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89590B - 空气调节机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89590B
CN102089590B CN2009801092493A CN200980109249A CN102089590B CN 102089590 B CN102089590 B CN 102089590B CN 2009801092493 A CN2009801092493 A CN 2009801092493A CN 200980109249 A CN200980109249 A CN 200980109249A CN 102089590 B CN102089590 B CN 1020895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guiding panel
generating unit
board
wind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0924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89590A (zh
Inventor
冈孝纪
六角雄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0895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895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895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8959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5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in or on a wal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3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ion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即使在大幅度改变从吹出口吹出的风的方向的情况下,也不会使离子的数量大幅度减少,能有效地将离子送到远方。具体地说,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包括:风向变更板(800),用于改变从吹出口(5)吹出的风(W0)的方向;以及离子产生部(921a),设置在该风向变更板(800)上,并且该空气调节机还设置有导向部(891),当风向变更板(800)定向为相对于风的吹出方向带有角度的倾斜姿势时,该导向部(891)进行保护,以使从吹出口(5)吹出的风(W0)不会直接接触所述离子产生部(921a),并且将沿风向变更板(800)流动的风导向离子产生部(921a)。

Description

空气调节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离子产生部的空气调节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出现了安装有利用放电产生正、负离子的离子产生装置的附加价值高的空气调节机。然而,在利用空气流送出正、负离子的过程中,正、负离子会因与障碍物碰撞而消失。 
因此,离子产生装置在空气调节机中的安装位置优选比设置在空气吹出口的百叶板更靠向下游,通常大多设置在吹出口的稍微上方。但是,在该位置上,当利用百叶板朝向斜下方调整从吹出口吹出的空气流的风向时,由于难以借助空气流送出离子,导致送出的正、负离子数量减少,所以使正、负离子的损失增多。 
如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4-347264号)所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种在百叶板表面上形成有产生离子的离子产生电极的空气调节机已为公众所知。在这种空气调节机中,由于在沿百叶板叶片部的表面流动的空气流的下游不存在妨碍空气流动的障碍物,所以从离子产生电极体产生的正、负离子的数量不会减少,从而可以提高提供正、负离子的效率。 
然而,在上述结构的空气调节机中,当大幅度改变从吹出口吹出的风的风向时,百叶板相对于风的流动方向大幅度倾斜。此时,如果在百叶板表面中的面向风流动方向上游的表面上形成离子产生电极,则由于产生的离子被从吹出口吹出的风向百叶板表面按压,所以正、负离子与百叶板碰撞,使离子数量减少。 
另一方面,在百叶板表面中的面向风流动方向下游的表面上形成离子产生电极的情况下,产生的离子不能顺畅地借助从吹出口吹出的风,从而难以将离子产生电极产生的离子送到远方。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即使在大幅度改变从吹出口吹出的风的风向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将离子送到远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空气调节机包括:风向变更板,能够转动,以改变从吹出口吹出的风的方向;离子产生部,设置在所述风向变更板上;以及导向部,设置于所述风向变更板,将所述风导向所述离子产生部,当所述风向变更板定向为相对于所述风的吹出方向带有角度的倾斜姿势时,所述导向部将沿所述风向变更板流动的风导向所述离子产生部。 
按照上述结构,即使为了设置导向部将风向变更板定向为带有角度,以便相对于风的吹出方向倾斜,也能够借助沿风向变更板流动的风将离子产生部产生的离子顺畅地送到远方。 
具体地说,导向部可以具有离开风向变更板且与风向变更板相对配置的导向板,在导向板和风向变更板之间形成通风通道,所述离子产生部配置在通风通道内。 
按照上述结构,可以在通风通道内的空间中产生离子,并且利用通过通风通道的风,将产生的离子顺畅地导向通风通道的外部。而且,导向部只要具有导向板即可,也可以适当地设置用于支撑导向板的侧壁。 
此外,导向部也可以用管状构件,采用由导向板和侧壁包围离子产生部周围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将管状构件设置在风向变更板上,使管状构件长度方向与风向变更板表面平行,并且将离子产生部配置在管状构件的内部即可。 
导向板优选配置成:当其处于倾斜姿势时,其位于从吹出口吹出的风的流动方向上游的端部,比风向变更板的基端更靠向风的流动方向的下游。由此,可以使导入到导向部内的风量增加,并且使通过导向部的风和在导向部内迂回的风顺畅地合流,从而可以有效地将离子送到远方。 
此外,即使导向板与风向变更板相对倾斜设置,使导向板处于倾斜姿势时位于风的流动方向上游的端部,越朝向上游与风向变更板的距离越大,也可以增加导入到导向部内的风量。 
此外,如果在由导向部形成的通风通道的出口和入口上设置防止手指进入通风通道内的保护构件,则可以防止在离子产生部发生触电,从而可以提高空气调节机的安全性。 
离子产生部只要能够产生由H+(H2O)m(m为任意自然数)表示的正离子和由O2 -(H2O)n(n为任意自然数)表示的负离子中的任意一种离子即可,虽然可以从同一离子产生部交替产生正、负离子,但是优选分别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 
在离子产生部的正离子产生部和负离子产生部分别单独设置的情况下,优选各离子产生部在与沿风向变更板流动的风的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隔开间隔并列配置。由此,可以抑制各离子产生部产生的正、负离子相互接触、反应而消失。 
上述的风向变更板具体可例举设置在所述吹出口前侧的作为外壳一部分的导风面板。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在导风面板内表面的一部分上形成离子产生部和导向部即可。此外,在具有上述导风面板的空气调节机中,风向变更板是辅助百叶板,所述辅助百叶板一边对从吹出口吹出的风进行整流,一边改变上下方向的风向,在风向变更板上设置有离子产生部,并且所述空气调节机还设置有控制部,所述控制部驱动控制所述风向变更板,以根据所述导风面板的姿势来改变所述风向变更板上下方向的角度。 
