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56536A - 挠性容器袋 - Google Patents

挠性容器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56536A
CN102556536A CN2011103632885A CN201110363288A CN102556536A CN 102556536 A CN102556536 A CN 102556536A CN 2011103632885 A CN2011103632885 A CN 2011103632885A CN 201110363288 A CN201110363288 A CN 201110363288A CN 102556536 A CN102556536 A CN 1025565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hook
flexible container
mentioned
boundary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6328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谷本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tfrog K K
Original Assignee
Hotfrog K 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16584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959850B1/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otfrog K K filed Critical Hotfrog K K
Publication of CN1025565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565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g Frames (AREA)
  • Auxiliary Apparatuses For Manual Packaging Ope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挠性容器袋,构成为在收容时袋体上部不会挠曲而进入袋体下部内侧,提高收容操作效率。本发明的挠性容器袋(F1,F2)具备:袋体下部(由躯体部1A,1B以及底部3A,3B构成),由薄片形成,收容被收容物;袋体上部(2A,2B),由薄片形成,与袋体下部连接,在收容被收容物后成为袋体下部的盖;以及钩子(5A,5B),在袋体下部的内侧,设置在袋体上部的内侧。

Description

挠性容器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挠性容器袋。详细地说,涉及用于提高收容操作的效率的挠性容器袋。在此,挠性容器袋包括大型土袋。
背景技术
以往,在对土、粉粒体以及其它被收容物进行收容而搬运的情况下,使用如下袋体的挠性容器袋:在不使用时能够折叠,在使用时(在收容被收容物时)能够使内容量变大而收容大量的物品(参照专利文献1)。
图15表示以往的挠性容器袋(F11)的例子。图15(a)表示圆形筒状(带底)的例子,图15(b)表示四方形筒状(带底)的例子(F12)。在图15(a)中,挠性容器袋(F11)具备:收容被收容物的袋体下部(由躯体部1A以及底部3A构成);袋体上部(筒状盖部2A),与袋体下部(1A以及3A)连接,在收容被收容物后成为袋体下部(1A,3A)的盖;悬吊带(4A,7A,8A),用于将袋体(袋体上部以及袋体下部)吊起;以及加强材(6A),设置在袋体下部(1A以及3A)的适当处,用于对袋体下部(1A以及3A)进行加强。
这些袋体下部(1A以及3A)、袋体上部(2A)、悬吊带(4A,7A,8A)以及加强材(6A)由薄片形成。图15(a)表示将挠性容器袋(F11)打开、使袋体下部(1A以及3A)向下、袋体上部(2A)向上地放置的状态,无被收容物的空的状态。袋体上部(2A)上方成为将被收容物投入、排出的口。此外,两个悬吊带(4A,7A,8A)安装在袋体下部(1A以及3A)与袋体上部(2A)的边界线的附近。悬吊带的吊件(4A)、躯体部上所安装的部分(7A)、底部所安装的部分(8A)一体地连接。
挠性容器袋(F11)例如收容土而作为土袋使用。此外,能够对谷类等其它各种物体进行收容而搬运。具有挠性、能够折叠。悬吊带(4A,7A,8A)用于通过钩车或吊车吊起移动而被使用。
在图15(b)中,挠性容器袋(F12)具备:收容被收容物的袋体下部(由躯体部1B以及底部3B构成);袋体上部(筒状盖部2B),与袋体下部(1B以及3B)连接,在收容被收容物之后成为袋体下部(1B,3B)的盖;悬吊带(17B),用于将袋体(袋体上部以及袋体下部)吊起;加强材(18B),设置在袋体下部(1B以及3B)的适当处,用于对袋体下部(1B以及3B)进行加强;以及加强带(8B)。以与图15(a)的不同点为主进行说明。
在图15(a)中,袋体上部以及袋体下部为圆形筒状(带底),底部3为圆形,但是在图15(b)中,袋体上部以及袋体下部为四方形筒状(带底),底部3为正方形。此外,在图15(a)中,悬吊带的两个吊件(4A)从边界线附近延伸,但是在图15(b)中,4个悬吊带(17B)安装在构成边界线的正方形的四角的极其附近。此外,在图15(a)中,悬吊带(7A,8A)用于躯体部(1B)以及底部(3A)的加强,但是在图15(b)中,加强带(8B)用于躯体部(1A)的加强,底部(3B)未被加强。此外,在图15(a)中,加强材(6A)为了对吊件(4A)与躯体部(1A)之间的连接进行加强,而设置在躯体部(1A)外侧,但是在图15(b)中,加强材(18B)为了对悬吊带(17B)与躯体部(1B)之间的连接进行加强而设置在躯体部(1B)外侧,加强带(8B)为了对躯体部(1B)进行加强而沿着躯体部(1B)的棱线设置。其它构成与图15(a)同样。
图16表示挠性容器袋(F11,F12)收容了被收容物之后的状态。图16(a)表示挠性容器袋(F11)为圆形筒状的例子,图16(b)表示挠性容器袋(F12)为四方形筒状的例子。将袋体上部(2A,2B)向内侧扎紧,将其口用捆绑绳(11A,11B)捆绑。由此,袋体(袋体上部以及袋体下部)的口封闭,变得能够搬运。
由于所述挠性容器袋(F11,F12)具有挠性,因此具有在对收容物进行收容时,为了将口打开并保持为直立的状态而需要时间劳力这种缺点。
图17表示以往的挠性容器袋(F13)的其它的例子(圆形筒状(带底)的例子)。与上述的例子相比,钩子(19A)安装在袋体下部(1B以及3B)外侧、与袋体上部(2B)的边界线附近。图17(a)表示挠性容器袋(F13)为空的状态,图17(b)表示钩子(19A)的使用状态。在该例子中,如图17(b)所示那样,在钩子19B上悬挂吊绳9A而从上方(也可以从外侧斜上方)拉动。通过如此,即使不花费时间劳力,也能够将袋体的口打开并将其保持为直立的状态,能够对被收容物进行收容。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80488号公报(段落0017~0041,图1~图5)
