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84086B - 具有预载荷盖的边缘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预载荷盖的边缘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84086B
CN101584086B CN200780049661.1A CN200780049661A CN101584086B CN 101584086 B CN101584086 B CN 101584086B CN 200780049661 A CN200780049661 A CN 200780049661A CN 101584086 B CN101584086 B CN 1015840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terminal
connector
preload
ca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4966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84086A (zh
Inventor
水村晶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olex LLC
Publication of CN1015840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840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840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8408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82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 H01R12/85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89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acting manually by moving connector housing parts linearly, e.g. slid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directly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路板边缘连接器(1),包括绝缘壳体(11)和两个相对的对接端部,多个导电端子(51)由所述壳体支撑并在两个端部之间延伸。所述连接器的一个端部与一个相对的连接器相对接,另外一个端部具有位于其上的槽(26),用于接收印刷电路卡或者印刷电路板(101)的对接边缘。端子在连接器一端以悬臂形式向外延伸并终止于自由端,该自由端接触电路卡的边缘上的导电焊盘(151)。提供有预载荷盖(21),其包括彼此互相配合的两个部件,并与所述连接器的电路卡对接端部相配合。这些预载荷盖与端子的自由端相接合,并向端子施加预载荷,这样所述电路卡可以被容易地***连接器的槽中,所述盖子随后从连接器上移除。

Description

具有预载荷盖的边缘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边缘连接器,更特别地,涉及一种使用预载荷盖的边缘连接器,为的是在与边缘卡对接之前扩展(spread out)端子的接触部分。
背景技术
传统地,边缘连接器被用作直连型连接器,在所述连接器中,例如印刷电路板的基板的边缘被直接地***并安装进入连接器中,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No.H4-126383所示的插头部分。
图14为传统的边缘连接器的透视图。
如图14所示,所述连接器具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壳体801,并包括多个固定在壳体801中的导电端子802。端子802的接触部分803从壳体801的下表面向下凸出。810指代诸如印刷电路板之类的基板,所述基板具有沿其排列的多个焊盘811,“t”指代基板810的厚度。
这种情况下,在壳体801的中心部分中形成有斜孔804,所述孔804在端子802的方向上延伸,并在壳体厚度方向上穿过壳体801。间隔物805被从上面***到斜孔804中,所述间隔物805的厚度“w”大于基板810的厚度“t”。间隔物805的顶端从位于两侧的端子802的接触部分803之间凸出于壳体801的下表面。相对的接触部分803被间隔物805的顶端强制地扩展,相对的接触部分803之间的距离等于或者大于“w”,所述距离大于基板810的厚度“t”。
如图所示,基板810***在接触部分803之间,这样接触部分803被间隔物805强制地扩展。在这种情况下,相对的接触部分803之间的距离大于基板810的厚度“t”,接触部分803由于与***的基板810相接触而可以不弯曲或者不变形。间隔物805由基板810推高,接触部分803变形,这样其间的距离就由于接触部分803的弹力而减少,并从两侧将基板810夹在中间。这样,边缘连接器与基板810固定住。另外,接触部分803被其具有的弹力压靠在连接电极811上,并被可靠地电连接至连接电极811。
然而,在上述传统的边缘连接器中,由于端子802的接触部分803是在被间隔物805强制扩展的状态下被固定,因此很难预先施加预载荷压力至接触部分803。换句话说,由于间隔物805具有大于基板厚度“t”的厚度“w”,接触部分803之间的距离变得大于基板810的厚度“t”。由于这个原因,例如,当所述边缘连接器被储存为存货时,接触部分803被长时间地固定,并被强制地扩展,使得接触部分803产生蠕变或者弹性形变,接触部分803会不能返回到原始的形状,导致其不能以足够的力从两侧将基板810夹入中间。结果,接触部分803和基板810之间的电连接会更有可能变得不确定。
