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64914A - 导电性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透明导电膜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导电性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透明导电膜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64914A
CN102464914A CN2011103336237A CN201110333623A CN102464914A CN 102464914 A CN102464914 A CN 102464914A CN 2011103336237 A CN2011103336237 A CN 2011103336237A CN 201110333623 A CN201110333623 A CN 201110333623A CN 102464914 A CN102464914 A CN 1024649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ink
ionic liquid
carbon nanotube
preparation
solv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3362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角野宏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649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649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00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 H01B1/20Conductive material dispersed in non-conductive organic material
    • H01B1/24Conductive material dispersed in non-conductive organic material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comprising carbon-silicon compounds, carbon or silic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52Electrically conductive in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00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 H01B1/14Conductive material dispersed in non-conductive inorganic material
    • H01B1/18Conductive material dispersed in non-conductive inorganic material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comprising carbon-silicon compounds, carbon or silic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5/00Non-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5/14Non-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comprising conductive layers or films on insulating-support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电性油墨,其包含碳纳米管、离子液体和溶剂,其中该油墨的粘度为0.01Pa·s至10000Pa·s。

Description

导电性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透明导电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电性油墨(conductive ink)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透明导电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适用于制备透明导电膜,其用于例如触控面板(touchpanel)、显示器(display)和太阳能电池。
背景技术
透明导电膜是多种电子设备和电子元件例如触控面板、显示器和太阳能电池的必要构成材料。目前,通过在真空设备中溅射以氧化铟锡(ITO)为代表的金属氧化物的靶材(target)来大量生产透明导电膜(参见,例如,“NIKKEIELECTRONICS”,2009年11月30日,以及2010年3月25日搜索的网页)。然而,在需要高度密封的真空设备中溅射包含稀有金属铟的靶材的问题是成本高且产量低。
因此,近几年来,为了取代溅射方法,已经开发了通过使用银油墨的印刷方法制备透明导电膜的技术(参见日本未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No.2003-151361且2010年3月25日的网页搜索)。该方法不需要真空设备,在膜形成过程中膜直接图案化(pattern),引入材料的利用率较高。因此,该方法有望减少膜形成过程的成本和提高产量。然而,作为金属的银不仅显示了高反射系数且较易引起电迁移;因此,银存在可靠性的问题。结果是,当使用银油墨制备透明导电膜时必须制备厚度大的膜,而这将引起透明性的恶化,因此在当前阶段不能实现透明导电膜的大量生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已进一步研发了通过使用银纳米颗粒制备高度分散的油墨,但是还未获得充分满足可靠性、透明性等要求的油墨。
近年来,已提出了通过使用碳纳米管制备导电薄膜的技术,该碳纳米管为具有高导电性的纳米材料(参见国际公开No.WO 2006/126604)。还有涉及通过将碳纳米管分散在合适溶剂中制备油墨的技术的报道。然而,如果在所述相关领域中使用碳纳米管油墨进行印刷,会由于印刷过程中发生的渗出(bleeding)和干燥,而难以获得充分的图案特性。
