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28429A - 电动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电动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28429A
CN102028429A CN2010102949959A CN201010294995A CN102028429A CN 102028429 A CN102028429 A CN 102028429A CN 2010102949959 A CN2010102949959 A CN 2010102949959A CN 201010294995 A CN201010294995 A CN 201010294995A CN 102028429 A CN102028429 A CN 1020284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vibration
dust collector
shell
projec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9499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木村和也
畔柳贵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0284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84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Suction Cleaners (AREA)
  •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吸尘器,其能抑制在防振材料的轴芯和外壳的轴芯之间产生偏芯,并且抑制产生噪声。该电动吸尘器,经由环状的防振材料(30)将产生吸引风的电动送风机保持在形成为左右对开形状的筒状外壳上,将可充电的电池作为电源来驱动电动送风机的驱动电机,其中,在防振材料(30)的外周面上形成有沿外壳的轴向(X2)相互分离配置的多个突起(35、36),以使该防振材料在轴向(X2)的前后分别与该外壳的内壁抵接。

Description

电动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吸尘器,该电动吸尘器将产生吸引风的电动送风机经由环状的防振材料保持在形成为左右对开形状的筒状外壳上,并将可充电的电池作为电源来驱动上述电动送风机的驱动电机。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以实现静音为目的的电动吸尘器。在专利文献1的电动吸尘器中,经由环状的支承垫将风扇电机单元内设于吸尘器主体内,并用吸尘器主体的凸缘对在该支承垫的外周面以一排连续地形成的多个突起部进行防振支承。
根据专利文献1的电动吸尘器,构成风扇电机单元的电动送风机高速旋转所产生的振动只通过上述突起部传递至凸缘。因此,与支承垫的全部外周面与凸缘接触的情况相比,在上述电动吸尘器中,通过减小支承垫支承在凸缘上的面积,从而使上述振动难以传递到凸缘上。与此同时,能够抑制吸尘器主体的振动,降低从该吸尘器主体产生的噪声。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9-139231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电动吸尘器中,以上述支承垫为一例的防振材料,被上述突起部支承在构成吸尘器主体的外壳的凸缘上,因此与使该防振材料的全部外周面支承于凸缘的情况相比,减小了防振材料支承在外壳上的面积。因此,有时很难使突起部正对外壳的内壁进行稳定地支承,其结果有可能使防振材料倾斜,从而在该防振材料的轴芯和外壳的轴芯之间产生偏芯。
为了防止上述问题而考虑使防振材料支承于外壳的面积增加的方法。然而当过度增加该面积时,则电动送风机旋转时产生的振动会通过上述所增加的支承面容易地传递到外壳上,因而妨碍降低从外壳产生的噪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状况所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防振材料的轴芯与外壳的轴芯之间产生偏芯,并且抑制产生噪声的电动吸尘器。
技术方案1的发明涉及的电动吸尘器,经由环状的防振材料将产生吸引风的电动送风机保持在形成为左右对开形状的筒状外壳上,将可充电的电池作为电源来驱动上述电动送风机的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防振材料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多个突起,该多个突起以使上述防振材料在上述外壳的轴向前后分别与上述外壳的内壁抵接的方式沿上述外壳的轴向相互分离配置。
技术方案2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突起以使与上述内壁抵接的上表面窄于底面的方式,从该底面朝向该上表面形成前端细的形状。
技术方案3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使上述多个突起中与上述外壳的下部侧内壁抵接的突起,与错开该外壳的对开位置的位置对应,并从上述外周面突出设置。
