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35977A - 图像读取装置及原稿输送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读取装置及原稿输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35977A
CN102035977A CN2010105017975A CN201010501797A CN102035977A CN 102035977 A CN102035977 A CN 102035977A CN 2010105017975 A CN2010105017975 A CN 2010105017975A CN 201010501797 A CN201010501797 A CN 201010501797A CN 102035977 A CN102035977 A CN 1020359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iginal copy
mentioned
original
sending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0179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岛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359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59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72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with refeeding for double-sided scanning, e.g. using one scanning head for both sides of a sheet
    • H04N1/00575Inverting the sheet prior to refeeding
    • H04N1/00578Inverting the sheet prior to refeeding using at least part of a loop, e.g. using a return loo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26Duplicate, alternate, selective, or coacting fee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00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 B65H7/18Modifying or stopping actuation of separato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0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 G03G15/607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for detecting size, presence or position of orig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72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with refeeding for double-sided scanning, e.g. using one scanning head for both sides of a she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657Compensating for different handling speeds of different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a plurality of sheets simultaneously, e.g. mechanical buff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684Object of the detection
    • H04N1/00702Position
    • H04N1/00705Position at a plurality of spaced apart locations, e.g. as a sheet is fed through the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42Detection methods
    • H04N1/00745Detecting the leading or trailing ends of a moving she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63Action taken as a result of detection
    • H04N1/00774Adjusting or controlling
    • H04N1/00782Initiating ope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10Size; Dimens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10Size; Dimensions
    • B65H2511/11Leng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20Location in sp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20Location in space
    • B65H2511/22Distan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40Identification
    • B65H2511/414Identification of mode of ope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50Occurence
    • B65H2511/51Presen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50Occurence
    • B65H2511/51Presence
    • B65H2511/514Particular portion of el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3/00Dynamic entities; Timing aspects
    • B65H2513/50Tim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3Parts concerned of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701/131Edges
    • B65H2701/1311Edges leading ed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3Parts concerned of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701/131Edges
    • B65H2701/1313Edges trailing ed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39Scan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2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the sheet-feed movement or the medium-advance or the drum-rotation movement as the slow scanning component,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main-scan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9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multi-element arrays
    • H04N1/191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multi-element arrays the array comprising a one-dimensional array, or a combination of one-dimensional arrays, or a substantially one-dimensional array, e.g. an array of staggered elements