同时,近年来,有报道提及碳纳米管和离子液体的混合物形成为胶状组合物(参见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04-142972)。这种类型的凝胶具有非常高的粘度和不挥发性,且有望用于通过注塑成型等方法制备导电材料。另一方面,处于胶状状态的该组合物不是能够应用于使用喷墨器(ink jet)和板(plate)的印刷和转印方法的油墨。
另外,已提出了包含导电性微粒、离子液体和有机树脂的透明导电性材料(参见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08-269963)。然而,该透明导电性材料中的离子液体和有机树脂本身不具有导电性,其将引起透明导电特性的恶化。另外,未有关于该透明导电性材料改进印刷方法的适合性的报道,依然存在的问题是该材料具有类似于上述组合物的高粘度和不挥发性。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原因,在印刷方法适合性和导电性方面皆出色的导电性油墨是期望得到的,但是未提出过这样的导电性油墨。
期望提供导电性油墨,其具有高的印刷方法适合性和可以通过印刷方法容易地制备高导电性的透明导电膜。
期望提供导电性油墨的制备方法,该导电性油墨具有高的印刷方法适合性和可以通过印刷过程容易地制备高导电性的透明导电膜。
还期望提供透明导电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使用上述出色的导电性油墨可以容易地制备具有高导电性的透明导电膜。
上述方面将通过本说明书的说明进行阐明。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导电性油墨,其包含碳纳米管、离子液体(ionic liquid)和溶剂,所述油墨的粘度为0.01Pa·s至10000Pa·s。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提供了导电性油墨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制备分散体,所述分散体通过将碳纳米管分散在溶剂中获得;以及通过向该分散体中至少加入离子液体并搅拌该分散体将粘度调节为0.01Pa·s至10000Pa·s。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案,提供了导电性油墨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向离子液体中加入碳纳米管;通过研磨其中已加入碳纳米管的离子液体获得糊状物;通过对所述糊状物进行离心将该糊状物分离成由包含碳纳米管的离子液体形成的胶状组合物和离子液体;以及通过向所述胶状物质中加入溶剂并搅拌所述物质将粘度调节成0.01Pa·s至10000Pa·s。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案,提供了透明导电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在基材上印刷导电性油墨,该导电性油墨包含碳纳米管、离子液体和溶剂,并且该导电性油墨具有的粘度为0.01Pa·s至10000Pa·s。
对于导电性油墨中包含的离子液体,可以任意选择和使用相关领域中的离子液体。作为离子液体,优选使用其中的阳离子部分与碳纳米管的π电子相互作用的离子液体。对于导电性油墨中包含的溶剂,虽然可以任选和使用相关领域中的溶剂,但是优选有机溶剂和/或水。作为有机溶剂,例如优选使用在其侧链中包含胺基(amino group)、酰胺基、砜基、羧基和羟基中的至少一种的有机溶剂。作为最优选的有机溶剂,使用水溶性有机溶剂。作为水溶性有机溶剂,优选使用醇类,以及具体地,例如使用乙醇、异丙醇、乙二醇、甘油等以及高级醇,例如使用油醇等。可以任选导电性油墨中所包含的碳纳米管的浓度,但是浓度一般为10g/L或以下,如10g/L。可以任选导电性油墨中的离子液体对溶剂的体积比,但是该比率一般为0.01至30,优选0.01至10,更优选0.5至2。导电性油墨优选在0.01rpm至1000rpm的剪切速率范围为0.01Pa·s至10000Pa·s,更优选在0.1rpm至100rpm的剪切速率范围为0.1Pa·s至100Pa·s。作为剪切速率为0.5rpm时的粘度对剪切速率为5rpm时的粘度的比率,即导电性油墨的触变指数值(thixotropy index value,TI值),优选为1至10,更优选为4至8。
任选地,导电性油墨可以另外包含表面活性剂和导电性聚合物(conductive polymer)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当醇不用作溶剂时,导电性油墨可以另外包含表面活性剂、导电性聚合物和醇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作为表面活性剂,可以使用相关领域中的多种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多种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多种两性表面活性剂和多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的任意种,可以组合使用这些表面活性剂中的两种或更多种。作为导电性聚合物,可以任选和使用相关领域中的多种聚合物。导电性聚合物大致分为烃类聚合物和含杂原子的聚合物。醇可以是一元醇或多元醇如二元醇,或可以是伯醇、仲醇和叔醇中的任意种。所述醇可以合适地选自这些醇。
在以上述方式进行配置的本发明中,导电性油墨可以通过碳纳米管确保高导电性。另外,由于导电性油墨的粘度为0.01Pa·s至10000Pa·s,该导电性油墨具有针对多种印刷方法的印刷方法适合性。此外,由于挥发性可以通过选择导电性油墨中除碳纳米管外的离子液体和溶剂的混合比得以减小,所以可以抑制印刷过程中的渗出或干燥等。在这个意义上,导电性油墨也具有印刷方法适合性。另外,使用具有合适粘度和挥发性的导电性油墨使得可以抑制碳纳米管的散开。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可以获得导电性油墨,其具有印刷方法适合性,并且容易通过印刷方法制备具有高导电性的透明导电膜。另外,可以容易地制备这样的出色的导电性油墨。也可以通过使用该出色的导电性油墨容易地制备具有高导电性的透明导电膜,以及通过将该透明导电膜用作电子设备、电子元件等的透明膜从而获得高性能的电子设备或电子元件。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在本发明实施例3中制备的导电性油墨中的离子液体对溶剂的体积比与导电性油墨粘度的关系的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了使用本发明一实施方案的实施例6中的导电性油墨制备的透明导电膜的原子力显微镜的图片的代用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下文中称作“实施方案”)进行说明。实施方案将按以下次序进行说明。
