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64560A - 用于机动车辆的轮胎 - Google Patents

用于机动车辆的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64560A
CN102264560A CN2008801324941A CN200880132494A CN102264560A CN 102264560 A CN102264560 A CN 102264560A CN 2008801324941 A CN2008801324941 A CN 2008801324941A CN 200880132494 A CN200880132494 A CN 200880132494A CN 102264560 A CN102264560 A CN 1022645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annular
groove
less important
travel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3249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P·米萨尼
M·马里亚尼
A·斯基亚沃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relli Tyre SpA
Original Assignee
Pirelli Pneumatici Sp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relli Pneumatici SpA filed Critical Pirelli Pneumatici SpA
Publication of CN1022645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645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2Tread patterns directional pattern, i.e. with main rolling dir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6Patterns comprising block rows or discontinuous ri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2Patterns comprising isolated re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81Blind or isolated groo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200/00Ty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B60C2200/10Ty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motorcycles, scooters or the lik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2/00Resilient tires and wheels
    • Y10T152/10Tires, resilient
    • Y10T152/10027Tires, resilient with wear indicating fea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轮胎(1),所述轮胎具有绕旋转轴线(Z)延伸的胎面带(8),所述胎面带包括:跨着轮胎的赤道面(X-X)的环形中心部分(A);布置在相对于环形中心部分(A)的轴向相对的侧部上的两个环形胎肩部分(B);和两个环形侧部分(C),每个环形侧部分都布置在所述环形中心部分(A)和相应的环形胎肩部分(B)之间,胎面带(8)具有沿着轮胎的圆周方向重复的至少一个模块(T1,T2),并且所述模块包括:至少一组多个主要沟槽,所述至少一组多个主要沟槽相对于赤道面(X-X)倾斜,并且至少布置在环形部分(B),(C)上;至少一组多个次要凹陷,所述至少一组多个次要凹陷主要布置在环形中心部分(A)上和至少一个环形侧部分(C)上;其中,第二凹陷部的基本小时确定了新的轮胎和已经行驶了至少2000km的轮胎之间的环形中心部分(A)和侧部分(C)上的空/实比的差别大于1.7%。

Description

用于机动车辆的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轮胎,即具有高横向曲率的轮胎,以便在机动车辆倾斜转弯时提供与路面充分接触的表面。
背景技术
优选地,本发明所涉及的轮胎意在于用在“运动旅行”型机动车辆中,所述“运动旅行”型机动车辆即意在于在城市和/或城市外的汽车高速公路和街道上、在湿或干的路面上、在动力、舒适性和里程方面提供高性能的运动型机动车辆。
“运动旅行”型机动车辆典型地具有大活塞排量(等于或大于800cm3)和/或高功率(等于或大于110HP)。然而,在市场上已经有活塞排量高达1250cm3并且功率等于150HP的机动车辆。
众所周知,用于这种机动车辆的轮胎必须确保在任何类型路面(湿、干、规则和/或不规则沥青路面、光滑地面)上和/或路线(城市街道、汽车高速公路、有大量弯曲的山路等)上的高性能。
这些轮胎必须确保驾驶稳定性、可控制性、方向性、车辆在不同道路行驶的安定性能(road-holding)、高里程和均匀磨损。
对于前述特性,在用于前轮的轮胎的特定情况下,尤为重要的是排水。实际上,对于机动车辆的前轮的轮胎,重要的是能够确保有效的排水,使得在已经排完水的沥青路面上沿直线行驶的后轮的轮胎能够有效地向地面传递动力。
另一方面,对于用于后轮的轮胎的特定情况下,尤为重要的是在任何类型的路面和所覆盖的距离上的牵引和行为稳定性。
由于前述原因,多个沟槽形成在轮胎的胎面带上,这些沟槽基本从胎面带的环形中心部分延伸到相对的环形胎肩部分。
这些沟槽的数量、定向、分布和形状对轮胎在行驶期间的行为具有较大的影响,并且因而胎面带的特定花纹对轮胎在行驶期间的行为具有较大的影响。
EP 0 906 836描述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轮胎,所述轮胎的胎面带包括:跨着轮胎的赤道面的中心区域;和布置在相对于该中心区域轴向相对的侧部上的两个胎肩区域。在所述胎面带中形成多个沟槽,这些沟槽从相对于赤道面的相对的侧部从赤道面本身开始根据这样的方向延伸到胎肩区域,所述方向在中心区域中是大致圆周方向,在胎肩区域中是大致横向,并且在中间区域中从赤道面朝胎肩区域从大致圆周方向变成大致横向。形成在相对于轮胎的赤道面的一个侧部上的沟槽沿着圆周方向相对于形成在轮胎的另一个侧部上的相应的沟槽交错。
申请人已经认识到,尤其对于用于机动车辆的轮胎,胎面带的花纹除了解决技术问题之外,也具有较强的信息传达价值。
实际上,申请人已经认识到,由于胎面带是轮胎的最容易看到的部件之一,因此由形成在胎面带上的沟槽构成的胎面花纹具有强大的启示和信息传达能力,从而能够影响消费者的选择。因此,申请人已经考虑到,如何在不削弱胎面带的结构、即保持轮胎的驾驶特性(诸如稳定性、可控制性、方向性、车辆在不同道路行驶的安定性能和均匀磨损)的情况下,使轮胎的外观具有启示和信息传达的功能。
申请人已经观察到,新的轮胎需要行驶若干千米以便达到其最佳操作状态,并可以允许使用者以更好的性能更自由地驾驶他的机动车辆,从而认识到轮胎的最高特性。
申请人还已经考虑到了,如何利用胎面花纹向机动车辆的使用者传达与可以完全安全地使用他的具有已经达到最佳状态的轮胎的机动车辆的信息。所有这些都需要考虑到胎面带的技术特征。
申请人已经发现上述提到的问题相互构成反差。
申请人已经发现,上面提到的问题通过一种胎面花纹解决,所述胎面花纹包括优选地布置在轮胎的中心区域中的通过凹陷获得的图形元素,这些图形元素在经过一定时间之后会由于轮胎的磨损而消失,从而保留轮胎的转向、稳定性、抓地力和排水特性大致不变。
申请人已经发现,有限但很深的凹陷的尤其在胎面带的中心部分内的出现,能够改进新的轮胎在第一个若干千米的使用过程中、即在轮胎由于结构和混合问题而仍然没有完全实现其潜能的阶段的特性。
发明内容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向机动车辆、优选高性能机动车辆的驾驶员指示在轮胎已经达到了最佳使用状态的情况下使用他的机动车辆的可能性的方法,其中所述信号通过在第一预定的若干千米之前的胎面花纹的不连续性来传达,这种不连续性是空/实比减小的形式和/或胎面自身的花纹发生变化的形式。
优选地,在小于第一预定的若干千米的第二预定的若干千米之后,所述不连续性变得明显。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轮胎,所述轮胎具有胎面带,所述胎面带包括:跨着所述轮胎的赤道面(X-X)的环形中心部分(A);布置在相对于所述环形中心部分(A)轴向相对的侧部上的两个环形胎肩部分(B);和两个环形侧部分(C),每个环形侧部分都布置在所述环形中心部分(A)和相应的环形胎肩部分(B)之间,所述胎面带具有沿着所述轮胎的圆周方向重复的至少一个模块(T’1,T’2),并且所述模块包括:
