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69628B - 两轮机动车的催化剂配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两轮机动车的催化剂配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69628B
CN101469628B CN2008101867193A CN200810186719A CN101469628B CN 101469628 B CN101469628 B CN 101469628B CN 2008101867193 A CN2008101867193 A CN 2008101867193A CN 200810186719 A CN200810186719 A CN 200810186719A CN 101469628 B CN101469628 B CN 1014696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catalyst
crankcase
catalyzer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8671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69628A (zh
Inventor
三川诚
本田幸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696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696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696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696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8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 F01N3/1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 F01N3/24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converting apparatus
    • F01N3/28Construction of catalytic reactors
    • F01N3/2882Catalytic reactors combined or associated with other devices, e.g. exhaust silencers or other exhaust purification devices
    • F01N3/2885Catalytic reactors combined or associated with other devices, e.g. exhaust silencers or other exhaust purification devices with exhaust silencers in a single hous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1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N1/00 - F01N5/00, F01N9/00, F01N11/00
    • F01N13/08Other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exhaust cond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490/00Structure, disposition or shape of gas-chambers
    • F01N2490/02Two or more expansion chambers in series connected by means of tubes
    • F01N2490/06Two or more expansion chambers in series connected by means of tubes the gases flowing longitudinally from inlet to outlet in opposite dire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590/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adapted to particular use, e.g. for military applications, airplanes, submarines