1.第一实施方案(导电性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2.第二实施方案(透明导电膜的制备方法)
<1.第一实施方案>
[导电性油墨]
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的导电性油墨包含碳纳米管、离子液体和溶剂,油墨的粘度是0.01Pa·s至10000Pa·s,如0.1Pa·s至10000Pa·s,典型地例如为0.4Pa·s至200Pa·s。
碳纳米管可以是单层碳纳米管或多层碳纳米管,碳纳米管的直径和长度不是具体限定的。基本上,碳纳米管可以通过任何方法合成,但是具体地,碳纳米管可以通过激光烧蚀法、电弧放电法(electric arc discharge method)以及化学气相沉积(CVD)法等合成。
作为离子液体,可以使用相关领域中的那些离子液体,但是优选地,优选使用其中的阳离子部分与碳纳米管的π电子相互作用的那些离子液体。离子液体的具体实例如下。
·EMI-BF4:1-乙基-3-甲基咪唑
Figure BDA0000103156640000051
四氟硼酸盐
·DEME-BF4:N,N-二乙基-N-甲基-N-(2-甲氧基乙基)四氟硼酸铵
·EMI-TCB:1-乙基-3-甲基咪唑
Figure BDA0000103156640000052
四氰基硼酸盐
·EMI-TFSI:1-乙基-3-甲基咪唑
Figure BDA0000103156640000053
二(三氟甲磺酰)亚胺(imide))
·EMI-FAP:1-乙基-3-甲基咪唑
Figure BDA0000103156640000054
三(五氟乙基)三氟磷酸盐
·EMI-OTf(1-乙基-3-甲基咪唑三氟甲磺酸盐)
·P222MOMTFSI(三乙基(甲氧基甲基)
Figure BDA0000103156640000056
二(三氟甲磺酰基)亚胺)
在上述离子液体中,EMI-BF4和DEME-BF4是合适的。这是因为这些离子液体因呈水溶性而可以使用水作为导电性油墨的溶剂,由于离子液体、离子电导性高,以及通过阳离子-π相互作用引起碳纳米管的分散和胶凝化。例如,DEMEBF4的阳离子部分如下。
Figure BDA0000103156640000057
作为溶剂,可以使用相关领域中的溶剂,以及优选地,使用在其侧链中包含胺基(amine group)、酰胺基、砜基、羧基和羟基中的至少一种的有机溶剂。优选地,使用水溶性的有机溶剂或水作为溶剂。
适当选择导电性油墨中所包含的碳纳米管、离子液体和溶剂的各组成使得可以获得想要的导电性且粘度成为0.01Pa·s至10000Pa·s。导电性油墨中的碳纳米管的浓度一般为10g/L或更低。导电性油墨中的离子液体对溶剂的体积比优选为0.01至10。
导电性油墨可以任选另外包含表面活性剂、导电性聚合物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表面活性剂的具体实例如下。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C8H17SO3 -Na+、C10H21SO3 -Na+、C12H25SO3 -Na+、C14H29SO3 -Na+、C16H33SO3 -Na+、C8H17SO4 -Na+、C10H21SO4 -Na+、C11H23SO4 -Na+、C12H25SO4 -Na+、C12H25SO4 -Li+、C12H25SO4 -K+、(C12H25SO4 -)2Ca2+、C12H25SO4 -N(CH3)4 +、C12H25SO4 -N(C2H5)4 +、C12H25SO4 -N(C4H9)4 +、C13H27SO4 -Na+、C14H29SO4 -Na+、C15H31SO4 -Na+、C16H33SO4 -Na+、C12H25CH(SO4 -Na+)C3H7、C10H21CH(SO4 -Na+)C5H11、C13H27CH(CH3)CH2SO4 -Na+、C12H25CH(C2H5)CH2SO4 -Na+、C11H23CH(C3H7)CH2SO4 -Na+、C10H21CH(C4H9)CH2SO4 -Na+、C12H25OC2H4SO4 -Na+、C12H25(OC2H4)2SO4 -Na+、C12H25(OC2H4)4SO4 -Na+、C8H17OOC(CH2)2SO3 -Na+、C10H21OOC(CH2)2SO3 -Na+、C12H25OOC(CH2)2SO3 -Na+、C14H29OOC(CH2)2SO3 -Na+、p-n-C8H17C6H4SO3 -Na+、p-n-C10H21C6H4SO3 -Na+、p-n-C12H25C6H4SO3 -Na+、C7F15COO-K+、C7F15COO-Na+、(CF3)2CF(CF2)4COO-Na+、n-C8F17SO3 -Li+等。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C8H17N(CH3)3Br-、C10H21N(CH3)3Br-、C12H25N(CH3)3Br-、C14H29N(CH3)3Br-、C16H33N(CH3)3Br-、C12H25Pyr+Br-、C12H25Pyr+Cl-、C12H25Pyr+Cl-、C16H33Pyr+Cl-、C12H25N+(C2H5)(CH3)2Br-、C12H25N+(C8H17)(CH3)2Br-、C14H29N+(C2H5)3Br-、C14H29N+(C4H9)3Br-等。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C8H17N+(CH3)2CH2COO-、C10H21N+(CH3)2CH2COO-、C12H25N+(CH3)2CH2COO-、C14H29N+(CH3)2CH2COO-、C16H33N+(CH3)2CH2COO-、C10H21CH(Pyr+)COO-、C14H29CH(Pyr+)COO-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C8H17CHOHCH2OH、C12H25CHOHCH2CH2OH、C8H17(OC2H4)3OH、C10H21(OC2H4)4OH、C11H23(OC2H4)8OH、C12H25(OC2H4)2OH、C12H25(OC2H4)4OH、C12H25(OC2H4)6OH、C12H25(OC2H4)8OH、C13H27(OC2H4)8OH、C14H29(OC2H4)8OH、C15H31(OC2H4)8OH、p-t-C8H17C6H4O(C2H4O)2H、p-t-C8H17C6H4O(C2H4O)8H、n-辛基-β-D-葡萄糖苷、n-癸基-β-D-葡萄糖苷等。可以任选组合使用这些表面活性剂中的两种或更多种。在这些表面活性剂中,C12H25SO4 -Na+(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作为一种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是特别优选的,因为碳纳米管易于被这种表面活性剂分散,但是表面活性剂不限于此。导电性聚合物的具体实例如下。烃类导电性聚合物的实例包括聚乙炔、聚亚苯基、聚苯亚乙烯(polyphenylene vinylene)、聚并苯(polyacene)、聚对苯乙炔(polyphenyl acetylene)、聚丁二炔(polydiacetylene)、聚萘等。含杂原子的导电性聚合物的实例包括聚吡咯(polypyrrole)、聚苯胺、聚噻吩、聚噻吩乙烯(polyethylene vinylene)、聚薁(polyazulene)、聚异硫茚(polyisothianaphthene)等。醇的具体实例包括甲基醇(甲醇)、乙基醇(乙醇)、丙基醇(丙醇)、丁基醇(丁醇)、戊基醇(戊醇)、乙二醇等。
