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68335A - 触摸开关 - Google Patents

触摸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68335A
CN103168335A CN2011800503151A CN201180050315A CN103168335A CN 103168335 A CN103168335 A CN 103168335A CN 2011800503151 A CN2011800503151 A CN 2011800503151A CN 201180050315 A CN201180050315 A CN 201180050315A CN 103168335 A CN103168335 A CN 1031683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sensor electrode
sensor
soft
touch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5031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68335B (zh
Inventor
鸿野胜正
木村圭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nze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nz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23389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2089305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28233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59109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Gunze Ltd filed Critical Gunze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1683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683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683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6833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7Touch pads, in which fingers can move on a surfa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6/00Switches actuated by change of magnetic field or of electric field, e.g. by change of relative position of magnet and switch, by shield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94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s are generated
    • H03K17/96Touch switches
    • H03K17/962Capacitive touch switches
    • H03K17/9622Capacitive touch switches using a plurality of detectors, e.g. keyboar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94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s are generated
    • H03K17/96Touch switches
    • H03K2017/9602Touch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r shape of the sensing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94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s are generated
    • H03K17/96Touch switches
    • H03K2017/9602Touch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r shape of the sensing electrodes
    • H03K2017/9604Touch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r shape of the sensing 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electrodes
    • H03K2017/9613Touch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r shape of the sensing 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electrodes using two electrodes per touch switch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2217/00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 H03K2217/94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 is generated
    • H03K2217/96Touch switches
    • H03K2217/960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touch switches
    • H03K2217/96023Details of electro-mechanic connections between different elements, e.g.: sensing plate and integrated circuit containing electronic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2217/00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 H03K2217/94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 is generated
    • H03K2217/96Touch switches
    • H03K2217/9607Capacitive touch switches
    • H03K2217/96075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apacitive touch and proximity switch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无法检测手指接触的低灵敏度区域减小的触摸开关。根据本发明的触摸开关包括:绝缘层30;配置于绝缘层30的一个表面上的多个作为第一电极的传感器电极20;配置于绝缘层30的一个表面上、分别连接于各传感器电极20的多个配线部23;以及配置于绝缘层30的另一表面上的多个作为第二电极的辅助电极40,各辅助电极40配置于与各传感器电极20相对的位置,其中相邻的辅助电极40、40之间的边界配置于相邻的传感器电极20、20之间的区域内。

Description

触摸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容式触摸开关。
背景技术
已知的触摸开关通常分类为检测光的变化的类型和检测电气特性的变化的类型。作为检测电气特性的变化的触摸开关,已知电容耦合触摸开关。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电容耦合触摸开关的实例,其中多个传感器电极配置于基板上。各传感器电极连接至与电容检测电路连接的导电线(配线部)。当用户用手指触摸任何一个传感器电极时,电容检测电路检测由于人体电容而引起的电容变化,由此确定触摸位置。此时,通过检测传感器电极中流过的电流值,可计算出触摸位置。
