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47061B - 一种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47061B
CN102847061B CN201210298628.5A CN201210298628A CN102847061B CN 102847061 B CN102847061 B CN 102847061B CN 201210298628 A CN201210298628 A CN 201210298628A CN 102847061 B CN102847061 B CN 1028470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adix
rhizoma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9862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47061A (zh
Inventor
张萍
李茜
李海囡
石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 Ping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1029862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470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47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470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470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4706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制剂,各种原料药为:麦冬,丹参,桂枝,薤白,赤芍,五味子,三七,黄芪,瓜蒌,连翘,柏子仁,苍术,丝瓜络,当归,川芎,莪术,姜半夏,黄芩,远志,地龙,木香。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应用精选中药材制备治疗心肌炎的药物,制成的药物不仅能改善心肌代谢、营养心肌、保护心脏细胞,提高心肌的抗病能力,而且能直接杀伤病毒,减轻病毒对心肌的损伤,起到抗病毒及整体调节相结合的作用效果;减轻西药长期应用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使其成为理想的用于治疗心肌炎的药物,本发明含有大量活性成分,且原材料便宜,制备方法简单,可大量运用于临床实践中。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组份的医用配制品,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儿童心肌炎是指由各种不同的原因而引发的心肌局限性以及米慢性炎症,虽然某些心肌炎可能在终期发张成为充血性心肌炎或限制性心肌炎。在医学上研究可发现,引起心肌炎的原因可以分为:病毒、细菌、真菌或者寄生虫,另外外部条件如物理,化学因素等等均可引起心肌炎。心肌炎是指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病变,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感染性心肌炎可由病毒、细菌、螺旋体、立克次体、霉菌、原虫、蠕虫所引起,非感染性心肌炎则包括过敏或***反应性心肌炎,如风湿病以及理化因素或药物所致的心肌炎等。心肌炎的症状轻重不一,病情严重程度不等。轻者可无自觉症状;严重者可表现为猝死、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导致急性期死亡;也可表现为各种心律失常、心包炎或急性心肌梗塞等。病毒性心肌炎是临床上最常见、发病人数最多的一类心肌炎,具有流行性,现在较10年前发病率上升了10倍以上,成为我国最常见的心肌病,多发生于人群中病毒感染流行之时,在病毒感染流行期约有5%的病人引起病毒性心肌炎。
预防心肌炎的必要性:近几年,由于抗生素药物的广泛应用,风湿性的心肌炎发病率已经明显得下降,但是病毒性的心肌炎发病率却增高。根据科学的研究发现,病毒性心肌炎发病可由病毒的直接入侵导致,或者是病毒入侵身体导致免疫***受破坏而导致的,发病多为儿童或青少年,加之春季是病毒繁殖的季节,预防心肌炎更应一起人们的警惕。近年来研究发现,利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因此,中药对于病毒性心肌炎在症状控制、心功能的改善,心肌的恢复及整个机体功能的调节方面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通过大量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证明心肌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最常见的为柯萨基病毒B6,其他如柯萨基病毒A、EcHo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流感及副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水痘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及肝炎病毒等也可能致病。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原理至今未完全了解,目前提出学说主要有病毒学说、免疫学说和生化机制学说等。多数证据表明,其病理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主要为病毒感染对心肌细胞的直接损伤;随着病程的进展,病毒感染可激发免疫病理过程,从而加重或造成新的心肌损伤,这一过程慢而持久。预防心肌炎,关系到儿童的生命健康。预防心肌炎在于加强身体锻炼,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避免高强度的工作;注意休息;预防病毒和细菌的感染。如果生病了就应注意休息和补充营养,以抵抗病毒的入侵和加速身体的恢复。
目前,现代医学对病毒性心肌炎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心肌炎的症状可能出现于原发病的症状期或恢复期,如在原发病的症状期出现,其表现可被原发病掩盖。多数患者在发病前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腹泻等症状,反映全身性病毒感染,但也有部分患者原发病症状轻而不显著,须仔细追问方被注意到,而心肌炎症状则比较显著。心肌炎患者常诉胸闷、心前区隐痛、心悸、乏力、恶心、头晕。临床上诊断的心肌炎中,90%左右以心律失常为主诉或首见症状,其中少数患者可由此而发生昏厥或阿-斯综合征。极少数患者起病后发展迅速,出现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约有60%~88%的病人在发病前两周左右有过发热、咽痛、身痛等上感或腹泻等先驱目前,病毒性心肌炎已成为医学内科领域的常见病,危害性极大,但至今尚无安全有效的注射给药的中药制剂;在临床上没有有效经验方,药味较多,且均采用煎剂口服,还没有中药注射剂型,对于口服剂型来讲较多不仅机体对药物吸收缓慢,而且使用也不方便。直接影响到该类型药物的治疗效果和使用范围。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则多采用西药抗生素,例如口服病毒唑、静脉注射肌苷、门冬酸钾镁、维生素C等,其总体效果不明显,治愈率低,而且毒副作用大。然而在我国传统的中医药治疗方面,一直没有疗效非常确切的药物,大多数中成药均是在经验方的基础上进行药味加减,并结合西医的治疗措施。既没有针对疾病进行深入的研究,也没有开发出具有独特疗效的中药新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针对目前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药物尚存在许多不足,如西医治疗仍以化学药物治疗为主,治疗周期长,副作用大,疗效不确切,且不易坚持,治愈率低,而且毒副作用大;中医传统治疗方法也没有专门的治疗的中药问世,在临床上没有有效经验方,药味较多,且均采用煎剂口服,口感差,还没有中药注射剂型,对于口服剂型来讲较多不仅机体对药物吸收缓慢,而且使用也不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制剂,所述中药制剂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麦冬10~20份,丹参10~20份,桂枝10~20份,薤白10~20份,赤芍10~20份,五味子10~20份,三七10~20份,黄芪10~20份,瓜蒌10~20份,连翘10~20份,柏子仁10~20份,苍术10~20份,丝瓜络10~20份,当归10~20份,川芎10~20份,莪术10~20份,姜半夏10~20份,黄芩10~20份,远志10~20份,地龙10~20份,木香10~20份。
所述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制剂,制剂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还可以为:麦冬10~15份,丹参10~15份,桂枝10~15份,薤白10~15份,赤芍10~15份,五味子10~15份,三七10~15份,黄芪10~15份,瓜蒌10~15份,连翘10~15份,柏子仁10~20份,苍术10~20份,丝瓜络10~20份,当归10~20份,川芎10~20份,莪术10~20份,姜半夏10~20份,黄芩10~20份,远志10~20份,地龙10~20份,木香10~20份。