另外,在***基板810的情况下,由于直到间隔物805从接触部分803之间释放出来时,接触部分803才会接触连接电极811,在接触部分803接触移动的连接电极811时发生的擦拭效应不会被施加,即不能通过接触部分803摩擦连接电极811来移除连接电极811上的灰尘、杂质等。结果,接触部分803和基板810的焊盘811之间的接触变得不确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上述的问题,并提供一种边缘连接器,所述边缘连接器具有可移除地连接的预载荷盖,用于固定端子。这样,相对的端子的接触部分之间的距离被设为稍微窄于将要***的基板的厚度,因此施加给端子的预载荷可以被保持在一个合适的水平,即便是边缘连接器被存储很长一段时间,所述端子中也不会发生蠕变。由此,所述端子可以充分地施力将基板的接触电极夹入中间并将其固定。基板的***工作可以容易地执行,因为在***工作的过程中来自端子处的阻力减少了,不会发生对于端子的形变和损伤,端子的接触部分和接触电极之间的电连接状态由于擦拭效应而保持良好,并具有高耐久性。
为了解决这个目的,本发明的边缘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用于与配对连接器相接合;端子从所述连接器本体延伸出,所述端子包括接触部分,用于与设置于基板表面上的电极相接触;连接器本体包括安装部件,用于连接可移除的预载荷盖;接触部分被排列成相对的排,此处相对的接触部分之间的距离在初始状态时要小于基板的厚度,预载荷盖被连接的状态下的距离要大于初始状态下的距离,并且小于基板的厚度。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接触部分包括位于其顶端的接合部分,预载荷盖包括端子固定部分,接合部分在预载荷盖被连接的状态下与端子固定部分相接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预载荷盖包括与接触部分的一排相对应的第一预载荷盖和与接触部分的另一排相对应的第二预载荷盖,所述第一预载荷盖和第二预载荷盖具有彼此相同的结构,并被连接到连接器壳体以使它们彼此面对面。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连接至连接器本体的预载荷盖从连接器本体延伸的程度长于接触部分从连接器本体延伸的程度。
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连接器中,盖安装部件具有形成于接触部分互相相对的排的外侧的连接器本体上的凹入部分,预载荷盖进一步包括***盖安装部件中的安装凸起。
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连接器中,预载荷盖形成基板***开口,在预载荷盖连接到连接器本体的状态下,基板能够被***基板***开口中。当基板被***基板***开口时,预载荷盖于是能够频繁从连接器中移除,相对的接触部分之间的距离通过基板的***而扩展开。
根据本发明,用于固定端子的预载荷盖被可移除地连接,这样端子的接触部分之间的距离要稍微窄于被***的基板的厚度。施加给端子的预载荷可以被保持在一个合适的水平,即便是边缘连接器被存储很长一段时间,端子中也不会发生蠕变。因此,所述端子将充分地施力以固定基板的接触电极,并且***基板的工作变得容易执行。因为在***的过程中从端子接收的阻力被减少,对于所述端子的形变和损伤也不会发生。由于擦拭效应,接触部分和接触电极的连接状态是良好的,耐久性也得到了改善。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边缘连接器的第一透视图,其中示出所述边缘连接器被安装在基板上的状态;
图2为与图1相同的视图,显示了安装在基板上的所述边缘连接器;
图3为与图2类似的视图;
图4为沿着图1的X-X线的横截面图,显示了所述边缘连接器安装在基板上;
图5为横截面分解图,显示了预载荷盖被连接之前的边缘连接器;
图6为与图5相同的视图,显示了预载荷盖被连接之后的边缘连接器;
图7为显示了预载荷盖被连接于其上的边缘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8为与图7相同的视图,显示了基板被***预载荷盖的边缘连接器;
图9为沿着图8的Y-Y线的横截面图,显示了基板被***且预载荷盖被连接于其上的边缘连接器;
图10为显示了预载荷盖从其上移除的边缘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11为显示了本发明的边缘连接器的配对连接器的第一透视图;
图12为显示了根据本发明该实施方式的图11的配对连接器的相对端部的第二透视图,
图13为显示了与配对连接器相对接的本发明的边缘连接器的横截面图;以及
图14为显示了传统的边缘连接器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标记1指代本发明的一种边缘连接器,其中基板101的边缘部分被***该边缘连接器中。基板101为用于电子设备,例如电脑之类的印刷电路板,或者称作柔性印刷电路(FPC)、柔性扁平电缆(FPC)之类的扁平电缆。在这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借助于为印刷电路板的基板101来说明。基板101具有多个连接电极或者焊盘151,所述连接电极或者焊盘151沿着基板101的上边缘部分以预定的间距排列在其相对的表面上。焊盘151连接到基板101的导电迹线(未图示)。连接电极151的间距和数目能够被合适地设置。
