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40353A -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40353A
CN103140353A CN2011800474623A CN201180047462A CN103140353A CN 103140353 A CN103140353 A CN 103140353A CN 2011800474623 A CN2011800474623 A CN 2011800474623A CN 201180047462 A CN201180047462 A CN 201180047462A CN 103140353 A CN103140353 A CN 1031403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ng sensor
printhead
inclination angle
convex lens
det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4746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真弓和也
今井亮
吉田直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1403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403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5/00Stereoscopic photography
    • G03B35/14Print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version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record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42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 G03G15/0178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using more than on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e.g. one for every monocolour im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5/00Viewers, other than projection viewers, giving motion-picture effects by persistence of vision, e.g. zoetrope
    • G03B25/02Viewers, other than projection viewers, giving motion-picture effects by persistence of vision, e.g. zoetrope with interposed lenticular or line scree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5/00Stereoscopic photography
    • G03B35/18Stereoscopic photography by simultaneous viewing
    • G03B35/24Stereoscopic photography by simultaneous viewing using apertured or refractive resolving means on screens or between screen and ey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42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ereoscopic And Panoramic Photography (AREA)
  • Ink Jet (AREA)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Abstract

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传输单元,用来沿着副扫描方向传输双凸透镜片,该双凸透镜片具有在其表面形成以便沿着副扫描方向排列的多个双凸透镜;多个检测传感器,包括位于与副扫描方向垂直相交的主扫描方向上的基准线上的第一检测传感器和第二检测传感器,所述多个检测传感器位于双凸透镜片的传输轨道上;透镜倾斜计算单元,用来根据来自多个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来计算双凸透镜相对于基准线的倾斜角;打印头,用来通过将与所述多个双凸透镜中的每一个相对应的多个线性图像记录在双凸透镜片的背面上,从而在双凸透镜片上记录多个立体图像,所述打印头沿着与副扫描方向相交的纵向方向位于双凸透镜片的传输轨道上;记录单元,用于记录打印头在纵向方向的倾斜角;以及倾斜校正控制单元,用来根据透镜倾斜计算单元计算出的双凸透镜的倾斜角和记录单元中所记录的打印头的倾斜角来使各双凸透镜的倾斜角与打印头的倾斜角匹配。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其通过将每个双凸透镜的纵向方向与构成3D图像的线性图像的纵向方向调节为相互一致,从而能够以较高的精度形成3D图像。
背景技术
已存在公知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每个图像形成装置都将多个视点图像打印在由多个对齐排列的大致半圆筒形的双凸透镜制成的双凸透镜片上,从而形成3D图像。具体来说,传输双凸透镜片,并利用行式打印头(line head)将每个视点图像的线性图像打印在双凸透镜片的背面上的每个双凸透镜上。例如,在打印六个视点图像的情况下,将六个线性图像打印在每个双凸透镜上。
为了在这种图像形成过程中提高3D图像的质量,需要将每个双凸透镜准确地定位到构成每个视点图像的线性图像上。
PTL1公开了:打印测试图案,以及随后通过光传感器读取该测试图案,从而检测出从打印位置至光传感器读取测试图案的位置之间的距离。
PTL2公开了:为打印头提供的光学传感器检测每个双凸透镜至打印头的相对位置。
PTL3公开了:读取双凸透镜片,从而计算每个双凸透镜(凸透镜)的谷部相对于基准水平线的倾斜度,由此计算每个双凸透镜的倾斜角。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PTL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H08-137034
{PTL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3-21878
{PTL3}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7-127521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为了形成高质量的3D图像,需要精确地定位要打印的线性图像的纵向方向,使其与每个双凸透镜的纵向方向一致。具体地说,需要精确的检测每个双凸透镜和打印头各自的倾斜度,以及根据所检测到的双凸透镜和打印头的倾斜度将每个双凸透镜的纵向方向调节为与线性图像的纵向方向一致。
在PTL1的结构中,仅仅检测了从打印位置到光传感器的读取位置之间的移动距离,并且不能精确地检测到每个双凸透镜和打印头的倾斜度。在PTL2的结构中,仅仅检测了每个双凸透镜至打印头的相对位置,并且不能精确地检测到每个双凸透镜和打印头的倾斜度。在PTL3的结构中,可以检测到双凸透镜的倾斜角,但是若倾斜角相对于每个透镜的间距而言较大则可能导致倾斜角的检测误差。此外,PLT1至PLT3中没有一个描述了如何校正打印头的倾斜。
