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98370A - 变速操作装置和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变速操作装置和变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98370A
CN101498370A CN 200910003279 CN200910003279A CN101498370A CN 101498370 A CN101498370 A CN 101498370A CN 200910003279 CN200910003279 CN 200910003279 CN 200910003279 A CN200910003279 A CN 200910003279A CN 101498370 A CN101498370 A CN 1014983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gear shift
shift selector
speed
shi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00327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永井一成
内藤浩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983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83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24Providing feel, e.g. to enable sel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08Multipl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being moved by a single common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 F16H63/20Multipl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being moved by a single common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with preselection and subsequent movement of each final output mechanism by movement of the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in two different ways, e.g. guided by a shift g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24Providing feel, e.g. to enable selection
    • F16H2061/243Cams or detent arrays for guiding and providing fe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2063/3086Shift head arrangements, e.g. forms or arrangements of shift heads for preselection or shif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4Locking or disabling mechanisms
    • F16H63/3408Locking or disabling mechanisms the locking mechanism being moved by the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速操作装置及变速器。变速操作装置包括:箱体(101);容纳于箱体(101)内并且被设置成可在轴向上滑动且在周向上旋转的换档选择杆(103);操作换档选择杆(103)的变速操作杆(250);被固定于换档选择杆(103)上并且绕换档选择杆(103)旋转的选择用凸轮(160);挤压选择用凸轮(160)的锁止球(150);以及斜削部(163,164),该斜削部形成于选择用凸轮(160)的被锁止球(105)挤压的受压面(162、163、164)的端部内,所述端部位于换档选择杆(103)在换档操作时变位的换档变位方向上。所述斜削部是倾斜的,使得斜削部上的一点随着所述点在换档变位方向上移动而接近换档选择杆(103)。因此,能够改善换档操作的操作感受。

Description

变速操作装置和变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速操作装置和变速器。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手动变速器的变速操作装置,以及包括该变速操作装置的手动变速器。
背景技术
已经公开了多种手动变速器。例如,日本专利特开No.11-294582(JP-A-11-294582)公开了一种变速操作装置,该装置抑制了通过使用操作杆执行选择操作时换档拨叉和拨叉轴之间的扭转和扭曲的发生。该变速操作装置包括拨叉轴、嵌合并固定至拨叉轴的壳体换档杆、形成于壳体换档杆的端面上的沟槽部以及抑制拨叉轴在选择方向上动作的销。
另外,在日本专利特开No.2005-90710(JP-A-2005-90710)公开的手动变速器的变速操作机构包括:通过变速操作部件的选择操作可旋转而且在轴向上通过变速操作部件的换档操作可移动的换档选择轴;以及用于向前行驶变速段的多个换档拨叉,所述换档拨叉附设于换档选择轴上,以便相对可旋转且轴向可移动。在该变速操作机构中,变速操作机构的占用空间减少了,组成部件的数量也减少了。
然而,在背景技术中的前述变速操作装置和变速操作机构中,并没有考虑到换档时的操作感受。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情况而完成了本发明。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变速操作装置和一种变速器,其中,改善了换档操作时的操作感受。
根据本发明的变速操作装置包括:箱体;换档选择杆,所述换档选择杆容纳于所述箱体内,并且被设置成可在轴向上滑动且在周向上旋转;操作部,所述操作部操作所述换档选择杆;凸轮部件,所述凸轮部件被固定于所述换档选择杆,并且绕所述换档选择杆旋转;挤压部,所述挤压部挤压所述凸轮部件;以及斜削部,所述斜削部形成于所述凸轮部件的被所述挤压部挤压的受压面的端部内,所述端部位于所述换档选择杆在换档操作时变位(移位)的换档变位方向上,所述斜削部是倾斜的,使得所述斜削部上的一点随着所述点在所述换档变位方向上移动而接近所述换档选择杆。优选地,所述换档选择杆在换档操作时在所述换档选择杆的轴向上变位,并且所述斜削部形成于所述受压面的位于所述换档选择杆的轴向上的端部内。
优选地,所述斜削部在所述换档选择杆的周向上延伸。优选地,所述斜削部设于在所述换档选择杆的周向上相互间隔的多个位置的每一位置处。优选地,所述受压面包括在空档状态下保持所述挤压部的凹部,并且,在所述多个斜削部之中,在所述换档选择杆的周向上背离所述凹部而形成的斜削部是倾斜的,使得所述斜削部上的一点随着所述点从所述凹部在所述周向上移动而接近所述换档选择杆。所述斜削面可以包括平坦表面,或者还可以包括弯曲表面。此外,优选地,所述受压面包括在空档状态下保持所述挤压部的凹部,并且所述受压面上在所述换档选择杆在选择操作时变位的选择方向上与所述凹部相邻接的部分是弯曲表面,所述弯曲表面是弯曲的,使得所述弯曲部分上的一点随着所述点从所述凹部在所述选择方向上移动而变得进一步远离所述换档选择杆。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包括上述的变速操作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变速操作装置和变速器可以改善换档操作时的换档感受。
附图说明
在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说明本发明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重要性,其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变速操作装置的剖面图;
图2是沿图1中所示的线II-II的剖面图;
图3是沿图1中所示的线III-III的剖面图;
图4是沿图1中所示的线IV-IV的剖面图,且图4是在空档状态下的剖面图;
图5是沿图1中所示的线V-V的剖面图;
图6是选择用凸轮160的平面图;
图7是沿图6中所示的线VII-VII的剖面图;
图8是沿图6中所示的线VIII-VIII的剖面图;
图9是选择用凸轮160的上端部的透视图;
图10是在接合部已经从图4所示的状态在选择方向上向第一变速段和第二变速段侧移动的状态下,接合部及其周围的剖面图;
图11是在图10所示的状态下,选择用凸轮的平面图;
图12是沿图11中所示的线XII-XII的剖面图;
图13是当接合部已经从图10所示的状态向第一变速段换档时,接合部及其周围的剖面图;
图14是在图13中所示的状态下选择用凸轮的平面图;
图15是沿图14中所示的线XV-XV的剖面图;
图16是当接合部已经从图10所示的状态向第二变速段换档时,接合部及其周围的剖面图;
图17是在图16中所示的状态下选择用凸轮的平面图;
图18是沿图17中所示的线XVIII-XVIII的剖面图;
