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53327A - 透镜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透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53327A
CN102053327A CN2010102943562A CN201010294356A CN102053327A CN 102053327 A CN102053327 A CN 102053327A CN 2010102943562 A CN2010102943562 A CN 2010102943562A CN 201010294356 A CN201010294356 A CN 201010294356A CN 102053327 A CN102053327 A CN 1020533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holding frames
fulcrum
installation portion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9435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藤真澄戴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0533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33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3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permitting adjust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6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using retaining rings or sprin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透镜装置,其能够简单地进行透镜倾斜度的调整。将支点部(114)摆动自如地支承于支点支承部(140)的透镜保持框(F1)通过第1螺纹件(142)将第1连结部(118)拧紧于透镜镜身(12),通过第2螺纹件(144)将第2连结部(124)拧紧于透镜镜身(12)。第1螺纹件(142)配置于从支点支承部(140)顺时针旋转90°的位置,第2螺纹件(144)配置于从支点支承部(140)逆时针旋转90°的位置。透镜保持框(F1)通过拧入第1螺纹件(142)绕X轴倾动,通过拧入第2螺纹件(144)绕Y轴倾动。通过调整第1螺纹件(142)和第2螺纹件(144)的螺合量来调整第1透镜(L1)的倾斜度。

Description

透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镜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备透镜倾斜度调整功能的透镜装置。
背景技术
透镜装置为了发挥所希望的光学性能,需要不倾斜地安装各透镜。为此,透镜装置优选在装配时能够调整透镜的倾斜度。
作为这种具备透镜倾斜度调整机构的透镜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透镜装置:在镜筒主体外周面的至少3个部位配置调整销,若使该调整销旋转,则使透镜保持部件沿光轴方向变位,从而可以调整透镜的倾斜度。
并且,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如下内容:至少设置3个相对于镜筒主体可变更姿势地支承透镜保持框的支承部,其中一个支承部设成用球面支承的结构,剩下的支承部设成可调整透镜保持框和镜筒主体的间隔地支承的结构,调整该透镜保持框和镜筒主体的间隔来调整透镜的倾斜度。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04-16386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2007-279525号公报
在透镜倾斜度的调整中,例如用激光自动准直仪来检测透镜的倾斜度,根据其检测结果来修正透镜的倾斜度,但在以往的调整机构中存在如下缺点:在算出各调整部件的调整量(在专利文献1中是各调整销的旋转量,在专利文献2中是各支承部的间隔)上花费时间,必须多次微调的同时修正倾斜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地进行透镜倾斜度调整的透镜装置。
第一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如下透镜装置,将保持有透镜的透镜保持框嵌入到设于圆筒形状的镜身内部的透镜安装部,从而将所述透镜安装到所述镜身,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突起部,从所述透镜保持框的外周部突出而形成,若将所述透镜保持框收容到所述透镜安装部,则前端部抵接于所述透镜安装部的圆筒内周面,并将所述透镜保持框的光轴位置保持成与所述圆筒内周的中心位置大致一致;支点部,从所述透镜保持框的外周部突出而形成;第1连结部,从所述透镜保持框的外周部突出而形成为凸缘状,配置于以所述透镜保持框的中心为旋转中心从所述支点部向一方向旋转90°的位置;第1贯穿孔,在所述第1连结部与所述透镜的光轴平行形成;第2连结部,从所述透镜保持框的外周部突出而形成为凸缘状,配置于以所述透镜保持框的中心为旋转中心从所述支点部向另一方向旋转90°的位置;第2贯穿孔,在所述第2连结部与所述透镜的光轴平行形成;支承部,设置于所述透镜安装部,并将所述支点部支承为摆动自如;第1螺纹孔,与所述第1贯穿孔对应而设置于所述透镜安装部的与所述透镜的光轴垂直的端面;第1螺纹件,穿过所述第1贯穿孔而螺合于所述第1螺纹孔,并将所述透镜保持框连结于所述透镜安装部;第1弹簧部件,在内周部穿过所述第1螺纹件而配置于所述第1连结部与所述透镜安装部的端面之间,将所述第1连结部向远离所述透镜安装部的端面的方向加力;第2螺纹孔,与所述第2贯穿孔对应而设置于所述透镜安装部的与所述透镜的光轴垂直的端面;第2螺纹件,穿过所述第2贯穿孔而螺合于所述第2螺纹孔,并将所述透镜保持框连结于所述透镜安装部;以及第2弹簧部件,在内周部穿过所述第2螺纹件而配置于所述第2连结部与所述透镜安装部的端面之间,将所述第2连结部向远离所述透镜安装部的端面的方向加力,调整所述第1螺纹件相对于所述第1螺纹孔的螺合量及所述第2螺纹件相对于所述第2螺纹孔的螺合量,从而能够调整所述透镜光轴的倾斜度。
