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89177B -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89177B
CN102289177B CN201110039043.7A CN201110039043A CN102289177B CN 102289177 B CN102289177 B CN 102289177B CN 201110039043 A CN201110039043 A CN 201110039043A CN 102289177 B CN102289177 B CN 1022891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member
external heating
rotary part
fixing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3904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89177A (zh
Inventor
小林康之
金井研司
枝正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891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891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891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891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17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 G03G15/2025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with special means for lubricating and/or cleaning the fixing unit, e.g. applying offset preventing fluid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0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2016Heating belt
    • G03G2215/2019Heating belt the belt not heating the toner or medium directly, e.g. heating a heating roll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一种定影装置包括:定影部件,其在旋转的同时将显影剂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外部加热部件,其对所述定影部件进行加热,所述外部加热部件在接触所述定影部件的外周面的同时通过所述定影部件的旋转来从动地旋转;供油部件,其向所述外部加热部件的表面供油;切换单元,其在所述外部加热部件的与所述定影部件的外周面的接触与非接触之间进行切换,所述切换单元在所述定影部件开始定影操作之后使所述外部加热部件与所述定影部件的外周面接触;以及旋转机构,其使所述定影部件旋转,并且在所述切换单元使所述外部加热部件与所述定影部件分离的状态下,使所述外部加热部件旋转。

Description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No.3736240中的定影装置包括向定影辊的外周面上提供油的加油辊、与定影辊的外周面接触并且向定影辊提供热量的外部加热辊以及对定影辊的外周面进行清洁的清洁织物(cleaning web)。在日本专利No.3736240中的定影装置中,外部加热辊不接触清洁织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即,能够以接触部件在定影操作开始之后由于定影部件的驱动力而接触定影部件并旋转的结构,减小在定影期间由于提供给接触部件的油而在记录介质上产生的油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定影装置包括:定影部件,其在旋转的同时将显影剂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外部加热部件,其对所述定影部件进行加热,所述外部加热部件在接触所述定影部件的外周面的同时通过所述定影部件的旋转来从动地旋转;供油部件,其向所述外部加热部件的表面供油;切换单元,其在所述外部加热部件的与所述定影部件的外周面的接触与非接触之间进行切换,所述切换单元在所述定影部件开始定影操作之后使所述外部加热部件接触所述定影部件的外周面;以及旋转机构,其使所述定影部件旋转,并且在所述切换单元使所述外部加热部件与所述定影部件分离的状态下,使所述外部加热部件旋转。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定影装置中,当所述外部加热部件处于所述外部加热部件与所述定影部件分离的退避位置时,所述旋转机构中断从所述定影部件到所述外部加热部件的驱动力的传递,当所述外部加热部件向所述外部加热部件接触所述定影部件的接触位置移动时,所述旋转机构将驱动力从所述定影部件传递到所述外部加热部件。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定影装置中,当所述外部加热部件接触所述定影部件的外周面时,所述旋转机构中断从所述定影部件到所述外部加热部件的驱动力的传递。
在第一方面中有可能的是: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定影部件旋转部件,其使所述定影部件旋转;外部加热部件旋转部件,其使所述外部加热部件旋转;以及连接断开部件,其设置为能够连接或断开所述定影部件旋转部件和所述外部加热部件旋转部件,并且通过所述连接断开部件断开所述定影部件旋转部件和所述外部加热部件旋转部件,来中断从所述定影部件到所述外部加热部件的驱动力的传递。
