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92894A - 图像形成设备和浓度校正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设备和浓度校正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92894A
CN101592894A CNA2009101437912A CN200910143791A CN101592894A CN 101592894 A CN101592894 A CN 101592894A CN A2009101437912 A CNA2009101437912 A CN A2009101437912A CN 200910143791 A CN200910143791 A CN 200910143791A CN 101592894 A CN101592894 A CN 1015928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boost line
concentration
correct
scanning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14379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永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5928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928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6Colour pic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04N1/56Processing of colour picture signals
    • H04N1/60Colour correction or control
    • H04N1/6027Correction or control of colour gradation or colour contra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acsimile Image Signal Circuit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Laser Beam Printer (AREA)

Abstract

公开了图像形成设备和浓度校正方法。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控制单元,用于使得生成用于校正的图像,该图像包括:(i)具有预定浓度且沿主扫描方向延伸的带状图像,以及(ii)布置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带状图像上的不同的校正基准位置处的辅助线,各个辅助线均沿副扫描方向延伸;图像形成单元,用于将该用于校正的图像形成在纸上,以输出校正图;操作单元,用于接受基于校正图的针对校正基准位置处的像素浓度的校正值的输入;以及校正单元,用于基于校正值并根据针对校正基准位置之间的像素浓度执行线性内插处理而获得的结果来校正要形成的图像的每个像素浓度。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设备和浓度校正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设备和浓度校正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说来,诸如复印机和打印机之类的图像形成设备具有浓度调整功能。
在图像形成设备中,输出浓度可能由于机械因素或周围环境的改变而变化,该机械因素例如是设备的状态随时间而变化、诸如激光单元之类的光写入装置的安装位置、光通路的长度、透镜的畸变、鼓的充电状态以及中间转印单元的状态等。
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2005-24733公开了一种常见的浓度调整功能。JP-A 2005-24733公开了一种包括图像浓度校正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浓度校正设备使用伽马曲线来校正输出图像的浓度。
该图像形成设备将纸的打印区域划分成多个打印区域,在用于浓度调整的纸张上进行打印,以使打印后的纸张具有各个划分后的打印区域,在各个划分后的打印区域中布置有具有在预定范围内的多个浓度的片(patch)并且在各个划分后的打印区域中布置有具有相同浓度的片,读取该用于浓度调整的纸张的浓度以及每个片的位置信息,计算所读取的具有相同浓度的片的浓度的平均值,并根据该平均值计算伽马曲线。
JP-A 2005-24733中公开的图像形成设备校正整个图像的浓度,但是并不校正主扫描方向上的浓度不均匀以获得主扫描方向上的均匀浓度。另外,在该图像形成设备中,用户不能检查主扫描方向上的出现误差的位置以及要校正的像素的位置。
此外,用户不能执行浓度不均匀校正,而是只有该图像形成设备的维护专家可以调整主扫描方向上的浓度不均匀校正。因此降低了用户便利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主扫描方向上的浓度的均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或其它目的中的至少一个,提供了一种反映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使得生成用于校正的图像,该图像包括:(i)具有预定浓度且沿主扫描方向延伸的带状图像,以及(ii)布置在带状图像上的针对主扫描方向上的预定数量的像素而设置的不同的校正基准位置处的辅助线,各个辅助线均沿副扫描方向延伸;
