵59tw2的软管中,因此能够防止循环泵59tw2发生不良情况的现象。即,能够将循环泵59tw2确保为健全的状态。
图6B为,循环泵的软管与白色油墨的软管之间的连接的第二说明图。在图6B中,图示了循环泵59的入口的软管以及出口的软管与白色油墨的软管Tw的铅直部上部(管中的、与水平部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部分的上部)起进行连接的状态。
由于通过采用这种方式,也使得沉降了的油墨不会因重力而侵入到循环泵59tw2的软管中,因此能够防止循环泵59tw2发生不良情况的现象。即,能够将循环泵59tw2确保为健全的状态。
图7为,沿图2中的A-A线的剖视图。在图7中,图示了保持台55和线缆导管56。此外,图示了保持台55上保持有白色油墨的软管Tw2,且在线缆导管56中保持有白色油墨之外的软管的状态。
彩色油墨等的软管Tc2暂时下降至最下部的线缆导管56处之后,再上升至线缆拖链(注册商标)57的高度为止,相对于此,白色油墨的软管Tw2不会下降至最下部的线缆导管56处,而使是线缆拖链(注册商标)57中的白色油墨的软管所保持的高度成为其最低高度的极限。
此外,保持台55的高度被调节为,第二油墨流道部中的白色油墨的软管Tw2的最下部和第三油墨流道部的白色油墨的软管Tw3的高度成为大致相同的高度。
如此,由于白色油墨的软管Tw2通过保持台55而被保持,因此对白色油墨的软管Tw2而言,能够不产生在线缆拖链(注册商标)57与线缆导管56之间产生的高低差。此外,由于能够使从软管Tw2进入到线缆拖链(注册商标)57内的近前处起的软管处于水平的部分的比例有所增加,从而能够使白色油墨集中沉降的状态不容易产生。
图8为,沿图2中的B-B线的剖视图。如图8所示,线缆拖链(注册商标)57为了实现多个配置高度而具有多个保持板。而且,在最上层的保持板上保持有四根白色油墨的软管Tw3。另一方面,其他的油墨的软管适当被保持在合适的位置处。如此,通过将所有白色油墨的软管并排配置在最上层,从而能够使其与中继罐53之间所产生的高低差变得最小。而且,能够将白色油墨的沉降限于最小限度。
此外,虽然当假设将4根中的特定的软管Tw3设置为不同的高度时,存在油墨容易沉降在被配置于较低侧的软管Tw3中的倾向,但是如上所述,由于将白色油墨的软管Tw3的配置高度设定为相同的高度,因此不会产生这种状况。
图9A为,保持台处于第一状态时的详细侧视图。图9B为,保持台处于第二状态时的详细侧视图。图10A为,保持台处于第一状态时的详细俯视图。图10B为,保持台处于第二状态时的详细俯视图。
在这些图中,作为保持台55而图示了保持台主体551和曲柄部件552。虽然原本保持台主体551上保持有四根软管Tw2,但是此处为了说明的简单化而通过虚线仅图示了一根。
图9A以及图10A的第一状态是指,以线缆拖链(注册商标)57的高度对保持台主体551进行维持的状态,且为保持台主体551上的白色油墨的软管Tw2与线缆拖链(注册商标)57中的白色油墨的软管Tw3的高度被维持为相同的高度的状态。另一方面,第二状态是指,保持台主体551下降至与线缆导管56大致相同的位置的状态。
在保持台主体551上,于其两端处,曲柄部件552的一端以可选转的方式被安装在保持台主体551的长度方向中心轴上。曲柄部件552的另一端以可旋转的方式被安装在打印机1主体上。通过以上述这些曲柄部件552为轴而进行旋转,从而保持台主体551能够如图9A、图9B、图10A、图10B所示那样在上下方向上进行移动,从而使被保持在保持台主体551上的白色油墨的软管Tw2的位置也在第一状态的位置和第二状态的位置中进行移动。另外,如图10A所示,在被保持于保持台55上的软管Tw2上,设置有能够在保持台55进行上下移动时在高度方向上进行移动的程度的长度富余。此外,虽然未图示,但打印机1还具有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以第一状态将保持台主体551固定在其内部。
通过采用这种方式,从而在实施通常的印刷时在第一状态的位置处对保持台主体551进行保持。另一方面,在对白色油墨的软管Tw2进行维护时,通过将其位置移动至与线缆导管56大致相同的位置处,从而能够对彩色油墨的软管Tc2以及白色油墨的软管Tw2进行维护。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中,头31在印刷介质上进行移动的同时喷出油墨并实施印刷。因此,对于头31而言,其移动通过滑架单元40而被控制。此外,由于头31通过滑架单元40而进行移动,因此,需要使油墨的软管也以跟随该移动的方式而进行移动。因此,如上文所述,多个油墨的软管被保持在线缆拖链(注册商标)57内并能够在预定的范围内进行移动。
在线缆拖链(注册商标)57内被保持的多个管的出口顶端,经由头31的接合部而被接合。
图11为,向头进行接合的接合部的第一说明图。在图11中,图示了线缆拖链(注册商标)57出口和头31。而且,图示了线缆拖链(注册商标)57出口与头31之间的软管的位置。此处,用符号Tw4来图示了白色油墨的软管,而用符号Tc4来图示了彩色油墨的软管由。
如图11所示,在头31中,白色油墨的软管Tw4的接合部位于,与线缆拖链(注册商标)57中的最下方的软管相比靠上部的位置处。另外,如上文所述,白色油墨的软管Tw4位于,在线缆拖链(注册商标)57内最上方的配置高度的位置处。
通过采用这种方式,能够将头31的接合部与线缆拖链(注册商标)57的白色油墨的软管Tw4之间的高低差抑制为最小限度。而且,能够使白色油墨在特定的部位处集中沉降的状态不容易产生。
图12为,向头进行接合的接合部的第二说明图。图12为,关于向头进行接合的接合部而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的图。上文所述的图11中的头31位于,相对于线缆拖链(注册商标)57与最下方的软管相比相对靠上部的位置处。相对于此,在图12中,白色油墨的软管Tw4与头31之间的接合部位于,与线缆拖链(注册商标)57中的最下方的软管相比靠下部的位置处。此外,白色油墨的软管Tw4也被配置于,线缆拖链(注册商标)57中最下方的配置高度的位置处。
即使在这种相对的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白色油墨的软管Tw4与头31间的接合部、和线缆拖链(注册商标)57中的白色油墨的软管Tw4之间的高低差抑制为最小限度。而且,能够使白色油墨在特定的部位处集中沉降的状态不容易产生。