技术方案4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至3所述的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壳的后端部一体地设置有把手,并且经由上述防振材料将上述电动送风机保持在上述外壳的前端部内侧,上述多个突起以避开上述把手的正前位置的方式形成在上述外周面上。
技术方案5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至4所述的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多个突起以在上述轴向前后且在上述外壳的周向上错开的状态形成在上述外周面上。
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所述的电动吸尘器,与以往那样将多个突起以一排连续地在防振材料的外周上形成并使其与外壳抵接的情况相比,增加了防振材料经由多个突起与外壳的内壁抵接的面积。由此与以往相比,能够使突起正对外壳的内壁进行稳定地支承。因此,能够使防振材料的轴芯与外壳的轴芯一致,从而抑制在该防振材料的轴芯与外壳的轴芯之间产生偏芯。
此外,如上所述,在本电动吸尘器中,与以往的情况相比,虽然增加防振材料与外壳抵接的面积,但是与使防振材料的全部外周面与外壳抵接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防振材料与外壳抵接的面积。由此,极力地抑制了电动送风机旋转时产生的振动传递到外壳,并且能够抑制从外壳产生的噪声。
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与上述上表面的宽度设为与上述底面的宽度相同的情况相比,极力地抑制了防振材料通过该上表面与上述内壁抵接的面积的增加。由此,能够抑制从上述上表面传递到外壳的振动。
根据技术方案3的发明,在将外壳在对开位置进行组装时,在该对开位置不配置与上述下部侧内壁抵接的突起。因此能够在上述对开位置容易地组装外壳而不会被上述突起妨碍。
此外,在上述对开位置组装完外壳之后,使与上述下部侧内壁抵接的突起与错开上述对开位置的位置抵接,由此能够经由上述突起将被防振材料保持的电动送风机可靠地支承于上述下部侧内壁。
根据技术方案4的发明,与在把手的正前位置形成多个突起的情况相比,能够将多个突起远离上述把手配置。由此,能够制作成难以使电动送风机旋转时产生的振动通过多个突起传递到外壳的状态。
根据技术方案5的发明,与多个突起不在上述周向上错开而是使它们在该周向上一致地在上述外壳的轴向前后形成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相互的分离距离在上述前后形成。并且,对于形成有多个突起的防振材料也能够缩小与上述轴向平行的方向的尺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主要部分的横剖视图。
图2为图1的A-A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
图3为容纳在上述电动吸尘器的主体外壳内的防振橡胶的侧视图。
图4为上述防振橡胶的主视图。
图5为上述防振橡胶的后视图。
图6为上述防振橡胶的立体图。
图中标号的说明:
1...电动吸尘器、10...主体外壳、11...电动送风机、14...把手、15...电池、17...内壁、30...防振橡胶、31...防振橡胶的外周面、35...第一排突起、35A...第一排突起的上表面、35B...第一排突起的下表面、36...第二排突起、36A...第二排突起的上表面、36B...第二排突起的下表面、X2...主体外壳的轴向、M...驱动电机、P...主体外壳的对开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1。图1和图2表示的电动吸尘器1具备:主体外壳10、集尘外壳20以及环状的防振橡胶30。
主体外壳10形成为从正面观察该主体外壳10时在沿纵向延伸的对开位置P(参照图2)为左右对开的形状。该主体外壳10用左右一对中的左主体外壳形成部件10L、右主体外壳形成部件10R(参照图2)构成。
主体外壳10的前端部(图1中的右侧)成形为筒状,且在该前端部的内侧容纳有电动送风机11。在前端部的内壁17的上部侧一体地形成有上凸缘12A。后述的防振橡胶30安装于覆盖电动送风机11的风扇F(参照图1)的风扇盒40,并且以被上凸缘12A和前端部的内壁17的下部侧夹持并且被电动送风机容纳室的壁面12B和风扇盒支承部12C支承的状态,被定位于上述前端部的内侧。在主体外壳10的前方开设有通气孔13。
另一方面,在主体外壳10的后端部(图1中的左侧),与该主体外壳10成一体地设有把手14。在后端部的外底面安装有电池15。该电池15为可充电的电池,用于驱动电动送风机11的驱动电机M。
集尘外壳20形成为筒状,通过螺钉与主体外壳10的前缘部连结。在集尘外壳20的前方中央(图1中的右侧)开设有吸引口21。当将集尘外壳20与主体外壳10连结时,吸引口21与上述通气孔13相向配置。
在集尘外壳20的内侧容纳有支承条22、过滤器23和盒体24。支承条22成形为从集尘外壳20的后方(图1中的左侧)朝向前方(图1中的右侧)前端细,并配置在上述通气孔13的前方。过滤器23覆盖支承条22整体。吸引口21和通气孔13之间被该过滤器23分隔。盒体24其基端部24A与向集尘外壳20的内侧突出设置的凸缘25卡合,从而覆盖过滤器23。
如图3所示,在防振橡胶30的外周面31上,沿其周向以成为两排的方式排列有多个突起35、36。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4所示,在防振橡胶30的轴向X1的前方外周面上形成有三个第一排突起35。此外,如图3和图5所示,在该轴向X1的后方外周面上形成有四个第二排突起36。其中,两个突起35、36为本发明的多个突起中的一个例子。