然而,在所述以往的挠性容器袋中,具有在收容时袋体上部(筒状盖部2A,2B)挠曲而进入内侧,在收容时难以放入被收容物这种问题,此外,存在袋体上部(筒状盖部2A,2B)会被收容物埋入,难以拉出这种问题。因此,作为其解决法,在收容时需要通过时间劳力将袋体上部(2A,2B)向外侧卷起等操作,具有损害操作性这种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挠性容器袋,构成为在收容时袋体上部不会挠曲而进入袋体下部的内侧,提高收容操作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第一方式的挠性容器袋(F1,F2)为,例如如图1所示那样,具备:袋体下部(由躯体部1A,1B以及底部3A,3B构成),由薄片形成,收容被收容物;袋体上部(2A,2B),由薄片形成,与袋体下部(1A,1B以及3A,3B)连接,在收容被收容物后成为袋体下部(1A,1B以及3A,3B)的盖;以及钩子(5A,5B),设置在袋体上部(2A,2B)的内侧。
此处,“薄片”典型的是使用由聚丙烯制的宽度大的线纵横地纺织的织物。也可以使用聚丙烯以外的合成树脂线或麻线。通过成为织物来增加抗拉强度。此外,薄片具有挠性,因此挠性容器袋能够折叠,在不使用时能够折叠、层叠地保管。袋体下部施加被收容物的负载,因此使用较厚的薄片并难以弯曲,与此相比,袋体上部为了将前端部扎紧而作为袋体的盖使用,而使用较薄的薄片并变得柔软。此外,“挠性容器袋”是将被收容物收容而进行保管或输送的袋。在此,挠性容器袋主要包含收容土、砂等的大型土袋。此外,“内侧”是指袋体(袋体上部以及袋体下部)的收容被收容物一侧,“外侧”是指其相反的一侧。此外,“钩子”是指为了通过系上并拉动吊绳而将袋体(袋体上部以及袋体下部)的口保持为开口状态,而设置在袋体上的部件。典型的是环状。通常为数cm的长度,也可以更长、更短。此外,也可以为绳状且在前端具有环、或者不具有环而将前端打结使用。当形成为环状或者在前端具有环时,通过悬吊绳等吊起时的操作性较好。
“设置在袋体上部的内侧的钩子”包含:安装在袋体下部的内侧,向袋体上部方向延伸而收纳在袋体上部的内侧的环状钩子;以及安装在袋体下部的外侧,向袋体上部方向延伸,通过袋体上部所设置的狭缝而进入内侧的环状钩子。此外,钩子还包含:安装在袋体下部的内侧,向袋体上部方向延伸而收纳到袋体上部的内侧,并且从袋体上部的口向外延长的绳(包含前端形成了环的绳、未形成环的绳);以及安装在袋体下部的外侧,向袋体上部方向延伸而通过袋体上部所设置的狭缝进入袋体上部的内侧,并且从袋体上部的口向外延长的绳(包含在前端形成了环的绳、未形成环的绳)。
钩子(5A,5B)优选安装在袋体下部(1A,1B以及3A,3B)的内侧、与袋体上部(2A,2B)的边界线的附近。“边界线的附近”,不限于边界线上或者与边界线相接的位置,只要在将悬吊绳(通常在前端带有钩)挂在钩子上而拉动时袋体下部大致直立、袋体上部不挠曲而进入袋体下部内部,则都包含于“边界线的附近”。此外,大致直立也可以不是完全直立,只要不妨碍收容操作的程度的直立即可。
被收容物只要能够收容于片状袋体,则也可以是任意的。例如,可以是谷粒、小麦粉、砂、土那种粉粒体、切屑、废品等固体废弃物,也可以是食品。此外,当薄片由织物制作时,具有通气性,因此适于谷类等的储藏。在想进行密封的情况下,进行表面涂层而使用。此外,存在流动型(能够反复使用)和交换型(一次性)。
当如本方式那样构成时,具备安装在袋体下部(1A,1B以及3A,3B)的内侧、与袋体上部(2A,2B)的边界线的附近的钩子(5A,5B),通过向环状钩子(5A,5B)上栓系吊绳等并从上方拉动、或者将绳状钩子(15A,15B;图7参照)本身从上方拉动,由此袋体上部(筒状盖部2A,2B)难以向内侧挠曲,能够防止进入躯体部(1A,1B)内部。此外,能够使袋体上部(筒状盖部2A,2B)向袋体下部(1A,1B以及3A,3B)外侧裙状地垂下,不会成为收容操作的妨碍。由此,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收容操作效率的挠性容器袋。
此外,本发明第二方式的挠性容器袋(F3,F4)为,在第一方式中,例如图5所示那样,钩子安装在袋体下部(1A,1B以及3A,3B)外侧,在袋体上部(2A,2B)或者上述袋体下部(1A,1B以及3A,3B)与上述袋体上部(2A,2B)之间的边界线附近,形成有狭缝(13A,13B),通过将钩子(12A,12B)从袋体上部(2A,2B)外侧向内侧***到该狭缝(13A,13B),由此能够使钩子(12A,12B)设置在袋体上部(2A,2B)的内侧。
在此,狭缝可以为纵向、也可以为横向,只要能够***钩子(12A,12B),则可以是任意形状。此外,“边界线附近”不限于边界线上或者与边界线相接的位置,处于从边界线到钩子(12A,12B)的环的长度以下的位置即可。当如本方式那样构成时,在袋体下部(1A,1B以及3A,3B)的外侧,具有安装在与袋体上部(2A,2B)之间的边界线附近的钩子(12A,12B),从狭缝(13A,13B)将钩子(12A,12B)的前端从袋体上部(2A,2B)的外侧向内侧***,将悬吊绳等挂在钩子(12A,12B)上而从上方拉动,由此袋体上部(筒状盖部2A,2B)难以向内侧挠曲,能够防止进入躯体部(1A,1B)的内部。由此,能够提供将收容操作效率提高的挠性容器袋。此外,能够在外侧存在钩子(19A:参照图17)的现有挠性容器袋上形成狭缝(13A,13B)而进行使用。此外,钩子(12A,12B)安装在比较的牢固的袋体下部(1A,1B以及3A,3B)上,袋体破损的情况较少。狭缝(13A,13B)不限于袋体上部(2A,2B),也可以在袋体下部设置在边界线附近。其中,当设置在由较薄的薄片制作的袋体上部(2A,2B)时,制造上的操作性较好。
此外,本发明第三方式的挠性容器袋(F5)为,在第二方式中,例如图6所示那样,在袋体上部(2A)安装有对狭缝(13A)进行覆盖的狭缝盖(14A)。
在此,狭缝盖(14A)可以安装在袋体上部(2A)的外侧、也可以安装在内侧。外侧容易进行安装,当安装到内侧时,收容物难以泄漏。此外,在安装到内侧时,缝制成向袋体的口的方向开口的“コ”字状,在安装到外侧时,缝制成向袋体的底的方向开口的“コ”字状,由此能够容易***钩子,并且使泄漏减少,因此优选。当如本方式那样构成时,对狭缝(13A)安装有狭缝盖(14A),因此能够防止被收容物从狭缝(13A)向袋体外侧泄漏。此外,在将狭缝盖(14A)设置在袋体内侧时,也可以以向底的方向开口的状态缝制。此时,也可以不是“コ”字状,而构成为将上端缝制为一条直线而垂向下方。如果结束收容被收容物、将钩子向外侧抽出,则狭缝盖(14A)自然地垂向下方,而堵塞狭缝(13A)。