为了解决传统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了本发明,本法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和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即使每个双凸透镜和打印头均倾斜,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也能形成高质量的3D图像。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传输单元,用来沿着副扫描方向传输双凸透镜片,该双凸透镜片由在双凸透镜片的表面上沿着副扫描方向排列的多个双凸透镜构成;多个检测传感器,被布置在双凸透镜片的传输轨道上,所述多个检测传感器包括布置在垂直于副扫描方向的主扫描方向上的基准线上的第一检测传感器和第二检测传感器;透镜倾斜计算单元,用来根据多个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来计算每个双凸透镜相对于基准线的倾斜角;打印头,沿着与副扫描方向相交的双凸透镜片的纵向方向被布置在双凸透镜片的传输轨道上,该打印头通过将用于多个双凸透镜中的每一个的多个线性图像记录在双凸透镜片的背面上,从而将多个视点图像记录在双凸透镜片上;存储单元,用来存储打印头的纵向方向相对于基准线的倾斜角;以及倾斜校正控制器,用来根据在透镜倾斜计算单元中计算出的每个双凸透镜的倾斜角和存储单元内所存储的打印头的倾斜角,将每个双凸透镜的倾斜角和打印头的倾斜角调节为相互一致。具体地说,将第一检测传感器与第二检测传感器之间的虚拟线定义为基准线,并且执行角度校正以将每个双凸透镜的倾斜角和打印头的倾斜角调节为相互一致,由此以高精度形成3D图像。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用来保持住通过传输单元在传输轨道上传输的双凸透镜片的保持单元,其中倾斜校正控制器使保持单元绕着垂直于双凸透镜片的传输表面的轴旋转,从而改变每个双凸透镜的倾斜角。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线倾斜测量单元:用来传输具有与副扫描方向相交的端面的参考片材,在该参考片材上形成有平行于端面的线;用来当参考片材被保持单元保持住时在多个检测传感器上检测出参考片材上的线;以及用来根据多个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来计算参考片材上的线相对于基准线的倾斜角,其中倾斜校正控制器根据在线倾斜测量单元上计算出的参考片材上的线的倾斜角来旋转保持单元,使得参考片材上的线和第一检测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之间的基准线相互平行。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多个检测传感器包括容许偏离第一检测传感器与第二检测传感器之间的基准线的第三检测传感器,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传感器位置偏移计算单元,该传感器位置偏移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已经检测到参考片材上的线的多个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来计算第三检测传感器与基准线之间的位置偏离,存储单元存储在传感器位置偏移计算单元中计算出的第三检测传感器的位置偏离,以及透镜倾斜计算单元根据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第三检测传感器的位置偏移来校正第三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并计算每个双凸透镜的倾斜角。具体地说,即使第三检测传感器的位置偏离基准线,也可以通过测量位置偏离和校正检测信号来精确地校正每个双凸透镜的倾斜角,由此以高精度形成3D图像。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若第一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的峰值与第二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的峰值同相,以及若第一检测传感器和第二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的峰值与第三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的峰值之间的时间差对应于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位置偏移,则将多个视点图像记录到双凸透镜片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检测图案打印控制器,用来通过传输单元传输检测片材以及利用打印头来将用于检测打印头相对于基准线的倾斜角的检测图案打印在检测片材上;以及打印头倾斜角测量单元,用来在多个检测传感器上对检测图案进行检测,根据多个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来计算检测图案相对于基准线的倾斜角,以及将计算出的倾斜角作为打印头的倾斜角存储在存储单元中。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用来使打印头绕着垂直于双凸透镜片的传输表面的轴旋转的打印头旋转单元,其中倾斜校正控制器通过打印头旋转单元使打印头旋转。
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传输单元,用来沿着副扫描方向传输双凸透镜片,该双凸透镜片由沿着副扫描方向排列在双凸透镜片的表面上的多个双凸透镜构成;多个检测传感器,被布置在双凸透镜片的传输轨道上,且所述多个检测传感器包括沿着垂直于副扫描方向的主扫描方向布置在基准线上的第一检测传感器和第二检测传感器;透镜倾斜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多个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来计算每个双凸透镜相对于基准线的倾斜角;打印头,沿着与副扫描方向相交的双凸透镜片的纵向方向被布置在双凸透镜片的传输轨道上,所述打印头通过将用于多个双凸透镜中的每一个的多个线性图像记录在双凸透镜片的背面上,从而将多个视点图像记录在双凸透镜片上;存储单元,用来存储打印头在打印头的纵向方向上相对于基准线的倾斜角;保持单元,具有缓冲件,通过传输单元在传输轨道上传输的双凸透镜片被推向该缓冲件,使得当双凸透镜片被推向缓冲件时保持住双凸透镜片;以及倾斜校正控制器,用来在保持单元的缓冲件与基准线平行时,根据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打印头的倾斜角来将每个双凸透镜的倾斜角和打印头的倾斜角调节为相互一致。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线倾斜检测单元:其用来传输具有与副扫描方向相交的端面的参考片材,在该参考片材上形成了平行于端面的线;用来当参考片材被推向保持单元的缓冲件从而被缓冲单元保持住时在多个检测传感器上检测参考片材上的线;以及用来根据多个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来计算参考片材上的线相对于基准线的倾斜角,其中,倾斜校正控制器根据在线倾斜测量单元中计算出的参考片材上的线的倾斜角来旋转保持单元,使得参考片材上的线和第一检测传感器与第二检测传感器之间的基准线平行。具体地说,通过将第一检测传感器与第二检测传感器之间的虚拟线定义为基准线,可以容易地获取保持单元的缓冲件的倾斜角。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弯曲度存储单元,用来存储打印头的纵向方向的弯曲量;以及图像校正单元,用来根据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弯曲量来校正由于打印头的弯曲导致的双凸透镜片上形成的视点图像的弯曲,从而抵消视点图像的弯曲变形。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检测图案打印控制器,用来通过传输单元传输检测片材,以及用打印头来将用于检测打印头相对于基准线的倾斜角的检测图案打印在检测片材上;打印头倾斜角测量单元,用来在多个检测传感器上对检测图案进行检测,根据多个检测传感器所检测到的信号来计算检测图案相对于基准线的倾斜角,以及将计算出的倾斜角作为打印头的倾斜角存储在存储单元中;以及弯曲度测量单元,用来根据已经检测出检测片材上的检测图案的多个检测传感器上的检测信号来计算打印头的纵向方向的弯曲量,以及将计算出的弯曲量存储在存储单元中。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用来检测弯曲量的检测传感器被布置在第一检测传感器与第二检测传感器之间的中心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四个或更多的检测传感器被设置为多个检测传感器。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将多个检测传感器排列成:在多个检测传感器中,两个相邻的检测传感器之间的至少一个距离不同于其他两个相邻的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方法,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传输单元,用来沿着副扫描方向传输双凸透镜片,所述双凸透镜片由沿着副扫描方向在双凸透镜片的表面上排列的多个双凸透镜构成;多个检测传感器,被布置在双凸透镜片的传输轨道上,所述多个检测传感器包括沿着垂直于副扫描方向的主扫描方向被布置在基准线上的第一检测传感器和第二检测传感器;打印头,沿着与副扫描方向相交的双凸透镜片的纵向方向被布置在双凸透镜片的传输轨道上,所述打印头通过将用于多个双凸透镜中的每一个的多个线性图像记录在双凸透镜片的背面上,从而将多个视点图像记录在双凸透镜片上;以及存储单元。图像形成方法使图像形成装置执行以下步骤:存储打印头在其纵向方向相对于基准线的倾斜角的步骤;根据多个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来计算每个双凸透镜相对于基准线的倾斜角的步骤;根据计算出的每个双凸透镜的倾斜角和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打印头的倾斜角将双凸透镜的倾斜角与打印头的倾斜角调节为相互一致的步骤;以及利用打印头将多个视点图像记录在双凸透镜片的背面上的步骤。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通过将每个双凸透镜的纵向方向与线性图像的纵向方向调节为相互一致,从而形成高质量的3D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双凸透镜片的透视图。