-至少一组多个主要沟槽,所述至少一组多个主要沟槽相对于所述赤道面(X-X)倾斜,并且至少布置在所述环形侧部分(C)和胎肩部分(B)处;
-至少一组多个次要凹陷,所述至少一组多个次要凹陷主要布置在所述环形中心部分(A)上和至少一个环形侧部分(C)上;
其中,在从轮胎的首次使用开始大致低的预定的若干千米(即对应于轮胎自身的巩固或磨合期)之后,所述多个次要凹陷基本消失。
本发明在其优选方面可以具有一个或更多以下的优选特征。
有利地,次要凹陷包括次要沟槽,所述次要沟槽与所述主要沟槽联合形成第一花纹。
优选地,在从轮胎的首次使用开始已经行驶了大致低的预定的若干千米的轮胎中,次要凹陷的基本消失使得主要沟槽限定第二花纹,所述第二花纹与第一花纹在视觉上不同。
申请人已经发现,由两种不同类型的沟槽形成的胎面带,其中两种不同类型的沟槽中的一种在一定数量的千米之后消失,为机动车辆的使用者提供了轮胎“磨合”且因此能够允许更高性能的驾驶的可视指示。
换言之,机动车辆的使用者可以将花纹中的一个的消失识别为轮胎已达到其最佳操作状态的指示,使得可以以完全表现其特性的更好的性能进行驾驶。
优选地,次要沟槽相对于赤道面对称地布置。
优选地,次要凹陷的基本消失确定了新的轮胎和已经行驶了约2000km的轮胎之间在环形中心部分(A)和侧部分(C)上的空/实比的差别大于1.5%。
优选地,相对于新的轮胎,已经行驶了约1500km、更优选约1000km距离的轮胎的至少环形中心部分(A)和侧部分(C)上的次要凹陷基本消失。
优选地,相对于新的轮胎,已经行驶了约750km、更优选约500km距离的轮胎的至少在环形中心部分(A)和侧部分(C)上的次要凹陷基本消失。
优选地,相对于新的轮胎,已经行驶了约100km、更优选约200km距离的轮胎的至少在环形中心部分(A)上的次要凹陷基本消失。
次要凹陷与主要沟槽联合能够在不损害胎面带的技术特征的情况下确保对胎面带更大的信息传达和启示值。在轮胎的第一若干千米的性能内,次要凹陷至少在环形中心部分(A)和环形侧部分(C)中基本消失决定了空/实比的变化。
机动车辆的使用者能够看到的这种变化可被识别为轮胎已经达到其最佳操作状态的指示,从而可以以更好的性能驾驶并且完全表现其特性。
另一方面,次要凹陷的出现改进了新的轮胎在第一若干千米的使用中、即在轮胎仍没完全实现其潜能的阶段的特性。
在整个说明书和随后的权利要求中,术语“轴向”和/或“轴向地”用于表示与轮胎的赤道面大致垂直的方向,即大致平行于轮胎的旋转轴线的方向。另一方面,术语“圆周”和/或“沿圆周”用于表示沿着轮胎本身的环形延伸部大致平行于轮胎的赤道面的方向。
在本说明书和随后的权利要求书中,通过“空/实比”,我们指的是能够在轮胎印痕区域的部分中检测到的被凹陷、槽口和或/沟槽占据并且因此不与地面产生任何物理接触的胎面部分(空)和轮胎印痕区域自身的部分的延伸部之间的比值。
对于当前定义来说,作为计算对象的胎面带的所有凹陷、槽口和或/沟槽都考虑,而不管其深度或宽度。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前述环形中心部分和前述相对的环形侧部分限定轮胎的中心区域,在机动车辆以直线或轻微倾斜地行驶时,所述中心区域意在于与路面接触。另外,前述侧胎肩部分主要限定轮胎的相应的胎肩区域中,在机动车辆转弯从而大幅度倾斜时,所述胎肩区域意在于与路面接触。
根据特别有利的选择,次要凹陷的基本消失确定了新的轮胎和已经行驶了约2000km距离的轮胎之间的至少一个环形侧部分(C)上的空/实比的差别大于或等于4%。
优选地,次要凹陷的基本消失确定了新的轮胎和已经行驶了约2000km距离的轮胎之间的至少一个环形胎肩部分(B)上的空/实比的差别小于或等于1.7%。
根据有利的选择,当轮胎是新的时,中心部分(A)和侧部分(C)中的每个都具有大于7%的空/实比。
优选地,在轮胎行驶了2000km之后,中心部分(A)和侧部分(C)具有小于20%的空/实比。
有利地,多个次要凹陷至少布置在环形胎肩部分(B)中的至少一个的最小部分中。
所述多个次要凹陷的次要凹陷的深度不大于1mm,优选不大于0.7mm。
优选地,所述多个次要凹陷的次要凹陷的深度不小于0.1mm,优选不小于0.2mm。
次要凹陷布置成与主要沟槽一起形成第一花纹、装饰元素或图形标志。
主要沟槽相对于赤道面对称地布置。
有利地,次要凹陷可以是沟槽。
对于本发明来说,沟槽是一种凹陷,所述凹陷由敞开的或封闭的、直线的或曲线的连续线形成,或由相对于赤道面具有不同角度的多个直线部分和/或弯曲部分形成。
根据特别有利的选择,次要凹陷相对于赤道面对称地布置。
在已经行驶了至少2000km的轮胎中,部分A和部分C的次要凹陷被大致去除。
优选地,一旦部分(A)和部分(C)的胎面带的次要凹陷在轮胎已经行驶了约2000km距离之后消失,则主要沟槽构成与所述第一花纹不同的第二花纹、装饰元素或图形标志。
有利地,每个模块(T’1;T’2)的多个次要凹陷沿着圆周方向延伸不大于胎面带的圆周延伸部的30%的部分。
优选地,本发明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一对轮胎,所述一对轮胎包括将被分别安装在两轮车辆的前车轮和后车轮的前轮胎和后轮胎,该对轮胎中的每一个轮胎都具有胎面带,所述胎面带包括:跨着所述轮胎的赤道面(X-X)的环形中心部分(A);布置在相对于所述环形中心部分(A)的轴向相对的侧部上的两个第一环形胎肩部分(B);和两个环形侧部分(C),每个环形侧部分都布置在所述环形中心部分(A)和相应的第一环形胎肩部分(B)之间,所述胎面带具有沿着所述轮胎的圆周方向重复的至少一个模块(T’1,T’2),并且所述模块包括:
-至少一组多个主要沟槽,所述至少一组多个主要沟槽相对于所述赤道面(X-X)彼此相对,并且至少布置在所述环形侧部分(C)和胎肩部分(B)上;
-至少一组多个次要凹陷,所述至少一组多个次要凹陷的绝大部分布置在至少一个环形侧部分(C)上和所述环形中心部分(A)上;
其中,次要凹陷的基本消失确定了新的后轮胎和已经行驶了约2000km距离的后轮胎之间的所述环形中心部分(A)上的空/实比的差别大于或等于4%。
优选地,所述次要凹陷的基本消失确定了新的后轮胎和已经行驶了约2000km距离的后轮胎之间的环形侧部分(C)上的空/实比的差别大于4%。
有利地,所述次要凹陷的基本消失确定了新的后轮胎和已经行驶了约2000km距离的后轮胎之间的侧胎肩部分(B)上的空/实比的差别小于或等于2%。
优选地,所述次要凹陷的基本消失确定了新的后轮胎和已经行驶了约2000km距离的后轮胎之间的至少一个环形胎肩部分(B)上的空/实比的差别小于或等于0.5%。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仅作为示例并且不作为限制的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轮胎的额外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清楚。在这些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后轮胎的径向剖视图,该剖视是根据图3的线I-I进行;
-图2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新的后轮胎的胎面带的一部分的平面延伸部的一部分;
-图3示出了图2的后轮胎在已经行驶了约2000km后的胎面带的一部分的平面延伸部的一部分;
-图4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新的前轮胎的胎面带的一部分的平面延伸部的一部分;
-图5示出了图4的前轮胎在已经行驶了约2000km后的胎面带的一部分的平面延伸部的一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辆车轮轮胎在整体上由1表示。特别地,该轮胎是意在于用在“运动旅行”型机动车辆的后轮上的轮胎。
在轮胎1中限定赤道面X-X和旋转轴线Z。还限定了圆周方向(在图2中用沿着轮胎的旋转方向上定向的箭头R表示)和与赤道面X-X垂直的轴向方向。
轮胎1包括具有中心胎冠部分16的胎体结构2,该中心胎冠部分16包括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3,这将在后面更详细地描述。
胎体结构2优选在其内壁上覆盖主要由气密性弹性材料层构成的衬里,所述气密性弹性材料层适于确保胎体本身在充气后的密封。
胎体帘布层3在其轴向相对的侧边缘3a处与相应的环形增强结构4接合,所述环形增强结构4用于将轮胎保持在相应的安装轮辋上。环形增强结构4一般被称为“胎圈芯”。
在胎圈芯4的外周缘上施加锥形弹性填充体5,该锥形弹性填充体5占据限定在胎体帘布层3和胎体帘布层3的对应的上翻侧边缘3a之间的空间。
在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胎体帘布层的相对的侧边缘在不上翻的情况下与设置有两个金属环形***物的特定环形增强结构结合。在这种情况下,弹性材料的填充体可以布置在相对于第一环形***物的轴向外部位置。另一方面,第二环形***物布置在相对于胎体帘布层的端部的轴向外部位置。最后,在相对于所述第二环形***物的轴向外部位置,并且不必与第二环形***物接触,可以设置终止环形增强结构的制造的另外的填充体。
