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57799A - 复合天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复合天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57799A
CN102157799A CN2011100355382A CN201110035538A CN102157799A CN 102157799 A CN102157799 A CN 102157799A CN 2011100355382 A CN2011100355382 A CN 2011100355382A CN 201110035538 A CN201110035538 A CN 201110035538A CN 102157799 A CN102157799 A CN 1021577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line pattern
electric wave
composite
co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3553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57799B (zh
Inventor
矶直树
渡边晴之
池个谷守彦
小川智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oteri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Cabl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Cable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Cable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577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577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577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5779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3/00Waveguide horns or mouths; Slot antennas; Leaky-waveguide antennas; Equivalent structures causing radiation alo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of a guided wave
    • H01Q13/10Resonant slo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8Combinations of substantially independent non-interacting antenna units o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4Combinations of antenna units polarised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circularly and elliptically polarised waves or waves linearly polarised in any di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407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 H01Q9/0428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radiating a circular polarised wave

Landscapes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天线装置,其一体地具有在不同的无线频带工作的多个天线元件,同时天线元件之间的干涉彼此都很小。本发明的复合天线装置是对应于多个无线频带的电波的复合天线装置,其中,所述复合天线装置在一块导体板上具有:第一天线,其对应于垂直极化波电波,该垂直极化波电波是至少一个无线频带的电波;以及第二天线,其对应于圆极化波电波,该圆极化波电波是与所述至少一个无线频带不同的无线频带的电波,所述第一天线具有接地部,所述第二天线形成于所述接地部的区域内,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分别具有供电部。

Description

复合天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用于无线通信的天线,特别涉及为了同时应对标准不同的无线通信而将多个天线一体化了的复合天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便携式无线终端(便携式电话、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上网本、传感器网络(Sensor Network)、Ultra-Mobile Personal Comuter(UMPC:超便携移动个人计算机)、Personal Navigation Device(PND:便携式导航设备)等)中,随着该终端的小型轻薄化和高功能化,对内置的部件的小型化的要求逐年提高。另外,还存在无线通信标准的共存,因而再三要求天线可以应对多个频带或不同极化波(polarized wave)的电波。