图19是当接合部已经从图4所示的状态向第三变速段换档时,接合部及其周围的剖面图;
图20是当选择用凸轮160已经从图6所示的状态向第三变速段换档时,选择用凸轮的平面图;
图21是当接合部已经从图4所示的状态向第四变速段换档时,接合部及其周围的剖面图;
图22是当选择用凸轮已经从图6所示的状态向第四变速段换档时,选择用变速凸轮的平面图;
图23是当接合部已经向第五变速段换档时,接合部及其周围的剖面图;
图24是当选择用凸轮已经向第五变速段换档时,选择用凸轮的平面图;
图25是当接合部已经向第六变速段换档时,接合部及其周围的剖面图;
图26是当选择用凸轮已经向第六变速段换档时,选择用凸轮的平面图;
图27是已经选择后退变速段时,选择用凸轮的平面图;
图28是示出设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变速操作机构内的选择用凸轮的上部的透视图;
图29是示出图28中所示的第五档斜削面的倾斜状态的示意图;
图30是沿图29中所示的线XXX-XXX的剖面图;
图31是示出图28中所示的第三档斜削面的倾斜状态的示意图;
图32是沿图31中所示的线XXXII-XXXII的剖面图;
图33是示出图28中所示的第一档斜削面的倾斜状态的示意图;
图34是沿图33中所示的线XXXIV-XXXIV的剖面图;
图35是示出图28中所示的第六档斜削面的倾斜状态的示意图;
图36是沿图35中所示的线XXXVI-XXXVI的剖面图;
图37是示出图28中所示的第四档斜削面的倾斜状态的示意图;
图38是沿图37中所示的线XXXVIII-XXXVIII的剖面图;
图39是示出图28中所示的第二档斜削面的倾斜状态的示意图;
图40是沿图39中所示的线XL-XL的剖面图;
图41是示出设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变速器内的选择用凸轮的上部的透视图;
图42是第三档弯曲表面的放大透视图;
图4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4的手动变速器的剖面图;
图44是沿图43中所示的线XLIV-XLIV的剖面图;
图45是在实施例4中与拨叉轴相连结的变速器的剖面图;
图46是从图45中的箭头XLVI所指方向看去倒档齿轮的示意图;
图47是实施例4中的第一内部杆的平面图;
图48是沿图47中所示的线XLVIII-XLVIII的剖面图;
图49是在第一内部杆和换档选择杆在换档方向上从图48中所示的状态旋转后第一内部杆和换档选择杆的剖面图;
图50是在换档选择杆和第一内部杆在换档方向上从图48中所示的状态旋转后换档选择杆和第一内部杆的剖面图;
图51是在实施例4中当换档至第一变速段时,联锁板和第一内部杆的剖面图;
图52是在实施例4中当换档至第二变速段时,联锁板和第一内部杆的剖面图;
图53是在实施例4中当换档至第三变速段时,联锁板和第一内部杆的剖面图;
图54是在实施例4中当换档至第四变速段时,联锁板和第一内部杆的剖面图;
图55是在实施例4中当换档至第五变速段时,联锁板和第一内部杆的剖面图;
图56是在至倒档的换档已完成的状态下,联锁板和第一内部杆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图1至56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变速操作装置和配备有变速操作装置的变速器。
在与下述实施例相关地提及数、量等时,这些数、量并不必然限定本发明的范围,除非另有规定。此外,以下实施例的各种组成元件对于本发明也不是必要的,除非另有规定。此外,对于以下多个实施例,两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特征部分可以按照最初的构想或计划适当结合,除非另有规定。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变速操作装置的剖面图。图2是沿图1中所示的线II-II的剖面图。此外,图3是沿图1中所示的线III-III的剖面图。如图1和2中所示,变速器100设有包括多个齿轮的齿轮系、可由驾驶员操作且能够通过切换齿轮系的啮合状态而切换变速比的变速操作机构200,以及容纳齿轮系和变速操作机构200的变速器箱体101。
变速操作机构200包括由驾驶员操作的变速操作杆250、设于变速器箱体101内的换档选择杆103,以及与换档选择杆103分开设置的拨叉轴123、124、125。
换档选择杆103由衬套(轴承)112、113支持,使得可旋转且在轴向上可滑动。
如图1和2所示,拨叉轴123、124、125与换档选择杆103平行设置,均支持于变速器箱体101上,使得在轴向上可变位。
如图3所示,拨叉轴125设有使设于齿轮系中的第一档和第二档同步机构的套筒在主轴的轴向上变位的换档拨叉127。此外,拨叉轴124设有使设于齿轮系中的第三档和第四档同步机构的套筒在主轴的轴向上变位的换档拨叉126。拨叉轴123设有使设于齿轮系中的第五档和第六档同步机构的套筒在主轴的轴向上变位的换档拨叉128。
通过换档拨叉127移动第一档和第二档同步机构的套筒,可以执行向第一变速段或第二变速段的换档。此外,通过换档拨叉126移动第三档和第四档同步机构的套筒,可以执行向第三变速段或第四变速段的换档。通过换档拨叉128移动第五档和第六档同步机构的套筒,可以执行向第五变速段或第六变速段的换档。
变速操作机构200包括将在选择方向上施加于变速操作杆250上的操作力经由换档选择杆103传递至拨叉轴123、124、125的选择操作机构130,以及将在换档方向上施加于变速操作杆250上的操作力经由换档选择杆103传递至拨叉轴123、124、125的换档操作机构(图未示)。
当在选择方向上操作变速操作杆250时,选择操作机构130被驱动以使换档选择杆103在换档选择杆103的周向上转动。
在图1中,选择操作机构130包括:可旋转地设置于变速器箱体101内且能够通过来自变速操作杆250的动力旋转的旋转轴131;将从变速操作杆250传递来的在选择方向上的操作力传递至旋转轴131的连杆机构251;被固定至旋转轴131的端部且在旋转轴131的径向上延伸的内部轴132;可旋转地设于换档选择杆103上,以便与内部轴132的远端部相接合的联锁板104;以及被固定至换档选择杆103的内部杆133。
如图2所示,联锁板104具有:接合部241,其限定了内部能够接纳内部轴132的远端部的接合孔240;管部246,其限定了内部接纳内部杆133的贯通孔245;以及导向部242和导向部243,其限定了内部杆133的移动方向。
在换档选择杆103的周向上,联锁板104设置成相对于换档选择杆103可转动。
内部杆133具有限定了内部能够接纳换档选择杆103的孔的管部230,以及从管部230连续地设置并在换档选择杆103的径向上延伸的接合部231。
导向部242和导向部243位于接合部231的两个相对侧。因此,接合部231被导向部242和导向部243限制成使得通过在换档选择杆103的轴向上延伸的空间,在换档选择杆103的轴向上可滑动。另外,内部杆133通过开槽销134被固定至换档选择杆103上,从而在旋转方向和轴向上与换档选择杆103一起变位。
接合部231或内部杆133可与固定至拨叉轴123、124、125上的换档拨块120、121、122的沟槽部相接合。
在选择操作机构130中,当驾驶员在选择方向上操作变速操作杆250时,随着内部轴132的远端部绕旋转轴131转动,旋转轴131转动。与该运动相关地,联锁板104在换档选择杆103的周向上转动。因此,被联锁板104挤压的内部杆133在换档选择杆103的周向上转动。
由于换档选择杆103的转动,内部杆133的接合部231被定位成可与换档拨块120、121、122之一接合。因而,执行选择操作。
当在换档方向上操作变速操作杆250时,换档执行机构被驱动成使换档选择杆103在换档选择杆103的轴向上变位,使换档拨块120、121、122中与接合部231相接合的一个在拨叉轴123、124、125的轴向上与拨叉轴123、124、125中的相应一个一起变位。
图4是沿图1中所示的线IV-IV的剖面图。图4的剖面图示出了空档状态。如图4所示,各换档拨块120、121、122具有其内能够接纳接合部231的沟槽部。因此,当联锁板104在换档选择杆103的周向上转动时,换档拨块120、121、122中与接合部231相接合的一个被选定。
然后,当驾驶员在换档方向上操作变速操作杆250时,变速操作机构(图未示)使变速选择杆103在换档选择杆103的轴向上变位。因此,与换档拨块120、121、122中选出的一个换档拨块相接合的接合部231使拨叉轴123、124、125中相应的(或选择的)一个拨叉轴变位。然后,分别被固定至拨叉轴123、124、125上的换档拨叉128、126、127中相应的一个换档拨叉在其轴向上变位,执行同步动作。
图5是沿图1中所示的线V-V的剖面图。如图5所示,选择操作机构130配备有在换档操作期间提供嘀嗒感并且还在选择方向上限定了空档位置的锁止球组件105。
锁止球组件105包括固定至换档选择杆103上的选择用凸轮160,以及固定至变速器箱体101上且将选择用凸轮160挤压至换档选择杆上的挤压机构155。
挤压机构155包括挤压至选择用凸轮160的上表面的锁止球(挤压部)150、可旋转地支持锁止球150且可滑动地设置在形成于变速器箱体101内的孔部156内的支持部件154、将支持部件154压向选择用凸轮160的盘簧152以及封闭孔部156的开口部且支持盘簧152的端部的帽153。
因此,锁止球150由于来自盘簧152的推压力而将选择用凸轮160的上表面向换档选择杆103挤压。
图6是选择用凸轮160的平面图。图7是沿图6的线VII-VII的剖面图,图8是沿图6的线VIII-VIII的剖面图。图9是选择用凸轮160的上端部的透视图。
如图6所示,选择用凸轮160的上表面形成为被锁止球150挤压的受压面161。然后,如图6和7所示,选择用凸轮160的受压面161的位于换档选择杆103的轴向(换档方向X1,X2)上的端侧部被设为斜削面163和斜削面164。