还有可能的是:所述定影部件旋转部件固定到所述定影部件;所述外部加热部件旋转部件固定到所述外部加热部件;并且所述连接断开部件配置成包括在所述定影部件旋转部件和所述外部加热部件旋转部件之间设置的至少一个旋转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定影装置包括:定影部件,其在旋转的同时将显影剂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接触部件,其在接触所述定影部件的外周面的同时,通过所述定影部件的旋转来从动地旋转;供油部件,其向所述接触部件供油;切换单元,其在所述接触部件的与所述定影部件的外周面的接触与非接触之间进行切换,所述切换单元在所述定影部件开始定影操作之后使所述接触部件接触所述定影部件的外周面;以及旋转机构,其使所述定影部件旋转,并且在所述切换单元使所述接触部件与所述定影部件分离的状态下,使所述接触部件旋转。
在第四方面中有可能的是:当所述接触部件处于所述接触部件与所述定影部件分离的退避位置时,所述旋转机构中断从所述定影部件到所述接触部件的驱动力的传递,当所述接触部件向所述接触部件接触所述定影部件的接触位置移动时,所述旋转机构将驱动力从所述定影部件传递到所述接触部件。
还有可能的是:当所述接触部件接触所述定影部件的外周面时,所述旋转机构中断从所述定影部件到所述接触部件的驱动力的传递。
在第四方面中有可能的是: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定影部件旋转部件,其使所述定影部件旋转;接触部件旋转部件,其使所述接触部件旋转;以及连接断开部件,其设置为能够连接或断开所述定影部件旋转部件和所述接触部件旋转部件,并且通过所述连接断开部件断开所述定影部件旋转部件和所述接触部件旋转部件,来中断从所述定影部件到所述接触部件的驱动力的传递。
还有可能的是:所述定影部件旋转部件固定到所述定影部件;所述接触部件旋转部件固定到所述接触部件;并且所述连接断开部件配置成包括在所述定影部件旋转部件和所述接触部件旋转部件之间设置的至少一个旋转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显影剂图像形成单元,其在记录介质上形成显影剂图像;以及第一到第五方面中任何一方面的定影装置,其将所述显影剂图像形成单元形成的显影剂图像定影到所述记录介质上。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与对定影部件进行加热的外部加热部件在与定影部件分离时不旋转的结构相比,可以减少定影期间由于向对定影部件进行加热的外部加热部件供应油而在记录介质上产生的油迹的出现。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与外部加热部件在与定影部件分离且退避的退避位置处旋转的结构相比,可以减少供油单元的油的减少量。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与外部加热部件接触定影部件时不中断来自定影部件的驱动力的传递的结构相比,可以减小外部加热部件接触定影部件时作用在定影部件上的负荷。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中,与接触定影部件的接触部件在与定影部件分离时不旋转的结构相比,可以减小定影期间由于向接触定影部件的接触部件供应油而在记录介质上产生的油迹的出现。
在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中,与对定影部件进行加热的外部加热部件在与定影部件分离时不旋转的结构相比,可以减小在对显影剂图像进行定影后在记录介质上产生的油迹的出现。
附图说明
将基于以下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总体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单元的结构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的结构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使外部加热辊退避的机构的说明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齿轮的啮合状态的说明图;
图6A和图6B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外部加热辊与定影辊处于接触状态以及与该定影辊处于分离状态的各个状态的说明图;
图7A和图7B是示出了在比较例中产生油迹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8A和图8B是示出了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没有产生油迹的状态的示意图;以及
图9是关于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针对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示例进行说明。
图1示出了作为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图像形成装置10配置成沿垂直方向(箭头V的方向)从下向上包括:纸张收容单元12,其收容记录纸张P;图像形成部14,其设置在纸张收容单元12上方并在作为记录介质的示例并且从纸张收容单元12提供的记录纸张P上执行图像形成;原稿读取单元16,其设置在图像形成部14上方,并读取待读取的原稿G;以及控制单元20,其设置在图像形成部14内部并且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的各部的操作。在以下说明中,图像形成装置10的装置主体10A的垂直方向称为箭头V方向,而水平方向称为箭头H方向。
纸张收容单元12设置有收容不同尺寸的记录纸张P的第一收容单元22、第二收容单元24和第三收容单元26。在第一收容单元22、第二收容单元24和第三收容单元26中分别设置了馈送辊32,用于将收容的记录纸张P馈送到在图像形成装置10内设置的传送路径28上。成对的传送辊34和传送辊36设置在传送路径28上在馈送辊32的下游侧,并每次一张地传送记录纸张P。定位辊38设置在传送路径28上沿记录纸张P的传送方向在传送辊36的下游侧,定位辊38使记录纸张P临时停止并在特定时刻将记录纸张P馈送到下述的二次转印位置QB上(见图2)。
从图像形成装置10的正面观看,传送路径28的上游侧部分沿箭头V的方向从纸张收容单元12的左侧到图像形成部14的左侧下部以直线方式设置。传送路径28的下游侧部分设置在从图像形成部14的左侧下部到在图像形成部14的右侧面设置的排纸单元15。双面传送路径29连接到传送路径28,用于传送并反转记录纸张P,以便在记录纸张P的两面执行图像形成。