    • F01N2590/04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adapted to particular use, e.g. for military applications, airplanes, submarines for motorcy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轮机动车的催化剂配置结构,其可以确保最低地上高度,且可以紧凑地配置。发动机(211)具备曲轴箱(214)和从曲轴箱(214)上部向前侧延伸出的汽缸(215),在汽缸(215)前面的下方且曲轴箱(214)前面的前方,即、从曲轴箱(214)底面大致水平延伸的水平面的上方所形成的空间内,配置有催化剂收纳室(280)并使其轴线(L)朝向曲轴(CR)的轴向。

Description

两轮机动车的催化剂配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发动机的排气口与排气消音器之间的排气管中具备催化剂收纳室的两轮机动车的催化剂配置结构。
背景技术
公开有以下的技术,即、在搭载小排气量的单汽缸发动机的两轮机动车中,将排气管自发动机向曲轴箱下方延伸,在曲轴箱的下方将催化剂转换器与排气管连接,将该催化剂转换器的出口经由另外的排气管与车辆后方的排气消音器连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该两轮机动车中,从发动机排出的高温废气在到达排气消音器之前,被供给到催化剂转换器内的催化剂中,所以与在排气消音器的内部配置催化剂的情况相比,使更高温度的废气被供给到该催化剂中,可以将催化剂的温度迅速地提高到活性化温度。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26279号公报
搭载专利文献1记载的比较小排气量的单汽缸发动机的车辆,由于催化剂量小,收纳该催化剂的催化剂转换器也小,即使将该催化剂转换器配置于曲轴下方,也可以充分地确保从地面到催化剂转换器的地上高度。
但是,搭载中排气量的发动机的车辆,由于催化剂与排气量成比例而增加,所以催化剂转换器也加大,在曲轴箱下方,没有确保地上高度、且可以配置该催化剂转换器的空间。因此,在这种车辆上,无法将比较大容量的催化剂转换器紧凑地配置。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轮机动车的催化剂配置结构,其可解决上述的现有的技术具有的问题,可以确保最低地上高度、且可以紧凑地配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两轮机动车的催化剂配置结构,在发动机的排气口与排气消音器之间的排气管中具备催化剂收纳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具备曲轴箱和从该曲轴箱上部朝向前侧延伸出的汽缸,在该发动机前面的下方且曲轴箱前面的前方,即、从曲轴箱底面大致水平延伸的水平面的上方所形成的空间内,配置有所述催化剂收纳室并使其轴线朝向曲轴的轴向。
根据该发明,由于是在发动机的汽缸前面的下方且曲轴箱前面的前方,即从曲轴箱底面大致水平延伸的水平面的上方所形成的空间内,配置有催化剂收纳室并使其轴线朝向曲轴的轴向,所以可以有效地利用由发动机的汽缸及曲轴箱包围的空间,同时可确保最低地上高度,且可以将催化剂转换器紧凑地配置。
另外,所述发动机为并列多汽缸发动机,由车身上面看,优选将所述催化剂收纳室配置于该发动机的汽缸的在车身宽度方向的宽度内。根据这种结构,由于将催化剂收纳室配置于并列多汽缸发动机的汽缸的在车身宽度方向的宽度内,所以将催化剂收纳室配置在汽缸正下方,即使是发动机启动后的冷机状态,也可以使催化剂接受该汽缸的热量而迅速地活性化。
另外,优选将连接在所述发动机的汽缸上的多个排气管分别从汽缸向车身下方延伸出,与所述催化剂收纳室连接并汇集。根据这种结构,使连接在发动机汽缸上的多个排气管与催化剂收纳室连接并汇集,所以可以紧凑地构成排气组件整体。
另外,车身功能部件配置在所述汽缸的前方,在由该车身功能部件的后面和曲轴箱前面所包围的空间内,也可以配置所述催化剂收纳室。根据这种结构,由于将催化剂收纳室配置在车身功能部件的后面侧,因此可有效利用车身功能部件后方的空间,同时可以利用车身构成部件抑制由催化剂转换器的行驶风引起的冷却。
另外,具备将所述催化剂收纳室内分隔成多个膨胀室的分隔壁和贯通该分隔壁的多个连通管,也可以在所述连通管的任一个内设置催化剂体。根据这种结构,因为具备将催化剂收纳室内分隔成多个膨胀室的分隔壁和贯通该分隔壁的多个连通管,所以催化剂收纳室也可以作为消音器而发挥作用,可以更紧凑地构成排气组件整体,也提高了排气消音器的设计自如度。
另外,在所述曲轴箱的前面侧具备拆装自如的滤油器,也可以在该滤油器的上方配置所述催化剂收纳室。根据这种结构,因将催化剂收纳室配置在滤油器的上方的位置,所以可以容易地进行滤油器的拆装操作。另外,由于将上述车身功能部件作为燃料箱,因此通过将催化剂收纳室配置在车身功能部件中的作为大型部件的燃料箱的后方,可以抑制催化剂收纳室被行驶风吹到。
在本发明中,由于在发动机的汽缸前面的下方且曲轴箱前面的前方,即、从曲轴箱底面大致水平延伸的水平面的上方所形成的空间内,配置有催化剂收纳室并使其轴线朝向曲轴的轴向,所以可以确保最低地上高度,且可以将催化剂收纳室紧凑地配置。
另外,由于将催化剂收纳室配置于并列多汽缸发动机的汽缸的在车身宽度方向的宽度内,因此即使是发动机启动后的冷机状态,也可以使催化剂接受该汽缸的热量而迅速地活性化。
