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77650B - 电池及其负极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电池及其负极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77650B
CN101777650B CN2010101049341A CN201010104934A CN101777650B CN 101777650 B CN101777650 B CN 101777650B CN 2010101049341 A CN2010101049341 A CN 2010101049341A CN 201010104934 A CN201010104934 A CN 201010104934A CN 101777650 B CN101777650 B CN 1017776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ercent
cathode composition
composition
l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0493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77650A (zh
Inventor
陈荣华
王德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KAIJIE POWER SUPPLY INDUSTRIAL Co Ltd
Guangzhou Kaijie Power Supply In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KAIJIE POWER SUPPLY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KAIJIE POWER SUPPLY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KAIJIE POWER SUPPLY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10493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776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776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776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776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776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及其负极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含量的组分:80.8%-82.6%的铅粉、0.13%-0.17%的炭黑、0.06%-0.1%的木素磺酸钠、0.39%-0.43%的腐植酸、0.1%-0.13%的阻氧剂、0.32%-0.5%的硫酸钡、0.03%-0.05%的短纤维、7.1%-8.0%的硫酸、8.9%-9.9%的纯水;本发明的电池耐过充、耐过放能力高,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时保留了电池的容量高、大电流放电性能好、低温特性优等优点。

Description

电池及其负极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供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及其负极组合物。
背景技术
摩托车、汽车、船舶发动机的启动主要采用铅酸蓄电池提供能源,同时,铅酸蓄电池也可以作为其照明灯、喇叭等设施的电源。由于车辆质量参差不齐,用途广泛,特别是作为载客用途的车辆,要求蓄电池有更高的耐过充、耐过放性能。然而,现有的铅酸蓄电池产品,仅是按照国家标准执行,无法满足更高的耐过充、耐过放性能要求,实际使用寿命往往达不到预期的一年要求,只能维持6-8个月。
电池寿命的提前终止,通常认为有以下几种原因:
(1)正极板栅的腐蚀变形:目前的正极板栅使用的合金为铅锑合金、低锑合金或铅钙系列,这三种合金铸成的板栅,在蓄电池的充电过程中都会被氧化成硫酸铅和二氧化铅,最后导致丧失支撑活性物质的作用而使电池失效;或由于二氧化铅腐蚀层的形成,使铅合金产生应力,使板栅线性长大变形,最终使极板整体遭到破坏,导致活性物质因与板栅接触不良而脱落或在汇流排处短路。
(2)正极活性物质脱落、软化:随着充放电循环反复进行,正极活性物质(二氧化铅颗粒)之间的组合变得松弛、软化,从而从极板上脱落下来;另外,极板的制造、装配的松紧和充放电等因素,也会对正极活性物质的软化、脱落有影响。
(3)不可逆的硫酸盐化:电池过放电、放电后长期存储或在放电状态下存储时,极板会在硫酸铅的溶解、重结晶作用下生成一种粗大的、难于接受充电的硫酸铅结晶,此现象称为不可逆硫酸盐化,严重时导致电极失效,无法充电。
(4)锑在活性物质上的严重积累:随着充放电循环反复进行,正极板上的部分锑被氧化成离子形式,随电解液到达负极活性物质上被还原,由于电解液中氢离子在锑上比在铅上更容易被还原而生成氢气,因此锑积累后,电池充电时大部分电流均用于水分解,电池因不能正常充电而失效。
(5)负极汇流排的腐蚀:一般情况下,汇流排不存在腐蚀问题,但在阀控式密封蓄电池中,当建立氧循环时,电池上部空间基本充满氧气,隔膜中的电解液也可能沿极耳上升到汇流排,汇流排的合金则会被氧化生成硫酸铅。如果汇流排焊条合金选择不当,有杂质和缝隙,腐蚀会沿着这些缝隙加深,致使极耳与汇流排脱开,导致负极板失效。
