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36145A - 增光膜、其制备方法及使用该增光膜的器件 - Google Patents

增光膜、其制备方法及使用该增光膜的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36145A
CN102736145A CN2012102192488A CN201210219248A CN102736145A CN 102736145 A CN102736145 A CN 102736145A CN 2012102192488 A CN2012102192488 A CN 2012102192488A CN 201210219248 A CN201210219248 A CN 201210219248A CN 102736145 A CN102736145 A CN 1027361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hancement film
bright enhancement
kinds
combination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1924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辛艳
张建新
王锦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O-LITE Inc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O-LIT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O-LITE Inc filed Critical FIRST O-LITE Inc
Priority to CN20121021924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36145A/zh
Publication of CN1027361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61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光膜、其制备方法及使用该增光膜的器件,本发明的增光膜,包括增光层及附着于增光层一侧且可透光的保护层,所述增光层包括固定层及散布在固定层的散射体。本发明的增光膜可以用于发光器件或显示器件,本发明的保护层具有较高的硬度,可以有效减少外物划伤增光膜;本发明的保护层还具有增光效果;本发明的增光膜可以独立于发光器件制造工艺之外而单独制造,适合大规模的连续化生产,而且使用时只需贴附于发光器件表面即可,十分方便。

Description

增光膜、其制备方法及使用该增光膜的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光膜,尤其是涉及一种用在光电器件中提高发光效果且具有较高硬度的增光膜。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以其效率高、响应快、视角广等独特优势,在照明和显示领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关注。一种典型的OLED发光器件的基本结构是在阳极和阴极之间堆叠多层有机材料,请参图1所示,其中阳极(14)是由透明材料例如氧化铟锡(ITO)制成,阴极(22)是由可反射光线的材料例如银或银的氧化物制成,阳极的一侧是附着在透光基板(10)上,有机材料层(30)的总厚度约为几百纳米。电极加压后,有机材料层产生光线。
由于OLED器件是由多层材料组成,各材料的光折射率不同,通常有机材料层(30)及阳极(14)的光折射率较高,基板(10)的光折射率较低,但都高于空气的光折射率。所以光线在阳极(14)与基板(10)的界面、基板(10)与空气的界面上具备光发生全反射的光折射率条件。有机材料层(30)发出的光是朝各个方向的,所以在上述两种界面上入射角较小的光线1能够穿出基板(10)成为可以利用的光,这部分光线大约为20%。在基板(10)与空气的界面上,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的光线2会发生全反射,这部分光线将被反射回去而无法成为可利用的光,这部分光线大约为30%。其他光线在在阳极(14)与基板(10)的界面上全反射或被内部材料吸收。
现有技术中有些使用了较大体积的光提取结构改变光的方向实现增光效果,诸如半球透镜或棱镜等。该等结构成本高且比较粗大笨重,不利于大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大批量生产且具有较高硬度的增光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增光膜,包括增光层及附着于增光层一侧且可透光的保护层,所述增光层包括固定层及散布在固定层的散射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增光层的另一侧附着有偶联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护层的材料是有机材料或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护层的有机材料选自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聚酯、异氰酸酯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护层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是主体树脂与加硬颗粒的混合物,所述主体树脂选自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聚酯、异氰酸酯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加硬颗粒的粒径范围是5-1000纳米。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保护层是金属化合物形成的匀相凝胶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硬颗粒的材料选自氟化镁、硫酸钡、氧化硅、氧化镁、氧化锆、硫化锌、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锌、氧化硅、氮化硅中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硬颗粒的材料选自聚烯烃类、聚酯类、聚酰胺类、聚酰亚胺类中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硬粒子的材料选自有机-无机杂化物。