另外,由于使连接在发动机汽缸上的多个排气管与催化剂收纳室连接并汇集,所以可以紧凑地构成排气组件整体。
另外,由于将催化剂收纳室配置在车身功能部件的后面侧,所以可有效地利用车身功能部件后方的空间,同时可以利用车身构成部件抑制由催化剂转换器引起的行驶风的冷却。
另外,由于具备将催化剂收纳室分隔成多个膨胀室的分隔壁和贯通该分隔壁的多个连通管,所以催化剂收纳室也可以作为消音器而发挥作用,可以更紧凑地构成排气组件整体。
另外,由于将催化剂收纳室配置于滤油器的上方的位置,所以可以容易地进行滤油器的拆装操作。
另外,由于将催化剂收纳室配置在车身功能部件中的作为大型部件的燃料箱的后方,所以可以抑制催化剂收纳室被行驶风吹到。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两轮机动车的侧视图;
图2是从右侧斜后方看两轮机动车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车架的图;
图4是表示将发动机支承在车架上的状态的图;
图5是将发动机和周边结构一起表示的正视图;
图6是表示催化剂转换器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7是催化剂转换器的剖面图;
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两轮机动车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将发动机支承在车架上的状态的图;
图10是将发动机和周边结构一起表示的正视图;
图11是表示催化剂转换器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12是表示变形例的催化剂转换器的内部结构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两轮机动车
110车架
211、300发动机
214曲轴箱
215汽缸
215A汽缸前面
216汽缸体
217汽缸盖
217a进气口
217b排气口
218汽缸盖罩
219滤油器
260、320排气组件
270、370排气管
271、371前部排气管
272、273、372~374分支排气管
275后部排气管
280、380催化剂转换器(催化剂收纳室)
284、285催化剂体
290、390排气消音器
CR曲轴
P活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下面的说明中的“前后”、“左右”及“上下”方向的记载是按照从驾驶员的角度看的方向。另外,图中箭头“前”(FR)表示车辆前方,箭头“右”(R)表示车辆右方,箭头“上”(UP)表示车身上方。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两轮机动车的侧视图,图2是从右侧斜后方看的立体图。该两轮机动车10是具有低踏板式底板25(参照图2)的小型车辆。
如图1所示,该两轮机动车10具备:车架110;转动自如地支承在车架110的头管111上的左右一对前叉201、201;转动自如地支承于前叉201、201上的前轮202;与前叉201、201连结的转向用的手柄203;支承在车架110的后部的发动机211;与发动机211独立并以发动机211的曲轴CR为中心上下摆动自如的动力传递机构212;支承于动力传递机构212的后部的后轮205;设置在车架110与动力传递机构212之间的左右一对后减震组件206、206;安装在车架110的后部上部的收纳箱207;开闭自如地配置在收纳箱207的上部的座椅208。
如图2所示,该两轮机动车10由车身罩20覆盖。该车身罩20具备:覆盖车架110的前部、且在其上部具备风窗玻璃31的前罩21;覆盖前罩21后侧上部的上罩22;覆盖前罩21的后侧下部的内罩23;从内罩23的后端向后方延伸出、覆盖车身110的宽度方向中央的中间罩24;从中间罩24的下端外缘向外侧延伸出、放置驾驶员的脚的低踏板式底板25;从低踏板式底板25的外缘向下方延伸的底板裙部26;从中间罩24向后方延伸、覆盖车架110的后侧部的左右一对后侧罩27、27;覆盖车架110的后部的后罩28。
座椅208为一体地构成驾驶员乘坐的座椅前部208a和乘员乘坐的座椅后部208b的一体型座椅。坐在该座椅后部208b上的乘员放置脚的后座脚踏板210收纳、露出自如地设置在后侧护罩27的前部下方。另外,图中261为前照灯;262为方向指示灯;263、263为反射境;264为前挡泥板;265为座椅固定用锁;266为后导风器;267为尾灯;268为后挡泥板;269为主支架;209a为露出自如地开闭燃料箱230(参照图1)的加油口235的加油用盖;209b为在检查时打开发动机211的点火火花塞(未图示)的检查用盖。
图3为表示车架110的图。车架110是利用焊接将前架112和左右一对后架(也称为座椅导轨)115、115结合的双托架型一体车架,该前架112连接在头管111上且向后下延伸,该左右一对后架115、115从前架112的后部向后上延伸。头管111具备支承车身罩20(前罩21等)的前罩支架固定用的托架111a。