根据本发明,若使第1螺纹件螺合于第1螺纹孔,则透镜保持框根据其螺合量以支承于支承部的支点部为支点倾动。同样,若使第2螺纹件螺合于第2螺纹孔,则透镜保持框根据其螺合量以支承于支承部的支点部为支点倾动。在此,因为第1螺纹孔设置于从支点部向一方向旋转90°的位置,第2螺纹孔设置于从支点部向另一方向旋转90°的位置,所以若使第1螺纹件螺合于第1螺纹孔,则透镜保持框绕通过支点部和第2螺纹孔的直线倾动,若使第2螺纹件螺合于第2螺纹孔,则透镜保持框绕通过支点部和第1螺纹孔的直线倾动。即在本发明中,透镜保持框绕正交的2轴倾动。由此,能够简单地算出调整倾斜度时所需的调整量(螺合量),并且能够简单地进行倾斜度调整。
第二发明为了实现所述目的,在第一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透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点部从所述透镜保持框的外周部突出而形成为凸缘状,所述支承部从前后以球面夹持所述支点部而将所述支点部支承为摆动自如。
根据本发明,支点部从透镜保持框的外周部突出而形成为凸缘状,支承部从前后用球面夹持支点部而将支点部支承为摆动自如。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精度良好地将支点部支承为摆动自如。
第三发明为了实现所述目的,在第一或第二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透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的前端面以与将所述透镜保持框的中心作为中心的球的表面相同的曲率形成。
根据本发明,突起部以与将透镜保持框的中心作为中心的球的表面相同的曲率形成。由此,不会引起偏芯而可使透镜保持框高精度地倾动。
第四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一、第二或第三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透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所述支点部、所述第1连结部及所述第2连结部一体形成于所述透镜保持框。
根据本发明,突起部、支点部、第1连结部及第2连结部一体形成于透镜保持框。由此,能够减少零件件数。
第五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一、第二、第三或第四发明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透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是安装于所述镜身前端的第1透镜。
根据本发明,第1透镜安装成可调整倾斜度。第1透镜因为其倾斜度带来的对光学性能的影响最大,所以通过无倾斜地安装,能够制造质量稳定的透镜装置。
根据本发明,能够简单地进行透镜倾斜度的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透镜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2是第1透镜的装配展开图。
图3是透镜安装部的立体图。
图4是包括透镜保持框的第1透镜的主视图。
图5是包括透镜保持框的第1透镜的侧视图。
图6是引导销的放大图。
图7是按压板的立体图。
图8是放大透镜保持框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9是临时组装第1透镜的透镜镜身的主视图。
图中:10-透镜装置,L1-第1透镜,L2-第2透镜,L3-第3透镜,L4-第4透镜,F1~F4-透镜保持框,12-透镜镜身,14-光圈装置,16-第1固定筒,18-第2固定筒,20-第1旋转筒,22-第2旋转筒,34-凸轮销,36-直进槽,38-凸轮槽,68-凸轮销,70-直进槽,72-凸轮槽,100-透镜安装部,102-安装基准面,104-引导面,106-第1凹部,108-第2凹部,110-引导销,110A-引导销的前端面,112-法兰部,114-支点部,16F、116B-抵接部,118-第1连结部,120-第1突起部,122-第1贯穿孔,124-第2连结部,136-第2突起部,128-第2贯穿孔,130-备用支承部,132-备用突起部,134-备用贯穿孔,140-支点支承部,142-第1螺纹件,144-第2螺纹件,146-第1螺纹孔,148-第2螺纹孔,150-按压板,152-后侧支承销,154-后侧抵接部,156-按压板固定螺纹件,158-孔,160-按压板固定螺纹孔,162-前侧支承销,164-前侧抵接部,166-第1收容孔,168-第1螺旋弹簧,170-第2收容孔,172-第2螺旋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透镜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叙述。
<整体结构>
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透镜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该图所示的透镜装置10是具备聚焦机构、变焦机构及光圈机构的监控摄像机用的透镜装置,在其透镜镜身12的内部沿着摄影光轴O从前侧依次配置有第1透镜L1、第2透镜L2、第3透镜L3、第4透镜L4。并且,在第2透镜L2与第3透镜L3之间装入光圈装置14。