此外,也可以把由设置在以往空气调节机吹出口上的多个百叶板构成的百叶板组中的至少一个百叶板,作为本发明的风向变更板,来设置离子产生部和导向部。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由于在风向变更板上设置导向部,并且在由导向部形成的通风通道内设置离子产生部,所以即使在将风向变更板定向为相对于风的流动方向带有角度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将离子送到远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单元的立体图。 
图2是导风面板关闭时的室内单元的简要剖视图。 
图3是导风面板向上打开时的室内单元的立体图。 
图4是导风面板向上打开时的室内单元的简要剖视图。 
图5是导风面板向下打开时的室内单元的立体图。 
图6是导风面板向下打开时的室内单元的简要剖视图。 
图7是空气调节机的控制框图。 
图8是表示导风面板的开关机构的室内单元的简要剖视图。 
图9是用于说明限制部中的切换部的动作的图,(a)是初始状态,(b)是向上打开时的状态,(c)是向下打开时的状态。 
图10是用于说明限制部的动作的图,(a)是初始状态,(b)是向上打开时的状态,(c)是向下打开时的状态。 
图11是表示导风面板关闭时的移动部的室内单元的简要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导风面板向上打开时的移动部的室内单元的简要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导风面板向下打开时的移动部的室内单元的简要剖视图。 
图14是限制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15是移动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16是辅助百叶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17是辅助百叶板的分解剖视图。 
图18是离子产生元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9是表示离子产生装置的功能的框图。 
图20是离子产生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1是表示取下导向板状态下的辅助百叶板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22是辅助百叶板的剖视图。 
图23是表示辅助百叶板的其他方式的剖视图。 
图24是表示图4中的辅助百叶板的放大剖视图。 
图25是表示图6中的辅助百叶板的放大剖视图。 
图2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单元的简要剖视图,表示导风面板向上打开时的状态。 
图27是图26中的导风面板向下打开时的室内单元的简要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3外壳 
5吹出口 
20导风面板 
22下轴 
23上轴 
31支撑件 
32杆 
800辅助百叶板 
801转动轴 
803百叶板电动机 
804上构件 
805下构件 
805a开口 
891导向板 
892通风通道 
893保护构件 
910离子产生元件 
920离子产生装置 
921盒 
921a离子产生部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图2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单元。室内单元包括热交换器1和室内风扇2,它们被安装在外壳3内。外壳3做成深度比高度长的箱形,从前面到底面做成弯曲面。在外壳3的上表面上形成吸入口4,在弯曲面上形成吹出口5。 
在外壳3的内部形成从吸入口4到吹出口5的空气通道6,热交换器1和室内风扇2配置在该空气通道6中。在吸入口4和热交换器1之间配置有过滤装置7,用于去除从吸入口4吸入的室内空气中的灰尘。并且设置有对该过滤装置7进行清扫的清扫装置8。 
清扫装置8使过滤装置7在外壳3内移动并通过灰尘去除部9,从而在灰尘去除部9中去除附着在过滤装置7上的灰尘。在外壳3内的前侧,形成从侧面看弯成U形的导向通路10,由电动机、齿轮构成的移动部使过滤装置7沿导向通路10往复移动。在灰尘去除部9中,利用转动刷11从通过的过滤装置7上去掉灰尘,利用吸气风扇使空气沿与过滤装置7大体平行的方向(左右方向)流动,吸引被去掉的灰尘并将其排出。 
在外壳3的弯曲面上设置有开关吹出口5的导风面板20。如图3~图6所示,导风面板20能够向上或向下打开,并设置有开关导风面板20的开关机构。 
导风面板20由弯曲的一块面板制成,导风面板20的宽度做成与外壳3的宽度相等,比吹出口5的宽度宽。在外壳3的前面形成前面板21,以使从前面的中间部分到底面变得更低。由此,在整个宽度方向上形成凹部,在凹部中嵌入导风面板20。在形成凹部的前面板21上形成开口,该开口是吹出口5。因此,导风面板20比吹出口5位于前方,并覆盖吹出口5和吹出口5周围的前面板21。此时,导风面板20为图2所示的关闭状态。 
处于关闭状态时,在导风面板20的前端和后端与外壳3之间形成间隙。如图4、图6所示,当导风面板20开关时,导风面板20的端部进入 到该间隙中。导风面板20碰不到外壳3,可以平滑转动。此外,在向上打开或向下打开时,当导风面板20打开到最大时,通过形成导风面板20的前后端部,使导风面板20的端部与外壳3接触,从而防止吹出的风泄漏。特别是在吹出冷风的情况下,可以防止在外壳3的底面凝结露水。 
这样使导风面板20的外表面构成从外壳3的前面到底面的光滑的弯曲面。也就是说,导风面板20是构成外壳3前面一部分的部件。换句话说,把外壳3的一部分面板作为导风面板20使用。由此,导风面板20与以往的空气调节机上采用的百叶板相比,为总长较长的长面板。 
导风面板20通过以上下轴为中心向不同的方向转动,从而向上下方向中的任意一个方向打开。与外壳3的左右方向平行形成上轴23和下轴22。如图5、6所示,导风面板20在冷气装置运转时绕下轴22向下打开。处于该向下打开的姿势时,导风面板20与吹出口5的下壁相连,利用导风面板20和吹出口5的上壁形成长的喷口。导风面板20把冷风导向斜上方向,使冷风沿屋顶吹出。 
如图3、图4所示,在暖气装置运转时导风面板20绕上轴23向上打开。处于该向上打开的姿势时,导风面板20遮挡住吹出口5的前方,压住向前方吹出的暖风,把暖风导向地面方向。此外,即使在冷风装置运转的初期,也可以使导风面板20成为向上打开的姿势,使冷风吹向地面方向,进行快速制冷。如图2所示,在停止运转时导风面板20成为关闭姿势,覆盖吹出口5,与外壳3成为一体。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吹出口5内设置有纵百叶板24和辅助百叶板800。纵百叶板24在左右方向上改变角度,从而改变左右方向的风向。辅助百叶板800设置在吹出口5的出口部分,位于纵百叶板24的前方,一边根据导风面板20的姿势改变上下方向的角度,来对吹出的风进行整流,一边改变从吹出口5吹出的风W0的上下方向的风向。在本实施方式中,把辅助百叶板800作为风向变更板,在辅助百叶板800上设置有导向部和离子产生部。下面对辅助百叶板800进行详细叙述。 
辅助百叶板800为在左右方向上长的板状,前后端部的尖端比较细。在形成于后端部一侧(基端一侧)左右端部的轴连接部上,固定有轴向 为左右方向的旋转轴801。该旋转轴801配置在形成延伸至吹出口5的空气通道6的上下壁5a、5b中的上壁5a一侧,并且贯通吹出口5的左右侧壁,所述左右侧壁将该旋转轴801支承成转动自如。其中,在旋转轴801的轴端上通过未图示的减速机构连接百叶板电动机803(参照图7),利用控制部41对该百叶板电动机803进行驱动控制。 
如图16~图17所示,辅助百叶板800包括上构件804和下构件805。在辅助百叶板800的内部收容有离子产生装置920。即,通过隔着离子产生装置920来组合上构件804和下构件805,将一个或多个离子产生装置920组装在辅助百叶板800内。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辅助百叶板800内组装有三个离子产生装置920。 
在下构件805上形成有开口805a,从该开口805a露出离子产生装置920的一部分。并且,在从下构件805露出的离子产生装置920部分上形成有离子产生部921a,从该离子产生部921a产生正、负离子。而且,从开口805a露出的离子产生装置920部分和开口805a周围的下构件表面形成为同一平面,使风顺畅地沿下构件表面流动。 
如图18~图20所示,离子产生装置920包括:离子产生元件910、盒921、电源输入连接器922、驱动电路923、高电压产生电路924、正高电压生成电路925和负高电压生成电路926。 