斜削面163和斜削面164形成于选择用凸轮160的周边部,并且在垂直于换档选择杆103的方向上延伸。对于受压面161,位于斜削面163和斜削面164之间的部位被设为选择用受压面162。如图8和9中所示,选择用受压面162包括在选择方向上位于选择用受压面162的中间部的凹部167,以及位于凹部167的两侧且均被弯曲成在换档选择杆103的周向(选择方向Y1,Y2)上随着距离凹部167的距离的增大而向外膨胀的弯曲表面165和弯曲表面166。所以,随着沿着弯曲表面166或弯曲表面165在选择方向上距离凹部167的距离的增大,选择用受压面162和换档选择杆103之间的距离增大。
在空档状态下,锁止球150位于凹部167内。各斜削面163和斜削面164均为倾斜的,使得斜削面上的一点随着所述点在换档选择杆103的轴向上远离选择用受压面162移动而接近换档选择杆103。
齿轮系包括例如可旋转地设置于变速器箱体101上以便接收从发动机传递出的动力的离合器轴、与离合器轴同轴设置的主轴以及远离离合器轴和主轴设置的副轴。
离合器轴在离合器接合状态下一直旋转。驱动齿轮形成于离合器轴上。
主轴设有被设置为可相对于主轴自由旋转的第一档驱动齿轮、第二档驱动齿轮、第三档驱动齿轮、第四档驱动齿轮、第五档驱动齿轮、第六档驱动齿轮和倒档驱动齿轮,并且还设有能够将这些齿轮在其转速与主轴的转速同步后平稳地啮合的同步机构。
另一方面,与第一档驱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一档从动齿轮、与第二档驱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二档从动齿轮、与第三档驱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三档从动齿轮、与第四档驱动齿轮相啮合的第四档从动齿轮、与第五档驱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五档从动齿轮、与第六档驱动齿轮相啮合的第六档从动齿轮以及与倒档驱动齿轮相啮合得倒档从动齿轮被固定至副轴上。此外,倒档空转齿轮设于倒档驱动齿轮和倒档从动齿轮之间,以便在后退行驶时反向旋转副轴。
同步机构包括第一档和第二档同步机构、第三档和第四档同步机构以及第五档和第六档同步机构,它们的构造均相似。
例如,第一档和第二档同步机构包括花键固定至主轴上的同步器毂、***形成于同步器毂的外周面上的沟槽部内的同步器键、具有与形成于同步器毂的外周面上的多个齿部相啮合的内周齿的套筒、形成于第一档驱动齿轮和第二档驱动齿轮上的锥形的锥部,以及设于锥部的外周面上的同步器锁环。套筒被设置为在主轴的轴向上相对于同步器毂可移动。同步器键具有与形成于套筒的内周面上的凹入部可接合的凸部。
为了产生同步旋转,以第二档驱动齿轮与主轴的同步旋转为例,首先,在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时,换档拨叉127向第二档驱动齿轮移动第一档和第二档同步机构的套筒。随着套筒以这种方式移动,与套筒接合的同步器键也变位,使得同步器键将同步器锁环压在形成于第二档驱动齿轮上的锥部上。
然后,由于同步器锁环和第二档驱动齿轮的锥部之间产生的摩擦,第二档驱动齿轮的转速接近同步器锁环和主轴的转速。
然后,随着套筒进一步移向第二档驱动齿轮侧,套筒和同步器键的接合状态被解除。此时,套筒的转速和同步器锁环的转速彼此不同,使得形成于套筒的内周上的齿部和形成于同步器锁环的外周上的外周齿不能相互啮合。因此,形成于套筒的内周面上的齿部挤压形成于同步器锁环的外周上的齿部,使得同步器锁环进一步压向第二档驱动齿轮的锥部。因此,第二档驱动齿轮的转速和套筒的转速变得彼此更为接近。
然后,当第二档驱动齿轮的转速和同步器锁环及套筒的转速变得相等时,同步器锁环在旋转方向上变得自由。所以,套筒的齿部通过形成于同步器锁环的外周上的齿部之间的空间而前进。除了与第二档从动齿轮相啮合的齿轮部外,第二档驱动齿轮还具有与形成于套筒的内周面上的齿部相啮合的齿部。然后,如上所述,在通过形成于同步器锁环上的齿部之间的空间前进后,套筒的齿部与形成于第二档驱动齿轮上的齿部相啮合,完成向第二档的换档。
同样地,还可以通过第一档和第二档同步机构执行向第一变速段的换档。通过固定至拨叉轴124上的换档拨叉126使第三档和第四档同步机构的套筒变位,并通过固定至拨叉轴123上的换档拨叉128驱动第五档和第六档同步机构的套筒。
这里,将说明如上构造的变速器100的变速动作。首先,在空档状态下,如图6至8所示,锁止球150被定位于凹部167内。此时,如图4所示,联锁板104的接合部231(内部杆133)与固定至拨叉轴124的换档拨块121相接合。
参照图10至15,将说明从空档状态向第一变速段的变速。图10是在接合部231已经从图4所示的状态在至第一变速段和第二变速段侧的选择方向上移动的情况下,接合部231及其周围的剖面图。图11为在图10所示的状态下选择用凸轮160的平面图。此外,图12为沿图11的线XII-XII的剖面图。
当换档选择杆103被选择操作机构130在周向中的其一方向上(在选择方向Y2上)转动时,锁止球150和受压面161之间相接触的位置转移至弯曲表面165一侧。
注意,这里,设有锁止球150的锁止球组件105被固定至变速器箱体101,因此,当选择用凸轮160被换档操作机构和选择操作机构130驱动时,锁止球150相对于选择用凸轮160移动。
在进行至第一变速段的选择动作时,选择用凸轮160在选择方向Y2上绕换档选择杆103旋转。因此,接合部231在选择方向Y2上从图4所示的状态变位,并向由换档拨块122限定的沟槽部内移动。
此时,锁止球150在如图12所示的弯曲表面165上移动。如图12所示,弯曲表面165是弯曲的,使得随着距凹部167的距离增大而进一步远离换档选择杆103。因此,被盘簧152挤压的锁止球150在与弯曲表面165垂直的方向上对弯曲表面165施加挤压力F3。
挤压力F3可以被分解为将选择用凸轮160压向换档选择杆103的分力F4,以及在选择方向Y1上挤压选择用凸轮160的分力F5。所以,选择用凸轮160在选择方向Y1上被锁止球150挤压。
所以,由于来自锁止球150的压力,选择用凸轮160和换档选择杆103趋于从图11和12所示的状态向其中锁止球150和受压面161之间的接触位置在凹部167内的状态旋转。因此,变速器100具有趋于返回至空档状态的所谓的选择返回特性。
图13为当接合部231已经从图10中所示的状态向第一变速段换档时,接合部231及其周围的剖面图。图14为在图13所示的情况下选择用凸轮160的平面图,图15是沿图14所示的线XV-XV的剖面图。
参照图13和图2,通过在换档选择杆103的轴向(换档方向X2)上通过换档操作机构(图未示)使换档选择杆103和内部杆133变位,换档拨块122和拨叉轴125在换档方向X2(拨叉轴125的轴向的其一方向)上变位。所以,设于拨叉轴125上的换档拨叉127使第一档和第二档同步机构的套筒向第一档驱动齿轮变位。因此,第一档驱动齿轮和主轴的转速变得相同,从而完成了向第一变速段的变速动作。
此时,如图14和15所示,换档选择杆103和选择用凸轮160在换档方向X2上变位,使得锁止球150和受压面161之间的接触位置被变位至斜削面163,且锁止球150与斜削面163接触。
然后,通过盘簧152的推压力,锁止球150在垂直于斜削面163的方向上挤压斜削面163。注意,这里,斜削面163是倾斜的,使得随着距选择用受压面162的距离增大而接近换档选择杆103。所以,由锁止球150向斜削面163施加的挤压力F10可以被分解为在换档方向X2上的分力F12和向换档选择杆103挤压选择用凸轮160的分力F11。
所以,选择用凸轮160在换档方向X2上经由锁止球150被盘簧152的推压力挤压。
因此,在驾驶员向第一档移动变速操作杆250的过程中,当锁止球150到达斜削面163时,盘簧152和锁止球150在与驾驶员的操作方向相同的方向上挤压选择用凸轮160,以辅助驾驶员的操作。这还将抑制在换档方向上的振颤噪声(rattling)等的发生。
所以,在使变速操作杆250在选择方向上向第一档和第二档变位后,当驾驶员向第一变速段变换变速操作杆250时,变速操作杆250向第一变速段的微小位移将给驾驶员一种变速操作杆250被拉至第一变速段侧的感觉。因此,根据该变速器100,可以改善变速操作杆250在换档操作中的操作感受。
图16是当接合部231已经从图10所示的状态向第二变速段换档时,接合部231及其周围的剖面图。此外,图17为在图16中所示的状态下选择用凸轮160的平面图,图18为沿图17中所示的线XVIII-XVIII的剖面图。
如图16所示,内部杆133的接合部2321在换档方向X1上从图10所示的状态变位,换档拨块122也在换档方向X1上变位。所以,换档拨块122所在的拨叉轴125和固定至拨叉轴125上的换档拨叉127也在换档方向X1上变位。因此,第一档和第二档同步机构的套筒被变位至第二档驱动齿轮侧,使得第二档驱动齿轮和主轴的转速变得相等,从而完成向第二变速段的换档。
此时,如图17和18中所示,选择用凸轮160和换档选择杆103在换档方向X1上变位,使得锁止球150与受压面161的斜削面164接触。然后,锁止球150通过盘簧152的推压力在垂直于斜削面164的方向上挤压斜削面164。注意,这里,斜削面164是倾斜的,使得随着在换档方向X2上距选择用受压面162的距离的增大而接近换档选择杆103。所以,锁止球150挤压斜削面164所利用的挤压力F3可以被分解为在换档方向X1上挤压斜削面164的分力F1,和向换档选择杆103挤压斜削面164的分力F2。
因此,当锁止球150与斜削面164接触时,选择用凸轮160在换档方向X1上通过盘簧152的推压力经由锁止球150被挤压。因此,在驾驶员向第二档变换变速操作杆250的过程中,当锁止球150到达斜削面164时,盘簧152和锁止球150在与驾驶员的操作方向相同的方向上挤压选择用凸轮160,以辅助驾驶员的操作。这还将抑制在换档方向上的振颤噪声等发生。
所以,当驾驶员在使变速操作杆250在选择方向上向第一档和第二档变位后向第二变速段移动杆250时,向第二变速段的变速操作杆250的微小位移将给驾驶员一种变速操作杆250被拉至第二变速段侧的感觉。因此,根据该变速器100,可以改善变速操作杆250在换档操作中的操作感受。
图19是当接合部231已经从图4所示的状态向第三变速段换档时,接合部231及其周围的剖面图,图20是当选择用凸轮160已经从图6所示的状态向第三变速段换档时选择用凸轮160的平面图。
