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75290B - 防护器装置和具有防护器装置的摄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防护器装置和具有防护器装置的摄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75290B
CN102375290B CN201110239973.7A CN201110239973A CN102375290B CN 102375290 B CN102375290 B CN 102375290B CN 201110239973 A CN201110239973 A CN 201110239973A CN 102375290 B CN102375290 B CN 1023752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or blade
protector
blade
barrier device
optical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3997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75290A (zh
Inventor
三好香织
寺田修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3752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52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752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529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1/00Filters or other obtura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otographic purposes
    • G03B11/04Hoods or caps for eliminating unwanted light from lenses, viewfinders or focusing aids
    • G03B11/043Protective lens closures or lens caps built into camera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04Bodies collapsible, foldable or extensible, e.g. book typ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locking Light For Camera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防护器装置和具有防护器装置的摄像设备。一种防护器装置,其中,限制防护器叶片在光轴方向上的过度相对移位,以确保防护器叶片的正常开闭操作。防护器装置具有在光轴方向上依次布置的第二、第一和第三防护器叶片。第一防护器叶片的限制部具有从遮蔽部沿光轴方向延伸并延伸穿过第二防护器叶片的长孔的贯通部,并且具有从贯通部的成像面侧端部与遮蔽部平行地延伸并且被定位于第二防护器叶片的成像面侧的延伸部。在防护器叶片的开闭的整个行程期间,延伸部可以与遮蔽部接合,由此限制第二防护器叶片移离第一防护器叶片。

Description

防护器装置和具有防护器装置的摄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开闭光学装备的光学镜头的前表面以保护未使用时的光学镜头的防护器装置,并且涉及一种具有该防护器装置的摄像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地,已知用于覆盖光学装备的光学镜头的前表面以保护光学镜头的防护器装置,所述防护器装置被广泛地用于摄像设备,其中所述摄像设备是诸如具有被马达驱动的可伸缩筒(retractable barrel)的照相机等。
日本实开平3-18519号公报公开了一种摄像设备,其包括具有如下的防护器叶片的防护器装置(下文中,称为第一传统防护器装置):开闭该防护器叶片以防止光学镜头的表面粘上灰尘和污迹并且防止光学镜头的表面被划伤。图14和图15相应地示出第一传统防护器装置的防护器叶片的完全闭合状态和完全打开状态。该防护器装置包括一对防护器叶片202、203,该防护器叶片202、203以能打开的方式覆盖镜筒(lens barrel)201的光入射开口208a。
随着摄像设备小型化的进展,要求镜筒紧凑。然而,如果使第一传统防护器装置的镜筒201小型化,则担心当防护器叶片202、203被完全打开时,防护器叶片202的外周部202a和防护器叶片203的外周部203a延伸超出镜筒201,从而导致不雅观。
鉴于此,如日本特开2007-102086号公报所公开的那样,已知一种防护器装置(下文中,称为第二传统防护器装置),其中,在增加了防护器叶片的数量并且以叶片在光轴方向上彼此重叠的方式布置叶片的状态下,减小了各个防护器叶片的面积。在该防护器装置中,使处于完全打开状态的防护器叶片用的退避空间小,由此实现了镜筒直径的小型化。图16和图17相应地以立体图和主视图示出第二传统防护器装置的防护器叶片。该防护器装置使用能够被形成得薄的金属防护器叶片,由此抑制叶片在光轴方向上的厚度的增加。
更具体地,防护器装置具有防护器叶片对301、302和303。防护器叶片301形成有被弯折成沿光轴方向的弯折部301a,防护器叶片303形成有类似的弯折部303a。当防护器叶片对301至303沿闭合方向运动时,防护器叶片301的弯折部301a驱动防护器叶片302,使得防护器叶片302随着防护器叶片301的运动而运动。另一方面,当防护器叶片对301至303沿打开方向运动时,防护器叶片302驱动防护器叶片303的弯折部303a,使得防护器叶片303随着防护器叶片302的运动而运动。