离子产生元件910包括感应电极901、放电电极902和基板903。放电电极902具有针状的前端。基板903包括:贯通孔903a,用于使放电电极902***通过;以及贯通孔903b,用于使基板***部901d的***部分901d2***通过。 
针状的放电电极902被***或压入到贯通孔903a内,并且在贯通基板903的状态下被支撑在基板903上。由此,放电电极902的针状一端向基板903的表面一侧突出,此外,向基板903的背面一侧突出的另一端利用焊锡,能够与导线或布线图形电连接。 
感应电极901的***部分901d2被***到贯通孔903b内,并且在贯通基板903的状态下被支撑在基板903上。此外,向基板903的背面一侧突出的***部分901d2的前端利用焊锡,能够与导线或布线图形电连 接。 
在感应电极901支撑在基板903上的状态下,位于支撑部分901d1和***部分901d2边界的台阶部与基板903的表面抵接。由此,感应电极901的顶板部901a被支撑成相对于基板903保持规定的距离。此外,感应电极901的基板支撑部901e的前端辅助性地与基板903的表面抵接。即,利用基板***部901d和基板支撑部901e,能够相对于基板903对感应电极901在厚度方向上进行定位。 
此外,在感应电极901支撑在基板903上的状态下,放电电极902针状的前端配置成位于圆形贯通孔901b的中心,并且位于贯通孔901b的周向边缘部的厚度(即弯曲部901c的弯曲长度)范围内。 
为了送出正离子和负离子两种极性的离子,将产生正离子的放电电极902的针状前端位置和产生负离子的放电电极902的针状前端位置,分别配置成相互确保规定的距离,并且通过把它们配置成与感应电极901的贯通孔901b中心一致、且在感应电极901的贯通孔901b厚度范围内,从而使感应电极901和放电电极902的针状前端隔着空气空间相对。 
上述离子产生元件910以上述方式配置板状的感应电极901和针状的放电电极902,确保它们之间保持规定的距离,如果向感应电极901和放电电极902之间施加高电压,则在针状的放电电极902的前端产生电晕放电。利用该电晕放电至少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中的任意一种离子,并且将该离子从设置在感应电极901上的贯通孔901b向离子产生元件910的外部送出。再通过送风,能够进一步有效地送出离子。 
在此,正离子是多个水分子凝聚在氢离子(H+)周围的簇离子,表示为H+(H2O)m(m为任意自然数)。此外,负离子是多个水分子凝聚在氧离子(O2 -)周围的簇离子,表示为O2 -(H2O)n(n为任意自然数)。 
此外,如果送出正离子和负离子两种极性的离子,则通过以大体相同数量在空气中产生作为正离子的H+(H2O)m(m为任意自然数)和作为负离子的O2 -(H2O)n(n为任意自然数),使两种离子包围漂浮在空气中的霉菌或病毒的周围,利用此时生成的作为活性基的羟基自由基(·OH)的作用,能够除去浮游霉菌等。 
在上述离子产生装置中,在一个放电电极902的前端产生正电晕放电,从而产生正离子,在另一个放电电极902的前端产生负电晕放电,从而产生负离子。在此,没有特别限定施加的波形,可以使用直流、正负偏置的交流波形或正负偏置的脉冲波形等高电压。电压值选定在能够充分产生放电、且能够生成规定的离子种类的电压区域。 
电源输入连接器922接受作为输入电源的直流电源或家用交流电源的供电。通过电源输入连接器922向驱动电路923提供输入电压,该驱动电路923通过驱动高电压产生电路924使输入电压上升,从而产生高电压。高电压产生电路924的一端与感应电极901电连接。此外,高电压产生电路924通过正高电压生成电路925,相对于感应电极901向产生正离子的针状的放电电极902施加正极性的高电压,另外,通过负高电压生成电路926,相对于感应电极901向产生负离子的针状的放电电极902施加负极性的高电压。 
在盒921的内部收容有:离子产生元件910、电源输入连接器922、驱动电路923、高电压产生电路924、正高电压生成电路925和负高电压生成电路926。为了接受外部输入电源的供电,电源输入连接器922向盒921的外部露出。 
此外,盒921在与离子产生元件910的贯通孔901b相对的壁部上具有孔921a,该孔921a是离子产生部。即,在将离子产生装置920组装在辅助百叶板800内的状态下,离子产生部921a从开口805a向外部露出,向外部送出正、负离子。 
如图21所示,离子产生部的正离子产生部921a和负离子产生部921a分别单独形成,该正离子产生部921a产生正离子,该负离子产生部921a产生负离子,在将各离子产生部921a、921a组装在辅助百叶板800内的状态下,各离子产生部921a、921a在与前后方向A垂直的方向上隔开间隔并列配置。 
此外,在辅助百叶板800上设置有导向部,该导向部进行保护,以使从吹出口5吹出的风W0不会直接接触到离子产生部921a,并且将沿作为风向变更板的辅助百叶板800流动的风导向离子产生部921a。 
如图22所示,导向部具有在离开下构件805的位置上与下构件805相对配置的导向板891,该导向板891覆盖离子产生部921a。换句话说,该导向板891至少比离子产生部921a大。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覆盖盒921大小的导向板891。并且,导向板891和下构件805之间的空间作为通风通道892,使风沿箭头所示的方向流动。 
从下构件805的表面隔开一定的间隔相对配置本实施方式的导向板891。因此,在下构件805的表面弯曲的情况下,导向板891为相同的弯曲形状。由此,沿下构件805平行地形成通风通道892。而且,所谓一定的间隔优选能够确保离开离子产生元件910的电极的空间距离、爬电距离(Creepage Distance)。 
另外,导向板891配置成其风流动方向上游端部891a的位置比辅助百叶板800基端800a的位置更靠向风流动方向的下游。此外,如图23所示,也可以使导向板891与辅助百叶板800相对倾斜,使其风流动方向上游端部891a的形状为:越朝向上游离开辅助百叶板800的距离越大,由此,可以更有效地将风导入到通风通道892内。 
在通风通道892的入口892a和出口892b上设置有保护构件893,用于防止手指进入通风通道892内。本实施方式的保护构件893使用细长木条,在通风通道892的出入口上,该细长木条横跨导向板891和下构件805中间位置的左右方向。 
保护构件893的前后两端部为尖端细的形状,并且做成空气阻力小的形状,以便尽可能地不使流经通风通道892内的风的流动紊乱。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离子产生部921a是在凹部内设置针状的放电电极902,能够使爬电距离变长,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下面对上述结构的辅助百叶板800的动作进行具体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使辅助百叶板800的姿势为朝向上方与上壁5a相接,能够将辅助百叶板800收容在吹出口5内的空间中,并且能够关闭导风面板20。 
在所述导风面板20的下端绕上轴23向前侧打开、处于向上打开姿势的状态下,所述控制部41驱动控制百叶板电动机803,将辅助百叶板 800定向为相对于风的流动方向带有角度的倾斜姿势,来改变风向。此外,在导风面板20的上端绕下轴22向下打开、处于向下打开姿势的状态下,控制部41驱动控制百叶板电动机803,对辅助百叶板800进行定向控制,以使辅助百叶板800与风的流动方向平行。 
更具体地说,在导风面板20处于向上打开姿势的状态下,控制部41控制辅助百叶板800的姿势,以便利用辅助百叶板800来遮挡吹出口5的前方,压住向前方吹出的空气并将其导向下方。另外,在导风面板20处于向上打开姿势的状态下,控制部41控制辅助百叶板800的角度,以使从吹出口5吹出的风吹到辅助百叶板800和导风面板20这两个构件上,从而以两个阶段来改变风向。下面举例说明导风面板20和辅助百叶板800的姿势。而且,在图8、图11、图12和图13中,为了清楚地表示后面叙述的导风面板的移动部和限制部的机构,在图中省略了辅助百叶板。 
图4是在导风面板处于向上打开姿势的状态下,将辅助百叶板800定向为相对于风的流动方向带有角度的例子,图24表示图4的局部放大图。如图所示,如果相对于通过空气通道6从吹出口5向前方吹出的风W0,使辅助百叶板800处于倾斜姿势,则下构件805相对于风W0的流动方向朝向上游方向,风W0直接吹到下构件的表面上。为了借助风的流动将离子产生部921a产生的离子送到远方,优选离子产生部921a形成在直接接触到风的下构件805的表面上。 
但是,在将离子产生部921a设置在下构件805表面上的情况下,如果使辅助百叶板800处于倾斜姿势,则由于朝向下构件805吹出的风将产生的离子的大部分向下构件805的表面按压,可能导致离子消失。 
