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87905A - 发动机送气装置以及设置此装置的汽车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送气装置以及设置此装置的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87905A
CN102787905A CN201210283582XA CN201210283582A CN102787905A CN 102787905 A CN102787905 A CN 102787905A CN 201210283582X A CN201210283582X A CN 201210283582XA CN 201210283582 A CN201210283582 A CN 201210283582A CN 102787905 A CN102787905 A CN 1027879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air supply
supply plant
breathing pipe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8358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栋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1028358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87905A/zh
Publication of CN1027879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79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送气装置以及设置此装置的汽车。该装置包括外壳、通气管、扇叶、旋转式抽气装置、进气口以及排气口;通气管的两端分别与外壳转动连接;扇叶设置在通气管的内部;旋转式抽气装置位于外壳的内部,并与通气管同轴设置;进气口与排气口分别设置在位于旋转式抽气装置的两侧的外壳的侧壁上。该汽车包括发动机送气装置;发动机送气装置的排气口与汽车发动机的进气通道相通;汽车发动机的排气通道与发动机送气装置的通气管相通;汽车的尾气排管与发动机送气装置的通气管相通。该发动机送气装置以及设置此装置的汽车与现有的自然吸气方式相比能够使发动机获得更多进气量,提高发动机的最大功率,进而提升动力性能。

Description

发动机送气装置以及设置此装置的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送气装置以及设置此装置的汽车。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的发动机进气方式一般都为自然吸气式,所谓自然吸气是指利用大气压将空气压入燃烧室的一种形式。在使用这种方式进气时,由于大气压是一定的,所以发动机进气的最大效率是基本固定的。
但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所需要的进气量是变化的,功率越高需要的进气量就越大。当达到一定功率时,发动机所需的进气量会超过实际的进气量,出现进气量不足的情况,造成发动机的功率不足,进而影响汽车的动力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送气装置。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设置有此装置的汽车。
本发明所述的发动机送气装置以及设置此装置的汽车能够提高发动机的进气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发动机送气装置,包括外壳、通气管、扇叶、旋转式抽气装置、进气口以及排气口;所述通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且均与外壳的外部相通,所述通气管的中部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扇叶设置在所述通气管的内部,并与所述通气管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式抽气装置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并与所述通气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式抽气装置与所述通气管同轴设置;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排气口分别设置在位于所述旋转式抽气装置的两侧的所述外壳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前述的发动机送气装置中,所述外壳的内部由一块挡板分为进气室和排气室;所述进气口与所述进气室相通;所述排气口与所述排气室相通;所述挡板的中部设有流通口;所述旋转式抽气装置与所述流通口相配合。
进一步地,前述的发动机送气装置中,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排气口均位于所述外壳的同一侧,且所述排气口与所述排气室通过排气管相通。
进一步地,前述的发动机送气装置中,所述通气管的两端分别为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外壳上设有与所述进气端相配合的废气进口。
进一步地,前述的发动机送气装置中,所述外壳上设有与所述出气端相配合的废气出口。
进一步地,前述的发动机送气装置中,所述进气端与所述外壳之间通过轴承连接。
进一步地,前述的发动机送气装置中,所述出气端与所述外壳之间通过轴承连接。
进一步地,前述的发动机送气装置中,所述旋转式抽气装置为抽气扇叶。
进一步地,前述的发动机送气装置中,所述旋转式抽气装置为离心式涡轮。
汽车,包括上述任意一种发动机送气装置;所述发动机送气装置的排气口与所述汽车的发动机的进气通道相通;所述汽车的发动机的排气通道与所述发动机送气装置的通气管相通;所述汽车的尾气排管与所述发动机送气装置的通气管相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发动机送气装置以及设置此装置的汽车通过利用发动机产生的废气通过通气管,从而驱动设置在通气管内的扇叶转动,在扇叶转动的同时也带动通气管整体以及旋转式抽气装置转动。旋转式抽气装置转动时会通过进气口将外部的气体抽进外壳内,然后从排气口排入汽车发动机的进气通道。这种方式能够以发动机的废气为动力将空气强制抽入发动机送气装置内部并输送至发动机,与现有的自然吸气方式相比能够在不增加额外动力的情况下使发动机获得更多的进气量,提高发动机的最大功率,进而提升汽车的动力性能。
此外,本发明所提供的发动机送气装置以及设置此装置的汽车还具有下列技术效果:
(1)通过将外壳的内部隔成两部分,可以有效防止被旋转式抽气装置抽进来的空气再回流至进气口;
