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45862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45862A
CN102645862A CN2012100351668A CN201210035166A CN102645862A CN 102645862 A CN102645862 A CN 102645862A CN 2012100351668 A CN2012100351668 A CN 2012100351668A CN 201210035166 A CN201210035166 A CN 201210035166A CN 102645862 A CN102645862 A CN 1026458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image forming
recording sheet
conveyance path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3516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45862B (zh
Inventor
田代义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6458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58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458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58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 G03G15/2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pying both sides of an original or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 G03G15/231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 G03G15/232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using a singl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 G03G15/234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using a singl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by inverting and refeeding the image receiving material with an image on one face to the recording member to transfer a second image on its second face, e.g. by using a duplex tray; Details of duplex trays or inverters
    • G03G15/235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using a singl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by inverting and refeeding the image receiving material with an image on one face to the recording member to transfer a second image on its second face, e.g. by using a duplex tray; Details of duplex trays or inverters the image receiving member being preconditioned before transferring the second image, e.g. decurled, or the second image being formed with different operating parameters, e.g. a different fixing temperat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 G03G15/2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pying both sides of an original or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2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3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using doors or cov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20Humidity or temperature control also ozone evacuation; Internal apparatus environment control
    • G03G21/206Conducting air through the machine, e.g. for cooling, filtering, removing gases like ozon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45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onducting air through the machine, e.g. cool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Separation, Sorting, Adjustment, Or Bending Of Sheets To Be Conveye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定影部(97),配置在装置主体(2)内,进行利用热量把图像定影在记录薄片体上的定影处理;第一输送通道(28、961),经由图像形成部(93)和定影部输送记录薄片体;第二输送通道(29),当在记录薄片体的两面上进行图像形成处理时,把实施了定影处理后的记录薄片体向图像形成部的上游输送;第一盖(30),能够开关地安装在装置主体上;第二盖(50),覆盖第二输送通道,能够开关地安装在装置主体上,具有向第二输送通道提供空气流的风扇(523),其中,在第一盖处于打开状态下,能够开关第二盖。由此,容易进行卡纸处理且在记录薄片体的双面上形成高画质的图像。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当在记录薄片体的两面上形成图像时输送记录薄片体的双面印刷用输送通道。