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主体树脂与加硬颗粒的质量比例选自100:1-1:10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层的材料可选自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聚酯、异氰酸酯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散射体的粒径为100纳米-100微米,且散射体的光折射率与固定层的光折射率相差0.05 – 2。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射体的材料选自氟化镁、硫酸钡、氧化硅、氧化镁、氧化锆、硫化锌、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锌、氧化硅、氮化硅中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射体的材料选自聚烯烃类、聚酯类、聚酰胺类、聚酰亚胺类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射体的材料选自有机-无机杂化物。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偶联层的材料选自有机铬络合物类、硅烷类、钛酸酯类、铝酸化合物类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增光层包括分散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增光层的厚度为0.1-300微米。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增光膜的厚度为0.1-1000微米。
本发明增光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一层载体上涂加成膜液、固化形成增光层;
(2)在增光层上涂加加硬液、固化形成保护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成膜液的成分包括树脂、散射体、光引发剂、分散剂及溶剂的混合物。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硬液的成分包括树脂、光引发剂及溶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硬液的成分包括还包括金属化合物和添加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溶剂可选自芳烃类、脂类、酮类、醇类、水中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树脂选自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聚酯、异氰酸酯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制备方法还包括在载体上涂加成膜液固化形成增光层之前涂加偶联剂液形成偶联层的步骤。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偶联剂液的成分为偶联剂、乙醇、水、挥发性酸,偶联剂选自有机铬络合物类、硅烷类、钛酸酯类、铝酸化合物类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本发明还包括使用增光膜的发光器件。
本发明还包括使用增光膜的显示器件。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保护层具有较高的硬度,可以有效减少外物划伤增光膜;本发明的保护层还具有增光效果;本发明的增光膜可以独立于发光器件制造工艺之外而单独制造,适合大规模的连续化生产,而且使用时只需贴附于发光器件表面即可,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OLED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增光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参图2所示,本发明的增光膜的厚度为0.1-1000微米,其包括增光层102、附着于增光层102一侧的保护层101及附着于增光层102另一侧的偶联层103。增光膜通过偶联层103贴附于OLED器件的基板104上,从而可以实现本领域所称的外光提取。
所述增光层102包括固定层及散布在固定层内的散射体。散射体可以均匀地分散在固定层中,也可以分散在固定层的某一界面上。固定层的材料可选自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聚酯、异氰酸酯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散射体的材料选自无机物、有机物或有机-无机杂化物。无机物散射体选自氟化镁、硫酸钡、氧化硅、氧化镁、氧化锆、硫化锌、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锌、氧化硅、氮化硅中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有机物散射体选自:聚烯烃类如聚苯乙烯、聚乙烯等;聚酯类如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聚酰胺类如尼龙66等、聚酰亚胺类如醚酐型聚酰亚胺等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有机-无机杂化物散射体可以选自(1)无机粒子外包覆有机物如聚苯乙烯/二氧化硅复合微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氧化硅复合微球等;(2)有机胶粒外包覆无机物如二氧化钛/聚苯乙烯复合微球等中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
散射体可以为规则或不规则的颗粒,颗粒的粒径可以在100纳米-100微米之间。散射体材料的光折射率与固定层材料的光折射率相差0.05-2。
所述保护层101的材料是有机材料或是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有机保护层的材料可选自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聚酯、异氰酸酯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有机-无机杂化保护层的组成可为以下两种:主体树脂与粒径范围为5-1000纳米的加硬颗粒组成的非均相杂化膜;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得的均相的凝胶膜。所述主体树脂选自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聚酯、异氰酸酯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