专利文献1公开了对应多个频带、而且不受接收单元之间的相互干扰的影响的复合天线装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复合天线装置包括:与第一无线频带的电波对应的通信设备用的第一天线单元;以及与第一无线频率之外的无线频带的电波对应的通信设备用的第二天线单元,在第二天线单元设置陷波电路(trap circuit),以便除去第一天线单元的无线频带的电波干扰。
图1是专利文献1中设置于第二天线单元的陷波电路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天线100和LNA(Low Noise Amplifie)输入单路101之间,设置有与第一无线频带对应的陷波电路102和与另一个无线频带对应的陷波电路103。
另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将对象频带不同的多个天线元件更紧凑地配置同时防止了各元件之间的干扰等的复合天线装置。图2是表示专利文献2中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天线装置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复合天线装置中,在天线基板201上并列配置有: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用天线元件210,该GPS用天线元件210构成为在矩形的电介质基板211上印刷形成有元件图案212;以及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System)用天线元件220,该ETC用天线元件220构成为在矩形的电介质基板221上印刷形成有元件图案222。另外,ETC天线的形成有元件图案222的电介质基板221的四个侧面和底面被接地板223所包围。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01509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87148号公报
根据专利文献1,对于通过天线100接收后的电信号,通过设置陷波电路102、103,能够切断不需要的无线频带的信号,从而,不会受到与多个无线频带对应的接收单元之间的相互干扰的影响。但是,关于降低作为干扰的根本原因的第一天线单元与第二天线单元之间的干扰,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对策,存在无法在对象频带降低接收阶段中产生的干扰噪声的问题。
另外,根据专利文献2,对多个天线元件210、220中的至少一个天线元件,用接地板223将形成有该元件图案的电介质板的侧面和底面包围起来,由此,即使将天线元件之间接近地配置,也能够降低天线元件之间的相互干扰。该技术在天线元件如专利文献2所述那样为贴片天线(patch antenna)的情况下被认为是有效的降低干扰的方法,但是对于结构不同的天线元件(例如、缝隙天线(slot antenna)等),则有可能难以应用或者无法获得充分的降低干扰的效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课题,提供一种一体地具有在不同的无线频带工作的多个天线元件、同时又减小了天线元件之间的干扰的复合天线装置。
本发明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复合天线装置,其对应于多个无线频带的电波,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合天线装置在一块导体板上具有:第一天线,其对应于垂直极化波电波,该垂直极化波电波是至少一个无线频带的电波;以及第二天线,其对应于圆极化波电波,该圆极化波电波是与所述至少一个无线频带不同的无线频带的电波,所述第一天线具有接地部,所述第二天线形成于所述接地部的区域内,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分别具有供电部。
另外,本发明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在上述本发明所涉及的复合天线装置中,能够进行以下改良或变更。
(1)所述接地部的形成所述第二天线的区域为所述第一天线在所述接地部内感应出的电流分布中的电流密度小的区域。
(2)将矩形导体区域的横向和纵向分别分割成等分为预定数以下的段,由除去了该段中的多个段而剩余的段构成二维条形码状的导体线路图案,由所述二维条形码状的导体线路图案和所述供电部构成所述第二天线。另外,本发明中所述预定数是根据形成所述第二天线的接地部的空间和所述第二天线所要求的精度和特性等而适当确定的数。
(3)关于所述第二天线的所述导体线路图案,在另行准备具有与所述导体线路图案处于互补关系的导体线路图案的导体板、并单独地形成向处于所述互补关系的导体线路图案进行供电的天线结构体的情况下,所述天线结构体作为对应于与所述第二天线相同的无线频带的电波的圆极化波天线发挥作用。
(4)所述天线结构体的所述互补的导体线路图案确定成:对于在所述互补的导体线路图案中感应出的电流,当分别在彼此正交的两个方向取多个矢量的射影的总和时,各总和的绝对值的比为0.7~1.3,而且各总和的相位差为80°~100°
(5)所述第一天线为缝隙天线。
(6)所述第一天线具有配置成一列的两个矩形缝隙,所述两个矩形缝隙各自的开放端配置在相反方向。
(7)所述第一天线具有以所述两个矩形缝隙的宽度中心线为对称轴的线对称形状。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复合天线装置,其一体地具有在不同的无线频带工作的多个天线元件,同时天线元件之间的干涉彼此都很小。
附图说明
