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92118B - 冷却梁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冷却梁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92118B
CN102792118B CN201180007024.4A CN201180007024A CN102792118B CN 102792118 B CN102792118 B CN 102792118B CN 201180007024 A CN201180007024 A CN 201180007024A CN 102792118 B CN102792118 B CN 1027921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terminal units
primary air
primary
cooling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702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92118A (zh
Inventor
里克·A·巴格韦尔
扬内·苏马宁
安德烈·V·利夫恰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lton Group Ltd Oy
Original Assignee
Halton Group Ltd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lton Group Ltd Oy filed Critical Halton Group Ltd Oy
Publication of CN1027921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921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921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921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7/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t-exchange or heat-transfer apparatus
    • F28F27/0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t-exchange or heat-transfer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distribution of heat-exchange media between different chann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6Arrangements for air-circulation by means of induction, e.g. by fluid coupling or thermal effec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075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receiving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4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in the ceiling or at the cei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1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in which secondary air is induced by injector action of the primary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89Systems using radiation from walls or panels
    • F24F5/0092Systems using radiation from walls or panels ceilings, e.g. cool ceil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14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unted on the cei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冷却梁***,可以包括末端单元以提供包括潜在制冷的额外制热和制冷能力。在***中,末端单元可以被分布并连接成与来自中央空气处理单元的初级空气流配合。冷却梁和/或末端单元可以采用用于增强制热模式运行的特征。控制实施例具有所述额外能力的优势。

Description

冷却梁装置、***和方法
相关申请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0年1月2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1/297800的权益。
背景技术
冷却梁,特别是主动式冷却梁,是设置在空调间天花板中的排放节气门和热交换器的组合。排放节气门部分接收初级空气,该初级空气被调节以满足空调间的潜在负载、空调间的通风需求、以及空调间的一些可感觉到的负载。通过利用热交换器部分来冷却初级空气和一些次级空调间空气,可在主动式冷却梁中进一步满足可感觉到的负载。初级空气通过喷嘴被喷出,通过喷嘴的引导产生次级流。水在高于结露点的温度被泵送通过热交换器部分以防止热交换器部分引起冷凝。
主动式冷却梁在具有大量可感觉到的制冷和制热需求以及相对温和的通风需求的区域提供益处。这是因为,它们能节省传统VAV***相关的初级空气需求。主动式冷却梁还具有低噪音水平。
此外,由于主动式冷却梁非常低的噪音水平,具有特殊噪音水平需求的建筑物是很好的候选对象。最后,对室内环境质量高度关注的区域是理想的候选对象,因为空调间在全天候以及在所有负载条件下都被提供适当的通风空气和湿度控制。
通常来说,区域中的主动式冷却梁是由各自的空气处理单元提供的。空气处理单元可以通过诸如干燥转轮来提供温度中性的潜在负载降低。水温可以通过控制阀控制,该控制阀调节从水源至其返回而经过热交换器部分的流。水温还可以通过改变去除水中热量的热交换器任何一侧的流速而得以控制。
发明内容
发明内容描述和确定了一些实施例的特征。其表现为一些实施例的简便总结,但不是全部。此外,发明内容不确定实施例、发明或权利要求的关键和本质特征。
根据所公开主题的实施例,一种满足空调间负载的方法,包括:将来自中央空气处理单元的初级空气输送给冷却梁的初级空气进风口。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向冷却梁的初级空气进风口输送经调节的返回空气。在一变型中,输送经调节的返回空气包括:冷却来自空调间的返回空气,并将所得与来自所述中央空气处理单元的初级空气混合以产生结合的初级空气流,结合的初级空气流被提供给冷却梁的初级空气进风口。在另一变型中,输送经调节的返回空气包括:冷却来自空调间的制冷返回空气,并在末端单元中将所得与来自中央空气处理单元的初级空气混合以产生结合的初级空气流,该结合的初级空气流被提供给冷却梁的初级空气进风口。在再一变型中,输送来自中央空气处理单元的初级空气包括:以足以满足空调间通风负载、但不足以供给设计热负载需求的质量和速率输送初级空气。
