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89585B - 驱动轮轭 - Google Patents

驱动轮轭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89585B
CN102689585B CN201110071950.XA CN201110071950A CN102689585B CN 102689585 B CN102689585 B CN 102689585B CN 201110071950 A CN201110071950 A CN 201110071950A CN 102689585 B CN102689585 B CN 1026895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oke
driving wheel
bearing seat
actuating unit
popp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7195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89585A (zh
Inventor
罗惠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ehe Electric Machine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APHUA COMPONENTS GROUP OF Co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APHUA COMPONENTS GROUP OF Cos filed Critical CHIAPHUA COMPONENTS GROUP OF Cos
Priority to CN20111007195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895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895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95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895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95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 Retarder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驱动轮轭,包括刚性轮轴和装设于刚性轮轴内的动力机构,动力机构的前端具有动力输出轴,驱动轮轭还包括一动力机构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具有后支架和轴承座,后支架和轴承座分设在动力机构的两侧,后支架用于固定动力机构的后端,轴承座用于固定动力输出轴;驱动轮轭采用动力机构的固定装置,使得动力机构的固定装置在不增加结构尺寸的前提下,结构简单紧凑、两端固定使得平衡稳定效果好,同时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不必要的供电滑环和电刷,节约成本;另驱动轮轭在满足一定的负载承载能力前提下,结构紧凑,运行稳定,无供电滑环和电刷,动力机构的装配和供电回路相对简单,可靠性提高,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驱动轮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机械类产品,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机械的驱动轮轭的改进。
背景技术
采用蓄电池供电的电动机,置于驱动轮轭内部以驱动车辆运行,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一些较重负载的车轮上的运用,需要解决驱动轮轭支承结构的问题。有些采用单边悬臂支承,由于要承受一定重量的负载,以及为了防止驱动轮轭侧倾,悬臂轴的直径和长度尺寸都不能太小,太小则影响了驱动电机和减速齿箱的配置;如果增加驱动轮轭的轴向长度或将电机移到轮轭轴线以外,则使得结构不能紧凑。要不使用价格昂贵的大直径轴承,将电机套在内部,轮轭安装在大轴承外,这样所需要的成本又极高;而有些采用两端支承,电机和减速箱组成一个旋转的整体轮轴,车轮装在电机的外壳上,由于整体旋转的电机需要供电,要求配备相应的供电滑环和电刷,增加了结构的复杂性和成本,电机本身的转动惯量也增加了能耗。
因此,综上所述,上述的现有技术仍存在缺陷,现需设计一种新的驱动轮轭,来克服上述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平衡稳定效果好、不增加结构尺寸、同时降低了结构复杂性和成本的驱动轮轭。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驱动轮轭,包括一刚性轮轴和装设于所述刚性轮轴内的一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的前端具有一动力输出轴,所述驱动轮轭还包括一动力机构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具有一后支架和一轴承座,所述后支架和所述轴承座分设在所述动力机构的两侧,所述后支架用于固定所述动力机构的后端,所述轴承座用于固定所述动力输出轴。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输出轴通过一第一轴承悬置在所述轴承座内。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机构的后端具有一后罩,所述后罩通过多个螺丝固定在所述后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机构为一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刚性轮轴包括一齿箱盖和一轮轭壳体,所述齿箱盖与所述轮轭壳体通过多个螺丝固定,所述轮轭壳体设在所述后支架和所述驱动机构之间,且通过一第二轴承固定在所述后支架上,所述齿箱盖一端通过一第三轴承支承在所述轴承座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刚性轮轴内部还装设有一行星减速齿轮箱,所述行星减速齿轮箱包括双联行星齿轮、中心齿轮和齿轮箱体,所述双联行星齿轮与所述中心齿轮设置在所述齿箱盖一端,并相互啮合,所述齿轮箱体与所述齿箱盖通过多个螺钉配合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齿轮的末端延伸一扁形轴,所述轴承座的一端设置有一法兰盘,所述轴承座与所述法兰盘的轴向和径向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法兰盘与所述轴承座通过相互间的凹凸卡槽周向止转定位,所述扁形轴与所述法兰盘相互配合;所述中心齿轮和所述法兰盘的轴承座轴向间隙配合定位。