然而,从常规的技术方面,例如,正负活性物质配比、制造工艺控制、原材料的杂质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试验,仍不能达到理想的延长寿命的效果。因此,迫切需求一种保留了电池的其他优良特性,例如大电流放电性能好、低温启动能力好,并具有延长使用寿命的电池。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需求,本发明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组合物,其包括如下重量含量的组分:
  铅粉   80.8%-82.6%   硫酸钡   0.32%-0.5%
  炭黑   0.13%-0.17%   短纤维   0.03%-0.05%
  木素磺酸钠   0.06%-0.1%   硫酸   7.1%-8.0%
  腐植酸   0.39%-0.43%   纯水   8.9%-9.9%
  阻氧剂   0.1%-0.13%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炭黑为乙炔黑。优选地,所述铅粉的密度为1.3-1.5g/cm3,氧化度为72%-78%。优选地,所述硬脂酸为粉状;所述硫酸钡为沉淀级硫酸钡。优选地,所述硫酸为用分析纯浓硫酸以及纯水稀释而成,其在25℃温度下的密度为1.400±0.005g/ml。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短纤维为4-6mm的聚脂。所述纯水的电阻率优选大于或等于80万·欧·cm。
在本发明的研发过程中,发明人通过对负极活性物质组合物的组分进行调整,使得与现有技术相比,炭黑(乙炔黑)和硬脂酸的用量相对减少,且木素磺酸钠与高纯腐植酸的比率减小,从而抑制了电池的过度失水和负极活性物质的软化,提高了电池的耐过充、耐过放能力,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时保留了电池的容量高、大电流放电性能好、低温特性优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优选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
在容器中,按下表1将各组分通过常规生产方法配制在一起,形成铅膏,铅膏视密度4.34±0.05g/cm3。该铅膏非常有利于填涂一些薄型极板,正好适应了摩托车用电池的极板的要求。
表1摩托车用铅酸蓄电池负极活性物质组合物配方
组分名称   含量(kg)
铅粉(密度=1.4g/cm3、氧化度=75%)   500
乙炔黑   1.00
木素磺酸钠   0.40
高纯腐植酸   2.60
粉状硬脂酸   0.60
沉淀级硫酸钡   2.50
短纤维   0.25
  硫酸(分析纯25℃时d=1.400±0.005g/ml)   44.8
  纯水(电阻率≥80万·欧·cm)   58
与现有技术相比,炭黑(乙炔黑)用量在以前用量的基础上减少0.25kg,既保证了负极的充电接收能力,又能有效地抑制水的分解。而且,通过调整木素磺酸钠与高纯腐植酸(两者均为有机膨胀剂)的用量配比(降低木素磺酸钠的用量并提高高纯度腐植酸的用量),有效地解决了负极板的软化的问题。同时,将硬脂酸(阻氧剂)的用量降低0.2kg,用量降低后的效果表明,负极板的吸酸速度提高,同时也保证了负极板的抗氧化贮存性能,这样的结果满足了电池装配厂的极板贮存性能需求,又适应了快速加酸的工艺要求。即,通过使用本发明的负极组合物配方,有效地降低了电池的失水率,遏制了负极板软化现象,提高了电池的耐过充、耐过放性能,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时保留了原有电池的容量高、大电流放电性能好、低温启动能力好等优点。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含有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组合物的电池,其包括正极、涂布有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组合物的负极和电解质等等。这种的电池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已知的方法来制造,在此不再赘述。
为进一步证实本发明的效果,以下通过实验来进一步阐释本发明的优点。
将按上述配方配制出的铅膏填涂极板,并制造出MF12V7-1A(12V7Ah)电池。对该电池进行以下测试与比较,其中测试步骤及结果如下所示。
对照电池的来源和型号:负极板采用常规配方和膏、填涂出的极板,其他制造技术和电池型号均同实验电池。
实验一、实验电池与对照电池的失水率比较
实验步骤:1.充足电的电池用7A电流恒流放电至3V;
2.静置10分钟;
3.恒流1.4A充电5小时,然后再恒流0.7A充电5小时;
4.静置30分钟;
5.重复循环上述1-4步10次。
实验结果:
  组别   循环次数   实验电池失水量   对照电池失水量
  A   10   14g   69g
  B   10   14.5g   72g
  C   10   14.5g   68g
由上表可看出,通过过充、过放循环试验后,采用本发明配方的电池失水率大幅度下降,由以前的失水70g下降到本次的只失水15g。
实验二、常温5C大电流放电时间测试以及-10℃的低温8C大电流放电
A实验步骤:室温状态下,充足电的电池用35A电流恒流放电至6V,记录放电时间。
A实验结果:
  组别   5C实验电池放电时间   5C对照电池放电时间
  A   5分15秒   5分15秒
  B   5分   5分20秒
