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57575A - 带电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间隙保持方法 - Google Patents

带电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间隙保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57575A
CN101957575A CN201010233582.XA CN201010233582A CN101957575A CN 101957575 A CN101957575 A CN 101957575A CN 201010233582 A CN201010233582 A CN 201010233582A CN 101957575 A CN101957575 A CN 1019575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sensitive drums
charged
conductive rollers
electro
over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3358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户野广智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957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75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laying down a uniform charge, e.g. for sensitising; Corona discharge devi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laying down a uniform charge, e.g. for sensitising; Corona discharge devices
    • G03G15/02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laying down a uniform charge, e.g. for sensitising; Corona discharge devices by contact, friction or induction, e.g. liquid charging apparatus
    • G03G15/02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laying down a uniform charge, e.g. for sensitising; Corona discharge devices by contact, friction or induction, e.g. liquid charging apparatus by bringing a charging member in the vicinity with the member to be charged, e.g. proximity charging, forming microgap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Rolls And Other Rotary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电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带电辊与感光鼓间的间隙保持方法。其中,带电装置包括带电辊以及间隙保持部件。带电辊包括施加有带电电压的导电辊以及覆盖层,上述覆盖层是覆盖该导电辊的外周面的部件,其端部从导电辊的端面沿着导电辊的延伸方向延长规定的长度。带电辊通过经由导电辊所施加的带电电压以非接触的方式使靠近设置的感光鼓带电。间隙保持部件在离开带电辊的端部的位置分别固定在带电辊的两端,在覆盖层与感光鼓之间保持规定的带电间隙的同时与感光鼓抵接,并随着感光鼓的旋转与带电辊一起旋转。

Description

带电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间隙保持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2009年7月2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1/226863的优先权利益,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电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带电辊与感光鼓间的间隙保持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技术提出了如下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相对图像承载体即感光鼓具有规定的带电间隙、以非接触的方式使该感光鼓带电的带电装置。
在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所使用的带电装置中,与感光鼓的图像形成区域相对的金属制带电辊的外周面被具有导电性的覆盖层(带电软管)覆盖。并且,间隙保持部件固定在带电辊的两端,通过使两端的间隙保持部件与感光鼓的外周面抵接,在带电辊与感光鼓之间保持规定的微小带电间隙。并且,利用压缩弹簧的作用力向感光鼓的方向挤压从带电辊的两端面向轴方向突出形成的轴部的各轴承,如果带电辊随着感光鼓的旋转而旋转,则感光鼓通过带电间隙非接触地带电。