图3是角度检测单元的俯视图。
图4A是角度检测单元的侧视图。
图4B是检测信号的说明图。
图5是示出了夹持单元及其周边的透视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的控制***的结构的框图。
图7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初始测量处理的一个示例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了夹持器的缓冲件以及打印头相对于基准线倾斜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9是示出了夹持器的缓冲件以及打印头与基准线平行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0A是示出了打印出用来检测打印头的倾斜角的检测图案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0B是示出了正在检测传感器上对检测图案进行检测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1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3D图像形成处理的一个示例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了给送双凸透镜片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3是示出了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的示例的说明图。
图14是示出了打印头的倾斜度被调节为与夹持器的缓冲件的倾斜度一致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5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打印机的控制***的结构的框图。
图16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初始测量处理的示例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7A是示出了打印出用来检测打印头的倾斜度和弯曲量的检测图案的说明图。
图17B是示出了正在检测传感器上对检测图案进行检测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8是用来解释打印头的弯曲量的测量的说明图。
图19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3D图像形成处理的示例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20是示出了图像校正前后的视点图像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地描述。
图1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打印机2的示意图。打印机2将视差图像记录在双凸透镜片3的背面上。
如图2所示,双凸透镜3在其表面上具有由多个双凸透镜4(也简称为“透镜”)组成的阵列,每个双凸透镜4的形状基本上为半圆筒形,并且双凸透镜片3具有平坦的背面。每个双凸透镜4是具有以圆筒形状的一部分形成的表面的圆筒形透镜。本发明的“双凸透镜”不局限于图2所示的形状,并且可以包括其他圆筒形透镜。
多个透镜4沿着副扫描方向y(传输方向)排列在双凸透镜片3的表面上,并且当透镜4的纵向基本上平行于主扫描方向x时传输双凸透镜片3。
在双凸透镜片3的背面上,对透镜4虚拟地分配了图像区域5,使得一个图像区域5对应于一个透镜4。每个图像区域5沿着透镜4的排列方向被虚拟地划分为5a至5f的多个微小区域,使得各微小区域对应于显示3D图像所需要的各视点(在本示例中有6个视点),并且视差图像被线性划分成的各线性图像被记录到5a至5f的各微小区域内。例如,用于第一视点的视差图像被印在第一微小区域5a内。
如图1所示,打印机2包括传输轨道12,在传输轨道12上传输从传输端口11传送来的双凸透镜片3。在传输轨道12上按照从传输方向的上游到下游的顺序提供有一对给送辊15、打印头16和压印辊17、倾斜角检测单元18以及夹持单元19。
夹持单元19包括:夹持器23,其作为保持单元用来可拆卸地夹持(保持)双凸透镜片3的前端;夹持器开闭机构24,用来使双凸透镜片3的夹持状态在夹持双凸透镜片3的闭合状态和松开双凸透镜片3的打开状态之间切换;以及夹持器驱动机构25,用来沿着传输轨道12来回地移动夹持器23。夹持器23通过夹持器驱动机构25在用来夹持或松开由给送辊对15传送的双凸透镜片3的前端的夹持位置和位于比夹持位置更下游的尾部之间移动。具体来说,被夹持器23夹持住的双凸透镜片3沿着垂直于主扫描方向的副扫描方向来回移动。夹持器驱动机构25使夹持器23绕着垂直于传输轨道12的传输表面的轴旋转。具体来说,夹持器驱动机构25可以使双凸透镜片3绕着垂直于传输表面的轴旋转任意角度。
还提供了返回传输轨道12a,该返回传输轨道12a在压印辊17的上游的附近向着上游方向从传输轨道12斜向下延伸。在返回传输轨道12a的前端提供有排出口(未示出),用来从打印机2排出已打印的双凸透镜片3。
将打印头16和压印辊17布置为使传输轨道12保持在它们之间。在打印头16的底部布置有多个沿着主扫描方向线性排列的加热元件(记录元件16a)的记录元件阵列。打印头16在用来将记录膜按压到压印辊17上的双凸透镜片3的背面上的按压位置和打印头16从按压位置向上撤回的待机位置之间移动。
记录膜包括图像接收层膜27、墨膜28和背层膜29。膜27至29被安装在膜交换机构30上。当图像接收层膜27处于被放置在双凸透镜片3的背面上的状态下而被打印头16加热时,图像接收层膜27转印透明图像接收层,以便使来自墨膜28的彩色墨水粘附在双凸透镜片3的背面上。墨膜28是染料升华墨膜,且当墨膜28处于被放置在双凸透镜片3的背面上的状态下而被打印头16加热时,墨膜28升华为黄色墨、品红色墨和氰墨,从而使它们粘附在图像接收层上。当背层膜29处于被放置在记录于双凸透镜片3上的图像上的状态下而被打印头16加热时,背层膜29将白色的背层转印到该图像上。
打印头驱动单元32驱动打印头16。当形成图像接收层和背层时,打印头驱动单元23在各加热元件上生成转印图像接收层和背层所需的热量,以及当使用墨膜28来记录图像时,同样根据视差图像数据在各加热元件上生成热量。
倾斜角检测单元18光学地检测通过夹持单元19传输的双凸透镜片3的每个透镜4的倾斜角θL。每个透镜4的倾斜角θL是由透镜4的纵向与透镜4的主扫描方向限定的角度。
如图3所示,倾斜角检测单元18包括第一至第三检测传感器34、35、36。第一检测传感器34(S1)被布置在面朝双凸透镜片3的一个侧端的位置。第二检测传感器36(S2)被布置在面朝双凸透镜片3的另一侧端的位置。第三检测传感器(S3)被布置在如下的位置:该位置比第一检测传感器34(S1)和第二检测传感器36(S2)之间的中心更加靠近第一检测传感器34(S1)。具体地说,第一检测传感器34与第三检测传感器35之间的距离L13小于第二检测传感器36(S2)与第三检测传感器35(S3)之间的距离L23。附图标记L12指定了第一检测传感器34(S1)与第二检测传感器36(S2)之间的距离。
如图3所示,所有的检测传感器S1、S2、S3优选沿着主扫描方向排列成直线,但是实际上在一些情况中它们并没有排列在该直线上,因此,需要进行稍后将要描述的校正。
打印头16包括沿着打印头16的纵向方向排列的多个记录元件16a。如图3所示,打印头16的纵向方向优选平行于主扫描方向,但是实际上在一些情况下打印头16的纵向方向相对于主扫描方向倾斜,因此,需要进行稍后将要描述的校正。
具体地说,布置在双凸透镜片3的传输轨道上的三个检测传感器34、35、36沿着主扫描方向线性排列,使得检测传感器34、35、36中至少有一个的间隔与其他检测传感器的间隔中的任意一个不同,由此根据检测传感器34、35、36输出的检测信号精确地找到每个透镜4的倾斜角θL。
如图4A所示,检测传感器34至36中的每一个均由发光二极管(在下文中称为“LED”)38和光传感器39构成,发光二极管38和光传感器39彼此相对分布且双凸透镜片3的传输表面位于其间。狭缝板40布置在光传感器39与双凸透镜片3的传输表面之间。在狭缝板40上形成的狭缝孔40a具有的宽度足够一个透镜4的光穿过。从LED38射向双凸透镜片3的光穿过双凸透镜片3,并随后在检测区域受到狭缝孔40a限制的同时被光传感器39接收。光传感器39根据光输入来输出检测信号。
如图4B所示,光传感器39的光输入根据每个透镜4相对于检测传感器34至36中每一个的位置而变化;因此,检测到的信号的幅度随之变化。本例中的所检测信号的幅度在两个相邻的透镜4之间的边界与检测传感器34(35、36)相对直至下个透镜4的顶点与检测传感器34(35、36)相对的期间内逐渐增加到最大值,然后,在下两个相邻的透镜4之间的边界与检测传感器34(35、36)相对时再次增加。