另外,该图中,各透镜L1~L4被记载为一片透镜,但是各透镜L1~L4至少由一片透镜所构成。
第1透镜L1和第3透镜L3为固定透镜,分别保持于透镜保持框F1、F3并固定安装于透镜镜身12内的规定位置。
另一方面,第2透镜L2和第4透镜L4为移动透镜,分别保持于透镜保持框F2、F4并在透镜镜身12内沿着摄影光轴O前后移动自如地安装。透镜装置10通过使第2透镜L2移动来进行变焦,并通过使第4透镜L4移动来进行聚焦。
透镜镜身12主要由如下部件构成:第1固定筒16、连接于该第1固定筒16的后端同轴上的第2固定筒18、转动自如地设置于第1固定筒16的外周部的第1旋转筒20、以及转动自如地设置于第2固定筒18的外周部的第2旋转筒22。
第1固定筒16形成为圆筒形状,在其前端外周形成有法兰部16A。在该第1固定筒16的前端部的内周形成有透镜安装部100,第1透镜L1安装于该透镜安装部100。另外,对于该第1透镜L1的安装结构在下面进行详细的叙述。
第1旋转筒20形成为圆筒形状,在其前端外周形成有法兰部20A。该第1旋转筒20的内径对应于第1固定筒16的外径而形成。第1旋转筒20通过将其内周部嵌入第1固定筒16的外周部,从而滑动自如地支承第1固定筒16的外周部。
并且,在该第1旋转筒20的内周部后端,在周向3个部位突出形成有销26。该3根销26卡合于沿着周向形成于第1固定筒16的外周部后端的引导槽28。第1旋转筒20通过该3根销26卡合于引导槽28来限制轴向的移动,并绕第1固定筒16的外周部转动自如地被支承。
并且,在该第1旋转筒20的前端面形成有以摄影光轴O为中心具有规定内径的环状凹部30。在该凹部30嵌入有形成为环状的波形弹簧32。若第1旋转筒20装载于第1固定筒16的外周部,则波形弹簧32抵接于第1固定筒16的法兰部16A的后端面,并将彼此的法兰部16A、20A向沿着轴向远离的方向加力。由此,使第1旋转筒20旋转时,能够赋予一定的转矩,并能够带来良好的操作感。
第2透镜L2收容于第1固定筒16的内周部。在保持该第2透镜L2的透镜保持框F2的外周部以等间隔(120°间隔)配置有3根凸轮销34。在第1固定筒16的周面与摄影光轴O平行形成有该3根凸轮销34各自卡合的3个直进槽36。并且在第1旋转筒20的内周面以规定轨迹形成有该3根凸轮销34各自卡合的3个凸轮槽38。第2透镜L2在该3根凸轮销34分别卡合于形成在第1固定筒16的3个直进槽36且同时卡合于形成在第1旋转筒20的内周面的3个凸轮槽38的状态下收容于第1固定筒16的内周部。由此,若使第1旋转筒20旋转,则在3根凸轮销34、凸轮槽38以及直进槽36的作用下,第2透镜L2沿着摄影光轴O前后移动。
第2固定筒18形成为圆筒形状,在其前端外周形成有法兰部18A。第2固定筒18通过将该法兰部18A用镜身固定螺纹件40拧紧在第1固定筒16的后端面而连结于第1固定筒16的后端同轴上。为此,在第1固定筒16的后端面与摄影光轴O平行形成有用于使镜身固定螺纹件40螺合的螺纹孔42,在第2固定筒18的法兰部18A与摄影光轴O平行贯穿形成有用于穿过镜身固定螺纹件40的孔44。该螺纹孔42和孔44在以摄影光轴O为中心的同心圆上的3个部位以等间隔配置,第2固定筒18在3个部位被拧紧而固定于第1固定筒16的后端面。
在第2固定筒18的前端面形成有第1嵌合部46和第2嵌合部48。第1嵌合部46作为以摄影光轴O为中心的圆环状的凹部形成,其内径对应于第1旋转筒20的外径而形成。第2嵌合部48作为以摄影光轴O为中心的圆环状的凹部形成于第1嵌合部46的底部,其内径对应于第1固定筒16的外径而形成。其结果,若将第2固定筒18连结于第1固定筒16,则第1固定筒16的后端部嵌合于第2嵌合部48内侧的同时,第1旋转筒20的后端部嵌合于第1嵌合部46的内侧。
第3透镜L3嵌入在第2嵌合部48的内侧,若将第2固定筒18连结于第1固定筒16,则在第1固定筒16的后端面与第2嵌合部48的底面之间夹持透镜保持框F3而固定于规定位置。
另外,为了使透镜保持框F3的固定可靠,构成为如下:在透镜保持框F3与第1固定筒16的后端面之间配置有形成为环状的弹簧部件,利用该弹簧部件,将透镜保持框F3压紧在第2嵌合部48的底面。
并且,为了不倾斜地安装第3透镜L3,第3透镜L3的透镜保持框F3的后面和第2嵌合部48的底面形成为与摄影光轴O正交。由此,若使第3透镜L3的透镜保持框F3的后面抵接于第2嵌合部48的底面,则第3透镜L3相对于摄影光轴O正交而配置。
并且,在第2嵌合部48的底面的2处,沿光轴方向突出而设置未图示的凸起部,在第3透镜L3的透镜保持框F3的后端面形成有嵌合该凸起部的凸起孔。第3透镜L3在嵌入到第2嵌合部48时,使凸起部嵌合该凸起孔而嵌入到第2嵌合部48。由此,定位并安装第3透镜L3。
光圈装置14由螺纹件50拧紧安装于第2嵌合部48的底面。因此,在第2嵌合部48的底面与摄影光轴O平行形成有用于螺合螺纹件50的螺纹孔52,在光圈装置14与摄影光轴O平行贯穿形成有用于穿过螺纹件50(未图示)的孔。该螺纹孔52和孔以等间隔配置于以摄影光轴O为中心的同心圆上的2个部位,光圈装置14在2个部位被拧紧而固定于第2嵌合部48的底面。
另外,形成于第2嵌合部48的螺纹孔52形成于从第2嵌合部48的底面与摄影光轴O平行突出而形成的圆柱状的突起部56。在第3透镜L3的透镜保持框F3与摄影光轴O平行形成有插通该突起部56的插通孔58。将第3透镜L3嵌入第2嵌合部48时,在该插通孔58穿通突起部56而嵌入到第2嵌合部48。
第2旋转筒22形成为圆筒形状,其内径对应于第2固定筒18的外径而形成。第2旋转筒22通过将其内周部嵌在第2固定筒18的外周部而滑动自如地支承第2固定筒18的外周部。
并且,在该第2旋转筒22的内周部后端,在周向的3个部位突出形成有销60。该3根销60卡合于沿着周向形成于第2固定筒18的外周部后端的引导槽62。第2旋转筒22通过该3根销60卡合于引导槽62来规制轴向的移动,并绕第2固定筒18的外周部转动自如地被支承。
并且,在该第2旋转筒22的前端面沿着周向形成有环状的凹部64。在该凹部64嵌入有形成为环状的波形弹簧66。若第2旋转筒22安装于第2固定筒18的外周部,则波形弹簧66抵接于第2固定筒18的法兰部18A的后端面,将第2旋转筒22向远离第2固定筒18的法兰部18A的方向加力。由此,使第2旋转筒22旋转时,赋予一定的转矩,能够带来良好的操作感。
