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62602B - 一种双前桥客梯车全液压转向***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前桥客梯车全液压转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62602B
CN102862602B CN201210346769.XA CN201210346769A CN102862602B CN 102862602 B CN102862602 B CN 102862602B CN 201210346769 A CN201210346769 A CN 201210346769A CN 102862602 B CN102862602 B CN 1028626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oil cylinder
steeraxle
swing arm
pull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4676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62602A (zh
Inventor
夏浩文
钟怡军
石迁
刘桂贤
宋晓敏
李永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Da Hang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Dim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Dima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Dim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4676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626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626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626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626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626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eering-Linkage Mechanisms And Four-Wheel St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前桥客梯车全液压转向***,在车架的前部设有第一转向桥,车架的前部还设有第二转向桥,第二转向桥并排在所述第一转向桥的后方;第一转向桥与第二转向桥之间设有组合接头和中间摆臂,其中中间摆臂的上端部与销轴相铰接,该销轴安装在所述车架纵梁的外侧面上;所述组合接头安装在车架纵梁的外侧面上,在组合接头上开有进油孔、回油孔、第一出油孔、第二出油孔、第三出油孔和第四出油孔。本发明将原有的单前桥转向***调整为现在的双前桥转向***,这样就能很好地克服原有单前桥转向***负载大的缺陷,且本发明采用同一个中间摆臂驱动第一转向桥和第二转向桥的转向节臂同步转向,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Description

一种双前桥客梯车全液压转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客梯车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双前桥客梯车的全液压转向***。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客梯车都为单前桥客梯车,它的转向***为单前桥转向***,即在前转向桥的工字梁上加装双活塞双作用油缸,并通过该油缸控制左右转向节臂实现转向。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现有单前桥转向***的负载太大,为此急需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前桥客梯车的全液压转向***,以克服现有单前桥转向***负载太大的缺陷,并解决两个前桥同步转向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前桥客梯车全液压转向***,包括车架(1),在该车架(1)的前部设有第一转向桥(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的前部还设有第二转向桥(3),且该第二转向桥(3)并排在所述第一转向桥(2)的后方;