由于防护器装置通常被设置在镜筒的前端,所以防护器装置容易受到由于下落事故而产生的大的冲击并且容易被施加由于例如使用者触摸防护器装置等而提供的外力。当被施加大的外力时,担心防护器叶片在光轴方向上相对于彼此移位,从而导致防护器叶片之间的间隙变宽。
在第二传统防护器装置中,存在下述情况:防护器叶片301、302由于外力而在光轴方向上相对移位,使得防护器叶片之间的间隙变宽。在该情况中,防护器叶片301的弯折部301a与防护器叶片302的接合量减少。由此,担心弯折部301a不能适当地驱动防护器叶片302,从而防护器叶片302不随着防护器叶片301的运动而运动。
另外,存在下述情况:防护器叶片301、302由于外力而在光轴方向上相对彼此极大地移位,使得防护器叶片301的弯折部301a在防护器叶片302上行进。在该情况中,即使外力被去除,防护器叶片301也不能返回到正常位置,从而导致操作故障。
上述现象也可能在防护器叶片303的弯折部303a和防护器叶片302之间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护器装置和具有该防护器装置的摄像设备,所述防护器装置和所述摄像设备能限制防护器叶片在光轴方向上的过度相对移位以确保防护器叶片的正常开闭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防护器装置,其包括:多个防护器叶片,所述防护器叶片能在所述防护器叶片打开光学镜头用的光入射开口的打开位置和所述防护器叶片覆盖所述光入射开口的闭合位置之间运动,所述多个防护器叶片至少包括被布置成在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方向上彼此重叠的第一防护器叶片和第二防护器叶片;以及限制部,所述限制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防护器叶片并且被构造为用于与所述第二防护器叶片的在所述光轴方向上在所述第一防护器叶片相反侧的部分接合,以限制所述第二防护器叶片在所述多个防护器叶片的在所述打开位置和所述闭合位置之间开闭的整个行程期间沿所述光轴方向移离所述第一防护器叶片。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防护器叶片在光轴方向上的过度相对移位,以防止防护器叶片之间在光轴方向上的间隙过度变宽,由此能够确保防护器叶片的正常开闭操作。
从下面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防护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示出防护器装置的第一至第三防护器叶片被完全闭合并且呈现闭合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防护器装置的第一至第三防护器叶片被完全打开并且呈现打开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第一防护器叶片中的一个第一防护器叶片的立体图;
图5A和图5B是示出第二防护器叶片中的一个第二防护器叶片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第三防护器叶片中的一个第三防护器叶片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第一和第二防护器叶片被组装在一起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在第一至第三防护器叶片处于闭合位置的状态下从被摄体侧看到的防护器装置的图;
图9是示出在第一至第三防护器叶片处于打开位置的状态下从被摄体侧看到的防护器装置的图;
图10是从成像面侧斜向地看到的防护器装置的防护器盖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在第一至第三防护器叶片处于闭合位置的状态下防护器装置的镜筒的立体图;
图12是示出在第一至第三防护器叶片处于打开位置的状态下镜筒的立体图;
图13是能够安装防护器装置的摄像设备的示例的外观立体图;
图14是示出在防护器叶片被完全闭合的状态下第一传统防护器装置的图;
图15是示出在防护器叶片被完全打开的状态下第一传统防护器装置的图;
图16是示出在防护器叶片被完全闭合的状态下第二传统防护器装置的立体图;
图17是示出在防护器叶片被完全闭合的状态下第二传统防护器装置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防护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13示出能够安装防护器装置的摄像设备的示例的外观立体图。下面说明用作摄像设备的紧凑型数字式照相机。
如图13所示,紧凑型数字式照相机100具有照相机主体101,照相机主体101安装有可伸缩的镜筒110,本实施方式的防护器装置安装于镜筒110。在照相机主体101上,布置有主开关102、拍摄开关103以及变焦杆107。
主开关102用于开启/关掉照相机的电源。半按拍摄开关103进行诸如测光和测距等拍摄预备操作,全按拍摄开关103进行图像拍摄和记录。附图标记105表示测光器件,附图标记106表示用于测量距被摄体的距离的测距器件,附图标记104表示在黑暗环境中拍摄用的闪光器件。尽管未示出,但是照相机主体101中集成了被摄体像的光电转换用的摄像器件(诸如CCD传感器或CMOS传感器等),其中被摄体像是由镜筒110的拍摄光学***形成的。
如图1所示,防护器装置包括筒架1、光学镜头9以及内筒架8。防护器装置还包括:防护器驱动环2,第一对防护器叶片3A和3B、第二对防护器叶片4A和4B、第三对防护器叶片5A和5B、一对施力构件6A和6B以及防护器盖7。下文中,第一至第三对防护器叶片将相应地被称为第一至第三防护器叶片。
第一防护器叶片3A和3B关于光学镜头9的光轴中心以点对称的方式布置并且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这也适用于第二防护器叶片4A和4B、第三防护器叶片5A和5B以及施力构件6A和6B。下文中和附图中,除非被彼此区别,第一至第三防护器叶片和施力构件有时候将由附图标记3至6相应地表示,而省略字母符号A和B。