背景技术
复印机、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部,进行在记录薄片体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处理;定影部,进行利用热量把图像定影在记录薄片体上的定影处理;薄片体输送通道,经由图像形成部和定影部输送记录薄片体;以及双面印刷用输送通道、即所谓翻转输送通道,当在记录薄片体的两面上形成图像时,把实施了定影处理后的记录薄片体向薄片体输送通道的图像形成部的上游输送。薄片体输送通道与出纸盘连通。
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容易处理在薄片体输送通道中发生的卡纸,利用三个滑动导向件支承输送单元,以使该输送单元能够沿水平方向滑动,该输送单元构成薄片体输送通道和翻转输送通道,并开关薄片体输送通道。第一个滑动导向件设置在输送单元的进行卡纸处理一侧(例如图像形成装置的前面一侧)的下端部上,第二个滑动导向件设置在输送单元的与进行卡纸处理相反一侧的上端部上,第三个滑动导向件设置在输送单元的与进行卡纸处理相反一侧的下端部上。因此,输送单元的进行卡纸处理一侧的上端部敞开。由此,可以容易地从敞开一侧进行卡纸处理。
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通过以上述方式构成输送单元,提高了卡纸处理的操作性。但是近年来,在图像形成装置中,除了要提高卡纸处理操作性之外,还要求当利用输送单元使记录薄片体通过翻转输送通道时对记录薄片体进行充分冷却。对形成在记录薄片体的一面上的调色剂像实施定影处理后,该记录薄片体的温度会升高。因此,在对记录薄片体不进行冷却的情况下,当为了进行双面印刷而在该记录薄片体的另一面上也形成调色剂像时,则记录薄片体所带有的热量容易使调色剂像发生洇浸。如果调色剂像发生洇浸,则不能得到高画质的图像。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能够容易地进行卡纸处理,并且能够通过对记录薄片体进行冷却,在该记录薄片体的双面上形成高画质的图像。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装置主体;图像形成部,配置在所述装置主体内,进行在记录薄片体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处理;定影部,配置在所述装置主体内,进行利用热量把所述图像定影在所述记录薄片体上的定影处理;第一输送通道,经由所述图像形成部和所述定影部输送所述记录薄片;第二输送通道,当在所述记录薄片体的两面上进行所述图像形成处理时,把实施了所述定影处理后的所述记录薄片体向所述图像形成部的上游输送;第一盖,能够开关地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上;以及第二盖,覆盖所述第二输送通道;其中,所述第二盖能够开关地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上,在所述第一盖处于打开状态时能够开关所述第二盖,所述第二盖具有向所述第二输送通道提供空气流的风扇。
根据上述结构,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覆盖第二输送通道的第二盖上设置有向该第二输送通道提供空气流的风扇。虽然在第二输送通道上的记录薄片体已被实施了定影处理,处于高温状态,但是,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利用上述风扇产生的空气流可对处于第二输送通道上的记录薄片体进行冷却。由此,当在记录薄片体未进行图像形成处理的一面上实施图像形成处理时,可以抑制因热量而使调色剂像洇浸。其结果,能够确保得到高画质的图像。
而且,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由于通过打开第一盖、并打开覆盖第二输送通道的第二盖这样简单的动作,就可以使第二输送通道向外部露出,所以使用者可以容易地把在第二输送通道中被卡住的记录薄片体取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图像形成装置1的外观立体图,表示移动部滑动后的状态。
图3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内部结构的断面图。
图4是表示翻转输送通道及其周围结构的放大断面图。
图5是移动部的立体图。
图6是手动供纸盘处于打开状态的移动部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第二盖处于打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从第一半部分一侧观察第二盖的立体图。
图9是第二盖的第二半部分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图像形成装置1的外观立体图,表示移动部214滑动后的状态。在此,虽然作为图像形成装置举例说明的是体内排纸型复印机,但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是打印机、传真机或具有这些功能的数码复合机。
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装置主体2,该装置主体2具有大体长方体形状的箱体结构,并且具有体内空间(体内排纸部24)。装置主体2包括:大体长方体形状的下部箱体21;大体长方体形状的上部箱体22,配置在下部箱体21的上方;以及连接箱体23,连接下部箱体21和上部箱体22。在下部箱体21中收纳有用于形成图像的各种设备,在上部箱体22中收纳有用于以光学方式读取原稿图像的各种设备。由下部箱体21、上部箱体22和连接箱体23包围成的体内空间是体内排纸部24,该体内排纸部24能够收纳形成图像后的薄片体(记录薄片体)。连接箱体23配置在装置主体2的右侧面一侧,并且设置有薄片体排出通道961(图3),用于向体内排纸部24排出薄片体。