众所周知,轮胎的包括胎圈芯4和填充体5的区域形成所谓的“胎圈”,所述“胎圈”在图1中总体上由15表示,胎圈用于将轮胎固定在未示出的对应的安装轮辋上。
在相对于前述胎体结构的径向外部位置,设置有带束结构6,这也在后面更详细地描述。
在相对于带束结构的径向外部位置,设置有胎面带8,轮胎1经由所述胎面带与地面接触。
轮胎还可以包括在赤道面X-X的轴向相对的侧部上施加到胎体结构2的侧部的一对侧壁2a。侧壁从轮胎的胎面带8延伸到胎圈15。
本发明的轮胎1的特征在于高的横向曲率和较低的侧壁。
众所周知,轮胎的横向曲率由在赤道面X-X上测量的胎面带的顶部和穿过胎面的端部O的线b-b之间的距离ht(图1)和胎面带的所述端部之间的距离wt之间的特定比值限定。如果胎面带的端部不容易识别,例如由于缺少精确的标记(例如在图1中用O表示的边缘),距离wt当然可被假定为轮胎的最大弦长的测量值。
前述横向曲率的值称为“曲率比”或通常称为“胎面弯度(treadcamber)”。
本发明的轮胎1优选具有大于或等于0.2的曲率比,所述曲率比优选大于或等于0.28,例如为0.30。然而,该曲率比小于或等于0.8,并且优选小于或等于0.5。另一方面,对于侧壁,本发明的轮胎1的高度H与距离ht之间的比值小于0.7,更优选小于0.5,例如为0.38,其中,高度H是在赤道面X-X上测量的胎面带的顶部和由穿过轮胎胎圈的参考线l限定的装配直径之间的高度。
胎体帘布层3优选由弹性材料制成,并且包括相互平行布置的多个增强元件(未示出)。
包括在胎体帘布层3中的增强元件优选包括织物帘线,所述织物帘线选自在制造轮胎胎体是通常采用的那些织物帘线,例如尼龙、人造纤维、PET、PEN,其中单元线直径在0.35mm和1.5mm之间。
带束结构6优选包括一条或多条涂胶帘线7,该涂胶帘线在胎体结构2的胎冠部分16上沿着轴向方向以并排关系平行布置,以形成多个线圈7a。这种线圈大致根据轮胎的滚动方向定向(一般有介于0°和5°之间的角度),对于这种方向相对于轮胎的赤道面X-X如何敷设,这种方向通常被认为是“处于零度”。前述线圈优选地在胎体结构2的整个胎冠部分16上延伸。
优选地,带束结构6由单根帘线7的绕组或包括并排布置(优选多达五条)的帘线的涂胶织物带的绕组构成,所述单根帘线或者涂胶织物带在胎体结构2的胎冠部分16上以螺旋形式从一个末端缠绕到另一个末端。
可替代地,带束结构6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径向叠置的层,所述至少两个径向叠置的层中的每个都由利用相互平行布置的帘线增强的弹性材料构成。这些层布置成使得第一带束层的帘线相对于轮胎的赤道面倾斜地定向,而第二层的帘线也具有倾斜定向,但是相对于第一层的帘线对称地交叉,以形成所谓的“交叉带束”。
优选地,帘线由高碳含量(HT)的钢丝、换言之由碳含量大于0.9%的钢丝制成。在使用织物帘线的情况下,它们可由合成纤维制成,例如尼龙、人造纤维、PEN、PET,优选为具有高模数的合成纤维,特别是合成芳族聚酸胺纤维(例如纤维)。可替代地,可以使用混合帘线,所述混合帘线包括至少一条低模量的、换言之模量不大于15000N/mm2的线(例如尼龙或人造纤维),所述至少一条低模量的、换言之模量不大于15000N/mm2的线与至少一条高模量的、换言之模数不小于25000N/mm2的线(例如
Figure BDA0000070789720000102
)交织。
优选地,带束结构6包括支撑层9,所述支撑层9大致由布置在帘线7的层和胎体帘布层3之间的弹性材料片构成,并且线圈7a缠绕在所述支撑层9上。层9优选在轴向延伸部大致对应于线圈7a延伸所在的表面的表面上延伸。可替代地,层9可以在比线圈7a延伸所在的表面小的表面上延伸,例如仅在带束结构6的相对的侧部分上延伸。
弹性材料制成的附加层布置在带束结构6和胎面带8之间。该层优选在与带束结构6的延伸部的表面对应的表面上延伸。可替代地,前述附加层可在比带束结构6的延伸部的表面小的表面上延伸,例如仅在带束结构6的相对的侧部分上延伸。
在本发明的轮胎1的优选实施例中,层1和前述附加层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分散在弹性材料中的短芳族聚酸胺纤维,例如
Figure BDA0000070789720000111
如在图2、3和4中更好地示出的那样,在轮胎的胎面带8中,可以识别出跨着赤道面X-X布置的环形中心部分、布置在相对于环形中心部分A的轴向相对的侧部上的两个第一环形侧部分C和布置在相对于环形中心部分A的轴向相对的侧部上并且在环形侧部分C的轴向外部的两个环形胎肩部分B。
当机动车辆沿着直线行驶或轻微倾斜地行驶时,环形中心部分A和环形侧部分C意在于与路面接触,而当机动车辆转弯而大幅度地倾斜时,环形胎肩部分B主要与路面接触。
参考图2和图4,环形中心部分A跨着赤道面X-X延伸了小于或等于胎面带8的轴向延伸部的50%的轴向延伸部,例如对于后轮胎来说等于约30%,并且对于前轮胎来说等于约20%。
每个环形延伸部C所具有的胎面带的轴向延伸部小于或等于胎面带8的轴向延伸部的25%。
本发明的轮胎的胎面带8的花纹由沿着胎面带8的圆周和轴向延伸不同地分布的多个主要沟槽和布置在环形部分A和C上的多个次要沟槽限定。
多个次要沟槽也可以在环形胎肩部分B中的至少一个上延伸,但在最小的部分上延伸。
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主要沟槽相对于赤道面(X-X)倾斜,并且布置在所有的三个部分A、B、C上。
根据本发明的重要方面,在新轮胎和已行驶了约2000km距离的轮胎之间,环形中心部分A和环形侧部分C上的空/实比的差别大于或等于1.5%。
优选地,相对于新轮胎,对于已经行驶了约1500km、更优选约1000km距离的轮胎,至少环形中心部分A和环形侧部分C上的次要凹陷基本消失。
优选地,相对于新轮胎,对于已经行驶了约750km、更优选约500km距离的轮胎,至少环形中心部分A和环形侧部分C上的次要凹陷基本消失。
优选地,相对于新轮胎,对于已经行驶了约100km、更优选约200km的轮胎,至少环形中心部分A和环形侧部分C上的次要凹陷基本消失。
优选地,新轮胎和已经行驶了约2000km距离的轮胎之间的至少一个环形侧部分C上的空/实比的差别大于或等于4%。
新轮胎和已经行驶了约2000km距离的轮胎之间的环形胎肩部分B的空/实比不同。
根据有利的选择,在这个区域中,新轮胎之间的空/实比的差别小于或等于1.7%。
特别地,在行驶了约2000km距离之后,布置在环形中心部分A和环形侧部分C中的多个次要沟槽的沟槽几乎全部由于磨损而从胎面带去除,从而改变了胎面花纹,并且特别是改变了它的空/实比。
当轮胎是新的时,所述多个沟槽中的次要沟槽布置成与主要沟槽一起形成第一花纹、装饰元素或图形标志。
特别地,如下文中更好地说明的那样,所述多个沟槽中的次要沟槽布置成与主要沟槽一起形成风格化的天使(stylised angle)。
另一方面,当轮胎已行驶约2000km距离时,次要沟槽几乎全部由于磨损被从胎面带8去除、消去,并且多个主要沟槽的沟槽形成与第一花纹不同的第二花纹、装饰元素或图形标志。
特别地,如下文中更好地示出的那样,主要沟槽布置成形成风格化的魔鬼图形。
因而,在胎面带的预选择区域中,可以获得装饰性和/或图形元素,所述装饰性和/或图形元素具有特定的外观和指示性和交流性的能力,所述特定的外观和指示性和交流性的能力根据轮胎的磨损而改变,从而保持转向、稳定性、抓地力和排水的特性不变;实际上,次要沟槽的存在改进了新轮胎在最初的若干千米的使用过程中、即在轮胎还不能完全实现其潜能的阶段的特性。
当轮胎是新的时,中心部分A和侧部分C的每一个都具有大于7%的空/实比。
这种选择使胎面带的这些区域在轮胎的使用寿命开始阶段具有优秀的排水性能。
另一方面,在轮胎已经行驶了2000km之后,每个中心部分A和侧部分C都具有小于20%的空/实比。
下文中,我们将详细描述经受磨损的轮胎、换言之已经行驶了约2000km并且其上只剩下主要沟槽的轮胎1的胎面花纹。
另一方面,次要沟槽的结构细节将随后在本说明书中提供。
图3示出了已经行驶了约2000km的后轮胎,多个主要沟槽的沟槽和多个次要沟槽的沟槽一起限定了沿轮胎1的圆周方向重复的模块T1
模块T1包括对称地布置在相对于赤道面X-X的轴向相对的侧部上的倾斜的多对沟槽20、21和22。在图2中,模块T1通过由r表示的虚线限定。
胎面带8的模块T1沿圆周方向延伸优选不大于90°并且不小于25°的角度。该角度可以是例如等于约45°。
沟槽20、21和22的结构细节将随后在本说明书中提供。
横块T1还包括也对称地布置在相对于赤道面X-X的轴向相对的侧部上的多对沟槽30、40、50。
沟槽30、40和50的结构细节将随后在本说明书中提供。
下文中,我们将参考胎面带8的相对于赤道面X-X的单个侧部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轮胎1的胎面花纹,其中,应该理解所描述的内容也适用于胎面带8的另一个侧部。
在模块T1中,每一个沟槽20都沿着相应的折线延伸,所述折线优选具有至少两个不同倾斜的直线部分,并且更优选具有三个直线部分,其中每个部分都相对于赤道面X-X倾斜相应的预定角度。然而,可以提供除了三个以外的其它数量的部分。