第4透镜L4收容于第2固定筒18的内周部。在保持该第4透镜L4的透镜保持框F4的外周部以等间隔(120°间隔)配置有3根凸轮销68。在第2固定筒18的周面与摄影光轴O平行形成有该3根凸轮销68各自卡合的3个直进槽70。并且,在第2旋转筒22的内周面以规定的轨迹形成有该3根凸轮销68各自卡合的3个直进槽72。第4透镜L4在该3根凸轮销68分别卡合于形成在第2固定筒18的3个直进槽70且同时卡合于形成在第2旋转筒22的内周面的3个凸轮槽72的状态下收容于第2固定筒18的内周部。由此,若使第2旋转筒22旋转,则第4透镜L4在3根凸轮销68、凸轮槽72及直进槽70的作用下沿着摄影光轴O前后移动。
在如以上构成的透镜装置10中,若使第1旋转筒20旋转,则第2透镜L2根据其旋转量在摄影光轴O上前后移动,其结果是进行变焦。并且,若使第2旋转筒旋转,则第4透镜L4根据其旋转量在摄影光轴O上前后移动,其结果是进行聚焦。
另外,在透镜装置10的后端部安装有摄像单元(未图示)。入射至第1透镜L1的光通过第2透镜L2、光圈装置14、第3透镜L3及第4透镜L4入射到摄像单元所具有的摄像元件的受光面。
<第1透镜L1的安装结构>
图2是第1透镜L1的装配展开图,图3是透镜安装部100的立体图。并且,图4、图5分别为包含透镜保持框的第1透镜的主视图、侧视图。
如上所述,第1透镜L1安装于形成在第1固定筒16的前端内周的透镜安装部100。该透镜安装部100由与摄影光轴O正交而形成的安装基准面102以及与该安装基准面102正交而设置的圆环状的引导面104构成。
第1固定筒16在其前端形成有以摄影光轴O为中心的圆环状的第1凹部106,该第1凹部106的底面成为安装基准面102。
并且,在第1凹部106的底面形成有以摄影光轴O为中心的半径r的圆环状的第2凹部108,引导面104作为该第2凹部108的内周面形成。
第1透镜L1通过将其透镜保持框F1嵌在第2凹部108的内侧而安装于透镜安装部100。在该第1透镜L1的透镜保持框F1的外周部沿径向突出形成有4根引导销110。透镜保持框F1若收容于第2凹部108的内侧,则以该4根引导销110的前端部抵接于第2凹部108的内周面(引导面)104,其中心(第1透镜L1的光轴位置)与形成为圆环状的第2凹部108的中心(摄影光轴O的位置)一致的状态保持于第2凹部108内。该4根引导销110通过第1透镜L1的中心且以等间隔(90°间隔)配置于以摄影光轴O为中心的同一圆周上。并且,如图6所示,该4根引导销110的前端面110A以与将第1透镜L1的中心作为中心的半径r的球的周面相同的曲率形成。其结果,以第1透镜L1的中心为倾动中心,并以中心不偏离摄影光轴O的状态倾动自如地支承收容在第2凹部108的内周部的第1透镜L1的透镜保持框F1。
在第1透镜L1的透镜保持框F1的外周部形成有具有规定外径的法兰部112。该法兰部112切开一部分而形成,并在其切口部突出形成有成为透镜保持框F1倾动时的支点的支点部114。
支点部114从透镜保持框F1的外周部突出形成为凸缘状,在其前后同轴上与摄影光轴O平行地突出形成有圆柱状的抵接部116F、116B(参照图8)。该抵接部116F,116B的端面作为后述的支承销的抵接面而与摄影光轴O正交地形成。
在从支点部114以摄影光轴O为中心顺时针旋转90°的位置形成有第1连结部118。该第1连结部118从法兰部112的外周进一步伸出而形成为凸缘状,在其后端面与摄影光轴O平行形成有圆柱状的第1突起部120(参照图8)。并且,在该第1突起部120,在同轴上形成有第1贯穿孔122。
另一方面,在从支点部114以摄影光轴O为中心逆时针旋转90°的位置形成有第2连结部124。该第2连结部124也从法兰部112的外周进一步伸出而形成为凸缘状,在其后端面与摄影光轴O平行形成有圆柱状的第2突起部126。并且,在该第2突起部126,在同轴上形成有第2贯穿孔128。
另外,在从支点部114以摄影光轴O为中心顺时针旋转180°的位置形成有备用支承部130。该备用支承部130也从法兰部112的外周进一步伸出而形成为凸缘状,在其后端面与摄影光轴O平行形成有圆柱状的备用突起部132。并且,在该备用突起部132,在同轴上形成有备用贯穿孔134。
在此,形成于该第1透镜L1的透镜保持框F1的抵接部116F、116B的中心、第1贯穿孔122的中心、第2贯穿孔128的中心及备用贯穿孔134的中心配置于以摄影光轴O为中心的同心圆上。因此,若将连结抵接部116F、116B的中心和第1贯穿孔122的中心的直线设为Y,将连结抵接部116F、116B的中心和第2贯穿孔128的中心的直线设为X,则直线Y和直线X配置成相互正交。
第1透镜L1如下安装于透镜安装部100:使支点部114支承于形成在透镜安装部100的支点支承部140的同时,分别将第1螺纹件142和第2螺纹件144穿过形成于第1连结部118和第2连结部124的第1贯穿孔122和第2贯穿孔128,使该第1螺纹件142和第2螺纹件144螺合于形成在透镜安装部100的第1螺纹孔146和第2螺纹孔148。
支点支承部140在安装基准面(第1凹部106的底面)102与安装于该安装基准面102的规定位置的按压板150之间夹住支承支点部114。
在安装基准面102的规定位置与摄影光轴O平行地突出设置有圆柱状的后侧支承销152。在该后侧支承销152的前端面突出形成有半球状的后侧抵接部154。
如图7所示,按压板150由扇形平板构成,由按压板固定螺纹件156拧紧其两端部的2个部位而安装于安装基准面102。因此,在按压板150的两端部形成有用于穿过按压板固定螺纹件156的孔158。并且,在安装基准面102对应于孔158形成有按压板固定螺纹孔160。该按压板固定螺纹孔160夹着后侧支承销152而对称配置,并与摄影光轴O平行形成。
并且,在该按压板150的背面(将按压板150安装于安装基准面102时,与安装基准面102对置的面)的中央垂直突出而设置有圆柱状的前侧支承销162。在该前侧支承销162的前端同轴上形成有半球状的前侧抵接部164。
若将按压板固定螺纹件156穿过按压板150的孔158而将按压板150拧紧在安装基准面102,则形成于按压板150背面的前侧支承销162位于形成在安装基准面102的后侧支承销152的同轴上。并且,在该前侧支承销162的前端部形成的前侧抵接部164和在后侧支承销152的前端部形成的后侧抵接部154隔着规定的间隔相互对置配置。第1透镜L1的透镜保持框F1通过其支点部114的抵接部116F、116B由该后侧支承销152的后侧抵接部154与前侧支承销162的前侧抵接部164夹持而摆动自如地被支承。