因此,在本发明中,如图所示,通过设置导向板891来进行保护,以使风W0不会直接吹到离子产生部921a上,并且将通风通道892用作产生离子的空间。此外,吹到通风通道892上游的下构件805部分的风W0改变风向而被导入到通风通道892内,沿辅助百叶板(下构件)的表面将通风通道892内产生的离子送向下游。从通风通道892导出的包含有离子的风W1与利用导向板891的表面或下构件805的表面改变风向的风W2顺畅地合流,从而能够借助风W2有效地将正、负离子送到远 方。此外,可以减少因朝向下构件805吹出的风将产生的离子向下构件805的表面按压而消失的离子的数量。 
图6是在导风面板处于向下打开姿势的状态下,将辅助百叶板800定向为与风W0的流动方向平行的例子,图25表示图6的局部放大图。在该例子中,导风面板20绕下轴22向下转动成为大体水平的姿势。也就是说,处于向下打开姿势时,导风面板20与吹出口5的下壁相连,由导风面板20和吹出口5的上壁5a形成长的喷口。因此,可以利用导风面板20把风导向斜上方,从而可以使风沿屋顶吹向远方。此时,由于辅助百叶板800的下构件805和导向板891定向为与风W0的流动方向平行,所以风W0不会被导向板891遮挡而被导入到通风通道892内,从而起到将离子和吹出口5吹出的空气一起导向远方的作用。 
接着,对用于将导风面板向上打开或向下打开的机构进行说明。在导风面板20的内表面的左右方向的两侧设置有支撑件31。导风面板20装拆自如地安装在支撑件31上。支撑件31通过杆32安装在外壳3上。也就是说,导风面板20通过杆32安装在外壳3上,且能够在外壳3上进行装拆。 
如图5所示,在导风面板20的左右方向两侧设置有在左右方向上滑动自如的爪33。爪33与形成在前后方向上的周壁相对,利用弹簧等压靠构件向周壁压靠。通过把支撑件31夹持在爪33和周壁之间,将导风面板20安装在支撑件31上。通过使爪33向离开周壁的方向滑动,把导风面板20从支撑件31上取下。 
此外,在前后方向上,爪33至少设置在一侧即可。在这种情况下,在另一侧,在导风面板20和支撑件31中的任意一个上设置销,在另一个上形成孔。通过把销嵌入孔中,使导风面板20与支撑件31卡合。在一侧设置爪33的情况下,如果考虑到操作性,则优选设置在后侧。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以在使导风面板20处于向下打开姿势的状态下,边看着爪33边装拆导风面板20。因此,可以容易且可靠地进行装拆作业,而且由于能够边以单手支撑导风面板20边进行作业,所以可以防止导风面板20掉落。 
导风面板20的上轴23设置在支撑件31的前侧,下轴22设置在支撑件31的后侧。上下轴23、22沿左右方向配置,支撑两端以便使上下轴23、22离开支撑件31。上下轴23、22在前后左右方向上位于比吹出口5更靠向外侧、且位于比吹出口5更靠向前方的位置。因此,上下轴23、22不影响从吹出口5吹出的风的流动。 
也可以使支撑件31与导风面板20一体化。杆32直接安装在导风面板20上。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把杆32能够装拆地安装在导风面板20上,使导风面板20能够相对于外壳3进行装拆。 
在空气调节机中,相对于室内单元,在室外还设置有图中没有表示的室外单元。在室外单元中安装有压缩机、热交换器、四通阀以及室外风扇等,利用这些装置和室内的热交换器1形成制冷循环40。并且如图7所示,控制制冷循环40的控制部41设置在室内单元中。由微处理器构成的控制部41根据用户的指令以及检测室温或外界气温的温度传感器等各种传感器42的检测信号,来控制制冷循环40使冷暖气装置运转。此时,控制部41根据冷暖气装置的运转控制开关机构,来开关导风面板20。此外,控制部41定期或根据来自用户的指令来控制清扫装置8对过滤装置7进行清扫。 
如图7所示,开关机构由使导风面板20相对于外壳3离合的移动部50以及在导风面板20移动时限制导风面板20的打开方向的限制部51构成。 
当打开导风面板20时,移动部50使导风面板20向离开外壳3的方向移动。此时,限制部51允许向上打开或向下打开中的任意一种打开方式,通过限制向另一个方向打开,来切换导风面板20的打开方向。如果限制向下打开,则导风面板20向上打开。相反,如果限制向上打开,则导风面板20向下打开。当关闭导风面板20时,移动部50使导风面板20向靠近外壳3的方向移动。 
也就是说,限制部51通过锁住上轴23或下轴22以使其不移动的方式来限制打开的方向。当向下打开时,锁住下轴22。当向上打开时,锁住上轴23。 
此外,限制部51具有使导风面板20保持为关闭姿势的功能。关闭姿势的导风面板20靠近外壳3的前面板21。此时,限制部51锁住上轴23和下轴22。即使施加要把导风面板20拉开的外力,由于两个轴22、23被锁住,所以导风面板20不动。 
作为用于开关导风面板20的驱动源,仅具有用于使导风面板20移动的驱动源即可。而且驱动源使导风面板20进行往复移动的简单动作即可。因此,使导风面板20往复移动的移动部50可以是简单的机构。由此,可以简化开关机构,实现开关机构的小型化。 
如图9、图10所示,限制部51包括:保持上下轴23、22的上下一对挂钩52、53;限制各挂钩52、53的动作来切换打开方向的切换部54;使各挂钩52、53连动来进行动作的连动部55;以及驱动连动部55的驱动部56。如图11~图13所示,移动部50包括:支撑导风面板20的杆32;使杆32从外壳3进出的移动机构部57;以及驱动移动机构部57的驱动部58。 
在外壳3内部设置有左右一对限制部51,该限制部51配置在比吹出口5更靠向左右方向的外侧。如图14所示,在底板60上构成限制部51,并被单元化。底板60被固定在外壳3的内部。 
上挂钩52和下挂钩53被转动自如地支撑在固定轴61上,该固定轴61固定在底板60上。在前面板21上沿上下方向分别形成各挂钩52、53进出的出入口21a。上挂钩52从出入口21a伸出,从下侧挂住上轴23。利用在前面板21上形成的承接台62和上挂钩52夹持上轴23。同样,下挂钩53也从出入口伸出,从下侧挂住下轴22,利用下挂钩53和承接台63夹持下轴22。 
连动部55利用联杆机构能够使各挂钩52、53动作。具体地说,连动部55由上下一对连杆件64、65和连动板66构成。上下连杆件64、65分别连接上下挂钩52、53和连动板66。也就是说,在上连杆件64的一端形成轴64a,该一端的轴64a嵌入上挂钩52的轴孔中。上挂钩52转动自如地支撑在上连件杆64的一端上。关于下连杆件65和下挂钩53也是相同的结构。 
上连杆件64的另一端转动自如地安装在连动板66上。连动板66做成扇形齿轮,在其圆弧面上形成齿。连动板66转动自如地支撑在固定轴67上,该固定轴67突出设置在底板60上。在连动板66上形成一对长槽68,上下连杆件64、65的另一端的轴64b、65b嵌入各长槽68中。各长槽68向以固定轴67为中心的半径方向延伸。各连杆件64、65的另一端的轴64b、65b可以沿半径方向移动,利用长槽68设置间隙。 
利用连动板66的转动,各连杆件64、65在挂钩52、53的固定轴61和连动板66的固定轴67之间连动并移动。因此各挂钩52、53可以绕固定轴61转动。 
驱动部56由多个齿轮69和限制电动机70构成。限制电动机70设置在载物台71上,载物台71安装在底板60上。齿轮69嵌在限制电动机70的电动机轴上,通过多个齿轮69把限制电动机70的驱动力传递给连动板66。如果驱动限制电动机70,则连动板66绕固定轴67转动。 
如图10所示,切换部54引导各连杆件64、65的另一端的轴64b、65b移动。在载物台71上形成限制槽72,两个另一端的轴64b、65b嵌入限制槽72中。利用限制槽72通过使各连杆件64、65进行不同的移动,来决定各挂钩52、53的移动。也就是说,当一边的挂钩52、53移动时,另一边的挂钩52、53被限制而不移动。切换部54根据打开的方向来决定各挂钩52、53的移动。 
限制槽72做成大体コ形。限制槽72由上锁槽72a、中间槽72b、下锁槽72c三个槽构成,三个槽连续地连接在一起。上锁槽72a沿以上连杆件64的一端的轴64a为中心的圆弧形成。下锁槽72b沿以下连杆件65的一端的轴65a为中心的圆弧形成。中间槽72b沿以连动板66的固定轴67为中心的圆弧形成。 
如图9的(a)、图10的(a)所示,当在中间槽72b中有两个另一端的轴64b、65b时,各挂钩52、53分别支撑上下轴23、22,锁住两个轴22、23。将此时的状态作为初始状态。如图9的(b)、图10的(b)所示,当在上锁槽72a中有上连杆件64的另一端的轴64b时,上挂钩52支撑上轴23,并锁住上轴23。下挂钩53从下轴22上脱离。如图9的(c)、 图10的(c)所示,当在下锁槽72c中有下连杆件65的另一端的轴65b时,下挂钩53支撑下轴22,并锁住下轴22。上挂钩52从上轴23上脱离。 