所述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制剂,制剂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为:麦冬10~20份,丹参10~20份,桂枝10~20份,薤白10~20份,赤芍10~20份,五味子10~20份,三七10~20份,黄芪10~20份,瓜蒌10~20份,连翘10~20份,柏子仁10~15份,苍术10~15份,丝瓜络10~15份,当归10~15份,川芎10~15份,莪术10~15份,姜半夏10~15份,黄芩10~15份,远志10~15份,地龙10~15份,木香10~15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药物的剂型为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可以先将姜半夏与地龙用乙醇蒸馏法提取,得结晶物a;再将所述组份加重量10倍量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将3次提取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5g生药/mL,抽滤后,滤液的相对密度为20℃时1.08;所述滤液流经体积为10L的大孔吸附树脂柱,之后用10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5倍树脂柱体积的95%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去除乙醇溶剂,得到组份药粉b;将a与b混合后装入胶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也提供一种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制剂剂型为滴丸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先将姜半夏与地龙用乙醇蒸馏法提取,得结晶物;
b、再将其余的原料药放入水中煎煮两次,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
c、将得到的结晶物放入得到的药糊中浓缩静置;
d、在浓缩液中滴入二甲基硅油中冷却得滴丸剂
所述步骤b中,可以加入所用原料药之和5-7倍量的水,放入多功能提取罐中,保持气压在0.04-0.06mPa煎煮2小时,提取其水溶性成分;重复上述步骤再次提取1.5小时,提取液过滤100目筛;用吸附树脂精制滤液后乙醇洗脱;洗脱液减压浓缩至密度1.33-1.35,其中输入空气压力为0.04-0.06mPa,真空度为-0.076~-0.088 mPa,静置备用;
所述步骤c中,可以将得到的结晶物放入步骤b中得到的药糊中,放入多功能提取罐,保持气压为0.04-0.06mPa,提取1小时;滤提取液过100目筛;真空浓缩滤液,至生药量1∶1W/V;浓缩液加乙醇沉淀;乙醇沉淀液用100目筛滤过;真空浓缩滤液,进气压力为0.04-0.06mPa,真空度为0.076-0.088mPa;使用葡聚糖凝胶色谱精制,用乙醇洗脱;洗脱液浓缩至密度1.33-1.35,静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再提供一种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剂的剂型为注射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a.将莪术、黄芪、姜半夏和地龙粉碎,加乙醇提取2次,滤液静置备用;
b.将剩余组份加水,煎煮1~3次,每次30分钟~45分钟,过滤后得滤液,静置备用;
c.将前述两种滤液混合、煮沸、干燥、结晶,得粉状针剂。
所述步骤a中,所述乙醇用量为所述莪术、黄芪、姜半夏和地龙重量份之和的10倍量,加热回流每次30分钟~45分钟,将2次提取液过滤后合并静置;所述步骤c中,将上述所得两种滤液合并,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0~6.5;加入0.1%针用活性炭后加热煮沸,过滤;用CO 60 灭菌,辐照剂量8k,然后真空冷冻干燥、无菌喷雾干燥或在有机溶媒中重结晶;分装,密封即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制剂的剂型,其药物剂型包括:片剂、糖衣片剂、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剂、胶囊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剂、颗粒剂、冲剂、蜜丸剂、散剂、丹剂、溶液剂、注射剂(静脉注射、肌肉注射)、栓剂、硬膏剂、糖浆剂或滴丸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获得的提取物便于固体制剂的制备。 当本发明提取物制备成固体制剂时,通常提取液必须经喷雾干燥成为浸膏粉,再制粒,从而减少制剂中辅料用量,降低临床服用剂量。若将水提醇沉后的样品液进行喷雾干燥,极易粘壁,难以得到干燥粉末,损耗极大,即使得到粉末,因吸湿性很强,也难以制成颗粒,给固体制剂的制备带来不便。而本发明经高速离心的药液由于去除杂质较为彻底,浓缩、喷雾干燥后,即可得到干燥疏松的粉末,制粒后成品率高,可适合于大规模生产。
滴丸机技术参数如下:滴灌温度保持85-95℃,冷凝液液体石蜡温度低于8℃,滴头内径为1.6mm,滴头外径为2.5mm,滴头距离液体石蜡表面距离为15cm;离心,转速800-1100rpm,15分钟后,除去石蜡即可。为快速起效,本发明滴丸被制成可在舌下迅速溶解吸收的小丸,它能快速入血,直达心肌,迅速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脏功能。
本发明能快速入血,直达心肌,迅速增强心肌收缩力,且解毒化瘀,清热宣肺,解毒清心为主;益气养阴,或益气养阴与活血化瘀合用,或益气宁心与疏肝泄热合用,或助心肾之阳辅以化痰利水等法,达到迅速缓解病情,挽救病患生命的作用。本项发明的目的就是应用精选中药材制备治疗心肌炎的药物,制成的药物不仅能改善心肌代谢、营养心肌、保护心脏细胞,提高心肌的抗病能力,而且能直接杀伤病毒,减轻病毒对心肌的损伤,起到抗病毒及整体调节相结合的作用效果;减轻西药长期应用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使其成为理想的用于治疗心肌炎的药物,本发明含有大量活性成分,且原材料便宜,制备方法简单,可大量运用于临床实践中。中药治疗能标本兼治,安全、有效,治疗费用较低。本发明使用方便,且价格低廉,使用方便,能创造较好的社会价值及经济利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中医中病毒性心肌炎属心悸怔忡,其治疗相对困难。本病以由阴阳气血不足为病理基础,感受外邪后而致内含于心,患儿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其诱因多为过度运动、过度劳累。精神因素亦可成为其诱发因素。患儿在治疗期间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活动加重心肌负担。
病毒性心肌炎涉及中医的“心悸”、“怔忡”、“胸痹”等范畴,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具有独特的优势,根据多年来对该病的治疗经验和实验研究证实,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安神宁心兼以解毒为法,治疗以气阴两虚证或挟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毒性心肌炎效果较佳。
病毒性心肌炎是临床比较常见的心脏疾患,多发于青少年及中年人。是由邪毒外犯,内舍于心所致,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心律失常等症,多属于祖国医学“心悸”“怔忡”“胸痹”“虚劳”等范畴。心居胸中,主血脉,藏神。在体为脉,脉为血之府。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卫根于中焦,会于心肺。外邪侵袭,首犯营卫,其邪滞而不散,留而未去,或去而未尽,可循脉道,内舍于心。又“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虚则鼓动无力,血虚则心失濡养,均可形成本病。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曰:“风惊悸者,由体虚,心气不足,心之府为风邪所乘,或恐惧忧迫,令人气虚,亦受于风邪,风邪搏于心,则惊不自安,惊不已则惊动不定。”“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因此本病之初,多见邪毒袭表犯肺之症,继之邪气内舍于心,而出现心气被扰、心之气血失和、气阴受损诸证。本病早期多为心肺同病。病至中后期则主要表现为心之气阴两亏或气血阻滞的证候。亦有因素体或诱因等差别,表现为气阳不足;痰湿内蕴;肝胆郁热,心气不足;或心肾阳虚,水气凌心等症候者。总之本病的病位在心,而兼及他脏。病机属虚或本虚标实,而多为虚实夹杂证候。心电图常见Q-T 间期延长,T 波平坦或倒置,各种心律失常如频发早搏、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速等。对于本病的治疗,初期以清热宣肺,解毒清心为主;中后期则根据气血阴阳的盛衰偏颇分别以益气养阴,或益气养阴与活血化瘀合用,或益气宁心与疏肝泄热合用,或助心肾之阳辅以化痰利水等法。
根据中医辨证“久病入络、久病兼淤、久病必伤气”等特点,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人们提出“活血通络、益气通阳”的治病方针。以此理念我发明一种具有益气活血,消炎抗病毒、化瘀通络,扩张血管、兴奋心脏、增强冠脉血流和心肌收缩力的作用的新药。中药重在治本,活血化瘀、益气通阳,其中薤白、瓜蒌、桂枝可宽胸、温通心阳,理气散结;远志、黄芪、可安心定志、补心益气;川芎、当归、丹参可活血祛瘀、补血行气;五味子具有生津、收摄心气之功;柏子仁、五味子、可补血、养心神。西药转移因子调节机体免疫,肌苷可促进心肌恢复,维生素C 可抑制病毒繁殖,并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对病毒性心肌炎可起到辅助治疗作用,瓜蒌、丝瓜络解毒,同时具有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等功效;本发明具有扩张血管、兴奋心脏、增强冠脉血流和心肌收缩力的作用。
