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18469B - 一株荚膜红细菌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株荚膜红细菌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18469B
CN102618469B CN2012100920315A CN201210092031A CN102618469B CN 102618469 B CN102618469 B CN 102618469B CN 2012100920315 A CN2012100920315 A CN 2012100920315A CN 201210092031 A CN201210092031 A CN 201210092031A CN 102618469 B CN102618469 B CN 1026184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lenium
plants
rich
fermented liquid
rhodobacter capsul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9203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18469A (zh
Inventor
黄钦耿
黄元君
施碧红
刘建明
翁雪清
吴伟斌
毛宁
黄祥峰
施巧琴
吴松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Anye Cattle F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ANYE HIGH-TECH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ANYE HIGH-TECH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ANYE HIGH-TECH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9203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184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184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184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184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1846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12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e.g. solar water pumping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荚膜红细菌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荚膜红细菌AYGHJ-16,它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1377,属于光合细菌,能利用光能,将一些有机小分子(如有机酸、氨基酸等)转化为生长刺激物和抗病毒物质,刺激植物生长,提高植物的抗病免疫力。并且,光合细菌可以利用土壤中异氧微生物代谢所产生的有机酸,解除异氧微生物的产物反馈抑制,使其大量繁殖,促进了土壤中一些无机物质的转化和吸收,再加上光合细菌本身能进行强烈的固氮和固碳作用,可以为植物提供更多的无机物。本发明提供的富硒菌剂可以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从而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以及对于各种矿物元素和稀有元素(比如硒)的内吸化,达到提高植物体富硒的要求。