防护器驱动环2以可转动的方式被筒架1支撑,并且防护器驱动环2形成有供入射光通过的光入射开口2a。入射光从光学镜头9传播到摄像器件。如后所述,第一至第三防护器叶片3至5可在打开光入射开口2a的打开位置和覆盖开口2a的闭合位置之间运动。
图2以立体图示出在防护器叶片3至5被完全闭合并且呈现闭合位置的状态下的防护器装置,图3以立体图示出在防护器叶片3至5被完全打开并且呈现打开位置的状态下的防护器装置。图4至图6以立体图相应地示出第一至第三防护器叶片3至5。图7以立体图示出第一防护器叶片3和第二防护器叶片4被组装在一起的状态。
假设要被拍摄的被摄体(未示出)位于图1中的上侧。下文中,被摄体侧和被摄体的相反侧有时候将被相应地称为前侧和成像面侧(image plane side),其中摄像器件被布置于成像面侧。筒架1被布置于镜筒110的前端部(位于被摄体侧)。如图1所示,内筒架8被布置于筒架1的内部,而凸轮筒(未示出)被布置于筒架1的外部。当通过驱动机构(未示出)使凸轮筒转动时,筒架1沿着形成于凸轮筒的凸轮槽相对于内筒架8在光轴方向上移动,使得镜筒110伸缩。
借助于筒架1,光学镜头9被保持在筒架1的中央并且防护器驱动环2以可转动的方式被保持在光学镜头9的外周。筒架1形成有圆弧孔,形成于防护器驱动环2的从动臂2b延伸穿过该圆弧孔,并且筒架1还形成有孔1a、1b,第二防护器叶片4A、4B相应地被孔1a、1b保持以进行转动。
以防护器驱动环2可绕着光轴转动的方式布置防护器驱动环2。形成于防护器驱动环2的从动臂2b沿光轴方向朝向成像面侧延伸。通过使从动臂2b的斜面与内筒架8的操作壁(operationwall)8a的斜面接触而使防护器驱动环2转动。后面将说明该操作。
当从被摄体的相反侧(即,从成像面侧)看时,依次布置第二防护器叶片4、第一防护器叶片3和第三防护器叶片5。第一至第三防护器叶片3至5相应地具有遮蔽部3b、4d和5b,所述遮蔽部是与光轴垂直地延伸的平板部(图4至图6)。能够主要由遮蔽部3b、4d和5b覆盖入射到光学镜头9的光所通过的光入射开口2a。
第一防护器叶片3均由薄金属板制成。如图4所示,用作转动中心的孔3a形成于各个第一防护器叶片3的遮蔽部3b。第一防护器叶片3由第二防护器叶片4的、延伸穿过孔3a的轴4b可转动地支撑,使得第一防护器叶片能在打开位置和第一防护器叶片覆盖光入射开口2a的一部分的闭合位置之间在开闭方向上绕孔3a转动。第一防护器叶片3均具有形成为钩状并具有贯通部3d和延伸部3c的限制部3H。
如图4和图7所示,限制部3H的贯通部3d从遮蔽部3b的外缘沿光轴方向朝向成像面侧(即,朝向图4中的下侧)延伸,同时延伸穿过第二防护器叶片4的长孔(开口)4e。延伸部3c从贯通部3d的成像面侧端部与遮蔽部3b平行地延伸,同时与贯通部3d形成90度的角度。从孔3a到限制部3H的距离基本上等于从孔3a到光学镜头9的光学中心O的距离R。如在平面中(in plan)所看到的,限制部3H被设置于以孔3a为圆心并且具有从孔3a到光学中心O的长度的半径R的圆ro所经过的位置或该位置的稍微外侧。后面将与对防护器叶片的操作的说明一起说明延伸部3c被设置于这样的位置的原因。
第一防护器叶片3均具有形成于遮蔽部3b的端部的切口部3e和形成于遮蔽部3b的外缘的加压部(pressing portion)3f,并且第三防护器叶片5中的相应第三防护器叶片被所述切口部3e和所述加压部3f在开闭方向上驱动。
图5A是示出当从被摄体侧斜向地看时第二防护器叶片4中的一个第二防护器叶片的立体图,图5B是示出当从成像面侧斜向地看时第二防护器叶片4中的一个第二防护器叶片的立体图。第二防护器叶片4是树脂成型产品并且均具有朝向成像面侧延伸的轴4a和朝向被摄体侧延伸的轴4b,并且轴4a、4b彼此同轴地形成。第二防护器叶片4的轴4a被***到筒架1的孔1a、1b(图1)中,由此第二防护器叶片4由筒架1支撑以围绕轴4a转动,从而能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运动。
第二防护器叶片4的轴4b延伸穿过第一防护器叶片3的孔3a并延伸穿过第三防护器叶片5的孔5a(图6),并且以第一防护器叶片3和第三防护器叶片5能在开闭方向上转动的方式支撑第一防护器叶片3和第三防护器叶片5。
各个第二防护器叶片4均还在轴4a、4b的附近设置有突起部4c并且设置有与突起部4c连续的弹簧钩部4f。
各个第二防护器叶片4的遮蔽部4d形成有如前所述的长孔4e。长孔4e在第二防护器叶片4转动以开闭的方向上延伸。附图标记4e1表示限定长孔4e的内端缘的第一壁部,附图标记4e2表示限定长孔4e的外端缘的第二壁部。从轴4b的轴线中心到长孔4e的距离几乎等于图4所示的圆ro的半径R,使得长孔4e的位置与限制部3H的位置对准。限制部3H的贯通部3d延伸穿过长孔4e,并且限制部3H的延伸部3c定位于长孔4e的背侧(或成像面侧)。由此,延伸部3c可以在防护器叶片的开闭的整个行程期间与遮蔽部4d的成像面侧背面4d1接触并接合。
限制部3H的延伸部3c在圆ro的半径方向上延伸,而第二防护器叶片4的长孔4e在圆ro的周向上延伸。为了将第一防护器叶片3和第二防护器叶片4组装在一起,所述叶片3、4暂时被放置为如图7所示的正交状态。在该状态中,使延伸部3c插通长孔4e,从而使限制部3H与长孔4e接合。接着,使第一防护器叶片3和第二防护器叶片4相对转动,使得第一防护器叶片3的孔3a的位置与第二防护器叶片4的轴4b的位置对准。然后,将轴4b***并装配到孔3a中。
结果,延伸部3c的纵轴与长孔4e的纵轴垂直地延伸,延伸部3c变为不能从长孔4e拆卸。换言之,在第一防护器叶片3和第二防护器叶片4被组装在一起之后,延伸部3c变为不能从长孔4e拆卸。在组装之后,遮蔽部4d的在长孔4e周围的部分(在光轴方向上)被夹在延伸部3c和遮蔽部3b的在限制部3H附近的部分之间。因此,即使第一防护器叶片3被施加用于使第一防护器叶片3沿光轴方向移离第二防护器叶片4的力,延伸部3c与遮蔽部4d的背面4d1接触并接合也限制第一防护器叶片3的过度移位。
当如上所述地组装的第二防护器叶片4转动运动时,第一防护器叶片3的贯通部3d与第一壁部4e1或第二壁部4e2接触并被第一壁部4e1或第二壁部4e2驱动。由此,随着第二防护器叶片4的运动,第一防护器叶片3沿闭合方向或打开方向运动。后面将说明细节。