用作体内排纸部24的所述体内空间在装置主体2的前面和左侧面向外部敞开。使用者将手从这敞开的部分***,能够把形成图像后的薄片体从体内排纸部24中取出。所述体内空间的底面241由下部箱体21的上表面确定,用作出纸盘,该出纸盘承载从薄片体排出通道961排出的薄片体。
在上部箱体22的前表面上突出设置有操作面板单元25。操作面板单元25具有操作键和LCD(液晶显示器)触摸面板等,用于接受使用者输入的各种操作指示,该操作键包括数码键、开始键等。使用者可以通过操作面板单元25,输入想要印刷的薄片体的张数等、或者是输入印刷浓度等。
此外,可以在上部箱体22的上表面上设置省略图示的自动供稿装置(ADF)。自动供稿装置自动地把要被复印的原稿薄片体提供到上部箱体22的规定的原稿读取位置(组装有第一接触玻璃222的位置)上。另一方面,当使用者用手把原稿薄片体放置在规定的原稿读取位置(配置有第二接触玻璃223的位置)上时,将自动供稿装置向上方打开。
在下部箱体21内安装有供纸盒211、212,上述供纸盒211、212收纳将要被实施图像形成处理的记录薄片体。供纸盒211、212设置成用于自动供纸,可以收纳大量尺寸不同的记录薄片体。供纸盒211、212能够从下部箱体21的前面向眼前方向拉出。
装置主体2在右侧表面上具有移动部214。移动部214构成下部箱体21右侧表面的上半部分的外形和连接箱体23右侧表面的外形。移动部214下方位置的下侧侧壁215构成下部箱体21右侧表面的下半部分的外形。此外,移动部214和下侧侧壁215构成装置主体2的右侧壁。
移动部214相对于构成装置主体2箱体结构的框架(固定部),在左右方向上沿水平方向滑动自如。移动部214被设置在装置主体2内的一对导轨216支承成能够滑动。如果把移动部214从图1所示的状态向右方拉出,则移动部214向右方滑动成为如图2所示那样。利用移动部214的滑动,使装置主体2的内部空间露出,并且使移动部214离开装置主体2。由此,可以对后面叙述的图像形成单元93、定影单元97等进行维护。此外,在移动部214的背面、即在移动部214的与装置主体2的所述内部空间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后面叙述的翻转单元31等。
此外,在移动部214上、且在与外部相对的表面上安装有手动供纸盘30,用于使用者进行手动供纸。手动供纸盘30安装成相对于移动部214绕其下端部开关自如,不使用时使手动供纸盘30成为关闭状态。当使用者进行手动供纸时,打开手动供纸盘30,把记录薄片体放置在其上表面上。图1和图2表示手动供纸盘30处于打开状态。
图3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内部结构的断面图。在上部箱体22的上表面上嵌入有第一接触玻璃222和第二接触玻璃223(参照图1)。在上部箱体22的内部收纳有省略图示的读取装置。读取装置以光学方式读取利用自动供稿装置向第一接触玻璃222输送来的原稿薄片体的原稿信息、以及放置在第二接触玻璃223上的原稿薄片体的原稿信息。读取到的图像信息作为图像数据被输送到后面叙述的曝光单元94。
在下部箱体21的内部收纳有:中间转印单元92、图像形成单元93、曝光单元94、供纸盒211和定影单元97(定影部)。此外,在图3中省略了供纸盒212。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转印单元92、图像形成单元93和曝光单元94构成图像形成部,该图像形成部进行在记录薄片体上形成彩色调色剂像(图像)的图像形成处理。
图像形成单元93包括四个图像形成单元10Y、10M、10C、10K,分别用于形成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的调色剂像。各图像形成单元10Y、10M、10C、10K分别包括感光鼓11以及配置在感光鼓11周围的带电器12、显影装置13、一次转印辊14和清洁装置15。
感光鼓11绕其轴转动,并且在其圆周面上形成静电潜影和调色剂像。带电器12使感光鼓11的表面均匀带电。曝光单元94具有光源和多面体棱镜、反射镜、偏转镜等各种光学设备,并且把基于原稿薄片体的原稿图像的图像数据所形成的光,照射到分别设置在图像形成单元10Y、10M、10C、10K上的感光鼓11的圆周面上,来形成静电潜影。
显影装置13向感光鼓11的圆周面提供调色剂,使形成在感光鼓11上的静电潜影显影。由此,在感光鼓11的圆周面上形成调色剂像。各显影装置13接收从省略图示的调色剂容器提供来的调色剂。
一次转印辊14隔着中间转印单元92的中间转印带921与感光鼓11形成一次转印夹缝部T1,感光鼓11上的调色剂像被第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921上。清洁装置15对调色剂像转印后的感光鼓11的圆周面进行清扫。
中间转印单元92包括中间转印带921、驱动辊922和从动辊923。调色剂像从多个感光鼓11重叠涂覆到中间转印带921上(第一次转印)。驱动辊922与二次转印辊98相对配置。中间转印带921被夹持在二次转印辊98和驱动辊922之间,在二次转印辊98和中间转印带921之间形成有二次转印夹缝部T2。在二次转印夹缝部T2中,第一次转印后的调色剂像被第二次转印到从供纸盒211提供来的记录薄片体上。
供纸盒211收纳有由多个记录薄片体层叠而成的薄片体摞。在供纸盒211右端一侧的上部配置有搓纸辊281。搓纸辊281把供纸盒211内的薄片体摞最上方的记录薄片体抽出。在记录薄片体抽出方向的比搓纸辊281靠向下游一侧,配置有供纸辊282和减速辊283。利用供纸辊282把记录薄片体送入到薄片体输送通道28中。减速辊283防止重叠输送记录薄片体。
薄片体输送通道28从供纸辊282经由二次转印夹缝部T2(即图像形成单元93)延伸至定影装置97。在薄片体输送通道28的比二次转印夹缝部T2靠向上游一侧配置有对准辊对27。对准辊对27对记录薄片体的倾斜姿态进行校正,并且在规定的时机将记录薄片体送向二次转印夹缝部T2。在薄片体输送通道28的供纸辊282和对准辊对27之间配置有输送辊对284。
另一方面,放置在手动供纸盘30上的记录薄片体通过手动放置的薄片体用的输入通道288,被送向薄片体输送通道28。在手动供纸盘30最下端部的上方位置上配置有搓纸辊285,该搓纸辊285把手动供纸盘30上的记录薄片体一张张抽出。在薄片体输送通道28的靠近输送辊对284的上游一侧部分上,输送通道288与薄片体输送通道28汇合。在输送通道288上配置有供纸辊286和减速辊287。利用供纸辊286把记录薄片体送入到输送通道288中。减速辊287防止重叠输送记录薄片体。
定影单元97进行把第二次转印的调色剂像定影在记录薄片体上的定影处理,其具有:加热辊971;定影辊972;定影带973,缠绕在加热辊971和定影辊972之间;以及加压辊974,隔着定影带973与定影辊972相对配置。当第二次转印了调色剂像的记录薄片体通过定影带973和加压辊974之间的定影夹缝部时,被加热、加压。由此,调色剂像被定影在记录薄片体上。加热辊971、定影辊972和加压辊974分别能够转动地收纳在外壳975内。