两个突起35、36在上述轴向X1的前后隔开规定的间隔相互分离。此外,如图3至图6所示,两个突起35、36以在外周面31周向的各个位置上相互错开的状态形成于上述外周面31。两个突起35、36由与防振橡胶30相同的材料形成。
如图4所示,在第一排突起35中,使各上表面35A的面积窄于各底面35B的面积。该第一排突起35具有从底面35B朝向上表面35A前端细的形状。如后文所述,上表面35A与主体外壳10的内壁17(参照图2)抵接。
如图5所示,第二排突起36也与第一排突起35同样,具有上述前端细的形状,并且各上表面36A的面积窄于各底面36B的面积。两个突起35、36的各上表面35A、36A,从上述外周面31向放射的方向仅分开规定的距离而配置在与上述内壁17一致的同一圆周上。因此,如后文所述,上表面36A也在从上述上表面35A与上述内壁17抵接的位置向主体外壳10的轴向X2的后方(图1中的左侧)分离的位置,与上述内壁17抵接。
进而,如图3及图6所示,在外周面31上的后端形成有突出端部37。如图5所示,该突出端部37具有卡合凹部37A。设置在上述风扇盒40外周上的卡合凸部41(参照图1)嵌入卡合凹部37A。
另外,如图6所示,在防振橡胶30的下部外周面形成有切入部38。切入部38是遍布上述外周面31的周向的规定长度,从防振橡胶30的后端向上述轴向X1的前方切入的部分。
如上所述构成的防振橡胶30,以如下所说明的方式容纳于主体外壳10的前端部。一边使卡合凸部41嵌入上述卡合凹部37A,一边将防振橡胶30安装于电动送风机11的风扇盒40。此时,使风扇盒40的进气开口部42(参照图1)穿过防振橡胶30的前端开口部39(参照图4)向主体外壳10的前方侧突出。
然后,在上述右主体外壳形成部件10R的形成通气孔13的半圆凹部中***吸引开口部42,并且一边对准上述上凸缘12A推压上述突出端部37使其弹性变形,一边使风扇盒40的卡合爪43与下凸缘12D的凹部卡合。进而使上述壁面12B及上述风扇盒支承部12C支承防振橡胶30的后端。由此,使防振橡胶30的轴向X1与主体外壳10的轴向X2一致,并且将防振橡胶30的轴芯与主体外壳10的轴芯一致,从而防振橡胶30保持电动送风机11并将电动送风机11定位在上述前端部的内侧。此时,在借助上述切入部38将防振橡胶30向前端部的内侧定位时,能够防止外周面31和与该前端部的下部侧内壁一体形成的下凸缘12D(参照图1)接触而发生损伤。
然后,当在上述对开位置P使左主体外壳形成部件10L与右主体外壳形成部件10R对接进行组装时,如从图2中可理解的那样,三个突起35的上表面35A及四个突起36的上表面36A分别与内壁17抵接。
如上所述,由于防振橡胶30其轴向X1与上述轴向X2一致地被定位于上述前端部,由此能够使上述突起35、36的各上表面35A、36A在该轴向X2的前后隔开规定的间隔相互分离地与上述内壁17抵接。此外,如上所述,由于防振橡胶30被定位于上述前端部,由此如图2所示,能够使各上表面35A、36A以在前端部周向的各位置上相互错开地形成于上述外周面31的状态与内壁17抵接。
另外,如图1和图2所示,使防振橡胶30的两个突起35、36在相当于上述把手14的正前位置附近的上述外周面31的上避开,而形成在该外周面31上的侧部及底部附近。
如图2、图4及图5所示,在从正面观察主体外壳10时,在三个突起35中,使具有与上述前端部的下部侧的内壁17抵接的上表面35A的突起35D,与错开对开位置P的位置对应并使其从上述外周面31突出设置。在此,如图2所示,使上述突起35D与从对开位置P向右主体外壳形成部件10R侧错开的位置对应并使其从上述外周面31突出设置。因此,能够借助突起35D使错开对开位置P的上述下部侧的内壁17支承并分担电动送风机11的重量。
接下来,说明电动吸尘器1的动作。当通过上述电池15来驱动驱动电机M时,电动送风机11开始运转。由此产生吸引风。该吸引风从上述吸引口21经过集尘外壳20的内侧,依次吹向上述过滤器23、上述进气开口部42及主体外壳10的排气孔(未图示)。与该吸引风一起被吸入到集尘外壳20内侧的粉尘,被过滤器23捕捉。
另外如上所述,与以往相比,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增加了防振橡胶30与内壁17抵接的面积,但是将与内壁17抵接的上表面35A、36A的面积设置得窄于底面35B、36B的面积。由此,能够抑制防振橡胶30与内壁17抵接的面积的增加,并且抑制电动送风机11旋转时产生的振动通过内壁17传递到主体外壳10的面积的增加。其中,防振橡胶30为本发明的防振材料的一个例子。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1中,在防振橡胶30的外周面31上形成有沿轴向X2相互分离地配置的两排突起35、36,从而使得该防振材料30在主体外壳10的轴向X2的前后与该主体外壳10的内壁17抵接。因此,与使在防振橡胶外周面以一排连续地形成的多个突起与内壁17抵接的以往的情况相比,本实施方式的防振材料30经由两排突起35、36与内壁17抵接的面积增加。由此,与以往相比,能够使两排突起35、36正对内壁17进行稳定地支承。因此,能够使防振材料30的轴芯与主体外壳10的轴芯一致,从而能够抑制在防振材料30的轴芯与主体外壳10的轴芯之间产生偏芯。
此外,如上所述,与以往的情况相比,在电动吸尘器1中虽然增加了防振材料30与内壁17抵接的面积,但与使防振材料30的整个外周面31的全周与内壁17抵接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防振材料30与本体外壳10抵接的面积。由此,极力地抑制了电动送风机11旋转时产生的振动传递到本体外壳10,并且还能够抑制从本体外壳10产生的噪声。