进一步地,在所述轮轭壳体上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动力机构的碳刷所在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前支架,所述前支架与所述轴承座相互配合。
进一步地,包括一底板,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后支架和所述前支架上,形成“U”型状结构。
本发明具有下列技术效果:
1)本发明驱动轮轭采用动力机构的固定装置,所述后支架用于固定所述动力机构的后端,所述轴承座用于固定所述动力输出轴,使得动力机构的固定装置在不增加结构尺寸的前提下,结构简单紧凑、两端固定使得平衡稳定效果好,同时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不必要的供电滑环和电刷,节约成本;另所述驱动轮轭在满足一定的负载承载能力前提下,结构紧凑,运行稳定,无供电滑环和电刷,动力机构的装配和供电回路相对简单,可靠性提高,成本较低。
2)本发明进一步在轮轭壳体上设有通孔,通孔与电机的碳刷所在位置可转至相对应,便于电机的碳刷更换维修。
3)本发明所述扁形轴与所述法兰盘中心的凹槽配合,所述中心齿轮和所述法兰盘与轴承座轴向间隙配合定位,在所述轴承座与所述法兰盘之间设有间隙,使得所述法兰盘和所述轴承座只作周向止转的浮动定位;齿轮的振动频率和方向与整个齿轮箱轮轭的振动同步,减少了同一个转动体内各齿轮之间的相对振动量,缓冲吸收所述行星齿轮转动时所带来的不平衡晃动,有效降低了所述中心齿轮与所述行星齿轮之间啮合噪音。
4)本发明所述前支架和所述轴承座相互配合在一起,在拆换轮胎时,只需要松开在所述前支架上的几个螺丝,即可卸下所述前支架而装拆轮胎,不需要拆装配合紧密的所述第一轴承,方便更换轮胎。
5)所述中心齿轮和所述行星齿轮均采用外啮合结构,减少了采用内齿轮所带来的加工难度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驱动轮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轮轭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轮轭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轮轭的侧视图;
图5为图4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见图2和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驱动轮轭1,包括一刚性轮轴12和装设于所述刚性轮轴12内的一动力机构11,所述动力机构11的前端具有一动力输出轴111,所述驱动轮轭1还包括一动力机构11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具有一后支架101和一轴承座102,所述后支架101和所述轴承座102分设在所述动力机构11的两侧,所述后支架101用于固定所述动力机构的后端,所述轴承座102用于固定所述动力输出轴111;所述驱动轮轭1采用动力机构的固定装置,所述后支架101用于固定所述动力机构的后端,所述轴承座102用于固定所述动力输出轴111,使得动力机构11的固定装置在不增加结构尺寸的前提下,结构简单紧凑、两端固定使得平衡稳定效果好,同时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不必要的供电滑环和电刷,节约成本;另所述驱动轮轭1在满足一定的负载承载能力前提下,结构紧凑,运行稳定,无供电滑环和电刷,动力机构11的装配和供电回路相对简单,可靠性提高,成本较低。
本发明具体的实施例结构为一种用于清扫机或搬运车这类移动机械中的电动轮轭1,本实施例中的动力机构11为一电机,电机的前端具有一动力输出轴111,所述动力输出轴111通过一第一轴承13悬置在所述轴承座102内,电机的动力输出轴111既可用于承托电机前部的重量,作径向定位,又可将电机的动力输出;另,电机具有一壳体112,所述电机通过另一轴承14可以得到径向支承固定,通过上述这种悬浮支承结构,有效解决了转动的轮轭内部悬置的电机支承问题。另外,在电机的后端具有一后罩113,所述后罩113通过4个螺丝14固定在所述后支架101的中心。
进一步地,参见图2所示,所述刚性轮轴12包括一齿箱盖121和一轮轭壳体122,所述齿箱盖121与所述轮轭壳体122通过8个螺丝15联接固定,形成一个整体的刚性轮轴,所述轮轭壳体122设在所述后支架101和所述电机之间,且通过一第二轴承16支承固定在所述后支架101上,所述齿箱盖121一端通过一第三轴承17支承在所述轴承座102上;整体旋转的行星齿箱盖121和轮轭壳体122联接成一个轮轭,形成一个空心转轴,轮轭外圈固定一个车轮18,车轮18边框由金属材料制成,与旋转的轮轭有相配合的凹凸卡位,旋转的轮轭内部放置着外壳固定不动的电机。
进一步地,结合图5,在所述刚性轮轴12的内部还装设有一行星减速齿轮箱20,所述行星减速齿轮箱20包括双联行星齿轮201、中心齿轮202和齿箱体203,所述双联行星齿轮201与所述中心齿轮202设置在所述齿箱盖121一端,并相互啮合,所述齿箱体203与所述齿箱盖121通过4个螺钉21配合固定。所述电动轮轭1的车轮18套装在齿箱体203和齿箱盖121以及轮轭壳体122所组成的轮轭外圈上,用9个颗螺丝19联接固定于齿箱体203的凹凸卡位上,并与齿箱盖121锁紧。
电机置于轮轭壳体122和齿箱盖121形成的空腔内,电机上的引出线(图中未示出)通过电机后罩113和所述后支架101之间的过孔105,引出至所述后支架101上的接线螺栓1011。