    • H04N1/192Simultaneously or substantially simultaneously scanning picture elements on one main scanning line
    • H04N1/193Simultaneously or substantially simultaneously scanning picture elements on one main scanning line using electrically scanned linear arrays, e.g. linear CCD arr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81Image read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Exposure Or Original Feed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Separation, Sorting, Adjustment, Or Bending Of Sheets To Be Conveyed (AREA)
  • Conveyance By Endless Belt Conveyors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具备读取指定部、原稿检测部、送入定时调整部以及原稿送入部。读取指定部指定原稿的输送间隔不同的两种以上的读取方法中的某一种。原稿检测部存在两个以上,在输送路径上的不同位置检测原稿。送入定时调整部对被原稿检测部检测后的原稿的输送距离进行计测,并生成送入信号。原稿送入部根据上述送入信号,从供纸托盘送入原稿。上述送入定时调整部根据与被指定的读取方法对应的上述原稿检测部的检测结果,生成上述送入信号。

Description

图像读取装置及原稿输送方法
本申请基于于2009年10月8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09-234108,主张该在先申请的优先权,该在先申请的全部内容包含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读取装置及原稿输送方法,更具体而言涉及将两个以上的原稿依次送入并输送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改良。
背景技术
能够自动输送2张以上的原稿并且依次读取这些原稿的图像读取装置已得到普及。此外,能够通过自动输送读取原稿的双面的图像读取装置也已得到普及。作为能够读取双面的图像读取装置,已知的有单路径双扫描方式及双路径单扫描方式。单路径双扫描方式利用两个图像传感器读取原稿的双面。双路径单扫描方式通过在自动输送中翻转原稿的表背面来利用一个图像传感器读取原稿的双面。
作为双路径单扫描方式的双面读取方式,有转向路线(switch back)方式和U字形掉头(U-turn)方式。在转向路线方式中,通过在原稿的输送中切换输送方向的转向路线,使原稿在同一方向上两次通过图像传感器。在U字形掉头方式中,利用U字形掉头路径使输送路交叉,使原稿在逆向上两次通过一个图像传感器。在采用U字形掉头方式的情况下,由于没有必要进行输送方向的切换,所以输送控制简单,此外能够缩短读取时间。
在这样的图像读取装置中,在自动输送两个以上的原稿时,根据前一原稿的输送位置来决定从供纸托盘送入下一原稿的定时,由此控制成使得原稿的输送间隔成为一定。具体而言,利用光学传感器检测前一原稿到达输送路径上的检测位置的情况,进而计测检测后的原稿的输送量,并决定下一原稿的送入定时。例如通过利用计数器来对供给到输送用步进马达的步长数进行计数从而进行输送量的计测,若该计数器的计数值达到一定值,则送入下一原稿。
通过具备这样的计数器,在原稿的输送间隔根据动作状态而不同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情况下,通过使得计数器的计数值不同,能够改变输送间隔。例如,在U字形掉头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情况下,经由U字形掉头路径,在使原稿两次通过图像传感器的双面读取的情况下,必须要使输送间隔比不经由U字形掉头路径的单面读取时更长。因此,与单面读取时相比,在双面读取时,必须要使生成送入定时的计数器计数较大的计数值。
在现有的图像读取装置中,通过使用光学传感器来检测出输送中的原稿,由此正确检测出原稿到达规定的检测位置的定时。此外,利用计数器对利用光学传感器检测到的原稿的检测后的输送量进行计测,由此只要使计数器的计数值不同,就能够使输送间隔不同。
但是,在计数器所进行的输送量的计测中,含有因原稿的滑动等而引起的误差。因此,若使计数器的计数值较大,则会产生上述误差变大、输送间隔的精度降低的问题。因此,若在相同的图像读取装置中可选择的两个输送间隔之差变大,则在选择较长的输送间隔的情况下,会产生计数器的计数值变大、输送间隔的控制精度降低的问题。此外,存在必须使用位数多的计数器、制造成本增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高原稿的输送结果的控制精度。特别是针对能够使原稿的输送间隔不同的图像读取装置中的输送间隔较长时的控制精度的提高。此外,目的还在于能够以低廉的价格提供这样的图像读取装置。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如上所述,下面对用于解决该问题的方案及其效果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具备读取指定部、原稿检测部、送入定时调整部以及原稿送入部。读取指定部指定原稿的输送间隔不同的两种以上的读取方法中的某一种。原稿检测部存在两个以上,在输送路径上的不同位置检测原稿。送入定时调整部对被原稿检测部检测后的原稿的输送距离进行计测,并生成送入信号。原稿送入部根据上述送入信号,从供纸托盘送入原稿。上述送入定时调整部根据与被指定的读取方法对应的上述原稿检测部的检测结果,生成上述送入信号。
根据这样的结构,根据被指定的读取方法选择原稿检测部,由此能够在输送路径上的不同的位置检测前一原稿,并决定下一原稿的送入定时。因此,在根据读取方法而输送间隔不同的图像读取装置中,能够抑制在前一原稿的检测后应检测的输送距离对应于它们的输送间隔之差而变长。因此,能够抑制由输送距离的计测误差而引起的输送间隔的控制精度降低。此外,能够抑制用于计测输送距离的电路规模增大、制造成本增加。
此外,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作为上述原稿检测部而具有第一原稿检测部和第二原稿检测部。第二原稿检测部在第一原稿检测部的下游侧检测原稿。上述读取指定部指定输送间隔长的双面读取及输送间隔短的单面读取中的某一个。上述送入定时调整部在被指定了单面读取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原稿检测部的检测结果生成送入信号,在被指定了双面读取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原稿检测部的检测结果生成送入信号。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双面读取时的输送间隔比单面读取时长的图像读取装置中,在单面读取时,根据上游侧的第一原稿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来决定送入定时,在双面读取时,根据下游侧的第二原稿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来决定送入定时。因此,与单面读取时相比,能够抑制双面读取时应该计测的输送距离对应于双面读取及单面读取的输送间隔之差而变长。
此外,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还具备路径切换部,该路径切换部在上述输送路径上的分支点上,选择双面读取用的第一输送路及单面读取用的第二输送路中的某一种。上述第一输送路具有U字形掉头路径,该U字形掉头路径使通过了读取位置的原稿进行U字形掉头,再次从反方向进入上述读取位置。第二输送路不通过上述读取位置、并与上述U字形掉头路径汇合。第一原稿检测部在上述分支点的上游检测原稿。第二原稿检测部在第一输送检测部在第一输送路上检测原稿。
通过这样的结构,图像读取装置的输送路径分支为经过U字形掉头路径的第一输送路和不经过U字形掉头路径的第二输送路。此外,图像读取装置在双面读取时使用第一输送路,在单面读取时使用第二输送路。在这样的图像读取装置中,与单面读取时相比,能够抑制在双面读取时应计测的输送距离对应于U字形掉头路径的长度而变长。
此外,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在依次送入多个原稿时,周期性地重复两个以上的不同的输送间隔。图像读取装置具备原稿检测部、送入定时调整部以及原稿送入部。原稿检测部存在两个以上,在输送路径上的不同的位置检测原稿。送入定时调整部对被原稿检测部检测后的原稿的输送距离进行计测,并生成送入信号。原稿送入部根据上述送入信号,从供纸托盘送入原稿。上述送入定时调整部根据与上述输送间隔对应的上述原稿检测部的检测结果生成上述送入信号。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改变原稿的输送间隔的同时使多个原稿依次送入的图像读取装置中,根据到下一原稿为止的输送间隔来选择原稿检测部,由此在输送路径上的不同的位置检测前一原稿,并决定下一原稿的送入定时。因此,在周期性地重复不同的输送间隔的图像读取装置中,能够抑制在检测前一原稿之后应计测的输送距离的最大值对应于这些输送间隔之差而变长。因此,能够抑制输送距离的计测误差造成的输送间隔的控制精度降低。此外,能够防止用于计测输送距离的电路规模增大、制造成本增加。