如图19所示,当内部杆133在换档方向X2上变位时,换档拨块121和拨叉轴124也在换档方向X2上变位,而固定至拨叉轴124上的换档拨叉126也在换档方向X2上变位。所以,第三档和第四档同步机构的套筒通过换档拨叉126向第三档驱动齿轮变位,使得第三档驱动齿轮和主轴的转速变得相等,从而完成向第三变速段的换档。
此时,换档选择杆103和选择用凸轮160在换档方向X2上从图6中所示的状态变位,使得锁止球150与斜削面163接触。所以,在如图15所示的情况下,经由锁止球150通过盘簧152的推压力,换档选择凸轮160在换档方向X2上被挤压。
因此,在驾驶员执行至第三变速段的换档过程中,当锁止球150到达斜削面163时,盘簧152和锁止球150辅助驾驶员的操作,还抑制了在换档方向上的振颤噪声的发生。所以,还能够改善至第三变速段的换档操作期间的操作感受。
图21是当接合部231已经从图4所示的状态向第四变速段换档时,接合部231及其周围的剖面图。图22是当选择用凸轮160已经从图6所示的状态向第四变速段换档时,选择用变速凸轮160的平面图。
如图21所示,当内部杆133在换档方向X1上变位时,换档拨块121和拨叉轴124也在换档方向X1上变位。然后,被固定至拨叉轴124上的换档拨叉126使第三档和第四档同步机构的套筒向第四档驱动齿轮变位。所以,第四档驱动齿轮的转速和主轴的转速变得相等,从而完成第四变速段。
此时,选择用凸轮160和换档选择杆103在换档方向X1上从图6所示的状态变位,使得锁止球150与斜削面164接触。所以,如图18所示,锁止球150在换档方向X1上挤压选择用凸轮160。因此,当驾驶员执行向第四变速段的换档操作时,锁止球150和盘簧152辅助驾驶员的换档操作,并且还抑制了在换档方向上的振颤噪声的发生。所以,能够改善在向第四变速段换档时驾驶员的操作感受。
图23是当接合部231已经向第五变速段换档时,接合部231及其周围的剖面图。图24是当选择用凸轮160已经向第五变速段换档时,选择用变速凸轮160的平面图。
注意,这里,如图23所示,当驾驶员从空档状态向第五或第六变速段操作变速操作杆250时,内部杆133的接合部231嵌合入由换档拨块120限定的沟槽内。
当驾驶员将变速操作杆250向第五档变换时,接合部231在换档方向X2上变位。所以,换档拨块120、拨叉轴123和换档拨叉128也在换档方向X2上变位。所以,换档拨叉128使第五档和第六档同步机构的套筒向第五档驱动齿轮变位。因此,第五档驱动齿轮和主轴的转速变得彼此相等,从而完成向第五变速段的换档。
参照图24,在向第五变速段的变速操作期间,当驾驶员在选择抑制发生第五和第六档使变速操作杆250变位时,选择用凸轮160在选择方向Y1上绕换档选择杆103旋转。
所以,锁止球150在选择方向Y2上,在选择用受压面162上相对变位。
然后,当驾驶员向第五档变换变速操作杆250时,选择用凸轮160和换档选择杆103在换档方向X2上变位。所以,锁止球150在换档方向X1上在受压面161上变位,使得锁止球150与斜削面163接触。
因此,锁止球150通过盘簧152的推压力在如图15所示的换档方向X2上挤压选择用凸轮160,并因此辅助换档选择杆103和内部杆133在换档方向X2上的位移,并抑制了在换档方向上的振颤噪声的发生。
所以,在向第五变速段换档时,同样,锁止球150到达斜削面163,以便辅助驾驶员向第五变速段换档的换档操作并因此改善换档操作中的操作感受。
图25是当接合部231已经向第六变速段换档时,接合部231及其周围的剖面图。图26是当选择用凸轮160已经向第六变速段换档时,选择用变速凸轮160的平面图。当驾驶员在选择方向上从空档状态向第五和第六变速段操作变速操作杆250时,接合部231嵌合入由换档拨块120限定的沟槽部内。然后,如果驾驶员向第六变速段变换变速操作杆250,则接合部231在换档方向X1上变位。
因此,拨叉轴123还在换档方向X1上变位,从而使第五档和第六档同步机构的套筒向第六档驱动齿轮变位。结果,第六档驱动齿轮和主轴的转速变得彼此相等,从而完成向第六变速段的换档。
在此过程中,当驾驶员在选择方向上向第五和第六变速段操作变速操作杆250时,选择用凸轮160在选择方向Y1上绕换档选择杆103旋转。所以,锁止球150在选择方向Y2上在受压面161上变位。
此后,当驾驶员向第六变速段操作变速操作杆250时,选择用凸轮160在换档方向X1上变位。所以,锁止球150向斜削面164相对变位,并到达斜削面164。
因此,选择用凸轮160呈现了如图18所示的状态,其中,锁止球150在换档方向X1上通过盘簧152的推压力挤压选择用凸轮160。因此,当驾驶员向第六变速段执行变速操作时,同样,锁止球150和盘簧152辅助驾驶员的操作,并且还抑制了在换档方向上的振颤噪声的发生。因此,能够改善驾驶员的换档操作感受。
图27是当已经选择了后退变速段时,选择用变速凸轮160的平面图。在此过程中,当驾驶员在选择方向上向后退变速段操作变速操作杆250时,固定至换档选择杆103上并且在换档选择杆103的径向上突出的后退杆与后退拨叉轴(图未示)相接合。
此后,当驾驶员向后退变速段变换变速操作杆250时,换档选择杆103在换档方向X2上变位。所以,后退拨叉轴在换档方向X2上变位,并且设于后退拨叉轴上的后退换档拨叉在换档方向X2上变位。因此,后退套筒被移动,以便建立后退变速段。
在此过程中,当驾驶员在选择方向上向后退变速段操作变速操作杆250时,选择用凸轮160在选择方向Y2上绕换档选择杆103旋转。所以,锁止球150在选择方向Y1上在选择用受压面162上相对移动。
然后,当驾驶员在换档方向上向后退变速段操作变速操作杆250时,换档选择杆103和选择用凸轮160在换档方向X2上移动。所以,锁止球150向斜削面163变位,然后到达斜削面163。
然后,通过盘簧152的推压力,锁止球150如图15所示在换档方向X2上挤压选择用凸轮160。
因此,当锁止球150和盘簧152在换档方向X2上挤压选择用凸轮160时,辅助了驾驶员的换档操作,也抑制了在换档方向上的振颤噪声的发生。因此,在变速器100中,改善了在向后退变速段的换档操作中的换档操作感受。
根据实施例1的变速操作机构200适用于通过变速操作杆250操作换档选择杆103的直接控制型变速器,来自变速操作杆250的操作力经由控制轴和连杆而被传递至换档选择杆103的管柱换档式(远距离控制型)变速器等。此外,变速操作机构200还可以应用于包括与变速操作杆250相连接的缆线和通过经由缆线传递的操作力而驱动换档选择杆103的控制连杆的地板换档式(远距离控制型)变速器。
参照图28至40,以及适当地参照图1至27,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变速器和变速操作机构。附带地,与图1至27所示的部件、结构等相同或者相当的图28至40中的部件、结构等用相同的参考标记表示,下文中有时会省略说明。
图28是示出设于根据实施例2的变速操作机构内的选择用凸轮的上部的透视图。如图28所示,选择用凸轮的上表面包括在换档选择杆103的周向上延伸的选择用受压面162,以及形成于在换档选择杆103的轴向上与选择用受压面162相邻接并且在换档选择杆103的周向上相互间隔的位置处的第一档斜削面271、第二档斜削面272、第三档斜削面273、第四档斜削面274、第五档斜削面275、第六档斜削面276和倒档斜削面277。附带地,在根据实施例2的变速器中,当在选择方向上操作变速操作杆250时,换档选择杆103在换档选择杆103的周向上旋转,并且选择用凸轮160绕换档选择杆103旋转。
所以,在实施例2中,选择用凸轮160和换档选择杆103的选择方向(选择方向Y1、Y2)为换档选择杆103的周向,而换档方向(换档方向X1、X2)为换档选择杆103的轴向。
图28示出了空档状态,其中,锁止球150位于作为凹部167的在换档选择杆103的轴向(换档方向X1、X2)上的中央部位的空档位置N上。
倒档斜削面277形成于位于相对于空档位置N在选择方向Y1上及在换档方向X1上的角部上。第一档斜削面271形成于与倒档斜削面277在选择方向Y2上相邻的位置处。第三档斜削面273形成于与第一档斜削面271在选择方向Y2上相邻的位置处。第五档斜削面275形成于与第三档斜削面273在选择方向Y2上相邻的位置处。
第二档斜削面272位于相对于第一档斜削面271的换档方向X2上。第四档斜削面274位于相对于第三档斜削面273的换档方向X2上。第六档斜削面276位于相对于第五档斜削面275的换档方向X2上。
例如,如果驾驶员执行选择和换档操作以便从空档状态建立第五变速段,则换档选择杆103在选择方向Y1上旋转,然后在换档方向X2上移动。然后,当已经完成了向第五变速段的选择和换档后,锁止球150位于第五档斜削面275上。
图29为示出第五档斜削面275的倾斜状态的示意图。图30是沿图29中所示的线XXX-XXX的剖面图。如图29所示,第五档斜削面275是倾斜的,使得在增大换档方向X1上距空档位置N的距离的同时接近换档选择杆103,并且在增大选择方向Y2上距空档位置N的距离的同时接近换档选择杆103。就是说,第五档斜削面275是倾斜的,使得随着距空档位置N的距离的增大而接近换档选择杆103。
通过盘簧152将锁止球150向选择用凸轮160挤压,即,锁止球150在垂直于第五档斜削面275的方向上挤压第五档斜削面275。
注意,这里,锁止球150挤压第五档斜削面275的挤压力F可以被分解为在厚度方向Z2上挤压选择用凸轮160的分力Fz,在选择方向Y1上挤压选择用凸轮160的分力Fy,以及在换档方向X2上挤压选择用凸轮160的分力Fx。
以这样的方式,通过在换档方向X2上挤压选择用凸轮160,锁止球150辅助向第五变速段的换档,并且还抑制了在换档方向上的振颤噪声的发生。
此外,由于锁止球150还在选择方向Y1上挤压第五档斜削面275,锁止球150接受在选择方向Y2上来自第五档斜削面275的反作用力。以这种方式,锁止球150被第五档斜削面275支持,使得在选择方向Y1上不偏离。
所以,根据实施例2的变速器在完成向第五变速段的换档后能够抑制在选择方向上锁止球150和选择用凸轮160之间的振颤噪声的发生,还能够改善换档操作感受。