图像形成单元,用于将控制单元所生成的用于校正的图像形成在纸上,以输出校正图;
操作单元,用于接受基于校正图的校正基准位置的像素浓度的校正值的输入;以及
校正单元,用于基于通过操作单元输入的校正值、根据通过对校正基准位置之间的像素浓度执行线性内插处理而获得的结果来校正形成的图像的各像素浓度。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给出的详细描述以及附图将更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以上的和其它的目的、优点和特征,并且以下关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并不是意图限定本发明,其中:
图1是示出了图像形成设备的机械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了用于校正的图像的示例的图;
图3是示出了辅助线与校正基准位置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4是示出了要由浓度不均匀校正单元执行的校正处理的图;
图5是示出了浓度不均匀校正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了机器状态屏幕的示例的图;
图7是示出了调整屏幕的示例的图;
图8是示出了浓度不均匀校正设置屏幕的示例的图;
图9是示出了复印设置屏幕的示例的图;
图10是示出了准备用于校正的图像的处理的流程图;以及
图11是示出了正常模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首先将描述结构。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的机械结构的图。
根据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是读取文稿的图像并将所读取的图像形成在纸上的设备,或者是接收包括设置信息的作业信息并基于所接收的作业信息而在纸上形成图像的设备,该作业信息例如是来自例如外部设备的包括图像数据的页面数据或图像数据的图像形成条件等。此外,图像形成设备1可以是数字多功能机器,该数字多功能机器包括例如对其上形成有图像的纸进行后处理的后处理单元。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设备1包括例如主体控制单元10、图像读取单元20、操作显示单元30、打印单元40以及打印机控制器50。
主体控制单元10包括例如控制单元110、非易失性存储器120、图像存储器130以及图像处理单元140,并且各个单元均由控制单元110控制。
控制单元110包括例如CPU(中央处理单元)、ROM(只读存储器)以及RAM(随机存取存储器)。控制单元110从存储在ROM或非易失性存储器120中的***程序、各种应用程序以及各种数据读取指定的程序或数据,将所读取的程序或数据展开在RAM中,并与展开在RAM中的程序相协作地执行各种处理,以集中地控制图像形成设备1的各个单元。
例如,控制单元110响应于从外部设备经由操作显示单元30或打印机控制器50输入的指示信号而将操作模式切换到复印模式、打印机模式或扫描器模式,以控制复印操作、打印操作或对图像数据的读取。
控制单元110从ROM或非易失性存储器120读取根据该实施例的浓度不均匀校正程序或各种必要的数据,并与该程序和各种数据相协作地控制浓度不均匀校正处理。
在该不均匀浓度校正处理中,生成用于校正的图像。该用于校正的图像包括:(i)具有预定浓度且沿主扫描方向延伸的带状图像,以及(ii)布置在该带状图像上的针对主扫描方向上的预定数量的像素而设置的不同的校正基准位置处的辅助线,各个辅助线均沿副扫描方向延伸。
此外,图像形成单元41将控制单元生成的用于校正的图像形成在纸上,以输出校正图。
操作显示单元30接受基于该校正图的针对校正基准位置处的像素浓度的校正值的输入。
浓度不均匀校正单元141基于通过操作单元输入的校正值、根据通过对校正基准位置之间的像素浓度执行线性内插处理而获得的结果来校正要形成的图像的各像素浓度。
图2示出了校正图的示例,其中用于校正的图像被形成在纸上。
如图2所示,用于校正的图像P包括具有预定浓度且沿主扫描方向X延伸的多个带状图像P1至P10、以及形成在该带状图像P1至P10上的多个辅助线1a至1d。
在副扫描方向Y上彼此相邻的带状图像P1至P10具有不同的浓度,并且被布置成使其浓度在纸传送方向上(在副扫描方向Y上)从纸的顶端到纸的末端连续地减小或增加。
在用于校正的图像P的部分中形成辅助线1a至1d。将辅助线的长度设置成使得至少一个辅助线的长度与其它辅助线的长度不相同。例如,在图2中,辅助线1a、1b和1d沿副扫描方向从纸传送方向上的纸的顶端延伸到带状图像P2,而不是延伸到纸的末端。辅助线1c从顶端延伸到带状图像P3,而不是延伸到末端。优选地,与其它辅助线具有不同长度的一个辅助线(在该实施例中为辅助线1c)被布置成最接近于主扫描方向X上的纸的中心。
在该实施例中,被布置成最接近于纸的中心的辅助线1c的长度比其它辅助线1a、1b和1d的长度更大,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此外,基于其上形成有辅助线的带状图像的浓度来确定辅助线1a至1d的浓度。例如,当与辅助线1a相交叠的带状图像P1和P2的浓度小于预定浓度时,辅助线1a的浓度被设置成大于预定浓度。当与辅助线1a相交叠的带状图像的浓度大于预定浓度时,辅助线1a的浓度被设置成小于预定浓度。
图3是示出了辅助线与校正基准位置之间的关系的图。