此外,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将连续送入的两个以上的原稿作为一个原稿组,并使上述一个组内的输送间隔和上述原稿组间的输送间隔不同。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图像读取装置中,通过使原稿组中的输送间隔和原稿组间的输送间隔不同,不同的输送间隔周期性地重复。在这样的图像读取装置中,能够抑制前一原稿的检测后应计测的输送距离的最大值对应于这些输送间隔之差而变长。
此外,本发明的原稿输送方法具备读取指定步骤、检测步骤、送入定时调整步骤和原稿送入步骤。在读取指定步骤指定原稿的输送间隔不同的两种以上的读取方法中的某一种。在检测步骤,利用检测位置不同的两个以上的原稿检测传感器,检测输送中的原稿。在送入定时调整步骤,对经检测步骤检测后的原稿的输送距离进行计测,并生成送入信号。在原稿送入步骤,根据上述送入信号,从供纸托盘送入原稿。在上述送入定时调整步骤,根据与被指定的读取方法对应的上述原稿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生成上述送入信号。
此外,本发明的原稿输送方法,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在上述读取指定步骤指定双面读取及单面读取中的某一个。在被指定了单面读取的情况下,在上述送入定时调整步骤,根据第一原稿检测部的检测结果生成送入信号。此外,在被指定了双面读取的情况下,在上述送入定时调整步骤,根据在第一原稿检测部的下游侧检测原稿的第二原稿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来生成送入信号。
此外,本发明的原稿输送方法,在依次送入多个原稿时,周期性地重复两个以上的不同的输送间隔。原稿输送方法具备原稿检测步骤、送入定时调整步骤以及原稿送入步骤。在检测步骤,利用检测位置不同的两个以上的原稿检测传感器来检测输送中的原稿。在送入定时调整步骤对经检测步骤检测后的原稿的输送距离进行计测,并生成送入信号。在原稿送入步骤根据上述送入信号,从供纸托盘送入原稿。在上述送入定时调整步骤根据与上述输送间隔对应的上述原稿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生成上述送入信号。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具备两个以上的原稿检测部,根据读取方法来选择原稿检测部,由此能够在输送路径上的不同位置检测前一原稿,并决定下一原稿的送入定时。因此,在输送间隔根据读取方法而不同的图像读取装置中,能够抑制在前一原稿的检测后应检测的输送距离对应于它们的输送间隔之差而变长。
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具备两个以上的原稿检测部,根据原稿的输送间隔来选择原稿检测部,由此能够在输送路径上的不同位置检测前一原稿,并决定下一原稿的送入定时。因此,在能够选择两个以上的输送间隔中的任一个的图像读取装置中,能够抑制在前一原稿的检测后应检测的输送距离对应于它们的输送间隔之差而变长。
因此,能够抑制由输送距离的计测误差而引起的输送间隔的误差增大,能够提高输送间隔的控制精度。此外,能够抑制用于计测输送距离的电路规模增大、制造成本增加,能够廉价地提供这样的图像读取装置。
在以下参照附图详细所说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特征、组成、过程、步骤、特性和优点将更加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的一构成例的外观图。
图2是示出图1的多功能一体机100的主要部分的一结构例的截面图。
图3是对单面读取的说明图。
图4是对顺次方式的双面读取的说明图。
图5是对分批(batch)方式的双面读取的说明图。
图6是对交互方式的双面读取的说明图。
图7是续接图6的说明图。
图8是示出单面读取时的送入定时的一例的图。
图9是示出顺次方式的双面读取时的送入定时的一例的图。
图10是示出分批方式的双面读取时的送入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11是示出交互方式的双面读取时的送入定时的一例的图。
图12是示出图1的多功能一体机100的主要部分的一构成例的功能框图。
图13是示出单面读取时的原稿送入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顺次方式或交互方式的双面读取时的原稿送入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分批方式的双面读取时的原稿送入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6是续接图15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的一构成例的外观图,作为图像读取装置的一例而示出了多功能一体机(MFP:MultifunctionPeripheral)100。多功能一体机100具备MFP主体部20、ADF(Auto DocumentFeeder:自动输纸器)装置10。MFP主体部20进行图像读取、印刷以及传真收发。ADF装置100在读取图像时自动输送原稿。
MFP主体部20的操作按钮21包含操作输入部21a和液晶显示部21b。操作输入部21a包含用于用户进行操作输入的开始键和10个数字键。液晶显示部21b对用户显示输出动作状态。例如,用户通过对操作输入部21a进行操作输入,能够指定原稿的单面读取及双面读取中的某一种。此外,在发生了原稿的输送延迟等的情况下,在液晶显示部21b显示错误。
此外,在MFP主体部20的上面形成有未图示的接触玻璃(contactglass)。在该接触玻璃上以能够开闭的方式配置了ADF装置10。即,该多功能一体机100能够以平台(flat bed)式及ADF方式中的任一种方式读取原稿。平台式读取载置于接触玻璃上的原稿。ADF方式对通过ADF装置10自动输送中的原稿进行读取。
ADF装置10具备供纸托盘11和排纸托盘12。在ADF纸张10的内部形成有输送路。供纸托盘11内的原稿一张一张地被分离送入,沿着输送路被输送,并排出到排纸托盘12。该输送路形成为通过MFP主体部20的接触玻璃之上。并且,原稿在通过接触玻璃之上时,被MFP主体部20读取。
图2是示出图1的多功能一体机100的主要部分的一构成例的截面图,主要示意地示出了ADF装置10的内部构造。图中的B1~B5是原稿的输送路。C1是输送路B2和B5的分支点。C2是原稿的读取位置。C3是输送路B3及B5的汇合点。
<扫描单元22>
扫描单元22是图像传感器,该图像传感器通过光学方式读取通过读取位置C2的原稿A的图像。扫描单元22包括投光器22a和线性传感器22b。从投光器22a发出的照射光被接触玻璃上的原稿A所反射,被以直线状配置有多个受光液晶的线性传感器22b所检测。通过在与该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使原稿A和线性传感器22b相对移动,能够读取二维图像。在以ADF方式进行图像读取的情况下,使扫描单元22静止,对输送中的原稿A进行图像读取。此外,该扫描单元22还可以用作原稿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原稿A到达或通过读取位置C2。
该多功能一体机100采用双路径单扫描方式。多功能一体机100使用1个扫描单元22来进行原稿的双面读取。所谓双路径单扫描方式是使原稿的表背面翻转、并用同一扫描仪机构22两次读取原稿的双面读取的方法。在一般的双路径单扫描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中,通过使原稿路线转向来翻转原稿A的表背面,使原稿A通过别的输送路之后在扫描仪机构22的前面汇合,使原稿在同一方向上两次通过扫描仪机构22。对此,在多功能一体机100中,通过使原稿A进行U字形掉头来翻转原稿A的表背面,使原稿A两次通过扫描单元22。此时,原稿A通过扫描仪机构22的方向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时相反。
<输送路B1~B5>
在ADF装置10内形成输送路B1~B5,在单面读取和双面读取的情况下,原稿A的输送路径不同。在进行双面读取的情况下,原稿按照输送路B1、B2、B3、B4的顺序被输送。将该输送路径称作双面路径。另一方面,在进行单面读取的情况下,原稿按照输送路B1、B5、B3、B4的顺序被输送。将该输送路径称作单面路径。
输送路B1是将从供纸托盘11送入的原稿A输送到分支点C1的供纸路径。输送路B1在单面读取及双面读取的任一种情形下都被使用。
输送路B2是用于将双面读取用的原稿A从分支点C1输送到读取位置C2的双面读取专用的导入路径。输送路B2不进行U字形掉头,大体上直线地向读取位置C2输送原稿A。从输送路B2进入、并从右向左通过了读取位置C2的原稿进入输送路B3。
输送路B3是用于将双面读取用的原稿进行U字形掉头来翻转表背面的U字形掉头路径。从右向左通过了读取位置C2的原稿进入输送路B3的下侧,并被顺时针输送而成为翻转了表背面的状态之后,从输送路B3的上侧返回读取位置C2,从左向右通过读取位置C2。即,通过输送路B3,由此在翻转了原稿的表背面的状态下,能够使原稿两次通过读取位置C2。此时,通过读取位置C2的方向,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时相反。此外,输送路B3中的汇合点C3的下游侧在单面读取的情况下也被使用。
输送路B4是将从左向右通过了读取位置C2的原稿向排出口18输送、并向排纸托盘12排出的排出路径。输送路B4在单面读取及双面读取中的任一种情况下都被使用。
输送路B5是单面读取专用的导入路径,其将单面读取用的原稿A从分支点C1输送到输送路B3上的汇合点C3。由输送路B5和输送路B3构成了横向U字状的输送路。从汇合点C3进入到输送路B3上的单面读取用的原稿与双面读取用的原稿完全相同,从左向右通过读取位置C2,并进入输送路B4,排出到排纸托盘12。