[导电性油墨的制备方法]
将对导电性油墨的制备方法进行说明。
在第一制备方法中,分散体通过将碳纳米管分散在溶剂中进行制备,以及通过向该分散体中至少加入离子液体并搅拌该分散体将粘度调节为0.01Pa·s至10000Pa·s,从而制备了导电性油墨。
在第二制备方法中,将碳纳米管加入离子液体中,研磨其中已加入碳纳米管的离子液体获得糊状物,使该糊状物经受离心从而分离成由包含碳纳米管的离子液体形成的胶状组合物和离子液体,以及通过向所述胶状组合物中加入溶剂并搅拌所述胶状组合物将粘度调节成0.01Pa·s至10000Pa·s,从而制备了导电性油墨。
<实施例1>
1.将Meijo Nano Carbon公司制造的0.1g碳纳米管(等级FH-P)加入100ml的填充在玻璃瓶中的包含水和异丙醇的混合溶剂(混合体积比为1∶1)中。
2.使包含碳纳米管的玻璃瓶经受超声均化器(输出功率为50瓦)10分钟的均化,从而制备了碳纳米管分散体。
3.接着,该分散体经受环境温度的离心(10000G),回收90ml的上清液。
4.将90ml的EMI-BF4(离子液体)加入回收上清液之后保留的分散体中,且所得物通过搅拌器搅拌3小时。
5.以这样的方式获得的油墨静置30小时。
如上述制备导电性油墨。
<实施例2>
1.将Meijo Nano Carbon公司制造的0.1g碳纳米管(等级APJ)加入10mlDEME-BF4(离子液体)中。
2.将碳纳米管和DEME-BF4的混合物置于自动研钵(automatic mortar)中,然后在环境温度研磨30分钟,从而获得糊状物。之后,使该糊状物经受离心从而分离成包含95质量%导电性细粒的离子液体的胶状组合物和透明离子液体。
3.使糊状物经受离心从而分离成包含90质量%碳纳米管的离子液体的胶状组合物和透明离子液体。
4.将20ml的水和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物(混合体积比为1∶1)加入胶状组合物中,以及所得物通过超声均化器(输出功率为50瓦)均化10分钟。
5.以这样的方式获得的油墨静置30小时。
如上述制备导电性油墨。
<实施例3>
1.在实施例2的油墨制备过程4中,将待加入的溶剂换成水、异丙醇和乙醇的混合物(混合体积比为2∶1∶1)。
2.将待加入的溶剂的体积改变为0.5ml、1ml、2ml、3ml、5ml、10ml、50ml和100ml,从而总共制备8份。
3.通过实施例2的过程4和5制备导电性油墨。
实施例3中所制备的导电性油墨的粘度通过粘度计测量。结果示出在图1中。在图1中,横轴表示导电性油墨中的离子液体对溶剂的体积比,纵轴表示导电性油墨的粘度。如图1所示,导电性油墨中的离子液体对溶剂的体积比从0.1变成30,导电性油墨的粘度从0.4Pa·s变成200Pa·s。
<实施例4>
1.将0.1g由Iljin Nanotech Co.,Ltd.公司制造的碳纳米管(等级CM-95)加入30ml的DEME-BF4(离子液体)中。
2.碳纳米管和DEME-BF4的混合物置于自动研钵中,然后在环境温度研磨30分钟,从而获得糊状物。之后,该糊状物经受离心从而分离成包含95质量%导电性细粒的离子液体的胶状组合物和透明离子液体。
3.该糊状物经受离心从而分离成包含90质量%碳纳米管的离子液体的胶状组合物和透明离子液体。
4.将40ml的水、异丙醇和乙醇的混合物(混合体积比为1∶1∶1)加入该胶状组合物中,所得物通过超声均化器(输出功率为50瓦)均化10分钟。
5.以这样的方式获得的油墨静置30小时。
如上述制备导电性油墨。
实施例4所制备的导电性油墨的粘度为11.2Pa·s,对于剪切速率为0.5rpm时的粘度对剪切速率为5rpm时的粘度的比率,所测量的TI值为6.15。
如上述,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的导电性油墨包含碳纳米管、离子液体和溶剂,且具有的粘度为0.01Pa·s至10000Pa·s。因此,导电性油墨除了高导电性还具有印刷方法适合性。因此,使用该出色的导电性油墨使得可以通过印刷过程较易制备具有高导电性的透明导电膜。
<2.第二实施方案>
[透明导电膜的制备方法]
在根据第二实施方案的透明导电膜的制备方法中,透明导电膜通过印刷方法使用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的导电性油墨制备。
具体地,包含碳纳米管、离子液体和溶剂的并且粘度为0.01Pa·s至10000Pa·s的导电性油墨通过印刷方法印刷在基材上,从而制备了透明导电膜。
可以使用多种基材,可以选择任何基材。具体地,作为基材,可以使用玻璃、石英、硅(具体地,具有形成在其表面上的氧化层的硅)等。作为柔性基材,可以使用多种塑料基材。作为塑料基材,例如可以使用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等形成的基材,但是基材不限于此。作为透明的塑料基材,可以使用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碳酸酯等形成的基材。对印刷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凹版印刷(gravure printing)、苯胺印刷(flexo printing)、平版印刷(lithography)、凸板印刷(convex plate printing)、胶印(offset printing)、凹板印刷(concave plateprinting)、橡皮板印刷(rubber plate printing)、丝网印刷(screen printing)等。
<实施例5>
1.将实施例1所制备的导电性油墨施涂在设计为50μm的线和间隔的凹基板(base board)上,多余的油墨用不锈钢刀片除去。
2.将凹板压印在辊式印刷布(roll-type blanket)上,从而油墨转印至印刷布(blanket)上。
3.具有油墨图案的印刷布以辊方式压印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板上,从而在基材上形成具有约50μm的线和间隔的透明导电膜。
4.将所得物自然干燥10分钟,然后用纯水冲洗基板3分钟。
测量以这种方式获得的透明导电膜在可见光区域的透光性(lighttransparency)和薄层电阻值。结果示出在表格中。
Figure BDA0000103156640000101
如上表所示,所得透明导电膜的膜厚为100nm,薄层电阻为180Ω/□,以及对波长550nm的透射率为87%,其显示了已经获得在透明导电特性方面具有出色性能的透明导电膜。