连接器1包括用作为连接器本体并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壳体11。多个由导电金属制成的端子51被安装在壳体11中。壳体11为一个细长的部件,其沿着基板101的边缘部分延伸并具有矩形的横截面。壳体包括与其整体形成的安装部分12,以便在基板101的相对侧(图中的上侧)延伸。安装部分12为与配对连接器或者配对连接器201相对接的部分,安装部分12还包括凹入部分13,在其中安装有配对连接器201的凸起部分212。凹入部分13为细长的凹槽状部分,具有矩形的横截面,并在相对于基板101的表面上开口。
端子51沿着凹入部分13的内壁表面排列。如图4所示,端子接收凹槽16延伸穿过壳体11和安装部分12,每个端子51都被收纳于单个端子接收凹槽16中。端子接收凹槽16的间距和数目可以根据基板101的接触焊盘151的间距和数目而改动。端子51不需要被安装进入所有的端子接收凹槽16中,端子51能够根据基板101的接触焊盘151的排列而被省略。
为了举例,图1~3仅显示了一些端子51和在宽度方向上位于基板101的两侧的接触焊盘151。
壳体11包括与其整体形成的凸缘部件14,所述凸缘部件14在朝向基板101的一侧(图中的下侧)从壳体11的两个端部向外延伸,并在壳体11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壳体11还包括与其整体形成的引导部件15,所述引导部件15被设置在纵向方向上靠近端部且朝向基板101一侧的壳体11的端面处,并且向基板101延伸。引导部件15为限定基板101的端部(图1~3中的右端和左端)与壳体11之间的位置关系并与基板101的两个端部相接触的部件。另外,每个引导部件15包括与其整体形成的第一延伸部分15a和第二延伸部分15b,以在壳体11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如图2~3所示,第一延伸部分15a的延伸程度要大于第二延伸部分15b的延伸程度。然而,第一延伸部分15a和第二延伸部分15b的延伸程度可以被合适地改变。第一延伸部分15a和第二延伸部分15b靠近基板101的端部与基板101的边缘的相对表面相接触,并在其厚度方向上限定了基板101的位置关系。引导部件15在相对于壳体11的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上引导基板101的两个端部。
壳体11包括形成于朝向基板101一侧的端面上并纵向延伸的盖安装部件17。所述盖安装部件17为形成于端子接收凹槽16外侧的凹槽状的凹入部分,预载荷盖21(下面描述)的安装凸起22被***盖安装部件17中。
如图4所示,端子51具有整体连接到端子本体的下端的接触部分52,所述端子本体在竖直方向上直线延伸并被固定到端子接收凹槽16中。端子51包括整体连接到端子本体的上端的配对接触部分53,并与安装凹入部分13中的配对连接器201的配对端子254相接触。所述接触部分52与对接连接器接触部分53被排列成互相相对的排。
配对接触部分53包括倾斜部分53a和凸起部分53b。倾斜部分53a从端子本体的上端部在壳体11的厚度方向朝着壳体11的中心倾斜地向上延伸。另外,凸起部分53b连接到倾斜部分53a的顶端,并与配对连接器201的配对端子254相接触。当配对连接器201被安装进连接器1中时,两个侧面上的凸起部分53b之间的距离被强制地扩展开,所述凸起部分53b通过推进力挤压配对的端子254,所述推进力主要由于倾斜部分53a以及端子本体与倾斜部分53a的连接部分的弹性形变所产生。
接触部分52总体上具有山峰形状,或者具有中间最高峰而两边平缓斜坡的形状,所述接触部分52具有第一倾斜部分52a、凸起部分52b、第二倾斜部分52c和接合部分52d。第一倾斜部分52a从本体的下端部在壳体11的厚度方向上朝着壳体11的中心向下倾斜延伸。第二倾斜部分52c连接至第一倾斜部分52a的顶端,并在第一倾斜部分52a的相反方向上倾斜。凸起部分52b为第一倾斜部分52a和第二倾斜部分52c的连接部分。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凸起部分52b是一个弯曲大约90度的部分,并与基板101的连接电极151相接触。另外,接合部分52d连接至第二倾斜部分52c的顶端,接合部分在初始状态与端子本体近似平行地延伸,并与预载荷盖21的端子固定部分24相接合。
如图所示,端子的相对的凸起部分52b之间的距离在连接器1被安装到基板101上的状态下被强制地扩展开,凸起部分52b通过推进力挤压连接电极151,所述推进力主要由于第一倾斜部分52a以及端子本体与第一倾斜部分52a的连接部分的弹性形变所产生。因此,端子51连接至连接电极151的状态被可靠地保持。另外,当基板101被夹入相对的接触部分52之间时,连接器1被安装到基板101的状态被保持。另外,端子51和连接电极151能够通过诸如焊接之类的固定方式被固定。在这种情况下,端子51电连接至连接电极151的状态能够被可靠地保持,基板101上的连接器1的安装状态能够被更可靠地保持。
接下来,将说明预载荷盖21的结构。
如图5、7和8所示,第一预载荷盖21A和第二预载荷盖21B被安装到连接器1上。第一预载荷盖21A和第二预载荷盖21B具有相同的结构,属于第一预载荷盖21A的部件被配置有“第一”的指代,并后跟字母“A”,属于第二预载荷盖21B的部件被配置有“第二”的指代,并后跟字母“B”以示区别。应该注意到,当没有区分属于第一预载荷盖21A的部件和属于第二预载荷盖21B的部件来进行说明时,“第一”和“第二”的指代以及字母“A”和“B”将被省略。
预载荷盖21A和预载荷盖21B包括纵向地沿着壳体11延伸的细长矩形本体,垂直于本体延伸的第一端壁部分23A和第二端壁部分23B连接至本体的相对的纵向端部。如图6所示,第一预载荷盖21A和第二预载荷盖21B形成矩形管道,所述管道具有沿着壳体11纵向延伸的细长的矩形横截面。第一预载荷盖21A和第二预载荷盖21B互相面对设置。当第一预载荷盖21A和第二预载荷盖21B安装到连接器1上时,形成一对细长侧壁的本体覆盖了端子51的接触部分52的外侧。端壁部分23形成一对短的侧壁,并且覆盖了相对两端部上的引导部件15的外侧。细长的矩形基板***开口26形成于第一预载荷盖21A和第二预载荷盖21B之间。用于将基板101的端部引导进入基板***开口26中的倾斜表面27形成于朝向连接器1的相对侧(图5~6的左侧)的端壁部分23的内侧端上。