<供纸托盘11>
供纸托盘11具备原稿台13和原稿挡板14,该原稿台13上层叠载置了原稿,原稿挡板14用于对这些原稿进行定位。原稿台13通过弹簧等施力机构被推向上方,使最上部的原稿接触搓纸辊(pick up roller)15a。此外,原稿台13上的原稿的输送方向的前端(在图中为左端)被原稿挡板14定位。因此,最上部的原稿的前端被定位,并且,成为该前端附近被搓纸辊15a推压的状态。
<原稿送入部15>
原稿送入部15是将供纸托盘11内的原稿A一张一张地向输送路送入的原稿送入机构。原稿送入部15具备搓纸辊15a、分离辊15b以及阻尼辊(retard roller)15c。搓纸辊15a和分离辊15b在原稿的输送方向上被旋转驱动。阻尼辊15c在返回方向上被旋转驱动。因此,供纸托盘11内的原稿A被搓纸辊15a从上依次向输送路B1送入。以重叠状态下被送入的原稿A,通过相互反向旋转的分离辊15b和阻尼辊15c而只被分离最上部的原稿A而沿输送方向输送。原稿送入部15利用送入原稿A的定时来控制原稿A的输送间隔。即,在先送入的原稿到达输送路径上的基准位置上时,原稿送入部15送入下一原稿,由此控制原稿A的输送间隔。
<输送辊16>
输送辊16具备被旋转驱动的驱动辊和夹着输送路而与驱动辊对置配置的从动辊。在输送路B1~B5上,以比最短的原稿长度短的间隔配置了多个输送辊16。通过这些输送辊16,原稿A在输送路上被输送。此外,通过未图示的输送马达34,旋转驱动输送辊16。为了将一部分输送马达34以与其他输送马达34不同步的方式进行驱动,需要专用的离合器等,结构变复杂,成本提高。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所有的输送辊16被同一个步进马达驱动,相互同步地进行旋转。
<路径切换部17>
路径切换部17是用于选择单面路径或双面路径中的某一个的输送路径的切换机构。路径切换部17被配置在输送路径的分支点C1上。该路径切换部17由爪状的旋转部件17a和未图示的螺线管构成。通过螺线管使旋转部件17a转动,路径切换部17切换输送路B2及B5。即,在选择了双面路径的情况下,到达分支点C1的原稿A被向输送路B2输送,在选择了单面路径的情况下,到达分支点C1的原稿A被向输送路B5输送。
若将供纸托盘11内所收容的原稿A的下面作为第一面,上面作为第二面,则在双面路径中,按照第一面及第二面的顺序读取两次原稿A,在单面路径中,则只读取原稿A的第二面。即,在双面路径被选择的情况下,原稿A依次经过输送路B1、分支点C1以及输送路B2,被引导到扫描单元22的读取位置C2,该第一面被读取。之后,原稿A经过输送路B3再次被引导到读取位置C2,其第二面被读取,经过输送路B4而从排出口18被排出。另一方面,在单面路径被选择的情况下,原稿A依次经过输送路B1、分支点C1、输送路B5、汇合点C3以及输送路B3的后半区间,被引导到扫描单元22的读取位置C2,该第二面被读取之后,经过输送路B4而从排出口18被排出。
<原稿检测传感器DS1~DS5>
ADF装置10上设有多个原稿检测传感器DS1~DS5(原稿检测部)。原稿检测传感器DS1、DS2被设置在供纸托盘11上,对载置于原稿台13上的原稿A进行检测。另一方面,原稿检测传感器DS3~DS5在各自不同的检测位置D3~D5对输送中的原稿A的到达或通过进行检测。此外,在这些原稿检测传感器DS1~DS5上能够使用光传感器。
原稿检测传感器DS1是原稿载置检测机构,用于检测在供纸托盘11上是否载置有原稿A。例如,将反射型的光传感器嵌设在原稿阻挡板14附近的原稿台13中,若检测到原稿A的前端附近,则能够判断原稿A的有无。
原稿检测传感器DS2是原稿长度检测机构,用于检测原稿A的输送方向的长度。例如,通过预先在检测传感器DS1后方的原稿台13上嵌设光传感器,能够判断原稿长度是否为规定长度以上。在该情况下,若不同尺寸的2个以上的原稿A重叠载置,则检测出最大的原稿长度。此外,若使输送方向的位置相互不同来配置2个以上的通过检测传感器DS2,则能够对原稿长度为规定范围内的长度的情况进行检测。
原稿检测传感器DS3~DS5是输送状态检测机构,用于监视输送路上的预先设定的检测位置D3~D5、并检测输送中的原稿A的位置。原稿检测传感器DS3~DS5检测原稿A到达或通过所述检测位置D3~D5的情况。即,若检测到原稿A的前端,则能够判断原稿A到达了检测位置的情况。若检测到原稿A的后端,则能够判断原稿A通过了检测位置的情况。在此,原稿检测传感器DS4被配置在双面路径上,只监视双面原稿。此外,上游侧的原稿检测传感器DS3和下游侧的原稿检测传感器DS5均被配置在单面路径和双面路径的共通路径上,对单面原稿和双面原稿进行监视。
原稿检测传感器DS3对被分离辊15b及分支点C1所夹住的输送路B1上的检测位置D3进行监视,对通过原稿送入部15从供纸托盘11送入到输送路B1中的原稿A进行检测。通过对检测位置D3的原稿A的前端及后端被检测之间的原稿A的输送量进行计测,能够求出原稿A的长度。此外,根据检测位置D3的原稿A的后端的检测结果,来求出原稿的输送间隔较短的情况下的送入定时。
原稿检测传感器DS4对被夹在分支点C1及读取位置C2之间的输送路B2上的夹持位置D4进行监视,并对即将到达读取位置C2之前的原稿A进行检测。根据检测位置D4的原稿A的前端的检测结果,来求出双面读取时的第一面的读取定时。
原稿检测传感器DS5监视被夹在汇合点C3及读取位置C2之间的输送路B3上的检测位置D5进行监视,检测到达读取位置C2之前的原稿A。根据检测位置D5的原稿A的前端的检测结果,来求出双面读取时的第二面的读取定时。此外,根据检测位置D5的原稿A的前端的检测结果,来求出原稿的输送间隔长的情况下的送入定时。
此外,在输送中的原稿A的检测中,不仅可以使用原稿检测传感器DS3~DS5,还可以使用扫描单元22。即,也可以将扫描单元22用作原稿检测传感器,检测出原稿到达或通过读取位置C2。
<原稿的读取方法>
图3~图7是示出利用图2的ADF装置10来进行2个以上的原稿A1~A4的连续读取的情况的状态的说明图。一般来说,ADF装置10通过进行同时输送2个以上的原稿的连续读取,能够缩短每张原稿平均的读取时间。
在双面路径交叉的ADF装置10中,在进行双面读取的情况下,根据依次送入的原稿A1~A4通过读取位置C2的顺序,可以考虑由顺次方式、分批方式、交互方式构成的三种读取方式。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由用户选择由单面读取、顺次方式的双面读取、分批方式的双面读取及交互方式的双面读取构成的4中读取方法中某一个。此外,用户选择单面读取及双面读取的某一种,在选择了双面读取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原稿交叉传感器DS2检测出的原稿尺寸来选择三种读取方式中的某一种。
<单面读取>
图3的(a)~(c)是对单面读取的说明图,按时间序列示出了输送路B1~B5上的原稿A1~A3的输送状态。在单面读取中,以使得原稿的输送间隔成为一定值L的方式,同时输送2张以上的原稿A1~A3。
如图中(a)~(c)所示,原稿A1~A3依次经过输送路B1及B5,进而经过输送路B3的后半区间,在到达读取位置C2之后,经由输送路B4而排出。即,原稿A1~A3仅通过读取位置C2一次,就向排纸托盘12排出。此外,如图中的(b)及(c)所示,后续的原稿A2、A3的送入是在先前的原稿A1、A2分别排出之前就开始。
单面读取是通过在先前的原稿A1被排出之前就开始后续的原稿A2的送入来缩短每张原稿平均的读取时间的读取方法。单面路径不像双面路径那样输送路径交叉,所以可以不用考虑原稿长度来选择单面读取。此外,单面读取中的输送间隔L可以比双面读取的输送间隔还要短。
<顺次方式的双面读取>
图4的(a)~(d)是对顺次方式的双面读取的说明图,按时间序列示出了输送路B1~B5上的原稿A1、A2的输送状态。在顺次方式中,在U字形掉头用的输送路B3上不同时输送2张以上的原稿,后续的原稿A2的读取是在先前的原稿A1的双面被读取之后开始。即,在顺次方式中,以使得输送间隔La成为比输送路B3长的一定值的方式同时输送2张以上的原稿A1、A2。
如图中的(a)~(c)所示,被先送入的原稿A1依次在输送路B1~B3上被输送,两次通过读取位置C2。此外,如图中的(c)和(d)所示,在先前的原稿A1向排纸托盘12排出之前进行后续的原稿A2的送入,以便在原稿A1两次通过读取位置C2之后原稿A2到达读取位置C2。
顺次方式是通过在先前的原稿A1被排出之前开始后续的原稿A2的送入来缩短每张原稿平均的读取时间的读取方法。顺次方式能够适用于原稿长度在输送路B3的长度以下的任一种方式中,所以能够适用于较长的原稿的高速读取。但是,由于输送间隔很长,所以与后述的两种方式相比,每一张平均的读取时间变长。
<分批方式的双面读取>
图5的(a)~(d)是对分批方式的双面读取的说明图,按时间顺序示出了输送路B1~B5上的原稿A1~A3的输送状态。在分批方式中,在U字形掉头用的输送路B3上,不重叠地同时输送2张以上的原稿A1、A2,以这些原稿组为单位进行双面读取。即,先前的原稿A1、A2的各自第二面在各自的第一面被读取之后被读取,后续的原稿A3的读取是在先前的原稿A1、A2的双面被读取之后开始。
因此,在分批方式中,周期性地重复比输送路B3长的输送间隔La和比输送路B3短的输送间隔Lb。如图所示,若是在输送路B3上同时输送两张原稿的情况,则输送间隔La和Lb交互重复。并且,若原稿长度短,则能够在输送路B3上同时输送3张以上的原稿。在该情况下,一次的输送间隔La和2次以上的输送间隔Lb交互重复。即,若将在输送路B3上同时被输送的2个以上的原稿A1、A2作为原稿组,则以原稿组内的输送间隔成为Lb、原稿组之间的输送间隔成为La的方式,不同的输送间隔La和Lb周期性地重复。此外,双面路径比单面路径长,所以原稿组内的输送间隔Lb最好比单面读取的输送间隔L长,但是在单面读取的输送间隔L有充分的余量的情况下,也可以相同。