Description

一株荚膜红细菌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荚膜红细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硒是瑞典化学家Berzelius于1817年在生产硫酸的尾矿中发现的,当时被认为是一种有毒元素。1957年,Schwarz等首次证明硒是动物的必需营养元素,人们才对硒的营养保健作用有所认识。1973年,Rotmck等发现和证实硒是动物和人体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成分以后,硒的重要性受到了空前的重视。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硒是人体必需的生命元素。近年来的医学研究表明,硒缺乏会导致40多种疾病的发生,尤其会导致以下疾病:(1)克山病、大骨节病;(2)各种癌症;(3)***和妇女妊娠性高血压;(4)辐射损伤与衰老;(5)免疫功能低下与艾滋病;(6)重金属毒性与职业病;(7)心血管病;(8)流行性出血热。补充一定量的硒能够很好地预防上述疾病的发生,保证人体健康。
硒在地球上分布不均衡,已知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硒。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约72%的地区处于缺硒、低硒带。膳食中硒摄入量的不足严重影响着我国几亿人口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国营养学会调查报告,我国成人每日的硒摄入量仅为26.63μg,距中国营养学会和国际硒学会推荐的日摄入量50μg和60μg相差甚远。人体主要是通过膳食摄入硒,从不同形态硒源对人体的补硒作用来看,无机硒有一定毒性,吸收率又低,而通过生物转化作用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可降低无机硒的毒性,提高硒的生理活性与吸收率。因此,目前都把有机硒补硒视为最安全最有效的手段。
有机硒源中的植物硒源比动物性硒源要好。在植物性硒源中,富硒茶是一种理想的补硒源之一。茶树是一种天然富硒植物,产于富硒区的茶叶即为富硒茶,即使是种在低硒土壤上的茶树也可以通过人工增硒方法生产富硒茶。茶叶中的硒80%是对人体有益的有机硒。茶叶是世界三大保健饮料之一,我国人民有着长久的饮茶习惯,因此开发富硒茶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富硒茶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
我国是低硒国家,天然富硒茶的产地比较少,所以通过人工增硒途径增加茶叶中的硒含量有一定意义。茶叶增硒途径有很多种。天然的富硒茶园中,因为土壤含硒量高,茶叶当中的含硒量自然就高。但含硒量高的土壤毕竟分配范围有限,很难满足广大的市场需求,需要采用人工增硒。人工增硒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土壤施硒肥,二是进行茶叶的叶面喷洒。茶园土壤增施硒肥后,大量的硒并不能很好的被茶树吸收,茶叶中的硒含量增加缓慢,增幅很小。叶面喷施硒肥后,可迅速提高茶叶中的硒含量,茶叶硒含量与喷施硒肥的量成正比,叶面喷硒尤应注意选择适宜喷硒浓度和合理的采摘时间,处于探索阶段,仍然不能保证茶叶对硒元素的利用率。
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缩写PSB)是水域微生物中的一种,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具有原始光能合成***的原核生物,它广泛分布在各类水体的厌氧层中。现已知光合细菌存在着色杆菌科、外硫红螺菌科、紫色非硫细菌、绿色硫细菌、多细胞丝状绿细菌、螺旋杆菌科、含细菌叶绿素的专性好氧菌等7大群共约50个属。光合细菌作为自然界中重要的微生物类群,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水田、湖泊、江河、海洋、活性污泥及土壤中,生命力极强、营养要求低、生长繁殖快、无毒害性等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荚膜红细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荚膜红细菌(Rhodobacter capsulatus)AYGHJ-16,简称荚膜红细菌AYGHJ-16,已于2011年11月4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简称CCTCC;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邮编:430072),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1377。
所述荚膜红细菌AYGHJ-16可用于制备发酵液(富硒菌剂)。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制备发酵液(富硒菌剂)的方法,是发酵所述荚膜红细菌AYGHJ-16,得到发酵液。
所述发酵的条件具体可为:30℃,二氧化碳通气流速为4L/min,光照强度为1000-3000Lux。