参照图6,由薄金属板制成的各个第三防护器叶片5均具有形成有如前所述的孔5a的遮蔽部5b。第三防护器叶片5由第二防护器叶片4的延伸穿过孔5a和第一防护器叶片3的孔3a的轴4b支撑,以在打开位置和第三防护器叶片5覆盖光入射开口2a的一部分的闭合位置之间沿开闭方向绕孔5a转动。
设置从遮蔽部5b的外缘沿光轴方向朝向成像面侧(即,朝向图6中的下侧)延伸的弯折部5d。钩部5c从弯折部5d的成像面侧端部以与弯折部5d形成90度的角度的方式向外延伸。换言之,钩部5c与遮蔽部5b平行地延伸。
遮蔽部5b在离孔5a最远的位置形成有U状钩部5e。U状钩部5e相对于遮蔽部5b成90度弯折并且进一步向内弯折几十度,由此钩部5e形成为大致U状。
当第一防护器叶片3的切口部3e与U状钩部5e接触并且第一防护器叶片3的加压部3f与弯折部5d接触时,切口部3e和加压部3f相应地驱动U状钩部5e和弯折部5d。由此,第三防护器叶片5随着第一防护器叶片3的运动而沿开闭方向运动。后面将说明细节。
在打开行程期间,切口部3e被引导以与U状钩部5e的内侧接触。具有U状钩部5e的防护器装置的构造足够强以承受当防护器装置处于闭合状态时(即,当照相机处于断电状态时)可能从被摄体侧施加的外力。例如,即使使用者压防护器叶片,第一防护器叶片3也能与U状钩部5e保持接触。
图8至图12示出如何驱动防护器叶片3至5以开闭。在图8中,示出从被摄体侧看到的、防护器叶片3至5处于闭合位置的状态下的防护器装置;在图9中,示出从被摄体侧看到的、防护器叶片3至5处于打开位置的状态下的防护器装置。
如图8所示,在防护器驱动环2的外周,设置用于与施力构件6A、6B(即,弹簧)相应地接合的轴2c、2e以及用于相应地驱动第二防护器叶片4A、4B的接触部2d、2f。始终处于张紧状态的施力构件6A在弹簧钩部4f(图5B)和轴部2c之间被拉伸,始终处于张紧状态的施力构件6B在弹簧钩部4f(图5B)和轴部2e之间被拉伸。在图8中,仅示出施力构件6A。
弹簧钩部4f(图5B)被布置为比轴4b接近光轴中心O。当防护器驱动环2的从动臂2b与内筒架8的操作壁8a的解除接触时,防护器驱动环2在正向转动方向上被施力构件6的作用力施力。结果,第二防护器叶片4的突起部4c与防护器驱动环2的接触部2d、2f(图8)总是接触。后面将说明防护器驱动环2的开闭操作的细节。
当第二防护器叶片4处于闭合位置(图8)时,如果防护器驱动环2正向(即,图8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则接触部2d、2f驱动相应的第二防护器叶片4A、4B的突出部4c。由此,随着防护器驱动环2的转动,第二防护器叶片4沿打开方向绕轴4a被转动地驱动并且运动到打开位置(图9)。
图10以立体图示出当从成像面侧斜向地看时的防护器盖7。矩形开口7a形成于防护器盖7的中央部,有效光束通过所述开口7a。防护器盖7被布置于镜筒110的最前端并且被固定到筒架1以保护防护器叶片3至5。
如图10所示,在防护器盖7的成像面侧的面设置突出部7b。突出部7b与处于闭合位置的第三防护器叶片5的U状钩部5e接触。当U状钩部5e与突出部7b接触时,第三防护器叶片5在闭合方向上呈现运动限制位置,由此防止第三防护器叶片5的进一步运动。
接着,将参照图8至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防护器装置的操作。图11以立体图示出在防护器叶片3至5处于闭合位置的状态下的镜筒110,图12以立体图示出在防护器叶片3至5处于打开位置的状态下的镜筒110,其中省略了筒架1的图示。
当照相机处于断电状态时,镜筒110处于缩回(收纳)状态并且防护器叶片3至5处于图11所示的闭合状态。当开启照相机主体101的主开关102时,驱动机构(未示出)使镜筒110相对于内筒架8沿光轴方向朝向被摄体侧伸出。
在断电状态下,内筒架8和筒架1变为彼此最接近,并且如图11所示,防护器驱动环2的从动臂2b的斜面与操作壁8a的斜面接触。当开启电源并且筒架1伸出时,在使内筒架8和筒架1之间的相对距离增大的状态下,从动臂2b移离操作壁8a,变为如图12所示的自由状态。
接着,参照图8和图9,说明防护器驱动环2、施力构件6和第二防护器叶片4的操作。在图8和图9中,省略了不需要说明的部件的图示,符号S表示第二防护器叶片4中的一个第二防护器叶片的暴露部。在图8所示的断电状态下(即,当防护器叶片处于闭合状态时),暴露部S被暴露到外部,但是第二防护器叶片4的除了暴露部S以外的区域不暴露到外部。
在内筒架8和筒架1变为彼此最接近的状态下,从动臂2b抵抗施力构件6的作用力而与操作壁8a的斜面接触并接合,并且变为与操作壁8a的垂直面最接近。换言之,防护器驱动环2处于图8所示的闭合状态。
当驱动机构(未示出)使筒架1从图8所示的闭合状态伸出时,防护器驱动环2通过施力构件6的作用力而正向或逆时针转动。由此,从动臂2b在沿着操作壁8a的斜面滑动移动的状态下移离操作壁8a的垂直面,防护器驱动环2变为自由状态。此时,施力构件6的长度(即,轴部2c和弹簧钩部4f之间的距离以及轴部2e和弹簧钩部4f之间的距离)从图8所示的L1减小到图9所示的L2。
由于防护器驱动环2具有与第二防护器叶片4的突起部4c接触的接触部2d,所以第二防护器叶片4随着防护器驱动环2的正向转动而沿打开方向(或沿顺时针方向)正向转动。其后,第二防护器叶片4正向转动到叶片4从光入射开口2a退避的退避位置。在退避位置,第二防护器叶片4与止动件(未示出)接触而停止转动。这样的状态示于图9。
接着,将说明第一防护器叶片3和第三防护器叶片5如何随着第二防护器叶片4的转动运动而转动运动。
如前所述,从图8所示的闭合位置开始第二防护器叶片4的正向转动。在正向转动的初始阶段,第一防护器叶片3和第三防护器叶片5处于闭合位置。其后,随着第二防护器叶片4的正向转动,限定叶片4的长孔4e的内端缘的第一壁部4e1与第一防护器叶片3的限制部3H的贯通部3d(图4)接触。随着第二防护器叶片4沿打开方向的进一步转动,贯通部3d被叶片4的第一壁部4e 1驱动,使得第一防护器叶片3沿打开方向转动。
随着第一防护器叶片3和第二防护器叶片4沿打开方向的进一步转动,第一防护器叶片3的加压部3f(图4)与第三防护器叶片5的弯折部5d(图6)接触。随着第一防护器叶片3和第二防护器叶片4沿打开方向的进一步转动,弯折部5d被加压部3f驱动,使得第三防护器叶片5沿打开方向转动。
