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79794A - 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药制剂、片剂、口服液、煎剂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药制剂、片剂、口服液、煎剂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79794A
CN102579794A CN201210049741XA CN201210049741A CN102579794A CN 102579794 A CN102579794 A CN 102579794A CN 201210049741X A CN201210049741X A CN 201210049741XA CN 201210049741 A CN201210049741 A CN 201210049741A CN 102579794 A CN102579794 A CN 1025797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tic
radix
weight portions
rhizoma
chinese medic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4974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79794B (zh
Inventor
姜永梅
陈强
姜永杰
王琛
王淑云
Original Assignee
姜永梅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姜永梅 filed Critical 姜永梅
Priority to CN20121004974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797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797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97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797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979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药制剂,其包括:太子参、山药、白术、川芎、桃仁、川牛膝、白前、旋覆花、附子、小茴香、桂枝、白芍、麦冬和墨旱莲。采用这种中药制剂对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具有副作用小、疗效好、成本低、治愈率高、无耐药性、服用方便等优点。

Description

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药制剂、片剂、口服液、煎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又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和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 congestive heartfailure),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最终的归宿,也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其是由于心脏泵血功能障碍,出现心排血量不足,组织的血液灌注减少,以及肺循环或体循环静脉***瘀血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是多种器质性心脏病几乎不可避免的结局。多见于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及扩张性心肌病。一旦形成,多为反复发作且逐渐加重,治疗难度大,致死率高。
据加拿大调查发下,慢性心力衰竭影响1%~2%的人口生存,心功能III~IV级患者每年医疗费用高达14亿至23亿,美国慢性心力衰竭的医疗费用更高,目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达到500万人,每年新增病例55万人,预计到2030年可能上升至1000万人,中国慢性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慢性心力衰竭患病率为0.9%,住院率占同期心血管病的20%,死亡率占40%,大约80%的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超过65岁,老龄化与各种危险因素增加是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率增长的主要因素,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率高已成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且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由于症状的不断加重容易造成反复住院,增加了该病的治愈难度。
随着对慢性心力衰竭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的认识和发展,西药确定了由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和洋地黄四类药物组成的内科治疗基本方案,使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患病率和死亡率下降。但是洋地黄类强心剂、利尿剂等西药具有的明显不良反应,对机体内环境干扰大,且部分西药毒副作用非常强,患者不宜耐受。
慢性心力衰竭属中医“心悸”、“怔忡”、“痰饮”、“咳喘”、“水肿”等范畴。中医学与慢性心力衰竭相关的病名最早见于《内经》曰:“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上气而喘”“心胀”和“心痹”。就其表现而言可归属心力衰竭,仲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心水”病名。《金匮要略》曰:“心水者,其人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病机的认识,《素问·平人气象论》云:“左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认为心衰以虚为本;《血证论》曰:“水病则累血,血病则累气”,则进一步说明了阳虚水泛、水血同病在心衰中的重要地位。本病的病机可以用虚、瘀、邪三字来概括,心、肺、脾、肾虚衰是本,湿浊瘀血内停为标,外邪引动是为诱因。因此,心力衰竭的中医病机可以概括为:心气虚-血瘀-水停-(心)阳虚(心气虚加重),这一病机与现代医学心力衰竭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心功能不全-神经内分泌激活-心室重构-心功能不全加重)虽分属不同的理论体系,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长期以来积累了不少经验,不少有名方药一直被现代医家沿用。近年来,中医借助其他学科的发展,对于心力衰竭的治疗理论不断创新,新的治疗方法层出不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另外,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辅助中草药的治疗,能够在保证甚至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同时,降低单纯使用西药造成的毒副作用强,患者耐受性差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不足,利用我国传统的中医理论,提供一种副作用小、疗效好、成本低、治愈率高、无耐药性、服用方便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药制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药制剂,其包括:太子参、山药、白术、川芎、桃仁、川牛膝、白前、旋覆花、附子、小茴香、桂枝、白芍、麦冬和墨旱莲。