  C   5分10秒   5分10秒
B实验步骤:充足电的电池在-10℃的低温环境中放置15-24小时,然后取出在1分钟内用56A电流恒流放电至6V,记录放电时间。
B实验结果:
  组别   低温8C实验电池放电时间   低温8C对照电池放电时间
  A   1分42秒   1分45秒
  B   1分35秒   1分42秒
  C   1分39秒   1分40秒
综合实验二之A、B实验结果表明,常温5C大电流放电以及-10℃的低温8C大电流放电时间,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分别为5分钟和1分钟40秒。
实验三、负极板软化变化测试
实验步骤:按实验一的实验方法进行20次过充、过放电的循环后,进行35A放电,记录放电时间。然后解剖电池观察。
实验结果:
  项目   实验电池   对照电池
  35A放电时间   4分20秒   3分45秒
  解剖结果   紧贴负极的隔板表面干净,负极表面无软化。   紧贴负极的隔板表面有一层铅粉,负极表面有轻微软化。
由实验三的结果表明,电池经过某一特定的过充过放循环试验20次后,35A大电流放电,实验电池的放电时间要比对照电池的放电时间多35秒;解剖电池观察,改进后(使用本发明配方)的电池负极板表面无软化迹象,但改进前的负极板表面有轻微软化。这项结果表明实验电池的放电时间要比对照电池的放电时间多35秒,实验电池的耐过充、过放性能要比对照电池的耐过充、过放性能好。
实验四、使用寿命比较
实验步骤:将上述实验一、实验二完成后的电池进行下述实验:
1.10次连续大电流充放电循环(35A放电至6V,静置20分钟后用恒流1.4A充2小时,然后用恒压16V,限流0.7A充电4小时,最后静置20分钟后转35A循环放电。)
2.电池充足电后,在0℃的环境中放置15-20小时后,装车连续启动至不能启动。启动次数超过30次则继续转入下一步,启动次数不超过30次则寿命实验结束。
4.常温56A放电检测,放电时间超过45秒,则继续转入下一步;放电时间低于45秒则寿命实验结束。
5.电池充足电后,按照实验一的方法进行连续10次的过充、过放电实验。
6.常温56A放电检测,放电时间超过45秒,则继续转入第一步循环;放电时间低于45秒则寿命实验结束。
上述1-6为1个循环单元。
实验结果:
  组别  实验电池寿命循环  对照电池寿命循环
A  6个10次大电流循环,5个10次过充、过放电循环,5次装车连续启动。共计5个循环单元。  3个10次大电流循环,3个10次过充、过放电循环,3次装车连续启动。共计3个循环单元。
 5个10次大电流
  B  循环,5个10次过充、过放电循环,5次装车连续启动。共计5个循环单元。   /
寿命测试对比结果表明:两组电池(改进前和改进后)用相同方法进行横向对比试验,改进后的电池的寿命循环次数比改进前提高75%。
根据行业内基本常识,可以知道,本发明的负极组合物可以适用于摩托车、汽车、船舶等启动型用途的铅酸蓄电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电池的负极组合物,该负极组合物用于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含量的组分:
Figure FSB00000710283600011
其中,所述短纤维为4-6mm的聚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炭黑为乙炔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铅粉的密度为1.3-1.5g/cm3,氧化度为72%-7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钡为沉淀级硫酸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为用分析纯浓硫酸以及纯水稀释而成,其在25℃温度下的密度为1.400±0.005g/ml。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纯水的电阻率≥80万·欧·cm。
7.一种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组合物的电池,其包括:
正极;
涂布有所述负极组合物的负极;和
电解质。
CN2010101049341A 2010-01-29 2010-01-29 电池及其负极组合物 Active CN1017776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049341A CN101777650B (zh) 2010-01-29 2010-01-29 电池及其负极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049341A CN101777650B (zh) 2010-01-29 2010-01-29 电池及其负极组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77650A CN101777650A (zh) 2010-07-14
CN101777650B true CN101777650B (zh) 2012-09-05

Family

ID=42514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049341A Active CN101777650B (zh) 2010-01-29 2010-01-29 电池及其负极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776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8088A (zh) * 2010-12-06 2011-06-08 山东圣阳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动力型铅酸蓄电池的负极铅膏及其制造方法