根据其它实施例,所公开主题包括一种用于空调间的冷却梁***。该***包括用于将来自中央空气处理单元的初级空气输送给冷却梁的初级空气进风口的处理单元。末端单元用于将经调节的返回空气输送给冷却梁的空气进风口。经调节的返回空气可以由末端单元冷却,并且所得在末端单元中与来自中央空气处理单元的初级空气混合以产生结合的初级空气流,该结合的初级空气流由末端单元提供给冷却梁的初级空气进风口。末端单元可以用于将所得结果在末端单元中与来自中央空气处理单元的初级空气混合,以产生结合的初级空气流,将将其提供给冷却梁的初级空气进风口。来自中央空气处理单元的初级空气可以包括用于以足以满足空调间的通风负载、但不足以供给设计热负载需求的质量和速率输送初级空气的机制。末端单元包括冷凝制冷盘管,用以减少返回空气的水分含量。末端单元包括干燥组件,用以减少返回空气的水分含量。
根据实施例,所公开的主题包括一种满足空调间负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中央空气处理单元产生初级空气流。空气处理单元从建筑物外部提供新鲜空气加上可选比例的再循环空气,以形成被输送的初级空气。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来自中央空气处理单元的初级空气输送给冷却梁的进风口并且从末端单元产生经调节的再循环空气流。每个末端单元被连接成接收来自由冷却梁的子集服务的空调间的返回空气,并改变所述返回空气的焓以产生经调节的再循环空气。初级空气在与末端单元产生的再循环空气流结合后被冷却梁接收,初级空气和再循环空气在末端单元内被结合,或通过混合末端单元和中央空气处理单元的输出流而被结合。
输送经调节的返回空气可以包括:在末端单元内冷却来自空调间的返回空气并将所得与来自中央空气处理单元的初级空气混合以产生结合的初级空气流,结合的初级空气流被提供给冷却梁的初级空气进风口。在末端单元中改变焓可以包括去除返回空气中的水分。
根据实施例,所公开的主题包括一种满足空调间的负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具有热交换器的末端单元。该末端单元被连接至空调间以从其接收返回空气。该末端单元被用以使用热交换器调节返回空气,并将经调节的返回空气与包括新鲜空气的初级空气流结合。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产生制热模式信号,并且响应该制热模式信号而配置末端单元和冷却梁中的一个。该配置包括改变进入被占用空间的排放的高宽比或将进入被占用空间的流从第一高宽比排放切换至第二高宽比排放,其中所述第一高宽比和第二高宽比的大小不同。
该方法还可包括响应制冷模式信号而配置末端单元和冷却梁中的一个,该配置包括改变进入被占用空间的排放的高宽比或将进入被占用空间的流从第二高宽比排放切换为第二高宽比排放,其中所述第一高宽比和第二高宽比排放大小不同。
根据实施例,所公开的主题包括用于调节被占用空间的空气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具有热交换器的末端单元。该末端单元被连接至空调间以从其接收返回空气。该末端单元用于使用热交换器调节返回空气,并将经调节的返回空气与包括新鲜空气的初级空气结合。该装置进一步包括冷却梁和用于产生制热模式信号的控制器。该控制器被连接成控制至少一个致动器,该致动器用于响应制热模式信号而重新配置末端单元、冷却梁或其它装置之一。该重新配置包括改变进入被占用空间的排放的高宽比或将进入被占用房间的流从第一高宽比排放切换为第二高宽比排放,其中,所述第一高宽比和第二高宽比大小不同。
末端单元可以包括气闸,该气闸用以改变来自被占用空间的返回气体和来自初级空气流的空气的混合。末端单元可以包括诸如风扇或排风机的动力鼓风机。每个末端单元可以被连接至多个冷却梁并且多个末端单元可以被连接至提供初级空气的空气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根据所公开主题的实施例的冷却梁***。
图2显示了根据所公开主题的另一实施例的冷却梁***。
图3显示了图1所示实施例中使用的末端单元。
图4显示了图2所示实施例中使用的末端单元。
图5A至图5G显示了冷却梁***实施例的多种模式实施例。
图6A和图6B显示了冷却梁***实施例的模式实施例,其中冷却梁或末端单元被配置为制热模式。
图7说明根据所公开主题实施例的采用局域末端单元的冷却梁***。
图8A和图8B显示了具有针对制热模式使用的可替选的可选混合节气门的冷却梁。
图9A至图9C显示了为了在制热模式期间提升混合而可被用于制热的冷却梁单元实施例。
图10A和图10B显示了为了在制热模式期间提升混合而可以被用于制热的末端单元实施例。
图11说明术语“小高宽比气流或射流”和“大高宽比气流或射流”。
图12A和图12B以观察者向上看安装的冷却梁的角度示出可配置冷却梁各自的配置。
图13A和图13B显示了另一可配置的冷却梁实施例的制冷和制热模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阐述的说明书意在作为对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描述,但并不意在代表可以实现本发明的仅有的实施例。为了提供对本发明的彻底理解,详细说明包括特定的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明白,本发明可以无需这些特定的细节而实现。在一些举例中,公知结构和组件以框图的形式示出,以避免使本发明的概念模糊。具体来说,以下提供的示例性实施例明确描述了准备好影印或已打印的文档。这样的细节仅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普通技术人员会意识到,可以使用多种不同格式的文档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参照图1,冷却梁***100向一个或多个空调间110提供制热和制冷。空调间可以是在建筑物、会议厅、仓库、教室、数据中心或任何各种不同被占空间中需要制冷和/或制热的房间。每个房间设置一个或多个冷却梁101,其可以是任何适当的具有热交换器的末端单元,该热交换器由水流或其他传热流体和源空气或通风空气加热或冷却。该末端单元在此被确定为主动式冷却梁。
每个冷却梁101从末端单元122接收最终的初级空气130,该末端单元122调节从空调间110中吸取的返回空气流132。该返回空气流可以从用于(每个)空调间110的一个或多个返回空气节气门提供。返回空气流也可以从多个返回空气节气门中的可选子集来提供,其中一个或多个返回空气节气门位于天花板附近用于制冷模式,而一个或多个返回空气节气门靠近地面位于低处用于制热模式。在实施例中,采用任何适当的控制互联,可基于向空调间提供制热还是制冷而选择制冷或制热返回空气节气门。该选择可以通过例如模式切换气闸来提供。
末端单元122调节来自空调间的返回空气132并将经调节的返回空气与来自空气处理单元120的最初初级空气133混合。该混合形成最终初级空气130气流。返回空气的一部分174(在百分之0和百分之100之间)还可以被送回空气处理单元120。可以提供各种混合箱182以控制返回至末端单元122和空气处理单元120的该部分空气。混合箱和通至空气处理单元的返回空气通道的后续特征可以被提供在任何公开的实施例中。对于任何实施例,可以提供控制器193以控制以下描述的***和组件。控制器可以常用样式产生制热模式信号、制冷模式信号。此外,或者可替选地,控制器可以产生命令或信号以致使实施例中的末端单元和/或冷却梁配置用于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如本公开其他位置所述,可以连接控制器193以控制一个或多个致动器149用来配置冷却梁和/或末端单元气闸。