如图中的(a)和(b)所示,依次被送入的原稿A1、A2在输送路B1~B3上按顺序被输送,在各自的第一面被读取之后,成为在输送路B3上同时被输送的状态。之后,原稿A1、A2通过读取位置C2而向输送路B4输送,各自的第二面被读取(图中的(c))。后续的原稿A3、A4的送入是在先前的原稿A2向排纸托盘12排出之前进行,以便在原稿A1、A2均两次通过读取位置C2之后,原稿A3到达读取位置C2。
分批方式是如下的读取方法:使原稿从输送路B2及B3的一方连续进入读取位置C2,并使两个以上的原稿同时在输送路B3上输送,由此能够对由2个以上的原稿A1、A2构成的原稿组进行双面读取,缩短每张原稿平均的读取时间。在此,通过在这些原稿A1、A2均被排出之前开始后续的原稿A3的送入,由此进一步缩短一张原稿的读取时间。分批方式与顺次方式相比,能够进一步缩短一张原稿的读取时间,但是若原稿长度不是输送路B3的长度的1/2以下则不能适用。
<交互方式的双面读取>
图6及图7的(a)~(f)是对交互方式的双面读取的说明图,按时间序列示出输送路B1~B5上的原稿A1~A4的输送状态。交互方式在U字形掉头用的输送路B3上,隔着间隔地同时输送两张以上的原稿A1、A2,原稿一张一张地从输送路B2及B3送入读取位置C2。即,在交互方式中,以隔着一张以上的原稿A2而被输送的两个原稿A1、A3的间隔与顺次方式同样成为比输送路B3长的一定值La的方式,同时输送3张以上的原稿A1~A3。此时,邻接的原稿A1、A2的输送将必须要在分批方式的输送间隔Lb以上。
如图中的(a)~(c)所示,依次被送入的原稿A1、A2依次在输送路B1~B3上被输送,在各自的第一面被读取之后,成为同时在输送路B3上被输送的状态。与图5的分批方式相比,不同点在于在原稿A1、A2之间形成有原稿1张的量以上的间隔。即,在交互方式中,原稿A1、A2隔着原稿一张的量以上的间隔而被按顺序送入。
接着,原稿A1从输送路B3进入读取位置C2,进行其第二面的读取(图中的(d))。若该原稿A1通过读取位置C2,其后端进入输送路B4,则原稿A3从输送路B2进入读取位置C2,其第一面被读取(图中的(e))。
该原稿A3也以与原稿A2之间的间隔成为La的方式被送入。在此,在原稿A1的前端到达读取位置C2之前,开始送入原稿A3。此外,在原稿A1通过读取位置C2,其后端进入输送路B4之后,原稿A3的前端到达读取位置C2,之后,原稿A1的后端到达排纸托盘12。即,在输送路上,三张原稿A1~A3同时被输送。
之后,若原稿A3通过读取位置C2,其后端向输送路B3输送,则原稿A2从输送路B3进入读取位置C2,其第二面被读取(图中的(f))。即,在读取位置C2中,按照原稿A1的第二面、原稿A3的第一面、原稿A2的第二面的顺序进行读取。图中的(c)及(f)为使1张原稿前进的相同的状态,(f)的状态之后,依次重复(c)~(e)的状态,由此能够进行连续读取。
交互方式是如下的读取方法:通过使两张以上的原稿同时在输送路B3上被输送,并且使原稿交互地从输送路B2及B3进入读取位置C2,在读取位置C2,交互进行第一面及第二面的读取,由此能够缩短每张原稿平均的读取时间。即,在输送路径上,同时输送3张以上的原稿A1~A3,得到最高的处理量(through put)。但是,交互方式与分批方式相比,虽然能够缩短每张原稿平均的读取时间,但是若原稿长度不是输送路B3的长度的1/3以下,就不能够适用。
<原稿的送入定时>
图8~图11是示出各读取方法中的原稿A的送入定时的一例的说明图,分别示出在送入原稿时的先前的原稿A的输送位置。
<单面读取时的送入定时>
图8是示出了单面读取时的送入定时的一例的图。在单面读取的情况下,在前一原稿A的后端到达输送路上的送入基准位置E1时,下一原稿被送入。
送入基准位置E1位于最近的原稿检测传感器DS3的检测位置D3离开下游侧且与检测位置D3之间的距离是K1。因此,通过在原稿检测传感器DS3检测出原稿A的后端之后,进一步计测原稿A的输送距离来决定单面读取时的送入定时。通过这样,根据原稿A的后端的位置来决定下一原稿的送入定时,由此能够与原稿长度无关地确保输送间隔为一定。此外,能够根据输送马达的旋转量来求出原稿A的输送距离。例如,通过对向输送马达供给的驱动信号的步长数进行计数来求出原稿A的输送距离。
<顺次方式的送入定时>
图9是示出顺次方式的双面读取时的送入定时的一例的图。在为顺序方法是的双面读取的情况下,在先前的原稿A的后端到达送入基准位置E2时,送入下一原稿。
送入基准位置E2位于最近的原稿检测传感器DS5的检测位置D5的上游侧。因此,判断原稿A的前端到达送入基准位置T2的情况,下一原稿被送入,所述送入基准位置T2位于检测位置D5的下游侧且与检测位置D5之间的距离为K2。送入基准位置T2是原稿A的后端位于送入基准位置E2时的原稿A的前端的位置,根据原稿A的长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根据原稿检测传感器DS3所检测出的原稿A的长度,在每次送入原稿时决定从检测位置D5到送入基准位置T2为止的距离K2。
即,首先根据原稿A的长度决定送入基准位置T2,在原稿检测传感器DS5检测出原稿A的前端之后,进一步计测原稿A的输送距离来决定顺次方式的双面读取时的送入定时。这样,即使在根据原稿A的前端的位置来决定下一原稿的送入定时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考虑原稿长度来使输送间隔保持一定。
<分批方式的送入定时>
图10是示出分批方式的双面读取时的送入定时的一例的图。在图中的(a)上示出了属于与先前的原稿A1同一组的原稿以较短的输送间隔Lb被送入的情况。此外,在图中的(b)中示出了属于与先前的原稿A1、A2不同的原稿组的原稿以较长的输送间隔La被送入的情况。
如图中的(a)所示,在分批方式的双面读取中,在较短的输送间隔Lb内送入的情况下,在紧前面被送入的前一原稿A1的后端到达输送路径上的送入基准位置E3时,下一原稿被送入。送入基准位置E3位于最近的原稿检测传感器DS3的检测位置D3的下游侧且与检测位置D3之间的距离为K3,根据输送间隔Lb而被决定。例如,在输送间隔Lb比单面读取的输送间隔L还长的情况下,输送距离K3比单面读取时的输送距离K2还长,送入基准位置处于单面读取的送入基准位置E1的下游侧。
另一方面,如图中的(b)所示,在以较长的输送间隔La送入原稿的情况下,在紧前面被送入的前一原稿A2的后端到达送入基准位置E2时,下一原稿被送入。送入基准位置E2与顺次方式的双面读取的情况相同,送入定时被决定为与顺次方式的双面读取的情形相同。
<交互方式的送入定时>
图11是示出交互方式的双面读取时的送入定时的一例的图。在交互方式的双面读取的情况下,在输送路B3上最先前的原稿A1的后端到达送入基准位置E2时,下一原稿被送入。
在单面读取时及顺次方式的双面读取时的送入定时均根据最后被送入的原稿即紧之前先前的原稿A的位置来决定。对此,交互方式的双面读取时的送入定时则根据在输送路B3上最先前的原稿A的位置来决定。在图中,比紧之前的原稿A2更先前的原稿A1来决定。除了这一点,送入定时的决定方法与所示方式的双面读取的情形几乎完全一样。
即,根据比紧之前的原稿A2更先前的原稿A1的长度来决定送入基准位置T2,在原稿检测传感器DS5检测出原稿A1的前端之后,进一步计测原稿A的输送距离,并判别原稿A的前端到达送入基准位置T2的情况,由此来决定送入定时。
<用于送入处理的功能结构>
图12是示出了图1的多功能一体机100的主要部分的一构成例的功能框图。该多功能一体机100具备:原稿检测传感器DS1、DS3~DS5、原稿送入部15、路径切换部17、扫描单元22、读取指定部31、原稿长度计测部32、马达驱动部33、输送马达34、送入定时调整部35及读取控制部36。
原稿检测传感器DS1检测在供纸托盘11上是否载置有原稿A,向送入定时调整部35输出检测信号。
原稿检测传感器DS3是原稿检测机构,用于监视输送路B 1上的检测位置D3、并检测刚被原稿送入部15送入后的原稿A。原稿检测传感器DS3若检测到原稿A的前端及后端,就分别输出前端检测信号及后端检测信号。此外,原稿检测传感器DS4、DS5分别监视输送路B2、B3上的检测位置D4、D5,若检测到原稿A的前端,则输出前端检测信号。
读取指定部31(读取指定机构)根据对操作面板21的操作输入部21进行的用户操作来指定原稿的单面读取及双面读取中的任一种读取方法。在双面读取的情况下,进一步作为详细的读取方法而指定顺次方式、分批方式及交互方式中的某一种方式。此外,双面读取中的详细的读取方法的指定,也可以代替用户操作而根据原稿长度计测部32计测到的原稿长度来指定。
路径切换部17根据读取左端部31所指定的读取方法,来切换双面路径及单面路径。即,在单面读取被指定了的情况下,选择输送路B5,在双面读取被指定了的情况下,选择输送路B3。
原稿长度计测部32根据原稿计测传感器DS3的前端计测信号及后端计测信号,对从马达驱动部33向输送马达34供给的驱动信号的步长数进行计数,并求出原稿长度。即,在使原稿A的前端通过计测位置D3之后,根据该原稿A的后端通过计测位置D3之前的期间的马达的旋转量来求出原稿长度。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根据原稿检测传感器DS3来检测出原稿长度,但是也可以利用原稿检测传感器DS5的上游侧的其他传感器,例如使用原稿检测传感器DS4来检测原稿长度。
马达驱动部33生成向输送马达34供给的驱动信号。输送马达34是在其旋转轴上连结了各输送辊16的步进马达,各输送辊16通过输送马达34的驱动力而相互同步地旋转。
送入定时调整部35(送入定时调整机构)在供纸托盘11上被载置了原稿A的情况下,在判断为先前的原稿A的后端到达送入基准位置E1~E3时生成送入信号,并控制原稿送入部15送入原稿的送入定时。送入信号是根据来自原稿检测传感器DS3、DS5的检测信号以及来自马达驱动部33的驱动信号来生成,但是其生成方法根据读取指定部31所指定的读取方法而不同。
根据送入定时调整部35内的计数器35c的计数值来生成送入信号。计数器35c是对驱动信号的步长数进行计数的计数机构,根据来自原稿检测传感器DS3、DS5的检测信号来对计数值进行清零,之后,在计数值达到规定值K1~K3时,从送入定时调整部35输出送入信号。即,在原稿检测传感器DS3、DS5检测出先前的原稿A之后,进而在该原稿A被输送了规定距离时,输出送入信号。