此外,本发明第四方式的挠性容器袋(F21,F22)为,在第一方式中,例如图10所示那样,钩子安装在袋体上部(2A,2B)的内侧。当如此构成时,钩子(25A,25B)能够一直目视观察,因此在追加投入时或者过度投入量的除去时,容易将袋体上部(2A,2B)的开口保持为较大,是便利的。此外,在收容被收容物的操作时,袋体上部(2A,2B)比钩子安装部靠下方的部分,成为比与袋体下部(1A,1B以及3A,3B)之间的分界线靠上方,并大致直立。在该状态下,能够是袋体上部比钩子安装部靠上方的部分,向上述大致直立的袋体上部(2A,2B)外侧裙状地垂下。由此,能够向袋体下部(1A,1B以及3A,3B)充分装入被收容物。即,能够不使被收容物溢出、而比分界线多地进行收容,然后通过悬吊带吊起并进行摇晃、或反复较轻地向地板落下而在上下赋予振动,由此能够使被收容物着实落地到分界线的位置、即填满袋体下部(1A,1B以及3A,3B)内。
此外,本发明第五方式的挠性容器袋(F1)为,在第一至第四的任意一个方式中,例如图1(a)所示那样,具备带(7A),该带(7A)被配置为,在将挠性容器袋(F1)放置为袋体下部(1A以及3A)为下、袋体上部(2A)为上时,沿着袋体下部(1A以及3A)从袋体下部(1A以及3A)与袋体上部(2A)之间的边界线附近向下方延伸,钩子(5A)安装为在边界线附近与带(7A)连接。
在此,只要钩子安装为在边界线附近与带(悬吊带)连接,则也可以构成为:带(4A,7A,8A)具有从边界线附近向上方延伸的吊件(4A),从边界线附近与吊件(4A)相连而向下方延伸之后,经由袋体下部的底部(3A)向上方延伸,经由相反一侧的边界线附近与相反一侧的吊件(4A)相连。此外,带(4A,7A,8A)具有适合于对将收容了被收容物的挠性容器袋(F1)吊起来的抗拉强度。例如,在对1吨被收容物进行收容的挠性容器袋的情况下,能够承受4~5吨的吊起。钩子也可以兼作为悬吊带,具有用于将挠性容器袋抬起的抗拉强度,也可以为在悬吊带之外设置,在向挠性容器袋(F1)收容被收容物的操作中,仅用于将袋体下部拉起成直立。当如本方式那样构成时,钩子(5A)与带(7A,8A)直线状地相连,因此钩子(5A)的耐久力增加。
此外,本发明第六方式的挠性容器袋(F1)为,在第五方式中,例如图1(a)所示那样,带(4A,7A,8A)具有从边界线附近向上方延伸的吊件(4A),吊件(4A)与从边界线附近向下方延伸地配置的部分(7A,8A)一体构成。
在此,带(悬吊带)的吊件(4A)与向下方延伸地配置的部分(7A,8A)一体构成,因此钩子(5A)与悬吊带(4A)的内侧(也可以是躯体部1A的内侧)连接。在钩子(5A)安装在躯体部1A的外侧时,在袋体上部(2A)形成狭缝(13A)。
当如本方式那样构成时,带(4A,7A,8A)一体构成,因此吊件(4A)的耐久力增加。
此外,本发明第七方式的挠性容器袋为,在第一至第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例如图1所示那样,袋体下部(1A,1B以及3A,3B)以及袋体上部(2A,2B)形成为大致圆形筒状或者大致四方形筒状。
在此,大致圆形筒状、大致四方形筒状的“大致”,表示圆形多少变形而成为椭圆形的形状、四方形多少变形而带有圆弧的形状、进行了倒角的形状、也可以施加了使角顺畅等的稍微变更的情况。此外,在本方式中,筒的一方开口、另一方成为底部(3A,3B)。当如本方式那样构成时,袋体下部(1A,1B以及3A,3B)和袋体上部(2A,2B)形成为大致圆形筒状或者大致四方形筒状,因此容易制造,此外能够加大薄片单位面积的袋体的容积。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挠性容器袋,构成为在收容时袋体上部不会挠曲而进入袋体下部内侧,提高收容操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挠性容器袋的例子(空状态)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挠性容器袋的例子(将口张开的状态其1)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1的挠性容器袋的例子(将口张开的状态其2)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1的挠性容器袋的例子(将口封闭的状态)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2的挠性容器袋的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例3的挠性容器袋的例子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例4的挠性容器袋的例子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例5的挠性容器袋的例子的图。
图9是表示实施例6的挠性容器袋的例子的图。
图10是表示实施例7的挠性容器袋的例子的图。
图11是表示实施例8的挠性容器袋的例子的图。
图12是表示实施例9的挠性容器袋的例子的图。
图13是说明钩子的构成例的图。
图14是表示使用辅助台而将被收容体向挠性容器袋投入的例子的图。
图15是表示以往的挠性容器袋的例子(空状态)的图。
图16是表示以往的挠性容器袋的例子(将口封闭的状态)的图。
图17是表示以往的挠性容器袋的其它例子的图。
符号说明
1A,1B  躯体部(包含于袋体下部)
2A,2B  筒状盖部(袋体上部)
3A,3B  底部(包含于袋体下部)
4A,4B  带的吊件
5A,5B  钩子
6A,6B  加强材
7A  带
7B  加强材
8A,8B  带
9A,9B  悬吊绳(带钩)
9C  钩
9D  限位器
10A,10B  悬吊绳(无钩)
11A,11B  捆绑绳
12A,12B  钩子
13A,13B  狭缝
14A  狭缝盖
15A,15B  钩子
16A  反转带
17B,17B’  悬吊带
18B  加强材
19B,19B’ 狭缝
20  辅助台
20a  支柱
20b  横杆
23A,23B  狭缝
25A,25B  钩子
26A,26B  加强材
29A  带钩绳
35a~35e  钩子
F1~F9,F11~F13,F21~F23  挠性容器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图中,对相互相同或者相当的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至图4说明实施例1。在实施例1中说明如下例子:在袋体下部(躯体部1A,1B以及底部3A,3B)的内侧,在与袋体上部(2A,2B)的边界线附近安装有环状的钩子(5A,5B)。
图1表示实施例1的挠性容器袋(F1,F2)的例子(空的状态)。图1(a)表示挠性容器袋(F1)为圆形筒状(带底)的例子,图1(b)表示挠性容器袋(F2)为四方形筒状(带底)的例子。在图1(a)中,挠性容器袋(F1)具备:袋体下部(由躯体部1A以及底部3A构成),收容被收容物;袋体上部(筒状盖部2A),与袋体下部(1A以及3A)连接,在收容被收容物后成为袋体下部(1A,3A)的盖;悬吊带(4A,7A,8A),用于将袋体(袋体上部以及袋体下部)吊起;环状钩子(5A),在袋体下部(1A以及3A)的内侧,安装在与袋体上部(2A)的边界线附近;以及加强材(6A),设置在袋体下部(1A以及3A)的适当处,用于对袋体下部(1A以及3A)进行加强。