所述发酵采用的发酵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取120mg***钠、40g葡萄糖、7.5g蛋白胨、9g尿素、5g酵母浸汁、0.4g NaHCO3、1g NH4Cl、0.2g K2HPO4、2.0CH3COONa、0.2g MgSO4·7H2O、2.0g NaCl和10mL微量元素溶液,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所述微量元素溶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取0.5g H3BO3、400mg MnSO4、60mgZnSO4·7H2O、180mg NaMoO4·2H2O和10mg Ca(NO3)2·2H2O,用水溶解并定容至250mL。
所述发酵培养基的pH具体可为6.7-7.2。
以上任意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发酵液(富硒菌剂)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所述发酵液的使用方法,是将所述发酵液进行30-50倍稀释后喷洒于茶树叶面。
所述发酵液可用于生产茶叶。
所述发酵液可用于培养茶树。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生产茶叶的方法,包括将所述发酵液进行30-50倍稀释后喷洒于茶树叶面的步骤。所述茶树具体可为金观音茶树。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培养茶树的方法,包括将所述发酵液进行30-50倍稀释后喷洒于茶树叶面的步骤。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培养茶树,可以使茶叶的硒含量显著增加。所述茶树具体可为金观音茶树。
本发明提供的荚膜红细菌AYGHJ-16,属于光合细菌,能利用光能,将一些有机小分子(如有机酸、氨基酸等)转化为生长刺激物和抗病毒物质,刺激植物生长,提高植物的抗病免疫力。并且,光合细菌可以利用土壤中异氧微生物代谢所产生的有机酸,解除异氧微生物的产物反馈抑制,使其大量繁殖,促进了土壤中一些无机物质的转化和吸收,再加上光合细菌本身能进行强烈的固氮和固碳作用,可以为植物提供更多的无机物。
本发明提供的富硒菌剂可以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从而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以及对于各种矿物元素和稀有元素(比如硒)的内吸化,达到提高植物体富硒的要求。
本发明提供的富硒菌剂可以进一步提高茶树的硒利用率,提高茶叶的富硒效率,大规模生产生态富硒茶,满足人们的依量饮茶补硒保健服务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自常规生化试剂商店购买得到的。以下实施例中的定量试验,均设置三次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金观音茶树:福建省农业科学研究院茶叶研究所。
实施例1、菌株AYGHJ-16的获得和保藏
一、菌株AYGHJ-16S的获得
利用富集和选择鉴别培养技术,从福州西湖底泥土壤中分离能耐受高浓度***钠、并能转化无机硒为有机硒的光合细菌。得到一株菌株,命名为菌株AYGHJ-16S。菌株AYGHJ-16S的富硒量为150ug/ml。
二、菌株AYGHJ-16S的鉴定
1、形态特征
革兰氏阴性菌;
菌体呈短杆或卵型,大小约为(0.6-1.2)μm-(2.0-2.2)μm;
菌落在光照条件下呈光滑、圆润、突起;
菌落在光照条件下为红色,在黑暗条件下为无色。
2、分子特征
16S rDNA的测序结果如序列表的序列1所示,与GENBANK ACCESSION NO.NR043407的荚膜红细菌的序列相似性为98%。
综合形态特征和分子特征,参照《伯杰氏***细菌学手册》(第9版)和东秀珠等编著的《常见细菌***鉴定手册》(第1版),菌株AYGHJ-16S属于荚膜红细菌属(Rhodobacter capsulatus)。
三、菌株AYGHJ-16的获得
以菌株AYGHJ-16S为出发菌,通过常规的原生质体育种和DNA shuffling技术进一步选育富硒的高产菌种,得到菌株AYGHJ-16。菌株AYGHJ-16的富硒量为300ug/ml。
四、菌株AYGHJ-16的鉴定保藏
荚膜红细菌(Rhodobacter capsulatus)AYGHJ-16,简称荚膜红细菌AYGHJ-16,已于2011年11月4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简称CCTCC;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邮编:430072),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1377。
实施例2、荚膜红细菌AYGHJ-16的发酵成分及工艺条件的优化
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如下培养基组成参数:
葡萄糖为培养基中的最佳碳源,添加4-5%时可得到最高生物量与硒含量;