图1是专利文献1中的设置于第二天线单元的陷波电路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专利文献2中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天线装置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天线装置的一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说明第一天线的工作原理的示意图。
图5是说明第一天线的工作原理的示意图。
图6是将图3中的第二天线放大的平面示意图。
图7是具有与图6的第二天线处于互补关系的导体线路图案的天线结构体的平面示意图。
图8是第一天线在接地部内感应出的电流分布的解析结果的一例。
图9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天线装置中的第一天线(蜂窝用天线)和第二天线(GPS用天线)的频率共振特性的测定结果的一例。
图10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天线装置的远场区域中的功率放射分布特性的测定面定义的示意图。
图10B是第一天线(蜂窝用天线)的两个共振线频带中的测定结果的一例。
图10C是第二天线(GPS用天线)的共振频带中的测定结果(右旋圆极化波增益)的一例。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合天线装置的一例的平面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15:复合天线装置
20、25:蜂窝用天线
21、26:矩形缝隙
22、27:接地部
23:缝隙分界导体部
24:中心线
30:GPS用天线
31:被除去的段区域
32:剩余的段
35:天线结构体
40、40′:同轴电缆
41、41′:内导体
42、42′:外导体
50、50′:供电部
51:假想供电点
61、62、63、64:电流分布
100:天线
101:LNA输入电路
102、103:陷波电路
210:GPS用天线元件
220:ETC用天线元件
211、221:矩形电介质板
212、222:元件图案
223:接地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里所列举的实施方式,在不变更宗旨的范围内可以适当进行组合和改良。另外,对于同等的部分标以相同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天线装置的一例的平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天线装置10在一块导体板上具有作为第一天线的蜂窝用天线20和作为第二天线的GPS用天线30,蜂窝用天线20对应于800MHz带和1900MHz带两个无线频带的电波,GPS用天线30对应于1575MHz带的无线频带的电波。蜂窝用天线20由具有矩形缝隙21和接地部22的缝隙天线构成,其与直线极化波(垂直极化波或者水平极化波)的电波对应。GPS用天线30是形成在蜂窝用天线20的接地部22的区域内的圆极化波天线。另外,关于蜂窝用天线20和GPS用天线30的结构的详细情况将在后文中叙述。另外,作为导体板,可以使用基于导电性良好的金属(例如铜或铝等)的平板或挠性片材。也可以在这些平板或者挠性片材上层叠电介质基板或绝缘性膜。
蜂窝用天线20和GPS用天线30分别在供电部50、50′处于同轴电缆40、40′连接。关于向蜂窝用天线20的供电方法,在距矩形缝隙21的一个开放端距离为g的位置,在夹着矩形缝隙21对置的导体边缘的一方通过焊料等电连接同轴电缆40的内导体41,在另一导体边缘通过焊料等电连接同轴电缆40的外导体42,从而进行供电。另外,关于对GPS用天线30的供电方法,在GPS用天线30的放射元件通过焊料等电连接同轴电缆40′的内导体41′,在蜂窝用天线20的接地部22通过焊料等电连接同轴电缆40′的外导体42′。
另外,形成GPS用天线30的区域优选为蜂窝用天线20在接地部22内感应出的电流分布中的电流密度小的区域。电流密度小的区域对电波放射的帮助小,因此,能够防止由于设置GPS用天线30而引起的蜂窝用天线20的放射特性的劣化,并且能够将这两个天线之间的干扰抑制到最小限度。另外,由于GPS用天线30形成于蜂窝用天线20的接地部22,因此,同时能够实现复合天线装置10的小型化。另外,由于蜂窝用天线20和GPS用天线30能够形成在一块导体板上,因此,还能够实现复合天线装置10的薄型化。另外,所谓的所述电流密度小的区域,具体来说意思是最大电流密度的1/40以下的区域。
(蜂窝用天线的详细说明)
对作为第一天线的蜂窝用天线20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关于蜂窝用天线20,相对于x方向长度为a且y方向长度为h的导体板,形成有配置成一列的两个矩形缝隙21。两个矩形缝隙21分别具有开放端,各个开放端以x方向长度为c的缝隙分界导体部(slot border conductor)23为界配置在相反方向。关于尺寸,两个矩形缝隙21分别是x方向长度为b且y方向长度为j的矩形缝隙以及x方向长度为d且y方向长度为j的矩形缝隙(a=b+c+d)。此外,缝隙分界导体部23的x方向长度c只要设定成比与各个矩形缝隙21的x方向长度b、d相比足够小,则可以是任意值。另外,蜂窝用天线20具有以两个矩形缝隙21的宽度(在图3中为y方向)的中心线24为对称轴的线对称形状。
这里,在设通过蜂窝用天线20对应的电波中的一个电波的无线频带的中心波长为λ1,设了另一个电波的无线频带的中心波长为λ2时,使一个矩形缝隙21的x方向长度b为λ1的3/16倍(b=λ1×3/16),使另一矩形缝隙21的x方向长度d为λ2的3/16(d=λ2×3/16)。向蜂窝用天线20供给电力的供电部50设置于一个矩形缝隙21侧(距离一个开放端距离为g的位置)。另外,上述的λ1和λ2是可以考虑波长缩短效果来进行适当调整的,所述波长缩短效果是由于与构成设置有本发明所涉及的复合天线装置10的机器或设备的其他导电部件或各种电介质之间的位置关系而产生的波长缩短效果。