图13为,向头进行接合的接合部的第三说明图。图13为,关于向头进行接合的接合部而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的图。在图13中,线缆拖链(注册商标)57与头31之间的白色油墨的软管Tw4被设定为阶梯的形状。具体而言,具有软管在铅直方向上延伸的部分、和软管在大致水平方向上延伸的部分。设定为大致水平方向是因为,实际上在铅直方向上延伸的软管和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软管之间的角度被设定为大约85°左右的角度。
通过采用这种方式,从而能够抑制作为沉降性油墨的白色油墨在软管的最下部集中沉降的情况。
其他实施方式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沉降性油墨设定为白色油墨而进行了说明,但沉降性油墨的种类并不限定于此。
此外,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液体喷出装置而对打印机1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也能够具体实现为喷射或喷出油墨之外的其他的流体(液体、分散有功能材料的粒子的液状体、胶状这种流体)的液体喷出装置。也可以将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技术应用于如下装置中,例如,滤色器制造装置、染色装置、微细加工装置、半导体制造装置、表面加工装置、三维造型机、气体气化装置、有机EL(电致发光)制造装置(尤其高分子EL制造装置)、显示器制造装置、成膜装置、DNA芯片制造装置等的应用了喷墨技术的各种装置中。此外,这些装置的方法和制造方法也属于应用范围的范畴。
上述的实施方式为用于易于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并不用于对本发明进行限定解释。本发明在不脱离该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变更、改良而得到,本发明显然还包含其等效物。
符号说明
1   打印机;
10  馈送单元;
20  输送单元;
30  头单元;31头;
40  滑架单元;
50  油墨补给单元;
51a~51d  墨盒收纳部;
52a~52d  盒侧电磁阀;
53  中继罐;54上游侧电磁阀;
55  保持台;56线缆导管;57线缆拖链(注册商标);
58  下游侧电磁阀;59tw1循环泵;59tw2循环泵;
60  控制器;
70  检测器群;
110  计算机;
Tw1  第一油墨流道部中的白色油墨的软管;
Tw2  第二油墨流道部中的白色油墨的软管;
Tw3  第三油墨流道部中的白色油墨的软管;
Tw4  第四油墨流道部中的白色油墨的软管;
Tc1  第一油墨流道部中的彩色油墨等的软管;
Tc2  第二油墨流道部中的彩色油墨等的软管;
Tc3  第三油墨流道部中的彩色油墨等的软管;
Tc4  第四油墨流道部中的彩色油墨等的软管。

Claims (7)

1.一种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油墨罐,其对沉降性油墨进行贮留;
头,其喷出所述沉降性油墨;
油墨配管,其从所述油墨罐向所述头供给所述沉降性油墨;
循环泵,其使所述沉降性油墨在所述油墨配管中进行循环,
所述油墨配管与所述循环泵的配管之间的连接部被设置在,所述油墨配管的水平部和所述油墨配管的铅直部上部中的任意一方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开闭阀,所述开闭阀在所述油墨配管上被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上游侧及下游侧,
在通过所述循环泵而使所述油墨配管中的沉降性油墨进行循环时,所述开闭阀被关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多个所述沉降性油墨的油墨配管,并且具备对多个该油墨配管彼此进行连结的连结配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配管以在多个所述油墨配管之间构成一个循环路径的方式对多个所述油墨配管之间进行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循环泵的入口用配管和出口用配管分别被连接于,多个所述油墨配管中的不同的油墨配管上。
6.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沉降性油墨为白色油墨。
7.一种液体喷出方法,其中,
所述方法为,油墨配管与循环泵的配管之间的连接部被设置在,所述油墨配管的水平部和所述油墨配管的铅直部上部中任意一方上的液体喷出装置的液体喷出方法,
所述液体喷出方法包括:
使用所述循环泵而使所述油墨配管中的沉降性油墨进行循环的步骤;
使所述油墨配管中的沉降性油墨从头中喷出的步骤。
CN201310388887.1A 2012-08-31 2013-08-30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液体喷出方法 Active CN1036605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91470 2012-08-31
JP2012191470A JP6056281B2 (ja) 2012-08-31 2012-08-31 液体吐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60563A true CN103660563A (zh) 2014-03-26
CN103660563B CN103660563B (zh) 2017-03-01

Family

ID=50186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88887.1A Active CN103660563B (zh) 2012-08-31 2013-08-30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液体喷出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979250B2 (zh)
JP (1) JP6056281B2 (zh)
CN (1) CN103660563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39442A (en) * 1996-12-23 2000-03-21 Nec Corporation Electrostatic ink jet recording device having a stirring system