图5是示出了夹持单元19及其周边的透视图。如图5所示,夹持器23包括固定板42和可移动板43。固定板42是纵向长度大于双凸透镜片3的宽度的平板,并被布置为与传输平面平行。可移动板43在用来将双凸透镜片3保持在可移动板43与固定板42之间的夹持位置和用来松开双凸透镜片3的释放位置之间可转动。在固定板42与可移动板43之间布置有弹簧(未示出),并且可移动板43被该弹簧推向夹持位置。
夹持器开闭机构24包括用来旋转可移动板43的凸轮轴45以及用来旋转凸轮轴45的夹持释放电机46。凸轮轴45布置在夹持器23附近的夹持位置处。夹持释放电机46旋转凸轮轴45使得通过附着在凸轮轴45上的凸轮45a来使可移动板43在夹持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移动,由此切换夹持器23的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
夹持器驱动机构25包括:左电机49和右电机50、均连接到转动轴上的左滑轮51和右滑轮52、悬挂在左电机49与左滑轮51之间的左传送带53、以及悬挂在右电机50与右滑轮52之间的右传送带54。
夹持器23的两端分别连接到左传送带53和右传送带54上,使得每端能够围绕与各自的传输方向垂直的轴旋转。若左电机49和右电机50以相同的方向旋转,则夹持器23通过左右传送带53、54沿着副方向移动。若左电机49和右电机50按相反的方向旋转,或者若左电机49与右电机50中只有一个电机转动,则夹持器23通过左右传送带53、54围绕垂直于传输表面的轴转动。
夹持器驱动机构25包括用来沿着副扫描方向引导夹持器23的左右导轨55和56。左倾斜限制导杆57和右倾斜限制导杆58布置在左右导轨55和56的内侧。左右倾斜限制导杆57、58将从给送辊对15传送到夹持单元19的双凸透镜片3的倾斜角限制在预定角度或更小。
<第一实施例>
图6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2的控制***的结构的框图。为图1至图5所示的结构元件提供了相同的附图标记。
在图6中,CPU60综合地控制打印机2的各个元件。存储器61存储用于控制打印机2的程序和数据。电机驱动器62根据CPU60的控制通过电机21来旋转或停止给送辊对15。打印头撤回机构64根据CPU60的控制使打印头16移动到按压位置或移动到待机位置。前端检测传感器65(见图5)被置于夹持位置的上游,并且当前端检测传感器65检测到双凸透镜片3的前端经过时将前端检测信号输出到CPU60。
打印头驱动控制器68通过打印头驱动单元32控制打印头16的驱动。
夹持器驱动控制器69通过夹持器开闭机构24切换夹持器23的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夹持器驱动控制器69通过夹持器驱动机构25来控制夹持器23在副扫描方向上的移动以及旋转。本例中的夹持器驱动控制器69通过夹持器开闭机构24来控制保持住或松开诸如双凸透镜片3之类的片材。本例中的夹持器驱动控制器69通过夹持器驱动机构25来调节双凸透镜片3的每个透镜4的倾斜角。
倾斜校正控制器70通过夹持器驱动控制器69来旋转夹持器23,以便执行倾斜校正控制。稍后将描述倾斜校正控制的细节。
线倾斜测量单元71通过给送辊对15和其它元件来传输图8所示的参考片材81,并将参考片材81推向夹持器23的缓冲件23a以便夹住参考片材81,并且在这种夹持状态下,在第一检测传感器S1和第二检测传感器S2上检测到参考片材81的参考线Lr。根据第一检测传感器S1和第二检测传感器S2的检测信号,线倾斜测量单元71计算出参考片材81的参考线Lr相对于基准线Lb(主扫描方向x)的倾斜角θr。这样,获取了夹持器23的缓冲件23a的倾斜角θc。参考片材81具有紧靠夹持器23的缓冲件23a的端面Lc,并且参考线Lr被形成在参考片材81上以与该端面Lc平行。基准线Lb是第一检测传感器S1与第二检测传感器S2之间的虚拟直线,并沿着与主扫描方向x相同的方向延伸。
如图10A所示,检测图案打印控制器72通过给送辊对15和其它元件传输透明片材82并将其推向夹持器23的缓冲件23a,然后,当透明片材82被夹持器23夹住时通过打印头16来打印用来检测打印头16的倾斜角的检测图案83。
如图10B所示,打印头倾斜测量单元73在第一检测传感器S1和第二检测传感器S2上检测出透明片材82的检测图案83,根据第一检测传感器S1和第二检测传感器S2的检测信号来计算出检测图案83相对于基准线Lb(主扫描方向x)的倾斜角θp,以及将倾斜角θp作为打印头16的倾斜角θh存储在存储器61中。
透镜倾斜测量单元74根据多个检测传感器S1、S2、S3的检测信号和各检测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来测量双凸透镜片3的双凸透镜4相对于基准线Lb(主扫描方向x)的倾斜角。
上述倾斜校正控制器70根据线倾斜测量单元71、打印头倾斜测量单元73和透镜倾斜测量单元74的测量结果来执行各种倾斜校正控制。
首先,本例中的倾斜校正控制器70根据参考片材81的参考线Lr的倾斜角θr来执行倾斜校正控制,通过夹持器驱动机构25使夹持器23旋转,从而使参考片材81的参考线Lr平行于基准线Lb。
第二,本例中的倾斜校正控制器70根据在透镜倾斜测量单元74上计算出的双凸透镜4的倾斜角θ以及在打印头倾斜测量单元73中计算出并存储在存储器61中的倾斜角来执行倾斜校正控制,以将每个双凸透镜4相对于基准线Lb(主扫描方向)的倾斜角和打印头16相对于基准线Lb(主扫描方向)的倾斜角调节为相互一致。
第三,本例中的倾斜校正控制器70执行倾斜校正控制来使夹持器23绕着与双凸透镜片3的传输平面垂直的轴旋转,从而改变每个双凸透镜4的倾斜角。
传感器位置偏移测量单元75计算检测传感器S1至S3的各个位置偏移,并将计算出的位置偏移存储到存储器61上。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容许第三检测传感器S3的位置偏离第一检测传感器S1与第二检测传感器S2之间的基准线Lb。传感器位置偏移测量单元75根据已检测到参考片材81的参考线Lr的检测传感器S1、S2、S3的检测信号来计算第三检测传感器相对于基准线Lb的位置偏移。透镜倾斜测量单元74根据在传感器位置偏移测量单元75上计算出并存储在存储器61上的第三检测传感器S3的位置偏移来校正第三检测传感器S3的检测信号,由此计算出每个双凸透镜4的倾斜角。
数据转换单元76从存储器61上读出二视点视差图像,并将该视差图像转换为多视点(例如,六视点)视差图像。
3D图像记录控制器77通过打印头驱动控制器68和打印头驱动单元32来驱动打印头16,以及利用打印头16将数据转换单元76生成的多个视点视差图像作为3D图像(多视点视差图像)记录到双凸透镜片3的背面上。
图7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初始测量处理的示例的流程的流程图。CPU60根据程序执行该处理。
如图8所示,因为第一检测传感器S1和第二检测传感器S2之间的基准线Lb被确保为直线,所以将该基准线Lb定义为沿着主扫描方向x的基准线。假设第三检测传感器S3的位置偏离基准线Lb。假设夹持器23的缓冲件23a不平行于基准线Lb。假设打印头16的纵向不平行于基准线Lb。因此,有必要对它们进行校正。
线倾斜测量单元71通过给送辊对15传输上面形成了参考线Lr的参考片材81,并将与参考片材81的副扫描方向y相交的参考片材81的端面Lc推向夹持器23的缓冲件23a,并用夹持器23夹住(保持)参考片材81(步骤S11)。参考线Lr是被确保平行于参考片材81的端面Lc的直线,并且提前在参考片材81的一个(上)表面上形成。夹持器23的缓冲件23a相对于基准线Lb倾斜θc度角。因此,被推向缓冲件23a的参考片材81的端面Lc相对于基准线Lb同样倾斜θc。在本示例中,参考片材81的端面Lc被推向夹持器23的缓冲件23a,但是可以将双凸透镜片3的左右端的移动速度调节为相互一致,以便在没有将端面Lc推向缓冲件23a的情况下不会旋转参考片材81。
当参考片材81被夹持器23夹持住时,线倾斜测量单元71驱动传送带53、54,然后在第一检测传感器S1和第二检测传感器S2上检测出参考片材81上的参考线Lr(步骤S12)。
线倾斜测量单元71根据第一检测传感器S1和第二检测传感器S2的检测信号来计算参考线Lr相对于基准线Lb的倾斜角θr(步骤S13)。由于参考线Lr被形成为与片材的端面Lc平行,因此倾斜角θr与夹持器23的纵向方向的倾斜角θc相同。
如图9所示,夹持器驱动控制器69通过夹持器驱动机构25使夹持器23旋转θr(=θc)度角,从而使得参考片材81的参考线Lr平行于基准线Lb(步骤S14)。这样,Lb、Lr和Lc两两相互平行,由此确保夹持器23的缓冲件23a平行于Lb。
根据已经检测出参考线Lr的检测传感器S1、S2和S3的检测信号,在传感器位置偏移测量单元75上计算出第三检测传感器S3相对于基准线Lb在副扫描方向y上的位置偏移D3,并且将该位置偏移D3存储到存储器61上(步骤S15)。具体地说,第一至第三检测传感器S1、S2、S3不总是线性排列在基准线Lb上,因此获得了位置偏移D3。第三检测传感器S3的检测信号的峰值偏离位于基准线Lb上的第一和第二检测传感器S1、S2的检测信号的峰值;因此,根据这种峰值位置的偏移来计算位置偏差D3。
接着,排出参考片材(步骤S16)。
