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44067A - 放电控制电路 - Google Patents

放电控制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44067A
CN103444067A CN2012800114961A CN201280011496A CN103444067A CN 103444067 A CN103444067 A CN 103444067A CN 2012800114961 A CN2012800114961 A CN 2012800114961A CN 201280011496 A CN201280011496 A CN 201280011496A CN 103444067 A CN103444067 A CN 1034440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mentioned
charge
control circuit
discharg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1149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村恭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AW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AW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AW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AW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4440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440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using battery or load disconnect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6Overdischarge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45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using capacitors as storage or buffer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32Means for protecting converters other than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 H02M1/322Means for rapidly discharging a capacitor of the converter for protecting electrical components or for preventing electrical sho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 Protection Of Stat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力供给时的电力消耗小,并且能够在电源切断时使平滑电容器中蓄积的电荷迅速放电,且控制放电的开关的耐压低的放电控制电路。具备:第一电阻器(1)与第二电阻器(2)串联连接并且与平滑电容器(9)并联连接的电阻串联部(3);与第一电阻器(1)并联连接,并且在维持主电源(20)与电气电路(30)的连接时为非导通状态,在主电源(20)与电气电路(30)的连接被切断时以导通状态使第一电阻器(1)的两端短路的开关(4);使在主电源(20)与电气电路(30)之间夹设的平滑电容器(9)的电荷在主电源(20)与电气电路(30)的连接被切断时放电。

Description

放电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平滑电容器中蓄积的电荷放电的放电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电气电路通过被供给使该电路动作的电力来实现规定的功能。由于如果该电力不稳定,则电路的动作的稳定性也变低,所以大多情况下,为了使该电力稳定而在供给电力的电源与电气电路之间具备平滑电容器。即使在来自电源的电力供给被切断的情况下,该平滑电容器中也蓄积有电荷,该电荷会通过自然放电而逐渐减少。但是,在电气电路以50V以上的比较高的电压且数A以上的消耗电流动作的情况下,由于平滑电容器的静电电容也与之对应地变大,所以电荷基于自然放电而减少的时间也变长。如果在来自电源的电力的供给被切断之后,想要进行如检查电气电路,则优选平滑电容器的电荷被急速放电。基于这样的观点,为了使平滑电容器的电荷急速放电,存在与平滑电容器并联具备放电电阻的情况。当然,该放电电阻的电阻值越小则放电所需要的时间越短。但是,放电电阻的电阻值越小,则被供给了电力的状态下的消耗电力越大(效率越差),并且电阻器的外形也变大。因此,在以往的***中大多使用了放电时间比较长的放电电阻(该放电称为平常放电)。但是,从检查、安全性提高的观点出发,还需要与之独立地追加仅在电力切断时发挥功能的急速放电***。
日本特开平6-276610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通过作为开关来发挥功能的机械式继电器来对平滑电容器的充放电进行控制的技术(第17-19段落、图1等)。据此,在对平滑电容器C进行充电时,放电电阻R1被机械式继电器Ry3切断,经由对向平滑电容器C的冲击电流进行抑制的电流限制电阻(充电用电阻R2)向平滑电容器C供给电荷。该充电用电阻R2除了电源接通时之外被机械式继电器Ry2切断。另一方面,在使平滑电容器C放电时,通过机械式继电器Ry3建立与针对平滑电容器C的放电电阻R1的并联连接,平滑电容器C中蓄积的电荷经由放电电阻R1被放电。