主扫描写基准信号(INDEX signal,索引信号)是当从曝光装置沿主扫描方向发射的激光穿过设于主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开始位置附近的传感器时生成的定时信号。
基于主扫描方向上的纸尺寸的宽度来生成主扫描有效写信号(HV信号,水平有效信号)。与主扫描方向上的一个线相对应的有效区域是从HV信号的上升沿(HS)(在高电平处)到HV信号的下降沿(HE)(在低电平处)。
副扫描有效写信号(VV信号,垂直有效信号)是指示图像数据的整个图像区域中的有效区域的信号。
校正基准位置是通过以预定数量的像素(例如1024个像素)分割与从HV信号的HS到HV信号的HE的时段相对应的长度而获得的。因此,校正基准位置之一与纸的中心位置对齐的情况是很少发生的。但是,从INDEX信号的上升沿到纸中心处的像素信号的输出的时间是恒定的,并且从INDEX信号的上升沿到HV信号的HS的时间也是恒定的。因此,从HV信号的HS到纸中心处的像素信号的输出的时间也是恒定的。结果,可以基于HV信号来计算与形成在纸上的辅助基准位置相对应的辅助线的位置。
例如,当纸的中心位置与INDEX信号的上升沿相距4000个时钟,HS与INDEX信号的上升沿相距100个时钟,HE与INDEX信号的上升沿相距7900个时钟,并且纸尺寸为主扫描方向上的长度为210mm的A4时,以600dpi计算纸的写开始位置A,则最接近于写开始位置A的辅助基准位置被如下地计算。
可以根据以下等式来计算在写开始位置A处与INDEX信号的上升沿相距的时钟数目。
写开始位置A=4000-(210×(600/25.4))/2=1520
写开始位置A与INDEX信号的上升沿相距1520个时钟。也就是说,写开始位置A与HS相距1420个时钟。由于以与HS相距1024个时钟的间隔来布置辅助基准位置,因此在与HS相距1420个时钟的范围内的具有标识号0和1的辅助基准位置处未形成辅助线,但是在具有标识号2且与HS相距2028个时钟(1420+608(=1024×2-1420))的辅助基准位置处形成了辅助线。这样,可以计算与纸上的各个辅助基准位置相对应的辅助线的位置。
非易失性存储器120除了存储形成图像所需的各种处理程序和数据之外,还存储根据该实施例的浓度不均匀校正程序、该浓度不均匀校正程序所需的数据以及由各种程序处理的数据。
图像存储器130包括例如HDD(硬盘驱动)和DRAM(动态RAM),并且可读地和可写地存储图像数据。图像存储器130存储从图像读取单元20或打印机控制器50输入的图像数据,读取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30中的图像数据并将其输出到受控制单元110控制的图像处理单元140。
图像处理单元140对从图像读取单元20、打印机控制器50或图像存储器130输入的图像数据进行各种图像处理操作,并将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输出到控制单元110或图像存储器130。例如,图像处理单元140将从图像读取单元20输入的模拟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图像数据,图像处理单元140对该数字图像数据进行压缩并将压缩后的图像数据输出到图像存储器130,或者图像处理单元140对压缩的图像数据进行解压缩并输出解压缩后的图像数据。
此外,图像处理单元140生成HV信号、VV信号和时钟信号(CLK信号),并将这些信号输出到控制单元110。例如,通过设于图像处理单元140(其上形成有图像处理单元的基板)中的石英振荡器来生成CLK信号。
图像处理单元140还包括浓度不均匀校正单元141。
浓度不均匀校正单元141用作校正单元,该校正单元基于通过操作显示单元30输入的各个校正基准位置的校正值来对各个校正基准位置进行线性内插,并基于对各个校正基准位置进行线性内插的结果来校正各个像素的浓度。
图4是示出了要由浓度不均匀校正单元141进行的校正处理的图。
在图4所示的曲线图中,横轴表示各个校正基准位置的标识号(用于标识辅助线的编号),纵轴表示校正值。
对各个校正基准位置设置通过操作显示单元30输入的校正值。在校正基准位置之间进行线性内插,并基于在校正基准位置之间进行的线性内插的结果(例如内插系数)来计算布置在校正基准位置之间的各个像素的校正值。然后,基于各个像素的校正值来校正各个像素的浓度。
例如,基于根据具有标识号2的校正基准位置的校正值(-5)和具有标识号3的校正基准位置的校正值(0)的线性内插的内插系数来计算在具有标识号2的校正基准位置与具有标识号3的校正基准位置之间的1024个像素中的每个像素的校正值,然后设置计算的校正值。
图像读取单元20包括例如CCD、图像读取控制单元、自动进稿器(ADF)以及读取单元。图像读取控制单元基于来自下面将描述的控制单元110的指示来控制例如自动进稿器和读取单元,以读取多个文稿的图像。所读取的模拟图像信号被输出到图像处理单元140。在该实施例中,图像不限于例如图形或照片的图像数据,而是还包括诸如字符或符号之类的文本数据。
图像读取单元20所读取的图像数据(模拟图像信号)被输出到图像处理单元140,图像处理单元140将模拟图像数据转换成数字图像数据,对数字图像数据进行各种图像处理操作,并将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输出到打印单元40。
操作显示单元30包括例如LCD(液晶显示器)、被设置以覆盖LCD的触摸面板31、操作显示控制单元以及操作键(未示出)。
在操作显示单元30中,操作显示控制单元根据从控制单元110输入的显示信号而在LCD上显示用于输入各种设置条件的各种设置屏幕(例如图6-9中示出的各种屏幕)或各种处理后的结果。此外,操作显示单元30将从操作键组或触摸面板31输入的操作信号输出到控制单元110。
打印单元40基于输入的打印数据来进行电子照相式图像形成处理,并且包括与打印输出相关的单元(例如进纸单元、纸传送单元、图像形成单元41、排放单元)和打印控制单元。