当从图像形成装置10的正面观看时,双面传送路径29包括:第一切换部件31,其在传送路径28和双面传送路径29之间切换;反转部33,其沿箭头V方向(图中-V表示向下,而+V表示向上)从图像形成部14的右侧下部到纸张收容单元12的右侧以直线方式设置;传送部37,其将记录纸张P沿箭头H方向向图中左侧传送,传送到反转部33的记录纸张P的后端进入传送部37;以及第二切换部件35,其在反转部33和传送部37之间切换。成对的传送辊42设置在反转部33中彼此间隔开的多个位置处,并且成对的传送辊44设置在传送部37中彼此间隔开的多个位置处。
第一切换部件31是配置成通过驱动单元(图中未示出)将第一切换部件31的前端部移动到传送路径28或双面传送路径29来切换记录纸张P的传送方向的三角柱状部件。同样,第二切换部件35是三角柱状部件(从正面看),其配置成通过驱动单元(图中未示出)将第二切换部件35的前端部移到反转部33或传送部37来切换记录纸张P的传送方向。传送部37的下游端部通过引导部件(图中未示出)连接到位于传送路径28的上游部分上的传送辊36的近侧的位置。折叠式手动送纸单元46也设置在图像形成部14的左侧面,并且从手动送纸部46馈送入的记录纸张P的传送路径在定位辊38的近侧连接到传送路径28。
原稿读取单元16设置有:原稿传送装置52,其每次一张地自动传送待读取原稿G;台板玻璃54,其设置在原稿传送装置52的下侧并且在台板玻璃54上放置单张待读取原稿G;以及原稿读取装置56,其读取通过原稿传送装置52传送的待读取原稿G或者放置在台板玻璃54上的待读取原稿G。
原稿传送装置52包括设置有多对传送辊53的自动传送路径55,并且该自动传送路径55的一部分设置成使得待读取原稿G通过台板玻璃54。原稿读取装置56在台板玻璃54的左端部以静止状态读取原稿传送装置52传送的待读取原稿G,或者原稿读取装置56在沿箭头H方向移动的同时读取放置在台板玻璃54上的待读取原稿G。
图像形成部14包括作为显影剂图像形成部的示例的图像形成单元50,该图像形成单元50在记录纸张P上形成色调剂图像(显影剂图像)。图像形成单元50配置成包括如下所述的感光体62、充电部件64、曝光装置66、显影装置70、中间转印带68和清洁装置73。
图像形成部14在装置主体10A的中央部设置有作为潜像载体的示例的圆筒状感光体62。感光体62配置成通过驱动部(图中未示出)沿箭头+R方向(图中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保持通过在该感光体62上照射光形成的静电潜像。电晕管型充电部件64设置在感光体62上方的位置处并且面对感光体62的外周面,电晕管型充电部件64用于对感光体62的表面进行充电。
曝光装置66设置在沿感光体62的旋转方向在充电部件64的下游的位置处并且面对感光体62的外周面。曝光装置66包括半导体激光器、f-θ透镜、多棱镜、成像透镜和多个反射镜,图中未示出。曝光装置66配置成利用多棱镜对基于图像信号从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进行偏转扫描来形成静电潜像,并对充电部件64充电了的感光体62的外周面进行照射(曝光)。注意,曝光装置66不限于利用多棱镜偏转扫描激光束的方法,而是可以利用发光二极管(LED)方法。
显影装置70设置在沿感光体62的旋转方向比来自曝光装置66的曝光光的照射部分更远的下游侧。显影装置70是以给定颜色的色调剂对感光体62的外周面上形成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并使得该静电潜像可见的旋转切换式装置。
如图2所示,显影装置70包括显影单元72Y、72M、72C、72K、72E、72F,显影单元72Y、72M、72C、72K、72E、72F沿逆时针方向以该次序沿显影装置70的周向设置且并排排列,分别对应于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K)、第一专色(E)和第二专色(F)的各色调剂颜色。显影单元72Y、72M、72C、72K、72E、72F设置成通过利用马达(图中未示出)使显影装置70每次旋转60°的圆心角而使得用于执行显影处理的显影单元72Y、72M、72C、72K、72E或72F切换成面对感光体62的外周面。
注意,由于显影单元72Y、72M、72C、72K、72E、72F各个具有类似的结构,因此这里对显影单元72Y进行说明,而省略对其他显影单元72M、72C、72K、72E、72F的说明。此外,当以Y、M、C、K四色执行图像形成时,由于没有使用显影单元72E和72F,所以从显影单元72K到显影单元72Y的旋转角度变成180°。
显影单元72Y包括作为主体的壳体部件76,并且壳体部件76填充有显影剂(图中未示出),显影剂由从色调剂盒78Y(见图1)通过色调剂供给路径(图中未示出)提供的色调剂和载体形成。在面对感光体62的外周面的壳体部件76处形成矩形开口76A,并且在该开口76A处设置显影辊74,使得显影辊74的外周面面对感光体62的外周面。在壳体部件76内部在开口76A的附近的位置处,沿开口76A的长度方向设置用于调节显影剂厚度的板状调节部件79。
显影辊74配置成包括旋转地设置的圆筒状显影套筒74A和由固定到该显影套筒74A内侧的多个磁极形成的磁性部件74B。进行配置,使得通过旋转显影套筒74A形成显影剂(载体)的磁刷并通过用调节部件79调节厚度,来在显影套筒74A的外周面上形成显影剂层。显影套筒74A的外周面上的显影剂层通过显影套筒74A传送到面对感光体62的位置,并且通过根据感光体62的外周面上形成的潜像(静电潜像)附着色调剂来执行显影。
在壳体部件76内部,两个螺旋状传送辊77彼此相邻地、可旋转地设置。通过旋转这两个传送辊77,壳体部件76中填充的显影剂沿显影辊74的轴向(显影单元72Y的长度方向)以循环方式传送。注意,设置在显影单元72Y、72M、72C、72K、72E、72F中的6个显影辊74各个绕周向设置,使得相邻显影辊74之间的间隔以相邻显影辊74之间为60°的圆心角来设置。进行配置,使得通过切换显影单元72,使下一显影辊74面对感光体62的外周面。
如图1所示,中间转印带68(作为感光体62的外周面上形成的色调剂图像将要转印上去的部件的示例)设置在沿感光体62的旋转方向比显影装置70更下游侧并且在感光体62下方。中间转印带68是绕着下述辊卷绕的环状形状:通过控制单元20旋转地驱动的驱动辊61、向中间转印带68施加张力的张力施加辊65、与中间转印带68的背面接触并执行从动旋转的多个传送辊63、以及在下面将描述的二次转印位置QB处(见图2)与中间转印带68的背面接触并执行从动旋转的辅助辊69。中间转印带68配置成通过驱动辊61旋转,来执行沿着箭头-R方向(图中逆时针方向)的循环移动。