然而,在这样的放电电路中作为开关发挥功能的元件除了机械式继电器以外,还有使用了半导体的固态继电器、FET等半导体开关元件。而且,近来从操作的容易度、成本的观点出发,这样的使用了半导体的开关被大量利用。在这样的开关处于切断状态时,其接点被施加电压。在机械式继电器中,接点的物理分离距离为绝缘距离,其成为耐压。在由半导体构成的开关中,例如PN节等的反向击穿电压成为耐压。在此,当被从电源供给电力的电气电路的动作电压例如为50V以上的比较高的电压的情况下,平滑电容器的两端电压也同样成为50V以上的比较高的电压。另外,如果电气电路是旋转电机等驱动电路,则动作电压也有为200V以上的情况。由于对于平滑电容器而言并联连接的放电电阻的两端电压和平滑电容器的两端电压等效,所以将放电电阻切断的开关的截止(OFF)状态下的接点也被施加同样的电压。因此,开关被要求高的耐压特性。不过,这样的具有高耐压特性的半导体开关存在大型、且高成本的可能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2766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背景,希望提供一种减小电力供给时的电力消耗,并且能够在电源切断时使该平滑电容器中蓄积的电荷急速放电,将控制放电的开关的耐压抑制得低的放电控制电路。
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涉及的放电控制电路的特征在于,使在向电气电路供给直流电力的主电源与该电气电路之间夹设的平滑电容器中蓄积的电荷在上述主电源与上述电气电路的连接被切断时放电,该放电控制电路具备:电阻串联部,其由第一电阻器和第二电阻器串联连接而构成,并且与上述平滑电容器并联连接;和开关,其与上述第一电阻器并联连接,并且在维持上述主电源与上述电气电路的连接时被控制成非导通状态,在切断上述主电源与上述电气电路的连接时被控制成导通状态而使上述第一电阻器的两端短路。
根据该构成,与第一电阻器并联连接的开关的两端被施加由第一电阻器和第二电阻器对平滑电容器的端子间电压分压后的电压。即,开关的两端被施加比平滑电容器的端子间电压小的电压。因此,可利用具有耐压比平滑电容器的端子间电压小的电特性的开关。另外,在电力供给时,由于串联连接的第一电阻器与第二电阻器的电阻值之和成为合成电阻,所以电力消耗小。另一方面,由于在对平滑电容器的电荷进行放电时,第一电阻器的两端通过开关而短路,仅第二电阻器成为放电电阻,所以能够以小的时间常数使平滑电容器放电。这样,根据本特征结构,能够减小电力供给时的电力消耗,并且在电源切断时使该平滑电容器中蓄积的电荷迅速放电,从而可得到控制放电的开关的耐压受到了抑制的放电控制电路。
在此,优选本发明涉及的放电控制电路的上述第二电阻器的电阻值被设定为比上述第一电阻器的电阻值小的值。根据该构成,能够减小通常的电力供给时的电力消耗,并且尽快进行放电。
另外,优选本发明涉及的放电控制电路的上述第一电阻器以及上述开关连接在上述主电源的正极侧。根据该构成,即使在第二电阻器发生了接地短路故障的情况下,如果开关为开启状态,则第一电阻器与平滑电容器并联连接。因此,如果第一电阻器以及开关连接在主电源的正极侧,则根据该第一电阻器维持作为放电电阻的功能。
另外,在急速放电时,为了使流过大电流、发热大的第二电阻器容易放热,有时按照在安装第一电阻器、开关的基板之外配置第二电阻器的方式构成放电控制电路。例如,通过将包含第二电阻器的连接器组件(connector assembly)与安装于基板的连接器壳体连接,可实现该构成。此时,存在经由连接器壳体的端子而露出到基板之外的可能性的是主电源的负极侧和第一电阻器以及开关的端子。因此,根据上述构成,将有可能为大电压的主电源的正极收纳于基板中,易于确保绝缘。
然而,在第一电阻器以及开关连接于主电源的正极侧的情况下,如果用于使平滑电容器急速放电的第二电阻器产生接地短路故障,则因接地短路故障会失去作为放电电阻的功能。但是,例如通过监视第一电阻器与第二电阻器的连接点的电压,能够检测该接地短路故障。即,在第二电阻器不产生接地短路故障的情况下,该连接点的电压成为由第一电阻器和第二电阻器对平滑电容器的两端电压(主电源的电压)进行分压后的值。另一方面,在第二电阻器产生了接地短路故障的情况下,该连接点的电压成为接地电压(主电源的负极侧的电压)。因此,即使在电气电路的稳定动作中第二电阻器产生了接地短路故障,通过监视第一电阻器与第二电阻器的连接点的电压,放电控制电路也能够检测该接地短路故障。而且,如果放电控制电路不将开关控制成导通状态,则能够防止开关中流过过电流而能防止开关破损,并且可以至少经由第一电阻器来使平滑电容器的电荷放电。另外,在作为其他的故障而开关发生了短路故障的情况下,总是第一电阻器为短路状态,第一电阻器与第二电阻器的连接点的电压成为主电源的正极侧的电压。因此,通过监视该连接点的电压,还能够检测开关的短路故障、第一电阻器的短路故障。
具体而言,作为一个优选方式,优选本发明涉及的放电控制电路还具备:第一电压传感器,其检测上述电阻串联部的正极侧端子的电压;第二电压传感器,其检测上述第一电阻器与上述第二电阻器的连接点的电压;和故障诊断部,其基于上述第一电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以及上述第二电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诊断上述电阻串联部以及上述开关的故障。其中,即使第一电阻器以及开关不与主电源的正极侧而与负极侧连接的情况下,通过具备第一电压传感器、第二电压传感器和故障诊断部,也能够检测放电控制电路的故障。例如,在第一电阻器发生了接地短路故障的情况下,由于该连接点的电压成为接地电压(主电源的负极侧的电压),所以可检测该接地短路故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表示放电控制电路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电路框图。
图2是示意表示带诊断功能的放电控制电路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电路框图。
