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48446A - 拉链用拉头 - Google Patents

拉链用拉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48446A
CN102548446A CN2009801615867A CN200980161586A CN102548446A CN 102548446 A CN102548446 A CN 102548446A CN 2009801615867 A CN2009801615867 A CN 2009801615867A CN 200980161586 A CN200980161586 A CN 200980161586A CN 102548446 A CN102548446 A CN 1025484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ding section
pair
slider
slide fastener
upper fl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6158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槻庆一
埴生雅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K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5484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484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26Slider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拉链用拉头,即使在拉攀安装柱上施加其宽度方向的扭转力,拉攀安装柱的自由端部也不会从上翼板脱离。拉链用拉头(10)具有以沿主体(11)的滑动方向延伸且安装有拉攀(40)的方式构成的拉攀安装柱(21),拉攀安装柱(21)具有:一体地固定在上翼板(12)上的第一端部(22);形成有与形成在上翼板(12)上的第一卡合部(31)卡合的第二卡合部(24)的第二端部(23)。第一卡合部(31)具有在拉头(10)的宽度方向上相互相对的一对内壁面(33),第二卡合部(24)具有分别与第一卡合部(31)的一对内壁面(33)相对的一对外侧面(26)。第一卡合部(31)的一对内壁面(33)朝向下翼板(13)且向主体(11)的宽度方向的外侧倾斜。

Description

拉链用拉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拉链用拉头,更详细地说涉及能够耐受作用在拉攀安装柱上的扭转力的拉链用拉头。
背景技术
以往,拉链用拉头中,以悬臂状态设有拉攀安装柱,该拉攀安装柱的一端连结在主体上,另一端成为与主体具有间隙的自由端部,在该拉攀安装柱上安装有拉攀。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拉链用拉头100中,如图9(a)所示,在主体101的上翼板102的前部上表面上一体地连结有拉攀安装柱103,其自由端部104通过铆接或粘结而被嵌接固定在设于上翼板102的后部的凹槽部105中。另外,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其他的拉链用拉头200中,如图9(b)所示,连结在主体201的上翼板202上的拉攀安装柱203的自由端部204具有凸肩部205,凸肩部205***到形成在上翼板202上的凹槽部206中,通过对铆接部207进行铆接而固定拉攀安装柱203。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昭51-4807号公报
其中,在通过对悬臂状态的拉攀安装柱进行铆接而将拉攀安装固定的拉链用拉头中,需要即使在拉攀受到拉拽而在拉攀安装柱上施加有其宽度方向的扭转力的情况下也能够耐受的强度,通常,进行下述的确认试验:将拉攀在宽度方向扭转,从而对拉攀安装柱施加扭转力。但是,在图9(a)以及图9(b)所示那样的拉链用拉头100、200中,没有对作用在拉攀安装柱103、203上的扭转力加以考虑。尤其是在拉攀安装柱103、203较细的情况下,存在不能耐受扭转力、从而拉攀安装柱103、203从凹槽部105、206脱离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链用拉头,即使在拉攀安装柱上施加其宽度方向的扭转力,拉攀安装柱的自由端部也不会从上翼板脱离。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下述结构实现。
(1)一种拉链用拉头,具有:主体,该主体具有上翼板、下翼板、以及连结该上翼板和该下翼板的引导柱;拉攀安装柱,其固定在所述上翼板上,且沿所述主体的滑动方向延伸,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翼板上形成有第一卡合部,