这些袋体下部(躯体部1A以及底部3A)、袋体上部(筒状盖部2A)、悬吊带(4A,7A,8A)、环状钩子(5A)以及加强材(6A)由薄片形成。“薄片”典型的是使用由聚丙烯制的宽度大的线纵横地纺织的织物。也可以使用聚丙烯以外的合成树脂线或麻线。通过成为织物来增加抗拉强度。此外,薄片具有挠性,因此挠性容器袋能够折叠,在不使用时能够折叠、层叠地保管。图1(a)为将挠性容器袋张开而使袋体下部(1A以及3A)为下、袋体上部(2A)为上地放置时的状态,并表示无被收容物的空状态。实际上由于挠性容器袋(F1)具有挠性,因此如果没有支撑则不能够如此地直立,但是在此表示直立状态(在其他图中也同样)。袋体上部(2A)的上方成为投入、排出被收容物的口。此外,两个悬吊带(4A,7A,8A)被安装在袋体下部(1A以及3A)与袋体上部(2A)的边界线附近。悬吊带为,吊件(4A)、安装于躯体部的部分(7A)以及安装于底部的部分(8A)一体地相连。吊件(4A)在通过钩车或吊车吊起而移动上被使用。此外,适当处典型的是指在通过吊车等将吊件(4A)吊起时作用拉力那样的位置。边界线附近不限于边界线上或者与边界线相接的位置,其包含如下区域:在该位置安装悬吊绳,在将悬吊绳挂在钩子上而拉动时,袋体下部大致直立,袋体上部不会挠曲而进入袋体下部的内部的区域。
挠性容器袋(F1)例如收容土而作为土袋使用。在此,挠性容器袋主要包含收容土、砂等的大型土袋。此外,还能够对小麦粉、米粒、切屑、废品等其它各种物体进行收容而搬运。被收容物只要能够收容于片状袋体,则可以是任意的。通过使薄片为织物,由此抗拉强度增加,能够收容重物。尺寸也各种各样,例如通过袋体下部(1A以及3A)的直径为1.1m、高度1.1m的挠性容器袋(F1),能够对重量1吨的物体进行收容、搬运。
对作为盖使用的袋体上部(2A)以及用于将袋体上部保持为开口状态的、栓系悬吊绳的环状钩子(5A),使用比较(比袋体下部)薄、柔软的薄片,施加有张力的袋体下部(1A以及3A)、悬吊带(4A,7A,8A)以及加强材(6A)使用比较(比袋体上部)厚和硬的薄片。环状钩子(5A)也可以使用比较厚的薄片。环状钩子(5A)优选至少具有通过向上方拉动而袋体下部的躯体部(1A)能够大致直立的程度的强度。此外,大致直立意味着不影响收容操作的程度地直立即可的情况。
在将挠性容器袋放置为袋体下部(1A以及3A)在下、袋体上部(2A)在上时,悬吊带(4A,7A,8A)安装在躯体部(1A)外侧,两个吊件(4A)对置地安装成从袋体下部(1A以及3A)与袋体上部(2A)的边界线附近向上方延伸,并以从一方吊件(4A)连续且从该边界线附近沿着躯体部(1A)向下方延伸的方式配置对躯体部进行加强的部分(7A),并且对底部进行加强的部分(8A)被配置为,以从带(7A)连续、沿着底部(3A)通过底部(3A)的中心延伸并与对从另一方悬吊带(4A)连续的方式配置的躯体部进行加强的部分(7A)相连。此外,从该边界线附近,钩子(5A)以与对躯体部进行加强的部分(7A)连续的方式被安装在躯体部(1A)的内侧。此外,为了对悬吊带的吊件(4A)以及钩子(5A)与躯体部(1A)之间的连接进行加强,加强材(6A)被安装在躯体部(1A)的外侧和内侧。
袋体上部(2A)和袋体下部(1A以及3A)、袋体下部(1A以及3A)和悬吊带(4A,7A,8A)、躯体部(1A)和钩子(5A)、躯体部(1A)和加强材(6A),通过线(例如缝纫机线)缝合。
袋体下部(1A以及3A)使用比较厚的薄片,并且通过悬吊带的一部分(7A)加强,因此通过将钩子(5A)吊起并保持,能够保持为大致直立。与此相对,袋体上部(2A)使用比较薄的薄片,因此不能够保持为大致直立,而会直接挠曲而进入躯体部(1A)的内侧。
在图1(b)中,挠性容器袋(F2)具备:袋体下部(由躯体部1B以及底部3B构成),收容被收容物;袋体上部(筒状盖部2B),与袋体下部(1B以及3B)连接,在收容被收容物后成为袋体下部(1B,3B)的盖;悬吊带(4B),用于将袋体(袋体上部以及袋体下部)吊起;环状的钩子(5B),在袋体下部(1B以及3B)的内侧,被安装在与袋体上部(2B)的边界线附近;加强带(8B),设置在袋体下部(1B以及3B)的适当处,用于对袋体下部(1B以及3B)的抗拉强度进行加强;以及加强材(6B,7B)。以与图1(a)的不同点为主进行说明。
在图1(a)中,袋体上部以及袋体下部为圆形筒状(带底),底部(3A)为圆形,但是在图1(b)中,袋体上部以及袋体下部为四方形筒状(带底),底部(3B)为正方形。此外,在图1(a)中,悬吊带的吊件(4A)和钩子(5A)安装在边界线的相同部分,但是在图1(b)中安装在其它部分。即,钩子(5B)安装在构成边界线的正方形的四角,加强带(8B)以与钩子(5B)连续的方式沿着躯体部(1B)的立方体的棱线配置,悬吊带(4B)安装在从构成边界线的正方形的四角稍微离开的位置。此外,在图1(a)中,悬吊带(8A)用于底部(3A)的加强,但在图1(b)中底部(3B)的加强未使用带。此外,在图1(a)中,加强材(6A)为了对吊件(4A)以及钩子(5A)和躯体部(1A)之间的连接进行加强,而设置在躯体部(1A)的外侧和内侧,但是在图1(b)中,加强材(6B)为了对悬吊带(4B)和躯体部(1B)之间的连接进行加强而设置在躯体部(1B)外侧,加强材(7B)为了对钩子(5B)和躯体部(1B)的连接进行加强而设置在躯体部(1B)的内侧。其它构成与图1(a)同样。
由此,挠性容器袋(F2)与挠性容器袋(F1)同样,能够折叠,并能够收容重物。尺寸也多种多样,例如通过袋体下部(1B以及3B)的底面积为0.9m×0.9m、高度为1.2m的挠性容器袋(F2),能够对重量1吨的物体进行收容、搬运。此外,袋体下部(1B以及3B)使用比较厚的薄片,并且通过加强带(8B)加强,通过将钩子(5B)向上方拉动,能够保持为大致直立。与此相比,袋体上部(2B)使用比较薄的薄片,不能够保持为大致直立,而会直接挠曲而进入躯体部(1B)的内侧。此外,如此,在从四角离开的位置上具有悬吊带的构成,即使将袋体下部的底边设为比悬吊带的宽度长,也能够承受收容物的重量,因此适合于长方形筒状的袋体的情况。当然,在袋体为四方形筒状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悬吊带安装在边界线附近的四角,如图15(b)那样,也可以在边界线极其附近的四角安装4个悬吊带。极其附近表示与袋体上部(2B)和袋体下部(1B以及3B)的缝合处相接、或稍微(例如带宽度以下)离开的状态。
图2表示实施例1的挠性容器袋(F1,F2)的环状钩子(5A,5B)的使用状态。图2(a)表示挠性容器袋(F1)为圆形筒状(带底)的例子,图2(b)表示挠性容器袋(F2)为四方形筒状(带底)的例子,图2(c)表示悬吊绳(9A,9B)的钩(9C)的部分。此外,悬吊绳被画为直线状,但这是表示从上方拉动的状态。图17(b)也同样。在钩子(5A,5B)上钩挂(栓系)悬吊绳(9A,9B)并从上方(也可以从外侧斜上方)拉动。通常,在悬吊绳的前端设置有钩(9C),以便容易钩挂到钩子(5A,5B)上。在钩(9C)上设置限位器(9D),以便不从钩子(5A,5B)脱离,这在安全上较好。通过所述构成,袋体上部(筒状盖部2A,2B)难以向内侧挠曲,或者能够使其向袋体下部(1A,1B以及3A,3B)的外侧裙状地垂下,能够防止进入躯体部(1A,1B)的内部。