图31是示出第三档斜削面273的倾斜状态的示意图,图32是沿图31中所示的线XXXII-XXXII的剖面图。如图31和32所示,第三档斜削面273形成于在换档方向X1上与空档位置N相邻的位置处。
第三档斜削面273是倾斜的,使得在增大换档方向X1上距空档位置N的距离的同时接近换档选择杆103。然而,在选择方向Y1、Y2上第三档斜削面273是平的。就是说,第三档斜削面273也是倾斜的,使得随着距空档位置N的距离增大而接近换档选择杆103。
当驾驶员将变速操作杆250向第三变速段变换时,锁止球150位于第三档斜削面273上。锁止球150挤压第三档斜削面273的挤压力F可以被分解为在换档方向X2上挤压选择用凸轮160的分力Fx,以及向着换档操作杆103挤压选择用凸轮160的分力Fz。
以这种方式,当锁止球150位于第三档斜削面273上时,选择用凸轮160的第三档斜削面273在换档方向X2上受挤压。所以,此变速器还能够辅助向第三变速段的换档操作,并抑制在换档方向上的振颤噪声的发生。
图33是示出第一档斜削面271的倾斜状态的示意图,图34是沿图33中所示的线XXXIV-XXXIV的剖面图。
如图33所示,第一档斜削面271是倾斜的,使得在增大选择方向Y1上距空档位置N的距离的同时接近换档选择杆103,以及在增大换档方向X1上距空档位置N的距离的同时接近换档选择杆103。就是说,第一档斜削面271同样是倾斜的,使得随着距空档位置N的距离的增大而接近换档选择杆103。
所以,锁止球150挤压第一档斜削面271的挤压力F可以被分解为在换档方向X1上挤压选择用凸轮160的分力,在选择方向Y2上挤压选择用凸轮160的分力,以及在厚度方向Z2上挤压选择用凸轮160的分力。
由于锁止球150以上述方式挤压第一档斜削面271,所以能够达到上述优点。就是说,由于锁止球150和盘簧152在选择方向Y2上挤压选择用凸轮160,此结构能够辅助向第一变速段的换档操作,并且还抑制换档方向上的振颤噪声的发生。
此外,由于第一档斜削面271在选择方向Y1、Y2上支持锁止球150,所以此结构能够抑制在向第一变速段的换档完成后锁止球150和选择用凸轮160之间的振颤噪声的发生。
图35是示出第六档斜削面276的倾斜状态的示意图,图36是沿图35中所示的线XXXVI-XXXVI的剖面图。
如图35和36所示,第六档斜削面276是倾斜的,使得在增大选择方向Y2上距空档位置N的距离的同时接近换档选择杆103,以及在增大换档方向X2上距空档位置N的距离的同时接近换档选择杆103。就是说,第六档斜削面276也是倾斜的,使得随着距空档位置N的距离的增大而接近换档选择杆103。
所以,锁止球150挤压第六档斜削面276的挤压力F可以被分解为在换档方向X1上挤压选择用凸轮160的分力,在选择方向Y1上挤压选择用凸轮160的分力,以及在厚度方向Z2上挤压选择用凸轮160的分力。
由于位于第六档斜削面276上的锁止球150以上述方式在选择方向Y1上挤压选择用凸轮160,所以锁止球150和盘簧152能够辅助向第六变速段的换档操作,并且还抑制了换档方向上的振颤噪声的发生。
此外,由于第六档斜削面276在选择方向Y1、Y2上支持锁止球150,所以此结构能够抑制选择用凸轮160和位于第六档斜削面276上的锁止球150之间的振颤噪声的发生。
图37是示出第四档斜削面274的倾斜状态的示意图,图38是沿图37中所示的线XXXVIII-XXXVIII的剖面图。
如图37和38所示,第四档斜削面274是倾斜的,使得在增大换档方向X2上距空档位置N的距离的同时接近换档选择杆103。然而,在选择方向Y1、Y2上,第四档斜削面274形成为平面,使得距换档选择杆103的距离是固定的。就是说,第四档斜削面274也是倾斜的,使得随着距空档位置N的距离的增大而接近换档选择杆103。
所以,位于第四档斜削面274上的锁止球150挤压第四档斜削面274的挤压力可以被分解为在换档方向X1上挤压选择用凸轮160的分力,以及在厚度方向Z2上挤压选择用凸轮160的分力。
由于位于第四档斜削面274上的锁止球150如上所述在换档方向X1上挤压选择用凸轮160,所以锁止球150和盘簧152能够辅助向第四变速段的换档操作,并且还抑制了换档方向上的振颤噪声的发生。
图39是示出第二档斜削面272的倾斜状态的示意图,图40是沿图39中所示的线XL-XL的剖面图。
如图39和40所示,第二档斜削面272是倾斜的,使得在增大选择方向Y1上距空档位置N的距离的同时接近换档选择杆103,以及在增大换档方向X2上距空档位置N的距离的同时接近换档选择杆103。就是说,第二档斜削面272也是倾斜的,使得随着距空档位置N的距离的增大而接近换档选择杆103。
所以,位于第二档斜削面272上的锁止球150挤压第二档斜削面272的挤压力可以被分解为在换档方向X1上挤压选择用凸轮160的分力,在选择方向Y2上挤压选择用凸轮160的分力,以及在厚度方向Z2上挤压选择用凸轮160的分力。
由于位于第二档斜削面272上的锁止球150如上所述在换档方向X1上挤压选择用凸轮160,所以锁止球150和盘簧152能够辅助向第二变速段的换档操作,并且还抑制了换档方向上的振颤噪声的发生。
此外,由于第二档斜削面272在选择方向Y1、Y2上支持锁止球150,所以此结构能够抑制选择用凸轮160和位于第二档斜削面272上的锁止球150之间的振颤噪声的发生。
因此,在实施例2中,如图28所示,选择用凸轮160的受压面161包括选择用受压面162,以及位于相对于选择用受压面162在换档方向X1、X2(换档选择杆103的轴向)上的边缘部在选择方向Y1、Y2(换档选择杆103的周向)上的间隔处形成的多个斜削面。
关于这些斜削面,位于相对空档位置N在换档方向X1侧上的斜削面是倾斜的,使得在增大换档方向X1上距空档位置N的距离的同时接近换档选择杆103。另一方面,位于相对空档位置N在换档方向X2侧上的斜削面是倾斜的,使得在增大换档方向X2上距空档位置N的距离的同时接近换档选择杆103。
此外,关于所述斜削面,在换档方向X1、X2上彼此相邻的斜削面是倾斜的,使得在增大换档方向X1、X2上距空档位置N的距离的同时接近换档选择杆103。
因此,由于斜削面形成于选择用凸轮160的受压面161上,所以锁止球150和盘簧152能够辅助向变速段的换档操作,并且还能够抑制在向任意一个变速段的换档完成后锁止球150和选择用凸轮160之间的振颤噪声的发生。能够进一步改善操作感受。
以下将参照图41和42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变速器和变速操作装置构。与图1至40所示的部件、结构等相同或者相当的图41和42中的部件、结构等用相同的参考标记表示,下文中有时会省略说明。
图41是示出设于根据实施例3的变速器内的选择用凸轮160的上部的透视图。如图41所示,在选择用凸轮160的受压面161内,位于换档方向X1上的边缘部具有在选择方向Y1、Y2上彼此间隔的倒档弯曲表面287、第一档弯曲表面281、第三档弯曲表面283和第五档弯曲表面285。
此外,在受压面161内,位于换档方向X2上的边缘部具有在选择方向Y1、Y2上彼此间隔的第二档弯曲表面282、第四档弯曲表面284和第六档弯曲表面286。各弯曲表面是倾斜的,使得在增大换档方向上距空档位置N的距离的同时向着换档选择杆103延伸。
图42是第三档弯曲表面283的放大了的透视图。如图42所示,第三档弯曲表面283的内表面的形状为大致半圆锥形,使得限定第三档弯曲表面283的内径随着在换档方向X1上距顶点部295的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增大。
第三档弯曲表面283到达选择用凸轮160的上部的位于相对空档位置N在换档方向X1上的端面。第三档弯曲表面283的位于端面168上的开口缘部293为大致半圆形状。
第三档弯曲表面283的底部290从顶点部295延伸至开口缘部293的最接近换档选择杆103的下端部296。底部296是倾斜的,使得在增大在换档方向X1上距空档位置N的距离的同时变得更接近换档选择杆103。
第三档弯曲表面283的内表面由位于底部290的选择方向Y1侧的半侧弯曲表面291和位于其选择方向Y2侧的半侧弯曲表面292组成。
在驾驶员将变速操作杆250向第三变速段变换的过程中,锁止球150从空档位置N移动,并通过顶点部295进入第三档弯曲表面283。
然后,锁止球150沿着底部290移动,并且完成向第三变速段的换档。在这种状态下,锁止球150由半侧弯曲表面291和半侧弯曲表面292支持,因此抑制了在选择方向Y1、Y2上的位置偏离。所以,此变速器能够抑制在换档操作过程中锁止球150和选择用凸轮160之间的振颤噪声的发生,并且还改善了换档操作中的操作感受。已经说明了第三档弯曲表面283,注意,其他弯曲表面也以相同的方式形成。
尽管在实施例1至3中,本发明应用于FR型手动变速器,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FF型手动变速器。参照图43至46,将说明本发明应用于FF型手动变速器的结构。
图4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4的手动变速器的剖面图。参照图43,手动变速器500具有作为壳体的变速器箱体501、附设于变速器箱体501的端部上的控制盖502、以及换档选择杆503,该换档选择杆延伸穿过变速器箱体501的内部,在箭头5所示的方向上可滑动,并且在箭头542所示的方向上可转动。
手动变速器500为在根据机动车辆的运行状态而改变发动机的转速和转矩的同时将该转速和转矩传递至驱动轮的装置。构成手动变速器500的主体的变速器箱体501由金属制成,各种组成部件附设于变速器箱体501上。变速器箱体501具有内部空间501i。控制盖502通过螺栓连接至变速器箱体501上,以便密封内部空间501i。
换档选择杆503设于内部空间501i内,使得换档选择杆503被变速器箱体501和控制盖502保持。换档选择杆503经由滑动球轴承511被保持在控制盖502上,并且还经由滑动球轴承512被保持在变速器箱体501上。换档选择杆503为棒形部件,贯穿变速器箱体501而设置。
滑动球轴承511、512在箭头5所示的方向上可滑动地且在箭头542所示的方向上可枢转地保持换档选择杆503。所以,换档选择杆503可以在内部空间501i内滑动,还能够在其内枢转。当换档选择杆503移动时,附设于换档选择杆503上的各组成部件也移动。