其中,所述中药制剂中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太子参35~45重量份、山药25~35重量份、白术27~31重量份、川芎18~24重量份、桃仁16~22重量份、川牛膝15~20重量份、白前12~17重量份、旋覆花14~19重量份、附子20~25重量份、小茴香13~17重量份、桂枝12~16重量份、白芍10~14重量份、麦冬13~17重量份和墨旱莲14~18重量份。
其中,所述中药制剂中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太子参40~45重量份、山药30~35重量份、白术29~31重量份、川芎21~24重量份、桃仁19~22重量份、川牛膝17~20重量份、白前15~17重量份、旋覆花16~19重量份、附子22~25重量份、小茴香15~17重量份、桂枝14~16重量份、白芍12~14重量份、麦冬15~17重量份和墨旱莲16~18重量份。
其中,所述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药制剂的剂型可以为:滴丸剂、胶囊剂、片剂、散剂、煎剂、口服液。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片剂,其制备方法包括,
第一步,将太子参、山药和白术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倍~5倍量醇浓度为55%~6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4次,每次2小时~3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2(70℃)的膏体,备用;
第二步,将川芎、桃仁、川牛膝、白前、旋覆花、附子、小茴香、桂枝、白芍、麦冬和墨旱莲按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5倍量水,煮沸2~4小时,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1.27~1.29(70℃)的膏体;
第三步,将第一步、第二步获得的膏体混合,55℃~65℃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第四步,将所述的干膏粉与淀粉进行混匀处理,得到膏体混合物;所述的干膏粉和淀粉的重量比为1∶0.01~0.02;将所述膏体混合物进行制粒处理、干燥处理,得到的膏体混合物颗粒;
第五步,将所述的膏体混合物颗粒与滑石粉、硬脂酸镁依次进行混匀处理、压片处理、包衣处理,即得中药片剂成品;所述的颗粒、滑石粉、硬脂酸镁的重量比为100∶1~3∶0.15~0.3。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口服液,其制备方法包括,
第一步,将太子参、山药和白术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倍~5倍量醇浓度为55%~6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4次,每次2小时~3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2(70℃)的膏体,备用;
第二步,将川芎、桃仁、川牛膝、白前、旋覆花、附子、小茴香、桂枝、白芍、麦冬和墨旱莲按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5倍量水,煮沸2~4小时,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1.27~1.29(70℃)的膏体;
第三步,将第一步、第二步获得的膏体混合,55℃~65℃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第四步,将所述的干膏粉中加入乙醇,得到含醇膏体,所述的含醇膏体的含醇量为65%~70%;将所述的含醇膏体依次进行冷藏处理、沉淀处理、过滤处理、回收乙醇处理,得到脱醇膏体,其中,冷藏处理时间为30~40小时;
第五步,将所述的脱醇膏体中加入蔗糖粉、活性炭,依次进行加热处理、过滤处理、稀释处理,得到半成品;所述的脱醇膏体与蔗糖粉的重量比为1∶0.1~0.3;所述的脱醇膏体与活性炭的重量比为1∶0.001~0.002;所述的加热处理时间为20~40分钟,温度为100℃~110℃;
第六步,再将半成品依次进行过滤处理、灌封处理、灭菌处理,即得所述的中药口服液成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当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片剂时,其包括,
第一步,将太子参、山药和白术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倍~5倍量醇浓度为55%~6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4次,每次2小时~3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2(70℃)的膏体,备用;
第二步,将川芎、桃仁、川牛膝、白前、旋覆花、附子、小茴香、桂枝、白芍、麦冬和墨旱莲按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5倍量水,煮沸2~4小时,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1.27~1.29(70℃)的膏体;
第三步,将第一步、第二步获得的膏体混合,55℃~65℃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第四步,将所述的干膏粉与淀粉进行混匀处理,得到膏体混合物;所述的干膏粉和淀粉的重量比为1∶0.01~0.02;将所述膏体混合物进行制粒处理、干燥处理,得到的膏体混合物颗粒;
第五步,将所述的膏体混合物颗粒与滑石粉、硬脂酸镁依次进行混匀处理、压片处理、包衣处理,即得中药片剂成品;所述的颗粒、滑石粉、硬脂酸镁的重量比为100∶1~3∶0.15~0.3。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当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口服液时,其包括,
第一步,将太子参、山药和白术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倍~5倍量醇浓度为55%~6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4次,每次2小时~3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2(70℃)的膏体,备用;
第二步,将川芎、桃仁、川牛膝、白前、旋覆花、附子、小茴香、桂枝、白芍、麦冬和墨旱莲按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5倍量水,煮沸2~4小时,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1.27~1.29(70℃)的膏体;