如图10A所示,检测图案打印控制器72通过给送辊对15来传输透明片材82(检测片材),并将透明片材82(检测片材)推向夹持器23的缓冲件23a,从而用夹持器23夹住透明片材82(步骤S17),并且当通过传送带53、54沿着副扫描方向y移动透明片材82时,检测图案打印控制器72利用打印头16将用于检测打印头16的倾斜角的检测图案83打印在透明片材82上(步骤S18)。
如图10B所示,当上面印有检测图案83的透明片材82被夹持器23夹住,且通过驱动传动带53、54来使透明片材82沿着副扫描方向y移动时,打印头倾斜测量单元73接着在第一检测传感器S1和第二检测传感器S2上检测打印在透明片材82上的检测图案83(步骤S19)。
随后,打印头倾斜测量单元73根据第一检测传感器S1和第二检测传感器S2的检测信号来计算检测图案83相对于第一检测传感器S1与第二检测传感器S2之间的基准线Lb(主扫描方向x)的倾斜角θp,并将计算出的倾斜角θp作为打印头16相对于基准线Lb的倾斜角θh存储在存储器61中(步骤S20)。参照图10B,可以通过使用L12和DH来计算倾斜角θp(=θh),其中L12表示第一检测传感器S1和第二检测传感器S2之间的距离,以及DH表示第一检测传感器S1和第二检测传感器S2之间的相对于检测图案83的边缘的检测位置偏移;即,θh=tan-1(DH/L12)。
在上述步骤之后,排出透明片材(步骤S21)。
图11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3D图像形成处理的一个示例的流程的流程图。该处理由CPU60根据程序来执行。
从存储器61获得打印头16的倾斜角θh(步骤S31)。
如图12所示,然后通过给送辊对15传输双凸透镜片3,从而将双凸透镜片3推向夹持器23的缓冲件23a,以便通过夹持器23夹持住双凸透镜片3(步骤S32)。
在第一至第三检测传感器S1、S2、S3上检测双凸透镜片3的每个双凸透镜4(步骤S33)。如图13所示,可以通过调节第一检测传感器S1和第二检测传感器S2的各自的峰值使其相互一致,并且当第三检测传感器S3的检测信号的峰值相对于第一和第二检测传感器S1和S2的峰值偏离了位置偏移D3(见图12)时,则确定透镜位置是正确的。若第三检测传感器S3的检测信号的峰值偏差不等于D3,则旋转夹持器23来调节。
如图14所示,通过夹持器驱动机构25来使夹持器23转动倾斜角θh(步骤S34)。
当在第一和第三检测传感器上检测了双凸透镜的每个顶点和每个边界时,利用打印头16在双凸透镜片3的背面上为每个双凸透镜4打印出6个线性图像,从而在双凸透镜片3上形成3D图像(多个视点图像)(步骤S35)。
排出记录有作为3D图像的多个视点图像的双凸透镜片3(步骤S36)。
通过使用示例来描述了本实施例,在该示例中:根据在透镜倾斜测量单元74中计算出的每个双凸透镜4的倾斜角,将每个双凸透镜片4和打印头16的倾斜角调节为相互一致,但是若确保双凸透镜4与基准线Lb平行,则可以仅仅根据打印头16的倾斜角来旋转夹持器23。具体地说,当夹持器23的缓冲件23a设置为与基准线Lb平行时,倾斜校正控制器70可以根据存储在存储器61上的打印头16的倾斜角θh通过夹持器驱动机构25来旋转夹持器23,由此调节每个双凸透镜4的倾斜角以及打印头16的倾斜角。例如,通过使用图8和图9中描述的参考片材81执行图7中的步骤S11至步骤S14来将每个双凸透镜4调节为与基准线Lb平行。
<第二实施例>
图15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打印机2的控制***的结构的框图。为图1至图6所示的结构元件提供了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在下文中将会省略在第一实施例中已经提供的描述。
打印头弯曲测量单元78根据已经检测出透明片材82(检测片材)上的检测图案83的多个检测传感器S1、S2、S3的检测信号来计算打印头16的纵向方向的弯曲量,并将计算出的弯曲量存储在存储器61上。
图像校正单元79根据从存储器61获取的打印头16的弯曲量来校正在双凸透镜片3上形成的视点图像,从而抵消由于打印头16的弯曲导致的双凸透镜片3上的视点图像的弯曲变形。
图16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测量处理的一个示例的流程的流程图。该处理由CPU60根据程序来执行。步骤S41至步骤S50与附图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S11至S20相同,因此省略了对其的描述。
图17A示出了在步骤S48中用弯曲的打印头16在透明片材82上打印出检测图案83的状态。由于打印头16是弯曲的,因此通过打印头16在透明片材上打印出的检测图案83也是弯曲的。为了方便理解本发明,在图17A中夸张地描述了打印头16的弯曲程度。打印头16的弯曲程度实际上比较轻微,但是在图2的示例中,每个双凸透镜4被分为六个微小区域5a至5f,并且在各微小区域上印有各线形图像;因此打印头16相对于微小区域5a至5f的宽度而言较大的弯曲程度生成难以立体观看的图像。图17B示出了在步骤S49中在第一检测传感器S1和第二检测传感器S2上检测出印在透明片材82上的检测图案83的状态。
在步骤S51中,打印头弯曲测量单元78通过夹持器驱动机构25沿着与打印头16的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将夹持器23旋转倾斜角θh,从而将检测传感器S1的检测信号的峰值调节为与检测传感器S2的检测信号的峰值一致。这样,可以精确地计算出弯曲量。
在步骤S52中,打印头弯曲测量单元78根据检测传感器S1、S2、S3的检测信号来计算打印头16的弯曲量Dc,并将所检测到的弯曲量Dc存储到存储器61中。可以通过使用公式Dc=DH3-D3来计算弯曲量Dc。在这种情况下,DH表示第三检测传感器S3与检测图案83的边缘之间的距离,D3为第三检测传感器S3与基准线Lb(见图9)之间的位置偏移。在步骤S45中计算出D3,并将其存储在存储器61中。
在步骤S53中,排出透明片材82。
图19是示出了3D图像形成处理的一个示例的流程的流程图。步骤S61至S64与图11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的3D图像形成处理的那些步骤相同,并将省略对其的描述。
在步骤S65中,图像校正单元79从存储器61处获得打印头16的弯曲量Dc。
在步骤S66中,图像校正单元79根据从存储器61中获得的弯曲量Dc来校正多个视点图像的弯曲,从而抵消由于打印头16的弯曲导致的在双凸透镜片3上形成的图像的弯曲变形。具体地说,如图20所示,根据在打印头弯曲测量单元78中算出的弯曲量Dc(=DH3-D3)来算出多个视点图像的校正量(等于Dc),从而生成沿着与打印头16的弯曲方向相反的方向弯曲的视点图像。
在步骤S67中,根据所校正的视点图像,利用打印头16针对每个双凸透镜4在双凸透镜片3的背面上打印多个线性图像,从而在双凸透镜片3上形成3D图像(多个视点图像)。
在步骤S68中,排出记录有3D图像的双凸透镜片3。
尽管已经通过使用在传输轨道上提供了三个检测传感器S1、S2、S3的示例对本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为了以更高的精度来检测弯曲量以及以更高的精度来校正打印头16的变形,在传输轨道上可以提供比本例中的检测传感器更多的检测传感器(例如四个或更多个检测传感器)。
特别地,为了用更少的传感器以最大的精度来检测出打印头16的弯曲量,可以将用来检测弯曲量Dc的检测传感器沿着主扫描方向放置在第一检测传感器S1和第二检测传感器S2的中间位置。
虽然已经通过使用利用夹持器23来调节倾斜角的例子来描述了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可以将打印头旋转单元设置为使打印头16绕着垂直于双凸透镜片3的传输表面的轴旋转。在这种情况下,倾斜校正控制器70通过该打印头旋转单元来旋转打印头16。
尽管已经通过使用将双凸透镜片3推向夹持器23的缓冲件23a的示例来描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可以构造为调节双凸透镜片3的左右端使其具有相同的移动速度,使得双凸透镜片3沿着副扫描方向传输而不会旋转。
尽管已经通过使用利用夹持器23来保持双凸透镜片3的示例来描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但是保持双凸透镜片3的保持单元并不局限于夹持器23。
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本说明书和附图中描述的示例,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设计改动和修改。
{附图标记列表}
2  打印机
3  双凸透镜片
4  双凸透镜
15 给送辊对
16 打印头
19 夹持单元
23 夹持器
24 夹持器开闭机构
25 夹持器驱动机构
34 第一检测传感器(S1)
35 第二检测传感器(S2)
36 第三检测传感器(S3)
60 CPU
61 存储器
70 倾斜校正控制器
71 线倾斜测量单元
72 检测图案打印控制器
73 打印头倾斜测量单元
74 透镜倾斜测量单元
75 传感器位置偏移测量单元
78 打印头弯曲测量单元
79 图像校正单元
81 参考片材
82 透明片材(检测片材)

Claims (21)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传输单元,其用来沿着副扫描方向传输双凸透镜片,所述双凸透镜片由沿着副扫描方向排列在所述双凸透镜片的表面上的多个双凸透镜构成;