引用文献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464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触摸开关中,传感器电极和导电线(配线部)均配置于基板上。因此,设置的传感器电极越多,需要的导电线(配线部)也越多。因而,有必要确保在基板上配置导电线(配线部)的空间。然而,配置导电线(配线部)的空间关于手指或导电触摸笔等的触摸动作灵敏度较低;因此,考虑到作为触摸开关的功能,该部分必须最小化。通过使用细导电线(配线部)可实现该最小化;但是,关于导电线(配线部)的数量可增加的程度存在限制。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无法响应手指或导电触摸笔等的触摸动作的低灵敏度区域最小化的触摸开关。
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触摸开关包括:基板;形成于基板上的多个透明的作为第一电极的配线电极,各配线电极具有导电线和与该导电线连接的导电区域;覆盖多个配线电极的绝缘层,该绝缘层具有形成于各配线电极的导电区域上的至少一个接触孔;以及形成于绝缘层上的多个透明的作为第二电极的传感器电极,各传感器电极形成于与各配线电极的导电区域对应的位置,并通过接触孔电连接于各导电区域。
在此结构中,在具有导电线的配线电极(第一电极)上,经由绝缘层形成传感器电极(第二电极);配线电极经由形成于绝缘层的接触孔电连接于传感器电极。更具体地,传感器电极形成于与形成配线电极的层不同的层;因此,不必在配置传感器电极的层上保留用于配置导电线的空间。因此,能够以消除低灵敏度区域的方式更有效地配置多个传感器电极。而且,只要确保各配线电极与传感器电极之间通过接触孔的电连接,则无论配线电极如何配置,也不会对传感器电极的配置造成影响。因此,导电线的布局变得更加灵活,从而可使布线设计多样化。例如,多个导电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可配置成两列,并且在两列导电区域之间可配置从导电区域延伸出的导电线。采用这种结构,各导电线可从一个位置引出,从而提高电路布局的灵活性。
上述触摸开关优选地构造成使得多个传感器电极密集地布置于基板上的配置多个配线电极的基准区域的上部。采用此结构,能够减小相邻传感器电极之间的间隙,从而减小低灵敏度区域。基准区域是指各配线电极中至少配置有导电区域的区域,该区域会被手指、导电触摸笔等触摸。例如,当触摸开关设置于显示装置上时,与显示装置的整个显示屏幕或用于操作的显示屏幕的一部分对应的区域被称为基准区域。
上述触摸开关优选地构造成使得相邻的传感器电极之间的间隙为10μm至3mm,更优选为100μm至2mm,进一步优选为0.5mm至1.5mm。如上所述,由于相邻的传感器电极可不考虑导电线的布局而进行配置,相邻的传感器电极之间的间隙可因此减小。上述范围外的尺寸也可被采用;但是,若间隙为10μm以下,则相邻的传感器电极之间稳定的绝缘可能会受到损害。另外,若间隙为3mm以上,则相对于手指的大小而言低灵敏度区域变得过大,因此,检测可能会变得不稳定。没有必要使相邻的传感器电极之间的间隙完全相等;例如,间隙可根据需要改变。
在上述触摸开关中,传感器电极可形成为多种形状。例如,可使各传感器电极的边缘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平面内的凹凸形状,并且相邻的各传感器电极的边界可通过以预定间隔使凹凸形状接合而形成。采用此结构,可提高相邻传感器电极的边界部分的手指接触的检测灵敏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触摸开关包括:绝缘层;配置于绝缘层的一个表面上的多个作为第一电极的传感器电极;配置于绝缘层的一个表面上、分别连接于各传感器电极的多个配线部;配置于绝缘层的另一表面上的多个作为第二电极的辅助电极,各辅助电极配置于与各传感器电极相对的位置;以及覆盖多个辅助电极的绝缘保护层,其中相邻的辅助电极之间的边界配置于相邻的传感器电极之间的区域内。
在此结构中,经由绝缘层在与传感器电极(第一电极)相对的位置形成辅助电极(第二电极);另外,相邻的辅助电极之间的边界配置于相邻的传感器电极之间的区域内。因此,即使由于传感器电极之间的间隙或配置于传感器电极之间的配线部而使低灵敏度区域扩大,通过将辅助电极之间的边界配置于低灵敏度区域内,低灵敏度区域由辅助电极覆盖。因此,低灵敏度区域减小,并且即使当手指或导电触摸笔触摸传感器电极之间的区域时,也可防止检测灵敏度的降低。例如,配置的传感器电极越多,则需要的配线部越多,从而使低灵敏度区域扩大。然而,通过用辅助电极覆盖配线部,可使低灵敏度区域减小。虽然本发明记载“相邻的辅助电极之间的边界配置于相邻的传感器电极之间的区域内”,但辅助电极之间的边界不必严格地配置于传感器电极之间的区域内。也就是,“传感器电极之间的区域”也包括该区域附近。因此,边界的位置可稍微有所变化,除非检测灵敏度大幅下降。
上述触摸开关优选地构造成使得多个辅助电极密集地布置于配置多个传感器电极的基准区域的上部。因此,能够减小相邻辅助电极之间的间隙,从而减小低灵敏度区域。基准区域是指至少配置有传感器电极的区域,该区域会被手指、导电触摸笔等接触。例如,当触摸开关配置于显示装置上时,与显示装置的整个显示屏幕或用于操作的显示屏幕的一部分对应的区域被称作基准区域。
上述触摸开关可构造成使得相邻的辅助电极之间的间隙为10μm至3mm,更优选为100μm至2mm,进一步优选为0.5mm至1.5mm。如上所述,由于辅助电极可不考虑配线部的布线而进行配置,相邻的辅助电极之间的间隙可因此减小。上述范围外的尺寸也可被采用;但是,若间隙为10μm以下,则相邻的辅助电极之间稳定的绝缘可能会受到损害。另外,若间隙为3mm以上,则相对于手指的大小而言低灵敏度区域变得过大,因此,检测可能会变得不稳定。没有必要使相邻的辅助电极之间的间隙完全相等;例如,间隙可根据需要改变。
上述触摸开关可构造成使得传感器电极由金属丝网形成,或者配线部由至少一根金属丝形成。采用这种使用金属丝的结构,能够获得具有透光性和低表面电阻率的传感器电极。
在上述触摸开关中,辅助电极可形成为多种形状。例如,可使各辅助电极的边缘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平面内的凹凸形状,并且相邻的各辅助电极的边界可通过以预定间隔使凹凸形状接合而形成。采用此结构,可提高相邻辅助电极的边界部分的手指接触的检测灵敏度。
上述触摸开关可构造成使得多个传感器电极具有基本相同的面积。采用此结构,可使传感器电极与辅助电极之间的静电电容相等,从而使得在手指等接触的任一检测点检测灵敏度一致。然而,没有必要使多个传感器电极的面积完全相等,只要检测灵敏度基本一致,面积可稍微有所变化。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触摸开关能够使无法检测手指触摸的低灵敏度区域减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触摸开关的俯视图。
图2是沿图1中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
图3是示出图1中所示的触摸开关的制造方法的俯视图和截面图。
图4是示出图1中所示的触摸开关的传感器电极的另一实例的俯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触摸开关的俯视图。
图6是沿图5中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
图7是示出图5中所示的触摸开关的制造方法的俯视图和截面图。
图8是示出图5中所示的触摸开关的制造方法的俯视图和截面图。
图9是示出图5中所示的触摸开关的制造方法的俯视图和截面图。
图10是说明已知的触摸开关的感测机理的图。
图11是说明图5中所示的触摸开关的感测机理的图。
图12是示出图5中所示的触摸开关的辅助电极的另一实例的俯视图。
图13是示出图5中所示的触摸开关的结构的另一实例的截面图。
图14是示出图5中所示的触摸开关的传感器电极的另一实例的俯视图。