黄芪以补虚为主,能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血不足、疮疡内陷、脓成不溃或久溃不敛者。黄芪具有很好的托毒生肌的功能,即久不愈合的脓肿化脓生肌。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中药黄芪味甘,微温,归肺脾经;可升阳补气,《珍珠囊》“黄芪甘温纯阳,其用有五: 补诸虚不足,一也; 益元气,二也;壮脾胃,三也;去肌热,四也; ⋯活血生血, ⋯,五也”。现代药理研究发现 :黄芪及其有效成分黄芪皂甙及α- 酪氨酸具有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心脏负荷从而减少心肌耗氧。黄芪还能提高心肌细胞抗缺氧“再给氧”损伤的能力,减轻心肌细胞的损伤程度,维持心肌细胞搏动功能,改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保护细胞超微结构,提高细胞内SOD活性,增强清除氧自由基能力。现代研究发现:黄芪甙具有正性肌力作用,存在剂量效应关系,而与黄芪生药中钙离子浓度无关;并证实黄芪甙Ⅳ是其有效成分,其可以使心肌细胞中cAMP 升高,激活依赖ATP 的蛋白激酶,使钙通道蛋白磷酸化,钙离子内流增加;同时细胞内cAMP 升高,促进肌浆网钙离子释放,从而使心肌细胞兴奋- 收缩藕联加强。黄芪内含而多种抗菌有效成分,而且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因此还能用于预防某些传染病的发生。《本草逢原》载:“黄芪能补五脏诸虚 ,治脉弦自汗,泻阴火,去肺热,无汗则发,有汗则止。”是增进抵抗力和防御疾病的良药。
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经闭痛经, 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用于胸肋胁痛,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疮疡肿痛,跌仆伤痛,***,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等。治疗胸肋疼痛、症瘕结块,以及***、经闭经痛具有良效。盖丹参能破宿血,补新血,安生胎,落死胎,止崩中滞下,调经脉。丹参其化学成分主要分为2类:一为脂溶性丹参酮,一为水溶性丹参素等。不管是临床还是实验研究多数学者都肯定了丹参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提高心肌抗缺氧能力,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调节组织的修复与再生,抑制凝血激活纤溶,增强免疫力,抗菌等作用。尤其是其可以在心功能不良时,在不影响耗氧的情况下能改善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使心功能明显改善,并可使血流加速,毛细血管床开放增多。
三七性甘味微苦,性温,归肝、胃经以根、根状茎入药。是名贵中药材,生用可止血化瘀、消肿止痛,具有良好的止血功效、显著的造血功能;能加强和改善冠脉微循环,三七入药历史悠久,作用奇特被历代医家视为药中之宝,故有“金不换”之说法。三七“味微甘而苦,颇似人参之味。”“凡杖扑伤损,瘀血淋漓者,随即嚼烂罨之即止,青肿者即消散。若受杖时,先服一、二钱,则血不冲心,杖后尤宜服之,产后服亦良。大抵此药气温,味甘微苦,及阳明、厥阴血分之药,故能治一切血病”。《本草求真》记载:“三七,世人仅知功能止血止痛。殊不知痛因血瘀而疼作,血因敷散而血止。三七气味苦温,能于血分化其血瘀。” 三七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减慢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耐氧能力,改善微循环,解除平滑肌痉挛的作用。
赤芍苦,微寒。归肝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赤芍能清血分实热,散瘀血留滞。本品功能与丹皮相近,故常与丹皮相须为用。但丹皮清热凉血的作用较佳,既能清血分实热,又能治阴虚发热;而赤芍只能用于血分实热,以活血散瘀见长。
五味子温;酸、甘;归肺、心、肾经。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果实作中药功能益气生津、敛肺滋肾、止泻、涩精、安神,可治久咳虚喘、津少口干、遗精久泻、健忘失眠等症。药理试验证明能调节中枢神经***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促进肌体代谢,调节胃液和胆液分泌,对肝炎恢复期转氨酶升高者有降低作用。
麦冬性甘、味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功能与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治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痈,虚劳烦热,消渴,热病津伤,咽干口燥,便秘。本品甘寒清润,善清心肺之热而养阴除烦,兼可清润胃肠而止渴润燥。具有抗实验性心律失常、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
苍术性辛、味苦,温。归脾、胃、肝经。功能主治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躄,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对心血管***的影响显示,苍术对蟾蜍心脏有轻度抑制作用,对蟾蜍后肢血管有轻度扩张作用。苍术浸膏小剂量静脉注射,可使家兔血压轻度上升,大剂量则使血压下降。苍术燥湿健脾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为调整胃肠运动功能、抗溃疡、保肝。抑菌等。苍术主要有效成分是以β-桉叶醇及茅术醇为代表的挥发油。苍术对血糖的影响,抗缺氧、中枢抑制、抗肿瘤、促进骨骼钙化及对心血管***的影响等作用,则是其药理作用的现代研究进展。
川芎入肝、脾、三焦三经。功用主治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纲目》载:"燥湿,止泻痢,行气开郁。"川芎嗪解除血管平滑肌(主动脉条)痉挛(肾上腺素、氯化钾引起)。还能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减轻结扎冠脉引起的心肌梗死病变程度。
莪术辛、苦,温。归肝、脾经。破血行气止痛:本品功效与三棱相似,但温通力较大,可治疗血滞经闭腹痛、腹部包块、积聚。积散结:本品能行气消积止痛,用于饮食积滞、胸腹满闷作痛。 破血祛瘀,妇女闭经,或痰湿淤血凝结而成的症瘕癖块。行气止痛:适于饮食失调,脘腹涨满疼痛之证。适当配伍,虚症、实症均可。
远志苦、辛,微温。归心、肾、肺经。功能主治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肿痛。应用于失眠多梦,心悸怔忡,健忘。本品苦辛性温,性善宣泄通达,既能开心气而宁心安神、又能通肾气而强志不忘,为交通心肾、安定神志、益智强识之佳品。主治心肾不交之心神不宁、失眠、惊悸等症,常与茯神、龙齿、朱砂等镇静安神药同用,如远志丸(《张氏医通》);治健忘证,常与人参、茯苓、菖蒲同用,如开心散(《千金方》),若方中再加茯神,即不忘散(《证治准绳》)。《本草正》:远志,功专心肾,故可镇心止惊,辟邪安梦,壮阳益精,强志助力。以其气升,故同人参、甘草、枣仁,极能举陷摄精,交接水火。
地龙:《本草纲目》称之为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地龙性寒味咸。功能:清热、平肝、止喘、通洛。主治高热狂燥,惊风抽搐,风热头痛,目赤、半身不遂等。地龙提供取液有良好的定咳平喘的作用。
丝瓜络:有通经活络,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胸胁疼痛;风湿痹痛,经脉拘挛,乳汁不通,肺势咳嗽,痈前程疮毒,他痈。《本草便读》:丝瓜络,入经络,解邪热。热除则风去,络中津液不致结合而为痰,变成肿毒诸症,故云解毒耳。
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大约佐之以补则补,故能养营养血,补气生精,安五脏,强形体,益神志,凡有形虚损之病,无所不宜。佐之以攻则通,故能祛痛通便,利筋骨,治拘挛、瘫痪、燥、涩等证。营虚而表不解者,佐以柴、葛、麻、桂等剂,大能散表卫热,而表不敛者,佐以大黄之类,又能固表。惟其气辛而动,故欲其静者当避之,性滑善行,大便不固者当避之。凡阴中火盛者,当归能动血,亦非所宜,阴中阳虚者,当归能养血,乃不可少。
薤白:主治胸痹心痛彻背;胸脘痞闷;咳喘痰多;脘腹疼痛;泄痢后重;白带;疮疖痈肿。离体兔心灌流实验结果表明薤白能使冠脉流量减少(但差异无显著性),然后出现心缩力的迅速衰减,有难于恢复的特点,因此该冠脉流量减少似非由心缩力抑制所致,而可能系药物直接作用冠脉使之收缩的结果;但实验结果不完全一致,在16次实验中,作用不明显或反而使冠脉流量增加者有7次。此外,薤白对心率有抑制作用,但程度不大(小于10%)。《本草求真》:薤,味辛则散,散则能使在上寒滞立消;味苦则降,降则能使在下寒滞立下;气温则散,散则能使在中寒滞立除;体滑则通,通则能使久痼寒滞立解。是以下痢可除,瘀血可散,喘急可止,水肿可敷,胸痹刺痛可愈,胎产可治,汤火及中恶卒死可救,实通气、滑窍、助阳佳品也。功用有类于韭,但韭则入血行气及补肾阳,此则专通寒滞及兼滑窍之为异耳。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散寒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1.抗菌作用:桂枝醇提物在体外能抑制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浓度为25mg/ml或以下;对白色葡萄球菌、志贺氏痢疾杆菌、伤寒和副伤寒甲杆菌、肺炎球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炭疽杆菌、肠炎沙门氏菌、霍乱弧菌等亦有抑制作用(平板挖洞法)2.抗病毒作用: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桂枝煎剂(1∶20)对流感亚洲甲型京科68-l株和孤儿病毒(ECHO11)有抑制作用。在鸡胚上,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以70%醇浸剂作用较好。