CN102623703A (zh) * 2012-03-23 2012-08-01 江苏华富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含离子液体添加剂的铅蓄电池负极铅膏
CN102945951B (zh) * 2012-11-28 2015-01-21 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铅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利用该材料制作铅炭电池的方法
CN103785825B (zh) * 2014-01-16 2015-10-14 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铅酸蓄电池的铅粉生产工艺
CN106230065A (zh) * 2016-08-30 2016-12-14 许尚密 一种供蓄一体充电装置
CN107403934B (zh) * 2017-08-27 2020-09-18 山东金科力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用短纤维
CN111342043B (zh) * 2020-02-19 2022-04-15 浙江埃登达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启动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7205A (zh) * 2005-10-14 2006-03-15 风帆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起动用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负极铅膏及制备方法
CN101556997A (zh) * 2009-05-25 2009-10-14 长兴昌盛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超级电池极板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7205A (zh) * 2005-10-14 2006-03-15 风帆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起动用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负极铅膏及制备方法
CN101556997A (zh) * 2009-05-25 2009-10-14 长兴昌盛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超级电池极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77650A (zh) 2010-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Yang et al. Review on the research of failure modes and mechanism for lead–acid batteries
CN101777650B (zh) 电池及其负极组合物
CN103109412B (zh) 铅蓄电池及搭载有该铅蓄电池的怠速停止车辆
CN102660697B (zh) 一种动力用铅酸蓄电池板栅合金
CN101764264A (zh) 一种超级铅酸电池
JP2008130516A (ja) 液式鉛蓄電池
CN104143640B (zh) 一种抑制析氢的铅酸蓄电池负极材料
CN101399334A (zh) 铅酸蓄电池极群制作工艺
CN102938472A (zh) 一种以钛酸锂为负极的锂离子电池化成方法和用该方法制得的锂离子电池
CN111029564B (zh) 一种铁镍二次电池铁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KR20150113913A (ko) 전해질 조성물
CN101824562A (zh) 铅酸蓄电池正极板栅合金材料
CN109962242A (zh) 一种锌基电池用的添加剂
CN102340042B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电池
JP2007035339A (ja) 制御弁式鉛蓄電池
CN115966790A (zh) 一种磷酸铁锂电池及其化成方法
CN110205516B (zh) 铅酸蓄电池超低水损耗板正极板栅及铅酸蓄电池制备方法
CN109638352B (zh) 基于环酰胺-异氰酸酯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064816B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抑制析氢的电解液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JP4812386B2 (ja) 鉛蓄電池の製造方法
CN113097573B (zh) 一种快速充电全密封免维护铅酸蓄电池
CN1050012C (zh) 铅酸蓄电瓶增效复原添加剂
JP6519793B2 (ja) 制御弁式鉛蓄電池の充電方法
JPH0436957A (ja) 鉛蓄電池
CN117393867A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铅酸蓄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