图3是表示比较例的放电控制电路的一个例子的电路框图。
图4是表示对图3的放电控制电路附加了诊断功能的一个例子的电路框图。
图5是表示对另一比较例的放电控制电路附加了诊断功能的一个例子的电路框图。
图6是示意表示放电控制电路的构成的其他例的电路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放电控制电路10是在主电源20与电气电路30的连接被切断时,使在向电气电路30供给直流电力的主电源20与电气电路30之间夹设的平滑电容器9所蓄积的电荷放电的电路。电气电路30能够应用各种电路。例如,电气电路30可以是以比较高的电压(50V以上)的电源电压消耗数A以上的大电流来动作那样的逆变器、转换器等功率系的电路。这样的电气电路30经由***主继电器(SMR)21等而与主电源20连接。在SMR21被关闭的情况下,从主电源20向电气电路30供给电力,在SMR21被开启的情况下,主电源20与电气电路30的连接被切断。其中,在电气电路30与发电机连接,主电源20为能够进行充电的电池等情况下,还可以从电气电路30向主电源20供给电力来对主电源20进行充电。
然而,如果使电气电路30动作的电力不稳定,则该电气电路30的动作的稳定性也变低。因此,大多情况下,在供给电力的主电源20与电气电路30之间为了使该电力稳定而具备平滑电容器9。即使在SMR21被开启,来自主电源20的电力供给被切断的情况下,该平滑电容器9中也残留有电荷。虽然该电荷基于自然放电而也逐渐减少,但在电气电路30是上述那样的功率系电路的情况下,由于平滑电容器9的静电电容也与之对应变大,所以电荷基于自然放电而减少的时间也变长。在来自主电源20的电力的供给被切断之后,如果考虑检查电气电路30那样的情形,则优选平滑电容器9的电荷急速放电。基于这样的观点,为了使平滑电容器9的电荷急速放电,具备与平滑电容器9并联的电阻器。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阻器1和第二电阻器2串联连接而构成的电阻串联部3与平滑电容器9并联连接。如果SMR21从开启状态变成闭合状态,则伴随着与由电阻串联部3的合成电阻和平滑电容器9的静电电容决定的时间常数对应的过渡响应(充电特性)对平滑电容器9进行充电。如果充电结束而成为稳定状态,则平滑电容器9的两端电压成为主电源20的正负两极间电压P-N。在此,如果将主电源20的负极N设为接地(=0[V]),则平滑电容器9的两端电压可表示为P[V]。
另一方面,如果SMR21从闭合状态变为开启状态,则在平滑电容器9中蓄积的电荷经由电阻串联部3被放电。此时,电阻串联部3的电阻值越小则电流越大,放电所需要的时间越短。但是,如果电阻串联部3的电阻值小,则导致通常时的电力消耗变大。鉴于此,本实施方式的放电控制电路10构成为能够在充电开始时或稳定动作时与放电时变更电阻串联部3的电阻值。具体而言,在充电开始时或稳定动作时,电阻串联部3的电阻值成为将串联连接的第一电阻器1与第二电阻器2的电阻值合成后的电阻值(和)。另一方面,在放电时,第二电阻器2的电阻值成为电阻串联部3的电阻值。这样的电阻值的切换如以下所述那样实施。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主电源20的正极P侧连接着第一电阻器1,负极N侧连接着第二电阻器2。换言之,第一电阻器1是电阻串联部3的高边(high side)的电阻器,第二电阻器2是低边(lowside)的电阻器。另外,第一电阻器1与作为开关发挥功能的MOSFET4并联连接。该MOSFET4被例如由微型计算机等构成的急速放电控制部13而受到开关控制。具体而言,MOSFET4在维持主电源20与电气电路30的连接时(SMR21为闭合状态时)被控制成非导通状态(截止状态)。另外,MOSFET4在主电源20与电气电路30的连接被切断时(SMR21为开启状态时)被控制成导通状态(接通状态)。
如果MOSFET4被控制成导通状态,则第一电阻器1的两端经由微小的导通电阻连接。该导通电阻相对于第一电阻器1的电阻值小至可忽略,实际上第一电阻器1的两端短路。通过第一电阻器1的两端经由MOSFET4而短路,电阻串联部3的电阻值实际上与第二电阻器2的电阻值相同。SMR21处于开启状态,不从主电源20向平滑电容器9供给电荷,在平滑电容器9中蓄积的电荷经由电阻串联部3被放电。此时,由于电阻串联部3仅由第二电阻器2构成,所以与充电时相比电阻串联部3的电阻值变小,时间常数也小。因此,平滑电容器9的放电迅速结束。
在此,优选第二电阻器2的电阻值被设定为比第一电阻器1的电阻值小的值。由于与充电时、稳定时相比能够使放电时的电阻串联部3的电阻值较小,所以也能够使时间常数较小,能够进一步使平滑电容器9的放电迅速结束。当然,第一电阻器1与第二电阻器2也可以是具有相同额定值的电阻值的电阻器,第一电阻器1的电阻值还可以是比第二电阻器的电阻值小的值。即,由于与2个电阻器的电阻值之和相比,第二电阻器2的电阻值小,所以通过实际上经由MOSFET4使第一电阻器1的两端短路,能够将电阻串联部3的电阻值变更为小的值。
其中,由于在急速放电时流过大电流,所以为了使发热比第一电阻器1大的第二电阻器2容易放热,优选按照在安装第一电阻器1、MOSFET4的基板之外配置第二电阻器2的方式来构成放电控制电路10。另外,在因发热造成的消耗或定期的维护而更换第二电阻器2时,也希望在该基板之外配置第二电阻器2。具体而言,优选通过对安装于该基板的连接器壳体连接包含第二电阻器2的连接器组件,来在负极N侧和第一电阻器1以及MOSFET4的并联部之间安装第二电阻器2。通过第二电阻器2配置在基板外,包括单纯的气冷在内,能够实现散热片的附加等以高的自由度实现第二电阻器2的放热。另外,通过更换该连接器组件,还能够容易地更换第二电阻器2。
图1例示的放电控制电路10如上述那样,在电阻串联部3的高边配置有第一电阻器1和MOSFET4(开关)。因此,经由连接器壳体局部露出在基板之外的端子是与主电源20的负极N侧和与第一电阻器1以及MOSFET4的正极P侧为相反的端子。因此,主电源20的正极P侧的端子不会局部露出到基板的外部,能够保持高的绝缘性地被安装于该基板。在主电源20例如是50V以上的大电压的情况下,考虑到安全性,优选特别严谨地实施正极P侧的绝缘。通过将第一电阻器1以及MSOFET4配置于高边,能够容易地实现这样的优选方式。