前架112具备从头管111向后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上架113、113和在这一对上架113、113的下方、从头管111向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下管114、114,使该一对下管114、114与在中途弯曲、向后方大致水平延伸的一对上架113、113的后端结合后,再与向后上升延伸并与一对后架115、115结合。
由于是这种结构的前架112,因此由上架113、113及下管114、114围成的空间Sp1侧面看形成为大致三角形状的桁架结构。另外,在构成前架112的各构架间,沿宽度方向架设横梁151、121、122,并且架设加强部件152、152、153、153,由此,确保足够的构架刚性。
如图3所示,在该空间Sp1中配置燃料箱230。由于是有效地利用空间Sp1而配置该燃料箱230,因此从车身侧方看时,沿上架113、113及下管114、114形成为前面向上呈尖细状的大致三角形状的容器。另外,该燃料箱230的下部在下管114、114的下方位置鼓出,利用位于下管114、114的下方的可拆装的下架143覆盖该燃料箱230的下部,由此保护燃料箱230。因而,燃料箱230的容量增加,并且燃料箱230变为低重心化的形状,可以降低两轮机动车的重心。
另外,通过螺栓将发动机冷却用散热器221以位于燃料箱230前方的方式固定在下管114、114上,并且,通过螺栓将支承低踏板式底板25(参照图1)的左右底板支承支架141、141固定在该下管114、114的后方大致水平延伸的部分。在该底板支承支架141、141的前端下部,经由支架142固定有发动机点火用线圈226。
另外,图3中符号145、146为用于将底板支承支架141、141螺栓固定在下管114、114上的托架,其中托架146兼用作螺栓固定下架143的托架,下架143螺栓连接在该托架146和托架147上。
如图1所示,在燃料箱230后方,发动机211被支承在该车架110上,在该发动机211的上方,跨越前后延伸的收纳箱207支承在沿前后延伸的左右一对后车架115、115之间。由于收纳箱207在车身前后方向具有长的箱形状,所以确保可收纳两个安全帽Hf、Hr的大容量的收纳空间。
如图3所示,左右一对后架115、115为其一端与左右一对上架113、113的纵向中途结合、且另一端向后方延长的纵长截面形状的构件,更具体地说,后架115、115由纵长矩形截面的角管构成。在此,所谓纵长截面形状是指与横向尺寸相比纵向尺寸大的截面形状。
在左右后架115、115的前端之间架设第一横梁121,在其后方,从前部开始依次架设前部后横梁131、中部后横梁132及后部后横梁133,这三个横梁131~133重叠在后架115、115的上面并用螺栓固定。另外,在左右后架115、115的后部连结缓冲用托架134、134,在后架115、115后部之间架设后下部后横梁135,通过这些多个横梁121、131~133、135,确保足够的车架刚性。另外,在后下部后横梁135上,连接有左右搬运用钩136、136。
如图3所示,车架110具备架设在左右上架113、113下端之间的第二横梁122和架设在下管114、114的水平部分后部的第三横梁124,在这些横梁122、134及下管114、114的后端,分别设置有发动机用托架123~126,经由这些发动机用托架123、125及126支承发动机211。
图4是表示将发动机211支承在车架110上的状态的图。
发动机211为以下结构的水冷式并列两汽缸发动机(并列多汽缸发动机),即,该发动机12具有曲轴箱214和从曲轴箱214上部朝向前侧延伸出的前倾汽缸215,该汽缸215具备与曲轴箱214连结的汽缸体216、与汽缸体216的前部连结的汽缸盖217、与汽缸盖217的前部连结的汽缸盖罩218,在汽缸体216内沿大致前后方向滑动自如地收纳有左右两个活塞P(图)。
就该发动机211而言,其汽缸215下部安装在发动机用第一托架123上;曲轴箱214前部安装在发动机用第二托架125上;曲轴箱214后部安装在发动机用第三托架126、126上。由此,使汽缸215进入到用一对上架113、下管114及后架115围成的、侧面看呈大致三角形的空间Sp2内,而且以将曲轴箱214的下部挂在下管114、114的下方的布局,使发动机211支承在车架110上。经由连杆与上述活塞连结的曲轴CR在发动机宽度方向(车身宽度方向)延伸并被轴支承在曲轴箱214上,,该曲轴CR的旋转由动力传递机构212传递。动力传递机构212构成为向后轮205传递该曲轴CR的旋转的、带离心式离合器皮带转换无级变速器。
在该发动机211的汽缸盖217上面,开设有各汽缸用的多个(本例中2个)进气口217a,在汽缸盖217下面,开设有各汽缸用的多个(本例中2个)排气口217b。如图1所示,在该发动机211及动力传递机构212的上方配设有构成发动机211的进气***的节流阀体283和空气滤清器281,节流阀体283经由进气管283a与进气口271a连接,空气滤清器281经由连接管283b与该节流阀体283的后方连接。另外,空气滤清器281配置在收纳箱207的右侧,在收纳箱207的左侧配置有蓄电池287。另外,构成发动机211的排气***的排气组件260与排气口217b连接。
图5是将发动机211和周边结构一起表示的正视图。
排气组件260具备排气管270、催化剂转换器(催化剂收纳室)280、排气消音器290(参照图2)。排气管270构成连接发动机211的排气口217和排气消音器290的排气通路,排气消音器290配置在后轮205的右侧即车身后方右侧。