从变速器箱体501伸出的换档选择杆503的部分被由橡胶制成的套管(防尘罩,boot)513覆盖。套管513发挥保护换档选择杆503的端部并防止外部灰尘或水气侵入内部空间501i的作用。由于换档选择杆503在箭头5所示的方向上滑动,套管513设置成在箭头5所示的方向上可膨胀且可收缩,以便吸收换档选择杆503的滑动量。
换档外部杆529附设于换档选择杆503的端部上。换档外部杆529和机构(图未示)由预设的缆线相互连接,缆线还与变速操作杆相连接。所以,变速操作杆的运动经由缆线通过换档外部杆529和机构被传递至换档选择杆503,使换档选择杆503滑动并枢转。
在实施例4中,手动变速器500为所谓的远程控制型手动变速器,其与车辆的驾驶员操作的变速操作杆分离,并且通过缆线、连杆等与之相连接。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结构,而是还可以应用于所谓的直接控制型手动变速器。
此外,对于远程控制***,变速操作杆的位置不特别地限定。就是说,能够采用例如变速操作杆附设于转向管柱部的管柱式换档***,变速操作杆附设于地板上的地板式换档***,以及其他***。
主阻尼器514,即换档辅助机构,附设于换档选择杆503的端部。主阻尼器514用以辅助在换档(旋转)方向上对换档选择杆503施加载荷,使得在变速器中的齿轮啮合可以平稳地进行,并且可以防止换档期间在各部位由金属接触引起的振动被传递至车室内。
内部杆No.1(第一内部杆528)被固定至换档选择杆503上。第一内部杆528通过开槽销518被固定至换档选择杆503上,并在由箭头541所示的方向上与换档选择杆503一起滑动,并且在由箭头542所示的方向上与换档选择杆503一起枢转。第一内部杆528能够与三个换档拨块520、521、522中的任一个相啮合,并且在预定方向上滑动所述换档拨块。
在图43中,第一内部杆528与位于其他两个换档拨块之间的第三/第四档用换档拨块521相啮合。第一内部杆528与锁止球组件505相接触。锁止球组件505为用于对于各变速段限定第一内部杆528的位置而设置的部件。锁止球组件505固定在变速器箱体501上。该锁止球组件505包括可滑动地***形成于变速器箱体501内的孔部内的支持部件,被可旋转地支持于该支持部件的远端部的锁止球750,经由该支持部件向第一内部杆528的上表面挤压锁止球750的盘簧752,以及封闭形成于变速器箱体501内的孔部的开口部并支持盘簧752的上端部的帽751。
联锁板504被配合至换档选择杆503,以便覆盖第一内部杆528。联锁板504被嵌合至换档选择杆503的外周上,并且可相对于换档选择杆503自由地旋转。
联锁板504与第一内部杆528相接触,并抑制联锁板504在滑动方向上的运动(在箭头541的方向上的运动)。所以,如果换档选择杆503在箭头541所示的方向中的任一方向上移动,则第一内部杆528和联锁板504也在同一方向上移动。
至于箭头542所示的枢转方向,联锁板504不随着换档选择杆503的枢转而枢转,并且能够执行与换档选择杆503的动作不同的动作。
联锁板504为执行防止第一内部杆528选择两个换档拨块的功能的双重啮合预防装置。在图43中,两个侧面换档拨块520、522由联锁板504保持,从而能够防止被第一内部杆528驱动。
内部杆No.2(第二内部杆506)通过开槽销517固定,以便与联锁板504相邻接。作为档位板(gate plate)的第二内部杆506呈中心部有孔开口的圆环(donut)形状。换档选择杆503被安装至孔内。第二内部杆506被高侧选择弹簧515推压。
高侧选择弹簧515与选择弹簧座538和第二内部杆506相接触,并在远离选择弹簧座538的方向上推压第二内部杆506和换档选择杆503。高侧选择弹簧515由盘簧构成。
选择内部杆507设于相对于第二内部杆506的一侧。选择内部杆507在内部接纳换档选择杆503,并且通过开槽销519被固定至换档选择杆503上。选择内部杆507与低侧选择弹簧516相接触。低侧选择弹簧516与选择弹簧座相接触。低侧选择弹簧516在远离选择弹簧座的方向上推压选择内部杆507和换档选择杆503。
用于支持闸门销(gate pin)508的支持部530,即接合部,被附设于变速器箱体501上。支持部530可以被螺纹旋拧至变速器箱体501内,或者也可以替代地挤压地***变速器箱体501内。闸门销508为在支持部530的远端的销形部。
多个闸门导向槽(gate groove)510形成于第二内部杆506的表面上。闸门导向槽510呈与手动变速器的换档门的样式相应的形状。在向任意变速段变速时,支持部530的闸门销508嵌合入闸门导向槽510中相应的一个内。这使得能够防止换档后在选择方向(由箭头541所示的方向)上换档选择杆503的振颤噪声。
第一/第二档用换档拨块522保持第一/第二档拨叉轴525。第三/第四档用换档拨块521保持第三/第四档用拨叉轴524。第五档/倒档用换档拨块520保持第五档/倒档用拨叉轴523。拨叉轴523、524、525彼此平行延伸。拨叉轴523、524、525的延伸方向大致垂直于换档选择杆503的延伸方向,并且大致平行于发动机的转轴(曲轴)。
拨叉轴524保持第三/第四档用换档拨叉526。拨叉轴525保持第一/第二档用换档拨叉527。各换档拨叉526、527具有毂套,并且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毂套以执行变速。就是说,根据本发明实施例4的手动变速器500为采用了同步机构的常啮合型手动变速器。附带地,可以采用包括按钮式、伺服式(保时捷式)、销式、常载荷式等各种机构作为同步机构。
图44是沿图43中所示的线XLIV-XLIV的剖面图。参照图44,联锁板504的中心部具有切口。第一内部杆528嵌合在该切口内。
第一内部杆528能够与换档拨块520至522中的任一个相接合,并且在拨叉轴523至525的延伸方向上滑动换档拨块520至522中被接合的一个。当被接合的换档拨块520至522滑动时,与换档拨块520至522相连接的拨叉轴523至525中相应的一个也滑动。
图45是与拨叉轴相连接的变速器的剖面图。参照图45,变速器600具有输入轴631,以及附设于输入轴631上的第一驱动齿轮601、第二驱动齿轮602、第三驱动齿轮603、第四驱动齿轮604、第五驱动齿轮605和倒档驱动齿轮606。第一驱动齿轮601和第二驱动齿轮602被固定至输入轴631上,并与输入轴631一起旋转。
另一方面,第三驱动齿轮603、第四驱动齿轮604和第五驱动齿轮605可相对于输入轴631自由地旋转。通过滑动预定的同步机构的毂套623、625,第三驱动齿轮603、第四驱动齿轮604和第五驱动齿轮605与输入轴631相结合。发动机的输出经由离合器被传递至输入轴631。输入轴631是可旋转的。
输出轴632设有第一从动齿轮611、第二从动齿轮612、第三从动齿轮613、第四从动齿轮614、第五从动齿轮615和输出齿轮633。输出齿轮633、第三从动齿轮613和第四从动齿轮614被固定至输出轴632上,并与输出轴632一起旋转。
另一方面,第一从动齿轮611和第二从动齿轮612可相对于输出轴632自由地旋转。通过滑动毂套621,第一从动齿轮611或第二从动齿轮612选择性地与输出轴632相啮合,以便与输出轴632一起旋转。
倒档从动齿轮616被附设于毂套621的外周。倒档空转齿轮609能够***倒档驱动齿轮606和倒档从动齿轮616之间。在通常的行驶(向前行驶)期间,倒档空转齿轮609与倒档驱动齿轮606和倒档从动齿轮616中的任一个均不啮合。
然而,在倒车(向后行驶)期间,倒档空转齿轮609与倒档驱动齿轮606和倒档从动齿轮616啮合,从而输入轴631的旋转借助于倒档驱动齿轮606、倒档空转齿轮609及倒档从动齿轮616被传递至输出轴632。
第一驱动齿轮601和第一从动齿轮611提供第一档,第二驱动齿轮602和第二从动齿轮612提供第二档。第三驱动齿轮603和第三从动齿轮613提供第三档,第四驱动齿轮604和第四从动齿轮614提供第四档,第五驱动齿轮605和第五从动齿轮615提供第五档。
拨叉轴523通过换档拨叉526、527与第五档同步机构的毂套625和倒档空转齿轮609相连接。通过在其长度方向上滑动拨叉轴523,毂套625致动第五档同步机构,以便将第五驱动齿轮605连接至输入轴631,或致使倒档空转齿轮609与倒档驱动齿轮606和倒档从动齿轮616相啮合。
拨叉轴524通过换档拨叉526与第三档同步机构和第四档同步机构的毂套623相连接。通过在其纵向上滑动拨叉轴524,毂套623致动第三档或第四档同步机构。因此,第三驱动齿轮603或第四驱动齿轮604和输入轴631一起旋转。
拨叉轴525通过换档拨叉527与第一档和第二档同步机构的毂套621相连接。通过在其纵向上滑动拨叉轴525,毂套621与第一档或第二档同步机构相啮合。因此,第一从动齿轮611或第二从动齿轮612和输出轴632一起旋转。
输出齿轮633与致动装置的齿圈634相啮合。齿圈634被固定至差动器箱体639上,使得差动器箱体639和齿圈634一起旋转。在差动器箱体639内,小齿轮636被小齿轮轴635支持,以便可绕其自身的轴线旋转,并且还能够公转。小齿轮636与一对侧齿轮637相啮合。输出部件638花键连接至侧齿轮637上。从输出部件638输出的旋转力通过驱动轴被传递至轮胎。
图46是从图45中的箭头XLVI所指方向看去倒档齿轮的示意图。参照图46,倒档用齿轮由倒档驱动齿轮606、倒档空转齿轮609和倒档从动齿轮616构成。倒档驱动齿轮606和倒档从动齿轮616分别与输入轴631和输出轴632一起旋转。
另一方面,在车辆向前行驶期间,倒档空转齿轮609与倒档驱动齿轮606和倒档从动齿轮616切断,所以不旋转。在倒退行驶(向后行驶)期间,倒档空转齿轮609与倒档驱动齿轮606和倒档从动齿轮616相啮合,使得倒档驱动齿轮606和倒档从动齿轮616在同一方向上旋转。
图47是第一内部杆528的平面图。如图47所示,第一内部杆528的上表面形成为受锁止球750挤压的受压面761。
当驾驶员在选择方向上操作变速操作杆时,换档选择杆503在选择方向541A、541B中相应的一个方向上变位。然后,当驾驶员在换档方向上操作变速操作杆时,换档选择杆503在换档方向542A、542B中相应的一个方向上转动。