图4、5是说明第一天线的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在使蜂窝用天线20针对中心波长为λ1的无线频带的电波进行工作的情况下,在导体板上产生的电流随着共振动作而分布到两个矩形缝隙21的相对置的导体边缘附近。此时,电流集中于缝隙分界导体部23,如图4所示的假想供电点51形成于缝隙分界导体部23上。其结果为,以假想供电点51为界,有相当于“λ1×3/16”的部分的电流分布61产生于x方向长度为b的矩形缝隙21的对置的导体边缘附近,有相当于“λ1×1/16”的部分的电流分布62产生于x方向长度为d的矩形缝隙21的对置的导体边缘附近,整体上实现了在“λ1×4/16=λ1×1/4”进行工作的缝隙天线。
另一方面,即使在使蜂窝用天线20针对中心波长为λ2的无线频带的电波进行工作的情况下,在导体板上产生的电流随着共振动作而分布到两个矩形缝隙21的相对置的导体边缘附近。此时,由于缝隙分界导体部23的宽度c与中心波长λ2相比足够小,因此,不会从中心波长为λ2的电波电气识别到缝隙分界导体部23的存在。其结果为,如图5所示,有相当于“λ2×3/16”的部分的电流分布63产生于x方向长度为d的矩形缝隙21的对置的导体边缘附近,有相当于“λ2×1/16”的部分的电流分布64产生于x方向长度为b的矩形缝隙21的对置的导体边缘附近,整体上实现了在“λ2×4/16=λ2×1/4”进行工作的缝隙天线。
如上述所说明的那样,本发明的符合天线装置10的蜂窝用天线20中,以如下方式在一块导体板上一排地形成了两个矩形缝隙21:以缝隙分界导体部23为界,两个矩形缝隙21各自的开放端朝向相反方向,由此,实现了分别在“λ1×1/4”和“λ2×1/4”动作的两个天线缝隙。换言之,蜂窝用天线20构成了与至少一个无线频带的电波、即垂直极化波电波或者水平极化波电波对应的第一天线。
在使蜂窝用天线20对应的无线频带例如为800MHz带和1900MHz带的情况下,蜂窝用天线20的尺寸示例如下所示。a=90mm、b=62mm、c=1mm,d=27mm,g=20mm,h=70mm,i=31mm,j=8mm。另外,g、i、j是调整成能够在各个无线频带恰当地工作的值。
(GPS用天线的详细说明)
对作为第二天线的GPS用天线30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图6是将图3中的第二天线放大的平面示意图。如图3、图6所示,将矩形导体区域的横向和纵向分别分割成等分为预定数以下的段,由除去了该段中的多个段而剩余的段构成二维条形码状的导体线路图案,由所述二维条形码状的导体线路图案和所述供电部构成GPS用天线30。换言之,二维条形码状的导体线路图案由被除去的段区域31(白色部分)和剩余的段32(黑色部分)形成。另外,如前所述,进行等分的预定数并没有严格的限制,是根据形成有GPS用天线30的接地部22的空间或GPS用天线30所要求的精度·特性等而适当确定的数。
另外,关于GPS用天线30的导体线路图案,在另行准备具有与该导体线路图案处于互补关系的导体线路图案的导体板,在单独形成向处于该互补关系的导体线路图案进行供电的天线结构体的情况下,所述天线结构体能够作为对应于与所述第二天线相同的无线频带的电波的圆极化波天线发挥作用。另外,作为具有处于该互补关系的导体线路图案的天线结构体,优选构成为专利文献3所提出的圆极化波天线。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222848号公报
图7是具有与图6的第二天线处于互补关系的导体线路图案的天线结构体的平面示意图。所谓“互补关系”,从图6和图7的对照可以知道,是指放射元件(导体线路图案)所存在的区域与放射元件(导体线路图案)不存在的区域相调换的关系。如前所述,图7中的天线结构体35以专利文献3所提出的结构为基础,能够单独地放射圆极化波电波。
下面对使GPS用天线30和天线结构体35为互补关系的理由进行说明。天线结构体35是在导体线路图案的外缘区域没有导体的状态下作为圆极化波天线发挥作用的结构体(参照图7)。在将该天线结构体35直接形成于蜂窝用天线20的接地部22的区域内的情况下,天线结构体35的最外周的放射元件(导体线路图案)与接地部22连接,因此,最外周的放射元件的形状大幅度扩大。因此,无法维持天线结构体35本来所具有的放射特性。
另一方面,与天线结构体35互补的GPS用天线30是在导体线路图案的外缘区域具有导体的状态下作为圆极化波天线发挥作用的结构(参照图6)。因此,GPS用天线30即使在形成于蜂窝用天线20的接地部22的区域内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本来所具有的放射特性。即,作为本发明涉及到复合天线装置10的第二天线,优选为与天线结构体35处于互补关系的GPS用天线30。
另外,与GPS用天线30处于互补关系的天线结构体35的导体线路图案设定成:对于在该导体线路图案中感应出的电流,在相互正交的两个方向分别取多个矢量的射影的总和的时候,各总和的绝对值的比为0.7~1.3,而且各总和的相位差为80°~100°(详细的设计思想请参照专利文献3)。
另外,作为GPS用天线30以外的圆极化波天线,还有的使用放射直线极化波电波的两个天线,并使两个电波的共振频率相同,而且使相位错开相当于1/4波长,由此来放射圆极化波。与此相对,在本发明中,GPS用天线30单独作为圆极化波天线发挥作用,并且其共振频率与蜂窝用天线20的共振频率不同。这样的结构在降低蜂窝用天线20与GPS用天线30之间的天线间相互干扰方面是非常有效的。
接下来对配置GPS用天线30的区域进行说明。GPS用天线30优选形成于蜂窝用天线20在接地部22内感应出的电流分布中的电流密度小的区域(最大电流密度的1/40以下的区域)。电流密度小的区域对电波的放射的帮助小,因此,能够将因为设置GPS用天线30而造成的对蜂窝用天线20的放射特性的影响抑制为最小限度,并且能够进一步减小蜂窝用天线20与GPS用天线30的天线间相互干扰。