<实施例6>
1.将实施例2所制备的导电性油墨施涂在由不锈钢制备的网纹辊(anilox roll)上且转移至设计为约100μm的线和间隔的凸基板上。
2.以辊的方式将导电性油墨从其上已转印导电性油墨的凸基板上压印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板,从而形成具有约100μm的线和间隔的透明导电膜。
3.所得物自然干燥10分钟,然后用纯水冲洗基板3分钟。
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以这种方式获得的透明导电膜。获得的ATM图像示出在图2中。如图2中所示,观察到了碳纳米管的致密网结构,且通过该结构获得高导电性。
<实施例7>
1.使用由不锈钢制造的橡胶刮刀(squeegee)将实施例4所制备的导电性油墨施涂在由玻璃制造的已配置有100μm的线和间隔的凹板图案上,
2.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板固定至相对辊上,且使该基板以5rpm的速率接触上述凹板图案,从而在基板上形成具有约100μm的线和间隔的透明导电膜。
3.所得物自然干燥10分钟,然后用纯水冲洗基板3分钟。
测量以这种方式获得的透明导电膜在可见光区域中的透光性,结果是,对波长550nm的透射率为90.5%。
根据第二实施方案,在基板上印刷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的导电性油墨使得可以容易地制备在透明导电特性方面具有出色性能的透明导电膜。该透明导电膜可以用于多种电子设备或电子元件。电子设备或电子元件包括所有的电子设备或电子元件,只要该设备或元件使用透明导电膜,而不管该设备和元件的用途和作用。电子设备和电子元件的具体实例包括触控面板、显示器、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元件、场效应晶体管(FET)(例如薄膜场效应晶体管(TFT))、分子传感器等,但是设备和元件不限于此。
到此,已经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和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所述实施方案和实施例。可以基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多种修改。
例如,在实施方案和实施例中示例的数值、结构、配置、形状、材料等仅是示意性实例,可任选使用其他的数值、结构、配置、形状、材料等。
本发明包含和公开日本在先专利申请JP 2010-247266(于2010年11月4日提交至日本专利局)中的主题相关的主题,其全部内容引用在此作为参考。
本领域的熟练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以根据设计需要和其他的因素进行多种修改、组合、亚组合和变更,只要它们在所附的权利要求或其同等物的范围内。

Claims (20)

1.导电性油墨,其包含:
碳纳米管;
离子液体;和
溶剂,
其中该油墨的粘度为0.01Pa·s至10000Pa·s。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导电性油墨,其中在所述离子液体中,阳离子部分与碳纳米管的π电子相互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导电性油墨,其中所述溶剂是有机溶剂和/或水。
4.根据权利要求3的导电性油墨,其中所述有机溶剂在其侧链中包含胺基、酰胺基、砜基、羧基和羟基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导电性油墨,其中所述碳纳米管的浓度为10g/L或更低。
6.根据权利要求5的导电性油墨,其中所述离子液体对所述溶剂的体积比为0.01至30。
7.根据权利要求6的导电性油墨,其另外包含表面活性剂、导电性聚合物和醇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的导电性油墨,其中所述粘度在0.01rpm至1000rpm的剪切速率范围为0.01Pa·s至10000Pa·s。
9.根据权利要求1的导电性油墨,其中作为剪切速率为0.5rpm时的粘度对剪切速率为5rpm时的粘度的比率,触变指数值为1至10。
10.导电性油墨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制备分散体,所述分散体通过将碳纳米管分散在溶剂中获得;以及
通过向该分散体中加入离子液体和搅拌该分散体将粘度调节为0.01Pa·s至10000Pa·s。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导电性油墨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所述离子液体中,阳离子部分与碳纳米管的π电子相互作用。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导电性油墨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溶剂是有机溶剂和/或水。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导电性油墨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所述导电性油墨中,所述碳纳米管的浓度为10g/L或更低。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导电性油墨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离子液体对所述溶剂的体积比为0.01至30。
15.导电性油墨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向离子液体中加入碳纳米管;
通过研磨其中已加入碳纳米管的离子液体获得糊状物;
通过离心所述糊状物将该糊状物分离成由包含碳纳米管的离子液体形成的胶状组合物和离子液体;以及
通过向所述胶状组合物中加入溶剂并搅拌所述胶状组合物将粘度调节为0.01Pa·s至10000Pa·s。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导电性油墨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所述离子液体中,阳离子部分与碳纳米管的π电子相互作用。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导电性油墨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溶剂是有机溶剂和/或水。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导电性油墨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有机溶剂在其侧链中包含胺基、酰胺基、砜基、羧基和羟基中的至少一种。