优选地,沟槽20的第一轴向最内部分20a倾斜角度α1,第二轴向中间部分20b倾斜了比α1大的角度α2,并且第三轴向最外部分20c倾斜了比α2大的角度α3。角度α1优选在0°和20°之间,并且在图3的具体示例中等于约12°。角度α2优选在15°和35°之间,并且在图3的具体示例中等于约27°。角度α3优选在45°和65°之间,并且在图3的具体示例中等于约53°。
每个沟槽20整体在胎面带8上从环形中心部分A的内部区域开始延伸直到相应的环形胎肩部分B的至少一个轴向外部部分。例如,沟槽20的整个圆周延伸部等于模块T1的约80%。
优选地,如图3所示,部分20a在环形中心部分A上延伸,而部分20b在相应的环形侧部分C上延伸,并且部分20c在相应的环形胎肩部分B上延伸。
例如,部分20a的圆周延伸部不大于沟槽20的整个圆周延伸部的40%,部分20b的圆周延伸部不大于沟槽20的整个圆周延伸部的55%,并且部分20c的圆周延伸部不大于沟槽20的整个圆周延伸部的20%。
优选地,部分20c在其自由端部部分20d处是大致三角形形状的。
沟槽22与沟槽20沿圆周间隔开。
每个沟槽22还沿着相应的折线延伸,所述折线优选具有至少两个不同倾斜的直线部分,更优选地具有三个直线部分,其中每个部分都相对于赤道面X-X倾斜相应的预定角度。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提供除了三个之外的其它数量的部分。
优选地,沟槽22的第一轴向最内部分22a倾斜角度γ1,沟槽22的第二轴向中间部分22b倾斜了大于γ1的角度γ2,并且沟槽22的第三轴向最外部分22c倾斜大于γ2的角度γ3。
角度γ1优选在15°和35°之间,并且在图3的具体示例中等于约25°。角度γ2优选在35°和55°之间,并且在图3的具体示例中等于约43°。角度γ3优选在45°和65°之间,并且在图3的具体示例中等于约57°。
每个沟槽22整体大致跨着侧部分C在胎面带8上延伸。优选地,沟槽22的整个圆周延伸部小于沟槽20的整个圆周延伸部,例如等于模块T1的约45%。
优选地,如图3所示,部分22a和22b在环形侧部分C上延伸,而部分22c在环形侧部分B上延伸。
例如,部分22a的圆周延伸部不大于沟槽22的整个圆周延伸部的45%,部分22b的圆周延伸部不大于沟槽22的整个圆周延伸部的50%,并且部分22c的圆周延伸部不大于沟槽22的整个圆周延伸部的35%。因而,沟槽22仅最小地在中心部分A上延伸或完全不在中心部分A上延伸,而是主要在环形侧部分C和胎肩部分B上延伸。
例如,沟槽22在中心部分A上延伸了轴向长度不大于沟槽22的整个轴向长度的20%、并且优选不大于所述沟槽的整个轴向长度的10%的部分。
沟槽21沿圆周与沟槽20和22间隔开,并且布置在沟槽20和22之间。这些沟槽21由单个直线部分限定,所述单个直线部分优选相对于赤道面X-X倾斜角度β,该角度β的大小在α1和α2之间。角度β优选在10°和30°之间。在图3中例示的具体示例中,该角度等于约20°。
然而,可以提供由两个或更多直线部分形成的沟槽21。
每个沟槽21都在胎面带8上沿圆周仅在中心部分A处延伸并且延伸到该中心部分A的轴向外部部分,从而最多达到环形侧部分C的极小部分,并且因此没有达到相应的环形胎肩部分B。优选地,沟槽21的整个圆周延伸部短于沟槽20的圆周延伸部的三分之一。在图3的示例中,沟槽21的圆周延伸部等于模块T1的约25%。
沟槽21的每个都优选地具有相对于沟槽20和22的轴向内部端部部分布置在轴向最内位置的轴向内部端部部分。
现在让我们回到本发明的轮胎1的胎面花纹的沟槽30、40和50。
沟槽30与沟槽20轴向地间隔开,并且沟槽30的圆周延伸部大致等于所述沟槽20的圆周延伸部一半。
沟槽30在胎面带8的环形胎肩部分B上延伸,并且相对于赤道面X-X倾斜角度τ,所述角度τ的大小优选在15°和35°之间(在图3中例示的具体示例中等于约25°),并且这些沟槽30具有限定在环形胎肩部分B的轴向最外部分处的上翻的自由端部部分30a。
沟槽40在相对于沟槽21沿圆周相对的侧部上与沟槽20沿圆周间隔开。沟槽40的形状和尺寸与沟槽30相同,并且相对于赤道面X-X倾斜角度ω,角度ω的大小优选在30°和50°之间(在图3中例示的具体示例中等于约41°)。
沟槽40大致在胎面带8的环形侧部分C上延伸,也可以达到环形胎肩部分B的仅较小尺寸的部分。沟槽40具有限定在环形胎肩部分B的轴向最外部分处的上翻的自由端部部分40a。
另一方面,沟槽50仅在胎面带8的环形中心部分A上延伸。沟槽50在相对于沟槽30的相对的侧部上与沟槽40沿圆周间隔开,并且大致是三角形形状的,其中该三角形的底边面朝赤道面并且倾斜了角度δ,在图3的示例中,该角度δ沿与所有上述其它沟槽相反的方向,并且等于约23°。
沟槽50的圆周延伸部短于沟槽30和40的圆周延伸部的三分之一。
上述所有的沟槽,除了沟槽50、沟槽20的三角形形状的自由端部部分和沟槽30和40的上翻的自由端部部分之外,都具有从环形中心部分A朝环形胎肩部分B增大的轴向大小。这种特征与沟槽的倾斜角结合,在湿的道路条件下允许有效的排水,由于沟槽20、22、30和40在轮胎1的相对的胎肩区域上延伸,使得这种排水更有效。
而且,上述所有的沟槽都具有大致相同的深度,该深度从环形中心部分A朝环形胎肩部分B减小。
在图4和5中所示的前轮胎的情况下,多个主要沟槽的沟槽与多个次要沟槽的沟槽联合限定沿轮胎1的圆周方向重复的模块T2
在图4和5所示的前轮胎中,在每个模块T2处,多个主要沟槽包括从相对于赤道面X-X轴向相对的侧部对称地延伸的沟槽120、121和122。
沟槽120、121和122的结构细节将随后在本说明书中提供。
而且,在每个模块T2处,后轮胎的胎面带8还包括多对沟槽130和140,多对沟槽130和140也对称地布置在相对于赤道面X-X轴向相对的侧部上。
沟槽130和140的结构细节将随后在本说明书中提供。
沟槽120沿着相应的折线从环形胎肩部分B延伸到相对的环形胎肩部B,所述相应的折线与赤道面X-X交叉,从而在该赤道面处限定顶点V1。
优选地,上述折线在胎面带8的相对于赤道面X-X的每个侧部处都具有至少两个不同倾斜的直线部分,更优选地具有三个直线部分,其中每个部分都相对于赤道面X-X倾斜相应的预定角度。
优选地,沟槽120的第一轴向最内部分120a倾斜角度α11,第二轴向中间部分120b倾斜小于α11的角度α12,并且第三轴向最外部分120c倾斜大于α12的角度α13。角度α11优选在45°和75°之间,并且在图5的具体示例中等于约57°。角度α12优选在10°和30°之间,并且在图5的具体示例中等于约20°。角度α13优选在30°和55°之间,并且在图5的具体示例中等于约42°。
因而,沟槽120的形状基本是从顶点V1开始逐渐变宽的V形。该顶点由沟槽120的两个轴向相对部分的两个部分120a在赤道面X-X处的交叉点限定。
沟槽120整体在前轮胎的胎面带8上延伸了圆周延伸部等于胎面带8的圆周延伸部的约4.5%的部分,而沟槽120在轴向方向上延伸了轴向延伸部等于胎面带8的轴向延伸部的约90%的部分。
优选地,部分120a的圆周延伸部不大于沟槽120的整个圆周延伸部的10%,部分120b的圆周延伸部不大于沟槽120的整个圆周延伸部的40%,并且部分120c的圆周延伸部等于沟槽120的整个圆周延伸部的50%。
优选地,部分120c在其端部部分120d处具有与同一沟槽的其它部分相反倾斜的端部。
沟槽121沿圆周与沟槽120间隔开。
沟槽121还沿着相应的折线从环形胎肩部分B延伸到相对的环形胎肩部B,所述相应的折线与赤道面X-X交叉,从而在该赤道面处限定顶点V2,顶点V2相对于圆周方向与顶点V1在相同方向上定向。
顶点V1和顶点V2之间沿着圆周方向的距离M1不短于胎面带8的整个圆周延伸部的3.5%。更优选地,距离M1不短于胎面带8的整个圆周延伸部的3.7%。
优选地,上述折线在胎面带8的相对于赤道面X-X的每个侧部处都具有至少两个不同倾斜的直线部分,更优选地,具有五个直线部分,其中,每个部分都相对于赤道面X-X倾斜相应的预定角度。然而,可以提供除了五个之外的其它数量的部分。
优选地,沟槽121的第一轴向最内部分121a倾斜角度β11,相对于第一部分的第二轴向最外部分121b倾斜小于β11的角度β12,相对于第二部分的第三轴向最外部121c倾斜大于β12的角度β13,相对于第三部分的第四轴向最外部分121d倾斜大于β13的角度β14,相对于第四部分的第五轴向最外部分121e倾斜大于β14的角度β15。角度β11优选在45°和70°之间,并且在图5的具体示例中等于约57°。角度β12优选在6°和25°之间,并且在图5的具体示例中等于约13°。角度β13优选在10°和30°之间,并且在图5的具体示例中等于约21°。角度β14优选在30°和60°之间,并且在图5的具体示例中等于约44°。角度β15优选在60°和85°之间,并且在图5的具体示例中等于约74°。
因而,沟槽121的形状大致为从顶点V2逐渐变宽的V形。该顶点由沟槽121的两个轴向相对的部分的两个部分121a在赤道面X-X处的交叉点来限定。
沟槽121整体在胎面带8上延伸了圆周延伸部大于沟槽120的圆周延伸部的部分。优选地,沟槽121沿着圆周方向延伸了长度等于胎面带8的圆周延伸部的约6%的部分,而沟槽121沿着轴向方向延伸了轴向延伸部等于胎面带8的轴向延伸部的约90%的部分。
优选地,部分121a的圆周延伸部不大于沟槽121的整个圆周延伸部的10%,部分121b的圆周延伸部不大于沟槽121的整个圆周延伸部的40%,部分121c的圆周延伸部等于沟槽121的整个圆周延伸部的约25%,部分121d的圆周延伸部等于沟槽121的整个圆周延伸部的约20%,并且部分121e的圆周延伸部等于沟槽121的整个圆周延伸部的约4%。