此外,图3表示了相对于本实施方式的放电控制电路10成为比较例的放电控制电路100。在该放电控制电路100中,在电气电路130的稳定运转时以及平滑电容器109的放电时发挥功能的第一电阻器101和在平滑电容器109的放电时发挥功能的第二电阻器102分别与平滑电容器109并联连接。在放电控制电路100中,当MOSFET104为截止状态时,其漏极-源极间被施加主电源120的正负两极间电压即P[V]。与此相对,在图1所例示的本实施方式中,当MOSFET4为截止状态时,其漏极-源极间被施加的电压是通过第一电阻器1和第二电阻器2对P[V]进行分压后的电压,成为比P[V]低的电压。
具体而言,如果将第一电阻器1的电阻值设为R1,将第二电阻器2的电阻值设为R2,则漏极-源极间电压为P×(R1/(R1+R2))[V]。即,在本实施方式的放电控制电路10中,由于能够将MOSFET4的两端电压抑制得低,所以可使用耐压低的元件,能够抑制装置规模、成本的增大。如上所述,在第二电阻器2的电阻值R2比第一电阻器1的电阻值R1小的情况下,例如,若设R1=45[kΩ],R2=5[kΩ],P=100[V],则MOSFET4的漏极-源极间电压为90[V]。由于图3所示的放电控制电路100的MOSFET104的漏极-源极间电压为P=100[V],所以本实施方式的放电控制电路10的MOSFET4可使用耐压更低的元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放电控制电路10能够附加出色的诊断功能。图2表示了对图1的放电控制电路10附加了这样的诊断电路的例子。如图2所示,放电控制电路10中具备对电阻串联部3的正极P侧的端子的电压进行检测的第一电压传感器11、和对第一电阻器1与第二电阻器2的连接点的电压进行检测的第二电压传感器12。这些第一电压传感器11与第二电压传感器12的检测结果被传递给和急速放电控制部13同样使用微型计算机15构成的故障诊断部14。故障诊断部14基于第一电压传感器11的检测结果以及第二电压传感器12的检测结果来诊断电阻串联部3以及MOSFET4的故障。
(诊断条件/SMR:闭合(稳定动作中))
在SMR21为闭合状态时,由于已知第一电阻器1以及第二电阻器2的电阻值,所以故障诊断部14能够基于第一电压传感器11的检测结果来运算第一电阻器1与第二电阻器2的连接点处的电压。而且,可以基于该运算结果和第二电压传感器12的检测结果来判定电阻串联部3(还包括MOSFET4)是否正常。例如,如果第一电阻器1或者MOSFET4的负极N侧的端子(或者第二电阻器2的正极P侧的端子)与正极P短路,则第二电压传感器12的检测值为P[V]。在该情况下,故障诊断部14可判定为电阻串联部3有故障(高电位短路故障(supply fault))。另外,如果第一电阻器1或者MOSFET4的负极N侧的端子(第二电阻器2的正极P侧的端子)与负极N短路,则第二电压传感器12的检测值为0[V]。在该情况下,故障诊断部14可判定为电阻串联部3有故障(接地短路故障)。
另外,在第一电阻器1断线,或第一电阻器1的端子从基板等脱离而处于开路(open)状态的情况下,由于第二电压传感器12的检测值为0[V],所以故障诊断部14可判定为第一电阻器1有故障(开路故障)。另外,在第二电阻器2断线,或第二电阻器2的端子从基板等脱离而处于开路状态的情况下,由于第二电压传感器12的检测值为P[V],所以故障诊断部14可判定为第二电阻器2有故障(开路故障)。其中,故障诊断部14不需要一定连故障的种类也确定出,只要能够判定有无故障即可。
另外,当SMR21为闭合状态时,即使通过急速放电控制部13将MOSFET4控制成导通状态,在第二电压传感器12的检测值不为P[V]而为P×(R1/(R1+R2))的情况下,故障诊断部14也能够判定为MOSFET4有故障。这样,在SMR21为闭合状态时、即电气电路30稳定动作的期间,由于能够执行包含作为开关的MOSFET4的电阻串联部3的故障诊断,所以放电控制电路10的可靠性提高。
(诊断条件/SMR:开启(放电动作中))
另一方面,在SMR21为开启状态时,故障诊断部14可以包括平滑电容器9的放电特性在内执行放电控制电路10的故障诊断。例如,故障诊断部14通过将MOSFET4保持截止状态不变,以恒定的取样间隔监视第一电压传感器11以及第二电压传感器12的检测值,由此能够取得不是急速放电而是通常放电的放电特性。预先使微型计算机15的未图示的程序存储器、参数存储器存储该放电特性的基准值,通过将所取得的放电特性与该基准值进行比较,能够进行包含放电特性在内的放电控制电路10的故障诊断。另外,微型计算机15通过将MOSFET4设为导通状态并以恒定的取样间隔监视第一电压传感器11以及第二电压传感器12的检测值,能够取得急速放电时的放电特性。而且,通过同样地比较使微型计算机15的程序存储器、参数存储器存储的急速放电时的放电特性的基准值与所取得的放电特性,可包括急速放电时的放电特性在内进行放电控制电路10的故障诊断。
(比较例的放电控制电路的诊断/诊断条件/SMR:开启(放电动作中))
在图3所示的比较例的放电控制电路100中,当SMR121为开启状态的情况下,能够与上述同样地包括放电特性在内进行故障诊断。在该情况下,如图4所示,具备对第一电阻器101的正极侧端子的电压进行检测的第一电压传感器111、和对第二电阻器102与MOSFET104的连接点的电压进行检测的第二电压传感器112。而且,故障诊断部114能够基于这些第一电压传感器111与第二电压传感器112的检测结果来诊断放电控制电路100的故障。在MOSFET104为截止状态时,能够与上述同样地取得不是急速放电而是通常放电的放电特性。另外,在MOSFET104为导通状态时,能够与上述同样地取得急速放电的放电特性。这些放电特性与上述同样地,能够通过微型计算机115而与基准值进行比较。另外,虽然省略了详细的说明,但也能够检测第二电阻器102的负极N侧的端子的接地短路等。
(比较例的放电控制电路的诊断/诊断条件/SMR:闭合(稳定动作中))