参照图2,冷却梁***200向一个或多个空调间110提供制热和制冷。如同在前述实施例中那样,空调间可以是在建筑物、会议厅、仓库、教室、数据中心或任何多种不同被占空间中需要制热和/或制冷的房间。如同实施例100中那样,每个房间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冷却梁101。每个冷却梁101接收来自末端单元128和空气处理单元120(其输出在混合接点139被混合)的最终初级空气135。末端单元128调节来自空调间的返回空气流133并且供给经调节的空气137,与此同时,通过混合接点139提供来自空气处理单元120的初级空气131。如前述实施例那样,返回空气流133可以从用于空调间110的一个或多个返回空气节气门提供。返回空气流133还可以由多个返回空气节气门中可选择的子集来提供,其中一些邻近天花板放置用于制冷模式,而一个靠近地面位于低处用于制热模式。如上所述,天花板节气门可以在制冷期间被自动选择,并且地面节气门在制热期间被选择。如同在所有实施例中那样,后者控制可受制于模式切换。
参照图3,末端单元128具有带有热交换器406的流动腔402,该热交换器提供制热或制冷以调节如参照图2所述来自空调间的返回空气流133。在本实施例中以及任何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提供过滤器407。热交换器可以是水制冷液体/空气热交换器、电子空气加热器、气体燃烧炉、或任何适当的热源或冷却源。可替选地,热交换器406可以是具有一个或多个热交换器的多模装置,或者是能提供加热或制冷效果的单一可切换热交换器,或者是在任何给定时间提供选定的制热和制冷功能之一(或向相应空气流提供这两者)的多个装置。经调节的空气作为经调节的供给137离开末端单元128。功能的变化可以由例如模式切换阀提供,模式切换阀将单一热交换器选择性连接至冷却装置和加热装置之一。
在图3的本实施例中,或在以下将要描述的图4的实施例中,气闸可以调节要提供给直接混合节气门421(其可能直接连接至末端单元或通过导管分开)或者连接至一个或多个冷却梁的经调节的供给137的流的比例。提供不同于冷却梁的出口的目的在于冷却梁通常被设计为提供相对低的初级空气量,并且一旦与经过热交换器的被吸入的返回流混合,被梁喷射出的混合空气具有相对低的速度。如果加热的空气以低速从冷却梁所在的天花板水平提供,暖空气就会趋向于保持在高的水平因而在提供舒适性方面效率低。通过从适当的混合节气门中以高速和小高宽比喷射气流,加热喷射流的射出可以更大并且加热流的舒适作用更高。气闸419可以根据模式(制热与制冷)进行切换。还可以在混合出口和梁出口之间提供可变的空气比例。如参照图4的实施例中所述,还可以提供风扇以提供更大的流体积速率。
随着包括直接提供给末端单元的返回空气以及来自空气处理单元的初级空气的体积速率更高,可以满足设计梁体积速率,同时仍提供额外体积以有效使用混合节气门421。在可替选实施例中,在混合节气门输出中使用简单的气闸并且一直允许至少一些空气通往梁输出137。风扇可以是可变速率风扇并且可以在选定条件下被关闭,例如在加热期间(当混合节气门与梁结合使用时)成比例地响应更高负荷。在一些实施例中注意,在制热模式中可以绕过梁且单独使用混合节气门。
参照图4,末端单元122具有带有热交换器406的流动腔,该热交换器提供制热或制冷以调节参照图1所述来自空调间的返回空气流132。热交换器可以是水制冷液体/空气热交换器、电子空气加热器、气体燃烧炉、或任何适当的热源或冷却源。可替选地,热交换器406可以是能供给加热和制冷效果的多模装置或在任何给定时间提供选定的制热和制冷功能之一的多个装置。经调节的返回空气与来自空气处理单元120的初级供应空气133在混合流动腔403中混合,其作为最终初级空气130离开。在本文所述的任何实施例中,可以提供风扇或其他鼓风机411以提供增加的容积流量、在局域的冷却梁组之间平衡流量的能力、或者用以克服热交换器405、过滤器407或其他因素的额外阻力。此外或可替选地,在任何实施例中可以提供气闸419以允许改变初级供应130中返回空气132和供给空气133的混合。
在任何实施例中,气闸419可用以选择来自空气处理单元120的初级供应133和来自空调间的返回空气132的比例。可以如上所述和此处所示那样提供风扇411。在末端单元的不引人注目的实施例中,例如如随后所述与能适合在吊顶上使用的构造一起使用时,可以采用诸如贯流风扇等的适当风扇设计。
在本文中描述的任何***的实施例中,返回空气经过混合阀,该混合阀被用来排出可选择量的返回空气并用来自新鲜空气源的等量新鲜空气替代。所得到的一部分流被馈送给供给末端单元。
在实施例中,末端单元128被构造为除了调节返回气流以外,允许初级供应空气被热交换器调节。
在本文描述的***实施例中,返回空气经过用来排出可选择量的返回空气的混合阀。所得到的被减少的流被馈送给供给末端单元。在另一实施例中,该末端单元混合可选择量的新鲜空气与经调节的返回空气。
在任何所述实施例中,将认识到不同控制方法适合于调节所需制热或制冷的速率。
在任何所述实施例中,末端单元可以包括再生干燥剂以处理至少一部分潜在的空间负载。
在本文描述的***实施例中,末端单元被改装到现有的冷却梁***中,否则现有冷却梁***只能用来提供制冷。通过这种改进,末端单元为***增加了制热能力。
在任何所述的实施例中,末端单元被提供作为改进,以为现有冷却梁***提供增强的制热和/或制冷能力。
在提供冷却梁***的方法中,制冷负载是通过这样的设计来满足的:规定冷却梁空气处理单元的能力基于通风需求,该需求对于处理总制冷负载可能无效。在这种方法中,如同在任何实施例中那样,通过末端单元提供增补的制冷效果。在该***中,末端单元的能力足以满足总制冷负载,该总制冷负载通过由空气处理单元提供的制冷效果得以降低。在实施例中,***被构造为具有特定相关能力的组件。
在冷却梁***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制冷负载是通过这样的设计来满足的:规定冷却梁空气处理单元的能力基于通风需求,而该需求对于处理总制冷负载可能无效。在***中,如同在任何实施例中那样,通过末端单元提供增补的制冷效果。
在控制实施例中,末端单元的热交换器和/或干燥组件在空气处理单元的能力足够时被关闭。在这种实施例中,可以可选择地使返回空气绕过热交换器或干燥组件以减少压力损耗。在实施例中,末端单元128或122的热交换器可以被替换为诸如干燥转轮等的干燥焓控制装置,或者与其组合。
在一个或多个控制实施例中,当通风负载低时,例如在夜间,末端单元提供潜在的和/或可察觉到的负载管理并且空气处理单元被关闭或间歇运行。
一个或多个控制装置(在图中以“XTL”表示)可以被提供用以控制末端单元、空气处理单元或者这两者。在任何实施例中,空气处理单元的数量都独立于末端单元的数量。
在任何实施例中,可以提供冷凝热交换器,而不是干燥剂。在任何末端单元实施例中,热交换器406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热交换器,其中至少一个可以包括冷凝盘管。
如图7所示,在***中,中心空气处理单元300与任何数量的多个末端单元302、304和任何数量的冷却梁单元101的组合可以分层,以使得每个末端单元用于一个或多个冷却梁并且每个空气处理单元用于一个或多个末端单元。在实施例中,末端单元302、304在用于冷却梁时可以被分配和连接至相同的管道。在实施例中,相比冷却梁101而温度更低的传热流体(例如水)供应给末端单元302、304,以允许它们处理一部分潜在负载,因而减少空气处理单元300负担的潜在负载。
在实施例中,末端单元提供额外的能力而无需通过初级通风通道提供额外的空气;例如,图1参考数字133。在实施例中,如所述那样,末端单元122、128可在上游、下游或者它们内部具有风扇或其他鼓风机,以允许它们能使空气循环流通。
如上所述,末端单元可以连接至主供给空气管道,该主供给空气管道向一个或多个冷却梁供给空气,并由空气处理单元提供空气。如所表明的,提供给冷却梁的所有或部分空气(最终初级空气)可以来自主供给空气管道(最初初级空气)。如所述那样,最终初级空气可以是空气处理单元和末端单元之间的串联或平行连接的结果。末端单元可以使房间空气再循环并根据模式提供制热或制冷。末端单元可以仅提供其中一者或另一者或两者。末端单元提供的制冷或制热效果可以从导热流体提供,该导热流体来自锅炉或冷却装置或来自诸如蒸汽压缩装置(例如可逆热泵)等的内部单元或诸如即时按需热水器或制冷器等的液体循环装置。