所述第一转向桥(2)与第二转向桥(3)之间设有组合接头(4)和中间摆臂(5),其中中间摆臂(5)的上端部与销轴(6)相铰接,该销轴(6)安装在所述车架(1)纵梁的外侧面上;所述组合接头(4)安装在车架(1)纵梁的外侧面上,在组合接头(4)上开有进油孔(4a)、回油孔(4b)、第一出油孔(4c)、第二出油孔(4d)、第三出油孔(4e)和第四出油孔(4f),其中第一出油孔(4c)和第二出油孔(4d)与所述进油孔(4a)连通,而第三出油孔(4e)和第四出油孔(4f)与所述回油孔(4b)连通;
在所述中间摆臂(5)的前方设置第一拉杆(7)和第一油缸(8),其中第一拉杆(7)的后端与中间摆臂(5)的下部铰接,该第一拉杆(7)的前端与所述第一转向桥(2)的转向节臂(2a)球铰接;所述第一油缸(8)位于第一拉杆(7)的上方,该第一油缸(8)为单活塞双作用油缸,且第一油缸(8)的活塞杆与所述中间摆臂(5)中部铰接,该第一油缸(8)的缸套与前支座(9)相铰接,而前支座(9)固设在所述车架(1)纵梁的外侧面;
在所述中间摆臂(5)的后方设置第二拉杆(10)和第二油缸(11),其中第二拉杆(10)的前端与中间摆臂(5)的下部铰接,该第二拉杆(10)的后端与所述第二转向桥(3)的转向节臂(3a)球铰接;所述第二油缸(11)位于第二拉杆(10)的上方,该第二油缸(11)为单活塞双作用油缸,且第二油缸(11)的活塞杆与所述中间摆臂(5)中部铰接,该第二油缸(11)的缸套与后支座(12)相铰接,而后支座(12)固设在所述车架(1)纵梁的外侧面;
所述组合接头(4)的第一出油孔(4c)通过第一油管(13)与第一油缸(8)的有杆腔连通,该组合接头(4)的第二出油孔(4d)通过第二油管(14)与所述第二油缸(11)的无杆腔连通;所述组合接头(4)的第三出油孔(4e)通过第三油管(15)与第一油缸(8)的无杆腔连通,该组合接头(4)的第四出油孔(4f)通过第四油管(16)与所述第二油缸(11)的有杆腔连通。
本发明在现有结构的基础上,在所述车架(1)的前部增设了一个第二转向桥(3),且该第二转向桥(3)并排在所述第一转向桥(2)的后方;
所述第一转向桥(2)与第二转向桥(3)之间设有组合接头(4)和中间摆臂(5),其中中间摆臂(5)的上端部与销轴(6)相铰接,该销轴(6)安装在所述车架(1)纵梁的外侧面上;所述组合接头(4)安装在车架(1)纵梁的外侧面上,在组合接头(4)上开有进油孔(4a)、回油孔(4b)、第一出油孔(4c)、第二出油孔(4d)、第三出油孔(4e)和第四出油孔(4f),其中第一出油孔(4c)和第二出油孔(4d)与所述进油孔(4a)连通,而第三出油孔(4e)和第四出油孔(4f)与所述回油孔(4b)连通;
在所述中间摆臂(5)的前方设置第一拉杆(7)和第一油缸(8),其中第一拉杆(7)的后端与中间摆臂(5)的下部铰接,该第一拉杆(7)的前端与所述第一转向桥(2)的转向节臂(2a)球铰接;所述第一油缸(8)位于第一拉杆(7)的上方,该第一油缸(8)为单活塞双作用油缸,且第一油缸(8)的活塞杆与所述中间摆臂(5)中部铰接,该第一油缸(8)的缸套与前支座(9)相铰接,而前支座(9)固设在所述车架(1)纵梁的外侧面;
在所述中间摆臂(5)的后方设置第二拉杆(10)和第二油缸(11),其中第二拉杆(10)的前端与中间摆臂(5)的下部铰接,该第二拉杆(10)的后端与所述第二转向桥(3)的转向节臂(3a)球铰接;所述第二油缸(11)位于第二拉杆(10)的上方,该第二油缸(11)为单活塞双作用油缸,且第二油缸(11)的活塞杆与所述中间摆臂(5)中部铰接,该第二油缸(11)的缸套与后支座(12)相铰接,而后支座(12)固设在所述车架(1)纵梁的外侧面;
所述组合接头(4)的第一出油孔(4c)通过第一油管(13)与第一油缸(8)的有杆腔连通,该组合接头(4)的第二出油孔(4d)通过第二油管(14)与所述第二油缸(11)的无杆腔连通;所述组合接头(4)的第三出油孔(4e)通过第三油管(15)与第一油缸(8)的无杆腔连通,该组合接头(4)的第四出油孔(4f)通过第四油管(16)与所述第二油缸(11)的有杆腔连通。