优选地,部分121e在其端部部分121f处是大致三角形形状的。
在相对于沟槽120沿圆周与沟槽121相对的侧部上,前轮胎的胎面带8还包括相对于赤道面X-X倾斜的一对沟槽122。沟槽122对称地布置在相对于赤道面X-X相对的侧部上,并且每个沟槽122都沿着相应的折线从相应的环形胎肩部分B延伸到环形中心部分A,而不与赤道面X-X相交。
因而,在相对的沟槽122的轴向内部自由端部之间,设置有胎面带的没有主要沟槽的部分,该部分沿着轴向方向延伸了不大于胎面带8的轴向延伸部的7%的部分。
每个沟槽122都具有端部E,所述端部E沿圆周方向距沟槽120的顶点V1的距离M2短于前轮胎的胎面带8的整个圆周延伸部的3.5%。
优选地,前述折线具有相对于赤道面X-X不同地倾斜了相应的预定角度的两个直线部分。然而,能够提供除了2个之外的其它数量的部分。
优选地,沟槽122的第一轴向最内部分122a倾斜角度ω11,第二轴向最外部分122b倾斜比ω11大的角度ω12。角度ω11优选在20°和40°之间,并且在图5的具体示例中等于约30°。角度ω12优选在30°和60°之间,并且在图5的具体示例中等于约40°。
因而,每对沟槽122都具有在顶点中断并且随着从该顶点运动离开而逐渐变宽的大体V形形状。
每个沟槽122都整体在胎面带8上延伸了圆周延伸部短于沟槽120和121的圆周延伸部、并且优选等于前轮胎的胎面带8的圆周延伸部的4.5%的部分,而每个沟槽122沿着轴向方向延伸了轴向延伸部等于胎面带8的轴向延伸部的约40%的部分。
优选地,部分122a的圆周延伸部不大于沟槽122的整个圆周延伸部的45%,而部分122b的圆周延伸部不大于沟槽122的整个圆周延伸部的55%。
优选地,部分122b在其端部部分122c处具有相对于赤道面与同一沟槽的其它部分相反倾斜的端部。
现在让我们回到本发明的轮胎1的胎面花纹的沟槽130和140。
沟槽130在与沟槽120相对的侧部上沿圆周与沟槽122间隔开,并且每个沟槽130的圆周延伸部都比沟槽122的圆周延伸部短,并且优选地不大于胎面带8的圆周延伸部的5%。
每个沟槽130也都从胎面带8的相应的环形胎肩部分B朝胎面带8的环形中心部分A延伸,而不与赤道面X-X交叉。这些沟槽130由相对于赤道面X-X倾斜了介于15°和35°之间的角度γ11的单个部分限定;在图2的示例中,该角度优选等于25°。
沟槽130的轴向外部端部130a像沟槽122那样上翻。相对于沟槽120、121和122的自由端部120d、121f和122c分别延伸所在的胎面带8的部分,该自由端部130a轴向地在胎面带8的最内环形部分上延伸。另一方面,相对于胎面带的分别限定有沟槽120和121的顶点V1和V2以及沟槽122的端部E的部分,沟槽130的轴向内部自由端部F在胎面带的轴向最外环形部分上延伸。
因而,沟槽130的每一个的轴向延伸部短于沟槽122的轴向延伸部,并且优选等于胎面带8的轴向延伸部的约30%。
因此,在相对的沟槽130的轴向内部自由端部F之间,设置有胎面带的没有主要沟槽的环形部分,设置有胎面带的没有主要沟槽的该环形部分沿着轴向方向延伸的部分比限定在沟槽122的自由端部E之间的部分长。
沟槽140形成在胎面带8的环形中心部分A上,并且对称地形成在赤道面X-X的相对的侧部上。沟槽140相对于沟槽122在这些沟槽122的部分122a、122b处布置在轴向内部位置。沟槽140是大致三角形形状的,其中该三角形的底边面朝赤道面X-X并且倾斜角度δ11,在图5的示例中,所述角度δ11与上述所有其它沟槽的角度方向相反。优选地,该角度δ11等于约15%。
沟槽140的圆周延伸部小于沟槽122的圆周延伸部的三分之一。
上述所有沟槽,除了沟槽140、沟槽121的三角形形状的端部部分121f和沟槽120、122和130的相应的上翻的端部部分120d、122f和130a之外,都具有从环形中心部分A开始朝环形胎肩部分B增大的轴向尺寸。这个特征与沟槽的倾斜角度的结合,允许在湿道路条件下实现有效的排水,由于沟槽120、122和130在轮胎1的相对的环形胎肩部分B上延伸,使得这种排水更加有效。
而且,上述所有沟槽都具有大致相同的深度,该深度从环形中心部分A朝环形胎肩部B减小。
根据本发明的重要方面,如之前所述的那样,在前轮胎和后轮胎中,新轮胎和已经行驶了约2000km距离的轮胎之间在环形中心部分A和侧部分C上的空/实比的差别大于或等于1.5%。
优选地,相对于新轮胎,已经行驶了约1500km、更优选地已经行驶了约1000km距离的轮胎的至少位于环形中心部分A和侧部分C上的次要凹陷的基本消失。
优选地,相对于新轮胎,已经行驶了约750km、更优选地已经行驶了约500km距离的轮胎的至少位于环形中心部分A和侧部分C上的次要凹陷的基本消失。
优选地,相对于新轮胎,已经行驶了约100km、更优选地已经行驶了约200km距离的轮胎的至少位于环形中心部分A和侧部分C上的次要凹陷的基本消失。
优选地,新轮胎和已经行驶了约2000km距离的轮胎之间在侧部分C的每个上的空/实比的差别大于4%。
在胎肩部分B的每一个上,新轮胎和已经行驶了约2000km距离的轮胎之间的空/实比的差别小于或等于1.7%。
换言之,在已经行驶了约2000km之后,多个次要沟槽中的布置在中心部分A和环形侧部分C中的沟槽由于磨损而从胎面带去除,从而改变了胎面花纹。
为此,有利的是,多个次要沟槽的所述沟槽具有小于1mm、优选小于0.7mm的深度。
多个主要沟槽的沟槽与多个次要沟槽的沟槽一起限定了沿新轮胎1的圆周方向以预定节距重复的模块T’1
在图2中它由用r表示的虚线限定。
胎面带8的模块T’1沿圆周延伸了优选不大于90°且不小于20°的角度。该角度可以是例如等于约45°。
当轮胎是新的时,在每个模块T’1中,多个次要沟槽与主要沟槽的一部分(主要是布置在中心部分A和侧部分C中的那些)联合限定花纹、装饰元素或图形标志。
特别地,在图2和图4的实施例中,当轮胎是新的时,次要沟槽的一部分与多个主要沟槽一起限定表示天使的图形标志。
详细地,在图4中所示的新的前轮胎中,多个次要沟槽由沟槽101-105表示。
为了形成天使,次要沟槽101-105相对于赤道面X-X对称地布置。
特别地,表示天使的光环的沟槽101布置在大致跨着赤道面X-X的中心部分A中,并且具有大致螺旋状的形状。
沟槽101沿圆周定位在位于沟槽122的自由端部和沟槽140的顶端部之间的中间位置。
表示天使的眼睛并且相对于赤道面X-X彼此相对的沟槽102被布置在中心部分A中。
沟槽102定位在沟槽140的内侧,并且位于相对于沟槽140的沿圆周的顶端部的轴向最内位置。
沟槽102中的每一个的轴向延伸部都在3mm和7mm之间,例如等于约5mm,并且沟槽102中的每一个的沿着轴向方向测量的最大宽度不大于3mm,例如等于1mm。
沟槽101与沟槽102和沟槽140联合形成前轮胎中的天使的脸。
沟槽103、104、105表示天使的翅膀部分。
沟槽103相对于赤道面彼此相对,并且在圆周部分A和C中延伸。
每个沟槽103都具有大致抛物线形状,其中抛物线形状的凹面面向与由箭头R表示的轮胎滚动方向相同的方向。
每个沟槽103都在沟槽122和沟槽130之间沿圆周延伸,使得凹面大致包围沟槽130的端部。
就像沟槽105一样,沟槽104相对于赤道面X-X彼此相对,并且主要在圆周部分C中延伸。
就像沟槽105一样,沟槽104在沟槽130和沟槽121之间大致平行于赤道面X-X延伸。
沟槽105沿着圆周方向的延伸部大于沟槽104的圆周延伸部。
沟槽104、105的最大宽度不大于5mm,优选不大于3mm,并且例如等于2mm。
沟槽105与沟槽121一起在轮胎中形成天使的翅膀的底部部分。
在图2所示的后轮胎中,多个次要沟槽由沟槽11-18表示。
为了形成天使,后轮胎的次要沟槽11-18相对于赤道面X-X对称地布置。
特别地,沟槽11表示天使的光环,所述沟槽11布置在大致跨着赤道面X-X的中心部分A中,并且具有大致椭圆形形状。
沟槽11沿圆周定位在位于沟槽22和沿圆周相邻的沟槽50的顶端部之间的中间位置。
表示天使的眼睛的沟槽12相对于赤道面X-X彼此相对,并且被布置在中心部分A中。
沟槽12定位在沟槽50的内侧,并且相对于沟槽50的沿着圆周的顶端部位于轴向最内位置。
沟槽12的每一个的轴向延伸都在3mm和13mm之间,例如等于约9mm,并且沟槽12的每一个的沿着轴向方向测量的最大宽度不大于5mm,例如等于3mm。
沟槽13、14、15、16、17、18表示天使的翅膀的部分。
沟槽13相对于赤道面X-X彼此相对,并且在圆周部分A和C中延伸。
每个沟槽13都相对于赤道面X-X倾斜,并且大致从沟槽40的轴向最内端部延伸到沟槽20的轴向最内端部。
沟槽15相对于赤道面X-X彼此相对,并且优选在圆周胎肩部分B中或在跨着侧部分C和胎肩部分B的区域中延伸。
每个沟槽15都具有大致抛物线形状,所述大致抛物线形状的凹面朝着轴向外部。
每个沟槽15都沿圆周在沟槽40和沟槽30的轴向外部端部之间延伸。
与沟槽15一样,沟槽16相对于赤道面X-X彼此相对,并且优选在圆周胎肩部分B中或在跨着侧部分C和胎肩部分B的区域中延伸。
在任何情况下,沟槽16都相对于沟槽15在更靠内的轴向位置延伸。
每个沟槽16具有大致抛物线形状,所述抛物线形状的凹面朝着与滚动方向R相反的方向。
每个沟槽16都沿着圆周在沟槽30和沟槽20之间延伸。
正如沟槽18那样,沟槽14相对于赤道面X-X彼此相对,并且主要在圆周部分A和C中延伸。