螺合穿过了第1贯穿孔122的第1螺纹件142的第1螺纹孔146形成于从后侧支承销152以摄影光轴O为中心顺时针旋转90°的位置。该第1螺纹孔146形成于在安装基准面102形成的第1收容孔166的底面,并与摄影光轴O平行形成。第1收容孔166形成为圆筒形状,并形成于第1螺纹孔146的同轴上。在该第1收容孔166的内部收容第1螺旋弹簧168。第1螺纹件142螺合于第1螺纹孔146时,穿过该第1螺旋弹簧168的内周部而螺合于第1螺纹孔146。其结果,若使第1螺纹件142螺合于第1螺纹孔146,则第1突起部120被第1螺旋弹簧168向远离安装基准面102的方向(前方)加力。
螺合穿过了第2贯穿孔128的第2螺纹件144的第2螺纹孔148形成于从后侧支承销152以摄影光轴O为中心逆时针旋转90°的位置。该第2螺纹孔148形成于在安装基准面102形成的第2收容孔170的底面,并与摄影光轴O平行形成。第2收容孔170形成为圆筒形状,并形成于第2螺纹孔148的同轴上。在该第2收容孔170的内部收容第2螺旋弹簧172。第2螺纹件144螺合于第2螺纹孔148时,穿过该第2螺旋弹簧172的内周部而螺合于第2螺纹孔148。其结果,若使第2螺纹件144螺合于第2螺纹孔148,则第2突起部126被第2螺旋弹簧172向远离安装基准面102的方向(前方)加力。
安装基准面102还在从后侧支承销152以摄影光轴O为中心顺时针旋转180°的位置形成有备用螺纹孔174。该备用螺纹孔174在形成于安装基准面102的备用收容孔176的底面形成,并与摄影光轴O平行形成。备用收容孔176形成为圆筒形状,形成于备用螺纹孔174的同轴上。
如上所述,在安装基准面102形成有后侧支承销152、第1螺纹孔146、第2螺纹孔148及备用螺纹孔174。该后侧支承销152、第1螺纹孔146、第2螺纹孔148以及备用螺纹孔174配置于以摄影光轴O为中心的同心圆上,分别与形成在透镜保持框F1的抵接部116F、116B、第1贯穿孔122、第2贯穿孔128及备用贯穿孔134对应而形成。因此,若将支点部114的位置对准于支点支承部140的位置,并将第1透镜L1的透镜保持框F1安装到透镜安装部100,则各贯穿孔的位置与对应的螺纹孔的位置吻合而进行安装。
为了避免从透镜保持框F1的外周部突出而形成的支点部114、第1连结部118、第2连结部124及备用支承部130在安装透镜保持框F1时相互接触,而在第1凹部106的内周面保持规定宽度且与摄影光轴O平行地形成有规定深度的槽178、180、182、184。通过在该槽178、180、182、184的内侧穿过支点部114、第1连结部118、第2连结部124及备用支持部130的前端而将透镜保持框F1安装到透镜安装部100。
<第1透镜L1的安装方法>
接着,对在如上构成的透镜安装部100安装第1透镜L1的方法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透镜装置10中,可调整倾斜度而安装第1透镜L1。
[临时组装]
首先,对将第1透镜L1组装到透镜镜身12的方法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通过将第1透镜L1的透镜保持框F1安装到形成于第1固定筒16的前端内周部的透镜安装部100而将第1透镜L1安装于透镜镜身12。
此时,首先,在第1收容孔166收容配置第1螺旋弹簧168,并且在第2收容孔170收容配置第2螺旋弹簧172。
另外,第1透镜L1的重量比较重时,在备用收容孔176也收容配置备用螺旋弹簧(未图示)。在本例中,以不使用备用螺旋弹簧的例子进行说明。
接着,将透镜保持框F1的后端部嵌入第2凹部108的内侧。此时,对准支点部114的位置和支点支承部140的位置,将透镜保持框F1嵌入第2凹部108。
嵌入在第2凹部108的透镜保持框F1的从其外周面突出形成的4根引导销110的前端抵接于第2凹部108的内周面(引导面)104。由此,第1透镜L1的光轴配置于摄影光轴O上。并且,被该引导销110的前端面引导而可倾动地被支承。
接着,在形成于第1连结部118的第1贯穿孔122穿过第1螺纹件142并使其螺合于第1螺纹孔146。同样,在形成于第2连结部124的第2贯穿孔128穿过第2螺纹件144并使其螺合于第2螺纹孔148。由此,将透镜保持框F1临时固定在透镜镜身12。
在此,通过在第1收容孔166和第2收容孔170收容有第1螺旋弹簧168和第2螺旋弹簧172,由此被临时固定的透镜保持框F1以被该第1螺旋弹簧168和第2螺旋弹簧172向前方加力的状态临时固定于透镜镜身12。
接着,安装按压板150。按压板150对准孔158的位置和按压板固定螺纹孔160而配置在支点部114上,由2个按压板固定螺纹件156拧紧而安装在安装基准面102。
若安装按压板150,则透镜保持框F1通过形成于按压板150的背面的前侧支承销162和形成于安装基准面102上的后侧支承销152来夹持支点部114。
根据以上,结束第1透镜L1的临时组装。第1透镜L1之后进行光轴倾斜度的调整。
[倾斜度调整]
图9是第1透镜L1被临时组装的透镜镜身12的主视图。
被临时组装的第1透镜L1相对于透镜镜身12处于以支点部114一点支承的状态。由于支点部114以被前端形成为半球状的前侧支承销162和后侧支承销152夹住的状态支承,因此第1透镜L1将基于该前侧支承销162和后侧支承销152的夹持部作为轴而可摆动地被支承。
并且,第1透镜L1在被第1螺旋弹簧168和第2螺旋弹簧172向前方加力的状态下,由第1螺纹件142以及第2螺纹件144临时固定在透镜镜身12。其结果,第1透镜L1通过拧入该临时固定的第1螺纹件142和第2螺纹件144并根据其拧入量(螺合量)倾动。
在此,若拧入第1螺纹件142则第1透镜L1绕X轴倾动,若拧入第2螺纹件144则第1透镜L1绕Y轴倾动。即,能够使其绕正交的2轴倾动。
装配操作者通过调整该第1螺纹件142和第2螺纹件144的拧入量(螺合量)来调整第1透镜L1的倾斜度。以下,对该调整方法的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在临时组装有第1透镜L1的透镜装置10中,利用激光自动准直仪等来检测第1透镜L1的光轴O1的倾斜度。倾斜度通常作为绕X轴的倾斜度θy和绕Y轴的倾斜度θx来检测。