在连接箱体23内设置有薄片体排出部96。薄片体排出部96具有:薄片体排出通道961,从定影单元97向出纸盘241延伸;以及排出辊对962,配置在薄片体排出通道961上。定影处理后的记录薄片体通过薄片体排出通道961,由排出辊对962排出到出纸盘241上。在本实施方式中,薄片体输送通道28和薄片体排出通道961构成本发明的第一输送通道。
在装置主体2内除了设置有薄片体输送通道28和薄片体排出通道961以外,还设置有翻转输送通道29。参照图3、图4对翻转输送通道29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翻转输送通道29及其周围结构的放大断面图。翻转输送通道29构成本发明的第二输送通道,是当在记录薄片体的两面上进行图像形成处理时纸通过的输送通道。翻转输送通道29从薄片体排出通道961分路,沿上下方向从连接箱体23向下部箱体21延伸,并且在薄片体输送通道28的靠近对准辊对27的上游一侧的位置上,翻转输送通道29与薄片体输送通道28汇合。
翻转输送通道29包括:在上方与薄片体排出部96连通的右侧(图4)的输送通道部分;形成在定影单元97的外壳975的右壁表面(图3)和移动部214的左侧表面(图4)之间的部分;以及沿翻转单元31的右侧表面310(图4)延伸的部分。在翻转输送通道29上沿上下方向配置有三个输送辊对29,其中,最上侧的输送通道辊对292配置在移动部214的背面和薄片体排出部96之间,位于下侧的两个输送辊对292配置在移动部214的背面和翻转单元31的右侧表面310之间。
此外,在薄片体排出通道961和翻转输送通道29之间的分路点上配置有切换爪963。切换爪963利用转动动作,在薄片体排出通道961和翻转输送通道29之间切换记录薄片体的输送路径。当在记录薄片体的两面上进行图像形成处理时,如果记录薄片体的后端通过切换爪963,则切换爪963从图3中实线所示的位置,以封闭薄片体排出通道961的方式转动到虚线的位置,从而使翻转输送通道29敞开。此外,如果记录薄片体的后端通过切换爪963,则排出辊对962暂时停止、然后反向转动。由此,通过薄片体排出通道961的记录薄片体从后端一侧被导向翻转输送通道29。
当在记录薄片体的两面上进行图像形成处理时,在利用定影单元97对第二次转印到一面上的调色剂像进行了定影处理后,由排出辊对962和切换爪963把记录薄片体导向翻转输送通道29。被导向翻转输送通道29的记录薄片体利用配置在翻转输送通道29上的输送辊对292,被输送到翻转输送通道29与薄片体输送通道28的汇合位置上。到达汇合位置后的记录薄片体利用对准辊对27,在规定的时机被送向二次转印夹缝部T2。在二次转印夹缝部T2中,把调色剂像第二次转印到记录薄片体的另一面上。并且,记录薄片体被送向定影单元97,定影单元97对第二次转印到所述另一面上的调色剂像进行定影处理。此时,利用省略图示的控制部对切换爪963进行控制,以便封闭翻转输送通道29而使薄片体排出通道961敞开。如上所述,在两面上形成有调色剂像的记录薄片体通过薄片体排出通道961被排出到出纸盘241上。
此外,薄片体输送通道28包括:位于翻转单元31的与右侧表面310相反一侧的左侧表面311和形成在下部箱体21上的规定的内壁210(参照图3)之间的部分。此外,在移动部214的背面一侧支承有:薄片体排出部96的一部分、翻转单元31、用于输送手动放置的记录薄片体的辊组285、286、287、一对对准辊27中的一个对准辊、二次转印辊98和一对输送辊284中的一个输送辊。因此,如图2所示,如果把移动部214拉出,则这些构件向外部露出、即薄片体输送通道28和薄片体排出通道961向外部露出。
下面参照图5、图6对移动部214的结构进行详细叙述。图5是移动部214的立体图。图6是手动供纸盘30处于打开状态的移动部214的立体图。移动部214在手动供纸盘30的上方位置上具有百叶窗217,用于把外部空气吸入到装置主体2内。此外,如图6所示,移动部214在其表面一侧形成有凹部S,用于收纳手动供纸盘30。凹部S的形状与手动供纸盘30的外廓形状对应。
手动供纸盘30为具有盘主体部301和盘延长部302的两层结构。盘主体部301具有:第一盘面301a,面向外部;以及第二盘面301b,位于与第一盘面301a相反的一侧,并且在关闭状态下朝向装置主体2一侧。使用者把记录薄片体放置在第二盘面301b上。盘主体部301把放置在第二盘面301b上的记录薄片体的宽度方向作为长边方向(图6中装置主体2的前后方向)。在第二盘面301b上配置有使记录薄片体在宽度方向上对齐的一对游标303。
盘延长部302安装成相对于第一盘面301a和第二盘面301b之间的空间抽出***自如。通过抽出盘延长部302,可以把记录薄片体以稳定的状态放置在手动供纸盘30上。放置在第二盘面301b上的记录薄片体利用辊组285、286、287(参照图3),从第二盘面301b向与记录薄片体的宽度方向大体垂直的方向(即装置主体2的左右方向)被送入到输送通道288中。在本实施方式中,手动供纸盘30构成本发明的第一盖。
在移动部214上除了安装有手动供纸盘30以外,还安装有处理卡纸用的盖50(以下称为第二盖)。当在翻转输送通道29中记录薄片体被卡住时,对第二盖50进行开关动作。第二盖50的下端部被轴支承在移动部214上,仅在打开手动供纸盘30的状态下,才可以进行第二盖50的开关动作。在手动供纸盘30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二盖50配置成与盘主体部301的第二盘面301b相对、且相对于第二盘面301b平行地延伸。因此,第二盖50形成收纳手动供纸盘30的凹部S的底部。
此外,在第二盖50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二盖50不仅一个表面与手动供纸盘30的第二盘面301b相对,而且另一个表面与翻转单元31的右侧表面310相对。因此,第二盖50覆盖翻转输送通道29的一部分,并且第二盖50和翻转单元31的右侧表面310之间构成翻转输送通道29的一部分。当在翻转输送通道29的翻转单元31的右侧表面310和第二盖50之间的输送通道部分中发生了记录薄片体被卡住时,首先打开手动供纸盘30,然后打开第二盖50。由此,如图7所示,翻转输送通道29的所述输送通道部分向外部露出。使用者把手***露出的翻转输送通道29中,取出被卡住的记录薄片体。第二盖50把通过翻转输送通道29的记录薄片体的宽度方向作为长边方向,并且第二盖50的长边方向尺寸设定成与所述记录薄片体的宽度方向尺寸大体相等或大于上述尺寸。因此,使用者可以容易地把被卡住的记录薄片体从翻转输送通道29中取出。此外,在翻转单元31的右侧表面310上形成有导向肋312,用于平稳地输送记录薄片体。
下面参照图8、图9对第二盖50的结构进行说明。第二盖50由第一半部分510和第二半部分520构成。图8是表示从第一半部分510一侧观察第二盖50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从第二盖50上取下第一半部分510后的第二半部分520的立体图。第一半部分510与手动供纸盘30相对,第二半部分520与翻转单元31的右侧表面310相对。