正如沟槽18那样,沟槽14大致平行于赤道面X-X延伸。
正如沟槽18那样,沟槽14不具有在沿着同一平面的圆周方向上的延伸部,而是具有在两个大致平行的平面中的沿圆周方向的延伸部。
每个沟槽14都沿圆周从槽40的轴向内部端部延伸到槽20。
另一方面,每个沟槽18都沿圆周从沟槽20的轴向内部端部延伸到沟槽21的轴向内部端部。
沟槽17相对于赤道面X-X彼此相对,并且主要在圆周部分C中延伸。
每个沟槽17都相对于赤道面X-X倾斜,并且大致从沟槽20的轴向最内端部延伸到沟槽21的轴向最内端部。
沟槽13-18的最大宽度不大于7mm,优选不大于5mm,并且例如等于4mm。
沟槽15、16、17与沟槽21、20、30联合在后轮胎中形成天使翅膀的底部部分。
如之前所述的那样,在已经行驶了约2000km后,对于前轮胎和后轮胎而言,布置在中心部分A和环形侧部分C中的多个次要沟槽的沟槽由于磨损而从胎面带8去除。
因此,通过这些沟槽表示的天使几乎完全消除。
换言之,在已经行驶了约2000km之后,在胎面带上仅剩下多个主要沟槽的沟槽或可能的多个次要沟槽的一些沟槽的多个部分。在最后一种情况下,剩下的次要沟槽几乎全部布置在环形胎肩部分B上。
胎面带的胎面花纹被改变,并且剩余的沟槽限定了与初始的图形和/或美学设计不同的图形和/或美学设计。
特别地,示出了风格化的魔鬼图形的装饰性设计。
因而,在已经行驶了约2000km的距离之后,沟槽/次要凹陷的消失决定了胎面花纹从第一表示到第二表示的变化。这种改变能够有利地被用作销售策略,以向使用者传递信息或指示和/或作为交流的不同形式。
例如,用天使表示新轮胎和用风格化的魔鬼图形表示第一使用周期之后的轮胎的选择直观地为车辆驾驶员指示具有不同特性的两个驾驶阶段。
实际上,当轮胎是新的时,驾驶员应该更小心地驾驶(或“天使般地”),在约2000km的初始过渡期之后,轮胎能够完全实现其潜能,驾驶员可允许自己更自由地驾驶(或“魔鬼般地”)。
根据特别有利的方面,上述前轮胎和后轮胎可以成对地安装在机动车辆上。
在这种情况下,申请人已经发现,在环形中心部分A上,后轮胎在空/实比方面与之前所述的相比可以具有更大的差别,而在前轮胎的环形胎肩部分B中其空/实比的差别可以趋向于零。
根据这个选择,几乎所有由次要沟槽形成的花纹都布置在后轮胎中的最容易经受磨损的区域中。
反之亦然,在前轮胎中,胎肩部分基本没有次要沟槽,当完全倾斜以沿着弯道行驶时,次要沟槽可能对驾驶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特别地,新的后轮胎和已经行驶了约2000km距离的后轮胎之间的环形部分A上的空/实比的差别大于或等于4%,例如等于4.5%。
在每个环形侧部分C上,新的后轮胎和已经行驶了2000km的后轮胎之间的空/实比的差别大于或等于4%,例如等于4.2%。
在环形胎肩部分B上,新的后轮胎和已经行驶了约2000km距离的后轮胎之间的空/实比的差别小于或等于2%,例如等于1.2%。
在环形胎肩部分B上,新的前轮胎和已经行驶了约2000km距离的后轮胎之间的空/实比的差别小于或等于0.5%。
在环形部分A上,新的后轮胎和已经行驶了约2000km距离的后轮胎之间的空/实比的差别大于或等于4.5%。
当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的本发明进行另外的改变和变型,以满足特定和可能的应用需求,这些变型和改变在任何情况下都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保护范围覆盖。
例如,如前所述的沟槽或次要凹陷从环形中心部分A和侧部分C的基本消失也可以发生在2000km的行程之前。
同样,在这些情况下,在2000km之后,沟槽或次要凹陷基本消失。
此外,沟槽或次要凹陷也可以仅设置在将被安装到机动车辆上的一对轮胎中的一个轮胎。优选地,这种解决方案只能在后轮胎上采用。

Claims (24)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轮胎(1),所述轮胎具有胎面带(8),所述胎面带包括:跨着轮胎的赤道面(X-X)的环形中心部分(A);布置在相对于所述环形中心部分(A)的轴向相对的侧部上的两个环形胎肩部分(B);和两个环形侧部分(C),每个所述环形侧部分都布置在所述环形中心部分(A)和相应的环形胎肩部分(B)之间,所述胎面带(8)具有沿着轮胎的圆周方向重复的至少一个模块(T1,T2),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模块包括:
-至少一组多个主要沟槽,所述至少一组多个主要沟槽相对于所述赤道面(X-X)倾斜,并且至少布置在所述环形侧部分(C)和胎肩部分(B)上;
-至少一组多个次要沟槽,所述至少一组多个次要沟槽主要布置在所述环形中心部分(A)上和至少一个环形侧部分(C)上;
其中
-所述多个中的次要凹陷布置成与所述主要沟槽联合形成第一花纹;
-在已经行驶了约2000km距离的轮胎中,至少在所述环形中心部分(A)中以及在所述环形侧部分(C)的至少一个中,所述次要沟槽基本消失,使得所述多个主要沟槽的沟槽限定与所述第一花纹不同的第二花纹。
2.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轮胎(1),所述轮胎具有胎面带(8),所述胎面带包括:跨着轮胎的赤道面(X-X)的环形中心部分(A);两个环形胎肩部分(B),所述两个环形胎肩部分布置在相对于所述环形中心部分(A)的轴向相对的侧部上;和两个环形侧部分(C),每个环形侧部分都布置在所述环形中心部分(A)和相应的环形胎肩部分(B)之间,所述胎面带(8)具有沿着轮胎的圆周方向重复的至少一个模块(T1,T2),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模块包括:
-至少一组多个主要沟槽,所述至少一组多个主要沟槽相对于所述赤道面(X-X)倾斜,并且至少布置在所述环形部分(B)、(C)上;
-至少一组多个次要凹陷,所述至少一组多个次要凹陷主要布置在所述环形中心部分(A)上和至少一个环形侧部分(C)上;
其中,所述次要凹陷的基本消失确定了新的轮胎和已经行驶了约2000km距离的轮胎之间在所述环形中心部分(A)和环形侧部分(C)上的空/实比的差别大于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1),其中,相对于新的轮胎,已经行驶了约1500km距离的轮胎在至少所述环形中心部分(A)和环形侧部分(C)上的所述次要凹陷基本消失。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1),其中,相对于新的轮胎,已经行驶了约1000km距离的轮胎在至少所述环形中心部分(A)和环形侧部分(C)上的所述次要凹陷基本消失。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1),其中,相对于新的轮胎,已经行驶了约500km距离的轮胎在至少所述环形中心部分(A)上的所述次要凹陷基本消失。
6.根据权利要求2到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轮胎(1),其中,所述次要凹陷的基本消失确定了新的轮胎和已经行驶了约2000km距离的轮胎之间在至少一个环形侧部分(C)上的空/实比的差别大于或等于4%。
7.根据权利要求2到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轮胎(1),其中,所述次要凹陷的基本消失确定了新的轮胎和已经行驶了约2000km距离的轮胎之间在至少一个环形胎肩部分(B)上的空/实比的差别小于或等于1.7%。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轮胎(1),其中,当所述轮胎是新的时,所述环形中心部分(A)和环形侧部分(C)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大于7%的空/实比。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轮胎(1),其中,在轮胎已经行驶了至少2000km之后,所述环形中心部分(A)和环形侧部分(C)具有小于20%的空/实比。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轮胎(1),其中,所述多个次要凹陷至少布置在环形胎肩部分(B)中的至少一个上的最小部分中。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轮胎(1),其中,所述多个次要凹陷包括次要沟槽。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轮胎(1),其中,所述多个次要凹陷的深度不大于1mm,优选不大于0.7mm。