绕X轴的倾斜度θy通过使第1透镜L1绕X轴倾动来修正,绕Y轴的倾斜度θx通过使第1透镜L1绕Y轴倾动来修正。
如上所述,通过拧入第1螺纹件142,第1透镜L1绕X轴倾动,并且,通过拧入第2螺纹件144,第1透镜L1绕Y轴倾动。
因此,装配操作者根据倾斜度的检测结果调整第1螺纹件142和第2螺纹件144的拧入量,修正第1透镜L1的倾斜度。即,根据倾斜度的检测结果,拧入第1螺纹件142并使第1透镜L1绕X轴倾动,以矫正绕X轴的倾斜度θy。同样,根据倾斜度的检测结果,拧入第2螺纹件144并使第1透镜L1绕Y轴倾动,以矫正绕Y轴的倾斜度θx。由此,修正第1透镜L1的倾斜度。
修正了倾斜度的第1透镜L1之后固定成透镜保持框F1通过胶粘剂粘接于第1固定筒16而不松动。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透镜装置10,第1透镜L1能够绕正交的2轴(X-Y)倾动而被支承,通过拧入第1螺纹件142和第2螺纹件144,第1透镜L1绕正交的2轴倾动。因此,从以激光自动准直仪等检测出的倾斜度的检测结果能够容易地得到修正量,能够简单地进行倾斜度的修正。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透镜装置10中,由于以前端形成为半球状的前侧支承销162和后侧支承销152夹持支点部114而摆动自如地支承透镜保持框F1,因此即使受到冲击也不易偏移,并且能够使透镜保持框F1精度良好地倾动。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用突出设置于透镜保持框F1的外周部的4根引导销110将第1透镜L1保持在摄影光轴O上,因此,能够在中心不偏离摄影光轴O的情况下使第1透镜L1倾动。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的透镜装置10中,由于各引导销110的前端以与将第1透镜L1的中心作为中心的半径r的球的周面相同的曲率形成,所以能够使第1透镜L1精度良好地倾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将引导销110设置在透镜保持框F1的外周部的4个部位,但是引导销110的设置数并不限于此。通过设置在透镜保持框F1的外周部至少的3个部位,可以将第1透镜L1的中心保持在摄影光轴O上。此时,引导销优选以等间隔配置在透镜保持框F1的外周部。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设置有4根引导销110,但优选各引导销110配置在如下位置:支点部114与第1连结部118之间的中间位置、第1连结部118与备用支承部130之间的中间位置、备用支承部130与第2连结部124之间的中间位置、第2连结部124与支点部114之间的中间位置。由此,能够更稳定地支承。
并且如上所述,备用支承部130是在第1透镜L1的重量比较重时用于备用的支承部,因此在能够用第1连结部118和第2连结部124稳定支承第1透镜L1时,可以省略该结构。并且,第1透镜L1的重量比较重时,通过以收容在备用收容孔176的备用螺旋弹簧来保持该备用支承部130,能够稳定支承第1透镜L1。
另外,优选透镜保持框F1用树脂材料等一体形成各部。由此,能够减少零件件数,并且也能够缩减装配工时。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将本发明应用于第1透镜L1的安装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对于其他透镜也同样可以应用本发明进行安装。
另外,安装在透镜镜身的前端的第1透镜,由于其光轴的倾斜度对光学性能带来的影响大,所以通过应用本发明来进行高精度的安装,能够稳定生产高精度的透镜装置。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将本发明应用于监控摄像机用的透镜装置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同样应用于其他透镜装置。

Claims (5)

1.一种透镜装置,将保持有透镜的透镜保持框嵌入到设于圆筒形状的镜身内部的透镜安装部,从而将所述透镜安装到所述镜身,其特征在于,具备:
多个突起部,从所述透镜保持框的外周部突出而形成,若将所述透镜保持框收容到所述透镜安装部,则前端部抵接于所述透镜安装部的圆筒内周面,并将所述透镜保持框的光轴位置保持成与所述圆筒内周的中心位置大致一致;
支点部,从所述透镜保持框的外周部突出而形成;
第1连结部,从所述透镜保持框的外周部突出而形成为凸缘状,配置于以所述透镜保持框的中心为旋转中心从所述支点部向一方向旋转90°的位置;
第1贯穿孔,在所述第1连结部与所述透镜的光轴平行形成;
第2连结部,从所述透镜保持框的外周部突出而形成为凸缘状,配置于以所述透镜保持框的中心为旋转中心从所述支点部向另一方向旋转90°的位置;
第2贯穿孔,在所述第2连结部与所述透镜的光轴平行形成;
支承部,设置于所述透镜安装部,并将所述支点部支承为摆动自如;
第1螺纹孔,与所述第1贯穿孔对应而设置于所述透镜安装部的与所述透镜的光轴垂直的端面;
第1螺纹件,穿过所述第1贯穿孔而螺合于所述第1螺纹孔,并将所述透镜保持框连结于所述透镜安装部;
第1弹簧部件,在内周部穿过所述第1螺纹件而配置于所述第1连结部与所述透镜安装部的端面之间,将所述第1连结部向远离所述透镜安装部的端面的方向加力;
第2螺纹孔,与所述第2贯穿孔对应而设置于所述透镜安装部的与所述透镜的光轴垂直的端面;
第2螺纹件,穿过所述第2贯穿孔而螺合于所述第2螺纹孔,并将所述透镜保持框连结于所述透镜安装部;以及
第2弹簧部件,在内周部穿过所述第2螺纹件而配置于所述第2连结部与所述透镜安装部的端面之间,将所述第2连结部向远离所述透镜安装部的端面的方向加力,