19.透明导电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在基材上印刷导电性油墨,所述导电性油墨包含碳纳米管、离子液体和溶剂,并且该导电性油墨具有的粘度为0.01Pa·s至10000Pa·s。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透明导电膜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所述离子液体中,阳离子部分与碳纳米管的π电子相互作用。
CN2011103336237A 2010-11-04 2011-10-28 导电性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透明导电膜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246491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47266A JP2012097219A (ja) 2010-11-04 2010-11-04 導電性インク、導電性インク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透明導電膜の製造方法
JP2010-247266 2010-11-0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64914A true CN102464914A (zh) 2012-05-23

Family

ID=44862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336237A Pending CN102464914A (zh) 2010-11-04 2011-10-28 导电性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透明导电膜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114843A1 (zh)
EP (1) EP2450909A1 (zh)
JP (1) JP2012097219A (zh)
KR (1) KR20120047803A (zh)
CN (1) CN102464914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95554A (zh) * 2014-08-01 2016-02-03 北京阿格蕾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高分散、粘度可控的碳纳米管透明电极墨水
CN106243813A (zh) * 2016-08-01 2016-12-21 王学锋 一种纳米颗粒抗菌材料加工的方法
CN111759579A (zh) * 2020-07-17 2020-10-13 湖北蕲艾堂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袋
CN111839886A (zh) * 2020-07-17 2020-10-30 湖北蕲艾堂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眼贴
CN111839885A (zh) * 2020-07-17 2020-10-30 湖北蕲艾堂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59432B (zh) * 2013-03-20 2016-01-06 北京阿格蕾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透明碳纳米管高分子复合导电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DE102013223569A1 (de) * 2013-11-19 2015-05-21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homogenen leitfähigen Kohlenstoffnanoröhrchen haltigen Beschichtung auf einem Substrat und Substrat mit homogener leitfähiger Kohlenstoffnanoröhrchen haltiger Beschichtung
WO2016007746A1 (en) * 2014-07-11 2016-01-14 Rhodia Operations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polymer complexes and electronic devices containing such complexes
US20160137875A1 (en) * 2014-11-13 2016-05-19 Rice University Conductive polymer coating composition
JP6572601B2 (ja) * 2015-04-10 2019-09-11 国立研究開発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イオン伝導性を有する組成物
WO2017191836A1 (ja) * 2016-05-02 2017-11-09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粘着シート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76535A (ja) * 2003-03-18 2004-10-07 Mitsui Chemicals Inc 光熱変換材料
WO2007077057A1 (de) * 2006-01-03 2007-07-12 Degussa Ag Universell einsetzbare zusammensetzungen
CN101327415A (zh) * 2008-07-24 2008-12-24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维碳纳米材料的聚合物分散剂分散方法
US20090246441A1 (en) * 2008-03-31 2009-10-01 Nbc Universal,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hotobleaching of Optical Media