13.根据权利要求2到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轮胎(1),其特征在于,所述次要凹陷布置成与所述主要沟槽一起形成第一花纹、装饰元素或图形标志。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轮胎(1),其特征在于,所述次要凹陷相对于所述赤道面对称地布置。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轮胎(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要沟槽相对于所述赤道面对称地布置。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轮胎(1),其特征在于,在已经行驶了约2000km距离的轮胎中,所述环形中心部分(A)和环形侧部分(C)的所述次要凹陷被基本去除。
17.根据权利要求2到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轮胎(1),其特征在于,一旦在轮胎已经行驶了约2000km的距离之后所述环形中心部分(A)和环形侧部分(C)的所述次要凹陷消失,胎面带(8)的所述主要沟槽就构成与所述第一花纹不同的第二花纹、装饰元素或图形标志。
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轮胎(1),其中,每个模块(T’1,T’2)的所述多个次要凹陷都沿着圆周方向延伸了不大于所述胎面带的整个圆周延伸部的30%的部分。
19.用于机动车辆的一对轮胎(1),所述一对轮胎包括将被分别安装在两轮车辆的前车轮和后车轮上的前轮胎和后轮胎,所述一对轮胎中的每一个轮胎都具有绕旋转轴线(Z)延伸的胎面带(8),所述胎面带包括:跨着轮胎的赤道面(X-X)的环形中心部分(A);两个第一环形胎肩部分(B),所述两个第一环形胎肩部分布置在相对于所述环形中心部分(A)轴向相对的侧部上;和两个环形侧部分(C),所述两个环形侧部分中的每一个都布置在所述环形中心部分(A)和相应的第一环形胎肩部分(B)之间,所述胎面带(8)具有沿着轮胎的圆周方向重复的至少一个模块(T’1,T’2),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模块包括:
-至少一组多个主要沟槽,所述至少一组多个主要沟槽相对于所述赤道面(X-X)彼此相对,并且至少布置在所述环形胎肩部分(B)和环形侧部分(C)上;
-至少一组多个次要凹陷,所述至少一组多个次要凹陷主要布置在所述环形中心部分(A)上和至少一个环形侧部分(C)上;
其中,新的后轮胎和已经行驶了至少2000km的后轮胎之间在所述环形中心部分(A)上的空/实比的差别大于或等于4%。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辆的一对轮胎,其中,所述次要凹陷的基本消失确定了新的后轮胎和已经行驶了约2000km距离的后轮胎之间在至少一个环形侧部分(C)上的空/实比的差别大于4%。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辆的一对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次要凹陷的基本消失确定了新的后轮胎和已经行驶了约2000km距离的后轮胎之间在至少一个胎肩部分(B)上的空/实比的差别小于或等于2%。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辆的一对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次要凹陷的基本消失确定了新的前轮胎和已经行驶了约2000km的前轮胎之间在至少一个环形胎肩部分(B)上的空/实比的差别小于或等于0.5%。
23.一种用于向机动车辆的驾驶员指示在轮胎已经达到最佳使用状态的情况下使用他的机动车辆的可能性的方法,其中所述机动车辆包括至少两个轮胎,每个轮胎都具有胎面花纹,其中,所述信号通过在第一预定的若干千米之前胎面花纹的不连续性传达,这种不连续性呈空/实比减小的形式和/或胎面本身的花纹变化的形式。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小于所述第一预定的若干千米的第二预定的若干千米之后,所述不连续性变得明显。
CN2008801324941A 2008-12-24 2008-12-24 用于机动车辆的轮胎 Pending CN10226456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IT2008/000801 WO2010073281A1 (en) 2008-12-24 2008-12-24 Tyres for motor vehicle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64560A true CN102264560A (zh) 2011-11-30

Family

ID=40984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324941A Pending CN102264560A (zh) 2008-12-24 2008-12-24 用于机动车辆的轮胎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145031B2 (zh)
EP (1) EP2379351B1 (zh)
JP (1) JP5425932B2 (zh)
CN (1) CN102264560A (zh)
BR (1) BRPI0823307B1 (zh)
WO (1) WO2010073281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1072A (zh) * 2012-02-03 2013-08-14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摩托车用轮胎
CN107209994A (zh) * 2014-12-26 2017-09-26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防撞***
CN107405957A (zh) * 2015-03-20 2017-11-28 普利司通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轮胎
CN107428204A (zh) * 2015-03-20 2017-12-01 普利司通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轮胎
CN107878117A (zh) * 2017-11-17 2018-04-06 南港(张家港保税区)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单导向轮胎
CN109843607A (zh) * 2016-10-28 2019-06-04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摩托车轮胎
CN115027183A (zh) * 2022-03-15 2022-09-09 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的胎面花纹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03915A1 (en) * 2011-07-06 2013-01-10 Pirelli Tyre S.P.A. Motorcycle tyres
US20140216618A1 (en) * 2011-09-28 2014-08-07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Pneumatic tire for an auto motorcycle
US9610808B2 (en) * 2011-09-29 2017-04-04 Pirelli Tyre S.P.A. Tyre for motorcycles
JP5385998B2 (ja) * 2012-02-03 2014-01-08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タイヤ
JP6480771B2 (ja) * 2015-03-20 2019-03-13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自動二輪車用タイヤ
CN107848342B (zh) * 2015-07-31 2020-07-24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机动两轮车用充气轮胎