在SMR121为闭合状态的情况下,放电控制电路100当然进行上述那样的放电特性的取得,无法检测因第一电阻器101的断线等引起的开路故障。为了实现与图2中例示的放电控制电路10同样的故障检测,至少需要构成如图4所示那样构成放电控制电路100。具体而言,使第一电阻器101成为基于2个电阻器101a、101b的串联连接的构成。而且,需要在电阻器101a与电阻器101b的连接点还具备第三电压传感器119,将其检测结果传递给故障诊断部114。故障诊断部114基于第一电压传感器111、第二电压传感器112和第三电压传感器119的检测结果,来诊断放电控制电路100的故障。虽然省略了详细的说明,但如果第一电阻器101(101a、101b)正常,则第一电压传感器111的检测结果为P[V]。另外,由作为已知值的第一电阻器101a和101b对P[V]进行分压后的值为第三电压传感器119的检测结果。如果第一电阻器101a和101b的任意一个产生开路故障,则第三电压传感器119的检测结果与预想值(基准值)不同。因此,由此能够判定第一电阻器101的故障。
若将图2所示的放电控制电路10与图4所示的放电控制电路100进行比较则可知,在比较例的放电控制电路100中,将第一电阻器101分割成两个、并设置第三电压传感器119等电路规模增大。因此,图2中例示的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放电控制电路10能够以更小的规模构成同样的功能,从而是优选的。
(比较例的放电控制电路的其他例)
其中,作为比较例的放电控制电路100也可以将MOSFET104从低边置换到高边而如图5所示的放电控制电路200那样构成。在该情况下,优选具备电流传感器218作为向故障诊断部214提供检测信息的传感器。该电流传感器218例如对在第二电阻器202的正极P侧处于接地短路故障的状态下将MOSFET204导通时流过的过电流进行检测。但是,在该放电控制电路200中,当MOSFET204为截止状态时,包括第二电阻器202的状态在内无法实施急速放电功能的诊断。另外,在放电控制电路200中,还无法检测第二电阻器202的开路故障。与此相对,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放电控制电路10如上述那样,在MOSFET4为截止状态下能够检测第二电阻器2的接地短路故障,还能检测开路故障。此外,放电控制电路10虽然不具有在MOSFET4导通的状态下检测这些故障的功能,但由于能够在MOSFET4截止的状态下检测第二电阻器2的接地短路故障,所以只要不将MOSFET4控制成导通状态,则能够避免短路。即,能够防止MOSFET4中流过过电流,能够防止MOSFET4破损,并且可以至少经由第一电阻器1使平滑电容器9的残存电荷放电。
〔其他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中,以下说明的各实施方式的构成不限于分别单独使用,只要不产生矛盾,则也可以与其他实施方式的构成组合应用。
(1)如使用图1以及图2说明那样,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例示了在电阻串联部3的高边配置第一电阻器1和MOSFET4(开关)的例子。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构成。例如,也可以如图6所示那样,在电阻串联部3的低边配置第一电阻器1和MOSFET4。另外,该放电控制电路10也可以构成为与图2例示的放电控制电路10同样地具有故障诊断功能。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使用MOSFET作为与第一电阻器1并联配置的开关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应用双极性晶体管、固态继电器、机械式继电器等作为该开关。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可应用于使平滑电容器中蓄积的电荷放电的放电控制电路。尤其适合应用于使以大电压大电流动作的功率系的电气电路的平滑电容器高效放电的放电控制电路。作为这样的电气电路,例如可采用用于对旋转电机进行驱动的逆变器、DC-DC转换器等。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电阻器;2:第二电阻器;3:电阻串联部;4:MOSFET(开关);10:放电控制电路;11:第一电压传感器;12:第二电压传感器;14:故障诊断部;20:主电源;30:电气电路。

Claims (4)

1.一种放电控制电路,其是使在向电气电路供给直流电力的主电源与该电气电路之间夹设的平滑电容器中蓄积的电荷在上述主电源与上述电气电路的连接被切断时放电的放电控制电路,其中,上述放电控制电路具备:
电阻串联部,其由第一电阻器和第二电阻器串联连接而构成,并且与上述平滑电容器并联连接;和
开关,其与上述第一电阻器并联连接,并且在维持上述主电源与上述电气电路的连接时被控制成非导通状态,在上述主电源与上述电气电路的连接切断时被控制成导通状态而使上述第一电阻器的两端短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控制电路,其中,
上述第二电阻器的电阻值被设定成比上述第一电阻器的电阻值小的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放电控制电路,其中,
上述第一电阻器以及上述开关与上述主电源的正极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放电控制电路,其中,上述放电控制电路还具备:
第一电压传感器,其检测上述电阻串联部的正极侧端子的电压;
第二电压传感器,其检测上述第一电阻器与上述第二电阻器的连接点的电压;和
故障诊断部,其基于上述第一电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以及上述第二电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诊断上述电阻串联部以及上述开关的故障。
CN2012800114961A 2011-04-25 2012-03-29 放电控制电路 Pending CN10344406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96839 2011-04-25
JP2011096839A JP2012231556A (ja) 2011-04-25 2011-04-25 放電制御回路