如上所述,第一防护器叶片3至第三防护器叶片5沿打开方向转动运动。当第二防护器叶片4与止动件接触而停止转动时(图9),第一防护器叶片3和第三防护器叶片5也停止转动。结果,获得图3、图9和图12所示的防护器打开状态。
接着,将详细说明从防护器打开状态到防护器闭合状态的转换操作。
当在筒架1的伸出状态(即图9和图12)下关掉电源时,筒架1开始沿光轴方向朝向成像面侧移动。结果,筒架1和内筒架8之间的相对距离减小,并且从动臂2b的斜面开始与内筒架8的操作壁8a的斜面接触。随着筒架1和内筒架8之间的距离的进一步减小,从动臂2b沿着操作壁8a的斜面滑动移动。由此,防护器驱动环2抵抗施力构件6的作用力而反向(即,图9和图12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
随着防护器驱动环2的反向转动,驱动环2的接触部2d、2f试图移离突起部4c。然而,施力构件6的作用力阻止这样的移动。由此,第二防护器叶片4开始反向转动并且沿闭合方向转动运动。
在第二防护器叶片4的运动的初始阶段,第一防护器叶片3和第三防护器叶片5处于打开位置。随着第二防护器叶片4沿闭合方向的转动,限定长孔4e的外端缘的第二壁部4e2与第一防护器叶片3的贯通部3d接触。随着第二防护器叶片4沿闭合方向的进一步转动,贯通部3d被第二壁部4e2驱动,使得第一防护器叶片3沿闭合方向转动。
随着第一防护器叶片3和第二防护器叶片4沿闭合方向的转动,第一防护器叶片3的切口部3e与第三防护器叶片5的U状钩部5e接触。随着第一防护器叶片3和第二防护器叶片4沿闭合方向的进一步转动,U状钩部5e被切口部3e驱动,使得第三防护器叶片5沿闭合方向转动。
如上所述,第一防护器叶片3至第三防护器叶片5沿闭合方向转动运动。当两个第二防护器叶片4A、4B彼此接触时,第二防护器叶片4停止转动。
同时,在U状钩部5e与防护器盖7的突出部7b(图10)接触时第三防护器叶片5停止转动,在切口部3e经由U状钩部5e与突出部7b接触时第一防护器叶片3停止转动。结果,获得图2、8和11所示的防护器闭合状态,使得光入射开口2a被第一防护器叶片3至第三防护器叶片5覆盖,由此保护光学镜头9。
如上所述,防护器装置的各个部分彼此适当地接触并接合,由此第一防护器叶片3和第三防护器叶片5能够随着第二防护器叶片4的转动而转动运动。
下面说明照相机被施加使防护器叶片在光轴方向上相对移位的冲击力的情况。
例如,假设施加使第一防护器叶片3过度移位的外力。本实施方式的防护器装置被构造为使得各个第二防护器叶片4的在长孔4e周围的部分(沿光轴方向)被夹在第一防护器叶片3的遮蔽部3b和限制部3H的延伸部3c之间。换言之,防止沿光轴方向从第二防护器叶片4的长孔4e拆卸延伸部3c。因此,即使施加用于使第一防护器叶片3过度移位的外力,第一防护器叶片3的贯通部3d与第二防护器叶片4的第一壁部4e1或第二壁部4e2之间的接合仍被维持。因此,确保第一防护器叶片3能够随着第二防护器叶片4的转动而转动,由此使得防护器装置能进行开闭操作。
为了允许第一防护器叶片3在第二防护器叶片4沿开闭方向的转动的初始阶段空转而不随着第二防护器叶片4的转动而立即转动,本实施方式的防护器装置具有形成于第二防护器叶片4的且周向长度长的长孔4e。然而,设置这样的长孔需要大的空间。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在平面中所看到的那样,长孔4e均形成在半径与从孔3a到光学镜头9的光轴中心O的距离R相等的圆ro上或该圆ro的附近。
为了使第二防护器叶片4的长孔4e尽可能的长(图9)并且使长孔4e在防护器完全打开状态下从外部不可见,长孔4e必须形成在第二防护器叶片4的除暴露部S以外的区域中并且位于防护器盖7的外周缘的内侧。为此目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在平面中(in plan)看时,长孔4e均形成在圆ro上或圆ro的稍微外侧(图9)。结果,能够有效地确保在第二防护器叶片4形成长孔4e所用的空间,并且能够使长孔4e的长度较长,由此可以安装具有长的长孔4e的第二防护器叶片4,而无须增大筒架1的尺寸。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防护器叶片3的限制部3H的延伸部3c位于第二防护器叶片4的背面4d1侧,用于与背面4d1接合。结果,在第二防护器叶片4的开闭的整个行程中,防止第二防护器叶片4沿光轴方向过度移离第一防护器叶片3。换言之,限制第一防护器叶片3和第二防护器叶片4的过度相对移位,使得所述防护器叶片之间的间隙不过度变大,由此能够确保防护器叶片3、4的正常开闭操作。具有钩形状的限制部3H能够承受外力。
由于第一防护器叶片3和第二防护器叶片4的相对移位量总是落在适当的范围内,所以延伸部3c不在第二防护器叶片4的遮蔽部4d上行进,使得能够长时间地确保防护器叶片的正常开闭操作。
由于限制部3H的贯通部3d延伸穿过长孔4e,并且由于延伸部3c位于长孔4e的成像面侧并且不会从长孔4e拆卸,所以能够防止用于限制第一防护器叶片3和第二防护器叶片4的分离移动(即,彼此离开的相对移动)的机构的尺寸变得过大。由于第一防护器叶片3通过限制部3H的贯通部3d和限定长孔4e的内外端缘的第一壁部4e1和第二壁部4e2之间的接合随着第二防护器叶片4的转动而转动,所以限制部3H和长孔4e不仅用作用于限制防护器叶片的分离移动的机构,还用作用于使防护器叶片能随着其它防护器叶片的转动而转动的机构。这有助于减小防护器装置的尺寸。
由于第二防护器叶片4的形成有长孔4e的区域在开闭的整个行程中不暴露到外部并且由于设置有限制部3H的位置位于以孔3a为圆心并且均具有半径R的圆ro所经过的位置或位于该位置的略微外侧(当在平面中看时),所以能够在避免长孔4e和限制部3H的尺寸增大的状态下,防止外观恶化。