JP6606409B2 (ja) * 2015-11-17 2019-11-13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自動二輪車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613113B2 (ja) * 2015-11-17 2019-11-27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自動二輪車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613114B2 (ja) * 2015-11-17 2019-11-27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自動二輪車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564303B2 (ja) * 2015-10-29 2019-08-21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自動二輪車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850712B2 (ja) * 2017-10-11 2021-03-31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自動二輪車用タイヤ
USD879028S1 (en) * 2018-02-07 2020-03-24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Tire
CN115366583A (zh) * 2022-10-08 2022-11-22 腾森橡胶轮胎(威海)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轮胎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720914D0 (en) 1997-10-03 1997-12-03 Sumitomo Rubber Ind Tyre for a two-wheeled vehicle
US6276415B1 (en) * 1998-01-07 2001-08-21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Pneumatic radial tire for motorcycle
JP4346221B2 (ja) * 2000-08-03 2009-10-21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2248911A (ja) * 2001-02-23 2002-09-03 Ohtsu Tire & Rubber Co Ltd :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KR101066533B1 (ko) 2003-07-04 2011-09-21 피렐리 타이어 소시에떼 퍼 아찌오니 오토바이용 한 쌍의 전후륜 공기압 타이어 및 상기 타이어 쌍이 설치된 오토바이의 습한 지면과 건조 지면 모두에서의 성능 향상 방법
MX2009010991A (es) * 2007-04-13 2010-04-27 Pirelli Llantas para motocicleta y metodo para mejorar el desempe?o y la resistencia al desgaste de las llantas de motocicleta.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1072A (zh) * 2012-02-03 2013-08-14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摩托车用轮胎
CN103241072B (zh) * 2012-02-03 2017-04-26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摩托车用轮胎
CN107209994A (zh) * 2014-12-26 2017-09-26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防撞***
CN107405957A (zh) * 2015-03-20 2017-11-28 普利司通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轮胎
CN107428204A (zh) * 2015-03-20 2017-12-01 普利司通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轮胎
CN107405957B (zh) * 2015-03-20 2020-05-01 普利司通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轮胎
CN109843607A (zh) * 2016-10-28 2019-06-04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摩托车轮胎
CN109843607B (zh) * 2016-10-28 2021-08-10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摩托车轮胎
CN113334994A (zh) * 2016-10-28 2021-09-03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摩托车轮胎
CN107878117A (zh) * 2017-11-17 2018-04-06 南港(张家港保税区)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单导向轮胎
CN115027183A (zh) * 2022-03-15 2022-09-09 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的胎面花纹结构
CN115027183B (zh) * 2022-03-15 2023-11-03 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的胎面花纹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79351A1 (en) 2011-10-26
US20110259491A1 (en) 2011-10-27
JP2012513930A (ja) 2012-06-21
WO2010073281A1 (en) 2010-07-01
EP2379351B1 (en) 2013-10-16
US9145031B2 (en) 2015-09-29
BRPI0823307A2 (pt) 2015-06-23
JP5425932B2 (ja) 2014-02-26
BRPI0823307B1 (pt) 2020-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64560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轮胎
CN102264556B (zh) 机动车辆轮胎
CN102264557B (zh) 摩托车轮胎
CN102574428B (zh) 摩托车轮胎
CN102177035B (zh) 摩托车轮胎
CN102066135B (zh) 摩托车轮胎
KR101963909B1 (ko) 자동 이륜차용 타이어
CN102574427A (zh) 机动车轮胎
CN102066134B (zh) 摩托车轮胎
JP4319278B2 (ja) 二輪車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3717411B (zh) 摩托车轮胎
CN102639340A (zh) 机动二轮车用充气轮胎
JP2012071791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971694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0549311A1 (en) Motorcycle radial tyre
JP2966488B2 (ja)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5865109B2 (ja) 自動二輪車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2643053B2 (ja) 自動二輪車用ラジアルタイヤ
JPH04208604A (ja) 自動二輪車用ラジアルタイヤ
JP2001206008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空気入りタイヤユニット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装着方法
CN117425574A (zh) 充气轮胎
JP2008018827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8201196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13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