瓜蒌主治: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用于肺热咳嗽,痰浊黄稠,胸痹心痛,结胸痞满,乳痈,肺痈,肠痈肿痛,大便秘结。《本草纲目》卷十八载:瓜蒌“润肺燥、降火、治咳嗽、涤痰结、止消渴、利大便、消痈肿疮毒”。瓜蒌籽炒用:“补虚劳口干、润心肺、治吐血、肠风泻血、赤白痢、手面皱”。
柏子仁性平味甘,心、肾、大肠经。具养心安神、润肠通便的功效。治惊悸、失眠、遗精、盗汗、便秘等症,能养心安神,润肠通便。用于虚烦不眠, 心悸怔忡,肠燥使秘等症。《药品化义》:柏子仁,香气透心,体润滋血。同茯神、枣仁、生地、麦冬,为浊中清品,主治心神虚怯,惊悸怔仲,颜色憔悴,肌肤燥痒,皆养心血之功也。又取气味俱浓,浊中归肾,同熟地、龟版、枸杞、牛膝,为封填骨髓,主治肾阴亏损,腰背重病,足膝软弱,阴虚盗汗,皆滋肾燥之力也。味甘亦能缓肝,补肝胆之不足,极其稳当,但性平力缓,宜多用之为妙。
黄芩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应用抗菌比黄连还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压。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连翘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功能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连翘药用部分主要是果实。它的果壳,即“芩翘解毒丸”中的“翘”。含有连翘酚、香豆精、齐墩果酸、皂甙、维生素P等。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排脓等功效。主治温热、疮疡、瘰疬、丹毒、班疹、流感,用果实水煎服,或加入方剂中。常用于风热感冒。性味功能:中药味苦,性微寒。清热解毒,散结消肿。蒙药味苦,性凉。清“协日”,止泻。 主治:中药治热病初起,风热感冒,发热,心烦,咽喉肿痛,斑疹,丹毒,瘰疬,痈疮肿毒,急性肾炎,热淋。蒙药治黄疸,肠刺痛,“协日”病,肠热。神农本草经》:主寒热,鼠痿,瘰疬,痈肿,恶疮,瘿瘤,结热,蛊毒。
姜半夏:姜矾煮或腌制或蒸制,或姜炒。温中化痰,降逆止呕为主。形如清半夏,薄片,表面有光泽,透明,片面灰黄色或淡黄色,角质样,质脆。微有辣味,微具姜气。本品辛散温燥有毒,主入脾胃兼入肺,能行水湿,降逆气,而善祛脾胃湿痰。水湿去则脾健而痰涎自消,逆气降则胃和而痞满呕吐自止,故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良药。既主治脾湿痰壅之痰多咳喘气逆,如二陈汤、小青龙汤,又治湿痰上犯之眩晕心悸失眠,如半夏白术天麻汤,还可治风痰吐逆,头痛肢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如玉壶丸。本品善燥湿降逆止呕,又性温兼散寒,主治胃寒及痰饮呕吐,如小半夏汤。若治疗其他原因所致的呕恶,当据情配伍它药。本品又善治胃气上逆之恶心呕吐,痰湿中阻之胸脘痞闷,气郁痰结咽中如有物阻之梅核气,如半夏厚朴汤。若痰热互结之心下痞,如小陷胸汤 。还可治痰湿凝滞经络或肌肉所致的瘿瘤痰核及痈疽肿毒,未化脓者,可单用生品为末,醋调外敷。
木香:归经:归脾;胃;肚;肺经。性味:辛味辛;苦;性温。低浓度的木香挥发油及从挥发油中分离出的各种内酯部分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豚鼠与兔离体心脏的活动,对离体蛙心也有抑制作用。小剂量的水提液与醇提液能兴奋在体蛙心与犬心,大剂量则有抑制作用。云木香碱1-2mg静脉注射能兴奋在体猫心,对心室的兴奋作用比心房明显。 离体兔耳与大鼠后肢血管灌流实验还表明,去内酯挥发油、总内酯,有较明显的血管扩张作用。其他内酯部分作用较小。小剂量总生物碱可扩张离体兔耳血管,大剂量反而引起收缩反应。 水提液与醇提液给麻醉犬静脉注射有轻度升压反应,耐去内酯挥发油、总内酯、木香内酯、二氢木香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等静脉注射可使麻醉犬血压中度降低(30-40mmHg),且降压作用比较持久。将动物颈部脊髓和两侧迷走神经切断或阿托品化或给神经节阻断药、抗肾上腺素药或抗组织胺药均不改变上述降压反应。初步认为其降压机制在于心脏抑制和扩张血管所致。抗菌作用:挥发油1:3000浓度能抑制链球菌、金黄色与白色葡萄的生长,对大肠杆菌与白喉杆菌作用微弱;总生物碱无抗菌作用。本品煎剂除对副伤寒甲杆菌有轻微抑制作用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7种致病菌无效。另有报道,煎剂对许兰氏黄癣菌及其蒙古变种等10种真菌有抑制作用。
本发明蜜炼丸剂的制作过程为:取先将姜半夏1000g与地龙1000g用乙醇蒸馏法提取,得结晶物a;再将所述其余原料药麦冬1000g,丹参1000g,桂枝1000g,薤白1000g,赤芍1000g,五味子1000g,三七1000g,黄芪1000g,瓜蒌1000g,连翘1000g,柏子仁1000g,苍术1000g,丝瓜络1000g,当归1000g,川芎1000g,莪术1000g,黄芩1000g,远志1000g,木香1000g粉碎成粗粉,再进一步粉碎,过100目~120目筛,使能通过筛的细粉量在达到30%,收集通过筛的细粉得细粉b;再将不能通过120目筛的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提取两次,第一次加5-10倍量水煎煮1-2小时,第二次加4-8倍量水煎煮1-2小时,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80℃烘干后冷却,研磨成细粉c,将a,b和c混合后调入蜂蜜制成蜜炼丸剂。
本发明胶囊剂的制作过程为:先将姜半夏1000g与地龙1000g用乙醇蒸馏法提取,得结晶物a;再将麦冬1000g,丹参1000g,桂枝1000g,薤白1000g,赤芍1000g,五味子1000g,三七1000g,黄芪1000g,瓜蒌1000g,连翘1000g,柏子仁1000g,苍术1000g,丝瓜络1000g,当归1000g,川芎1000g,莪术1000g,黄芩1000g,远志1000g,木香1000g加重量10倍量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将3次提取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5g生药/mL,抽滤后,滤液的相对密度为20℃时1.08;所述滤液流经体积为10L的大孔吸附树脂柱,之后用10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5倍树脂柱体积的95%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去除乙醇溶剂,得到组份药粉b;将a与b混合后装入胶囊。每粒胶囊装0.4g。可以每12粒为一板。
本发明滴丸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姜半夏1500g与地龙1500g用乙醇蒸馏法提取,得结晶物,再将麦冬1500g,丹参1500g,桂枝1500g,薤白1500g,赤芍1500g,五味子1500g,三七1500g,黄芪1500g,瓜蒌1500g,连翘1500g,柏子仁1500g,苍术1500g,丝瓜络1500g,当归1500g,川芎1500g,莪术1500g,黄芩1500g,远志1500g,木香1500g用加5-7倍量的水,放入多功能提取罐中,保持气压在0.04-0.06mPa,煎煮2小时,提取其水溶性成分;重复上述步骤再次提取1.5小时,提取液过滤100目筛;用大孔吸附树脂精制滤液,用乙醇洗脱;洗脱液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33-1.35,其中输入空气压力为0.04-0.06mPa,真空度为-0.076~-0.088mPa,静置备用;将结晶物放入得到的药糊中再次提取1小时;滤提取液过100目筛;真空浓缩滤液,至生药量1∶1W/V;浓缩液加乙醇沉淀;乙醇沉淀液用100目筛滤过;真空浓缩滤液,进气压力为0.04-0.06mPa,真空度为0.076-0.088mPa;使用葡聚糖凝胶色谱精制,用乙醇洗脱;洗脱液浓缩至密度为1.33-1.35,静置,滴入二甲基硅油中冷却,即得滴丸剂。
滴丸机技术参数如下:滴灌温度保持85-95℃,冷凝液液体石蜡温度低于8℃,滴头内径为1.6mm,滴头外径为2.5mm,滴头距离液体石蜡表面距离为15cm;离心,转速800-1100rpm,15分钟后,除去石蜡即可。为快速起效,本发明滴丸被制成可在舌下迅速溶解吸收的小丸,它能快速入血,直达心肌。
本发明注射针粉剂的制备方法:
先将莪术1000g、黄芪1000g、姜半夏1000g和地龙1000g粉碎,加乙醇提取2次,滤液静置备用;所述乙醇用量为所述莪术、黄芪、姜半夏和地龙重量份之和的10倍量,加热回流每次30分钟~45分钟,将2次提取液过滤后合并静置;再将剩余组份麦冬1000g,丹参1000g,桂枝1000g,薤白1000g,赤芍1000g,五味子1000g,三七1000g,瓜蒌1000g,连翘1000g,柏子仁1000g,苍术1000g,丝瓜络1000g,当归1000g,川芎1000g,黄芩1000g,远志1000g,木香1000g加水,煎煮1~3次,每次30分钟~45分钟,过滤后得滤液,静置备用;将上述所得两种滤液合并,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0~6.5;加入0.1%针用活性炭后加热煮沸,过滤;用CO 60 灭菌,辐照剂量8k,然后真空冷冻干燥、无菌喷雾干燥或在有机溶媒中重结晶;分装,密封即得。
毒理学试验:
试验例1:本发明急性毒性试验
一、试验材料:
动物:昆明种小鼠,体重21-24g,雌雄各半,华科生物试验室育种。药物:本发明丸剂,含0.0569g生药/丸。