所述拉攀安装柱具有:与所述上翼板一体地固定的第一端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卡合的第二卡合部的第二端部(23),
所述第一卡合部具有从主体的高度方向的上方朝向所述下翼板、且向所述主体的宽度方向外侧倾斜的一对内壁面。
(2)如(1)记载的拉链用拉头,
所述第一卡合部的所述一对内壁面沿所述主体的宽度方向配列,
所述第二卡合部具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卡合部的所述一对内壁面相对的一对外侧面,
所述第二卡合部的所述一对外侧面朝向所述下翼板且向宽度方向外侧倾斜。
(3)如(2)记载的拉链用拉头,
所述第二卡合部具有沿所述主体的宽度方向配列、且向下方突出的一对弯曲部,
所述第一卡合部具有从所述上翼板的上表面形成为凹状、且具有所述一对内壁面的至少一个凹槽部。
(4)如(3)记载的拉链用拉头,
所述第二卡合部的所述一对弯曲部分别具有相互相对的一对内侧面,
所述第一卡合部在所述凹槽部中具有向上方突出的突起,该突起具有分别与所述一对弯曲部的所述内侧面相对的一对外壁面。
(5)如(4)记载的拉链用拉头,
所述一对弯曲部的所述内侧面和所述突起的所述外壁面的至少一方,在所述拉攀安装柱的所述第二端部被铆接在所述上翼板的上表面上之前的状态下,向下方且向宽度方向外侧倾斜。
(6)如(1)记载的拉链用拉头,
所述第一卡合部具有沿所述主体的宽度方向配列、且从所述上翼板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弯曲部,
所述第二卡合部具有分别与所述弯曲部的所述一对内壁面相对的一对外侧面,
所述第二卡合部的所述一对外侧面朝向下翼板且向宽度方向外侧倾斜。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拉链用拉头,在上翼板上一体形成有第一卡合部,拉攀安装柱具有与上翼板一体固定的第一端部和形成有与第一卡合部卡合的第二卡合部的第二端部,第一卡合部具有从主体的高度方向的上方朝向下翼板且向主体的宽度方向外侧倾斜的一对内壁面。由此,即使在拉攀安装柱上施加有其宽度方向的扭转力,由于第二卡合部通过第一卡合部的倾斜的一对内壁面被向下方诱导,所以,能够防止拉攀安装柱的第二端部从上翼板脱离,能够耐受扭转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拉攀安装柱的卡合部卡合在主体的第一卡合部上之前的状态下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拉头的立体图。
图2(a)是拉攀安装柱的卡合部卡合在主体的第一卡合部上之前的状态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拉头的侧视图。
图2(b)是图2(a)的拉头的后视图。
图3是图2(b)的III部放大图。
图4(a)是拉攀安装柱的卡合部卡合在主体的第一卡合部上之后的状态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拉头的侧视图。
图4(b)是图4(a)的拉头的后视图。
图5是图4(b)的V部放大图。
图6(a)是拉攀安装柱的卡合部卡合在主体的第一卡合部上之前的状态下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拉头的局部后视图。
图6(b)是拉攀安装柱的卡合部卡合在主体的第一卡合部上之后的状态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拉头的局部后视图。
图7(a)是拉攀安装柱的卡合部卡合在主体的第一卡合部上之前的状态下的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拉头的局部后视图。
图7(b)是拉攀安装柱的卡合部卡合在主体的第一卡合部上之后的状态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拉头的局部后视图。
图8是图7(b)的VIII部放大图。
图9(a)是以往的拉链用拉头的立体图。
图9(b)是以往的其他的拉链用拉头的局部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拉链用拉头的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a)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拉头10是使用于包、袋等不具有停止机构的类型的拉头。拉头10具有:主体11;以供拉攀40安装的方式构成的拉攀安装柱21。主体11和拉攀安装柱21一体地压铸成形。主体11具有:上翼板12;以与该上翼板12隔开规定的间隔相对的方式平行地配置的下翼板13;在肩口18侧连结上翼板12和下翼板13的引导柱(连结柱)14;沿上翼板12的左右两侧缘设置、且向下翼板13延伸的左右一对凸缘15。在上翼板12和下翼板13之间形成有导向槽16,在该导向槽16内部能够贯穿拉链链牙(未图示),该导向槽16从通过引导柱14而被分离的左右的肩口18向后口19延伸。拉攀安装柱21以悬臂状设在主体11的上表面上,一端连结在主体11上,另一端成为与主体之间具有间隙的自由端部,该拉攀安装柱21从肩口18侧向后口19侧延伸设置。在图1所示的状态下,拉攀安装柱21具有:一体地固定在上翼板12上的固定端部(第一端部)22;从固定端部22延伸出的自由端部(第二端部)23。固定端部22在上翼板12的肩口18侧从宽度方向中间部突出。