在指定了单面读取的情况下,在先前的原稿A的后端到达送入基准位置E1时,以输送间隔成为L的方式从送入定时调整部35输出送入信号。即,在从原稿检测传感器DS3输出了后端检测信号之后,在计数器35c计测到原稿A的输送距离达到K1的情况时,生成送入信号。此外,K1是预先赋予的一定值。
在指定了顺次方式的双面读取的情况下,以使得原稿间隔成为La的方式,在先前的原稿A的后端到达送入基准位置E2时,从送入定时调整部35输出送入信号。即,在从原稿检测传感器DS5输出前端检测信号之后,计数器35c计测到原稿A的输送距离达到K2的情况时,生成送入信号。此外,根据原稿长度计测部32所计测的原稿长度来求出K2。
在指定了分批方式的双面读取的情况下,输送间隔根据先前的原稿及下一原稿是否属于同一原稿组中而不同。在不属于同一原稿组的情况下,在先前的原稿A的后端到达送入基准位置E2时,从送入定时调整部35输出送入信号,以使得原稿间隔成为较长的值La。另一方面,在属于同一原稿组的情况下,在先前的原稿A的后端到达送入基准位置E3时,从送入定时调整部35输出送入信号,以使得原稿间隔成为较短的值Lb。
即,在为较长的原稿间隔La的情况下,从原稿检测传感器DS5输出上述前端检测信号之后,在被计数器35c计测到原稿A的输送距离达到K2的情况时,生成送入信号。另一方面,在为较短的原稿间隔Lb的情况下,从原稿检测传感器DS3输出上述后端检测信号之后,在被计数器35c计测到原稿A的输送距离达到K3的情况时,生成送入信号。此外,K3是预先赋予的一定值。
在指定了交互方式的双面读取的情况下在输送路B3上同时输送的2个以上的原稿A中的最先前的原稿A的后端到达送入基准位置E2时,从送入定时调整部35输出送入信号,以便与该最先前的原稿A之间的间隔成为La。即,在从原稿检测传感器DS5输出前端检测信号之后,计数器35c计测到原稿A的输送距离达到K2的情况时,生成送入信号。
读取控制部36根据原稿检测传感器DS4、DS5的前端检测信号,向扫描单元22输出读取信号。扫描单元22根据该读取信号开始读取处理。
<送入处理的流程图>
图13的步骤S101~S105是示出了单面读取时的原稿送入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在原稿送入之后开始。首先,根据原稿检测传感器DS 1的检测结果,判断是否在供纸托盘11内载置有下一原稿(步骤S101)。其结果,若在供纸托盘11内没有原稿A,则结束该处理。
在供纸托盘11内有原稿A的情况下,原稿检测传感器DS3检测先前的原稿A的后端(步骤S102)。在先前的原稿A的后端到达检测位置D3、从原稿检测传感器DS3输出后端检测信号时,将计数器35c进行清零,开始计测上述检测后的该原稿A的输送距离(步骤S103)。
计数器35c通过对供给输送马达34的驱动信号的步长数进行计数,计测检测后的原稿A的输送距离。之后,在所计测的输送距离达到规定值K1时,从送入定时调整部35输出送入信号(步骤S104)。根据该送入信号,原稿送入部15从供纸托盘11送入下一原稿,结束该处理(步骤S105)在通过上述过程送入原稿并结束处理的情况下,再次开始图13的原稿送入处理。
图14的步骤S201~S207是示出顺次方式或交互方式的双面读取时的原稿送入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在进行了原稿送入之后开始该处理。首先,对顺次方式的双面读取的情况进行说明。根据原稿计测传感器DS1的检测结果,判别在供纸托盘11内是否载置有下一原稿(步骤S201)。结果,若在供纸托盘11内没有原稿A,则结束该处理。
在供纸托盘11内没有原稿A的情况下,原稿长度计测部32根据原稿检测传感器DS3的检测结果,对先前的原稿A的原稿长度进行计测(步骤S202)。送入定时调整部35根据该原稿长度,计算出用于决定送入定时的输送距离K2(步骤S203)。接着,原稿计测传感器DS5检测出原稿检测上述原稿A的前端(步骤S204)。在上述原稿A的前端到达检测位置D5,从原稿检测传感器DS5输出前端检测信号时,计数器35c被清零,开始对上述检测后的该原稿A的输送距离进行计测(步骤S205)。
此外,在通过计数器35c计测到的输送距离达到预先计算出的值K2时,从送入定时调整部35输出送入信号(步骤S206)。根据该送入信号,原稿送入部15从供纸托盘11送入下一原稿,并结束该处理(步骤S107)。在通过上述过程送入原稿并结束处理的情况下,图14的原稿送入处理再次开始。
在交互方式的双面读取的情况下,根据输送路B3上的最先前的原稿A1的位置,进行下一原稿的送入。因此,在步骤S203,用于计算输送距离K2的原稿长度不是在紧之前的步骤S202中计测到的原稿A2的原稿长度,而是在前一次的原稿送入处理的步骤S202中计测并保持的原稿A1的原稿长度。除了这一点之外,交互方式的双面读取时的原稿送入处理与顺次方式的情况相同。
图15及图16的步骤S301~S312是示出了分批方式的双面读取时的原稿送入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在进行了原稿送入之后开始该原稿送入处理。首先,根据原稿计测传感器DS1的检测结果,判别在供纸托盘11内是否载置有下一原稿(步骤S301)。其结果,若在供纸托盘11内没有原稿A,则结束该处理。
接着,判别下一原稿是否与先前的原稿A属于同一原稿组(步骤S302)。在此,将在输送路B3上同时被输送的2个以上的原稿A称作同一原稿组。在属于同一原稿组的情况下,进入S303,在不属于同一原稿组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07。
步骤S303~S306是除了输送距离K1、K3的区别之外,与图13(单面读取时的原稿送入处理)的步骤S102~S105完全相同的处理。此外,步骤S307~S312是与图14(顺次方式的原稿送入处理)的步骤S202~S207完全相同的处理。因此,省略重复说明。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指定单面读取、顺次方式的双面读取、分批方式的双面读取、交互方式的双面读取等的读取方法,能够根据被指定的读取方法来使得原稿的输送间隔L、La、Lb不同。例如,指定了单面读取时的输送间隔L不同于指定了顺次方式的双面读取时的输送间隔La。
在这样的图像读取装置中,在为了决定下一原稿的送入定时而检测先前的原稿的位置的情况下,通过从2个以上的原稿检测传感器DS3、DS5中选择与读取方法对应的适当的原稿检测传感器DS3、DS5,能够缩短检测后应计测的原稿的输送距离K1~K3。
在为了使得图像读取装置中的输送间隔不同而使用同一原稿计测传感器来检测前一原稿、并使检测后的输送距离随着输送间隔的不同而变化的情况下,根据能够选择的输送间隔之差,应计测的输送距离的最大值会变长。对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中,根据输送间隔L、La、Lb来选择原稿检测传感器DS3、DS5,并在输送路径上的不同的计测位置D3、D5检测前一原稿。因此,与这些输送间隔之间的差(La-L)相比,能够防止应计测的输送距离K1~K3的最大值变长。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使得能够选择不同的输送间隔的图像读取装置中的送入定时的精度提高,使得输送间隔的精度提高。此外,能够使得用于计测原稿的输送距离的电路规模变小。例如,能够使得计算器35c的位数变少。因此,能够以低廉的价格提供上述的多功能一体机100。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选择使不同的两个以上的输送间隔周期性地重复的读取方法。例如,在指定了分批方式的双面读取的情况下,能够使得原稿组间的输送间隔La与原稿组内的输送间隔Lb不同。在这样的图像读取装置中,在为了决定下一原稿的送入定时而检测先前的原稿的位置的情况下,通过从两个以上的原稿检测传感器DS3、DS5中选择与输送间隔La、Lb对应的适当的原稿检测传感器DS3、DS5,与这些输送间隔之间的差(La-Lb)相比,能够防止应计测的输送距离K2~K3的最大值变长。
虽然以上根据其优选实施形态说明了本发明,但显然对于精通上述公开发明技术的人来说能够进行种种改进,并且可以采取不同于以上详细叙述和描述的实施形态。因此,在本发明的旨意和范围之内的本发明的所有改进都在附加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具备:
读取指定机构,指定原稿的输送间隔不同的两种以上的读取方法中的某一种;
两个以上的原稿检测机构,在输送路径上的不同位置检测原稿;
送入定时调整机构,对被上述原稿检测机构检测后的原稿的输送距离进行计测,并生成送入信号;以及
原稿送入机构,根据上述送入信号,从供纸托盘送入原稿,
上述送入定时调整机构根据与被指定的读取方法对应的上述原稿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生成上述送入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原稿检测机构,具有第一原稿检测机构和第二原稿检测机构,该第二原稿检测机构在第一原稿检测机构的下游侧检测原稿,
上述读取指定机构指定输送间隔长的两面读取以及输送间隔短的单面读取中的某一种,
在指定了单面读取的情况下,上述送入定时调整机构根据第一原稿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生成送入信号,在指定了双面读取的情况下,上述送入定时调整机构根据第二原稿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生成送入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路径切换机构,该路径切换机构在上述输送路径上的分支点,选择双面读取用的第一输送路及单面读取用的第二输送路中的某一个,
第一输送路具有U字形掉头路径,该U字形掉头路径使通过了读取位置的原稿进行U字形掉头,再次从反方向进入上述读取位置,