一次转印辊67设置在中间转印带68的与感光体62相对的一侧,中间转印带68介于一次转印辊67和感光体62之间。一次转印辊67作为一次转印部件的示例,并且将感光体62的外周面上形成的色调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8上。在沿中间转印带68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侧、与感光体62接触中间转印带68的位置(这称为一次转印位置QA(见图2))远离的位置处,一次转印辊67与中间转印带68的背面接触。从电源(图中未示出)向一次转印辊67供应能量,因此,由于与接地的感光体62的电势差,感光体62上的色调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8上。
作为二次转印部件的示例的二次转印辊71设置在中间转印带68的与辅助辊69相对的一侧,中间转印带68介于二次转印辊71和辅助辊69之间。二次转印辊71将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8上的色调剂图像二次转印到记录纸张P上。二次转印位置QB(见图2)位于二次转印辊71和辅助辊69之间,色调剂图像在此处转印到记录纸张P上。二次转印辊71与中间转印带68的正面接触。二次转印辊71接地,并且通过从电源(图中未示出)供应能量的辅助辊69和二次转印辊71之间的电势差,将中间转印带68上的色调剂图像二次转印到记录纸张P上。
清洁刮板59设置在中间转印带68的与驱动辊61相对的一侧,中间转印带68介于清洁刮板59和驱动辊61之间。清洁刮板59回收二次转印之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68上的色调剂。清洁刮板59安装到形成有开口的壳体(图中未示出)上,并且进行配置,使得清洁刮板59的前端部刮取的色调剂回收到该壳体内。
在中间转印带68的周围、面对一个传送辊63的位置处,设置位置检测传感器83。位置检测传感器83通过检测中间转印带68的表面上设置的标记(图中未示出),来检测中间转印带68上的预定基准位置,由此位置检测传感器83输出位置检测信号,该位置检测信号作为图像形成处理的开始时刻的基准。位置检测传感器83通过向中间转印带68发射光并接收从标记的表面反射的光来检测中间转印带68的移动位置。
清洁装置73设置在沿感光体62的旋转方向比一次转印辊67更下游侧。清洁装置73清洁没有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8上而残留在感光体62的表面上的色调剂等。清洁装置73配置成利用与感光体62的表面接触的清洁刮板和刷辊(brush roll)回收残留的色调剂等。
电晕管81设置在沿感光体62的旋转方向在清洁装置73的上游侧(在一次转印辊67的下游侧)。电晕管81对一次转印之后残留在感光体62的外周面上的色调剂执行电荷擦除。擦除装置75设置在沿感光体62的旋转方向在清洁装置73的下游侧(在充电部件64的上游侧)。擦除装置75将光照射到感光体62的外周面上以执行电荷擦除。
沿传送路径28中途设置二次转印辊71对色调剂图像的二次转印位置QB。定影装置100设置在传送路径28上沿记录纸张P的传送方向(图中箭头A方向)在二次转印辊71的下游侧。定影装置100将色调剂图像定影到二次转印辊71已经转印了该色调剂图像的记录纸张P上。下面给出关于定影装置100的细节。
传送辊39设置在传送路径28上沿记录纸张P的传送方向比定影装置100更下游侧,传送辊39用于向排纸单元15或反转部33传送记录纸张P。分别容纳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K)、第一专色(E)和第二专色(F)的各色调剂的色调剂盒78Y、78M、78C、78K、78E、78F沿箭头H方向在一排中彼此相邻地、可更换地设置在原稿读取装置56下方且显影装置70上方。第一专色E和第二专色F从除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以外的专色(包括透明)中选择,或者不选择专色。
现在来对定影装置100进行解释。
如图3所示,定影装置100包括形成有记录纸张P进入的开口106A和排出记录纸张P的开口106B的壳体106。壳体106内设置的主要部件有:定影辊102,用作通过施加热执行定影的定影部件的示例;加压辊104,其将记录纸张P压向定影辊102;外部加热辊108,作为外部加热部件和/或接触部件的示例,其向定影辊102施加热;以及织物112,作为供油部件的示例,织物112接触外部加热辊108的外周面并向外部加热辊108供应油(润滑剂)。
定影辊102设置在记录纸张P的传送路径上在色调剂图像面侧(上侧)。作为示例,定影辊102配置有由铝制成的以圆筒状形成的金属芯102B,在金属芯102B的外周面上覆盖有由硅橡胶形成的弹性部件102A,并且在弹性部件102A的外周面上具有由氟树脂形成的防粘层(图中未示出)。在金属芯102B内部设置卤素加热器114,作为与金属芯102B的内周面处于非接触状态的热源。卤素加热器114配置成通过电源(图中未示出)供电来产生热,并通过加热金属芯102B从整体上加热定影辊102。
在面对定影辊102的外周面的位置处,设置检测定影辊102的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20并设置使定影辊102的外周面平整的刷新辊132。第一温度传感器120是非接触型温度传感器,并且配置成利用红外膜接收来自定影辊102的热辐射来检测定影辊102的温度,并利用热敏电阻检测该膜的温度的任何升高。刷新辊132与定影辊102的外周面分开设置,并且进行配置,使得在定影页数达到预定页数时移动刷新辊132以接触定影辊102的外周面,由此使定影辊的外周面平整。
例如,外部加热辊108配置成铝的圆筒,同时圆筒状轴部件108A设置在其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在外部加热辊108内设置了卤素加热器118,作为与外部加热辊108的内周面处于非接触状态的热源。卤素加热器118通过利用电源(图中未示出)供电产生热,以从整体上加热外部加热辊108。
外部加热辊108设置在面对定影辊102的外周面的位置处,并且配置成通过下述的退避机构140(作为切换单元)(见图4)的操作使外部加热辊108设置为与定影辊102的外周面接触或者与定影辊102的外周面分离。接触型的第二温度传感器126设置成面对外部加热辊108的外周面,检测外部加热辊108的温度。例如,卤素加热器118加热,使得外部加热辊108的温度比定影辊102的温度大约高50℃到70℃。