PCT/JP2012/058380 WO2012147448A1 (ja) 2011-04-25 2012-03-29 放電制御回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44067A true CN103444067A (zh) 2013-12-11

Family

ID=47020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114961A Pending CN103444067A (zh) 2011-04-25 2012-03-29 放电控制电路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268079A1 (zh)
JP (1) JP2012231556A (zh)
CN (1) CN103444067A (zh)
DE (1) DE112012000652T5 (zh)
WO (1) WO2012147448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94239A (zh) * 2015-09-04 2017-03-15 Ls 产电株式会社 用于电动车辆的充电器
CN106945526A (zh) * 2015-12-22 2017-07-14 株式会社京滨 放电控制装置
CN109643991A (zh) * 2016-08-19 2019-04-1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容器的放电电路
CN110535335A (zh) * 2018-05-25 2019-12-03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控制能量泄放电路中开关器件的方法和***
CN110832334A (zh) * 2017-06-20 2020-02-21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故障诊断装置
CN113169678A (zh) * 2018-11-30 2021-07-23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放电控制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74288A1 (en) * 2009-09-23 2012-11-01 Rudolf Wegener Providing in rush current tolerance to an electronic device
JP5298158B2 (ja) * 2011-04-27 2013-09-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
ITTO20110769A1 (it) * 2011-08-12 2013-02-13 Magneti Marelli Spa Dispositivo e metodo di scarica per un condensatore in un impianto elettrico di potenza di un veicolo con trazione elettrica
JP5973322B2 (ja) * 2012-10-31 2016-08-23 東芝シュネデール・インバータ株式会社 インバータ装置の蓄積電力放電回路
JP5686145B2 (ja) * 2013-01-29 2015-03-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気自動車用の電力変換装置
JP2014166033A (ja) * 2013-02-25 2014-09-08 Toyota Motor Corp 電源装置
DE102014202602A1 (de) * 2013-11-15 2015-05-21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elektrischen Maschine
JP6086605B2 (ja) * 2013-12-13 2017-03-0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放電回路故障検知装置及び放電回路故障検知方法
CN105337322B (zh) * 2014-06-30 2017-11-07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组合
JP6107836B2 (ja) * 2015-01-07 2017-04-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池監視装置
US10682694B2 (en) * 2016-01-14 2020-06-16 Glassimetal Technology, Inc. Feedback-assisted rapid discharge heating and forming of metallic glasses
JP2017146260A (ja) * 2016-02-19 2017-08-24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 電圧検出装置
JP6658403B2 (ja) 2016-08-29 2020-03-04 株式会社Ihi 送電装置
US10632529B2 (en) 2016-09-06 2020-04-28 Glassimetal Technology, Inc. Durable electrodes for rapid discharge heating and forming of metallic glasses
DE102016222632A1 (de) * 2016-11-17 2018-05-17 Zf Friedrichshafen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Entladen eines Zwischenkreiskondensators