蜂窝用天线20在接地部22内感应出的电流分布的解析例如可以使用有限公司索耐特技研制造(株式会社ソネツト技研製)的解析软件来进行。作为蜂窝用天线20的尺寸,使用前述的值,在负载阻抗为50Ω、振幅为1V的供电条件下进行了解析。
图8是表示第一天线在接地部内感应出的电流分布的解析结果的一个示例。在图8中,空白区域是电流分布中的为最大电流密度的1/40以下的区域,阴影区域为电流密度大于最大电流密度的1/40的区域。解析的结果为,电流密度大于最大电流密度的1/40的区域的尺寸如下所示。k1=5mm,k2=1mm,e1=1mm,e2=1mm。
根据上述的解析结果,GPS用天线30的容许最大尺寸为y方向长度l为“i-k1-k2”,x方向长度f为“a-e1-e2”,但是,只要根据所述的天线结构体35的设计思想来设定y方向长度l和x方向长度f以使得形成良好的圆极化波即可。GPS用天线30的尺寸示例如下所示。l=16mm,f=48mm。
另外,GPS用天线30的配置场所基本上可以为接地部22内的电流分布中的最大电流密度的1/40的区域(图8中的空白区域)内的任意场所。其中,至关重要的是,不要配置成使蜂窝用天线20的供电线(例如同轴电缆40)跨越GPS用天线30、或者使GPS用天线30的供电线(例如同轴电缆40′)跨越矩形缝隙21、或者使供电线彼此(例如同轴电缆40和同轴电缆40′)交叉。因为这些都会成为使天线的放射特性劣化的重要原因。GPS用天线30的配置示例如下所示。k3=5mm,k4=10mm,e3=6mm。
(复合天线装置的放射特性的评价)
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天线装置10的放射特性进行测定和评价。进行测定和评价的复合天线装置10的尺寸如前所述为下述尺寸。a=90mm、b=62mm、c=1mm,d=27mm,e1=1mm,e2=1mm,e3=6mm,f=48mm,g=20mm,h=70mm,i=31mm,j=8mm,k3=5mm,k4=10mm,l=16mm。作为导体板,使用了在表面形成有厚度为0.03mm的铜箔的电解质基板。另外,作为供电线,使用了在与导体部重叠的部分以外处安装有铁氧体(ferrite)的同轴电缆(直径为1.1mm)。另外,作为比较参照用,另行准备了以与上述相同的尺寸独立的(没有复合的)蜂窝用天线以及GPS用的天线结构体35(与GPS用天线30互补的结构体)。
图9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复合天线装置中的第一天线(蜂窝用天线)和第二天线(GPS用天线)的频率共振特性的测定结果的一例。曲线图的横轴表示频率,纵轴表示回流损失(return loss)。如图9所示,可知,蜂窝用天线20在两个无线频带(800MHz带和1900MHz带)工作,GPS用天线30在1575MHz这一无线频带工作。上述回流损失特性与比较参照用的蜂窝用天线和天线结构体35各自的回流损失特性是一样的。即,确认到:没有因为将两个天线一体化而造成不良情况。
图10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合天线装置的远场区域中的功率放射分布特性的测定面定义的示意图。图10B是第一天线(蜂窝用天线)的两个共振线频带中的测定结果的一例。在图10B中,分开示出了垂直极化波(V)和水平极化波(H)。图10C是第二天线(GPS用天线)的共振频带中的测定结果(右旋圆极化波增益)的一例。
从图10B的结果可确认到:分别在两个无线频带的频率下,针对垂直极化波电波都获得了良好的指向特性(无指向性)。另外,从图10C的结果可以确认到:对于从天线平面向垂直方向(180°)的右旋圆极化波获得了良好的指向特性。
从图9、图10B、图10C所示的结果可以证实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天线装置10是如下的一种复合天线装置:一体地具有能够高效率地收发为垂直极化波成分的电波的天线元件(蜂窝用天线20)以及能够高效率地收发形成在其接地部22的区域内的为圆极化波成分的电波的天线元件(GPS用天线30),同时天线元件之间的干扰彼此都很小。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合天线装置的一例的平面示意图。如图11所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天线装置15的不同点在于,第一天线由具有一个矩形缝隙26和接地部27的蜂窝用天线25构成,以代替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天线装置10的蜂窝用天线20。
蜂窝用天线25例如是对于800MH带这一无线频带的电波进行工作的缝隙天线。GPS用天线30通过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思想和手法来进行设计和配置。对蜂窝用天线25(第一天线)和GPS用天线30(第二天线)的供电方法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合天线装置10相同。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合天线装置15的尺寸示例如下所示。m=210mm,n=174mm,o=6mm,p=48mm,q=3mm,r=70mm,s=31mm,t=8mm,u1=5mm,u2=10mm,v=16mm。作为导体板,使用了在表面形成有厚度为0.03mm的铜箔的电解质基板。
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地对上述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合天线装置15的放射特性进行了测定和评价,获得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放射特性。即,可以证实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天线装置15也是如下的一种复合天线装置:一体地具有能够高效率地收发为垂直极化波成分的电波的天线元件(蜂窝用天线25)以及能够高效率地收发形成在其接地部27的区域内的为圆极化波成分的电波的天线元件(GPS用天线30),同时天线元件之间的干扰彼此都很小。