末端单元可以循环利用来自其所服务的冷却梁的空调间的空气。如前所述,返回空气可以部分地(或全部)返回至空气处理单元。在实施例中,末端单元使空气再循环通过热交换器以提供额外的能力。以这种方式,仅提供制冷的冷却梁可以使用来自末端单元的热量以提供制热能力。这种能力可以作为例如用于缺乏制热能力的现有冷却梁***的改装产品而加入。
任何实施例都可以具有控制器,在负载高于冷却梁***能力的情况下,该控制器激活由末端单元提供的额外的制热或制冷。同样,任何实施例可以具有控制器,在检测到快速跳至目标条件的需求或命令需求的情况下,该控制器激活由末端单元提供的额外制热或制冷。换句话说,在后者情况中,额外的能力被用来克服热惯性,因而允许更低的非占用间隙,诸如在办公建筑物或学校建筑物中的周末期间。检测到需要由末端单元提供的额外能力的条件可以是例如当前温度低于阈值或舒适度。可以采用用于节约能源的开环程序,使用末端单元的辅助能力来调节温度以在预计占用时间段/非占用周期期间维持目标温度或焓轮廓。这样,控制器可以接收该轮廓作为命令或可以存储通过用户界面选择的标准轮廓。
现在参照图5A,在模式实施例中,空调间的制冷负载小于在没有末端单元提供的额外能力的情况下冷却梁制冷***的能力。空气处理单元提供100%的潜在制冷效果并且冷却梁提供的可感觉到的制冷效果。通风由来自空气处理单元的初级空气供应来提供。末端单元是处于旁路模式,其可以是被动的,或者通过本文中其他位置所述的气闸而被主动配置。在这个或其他实施例中,末端单元可以提供通风突发或被用以纠正***中的流量不平衡。
现在参照图5B,在模式实施例中,空调间的制冷负载大于在没有末端单元提供的额外能力的情况下冷却梁制冷***的能力,因此末端单元增加额外的制冷效果以补充空气处理单元。可替选地,如上所述,该模式实施例是响应于开环控制命令而实现的,该命令关注在建立舒适条件之前的极大热惯性和短的下降时间。空气处理单元提供部分潜在制冷效果并且冷却梁提供可感觉到的制冷效果,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末端单元使用其热交换器提供额外的可感觉到的潜在制冷。通风由来自空气处理单元的初级空气供应提供。末端单元为被动的或主动的配置,如本文中其他部分所述的那样,为返回空气流提供额外的制冷效果。
现在参照图5C,在模式实施例中,空调间的制冷负载大于在没有末端单元提供的额外能力的情况下冷却梁制冷***的能力,因此末端单元增加额外的制冷效果以补充空气处理单元。可替选地,如上所述,该模式实施例是响应于开环控制命令实现的,该命令关注在建立舒适条件之前的极大热惯性和短的下降时间。空气处理单元提供部分潜在制冷效果并且冷却梁提供可感觉到的制冷效果,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末端单元使用其热交换器来提供额外的可感觉到的潜在制冷,其热交换器与来自空气处理器的通风空气以及进一步的制冷效果一起相结合。通风由来自空气处理单元的初级空气供应提供。末端单元为被动的或主动的配置,如本文中其他部分所述,其为返回气流提供额外的制冷效果。末端单元可以具有风扇以允许其吸引返回空气并注入提供给冷却梁的组合供给流。
现在参照图5D,在与图5C大致相同的模式实施例中,空气处理单元不提供调节而仅仅提供通风空气。潜在的和可感觉到的制冷通过冷却梁和末端单元提供或仅由末端单元提供。本模式可以在制冷负载被确定为低于末端单元和制冷却梁组合的能力时被调用。可替选地,在一变型中,所有负载由末端单元来满足。
现参照图5E,在模式实施例中,空调间的制热负载小于在没有末端单元提供的额外能力的情况下冷却梁制热***的能力。空气处理单元提供部分制热效果并且冷却梁提供剩余的制热效果。通风由来自空气处理单元的初级空气供应提供。末端单元处于旁路模式,其可以是被动的或通过如本文中其他部分所述的气闸被主动配置。在这个或其他模式实施例中,末端单元可以提供通风突发或用以纠正***中的流量不平衡。
现在参照图5F,在模式实施例中,空调间的制热负担大于在没有末端单元提供的额外能力的情况下冷却梁制热***的能力,因此末端单元增加额外的制热作用以补充空气处理单元。可替选地,如上所述,本模式实施例是响应于开环控制命令而实现的,该命令关注在建立舒适条件之前的极大热惯性和短下降时间。空气处理单元提供部分潜在制热效果并且冷却梁提供制热效果,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末端单元使用其热交换器来提供额外的和潜在的制热。通风由来自空气处理单元的初级空气供应提供。末端单元为被动的或主动的配置,如本文中其他部分所述那样,该配置为返回空气流提供额外的制热作用。
现在参照图5G,在模式实施例中,空调间的制热负载大于在没有末端单元提供的额外能力的情况下冷却梁制热***的能力,因此末端热增加额外的制热效果以补充空气处理单元。可替选的,如上所述,该模式实施例是响应于开环控制命令而实现的,该命令关于在建立舒适条件之前的极大热惯性和短下降时间。空气处理单元提供部分潜在制热效果并且冷却梁提供制热效果,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末端单元使用其热交换器来提供额外的和潜在的制热,其与来自空气处理器的通风气流以及进一步的制热效果同时相结合。通风由来自空气处理单元的初级空气供应提供。末端单元为被动的或主动的配置,如本文中其他部分所述,该配置为返回空气流提供额外的制热效果。末端单元可以具有风扇以允许其吸引返回空气并注入到供给冷却梁的组合的供给流中。
现在参照图5H,在与图5C大致相同的模式实施例中,空气处理单元不提供调节而仅仅提供通风空气。潜在的和可感觉到的制热通过冷却梁和末端单元提供或仅由末端单元提供。本模式可以在制热负载被确定为低于末端单元和冷却梁组合的能力时被调用。可替选地,在一变型中,所有负载由末端单元来满足。
现在参照图6A,在如同图5E至图5H所示的任何实施例中的模式实施例中,冷却梁被配置为有利于制热的制热模式。以下对可配置的冷却梁实施例进行说明。参照图6B,在如同图5E至图5H所示的任何实施例中的模式实施例中,末端单元被配置为有利于制热的制热模式。以下对可配置的末端单元实施例进行说明。
现在参照图9A,可配置的冷却梁700具有带有狭缝排放708的初级空气集气室706,该狭缝排放708由其外罩的组件702和气闸叶片704形成。初级空气704流经狭缝708以形成引导空气720经过热交换器710的喷射流716。叶片704可以是带凹槽的以形成小高宽比喷口并提供均衡以提供精确的间隙708,间隙708有规律地沿冷却梁700纵轴分隔。混合的经调节的空气流经过向下开口通道712离开冷却梁700。如图9B中所示,在制热模式中,气闸叶片704移动至通道712的对面的壁,阻挡气流经过热交换器并且为空气流提供限制更小的通道712,喷嘴708被有效消除。图9C显示了图9A和图9B的实施例的变型,其中,挡板叶片705跨越该梁的纵向长度更小的部分,以使得来自集气室706的空气通过小高宽比的节气门或开孔715离开。气闸叶片707还可以被设置在冷却梁长度上的其他部分以闭合集气室706出口(除了在被叶片705打开的部分之外)。可替选地,图9A中的固定喷嘴配置可以保持,除了在被气闸叶片705打开的部分之外。图12A和图12B以观察者向上看安装的冷却梁的角度示出可配置冷却梁各自的配置。制冷配置在图12A中显示。冷却梁223具有正常配置的缝隙开口225。在图12B中,狭缝的一部分切换为小高宽比的开口231,通过该开口,初级空气可以被大量喷射。缝隙开口225的其余部分可以被关闭或以受限样式保持打开,或者可以如同关于图9C实施例所述那样关闭。
参照图8A,可配置的节气门盒606可以被附加在冷却梁604的端部以允许空气被选择性的从盒内以低展弦的扩散射流排出。节气门盒606可以设有标准的混合扩散器,其被定向为将加热的空气推向大致被冷却梁602覆盖的被占用空间的区域。气流可以通过节气门盒606中的气阀被转向,以朝向混合节气门出口转移初级中的全部或选定部分,混合节气门出口可以位于节气门盒的一侧或底部。在可替选配置中,节气门盒607被设置在冷却梁内部的初级空气集气室的末端端部。节气门盒607可以在制热模式期间打开,以从初级空气集气室放出额外的空气。在末端单元中的风扇可以合作地推动初级空气流以维持经过冷却梁盘管的流动、同时通过节气门盒输送额外空气。后者功能可以被控制器调用以满足更大的通风需求,以及例如响应房间使用调度者的命令。