上述中间摆臂(5)可在外力的作用下,绕所述销轴(6)前后摆动。往所述组合接头(4)的进油孔(4a)内注入液压油时,注入的液压油一部分通过第一出油孔(4c)和第一油管(13)进入第一油缸(8)的有杆腔,注入的液压油另一部分通过第二出油孔(4d)和第二油管(14)进入第二油缸(11)的无杆腔;同时,第一油缸(8)无杆腔内原有的液压油通过第三油管(15)和第三出油孔(4e)回到组合接头(4)的回油孔(4b)内,而第二油缸(11)有杆腔内原有的液压油通过第四油管(16)和第四出油孔(4f)也回到组合接头(4)的回油孔(4b)内,并排到组合接头(4)外。此时,本发明的第一油缸(8)活塞杆缩回,而第二油缸(11)的活塞杆伸出,从而带动中间摆臂(5)绕销轴(6)向前摆动。如图1所示,当中间摆臂(5)绕销轴(6)向前摆动时,同时带动上述第一拉杆(7)和第二拉杆(10)向前移动,进而使第一转向桥(2)和第二转向桥(3)的转向节臂同步转动,实现车辆左转向。
当往所述组合接头(4)的回油孔(4b)内注入液压油时,注入的液压油一部分通过第三出油孔(4e)和第三油管(15)进到第一油缸(8)的无杆腔内,该注入的液压油另一部分通过第四出油孔(4f)和第四油管(16)进到第二油缸(11)的有杆腔内;同时,所述第一油缸(8)有杆腔内原有的液压油通过第一油管(13)和第一出油孔(4c)回到组合接头(4)的进油孔(4a)内,而第二油缸(11)无杆腔内原有的液压油通过第二油管(14)和第二出油孔(4d)也回到组合接头(4)的进油孔(4a)内,并排到组合接头(4)外。此时,本发明的第一油缸(8)活塞杆伸出,而第二油缸(11)的活塞杆缩回,从而带动中间摆臂(5)绕销轴(6)向后摆动。如图1所示,当中间摆臂(5)绕销轴(6)向后摆动时,同时带动上述第一拉杆(7)和第二拉杆(10)向后移动,进而使第一转向桥(2)和第二转向桥(3)的转向节臂同步转动,实现车辆右转向。
综上所述,本发明在原有结构基础上增设了一个转向桥,即将原有的单前桥转向***调整为现在的双前桥转向***,这样就能很好地克服原有单前桥转向***负载大的缺陷。并且,本发明采用同一个中间摆臂同时带动第一拉杆(7)和第二拉杆(10)移动,进而驱动第一转向桥(2)和第二转向桥(3)的转向节臂同步转向,结构简单,易于实施,具有很好的技术及经济价值,它的结构特征特别适于客梯车底盘低矮的特点,适于大规模推广运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拉杆(7)与中间摆臂(5)的铰接点位于第二拉杆(10)与中间摆臂(5)铰接点的下方,且所述前支座(9)位于第一转向桥(2)的前方,而后支座(12)位于第二转向桥(3)的后方。
做为驱动本转向***工作的一种液压***,所述组合接头(4)的进油孔(4a)和回油孔(4b)分别通过油管与全液压转向器(17)的两个工作油口相连,该全液压转向器(17)的输入轴上套装有方向盘(F),且全液压转向器(17)的进油口与稳流阀(18)的出油口相连;
所述稳流阀(18)的进油口通过进油管(19)与油泵(20)相连,该进油管(19)上串联有单向阀(21),且油泵(20)与油箱(22)相连;
所述全液压转向器(17)的回油口通过回油管(23)与油箱(22)相连,且所述稳流阀(18)的两个回油接头与该回油管(23)相连。
上述液压***可以最大程度地借用原有单前桥转向***的液压部件,从而较好地简化结构,进而降低成本。当然,驱动本转向***工作的液压***可有很多种,并不局限于上述结构。
有益效果:本发明在原有结构基础上增设了一个转向桥,即将原有的单前桥转向***调整为现在的双前桥转向***,这样就能很好地克服原有单前桥转向***负载大的缺陷。并且,本发明采用同一个中间摆臂同时带动第一拉杆(7)和第二拉杆(10)移动,进而驱动第一转向桥(2)和第二转向桥(3)的转向节臂同步转向,结构简单,易于实施,具有很好的技术及经济价值,它的结构特征特别适于客梯车底盘低矮的特点,适于大规模推广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组合接头4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液压原理图。
在以上附图中,各标号的名称如下:
1—车架、2—第一转向桥、3—第二转向桥、4—组合接头、5—中间摆臂、
6—销轴、7—第一拉杆、8—第一油缸、9—前支座、10—第二拉杆、11—第二油缸、12—后支座、13—第一油管、14—第二油管、15—第三油管、
16—第四油管、17—全液压转向器、18—稳流阀、19—进油管、20—油泵、