凝胶膜是利用含高化学活性组分的化合物作前驱体,在液相下将这些原料均匀混合,并进行水解、缩合化学反应,在溶液中形成稳定的透明溶胶体系,此时利用旋涂、喷涂等涂布方式将溶胶制备成膜后,陈化使胶粒间缓慢聚合,形成三维空间网络结构的凝胶,再经干燥、烧结固化即得到凝胶膜,整个制备工艺即为溶胶-凝胶法。本实施例的高化学活性组分的化合物选自金属化合物。
保护层101具有较高的硬度,其附着于增光层102外侧,能够防止增光层102被意外刮伤。
所述偶联层103的材料选自可与OLED器件基板104形成化学键合作用的物质,此键合作用包括络合、离子、共价、氢键等,材料可选自有机铬络合物类、硅烷类、钛酸酯类、铝酸化合物类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偶联层103用于增强增光膜与OLED器件基板104的附着力,使增光膜不易脱落。
增光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偶联层
将偶联剂加至含乙醇的质量百分比为90%的乙醇与水的混合物中,微量滴加醋酸溶液形成偶联剂液,醋酸调节偶联剂液的pH值在3.5-5.5间用以促进偶联剂水解与载体表面形成键接结构,将该偶联剂液滴加于洁净的载体表面,利用旋涂仪在1000rpm的转速下旋涂成膜得到偶联层。成膜后乙醇、水及醋酸已挥发。其中偶联剂的材料可以选自有机铬络合物类、硅烷类、钛酸酯类、铝酸化合物类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上述醋酸可以替换为盐酸等挥发性酸。上述载体可以是玻璃、有机薄膜、OLED发光器件、LED发光器件等物体。
(2)制备增光层
在偶联层表面滴加成膜液,以3000rpm的转速将其旋涂成膜,紫外光固化(UV固化)后得到增光层。该成膜液的成分为树脂、散射体、光引发剂、分散剂及溶剂的混合物。其中散射体的粒径在100纳米-100微米之间;散射体的材料可以选自无机、有机或有机-无机杂化物。无机物散射体选自氟化镁、硫酸钡、氧化硅、氧化镁、氧化锆、硫化锌、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锌、氧化硅、氮化硅中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有机物散射体可以选自:聚烯烃类如聚苯乙烯、聚乙烯等;聚酯类如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聚酰胺类如尼龙66等、聚酰亚胺类如醚酐型聚酰亚胺等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有机-无机杂化物散射体可以选自(1)无机粒子外包覆有机物如聚苯乙烯/二氧化硅复合微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氧化硅复合微球等;(2)有机胶粒外包覆无机物如二氧化钛/聚苯乙烯复合微球等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树脂材料可以选自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聚酯、异氰酸酯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溶剂可以选自芳烃类、脂类、酮类、醇类、水中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散射体的质量百分比约为10%,树脂的质量百分比约为10%,分散剂的质量百分比约为1%,光引发剂的质量百分比约为0.5%,其余为溶剂。光引发剂的作用是使树脂在紫外光作用下引发双键交联,从而使树脂固化。分散剂的作用是使散射体更容易散布在树脂中。制备的增光层的厚度为0.1-300微米。
(3)制备保护层
在3000rpm的转速下在增光层上旋涂加硬液,紫外光固化(UV固化)后得到保护层。其中加硬液的成分为树脂、光引发剂及溶剂。其中树脂选自环氧树脂、 丙烯酸树脂、聚氨酯、聚酯、异氰酸酯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溶剂可以选自芳烃类、脂类、酮类、醇类、水中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树脂的质量百分比约为40%,光引发剂质量百分比约为1%,其余为溶剂。光引发剂的作用是使树脂在紫外光作用下引发树脂中的双键交联,从而使树脂固化。
本实施例的增光膜,用胶带法测得附着力为5B(ASTM-3359),用铅笔硬度法测得硬度为2H。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保护层的制备:在1000rpm的转速下在增光层上旋涂加硬液,紫外光固化(UV固化)后得到保护层。其中加硬液的成分为树脂、溶剂、分散粒子及光引发剂。其中树脂选自环氧树脂、 丙烯酸树脂、聚氨酯、聚酯、异氰酸酯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溶剂可以选自芳烃类、脂类、酮类、醇类、水中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加硬颗粒可选自无机物、有机物或有机-无机杂化物。无机物加硬颗粒可以选自氟化镁、硫酸钡、氧化硅、氧化镁、氧化锆、硫化锌、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锌、氧化硅、氮化硅中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有机物加硬颗粒可以选自:聚烯烃类如聚苯乙烯、聚乙烯等;聚酯类如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聚酰胺类如尼龙66等、聚酰亚胺类如醚酐型聚酰亚胺等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有机-无机杂化物分散粒子可以选自(1)无机粒子外包覆有机物如聚苯乙烯/二氧化硅复合微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氧化硅复合微球等;(2)有机胶粒外包覆无机物如二氧化钛/聚苯乙烯复合微球等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
加硬颗粒的粒径在5-1000纳米。树脂的质量百分比约为35%,光引发剂质量百分比约为1%,分散粒子的质量百分比约为15%,其余为溶剂。
其中,加硬颗粒与树脂的质量比例可以选自100:1-1:100的任意一种。
该保护层与实施例1的保护层相比增加了加硬颗粒,加强了保护层的硬度。
本实施例的增光膜,用胶带法测得附着力为5B(ASTM-3359),用铅笔硬度法测得硬度为3H。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加硬液的组成。本实施例是在5000rpm的转速下在增光层上旋涂加硬液,经150℃下烘烤2 h后得到保护层。加硬液的成分包括金属化合物、溶剂和添加剂等。金属化合物可选自金属醇盐、金属有机酸盐、金属乙酰丙酮盐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溶剂可以选自芳烃类、脂类、酮类、醇类、水中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添加剂可为水解控制剂如乙酰丙酮、分散剂如聚乙烯醇、干燥开裂控制剂如乙二酸、草酸、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二氧杂环乙烷等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