进纸单元包括多个进纸盘。各种类型的纸被容纳在进纸盘中,并且在上侧的纸被逐个地传送到纸传送单元。
纸传送单元将从进纸盘进给的纸经由例如多个中间辊以及配准辊而传送到图像形成单元41的转印装置。
图像形成单元41包括光导体鼓、充电装置、具有基于图像数据来输出激光的激光输出单元以及在主扫描方向上用激光进行扫描的多边镜的曝光装置、显影装置、转印装置、清洁单元和定影装置。打印控制单元响应于来自控制单元110的指示而控制打印单元40的各个组件(例如图像形成单元41),并且图像形成单元41基于从图像处理单元140输入的数据而在纸上形成图像。
具体地,曝光装置将激光辐射到由充电装置充电的光导体鼓上,以形成静电潜像,并且显影装置将充电的调色剂附着到其上形成有静电潜像的光导体鼓的表面,以显影静电潜像。然后,转印装置将形成在光导体鼓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纸上。在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纸上之后,清洁单元去除残留在光导体鼓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定影装置对转印到纸上的调色剂图像进行热定影,且具有被热定影到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纸被排放辊夹持,然后从出口被排放。
当图像形成设备1用作网络打印机时,打印机控制器50将从诸如连接到例如LAN(局域网)的PC(个人计算机)之类的外部设备传送的数据输出到图像形成设备1。
接下来将描述本实施例的操作。
图5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浓度不均匀校正处理的流程图。控制单元110的所有组件彼此相协作地执行浓度不均匀校正处理。
首先,控制单元110响应于从操作显示单元30输入的指示而控制操作显示单元30在机器状态屏幕上显示图像形成设备1的机器状态。
图6是示出了机器状态屏幕G1的示例的图。
如图6所示,在机器状态屏幕G1上显示调色剂的状态或每个进纸盘中容纳的纸的状态。此外,在机器状态屏幕G1上设置用于显示调整屏幕的调整按钮B1,该调整屏幕允许用户调整图像形成设备1的所有单元。
当按下调整按钮B1时,控制单元110控制操作显示单元30显示调整屏幕。
图7是示出了调整屏幕G2的示例的图。
如图7所示,在调整屏幕G2上设置用于显示浓度不均匀校正设置屏幕的浓度不均匀校正设置按钮B2以及用于显示其它设置屏幕的按钮。
当按下浓度不均匀校正设置按钮B2时,控制单元110控制操作显示单元30显示浓度不均匀校正设置屏幕,由此启动浓度不均匀校正模式(步骤S1)。
图8是示出了浓度不均匀校正设置屏幕G3的示例的图。
如图8所示,浓度不均匀校正设置屏幕G3在其上设置有:纸图像区域E1,辅助基准位置按钮Bi0至Bi8,调色剂颜色按钮By、Bm、Bc和Bk,清除按钮Bcy、Bcm、Bcc和Bck,校正值显示区域E2,包括符号+和-的数字键区B3,显示区域E3,复印按钮B4,确认按钮B5,以及取消按钮B6。
在纸图像区域E1中显示指示浓度不均匀校正设置处理期间的纸的位置的图像。使用辅助基准位置按钮Bi0至Bi8来选择各个校正基准位置。使用调色剂颜色按钮By、Bm、Bc和Bk来选择调色剂颜色。使用清除按钮Bcy、Bcm、Bcc和Bck来初始化各个调色剂颜色的校正值。在校正值显示区域E2中显示与各个调色剂颜色按钮和每个辅助基准位置按钮相对应的校正值。在显示区域E3中显示由数字键区B3指示的校正值。复印按钮B4被按下以显示复印设置屏幕。
控制单元110确定浓度不均匀校正模式是否结束(步骤S2)。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在步骤S2中确定浓度不均匀校正模式已结束:当取消按钮B6被按下时,以及当确认按钮B5被按下时。当取消按钮B6被按下时(步骤S2,取消),控制单元110结束处理。当确认按钮B5被按下时(步骤S2,确认),控制单元110将校正值显示区域E2中显示的校正值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20中(步骤S3),并结束处理。
当确定了浓度不均匀校正模式未结束且浓度不均匀校正设置屏幕G3上的除了确认按钮B5和取消按钮B6之外的按钮被按下时(步骤S2,否),控制单元110接收指示以设置校正值(步骤S4)。
在步骤S4中,用户按下并选择调色剂颜色按钮By、Bm、Bc和Bk之一以及辅助基准位置按钮Bi0至Bi8之一,并使用数字键区B3来输入与两个选择的按钮所指示的调色剂颜色和辅助基准位置相对应的校正值,由此设置校正值。
在步骤S4之后,当复印按钮B4被按下时,控制单元110显示复印设置屏幕。图9是示出了复印设置屏幕G0的示例的图。
如图9所示,复印设置屏幕G0在其上设置有:文稿设置区域E10,颜色设置区域E11,比例系数设置区域E12,应用设置区域E13,图像质量调整区域E14,输出设置区域E15,单面/双面设置区域E16,以及纸设置区域E17。复印设置屏幕G0用于设置形成的图像的各种输出模式,或者用于设置其上形成有图像的纸的各种条件。输出模式是与输出颜色(例如黑色和彩色)、比例系数、单面输出或双面输出相关的输出操作。此外,在纸设置区域E17中显示用于用户选择容纳要进给的纸的进纸盘的进纸盘按钮B7a至B7d。
控制单元110通过复印设置屏幕G0来接收来自用户的纸设置指示(步骤S5)。在步骤S5中,用户按下纸设置区域E17中的进纸盘按钮B7a至B7d中的任一个,以设置与所按下的进纸盘按钮相对应的进纸盘中所容纳的纸。
在设置校正值和纸之后,控制单元110执行准备用于校正的图像的处理(步骤S6),并设置浓度不均匀校正单元141(步骤S7)。
在设置浓度不均匀校正单元141的步骤S7中,例如,控制单元基于在步骤S4中设置的各个校正基准位置的校正值来进行校正基准位置之间的线性内插,并基于该线性内插的结果来计算各个像素的浓度值。