蛋白胨和尿素为培养基中的复合氮源,添加量分别为:蛋白胨0.5%,尿素0.9%;
酵母膏为培养基中的辅助氮源,添加量为0.4%;
***钠为培养基中的无机硒源选择,添加量为120ug/mL。
通过均匀设计的摇瓶发酵实验,确定如下培养条件参数:
采用250mL摇瓶,装液量120mL,培养温度28℃,pH5-6,培养时间5d。
采用上述优选参数,荚膜红细菌AYGHJ-16的生物量达到37.4g/L,菌体富集总硒含量达到36.4mg/L。
实施例3、富硒菌剂的的制备
一、富硒菌剂的的制备
发酵培养基(pH7.0)的制备方法:取120mg***钠、40g葡萄糖、7.5g蛋白胨、9g尿素、5g酵母浸汁、0.4g NaHCO3、1g NH4Cl、0.2g K2HPO4、2.0CH3COONa、0.2gMgSO4·7H2O、2.0g NaCl和10mL微量元素溶液,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发酵培养基的无机硒浓度为120mg/L。实际应用中,发酵培养基采用6.7-7.2的pH均可。
将发酵培养基在115℃下灭菌20min。
微量元素溶液的制备方法:取0.5g H3BO3、400mg MnSO4、60mg ZnSO4·7H2O、180mgNaMoO4·2H2O和10mg Ca(NO3)2·2H2O,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250mL。
采用200L发酵罐,并对发酵罐进行如下改造:(1)在发酵罐底部安装发红光的水下灯(灯光主要提供光合细菌的生长必须的光源作为能源);(2)在发酵罐下部安装电热恒温控制棒;(3)在发酵罐底部设置两个外接开口,一个作为供给发酵罐二氧化碳的通气口,另一个作为加入发酵培养基和菌种的开口。
在发酵罐中加入160L发酵培养基,然后接种荚膜红细菌AYGHJ-16;发酵条件:温度控制在30℃,二氧化碳通气流速为4L/min,光照强度为1500Lux(1000-3000Lux均可);当发酵罐中的菌浓度达到5.35×108cfu/mL时,升温至55℃处理45min(促使细胞破碎),室温离心(5000g、15min),收集上清液,即为富硒菌剂,4℃保藏。
二、富硒能力的测定
将4℃保藏3d后的富硒菌剂稀释10倍,吸取3mL并用水定容至10mL,作为待测溶液。采用亚甲蓝还原法检测待测溶液的褪色时间。
亚甲蓝还原法检测原理:在酸性条件下,***根可与DAB作用,生成黄色络合物(Se-DAB),在一定pH时,使用有机溶剂萃取,根据有机层显色的程度,可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根据无机硒含量标准曲线计算出无机硒的含量;有机硒不能与DAB络合,不能生成Se-DAB。
***钠:购自上海时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具体方法如下(依次进行以下操作):
(1)取5支125ml的分液漏斗,分别加入2.0、4.0、6.0、8.0、10.0ml的***钠水溶液(1mg/L),然后均加蒸馏水至40ml;
(2)每支漏斗加入2ml 0.2mol/L的EDTA-2Na水溶液以掩盖干扰离子,用甲酸调节pH至2-3;
(3)每支漏斗加入4ml 5g/L的DAB水溶液,摇匀,黑暗条件下60℃反应20min;
(4)用浓NaOH调节pH至7.0,然后每支漏斗加入4ml甲苯,充分摇匀,静置3-4min分层;
(5)将有机层通过脱脂棉滤到1cm的比色皿中,于420nm处测定溶液的吸光度(甲苯作为空白对照)。以吸光值A为横坐标,以硒浓度Y(单位为mg/L)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标准曲线函数如下:Y=1.8674X+0.0009(R2=0.9995)。
用步骤一制备的富硒菌剂代替***钠水溶液进行以上步骤(1)至(5)的实验,将吸光值代入标准曲线,得到的结果即为富硒菌剂中的无机硒浓度。
富硒菌剂中的有机硒浓度=发酵培养基的无机硒浓度-富硒菌剂中的无机硒浓度。
富硒能力(有机硒转化率)=(富硒菌剂中的有机硒浓度/发酵培养基的无机硒浓度)×100%。
富硒菌剂中的有机硒浓度为116.4mg/L,富硒能力为98.9%。
三、富硒菌剂使用液的制备
将富硒菌剂用水稀释至50倍体积,即为富硒菌剂使用液。
实施例4、小区茶园的茶叶的富硒试验
实验时间为夏季。采用田间随机区组排列设计实验,共设置三组实验,每组采用3块实验小区,每块实验小区的面积为8m×2.5m,每块实验小区均匀种植有100株金观音茶树。实验设置三次重复,结果取平均值。
实验第1天,各组分别进行如下处理:
第一组:在茶树叶面均匀喷洒富硒菌剂使用液,每块实验小区喷洒20L;
第二组:在茶树叶面均匀喷洒清水,每块实验小区喷洒20L;
第三组:不作任何处理。
实验第18天采集茶叶并进行硒含量检测(按照GB5009.93-2010的检测方法)。第一组茶叶中的硒含量为350μg/kg,第二组茶叶中的硒含量为75μg/kg(请指明),第三组茶叶中的硒含量为50μg/kg(请指明)。
夏茶施用富硒菌剂使用液后,效果明显,主要表现为:①提高夏梢的发芽密度与整齐度,增加夏茶产量;②促进夏梢生长,提早开采期:③改善夏茶品质、优化绿茶品质生化成分;④降低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量;⑤增加了茶叶中的茶叶中的硒含量。
Figure IDA0000149402920000011
Figure IDA0000149402920000021