预载荷盖21的长度比起端子51的接触部分52从壳体11的端面延伸出的部分要更长,这样端子接触部分52被预载荷盖21所保护,并不会与操作者的手指、工具、其他***设备之类相接触而受到损伤。
另外,预载荷盖21包括与其整体形成的安装凸起22,使得安装凸起朝向连接器1的一侧从本体的端面朝向连接器1凸伸出,并沿着本体纵向延伸。当安装凸起22被***到壳体11的盖安装部件17中时,预载荷盖21被连接到连接器1的壳体11。
预载荷盖21还包括与其整体形成的端子固定部分24,所述端子固定部分24朝向连接器1的相对侧从本体的内侧端凸伸出,并沿着本体纵向延伸。端子固定部分24具有形成于其内的端子***孔25,所述端子***孔25延伸通过端子固定部分24。当预载荷盖21连接到连接器1时,端子51的接触部分52的接合部分52d被***端子***孔25中,并被端子固定部分24固定。端子固定部分24在厚度方向上朝着中心的延伸程度被设为使相对两侧上的接触部分52的凸起部分52b之间的距离成为数值T2,所述数值T2略大于图5中所示的初始状态的数值T1。
第一端子固定部分24A和第二端子固定部分24B之间的距离被设为大于基板101的厚度的数值tx,这将在后面描述。因此,由于基板***开口26在厚度方向的尺寸变得大于基板101的厚度的数值tx,所以基板101能够被容易地***于其中。
第一预载荷盖21A和第二预载荷盖21B能够被分别地并依次地连接到连接器1,如图5所示。操作者朝着连接器1相对地移动第一预载荷盖21A,如图5中箭头P1所示。所述操作者可以将第一安装凸起22A***壳体11的上部盖安装部件17,并将上部端子51的接合部分52d***第一端子***孔25A中,使得接合部分52d与第一端子固定部分24A相接合。随后,操作者用手或者手指固定第二预载荷盖21B,并将其朝着连接器1移动,如箭头P2所示。操作者然后可以将第二安装凸起22B***壳体11的下部盖安装部件17,并将下部端子51的接合部分52d***第二端子***孔25B中,使得接合部分52d与第二端子固定部分24B相接合。
如图6所示,预载荷盖21连接至连接器1上。接合部分52d与端子固定部分24相接合,相对的凸起部分52b被扩展,使得其间的距离变成数值T2,所述数值T2略大于初始状态时的数值T1。相对的接合部分52d通过推进力将第一端子固定部分24A和第二端子固定部分24B夹入中间,所述推进力由第一倾斜部分52a以及端子本体与第一倾斜部分52a的连接部分的弹性形变所产生。相应地,预载荷盖21与连接器1的连接通过端子51产生的推进力被可靠地保持。
另外,当从端子51的侧面看过去时,能够主要使第一倾斜部分52a以及端子本体与第一倾斜部分52a的连接部分弹性形变的载荷作为预载荷压力施加给端子51,即接合部分52d与端子固定部分24相接合时的预载荷。在这种情况下,相对的凸起部分52b之间的距离T2被设为小于基板101的厚度的数值tx。因此,由于在预载荷盖21被连接且预载荷被施加给端子51的状态下端子51的变形程度很小,即便是当连接器被存储很长一段时间以后,端子51中也不会发生蠕变(creep deformation)。相应地,如上所述,端子51中不会发生蠕变,即便是当连接器1在预载荷盖21连接于其上的状态下被储存了很长一段时间,端子51也能够保持足够的弹力。
操作者相对地移动基板101,并***基板101的接触焊盘151被设置于矩形管道内的一侧上的基板101的边缘部分,所述矩形管道具有由彼此相对的第一、第二预载荷盖21A、21B形成的细长矩形横截面。在图7中,矩形切除部分111形成于基板101的边缘部分的一个端部上。该切除部分111邻接壳体11的引导部件15的边缘,并限定了端子51之间的基板101的***长度。应该注意到,切除部分111可以形成于基板101的边缘部分的两个端部上,或者可以被省略。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基板101的边缘部分的两个端部都被倾斜表面27所引导,所述倾斜表面27形成于预载荷盖21的端壁部分23上,基板101的边缘部分能够被容易地***。当基板101被进一步地移入连接器1中时,基板101的边缘部分的两端部将被壳体11的引导部件15的第一延伸部分15a和第二延伸部分15b所引导。这样,在基板101的宽度和厚度方向上相对于壳体11的位置关系就被限定了,并且基板101的边缘部分的相对表面上暴露的连接电极151被可靠地设置在面向相应的端子51的接触部分52的位置。
当基板101如图9所示地被完全***时,其进入端子接触部分52之间,并强制地将接触部分52的凸起部分52b扩展开。当接合部分52d与端子固定部分24接合时,相对两侧上的凸起部分52b之间的距离T2小于基板101的厚度的数值tx,凸起部分52b之间的该距离被强制地由基板101扩展开,且接合部分52d处于与端子固定部分24隔离开来的状态。
另外,由于基板***开口26在厚度方向的尺寸被设为大于基板101的厚度的数值tx,基板101能够被***于其中而不会接触到端子固定部分24。
当接触部分52的凸起部分52b之间的距离为T2时(大于初始状态的T1),即预载荷被施加至端子51时,基板101进入相对的接触部分52之间。由基板101从端子51所获得的阻力相比于在初始状态下基板101进入接触部分52之间时的阻力减少了。基板101的***很容易被执行。由基板101从端子51所接收的阻力很小,基板101不会受到损伤。类似地,由端子51从基板101所接收的反作用力也很小,端子51不会被变形或者被损伤。
当凸起部分52b被推进力压靠在接触焊盘151上时,接触焊盘151相对于凸起部分52b移动。所述推进力在基板101进入接触部分52之间时,由端子51的弹性形变而产生。当凸起部分52b与移动的接触焊盘151在被挤压的状态下相接触时,会产生擦拭效应,通过被凸起部分52b摩擦,灰尘、杂质之类会被移除。类似地,当凸起部分52b被接触焊盘151摩擦时,凸起部分52b上的灰尘、杂质之类会被移除。