如图10A所示,在实施例中,混合节气门盒被提供作为用于多个冷却梁804的末端单元的一部分。在所示示例中,末端单元806具有返回节气门822,返回节气门被用于从被占用的空间吸取返回空气。如在图3和图4的实施例中那样,提供热交换器816和过滤器814。来自空气处理器的空气,包括新鲜空气,通过连接818被直接提供至末端单元806。管道812分配来自末端单元806的空气。在前述变型808中,来自空气处理器的空气被依照图3的平行配置直接应用于管道812。在两种实施例中,混合节气门810可选择性地用于与冷却梁的排放结合进行加热或者使用控制气阀而单独加热。混合节气门810在制冷期间可以使用适当的控制气闸(未显示)而被旁路。末端单元806、808可以供应给多个或单个冷却梁。在实施例中,末端单元包含不引人注目的组件,诸如,可选的风扇和其他描述的组件,以此形成能被安装在吊顶上的不引人注目的单一装置。
在任何实施例中,控制器可以响应被检测到的或预测的占用而提供末端单元的额外能力。例如,这可以是与会在制冷模式运行期间产生水分的偶尔大量占有或高活动水平相关的策略。
本文中描述的该发明的实施例包括发明人所知的用于实施权利要求的最佳模式。鉴于本公开,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明白所公开实施例的变型。发明人期望使用被遗留的或脱离本文描述的细节和变型来实现本发明。因此,该发明包括所附权利要求记载主题的修改、变型以及等同内容。
在本申请中,尽管冷却梁单元可能被本领域技术人员定义为“末端单元”,但是术语“末端单元”在这里被用来描述冷却梁***的特定组件。在本申请中,术语“冷却梁”被用来定义冷却梁类型的末端单元,该末端单元包括热交换器并利用初级空气喷嘴来引导气流通过热交换器。
参照图11,术语“小高宽比射流或气流”和“大高宽比气流或射流”在本文中被用于描述冷却梁喷嘴与典型的制热节气门之间的不同特点。例如,诸如由冷却梁223(大高宽比喷射流)产生的大高宽比喷射流通常是由线型缝隙开口225形成。由混合节气门227产生的小高宽比排放、或气流、或喷射流通过小高宽比开口229(或其系列)排出。图11中是从底部观察的视图。
术语“混合节气门”通常被用以定义具有的高宽比小于大约5的散流器或开口。在所有调用使用混合节气门的实施例中,通过冷却梁或末端单元的构造,例如当产生制热模式信号时,初级空气量(包括来自末端单元的空气)可以得以增加。
图13A和图13B显示了另一可配置的冷却梁实施例的制冷和制热模式,其中在冷却梁800被置于制热模式中时,初级空气从集气室802通过热交换器810排放。制热模式显示在图8B中。通常的冷却梁构造显示在图13A中。在通常的冷却梁运行模式中,气闸806和808关闭以形成通道804,该通道形成引导空气流通过热交换器810的喷嘴。如其他部分所述,风门叶片808的边缘809,可以是有凹槽的以限定通道。对置部件可以与带凹槽的叶片配合以形成一些列孔板,以沿冷却梁产生一些列喷嘴。图14A和14B显示了冷却梁801的端部切去部分的一部分。图14A显示了制热配置并且图14B显示了制冷配置。冷却梁801具有带凹槽的气闸叶片808,其与形状为带凹槽的气闸叶片808的镜像的固定叶片815配合。如图14C和图14D所示,当气闸叶片808倾斜至制冷位置时,叶片808和815的镜像凹槽啮合以形成喷嘴开口817,喷嘴开口817被规则地隔开。制冷位置在图14D中示出,并且在图14C中示出在制热和制冷之间的过渡位置。
术语“一”、“该”和相似术语被解释为覆盖单数和复数,除非本文中另外说明或在使用的上下文中可看出。术语“包含”、“具有”、“包括”、以及“含有”是开放式术语,除非另外说明,否则不排除额外的部件或特征。术语“附上”和“连接”意为被部分或全部“包括在内”、“固定”、“整体”或“结合在一起”。除非另有说明,数值的范围包括该范围内的每个单独的数值,并且范围内的每个单独数值被通过详述范围说明,与单独公开一样相同。除非另有说明或澄清,本文描述的方法可以以任何相继顺序执行。本文描述的示例不意在引入对发明的限制。

Claims (17)

1.一种满足空调间的负载的方法,包括:
将来自中央空气处理单元的初级空气输送给冷却梁的初级空气进风口,所述冷却梁具有第一热交换器;
调节从所述空调间吸取的返回空气流;并且
向所述冷却梁的初级空气进风口输送经调节的返回空气;
其中,调节返回空气流包括使用末端单元中的第二热交换器冷却来自所述末端单元中的空调间的返回空气,并且输送经调节的返回空气包括将来自所述末端单元中的第二热交换器的经调节的空气与来自所述中央空气处理单元的初级空气混合以产生结合的初级空气流,所述初级空气流被提供给所述冷却梁的初级空气进风口;
其中,所述末端单元是初级空气被中央空气处理单元所输送到的多个末端单元中的一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输送来自中央空气处理单元的初级空气包括:以足以满足所述空调间的通风负载、但不足以供给设计热负载需求的质量和速率输送初级空气,所述中央空气处理单元通过提供潜在冷却来调整初级空气质量。
3.一种用于空调间的冷却梁***,包括:
多个冷却梁单元,每个所述冷却梁单元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器并用以在初级空气进风口处接收初级空气,通过至少一个喷嘴喷射初级空气以引导次级空气流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被用于接收来自制热或制冷源的液体传热流体;
多个末端单元,每个末端单元用以将来自中央空气处理单元的初级空气输送给冷却梁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冷却梁单元的初级空气进风口;
其中,每个末端单元具有第二热交换器;并且
其中,每个末端单元用以使用末端单元中的第二热交换器调节从所述空调间吸取的返回空气流,将经调节的返回空气与来自所述中央空气处理单元的初级空气混合以产生结合的初级空气流,并且向冷却梁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冷却梁单元的初级空气进风口输送经调节的返回空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其中,每个末端单元的第二热交换器用于冷却来自空调间的返回空气。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其中,来自所述中央空气处理单元的初级空气的质量和速率足以满足空调间的通风负载,但不足以供给设计热负载需求,所述中央空气处理单元用于提供潜在冷却以调整初级空气质量。
6.如权利要求3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其中,每个末端单元包括冷凝制冷盘管,其用以减少返回空气的水分含量。
7.如权利要求3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其中,每个末端单元包括干燥组件,其用以减少返回空气的水分含量。
8.如权利要求3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其中,所述中央空气处理单元用于多个末端单元并且每个末端单元用于多个所述冷却梁。
9.权利要求8所述的***,其中,所述末端单元通过一个或多个结构分布以将所述末端单元靠近由各末端单元服务的所述冷却梁单元放置。
10.一种满足空调间的负载的方法,包括:
从中央空气处理单元产生初级空气流,该空气处理单元从建筑物外部提供新鲜空气加上可选比例的再循环空气,以形成所输送的初级空气;
从将来自所述中央空气处理单元的初级空气输送给冷却梁的进风口,每个冷却梁具有第一热交换器;