就是说,在该手动变速器中,换档选择杆503的换档方向为换档选择杆503的周向,而换档选择杆503的选择方向为换档选择杆503的轴向。
受压面761包括位于换档选择杆503的周向上其中央部位处并且在换档选择杆503上延伸的选择用受压面762,以及形成于在换档选择杆503的周向上与选择用受压面762相邻接的位置处的斜削面763、764。
选择用受压面762具有凹部767和形成于在换档选择杆503的轴向上与凹部767相邻接的位置处的弯曲表面765、766。
在空档状态下,锁止球750位于设在凹部767的中央部的空档位置N。各弯曲表面765、766是弯曲的,使得在增大换档选择杆503的轴向上距凹部767的距离的同时,变得进一步远离换档选择杆503的旋转中心O。
当驾驶员在选择方向上操作变速操作杆时,换档选择杆503和第一内部杆528在选择方向541A或541B上变位。因此,锁止球750位于弯曲表面765或弯曲表面766之一上。由于各弯曲表面765和弯曲表面766如上所述是弯曲的,所以弯曲表面765或弯曲表面766上的锁止球750的挤压使第一内部杆528和换档选择杆503在选择方向541A或选择方向541B上变位,使得锁止球750到达凹部767。在该手动变速器中,同样,当在任一选择方向上操作变速操作杆时,能够获得返回至空档状态的选择特性。
图48是沿图47中所示的线XLVIII-XLVIII的剖面图。如图48所示,第一内部杆528设有限定了其内接纳换档选择杆503的贯穿孔的管部810,以及从管部810伸出并与换档拨块520、521、522相接合的接合部800。
受压面761形成于管部810的上表面,接合部800形成于管部810的外周面上与受压面761相对的部分。
斜削面763是倾斜的,使得在增大换档方向542A上距空档位置N的距离的同时接近换档选择杆503。斜削面764是倾斜的,使得在增大换档方向542B上距空档位置N的距离的同时接近换档选择杆503。
图49是在第一内部杆528和换档选择杆503在换档方向542A上从图48中所示的状态旋转后,第一内部杆528和换档选择杆503的剖面图。
如图49所示,斜削面764是倾斜的,使得当斜削面764上的一点从斜削面764和选择用受压面762之间的脊线768向斜削面764的内部移动时,该点距换档选择杆503的旋转中心O的距离减小。
具体地,旋转中心O和斜削面764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r2小于旋转中心O和脊线768之间的距离r1。
所以,当锁止球750随着换档选择杆503和第一内部杆528在换档方向542A上旋转而到达斜削面764时,第一内部杆528和换档选择杆503在换档方向542A上通过来自锁止球750的挤压力而旋转。
因此,锁止球750和盘簧752能够辅助驾驶员在换档方向上操作变速操作杆,并抑制换档方向上的振颤噪声的发生。所以,改善了换档操作的操作感受。
图50是在换档选择杆503和第一内部杆528在换档方向524B上从图48中所示的状态旋转后,换档选择杆503和第一内部杆528的剖面图。
如图50中所示,斜削面763是倾斜的,使得当斜削面763上的一点在换档方向524A上从由斜削面763和选择用受压面762限定的脊线769移动时,该点距换档选择杆503的旋转中心O的距离减小。
具体地,旋转中心O和斜削面763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r4小于旋转中心O和脊线769之间的距离r3。
所以,当锁止球750随着换档选择杆503和第一内部杆528在换档方向542B上旋转而到达斜削面763时,第一内部杆528和换档选择杆503在换档方向542B上通过来自锁止球750的挤压力而旋转。
因此,通过锁止球750和盘簧752辅助驾驶员的换档操作,使得将改善换档操作中的操作感受。
然后,将说明如图43所示的手动变速器的变速动作。图51是当换档至第一变速段时,联锁板504和第一内部杆528的剖面图。参照图51,当已经做出向第一变速段的换档时,操作换档选择杆503,使得联锁板504和第一内部杆528移动,第一内部杆528与第一/第二档用换档拨块522相接合。在图51中,已经与换档拨块522相接合的第一内部杆528向上移动。
因此,在向第一变速段换档的过程中,换档选择杆503和第一内部杆528从图48所示的状态向图49所示的状态转动。
然后,当锁止球750到达斜削面764时,换档操作被辅助,并且能够抑制在换档方向上的振颤噪声的发生。
这里,彼此大致平行延伸的拨叉轴523、524、525分别与换档拨块520、521、522相连接。如果换档拨块522移动,则运动被传递至拨叉轴525,使得拨叉轴525通过换档拨叉527移动图45中所示的毂套621。因此,能够执行向第一变速段的变速。
图52是当换档至第二变速段时,联锁板540和第一内部杆528的剖面图。参照图52,当向第二变速段换档时,第一内部杆528与换档拨块522相接合。在保持该状态的同时,在图52中,第一内部杆528向下移动换档拨块522。所以,在图52中,与换档拨块522相连接的拨叉轴525向下移动。与该运动相关的,拨叉轴525经由换档拨叉527移动图45中所示的毂套621,从而执行向第二变速段的变速。
在向第二变速段的换档操作时,换档选择杆503和第一内部杆528从图48所示的状态向图50所示的状态状态。所以锁止球750和盘簧752辅助了换档操作,并且能够抑制在换档方向上振颤噪声的发生。因此,改善了在换档操作中的操作感受。
图53是当换档至第三变速段时,联锁板504和第一内部杆528的剖面图。参照图53,在向第三变速段换档时,操作换档选择杆503以使得联锁板504和第一内部杆528选择换档拨块521,第一内部杆528与换档拨块521相接合。当换档选择杆503枢转时,图53中,第一内部杆528在向上的方向上移动换档拨块521。与此相关的,拨叉轴524也移动,拨叉轴524通过换档拨叉526移动图45中所示的毂套623。结果,完成了向第三变速段的换档。如上所述,当锁止球750到达斜削面764时,换档操作被辅助,并且能够抑制在换档方向上振颤噪声的发生。
图54是当换档至第四变速段时,联锁板504和第一内部杆528的剖面图。参照图54,在向第四变速段换档时,在图54中,换档拨块521向下移动。所以,与换档拨块521相连接的拨叉轴524也移动,经由换档拨叉526移动图45中所示的毂套623。结果,执行了向第四变速段的换档。在向第四变速段换档时,换档选择杆503和第一内部杆528从图48所示的状态向图50所示的状态转动。所以,如上所述,锁止球750和盘簧752辅助了换档操作,并且能够抑制在换档方向上振颤噪声的发生。所以,将改善换档操作的操作感受。
图55是当换档至第五变速段时,联锁板504和第一内部杆528的剖面图。参照图55,在向第五变速段换档时,操作换档选择杆503以使得联锁板504和第一内部杆528选择换档拨块520。第一内部杆528与换档拨块520相接合。图55中,当第一内部杆528向上移动换档拨块520时,拨叉轴523也移动。与该移动相关的,拨叉轴523经由换档拨叉526移动图45中所示的毂套625,从而完成了向第五变速段的变换。如上所述,当锁止球750到达斜削面764时,换档操作被辅助,并且能够抑制在换档方向上振颤噪声的发生。
图56是在向倒档的换档已经完成的状态下,联锁板504和第一内部杆528的剖面图。因此,在向倒档换档时,换档选择杆503和第一内部杆528从图48所示的状态向图50所示的状态状态。所以,如上所述,锁止球750和盘簧752辅助了换档操作,将改善换档操作的操作感受,并且能够抑制在换档方向上振颤噪声的发生。
以上已经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应当理解,这里所公开的所有实施例在各方面仅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技术范围由权利要求示出,并意为在与权利要求相等同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改变均被包括。此外,前述数值等仅仅是示例性的,而前述数值和范围非限制性的。

Claims (10)

1.一种变速操作装置,包括:
箱体(101,501);
换档选择杆(103,503),所述换档选择杆容纳于所述箱体(101,501)内,并且被设置成可在轴向上滑动且在周向上旋转;
操作部,所述操作部操作所述换档选择杆(103,503);
凸轮部件(160),所述凸轮部件被固定于所述换档选择杆(103,503),并且绕所述换档选择杆(103,503)旋转;
挤压部(105,505),所述挤压部挤压所述凸轮部件(160);以及
斜削部(163,164;763,764),所述斜削部形成于所述凸轮部件(160)的被所述挤压部(105,505)挤压的受压面(161,761)的端部内,所述端部位于所述换档选择杆(103,503)在换档操作时变位的换档变位方向上,所述斜削部是倾斜的,使得所述斜削部上的一点随着所述点在所述换档变位方向上移动而接近所述换档选择杆(103,5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档选择杆(103,503)在换档操作时在所述换档选择杆(103,503)的轴向上变位,并且所述斜削部(163,164;763,764)形成于所述受压面(161,761)的位于所述换档选择杆(103,503)的轴向上的端部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削部(163,164;763,764)在所述换档选择杆(103,503)的周向上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削部(271-277;281-287)设于在所述换档选择杆(103,503)的周向上相互间隔的多个位置的每一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受压面(161,761)包括在空档状态下保持所述挤压部(105,505)的凹部(167,767),并且,在多个所述斜削部之中,在所述换档选择杆(103,503)的周向上背离所述凹部而形成的斜削部(271-277;281-287)是倾斜的,使得所述斜削部上的一点随着所述点从所述凹部在所述周向上移动而接近所述换档选择杆(1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速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削部(271-277)包括平坦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速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削部(281-287)包括弯曲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受压面(161,761)包括在空档状态下保持所述挤压部(105,505)的凹部(167,767),并且所述受压面(161,761)上在所述换档选择杆(103,503)在选择操作时变位的选择方向上与所述凹部相邻接的部分是弯曲表面(165,166;765,766),所述弯曲表面是弯曲的,使得所述弯曲部分上的一点随着所述点从所述凹部(167,767)在所述选择方向上移动而变得进一步远离所述换档选择杆(103,503)。