第一半部分510是平板状的构件,在隔着长边方向中间部分的两侧上(图8中,在隔着位于前后方向的中间部分的前方和后方)贯通设置有一对开口,上述一对开口从表面511贯通到背面512。在各开口上设置有包括多个百叶板的第一百叶窗部513。此外,图8所示的百叶窗形状和图6所示的百叶窗形状不同,并且百叶窗的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定。
此外,在第一半部分510的长边方向中间部分下边缘的附近部分上形成有用于使固定连接构件(例如:螺钉514)穿过的螺钉孔515。
第二半部分520具有:第一面521,与第一半部分510相对;第二面522,位于与第一面521相反的一侧,与翻转单元31的右侧表面310相对;壁部527,从该第二半部分520的外周边缘朝向第一半部分510(即在第一面521一侧)直立设置;以及多个加强肋528,用于从结构上加强该第二半部分520。
在第一面521上、且在隔着第二半部分520长边方向中间部分的两侧上(图9中,在隔着位于前后方向的中间部分的前方和后方)设置有一对风扇523。风扇523由省略图示的驱动源所供给的电力来转动。并且,在第二半部分520上、且在与一对风扇523对应的位置上贯通设置有一对开口,上述一对开口从第一面521贯通到第二面522,在各开口上设置有包括多个百叶板的第二百叶窗部524。第二百叶窗部524设置在第二面522一侧。此外,第一半部分510的第一百叶窗部513的位置设定成与风扇523和第二百叶窗部524对应。
手动供纸盘30具有盘侧百叶窗部(通气孔),在手动供纸盘30处于关闭状态下,该盘侧百叶窗部位于与第二盖50的第一百叶窗部513、第二百叶窗部524和风扇523相对的位置上。具体地说,盘主体部301具有一对第一盘侧百叶窗部304,盘延长部302具有一对第二盘侧百叶窗部305。第一百叶窗部513、第二百叶窗部524、风扇523、第一盘侧百叶窗部304和第二盘侧百叶窗部305设定成位于同一直线上。
利用风扇523的转动,从第一盘侧百叶窗部304、第二盘侧百叶窗部305和第一百叶窗部513吸入外部空气,并且通过第二百叶窗部524向翻转输送通道29提供空气流。由此,对通过翻转输送通道29的记录薄片体进行冷却。
在第二半部分520的长边方向两端部位上,分别形成有相互朝向相反方向突出的轴部526。并且,在移动部214上形成有轴支承部218(参照图6),该轴支承部218将轴部526支承成能够转动。由此,能够开关第二盖50。
在第二半部分520的长边方向中间部分下边缘的附近部分上,形成有与螺钉514固定连接的螺钉孔525。此外,在第二半部分520的上边缘上,沿长边方向以规定的间隔形成有三个卡止片529。在第一半部分510上形成有省略图示的卡止部,该卡止部与第二半部分520的卡止片529卡止。
因此,通过使第一半部分510的所述卡止部与第二半部分520的卡止片529卡止,来使第一半部分510和第二半部分520重合,并且将螺钉514通过第一半部分510的螺钉孔515拧入第二半部分520的螺钉孔525中,从而把第一半部分510和第二半部分520组装在一起。
如图7所示,在第二面522上形成有多个导向肋522a,用于平稳地输送记录薄片体。
在如上所述的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在覆盖翻转输送通道29一部分的第二盖50上设置有风扇523,该风扇523向翻转输送通道29提供空气流。虽然由于通过翻转输送通道29的记录薄片体被实施了定影处理而温度升高,但可以利用风扇523产生的空气流对记录薄片体进行冷却。由此,当在记录薄片体未进行图像形成处理的一面上实施图像成处理时,可以抑制因热量而使调色剂像洇浸。其结果,可靠地能够得到高画质的图像。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由于通过打开手动供纸盘30、并打开第二盖50这样简单的动作,就可以使翻转输送通道29向外部露出,所以使用者可以容易地把在翻转输送通道29中被卡住的记录薄片体取出。而且手动供纸盘30是原本就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部件,所以进行手动供纸盘30的开关动作很简单。
因此,即使为了处理卡纸而采用打开手动供纸盘30这样的结构时,使用者也不会感觉麻烦。此外,通过将手动供纸盘30和第二盖50设置在装置主体2的同一侧面(即,仅在手动供纸盘30处于打开状态时才可以开关第二盖50的结构),与把手动供纸盘30和第二盖50安装在装置主体2不同侧面的结构相比,可以确保装置主体2外观结构和装置主体2内部结构的设计自由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手动供纸盘30在与设置于第二盖50上的风扇523相对的位置上,具有第一盘侧百叶窗部304和第二盘侧百叶窗部305。由于风扇523可以有效地吸入外部空气,所以可以有助于提高冷却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由于安装有手动供纸盘30和第二盖50的移动部214能够滑动,所以如果将移动部214滑动成图2所示那样,则装置主体2的内部空间露出。由此,可以对图像形成单元93和定影单元97等进行维护。此外,由于通过使移动部214滑动,使薄片体输送通道28和薄片体排出通道961向外部露出,所以可以把在薄片体输送通道28或薄片体排出通道961中被卡住的记录薄片体取出。由此,可以更容易地进行卡纸处理。
此外,尽管通过上述说明及参照附图利用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适当且充分的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容易地基于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变更或改进。因此,即使进行了这种变更或改进,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这些变更或改进也应当包括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置主体;
图像形成部,配置在所述装置主体内,进行在记录薄片体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处理;
定影部,配置在所述装置主体内,进行利用热量把所述图像定影在所述记录薄片体上的定影处理;
第一输送通道,经由所述图像形成部和所述定影部输送所述记录薄片;
第二输送通道,当在所述记录薄片体的两面上进行所述图像形成处理时,把实施了所述定影处理后的所述记录薄片体向所述图像形成部的上游输送;