此外,图2(d)为挠性容器袋(F1)为圆形筒状(带底)的例子,表示钩挂悬吊绳(9A)而从外侧斜上方拉动的例子。在该情况下,通过从斜上方拉动,袋体上部(2A)难以向内侧挠曲,能够防止进入躯体部(1A)的内部。此外,在被收容物的收容操作中,使袋体上部(2A)向袋体下部(躯体部1A)的外侧裙状地垂下,因此能够顺利地进行收容操作。
图3表示实施例1的挠性容器袋(F1,F2)的钩子(5A,5B)的其它使用状态。图3(a)表示挠性容器袋F1为圆形筒状(带底)的例子,图3(b)表示挠性容器袋F2为四方形筒状(带底)的例子。在环状钩子(5A,5B)上钩挂不具有钩的悬吊绳(10A,10B)而从上方(也可以从外侧斜上方)拉动。在该情况下,袋体上部(筒状盖部2A,2B)也难以向内侧挠曲,能够防止进入躯体部(1A,1B)的内部。
图4表示实施例1的挠性容器袋(F1,F2)的收容被收容物后的状态。图4(a)表示挠性容器袋(F1)为圆形筒状(带底)的例子,图4(b)表示挠性容器袋(F2)为四方形筒状(带底)的例子。将袋体上部(2A,2B)向内侧收缩,将其口用捆绑绳(11A,11B)捆绑。由此,袋体(袋体上部以及袋体下部)的口被封闭,能够搬运。
通过以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能够提供一种挠性容器袋,成为在收容时袋体上部不会挠曲而进入袋体下部内侧的构成,提高收容操作效率。
【实施例2】
参照图5对实施例2进行说明。在实施例1中,说明了在袋体下部(1A,1B以及3A,3B)内侧、在与袋体上部(2A,2B)的边界线附近安装有环状钩子5A、5B的例子,在实施例2中说明如下例子:在袋体下部(1A,1B以及3A,3B)外侧,在与袋体上部(2A,2B)的边界线附近安装有环状钩子(5A,5B),在袋体上部(2A,2B)上形成有狭缝(13A,13B),能够将钩子(5A,5B)的前端从袋体上部(2A,2B)的外侧向内侧***该狭缝(13A,13B)。以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为主进行说明(对于以下的实施例也同样,以与之前实施例的不同点为主进行说明)。
图5表示实施例2的挠性容器袋(F3,F4)的例子(空状态)。图5(a)表示挠性容器袋(F3)为圆形筒状(带底)的例子,图5(b)表示挠性容器袋(F4)为四方形筒状(带底)的例子。在袋体下部(1A,1B以及3A,3B)外侧,在与袋体上部(2A,2B)的边界线的附近安装有钩子(12A,12B),在袋体上部(2A,2B)上形成有狭缝(13A,13B),能够将钩子(12A、12B)的前端从袋体上部(2A,2B)的外侧向内侧***该狭缝(13A,13B)。由此,能够将钩子(12A,12B)的前端***到躯体部的内侧。如图2或者图3那样,通过在该钩子(12A,12B)的前端上钩挂悬吊绳而向上方拉动,由此袋体上部(筒状盖部2A,2B)难以向内侧挠曲,或者能够向袋体下部(1A,1B以及3A,3B)外侧裙状地垂下,防止进入躯体部(1A,1B)的内部。此外,在收容被收容物后,将钩子(12A,12B)向狭缝(13A,13B)外拉出即可,也可以直接残留在袋体内。当向外侧拉出时,只要容易防止泄漏、并且具有足够的强度,则能够将钩子兼作为吊起用钩子(参照图9)。当残留在袋体内时,能够省略拉出的麻烦。
其它构成与实施例1同样,与实施例1同样,能够提供一种挠性容器袋,构成为在收容时袋体上部不会挠曲而进入袋体下部内侧,提高收容操作效率。
【实施例3】
参照图6对实施例3进行说明。在实施例3中说明如下例子:在袋体下部(1A,1B以及3A,3B)外侧,在与袋体上部(2A,2B)的边界线附近安装有环状的钩子(12A,12B),在袋体上部(2A,2B)上形成有狭缝(13A,13B),能够将钩子(12A,12B)的前端从袋体上部(2A,2B)的外侧向内侧***该狭缝(13A,13B),但是在实施例3中,还对在袋体上部(2A)上安装有对狭缝(13A)进行覆盖的狭缝盖(14A)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6表示实施例3的挠性容器袋(F5)的例子(空状态)。图6表示挠性容器袋(F5)为圆形筒状(带底)的例子。在狭缝(13A)外侧安装有狭缝盖(14A)。通过狭缝盖(14A)覆盖狭缝(13A),防止被收容物从狭缝(13A)向外泄漏。此外,即使不对狭缝(13A)安装狭缝盖(14A),被收容物只要是不能通过狭缝的大小则不会向外泄漏,或者能够在多少泄漏也没有关系的情况下使用。此外,在狭缝(13A)的内侧也能够安装狭缝盖(14A)。当在内侧安装时,能够提高防止泄漏的效果。此外,在将狭缝盖安装在外侧时,以向袋体的底的方向开口的“コ”字状缝合,当安装在内侧时,以向袋体的口的方向开口的“コ”字状缝合,容易***钩子、并且泄漏减少,因此是优选的。在安装在内侧时,也可以为向底的方向开口的形状。此时,使上部成为缝合为一条直线的盖即可。此外,在挠性容器袋为四方形筒状(带底)的情况下,也同样在狭缝(13A)的外侧或者内侧安装狭缝盖(14A)。
其它构成与实施例2同样,与实施例2同样能够提供一种挠性容器袋,构成为在收容时袋体上部不会挠曲而进入袋体下部内侧,提高收容操作效率。
【实施例4】
参照图7对实施例4进行说明。在实施例1中说明了如下例子:在袋体下部(1A,1B以及3A,3B)内侧,在与袋体上部(2A,2B)的边界线附近安装有环状钩子(5A,5B),但是在实施例4中对安装有绳状钩子(15A,15B)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7表示实施例4的挠性容器袋(F6,F7)的例子(空状态)。图7(a)表示挠性容器袋(F6)为圆形筒状(带底)的例子,图7(b)表示挠性容器袋(F7)为四方形筒状(带底)的例子。绳状钩子(15A,15B)在袋体下部的内侧、安装在与袋体上部(2A,2B)的边界线附近,并向袋体上部(2A,2B)的方向延伸,从袋体上部(2A,2B)的口向外延伸,在前端形成有环。在该情况下,环从袋体上部(2A,2B)的口向外延伸,但通过袋体上部(2A,2B)内侧,因此与设置在袋体上部(2A,2B)内侧的钩子没有不同。将绳状钩子(15A,15B)从上方(也可以从外侧斜上方)拉动。环用于钩挂钩等并拉动。由此,袋体上部(筒状盖部2A,2B)难以向内侧挠曲,能够防止进入躯体部(1A,1B)内部。此外,在收容被收容物后,能够将钩子(15A,15B)与收容物一起残留在袋体内。
其它构成与实施例1同样,与实施例1同样,能够提供一种挠性容器袋,构成为在收容时袋体上部不会挠曲而进入袋体下部内侧,提高收容操作效率。
【实施例5】