图15是示出图5中所示的触摸开关的传感器电极的另一实例的俯视图。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触摸开关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触摸开关的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该触摸开关的俯视图,图2是沿图1中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图3是示出图1中所示的触摸开关的制造方法的俯视图和截面图。为方便起见,在图1中未示出后述保护层。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触摸开关是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等显示装置的上表面的电容式触摸开关。如图1和图2中所示,触摸开关具有透明的基板(基材)1,在基板1上按顺序层叠有配线电极2(第一电极)、绝缘层3、传感器电极4(第二电极)和保护层5。多个配线电极2设置在基板1上。如图3(a)中所示,各配线电极2由导电线21和连接于导电线21的一端的矩形导电区域22构成。在配线电极2中,至少导电区域22配置于手指、导电触摸笔等将会触摸的基准区域R内。各导电线21向基板1的端部延伸,而导电线21的另一端连接于电容检测电路(图中未示出)。考虑到导电线21的长度和宽度,配线电极2优选地具有低电阻。例如,配线电极2的表面电阻率优选为10Ω/□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10个配线电极2配置在基板1上;更具体地,在图1和图3(a)的上下方向并排布置两列各5个配线电极2。这里,为方便起见,这5个配线电极2在图1和图3(a)中从上至下被称作第一至第五配线电极2a至2e。由于这5个配线电极2在各列中相同,因此以下说明图3(a)的右侧的配线电极。另外,为方便起见,图1和图3(a)中的上下方向被称作纵向,而左右方向被称作宽度方向。
如图3(a)中所示,第一配线电极2a配置于基板1的纵向的一端(图3中的上部)。第一配线电极2a具有正方形的导电区域22a,和从导电区域22a的左端向纵向的另一端(图3中的下部)直线延伸的导电线21a。第二配线电极2b比第一配线电极2a更靠近纵向的另一端配置。第二配线电极2b的宽度方向长度小于第一配线电极2a的导电区域22a的宽度方向长度。更具体地,导电区域22a和22b配置成使其宽度方向的右侧对齐;但是,第二导电区域22b的左侧配置于第一配线电极2a的导电线21a的右侧,使得第二导电区域22b不与导电线21a接触。第二配线电极2b的导电线21b从导电区域22b的左端向纵向的另一端、与第一配线电极2a的导电线21a平行地直线延伸。同样地,从第三至第五配线电极2c至2e,导电区域的宽度逐渐减小以避免在纵向的端部与相邻配线电极的导电线接触。第五配线电极2e的导电区域22e具有最小的面积。另外,各导电线21a至21e在基板1的端部弯曲成L形,从而确保在基板1的端部的导电线21a至21e之间大的间隙。只要确保通过接触孔31与传感器电极4的电连接,导电区域22a至22e可具有与导电线21a至21e相同的宽度。
另外,绝缘层3形成为覆盖具有上述结构的配线电极2a至2e(参照图3(b))。绝缘层3具有例如1至300μm的膜厚和多个接触孔31。各接触孔31分别对应于各配线电极2a至2e的导电区域22a至22e。各导电区域22a至22e的一部分经由接触孔31露出。
接触孔31小于导电区域22a至22e。例如,假设接触孔31具有圆形形状,则其外径优选为1至100μm,更优选为5至20μm。这是因为若外径小于1μm,则导电区域22a至22e与后述传感器电极4之间的电连接无法保证;若外径大于100μm,则接触孔31可能存在于导电区域22a至22e之外,或被可视化。接触孔31的大小根据绝缘层3的厚度而适当地确定,以确保配线电极2与传感器电极4之间的电连接。
接着,对传感器电极4进行说明。与配线电极2相同,配置10个传感器电极4。更具体地,在图1的上下方向并排布置两列各5个传感器电极4。这里,与配线电极的说明相同,这5个传感器电极4在图1中从上至下被称为第一至第五传感器电极4a至4e。由于这5个传感器电极4在各列中相同,因此以下说明图1中右侧的传感器电极。例如,当各传感器电极4a至4e由氧化铟锡(ITO)制成时,各传感器电极4a至4e具有10至100nm的膜厚,并配置在绝缘层3上与各配线电极2a至2e的导电区域22a至22e对应的位置。所有传感器电极4a至4e形成为相同大小的正方形,并以窄的间隔配置。如图2中所示,各传感器电极4a至4e通过绝缘层3中形成的接触孔31与位于其下层的导电区域22接触。更具体地,第一至第五传感器电极4a至4e分别与第一至第五配线电极2a至2e电连接。传感器电极4的表面电阻率可高于配线电极2的表面电阻率。例如,优选为1kΩ/□以下,且更优选为300Ω/□以下。如上述配置的多个传感器电极4由保护层5覆盖。
另外,如图1中所示,相邻的传感器电极4之间的间隙的长度s为10μm至3mm,优选为100μm至2mm,且更优选为0.5mm至1.5mm。在上述范围之外的长度也可被采纳;但是,若间隙为10μm以下,则相邻的传感器电极4之间稳定的绝缘可能会受到损害。另外,若间隙为3mm以上,则相对于手指的大小而言低灵敏度区域变得过大,因此,检测可能会变得不稳定。没有必要使相邻的传感器电极4之间的间隙的长度s完全相等;如图1中所示,长度s可根据位置进行改变。
接着,对上述各部件的材料进行说明。首先,从基板1开始说明。基板1的材料不受特别限制。基板1可由包括透明的无机或有机材料,和有机/无机混合材料的多种材料制成。例如,在重量轻和耐冲击性方面有机材料是优选的,而在灵活性和卷对卷方法的生产率方面塑料膜是优选的。塑料膜的实例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丙烯酸树脂(PMMA)、聚碳酸酯(PC)等。然而,这些材料并非未经处理地使用,而是为了提高附着性而被处理形成硅烷偶联剂层等锚定层,进行电晕处理或等离子体处理等表面处理,或者为了提高耐刮伤性和耐化学品性而被处理形成硬涂层。
配线电极2和传感器电极4可由公知的多种材料形成,其材料不受特别限制。配线电极2和传感器电极4的材料可根据导电性和透明性等必要的物性而适当选择。配线电极2和传感器电极4的材料实例包括铝、银或铜等金属,以及氧化铟锡(ITO)、氧化锌(ZnO)、氧化锡(SnO2)等金属氧化物材料。另外,可将铝、镓或钛等金属添加到金属氧化物材料中。此外,包括PEDOT/PSS等透明导电聚合物的有机材料,或者由金属或碳等形成的极细的导电纤维也可单独或组合地用作电极材料。如上所述,配线电极2的表面电阻率应当较低。因此,例如各配线电极2可具有在两层ITO之间夹着银层的三层结构。
绝缘层3不受特别限制,只要其透明且无导电性即可。然而,对于分别配置于其上方和下方的传感器电极4和配线电极2,绝缘层3优选地具有高附着性。另外,绝缘层3优选地具有使得传感器电极4和配线电极2能够通过接触孔31电连接的适合的形状和膜厚。
保护层5可由一般的触摸开关用的公知的透明材料形成。保护层5可由例如氮化硅、二氧化硅、苯并环丁烯(BCB)、聚酯、丙烯酸等形成。保护层5也可配置一层玻璃或经表面硬化处理的PET等的树脂膜。
接着,参照图3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触摸开关的制造方法。首先,如图3(a)中所示,在基板1上形成作为第一电极的多个配线电极2。可采用多种形成方法,包括在基板1的整个表面形成配线电极材料、然后进行图案化的方法。形成配线电极材料的方法的实例包括,真空蒸镀、溅射或CVD等干式涂布法,和凹版涂布或喷涂等湿式涂布法。图案化的方法不受限制,然而,其实例包括光刻和激光蚀刻。光刻是一种使用化学制剂除膜的技术,而激光蚀刻是一种使用特定波长的激光束的吸收来除膜的技术。配线电极2的图案化优选地使电极不可见(即,使电极有无的差异不可见),因此,优选地使用利用能够去除10μm以下厚度薄膜的YAG三次谐波的激光蚀刻进行图案化。激光蚀刻与光刻相比,具有由于不使用化学制剂而对环境友好且工序数目减少,以及由于不使用光掩模而由CAD数据进行图案化使得布线设计便利性高等优点。也可使用银浆等通过丝网印刷等形成细线图案形状。
接着,如图3(b)中所示,通过覆盖配线电极2的整个区域而形成绝缘层3。此时,在绝缘层3中与各配线电极2的导电区域22对应的位置形成接触孔31。可采用与上述配线电极2相同的方法形成绝缘层3和接触孔31。
接着,如图3(c)中所示,在绝缘层3上形成作为第二电极的传感器电极4。此时,传感器电极4通过绝缘层3的接触孔31分别与配线电极2的导电区域22接触,从而建立与导电区域22的电连接。可采用与上述配线电极2相同的方法形成传感器电极4。当绝缘层3上的传感器电极4进行激光蚀刻时,必须保证绝缘层3下面的配线电极2不吸收激光的波长。因此,有必要考虑形成顺序和材质,适当地选择配线电极2和传感器电极4的图案化。最后,在传感器电极4上形成保护层5。可采用公知的方法形成保护层5。
如上所述构成的触摸开关如下所述使用。触摸位置的检测方法与以往的电容式触摸开关的检测方法相同,通过检测保护层5表面的任意位置被手指等触摸时电容的变化,来确定接触位置的坐标。