进一步地,参见图2、图5,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中心齿轮202的末端延伸一扁形轴204,所述轴承座102的一端设置有一法兰盘104,所述轴承座102与所述法兰盘104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法兰盘104与所述轴承座102通过相互间的凹凸卡槽作周向止转定位,所述扁形轴204与所述法兰盘104相互配合;所述中心齿轮202和法兰盘104配合固定后,与所述轴承座102轴向间隙配合定位。由所述扁形轴204与所述法兰盘104中心的凹槽配合,在所述轴承座102与所述法兰盘104之间设有间隙,使得所述法兰盘104和所述轴承座102只作周向止转的浮动定位;齿轮的振动频率和方向与整个轮轭的振动同步,减少了同一个转动体内各齿轮之间的相对振动量,缓冲吸收所述行星齿轮201转动时所带来的不平衡晃动,有效降低了所述中心齿轮202与所述行星齿轮201之间啮合噪音。同时,所述中心齿轮202和所述行星齿轮201均采用外啮合结构,减少了采用内齿轮所带来的加工难度和成本。
进一步地,在所述轮轭壳体122上设有一通孔1221,当轮轭壳体转动时,所述通孔1221与所述电机的碳刷所在位置可转至相对应,便于在电机更换碳刷,方便维修。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轮轭1包括一前支架22,所述前支架22与所述轴承座102相互配合,所述前支架22与所述轴承座102镶套而成,只要松开几个螺丝23,即可卸下所述前支架22进行装拆车轮18,不需拆装轴承座102,方便更换车轮18。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轮轭1还包括一底板24,所述底板24固定在所述后支架101和所述前支架22上,形成“U”型状结构,保证了轮轭的承载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其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列举的形状,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驱动轮轭,包括一刚性轮轴和装设于所述刚性轮轴内的一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的前端具有一动力输出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动力机构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具有一后支架和一轴承座,所述后支架和所述轴承座分设在所述动力机构的两侧,所述后支架用于固定所述动力机构的后端,所述轴承座用于固定所述动力输出轴;
所述刚性轮轴包括一齿箱盖和一轮轭壳体,所述齿箱盖与所述轮轭壳体通过多个螺丝固定,所述轮轭壳体设在所述后支架和所述动力机构之间,且通过一第二轴承固定在所述后支架上,所述齿箱盖一端通过一第三轴承支承在所述轴承座上;所述齿箱盖和所述轮轭壳体呈整体旋转设置,并且所述齿箱盖和所述轮轭壳体联接成一个供车轮固定的轮轭,所述轮轭与所述车轮通过凹凸卡位相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轮轭,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轴通过一第一轴承悬置在所述轴承座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轮轭,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的后端具有一后罩,所述后罩通过多个螺丝固定在所述后支架上。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轮轭,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为一电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轮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刚性轮轴内部还装设有一行星减速齿轮箱,所述行星减速齿轮箱包括双联行星齿轮、中心齿轮和齿轮箱体,所述双联行星齿轮与所述中心齿轮设置在所述齿箱盖一端,并相互啮合,所述齿轮箱体与所述齿箱盖通过多个螺钉配合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驱动轮轭,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齿轮的末端延伸一扁形轴,所述轴承座的一端设置有一法兰盘,所述轴承座与所述法兰盘的轴向和径向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法兰盘与所述轴承座通过相互间的凹凸卡槽周向止转定位,所述扁形轴与所述法兰盘相互配合;所述中心齿轮和所述法兰盘的轴承座轴向间隙配合定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轮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轮轭壳体上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动力机构的碳刷所在位置相对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轮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前支架,所述前支架与所述轴承座相互配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驱动轮轭,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底板,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后支架和所述前支架上,形成“U”型状结构。
CN201110071950.XA 2011-03-24 2011-03-24 驱动轮轭 Active CN1026895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71950.XA CN102689585B (zh) 2011-03-24 2011-03-24 驱动轮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71950.XA CN102689585B (zh) 2011-03-24 2011-03-24 驱动轮轭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89585A CN102689585A (zh) 2012-09-26
CN102689585B true CN102689585B (zh) 2015-06-17