第三步,将第一步、第二步获得的膏体混合,55℃~65℃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第四步,将所述的干膏粉中加入乙醇,得到含醇膏体,所述的含醇膏体的含醇量为65%~70%;将所述的含醇膏体依次进行冷藏处理、沉淀处理、过滤处理、回收乙醇处理,得到脱醇膏体,其中,冷藏处理时间为30~40小时;
第五步,将所述的脱醇膏体中加入蔗糖粉、活性炭,依次进行加热处理、过滤处理、稀释处理,得到半成品;所述的脱醇膏体与蔗糖粉的重量比为1∶0.1~0.3;所述的脱醇膏体与活性炭的重量比为1∶0.001~0.002;所述的加热处理时间为20~40分钟,温度为100℃~110℃;
第六步,再将半成品依次进行过滤处理、灌封处理、灭菌处理,即得所述的中药口服液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采用这种中药制剂对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具有副作用小、疗效好、成本低、治愈率高、无耐药性、服用方便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辨证多为阳虚水停,饮瘀互结,致心脾肾阳气微衰,水液运化,敷布失常,停而为饮,上凌心肺,横溢肌肤而见临床诸证。饮邪停聚,阻碍血液的正常流通导致淤血,而淤血又可影响水液的敷布,二者互为因果,加重了病情的发生和发展,其证心脾肾阳虚为本,痰饮瘀血为标,故治疗上当以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泻肺逐饮为原则,基于该原则,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包括以下组分:太子参、山药、白术、川芎、桃仁、川牛膝、白前、旋覆花、附子、小茴香、桂枝、白芍、麦冬和墨旱莲。
本发明的中药制剂以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泻肺逐饮为原则。现代药理证明,方中太子参、山药、白术大补元气,具有强心、利尿功能,能增强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减少心肌耗氧,在慢性心衰时强心作用更加显著,川芎、桃仁和川牛膝活血化瘀,利水渗湿,明显改善冠脉循环,白前和旋覆花清肺化痰、降气定喘,附子和小茴香回阳救逆,散寒止痛,桂枝温经通脉,横通肢节,白芍养血敛阴、平肝抑阳,麦冬和墨旱莲补益肝肾、凉血止血,诸药相合,温中有散,利中有化,使阳气得助,阴水得制,邪去正安,诸症悉除。
方中各组分药理如下:
太子参:味甘、微苦,性平,入脾、肺经,具有补气健脾,润肺生津的作用,用于脾气虚弱、胃阴不足的食少倦怠,能益脾气,养胃阴,用于气虚津伤的肺虚燥咳及心悸不眠、虚热汗多,能益气生津,治气虚肺燥咳嗽,气阴两虚的心悸不眠、多汗等证,主要用于治疗心力衰竭。
山药: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具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聪耳明目、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倦怠无力、食欲不振、久泄久痢、肺气虚燥、痰喘咳嗽、肾气亏耗、腰膝酸软、下肢痿弱、消渴尿频、遗精早泄、带下白浊、皮肤赤肿、肥胖等病症。《本草正》: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第其气轻性缓,非堪专任,故补脾肺必主参、术,补肾水必君茱、地,涩带浊须破故同研,固遗泄仗菟丝相济。诸丸固本丸药,亦宜捣末为糊。总之性味柔弱,但可用力佐使。
白术:味苦、甘,性温,入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固表止汗,安胎的作用,用于脾胃虚弱,食少胀满,倦怠乏力,泄泻,水湿停留、痰饮、水肿,表虚自汗等证,白术具有调整胃肠运动功能、抗溃疡、保肝、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应激、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其燥湿利水功效与利尿作用有关;而安胎功效与抑制子宫收缩作用有关。白术还有抗氧化、延缓衰老、降血糖、抗凝血、抗肿瘤等作用,白术善补气健脾而燥湿利水,可消痰饮退水肿,为治痰饮水肿之良药,亦为治表虚自汗之常品。
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作用,用于***;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腥痛;症瘕肿块;胸胁疼痛;头痛眩晕;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痈疽疮疡等证的治疗,《本草正》:川芎,其性善散,又走肝经,气中之血药也。反藜芦,畏硝石、滑石、黄连者,以其沉寒而制其升散之性也。芍归俱属血药,而芎之散动尤甚于归,故能散风寒,治头痛,破瘀蓄,通血脉,解结气,逐疼痛,排脓消肿,逐血通经。同细辛煎服,治金疮作痛;以其气升,故兼理崩漏眩运,以其甘少,故散则有余,补则不足,惟风寒之头痛,极宜用之。若三阳火壅于上而痛者,得升反甚,今人不明升降,而但知川芎治头痛,谬亦甚矣。川芎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流量,改善心肌的血氧供应,并降低心肌的耗氧量。
桃仁:味苦、甘,性平,归心、肝、大肠经,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的作用,用于血淤闭经,痛经,产后瘀滞腹痛,气滞血瘀,络脉痹阻,关节痹痛,跌打损伤,淤血留于胁下,疼痛难忍,肺痈,肠痈,肠燥便秘等证,桃仁能明显增加脑血流量,增加犬股动脉的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改善血流动力学状况,《本草经硫》:夫血者阴也,有形者也,周流夫一身者也,一有凝滞则为症瘕,瘀血血闭,或妇人月水不通,或击扑损伤积血,及心下宿血坚痛,皆从足厥阴受病,以其为藏血之脏也。桃核仁苦能泄滞,辛能散结,甘温通行而缓肝,故主如上等证也。心下宿血去则气自下,咳逆自止。味苦而辛,故又能杀小虫也。桃仁性善被血,散而不收,泻而无补,过用之,及用之不得其当,能使血下不止,损伤真阴。
川牛膝:味甘、微苦,性平,归肝、肾经,具有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的作用,主治风湿腰膝疼痛,脚痿筋挛,血淋,尿血,妇女经闭,症瘕。用于经闭症瘕,胞衣不下,关节痹痛,足痿筋挛,尿血血淋,跌扑损伤等证。
白前:味辛、苦,性微温,归肺经,具有降气化痰,止咳的作用,该品性微温而不燥烈,长于祛痰,降肺气以平咳喘,无论属寒属热,外感内伤,新嗽久咳均可用之,《纲目》:白前,长于降气,肺气壅实而有痰者宜之。若虚而长哽气者不可用。张仲景治嗽而脉沉者,泽漆汤中亦用之。
旋覆花:味苦、辛、成,性微温,归肺、胃、大肠经,具有降气,消痰,行水,止呕的作用,用于风寒咳嗽,痰饮蓄结,胸膈痞满,喘咳痰多,呕吐噫气,心下痞硬等证。
附子:味辛、甘、性大热,入心、肾、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温经散寒,除湿止痛的作用,用于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泻厥逆,肢冷脉微,心腹冷痛,冷痢,脚气水肿,风寒湿痹,阳痿,宫冷,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阴疽疮疡以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等证,附子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