这里,将主体11的宽度较宽的一侧即拉链链牙在分离的状态下出入的开口称作肩口或前部侧开口,将其相反侧即拉链链牙在啮合的状态下出入的开口称为后口或后部侧开口。另外,将肩口和后口连接的方向成为拉头10的滑动方向或前后方向。在滑动方向上,若使拉头10向前方向滑动,则未图示的拉链链牙从肩口侧进入导向槽16,并以啮合的状态从后口19出来。相反地,若使拉头10向后方向滑动,则啮合状态的拉链链牙从后口19进入,并以分离的状态从肩口16出来。因此,该滑动方向也是拉链的长度方向,该拉头10沿滑动方向较长地形成,滑动方向也是拉头10的长度方向。另外,相对于上下翼板12、13的平面水平地与滑动方向正交的方向成为拉头10以及主体11的宽度方向。与拉头10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成为拉头10的上下方向。上下方向也是拉头10以及拉链的表里方向,也是主体11的高度方向。
在上翼板12上,形成有作为第一卡合部的凹槽部31。在拉攀安装柱21的自由端部23上,形成有能够与形成在上翼板12上的凹槽部31卡合的第二卡合部24。如图2(a)、图2(b)及图3所示,第二卡合部24宽度比拉攀安装柱21窄,在拉攀安装柱21的宽度方向中间部设在自由端部23的下部(上翼板12侧)。第二卡合部24沿拉头10的宽度方向配置,并具有从拉攀安装柱21的自由端部23向下方突出的一对弯曲部25。一对弯曲部25具有:相互相对的一对内侧面27;位于内侧面27的相反侧的外侧面26。一对弯曲部25的各内侧面27,在第二卡合部24被铆接在凹槽部31中之前的状态下,朝向下方且向宽度方向外侧倾斜地形成,各外侧面26在拉头10的上下方向上相对于上翼板12的上表面12a垂直地延伸。因此,各弯曲部25以其宽度方向的尺寸随着趋向下方而变小的方式形成。
凹槽部31,在与自由端部23的第二卡合部24相对的位置上,在上翼板12的上表面12a上形成在与肩口18相比的后口19侧,以成形时能够脱模的方式,一直开口到上翼板12的后口侧端部。另外,在凹槽部31的宽度方向中间部形成有从其底面32向拉攀安装柱21突出、且沿该滑动方向延伸的突起34。突起34的上表面的宽度w被设定为,比第二卡合部24被铆接在凹槽部31中之前的状态下的、一对弯曲部25的内侧面27间的最小距离d宽,比内侧面27间的最大距离d1窄。另外,突起34具有一对外壁面35,在第二卡合部24被铆接在凹槽部31中之后的状态下,该一对外壁面35分别与一对弯曲部25的内侧面27相对。突起34的外壁面35也朝向下翼板13侧且向宽度方向外侧倾斜,底面32侧的宽度w1比突起34的上表面的宽度w大。
凹槽部31具有一对内壁面33,该一对内壁面33在拉头10的宽度方向上相互相对,并且,在第二卡合部24被铆接在凹槽部31中之后的状态下,分别与从高度方向(上下方向)的上方朝向下翼板13且向宽度方向外侧倾斜的一对弯曲部25的外侧面26相对。凹槽部31的内壁面33朝向下翼板13且向宽度方向外侧倾斜地形成。也就是说,凹槽部31的宽度(内壁面33间的距离)随着趋向下翼板13而逐渐变宽。
另外,拉攀40具有环状保持部42,在该环状保持部42的一端侧具有轴部41,拉攀40通过环状保持部42被安装在拉攀安装部21上。
如图2(a)所示,在拉攀安装部21被铆接在上翼板12上之前的状态下,在自由端部23的第二卡合部24和上翼板12的上表面12a之间形成有间隙S。使拉攀40的轴部41通过间隙S,从而使拉攀40的环状保持部42勾挂在拉攀安装柱21上。
而且,对拉攀安装部21向上翼板12铆接使其变形,由此,如图4(a)、图4(b)及图5所示,第二卡合部24被***到凹槽部31内。而且,与该铆接同时地,一对弯曲部25的内侧面27通过突起34而向宽度方向外侧被扩开,弯曲部25的外侧面26以沿凹槽部31的内壁面33的斜面的方式向宽度方向外侧弯曲。由此,第二卡合部24与凹槽部31卡合,拉攀40被安装在拉攀安装柱21上。
在这样形成的拉链用拉头10中,即使在拉攀安装柱21上施加其宽度方向的扭转力,拉攀安装柱21如图5的双点划线所示那样、在沿宽度方向摆动,由于弯曲部25的外侧面26与凹槽部31的内壁面33的斜面抵接,由此,第二卡合部24以及拉攀安装柱21的自由端部23被向下方诱导,所以,能够防止拉攀安装柱21的自由端部23从主体11(上翼板12)脱离,能够耐受扭转。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6(a)以及图6(b)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拉头10a。此外,本实施方式仅在设于拉攀安装部的第二卡合部和形成在上翼板上的第一卡合部的结构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所以,对于除此以外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记,并省略或简化说明。
在该拉头10a中,构成第一卡合部的一对凹槽部31a在宽度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分离地形成,另外,构成第二卡合部的一对弯曲部24a在宽度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分离地并列,并向下方延伸。在该情况下,各凹槽部31的内壁面33之间的距离随着趋向下翼板13而逐渐变宽。