从在避免限制部3H和长孔4e的尺寸增大的状态下防止外观劣化的观点出发,可以将限制部3H和长孔4e设置于当在平面中看时的圆ro的外侧。根据防护器叶片的设计,限制部3H可以被设置于第一防护器叶片3的末端的附近,长孔4e可以被设置于第二防护器叶片4的末端的附近。然而,优选的是,限制部3H被设置于圆ro上或被设置于沿圆ro的半径方向在圆ro和第一防护器叶片3的末端之间的靠近圆ro的位置(即,圆ro的略微外侧)。还优选的是,长孔4e被设置于圆ro上或被设置于沿圆ro的半径方向在圆ro和第二防护器叶片4的末端之间的靠近圆ro的位置(即,圆ro的略微外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用于限制第一防护器叶片3和第二防护器叶片4的分离移动的机构,限制部3H被设置于第一防护器叶片3并且长孔4e被设置于第二防护器叶片4。可选地,限制部3H可以被设置于第二防护器叶片4并且长孔4e可以被设置于第一防护器叶片3。还优选的是,用于限制防护器叶片的分离移动的机构被设置于第二防护器叶片4和第三防护器叶片5之间。下面,将说明这样的机构优选地被设置于第二防护器叶片4和第三防护器叶片5之间的理由。
例如,假设第二防护器叶片4和第三防护器叶片5由于外力而沿光轴方向相对于彼此移位超过弯折部5d的长度的距离。在该情况下,如果防护器装置试图从闭合状态转换到打开状态,则可能:由于第二防护器叶片4和第三防护器叶片5从正常位置移位,所以随着第二防护器叶片4的正向转动而正向转动的第一防护器叶片3的加压部3f不与弯折部5d接触,使得第三防护器叶片5不能转动。结果,防护器装置不能转换到打开状态。在第三防护器叶片5由于外力而从正常位置移位使得钩部5c在第一防护器叶片3的遮蔽部3b上行进的另一情况下,钩部5c被夹在第一防护器叶片3和第三防护器叶片5之间。结果,当外力被去除时第三防护器叶片5不能返回到正常位置,使得防护器装置不能操作。可以通过在第二防护器叶片4和第三防护器叶片5之间设置用于限制防护器叶片4、5的分离移动的机构而消除这种不便。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限制部3H被构造为使得贯通部3d朝向成像面侧延伸并且延伸部3c位于第二防护器叶片4的成像面侧。然而,在以与防护器叶片3、4被布置的顺序相反的顺序布置两个防护器叶片的情况下,可以以贯通部从防护器叶片中的一个防护器叶片朝向被摄体侧延伸并且将延伸部定位于另一个防护器叶片的被摄体侧的方式构造限制部。
用于限制两个防护器叶片的分离移动的机构可以被设置于一组或多组防护器叶片(其中各组防护器叶片均由两个相邻的防护器叶片构成)中的至少一组防护器叶片之间(即,至少两个防护器叶片之间)。例如,在具有两组以上防护器叶片(即,具有三个以上防护器叶片)的防护器装置的情况下,可以为至少两组防护器叶片均设置用于限制防护器叶片的分离移动的机构。
上述实施方式的防护器装置具有多对防护器叶片并且各对防护器叶片均关于光轴中心以点对称的方式布置,但是这些并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能适用于具有多个防护器叶片的任何防护器装置,其中所述多个防护器叶片至少包括第一防护器叶片和第二防护器叶片。
限制部3H均形成为钩状,但是这并不是限制性的。只要设置于防护器叶片中的一个防护器叶片的限制部被布置为用于与另一个防护器叶片的当沿光轴方向看时的相反侧部接合,以限制所述另一个防护器叶片沿光轴方向离开所述一个防护器叶片的移动,则限制部可以被形成为任何形状。
从防止限制两个防护器叶片的分离移动的机构的尺寸增大的观点出发,延伸部3c和长孔4e被形成为防止延伸部3c从长孔4e拆卸的形状(当在平面中看时)就足够了。换言之,图示的示例中的形状是非限制性的。
与限制部3H接合的长孔4e可以不是完全封闭的,而可以是开口的。例如,长孔4e可以是与长孔等同并且开口到遮蔽部4d的外周缘的开口。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用于限制两个防护器叶片的分离移动的机构的延伸部3c与构成用于使第一防护器叶片3随着第二防护器叶片4的转动而转动运动的机构的贯通部3d一体地形成。然而,这些机构可以单独形成或可以分别设置于不同的位置。
仅从限制防护器叶片沿光轴方向的过度相对移位以确保防护器叶片的正常开闭操作的观点出发,相邻的防护器叶片之间的运动不限于转动运动,而可以是平行滑动移动或者可以是平行移动和转动运动的组合。
构成防护器叶片的材料不受限制。可以由金属板或树脂成型体(mold)或其它材料形成防护器叶片。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已经说明了作为示例摄像设备的、应用防护器装置的紧凑型数字式照相机,但是这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可适用于具有光学镜头的各种设备,诸如摄像机和安装有光学镜头的其它装备。
尽管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应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应符合最宽泛的解释,以涵盖所有这样的变型、等同结构和功能。
本申请要求2010年8月1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0-183299的优先权,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Claims (7)

1.一种防护器装置,其包括:
多个防护器叶片,所述防护器叶片能在所述防护器叶片打开光学镜头用的光入射开口的打开位置和所述防护器叶片覆盖所述光入射开口的闭合位置之间运动,所述多个防护器叶片至少包括被布置成在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方向上彼此重叠的第一防护器叶片和第二防护器叶片,
所述防护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器装置还包括:
限制部,所述限制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防护器叶片并且被构造为用于与所述第二防护器叶片的在所述光轴方向上在所述第一防护器叶片相反侧的部分接合,以限制所述第二防护器叶片在所述多个防护器叶片的在所述打开位置和所述闭合位置之间开闭的整个行程期间沿所述光轴方向移离所述第一防护器叶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防护器叶片均具有在与所述光轴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板部,