凸起部分52b通过推进力挤压接触焊盘151,端子51和接触焊盘151之间的电连接状态被可靠地保持。在端子51中不会发生蠕变,并且由于端子51保持了足够的弹性力,所以推进力足够大。相应地,端子的凸起部分52b以足够大的力挤压接触焊盘或电极151,位于相对两侧上的接触部分52以足够大的力将基板101夹入中间。
随后,操作者将预载荷盖21从连接器1移除。操作者将第一预载荷盖21A从连接器1移除,如箭头P3所示。进一步地,操作者将第二预载荷盖21B从连接器1移除,如箭头P4所示。由于凸起部分52b之间的距离被扩展,且接合部分52d与端子固定部分24隔离开,由端子51所产生的推进力没有作用于预载荷盖21上,因此预载荷盖21可被自由地移动。预载荷盖21于是被容易地从连接器1上移除(图10)。
在用焊接方式固定端子51和连接电极151的情况下,在接触焊盘151的表面预先形成有一层焊料层。预载荷盖21被从连接器1移除,焊料通过将连接器1和基板101置入炉子中而回流。因此,端子51和基板101的接触焊盘151之间的连接状态被可靠地保持。
配对连接器201包括由绝缘材料制成的配对壳体211和多个安装进入配对壳体211中的导电端子254。配对壳体211同样也是细长的部件,如图12所示。安装开口214被形成于安装表面上并包括设置于开口214内的凸起部分212。如图13所示,当连接器1和配对连接器201相对接时,连接器1的安装部分12被配合进入开口214中,凸起部分212被配合进入安装部分12中。
配对壳体211包括线***开口213,所述线***开口213向安装表面的相对侧的表面(图11中的上表面)开口。例如同轴电缆之类的线251的顶端被收纳于这些开口213中。线端子253被连接至线251的顶端,且端子253被接合于***开口213中。线端子253被连接至相应的配对端子254,并因此每条线251都被连接至配对端子254。
当连接器1和配对连接器201被对接在一起时,凸起部分212进入相对两侧上的接触部分53之间。相对两侧上的凸起部分53b之间的距离被扩展,凸起部分53b通过推进力挤压配对端子254,所述推进力由倾斜部分53a和连接器本体的连接部分的弹性形变所产生。端子51和配对端子254的连接被可靠地保持。当相对两侧上的配对接触部分将凸起部分212夹入中间时,连接器1和配对连接器201的对接状态被可靠地保持。
另外,并不是必须要将诸如同轴电缆之类的线251连接至配对连接器201上,举例来说,诸如FPC、FFC之类的扁平电缆也可以连接至其上。
连接器1的壳体11包括盖安装部件17,用于连接预载荷盖21,端子51的接触部分被排列成相对的排,在初始状态下,相对的接触部分52之间的距离小于基板101的厚度,然而预载荷盖21被连接的状态下的距离则大于初始状态的距离,并小于基板101的厚度。
施加至端子51的预载荷可以被保持在一个合适的量,这样即便在连接器被存储很长一段时间,例如存货时,在端子51中也不会发生蠕变。相应地,端子51总是具有足够的弹性力来将基板101夹入中间。在***过程中基板101接收到的阻力减少了,这样就容易***,在端子51中不会发生形变或损伤。进一步地,端子51的接触部分52和连接电极151的电连接状态由于擦拭效应而变得良好。
另外,接触部分52包括位于其顶端的接合部分52d,预载荷盖21包括端子固定部分24,接合部分52d在预载荷盖21被连接的状态下与端子固定部分24相接合。因此,预载荷被施加给端子51,端子51能够弹性地变形。另外,将预载荷盖21安装至连接器可以通过端子51产生的推进力来可靠地保持。
预载荷盖21包括第一预载荷盖21A和第二预载荷盖21B,两者优选地彼此相同,并且连接至壳体11以使它们彼此面对。相应地,预载荷盖21的结构被简化,并且预载荷盖21可以以低廉的价格制造。第一预载荷盖21A和第二预载荷盖21B形成管道,用于覆盖接触部分52的相对两排的外侧。预载荷盖21远离壳体11的长度大于端子接触部分52从壳体11伸出的长度。这样,端子51的接触部分52被预载荷盖21所保护,并不会与操作者的手指、工具之类相接触而损伤。
预载荷盖21形成了基板***开口26,当预载荷盖21连接到壳体11的状态下,基板101能被***基板***开口26。当基板101被***基板***开口26中,且相对的接触部分52之间的距离由于基板101的***而被扩展时,预载荷盖21能够从壳体11上移除。因此,基板101的***工作和预载荷盖21的安装操作可以被容易地执行。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并可以基于本发明的要点进行各种方式的改变,这些改变并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边缘连接器,包括:
连接器本体,用于与相对的连接器相对接;
从所述连接器本体延伸出的端子,所述端子包括接触部分,用于与设置在基板的相对表面上的导电焊盘相接触;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本体包括安装部件,用于接合可移除的预载荷盖;
所述接触部分被排列成相对的排;以及
相对的接触部分之间在初始状态下的最短距离小于基板的厚度,所述预载荷盖连接至所述连接器本体的状态下的相对的接触部分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初始状态的距离,并且小于所述基板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部分的每个包括位于其顶端的接合部分;
所述预载荷盖包括端子固定部分;以及
所述预载荷盖被连接到所述连接器本体,所述接合部分的每个与所述端子固定部分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载荷盖包括第一预载荷盖部件和第二预载荷盖部件,所述第一预载荷盖部件与所述接触部分的一排相对应,所述第二预载荷盖部件与所述接触部分的另一排相对应;以及