(2)通过在外壳上设置与通气管的进气端相配合的废气进口以及与通气管的出气端相配合的废气出口,可以方便发动机送气装置与发动机的排气通道以及汽车的尾气排管相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所述发动机送气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所述发动机送气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所述通气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外壳,2-通气管,3-扇叶,4-旋转式抽气装置,5-进气口,6-排气口,7-挡板,8-进气室,9-排气室,10-流通口,11-废气进口,12-废气出口,13-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发动机送气装置,包括外壳、通气管、扇叶、旋转式抽气装置、进气口以及排气口;所述通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且均与外壳的外部相通,所述通气管的中部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扇叶设置在所述通气管的内部,并与所述通气管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式抽气装置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并与所述通气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式抽气装置与所述通气管同轴设置;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排气口分别设置在位于所述旋转式抽气装置的两侧的所述外壳的侧壁上。
这样发动机产生的废气通过通气管可驱动设置在通气管内的扇叶转动,在扇叶转动的同时也带动通气管整体以及旋转式抽气装置转动。旋转式抽气装置转动时会通过进气口将外部的气体抽进外壳内,然后从排气口排入汽车发动机的进气通道。这种方式能够以发动机的废气为动力将空气强制抽入发动机送气装置内部并输送至发动机,与现有的自然吸气方式相比能够在不增加额外动力的情况下使发动机获得更多的进气量,提高发动机的最大功率,进而提升汽车的动力性能。
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壳的内部由一块挡板分为进气室和排气室;所述进气口与所述进气室相通;所述排气口与所述排气室相通;所述挡板的中部设有流通口;所述旋转式抽气装置与所述流通口相配合。这样可以有效防止被旋转式抽气装置抽进来的空气再回流至进气口。
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排气口均位于所述外壳的同一侧,且所述排气口与所述排气室通过排气管相通。这样接口相对集中,更加便于安装。
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通气管的两端分别为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外壳上可设有与所述进气端相配合的废气进口。所述外壳上还可设有与所述出气端相配合的废气出口。这样可以方便发动机送气装置与发动机的排气通道以及汽车的尾气排管相连接。
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气端与所述外壳之间可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出气端与所述外壳之间也可通过轴承连接。这样可以减小通气管在转动过程中与外壳之间的摩擦力,减少动能损失,使通气管的转动速度提高,进一步提高进气量。
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旋转式抽气装置为抽气扇叶或离心式涡轮。这两种方式都是比较常用的利用自身旋转来实现气流运动的装置,本身结构简单而且效果也很好。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任意一种发动机送气装置;所述发动机送气装置的排气口与所述汽车的发动机的进气通道相通;所述汽车的发动机的排气通道与所述发动机送气装置的通气管相通;所述汽车的尾气排管与所述发动机送气装置的通气管相通。这样装有这种发动机送气装置的汽车的发动机便可获得更大的进气量,汽车的动力性能也更好。
为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具体实施例
如图1至3所示,发动机送气装置,包括外壳1、通气管2、扇叶3、旋转式抽气装置4、进气口5以及排气口6;通气管2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外壳1转动连接,且均与外壳的外部相通,通气管2的中部位于外壳1的内部;扇叶3设置在通气管2的内部,并与通气管2固定连接;旋转式抽气装置4位于外壳1的内部,并与通气管2的外壁固定连接,旋转式抽气装置4与通气管2同轴设置;进气口5与排气口6分别设置在位于旋转式抽气装置4的两侧的外壳1的侧壁上。
外壳1的内部由一块挡板7分为进气室8和排气室9;进气口5与排气口6均位于外壳1的同一侧,进气口5与进气室8相通;排气口6与排气室9通过排气管13相通。挡板7的中部设有流通口10;旋转式抽气装置4与流通口10相配合。
通气管2的两端分别为进气端和出气端;外壳1上设有与进气端相配合的废气进口11和与出气端相配合的废气出口12。旋转式抽气装置4为离心式涡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方式或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方式或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发动机送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通气管、扇叶、旋转式抽气装置、进气口以及排气口;所述通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且均与外壳的外部相通,所述通气管的中部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扇叶设置在所述通气管的内部,并与所述通气管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式抽气装置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并与所述通气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式抽气装置与所述通气管同轴设置;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排气口分别设置在位于所述旋转式抽气装置的两侧的所述外壳的侧壁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送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部由一块挡板分为进气室和排气室;所述进气口与所述进气室相通;所述排气口与所述排气室相通;所述挡板的中部设有流通口;所述旋转式抽气装置与所述流通口相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送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排气口均位于所述外壳的同一侧,且所述排气口与所述排气室通过排气管相通。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送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的两端分别为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外壳上设有与所述进气端相配合的废气进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送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有与所述出气端相配合的废气出口。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送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端与所述外壳之间通过轴承连接。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送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端与所述外壳之间通过轴承连接。