第一盖,能够开关地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上;以及
第二盖,覆盖所述第二输送通道;其中,
所述第二盖能够开关地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上,在所述第一盖处于打开状态时能够开关所述第二盖,所述第二盖具有向所述第二输送通道提供空气流的风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在与所述风扇相对的位置上具有通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盖是手动供纸盘,该手动供纸盘能够开关地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的侧面上,用于放置向所述第一输送通道输送的记录薄片体。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固定部和移动部,所述移动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部沿水平方向移动,
在所述移动部上设置有所述第一输送通道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二输送通道,并且安装有所述第一盖和所述第二盖。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盖的与所述风扇相对的位置上,沿所述第二盖的厚度方向形成有空气能够流通的通气孔,在所述第一盖和所述第二盖都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二盖的所述通气孔、所述风扇和所述第一盖的通气孔相互位于同一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部的表面一侧形成有能够收纳所述第一盖的凹部,在所述第一盖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二盖的表面一侧形成所述凹部的底部的一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使所述第一盖成为打开状态时,形成所述凹部底部的一部分的所述第二盖的表面露出,在这状态下,能够对所述第二盖进行开关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能够绕自身的下端部转动来进行开关操作,在所述第一盖处于打开状态下,所述第二盖能够绕自身的下端部转动来进行开关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使所述移动部从所述固定部沿水平方向移动,使所述第一输送通道成为敞开状态,并且通过使所述第一盖成为打开状态、并使所述第二盖成为打开状态,使所述第二输送通道向外部露出。
CN201210035166.8A 2011-02-17 2012-02-16 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26458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31739 2011-02-17
JP2011031739A JP5377539B2 (ja) 2011-02-17 2011-02-17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45862A true CN102645862A (zh) 2012-08-22
CN102645862B CN102645862B (zh) 2015-05-13

Family

ID=45655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35166.8A Active CN102645862B (zh) 2011-02-17 2012-02-16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725024B2 (zh)
EP (1) EP2490080B1 (zh)
JP (1) JP5377539B2 (zh)
KR (1) KR101360156B1 (zh)
CN (1) CN10264586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83962A (zh) * 2014-08-28 2016-03-09 京瓷办公信息***株式会社 片材收纳盒及具备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6429543A (zh) * 2015-08-05 2017-02-22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托盘盖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73916B2 (ja) * 2012-03-14 2015-09-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934676B2 (ja) * 2013-05-30 2016-06-1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072656B2 (ja) * 2013-09-17 2017-02-0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の排気構造
JP2015075536A (ja) * 2013-10-07 2015-04-2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引出体、画像形成装置
US10241464B2 (en) * 2016-06-28 2019-03-26 Fuji Xerox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wo opening and closing portions
US10875731B1 (en) 2019-09-18 2020-12-29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28249A (ja) * 1996-06-12 1997-12-2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排紙装置
US6134404A (en) * 1998-07-14 2000-10-1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having a sheet transport path