21—单向阀、22—油箱、23—回油管、F—方向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3及4所示,本发明主要由车架1、第一转向桥2、第二转向桥3、组合接头4、中间摆臂5、销轴6、第一拉杆7、第一油缸8、前支座9、第二拉杆10、第二油缸11、后支座12、第一油管13、第二油管14、第三油管15、第四油管16、全液压转向器17、稳流阀18、进油管19、油泵20、单向阀21、油箱22、回油管23和方向盘F构成,其中车架1基本采用现有客梯车的结构,在此不做赘述。在上述车架1的前部设有第一转向桥2,该第一转向桥2由左往右设置,而第一转向桥2的结构采用现有技术,且第一转向桥2与车架1的连接结构也采用现有技术,在此均不做赘述。
作为本发明的发明点,在上述车架1的前部还设有第二转向桥3,该第二转向桥3并排在所述第一转向桥2的后方,即第二转向桥3也由左往右设置。上述第二转向桥3的结构与第一转向桥2完全相同,且第二转向桥3与车架1的连接结构和第一转向桥2与车架1的连接结构完全一致,在此也不做赘述。
如图1、2及3所示,所述第一转向桥2与第二转向桥3之间设有组合接头4和中间摆臂5,其中组合接头4为块状结构,该组合接头4固定安装在所述车架1纵梁的外侧面(在图1、2中表示为车架1左纵梁的左侧面)上。在上述组合接头4的顶部开有进油孔4a和回油孔4b,并在组合接头4的一个侧面开有第一出油孔4c和第三出油孔4e,而组合接头4的另一个侧面开有第二出油孔4d和第四出油孔4f。并且,上述第一出油孔4c和第二出油孔4d与所述进油孔4a连通,而第三出油孔4e和第四出油孔4f与所述回油孔4b连通,且回油孔4b与进油孔4a未连通,彼此相互独立。
所述中间摆臂5靠近组合接头4,该中间摆臂5的下端部悬空,其上端部套装在所述销轴6上,从而与销轴6铰接在一起,而销轴6由左往右设置,并固定在所述车架1纵梁的外侧面(在图1、2中表示为车架1左纵梁的左侧面)上。在外力的作用下,所述中间摆臂5可绕销轴6前后摆动。
从图1、2及3可进一步看出,在所述中间摆臂5的前方设置第一拉杆7和第一油缸8,其中第一拉杆7的后端与中间摆臂5的下部铰接,该第一拉杆7的前端与所述第一转向桥2的转向节臂2a球铰接。所述第一油缸8位于第一拉杆7的上方,该第一油缸8为单活塞双作用油缸,且第一油缸8的活塞杆与所述中间摆臂5中部铰接,该第一油缸8的缸套与前支座9相铰接,而前支座9固设在所述车架1纵梁的外侧面,且前支座9位于第一转向桥2的前方。
在所述中间摆臂5的后方设置第二拉杆10和第二油缸11,其中第二拉杆10的前端与中间摆臂5的下部铰接,该第二拉杆10的后端与所述第二转向桥3的转向节臂3a球铰接。所述第二油缸11位于第二拉杆10的上方,该第二油缸11为单活塞双作用油缸,且第二油缸11的活塞杆与所述中间摆臂5中部铰接,该第二油缸11的缸套与后支座12相铰接,而后支座12固设在所述车架1纵梁的外侧面,且后支座12位于第二转向桥3的后方。另外,所述第二拉杆10与中间摆臂5的铰接点高于第一拉杆7与中间摆臂5的铰接点。
参照图1、2、3,并结合图4可看出,所述组合接头4的第一出油孔4c通过第一油管13与第一油缸8的有杆腔连通,该组合接头4的第二出油孔4d通过第二油管14与所述第二油缸11的无杆腔连通。所述组合接头4的第三出油孔4e通过第三油管15与第一油缸8的无杆腔连通,该组合接头4的第四出油孔4f通过第四油管16与所述第二油缸11的有杆腔连通。
参照图1、2、3,并结合图4可进一步看出,上述全液压转向器17为外购件,该全液压转向器17的输入轴上套装有方向盘F,而方向盘F供客梯车的驾驶者操纵。所述全液压转向器17的一个工作油口通过油管(见图1、2)与组合接头4的进油孔4a连通,该全液压转向器17的另一个工作油口通过油管(见图1、2)与组合接头4的回油孔4b连通。并且,上述全液压转向器17的进油口与稳流阀18的出油口相连,该稳流阀18为外购件,其作用是稳定流量。所述稳流阀18的进油口通过进油管19与油泵20相连,该进油管19上串联有单向阀21,该单向阀21的进油端朝向油泵20。并且,上述油泵20与油箱22相连,以便通过油泵20将油箱22内的油泵入进油管19内。
上述全液压转向器17的回油口通过回油管23与油箱22相连,且所述稳流阀18的两个回油接头与该回油管23相连,从而使液压油回到油箱22内。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工作时,所述油泵20从油箱22内吸油,生成的高压油通过进油管19、单向阀21和稳流阀18,到达上述全液压转向器17。全液压转向器17的输入轴转动通过客梯车驾驶者操纵方向盘F实现时,全液压转向器17向组合接头4内注入高压油。