但是,为了将间隙保持部件设置在带电辊的两端,覆盖层的端部位置必须与带电辊的端部位置一致。即、基于现有的覆盖方法,在覆盖层的端部位于带电辊端部内侧的情况下,高电压有可能从露出的金属轴向感光鼓侧泄漏。相反,在覆盖层的端部到达带电辊的端部外侧,使覆盖层在间隙保持部件的前面弯曲成型的情况下,弯曲的部分突出或凹陷,不能保持带电辊与感光鼓间的适当间隙,有可能导致异常放电或带电不均。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带电装置,包括带电辊,所述带电辊包括施加有带电电压的导电辊以及覆盖层,所述覆盖层是覆盖所述导电辊的外周面的部件,其端部从所述导电辊的端面沿着导电辊的延伸方向延长规定的长度,所述带电辊是通过经由所述导电辊所施加的所述带电电压,以非接触的方式使靠近设置的感光鼓带电;以及间隙保持部件,在离开所述带电辊的所述端部的位置分别固定在所述带电辊的两端,在所述覆盖层与所述感光鼓之间保持规定的带电间隙的同时与所述感光鼓抵接,并随着所述感光鼓的旋转与所述带电辊一起旋转。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带电装置,包括:带电辊,所述带电辊包括导电辊以及覆盖层,所述导电辊上施加有带电电压,并包括与感光鼓的图像形成区域对应的带电部以及从所述带电部的端面突出形成的旋转轴部,所述覆盖层包括覆盖所述带电部的外周面的带电对应部以及端部从所述带电部的端面沿着所述导电辊的延伸方向延长规定的长度的延长部,所述带电辊是通过经由所述导电辊所施加的所述带电电压,以非接触的方式使所述感光鼓带电;以及间隙保持部件,所述间隙保持部件包括用外周面与所述感光鼓抵接的抵接部以及以小于所述带电部的外径的外径从所述抵接部的端面突出并与所述带电部抵接的突出部,所述间隙保持部件在离开所述覆盖层的所述端部的位置分别固定在所述旋转轴部,在所述覆盖层与所述感光鼓之间保持规定的带电间隙的同时与所述感光鼓抵接,并随着所述感光鼓的旋转与所述带电辊一起旋转。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涉及一种带电装置,包括:带电辊,所述带电辊包括导电辊以及覆盖层,所述导电辊上施加有带电电压,并包括与感光鼓的图像形成区域对应的带电部以及以小于所述带电部的外径的外径从所述带电部的端面突出形成的旋转轴部,所述覆盖层包括覆盖所述带电部的外周面的带电对应部以及端部从所述带电部的端面沿着所述导电辊的延伸方向延长规定的长度的延长部,所述带电辊通过经由所述导电辊所施加的所述带电电压,以非接触的方式使所述感光鼓带电;以及间隙保持部件,所述间隙保持部件包括用外周面与所述感光鼓抵接的抵接部、以小于所述带电部的外径的外径从所述抵接部的端面突出并与所述带电部抵接的第一突出部以及以大于所述覆盖层的外径的内径从相同的所述端面突出,并环形突出至所述带电对应部的端部与所述感光鼓之间的第二突出部,所述间隙保持部件在离开所述覆盖层的所述端部的位置分别固定在所述旋转轴部,在所述覆盖层与所述感光鼓之间保持规定的带电间隙的同时与所述感光鼓抵接,并随着所述感光鼓的旋转与所述带电辊一起旋转。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涉及一种带电装置,其包括:带电辊,所述带电辊包括导电辊以及覆盖层,所述导电辊上施加有带电电压,并包括与感光鼓的图像形成区域对应的带电部、以小于所述带电部的外径的外径从所述带电部的端面突出的第一旋转轴部以及以小于所述第一旋转轴部的外径的外径从所述第一旋转轴部的前端突出的第二旋转轴部,所述覆盖层包括覆盖所述带电部的外周面的带电对应部以及端部从所述带电部的端面沿着所述导电辊的延伸方向延长规定的长度的延长部,所述带电辊是通过经由所述导电辊所施加的所述带电电压,以非接触的方式使所述感光鼓带电;以及间隙保持部件,所述间隙保持部件包括用外周面与所述感光鼓抵接的抵接部以及以小于所述带电部的外径的外径从所述抵接部的端面突出并与所述带电部抵接的突出部,所述间隙保持部件在离开所述覆盖层的所述端部的位置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旋转轴部和所述第二旋转轴部,在所述覆盖层与所述感光鼓之间保持规定的带电间隙的同时与所述感光鼓抵接,并随着所述感光鼓的旋转与所述带电辊一起旋转。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涉及一种带电装置,包括:带电辊,所述带电辊包括导电辊以及覆盖层,所述导电辊上施加有带电电压,并包括与感光鼓的图像形成区域对应的带电部、以小于所述带电部的外径的外径从所述带电部的端面突出的第一旋转轴部以及以小于所述第一旋转轴部的外径的外径从所述第一旋转轴部的前端突出的第二旋转轴部,所述覆盖层包括覆盖所述带电部的外周面的带电对应部以及端部从所述带电部的端面沿着所述导电辊的延伸方向延长规定的长度的延长部,所述带电辊是通过经由所述导电辊所施加的所述带电电压,以非接触的方式使所述感光鼓带电;以及间隙保持部件,所述间隙保持部件包括用外周面与所述感光鼓抵接的抵接部、以小于所述带电部的外径的外径从所述抵接部的端面突出并与所述带电部抵接的第一突出部以及以大于所述覆盖层的外径的内径从相同的所述端面突出,并环形突出至所述带电对应部的端部与所述感光鼓之间的第二突出部,所述间隙保持部件在离开所述覆盖层的所述端部的位置分别固定在所述旋转轴部,在所述覆盖层与所述感光鼓之间保持规定的带电间隙的同时与所述感光鼓抵接,并随着所述感光鼓的旋转与所述带电辊一起旋转。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感光鼓,形成有静电潜像和色调剂图像;带电装置,与所述感光鼓靠近设置,以非接触的方式使所述感光鼓带电;曝光装置,将所述感光鼓的图像形成区域进行曝光,写入所述静电潜像;显影装置,通过显影剂将形成在所述感光鼓上的所述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在所述感光鼓的表面形成所述色调剂图像;以及转印装置,将形成在所述感光鼓上的所述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被转印介质,其中,带电装置包括:带电辊,所述带电辊包括施加有带电电压的导电辊以及覆盖层,所述覆盖层是覆盖所述导电辊的外周面的部件,其端部从所述导电辊的端面沿着导电辊的延伸方向延长规定的长度,所述带电辊是通过经由所述导电辊所施加的带电电压,以非接触的方式使靠近设置的感光鼓带电;以及间隙保持部件,在离开所述带电辊的所述端部的位置分别固定在所述带电辊的两端,在所述覆盖层与所述感光鼓之间保持规定的带电间隙的同时与所述感光鼓抵接,并随着所述感光鼓的旋转与所述带电辊一起旋转。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涉及一种带电辊与感光鼓间的间隙保持方法,包括:用长度比带电区域的长度方向的长度更长的导电覆盖层覆盖施加有带电电压的导电辊的所述带电区域的外周面,将所述覆盖层的端部从所述导电辊的端面沿着导电辊的延伸方向延长规定的长度,形成延长部;在离开所述覆盖层的所述端部的位置,将用于在所述覆盖层与所述感光鼓之间保持规定的带电间隙的间隙保持部件分别固定在所述带电辊的两端;使所述间隙保持部件与所述感光鼓抵接,使所述感光鼓的图像形成区域与所述覆盖层的带电区域相对设置。