从末端单元产生经调节的再循环空气流,每个末端单元被连接成吸取来自由所述冷却梁的子集服务的空调间的返回空气,并改变所述返回空气的焓以产生经调节的再循环空气;
其中,所述初级空气在与所述末端单元产生的经调节的再循环空气流结合后被冷却梁接收,所述初级空气和所述经调节的再循环空气在所述末端单元内结合,或通过混合所述末端单元和所述中央空气处理单元的输出流而结合;
其中,每个末端单元具有第二热交换器;并且
其中,传输经调节的返回空气包括使用末端单元中的第二热交换器冷却来自所述空调间的返回空气,并且将所得与来自所述中央空气处理单元的初级空气混合以产生结合的初级空气流,结合的初级空气流提供给每个冷却梁的初级空气进风口。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末端单元内的焓变化包括从返回空气中去除水分。
12.一种调节被占用空间的空气的方法,包括:
提供具有热交换器的末端单元,所述末端单元被连接至空调间以从其吸取返回空气,以使用热交换器调节返回空气,并将经调节的返回空气与包括新鲜空气的初级空气流结合;
产生制热模式信号;
响应制热模式信号而配置冷却梁,所述配置包括改变进入被占用空间的排放的高宽比或将进入被占用空间的流从第一高宽比排放切换至第二高宽比排放,其中所述第一高宽比和第二高宽比的大小不同。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制冷模式信号而配置所述末端单元和冷却梁中的一个,所述配置包括:改变进入被占用空间的排放高宽比或将进入被占用空间的流从第二高宽比排放切换为第一高宽比排放,其中所述第一高宽比和第二高宽比的大小不同。
14.一种调节被占用空间的空气的装置,包括:
具有热交换器的末端单元,所述末端单元被连接至空调间以从其吸取返回空气,以使用热交换器调节返回空气,并将经调节的返回空气与包括新鲜空气的初级空气结合;
冷却梁;
控制器,用于产生制热模式信号;
至少一个致动器,其用于响应所述制热模式信号而重新配置所述冷却梁,所述重新配置包括:改变进入被占用空间的排放的高宽比或将进入被占用空间的流从第一高宽比排放切换为第二高宽比排放,其中,所述第一高宽比和第二高宽比大小不同。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末端单元包括气闸,所述气闸用以改变来自被占用空间的返回气体和来自所述初级空气流的空气的混合。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末端单元包括鼓风机。
17.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末端单元被连接至多个所述冷却梁。
CN201180007024.4A 2010-01-24 2011-01-24 冷却梁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027921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9780010P 2010-01-24 2010-01-24
US61/297,800 2010-01-24
PCT/US2011/022287 WO2011091380A1 (en) 2010-01-24 2011-01-24 Chilled beam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92118A CN102792118A (zh) 2012-11-21
CN102792118B true CN102792118B (zh) 2015-11-25

Family

ID=44307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7024.4A Active CN102792118B (zh) 2010-01-24 2011-01-24 冷却梁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2) US9726442B2 (zh)
EP (2) EP3196578A1 (zh)
JP (1) JP5863671B2 (zh)
CN (1) CN102792118B (zh)
AU (2) AU2011207455A1 (zh)
BR (1) BR112012018387B1 (zh)
CA (1) CA2787151C (zh)
HK (1) HK1175231A1 (zh)
MX (1) MX352494B (zh)
RU (1) RU2583771C2 (zh)
SG (2) SG10201500549WA (zh)
WO (1) WO2011091380A1 (zh)
ZA (1) ZA2012060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04611B2 (en) * 2012-02-14 2017-10-31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HVAC controller with ventilation boost control
MX356751B (es) * 2012-03-16 2018-06-12 Oy Halton Group Ltd Viga enfriada con múltiples modos.
US9188993B2 (en) * 2012-11-02 2015-11-17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nsing dew point in a building space
WO2014111742A1 (en) * 2013-01-21 2014-07-24 Carrier Corporation Advanced air terminal
US10408712B2 (en) 2013-03-15 2019-09-10 Vertiv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ergy analysis and predictive modeling of components of a cooling system
US10215431B2 (en) * 2013-03-18 2019-02-26 Carrier Corporation Compact air handler with multiple fans
KR101597753B1 (ko) 2014-07-23 2016-02-26 한국건설기술연구원 칠드빔 공조설비와 소화설비의 통합 시스템
CN105042741B (zh) * 2015-07-07 2018-06-29 同济大学 喷射制冷与主动式冷梁联合应用***
MX2019002951A (es) * 2016-09-15 2019-09-11 Armstrong World Ind Inc Sistema de techo con movimiento aereo.
RU176378U1 (ru) * 2017-02-09 2018-01-17 Волкаст Лимитед Приточно-очистительная вентиляцион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CN118369543A (zh) * 2021-07-30 2024-07-19 递安智能微气候合资公司 带加热清洁空气的供应-再循环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24233A (en) * 1967-06-22 1969-01-28 Lithonia Lighting Inc Comfort conditioning system
US4181253A (en) * 1977-12-23 1980-01-01 Conn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Inc. Ceiling air diffuser and induction apparatus