工作状态一:当向组合接头4的进油孔4a注入高压油时,注入的液压油一部分通过第一出油孔4c和第一油管13进入第一油缸8的有杆腔,注入的液压油另一部分通过第二出油孔4d和第二油管14进入第二油缸11的无杆腔;同时,第一油缸8无杆腔内原有的液压油通过第三油管15和第三出油孔4e回到组合接头4的回油孔4b内,而第二油缸11有杆腔内原有的液压油通过第四油管16和第四出油孔4f也回到组合接头4的回油孔4b内,并排到组合接头4外。
此时,本发明的第一油缸8活塞杆缩回,而第二油缸11的活塞杆伸出,从而带动中间摆臂5绕销轴6向前摆动。如图1所示,当中间摆臂5绕销轴6向前摆动时,同时带动上述第一拉杆7和第二拉杆10向前移动,进而使第一转向桥2的转向节臂2a和第二转向桥3的转向节臂3a同步转动,实现车辆左转向。至于第一转向桥2的转向节臂2a和第二转向桥3的转向节臂3a转动时驱动车辆左转向的工作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常识,在此不做赘述。
工作状态二:当往所述组合接头4的回油孔4b内注入液压油时,注入的液压油一部分通过第三出油孔4e和第三油管15进到第一油缸8的无杆腔内,该注入的液压油另一部分通过第四出油孔4f和第四油管16进到第二油缸11的有杆腔内;同时,所述第一油缸8有杆腔内原有的液压油通过第一油管13和第一出油孔4c回到组合接头4的进油孔4a内,而第二油缸11无杆腔内原有的液压油通过第二油管14和第二出油孔4d也回到组合接头4的进油孔4a内,并排到组合接头4外。
此时,本发明的第一油缸8活塞杆伸出,而第二油缸11的活塞杆缩回,从而带动中间摆臂5绕销轴6向后摆动。如图1所示,当中间摆臂5绕销轴6向后摆动时,同时带动上述第一拉杆7和第二拉杆10向后移动,进而使第一转向桥2的转向节臂2a和第二转向桥3的转向节臂3a同步转动,实现车辆右转向。至于第一转向桥2的转向节臂2a和第二转向桥3的转向节臂3a转动时驱动车辆右转向的工作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常识,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发明为限制,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双前桥客梯车全液压转向***,包括车架(1),在该车架(1)的前部设有第一转向桥(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的前部还设有第二转向桥(3),且该第二转向桥(3)并排在所述第一转向桥(2)的后方;
所述第一转向桥(2)与第二转向桥(3)之间设有组合接头(4)和中间摆臂(5),其中中间摆臂(5)的上端部与销轴(6)相铰接,该销轴(6)安装在所述车架(1)纵梁的外侧面上;所述组合接头(4)安装在车架(1)纵梁的外侧面上,在组合接头(4)上开有进油孔(4a)、回油孔(4b)、第一出油孔(4c)、第二出油孔(4d)、第三出油孔(4e)和第四出油孔(4f),其中第一出油孔(4c)和第二出油孔(4d)与所述进油孔(4a)连通,而第三出油孔(4e)和第四出油孔(4f)与所述回油孔(4b)连通;
在所述中间摆臂(5)的前方设置第一拉杆(7)和第一油缸(8),其中第一拉杆(7)的后端与中间摆臂(5)的下部铰接,该第一拉杆(7)的前端与所述第一转向桥(2)的转向节臂(2a)球铰接;所述第一油缸(8)位于第一拉杆(7)的上方,该第一油缸(8)为单活塞双作用油缸,且第一油缸(8)的活塞杆与所述中间摆臂(5)中部铰接,该第一油缸(8)的缸套与前支座(9)相铰接,而前支座(9)固设在所述车架(1)纵梁的外侧面;
在所述中间摆臂(5)的后方设置第二拉杆(10)和第二油缸(11),其中第二拉杆(10)的前端与中间摆臂(5)的下部铰接,该第二拉杆(10)的后端与所述第二转向桥(3)的转向节臂(3a)球铰接;所述第二油缸(11)位于第二拉杆(10)的上方,该第二油缸(11)为单活塞双作用油缸,且第二油缸(11)的活塞杆与所述中间摆臂(5)中部铰接,该第二油缸(11)的缸套与后支座(12)相铰接,而后支座(12)固设在所述车架(1)纵梁的外侧面;