另外,两个突起35、36具有从各底面35B、36B朝向各上表面35A、36A前端细的形状,使得与内壁17抵接的各上表面35A、36A的面积比各底面35B、36B的面积窄。因此,与各上表面35A、36A的面积设为与各底面35B、36B的面积相同的情况相比,极力地抑制防振材料30通过各上表面35A、36A与上述内壁17抵接的面积的增加。由此,能够抑制从各上表面35A、36A传递到主体外壳10的振动。
此外,如上所述,使突起35D与错开对开位置P的位置对应并从上述外周面31突出设置。因此,使左右主体外壳形成部件10L、10R在对开位置P对接进行组装时,在该对开位置P未配置突起35D。因此,能够在对开位置P容易地组装左右主体外壳形成部件10L、10R,而不会被突起35D妨碍。
此外,在对开位置P组装左右主体外壳形成部件10L、10R之后,使突起35D与错开对开位置P的位置(内壁17的下部侧)抵接,由此能够将被防振部件30保持的电动送风机11经由突起35D可靠地支承在内壁17的下部侧。
如上所述,使两个突起35、36在相当于把手14的正前位置附近的上述外周面31上避开,而形成在该外周面31上的侧部及底部附近。因此,与在把手14的正前位置形成两个突起35、36的情况相比,能够将两个突起35、36远离把手14配置。由此,能够制作成难以使电动送风机11旋转时产生的振动通过两个突起35、36传递到把手14的状态。
并且,将两个突起35、36以在上述轴向X2的前后在上述前端部周向的各个位置上相互错开的状态形成于上述外周面31。因此,与使两个突起35、36在上述周向一致而不在该周向的各个位置错开地形成在上述轴向X2的前后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相互的分离距离形成于上述前后。与此同时,对于形成有两个突起35、36的防振橡胶30也能够缩小与上述轴向X2平行的轴向X1(参照图3)的尺寸。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还可以适当变更部分结构后实施。例如,可以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不同,考虑不使电动送风机11旋转时产生的振动过度施加于主体外壳10,而适当地改变两个突起35、36的数量。
另外,还可以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不同,使突起35D与从对开位置P向左主体外壳形成部件10L侧错开的位置对应并将其从上述外周面31突出设置。此外,还可以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不同,在防振橡胶30的外周面31不接触凸缘等的情况下,在该外周面31上不形成上述切入部38。

Claims (5)

1.一种电动吸尘器,经由环状的防振材料将产生吸引风的电动送风机保持在形成为左右对开形状的筒状外壳上,将可充电的电池作为电源来驱动所述电动送风机的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防振材料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多个突起,该多个突起以使所述防振材料在所述外壳的轴向前后分别与所述外壳的内壁抵接的方式沿所述外壳的轴向相互分离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突起以使与所述内壁抵接的上表面窄于底面的方式,从该底面朝向该上表面形成前端细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多个突起中与所述外壳的下部侧内壁抵接的突起,与错开该外壳的对开位置的位置对应,并从所述外周面突出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壳的后端部一体地设置有把手,并且经由所述防振材料将所述电动送风机保持在所述外壳的前端部内侧,所述多个突起以避开所述把手的正前位置的方式形成在所述外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多个突起以在所述轴向前后且在所述外壳的周向上错开的状态形成在所述外周面上。
CN2010102949959A 2009-09-30 2010-09-26 电动吸尘器 Pending CN10202842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28016A JP5368239B2 (ja) 2009-09-30 2009-09-30 電気掃除機
JP2009-228016 2009-09-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28429A true CN102028429A (zh) 2011-04-27

Family

ID=43882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949959A Pending CN102028429A (zh) 2009-09-30 2010-09-26 电动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368239B2 (zh)
CN (1) CN102028429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03865A2 (en) * 1982-09-17 1984-03-28 Shop-Vac Corporation Vibration isolating means
JPH02124119A (ja) * 1988-11-04 1990-05-11 Tokyo Electric Co Ltd 電気掃除機