当处于初始状态时,如果连动板66绕顺时针方向转动,则上连杆件64的另一端的轴64b沿上锁槽72a移动。上连杆件64的另一端的轴64b以一端的轴64a为中心沿圆周方向移动。由于上连杆件64不沿半径方向移动,所以一端的轴64a也不移动。因此上挂钩52不转动。另一方面,下连杆件65的另一端的轴65b沿中间槽72b移动。牵引一端的轴65a移动。下挂钩53绕顺时针方向转动。因此,如图9的(b)、图10的(b)所示,解除了下轴22的锁住状态。当处于初始状态时,如果连动板66绕逆时针方向转动,则同样如图9的(c)、图10的(c)所示,解除上轴23的锁住状态。控制部41驱动左右的限制电动机70,以使上述的动作在左右的限制部51中同步。而且,限制电动机70使用步进式电动机,根据打开方向进行正反转。 
在外壳3的内部设置左右一对移动部50,该移动部50配置在比限制部51更靠向左右方向的外侧。如图11~图13所示,杆32的前端从在前面板21上形成的纵向长的孔21b(参照图3)向外侧伸出。在支撑件3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杆32的支承轴80。杆32的前端转动自如地支撑在支承轴80上。支承轴80偏心地位于在前后方向***的靠前一侧。杆32的断面为圆形,由于风吹到上面时容易沿表面流动,所以即使被冷风吹到也不容易凝结露水。此外,杆32为中空结构。因此可以既保持强度又能轻量化,从而可以减轻使杆32移动的电动机的负荷。 
当打开导风面板20时,移动机构部57使杆32的前端向前方移动,当关闭时向后方移动。移动机构部57支撑杆32,作为进行往复移动的移动板81。如图15所示,移动板81做成扇形,转动自如地支撑在固定于底板82上的固定轴83上。底板82固定在外壳3上。 
移动部50也与限制部51一样被单元化。其中,限制部51和移动部50被并排配置在外壳3左右两侧的空间中。如果把两者组合成一个单元,则可以作为开关机构单元使用,这样使安装作业变得容易。此外,由于能够由很少的零件构成移动部50,所以可以使单元实现小型化和薄型化。 因此,可以在有限的空间中装入开关机构,从而能够增加吹出口5的宽度。如果采用大的吹出口5,则宽度方向的送风范围变大,可以把风送到房间的各个角落。 
杆32的后端通过转动轴84转动自如地安装在移动板81的前端附近。在移动板81上形成圆弧槽85。圆弧槽85在以固定轴83为中心的圆弧上形成。在圆弧槽85上形成齿条。驱动部58由开关电动机86和安装在电动机轴上的齿轮87构成。把该齿轮87***到圆弧槽85内,使其与齿条啮合。 
如果驱动开关电动机86,则伴随齿轮87的转动,移动板81绕固定轴83转动,杆32从前面板21进出。如图11所示,在导风面板20为关闭姿势时,移动板81位于后侧。仅杆32的前端从前面板21伸出。这种状态为初始状态。 
当解除下轴22的锁住状态时,如果驱动开关电动机86,则如图12所示,移动板81绕逆时针方向转动。杆32被压出,其前端向前方移动。导风面板20绕上轴23转动而向上打开。此外控制开关电动机86,以使移动板81转动一定角度、例如转动50度。 
当解除上轴23的锁住状态时,如果驱动开关电动机86,则如图13所示,移动板81绕逆时针方向转动。杆32被压出,前端向前方移动。导风面板20绕下轴22转动而向下打开。此时,由于导风面板20以下降的方式打开,所以杆32的前端也缓慢下降并向前移动。在这种情况下,移动板81也仅转动一定角度。 
当导风面板20打开时,如果驱动开关电动机86,使移动板81绕顺时针方向转动,则导风面板20将关闭。利用移动板81的转动,使杆32的后端向后方移动。杆32被拉入外壳3内。伴随此过程,导风面板20以上轴23或下轴22为中心转动。导风面板20靠近外壳3,成为关闭姿势。 
此外,控制部41驱动左右的开关电动机86,使上述的动作在左右的移动部50中同步。开关电动机86使用步进式电动机,根据开关进行正反转。 
在冷暖气装置运转过程中,当导风面板20处于打开姿势时,导风面板20被上下轴23、22中任意一个轴锁住。在此,如果施加外力来强行拉导风面板20,则一个轴被推压(在此为上轴23)。如果上轴23被推压,则上挂钩52将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上连杆件64被向轴线方向推压。轴线方向是连接上连杆件64的一端和另一端的方向。上连杆件64的另一端通过限制槽72按压载物台71。此时,位于上连杆件64的另一端的上锁槽72a的方向和上连杆件64的轴线方向大体垂直。由于载物台71被固定,上连杆件64不向轴线方向移动。来自上连杆件64的力的作用方向与上锁槽72a大体垂直。在上连杆件64的另一端上没有被作用与上锁槽72a的方向平行的力。由此,上连杆件64不沿上锁槽72a移动,阻止了上挂钩52的转动。 
因此,当导风面板20打开时,即使施加外力,通过使连杆件64、65和限制槽72的方向成为垂直的关系,也可以防止锁住状态被解除。由此,可以避免打开的导风面板20被杆32支撑而悬吊着的情况。 
当导风面板20最大限度打开时,与打开的方向无关,杆32的移动量是一定的。但是,由于与导风面板20相对的杆32的前端位置是偏心的,所以如图4、图6所示,在向上打开和向下打开时打开角度不同。向上打开时的打开角度比向下打开时的打开角度大。也就是说,从打开时的中心到支点的距离越近,打开的角度就越大。中心是上轴23或下轴22,支点是杆32前端的位置。由于杆32安装成靠近上轴23,所以向上打开的打开角度大,向下打开的打开角度小。 
当冷气装置运转时向下打开,如果打开角度大,则导风面板20降到比水平线低。这使冷风在水平方向流动,不产生朝向屋顶的气流。冷风到达的距离变短,冷风直接吹到人。因此,在向下打开时希望打开的角度小。当暖气装置运转时向上打开,如果打开角度小,暖风的出口变窄。吹到导风面板20返回的暖风没有其他流动方向,与吹出的暖风碰撞而使流动紊乱。其结果向地面方向吹出的风速变弱,使暖风不能到达地面。 
这样就不能在冷暖气装置运转时有效地进行送风,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能力。但是,如上所述,通过使向上打开的打开角度变大,向下打开的打开角度变小,当冷气装置运转时可以使冷风吹向屋顶,当暖气 装置运转时可以使暖风的出口扩宽,从而形成顺畅的暖风气流。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空气调节机的最大能力。 
空气调节机通过用户操作遥控器时的指令、或当到了定时器的设定时间时,使冷暖气装置运转。控制部41控制制冷循环40,并且控制导风面板20和辅助百叶板800的打开和关闭。此时,控制部41使移动部50和限制部51连动。 
在冷暖气装置运转时,控制部41按照预定的时间,开始或停止对限制电动机70和开关电动机86的驱动。而且,开始或停止对辅助百叶板800的百叶板电动机803的驱动。也就是说,连续控制各电动机70、86和803。 
辅助百叶板800的动作时间是在打开导风面板20之后,再转动打开辅助百叶板800,并且是在关闭导风面板的动作之前,转动关闭辅助百叶板800。当快速制冷时,导风面板20绕上轴转动暂时成为向上打开姿势之后,再经由关闭姿势切换成绕下轴转动向下打开姿势,此时,连续控制辅助百叶板800以使其在导风面板20进行打开动作之后,再进行打开动作,并且在导风面板20进行关闭动作之前转动关闭。 
此外,控制部41在开始运转之前进行初始化动作。也就是说,控制部41判断运转停止时的导风面板20的位置,在没有处于初始状态时,作为初始化动作使移动部50和限制部51动作,以使其成为初始状态。当开始运转时处于初始状态,则不进行初始化动作,直接开始运转。此外,导风面板20处于关闭姿势时是初始状态,导风面板20的打开角度与移动部50和限制部51的各构件的状态具有关联性。 
如图11所示,用于检测导风面板20位置的位置检测传感器90设置在移动部50上。而且,位置检测传感器90设置在左右的移动部50上。位置检测传感器90为限位开关。在外壳3内把位置检测传感器90安装在移动部50的底板82上。位置检测传感器90配置成靠近处于初始状态的移动板81。在处于初始状态时,安装在移动板81上的杆32与位置检测传感器90接触。因此,位置检测传感器90检测出导风面板20处于初始状态,即,处于关闭姿势。 
另外,位置检测传感器90也可以直接检测导风面板20的位置,且并不限定于限位开关等接触式传感器,也可以采用光传感器、摄像机等非接触式传感器。 
控制部41根据位置检测传感器90的检测信号,来判断导风面板20是否处于初始状态。通常,运转停止时导风面板20处于关闭姿势,移动部50和限制部51也处于初始状态。但是,当由于某种情况导致没有处于初始状态时,控制部41根据来自位置检测传感器90的检测信号判断出没有处于初始状态。控制部41进行初始化动作,强制性地使其成为初始状态。 
以往,把导风面板20从最大打开状态到关闭状态(初始状态)的时间作为初始化时间预先进行存储,当冷气装置或暖气装置开始运转时,必须在初始化时间内进行关闭导风面板20的初始化动作,再使冷气装置或暖气装置等进行正常运转。但是,在这种以往的初始化动作中,由于即使在冷气装置或暖气装置等开始运转时处于初始状态,也必须在初始化时间内进行初始化动作,所以转移到冷气装置或暖气装置的正常动作需要时间。 