实施例4
实施例4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加硬液的涂覆方法。在增光层上滴加加硬液,并以15cm/s的速度刮涂加硬液至适当厚度,紫外光固化(UV固化)后得到保护层。其中加硬液的成分为树脂、溶剂、加硬颗粒及光引发剂。其中树脂选自环氧树脂、 丙烯酸树脂、聚氨酯、聚酯、异氰酸酯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溶剂可以选自芳烃类、脂类、酮类、醇类、水中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加硬颗粒可选自无机、有机或有机无机杂化物。无机物加硬颗粒选自氟化镁、硫酸钡、氧化硅、氧化镁、氧化锆、硫化锌、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锌、氧化硅、氮化硅中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有机物分散粒子选自:聚烯烃类如聚苯乙烯、聚乙烯等;聚酯类如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聚酰胺类如尼龙66等、聚酰亚胺类如醚酐型聚酰亚胺等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有机-无机杂化物加硬颗粒选自(1)无机粒子外包覆有机物如聚苯乙烯/二氧化硅复合微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氧化硅复合微球等;(2)有机胶粒外包覆无机物如二氧化钛/聚苯乙烯复合微球等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
树脂的质量百分比约为50%,光引发剂质量百分比约为1%,加硬颗粒的质量百分比约为1%,其余为溶剂。
实施例5
实施例5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增光层的制备。本实施例增光层的制备如下:在偶联层上滴加适量成膜液,以1500rpm的转速将其旋涂成膜,紫外光固化(UV固化)后得到增光层。该成膜液的成分为树脂、散射体、光引发剂、分散剂及溶剂的混合物;其中散射体的平均粒径为700纳米;散射体的材料可以选自无机物、有机物或有机-无机杂化物。无机物散射体选自氟化镁、硫酸钡、氧化硅、氧化镁、氧化锆、硫化锌、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锌、氧化硅、氮化硅中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有机物散射体选自:聚烯烃类如聚苯乙烯、聚乙烯等;聚酯类如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聚酰胺类如尼龙66等、聚酰亚胺类如醚酐型聚酰亚胺等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有机-无机杂化散射体选自(1)无机粒子外包覆有机物如聚苯乙烯/二氧化硅复合微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氧化硅复合微球等;(2)有机胶粒外包覆无机物如二氧化钛/聚苯乙烯复合微球等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树脂的材料可以选自环氧树脂、 丙烯酸树脂、聚氨酯、聚酯、异氰酸酯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散射体的质量百分比约为10%,树脂的质量百分比约为5%,分散剂的质量百分比约为0.5%,光引发剂的质量百分比约为0.5%,其余为溶剂。
实施例6
实施例6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增光层的制备。本实施例增光层的制备如下:在偶联层上以10cm/s的速度利用刮刀将成膜液刮涂成膜,固化后得到增光层。成膜液的成分包括树脂、散射体、分散剂、光引发剂及溶剂。其中散射体选自平均粒径为350纳米的氧化钛颗粒。溶剂为醋酸丁酯。聚氨酯六丙烯酸酯的质量百分比为8%,三羟甲基戊烷三甲基丙烯酸酯质量百分比为2%。分散剂的质量百分比为1%。光引发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8%,其余为溶剂。
本实施例的聚氨酯六丙烯酸酯及三羟甲基戊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可以替换为其他类型的丙烯酸树脂,或是环氧树脂、聚氨酯、聚酯、异氰酸酯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散射体可以替换为无机物散射体氟化镁、硫酸钡、氧化硅、氧化镁、氧化锆、硫化锌、氧化铝、氧化锌、氧化硅、氮化硅中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散射体也可以替换为有机物散射体聚烯烃类如聚苯乙烯、聚乙烯等,聚酯类如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聚酰胺类如尼龙66等、聚酰亚胺类如醚酐型聚酰亚胺等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散射体也可以替换为有机-无机杂化散射体:(1)无机粒子外包覆有机物如聚苯乙烯/二氧化硅复合微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氧化硅复合微球等,(2)有机胶粒外包覆无机物如二氧化钛/聚苯乙烯复合微球等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
实施例7
实施例7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偶联层的制备。本实施例偶联层的制备如下:将偶联剂与丙酮按体积1:100配制成溶液,陈化24小时。将洗净并在120℃下烘烤5分钟的PET膜浸泡于上述溶液中,5分钟后取出,在150℃下烘烤10分钟,得到偶联层。
偶联剂可以选自有机铬络合物类、硅烷类、钛酸酯类、铝酸化合物类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增光膜不包括实施例1所述的偶联层,增光层是直接在载体上制备。增光层及保护层的制备方法可以选自实施例1-7中的任一种。增光层有一定的附着力,所以增光层直接附着在OLED器件的表面也不会轻易脱落。所以在有些时候,偶联层可以缺省。
实施例9 