参照图8对实施例5进行说明。在实施例1说明了如下例子:在袋体下部(1A,1B以及3A,3B)内侧,在与袋体上部(2A,2B)的边界线附近安装有环状钩子(5A,5B),但是在实施例5中,对在袋体下部(1A,1B以及3A,3B)的底部(3A,3B)安装有将袋体反向地悬吊的反转带(16A)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8表示实施例5的挠性容器袋(F8)的例子(空状态)。图8表示挠性容器袋(F8)为圆形筒状(带底)的例子。在袋体下部(1A,1B以及3A,3B)的底部(3A,3B),安装有用于将袋体反向地悬吊的反转带(16A)。在将被收容物取出的情况下,将反转带(16A)钩挂在吊车上而使挠性容器袋(F8)反向,解开捆绑绳(11A)(参照图4),将袋体的口打开而将被收容物排出。此外,在挠性容器袋为四方形筒状(带底)的情况下,同样能够安装反转带。
其它构成与实施例1同样,与实施例1同样,能够提供一种挠性容器袋,构成为在收容时袋体上部不会挠曲而进入袋体下部内侧,提高收容操作效率。
【实施例6】
参照图9对实施例6进行说明。在实施例1说明了如下例子:在袋体下部(1A,1B以及3A,3B)的内侧,在与袋体上部(2A,2B)的边界线附近安装有环状钩子(5A,5B),但是在实施例6中,对代替实施例1(图1(b))的悬吊带(4B)而安装有不同类型的悬吊带(17B)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9表示挠性容器袋(F9)为四方形筒状(带底),在构成边界线的四方形的四角的极其附近具备4个悬吊带(17B)的例子。图9(a)表示挠性容器袋(F9)为四方形筒状的例子。在袋体下部(1B以及3B)的内侧,在与袋体上部(2B)的边界线的极其附近安装有环状钩子(5B),在外侧安装有悬吊带(17B)。环状钩子(5B)以及悬吊带(17B)安装在构成边界线的正方形的四角的极其附近。悬吊带(17B)用于通过吊车进行吊起。此外,如图2或者图3那样,通过在环状钩子(5B)的前端钩挂悬吊绳而向上方拉动,袋体上部(2B)难以向内侧挠曲,能够防止进入躯体部(1B)的内部。
参照图9(b)以及图9(c)的部分提取图,对图9(a)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在此,表示的例子为,在袋体下部(1B以及3B)的外侧,在与袋体上部(2B)的边界线附近安装有悬吊带(17B,17B’),悬吊带(17B,17B’)兼作为环状钩子(不同于图9(a)的环状钩子(5B)),在袋体上部(2B)形成有狭缝(19B,19B’),能够将悬吊带(17B,17B’)的前端从袋体上部(2B)的外侧向内侧***该狭缝(19B,19B’)。图9(b)表示狭缝(19B)为纵向的例子,图9(c)表示狭缝(19B’)为横向的例子。能够从狭缝(19B,19B’)将悬吊带(17B,17B’)的前端从袋体上部(2B)外侧向内侧***。如图2或者图3那样,通过在该悬吊带(17B,17B’)的前端钩挂悬吊绳而向上方拉动,袋体上部(筒状盖部2A,2B)难以向内侧挠曲,能够防止进入躯体部(1A,1B)的内部。如此,在挠性容器袋(F9)为四方形筒状(带底),且在构成边界线的四方形的四角的极其附近具备4个悬吊带的情况下,即使不新安装环状钩子,通过形成狭缝(19B,19B’),也能够将悬吊带(17B,17B’)作为环状钩子使用。
其它构成与实施例1(图1(b)的例子)同样,与实施例1同样,能够提供一种挠性容器袋,构成为在收容时袋体上部不会挠曲而进入袋体下部内侧,提高收容操作效率。
【实施例7】
参照图10对实施例7进行说明。在实施例1中说明了如下例子:在袋体下部(1A,1B以及3A,3B)内侧,在与袋体上部(2A,2B)的边界线附近安装有环状钩子(5A,5B),但是在实施例7中,对在袋体上部(2A,2B)的内侧安装有环状钩子(25A,25B)的例子进行说明。图10(a)表示挠性容器袋(F21)为圆形筒状(带底)的例子,图10(b)表示挠性容器袋(F22)为四方形筒状(带底)的例子。并且,图10(c)表示挠性容器袋(F21)为圆形筒状(带底)的例子,是钩挂悬吊绳(9A)而从外侧斜上方拉动的例子。
在挠性容器袋(F21,F22)中,环状钩子(25A,25B)使用加强材(26A,26B),安装在袋体上部(2A,2B)内侧。袋体上部(2A,2B)比袋体下部(1A,1B以及3A,3B)柔软、强度低,因此在袋体上部(2A,2B)的内侧和外侧双方使用加强材(26A,26B),只要具有强度则也可以仅在一侧设置。环状钩子(25A,25B)被安装于袋体上部(2A,2B),因此与实施例1相比容易找到环状钩子(25A,25B),并且容易钩挂钩或绳。此外,能够使袋体上部(2A,2B)从环状钩子(25A,25B)的安装位置向外侧裙状地垂下。由此,在收容时能够防止袋体上部(2A,2B)进入袋体下部(1A,1B以及3A,3B)的内侧。此外,即使到袋体上部(2A,2B)和袋体下部(1A,1B以及3A,3B)的边界线附近为止投入被收容物,环状钩子(25A,25B)也一直能够目视观察到,因此在追加投入时或者除去过度投入量时,容易将袋体上部(2A,2B)的开口保持较大,较方便。此外,袋体上部(2A,2B)和袋体下部(1A,1B以及3A,3B)的边界线整体能够一直目视观察到,因此对于使被收容物的投入量确定操作为到边界线为止的恒定量来说较有利。当使被收容物为恒定量时,能够将投入被收容物的挠性容器袋稳定地层叠。
此外,在被收容物为体积比重较小的粒状物、粉状物的情况下,有时想对袋体下部(1A,1B以及3A,3B)满满地装入。在这种情况下,在稍微多地提供被收容物之后,通过将挠性容器袋稍微吊起、轻轻向地面撞击或者在周围轻轻拍打,使被收容物落到袋体下部(1A,1B以及3A,3B),能够使被收容物正好与袋体上部(2A,2B)和袋体下部(1A,1B以及3A,3B)的分界线的位置相等或者比其靠下。只要是环状钩子(25A,25B)安装在袋体上部(2A,2B)上的构成,则能够容易地将被收容物稍微多地提供,因此能够进行上述那种操作。在想如土袋那样将土较结实地装入的情况下操作性较高。
其它构成与实施例1同样,与实施例1同样,能够提供一种挠性容器袋,构成为在收容时袋体上部不会挠曲而进入袋体下部内侧,提高收容操作效率。
【实施例8】
参照图11对实施例9进行说明。在实施例1说明了如下例子:在袋体下部(1A,1B以及3A,3B)内侧,在与袋体上部(2A,2B)的边界线附近安装有环状钩子(5A,5B),但是在实施例9中,对在袋体上部(2A,2B)和袋体下部(1A,1B以及3A,3B)的边界线上且在袋体内侧安装有环状钩子(25A,25B)的例子进行说明。环状钩子(25A,25B)使用加强材(26A,26B),安装在袋体上部(2A,2B)和袋体下部(1A,1B以及3A,3B)的边界线的内侧。
环状钩子(25A,25B)安装在袋体上部(2A,2B)和袋体下部(1A,1B以及3A,3B)的边界线上,因此与实施例1相比容易找到环状钩子(25A,25B),并且容易钩挂钩或绳。此外,能够使袋体上部(2A,2B)从环状钩子(25A,25B)的安装位置向外侧裙状地垂下,在收容时能够防止袋体上部(2A,2B)进入袋体下部(1A,1B以及3A,3B)的内侧。此外,即使到袋体上部(2A,2B)和袋体下部(1A,1B以及3A,3B))的边界线以下为止投入被收容物,环状钩子(25A,25B)一直能够目视观察到,因此在追加投入时容易将袋体上部(2A,2B)的开口保持为较大,较方便。此外,袋体上部(2A,2B)和袋体下部(1A,1B以及3A,3B)的边界线整体能够一直目视观察到,因此使被收容物的投入量确定操作为边界线为止的恒定量来说较有利。