在步骤S7之后,控制单元110设置HV信号和VV信号(步骤S8),并将用于校正的图像数据输出到打印单元40(步骤S9)。打印单元40基于从控制单元110输入的用于校正的图像数据而将用于校正的图像打印在所设置的纸上,并输出校正图。当输出校正图时,控制单元110的处理返回到步骤S2。
图10是示出了在步骤S6中执行的准备用于校正的图像的处理的流程图。控制单元110的所有组件彼此相协作地执行该处理。
控制单元110根据所设置的纸的尺寸来确保用于将用于校正的图像的数据(用于校正的图像数据)展开在RAM、非易失性存储器120或图像存储器130中的存储区域(步骤S11)。然后,控制单元110将形成在与纸的尺寸相对应的图像可形成区域中的带状图像的数据(带状图像数据)展开在所确保的存储区域中(步骤S12)。
控制单元110基于纸的尺寸和辅助基准位置来计算形成在所设置的纸上的辅助线的位置(步骤S13)。
控制单元110沿主扫描方向从图像可形成区域的一端到图像可形成区域的另一端顺序地确定各个像素的位置是否与辅助线的位置对齐(步骤S14)。当确定了像素的位置未与辅助线的位置对齐时(步骤S14,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22。
当确定了像素的位置与辅助线的位置对齐时(步骤S14,是),控制单元110确定该像素是否被布置成最接近于纸的中心,也就是说,辅助线是否被布置成最接近于纸的中心(步骤S15)。替代性地,在步骤S15中,可以预先设置用于标识最接近于纸的中心的辅助线的编号,并且控制单元可以确定辅助线的标识号是否与预定编号相同。
当确定了辅助线被布置成最接近于纸的中心时(步骤S15,是),控制单元110将辅助线的长度设置成预定的第一长度L1(步骤S16)。
当确定了辅助线未被布置成最接近于纸的中心时(步骤S15,否),控制单元110将辅助线的长度设置成小于第一长度L的预定的第二长度L2(步骤S17)。
在步骤S16或步骤S17之后,控制单元110确定带状图像的最高浓度是否与主扫描方向上的像素的位置相交叠,也就是说,辅助线是否小于预定的设置的浓度(例如128)(步骤S18)。
当确定了与辅助线相交叠的带状图像的最高浓度小于所设置的浓度时(步骤S18,是),控制单元110将辅助线的浓度设置成大于所设置的浓度的预定值(例如255)(步骤S19)。
当确定了与辅助线相交叠的带状图像的最高浓度高于所设置的浓度时(步骤S18,否),控制单元110将辅助线的浓度设置成小于所设置的浓度的预定值(例如0)(步骤S20)。
在步骤S19或步骤S20之后,控制单元110将长度和浓度被设置了的辅助线的数据与带状图像数据相叠加(步骤S21),并确定是否已全部叠加了可形成在图像形成区域中的所有辅助线(步骤S22)。当确定未完成对所有辅助线的叠加时(步骤S22,否),处理返回步骤S14。另一方面,当确定完成了对所有辅助线的叠加时(步骤S22,是),处理结束。
图11是示出了在浓度不均匀校正处理结束之后的图像形成处理(正常模式)的流程图。控制单元110的所有组件彼此相协作地执行该处理。
控制单元110在复印设置屏幕G0上设置所形成的图像的各种输出模式或其上形成有图像的纸的各种条件(步骤S31)。
当操作显示单元30的硬键(hard key)的复印开始按钮被按下时,控制单元110从非易失性存储器120读取校正值,并将该校正值输出到浓度不均匀校正单元141(步骤S32)。
在步骤S32之后,控制单元110设置HV信号和VV信号(步骤S33),并将图像存储器130中的指定的图像数据输出到打印单元40(步骤S34)。然后处理结束。打印单元40基于从控制单元110输入的图像数据而在所设置的纸上形成图像。
如上文所述,根据实施例,可以检查各个校正基准位置,并且用户可以输入针对各个校正基准位置的校正值。此外,可以根据用户偏好而获得主扫描方向上的均匀的浓度。
特别地,由于在用于校正的图像的一部分中形成辅助线,因此可以减少由于辅助线而导致的对于对主扫描方向上的带状图像的浓度的确定的负面影响,例如由于在辅助线附近的调色剂的量的变化而导致的带状图像的浓度的变化,或者沿副扫描方向从纸的一端延伸到纸的另一端的辅助线的视觉的影响。
此外,将辅助线的长度设置成使得至少一个辅助线的长度与其它辅助线的长度不相同。例如,在多个辅助线中,被布置成最接近于主扫描方向上的纸的中心的一个辅助线的长度大于其它辅助线的长度。因此,可以检查主扫描方向上的纸的中心,并且可以从纸的中心检查各个校正基准位置(辅助线)。这样,可以在不在纸上形成编号或符号的情况下检查多个校正基准位置之间的关系。
此外,各个辅助线的浓度是根据其上形成有该辅助线的带状图像的浓度来确定的。例如,当带状图像的浓度小于128时,用255的浓度来形成辅助线。当带状图像的浓度大于等于128时,不形成辅助线,即,辅助线可以为白色。这样,可以容易地检查辅助线的位置。
提供了多个带状图像,并且该带状图像具有不同的浓度。因此,可以提供能够容易地检查主扫描方向上的浓度不均匀的校正图。
在上述实施例中,ROM或非易失性存储器用作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诸如闪存之类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以及诸如CD-ROM之类的便携式记录介质可以用作该计算机可读介质。此外,载波可以用作通过通信线路来提供根据本发明的程序数据的介质。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进行对本发明的各种变型和变化。
因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使得生成用于校正的图像,该图像包括:(i)具有预定浓度且沿主扫描方向延伸的带状图像,以及(ii)布置在该带状图像上的针对主扫描方向上的预定数量的像素而设置的不同的校正基准位置处的辅助线,各个辅助线均沿副扫描方向延伸;