多个检测传感器,其被布置在所述双凸透镜片的传输轨道上,所述多个检测传感器包括被布置在垂直于所述副扫描方向的主扫描方向上的基准线上的第一检测传感器和第二检测传感器;
透镜倾斜计算单元,其用来根据所述多个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来计算每个双凸透镜相对于所述基准线的倾斜角;
打印头,其沿着与所述副扫描方向相交的所述双凸透镜片的纵向方向被布置在所述双凸透镜片的传输轨道上,所述打印头通过将用于所述多个双凸透镜中的每一个的多个线性图像记录在所述双凸透镜片的背面上,来将多个视点图像记录在所述双凸透镜片上;
存储单元,其用来存储所述打印头的纵向方向相对于所述基准线的倾斜角;以及
倾斜校正控制器,其用来根据在所述透镜倾斜计算单元中计算出的每个双凸透镜的倾斜角和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内的所述打印头的倾斜角,将每个双凸透镜的倾斜角和所述打印头的倾斜角调节为相互一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
保持单元,其用来保持住通过所述传输单元在所述传输轨道上传输的所述双凸透镜片,
其中所述倾斜校正控制器使所述保持单元绕着与所述双凸透镜片的传输表面垂直的轴旋转,从而改变每个双凸透镜的倾斜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
线倾斜测量单元,其用来:传输具有与所述副扫描方向相交的端面的参考片材,在所述参考片材上形成了平行于所述端面的线;当所述参考片材被所述保持单元保持住时,在所述多个检测传感器上检测所述参考片材上的所述线;以及根据所述多个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来计算所述参考片材上的所述线相对于所述基准线的倾斜角,
其中所述倾斜校正控制器根据在所述线倾斜测量单元中计算出的所述参考片材上的所述线的倾斜角来旋转所述保持单元,使得所述参考片材上的所述线平行于所述第一检测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检测传感器之间的所述基准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检测传感器包括第三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三检测传感器被允许偏离所述第一检测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检测传感器之间的所述基准线,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传感器位置偏移计算单元,所述传感器位置偏移计算单元用来根据已经检测出所述参考片材上的所述线的所述多个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来计算所述第三检测传感器与所述基准线之间的位置偏移,
所述存储单元存储在所述传感器位置偏移计算单元中计算出的所述第三检测传感器的位置偏移,以及
所述透镜倾斜计算单元根据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内的所述第三检测传感器的位置偏移来校正所述第三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并计算每个双凸透镜的倾斜角。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若所述第一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的峰值与所述第二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的峰值同相,并且若所述第一检测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的峰值与所述第三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的峰值之间的时间差对应于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位置偏移,则将所述多个视点图像记录在所述双凸透镜片上。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
检测图案打印控制器,其用来通过所述传输单元传输检测片材,以及利用所述打印头来将用于检测所述打印头相对于所述基准线的倾斜角的检测图案打印在所述检测片材上;以及
打印头倾斜角测量单元,其用来在所述多个检测传感器上检测所述检测图案,根据所述多个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来计算所述检测图案相对于所述基准线的倾斜角,以及将所计算出的倾斜角作为所述打印头的倾斜角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
打印头旋转单元,其用来使所述打印头绕着与所述双凸透镜片的传输表面垂直的轴旋转,
其中所述倾斜校正控制器通过所述打印头旋转单元旋转所述打印头。
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传输单元,其用来沿着副扫描方向传输双凸透镜片,所述双凸透镜片由沿着副扫描方向排列在所述双凸透镜片的表面上的多个双凸透镜构成;
多个检测传感器,其被布置在所述双凸透镜片的传输轨道上,并且所述多个检测传感器包括被布置在垂直于所述副扫描方向的主扫描方向上的基准线上的第一检测传感器和第二检测传感器;
透镜倾斜计算单元,其用来根据所述多个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来计算每个双凸透镜相对于所述基准线的倾斜角;
打印头,其沿着与所述副扫描方向相交的所述双凸透镜片的纵向方向被布置在所述双凸透镜片的传输轨道上,所述打印头通过将用于所述多个双凸透镜中的每一个的多个线性图像记录在所述双凸透镜片的背面上,来将多个视点图像记录在所述双凸透镜片上;
存储单元,其用来存储所述打印头在所述打印头的纵向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基准线的倾斜角;
保持单元,其具有缓冲件,通过所述传输单元将所述传输轨道上传输的所述双凸透镜片推向所述缓冲件,以使得在所述双凸透镜片被推向所述缓冲件的同时保持住所述双凸透镜片;以及
倾斜校正控制器,用来在所述保持单元的所述缓冲件平行于所述基准线时根据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打印头的倾斜角来将每个双凸透镜的倾斜角和所述打印头的倾斜角调节为相互一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
线倾斜测量单元,其用来:传输具有与所述副扫描方向相交的端面的参考片材,在所述参考片材上形成了平行于所述端面的线;当所述参考片材被推向所述保持单元的所述缓冲件从而被所述保持单元保持住时,在所述多个检测传感器上检测所述参考片材上的所述线;以及根据所述多个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来计算所述参考片材上的所述线相对于所述基准线的倾斜角,
其中所述倾斜校正控制器根据在所述线倾斜测量单元中计算出的所述参考片材上的所述线的倾斜角来旋转所述保持单元,使得所述参考片材上的所述线平行于所述第一检测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检测传感器之间的所述基准线。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
弯曲度存储单元,其用来存储所述打印头在其纵向方向上的弯曲量;以及
图像校正单元,其用来根据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弯曲量来校正由于所述打印头的弯曲而导致的在所述双凸透镜片上形成的所述视点图像的弯曲,以便抵消所述视点图像的弯曲变形。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
检测图案打印控制器,其用来通过所述传输单元传输检测片材,以及利用所述打印头来将用来检测所述打印头相对于所述基准线的倾斜角的检测图案打印在所述检测片材上;
打印头倾斜角测量单元,其用来在所述多个检测传感器上检测倾斜检测图案,根据所述多个检测传感器所检测到的信号来计算所述检测图案相对于所述基准线的倾斜角,以及将所计算出的倾斜角作为所述打印头的倾斜角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以及
弯曲检测单元,其用来根据已经检测出所述检测片材上的所述检测图案的所述多个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来计算所述打印头的纵向方向上的弯曲量,以及将所计算出的弯曲量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用来检测所述弯曲量的检测传感器被布置在所述第一检测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检测传感器之间的中心位置。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将四个或更多的检测传感器设置为所述多个检测传感器。