如本实施方式这样,由于通过设置位置检测传感器90,可以检测当运转开始时导风面板20是否处于初始状态,所以当运转开始、导风面板20处于初始状态时,可以不进行初始化动作,而直接进行冷气装置或暖气装置的运转。 
当运转开始、导风面板20没有处于初始状态时,则进行初始化动作,当位置检测传感器90检测出处于初始状态时,可以终止初始化动作,转移到冷气装置或暖气装置的运转。此外,即使导风面板20没有处于最大打开状态,而处于稍稍打开状态或打开到中间左右的状态,也进行初始化动作,由于当位置检测传感器90检测出处于初始状态时终止初始化动作,所以不必在初始化时间的期间内一直都进行初始化动作,就可以转移到冷气装置或暖气装置的运转。 
如上所述,通过利用来自位置检测传感器90的检测结果,可以减少初始化动作所需要的时间,从而可以快速地转移到正常运转。而且,在 位置检测传感器90没有检测出导风面板20处于初始状态的情况下,不进行打开导风面板20的动作,而只进行关闭动作。 
此外,即使以规定时间进行了初始化动作,位置检测传感器90还没有检测出导风面板20成为初始状态的情况下,也可以暂时使导风面板20成为完全打开状态(导风面板最大打开状态)(通过仅以从关闭状态成为完全打开状态所需要的时间来进行打开动作,成为完全打开状态),并且使辅助百叶板成为关闭状态,此后,使导风面板20成为关闭状态。在即使进行了该动作,位置检测传感器90还不能检测出导风面板20成为初始状态的情况下,将其作为动作不正常来进行错误显示。 
此外,当把空气调节机的插头最初连接到家用电源上时,或者当因停电等对空气调节机的供电中途被切断等情况下,由于需要使辅助百叶板800成为关闭状态,所以首先把导风面板20打开到至少使辅助百叶板800成为能够转动的状态(例如把导风面板20打开到完全打开状态),在使辅助百叶板800成为关闭状态后,再使导风面板20成为初始状态。 
在初始状态下,如图11所示,在移动部50中,移动板81位于后侧的位置。如图8、图10的(a)所示,在限制部51中,上下连杆件64、65的另一端的轴64b、65b位于中间槽72b中。 
如果开始暖气装置的运转,则控制部41首先驱动限制部51的限制电动机70。通过该驱动使连动板66绕顺时针方向转动。上连杆件64以一端为中心转动。通过下连杆件65的另一端的轴65b沿中间槽72b移动,来向上拉下连杆件65。下挂钩53绕顺时针转动,解除下轴22的锁住状态。 
控制部41以稍晚于限制电动机70的启动时间来驱动移动部50的开关电动机86。开关电动机86的启动时间是在下挂钩53从下轴22上脱开后。也就是说,当到达了规定的第一时间时,控制部41使限制电动机70停止。如图10的(b)所示,该第一时间是根据上连杆件64的另一端的轴64b到达上锁槽72a的终点的时间来确定的时间。限制电动机70停止后,控制部41驱动开关电动机86。 
通过驱动开关电动机86,移动板81绕逆时针方向转动。杆32被压 向前方,导风面板20向离开外壳3的方向移动。导风面板20绕上轴23打开。如果到达设定的打开角度,则控制部41使开关电动机86停止。此外,可以从开关电动机86的步数计算出打开角度。 
控制部41以一定时间驱动开关电动机86,如果到达第二时间,则使开关电动机86停止。此时,达到图12所示的最大打开角度。导风面板20成为向上打开姿势,使暖风吹向地面。 
此后,控制部41对百叶板电动机803进行动作控制,使辅助百叶板800进行打开动作直到到达规定的角度为止,从而使暖风吹向地面。 
在冷气装置运转的情况下,控制部41也在同样的时间控制限制电动机70和开关电动机86。但是,限制电动机70向与暖气装置运转时相反的方向转动。开关电动机86向与暖气装置运转时相同的方向转动。 
如果到达驱动一定时间后的第二时间则开关电动机86停止。此时,到达图13所示的最大打开角度。导风面板20成为向下打开姿势,使冷风吹向屋顶。此后,控制部41对百叶板电动机803进行动作控制,使辅助百叶板800进行定向动作以使其与风的流动方向平行,从而使冷风吹向屋顶。 
如果冷暖气装置运转结束,则控制部41首先使百叶板电动机803动作,从而使辅助百叶板800进行关闭动作。接着,驱动开关电动机86。杆32被拉回,导风面板20靠近外壳3。如果到达规定的第三时间,则控制部41使开关电动机86停止。此时如图11所示,导风面板20成为关闭姿势,移动板81位于后侧的位置。也就是说,第三时间是根据移动板81返回到初始状态时的时间来确定的时间。此外,位置检测传感器90检测移动板81已返回到初始状态的情况。第三时间也可以对应于该检测的时间。 
此后,控制部41驱动限制电动机70。例如,在暖气装置运转的情况下,从图10的(b)所示的状态变化到图10的(a)所示的状态。下挂钩53转动使下轴22被锁住。如果达到规定的第四时间,则控制部41使限制电动机70停止。第四时间是根据下连杆件65另一端的轴65b从上锁槽72a和中间槽72b的连接位置到达中间槽72b和下锁槽72c的连 接位置的时间来确定的时间。 
第二实施方式
图26、图27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单元的简要剖视图,图26表示导风面板处于向上打开姿势的状态,图27表示导风面板处于向下打开姿势的状态。 
本实施方式没有采用辅助百叶板,而是通过改变导风面板20的姿势来改变风向,把导风面板作为风向变更板来设置离子产生部和导向部,这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如图26、图2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导风面板20下端部的背面上安装有离子产生装置920,使离子产生部921a露出,并且与离子产生部921a相对且隔开一定间隔配置有作为导向部的导向板891。 
在上述结构中,如图26所示,当导风面板20成为向上打开姿势时,离子产生装置920位于导风面板20的前端部,导风面板20相对于通过空气通道6从吹出口5向前方吹出的风W0成为倾斜的姿势。导向板891进行保护,以使风W0不会直接吹到离子产生部921a,并且使吹到比导向板891更靠向上游的导风面板20部分的风W0改变风向,被导入到通风通道892内,将通风通道892内产生的离子沿辅助百叶板(下构件)的表面送向下游。 
从通风通道892导出的包含有离子的风W1与利用导向板891的表面或下构件805的表面改变了风向的风W2合流,从而能够有效地借助风W2将正、负离子送到远方。 
另一方面,如图27所示,当导风面板20成为向下打开姿势时,离子产生装置920位于导风面板920的后端部,由于导风面板20的背面和导向板891定向为与风W0的流动方向平行,所以风W0不会被导向板891遮挡,而是被导入到通风通道892内,从而起到将离子和吹出口5吹出的空气一起导向远方的作用。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多种修改和变更。例如,也可以将由设置在以往空气调节机吹出口上的多个百叶板构成的百叶板组中的至少一个百叶板作为 本发明所述的风向变更板,来设置离子产生部和导向部。 
此外,离子产生元件也可以仅产生负离子或正离子。或者也可以是臭氧产生元件。 
此外,在实施方式中,虽然说明的是采用分离式空调作为空气调节机,但是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空气净化机的风向变更板,以及利用汽化热来吹出冷风的冷风扇的风向变更板等。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可以有效地应用于通过冷暖气装置运转来吹出调节后空气的空气调节机。 

Claims (8)

1.一种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向变更板,能够转动,以改变从吹出口吹出的风的方向;
离子产生部,设置在所述风向变更板上;以及
导向部,设置于所述风向变更板,将所述风导向所述离子产生部,