织物112是用于对外部加热辊108的外周面进行清洁的纤维部件,并且提前用作为润滑剂的油进行浸渍,以减少由于与外部加热辊108的接触造成的摩擦力。织物112卷绕在设置成能够沿箭头+R方向旋转的轴134A的周围。中间辊134B可旋转地设置于轴134A下方,而轴134C设置成能够在中间辊134B的左侧沿箭头+R方向旋转并且与中间辊134B间隔开。
通过将从轴134A卷出的织物112绕中间辊134B的外周面卷绕,并且将织物112的前端固定到轴134C,使织物112卷绕到轴134C上。进行配置,使得通过马达(图中未示出)沿箭头+R方向可旋转地驱动轴134C,织物112沿箭头B方向移动,与外部加热辊108的外周面接触,并卷绕到轴134C上。织物112配置成在定影装置100的定影操作期间按照需要卷绕,并一直接触外部加热辊108。定影操作是从定影辊102开始旋转到色调剂图像定影到记录纸张P上完成并且定影辊102的旋转停止之前的操作,并且定影操作包括记录纸张P没有进入定影辊102和加压辊104之间的接触部(咬合部)的状态。
加压辊104设置在记录纸张P的传送路径上、定影辊102下方。例如,加压辊104配置有由圆筒状的铝形成的金属芯104B和由覆盖金属芯104B的外周的硅橡胶形成的弹性部件104A,以及在弹性部件104A的外周面上形成的、由氟树脂形成的防粘层(图中未示出)。卤素加热器116设置在金属芯104B内部,并用作与金属芯104B的内周面处于非接触状态的热源。卤素加热器116利用电源(图中未示出)供电来产生热,并配置成通过加热金属芯104B从整体上对加压辊104进行加热。
第三温度传感器128设置在面对加压辊104的外周面的位置处,与加压辊104处于非接触状态,用于检测加压辊104的温度。类似于第一温度传感器120地配置第三温度传感器128。第一温度传感器120、第二温度传感器126和第三温度传感器128连接到控制单元20(见图1),并且控制单元20基于来自第一温度传感器120、第二温度传感器126和第三温度传感器128的输入,执行对卤素加热器114、116、118的输出。
在加压辊104的两端部设置轴承(图中未示出),轴承安装于大致呈V字状的托架124的中央部。托架124设置成能够通过偏心凸轮(图中未示出)的操作,沿箭头+R方向和箭头-R方向绕安装到壳体106的轴122摆动。加压辊104由此通过托架124沿箭头+R方向移动来接触定影辊102,加压辊104通过托架124沿箭头-R方向移动来与定影辊102分离。
下面来解释外部加热辊108的退避机构140。
如图4所示,退避机构140配置成包括:安装到壳体106的托架142、144;可旋转地支撑外部加热辊108的托架146;提供给托架146的偏心凸轮148;以及使托架146被施力的弹簧152。注意,在以下解释中,外部加热辊108接近定影辊102的方向表示为+X方向,而外部加热辊108与定影辊102分离的方向表示为-X方向。+X方向和-X方向分别为图中向左下方倾斜和向右上方倾斜的方向。
托架142、144设置在定影辊102的相对于作为中心的外部加热辊108的相对侧,以彼此面对,托架142设置在靠近外部加热辊108(+X方向)的一侧上而托架144设置在远离外部加热辊108(-X方向)的一侧上。托架142形成有U形截面,并以向托架144侧开口的状态安装到壳体106上。在托架144的中央处形成凹部144A,并且托架144安装到壳体106,使得凹部144A面对托架142。
轴承138安装到托架146(见图5)上,而外部加热辊108由这些轴承138可旋转地支撑。注意,在外部加热辊108的两端处存在一对托架146,然而,这里仅对例示的托架146中的一个进行说明。托架146通过引导部件(图中未示出)仅限于在+X方向和-X方向移动。
在托架146上设置凸缘154,以从托架146沿外部加热辊108的轴向突出。在沿外部加热辊108的轴向观看的截面中,凸缘154在中央配置有U形凹部154A,以及从凹部154A的周缘部向外侧延伸的平坦部154B。凸缘154设置在托架142和托架144之间,使得凹部154A的开口侧面对托架144的凹部144A,而平坦部154B面对托架142。在下述中间齿轮166附近的位置处形成突出部146A。
偏心凸轮148包括旋转轴148A。偏心凸轮148由于旋转轴148A***固定在托架146的-X方向的端部的轴承(图中未示出)的结构,而可沿箭头+R方向或箭头-R方向旋转。偏心凸轮148配置成由马达(图中未示出)沿+R箭头方向或-R箭头方向可旋转地驱动。在沿-R箭头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偏心凸轮148的外周部与托架144的凹部144A接触,而在沿+R箭头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偏心凸轮148的外周部与托架144的凹部144A分离。
各弹簧152的一端固定在托架142侧,使得弹簧152夹在凸缘154的平坦部154B与托架142之间。由此弹簧152在托架146沿+X方向移动时使托架146沿-X方向被施力。
在退避机构140中,进行配置,使得通过偏心凸轮148沿-R箭头方向旋转并接触托架144,托架146沿+X方向移动,并且外部加热辊108接触定影辊102的外周面。通过偏心凸轮148沿+R箭头方向旋转并与托架144分离,托架146由于来自弹簧152的作用力而沿-X方向移动,使得外部加热辊108与定影辊102的外周面分离。即,退避机构140配置成在外部加热辊108与定影辊102的接触和非接触之间进行切换。
现在来解释定影辊102和外部加热辊108的旋转机构(旋转部件)。
如图5所示,作为具有预设数量的齿的定影部件旋转部件的示例的定影侧齿轮156固定到定影辊102的金属芯102B的一个端部。具有预设数量的齿的传动齿轮158固定于内部沿定影辊102的轴向比定影侧齿轮156更远的位置处(更靠近中央的一侧处),使得可旋转地支撑金属芯102B的轴承设置于定影侧齿轮156和传动齿轮158之间。定影侧齿轮156配置成通过马达(图中未示出)使定影侧齿轮156旋转。
具有预设数量的齿的中间齿轮162可旋转地设置成与传动齿轮158啮合。具有预设数量的齿的中间齿轮166设置成在中间齿轮162的外周处与传动齿轮158的位置不同的位置处与中间齿轮162啮合。中间齿轮166固定到由轴承168可旋转地支撑的轴164的一端,而具有预设数量的齿的中间齿轮172固定到轴164的另一端。
作为具有预设数量的齿的旋转部件的示例的外部加热侧齿轮174在外部加热辊108的一端(与定影侧齿轮156同一侧)固定到轴部108A上。中间齿轮172与外部加热侧齿轮174啮合。传动齿轮158和中间齿轮162、166、172作为旋转部件(连接断开部件)的示例。
如图4所示,中间齿轮162、166、172可旋转地设置有轴承(图中未示出),并且由托架178支撑。托架178配置成能够通过马达(图中未示出)沿箭头+R方向和箭头-R方向绕安装到壳体106上的旋转轴176摆动。通过弹簧(图中未示出),托架178沿+R箭头方向被施力。在托架178的靠近托架146一侧的端部处设置啮合销178A。啮合销178A具有使得能够与托架146的突出部146A啮合的尺寸。注意,为了便于使传动齿轮158、中间齿轮162、166、172和外部加热侧齿轮174的排列清楚,在图4中与它们的实际排列不同地示出了各自所示的实线和虚线。