所述第二防护器叶片形成有开口;
所述第一防护器叶片的所述限制部形成为钩状并且具有贯通部和从所述贯通部延伸的延伸部,所述贯通部从所述第一防护器叶片的板部沿所述光轴方向延伸并且延伸穿过所述第二防护器叶片的所述开口,
所述第二防护器叶片的板部在所述光轴方向上被布置于所述第一防护器叶片的板部和所述第一防护器叶片的所述延伸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在平面中看时,所述第二防护器叶片的所述开口和所述第一防护器叶片的所述限制部的所述延伸部形成为防止在所述多个防护器叶片的开闭的整个行程期间从所述开口拆卸所述延伸部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器叶片通过所述第一防护器叶片的所述限制部的所述贯通部与所述第二防护器叶片的所述开口之间的接合而随着所述第二防护器叶片的运动而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护器叶片的所述开口形成于所述第二防护器叶片的在所述多个防护器叶片的开闭的整个行程期间不暴露的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器叶片被构造为能绕转动中心转动,
当在平面中看时,所述第一防护器叶片的所述限制部被设置于以所述转动中心为圆心并且半径为从所述转动中心到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中心的长度的圆所经过的位置处或该位置的外侧。
7.一种摄像设备,其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器装置。
CN201110239973.7A 2010-08-18 2011-08-17 防护器装置和具有防护器装置的摄像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752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83299A JP5539100B2 (ja) 2010-08-18 2010-08-18 バリア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JP2010-183299 2010-08-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75290A CN102375290A (zh) 2012-03-14
CN102375290B true CN102375290B (zh) 2014-07-02

Family

ID=45594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3997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75290B (zh) 2010-08-18 2011-08-17 防护器装置和具有防护器装置的摄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414203B2 (zh)
JP (1) JP5539100B2 (zh)
CN (1) CN1023752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96729B2 (ja) * 2011-12-27 2016-03-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バリアユニット及び撮像装置
JP2015083997A (ja) 2012-02-02 2015-04-3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
JP2015083999A (ja) 2012-02-02 2015-04-3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
JP2015083998A (ja) * 2012-02-02 2015-04-3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
WO2013114901A1 (ja) 2012-02-02 2013-08-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
JP2013160864A (ja) 2012-02-02 2013-08-19 Panasonic Corp レンズ鏡筒
WO2013114902A1 (ja) 2012-02-02 2013-08-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
KR20130136825A (ko) * 2012-06-05 2013-12-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줌 렌즈 경통 조립체 및 이를 구비한 촬영장치
JP6071355B2 (ja) * 2012-09-14 2017-02-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JP6271973B2 (ja) * 2013-11-29 2018-01-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JP6270438B2 (ja) * 2013-11-29 2018-01-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JP6257342B2 (ja) * 2014-01-16 2018-01-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機器
JP6351269B2 (ja) * 2014-01-16 2018-07-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機器