二、方法:
1、LD50计算:采用改良寇氏法,将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将片剂加蒸馏水溶解,配成最大浓度,按小鼠最大允许容量给药,所给剂量按生药量依次为18,14.4,11.5,9.2,7.4(g.kg-1),在动物禁食(不禁水)18小时后,一日内分两次给药(间隔半小时),每次0.5ml,观察动物死亡情况。
2、最大耐受剂量测定(MTD值):取小鼠20只,雌雄各10只。将片剂加蒸馏水溶解,配成最高浓度,按动物的最大耐受量,以注射灌喂器能抽动为准。在动物禁食(不禁水)18小时后,一日内分两次给药(间隔半小时),每次0.5ml(每ml含生药0.36g),总药量为18g生药/kg.d,相当临床成人50Kg体重用量的300倍。给药后连续观察7天。
三、试验结果:
在LD50计算中当用最大允许浓度和最大允许容量给予小鼠时 (18g/Kg.d),未见小鼠死亡,即未测出LD50,只可求最大耐受剂量,在7天观察期中,动物其食欲、活动、毛色、精神状态等皆正常,发育正常,未见有死亡。即选用相当于临床剂量的300倍药量,并无不良反应发生,表明急性毒性极小,MTD>18g/Kg.d。
实验例2:急性毒性及长期毒性的试验结果
急性毒性试验:通过小白鼠一次性灌胃给予本发明滴丸剂,最高浓度35%,最大灌胃容量0.4ml/10g,剂量14g/kg(每g药粉相当于10g生药),连续观察7天,未发现任何毒性反应,因浓度和剂量无法增加,故未能测出该药的LD 50 。 最大耐受量测定:以最高浓度,最大灌胃容量,小白鼠灌胃给药3次,间隔5小时,然后连续观察7天,无一例死亡。药粉剂量为>42g/kg.日(每g药粉相当于10g生药),按公斤体重计算相当于成人临床日用量的420倍。长期毒性试验:为观察长期用药是否产生毒性反应,分别给予大鼠本品药粉饲服,按成人临床日用量的70倍和35倍(即7g/kg/日和3.5g/kg/日),连续给药8周,未见大鼠的行为、进食、体重出现异常,与对照组比,血常规,肝肾功能,各种重要脏器均无异常改变,在所用药剂量范围内,未曾发现本品的任何毒副反应。通过动物的急慢性毒性试验证实,本品用药安全范围较大,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复方制剂。
实验例3:累计毒性实验:
本发明中药制剂内服蜜炼丸剂剂对小鼠按7.69、19.18和43.21g生药/kg连续用药15周(1.0ml/100g体重,每天2次)及停药3周后,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制剂对大鼠的毛发、行为、大小便、体重、脏器重量、血象、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脏器肉眼没有发现异样变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用药15周及停药3周后,大鼠各脏器均无明显改变。说明本发明中药制剂内服胶囊剂对大鼠长期用药后毒性小,停药后也没有异样反应,应用安全。
实验例4:体外抗CB 3 病毒试验结果显示:本发明滴丸剂对感染CB 3 病毒的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和Vero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阻止CB 3 病毒吸附表面,进入细胞和产生直接的灭活作用。用药组可明显降低培养细胞的病变程度,降低感染的心肌细胞病毒滴度,并呈良好的量效关系。
实验例5:体内抗CB 3 病毒试验结果显示:本发明滴丸剂对CB 3 病毒所致的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提高小鼠体内中和抗体浓度,明显抑制Vero细胞坏死率,其抑制百分率可达400%,并明显降低给药组小鼠血清病毒滴度。病理学检查显示,给药组小鼠心肌细胞的病理改变明显小于病毒对照组,提示对病毒性心肌炎有治疗作用。
实验例6:麻醉开胸犬心脏血流动力学的试验显示:本发明滴丸剂可明显降低动脉血压及总外周阻力;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流量;降低左室内压、左室舒张末期压、±dp/dtmax;增加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和心搏指数;并减少心肌氧利用率和耗氧指数。对心率和心电图无明显影晌。综上所述,该药可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减少心脏作功,并增加心肌供血供氧,降低心肌耗氧,虽然减弱心肌收缩力,但不减少心输出量,对病毒性心肌炎的心脏有一定保护作用。
实验例7:抗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试验显示:本发明滴丸剂可明显对抗异丙肾上腺素所诱发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和病实验例8:抗垂体后叶素所诱发的心肌缺血试验显示:本发明滴丸剂可明显对抗垂体后叶素所诱发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
因此,从药效学试验结果可以认为本品具有抗CB 3 病毒,保护心肌细胞,增加心肌的供血供氧,改善心肌缺血和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是一个较理想的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药物,临床试验的结果也进一步证明了其疗效。
药理学实验:
(一)对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作用的研究
1、实验动物:GBI/J小鼠72只,18±2g/只,雌雄各半,由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动物中心提供。
2、供试药物:本发明中药制剂(丸剂或滴丸剂),肌苷片,西安制药厂生产,批号:9003059-1;柯萨奇B病毒由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提供;羊抗鼠萤光抗体(GAMG-HTC:1:15,91.4);抗原复合切片(92,12,21),由研究室提供。
3实验方法:
3.1观察指标:血清心肌抗体萤光检测,心肌组织切片观察。
3.2实验方法:将购回小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即分为:空白对照组,心肌炎模型对照组,肌苷片治疗对照组,本发明中药制剂低剂量治疗组、中剂量治疗组、高剂量治疗组。
心肌炎模型复制与确认:取后5组小鼠60只用柯萨奇B病毒悬浊液给小鼠滴鼻,每只每次 0.3ml,每日1次,连续12日,每组随机各取2只小鼠,先作心电图标准肢体导联检测,提示空白对照组心电图正常,复制心肌炎模型的5个组,心电图均不正常,表现为心率减慢,平均心率为500±40次/分,窦性心律,节律不齐,频发房性早博,呈三联律,QS波,ST段下移0.1mv;再分别作眼眶取血,离心分离血清,按萤光检测的常规方法制片,在萤光显微镜下作心肌抗体萤光检测,空白对照组显示阴性,复制心肌炎模型的5组皆显示阳性。解剖取出心脏作心肌组织切片;高倍镜下可见心肌细胞广泛肿胀、间质水肿及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确认后5个组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复制成功。
实验治疗方法:对6组小鼠按设计要求作治疗对照试验,空白对照组不给药,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对照组给生理盐水,0.5ml/次,肌苷片治疗组给肌苷片(2.0g/kg/day),本发明中药制剂治疗组(滴丸剂)3个均给药物(低剂量0.45g/kg/day,中剂量0.90g/kg/day,高剂量1.80g/kg/day),灌胃给药,给药容量为0.3ml/10g,每日1次,连续治疗12日。
4、实验治疗结果
4.2心肌抗体萤光检测:对6组小鼠再分别作眼眶取血,分离血清,按萤光检测的常规方法制片多用萤光显微镜检测,结果见表1。
表1心肌抗体荧光检测比较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经统计学处理,本发明中药制剂治疗组(低、中、高剂量)与心肌炎模型对照组比较,心肌抗体转阴变化,有显著差异(P<0.01);低剂量治疗组与肌苷片治疗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中、高剂量治疗组与肌苷片治疗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4.2心肌组织切片观察:对6组小鼠最后全部处死,取出心脏作心肌组织切片观察。心肌炎模型对照组心肌组织切片镜下可见心肌细胞广泛肿胀,间质水肿明显,偶见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小血管周围见大量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本发明中药制剂中、高剂量治疗组及空白对照组心肌组织切片镜下见心肌微结构正常,低剂量治疗组及肌苷片治疗组心肌组织切片镜 下见心肌微结构大致正常,偶见少量心肌细胞极轻度肿胀,及少量单核、淋巴细胞浸润。
5结论: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制剂对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与肌苷治疗组比较,对于心电图恢复正常,本发明中药制剂疗效优于肌苷片;对于心肌抗体转阴,本发明中药制剂中、高剂量组疗效优于肌苷组,低剂量组与肌苷组疗效相似;心肌组织切片 观察,对于心肌细胞修复正常,本发明中药制剂中、高剂量组疗效优于肌苷组,低剂量组疗效与肌苷组相似。证明本发明中药制剂对用柯萨奇B病毒复制的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模型有较好治疗作用,且疗效优于肌苷片。
(二)对小鼠常压耐缺氧能力影响