如图6A所示,在托架146沿+X方向移动并且定影辊102和外部加热辊108彼此接触(当外部加热辊108处于接触位置时)的情况下,通过托架146的突出部146A沿+X方向按压托架178的啮合销178A,托架178沿箭头-R方向移动,并且中间齿轮162与传动齿轮158分离(断开)(沿图中-Y箭头方向移动),并且从定影辊102到外部加热辊108的驱动力的传递中断。
如图6B所示,在托架146沿-X方向移动并且外部加热辊108与定影辊102分离的情况下,由于通过弹簧(图中未示出)使托架178沿+R箭头方向被施力,托架178沿+R箭头方向移动,并且中间齿轮162与传动齿轮158啮合(连接)(沿图中+Y箭头方向移动)。
在控制单元20(见图1)中预设退避机构140的操作,使得在外部加热辊108与定影辊102接触时中断从定影辊102到外部加热辊108的驱动力(旋转力)的传递,而在外部加热辊108与定影辊102分离时使驱动力(旋转力)从定影辊102传递到外部加热辊108。
在不同于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以这样进行配置:当外部加热辊108处于退避位置(见图9)时,在外部加热辊108与定影辊102分离的情况下,中间齿轮172和外部加热侧齿轮174设置成彼此不啮合,以使外部加热辊108处于静止状态;而在外部加热辊108向与定影辊102的接触位置移动的途中,中间齿轮172和外部加热侧齿轮174彼此啮合,使得来自定影辊102的驱动力传递给外部加热辊108并使外部加热辊108旋转。在这种结构中,由于外部加热辊108在退避位置处不旋转,因此与外部加热辊108在退避位置处旋转的结构相比,从织物112传送到外部加热辊108的油量更少,并且织物112中浸渍的油量的减少更少。
现在来针对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比较例进行说明。
图7A示出了作为比较例的一种结构,其中不使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退避机构140并且外部加热辊108与定影辊102一直接触。在该比较例中,如果长时间不执行定影操作,则从织物112渗出的油积累在外部加热辊108和织物112之间,导致油池(oil pool)L1的出现。然后,当开始定影操作并且外部加热辊108旋转时,在外部加热辊108与定影辊102的接触部处,外部加热辊108的外周面上的油池L1转移到定影辊102的外周面。油池L1然后在定影辊102与加压辊104(见图3)的接触部转移到记录纸张P。
因此,如图7B所示,油池L1以与定影辊102的外周长相当的间隔在记录纸张P上形成油迹。
现在来对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操作进行说明。
如图8A所示,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开始定影操作之前,外部加热辊108通过退避机构140(见图4)置于与定影辊102分离的状态。然后,当开始定影操作并且定影辊102旋转时,驱动力通过传动齿轮158和中间齿轮162、166、172(见图6B)传递到外部加热侧齿轮174(见图6B),由此使外部加热辊108旋转。因此,织物112和外部加热辊108之间的油池在外部加热辊108的外周面上均匀扩散,形成油层L2。
然后,在来自控制单元20(见图1)的指令下,偏心凸轮148(见图4)旋转,并且偏心凸轮148接触托架144(见图4),外部加热辊108接触定影辊102,从定影辊102到外部加热辊108的驱动力中断,并且根据定影辊102的旋转,外部加热辊108从动地旋转。当这发生时,在外部加热辊108与定影辊102之间的接触部处,外部加热辊108的外周面上的油层L2转移到定影辊102的外周面,并且然后在定影辊102与加压辊104(见图3)的接触部转移到记录纸张P。
因此,如图8B所示,由于均匀扩散的油层L2转移到记录纸张P上,因此减少了记录纸张P上的油迹,并且不容易看到油迹。此外,在开始定影操作之后,通过使定影辊102开始旋转来使外部加热辊108旋转,然后外部加热辊108接触定影辊102,因此,与在通过定影辊102开始定影操作之前外部加热辊108接触定影辊102的结构相比,减少了定影辊102的不必要旋转。此外,当外部加热辊108接触定影辊102时,由于中断了向外部加热辊108传递驱动力,所以与即使在外部加热辊108和定影辊102接触之后还向外部加热辊108传递驱动力的结构相比,减少了作用于定影辊102上的负荷。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
可以进行配置,使得定影辊102配置有通过电磁感应方法被加热的定影带。还可以设置独立的马达作为外部加热辊108的驱动源。还可以进行配置,使得在使定影辊102旋转之前外部加热辊108与定影辊102分离并且旋转。可以进行配置,使得在外部加热辊108接触定影辊102的状态下,利用传动齿轮158和中间齿轮162、166、172,驱动力从定影辊102传递到外部加热辊108,以便旋转驱动。
作为另一示例,在作为集成的接触部件和供油部件的油涂布辊接触定影辊102的结构中,可以进行配置,使得油涂布辊在接触定影辊102之前旋转。还可以进行配置,使得使用电磁离合器来传递或中断从定影辊102到外部加热辊108的驱动力。

Claims (9)

1.一种定影装置,该定影装置包括:
定影部件,其在旋转的同时将显影剂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
外部加热部件,其对所述定影部件进行加热,所述外部加热部件在接触所述定影部件的外周面的同时通过所述定影部件的旋转来从动地旋转;
供油部件,其向所述外部加热部件的表面供油;
切换单元,其在所述外部加热部件的与所述定影部件的外周面的接触与非接触之间进行切换,所述切换单元在所述定影部件开始定影操作之后使所述外部加热部件接触所述定影部件的外周面;以及
旋转机构,其使所述定影部件旋转,并且在所述切换单元使所述外部加热部件与所述定影部件分离的状态下,使所述外部加热部件旋转,
其中,当所述外部加热部件处于所述外部加热部件与所述定影部件分离的退避位置时,所述旋转机构中断从所述定影部件到所述外部加热部件的驱动力的传递,当所述外部加热部件向所述外部加热部件接触所述定影部件的接触位置移动时,所述旋转机构将驱动力从所述定影部件传递到所述外部加热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当所述外部加热部件接触所述定影部件的外周面时,所述旋转机构中断从所述定影部件到所述外部加热部件的驱动力的传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旋转机构包括:
定影部件旋转部件,其使所述定影部件旋转;
外部加热部件旋转部件,其使所述外部加热部件旋转;以及
连接断开部件,其设置为能够连接或断开所述定影部件旋转部件和所述外部加热部件旋转部件,并且
其中,通过所述连接断开部件断开所述定影部件旋转部件和所述外部加热部件旋转部件,来中断从所述定影部件到所述外部加热部件的驱动力的传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
所述定影部件旋转部件固定到所述定影部件;
所述外部加热部件旋转部件固定到所述外部加热部件;并且
所述连接断开部件配置成包括在所述定影部件旋转部件和所述外部加热部件旋转部件之间设置的至少一个旋转部件。
5.一种定影装置,该定影装置包括:
定影部件,其在旋转的同时将显影剂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
接触部件,其在接触所述定影部件的外周面的同时,通过所述定影部件的旋转来从动地旋转;
供油部件,其向所述接触部件供油;
切换单元,其在所述接触部件的与所述定影部件的外周面的接触与非接触之间进行切换,所述切换单元在所述定影部件开始定影操作之后使所述接触部件接触所述定影部件的外周面;以及
旋转机构,其使所述定影部件旋转,并且在所述切换单元使所述接触部件与所述定影部件分离的状态下,使所述接触部件旋转,
其中,当所述接触部件处于所述接触部件与所述定影部件分离的退避位置时,所述旋转机构中断从所述定影部件到所述接触部件的驱动力的传递,当所述接触部件向所述接触部件接触所述定影部件的接触位置移动时,所述旋转机构将驱动力从所述定影部件传递到所述接触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当所述接触部件接触所述定影部件的外周面时,所述旋转机构中断从所述定影部件到所述接触部件的驱动力的传递。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旋转机构包括:
定影部件旋转部件,其使所述定影部件旋转;
接触部件旋转部件,其使所述接触部件旋转;以及
连接断开部件,其设置为能够连接或断开所述定影部件旋转部件和所述接触部件旋转部件,并且
其中,通过所述连接断开部件断开所述定影部件旋转部件和所述接触部件旋转部件,来中断从所述定影部件到所述接触部件的驱动力的传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
所述定影部件旋转部件固定到所述定影部件;
所述接触部件旋转部件固定到所述接触部件;并且
所述连接断开部件配置成包括在所述定影部件旋转部件和所述接触部件旋转部件之间设置的至少一个旋转部件。
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显影剂图像形成单元,其在记录介质上形成显影剂图像;以及
权利要求1到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将所述显影剂图像形成单元形成的显影剂图像定影到所述记录介质上。
CN201110039043.7A 2010-06-21 2011-02-16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22891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40683A JP5533325B2 (ja) 2010-06-21 2010-06-21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40683 2010-06-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89177A CN102289177A (zh) 2011-12-21
CN102289177B true CN102289177B (zh) 2015-04-22

Family

ID=45328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39043.7A Active CN102289177B (zh) 2010-06-21 2011-02-16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422927B2 (zh)
JP (1) JP5533325B2 (zh)
CN (1) CN1022891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05232A1 (en) * 2014-01-22 2015-07-23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nd implementing low surface energy external heat rolls in image forming devices
EP3388981B1 (en) 2017-04-13 2021-09-01 Nxp B.V. Convolutional processing system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70214A (en) * 1990-06-19 1992-12-08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Fixing device having a cleaning element
CN1298127A (zh) * 1999-11-29 2001-06-06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及使用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1071290A (zh) * 2006-05-12 2007-11-14 夏普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
CN101097434A (zh) * 2006-06-29 2008-01-02 夏普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