第二输送路不通过上述读取位置并与上述U字形掉头路径汇合,
第一原稿检测机构在上述分支点的上游检测原稿,
第二原稿检测机构在第一输送路上检测原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送入定时调整机构根据上述第一原稿检测机构所检测到的原稿的后端的检测结果生成送入信号,根据上述第二原稿检测机构所检测到的原稿的前端的检测结果生成送入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用于检测原稿的长度的长度检测部,
上述送入定时调整机构根据原稿的长度,计算位于上述第二原稿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的下游侧的送入基准位置,并在原稿的前端到达上述送入基准位置时,生成上述送入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原稿检测机构,具有第一原稿检测机构和第二原稿检测机构,该第二原稿检测机构在第一原稿检测机构的下游侧检测原稿,
上述第一原稿检测机构和上述第二原稿检测机构均被配置在双面读取用的第一输送路及单面读取用的第二输送路的共同路径上。
7.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在依次送入多个原稿时,周期性地重复两个以上的不同的输送间隔,其特征在于,具备:
两个以上的原稿检测机构,在输送路径上的不同的位置检测原稿;
送入定时调整机构,对被上述原稿检测机构检测后的原稿的输送距离进行计测,并生成送入信号;以及
原稿送入机构,根据上述送入信号,从供纸托盘送入原稿,
上述送入定时调整机构根据与上述输送间隔对应的上述原稿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生成上述送入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连续送入的两个以上的原稿作为一个原稿组,并使上述原稿组内的输送间隔和上述原稿组间的输送间隔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原稿检测机构,具有第一原稿检测机构和第二原稿检测机构,该第二原稿检测机构在第一原稿检测机构的下游侧检测原稿,
在与先前的原稿隔着较短的输送间隔送入后续的原稿的情况下,上述送入定时调整机构根据第一原稿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生成送入信号,在与先前的原稿隔着较长的输送间隔送入后续的原稿的情况下,上述送入定时调整机构根据第二原稿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生成送入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送入定时调整机构根据上述第一原稿检测机构所检测到的原稿的后端的检测结果生成送入信号,根据上述第二原稿检测机构所检测到的原稿的前端的检测结果生成送入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用于检测原稿的长度的长度检测部,
上述送入定时调整机构根据原稿的长度,计算位于上述第二原稿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的下游侧的送入基准位置,并在原稿的前端到达上述送入基准位置时,生成上述送入信号。
12.一种原稿输送方法,具备:
读取指定步骤,指定原稿的输送间隔不同的两种以上的读取方法中的某一种;
检测步骤,利用检测位置不同的两个以上的原稿检测传感器,检测输送中的原稿;
送入定时调整步骤,对经上述检测步骤检测后的原稿的输送距离进行计测,并生成送入信号;以及
原稿送入步骤,根据上述送入信号,从供纸托盘送入原稿,
在上述送入定时调整步骤中,根据与被指定的读取方法对应的上述原稿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生成上述送入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原稿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读取指定步骤中,指定双面读取及单面读取中的某一种,
在上述送入定时调整步骤中,在指定了单面读取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原稿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生成送入信号,在指定了双面读取的情况下,根据在第一原稿检测传感器下游侧检测原稿的第二原稿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生成送入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原稿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送入定时调整步骤中,在指定了单面读取的情况下,根据在双面读取用的第一输送路及单面读取用的第二输送路的分支点的上游的上述第一原稿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生成送入信号,在指定了双面读取的情况下,根据上述第一输送路上的上述第二原稿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生成送入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原稿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送入定时调整步骤中,根据上述第一原稿检测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原稿的后端的检测结果生成送入信号,根据上述第二原稿检测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原稿的前端的检测结果生成送入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原稿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用于检测原稿的长度的长度检测步骤,
在上述送入定时调整步骤中,根据原稿的长度,计算位于上述第二原稿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位置的下游侧的送入基准位置,并在原稿的前端到达上述送入基准位置时,生成上述送入信号。
17.一种原稿输送方法,在依次送入多个原稿时,周期性地重复两个以上的不同的输送间隔,其特征在于,具备:
检测步骤,使用检测位置不同的两个以上的原稿检测传感器,检测输送中的原稿;
送入定时调整步骤,对经上述检测步骤检测后的原稿的输送距离进行计测,并生成送入信号;以及
原稿送入步骤,根据上述送入信号,从供纸托盘送入原稿,
在上述送入定时调整步骤中,根据与上述输送间隔对应的上述原稿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生成上述送入信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原稿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送入定时调整步骤中,将连续送入的两个以上的原稿作为一个原稿组,并以使上述原稿组内的输送间隔和上述原稿组间的输送间隔不同的定时生成送入信号。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原稿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送入定时调整步骤中,在与先前的原稿隔着较短的输送间隔送入后续的原稿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原稿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生成送入信号,在与先前的原稿隔着较长的输送间隔送入后续的原稿的情况下,根据位于上述第一原稿检测传感器的下游侧的第二原稿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生成送入信号。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原稿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送入定时调整步骤中,根据上述第一原稿检测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原稿的后端的检测结果生成送入信号,根据上述第二原稿检测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原稿的前端的检测结果生成送入信号。
CN2010105017975A 2009-10-08 2010-09-30 图像读取装置及原稿输送方法 Pending CN10203597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34108A JP2011079644A (ja) 2009-10-08 2009-10-08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原稿搬送方法
JP234108/2009 2009-10-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35977A true CN102035977A (zh) 2011-04-27