当所述风向变更板定向为相对于所述风的吹出方向带有角度的倾斜姿势时,所述导向部将沿所述风向变更板流动的风导向所述离子产生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具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离开所述风向变更板且与所述风向变更板相对配置,在所述导向板和所述风向变更板之间形成通风通道,所述离子产生部配置在所述通风通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配置成:其位于从所述吹出口吹出的风的流动方向上游的端部,比所述风向变更板的基端更靠向风的流动方向的下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与所述风向变更板相对倾斜设置,使位于所述风的流动方向上游的所述导向板的端部,越朝向上游与所述风向变更板的距离越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风通道的出口和入口上设置有保护构件,所述保护构件用于防止手指进入通风通道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产生部的正离子产生部和负离子产生部分别单独设置,所述正离子产生部产生由H+(H2O)m表示的正离子,m为任意自然数,所述负离子产生部产生由O2 -(H2O)n表示的负离子,n为任意自然数,在与沿所述风向变更板流动的风的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各离子产生部隔开间隔并列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吹出口的前侧设置有作为外壳一部分的导风面板,所述风向变更板是辅助百叶板,所述辅助百叶板一边对从所述吹出口吹出的风进行整流,一边改变上下方向的风向,所述空气调节机还设置有控制部,所述控制部驱动控制所述风向变更板,以根据所述导风面板的姿势来改变所述风向变更板上下方向的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向变更板是设置在所述吹出口前侧的、作为外壳一部分的导风面板,在所述风向变更板内表面的一部分上设置有所述离子产生部和导向部。
CN2009801092493A 2008-07-02 2009-04-15 空气调节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895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73446A JP4382860B1 (ja) 2008-07-02 2008-07-02 空気調和機
JP2008-173446 2008-07-02
PCT/JP2009/057619 WO2010001651A1 (ja) 2008-07-02 2009-04-15 空気調和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89590A CN102089590A (zh) 2011-06-08
CN102089590B true CN102089590B (zh) 2013-09-18

Family

ID=41465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0924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89590B (zh) 2008-07-02 2009-04-15 空气调节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000251A1 (zh)
EP (1) EP2292987A1 (zh)
JP (1) JP4382860B1 (zh)
CN (1) CN102089590B (zh)
WO (1) WO201000165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15322B2 (ja) * 2008-08-22 2012-08-29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4603085B1 (ja) * 2009-07-31 2010-12-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空気調節装置
WO2012032368A1 (en) 2010-09-07 2012-03-15 Krisada Kampanatsanyakorn Multi-tier redox flow cell stack of monopolar cells with juxtaposed sideway extended bipolar intercell interconnects on every tier of the stack
CN102620399B (zh) * 2011-01-30 2013-12-11 昌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空调装置
CN102620400B (zh) * 2011-01-30 2013-12-11 昌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空调装置
JP5365675B2 (ja) * 2011-09-30 2013-12-1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室内機
US9387271B2 (en) 2012-01-26 2016-07-12 Tim Zwijack Techniques for infusing ion clusters into a target environment
KR102076660B1 (ko) * 2012-06-21 2020-02-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1936749B1 (ko) 2012-09-28 2019-01-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식 이온 발생 장치
CN104075376B (zh) * 2013-03-29 2017-06-06 海尔集团公司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KR102040800B1 (ko) * 2013-04-11 2019-12-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블레이드 체결구조 및 이를 갖는 공기조화기
CN103322661B (zh) * 2013-06-20 2016-11-0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出风口导风结构、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4296353B (zh) * 2013-07-15 2017-06-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风口结构及空调器
CN105474484B (zh) * 2013-10-02 2017-05-17 夏普株式会社 离子发生装置和电气设备
CN104896707B (zh) * 2014-03-05 2018-09-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管机出风口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4548183B (zh) * 2014-12-31 2017-11-17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离子除菌装置及冰箱
WO2016133261A1 (ko) * 2015-02-18 2016-08-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JP6648988B2 (ja) * 2015-06-02 2020-02-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WO2017187682A1 (ja) * 2016-04-27 2017-11-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イオン発生装置、イオン発生装置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CN105783227B (zh) * 2016-05-11 2019-04-3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风道组件、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7940547B (zh) * 2016-10-13 2023-08-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壁挂机导风板及其调控方法及壁挂式空调机
CN107525142B (zh) * 2017-08-30 2023-05-3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柜机及其控制方法