小茴香:味辛,性温,入肾、膀胱、胃经,具有开胃进食,理气散寒,有助阳道的作用。主治中焦有寒,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部冷痛;疝气疼痛,睾丸肿痛;脾胃气滞,脘腹胀满作痛等证。
桂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的作用,桂枝温经通脉,横通肢节,用于外感风寒表证,不论有汗、无汗均可应用,亦用于风湿痹痛、胃寒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肩臂肢节冷痛等证,痰饮证和膀胱蓄水,心脾阳虚,水湿内停,胸胁胀满,咳逆头晕等痰饮证。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入肝、脾经,有养血合营,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作用,主要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之头痛脑胀、眩晕耳鸣、烦躁易怒;肝血不足,营卫空虚之***,崩中漏下;肝虚血滞湿阻之痛经;营卫不和,营阴外越之自汗盗汗;肝气郁结之脘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肝阴亏虚,经脉失养之手足痉挛疼痛等证,有抗血栓形成及保肝作用,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血溶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作用,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证。
墨旱莲:味甘、酸,性寒,归肝、肾经,起到补益肝肾,凉血止血的作用,用于肝肾阴虚所致头晕目眩、视物昏花,腰膝酸软;适宜于阴虚有热者,用于治疗胃中积热之吐血,热伤肺络之咳血等症状,墨旱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宋氏痢疾杆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能明显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
进一步优选,所述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药制剂仅由上述组分构成。
所述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药制剂中,各种组份的重量份数比可优选为:太子参35~45重量份、山药25~35重量份、白术27~31重量份、川芎18~24重量份、桃仁16~22重量份、川牛膝15~20重量份、白前12~17重量份、旋覆花14~19重量份、附子20~25重量份、小茴香13~17重量份、桂枝12~16重量份、白芍10~14重量份、麦冬13~17重量份和墨旱莲14~18重量份。
所述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药制剂中,各种组份的重量份数比也可进一步优选为:太子参40~45重量份、山药30~35重量份、白术29~31重量份、川芎21~24重量份、桃仁19~22重量份、川牛膝17~20重量份、白前15~17重量份、旋覆花16~19重量份、附子22~25重量份、小茴香15~17重量份、桂枝14~16重量份、白芍12~14重量份、麦冬15~17重量份和墨旱莲16~18重量份。
所述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药制剂的剂型可以为:滴丸剂、胶囊剂、片剂、散剂、煎剂、口服液,给药方式优选为口服。
当本发明中药制剂的剂型为片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太子参、山药和白术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倍~5倍量醇浓度为55%~6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4次,每次2小时~3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2(70℃)的膏体,备用;
第二步,将川芎、桃仁、川牛膝、白前、旋覆花、附子、小茴香、桂枝、白芍、麦冬和墨旱莲按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5倍量水,煮沸2~4小时,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1.27~1.29(70℃)的膏体;
第三步,将第一步、第二步获得的膏体混合,55℃~65℃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第四步,将所述的干膏粉与淀粉进行混匀处理,得到膏体混合物;所述的干膏粉和淀粉的重量比为1∶0.01~0.02;将所述膏体混合物进行制粒处理、干燥处理,得到的膏体混合物颗粒;
第五步,将所述的膏体混合物颗粒与滑石粉、硬脂酸镁依次进行混匀处理、压片处理、包衣处理,即得中药片剂成品;所述的颗粒、滑石粉、硬脂酸镁的重量比为100∶1~3∶0.15~0.3,片剂的规格为0.2g/片~0.3g/片。
当本发明中药制剂的剂型为口服液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太子参、山药和白术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倍~5倍量醇浓度为55%~6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4次,每次2小时~3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2(70℃)的膏体,备用;
第二步,将川芎、桃仁、川牛膝、白前、旋覆花、附子、小茴香、桂枝、白芍、麦冬和墨旱莲按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5倍量水,煮沸2~4小时,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1.27~1.29(70℃)的膏体;
第三步,将第一步、第二步获得的膏体混合,55℃~65℃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第四步,将所述的干膏粉中加入乙醇,得到含醇膏体,所述的含醇膏体的含醇量为65%~70%;将所述的含醇膏体依次进行冷藏处理、沉淀处理、过滤处理、回收乙醇处理,得到脱醇膏体,其中,冷藏处理时间为30~40小时;
第五步,将所述的脱醇膏体中加入蔗糖粉、活性炭,依次进行加热处理、过滤处理、稀释处理,得到半成品;所述的脱醇膏体与蔗糖粉的重量比为1∶0.1~0.3;所述的脱醇膏体与活性炭的重量比为1∶0.001~0.002;所述的加热处理时间为20~40分钟,温度为100℃~110℃;
第六步,再将半成品依次进行过滤处理、灌封处理、灭菌处理,即得所述的中药口服液成品。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实施例1急性毒性实验和长期毒性实验
1、急性毒性:
试验用药:
将45g太子参、35g山药、31g白术、24g川芎、22g桃仁、20g川牛膝、17g白前、19g旋覆花、25g附子、17g小茴香、16g桂枝、14g白芍、17g麦冬和18g墨旱莲混合,粉碎成150目的粉末;将获得粉末加入1300g冷水中浸泡18小时,以文火煎煮,煎煮时间为3小时,将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一滤液;将过滤获得的滤渣再次加入1300g冷水中,以文火煎煮3小时,过滤获得第二滤液,合并两次滤液,浓缩获得所述煎剂,所述煎剂的生药含量为2.5g/ml。