如以上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传感器电极4形成于与形成配线电极2的层不同的层;因此,不必在配置传感器电极4的层上保留用于配置导电线21的空间。也就是说,可仅考虑传感器电极4的配置。因此,能够以消除低灵敏度区域的方式更有效地配置多个传感器电极4,特别是能够减小传感器电极4之间的距离s。此外,只要确保各配线电极2与传感器电极4之间通过接触孔31的电连接,则无论导电线21如何配置,也不会对传感器电极4的配置造成影响。因此,导电线21的布线更加自由,从而能够实现多种布线设计。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意图范围,可存在多种变型。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导电区域22和传感器电极4形成矩形形状,但是该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可形成多边形、圆形和不规则形状等多种形状。另外,虽然在相邻的传感器电极4之间形成直线形的间隙,但是可通过在传感器电极4的边缘形成平面内的凹凸形状并使这些凹凸形状接合,而形成相邻的传感器电极4之间的边界。例如,如图4中所示,可在传感器电极4的边缘形成多个尖锐的突起,并使这些突起接合。采用此结构,与在传感器电极4之间形成直线形间隙的情况相比,可提高检测灵敏度。更具体地,在传感器电极4的边缘形成凹凸形状的此结构中,当用户用手指触摸边界时,手指将更倾向于接触相邻传感器电极4中的某一方电极,从而提高检测灵敏度。凹凸形状不限于上述尖锐的形状,而可以是矩形、波状等多种形状。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对于每个导电区域22形成一个接触孔31,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结构。例如,对于每个导电区域22可形成多个接触孔31。另外,接触孔31的形状不限于上述矩形形状,而可以是圆形等多种形状。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设置有保护层5,但保护层5是任选的。当设置保护层5或与之类似的膜、板材等时,制造方法可按照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反的顺序执行。例如,可通过将传感器电极4、绝缘层3、配线电极2和基板1按此顺序配置于保护层5之上而进行制造。并且,各部件的形成方法可采用与上述相同的方法。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纵向相邻的传感器电极4之间的间隙大于宽度方向相邻的传感器电极4之间的间隙,但是例如,如图4中所示,也可在基准区域R的上部形成传感器电极4,并且在纵向和宽度方向同时减小间隙。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但是,第一实施方式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制造如图1中所示的触摸开关。更具体地,配线电极、绝缘层和传感器电极按此顺序形成在基板上。基板由具有100μm厚度的聚烯烃类膜制成。配线电极形成在基板上。
首先,为形成配线电极,使用DC磁控溅射形成膜厚为30至40nm的ITO膜。然后,在其上层叠膜厚为10nm以下的银合金(包含主要成分银、钯和铜),和膜厚为30至40nm的ITO膜,从而形成三层结构的层叠体。配线电极是表面电阻率为10Ω/□以下、且总透光率为约80%的透明电极。
配线电极的图案化通过使用YAG三次谐波的激光蚀刻进行。
接着,形成绝缘层。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市售的硬涂层用涂料NSC-2451(日本精化株式会社制)。首先,通过旋涂涂布市售的正性抗蚀剂OFPR-800LB(东京应化工业株式会社制),接着在80℃下进行5分钟的热风预烘焙,从而获得膜厚为1.9μm的抗蚀膜。其次,将要形成接触孔的位置在约50mJ/cm2的UV光下曝光20秒,然后在显像液(NMD-3)中在室温下浸泡约30秒以去除感光部以外的部分,之后在80℃下进行10分钟的热风后烘焙。其后,用迈耶棒#12涂布NSC-2451,然后在120℃下进行90秒的热风干燥(热固化),从而得到3.5μm厚的涂膜。然后,将所得到的涂膜在浓度为4%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在室温下浸泡约5分钟,从而去除接触孔的抗蚀剂和NSC-2451涂膜。
然后,形成传感器电极。更具体地,使用DC磁控溅射形成ITO膜。该ITO膜具有30nm的膜厚和200至300Ω/□的表面电阻率。图案化通过与绝缘层同样使用正性抗蚀剂的光刻来进行。由此,完成根据本实施例的触摸开关。
接着,参照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触摸开关的第二实施方式。图5是该触摸开关的俯视图,图6是沿图5中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图7至图9是示出图5中所示的触摸开关的制造方法的俯视图和截面图。为方便起见,在图5中未示出后述保护层。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触摸开关是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等显示装置的上表面的电容式触摸开关。如图5和图6中所示,该触摸开关具有透明的基板10,在基板10上按顺序层叠有传感器电极20(第一电极)、绝缘层30、辅助电极40(第二电极)和保护层50。多个矩形的传感器电极20设置在基板10上,配置于手指、导电触摸笔等将会触摸的基准区域R内。另外,如图7中所示,各传感器电极20整体连接于线性延伸的配线部23。各配线部23向基板10的端部延伸,而配线部23的另一端连接于电容检测电路(图中未示出)。考虑到其长度和宽度,配线部23优选地具有低电阻。例如,表面电阻率优选为10Ω/□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基板10上配置10个传感器电极20,更具体地,在图5和图7的上下方向并排配置两列各5个传感器电极20。这里,为方便起见,这5个传感器电极20在图5和图7中从上至下被称作第一至第五传感器电极20a至20e。因为各列中的5个传感器电极20相同,所以以下说明图7的右侧的传感器电极。另外,为方便起见,图5和图7中的上下方向被称作纵向,而左右方向被称作宽度方向。
如图7中所示,第一传感器电极20a配置于基板10的纵向的一端(图7中的上部)。配线部23a从第一传感器电极20a的右端向纵向的另一端(图7中的下部)直线延伸。第二传感器电极20b比第一传感器20a更接近纵向的另一端配置。第二传感器电极20b的宽度方向长度小于第一传感器电极20a的宽度方向长度。更具体地,第一和第二传感器电极20a、20b配置成使得其宽度方向的左侧对齐;但是,第二传感器电极20b的右侧配置于第一传感器电极20a的配线部23a的左侧,使得第二传感器电极20b不与第一传感器电极20a的配线部23a接触。第二传感器电极20b的配线部23b从第二传感器电极20b的右端向纵向的另一端、与第一传感器电极20a的配线部23a平行地直线延伸。同样地,从第三至第五传感器电极20c至20e,传感器电极的宽度逐渐减小,以避免在纵向的端部与相邻传感器电极的配线部接触。第五传感器电极20e具有最小的宽度。另外,各配线部23a至23e在基板10的端部弯曲成L形,从而确保在基板10的端部的配线部23a至23e之间大的间隔。
另外,绝缘层30形成为覆盖具有上述结构的传感器电极20a至20e(参照图8)。绝缘层30具有例如10至500μm的膜厚,并且配置成完全覆盖传感器电极20和配线部23。另外,在绝缘层30上配置多个辅助电极40。与传感器电极20相同,配置10个辅助电极40。更具体地,在图5的上下方向并排配置两列各5个辅助电极40。这里,与传感器电极的说明相同,这5个辅助电极40在图5中从上至下被称作第一至第五辅助电极40a至40e。由于各列中的5个辅助电极40相同,因此以下说明图5中右侧的辅助电极。例如,当各辅助电极40a至40e由氧化铟锡(ITO)制成时,各辅助电极40a至40e具有10至100nm的膜厚,并配置在绝缘层30上与各传感器电极20a至20e对应的位置。所有辅助电极40a至40e形成为相同大小的正方形,并以窄的间隔配置。更具体地,如图6中所示,相邻的辅助电极40之间的边界b配置于相邻的传感器电极20之间的区域L内。更具体地,相邻的传感器电极20之间的区域L由辅助电极40填充。也就是说,配置于传感器电极20之间的配线部23由辅助电极40覆盖。辅助电极40的表面电阻率可高于传感器电极20的表面电阻率,例如,优选为1kΩ/□以下,且更优选为300Ω/□以下。辅助电极40电独立,即,不与任何其他部件电连接。如上所述配置的多个辅助电极40由保护层50覆盖。保护层50的厚度优选大于绝缘层30的厚度,例如,为0.5至10mm。
另外,如图5中所示,相邻的辅助电极40之间的间隙的长度s为10μm至3mm,优选为100μm至2mm,且更优选为0.5mm至1.5mm。上述范围之外的长度也可被采用;但是,若间隙为10μm以下,则相邻的辅助电极40之间稳定的绝缘可能会受到损害。另外,若间隙为3mm以上,则相对于手指的大小而言低灵敏度区域变得过大,因此,检测可能会变得不稳定。没有必要使相邻的辅助电极40之间的间隙的长度s完全相等;例如,长度s可根据位置进行改变。
接着,对上述各部件的材料进行说明。首先,从基板10开始说明。基板10的材料不受特别限制。基板10可由包括透明的无机或有机材料,和有机/无机混合材料的多种材料制成。例如,在重量轻和耐冲击性方面有机材料是优选的,而在灵活性和卷对卷方法的生产率方面塑料膜是优选的。塑料膜的实例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丙烯酸树脂(PMMA)、聚碳酸酯(PC)等。然而,这些材料并非未经处理地使用,而是为了提高附着性而被处理形成硅烷偶联剂层等锚定层,进行电晕处理或等离子体处理等表面处理,或者为了提高耐刮伤性和耐化学品性而被处理形成硬涂层。