Family

ID=46855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71950.XA Active CN102689585B (zh) 2011-03-24 2011-03-24 驱动轮轭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895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33969B (zh) * 2015-04-08 2017-05-31 深圳市晶沛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帽式滑环
CN109080532B (zh) * 2017-06-14 2022-01-21 鸿富锦精密电子(天津)有限公司 驱动轮机构及采用该驱动轮机构的警示牌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41825A (en) * 1969-11-24 1973-12-25 Newage Engineers Ltd Motor-in-wheel units
US3897843A (en) * 1973-11-29 1975-08-05 Gen Electric Electric motorized wheel
WO2007118924A1 (en) * 2006-04-13 2007-10-25 Actioneco Oy Independently movable device with electric drive
JP2008081090A (ja) * 2006-09-29 2008-04-10 Ntn Corp インホイール型モータ内蔵センサ付き車輪用軸受装置
CN202046191U (zh) * 2011-03-24 2011-11-23 捷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驱动轮轭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41825A (en) * 1969-11-24 1973-12-25 Newage Engineers Ltd Motor-in-wheel units
US3897843A (en) * 1973-11-29 1975-08-05 Gen Electric Electric motorized wheel
WO2007118924A1 (en) * 2006-04-13 2007-10-25 Actioneco Oy Independently movable device with electric drive
JP2008081090A (ja) * 2006-09-29 2008-04-10 Ntn Corp インホイール型モータ内蔵センサ付き車輪用軸受装置
CN202046191U (zh) * 2011-03-24 2011-11-23 捷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驱动轮轭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89585A (zh) 2012-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481628A1 (en) Electrically powered vehicles having motor and power supply contained within wheels
CN103328247A (zh) 轮毂电机驱动装置
US9543806B2 (en) Wheel-axle generator
CN102570709A (zh) 包括具有集成的差速器的电机的变速器部件
CN102689585B (zh) 驱动轮轭
CN104960609A (zh) 电动平衡车及其电机组件
CN101920759A (zh) 纯自发电无电瓶环保电动自行车
CN202046191U (zh) 驱动轮轭
CN201118359Y (zh) 电动轮毂
CN102219144A (zh) 外转子式无齿轮曳引机
CN201557033U (zh) 车轮永磁发电机
CN103192702A (zh) 电动车用一体化驱动动力总成及驱动桥总成
CN203537147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的轮毂电机
CN106100223B (zh) 电机及使用该电机的车轮
CN204979045U (zh) 电动平衡车及其电机组件
CN109572400B (zh) 一种车轮、车辆的行走装置及矿用卡车
CN209776151U (zh) 一种新型电动车轮毂电机
CN109546799B (zh) 矿用自卸车大型电动轮直驱外转子轮边驱动电机
CN102431448A (zh) 电瓶运输车的驱动***
CN102142750B (zh) 嵌套式鼠笼型直驱风力发电机结构
CN102412656A (zh) 电动汽车用空心轴电机
CN203352397U (zh) 一种固定轴支撑的大型直驱风力发电机
CN102570713B (zh) 无刷行星减速轮毂电机
CN111509908A (zh) 一种销轴式摆线轮毂电机
JP6316470B1 (ja) 電動自転車に用いる電動モ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126

Address after: The 518104 Ring Road in the town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Shajing Tang Gang Da Tang Industrial Zone No. 10 building 1-7, Huanzhen Road No. 8 Building C 2 to 3

Patentee after: Jiehe Electric Machine (Shenzhen) Co., Ltd.

Address before: The 518104 Ring Road in the town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manhole bogang University Industrial Zone No. 8 Building C 2 to 3

Patentee before: Chiaphua Components Group of Compan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