US20050056042A1 (en) * 2003-09-12 2005-03-17 Davis Energy Group, Inc. Hydronic rooftop cooling systems
CN101057205A (zh) * 2004-09-23 2007-10-17 特罗克斯英国有限公司 冷却方法和装置
WO2008119893A1 (en) * 2007-04-03 2008-10-09 Valtion Teknillinen Tutkimuskeskus Supply air device and method for purification of air in a supply air device
CN101576299A (zh) * 2008-05-06 2009-11-11 弗拉克特伍德斯股份有限公司 冷却供给空气的方法
CN101576304A (zh) * 2008-05-06 2009-11-11 弗拉克特伍德斯股份有限公司 用室外空气冷却室内装置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32323A (en) 1956-12-03 1962-05-01 Carrier Corp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US3172463A (en) 1959-06-30 1965-03-09 Carrier Corp Air conditioning units
US3122201A (en) 1960-05-05 1964-02-25 Carrier Corp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US3217788A (en) 1962-03-27 1965-11-16 Svenska Flaektfabriken Ab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ividual adjustment of room temperature connected to a common primary air supply
US3114505A (en) * 1963-01-23 1963-12-17 Barber Colman Co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US3434233A (en) 1966-03-24 1969-03-25 Jesse W Dean Combination book and playhouse
US3390720A (en) * 1966-07-06 1968-07-02 Lithonia Lighting Inc Comfort conditioning system
GB1274540A (en) * 1969-11-14 1972-05-17 Hendrik Jacobus Spoormaker Improvements in air conditioning and in air conditioning terminal units therefor
US3720258A (en) 1970-07-14 1973-03-13 Kilpatrick & Co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with variable primary air volume terminal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for
US3823870A (en) 1970-07-14 1974-07-16 Kilpatrick & Co Air conditioning with mixing duct
EP0023757A1 (en) 1979-06-21 1981-02-11 Christopher Evan Mundell Tibbs Ventilation heat exchanger
US4473107A (en) 1981-08-19 1984-09-25 Building Facilities Corporation Fan/coil induction unit, system, and method
DE3644590A1 (de) * 1986-12-27 1988-07-14 Ltg Lufttechnische Gmbh Lufttechnisches geraet zum einblasen von zuluft in einen raum
JPH02103324A (ja) 1988-10-12 1990-04-16 Toda Constr Co Ltd インテリジェントビル対応空調システム
JPH0814389B2 (ja) * 1990-09-03 1996-02-14 高砂熱学工業株式会社 直膨型熱交換器を用いたクリーンルーム
JP3123628B2 (ja) * 1992-12-24 2001-01-15 三機工業株式会社 クリーンルーム用空調システム
JP3375099B2 (ja) * 1994-09-19 2003-02-10 三機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装置
US6079626A (en) 1996-01-16 2000-06-27 Hartman; Thomas B. Terminal unit with active diffuser
US5953926A (en) 1997-08-05 1999-09-21 Tennessee Valley Authority Heating, cooling, and dehumidifying system with energy recovery
US6213867B1 (en) * 2000-01-12 2001-04-10 Air Handling Engineering Ltd. Venturi type air distribution system
US6427454B1 (en) * 2000-02-05 2002-08-06 Michael K. West Air conditioner and controller for active dehumidification while using ambient air to prevent overcooling
FI117682B (fi) * 2000-11-24 2007-01-15 Halton Oy Tuloilmalaite
FI113693B (fi) * 2000-12-07 2004-05-31 Halton Oy Tuloilmalaite
US6789618B2 (en) 2001-09-05 2004-09-14 Frederick J. Pearson Energy recycling air handling system
US6569010B1 (en) * 2002-04-25 2003-05-27 Nuclimate Air Quality Systems, Inc. Induced air distribution system
US6623353B1 (en) * 2002-05-07 2003-09-23 Air Handling Engineering Ltd. Venturi type air distribution system
WO2003102484A2 (de) 2002-06-03 2003-12-11 Rubitherm Gmbh Verfahren zur wärme- und kälteversorgung eines raumes und gebaüdes mit einer mehrzahl von räumen
NL1026436C2 (nl) * 2004-06-17 2005-12-20 Nijburg Invest B V Ventilatie-inrichting.