附图说明
图1是使用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带电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单元的概略结构图。
图3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带电装置与感光鼓的抵接状态的概略图。
图4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带电装置与感光鼓的抵接状态的截面图。
图5是图4的主要部位的放大截面图。
图6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带电装置与感光鼓的抵接状态的截面图。
图7是图6的主要部位的放大截面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间隙保持部件的俯视图。
图9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带电装置与感光鼓的抵接状态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带电装置包括带电辊和间隙保持部件。带电辊具有施加有带电电压的导电辊和覆盖层,该覆盖层是覆盖该导电辊外周面的部件,其端部从导电辊的端面沿着导电辊的延伸方向延长规定的长度。带电辊通过经由导电辊施加的带电电压使靠近设置的感光鼓非接触地带电。
间隙保持部件在离开带电辊端部的位置分别固定在带电辊的两端,在覆盖层与感光鼓之间保持规定的带电间隙的同时与感光鼓抵接,并随着感光鼓的旋转与带电辊一起旋转。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以附图为例就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图1是使用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带电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概略结构图。如图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是四鼓串联(four-drum tandem)式。图像形成装置1在上方具有排纸部3。
图像形成装置1在中间转印带10的下侧具有图像形成单元11。图像形成单元11具有沿着中间转印带10并列配置的4组图像形成单元11Y、11M、11C和11K。图像形成单元11Y、11M、11C和11K分别形成黄色(Y)、品红色(M)、青绿色(C)以及黑色(K)的色调剂图像。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图像形成单元11附近设置环境检测部、即温湿度传感器15。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单元的概略结构图。如图2所示,各图像形成单元11Y、11M、11C和11K分别具有图像承载体即感光鼓12Y、12M、12C和12K。各感光鼓12Y、12M、12C和12K向箭头m方向旋转。在各感光鼓12Y、12M、12C和12K的周围沿着旋转方向分别配置带电装置13Y、13M、13C和13K、显影装置14Y、14M、14C和14K以及感光体清洁器16Y、16M、16C和16K。
各带电装置13Y、13M、13C和13K通过所连接的电源(省略图示)而施加有带电电压,从而带电,并分别随着感光鼓12Y、12M、12C和12K的旋转而旋转。并且,感光鼓12Y、12M、12C和12K被非接触地均匀带电。而且,与带电辊反向旋转的筒状带电辊清洁器19与各带电装置13Y、13M、13C和13K抵接,清除附着在带电辊上的色调剂或尘垢等异物。带电辊清洁器19例如由海绵等形成。
从各感光鼓12Y、12M、12C和12K周围的带电装置13Y、13M、13C和13K到显影装置14Y、14M、14C和14K之间,从激光曝光装置17分别照射曝光光。激光曝光装置17利用从半导体激光元件射出的激光束在轴线方向扫描感光鼓12,具有多角反射镜17a、成像透镜***17b以及反射镜17c等。由此,在各感光鼓12Y、12M、12C和12K上形成静电潜像。
各显影装置14Y、14M、14C和14K对感光鼓12Y、12M、12C和12K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各显影装置14Y、14M、14C和14K通过作为显影剂的具有黄色(Y)、品红色(M)、青绿色(Y)以及黑色(K)的各色调剂和载体的双成分显影剂进行显影。
中间转印带10被支承辊21、从动辊20以及第一至第三张力辊22~24支撑架设,向箭头s方向旋转。
中间转印带10与感光鼓12Y、12M、12C和12K相对、接触。在中间转印带10上的与感光鼓12Y、12M、12C和12K相对的位置上设置有一次转印辊18Y、18M、18C和18K。各一次转印辊18Y、18M、18C和18K将形成在各感光鼓12Y、12M、12C和12K上的色调剂图像向中间转印带10进行一次转印。一次转印后,各感光鼓清洁器16Y、16M、16C和16K清除各感光鼓12Y、12M、12C和12K上的残留色调剂进行回收。
二次转印辊27与中间转印带10上的被支承辊21支撑的二次转印部相对。在二次转印部,规定的二次转印偏压施加在支承辊21上。一旦薄纸P通过中间转印带10和二次转印辊27之间,中间转印带10上的色调剂图像则被二次转印到薄纸P上。从给纸盒4a、4b或手动机构31供给薄纸P。二次转印结束后,通过带清洁器10a清洁中间转印带10。