一对弯曲部24a具有:在宽度方向上相互相对的一对内侧面27a;与内侧面27a相反的一对外侧面26a。一对凹槽部31a具有:一对内壁面33a和一对外壁面35a,在拉攀安装部21被铆接在上翼板12上之后的状态下,该一对内壁面33a分别与弯曲部24a的外侧面26a相对、该一对外壁面35a分别与弯曲部24a的内侧面27a相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一对弯曲部24a的各内侧面27a在拉攀安装部21被铆接在上翼板12上之前的状态下朝向下翼板13且向宽度方向外侧倾斜地形成,各外侧面26a在拉攀安装部21被铆接在上翼板12上之前的状态下在上下方向上相对于上翼板12的上表面12a垂直地延伸。因此,各弯曲部24a以其宽度方向的尺寸随着趋向下方而减小的方式形成并延伸。
形成在上翼板12的上表面12a上的各凹槽部31a的内壁面33a,从高度方向(上下方向)的上方朝向下翼板13且向宽度方向外侧倾斜地形成。另外,各凹槽部31a的外壁面35a朝向下翼板13且向宽度方向外侧倾斜地形成。另外,在拉攀安装部21被铆接在上翼板12上之前的状态下,倾斜的外壁面35a与弯曲部24a的内侧面27a和下端面28a的边界部分相对。
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通过铆接拉攀安装部21,如图6(b)所示,第二卡合部(弯曲部)24a被***到凹槽部31a内,一对弯曲部24a的内侧面27a和下端面28a的边界部分与倾斜的一对凹槽部31a的外壁面35a接触,并向宽度方向外侧被扩开,弯曲部24a的外侧面26a以沿凹槽部31a的内壁面33a的方式向宽度方向外侧弯曲。由此,第二卡合部24a卡合在凹槽部31a中,拉攀40被安装在拉攀安装柱21上。
在这样形成的拉链用拉头10a中,即使在拉攀安装柱21上施加其宽度方向的扭转力,由于第二卡合部24a以及拉攀安装柱21的自由端部23通过凹槽部31a的内壁面33a向下方被诱导,所以,能够防止拉攀安装柱21的自由端部23从主体11(上翼板12)脱离。
关于其他的结构及作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第三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7(a)、图7(b)及图8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拉头10b。此外,本实施方式仅在设于拉攀安装部上的第二卡合部和形成在上翼板上的第一卡合部的结构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所以,对除此以外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记,并省略或简化说明。
在该拉头10b中,在自由端部23上形成有第二卡合部24b。如图7(a)所示,第二卡合部24b的宽度比拉攀安装柱21窄,在拉攀安装柱21的宽度方向中间部设在自由端部23的下部。第二卡合部24b具有宽度方向的一对外侧面26b,各外侧面26b朝向下翼板13并向宽度方向外侧倾斜地形成,第二卡合部24b的前端侧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形成得比自由端部23侧的宽度尺寸大。
另外,在该拉头10b中,构成第一卡合部的一对弯曲部31b在上翼板12的上表面上沿宽度方向以规定的间隔分离地并列,并从上翼板12的上表面向上方延伸。一对弯曲部31b具有一对内壁面33b,在拉攀安装柱21被铆接在上翼板12上之前的状态下,一对内壁面33b·相互相对,各内壁面33b沿上下方向延伸。
在这样形成的拉头10b中,以使第二卡合部24b的下端面28b与上翼板12的上表面12a接触的方式将拉攀安装柱21铆接在上翼板12上,而且,将一对弯曲部31b向宽度方向内侧铆接。由此,一对弯曲部31b以沿第二卡合部24b的宽度方向外侧面26b的方式向宽度方向内侧弯曲。因此,如图7(b)及图8所示,第二卡合部24b与作为第一卡合部的一对弯曲部31b卡合,弯曲部31b的内壁面33b从高度方向(上下方向)的上方朝向下翼板且向宽度方向外侧倾斜地形成。因此,即使在拉攀安装柱21上施加有其宽度方向的扭转力,由于第二卡合部24b通过凹槽部31b的内壁面33b而向下方被诱导,所以,能够防止拉攀安装柱21的自由端部23从主体11(上翼板12)脱离。
关于其他的结构及作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适当地进行变形、改良等。
例如,可以将拉攀安装柱的固定端部设在后口侧而将自由端部设在肩口侧。该情况下,还可以将与自由端部的第二卡合部卡合的第一卡合部形成在肩口侧。另外,虽然对上述说明的拉链用拉头为不具有停止机构的类型进行了说明,其中,停止机构指的是当握着拉攀进行操作时拉头活动而一旦停止操作拉头便不能自由活动的机构,但当然也能够适用于具有停止机构的拉头。
另外,本发明的凹槽部的内壁面,朝向下翼板且向宽度方向外侧倾斜地形成即可,既可以是本实施方式这样的直线状的斜面,还可以是凸状或凹状的弯曲面。