所述第一预载荷盖和第二预载荷盖相同,并都被连接到所述连接器本体并彼此面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边缘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载荷盖和第二预载荷盖形成管道,所述管道覆盖所述接触部分的所述一排与所述另一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预载荷盖连接到所述连接器本体时,预载荷盖从连接器本体延伸得比所述端子的接触部分从所述连接器本体延伸得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件包括形成于所述连接器本体上的凹入部分;以及
所述预载荷盖包括连接至所述连接器本体的安装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载荷盖形成有基板***开口,当所述预载荷盖被连接至连接器本体时,所述基板能够被***所述基板***开口中,在所述基板被***所述基板***开口后,所述预载荷盖能够从所述连接器本体移除,相对的接触部分之间的距离通过将所述基板***所述***开口中而被扩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开口是凹入的。
CN200780049661.1A 2006-11-15 2007-11-15 具有预载荷盖的边缘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840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08934/2006 2006-11-15
JP2006308934A JP4781237B2 (ja) 2006-11-15 2006-11-15 エッジコネクタ
PCT/US2007/024024 WO2008066714A2 (en) 2006-11-15 2007-11-15 Edge connector with preload cap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84086A CN101584086A (zh) 2009-11-18
CN101584086B true CN101584086B (zh) 2012-01-11

Family

ID=39468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4966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84086B (zh) 2006-11-15 2007-11-15 具有预载荷盖的边缘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946889B2 (zh)
JP (1) JP4781237B2 (zh)
CN (1) CN101584086B (zh)
WO (1) WO2008066714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14140B2 (en) 2010-04-28 2017-11-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inted circuit board edge connector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60732A (ja) * 2009-09-14 2011-03-24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コネクタ
CN201638995U (zh) * 2009-12-03 2010-11-1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连接器
US8057263B1 (en) * 2010-07-12 2011-11-15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dge connectors having stamped signal contacts
JP5295410B2 (ja) * 2012-06-13 2013-09-18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943788B2 (ja) * 2012-09-13 2016-07-0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ドエッジ型同軸コネクタ
CN111430991B (zh) 2015-07-07 2022-02-11 安费诺富加宜(亚洲)私人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WO2019084717A1 (en) * 2017-10-30 2019-05-09 Amphenol Fci Asia Pte Ltd Low crosstalk card edge connector
CN113169484A (zh) 2018-10-09 2021-07-23 安费诺商用电子产品(成都)有限公司 高密度边缘连接器
TWM580273U (zh) * 2019-01-11 2019-07-01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扁平導線直接耦合連接器
TWM582251U (zh) 2019-04-22 2019-08-11 香港商安費諾(東亞)有限公司 Connector set with built-in locking mechanism and socket connector thereof