传感器电极20、配线部23和辅助电极40可由公知的多种材料形成,其材料不受特别限制。材料可根据导电性和透明性等必要的物性而适当选择。材料实例包括铝、银或铜等金属,以及氧化铟锡(ITO)、氧化锌(ZnO)、氧化锡(SnO2)等金属氧化物材料。另外,可将铝、镓或钛等金属添加到金属氧化物材料中。此外,包括PEDOT/PSS等透明导电聚合物的有机材料,或者由金属或碳等形成的极细的导电纤维也可单独或组合地用作电极材料。如上所述,传感器电极20和配线部23的表面电阻率应当较低,因此,例如它们可具有在两层ITO之间夹着银层的三层结构。
绝缘层30不受特别限制,只要其透明且无导电性即可。然而,对于分别配置于其上方和下方的辅助电极40和传感器电极20,绝缘层30优选地具有高附着性。作为绝缘层30的材料,可采用环氧树脂或丙烯酸树脂等一般的透明的粘接剂或粘合剂,也可包括透明的聚酯树脂膜。绝缘层30的厚度无特殊限制,在实际使用中,优选为200μm以下。
保护层50可由一般的触摸开关用的公知的透明材料形成。保护层50可由例如氮化硅、二氧化硅、苯并环丁烯(BCB)、聚酯、丙烯酸等形成。保护层50也可配置一层玻璃或经表面硬化处理的PET等的树脂膜。
接着,参照图7至图9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触摸开关的制造方法。首先,如图7中所示,在基板10上形成作为第一电极的多个传感器电极20和配线部23。可采用多种形成方法,包括在基板10的整个表面形成传感器电极20和配线部23的材料、然后进行图案化的方法。形成材料的方法的实例包括,真空蒸镀、溅射或CVD等干式涂布法,和凹版涂布或喷涂等湿式涂布法。图案化的方法不受限制,然而,其实例包括光刻和激光蚀刻。光刻是一种使用化学制剂除膜的技术,而激光蚀刻是一种使用特定波长的激光束的吸收来除膜的技术。传感器电极20和配线部23的图案化优选地使电极不可见(即,使电极有无的差异不可见),因此,优选地使用利用能够去除10μm以下厚度薄膜的YAG三次谐波的激光蚀刻进行图案化。激光蚀刻与光刻相比,具有由于不使用化学制剂而对环境友好且工序数目减少,以及由于不使用光掩模而由CAD数据进行图案化使得布线设计便利性高等优点。也可使用银浆等通过丝网印刷等形成细线图案形状。
接着,如图8中所示,通过覆盖传感器电极20和配线部23的整个区域而形成绝缘层30。可使用与上述传感器电极20相同的方法形成绝缘层30。
接着,如图9中所示,在绝缘层30上形成作为第二电极的辅助电极40。可使用与上述传感器电极20相同的方法形成辅助电极40。有必要考虑形成顺序和材质,适当地选择传感器电极20、配线部23和辅助电极40的图案化。最后,在辅助电极40上形成保护层50。可使用公知的方法形成保护层50。
如上所述构成的触摸开关如下所述使用。触摸位置的检测方法与以往的电容式触摸开关的检测方法相同,通过检测保护层50表面的任意位置被手指等触摸时电容的变化,来确定接触位置。在上述使用辅助电极40的感测机理中,触摸开关的操作如下。首先,对图10中所示的无辅助电极的以往的触摸开关进行说明。在一般的触摸开关中,静电电容与触摸传感器电极20上方的保护层50的手指的面积成比例。如图10(a)中所示,由于手指触摸的部分全部在传感器电极20的上方,因此静电电容Cx0很大。另一方面,如图10(b)中所示,当传感器电极20之间的配线部23的上方被手指触摸时,各传感器电极20之上的手指的面积较小,因此在此情况下,传感器电极20的总静电电容(Cx01+Cx02)小于图10(a)中的静电电容Cx0。结果灵敏度下降。
与此相反,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包括辅助电极40的触摸开关操作如下。首先,如图11(a)中所示,当传感器电极20的上方被手指触摸时,手指与传感器电极20之间的总静电电容Cn可由以下公式(1)表示,其中C0表示传感器电极20与辅助电极40之间的静电电容,而Cx1表示辅助电极40与手指之间的静电电容。
Cn=Cx1/(1+Cx1/C0)    (1)
在此情况下,若传感器电极20与辅助电极40之间的距离十分小,即,Cx1<<C0,则公式(1)中Cx1/C0的值趋近于0,因此,
另一方面,如图11(b)中所示,当相邻的传感器电极20之间的部分被触摸时,由于在传感器电极20之间配置有辅助电极40,因此触摸面板与图10(b)中不同地操作。更具体地,虽然在辅助电极40之间也存在间隙,但是这些间隙远小于传感器电极20之间的间隙。因此,当传感器电极20之间的区域被触摸时,由分别与传感器电极20对应的相邻的辅助电极40补充传感器电极20之间的间隙。因此,此时的总静电电容Cn变为如以下公式(2)表示的值,该值与图11(a)中所示的静电电容Cx1大致相同。这里,Cx11为手指与一个辅助电极之间的静电电容,而Cx12为手指与另一辅助电极之间的静电电容。
Figure BDA0000306762840015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辅助电极40形成于经由绝缘层30与传感器电极20相对的位置。采用此结构,如图6中所示,相邻的辅助电极40之间的边界b配置于相邻的传感器电极20之间的区域L内。因此,即使配线部23配置于传感器电极20之间从而使低灵敏度区域扩大,通过在低灵敏度区域内配置辅助电极40之间的边界b,低灵敏度区域可由辅助电极40覆盖。因此,低灵敏度区域减小,并且即使手指或导电触摸笔等接触传感器电极20之间的区域L,也可提高检测灵敏度。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意图范围,可包括多种变型。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传感器电极20和辅助电极40形成矩形形状,但是该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可形成多边形、圆形和不规则形状等多种形状。另外,虽然在相邻的辅助电极40之间形成直线形的间隙,但是可通过在辅助电极40的边缘形成平面内的凹凸形状并使这些凹凸形状接合,而形成相邻的辅助电极40之间的边界。例如,如图12中所示,可在辅助电极40的边缘形成多个尖锐的突起,并使这些突起接合。采用此结构,与在辅助电极40之间形成直线形间隙的情况相比,可提高检测灵敏度。更具体地,在辅助电极40的边缘形成凹凸形状的此结构中,当用户用手指触摸边界时,手指将更倾向于接触相邻辅助电极40中的一个,从而提高检测灵敏度。凹凸形状并不限于上述尖锐的形状,而可以是矩形、波状等多种形状。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传感器电极20、配线部23和辅助电极40未经处理地相互层叠,但是其也可在层叠之前被处理成膜状。例如,如图13中所示,首先制备形成有传感器电极20和配线部23的PET等的绝缘性透明膜6以及形成有辅助电极40的同样的绝缘性透明膜6,然后将这些膜通过绝缘性粘接材料8与基板10和保护层50一起相互层叠。此外,电极和配线部的形成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在图13所示的实例中,本发明的绝缘层由配置于传感器电极20与辅助电极40之间的透明膜6和粘接材料8构成。另一种方法是,其中由绝缘性的透明膜形成绝缘层,在膜的一个表面形成传感器电极20和配线部23,而在另一个表面形成辅助电极40,并将得到的层叠体配置于基板10与保护层50之间。在此结构中,传感器电极20和配线部23形成于膜上,基板10可省略。
另外,传感器电极20、配线部23和辅助电极40也可由至少一根金属丝形成。例如,如图14中所示,传感器电极20和配线部23可通过将金属丝24配置成具有一定面积的网状而形成。此外,配线部23也可形成为平行配置的多根金属丝。金属丝24的宽度为例如5至50μm,且金属丝24的网格间距为例如100至1000μm。通过由金属丝形成各电极和配线部,可确保透光性并降低表面电阻值。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设置有保护层50,但保护层50是任选的。当设置保护层50或与之类似的膜、板材等时,制造方法可按照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反的顺序执行。例如,可通过在保护层50上顺序地配置辅助电极40、绝缘层30、传感器电极20、配线部23和基板10而进行制造。并且,各部件的形成方法可采用与上述相同的方法。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如图7中所示传感器电极20具有不同的面积,但是也可如图15中所示使所有传感器电极20具有相同的面积。采用这种结构,可使传感器电极20与辅助电极40之间的静电电容相等,由此使各检测点的检测灵敏度一致。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但是,第二实施方式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这里,制作了三个实施例和一个比较例。图16(a)示出实施例1。在实施例1中,在下侧丙烯酸树脂板的上表面,以10mm的间隔配置由20mm宽的导电胶带制成的传感器电极。另外,在上侧丙烯酸树脂板的下表面,以1mm的间隙配置由宽度为30mm的导电胶带制成的辅助电极。然后,两块丙烯酸树脂板由绝缘性粘接材料固定。此时,两个辅助电极的边界配置于传感器电极之间。图16(b)示出实施例2。实施例2使用四个10mm宽的辅助电极,其中两个辅助电极配置于传感器电极之间的区域内,另外两个辅助电极分别配置于传感器电极的左右两端。也就是说,在传感器电极的中心附近的上方未配置辅助电极。另外,在图16(c)中所示的实施例3中,使用了作为辅助电极的ITO膜。更具体地,在实施例3中,使用了通过在125μm厚的PET膜上溅射ITO而形成的膜。ITO膜的表面电阻值为250Ω。在图16(d)中所示的比较例中,未配置辅助电极。在上述各实施例中使用的材料如下。