实验方法与结果:取ICR小白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即:空白对照组、本发明中药制剂(滴丸剂)高剂量组(1.8g/kg)、中剂量组(0.9g/kg)、低剂量组(0.45g/kg)、肌苷片对照组(2g/kg)。各治疗组按上述剂量分别加水煎煮浓缩成药液,给药容量为0.3ml/10g,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给等容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每天一次,连续14天。于末次给药后1小时,将小白鼠放入250ml内装钠石灰的具塞磨口玻璃瓶中,密封,观察各组每只小鼠死亡时间,结果见表1。
表2 对小鼠耐缺氧的影响
Figure 268582DEST_PATH_IMAGE002
结论:本发明滴丸剂具有提高小白鼠常压耐缺氧能力的作用。
(三)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心肌缺血的影响
1.试验材料
动物:wistar大鼠,体重200-250g,购自山东中医中药研究院动物室。
药物:西洋参茎叶总皂苷;生脉注射液,由华西医科大学制药厂生产,批号:970403。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注射液:由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951002。
2.试验方法与结果
取58只大鼠,随机分为六组:空白对照组,缺血模型组,生脉注射液4.5ml/kg剂量给药组,西洋参茎叶总皂苷20、10、5mg/kg三个剂量组。每日一次,连续静脉注射给药三天。末次给药后30分钟,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动物均皮下注射Iso 8mg/kg,24小时后再给药一次。末次给药前30分钟再皮下注射一次Iso 2mg/kg,末次给药后15分钟将动物以水合氯醛300mg/kg麻醉。腹静脉采血,分离血清,测定CK、AST、LDH活性;然后将动物断头处死,迅速取出心脏,取心尖部分,于10%***固定,作病理检查;另取心室肌组织,于0-4℃匀浆,测定其中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见表3。
表3 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心肌缺血大鼠心肌三酶的影响( X ±s)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3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 P<0.05, ** P<0.01, *** P<0.001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01
由结果可见,动物出现心肌缺血后血清中心肌三酶明显升高,特别是CK和AST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注射西洋参茎叶总皂苷和生脉注射液可明显抑制CK和AST的升高,西洋参皂苷亦能降低LDH的活性,表现出明显的抗心肌缺血作用。
临床实验:
我院2007 年5 月~2009 年12 月运用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应用中药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106例,取得满意临床疗效,现将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07 年5 月~2009 年12 月共收治病毒性心肌炎患儿106 例,其中,男74 例,女32 例;年龄7~12 岁,平均8.8 岁;病程3 d~4 个月,发病前1 周左右均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有过度运动等诱因。将患儿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及对照组,中药治疗组68 例,男40例,女28 例,平均年龄7.5岁;对照组38 例,男30 例,女8 例,平均年龄8.3 岁。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症状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儿均有均有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或疼痛(活动后加重),烦躁、头昏、乏力、多梦,较重患儿可有面色发青、气急、水肿、脉结代,患儿听诊可有心律失常,部分患儿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心肌酶检查指标均高于正常,患儿心电图检查均出现ST-T 改变,并出现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均予吸氧、卧床休息、肌注转移因子,肌苷、维生素C 静脉滴注,14 d 为1 个疗程。对照组不加其他药物。
中药治疗组除以上常规治疗外,加用中药治疗。本组选用中药组成为:麦冬10g,丹参15g,桂枝10g份,薤白10g,赤芍10g,五味子10g,三七15g份,黄芪10g,瓜蒌15g,连翘10g,柏子仁15g,苍术10g,丝瓜络10g,当归15g,川芎10g,莪术10g,姜半夏10g,黄芩15g,远志10g,地龙15g,木香10g,14 d 为1 个疗程。
1.4 疗效判定方法
①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全部消失,心电图检查、心肌酶等指标等均恢复正常判定为治愈。②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心电图检查、心肌酶等指标明显好转判定为显效。③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减轻,心电图检查、心肌酶等指标有所好转判定为有效。④症状及体征无好转,实验室检查无好转判定为无效。治愈+显效+有效=总有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治疗2 个疗程后中药治疗组患儿治愈率为83.8%,无效率为2.94%;对照组治愈率为50%,无效率为21.05%。中药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中药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效率比较,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表1 中药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2 个疗程后临床疗效比较[n(%)]
Figure 62094DEST_PATH_IMAGE004
与对照组比较,*P<0.01
3 讨论
中医中病毒性心肌炎属心悸怔忡,其治疗相对困难。本病以由阴阳气血不足为病理基础,感受外邪后而致内含于心,患儿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其诱因多为过度运动、过度劳累。精神因素亦可成为其诱发因素。患儿在治疗期间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活动加重心肌负担。
具体实施例1:贾某,男性,5岁,春季感冒引发腮腺炎,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或疼痛(活动后加重),烦躁、头昏、乏力、多梦,面色发青、气急、水肿、脉结代,心电图检查均出现ST-T 改变,并出现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用本发明中药丸剂,药用:麦冬15g,丹参10g,桂枝10g份,薤白10g,赤芍10g,五味子10g,三七15g份,黄芪10g,瓜蒌15g,连翘15g,柏子仁15g,苍术10g,丝瓜络10g,当归15g,川芎10g,莪术10g,姜半夏10g,黄芩10g,远志10g,地龙10g,木香10g,每日服用三次,7天好转,30天后病儿症状明显好转,经治疗2个月后心电图S-T段改变纠正常,心脏超声示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继续服用50天巩固,停药后至今未复发。
具体实施例2:徐某,女,6岁,因出水痘高烧、头昏、乏力、多梦,患儿可有面色发青、气急、水肿、脉结代,患儿听诊有心律失常,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药用:麦冬10g,丹参10g,桂枝10g份,薤白10g,赤芍10g,五味子10g,三七15g份,黄芪15g,瓜蒌15g,连翘15g,柏子仁15g,苍术10g,丝瓜络15g,当归10g,川芎10g,莪术10g,姜半夏10g,黄芩10g,远志10g,地龙15g,木香15g,制成滴丸剂。14天改善,30天后病儿症状明显好转,经治疗3个月后心电图S-T段改变纠正常,心脏超声示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继续服用50天巩固,停药后至今未复发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具体实施例3:冯某, 男, 4 岁, 因流感高烧,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或疼痛(活动后加重),烦躁、头昏、乏力,“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胸闷气短, 口渴乏力, 舌淡苔白, 脉沉细。方用:麦冬15g,丹参10g,桂枝10g份,薤白10g,赤芍10g,五味子10g,三七10g份,黄芪15g,瓜蒌15g,连翘15g,柏子仁15g,苍术10g,丝瓜络15g,当归10g,川芎10g,莪术10g,姜半夏10g,黄芩10g,远志15g,地龙10g,木香15g,制成蜜炼丸剂,经过一个月的治疗,病情趋地稳定,但有轻微的心脏扩大、心动能减退、心律失常或心电图变化,经过6个月的治疗,患者痊愈,未遗留任何症状或体征。