在给纸盒4a、4b到二次转印辊27之间设置搓纸辊2a、2b、分离辊5a、5b、输送辊6a、6b以及定位辊对36。在手动机构31的手动托盘31a到定位辊对36之间设置手动搓纸辊31b和手动分离辊31c。而且,沿着纵向输送路径34方向,在比二次转印部更下游的位置设置定影装置30。定影装置30将在二次转印部转印到薄纸P上的色调剂图像定影在薄纸P上。在定影装置30的下游设置将薄纸P向排纸辊41方向或再输送单元32方向分配的门33。排纸辊41所引导的薄纸P被排出到排纸部3。并且,再输送单元32所引导的薄纸P被再次引导向二次转印辊27方向。
以下就带电装置13Y、13M、13C和13K进行具体说明。带电装置13Y、13M、13C和13K是相同的结构。分别与这些带电装置对应的感光鼓12Y、12M、12C和12K也是相同的结构。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就代表带电装置13Y、13M、13C和13K的带电装置13以及代表感光鼓12Y、12M、12C和12K的感光鼓12的关系进行说明。
带电装置13是与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内部的电源(省略图示)连接,并施加有带电电压的金属部件。
图3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带电装置13与感光鼓12的抵接状态的概略图。如图3所示,设置于带电装置13的带电辊130两端的间隙保持部件133与感光鼓12抵接,在带电辊130的中央部分的外周面,在与感光鼓12的图像形成区域之间保持规定的间隙。
在从旋转轴的两端面向轴方向突出形成的轴部的各轴承部件51接受压缩弹簧52的作用力,从而带电辊130被向感光鼓12的方向挤压。用于旋转驱动感光鼓12的鼓驱动齿轮53固定在感光鼓12的旋转轴121的左端侧。同样,用于旋转驱动带电辊130的带电辊驱动齿轮54固定在带电装置13的带电辊130的左端侧。并且,电机(省略图示)的驱动力一旦传递到鼓驱动齿轮53,感光鼓12则被旋转驱动。随之电机的驱动力一旦传递到带电辊齿轮54,带电辊130则被旋转驱动,通过带电间隙,感光鼓12被非接触地带电。
图4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带电装置13与感光鼓12的抵接状态的截面图。图5是图4的主要部位的放大截面图。如图4和图5所示,带电装置13包括带电辊130和间隙保持部件133。带电辊130具有施加有带电电压的导电辊131和覆盖该导电辊131的外周面的部件、即覆盖层132,通过经由带电辊130施加的带电电压使感光鼓12非接触地带电的导电辊131包括带电部131a、第一旋转轴部131b以及第二旋转轴部131c。带电部131a是与感光鼓的图像形成区域对应的带电区域。第一旋转轴部131b是从带电部131a的端面以小于带电部131a的外径D4的外径D2突出形成的区域。第二旋转轴部131c是从第一旋转轴部131b的前端以小于第一旋转轴部131b的外径D2的外径D1突出形成的区域。
覆盖层132是覆盖导电辊131的带电部131a的外周面的导电部件,例如形成软管形状。覆盖层132包括带电对应部132a和延长部132b。带电对应部132a是覆盖带电部131a的外周面的区域。延长部132b是覆盖层132的端部从带电部131a的端面进一步沿着导电辊的延伸方向延长规定长度L1的区域。
覆盖层132的原材料如果体积电阻率过小,则引起向感光鼓12的电压集中(泄漏)或异常放电,因此,优选使用体积电阻率为106Ω·cm以上的树脂。但是,如果体积电阻率过大,则带电量不够,不能获得足以得到均匀图像的带电电位。因此,优选使用例如体积电阻率为1012Ω·cm以下的树脂。因此,优选使用例如含有碳和作为导电材料的聚醚酯酰胺的热塑性树脂等。并且,也可使用以规定的比例配合了绝缘性的热塑性树脂和导电树脂的原材料。
覆盖层132的厚度T1设定成覆盖导电辊131的带电部131a时的外径D5小于间隙保持部件133的抵接部分上的外径D6。如果覆盖层132的厚度T1过薄,则有可能发生泄漏引起的异常放电或容易产生裂纹。因此,优选覆盖层132的厚度T1设定成例如50μm以上的厚度。但如果覆盖层132的厚度T1过厚,则由于电阻的影响很难使感光鼓12带电。因此,优选覆盖层132的厚度T1设定成例如200μm以下的厚度。
并且,延长部132b的长度L1设定成短于间隙保持部件133突出的长度L2,以防止软管端部与间隙保持部件133的端面接触。此时,如果延长部132b的长度L1过短,则有可能发生异常放电。因此,优选延长部132b的长度L1设定成例如约0.5mm以上。但如果延长部132b的长度L1过长,则会导致装置的大型化。因此,优选延长部132b的长度L1设定成约2mm以下。
间隙保持部件133是在保持覆盖层132与感光鼓12之间的规定的微小带电间隙G的同时与感光鼓12抵接,并随着感光鼓12的旋转与导电辊131一起旋转的部件。间隙保持部件133在离开覆盖层132端部的位置分别固定在第一旋转轴部131b和第二旋转轴部131c。
由于以被加压的状态与感光鼓12接触,因此间隙保持部件133的原材料必须是耐磨损材料。因此,优选使用例如聚缩醛,聚酰胺,聚碳酸酯,ABS树脂,丙烯酸树脂等热塑性树脂。
间隙保持部件133具有抵接部133a和突出部133b。抵接部133a是指用外周面与感光鼓12抵接的环形区域。突出部133b是指以小于带电部131a外径D4的外径D3从抵接部133a的端面突出并与带电部131a抵接的区域。另外,突出部133b的内径与导电辊131的第一旋转轴部131b的外径一致,形成可嵌入的形状。
通过以下具体方法保持导电辊131与感光鼓12之间的间隙。首先,用形成为长度比带电区域(带电部131a)的长度方向的长度更长的导电覆盖层132覆盖施加有带电电压的导电辊131的带电区域(带电部131a)的外周面,将该覆盖层132的端部从导电辊131的端面沿着导电辊131的延伸方向延长规定的长度,形成延长部132b。例如、用覆盖层132覆盖导电辊131的带电部131a后,为了形成延长部132b,切断覆盖层132较长一点即可。
然后,将在覆盖层132与感光鼓12之间保持规定的带电间隙的间隙保持部件133在离开覆盖层132端部(延长部132b)的位置分别固定在导电辊131的两端(第一旋转轴部131b和第二旋转轴部131c)。
然后,使设置在导电辊131两端的间隙保持部件133与感光鼓12的外周面抵接,使感光鼓12的图像形成区域与覆盖层132的带电区域(带电对应部132a)相对地设置。