JP2006327048A (ja) * 2005-05-26 2006-12-07 Fujifilm Holdings Corp 活性エネルギー硬化型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8188963A (ja) * 2007-02-08 2008-08-21 Roland Dg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におけるインク供給システム
JP2011255643A (ja) * 2010-06-11 2011-12-22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27581B2 (ja) * 1992-06-26 2001-01-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操作方法
US6422692B2 (en) * 2000-03-16 2002-07-2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cartridge
JP2007160749A (ja) 2005-12-14 2007-06-28 Fujifilm Corp 液体収納容器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830659B2 (ja) * 2006-06-16 2011-12-0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
AU2009263666A1 (en) * 2008-06-24 2009-12-30 Mastermind Co., Ltd. Printing device
JP2010089477A (ja) 2008-09-10 2010-04-22 Seiko Epson Corp 液体供給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5536410B2 (ja) * 2009-10-05 2014-07-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564888B2 (ja) * 2009-10-20 2014-08-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39442A (en) * 1996-12-23 2000-03-21 Nec Corporation Electrostatic ink jet recording device having a stirring system
JP2006327048A (ja) * 2005-05-26 2006-12-07 Fujifilm Holdings Corp 活性エネルギー硬化型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8188963A (ja) * 2007-02-08 2008-08-21 Roland Dg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におけるインク供給システム
JP2011255643A (ja) * 2010-06-11 2011-12-22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60563B (zh) 2017-03-01
JP2014046566A (ja) 2014-03-17
US20140063133A1 (en) 2014-03-06
US8979250B2 (en) 2015-03-17
JP6056281B2 (ja) 2017-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41976B (zh) 液体喷射装置
CN104608499B (zh)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维护方法
CN105050816A (zh) 液体收容容器、液体收容容器单元、液体喷射***、液体喷射装置
CN203864176U (zh) 液体喷射装置
US20150367648A1 (en) Liquid container and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US20100289857A1 (en) Recirculating Ink System for Inkjet Printing
CN102126350B (zh) 墨供给***和喷墨打印机
CN103395293A (zh) 液体供应***以及具有该液体供应***的液体消耗装置
CN103009808B (zh)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液体循环方法
CN103660590A (zh) 液体喷出装置
CN105667093A (zh) 液体喷射装置
CN102602168A (zh) 记录方法以及记录装置
CN103660565A (zh) 液体喷出装置
CN103660589A (zh) 液体喷出装置
CN103660563A (zh)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液体喷出方法
US9840085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ejecting method
CN102582257A (zh) 液体喷射装置
CN107249894B (zh) 用于清洁和保护液压连接件的方法和设备
JP6746273B2 (ja) インク供給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画像形成方法
CN102529346A (zh) 液体喷出装置及液体喷出方法
US8911043B2 (en) Ink delivery system
CN102275388A (zh) 流体喷射装置
CN103660560B (zh) 液体喷出装置
US20170355193A1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CN104999800A (zh) 一种纸箱印刷恒液位打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