Claims (3)

1.一种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麦冬10~20份,丹参10~20份,桂枝10~20份,薤白10~20份,赤芍10~20份,五味子10~20份,三七10~20份,黄芪10~20份,瓜蒌10~20份,连翘10~20份,柏子仁10~20份,苍术10~20份,丝瓜络10~20份,当归10~20份,川芎10~20份,莪术10~20份,姜半夏10~20份,黄芩10~20份,远志10~20份,地龙10~20份,木香10~20份;
所述中药制剂剂型为滴丸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先将姜半夏与地龙用乙醇蒸馏法提取,得结晶物;
b、再将其余的原料药放入水中煎煮两次,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
c、将得到的结晶物放入得到的药糊中浓缩静置;
d、将浓缩液滴入二甲基硅油中冷却得滴丸剂;
所述步骤b中,加入其余的原料药之和5-7倍量的水,放入多功能提取罐中,保持气压在0.04-0.06mPa煎煮2小时,提取其水溶性成分;重复上述步骤再次提取1.5小时,提取液过滤100目筛;用吸附树脂精制滤液后乙醇洗脱;洗脱液减压浓缩至密度1.33-1.35,其中输入空气压力为0.04-0.06mPa,真空度为-0.076~-0.088 mPa,静置备用;
所述步骤c中,将得到的结晶物放入步骤b中得到的药糊中,放入多功能提取罐,保持气压为0.04-0.06mPa,提取1小时;滤提取液过100目筛;真空浓缩滤液,至生药量1∶1W/V;浓缩液加乙醇沉淀;乙醇沉淀液用100目筛滤过;真空浓缩滤液,进气压力为0.04-0.06mPa,真空度为0.076-0.088mPa;使用葡聚糖凝胶色谱精制,用乙醇洗脱;洗脱液浓缩至密度1.33-1.35,静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麦冬10~15份,丹参10~15份,桂枝10~15份,薤白10~15份,赤芍10~15份,五味子10~15份,三七10~15份,黄芪10~15份,瓜蒌10~15份,连翘10~15份,柏子仁10~20份,苍术10~20份,丝瓜络10~20份,当归10~20份,川芎10~20份,莪术10~20份,姜半夏10~20份,黄芩10~20份,远志10~20份,地龙10~20份,木香10~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麦冬10~20份,丹参10~20份,桂枝10~20份,薤白10~20份,赤芍10~20份,五味子10~20份,三七10~20份,黄芪10~20份,瓜蒌10~20份,连翘10~20份,柏子仁10~15份,苍术10~15份,丝瓜络10~15份,当归10~15份,川芎10~15份,莪术10~15份,姜半夏10~15份,黄芩10~15份,远志10~15份,地龙10~15份,木香10~15份。
CN201210298628.5A 2012-08-22 2012-08-22 一种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470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98628.5A CN102847061B (zh) 2012-08-22 2012-08-22 一种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98628.5A CN102847061B (zh) 2012-08-22 2012-08-22 一种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47061A CN102847061A (zh) 2013-01-02
CN102847061B true CN102847061B (zh) 2014-05-21