所述组合接头(4)的第一出油孔(4c)通过第一油管(13)与第一油缸(8)的有杆腔连通,该组合接头(4)的第二出油孔(4d)通过第二油管(14)与所述第二油缸(11)的无杆腔连通;所述组合接头(4)的第三出油孔(4e)通过第三油管(15)与第一油缸(8)的无杆腔连通,该组合接头(4)的第四出油孔(4f)通过第四油管(16)与所述第二油缸(11)的有杆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前桥客梯车全液压转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杆(7)与中间摆臂(5)的铰接点位于第二拉杆(10)与中间摆臂(5)铰接点的下方,且所述前支座(9)位于第一转向桥(2)的前方,而后支座(12)位于第二转向桥(3)的后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前桥客梯车全液压转向***,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接头(4)的进油孔(4a)和回油孔(4b)分别通过油管与全液压转向器(17)的两个工作油口相连,该全液压转向器(17)的输入轴上套装有方向盘(F),且全液压转向器(17)的进油口与稳流阀(18)的出油口相连;
所述稳流阀(18)的进油口通过进油管(19)与油泵(20)相连,该进油管(19)上串联有单向阀(21),且油泵(20)与油箱(22)相连;
所述全液压转向器(17)的回油口通过回油管(23)与油箱(22)相连,且所述稳流阀(18)的两个回油接头与该回油管(23)相连。
CN201210346769.XA 2012-09-18 2012-09-18 一种双前桥客梯车全液压转向*** Active CN1028626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46769.XA CN102862602B (zh) 2012-09-18 2012-09-18 一种双前桥客梯车全液压转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46769.XA CN102862602B (zh) 2012-09-18 2012-09-18 一种双前桥客梯车全液压转向***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62602A CN102862602A (zh) 2013-01-09
CN102862602B true CN102862602B (zh) 2014-08-27

Family

ID=47441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46769.XA Active CN102862602B (zh) 2012-09-18 2012-09-18 一种双前桥客梯车全液压转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626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14615B (zh) * 2016-06-28 2019-02-12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转向***
CN109853165A (zh) * 2019-03-12 2019-06-07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润滑油的油量调节结构
CN112373562A (zh) * 2020-11-26 2021-02-19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双前桥转向机构及汽车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16099A (en) * 1957-10-22 1959-12-08 Goodman Mfg Co Power steering system for shuttle cars
US4199038A (en) * 1977-10-18 1980-04-22 O & K Orenstein & Koppel Aktiengesellschaft Steering gear with steering drop arm
US5417299A (en) * 1993-11-29 1995-05-23 Oshkosh Truck Corporation All-wheel steering systems
CN2679035Y (zh) * 2004-03-16 2005-02-16 无锡锡梅特种汽车有限公司 飞机客梯车
CN201305027Y (zh) * 2008-10-13 2009-09-09 中国三江航天工业集团公司特种车辆技术中心 紧凑型断开式前双桥转向传动机构
CN101624064A (zh) * 2008-07-07 2010-01-13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多轴转向工程机械及其转向装置