【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为对应于垂直极化波电波或者水平极化波电波的第一天线,可以采用由放射元件和接地部的组合构成的单极天线或逆F天线等现有的天线结构。此时,通过确认第一天线的接地部中的电流分布并在电流分布小的区域(最大电流密度的1/40以下的区域)埋入对应于圆极化波电波的第二天线,能够获得与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放射特性。

Claims (8)

1.一种复合天线装置,其对应于多个无线频带的电波,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合天线装置在一块导体板上具有:第一天线,其对应于垂直极化波电波,该垂直极化波电波是至少一个无线频带的电波;以及第二天线,其对应于圆极化波电波,该圆极化波电波是与所述至少一个无线频带不同的无线频带的电波,
所述第一天线具有接地部,
所述第二天线形成于所述接地部的区域内,
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分别具有供电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地部的形成所述第二天线的区域为所述第一天线在所述接地部内感应出的电流分布中的电流密度小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矩形导体区域的横向和纵向分别分割成等分为预定数以下的段,由除去了该段中的多个段而剩余的段构成二维条形码状的导体线路图案,由所述二维条形码状的导体线路图案和所述供电部构成所述第二天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关于所述第二天线的所述导体线路图案,在另行准备具有与所述导体线路图案处于互补关系的导体线路图案的导体板、并单独地形成向处于所述互补关系的导体线路图案进行供电的天线结构体的情况下,所述天线结构体作为对应于与所述第二天线相同的无线频带的电波的圆极化波天线发挥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结构体的所述互补的导体线路图案确定成:对于在所述互补的导体线路图案中感应出的电流,当分别在彼此正交的两个方向取多个矢量的射影的总和时,各总和的绝对值的比为0.7~1.3,而且各总和的相位差为80°~1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天线为缝隙天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天线具有配置成一列的两个矩形缝隙,所述两个矩形缝隙各自的开放端配置在相反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天线具有以所述两个矩形缝隙的宽度中心线为对称轴的线对称形状。
CN201110035538.2A 2010-02-01 2011-01-28 复合天线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577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19933A JP5314610B2 (ja) 2010-02-01 2010-02-01 複合アンテナ装置
JP2010-019933 2010-02-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57799A true CN102157799A (zh) 2011-08-17
CN102157799B CN102157799B (zh) 2015-10-21

Family

ID=44341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3553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57799B (zh) 2010-02-01 2011-01-28 复合天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421694B2 (zh)
JP (1) JP5314610B2 (zh)
CN (1) CN10215779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35089A1 (zh) * 2012-03-16 2013-09-1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便携设备及印制天线
CN104037500A (zh) * 2013-03-04 2014-09-1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和用于设置天线装置的方法
CN114336000A (zh) * 2016-10-21 2022-04-12 株式会社友华 车载用天线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232768A (ja) * 2012-04-27 2013-11-14 Hitachi Cable Ltd 2周波共用アンテナ
TWM579391U (zh) * 2019-01-21 2019-06-1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及其天線結構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91816A (ja) * 1992-04-10 1993-11-05 Hitachi Chem Co Ltd 直線・円偏波共用平面アンテナ