Family

ID=47394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9862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47061B (zh) 2012-08-22 2012-08-22 一种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4706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349772A4 (en) * 2015-09-14 2019-05-01 Moleac Pte Lt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HERB EXTRACT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4461A (zh) * 2014-12-24 2015-04-22 青岛市市立医院 一种治疗心肌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436075A (zh) * 2014-12-24 2015-03-25 江志鑫 一种治疗心肌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474524A (zh) * 2015-01-13 2015-04-01 鲁京文 一种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组合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7882C (zh) * 2004-10-13 2007-07-25 于云龙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
CN101091783A (zh) * 2005-12-10 2007-12-26 刘汉光 治疗hiv感染和艾滋病、肿瘤等多种疑难病的中药制剂
CN102579862B (zh) * 2011-12-07 2013-11-06 阴丽霞 一种专治儿童心肌炎的中药制剂
CN102512587B (zh) * 2011-12-27 2014-04-02 利安华 一种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汤剂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349772A4 (en) * 2015-09-14 2019-05-01 Moleac Pte Lt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HERB EXTRACT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47061A (zh) 2013-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48933B (zh) 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78473B (zh) 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72338B (zh) 一种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72748B (zh) 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78800B (zh)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01412A (zh) 一种治疗酒精肝的中药组合物
CN101524469B (zh) 一种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20572A (zh) 一种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49101B (zh) 一种用于治疗尘肺病和耐药性肺结核病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2166278B (zh) 一种治疗小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89226A (zh) 一种治疗小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01267B (zh) 一种治疗高血压和/或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及应用
CN102847061B (zh) 一种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4287A (zh) 一种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55285A (zh) 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72747B (zh) 一种治疗热毒侵心型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制剂
CN103007145B (zh) 一种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38785A (zh) 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4461A (zh) 一种治疗心肌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772665B (zh) 一种治疗阴虚内热型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20042A (zh) 用于治疗热陷营血型病毒性脑膜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66251A (zh) 一种用于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2595A (zh) 一种用于带状疱疹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12830A (zh) 一种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89205A (zh) 一种治疗失眠多梦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ZHANG PIN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LI DIANCHANG

Effective date: 2014041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ng Ping

Inventor after: Li Qian

Inventor after: Li Hainan

Inventor after: Shi Hong

Inventor before: Liang Diecong

Inventor before: Li Dianchang

Inventor before: Wei Zhiga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266061 QINGDAO, SHANDONG PROVINCE TO: 250001 JINAN, SHANDONG PROVINCE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LIANG YICONG LI DIANCHANG WEI ZHIGANG TO: ZHANG PING LI QIAN LI HAINAN SHIHO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416

Address after: 250001 medical insurance office of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o. eight, 1 Ji'nan Road, Shandong, China

Applicant after: Zhang Ping

Address before: Laoshan District of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Hongkong 266061 Road No. 362 Nonghaiyuan business building 3 floor

Applicant before: Li Dianchang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21

Termination date: 2015082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