DE102016123209A1 (de) * 2016-12-01 2018-06-07 Lisa Dräxlmaier GmbH Entladevorrichtung, elektrischer zwischenkreis und entladeverfahren
JP6664311B2 (ja) * 2016-12-14 2020-03-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駆動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力変換装置
JP6893813B2 (ja) * 2017-03-29 2021-06-23 Fdk株式会社 リフレッシュ放電装置
DE102017209106A1 (de) * 2017-05-31 2018-12-06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Entladung eines Hochvolt-Zwischenkreises eines Fahrzeuges mit einer Entladeschaltung
DE102017209100A1 (de) * 2017-05-31 2018-12-06 Robert Bosch Gmbh Enladeschaltung und Verfahren zur Entladung eines Hochvolt-Zwischenkreises eines Fahrzeugs
CN107302305A (zh) * 2017-07-20 2017-10-27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开关电源控制电路及方法
DE102017215551A1 (de) 2017-09-05 2019-03-07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Brennstoffzellenvorrichtung
JP7045179B2 (ja) * 2017-12-14 2022-03-3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無線端末を備えるシステム
JP7151613B2 (ja) 2019-04-26 2022-10-12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制御装置
WO2021039277A1 (ja) * 2019-08-30 2021-03-04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放電制御回路および電力変換装置
JP7473435B2 (ja) 2020-09-25 2024-04-23 新電元工業株式会社 放電回路
JP7418675B1 (ja) 2023-07-11 2024-01-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72735A (en) * 1994-05-27 1996-11-05 Ast Research,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charging the output voltage of a DC power supply
JP2001268933A (ja) * 2000-03-23 2001-09-28 Fuji Electric Co Ltd コンデンサの過電圧抑制回路
JP2002262573A (ja) * 2001-02-28 2002-09-13 Nichicon Corp 電源装置
CN201038776Y (zh) * 2007-03-23 2008-03-19 胡琨 电容器快速放电装置
CN102130449A (zh) * 2011-03-16 2011-07-20 辽宁荣信防爆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防爆变流器直流母线快速放电电路
CN102138268A (zh) * 2008-08-28 2011-07-27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蓄电池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3144U (zh) * 1988-06-14 1990-01-10
JPH0578194U (ja) * 1992-03-24 1993-10-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コンデンサの放電回路
JPH06276610A (ja) * 1993-03-19 1994-09-30 Sanden Corp 電動機用駆動装置
JP3611672B2 (ja) * 1996-06-07 2005-01-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多段階電圧発生回路
JP3403606B2 (ja) * 1997-05-16 2003-05-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安定化電源回路
JP4791560B2 (ja) * 2009-04-13 2011-10-12 力晶科技股▲ふん▼有限公司 昇圧回路の制御回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72735A (en) * 1994-05-27 1996-11-05 Ast Research,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charging the output voltage of a DC power supply
JP2001268933A (ja) * 2000-03-23 2001-09-28 Fuji Electric Co Ltd コンデンサの過電圧抑制回路
JP2002262573A (ja) * 2001-02-28 2002-09-13 Nichicon Corp 電源装置
CN201038776Y (zh) * 2007-03-23 2008-03-19 胡琨 电容器快速放电装置