JP2004194218A (ja) * 2002-12-13 2004-07-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無線装置
CN1531138A (zh) * 2003-01-29 2004-09-22 整合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内建接地面的多段平面天线
CN1557037A (zh) * 2002-07-19 2004-12-22 ���ᰮ�����ƶ�ͨ���ձ���ʽ���� 天线器件和移动射频通信终端
CN1819333A (zh) * 2005-01-07 2006-08-16 Agc汽车美洲研发公司 多元件射束控制天线
CN1822431A (zh) * 2005-02-14 2006-08-23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分布相位型圆极化波天线和高频模块
CN101106217A (zh) * 2006-07-11 2008-01-16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圆极化波天线及其设计方法
CN101378146A (zh) * 2007-08-30 2009-03-04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双频段层叠贴片天线
CN101401262A (zh) * 2006-05-25 2009-04-0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可变缝隙天线及其驱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10650B2 (ja) * 1998-06-04 2007-11-2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それを内蔵した無線装置
US6664932B2 (en) * 2000-01-12 2003-12-16 Emag Technologies, Inc. Multifunction antenna for wireless and telematic applications
US6542128B1 (en) * 2000-03-31 2003-04-01 Tyco Electronics Logistics Ag Wide beamwidth ultra-compact antenna with multiple polarization
US6424311B1 (en) * 2000-12-30 2002-07-23 Hon Ia Precision Ind. Co., Ltd. Dual-fed coupled stripline PCB dipole antenna
JP2004015096A (ja) 2002-06-03 2004-01-15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複合アンテナ装置
JP2004187148A (ja) 2002-12-05 2004-07-02 Harada Ind Co Ltd 複合アンテナ装置
TWI239681B (en) * 2004-12-22 2005-09-11 Tatung Co Ltd Circularly polarized array antenna
JP2006222848A (ja) * 2005-02-14 2006-08-24 Hitachi Cable Ltd 円偏波アンテナ、アンテナ設計シミュレータ、及び同アンテナを備えた無線モジュール
JP4532326B2 (ja) * 2005-03-31 2010-08-25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多周波共用アンテナ
US8427373B2 (en) * 2007-10-08 2013-04-23 Sensormatic Electronics, Llc. RFID patch antenna with coplanar reference ground and floating grounds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91816A (ja) * 1992-04-10 1993-11-05 Hitachi Chem Co Ltd 直線・円偏波共用平面アンテナ
CN1557037A (zh) * 2002-07-19 2004-12-22 ���ᰮ�����ƶ�ͨ���ձ���ʽ���� 天线器件和移动射频通信终端
JP2004194218A (ja) * 2002-12-13 2004-07-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無線装置
CN1531138A (zh) * 2003-01-29 2004-09-22 整合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内建接地面的多段平面天线
CN1819333A (zh) * 2005-01-07 2006-08-16 Agc汽车美洲研发公司 多元件射束控制天线
CN1822431A (zh) * 2005-02-14 2006-08-23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分布相位型圆极化波天线和高频模块
CN101401262A (zh) * 2006-05-25 2009-04-0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可变缝隙天线及其驱动方法