JP2002274693A (ja) * 2001-03-14 2002-09-25 Sharp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70189798A1 (en) * 2006-02-15 2007-08-16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12948A (ja) * 1987-02-28 1988-09-05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H05301419A (ja) * 1991-06-20 1993-11-16 Ricoh Co Ltd ファンモータの安全装置
JPH0816011A (ja) * 1994-06-29 1996-01-19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US5839032A (en) * 1996-03-08 1998-11-17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selectably controlled sheet discharge paths
JPH1195496A (ja) * 1997-09-18 1999-04-09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194567A (ja) 1998-01-07 1999-07-2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3751835B2 (ja) * 2001-02-05 2006-03-0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
US6697590B2 (en) 2001-01-22 2004-02-2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heet-like object conveying apparatus with movable body exposing a conveying path
JP3748777B2 (ja) * 2001-02-01 2006-02-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3647755B2 (ja) * 2001-02-05 2005-05-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用紙処理装置
KR100385058B1 (ko) * 2001-02-19 2003-05-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양면인쇄 가능한 화상형성장치
JP2002258564A (ja) * 2001-03-05 2002-09-11 Sharp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3944056B2 (ja) * 2002-11-08 2007-07-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7110694B2 (en) * 2003-05-23 2006-09-19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Structure for cooling the interior of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KR100692572B1 (ko) * 2005-05-30 2007-03-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양면 인쇄 기능을 갖는 화상 형성 장치
JP2007128002A (ja) * 2005-11-07 2007-05-24 Canon Finetech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4760314B2 (ja) * 2005-11-09 2011-08-3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7860428B2 (en) * 2006-05-16 2010-12-28 Fuji Xerox Co., Ltd. Detachable holding portions in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929837B2 (ja) * 2006-05-19 2012-05-0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996226B2 (ja) * 2006-12-14 2012-08-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09446A (ja) * 2007-02-23 2008-09-11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50034A (ja) * 2007-03-30 2008-10-16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5020733B2 (ja) * 2007-07-27 2012-09-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982863B2 (ja) * 2007-11-09 2012-07-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4503066B2 (ja) * 2007-12-17 2010-07-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25960A (ja) * 2008-07-15 2010-02-04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5264347B2 (ja) * 2008-07-29 2013-08-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54578A (ja) * 2008-08-26 2010-03-1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5245850B2 (ja) * 2009-01-16 2013-07-24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1031739A (ja) 2009-07-31 2011-02-17 Nissan Motor Co Ltd サスペンション制御装置、及びサスペンション制御方法