一种使用本发明增光膜的OLED器件的制备如下:
1. 在玻璃基底表面加盖一层掩模板(Mask),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在上述基底上溅射一层图案化的ITO膜,作为透明电极,厚度为150nm。
2.在接近10-5Pa的真空度下,通过热载舟(heated boat)源蒸发,在上述制备了ITO电极的玻璃基底上依次沉积2nm MoO3空穴注入层、40nm NPB空穴传输层、25nm EK1荧光主体材料和EK9蓝光掺杂材料、10nm BCP空穴阻挡层、10nm Alq3电子传输层、1nm LiF电子注入层、100nm Al电极,完成OLED器件制备。
3.在N2气氛下对上述器件进行封装并保存在干燥箱内。
4.在器件的玻璃基底上重复实施例5,以给OLED器件增加增光膜。
添加增光膜前后,电源功率效率与EQE%值分别由8.9lm/w、5.5%增至14.7lm/w、9.8%。 
实施例10
一种使用本发明增光膜的OLED器件的制备如下:
1. 在玻璃基底表面加盖一层掩模板(Mask),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在上述基底上溅射一层图案化的ITO膜,作为透明电极,厚度为150nm。
2. 在接近10-5Pa的真空度下,通过热载舟(heated boat)源蒸发,在上述玻璃基底上进一步依次沉积2nm MoO3空穴注入层、40nm NPB空穴传输层、10nmCBP电子阻挡层、30nm CBP磷光主体材料和IrCou6红光掺杂材料、10nmBCP空穴阻挡层、10nm Alq3电子传输层、1nm LiF电子注入层、100nm Al电极,完成OLED器件制备。
3. 在N2气氛下对上述OLED器件进行封装并保存在干燥箱内。
4. 在OLED器件的玻璃基底上重复实施例6,以给OLED器件增加增光膜。添加增光膜前后,电源功率效率与EQE%值分别由9.1lm/w、6.5%增至17.6lm/w、10.6%。
实施例11
利用光学双面胶(OCA)将实施例7中具有增光效应的力学增强膜(PET基材)的背面与实施例9中的OLED器件真空贴合,添加增光膜前后,电源功率效率与EQE%值分别由8.9lm/w、5.5%增至14.6lm/w、9.6%。
本发明的增光膜贴附在OLED发光器件或LED发光器件上或显示器件上能够提高光线利用率、增加该等发光器件的发光效能,偶联层可以增强增光膜与发光器件的附着力,可以防止增光膜意外脱落,保护层可以有效减少外物划伤增光膜。本发明的增光膜的保护层还具有增光效果。本发明的增光膜可以独立于发光器件制造工艺之外而单独制造,适合大规模的连续化生产,而且使用时只需贴附于发光器件表面即可,十分方便。

Claims (28)

1.一种增光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增光层及附着于增光层一侧且可透光的保护层,所述增光层包括固定层及散布在固定层的散射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光层的另一侧附着有偶联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的材料是有机材料或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的有机材料选自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聚酯、异氰酸酯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是主体树脂与加硬颗粒的混合物,所述主体树脂选自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聚酯、异氰酸酯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加硬颗粒的粒径范围是5-1000纳米。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保护层是金属化合物形成的匀相凝胶膜。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硬颗粒的材料选自氟化镁、硫酸钡、氧化硅、氧化镁、氧化锆、硫化锌、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锌、氧化硅、氮化硅中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硬颗粒的材料选自聚烯烃类、聚酯类、聚酰胺类、聚酰亚胺类中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硬粒子的材料选自有机-无机杂化物。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树脂与加硬颗粒的质量比例选自100:1-1:100。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层的材料可选自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聚酯、异氰酸酯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散射体的粒径为100纳米-100微米,且散射体的光折射率与固定层的光折射率相差0.05 – 2。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体的材料选自氟化镁、硫酸钡、氧化硅、氧化镁、氧化锆、硫化锌、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锌、氧化硅、氮化硅中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
13.如权利要求1所的增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体的材料选自聚烯烃类、聚酯类、聚酰胺类、聚酰亚胺类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
14.如权利要求1所的增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体的材料选自有机-无机杂化物。
15.如权利要求2所的增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层的材料选自有机铬络合物类、硅烷类、钛酸酯类、铝酸化合物类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光层包括分散剂。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光层的厚度为0.1-300微米。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光膜的厚度为0.1-1000微米。
19.一种增光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一层载体上涂加成膜液、固化形成增光层;