14.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排列所述多个检测传感器,使得在所述多个检测传感器当中,两个相邻的检测传感器之间的至少一个距离不同于其他两个相邻的检测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15.一种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方法,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传输单元,其用来沿着副扫描方向传输双凸透镜片,所述双凸透镜片由沿着副扫描方向排列在所述双凸透镜片的表面上的多个双凸透镜构成;多个检测传感器,其被布置在所述双凸透镜片的传输轨道上,所述多个检测传感器包括被布置在垂直于所述副扫描方向的主扫描方向上的基准线上的第一检测传感器和第二检测传感器;打印头,其沿着与所述副扫描方向相交的所述双凸透镜片的纵向方向被布置在所述双凸透镜片的传输轨道上,所述打印头通过将用于所述多个双凸透镜中的每一个的多个线性图像记录在所述双凸透镜片的背面上,来将多个视点图像记录在所述双凸透镜片上;以及存储单元,
所述图像形成方法使得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执行以下步骤:
存储所述打印头在其纵向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基准线的倾斜角的步骤;
根据所述多个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来计算每个双凸透镜相对于所述基准线的倾斜角的步骤;
根据计算出的所述双凸透镜的倾斜角和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打印头的倾斜角来将所述双凸透镜的倾斜角和所述打印头的倾斜角设置为相互一致的步骤;以及
利用所述打印头将所述多个视点图像记录在所述双凸透镜片的背面上的步骤。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用来保持住通过所述传输单元在所述传输轨道上传输的所述双凸透镜片的保持单元,以及
所述图像形成方法使得所述图像形成装置通过使所述保持单元绕着与所述双凸透镜片的传输表面垂直的轴旋转来改变所述双凸透镜相对于所述基准线的倾斜角。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方法使得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执行以下步骤:
传输具有与所述副扫描方向相交的端面的参考片材以及通过所述保持单元保持住所述参考片材的步骤;
当所述参考片材被所述保持单元保持住时在所述多个检测传感器上检测所述参考片材上的所述线的步骤;
根据所述多个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来计算所述参考片材上的所述线相对于所述基准线的倾斜角的步骤;以及
根据所计算出的所述参考片材上的所述线的倾斜角来旋转所述保持单元,使得所述参考片材上的所述线平行于所述第一检测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检测传感器之间的所述基准线的步骤。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
所述多个检测传感器包括第三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三检测传感器被容许偏离所述第一检测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检测传感器之间的所述基准线,以及
所述图像形成方法使得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执行:
根据已经检测出所述参考片材上的所述线的所述多个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来计算所述第三检测传感器与所述基准线之间的位置偏移的步骤;以及
根据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第三检测传感器的位置偏移来校正所述第三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并且计算每个双凸透镜的倾斜角的步骤。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
若所述第一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的峰值与所述第二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的峰值同相,并且若所述第一检测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的峰值与所述第三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的峰值之间的时间差对应于所述位置偏移时,所述图像形成方法使得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执行将所述多个视点图像记录在所述双凸透镜片上的步骤。
20.如权利要求15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方法使得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执行:
通过所述传输单元来传输检测片材,并且利用所述打印头将用于检测所述打印头相对于所述基准线的倾斜角的检测图案打印在所述检测片材上的步骤;
在所述多个检测传感器上检测所述检测图案的步骤;以及
根据所述多个检测传感器所检测到的信号来计算所述检测图案相对于所述基准线的倾斜角,并且将所述倾斜角作为所述打印头的倾斜角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上的步骤。
21.如权利要求15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方法使得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执行:
存储所述打印头在其纵向方向上的弯曲量的步骤;以及
根据从所述存储单元获取的弯曲量来校正由于所述打印头的弯曲导致的在所述双凸透镜片上形成的视点图像的弯曲,以便抵消所述视点图像的弯曲变形的步骤。
CN2011800474623A 2010-09-30 2011-07-14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Pending CN10314035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22561 2010-09-30
JP2010-222561 2010-09-30
PCT/JP2011/066042 WO2012043015A1 (ja) 2010-09-30 2011-07-14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40353A true CN103140353A (zh) 2013-06-05

Family

ID=45892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474623A Pending CN103140353A (zh) 2010-09-30 2011-07-14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215164A1 (zh)
EP (1) EP2623325A4 (zh)
JP (1) JPWO2012043015A1 (zh)
CN (1) CN103140353A (zh)
WO (1) WO201204301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67684A (zh) * 2018-08-14 2021-05-28 穆弗恩特股份公司 用于打印单独片材的喷墨打印机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11932A (zh) * 2011-03-23 2012-12-05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夹持装置和打印机
JP6015559B2 (ja) * 2013-05-27 2016-10-2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レンズアレイ製造装置及びレンズアレイ製造方法
WO2017010988A1 (en) * 2015-07-13 2017-01-1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kewing print medium
CN106364173A (zh) * 2016-08-29 2017-02-01 安徽奥斯博医疗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医学影像胶片的打印过塑***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91633A (ja) * 1994-07-26 1996-04-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シート搬送装置