图像形成单元,用于将控制单元所生成的用于校正的图像形成在纸上,以输出校正图;
操作单元,用于接受基于校正图的针对校正基准位置处的像素浓度的校正值的输入;以及
校正单元,用于基于通过操作单元输入的校正值、根据通过对校正基准位置之间的像素浓度执行线性内插处理而获得的结果来校正要形成的图像的各像素浓度。
因此,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在图像形成设备中校正主扫描方向上的浓度不均匀的浓度校正方法,该浓度校正方法包括:
控制步骤,用于使得生成用于校正的图像,该图像包括:(i)具有预定的浓度且沿主扫描方向延伸的带状图像,以及(ii)布置在该带状图像上的针对主扫描方向上的预定数量的像素而设置的不同的校正基准位置处的辅助线,各个辅助线均沿副扫描方向延伸;
图像形成步骤,用于将在控制步骤中生成的用于校正的图像形成在纸上,以输出校正图;
操作步骤,用于接受基于校正图的针对校正基准位置处的像素浓度的校正值的输入;以及
校正步骤,用于基于在操作步骤中输入的校正值、根据通过对校正基准位置之间的像素浓度执行线性内插处理而获得的结果来校正要形成的图像的各像素浓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和第二个方面,可以检查各个校正基准位置,并且用户可以输入针对各个校正基准位置的校正值。此外,可以根据用户偏好来获得主扫描方向上的均匀的浓度。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控制单元使得在用于校正的图像的部分上形成辅助线。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可以减小由于辅助线而导致的对于对主扫描方向上的带状图像的浓度的确定的负面影响,例如由于在辅助线附近的调色剂的量的变化而导致的带状图像的浓度的变化,或者沿副扫描方向从纸的一端延伸到纸的另一端的辅助线的视觉的影响。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控制单元根据在其处形成有辅助线的带状图像的浓度来确定辅助线的浓度。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可以容易地检查辅助线的位置。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辅助线之一的长度与辅助线中的另一辅助线的长度不相同。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可以在不在纸上形成编号或符号的情况下检查多个校正基准位置之间的关系。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个方面,用于校正的图像包括具有彼此不同的浓度的多个带状图像。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个方面,可以提供能够容易地检查主扫描方向上的浓度不均匀的校正图。

Claims (10)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使得生成用于校正的图像,所述图像包括:(i)具有预定浓度且沿主扫描方向延伸的带状图像,以及(ii)布置在所述带状图像上的针对主扫描方向上的预定数量的像素而设置的不同的校正基准位置处的辅助线,各个辅助线均沿副扫描方向延伸;
图像形成单元,用于将所述控制单元所生成的用于校正的图像形成在纸上,以输出校正图;
操作单元,用于接受基于所述校正图的针对所述校正基准位置处的像素浓度的校正值的输入;以及
校正单元,用于基于通过所述操作单元输入的所述校正值、根据通过对所述校正基准位置之间的像素浓度执行线性内插处理而获得的结果来校正要形成的图像的各像素浓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使得在所述用于校正的图像的部分上形成所述辅助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辅助线被形成到其处的带状图像的浓度来确定所述辅助线的浓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辅助线之一的长度与所述辅助线中的另一辅助线的长度不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用于校正的图像包括各具有彼此不同的浓度的多个带状图像。
6.一种用于在图像形成设备中校正主扫描方向上的浓度不均匀的浓度校正方法,包括:
控制步骤,用于使得生成用于校正的图像,所述图像包括:(i)具有预定浓度且沿主扫描方向延伸的带状图像,以及(ii)布置在所述带状图像上的针对主扫描方向上的预定数量的像素而设置的不同的校正基准位置处的辅助线,各个辅助线均沿副扫描方向延伸;
图像形成步骤,用于将在所述控制步骤中生成的所述用于校正的图像形成在纸上,以输出校正图;
操作步骤,用于接受基于所述校正图的针对所述校正基准位置处的像素浓度的校正值的输入;以及
校正步骤,用于基于在所述操作步骤中输入的所述校正值、根据通过对所述校正基准位置之间的像素浓度执行线性内插处理而获得的结果来校正要形成的图像的各像素浓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浓度校正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步骤使得在所述用于校正的图像的部分上形成所述辅助线。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浓度校正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步骤根据所述辅助线被形成到其处的带状图像的浓度来确定所述辅助线的浓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浓度校正方法,其中所述辅助线之一的长度与所述辅助线中的另一辅助线的长度不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浓度校正方法,其中所述用于校正的图像包括各具有彼此不同的浓度的多个带状图像。