US11588277B2 (en) 2019-11-06 2023-02-21 Amphenol East Asia Ltd. High-frequency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lossy member
US11799230B2 (en) 2019-11-06 2023-10-24 Amphenol East Asia Ltd. High-frequency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n interlocking segments
US11652307B2 (en) 2020-08-20 2023-05-16 Amphenol East Asia Electronic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High speed connector
CN212874843U (zh) 2020-08-31 2021-04-02 安费诺商用电子产品(成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12928547B (zh) * 2021-02-19 2023-01-20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12928548B (zh) 2021-02-19 2023-01-20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15395263A (zh) * 2022-08-12 2022-11-25 鸿日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fpc连接器及其端子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42579A (en) * 1990-03-08 1991-10-02 Amp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s for flat insulated boards
CN2200717Y (zh) * 1993-11-04 1995-06-14 王国隆 边缘连接器
CN1247397A (zh) * 1998-09-08 2000-03-1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高速传输用卡缘连接器
EP1432079A1 (de) * 2002-12-17 2004-06-23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Kontaktierungseinrichtung und Verbindungseinrichtung für Kontaktträger
CN2651953Y (zh) * 2003-08-05 2004-10-2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16299Y1 (zh) * 1969-05-20 1973-05-09
US3671917A (en) * 1970-05-20 1972-06-20 Ammon & Champion Co Inc Printed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JPS53128549U (zh) * 1977-03-22 1978-10-12
JPS6043635B2 (ja) * 1978-04-18 1985-09-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板コネクタ
JPH0751747Y2 (ja) * 1990-04-28 1995-11-22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890769B2 (ja) 1990-09-18 1999-05-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板用コネクタ
TW379872U (en) * 1997-04-22 2000-01-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Grounded element of high density connector
TW430188U (en) * 1999-10-21 2001-04-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796822B2 (en) * 2002-07-02 2004-09-28 Fujitsu Component Limited Contact module and connector having the same
JP2004039404A (ja) * 2002-07-02 2004-02-05 Fujitsu Component Ltd コネクタ
US6875054B2 (en) * 2002-07-05 2005-04-05 Tyco Electronics Power Systems Inc. Contamination prevention between two electrical component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42579A (en) * 1990-03-08 1991-10-02 Amp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s for flat insulated boards