CN101106217A (zh) * 2006-07-11 2008-01-16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圆极化波天线及其设计方法
CN101378146A (zh) * 2007-08-30 2009-03-04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双频段层叠贴片天线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35089A1 (zh) * 2012-03-16 2013-09-1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便携设备及印制天线
CN104037500A (zh) * 2013-03-04 2014-09-1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和用于设置天线装置的方法
WO2014135012A1 (zh) * 2013-03-04 2014-09-1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和用于设置天线装置的方法
US9698483B2 (en) 2013-03-04 2017-07-04 Lenovo (Beijing) Co., Ltd. Aeri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setting aerial device
CN114336000A (zh) * 2016-10-21 2022-04-12 株式会社友华 车载用天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57799B (zh) 2015-10-21
US8421694B2 (en) 2013-04-16
JP2011160169A (ja) 2011-08-18
JP5314610B2 (ja) 2013-10-16
US20110187616A1 (en) 2011-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79452B2 (en) Antenna apparatus having four inverted F antenna elements and ground plane
KR101696953B1 (ko) 이중 급전 이중 대역 안테나 어셈블리 및 연관 방법
US10044107B2 (en) Multi-band helical antenna system
JP4368803B2 (ja) マルチパス無線信号の影響を低下させるためのアンテナ構造
US8610635B2 (en) Balanced metamaterial antenna device
US8907857B2 (en) Compact multi-antenna and multi-antenna system
JP2002319816A (ja) アンテナ装置
CN109155467B (zh) 天线装置
JP2005252366A (ja) 逆fアンテナ
CN104037496A (zh) 一种全向圆极化天线
CN102593579A (zh) 天线模块和无线通讯装置
CN102157799B (zh) 复合天线装置
JP2006211040A (ja) アンテナ装置
JP2022022348A (ja) スロット付きパッチアンテナ
US20100097282A1 (en) Multi-band compact antenna system for handheld devices
US20200388923A1 (en) Multi-band antenna
WO2014085659A1 (en) Dual-polarized magnetic antennas
Sung Simple inverted‐F antenna based on independent control of resonant frequency for LTE/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 applications
CN215933824U (zh) 天线装置及智能电视
JP2005260382A (ja) ダイポールアンテナ
JP4380587B2 (ja) 分布位相型円偏波受信モジュール及び携帯無線機器
JP4306691B2 (ja) 分布位相型円偏波アンテナ、高周波モジュール及び携帯無線機器
KR100939478B1 (ko) 마이크로 평면 역 지 칩 안테나
KR101096461B1 (ko) 접지면 패치를 이용한 모노폴 칩 안테나
Alsmadi Mobile phone antenna desig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ITACHI METALS,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ITACHI CABLE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40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401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after: Hitachi Metals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Cable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21

Termination date: 201701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