其它构成与实施例1同样,与实施例1同样,能够提供一种挠性容器袋,构成为在收容时袋体上部不会挠曲而进入袋体下部内侧,提高收容操作效率。
【实施例9】
参照图12对实施例10进行说明。在实施例9中,对在袋体上部(2A,2B)和袋体下部(1A,1B以及3A,3B)的边界线内侧安装有环状钩子(25A,25B)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在实施例10中说明如下例子:在袋体下部(1A,1B以及3A,3B)的外侧安装有环状钩子(25A,25B),通过在袋体上部(2A,2B)和袋体下部(1A,1B以及3A,3B)的边界线上形成的狭缝(23A,23B)向内侧***。环状钩子(25A,25B)使用加强材(26A,26B),并被安装在袋体下部(1A,1B以及3A,3B)的外侧。然后,通过在袋体上部(2A,2B)和袋体下部(1A,1B以及3A,3B)的边界线上形成的狭缝(23A,23B)向内侧***。
环状钩子(25A,25B)从袋体上部(2A,2B)和袋体下部(1A,1B以及3A,3B)的边界线向内侧***,因此与实施例1相比容易找到环状钩子(25A,25B),并且容易钩挂钩或绳。此外,能够使袋体上部(2A,2B)从狭缝(23A,23B)位置的附近向外侧裙状地垂下,在收容时能够防止袋体上部(2A,2B)进入到袋体下部(1A,1B以及3A,3B)的内侧。此外,即使到袋体上部(2A,2B)和袋体下部(1A,1B以及3A,3B)的边界线以下为止投入被收容物,环状钩子(25A,25B)也能够一直目视观察到,因此在追加投入时容易将袋体上部(2A,2B)的开口保持较大,较方便。此外,袋体上部(2A,2B)和袋体下部(1A,1B以及3A,3B)的边界线整体一直能够目视观察到,因此使被收容物的投入量确定操作为边界线为止的恒定量来说较有利。
其它构成与实施例7同样,与实施例7同样,能够提供一种挠性容器袋,构成为在收容时袋体上部不会挠曲而进入袋体下部内侧,提高收容操作效率。
【实施例10】
参照图13对钩子的构成例进行说明。图13(a)表示通常的环状钩子(35a),图13(b)表示在中央加捻了的环状钩子(35b),图13(c)表示将绳加长而在其前端形成通常的环的环状钩子(35)。此外,图13(d)表示通常的带状钩子(35d),图13(e)表示由缝制的部分和未缝制的部分构成、将未缝制的部分用作为钩子的带状钩子(35e)。在此前的实施例中,主要对使用通常的环状钩子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这种钩子不限于环状钩子而能够使用各种钩子。
在图13(a)的环状钩子(35a)中,钩挂钩或者通过绳的位置为袋体的附近,容易对袋体的开口位置和形状进行控制。在图13(b)的环状钩子(35b)中,通过加捻,能够使环的开口增大,容易钩挂钩或者容易通过绳。在图13(c)的环状钩子(35c)中,钩子的环从袋体离开,因此难以因钩使袋体损伤。在图13(d)的带状钩子(35d)中,钩子容易安装。在图13(e)的带状钩子(35e)中,能够分散对钩子施加的力。
在使用图13(b)~图13(e)的钩子(35b)~(35e)的情况下,与使用图13(a)的钩子(35a)的情况同样,能够提供一种挠性容器袋,构成为在收容时袋体上部不会挠曲而进入袋体下部内侧,提高收容操作效率。
【实施例11】
图14表示使用辅助台将被收容体向挠性容器袋(F23)投入的例子。辅助台(20)将4个支柱(20A)用4个横杆(20B)连结。一个横杆(20B)将两个支柱(20A)连结,4个横杆(20B)当从上方观察时构成四方形。4个支柱(20A)以及4个横杆(20B)的长度能够调整。为圆底的挠性容器袋,袋体上部(2A)通过与袋体下部(1A以及3A)边界线向外侧折回。在袋体上部(2A)和袋体下部(1A以及3A)的边界线的内侧的4个位置上安装有环状钩子(25A)(与实施例9相当)。在4个位置的环状钩子(25A)上钩挂带钩绳(29A),带钩绳(29A)的前端与辅助台(20)的支柱(20A)的最上部附近连结。通过如此地使用辅助台,能够将挠性容器袋(F25)保持为直立的开口状态而将被收容体投入,能够将收容体投入时的开口状态保持为恒定并且较大的状态,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投入操作。
以上,对本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以上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当然能够对实施方式施加各种变更。
例如,在实施例4中,说明了在袋体下部(1A,1B以及3A,3B)内侧、在与袋体上部(2A,2B)的边界线附近安装有绳状钩子(15A,15B)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将绳状钩子安装在袋体下部的外侧,能够从狭缝向内侧***。此外,也可以通过在绳状钩子的前端不设置环的构成,将前端连结而向上方拉动。此外,挠性容器袋的材料、带安装构造等为多样。此外,挠性容器袋的容量不一定与被收容物的重量成比例。有时即使较小也放入耐负载较大的商品,有时即使较大而放入耐负载较小的商品,根据方式存在多种。这些都能够应用本发明。此外,在以上实施例中,作为对袋体下部进行加强的加强材而举出(6A,6B,7B),但在广义上,包含加强带或悬吊带的一部分的带(宽度较大带状物)、带(与带相比宽度较窄的带状物)、加强布(四方形状等)等也包含于加强材。此外,安装悬吊带的位置以及数量、安装钩子的位置以及数量、安装带的位置以及数量、筒的形状、狭缝的形状等能够适当地变更。
工业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用于物的收容以及搬运。

Claims (7)

1.一种挠性容器袋,具备:
袋体下部,由薄片形成,收容被收容物;
袋体上部,由薄片形成,与上述袋体下部连接,在收容上述被收容物后成为上述袋体下部的盖;以及
钩子,设置在上述袋体上部的内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挠性容器袋,
上述钩子安装在上述袋体下部的外侧;
在上述袋体上部或者上述袋体下部和上述袋体上部之间的边界线附近形成有狭缝,通过将上述钩子从上述袋体上部的外侧向内侧***到该狭缝,使得上述钩子被设置在上述袋体上部的内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挠性容器袋,
在上述袋体上部安装有对上述狭缝进行覆盖的狭缝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挠性容器袋,
上述钩子安装在上述袋体上部的内侧。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挠性容器袋,
具备带,该带被配置为,在将上述挠性容器袋放置为上述袋体下部在下、上述袋体上部在上时,沿着上述袋体下部从上述袋体下部和上述袋体上部的边界线附近向下方延伸;