试验过程:
应用NIH小鼠60只,SPF级,雌雄各半,体重18~22g,由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对小鼠灌胃煎剂,对给药的半数致死量(LD50)进行了试验测定,但未测到LD50,因此进行了最大耐受量试验。结果:以最大浓度(60%),最大给药量(120ml/kg,一日内分四次给完)100g/kg灌胃,相当于生药量60g/kg,七日内小鼠无一死亡,处死小鼠解剖观察各脏器未发现毒性反应,给药组与对照组小鼠无任何差异。
2、长毒试验
试验用药:
将45g太子参、35g山药和31g白术混合,加450g醇浓度为65%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3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32(70℃)的膏体,备用;将24g川芎、22g桃仁、20g川牛膝、17g白前、19g旋覆花、25g附子、17g小茴香、16g桂枝、14g白芍、17g麦冬和18g墨旱莲混合,加850g水,煮沸4小时,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1.29(70℃)的膏体;将获得的膏体混合,65℃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将所述的干膏粉与5g淀粉进行混匀处理,得到膏体混合物;将所述膏体混合物进行制粒处理、干燥处理,得到的膏体混合物颗粒;将所述的膏体混合物颗粒与9g滑石粉、1g硬脂酸镁依次进行混匀处理、压片处理、包衣处理,即得中药制剂片剂,规格为0.2g/片。
试验过程:
选用雌性SD大鼠120只,SPF级,体重80~100g,由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将实验药物设定为高、中、低三个剂量,分别为片剂8g/kg、4g/kg、2g/kg。按人用剂量0.1g/kg/天片计算,为人用有效剂量的80倍、40倍和20倍;另设一对照组,将药片捣碎,溶解于蒸馏水中,连续灌胃给药90天、180天和部分动物停药10天后,观察对大鼠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不同剂量给大鼠连续口服180天,对大鼠的进食量和体重增长均无影响。对肝肾功能均未发现明显毒性作用。对血常规、血生化、尿液生化及骨髓片等均未见明显影响,各组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实施例2本发明中药制剂制备的片剂
将45g太子参、35g山药和31g白术混合,加450g醇浓度为65%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3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32(70℃)的膏体,备用;将24g川芎、22g桃仁、20g川牛膝、17g白前、19g旋覆花、25g附子、17g小茴香、16g桂枝、14g白芍、17g麦冬和18g墨旱莲混合,加850g水,煮沸4小时,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1.29(70℃)的膏体;将获得的膏体混合,65℃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将所述的干膏粉与5g淀粉进行混匀处理,得到膏体混合物;将所述膏体混合物进行制粒处理、干燥处理,得到的膏体混合物颗粒;将所述的膏体混合物颗粒与9g滑石粉、1g硬脂酸镁依次进行混匀处理、压片处理、包衣处理,即得中药片剂,所述片剂规格为0.2g/片。
实施例3本发明中药制剂制备的口服液
将40g太子参、30g山药和29g白术混合,加400g醇浓度为65%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3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32(70℃)的膏体,备用;将24g川芎、22g桃仁、20g川牛膝、17g白前、19g旋覆花、25g附子、17g小茴香、16g桂枝、14g白芍、17g麦冬和18g墨旱莲混合,加650g水,煮沸4小时,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1.29(70℃)的膏体;将获得的膏体混合,65℃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第四步,将所述的干膏粉中加入乙醇,得到含醇膏体,所述的含醇膏体的含醇量为65%~70%;将所述的含醇膏体依次进行冷藏处理40小时、沉淀处理、过滤处理、回收乙醇处理,得到脱醇膏体,将所述的脱醇膏体中加入28g蔗糖粉、0.2g活性炭,依次进行加热处理、过滤处理、稀释处理,得到半成品,所述的加热处理时间为40分钟,温度为110℃;再将半成品依次进行过滤处理、灌封处理、灭菌处理,即得所述的中药口服液成品。
临床实验
1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
本次研究共纳入慢性心力衰竭病例135例,均来源于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例。将入选病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95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中,心功能II级组41例,心功能III级组37例,心功能IV级组17例,对照组中,心功能II级组15例,心功能III级组19例,心功能IV级组6例,均为冠心病病人。两组性别、年龄、心功能、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慢性心力衰竭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Framing-ham(1971年)心衰诊断标准制订。主要标准:①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或端坐呼吸;②颈静脉怒张;③肺部罗音;④心脏扩大;⑤急性肺水肿;⑥第三心音奔马律;⑦静脉压增高>1.57kPa(16cmH20);⑧循环时间>25s;⑨肝颈静脉返流征阳性。次要标准:①踝部水肿;②夜间咳嗽;③活动后呼吸困难;④肝肿大;⑤胸腔积液;⑥肺活量降低到最大肺活量的1/3;⑦心动过速(≥120次/min);⑧治疗后5天内体重减轻>4.5kg。判定方法:符合两项主要标准或一项主要标准与两项次要标准,可诊断为心力衰竭。
1.2.2心脏功能分级标准
参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1994年心功能分级标准。
1.2.3慢性心力衰竭的定量诊断标准
参照Boston(1985年)心衰定量诊断标准。
1.2.4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阳虚水泛兼血瘀证:①主症:心悸,气喘,下肢浮肿,畏寒肢冷。②次症:乏力,胸闷,脘腹胀满,尿少,面色晦黯,***紫暗,颈部青筋暴露,胁下痞块。③相应舌、脉象:舌质紫暗或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苔白滑,脉细促、脉涩或结代。具备主症2项或以上,兼备次症2项或以上,参照相应舌象、脉象者即可辨证为此证。
1.2.5病例纳入标准
①符合西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②心功能分级属于II、III级和IV级者;③符合中医阳虚水泛兼血瘀证辨证标准;④病种原发病为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属稳定者)所致的心衰;⑤年龄40~70岁。