CNA2009101437912A 2008-05-28 2009-05-26 图像形成设备和浓度校正方法 Pending CN10159289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39160 2008-05-28
JP2008139160A JP2009285914A (ja) 2008-05-28 2008-05-28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濃度不均一補正画像生成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92894A true CN101592894A (zh) 2009-12-02

Family

ID=40966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9101437912A Pending CN101592894A (zh) 2008-05-28 2009-05-26 图像形成设备和浓度校正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296121A1 (zh)
EP (1) EP2129101A3 (zh)
JP (1) JP2009285914A (zh)
CN (1) CN101592894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9869A (zh) * 2011-04-27 2012-10-31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灰度修正方法
CN104519237A (zh) * 2013-10-07 2015-04-15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5911827A (zh) * 2015-02-20 2016-08-31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确定装置、校正装置、输出装置以及确定方法
CN114379258A (zh) * 2020-10-19 2022-04-22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94049A1 (ja) * 2015-11-30 2017-06-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74998B2 (ja) * 1995-09-29 2005-07-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装置
US6198549B1 (en) * 1997-07-31 2001-03-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method, program, and print pattern for performing registration calibration for printers by measuring density
US6371018B1 (en) * 2000-04-04 2002-04-16 Karat Digital Press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ilox roller scoring prevention
US6554388B1 (en) * 2001-10-15 2003-04-29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thod for improving printer uniformity
USD478519S1 (en) * 2002-03-28 2003-08-19 Nigel Harrison Black Ruler
JP4004904B2 (ja) * 2002-09-17 2007-11-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色重ね調整方法
JP2005024733A (ja) 2003-06-30 2005-01-27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US20050053236A1 (en) * 2003-09-08 2005-03-10 Samii Mohammad M. Printed material verification
US7125094B2 (en) * 2003-12-19 2006-10-24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pensating for streaks in images
JP2007059990A (ja) * 2005-08-22 2007-03-08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9869A (zh) * 2011-04-27 2012-10-31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灰度修正方法
CN102759869B (zh) * 2011-04-27 2015-02-18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灰度修正方法