8.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送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式抽气装置为抽气扇叶。
9.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送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式抽气装置为离心式涡轮。
10.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送气装置;所述发动机送气装置的排气口与所述汽车的发动机的进气通道相通;所述汽车的发动机的排气通道与所述发动机送气装置的通气管相通;所述汽车的尾气排管与所述发动机送气装置的通气管相通。
CN201210283582XA 2012-08-09 2012-08-09 发动机送气装置以及设置此装置的汽车 Pending CN1027879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83582XA CN102787905A (zh) 2012-08-09 2012-08-09 发动机送气装置以及设置此装置的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83582XA CN102787905A (zh) 2012-08-09 2012-08-09 发动机送气装置以及设置此装置的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87905A true CN102787905A (zh) 2012-11-21

Family

ID=47153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83582XA Pending CN102787905A (zh) 2012-08-09 2012-08-09 发动机送气装置以及设置此装置的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87905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29920A (ja) * 2000-05-23 2001-11-30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EP1424133A2 (de) * 2002-11-20 2004-06-02 Mann + Hummel GmbH Fliehkraftabscheider
WO2010063296A1 (de) * 2008-12-01 2010-06-10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Emissionsreinigungssystem sowie verfahren zur emissionsminderung von verbrennungsmotoren bei abgeschaltetem motor
CN202001100U (zh) * 2011-02-25 2011-10-05 李鹏巽 一种能提高发动机功率和降低尾气排放的结构
CN202832770U (zh) * 2012-08-09 2013-03-27 何栋豪 发动机送气装置以及设置此装置的汽车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29920A (ja) * 2000-05-23 2001-11-30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EP1424133A2 (de) * 2002-11-20 2004-06-02 Mann + Hummel GmbH Fliehkraftabscheider
EP1424133A3 (de) * 2002-11-20 2005-09-21 Mann + Hummel GmbH Fliehkraftabscheider
WO2010063296A1 (de) * 2008-12-01 2010-06-10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Emissionsreinigungssystem sowie verfahren zur emissionsminderung von verbrennungsmotoren bei abgeschaltetem motor
CN202001100U (zh) * 2011-02-25 2011-10-05 李鹏巽 一种能提高发动机功率和降低尾气排放的结构
CN202832770U (zh) * 2012-08-09 2013-03-27 何栋豪 发动机送气装置以及设置此装置的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20692A (zh) 双驱并联顺序增压压气机
CN203308546U (zh) 增压发动机的油气分离装置
CN102230429A (zh) 一种egr气体混合器
CN201730680U (zh) 电动涡轮增压器
CN105276650B (zh) 一种带辅助进风功能的油烟机
CN202832770U (zh) 发动机送气装置以及设置此装置的汽车
CN202001100U (zh) 一种能提高发动机功率和降低尾气排放的结构
CN102787905A (zh) 发动机送气装置以及设置此装置的汽车
CN102828813A (zh) 一种自吸涡鼓增压节能器
CN205714871U (zh) 一种阶梯风扇的轴流风机
CN201865810U (zh) 重型汽车强力旋流三级空气滤清器
CN105258194B (zh) 一种带二次进风功能的油烟机
CN205013119U (zh) 涡轮增压装置、涡轮增压发动机及汽车
CN102155287B (zh) 一种尾气排放的结构
CN102865134B (zh) 一种自吸鼓风机增压节能器
CN102536411A (zh) 直列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排气歧管
CN203476409U (zh) 一种具有气流引射功能的涡轮增压器涡轮箱
CN106089404B (zh) 能够增压进气的发电机组
CN205316426U (zh) 一种带辅助进风功能的油烟机
CN203669994U (zh) 带增压装置的汽车发电机
CN205316425U (zh) 一种带二次进风功能的油烟机
CN205779028U (zh) 高功率叶片式气动马达
CN103241684B (zh) 具有吹风机构的叉车用散热器
CN205041323U (zh) 一种高效吸尘器电机
CN204152611U (zh) 新型机动车排气装置及新型机动车排气装置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21121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