9.一种变速器(100,500,600),所述变速器包括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速操作装置。
10.一种变速器(100,500,600),所述变速器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操作装置。
CN 200910003279 2008-01-29 2009-02-01 变速操作装置和变速器 Pending CN10149837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17726A JP2009180249A (ja) 2008-01-29 2008-01-29 変速操作装置および変速機
JP017726/2008 2008-01-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98370A true CN101498370A (zh) 2009-08-05

Family

ID=40482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003279 Pending CN101498370A (zh) 2008-01-29 2009-02-01 变速操作装置和变速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085663A2 (zh)
JP (1) JP2009180249A (zh)
CN (1) CN10149837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62601A (zh) * 2011-05-27 2014-02-0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手动变速器的操作机构
CN111527320A (zh) * 2017-10-26 2020-08-11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用于进行同步的设备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57013B2 (ja) * 2008-01-31 2010-10-0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手動変速機の操作機構
JP6135566B2 (ja) * 2014-03-18 2017-05-3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手動変速機のセレクトシフト機構
DE112015001417A5 (de) * 2014-03-26 2016-12-08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1-Motor-Getriebeaktor mit Kulisse zum Wählen und Schalten von Gängen einer Kraftfahrzeuggetriebeeinricht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94582A (ja) 1998-04-10 1999-10-29 Aisin Ai Co Ltd 変速操作装置
JP4535674B2 (ja) * 2002-11-29 2010-09-01 アイシン・エーアイ株式会社 歯車式変速機の自動変速操作装置
JP4409896B2 (ja) 2003-09-19 2010-02-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マニュアル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の変速操作機構
JP4826219B2 (ja) * 2005-11-08 2011-11-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手動変速機の操作機構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62601A (zh) * 2011-05-27 2014-02-0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手动变速器的操作机构
CN103562601B (zh) * 2011-05-27 2016-01-2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手动变速器的操作机构
CN111527320A (zh) * 2017-10-26 2020-08-11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用于进行同步的设备和方法
CN111527320B (zh) * 2017-10-26 2022-02-22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用于进行同步的设备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85663A2 (en) 2009-08-05
JP2009180249A (ja) 2009-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269195A (en) Vehicle park lock mechanism
US10935132B2 (en) Gear shifting apparatus for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for electric vehicles
US11085537B2 (en) Gear shifting apparatus for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for electric vehicles
KR100793875B1 (ko) 수동 변속기 및 수동 변속기의 시프트 러그 구조
US20200166130A1 (en) Gear shifting apparatus for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for electric vehicles
US11085534B2 (en) Gear shifting apparatus for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for electric vehicles
JPH03103672A (ja) 変速装置
CN101498370A (zh) 变速操作装置和变速器
CN114270079B (zh) 挡位选择鼓装置和具有这样的挡位选择鼓装置的变速器装置
KR102663984B1 (ko) 전기 자동차의 다단 변속기용 기어 시프팅 장치
GB2525300A (en) A manual transmission
CN104565336B (zh) 手动变速器的换挡装置
KR101512226B1 (ko) 하나의 축을 이용한 농기계의 변속레버 어셈블리
KR20200054680A (ko) 전기 자동차의 다단 변속기용 기어 시프팅 장치
JP2009222119A (ja) 変速機の変速操作機構
US20110138958A1 (en) Shift fork with two shift jaws for a gearbox
KR102644419B1 (ko) 전기 자동차의 다단 변속기용 기어 시프팅 장치
JP2007016949A (ja) 変速制御装置の非常操作機構
JP2696630B2 (ja) 手動変速機のギヤ鳴り防止機構
JP2009228745A (ja) 手動変速機
EP3601844B1 (en) Transmission gearbox for a motor vehicle and saddled vehicle comprising such a transmission gearbox
JPS6336419Y2 (zh)
KR0153144B1 (ko) 차량용 수동변속기의 로킹장치
JP4591076B2 (ja) 手動変速機のシフトゲート機構
KR100223254B1 (ko) 차량용 수동변속기의 후진 아이들기어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