JP2000308605A (ja) * 1999-04-28 2000-11-07 Toshiba Tec Corp 電気掃除機
JP2000354562A (ja) * 1999-06-15 2000-12-26 Hitachi Ltd 電気掃除機
JP2001120471A (ja) * 1999-10-28 2001-05-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気掃除機
JP2002034864A (ja) * 2000-07-31 2002-02-05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気掃除機
JP2002136458A (ja) * 2000-10-31 2002-05-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気掃除機
JP2009183610A (ja) * 2008-02-08 2009-08-20 Toshiba Corp 電気掃除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80464U (zh) * 1990-11-26 1992-07-14
JP2001061728A (ja) * 1999-08-31 2001-03-13 Hitachi Ltd 電気掃除機
JP3088011U (ja) * 2002-02-15 2002-08-30 立群企業有限公司 自動車用掃除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03865A2 (en) * 1982-09-17 1984-03-28 Shop-Vac Corporation Vibration isolating means
JPH02124119A (ja) * 1988-11-04 1990-05-11 Tokyo Electric Co Ltd 電気掃除機
JP2000308605A (ja) * 1999-04-28 2000-11-07 Toshiba Tec Corp 電気掃除機
JP2000354562A (ja) * 1999-06-15 2000-12-26 Hitachi Ltd 電気掃除機
JP2001120471A (ja) * 1999-10-28 2001-05-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気掃除機
JP2002034864A (ja) * 2000-07-31 2002-02-05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気掃除機
JP2002136458A (ja) * 2000-10-31 2002-05-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気掃除機
JP2009183610A (ja) * 2008-02-08 2009-08-20 Toshiba Corp 電気掃除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072613A (ja) 2011-04-14
JP5368239B2 (ja) 2013-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27938B2 (en) Electric unit including a motor, control unit, cooling fan, and a casing, and an operating machine equipped with the electric unit
EP3729946B1 (en) Mower
US20180180058A1 (en) Fan device and vacuum cleaner including the same
US9821433B2 (en) Particle separation assembly for power tool
US20140143978A1 (en) Agitator assembly for vacuum cleaner
CN1901323A (zh) 旋转电机以及电动轮椅车
CN101945606B (zh) 电动真空吸尘器
CN1835348A (zh) 混合式感应电机
CN101686784A (zh) 高效薄式真空吸入设备和使用该设备的机器人清洁器
US20160193727A1 (en) Electric power tool
US20200383266A1 (en) Prime mover of work machine
JP6787677B2 (ja) 電動パワーユニット
CN102950585B (zh) 打击工具
CN103619545A (zh) 动力工具
CN102028429A (zh) 电动吸尘器
CN1181608C (zh) 电机
JP2014236803A (ja) 補助ブラシ用回転軸の支持構造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自走式掃除機
JP2009183610A (ja) 電気掃除機
CN203126467U (zh) 空气调节装置
JP6403104B2 (ja) 電動工具及びこれに用いる電池パック
CN104421185A (zh) 电动风机和具备它的电动吸尘器
JP6027179B1 (ja) 空気清浄機
WO2021230305A1 (ja) Cpap装置
WO2021230239A1 (ja) Cpap装置
JP5206751B2 (ja) 整流子モータおよび該モータを搭載した掃除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