Claims (9)

1.荚膜红细菌(Rhodobacter capsulatus)AYGHJ-16,其特征在于,它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1377。
2.权利要求1所述荚膜红细菌AYGHJ-16在生产富硒菌剂中的应用。
3.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荚膜红细菌AYGHJ-16的发酵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权利要求1所述荚膜红细菌AYGHJ-16,得到发酵液。
4.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发酵液。
5.权利要求4所述发酵液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将所述发酵液进行30-50倍稀释后喷洒于茶树叶面。
6.权利要求4所述发酵液在生产茶叶中的应用。
7.权利要求4所述发酵液在培养茶树中的应用。
8.一种生产茶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权利要求4所述发酵液进行30-50倍稀释后喷洒于茶树叶面的步骤。
9.一种培养茶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权利要求4所述发酵液进行30-50倍稀释后喷洒于茶树叶面的步骤。
CN2012100920315A 2012-03-31 2012-03-31 一株荚膜红细菌及其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184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920315A CN102618469B (zh) 2012-03-31 2012-03-31 一株荚膜红细菌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920315A CN102618469B (zh) 2012-03-31 2012-03-31 一株荚膜红细菌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18469A CN102618469A (zh) 2012-08-01
CN102618469B true CN102618469B (zh) 2013-04-10

Family

ID=46558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92031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18469B (zh) 2012-03-31 2012-03-31 一株荚膜红细菌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184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1019A (zh) * 2015-08-24 2015-12-02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一种促根保果的橄榄专用肥
CN105861390B (zh) * 2016-05-30 2019-06-28 天津师范大学 一株荚膜红细菌菌株及其筛选方法与应用
CN110241236B (zh) * 2019-06-14 2022-11-11 湖南农业大学 用于鉴定荚膜红细菌的特异性pcr引物、试剂盒和用途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74546C (zh) * 2005-12-23 2008-03-12 王栋 类球红细菌工业化规模制备方法及其发酵液与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18469A (zh) 2012-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45531B (zh) 光合细菌发酵液在农药与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CN102649936A (zh) 一种用于养殖水体水质改良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制备方法
CN102352316B (zh) 一种复合菌浆液、其生产方法及其应用
CN103484396B (zh) 一种嗜热一氧化碳链霉菌新菌株及其应用
CN109182199A (zh) 一株具有植物促生作用的油菜假单胞菌
CN112746086B (zh) 一种纳米硒-有机硒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929443B (zh) 一种弧菌lx6-2及其在制备生物海藻肥中的用途
CN110016445A (zh) 一株具有固氮能力的巨大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02960144B (zh) 一种利用有机硒生物制剂生产富硒霍山石斛的方法
CN110002611A (zh) 一种养殖水体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80628B (zh) 一种肠杆菌菌种及其在促进毛竹生长中的应用
CN101353631A (zh) 一种海参用球形红假单胞菌的培养方法
CN105087440B (zh) 门多萨假单胞菌nx-1及其在正己烷降解中的应用
CN103740615B (zh) 光合细菌sc01及其快速培养方法和应用
CN102618469B (zh) 一株荚膜红细菌及其应用
CN109576177B (zh) 一种中华微杆菌株sm8及其在耐盐促生中的应用
CN110218670A (zh) 一株具有良好定殖能力的硒氧化型根瘤菌t3f4及其应用
CN102286400A (zh) 一株提高作物抗病、抗逆的水稻内生固氮菌及其用途
CN107418921B (zh) 一种海洋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80694B (zh) 一株植物内生真菌拟茎点霉d2g7及其应用
CN102898197A (zh) 以藻泥作为添加剂生产促生生物有机肥的工艺及产品
CN117025400A (zh) 产纳米硒的蛋白核小球藻及其应用和纳米硒制备方法
CN102181375A (zh) 一株好氧除磷菌——恶臭假单胞菌wsh1002及其应用
CN102229901B (zh) 一种促进桉树干物质积累的无机解磷菌
CN103773714A (zh) 一种光合细菌在海水养殖水质改善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10

Address after: 350015 south of the first floor and second floor of the processing workshop, building 4, No. 57, Xingye West Road, Mawei Town,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in the pilot Free Trade Zone)

Patentee after: Fujian Anye cattle food Co.,Ltd.

Address before: 350001 No.12, No.1 Armed Police Hospital, Qinting Road, Mingxi County, Sanming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UJIAN ANYE HIGH-TECH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