导电胶带:株式会社寺冈制作所,“铜箔导电胶带8323”;
粘接剂:住友3M株式会社制,“ST-415”,120μm厚
丙烯酸树脂板:1mm厚
使用以上实施例和比较例,测量触摸传感器电极的中心的上方时以及触摸传感器电极之间时的静电电容。使用由Cypress半导体公司制造的微型计算机(可编程片上***(PSoC)CY8C24994-24LTXI)将测量值转换为数字值。结果如下所示。
触摸传感器电极的中心 触摸传感器电极之间
实施例1 308 145、153
实施例2 312 130、136
实施例3 323 155、145
比较例 300 65、75
触摸传感器电极之间时的数值表示分别在两个传感器电极检测到的静电电容。上述结果显示,在实施例1至3中,当触摸传感器电极之间时,在两个传感器电极上检测到的静电电容几乎变为一半。即使在使用电阻较高的辅助电极的实施例3中,在两个传感器电极上检测到的静电电容也几乎变为一半。因此显示出,即使传感器电极之间存在间隙,通过配置填充该间隙的辅助电极,也能够防止检测灵敏度下降。与此相反,在没有辅助电极的比较例中,在两个传感器电极上检测到的静电电容较小。
附图标记说明
1   基板(基材)
2   配线电极
20  传感器电极
21  导电线
22  导电区域
23  配线部
3   绝缘层
30  绝缘层
31  接触孔
4   传感器电极
40  辅助电极

Claims (11)

1.一种触摸开关,包括:
基板;
配置于所述基板上的多个透明的作为第一电极的配线电极,各配线电极具有导电线和连接于所述导电线的导电区域;
覆盖所述多个配线电极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具有形成于所述各配线电极的导电区域上的至少一个接触孔;以及
配置于所述绝缘层上的多个透明的作为第二电极的传感器电极,各传感器电极配置于与所述各配线电极的导电区域对应的部分,并通过所述接触孔电连接于所述各导电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开关,其中所述多个传感器电极密集布置于所述基板上的配置所述多个配线电极的基准区域的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开关,其中相邻的所述传感器电极之间的间隙为10μm至3mm。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触摸开关,其中所述各传感器电极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形成平面内的凹凸形状的边缘,并且
相邻的所述各传感器电极的边界通过以预定间隔使所述凹凸形状接合而形成。
5.一种触摸开关,包括:
绝缘层;
配置于所述绝缘层的一个表面上的多个作为第一电极的传感器电极;
配置于所述绝缘层的一个表面上、分别连接于所述各传感器电极的多个配线部;以及
配置于所述绝缘层的另一表面上的多个作为第二电极的辅助电极,各辅助电极配置于与所述各传感器电极相对的部分,
其中,
相邻的所述辅助电极之间的边界配置于相邻的所述传感器电极之间的区域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摸开关,其中所述多个辅助电极密集布置于配置所述多个传感器电极的基准区域的上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摸开关,其中相邻的所述辅助电极之间的间隙为10μm至3mm。
8.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触摸开关,其中所述传感器电极由金属丝网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触摸开关,其中所述配线部由至少一根金属丝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触摸开关,其中所述各辅助电极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形成平面内的凹凸形状的边缘,并且
相邻的所述各辅助电极的边界通过以预定间隔使所述凹凸形状接合而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5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触摸开关,其中所述多个传感器电极具有基本相同的面积。
CN201180050315.1A 2010-10-18 2011-10-18 触摸开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683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33897 2010-10-18
JP2010233897A JP2012089305A (ja) 2010-10-18 2010-10-18 タッチスイッチ
JP2010282335A JP5591094B2 (ja) 2010-12-17 2010-12-17 タッチスイッチ
JP2010-282335 2010-12-17
PCT/JP2011/073891 WO2012053498A1 (ja) 2010-10-18 2011-10-18 タッチスイッ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68335A true CN103168335A (zh) 2013-06-19
CN103168335B CN103168335B (zh) 2015-08-12

Family

ID=45975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031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68335B (zh) 2010-10-18 2011-10-18 触摸开关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092102B2 (zh)
KR (1) KR101492866B1 (zh)
CN (1) CN103168335B (zh)
TW (1) TWI521414B (zh)
WO (1) WO2012053498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9333A (zh) * 2013-12-10 2015-06-10 恒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网格状合金触控电极的触控面板
CN105281737A (zh) * 2014-06-25 2016-01-27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在相邻的接近传感器之间具有槽的接近开关总成
CN113285703A (zh) * 2021-04-21 2021-08-20 广东省科学院健康医学研究所 一种触控按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12556B2 (en) 2011-11-03 2018-10-3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oximity switch having wrong touch adaptive learning and method
US9831870B2 (en) 2012-04-11 2017-11-2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oximity switch assembly and method of tuning same
US9520875B2 (en) 2012-04-11 2016-12-1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liable proximity switch assembly and activation method
US9531379B2 (en) * 2012-04-11 2016-12-2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oximity switch assembly having groove between adjacent proximity sensors