CN104519237A (zh) * 2013-10-07 2015-04-15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5911827A (zh) * 2015-02-20 2016-08-31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确定装置、校正装置、输出装置以及确定方法
US9936103B2 (en) 2015-02-20 2018-04-03 Fuji Xerox Co., Ltd. Determination device, correction device, output device, and determination method
CN105911827B (zh) * 2015-02-20 2018-10-02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确定装置、校正装置、输出装置以及确定方法
CN114379258A (zh) * 2020-10-19 2022-04-22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129101A3 (en) 2010-09-01
EP2129101A2 (en) 2009-12-02
JP2009285914A (ja) 2009-12-10
US20090296121A1 (en) 2009-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92895B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浓度校正方法
US840141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123233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H0926149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592894A (zh) 图像形成设备和浓度校正方法
JP519830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436380B2 (ja) 画像形成動作調整用画像データ、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動作調整方法
JP201013744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625162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 toner density correction function
CN101296282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数据保存方法及***
JP559316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トナー消費量算出方法
JP200634985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91234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10222077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nsity unevenness correction method
US8526059B2 (en) Printing calibr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calibration processing method
JP5757836B2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7524010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7279238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10007573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位置校正方法
US20090296164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stabilization control method
JP2009230138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画像処理方法
US20060221398A1 (en)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Data Describing an Image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US20070002394A1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storing computer program
JP200928838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99409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