Family

ID=43888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017975A Pending CN102035977A (zh) 2009-10-08 2010-09-30 图像读取装置及原稿输送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348269B2 (zh)
JP (1) JP2011079644A (zh)
CN (1) CN10203597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9661A (zh) * 2014-04-30 2015-11-11 株式会社Pfu 图像读取装置
CN110389505A (zh) * 2018-04-16 2019-10-29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控制方法
CN114763036A (zh) * 2021-01-15 2022-07-19 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供给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78413B2 (ja) * 2010-11-30 2013-09-0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プログラム
JP2012222448A (ja) * 2011-04-05 2012-11-12 Canon Inc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556777B2 (ja) * 2011-09-22 2014-07-23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シートスルー方式の原稿読取装置
JP5740341B2 (ja) * 2012-04-06 2015-06-2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シート検知装置、自動原稿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059517A (ja) * 2012-09-19 2014-04-03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6060189B2 (ja) 2015-02-13 2017-01-1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原稿搬送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KR20190125081A (ko) * 2018-04-27 2019-11-06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화상독취를 위한 원고간 지간 제어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81500B2 (ja) * 1995-04-18 2000-08-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自動原稿送り装置、原稿自動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219707B2 (ja) * 1996-12-24 2001-10-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材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JP3327800B2 (ja) 1996-12-27 2002-09-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装置
JP4878334B2 (ja) * 2007-06-14 2012-02-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10861A (ja) 2007-06-29 2009-01-15 Sharp Corp 原稿読取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US8199383B2 (en) * 2008-07-17 2012-06-1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Auto document feeding device and image scanning device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9661A (zh) * 2014-04-30 2015-11-11 株式会社Pfu 图像读取装置
CN110389505A (zh) * 2018-04-16 2019-10-29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控制方法
CN110389505B (zh) * 2018-04-16 2022-09-13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控制方法
CN114763036A (zh) * 2021-01-15 2022-07-19 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供给装置
CN114763036B (zh) * 2021-01-15 2024-07-02 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供给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079644A (ja) 2011-04-21
US20110248439A1 (en) 2011-10-13
US8348269B2 (en) 2013-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35977A (zh) 图像读取装置及原稿输送方法
CN102025876B (zh)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US8104765B2 (en) Document feeder for efficiently supplying originals and storing originals in a discharge stacker after reading
JP2011230923A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シート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2014229A (zh) 图像读取装置及原稿输送方法
CN103024240B (zh) 过页式原稿读取装置
CN101604136B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中间转印带的驱动控制方法
JP2006256826A (ja) 画像記録装置
CN102910480B (zh) 薄片堆叠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2726035A (zh) 图像读取装置及原稿输送方法
US7853192B2 (en) Paper discharge structur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2474563A (zh) 图像读取装置
EP2806624B1 (en) Image rea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3554984B2 (ja)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
US7783245B2 (en) Book-bin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JPS6145855A (ja) 用紙仕分け装置
JP407064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853681B2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3709575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H04101895A (ja) 記録制御装置
JPS6314774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223161A (ja) 後処理機能付シート取扱装置
JPH03107174A (ja)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
JP2010285259A (ja)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H0683141A (ja)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及び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