(2)在增光层上涂加加硬液、固化形成保护层。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增光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膜液的成分包括树脂、散射体、光引发剂、分散剂及溶剂的混合物。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增光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硬液的成分包括树脂、光引发剂及溶剂。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增光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硬液的成分包括还包括金属化合物和添加剂。
23.如权利要求20、21或22所述的增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可选自芳烃类、脂类、酮类、醇类、水中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
24.如权利要求20、21或22所述的增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选自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聚酯、异氰酸酯的一种或是至少两种的组合。
25.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增光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还包括在载体上涂加成膜液固化形成增光层之前涂加偶联剂液形成偶联层的步骤。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增光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液的成分为偶联剂、乙醇、水、挥发性酸,偶联剂选自有机铬络合物类、硅烷类、钛酸酯类、铝酸化合物类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27.使用权利要求1至18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增光膜的发光器件。
28.使用权利要求1至18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增光膜的显示器件。
CN2012102192488A 2012-06-29 2012-06-29 增光膜、其制备方法及使用该增光膜的器件 Pending CN1027361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192488A CN102736145A (zh) 2012-06-29 2012-06-29 增光膜、其制备方法及使用该增光膜的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192488A CN102736145A (zh) 2012-06-29 2012-06-29 增光膜、其制备方法及使用该增光膜的器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36145A true CN102736145A (zh) 2012-10-17

Family

ID=46991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192488A Pending CN102736145A (zh) 2012-06-29 2012-06-29 增光膜、其制备方法及使用该增光膜的器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36145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90721A1 (zh) * 2013-05-27 2014-12-04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聚光片、背光源以及液晶显示器
CN105022105A (zh) * 2015-08-20 2015-11-04 万新光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氮化硅纳米超硬膜层树脂镜片的制作方法
CN105196662A (zh) * 2015-10-13 2015-12-30 海宁宏远篷房有限公司 一种车箱侧帘防水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29358A (zh) * 2014-10-28 2016-06-01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增亮膜及具有增亮膜的显示装置
CN106398370A (zh) * 2016-08-30 2017-02-15 东兴华鸿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光学镜片用加硬增透液
CN106935722A (zh) * 2017-04-28 2017-07-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2363267A (zh) * 2020-11-02 2021-02-12 浙江天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导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38270A (ja) * 2004-05-25 2005-12-08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視野角制御シート
CN1759637A (zh) * 2003-03-12 2006-04-12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电致发光元件
CN101067665A (zh) * 2007-06-26 2007-11-07 长兴光学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含高均匀化粒径的有机颗粒的抗刮光学膜
CN101205357A (zh) * 2006-12-22 2008-06-25 奇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反射单元、具该光反射单元的电子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US20080220217A1 (en) * 2000-11-09 2008-09-11 Reflexite Corporation Reboundable optical structure