CN101580659A (zh) * 2008-05-16 2009-11-18 拜尔材料科学股份公司 含有银纳米颗粒的可印刷组合物、用其生产导电性涂料的方法和所制备的涂料
CN102892846A (zh) * 2010-08-16 2013-01-23 Lg化学株式会社 印刷组合物和使用该印刷组合物的印刷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01226B2 (ja) * 1997-01-16 2004-12-1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グラビア焼成インキ
JP3972686B2 (ja) 2001-08-31 2007-09-05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導電膜および導電膜の製造方法
KR101037592B1 (ko) * 2002-06-14 2011-05-27 하이페리온 커탤리시스 인터내셔널 인코포레이티드 전기전도성 탄소 원섬유계 잉크 및 코팅
JP3676337B2 (ja) 2002-10-23 2005-07-27 独立行政法人科学技術振興機構 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とイオン性液体とから成るゲル状組成物とその製造方法
JP4038685B2 (ja) * 2003-12-08 2008-01-30 独立行政法人科学技術振興機構 アクチュエータ素子
JP2006249399A (ja) * 2004-05-07 2006-09-21 Canon Inc 組成物、該組成物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及び導電性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
JP4572704B2 (ja) * 2005-03-03 2010-11-0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グラビア印刷用導電性ペーストおよび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JP4964152B2 (ja) * 2005-03-04 2012-06-27 インクテック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導電性インク組成物及びこの製造方法
KR101196342B1 (ko) 2005-05-26 2012-11-01 군제 가부시키가이샤 투명 평면체 및 투명 터치스위치
JP4568885B2 (ja) * 2006-07-31 2010-10-27 独立行政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高強度、高導電性薄膜によるアクチュエータ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269963A (ja) * 2007-04-20 2008-11-06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透明導電材料、透明導電素子及び透明導電材料の製造方法
JP5353705B2 (ja) * 2007-10-26 2013-11-2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9102077A1 (ja) * 2008-02-11 2009-08-20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ゴム組成物、配線、導電性ペースト、電子回路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02008008837A1 (de) * 2008-02-13 2009-08-27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Druckbare Zusammensetzung zur Erzeugung elektrisch leitfähiger Beschichtungen und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S8109211B2 (en) * 2009-03-24 2012-02-07 Ideon Llc Method of gravure printing with liquid radiation curable inks
JP2010247266A (ja) 2009-04-15 2010-11-04 Nikon Corp 薄膜構造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デバイス
KR101091744B1 (ko) * 2009-04-15 2011-12-08 한국과학기술연구원 메탈와이어를 이용한 전도성필름 제조방법 및 전도성필름
CA2808849A1 (en) * 2010-08-20 2012-02-23 Rhodia Operations Polymer compositions, polymer films, polymer gels, polymer foams, and electronic devices containing such films, gels, and foam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76535A (ja) * 2003-03-18 2004-10-07 Mitsui Chemicals Inc 光熱変換材料
WO2007077057A1 (de) * 2006-01-03 2007-07-12 Degussa Ag Universell einsetzbare zusammensetzungen
US20090246441A1 (en) * 2008-03-31 2009-10-01 Nbc Universal,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hotobleaching of Optical Media
CN101580659A (zh) * 2008-05-16 2009-11-18 拜尔材料科学股份公司 含有银纳米颗粒的可印刷组合物、用其生产导电性涂料的方法和所制备的涂料
CN101327415A (zh) * 2008-07-24 2008-12-24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维碳纳米材料的聚合物分散剂分散方法
CN102892846A (zh) * 2010-08-16 2013-01-23 Lg化学株式会社 印刷组合物和使用该印刷组合物的印刷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95554A (zh) * 2014-08-01 2016-02-03 北京阿格蕾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高分散、粘度可控的碳纳米管透明电极墨水