调整所述第1螺纹件相对于所述第1螺纹孔的螺合量及所述第2螺纹件相对于所述第2螺纹孔的螺合量,从而能够调整所述透镜光轴的倾斜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点部从所述透镜保持框的外周部突出而形成为凸缘状,所述支承部从前后以球面夹持所述支点部而将所述支点部支承为摆动自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的前端面以与将所述透镜保持框的中心作为中心的球的表面相同的曲率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所述支点部、所述第1连结部及所述第2连结部一体形成于所述透镜保持框。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镜是安装于所述镜身前端的第1透镜。
CN2010102943562A 2009-10-27 2010-09-21 透镜装置 Pending CN10205332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46629 2009-10-27
JP2009246629A JP2011095324A (ja) 2009-10-27 2009-10-27 レン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53327A true CN102053327A (zh) 2011-05-11

Family

ID=43480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943562A Pending CN102053327A (zh) 2009-10-27 2010-09-21 透镜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125722B2 (zh)
EP (1) EP2317358A1 (zh)
JP (1) JP2011095324A (zh)
CN (1) CN10205332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6400A (zh) * 2014-12-03 2016-06-15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
CN105739248A (zh) * 2016-04-01 2016-07-06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光学元件支撑结构、单元镜组、曝光光学***及光刻机
CN114868062A (zh) * 2019-12-23 2022-08-05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镜身、镜筒的光学调整方法及镜头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05048B2 (ja) * 2013-12-17 2018-04-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機器
JP6447159B2 (ja) 2015-01-20 2019-01-0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胴
JP2022100923A (ja) * 2020-12-24 2022-07-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及び撮像装置
CN116699794B (zh) * 2023-08-09 2023-10-24 南京佰福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导光臂镜片装配的装置及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15420A (ja) * 2002-01-28 2003-07-30 Canon Inc レンズ傾き調整機構およびレンズ鏡筒
CN1173342C (zh) * 2000-05-08 2004-10-27 阿尔派株式会社 光学式拾波器
US6972910B2 (en) * 2002-09-25 2005-12-06 Sony Corporation Lens centering mechanism, lens apparatus and imaging apparatus
US20070236808A1 (en) * 2006-04-10 2007-10-11 Sony Corporation Method for adjusting of lens tilt, imaging apparatus and lens barrel thereof
CN100476485C (zh) * 2006-02-20 2009-04-08 佳能株式会社 透镜装置及光学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88396A (en) * 1976-09-02 1978-05-09 Ardel Kinamatic Optical mount with independently orthogonally adjustable element
US6198580B1 (en) * 1998-08-17 2001-03-06 Newport Corporation Gimballed optical mount
CA2455489A1 (en) * 2003-01-22 2004-07-22 Dicos Technologies Inc. Adjustable positioning mechanis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342C (zh) * 2000-05-08 2004-10-27 阿尔派株式会社 光学式拾波器
JP2003215420A (ja) * 2002-01-28 2003-07-30 Canon Inc レンズ傾き調整機構およびレンズ鏡筒
US6972910B2 (en) * 2002-09-25 2005-12-06 Sony Corporation Lens centering mechanism, lens apparatus and imaging apparatus