上述钩子被安装为,在上述边界线附近与上述带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挠性容器袋,
上述带具有从上述边界线附近向上方延伸的吊件,上述吊件和从上述边界线附近向下方延伸地配置的部分一体构成。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挠性容器袋,
上述袋体下部以及上述袋体上部形成为大致圆形筒状或者大致四方形筒状。
CN2011103632885A 2010-11-16 2011-11-16 挠性容器袋 Pending CN10255653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56224 2010-11-16
JP256224/2010 2010-11-16
JP2011165848A JP4959850B1 (ja) 2010-11-16 2011-07-28 フレキシブルコンテナバッグ
JP165848/2011 2011-07-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56536A true CN102556536A (zh) 2012-07-11

Family

ID=46403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632885A Pending CN102556536A (zh) 2010-11-16 2011-11-16 挠性容器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5653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98994A (zh) * 2020-12-09 2021-03-16 连云港中远海运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卧式运输用立式低温绝热容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03432A (en) * 1985-01-22 1986-07-29 Marino Thomas F Spill containment bag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JPH0999995A (ja) * 1995-10-02 1997-04-15 Morishita Kagaku Kogyo Kk 収納袋
JPH09323738A (ja) * 1996-06-04 1997-12-16 Yanmar Agricult Equip Co Ltd 作物用収納袋
JPH11180488A (ja) * 1997-12-19 1999-07-06 Koizumi Seima Kk フレキシブルコンテナバッグ
JP2002225977A (ja) * 2001-01-26 2002-08-14 Inter Action Corp フレキシブルコンテナ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03432A (en) * 1985-01-22 1986-07-29 Marino Thomas F Spill containment bag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JPH0999995A (ja) * 1995-10-02 1997-04-15 Morishita Kagaku Kogyo Kk 収納袋
JPH09323738A (ja) * 1996-06-04 1997-12-16 Yanmar Agricult Equip Co Ltd 作物用収納袋
JPH11180488A (ja) * 1997-12-19 1999-07-06 Koizumi Seima Kk フレキシブルコンテナバッグ
JP2002225977A (ja) * 2001-01-26 2002-08-14 Inter Action Corp フレキシブルコンテナ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98994A (zh) * 2020-12-09 2021-03-16 连云港中远海运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卧式运输用立式低温绝热容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11925B (zh) 具有卸料斜槽的柔性散装存储容器
CN204599583U (zh) 绳固定件、袋口结扎用具及柔性集装袋
US5073035A (en) Bulk carrying bag
JP4959850B1 (ja) フレキシブルコンテナバッグ
KR101625405B1 (ko) 다각유지벨트가 구비된 컨테이너백
US20130092283A1 (en) Pole weight and method for filling the same
CN1842475A (zh) 集装袋
RU113724U1 (ru) Универсальный контейнер для сыпучих грузов
RU207461U1 (ru) Мягкий контейнер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ки и хранения насыпных грузов
CN102556536A (zh) 挠性容器袋
US6048296A (en) Method of making a lined bag
US20060245672A1 (en) Multicoat free standing bag
JP2002225977A (ja) フレキシブルコンテナ
JPH11190015A (ja) 土嚢袋および土嚢の施工方法
KR101434818B1 (ko) 통풍기능을 갖는 이중 톤백
JP2000001828A (ja) 大型土嚢
JP2005132623A (ja) ゴミ収容袋体
JPH11180488A (ja) フレキシブルコンテナバッグ
JP5259686B2 (ja) 袋詰玉石工用袋体用円筒状型枠
JP3157856U (ja) フレキシブルコンテナバッグ
CN106660488B (zh) 机动车的行李箱用物品保持件
KR200484323Y1 (ko) 작업성이 우수한 농산물 보관용 포대
EP2314423B1 (en) A tool bucket and a method for closing a tool bucket
JP6739845B2 (ja) 資源回収用自立性網状袋
CN206502227U (zh) 网状分格立体成型式集装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