JP6878207B2 (ja) * 2017-08-30 2021-05-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108317612A (zh) * 2018-03-20 2018-07-2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JP7319767B2 (ja) * 2018-09-14 2023-08-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風向き変更部材
JP7233311B2 (ja) * 2019-06-11 2023-03-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13091129B (zh) * 2020-01-09 2024-06-28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风板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4581638U (zh) * 2021-02-07 2021-11-02 深圳市安拓浦科技有限公司 壁挂式空气净化机
CN117873246B (zh) * 2024-03-11 2024-05-17 河南才鸿电力安装有限公司 一种配电房环境参数智能监控***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1118A (zh) * 2000-08-28 2004-10-27 ���չ�˾ 空气改质机器及使用于此的离子产生装置
JP2004347264A (ja) * 2003-05-23 2004-12-09 Sharp Corp 送風装置、ルーバ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節装置
JP2005156027A (ja) * 2003-11-26 2005-06-16 Sharp Corp 空気調和機、ファンヒータおよび抗原性物質を失活させる方法
CN1675504A (zh) * 2002-08-05 2005-09-28 夏普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机
CN1685179A (zh) * 2002-09-25 2005-10-19 夏普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847737A (zh) * 2000-08-28 2006-10-18 夏普公司 空气改质机器及使用于此的离子产生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3811A (en) * 1894-01-30 Machine for sharpening plowshares
US4262815A (en) * 1980-03-10 1981-04-21 Klein Gerald B Conical can end with a gate and opening tab at the cone apex
JP2993412B2 (ja) * 1995-11-20 1999-12-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吹出口及び該吹出口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
AU781782B2 (en) * 2000-05-18 2005-06-1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terilization method, ion generating element, ion generating device, and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KR100909870B1 (ko) * 2004-07-14 2009-07-30 다이킨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공기 조화기의 실내기
ATE437298T1 (de) * 2005-09-08 2009-08-1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Aufnahmematerial für verunreinigungskontrollelement und verunreinigungskontrollvorrichtung
JP4759430B2 (ja) * 2006-04-13 2011-08-31 株式会社コガネイ 除電装置および放電モジュール
JP4033885B2 (ja) * 2006-09-11 2008-01-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1118A (zh) * 2000-08-28 2004-10-27 ���չ�˾ 空气改质机器及使用于此的离子产生装置
CN1847737A (zh) * 2000-08-28 2006-10-18 夏普公司 空气改质机器及使用于此的离子产生装置
CN1675504A (zh) * 2002-08-05 2005-09-28 夏普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机
CN1685179A (zh) * 2002-09-25 2005-10-19 夏普株式会社 空调机
JP2004347264A (ja) * 2003-05-23 2004-12-09 Sharp Corp 送風装置、ルーバ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節装置
JP2005156027A (ja) * 2003-11-26 2005-06-16 Sharp Corp 空気調和機、ファンヒータおよび抗原性物質を失活させ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92987A1 (en) 2011-03-09
US20110000251A1 (en) 2011-01-06
CN102089590A (zh) 2011-06-08
JP2010014307A (ja) 2010-01-21
WO2010001651A1 (ja) 2010-01-07
JP4382860B1 (ja) 2009-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89590B (zh) 空气调节机
CN102472511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1821556B (zh) 空气调节机
CN101755173B (zh) 空气调节机
CN103797310B (zh) 空调室内机
CN104220760B (zh) 送风装置、离子送出装置、电气设备以及遥控器保持结构
CN101688680A (zh) 空气调节机
CN102301188A (zh) 吊顶式空气调节器
CN103299136B (zh) 过滤器保持装置、过滤器清扫装置和空气调节机
CN102483248A (zh) 空气调节机
CN102124275A (zh) 空调机
CN102483254A (zh) 空气调节机
CN103250006A (zh) 过滤器保持装置、过滤器清扫装置和空气调节机
JP2008133969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3299135A (zh) 过滤器保持装置、过滤器清扫装置和空气调节机
CN103712324A (zh) 空调室内机
EP4095445A1 (e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CN101737854A (zh) 空调机
EP3835679B1 (en) Air conditioner
CN101179161B (zh) 空调器的接线板
JP2004069176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KR20200095232A (ko) 공기조화기
CN206372947U (zh) 一种智能化白炭黑超微粉碎除铁装置
KR20200111571A (ko) 공기조화기
KR102469227B1 (ko) 공기조화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18

Termination date: 2019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