CN102138268A (zh) * 2008-08-28 2011-07-27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蓄电池组
CN102130449A (zh) * 2011-03-16 2011-07-20 辽宁荣信防爆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防爆变流器直流母线快速放电电路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94239A (zh) * 2015-09-04 2017-03-15 Ls 产电株式会社 用于电动车辆的充电器
US10128682B2 (en) 2015-09-04 2018-11-13 Lsis Co., Ltd. Charger for electric vehicles
CN106945526A (zh) * 2015-12-22 2017-07-14 株式会社京滨 放电控制装置
CN109643991A (zh) * 2016-08-19 2019-04-1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容器的放电电路
CN110832334A (zh) * 2017-06-20 2020-02-21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故障诊断装置
CN110535335A (zh) * 2018-05-25 2019-12-03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控制能量泄放电路中开关器件的方法和***
CN110535335B (zh) * 2018-05-25 2020-12-08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控制能量泄放电路中开关器件的方法和***
CN113169678A (zh) * 2018-11-30 2021-07-23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放电控制装置
CN113169678B (zh) * 2018-11-30 2024-02-23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放电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147448A1 (ja) 2012-11-01
US20120268079A1 (en) 2012-10-25
JP2012231556A (ja) 2012-11-22
DE112012000652T5 (de) 2013-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44067A (zh) 放电控制电路
JP4035777B2 (ja) 組電池の放電装置
US8471529B2 (en) Battery fault tolerant architecture for cell failure modes parallel bypass circuit
TWI228853B (en) DC backup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iagnosing the same
US9024586B2 (en) Battery fault tolerant architecture for cell failure modes series bypass circuit
US10279761B2 (en) Vehicle power-supply device
JP5753764B2 (ja) 電池システム監視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蓄電装置
US10222423B2 (en) Electrical storage system
US10305371B2 (en) Power supply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JP5618359B2 (ja) 二次電池パック接続制御方法、および、蓄電システム
US20190103758A1 (en) Vehicle-mounted backup device
CN109562698A (zh) 车辆***
US20150229154A1 (en) Electrical storage system
CN103545903A (zh) 电池***控制器
WO2014061137A1 (ja) 電源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電源管理方法
US20170125995A1 (en) Electricity storage system
JP5277711B2 (ja) 電源装置及び車両用電源装置
JP2010051082A (ja) 車両の電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9257928A (ja) 組電池の接続異常診断装置
JP6251136B2 (ja) 電池システム監視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蓄電装置
KR101858321B1 (ko) 셀 밸런싱 회로의 고장 진단 장치 및 방법
US986401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essing voltage threshold detecting circuitry within a battery pack
KR20130042149A (ko) 연료전지 차량의 전원시스템
JP2016134962A (ja) 蓄電システム
JP6344334B2 (ja) 電力制御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