US9660644B2 (en) 2012-04-11 2017-05-2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oximity switch assembly and activation method
US9559688B2 (en) 2012-04-11 2017-01-3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oximity switch assembly having pliable surface and depression
US9568527B2 (en) 2012-04-11 2017-02-1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oximity switch assembly and activation method having virtual button mode
US9944237B2 (en) 2012-04-11 2018-04-1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oximity switch assembly with signal drift rejection and method
CN102722279A (zh) * 2012-05-09 2012-10-10 崔铮 金属网格导电层及其具备该导电层的触摸面板
TWI537782B (zh) 2012-11-30 2016-06-11 Lg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螢幕及顯示裝置
US20150116252A1 (en) * 2012-12-24 2015-04-30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Touch sensor
US20140307178A1 (en) * 2013-04-12 2014-10-16 Shenzhen O-Film Tech Co., Ltd Touch screen sensing modul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KR101603961B1 (ko) * 2013-04-29 2016-03-16 크루셜텍 (주) 터치 검출 장치
EP2994816B1 (en) 2013-05-10 2022-07-20 Nokia Technologies Oy Touch sensor array and method therefor
FR3005763B1 (fr) 2013-05-17 2016-10-14 Fogale Nanotech Dispositif et procede d'interface de commande capacitive adapte a la mise en œuvre d'electrodes de mesures fortement resistives
US9140737B2 (en) 2013-05-21 2015-09-22 Nokia Technologies Oy Capacitive touch sensor
US9141240B2 (en) 2013-05-21 2015-09-22 Nokia Technologies Oy Capacitive touch sensor
KR102187923B1 (ko) * 2013-07-16 2020-12-0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 윈도우
JP6076866B2 (ja) * 2013-09-03 2017-02-08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静電容量型の入力装置
GB2518627A (en) * 2013-09-25 2015-04-01 Nokia Technologies Oy An apparatus
CN105579937B (zh) * 2013-10-22 2020-03-0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触摸面板用电极、触摸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4571667B (zh) * 2013-10-26 2018-05-29 宝宸(厦门)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GB2521670A (en) * 2013-12-30 2015-07-01 Nokia Technologies Oy Using touch sensors as an electromagnetic shield
US20160062499A1 (en) * 2014-09-02 2016-03-03 Apple Inc. Touch pixel design for reducing visual artifacts
JP6317819B2 (ja) * 2014-09-04 2018-04-2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電フィルム積層体、導電体および導電体の製造方法
US10038443B2 (en) 2014-10-20 2018-07-3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Directional proximity switch assembly
FR3028061B1 (fr) 2014-10-29 2016-12-30 Fogale Nanotech Dispositif capteur capacitif comprenant des electrodes ajourees
CN104461135B (zh) * 2014-12-03 2017-12-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基板、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2350084B1 (ko) * 2015-01-15 2022-01-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및 이를 이용한 표시장치
FR3032287B1 (fr) 2015-02-04 2018-03-09 Quickstep Technologies Llc Dispositif de detection capacitif multicouches, et appareil comprenant le dispositif
US9654103B2 (en) 2015-03-18 2017-05-1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oximity switch assembly having haptic feedback and method
KR102339300B1 (ko) * 2015-04-06 2021-12-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플렉서블 터치 스크린 표시장치
JP6416687B2 (ja) * 2015-04-17 2018-10-31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およびタッチ検出装置
US9548733B2 (en) 2015-05-20 2017-01-1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oximity sensor assembly having interleaved electrode configuration
JP6612075B2 (ja) * 2015-07-23 2019-11-27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入力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1741654B1 (ko) 2015-11-19 2017-05-3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터치 입력장치, 이를 포함하는 차량,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19517053A (ja) * 2016-04-05 2019-06-20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金属相互連結部への向上した接着性を有するナノワイヤ接触パッド