2治疗方法
对照组使用西药(根据病人病情选用利尿剂、ACE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制剂)。中药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本发明中药制剂:将45g太子参、35g山药和31g白术混合,加450g醇浓度为65%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3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32(70℃)的膏体,备用;将24g川芎、22g桃仁、20g川牛膝、17g白前、19g旋覆花、25g附子、17g小茴香、16g桂枝、14g白芍、17g麦冬和18g墨旱莲混合,加850g水,煮沸4小时,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1.29(70℃)的膏体;将获得的膏体混合,65℃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将所述的干膏粉与5g淀粉进行混匀处理,得到膏体混合物;将所述膏体混合物进行制粒处理、干燥处理,得到的膏体混合物颗粒;将所述的膏体混合物颗粒与9g滑石粉、1g硬脂酸镁依次进行混匀处理、压片处理、包衣处理,即得中药制剂片剂,所述片剂规格为0.2g/片,每次3片,每日4次,疗程8周。
3治疗结果
3.1观察指标
记录试验前后患者NYHA分级、Lee氏心衰积分及6min步行试验距离。
3.2疗效评定标准
3.2.1心功能疗效评定
显效:心衰基本控制或心功能提高2级以上者;有效:心功能提高1级,但不及2级者;无效:心功能提高不足1级者;恶化:心功能恶化1级或以上者。
3.2.2Lee氏心衰积分疗效评定
显效:治疗后积分减少≥75%以上者;有效:治疗后积分减少在50%~75%者;无效:治疗后积分减少不足50%者;加重:治疗后积分超过治疗前积分。
3.2.3运动耐量
采用6min步行试验距离评估运动耐量。6min步行距离<150m,为重度心功能不全;6min步行距离150m~425m,为中度心功能不全;6min步行距离425m~550m;为轻度心功能不全。
3.3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Figure BSA00000677007000141
表示,统计数据正态分布者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非正态分布者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变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3.4结果
3.4.1两组心功能疗效比较,见表1。
表1两组心功能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95   47   32   16   83.2
  对照组   40   8   13   19   52.5
从表1可以看出,治疗组比对照组在治疗疗效上,效果显著。
3.4.2两组Lee氏心衰积分总疗效比较,见表2。
表2Lee氏心衰积分总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95   51   28   16   83.2
  对照组   40   9   10   21   47.5
从表2可以看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Lee氏心衰积分总疗效效果显著。
3.4.3两组Lee氏心衰总积分比较,见表3。
表3Lee氏心衰总积分比较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组   95   8.79±1.86   0.63±1.331)2)
  对照组   40   8.11±1.54   1.01±1.161)
注: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5。
3.4.4治疗组和对照组运动耐量比较,见表4。
表4两组运动耐量比较(6min步行试验距离m)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组 95 375.62±30.17 411.20±23.641)2)
  对照组   40   369.11±29.37   398.15±30.201)
注: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5。
典型病例
患者张某,女70岁,20年前查体发现高血压,血糖高,一直未服用降压药物,间断服用降糖药,收缩压维持在160mmHg,血糖控制不稳定,2007年查体发下“血糖高(16mmol/L)”,在内分泌科住院治疗,诊断为糖尿病,高血压病等,行药物治疗,好转出院,出院后一直服药治疗,患者于2008年出现胸闷,夜间不能平卧等症状,后因旅游后感冒,上述症状加剧,并出现憋闷、心慌、恶心、发热、血弹,以“冠心病、心功能IV级(NYHA分级)、高血压病、糖尿病”入急诊科治疗,待病情缓解后注入心内科治疗,在服用利尿剂(呋塞米20mg、螺内酯20mg,1次/d,口服)的基础上进一步服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片剂,每次3片,每日4次,1周一个疗程,连续服用5个疗程,病情明显好转,进一步服用6个疗程,治愈。
所有上述的首要实施这一知识产权,并没有设定限制其他形式的实施这种新产品和/或新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利用这一重要信息,上述内容修改,以实现类似的执行情况。但是,所有修改或改造基于本发明新产品属于保留的权利。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太子参、山药、白术、川芎、桃仁、川牛膝、白前、旋覆花、附子、小茴香、桂枝、白芍、麦冬和墨旱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中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太子参35~45重量份、山药25~35重量份、白术27~31重量份、川芎18~24重量份、桃仁16~22重量份、川牛膝15~20重量份、白前12~17重量份、旋覆花14~19重量份、附子20~25重量份、小茴香13~17重量份、桂枝12~16重量份、白芍10~14重量份、麦冬13~17重量份和墨旱莲14~18重量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中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太子参40~45重量份、山药30~35重量份、白术29~31重量份、川芎21~24重量份、桃仁19~22重量份、川牛膝17~20重量份、白前15~17重量份、旋覆花16~19重量份、附子22~25重量份、小茴香15~17重量份、桂枝14~16重量份、白芍12~14重量份、麦冬15~17重量份和墨旱莲16~18重量份。
4.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药制剂的剂型可以为,滴丸剂、胶囊剂、片剂、散剂、煎剂、口服液。
5.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中药片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片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第一步,将太子参、山药和白术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倍~5倍量醇浓度为55%~6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4次,每次2小时~3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2(70℃)的膏体,备用;