根据该第一实施方式,在形成图像时,一旦导电辊131通过固定于第二旋转轴部131c的压缩弹簧52从连接电源(省略图示)施加有带电电压,则带电部131a和第一旋转轴部131b也被同样地施加有带电电压。一旦带电部131a带电,则覆盖该带电部131a的导电覆盖层132也被带电。即、与感光鼓12的图像形成区域相对的带电对应部132a被带电。而且,从该带电对应部132a延长了规定长度L1的延长部132b也被同样带电。此时,在导电辊131的带电部131a的外周面,被覆盖层132的带电对应部132a均匀地覆盖到每一处,因此其带电电位形成得很均匀。
并且,无需使覆盖层132与导电辊131的带电部131a的端部长度像现有的那样高精度地一致。即、可通过简单的方法使覆盖层132的带电对应部132a均匀地带电直到端部。
而且可避免因覆盖层132的端部弯曲产生突出或凹陷。因此可防止由此引起的异常放电或泄漏。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图6至8就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6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带电装置13与感光鼓12的抵接状态的截面图。图7是图6的主要部位的放大截面图。图8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间隙保持部件133的俯视图。该第二实施方式的间隙保持部件133的形状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其他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相同的结构使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具体说明。
如图6至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间隙保持部件133具有抵接部133a、第一突出部133b以及第二突出部133c。抵接部133a是用外周面与感光鼓12抵接的环形区域。
第一突出部133b是以小于带电部131a的外径D4的外径D3从抵接部133a的端面突出、用端面与带电部131a抵接的区域。通过第一突出部133b的突出,导电辊131的带电部131a和间隙保持部件133的抵接部133a以确实分离的状态固定。
第二突出部133c是以大于覆盖层132外径D5的内径D6从与第一突出部133b相同的端面环形状突出至带电对应部132a的端部与感光鼓12之间的区域。可根据间隙保持部件133的强度任意改变第二突出部133c的厚度T3。
并且,在图7中,虽然第二突出部133c也与抵接部133a相同,与感光鼓12抵接,不过只要向延长部132b外周的空间内突出即可。即、也可比抵接部133a的抵接面更靠近导电辊131的旋转轴,从不与感光鼓12抵接的位置突出。
第二突出部133c从抵接部133a端面突出的长度L3设定成长于第一突出部133b从抵接部133a的端面突出的长度L2,感光鼓12的图像形成区域设定在从交界面A到导电辊131的中央侧。
根据该第二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比,可通过间隙保持部件133在与覆盖层132外周分离的位置保护覆盖层132的端部,使感光鼓12带电。
因此具有以下优点,即、即使在导电辊131的端部产生了异常放电或泄漏,也可使与带电对应部132a相对的感光鼓12的图像形成区域均匀地带电。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就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第三实施方式的导电辊131的形状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其他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相同的结构使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具体说明。
图9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带电装置13与感光鼓12的抵接状态的截面图。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比,省略了导电辊131的第二旋转轴部131b,只由带电部131a和以小于带电部131a外径的外径从带电部131a的端面突出形成的旋转轴部131d形成导电辊131。
并且,间隙保持部件133的形状也是在中心部分形成符合旋转轴部131d的形状的通孔。
根据该第三实施方式,由于导电辊131的形状简单,因此固定在该导电辊131的旋转轴部131d的间隙保持部件133的形状也同样简单。
因此,与上述的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相比,具有容易生产导电辊131和间隙保持部件133的优点。
虽然就某种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举例,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际上在此所述的新的方法和***可用其他各种形式体现,此外,在此所述的方法和***的各种省略、替换以及改变都属于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本申请书所述权利及其类属者意在涵盖所有与本发明范围和宗旨相符的任何形式和修改。

Claims (20)

1.一种带电装置,包括:
带电辊,所述带电辊包括施加有带电电压的导电辊以及覆盖层,所述覆盖层是覆盖所述导电辊的外周面的部件,其端部从所述导电辊的端面沿着所述导电辊的延伸方向延长规定的长度,所述带电辊通过经由所述导电辊所施加的所述带电电压以非接触的方式使靠近设置的感光鼓带电;以及
间隙保持部件,在离开所述带电辊的所述端部的位置分别固定在所述带电辊的两端,在所述覆盖层与所述感光鼓之间保持规定的带电间隙的同时与所述感光鼓抵接,并随着所述感光鼓的旋转与所述带电辊一起旋转。
2.一种带电装置,包括:
带电辊,所述带电辊包括导电辊以及覆盖层,所述导电辊上施加有带电电压,并包括与感光鼓的图像形成区域对应的带电部以及从所述带电部的端面突出形成的旋转轴部,所述覆盖层包括覆盖所述带电部的外周面的带电对应部以及端部从所述带电部的端面沿着所述导电辊的延伸方向延长规定的长度的延长部,所述带电辊通过经由所述导电辊所施加的所述带电电压以非接触的方式使所述感光鼓带电;以及
间隙保持部件,所述间隙保持部件包括用外周面与所述感光鼓抵接的抵接部以及以小于所述带电部的外径的外径从所述抵接部的端面突出并与所述带电部抵接的突出部,所述间隙保持部件在离开所述覆盖层的所述端部的位置分别固定在所述旋转轴部,在所述覆盖层与所述感光鼓之间保持规定的带电间隙的同时与所述感光鼓抵接,并随着所述感光鼓的旋转与所述带电辊一起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电装置,其中,
所述覆盖层的原材料是体积电阻率大于等于106Ω·cm且小于等于1012Ω·cm的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电装置,其中,
所述间隙保持部件的原材料是热塑性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电装置,其中,
所述延长部的长度大于等于0.5mm且小于等于2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电装置,其中,
所述覆盖层的厚度大于等于50μm且小于等于200μm。
7.一种带电装置,包括:
带电辊,所述带电辊包括导电辊以及覆盖层,所述导电辊上施加有带电电压,并包括与感光鼓的图像形成区域对应的带电部以及以小于所述带电部的外径的外径从所述带电部的端面突出形成的旋转轴部,所述覆盖层包括覆盖所述带电部的外周面的带电对应部以及端部从所述带电部的端面沿着所述导电辊的延伸方向延长规定的长度的延长部,所述带电辊通过经由所述导电辊所施加的所述带电电压以非接触的方式使所述感光鼓带电;以及
间隙保持部件,所述间隙保持部件包括用外周面与所述感光鼓抵接的抵接部、以小于所述带电部的外径的外径从所述抵接部的端面突出并与所述带电部抵接的第一突出部以及以大于所述覆盖层的外径的内径从同一所述端面呈环形地突出至所述带电对应部的端部与所述感光鼓之间的第二突出部,所述间隙保持部件在离开所述覆盖层的所述端部的位置分别固定在所述旋转轴部,在所述覆盖层与所述感光鼓之间保持规定的带电间隙的同时与所述感光鼓抵接,并随着所述感光鼓的旋转与所述带电辊一起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电装置,其中,
所述覆盖层的原材料是体积电阻率大于等于106Ω·cm且小于等于1012Ω·cm的树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电装置,其中,
所述间隙保持部件的原材料是热塑性树脂。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电装置,其中,
所述延长部的长度大于等于0.5mm且小于等于2mm。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电装置,其中,
所述覆盖层的厚度大于等于50μm且小于等于200μm。
12.一种带电装置,包括:
带电辊,所述带电辊包括导电辊以及覆盖层,所述导电辊上施加有带电电压,并包括与感光鼓的图像形成区域对应的带电部、以小于所述带电部的外径的外径从所述带电部的端面突出的第一旋转轴部以及以小于所述第一旋转轴部的外径的外径从所述第一旋转轴部的前端突出的第二旋转轴部,所述覆盖层包括覆盖所述带电部的外周面的带电对应部以及端部从所述带电部的端面沿着所述导电辊的延伸方向延长规定的长度的延长部,所述带电辊通过经由所述导电辊所施加的所述带电电压以非接触的方式使所述感光鼓带电;以及
间隙保持部件,所述间隙保持部件包括用外周面与所述感光鼓抵接的抵接部以及以小于所述带电部的外径的外径从所述抵接部的端面突出并与所述带电部抵接的突出部,所述间隙保持部件在离开所述覆盖层的所述端部的位置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旋转轴部和所述第二旋转轴部,在所述覆盖层与所述感光鼓之间保持规定的带电间隙的同时与所述感光鼓抵接,并随着所述感光鼓的旋转与所述带电辊一起旋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带电装置,其中,
所述覆盖层的原材料是体积电阻率大于等于106Ω·cm且小于等于1012Ω·cm的热塑性树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带电装置,其中,
所述延长部的长度大于等于0.5mm且小于等于2mm。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带电装置,其中,
所述覆盖层的厚度大于等于50μm且小于等于200μm。
16.一种带电装置,包括:
带电辊,所述带电辊包括导电辊以及覆盖层,所述导电辊上施加有带电电压,并包括与感光鼓的图像形成区域对应的带电部、以小于所述带电部的外径的外径从所述带电部的端面突出的第一旋转轴部以及以小于所述第一旋转轴部的外径的外径从所述第一旋转轴部的前端突出的第二旋转轴部,所述覆盖层包括覆盖所述带电部的外周面的带电对应部以及端部从所述带电部的端面沿着所述导电辊的延伸方向延长规定的长度的延长部,所述带电辊通过经由所述导电辊所施加的所述带电电压以非接触的方式使所述感光鼓带电;以及
间隙保持部件,所述间隙保持部件包括用外周面与所述感光鼓抵接的抵接部、以小于所述带电部的外径的外径从所述抵接部的端面突出并与所述带电部抵接的第一突出部以及以大于所述覆盖层的外径的内径从同一所述端面呈环形地突出至所述带电对应部的端部与所述感光鼓之间的第二突出部,所述间隙保持部件在离开所述覆盖层的所述端部的位置分别固定在所述旋转轴部,在所述覆盖层与所述感光鼓之间保持规定的带电间隙的同时与所述感光鼓抵接,并随着所述感光鼓的旋转与所述带电辊一起旋转。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带电装置,其中,
所述覆盖层是体积电阻率大于等于106Ω·cm且小于等于1012Ω·cm、厚度大于等于50μm且小于等于200μm的热塑性树脂。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带电装置,其中,
所述延长部的长度大于等于0.5mm且小于等于2mm。