US5764266A (en) * 1995-05-11 1998-06-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pparatus for printing image data
CN1580864A (zh) * 2003-07-31 2005-02-1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曝光头
CN1702490A (zh) * 2004-05-28 2005-11-3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JP2007196602A (ja) * 2006-01-30 2007-08-09 Seiko Epson Corp プリンタ
US20090079770A1 (en) * 2007-09-25 2009-03-2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9096122A (ja) * 2007-10-18 2009-05-07 Seiko Epson Corp 移動区間決定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71930B2 (ja) 1994-11-10 2003-12-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3794293B2 (ja) 2001-07-05 2006-07-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立体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立体画像形成方法
JP4661533B2 (ja) 2005-11-04 2011-03-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シート計測装置、このレンズシート計測装置を備える印刷装置およびレンズシート計測方法
US8136938B2 (en) * 2009-05-19 2012-03-20 William Karszes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inting on lenticular sheets
JP2011075791A (ja) * 2009-09-30 2011-04-14 Fujifilm Corp プリンタ及びプリント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91633A (ja) * 1994-07-26 1996-04-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シート搬送装置
US5764266A (en) * 1995-05-11 1998-06-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pparatus for printing image data
CN1580864A (zh) * 2003-07-31 2005-02-1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曝光头
CN1702490A (zh) * 2004-05-28 2005-11-3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JP2007196602A (ja) * 2006-01-30 2007-08-09 Seiko Epson Corp プリンタ
US20090079770A1 (en) * 2007-09-25 2009-03-2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9096122A (ja) * 2007-10-18 2009-05-07 Seiko Epson Corp 移動区間決定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67684A (zh) * 2018-08-14 2021-05-28 穆弗恩特股份公司 用于打印单独片材的喷墨打印机器
US11511552B2 (en) 2018-08-14 2022-11-29 Bobst Mex Sa Inkjet printing machine for printing individual sheets
CN112867684B (zh) * 2018-08-14 2023-01-13 鲍勃斯脱梅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打印单独片材的喷墨打印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23325A1 (en) 2013-08-07
WO2012043015A1 (ja) 2012-04-05
EP2623325A4 (en) 2018-01-10
JPWO2012043015A1 (ja) 2014-02-06
US20130215164A1 (en) 2013-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44359B (zh) 大片材纸上图像配准
CN103140353A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US8400487B2 (en) Printer and printing method
KR20120042693A (ko) 직접 표시 인쇄 시스템 및 인쇄 시스템에서의 기판 매체 등록 시스템
CN101746159B (zh) 打印设备
US6712536B2 (en) Printer
US8264732B2 (en) Continuously printing images on a web material and continuously transferring the images to identity documents
EP052214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inting of images with compensation for dislocation of printing media
US20140083316A1 (en) Precision overprinting method of printed electronics rotary printing where location can be adjusted in real time
JP5441618B2 (ja) 移動検出装置、移動検出方法および記録装置
CN101396929A (zh)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搬送方法
US6407678B1 (en) Belt media drive for printer with dual belt encoders
CN102029802A (zh) 打印机和打印方法
JP4774474B1 (ja) プリンタ
KR101300192B1 (ko) 실시간 위치조정이 가능한 인쇄전자 윤전인쇄의 정밀중첩인쇄 방법
US9193192B1 (en) Reducing print artifacts using isolated tension zones
US901092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igning duplex images using alignment marks
JP2011158627A (ja) 印画用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印画用シート及びプリント装置
US20110116058A1 (en) Printer and printing method for lenticular sheet
JP2011154300A (ja) 画像記録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US6739688B2 (en) Registration error reduction in a tandem printer
US9278559B1 (en) Reducing tension fluctuations using isolated tension zones
WO2012043016A1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US9296228B2 (en) Reducing tension fluctuations using isolated tension zones
JP2011126206A (ja)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記録ヘッドの傾き調整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