JP6734771B2 (ja) * 2016-12-28 2020-08-05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CN107168574A (zh) * 2017-05-10 2017-09-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led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
CN111095174B (zh) * 2017-08-15 2023-03-17 苹果公司 自电容和互电容混合触摸传感器面板架构
GB2573752B (en) * 2018-05-11 2022-12-07 Tangi0 Ltd Sensor device and method
US10990229B2 (en) 2018-08-03 2021-04-27 Apple Inc. Rectangular touch node design for metal mesh on-cell technology
GB201816785D0 (en) 2018-10-15 2018-11-28 Tangi0 Ltd Sensor device and method
US11366558B2 (en) 2019-07-26 2022-06-21 Apple Inc. Metal mesh touch electrodes with visibility mitigation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87234U (ja) * 1981-12-09 1983-06-13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タツチスイツチの配線構造
CN101295974A (zh) * 2007-04-27 2008-10-29 三菱汽车工业株式会社 El发光式触摸开关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93476U (zh) 1976-01-07 1977-07-12
JP3937531B2 (ja) * 1997-10-29 2007-06-27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タッチスイッチ
US7361860B2 (en) * 2001-11-20 2008-04-22 Touchsensor Technologies, Llc Integrated touch sensor and light apparatus
US8040321B2 (en) * 2006-07-10 2011-10-18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Touch-sensor with shared capacitive sensors
KR101330214B1 (ko) * 2006-07-18 2013-11-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JP5064848B2 (ja) * 2007-03-14 2012-10-31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静電容量スイッチ
CN101458601B (zh) 2007-12-14 2012-03-14 清华大学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JP5174575B2 (ja) * 2008-07-31 2013-04-03 グンゼ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
EP2330488A4 (en) 2008-07-31 2011-11-02 Gunze Kk PLANAR ELEMENT AND TOUCH SWITCH
JP5113773B2 (ja) * 2009-01-20 2013-01-09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87234U (ja) * 1981-12-09 1983-06-13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タツチスイツチの配線構造
CN101295974A (zh) * 2007-04-27 2008-10-29 三菱汽车工业株式会社 El发光式触摸开关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9333A (zh) * 2013-12-10 2015-06-10 恒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网格状合金触控电极的触控面板
CN105281737A (zh) * 2014-06-25 2016-01-27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在相邻的接近传感器之间具有槽的接近开关总成
CN105281737B (zh) * 2014-06-25 2021-06-04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在相邻的接近传感器之间具有槽的接近开关总成
CN113285703A (zh) * 2021-04-21 2021-08-20 广东省科学院健康医学研究所 一种触控按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162596A1 (en) 2013-06-27
TW201234245A (en) 2012-08-16
WO2012053498A1 (ja) 2012-04-26
CN103168335B (zh) 2015-08-12
US9092102B2 (en) 2015-07-28
KR20130105660A (ko) 2013-09-25
TWI521414B (zh) 2016-02-11
KR101492866B1 (ko) 2015-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68335A (zh) 触摸开关
KR102262548B1 (ko) 터치 윈도우
CN102707831B (zh) 触摸板和具有该触摸板的触摸屏
KR101140920B1 (ko) 정전용량식 터치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장치
KR101452042B1 (ko) 터치스크린 패널 및 터치스크린 장치
KR101093651B1 (ko) 금속박막을 이용한 터치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521681B1 (ko) 터치패널
US10452219B2 (en) Touch sensor
US10423285B2 (en) Touch sensor
KR101161146B1 (ko) 금속박막을 이용한 터치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TW201122959A (en) Redundant touchscreen electrodes
JP2012089102A (ja) 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スクリー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549801A (zh) 一种电容触摸屏及其双层电极结构
CN102446044A (zh) 静电电容型触摸屏面板
WO2011058562A1 (en) Capacitive sensor for a digitizer system
KR20150077133A (ko) 터치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20120027693A (ko) 정전용량식 터치스크린 및 그 제조방법
US20150138453A1 (en) Touch panel
KR20150006228A (ko) 터치 패널
JP5591094B2 (ja) タッチスイッチ
US20170199599A1 (en) Capacitive touch panel
US9342171B2 (en) Touch panel with first and second electrodes extending in the same direction but on opposite surfaces of a substrate
JP2012089305A (ja) タッチスイッチ
CN102486705B (zh) 电容式触控感应器及其制造方法及电容式触控面板
CN104199582A (zh) 电容式触控感应器及电容式触控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2

Termination date: 201810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