1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感光鼓,形成有静电潜像和色调剂图像;
带电装置,与所述感光鼓靠近设置并以非接触的方式使所述感光鼓带电;
曝光装置,将所述感光鼓的图像形成区域进行曝光,写入所述静电潜像;
显影装置,通过显影剂将形成在所述感光鼓上的所述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在所述感光鼓的表面形成所述色调剂图像;以及
转印装置,将形成在所述感光鼓上的所述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转印介质,
其中,所述带电装置包括:
带电辊,所述带电辊包括施加有带电电压的导电辊以及覆盖层,所述覆盖层是覆盖所述导电辊的外周面的部件,其端部从所述导电辊的端面沿着所述导电辊的延伸方向延长规定的长度,所述带电辊通过经由所述导电辊所施加的所述带电电压以非接触的方式使靠近设置的感光鼓带电;以及
间隙保持部件,在离开所述带电辊的所述端部的位置分别固定在所述带电辊的两端,在所述覆盖层与所述感光鼓之间保持规定的带电间隙的同时与所述感光鼓抵接,并随着所述感光鼓的旋转与所述带电辊一起旋转。
20.一种带电辊与感光鼓间的间隙保持方法,包括:
用长度比施加有带电电压的导电辊的带电区域的长度方向的长度更长的导电覆盖层覆盖所述带电区域的外周面,形成通过将所述覆盖层的端部从所述导电辊的端面沿着所述导电辊的延伸方向延长规定的长度而成的延长部;
在离开所述覆盖层的所述端部的位置,将用于在所述覆盖层与所述感光鼓之间保持规定的带电间隙的间隙保持部件分别固定在所述带电辊的两端;
使所述间隙保持部件与所述感光鼓抵接,使所述感光鼓的图像形成区域与所述覆盖层的带电区域相向设置。
CN201010233582.XA 2009-07-20 2010-07-19 带电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间隙保持方法 Pending CN10195757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2686309P 2009-07-20 2009-07-20
US61/226,863 2009-07-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57575A true CN101957575A (zh) 2011-01-26

Family

ID=43465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33582.XA Pending CN101957575A (zh) 2009-07-20 2010-07-19 带电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间隙保持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013938A1 (zh)
JP (1) JP2011022577A (zh)
CN (1) CN10195757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3729A (zh) * 2017-03-29 2018-10-23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带电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9263150A (zh) * 2018-10-28 2019-01-25 抚顺东旭精工制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护式涂胶辊
CN111752128A (zh) * 2019-03-29 2020-10-09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辊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61382B2 (ja) * 2013-04-23 2017-07-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間隔保証部材、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SG11201602694TA (en) 2013-10-07 2016-05-30 Ppg Ind Ohio Inc Treated filler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ame, and articles prepared therefrom
NL1040593C2 (en) * 2014-01-08 2015-07-13 Hunter Douglas Ind Bv Shading device for an architectural opening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an end stop position of the shading devic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210A (zh) * 1993-05-31 1995-03-15 株式会社理光 图象形成设备及其充电装置
EP1143304A2 (en) * 2000-04-07 2001-10-10 Ricoh Company, Ltd. Apparatus for minimizing toner contamination on an image formation member
US20030161664A1 (en) * 2002-02-21 2003-08-28 Canon Kasei Kabushiki Kaisha Charging roller,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JP2004157282A (ja) * 2002-11-06 2004-06-03 Mitsubishi Cable Ind Ltd 帯電ローラ