WO2016015657A1 (zh) * 2014-08-01 2016-02-04 北京阿格蕾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高分散、粘度可控的碳纳米管透明电极墨水
CN106243813A (zh) * 2016-08-01 2016-12-21 王学锋 一种纳米颗粒抗菌材料加工的方法
CN106243813B (zh) * 2016-08-01 2019-05-07 苏州康力丰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颗粒抗菌材料加工的方法
CN111759579A (zh) * 2020-07-17 2020-10-13 湖北蕲艾堂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袋
CN111839886A (zh) * 2020-07-17 2020-10-30 湖北蕲艾堂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眼贴
CN111839885A (zh) * 2020-07-17 2020-10-30 湖北蕲艾堂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20047803A (ko) 2012-05-14
EP2450909A1 (en) 2012-05-09
JP2012097219A (ja) 2012-05-24
US20120114843A1 (en) 2012-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64914A (zh) 导电性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透明导电膜的制备方法
CN101248158B (zh) 疏水粘合剂中的液晶液滴
Azoubel et al. Flexible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with inkjet-printed carbon nanotube electrodes
CN103140899B (zh) 透明导电膜的制造方法及通过该方法制造的透明导电膜
US7785557B2 (en) Method of producing a graphene film as transparent and electrically conducting material
CN101971345B (zh) 纳米结构薄膜lcd设备
Evans et al. Cationic polythiophene–surfactant self-assembly complexes: phase transitions, optical response, and sensing
JP5364582B2 (ja) 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組成物および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
Glasser et al. Tuning the rheology of conducting polymer inks for various deposition processes
CN102087886A (zh) 基于银纳米线的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US20170158815A1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graphene/PEDOT:PSS solution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substrate having graphene/PEDOT:PSS composite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
CN105085937B (zh) 富勒烯/pedot:pss混合溶液的制备方法及具有富勒烯/pedot:pss复合透明导电膜的基板的制备方法
CN104919633A (zh) 包含石墨烯材料和导电聚合物的成膜组合物
JP2008531797A (ja) 異方性形態を持つ粒子からなる導電性ポリマ
KR20100019818A (ko) 전기영동표시장치
CN105051141A (zh) 光学用粘接剂组合物、光学用粘接片、图像显示装置和输入输出装置
Azevedo et al. Highly ordered monolayer, multilayer, and hybrid films of graphene oxide obtained by the bubble deposition method
King et al. Vacuum filtration based formation of liquid crystal films of semiconducting carbon nanotubes and high performance transistor devices
CN104334494A (zh) 碳纳米管的多官能度醇分散体
JP2014523464A (ja) 導電性高分子インク組成物及びそれを含む有機太陽電池
Draude et al. Thermotropic liquid crystals with low-dimensional carbon allotropes
Carr et al. Analysis of the electrical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PEDOT: PSS/PVA blends for low-cost and high-performance organic electronic and optoelectronic devices
KR20130087368A (ko) 도전성 고분자 에칭용 잉크 및 도전성 고분자의 패터닝 방법
TWI608643B (zh) 導電性透明電極及其製造方法
Tao et al. Homogeneous surface profiles of inkjet-printed silver nanoparticle films by regulating their drying microenviron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5 Deemed withdrawal (patent law before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