JP5418092B2 (ja) * 2009-09-11 2014-02-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472650B2 (ja) * 2011-06-16 2014-04-1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28249A (ja) * 1996-06-12 1997-12-2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排紙装置
US6134404A (en) * 1998-07-14 2000-10-1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having a sheet transport path
JP2002274693A (ja) * 2001-03-14 2002-09-25 Sharp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70189798A1 (en) * 2006-02-15 2007-08-16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83962A (zh) * 2014-08-28 2016-03-09 京瓷办公信息***株式会社 片材收纳盒及具备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5383962B (zh) * 2014-08-28 2018-01-02 京瓷办公信息***株式会社 片材收纳盒及具备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6429543A (zh) * 2015-08-05 2017-02-22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托盘盖
CN106429543B (zh) * 2015-08-05 2019-05-2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托盘盖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90080B1 (en) 2019-01-16
CN102645862B (zh) 2015-05-13
JP5377539B2 (ja) 2013-12-25
US8725024B2 (en) 2014-05-13
EP2490080A1 (en) 2012-08-22
JP2012173305A (ja) 2012-09-10
US20120213564A1 (en) 2012-08-23
KR101360156B1 (ko) 2014-02-21
KR20120094853A (ko) 2012-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45862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4677380B2 (ja) 筐体カバー開閉機構
JP603521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119427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675709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511966B2 (en) Sheet convey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613791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00801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23878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EP2506084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fixing processing by induction heating system
JP547264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003360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後処理方法
JP5715935B2 (ja) 送風機構取付部材、冷却機構、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158186B2 (ja) 筐体カバー開閉機構
JP2006284805A (ja) カバー開閉機構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7089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0081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7032147B (zh) 片材供给装置和具备该片材供给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JP607265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排気構造
JP201324629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17201A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523973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38303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13540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03172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