CN2200717Y (zh) * 1993-11-04 1995-06-14 王国隆 边缘连接器
CN1247397A (zh) * 1998-09-08 2000-03-1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高速传输用卡缘连接器
EP1432079A1 (de) * 2002-12-17 2004-06-23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Kontaktierungseinrichtung und Verbindungseinrichtung für Kontaktträger
CN2651953Y (zh) * 2003-08-05 2004-10-2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14140B2 (en) 2010-04-28 2017-11-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inted circuit board edge conn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8066714A3 (en) 2008-08-21
WO2008066714A2 (en) 2008-06-05
US20100015835A1 (en) 2010-01-21
US7946889B2 (en) 2011-05-24
JP2008123944A (ja) 2008-05-29
JP4781237B2 (ja) 2011-09-28
CN101584086A (zh) 2009-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84086B (zh) 具有预载荷盖的边缘连接器
US8100722B2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having spring arms and protrusions to increase retaining force for cards
US717243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apparatus capable of resisting repetition of connection and disconnection
US7722387B2 (en) Board connector, mating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EP1471607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improving both functions of magnetic shielding and ground connection
US7549882B2 (en) Connector capable of absorbing an error in mounting position
EP2876737A1 (en) Connector
US20100184334A1 (en) Contact having increased resilience for use with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021969B2 (en) Connector allowing reduction in thickness of an apparatus to which the connector is to be mounted
CN101228674A (zh) 连接器
CN1172365A (zh) 板对板连接器组件
CN102099967A (zh) 卡缘连接器
CN101258646A (zh) 板对板连接器和连接器对
JP4927454B2 (ja) コネクタ
US20090137140A1 (en) Floating-type connector
KR100567587B1 (ko) 접지 연결용 홀드다운을 갖춘 전기 커넥터
US8123542B2 (en) Contact and connector including the contact
US6843665B2 (en) Connector in which contact force can be maintained during a long period
US9093790B2 (en) Connector device
US7686639B2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having clips to increase retaining force for cards
KR20090090247A (ko) 접속용 소켓
US741347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ground planes
US7201606B2 (en) Wire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connector
US7544098B2 (en) Connector having a stopper mechanism defining a movable range of a housing receiving a connection object
JP2004296419A (ja) 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11

Termination date: 201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