US9459015B2 (en) 2005-05-06 2016-10-04 John Chris Karamanos HVAC system and zone control unit
EP1955000A1 (en) 2005-12-02 2008-08-13 Galletti SPA Terminal unit of heating or cooling system
FI122286B (fi) 2006-01-16 2011-11-15 Halton Oy Tuloilmalaite ja menetelmä ilmavirtausmäärän säädössä
WO2008076116A1 (en) 2006-12-21 2008-06-26 Carrier Corporation Bicentric direct vent terminal
WO2009089618A1 (en) 2008-01-16 2009-07-23 Mcnnnac Energy Services Inc. Cooling system for building air supply
US20090264062A1 (en) * 2008-04-16 2009-10-22 Nuclimate Air Quality Systems, Inc. Ventilation system
GB2464984B (en) 2008-11-03 2010-09-15 Laing O Rourke Plc Environmental climate control for commercial buildings
US20100140363A1 (en) 2008-12-05 2010-06-10 Joachim Hirsch Air powered terminal unit and system
SG166063A1 (en) 2009-04-13 2010-11-29 Kimura Kohki Co Heating and cooling unit, and heating and cooling apparatus
WO2011041408A2 (en) 2009-09-29 2011-04-07 Carrier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intaining air temperature within a building hvac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24233A (en) * 1967-06-22 1969-01-28 Lithonia Lighting Inc Comfort conditioning system
US4181253A (en) * 1977-12-23 1980-01-01 Conn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Inc. Ceiling air diffuser and induction apparatus
US20050056042A1 (en) * 2003-09-12 2005-03-17 Davis Energy Group, Inc. Hydronic rooftop cooling systems
CN101057205A (zh) * 2004-09-23 2007-10-17 特罗克斯英国有限公司 冷却方法和装置
WO2008119893A1 (en) * 2007-04-03 2008-10-09 Valtion Teknillinen Tutkimuskeskus Supply air device and method for purification of air in a supply air device
CN101576299A (zh) * 2008-05-06 2009-11-11 弗拉克特伍德斯股份有限公司 冷却供给空气的方法
CN101576304A (zh) * 2008-05-06 2009-11-11 弗拉克特伍德斯股份有限公司 用室外空气冷却室内装置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天富等.风机盘管空调***.《空调设备》.科学出版社,200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091380A1 (en) 2011-07-28
CN102792118A (zh) 2012-11-21
EP2526362A4 (en) 2013-09-18
SG10201500549WA (en) 2015-03-30
HK1175231A1 (zh) 2013-06-28
AU2016201936B2 (en) 2018-03-22
JP2013518235A (ja) 2013-05-20
JP5863671B2 (ja) 2016-02-17
RU2012135066A (ru) 2014-02-27
CA2787151C (en) 2017-10-31
US20140318733A1 (en) 2014-10-30
EP2526362A1 (en) 2012-11-28
AU2011207455A1 (en) 2012-08-30
SG182507A1 (en) 2012-08-30
MX2012008519A (es) 2012-08-31
BR112012018387B1 (pt) 2020-12-08
EP2526362B1 (en) 2017-04-12
MX352494B (es) 2017-11-28
RU2583771C2 (ru) 2016-05-10
CA2787151A1 (en) 2011-07-28
AU2016201936A1 (en) 2016-04-21
US20120295532A1 (en) 2012-11-22
EP3196578A1 (en) 2017-07-26
US9726442B2 (en) 2017-08-08
ZA201206069B (en) 2022-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92118B (zh) 冷却梁装置、***和方法
US6792767B1 (en) Controls for air conditioner
US10876747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latent heat extraction
US6976524B2 (en) Apparatus for maximum work
CN204648544U (zh) 室内环境控制机组和***以及建筑***和被动式建筑物
US20060183419A1 (en) Air handling unit mixing method and system
JP6060186B2 (ja) 複数のモードを有するチルドビーム
CN104776527A (zh) 室内环境控制机组和***以及建筑***和被动式建筑物
US11976843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latent heat extraction
CN105546684A (zh) 室内环境控制机组以及建筑物
GB2540139B (en) Combined ventilation, cooling and humid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JP2006349276A (ja)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外気冷房運転方法
US6834714B2 (en) Variable constant volume cooling/heating unit
KR102532551B1 (ko) 환기 및 냉방 통합 공기조화시스템
CN104279659B (zh) 用于向房间提供空气的布置
CN112923439A (zh) 新风***和冷媒循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7523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7523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