CN100476485C (zh) * 2006-02-20 2009-04-08 佳能株式会社 透镜装置及光学装置
US20070236808A1 (en) * 2006-04-10 2007-10-11 Sony Corporation Method for adjusting of lens tilt, imaging apparatus and lens barrel thereof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6400A (zh) * 2014-12-03 2016-06-15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
CN105676400B (zh) * 2014-12-03 2019-01-04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
CN105739248A (zh) * 2016-04-01 2016-07-06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光学元件支撑结构、单元镜组、曝光光学***及光刻机
CN105739248B (zh) * 2016-04-01 2018-01-09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光学元件支撑结构、单元镜组、曝光光学***及光刻机
CN114868062A (zh) * 2019-12-23 2022-08-05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镜身、镜筒的光学调整方法及镜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095324A (ja) 2011-05-12
US8125722B2 (en) 2012-02-28
EP2317358A1 (en) 2011-05-04
US20110096420A1 (en) 2011-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53327A (zh) 透镜装置
CN1829899B (zh) 用于检查或校准高精度试件的角相关对准的方法
US10389941B2 (en) Optical unit with shake correction function and gravity center adjusting method for swing body in optical unit with shake correction function
US7701563B2 (en)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decenter error of a lens
US6597516B2 (en) Lens frame structure for optical axis adjustment
US5576826A (en) Alignment laser with over-flooded aperture system and dual-mode self-centering target
US704635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eccentricity of optical lens,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entering and edging optical lens
EP3351984B1 (en) Mirror holding mechanism
US5548396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eccentricity of aspherical lens having an aspherical surface on only one lens face
CN110676187B (zh) 一种光电探测器光敏面中心精确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2595034A (zh) 数字照相机
JP2010123902A (ja) 駆動装置、露光装置及びデバイス製造方法
CN100371675C (zh) 干涉仪装置的被检透镜载置台
US6804892B1 (en) Alignment device with multiple spring systems
US7782557B2 (en) Lens position adjusting device
US20030107825A1 (en) Optical device, in particular image detector
KR101040981B1 (ko) 정밀 광학계 정렬용 틸팅장치
CN102414548B (zh) 光纤出射角度测定方法及装置
RU2602418C2 (ru) Способ автоматизированной юстировки линзы в оправе и оправа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US10288836B2 (en) Lens apparatus
CN215909807U (zh) 用于检测相机模块的角位置的磁性传感器组件
CN217846618U (zh) 激光发射装置和激光雷达
CN110488453B (zh) 一种长焦距相机装调基准的确定装置及方法
RU2544288C1 (ru) Способ центрировки линзы в оправе и оправа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JP2000186976A (ja) 光学レンズの偏芯測定方法、及び偏芯測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