JP2004219444A (ja) * 2003-01-09 2004-08-05 Ricoh Co Ltd 帯電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101469A (zh) * 2006-07-06 2008-01-09 株式会社理光 充电装置,具有该充电装置的处理卡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210A (zh) * 1993-05-31 1995-03-15 株式会社理光 图象形成设备及其充电装置
EP1143304A2 (en) * 2000-04-07 2001-10-10 Ricoh Company, Ltd. Apparatus for minimizing toner contamination on an image formation member
US20030161664A1 (en) * 2002-02-21 2003-08-28 Canon Kasei Kabushiki Kaisha Charging roller,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JP2004157282A (ja) * 2002-11-06 2004-06-03 Mitsubishi Cable Ind Ltd 帯電ローラ
JP2004219444A (ja) * 2003-01-09 2004-08-05 Ricoh Co Ltd 帯電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101469A (zh) * 2006-07-06 2008-01-09 株式会社理光 充电装置,具有该充电装置的处理卡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3729A (zh) * 2017-03-29 2018-10-23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带电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9263150A (zh) * 2018-10-28 2019-01-25 抚顺东旭精工制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护式涂胶辊
CN111752128A (zh) * 2019-03-29 2020-10-09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辊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022577A (ja) 2011-02-03
US20110013938A1 (en) 2011-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57575A (zh) 带电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间隙保持方法
CN101872143A (zh) 图像形成设备
US941756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413554B2 (ja) 転写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0553907B1 (ko) 스페이서가 구비된 감광드럼 및 이를 구비한 전자사진방식화상형성장치
JP200328040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EP3136181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069834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365732B2 (ja) 帯電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061889A (ja) ベルト装置、転写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145846B2 (ja) 帯電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5807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KR101817291B1 (ko) 대전 장치 및 이를 채용한 화상 형성 장치
JP3669423B2 (ja) 正帯電用電子写真感光体、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25032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758391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charging roll
JP449220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557618B2 (ja) ローラ、供給ローラ、現像ローラ
JP484415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21594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6477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KR101029069B1 (ko)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
JP414328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316103A (ja) 転写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43561A (ja) 像担持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