第二步,将川芎、桃仁、川牛膝、白前、旋覆花、附子、小茴香、桂枝、白芍、麦冬和墨旱莲按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5倍量水,煮沸2~4小时,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1.27~1.29(70℃)的膏体;
第三步,将第一步、第二步获得的膏体混合,55℃~65℃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第四步,将所述的干膏粉与淀粉进行混匀处理,得到膏体混合物;所述的干膏粉和淀粉的重量比为1∶0.01~0.02;将所述膏体混合物进行制粒处理、干燥处理,得到的膏体混合物颗粒;
第五步,将所述的膏体混合物颗粒与滑石粉、硬脂酸镁依次进行混匀处理、压片处理、包衣处理,即得中药制剂片剂成品;所述的颗粒、滑石粉、硬脂酸镁的重量比为100∶1~3∶0.15~0.3。
6.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中药口服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包括,
第一步,将太子参、山药和白术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倍~5倍量醇浓度为55%~6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4次,每次2小时~3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2(70℃)的膏体,备用;
第二步,将川芎、桃仁、川牛膝、白前、旋覆花、附子、小茴香、桂枝、白芍、麦冬和墨旱莲按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5倍量水,煮沸2~4小时,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1.27~1.29(70℃)的膏体;
第三步,将第一步、第二步获得的膏体混合,55℃~65℃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第四步,将所述的干膏粉中加入乙醇,得到含醇膏体,所述的含醇膏体的含醇量为65%~70%;将所述的含醇膏体依次进行冷藏处理、沉淀处理、过滤处理、回收乙醇处理,得到脱醇膏体,其中,冷藏处理时间为30~40小时;
第五步,将所述的脱醇膏体中加入蔗糖粉、活性炭,依次进行加热处理、过滤处理、稀释处理,得到半成品;所述的脱醇膏体与蔗糖粉的重量比为1∶0.1~0.3;所述的脱醇膏体与活性炭的重量比为1∶0.001~0.002;所述的加热处理时间为20~40分钟,温度为100℃~110℃;
第六步,再将半成品依次进行过滤处理、灌封处理、灭菌处理,即得所述的中药制剂口服液成品。
7.权利要求1至4所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片剂时,其包括,
第一步,将太子参、山药和白术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倍~5倍量醇浓度为55%~6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4次,每次2小时~3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2(70℃)的膏体,备用;
第二步,将川芎、桃仁、川牛膝、白前、旋覆花、附子、小茴香、桂枝、白芍、麦冬和墨旱莲按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5倍量水,煮沸2~4小时,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1.27~1.29(70℃)的膏体;
第三步,将第一步、第二步获得的膏体混合,55℃~65℃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第四步,将所述的干膏粉与淀粉进行混匀处理,得到膏体混合物;所述的膏体和淀粉的重量比为1∶0.01~0.02;将所述膏体混合物进行制粒处理、干燥处理,得到的膏体混合物颗粒;
第五步,将所述的膏体混合物颗粒与滑石粉、硬脂酸镁依次进行混匀处理、压片处理、包衣处理,即得中药制剂片剂成品;所述的颗粒、滑石粉、硬脂酸镁的重量比为100∶1~3∶0.15~0.3。
8.权利要求1至4所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口服液时,其包括,
第一步,将太子参、山药和白术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倍~5倍量醇浓度为55%~6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4次,每次2小时~3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2(70℃)的膏体,备用;
第二步,将川芎、桃仁、川牛膝、白前、旋覆花、附子、小茴香、桂枝、白芍、麦冬和墨旱莲按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5倍量水,煮沸2~4小时,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1.27~1.29(70℃)的膏体;
第三步,将第一步、第二步获得的膏体混合,55℃~65℃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第四步,将所述的干膏粉中加入乙醇,得到含醇膏体,所述的含醇膏体的含醇量为65%~70%;将所述的含醇膏体依次进行冷藏处理、沉淀处理、过滤处理、回收乙醇处理,得到脱醇膏体,其中,冷藏处理时间为30~40小时;
第五步,将所述的脱醇膏体中加入蔗糖粉、活性炭,依次进行加热处理、过滤处理、稀释处理,得到半成品;所述的脱醇膏体与蔗糖粉的重量比为1∶0.1~0.3;所述的脱醇膏体与活性炭的重量比为1∶0.001~0.002;所述的加热处理时间为20~40分钟,温度为100℃~110℃;
第六步,再将半成品依次进行过滤处理、灌封处理、灭菌处理,即得所述的中药制剂口服液成品。
CN201210049741XA 2012-02-21 2012-02-21 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药制剂、片剂、口服液、煎剂及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797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49741XA CN102579794B (zh) 2012-02-21 2012-02-21 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药制剂、片剂、口服液、煎剂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49741XA CN102579794B (zh) 2012-02-21 2012-02-21 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药制剂、片剂、口服液、煎剂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9794A true CN102579794A (zh) 2012-07-18
CN102579794B CN102579794B (zh) 2013-12-04