JP6351270B2 (ja) * 2014-01-16 2018-07-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機器
JP6238762B2 (ja) * 2014-01-21 2017-11-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機器
CH710402A2 (de) * 2014-11-24 2016-05-31 Paper Dna Ag Papierauthentifizierungsvorrichtung.
JP2019148792A (ja) * 2018-02-27 2019-09-0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6791A (zh) * 2008-09-16 2010-03-24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44329Y2 (ja) * 1989-03-01 1997-08-20 旭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レンズのバリア装置
JPH0318519A (ja) 1989-06-14 1991-01-28 Hitachi Ltd サイロ
JP3102506B2 (ja) * 1991-08-23 2000-10-23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胴用バリヤ
JP3370401B2 (ja) * 1993-11-30 2003-01-27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バリヤ機構
JP4812389B2 (ja) * 2004-12-14 2011-11-0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レンズフード装置
JP4996087B2 (ja) * 2005-10-07 2012-08-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バリア機構、並びにカメラ及び携帯情報端末
JP2009175433A (ja) * 2008-01-24 2009-08-06 Tamron Co Ltd バリア機構、レンズ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10008830A (ja) * 2008-06-30 2010-01-14 Nidec Copal Corp レンズバリア装置
JP5316314B2 (ja) * 2009-08-28 2013-10-16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レンズバリア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6791A (zh) * 2008-09-16 2010-03-24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042683A (ja) 2012-03-01
US8414203B2 (en) 2013-04-09
JP5539100B2 (ja) 2014-07-02
CN102375290A (zh) 2012-03-14
US20120045198A1 (en) 2012-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75290B (zh) 防护器装置和具有防护器装置的摄像设备
US7920345B2 (en) Lens barrel supporting frame, lens retaining structure, lens barrel and camera
CN105116513B (zh) 透镜镜筒和凸轮机构
CN101276034B (zh) 具有可移动变焦透镜的摄像头
CN101676791B (zh) 摄像设备
CN102879883B (zh) 进行摄影镜头伸出和缩回的镜筒、包括镜筒的摄像设备
JP2006058455A (ja) 鏡筒駆動機構
JP2011138069A (ja) 電子機器用防水ケース
CN104698568A (zh) 镜头装置和摄像设备
US8570665B2 (en) Lens barrel having cam cylinder with cam groove
US9164255B2 (en) Lens barrel and imaging apparatus
US8854748B2 (en) Lens barrel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US9348110B2 (en) Lens barrel and imaging apparatus
CN112433336A (zh) 一种伸缩式变焦镜头
JP5788340B2 (ja) レンズ鏡筒の遮光構造
JP2011215279A (ja) レンズ鏡筒及び撮像装置
JP5773238B2 (ja) レンズ鏡胴、撮像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5528237B2 (ja) 電子機器用の防水ケース
US9182568B2 (en) Lens barrel
US6636698B2 (en) Zoom actuating apparatus for cameras
CN101673023B (zh) 镜筒和摄像设备
JP2013025000A (ja) 撮像装置
JP5963589B2 (ja) レンズ鏡筒、及び撮像装置
JP2005077787A (ja) レンズ装置
JP2006284733A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2

Termination date: 202008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