CN101604137A (zh) * 2008-06-11 2009-12-16 夏普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30697A (ja) * 1993-01-29 1994-08-19 Sharp Corp 定着装置
JP3534154B2 (ja) * 1997-11-27 2004-06-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US7107001B2 (en) * 2004-03-29 2006-09-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Fixing apparatus with controlled heating members for heating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fixing rotating member
US7680424B2 (en) * 2007-09-28 2010-03-16 Eastman Kodak Company Roller fuser system with fusing member temperature control for printing
JP4680304B2 (ja) * 2009-01-21 2011-05-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209416A (ja) * 2010-03-29 2011-10-20 Fuji Xerox Co Ltd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70214A (en) * 1990-06-19 1992-12-08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Fixing device having a cleaning element
CN1298127A (zh) * 1999-11-29 2001-06-06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及使用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1071290A (zh) * 2006-05-12 2007-11-14 夏普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
CN101097434A (zh) * 2006-06-29 2008-01-02 夏普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
CN101604137A (zh) * 2008-06-11 2009-12-16 夏普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422927B2 (en) 2013-04-16
CN102289177A (zh) 2011-12-21
US20110311285A1 (en) 2011-12-22
JP2012003190A (ja) 2012-01-05
JP5533325B2 (ja) 2014-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42612B2 (en)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US9568865B2 (en) Belt device,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486625A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定影装置
US8699918B2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7090885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655243B2 (en)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having four helical gears
CN102289177B (zh)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US8509666B2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467041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2467038A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20110200342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375385B (zh) 驱动机构、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630140B (zh) 使用了卷筒片材的清洁装置
JP2012027168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360685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2298297B (zh)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US875283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467005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2467015B (zh) 旋转体限制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13041032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1895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916304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077889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