Family

ID=46469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4974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79794B (zh) 2012-02-21 2012-02-21 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药制剂、片剂、口服液、煎剂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79794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85288A (zh) * 2013-06-26 2013-09-11 蒋梅 一种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药剂
CN104147441A (zh) * 2014-08-22 2014-11-19 朱靖 一种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4324332A (zh) * 2014-11-22 2015-02-04 王竞鹏 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00662A (zh) * 2015-05-19 2015-07-29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5477477A (zh) * 2014-09-18 2016-04-13 陈婧 一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药组合物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4121A (zh) * 2001-08-31 2002-02-06 石家庄以岭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通心络药物组合物及应用
CN101028431A (zh) * 2006-12-28 2007-09-05 龚文君 一种治疗气血两亏型风湿性心脏病的内服中药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4121A (zh) * 2001-08-31 2002-02-06 石家庄以岭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通心络药物组合物及应用
CN101028431A (zh) * 2006-12-28 2007-09-05 龚文君 一种治疗气血两亏型风湿性心脏病的内服中药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吕建军等: "玉香参附汤加减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河北中医》 *
沈会: "心力衰竭古今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陈霞: "行气温阳散外敷神阙穴用于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腹胀的效果观察", 《护理研究》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85288A (zh) * 2013-06-26 2013-09-11 蒋梅 一种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药剂
CN104147441A (zh) * 2014-08-22 2014-11-19 朱靖 一种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5477477A (zh) * 2014-09-18 2016-04-13 陈婧 一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药组合物
CN104324332A (zh) * 2014-11-22 2015-02-04 王竞鹏 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00662A (zh) * 2015-05-19 2015-07-29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9794B (zh) 2013-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24469B (zh) 一种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79794B (zh) 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药制剂、片剂、口服液、煎剂及制备方法
CN101095923B (zh) 一种治疗***的中药
CN101095768B (zh) 一种治疗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中药胶囊
CN102210839B (zh)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胶囊
CN100586466C (zh) 治疗妇科疾病的薄膜衣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15232A (zh) 一种治疗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60773A (zh) 用于治疗心肌缺血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27567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
CN103977379A (zh) 一种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药制剂
CN100431595C (zh) 用于气滞寒凝胃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177268A (zh) 一种治疗阳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58351A (zh) 一种治疗酒精性心肌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35131A (zh) 一种治疗慢性心衰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18119B (zh) 治疗风湿和股骨头坏死及月子病的中草药
CN104622995A (zh) 一种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47441A (zh) 一种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4127670A (zh) 一种治疗心律不齐的中药汤剂
CN104840864B (zh) 一种治疗小儿脾虚型腹泻的中药制剂
CN104116908A (zh) 一种治疗心律不齐的中药汤剂
CN103182035B (zh) 用于治疗老年慢性心律失常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79043B (zh)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
CN104887949B (zh) 一种治疗扩张性心肌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4535A (zh) 一种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67895A (zh) 用于治疗牛产后血瘀型胞衣不下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Jiang Yongmei

Inventor after: Chen Qiang

Inventor after: Jiang Yongjie

Inventor after: Wang Chen

Inventor after: Wang Shuyun

Inventor after: Jiang Yonghua

Inventor before: Jiang Yongmei

Inventor before: Chen Qiang

Inventor before: Jiang Yongjie

Inventor before: Wang Chen

Inventor before: Wang Shuyu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JIANG YONGMEI CHEN QIANG JIANG YONGJIE WANG CHEN WANG SHUYUN TO: JIANG YONGMEI CHEN QIANG JIANG YONGJIE WANG CHEN WANG SHUYUN JIANG YONGHU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04

Termination date: 2015022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