而且,适用有本发明的拉头的拉链的拉链链牙,可以是线圈状的链牙缝制在拉链带上的结构,或者还可以是一个个的金属制或树脂制的拉链链牙独立地安装在拉链带上的结构。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10a、10b拉链用拉头
11主体
12上翼板
13下翼板
14引导柱
21拉攀安装柱
22固定端部(第一端部)
23自由端部(第二端部)
24第二卡合部
24a弯曲部(第二卡合部)
24b第二卡合部
25弯曲部
26、26a外侧面
27、27a内侧面
31、31a凹槽部(第一卡合部)
31b弯曲部(第一卡合部)
33、33a、33b内壁面
34突起
35、35a外壁面
40拉攀

Claims (6)

1.一种拉链用拉头,具有:主体(11),该主体具有上翼板(12)、下翼板(13)、以及连结该上翼板(12)和该下翼板(13)的引导柱(14);拉攀安装柱(21),其固定在所述上翼板(12)上,且沿所述主体(11)的滑动方向延伸,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翼板(12)上形成有第一卡合部(31、31a、31b),
所述拉攀安装柱(21)具有:与所述上翼板(12)一体地固定的第一端部(22);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卡合部(31、31a、31b)卡合的第二卡合部(24、24a、24b)的第二端部(23),
所述第一卡合部(31、31a、31b)具有从主体(11)的高度方向的上方朝向所述下翼板(13)、且向所述主体(11)的宽度方向外侧倾斜的一对内壁面(33、33a、33b)。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用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部(31、31a、31b)的所述一对内壁面(33、33a、33b)沿所述主体(11)的宽度方向配列,
所述第二卡合部(24、24a、24b)具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卡合部(31、31a、31b)的所述一对内壁面(33、33a、33b)相对的一对外侧面(26、26a、26b),
所述第二卡合部(24、24a、24b)的所述一对外侧面(26、26a、26b)朝向所述下翼板(13)且向宽度方向外侧倾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链用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合部(24、24a)具有沿所述主体(11)的宽度方向配列、且向下方突出的一对弯曲部(25、24a),
所述第一卡合部(31、31a)具有从所述上翼板(12)的上表面形成为凹状、且具有所述一对内壁面(33、33a)的至少一个凹槽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链用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合部(24、24a)的所述一对弯曲部(25、24a)分别具有相互相对的一对内侧面(27、27a),
所述第一卡合部(31,31a)在所述凹槽部中具有向上方突出的突起(34),该突起(34)具有分别与所述一对弯曲部(25、24a)的所述内侧面(27、27a)相对的一对外壁面(35、35a)。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链用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弯曲部(25、24a)的所述内侧面(27、27a)和所述突起(34)的所述外壁面(35、35a)的至少一方,在所述拉攀安装柱(21)的所述第二端部(23)被铆接在所述上翼板(12)的上表面上之前的状态下,向下方且向宽度方向外侧倾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用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部(31b)具有沿所述主体(11)的宽度方向配列、且从所述上翼板(12)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弯曲部(31b),
所述第二卡合部(24b)具有分别与所述弯曲部(31b)的所述一对内壁面(33b)相对的一对外侧面(26b),
所述第二卡合部(24b)的所述一对外侧面(26b)朝向下翼板(13)且向宽度方向外侧倾斜。
CN2009801615867A 2009-12-09 2009-12-09 拉链用拉头 Pending CN10254844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9/070620 WO2011070659A1 (ja) 2009-12-09 2009-12-09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48446A true CN102548446A (zh) 2012-07-04