CN202320487U (zh) * 2011-09-19 2012-07-11 一汽解放柳州特种汽车有限公司 油缸驱动机动车转向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16099A (en) * 1957-10-22 1959-12-08 Goodman Mfg Co Power steering system for shuttle cars
US4199038A (en) * 1977-10-18 1980-04-22 O & K Orenstein & Koppel Aktiengesellschaft Steering gear with steering drop arm
US5417299A (en) * 1993-11-29 1995-05-23 Oshkosh Truck Corporation All-wheel steering systems
CN2679035Y (zh) * 2004-03-16 2005-02-16 无锡锡梅特种汽车有限公司 飞机客梯车
CN101624064A (zh) * 2008-07-07 2010-01-13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多轴转向工程机械及其转向装置
CN201305027Y (zh) * 2008-10-13 2009-09-09 中国三江航天工业集团公司特种车辆技术中心 紧凑型断开式前双桥转向传动机构
CN202320487U (zh) * 2011-09-19 2012-07-11 一汽解放柳州特种汽车有限公司 油缸驱动机动车转向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62602A (zh) 2013-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62604B (zh) 双前桥客梯车全液压转向***
CN102862602B (zh) 一种双前桥客梯车全液压转向***
CN204506988U (zh) 一种后轮转向自走式tmr饲料搅拌车
CN203735004U (zh) 一种四轮液压转向微耕机
CN205311698U (zh) 一种轮式车辆转向装置
CN211869504U (zh) 一种电液混合驱动式四轮转向***
CN201737044U (zh) 可快速转弯的农用车液压转向***
CN104328759A (zh) 高压清洗车前喷水架机构
CN103858542B (zh) 一种四轮液压转向微耕机
CN209053154U (zh) 电动装载机液压泵的安装结构
CN203753231U (zh) 一种带应急转向的半整体式转向***
CN107140013B (zh) 一种双前桥汽车转向***
CN216401542U (zh) 一种轮胎式台车底盘转向***
CN202703679U (zh) 单转向轴卡车转向助力***
CN105059387A (zh) 一种带有精确转向功能的半挂车
CN203974932U (zh) 一种矿山宽体自卸车转向驱动***
CN201670154U (zh) 吊臂变幅油缸缓冲装置
CN201405918Y (zh) 前移式叉车的转向装置
CN209521757U (zh) 重型商用车高压转向***
CN203306089U (zh) 液压辅助式转向装置
CN204616600U (zh) 采伐机工作臂机械结构
CN201201641Y (zh) 一种双动力转向装置
CN104058006B (zh) 一种车辆横向行驶转向机构
CN204567750U (zh) 具有液压方向盘和自卸功能的手扶拖拉机
CN214729092U (zh) 运矿车的转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110

Address after: 401336 long circuit No. 8 (10) of Nanan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Da Hang indust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401336 Chongqing Nan'an District No. 8 circuit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Dima Industr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