US20110279024A1 (en) * 2009-02-09 2011-11-17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element and illumination device us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20217A1 (en) * 2000-11-09 2008-09-11 Reflexite Corporation Reboundable optical structure
CN1759637A (zh) * 2003-03-12 2006-04-12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电致发光元件
JP2005338270A (ja) * 2004-05-25 2005-12-08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視野角制御シート
CN101205357A (zh) * 2006-12-22 2008-06-25 奇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反射单元、具该光反射单元的电子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01067665A (zh) * 2007-06-26 2007-11-07 长兴光学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含高均匀化粒径的有机颗粒的抗刮光学膜
US20110279024A1 (en) * 2009-02-09 2011-11-17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element and illumination device using the same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90721A1 (zh) * 2013-05-27 2014-12-04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聚光片、背光源以及液晶显示器
CN105629358A (zh) * 2014-10-28 2016-06-01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增亮膜及具有增亮膜的显示装置
CN105022105A (zh) * 2015-08-20 2015-11-04 万新光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氮化硅纳米超硬膜层树脂镜片的制作方法
CN105196662A (zh) * 2015-10-13 2015-12-30 海宁宏远篷房有限公司 一种车箱侧帘防水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96662B (zh) * 2015-10-13 2017-04-19 海宁宏远篷房有限公司 一种车箱侧帘防水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98370A (zh) * 2016-08-30 2017-02-15 东兴华鸿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光学镜片用加硬增透液
CN106935722A (zh) * 2017-04-28 2017-07-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6935722B (zh) * 2017-04-28 2019-08-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2363267A (zh) * 2020-11-02 2021-02-12 浙江天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导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36145A (zh) 增光膜、其制备方法及使用该增光膜的器件
CN103370807B (zh) 有机发光器件用衬底及其制造方法
CN102272973B (zh) 具有纳米颗粒涂层的光提取膜
CN101926019B (zh) 具有电极的基材、与其结合的有机发光装置、及其制造
CN105829999B (zh) 光学用片材及导电性片材、以及具备该光学用片材的显示装置
CN105408030A (zh) 具有凹凸结构的基板的制造方法
CN101019250A (zh) 具有至少一个有机层的顶部发光电致发光元件
CN102709489B (zh) 高折射率散射层的制备方法及高出光效率的oled制备方法
JP2011071523A (ja) ソーラーセル
CN102544384B (zh) 一种高效发光的电致发光器件
CN105122491A (zh) 具光提取层的有机发光二极管
CN103531720A (zh) 一种高效发光的电致发光器件
KR20120053318A (ko) 유기발광 디스플레이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9263701B2 (en) Coated article and/or device with optical out-coupling layer stack (OCLS) including vacuum deposited index match layer over scattering matrix, and/or associated methods
TW201340341A (zh) 多光管理紋路
Cho et al. Solution-processed photonic crystals to enhance the light outcoupling efficiency of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CN114249541A (zh) 减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JP2020177923A (ja) フレキシブル発光デバイス、照明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4830461B2 (ja) 反射防止材の製造方法
TWI652844B (zh) 發光元件
CN108091770B (zh) 一种含有光提取膜附着力促进层的oled器件
KR20170003429A (ko) 투명 도전체,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표시장치
CN216485895U (zh) 一种电子纸封装用阻隔膜结构
CN109155371A (zh) 基板
CN109459809B (zh) 高遮蔽多功能膜及其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