Family

ID=44145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615867A Pending CN102548446A (zh) 2009-12-09 2009-12-09 拉链用拉头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48446A (zh)
TW (1) TWI412336B (zh)
WO (1) WO201107065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62186A1 (ja) * 2022-02-25 2023-08-31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4807Y1 (zh) * 1968-04-04 1976-02-10
JPS51126704U (zh) * 1975-03-24 1976-10-14
JPS59156512U (ja) * 1983-04-04 1984-10-20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アスナ−用スライダ−
CN1134263A (zh) * 1995-01-31 1996-10-30 Ykk株式会社 拉锁的滑块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4213U (ja) * 1983-06-21 1985-01-12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アスナ−用スライダ−
JP3935819B2 (ja) * 2002-10-29 2007-06-27 Ykk株式会社 自動停止装置付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JP4726820B2 (ja) * 2007-02-20 2011-07-20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4807Y1 (zh) * 1968-04-04 1976-02-10
JPS51126704U (zh) * 1975-03-24 1976-10-14
JPS59156512U (ja) * 1983-04-04 1984-10-20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アスナ−用スライダ−
CN1134263A (zh) * 1995-01-31 1996-10-30 Ykk株式会社 拉锁的滑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19602A (en) 2011-06-16
WO2011070659A1 (ja) 2011-06-16
TWI412336B (zh) 2013-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01252B2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JP4527737B2 (ja) センサ用の保持クリップ
EP1832791B1 (en) A fixture
US20070067940A1 (en) Joint apparatus of car windshield wiper arm
US20130139363A1 (en) Slide Fastener
JP5826757B2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JP2001110496A (ja) 雌端子金具
CN101067354B (zh) 连接器连接构造、夹紧构件和安装连接器连接构造的方法
EP2705768B1 (en) Slide fastener
CN101133527A (zh) 包括弹簧接触板的插孔电触头
JP5682519B2 (ja) 端子金具
EP2604138A1 (en) Slide fastener
EP3880919B1 (en) Roadway barrier apparatus
CN102548447B (zh) 拉链用拉头
JPWO2016027340A1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EP2698073A1 (en) Slider for slide fastener
CN102548446A (zh) 拉链用拉头
JP6158653B2 (ja) 車両のサンルーフ装置
CN103220933B (zh) 拉链用拉头
CN107444349A (zh) 适配器,包括这样的适配器和风挡擦拭器臂的组件
CN102469857B (zh) 拉链用拉头
CN103702583A (zh) 拉链用拉头
CN104228728B (zh) 后保险杠
JP5496301B2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CN103702585A (zh) 拉链用拉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