如该图所示,排气管270具备前部排气管271和后部排气管275。其中,前部排气管271在发动机211的汽缸215的前面(下面称汽缸前面215A)的下方且曲轴箱214前方,从发动机211的各排气口217b延伸并与催化剂转换器280连接;后部排气管275从催化剂转换器280向车身后方延伸并与排气消音器290连接。前部排气管271的上游侧(排气入口侧)具备按排气口217b的数量分支的分支排气管272、273、并使该分支排气管272、273的下游侧(排气出口侧)汇集为一根的金属管,分支排气管272、273分别与汽缸盖217的各排气口217b、217b连接,并在其之间夹持有未图示的密封垫。
各分支排气管272、273从各排气口217b、217b向下方延伸,同时向车身右侧弯曲后,成为一根排气管;该一根排气管274向车身宽度中央弯曲与催化剂转换器280右侧连接。如图5所示,在这些分支排气管272、273中,与远离催化剂转换器280的连接部(右侧)的排气口(左侧的排气口)217b连接的分支排气管272,形成为从该排气口217b朝向该连接部以大约最短路径与该连接部连接的配管形状,与离该连接部近的排气口(右侧连接口)217b连接的分支排气管273不沿上述分支排气管272,而是向比该分支排气管272更靠近车身前侧或更靠近车身后侧弯曲,形成从右侧连接口217b直到连接部多少迂回的配管形状,即,从各排气口217b、217b到催化剂转换器280的连接部的排气路径长度相等。
后部排气管275在催化剂转换器280的右侧,从与前部排气管271的连接部位不同的部位向车身右方延伸后,向车身后方弯曲且在曲轴箱214的右侧方向车身后方延伸,其后端与作为***而发挥作用的排气消音器290连接。
该催化剂转换器280构成排气管270的一部分,在形成于发动机211的汽缸前面215A的下方且曲轴箱214前面的前方的空间Sp3内,以使其轴线L向曲轴的轴向且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在汽缸前面215A正下面,以大致收纳在汽缸215的宽度内(发动机211的宽度内)的方式而配置。更具体地说,由车身侧面看,催化剂转换器280配置在由汽缸215下面的下方、燃料箱230后面、曲轴箱214前面及从曲轴箱214底面大致水平延伸的水平面(相当于发动机211的大致最下面)Lw围成的空间内。
在该催化剂布局中,在由上述汽缸215、燃料箱230及曲轴箱214围成的空间Sp3内配置催化剂转换器280,因此可有效地利用该空间Sp3紧凑地配置催化剂转换器280,且提高布局效率。而且,将催化剂转换器280配置在自曲轴箱214底面开始延伸的水平面Lw的上方位置,因此可有效利用上述空隙空间Sp3,同时确保最低地上高度,且可以紧凑地配置催化剂转换器280。
另外,由于是以与连接发动机211和排气消音器290的、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排气管270的管线成呈大约正交的方式配置催化剂转换器280的轴线L,因此与使催化剂转换器280和排气管270的管线在同一方向一致而配置的情况相比较,在从发动机211直到排气消音器290的短距离内,可以将容量大、而且纵向尺寸大的催化剂转换器280紧凑地配置。
一般情况下,将与多汽缸发动机连接的多个排气管(分支排气管272、273)汇集到排气消音器290前时,在排气管汇集部需要充足的空间容积。在本结构中,使自多汽缸发动机延伸出的多个分支排气管272、273与催化剂转换器280连接而汇集,所以充分地确保了排气管汇集部的空间容积。
另外,在本结构的发动机211的曲轴箱214前面侧,拆装自如地配置被安装在水冷式油冷却器220上的滤油器219,该滤油器219比曲轴箱214前面更向车身前方突出。如图4所示,催化剂转换器280配置于滤油器219的上方位置,因此,能够在保持安装催化剂转换器280的状态下,容易地进行滤油器219的拆装操作。
图6是表示催化剂转换器280内部结构的图。如图6所示,催化剂转换器280具备两端闭塞的大致筒状的转换器主体282、形成于转换器主体282内的催化剂体284。在筒状的转换器主体282的一端282a侧(车身右侧)统一配置废气导入管即、前部排气管271的连接口285和通过催化剂体284的废气排出管即、后部排气管275的连接口286。
该催化剂体284具备经由连通管288与前部排气管的连接口285连通的第一催化剂室284a(用虚线剖面线表示)、与后部排气管275的连接口286连通的第二催化剂室284b,如图7所示,该第一、第二催化剂室284a、284b也可以设定为各截面积大致相等,或也可以根据噪音降低的效率任意地改变其比率,另外,也可以仅设置第一催化剂室284a而省略第二催化剂室284b。
第一催化剂室284a位于该催化剂体284的内侧,如图6所示,其入口A经由连通管288与前部排气管271连通,其出口B与转换器主体282的另一端282b侧的返回室282x连通。
该返回室282x与配置于催化剂体284的外侧的第二催化剂室284b的入口C连通,其出口D与转换器主体282的一端282a侧的汇集室282y连通,后部排气管275与该汇集室282y连通。
该催化剂体284由表面涂敷有铂、钯、铑等的多孔性蜂窝状结构体构成。它们构成蜂窝型三元催化剂,通过上述的前部排气管271及连通管288进入第一催化剂室284a的入口A的废气,在经过氧化、还原反应去除其废气中的碳化氢、一氧化碳、氧化氮后,从出口B到达返回室282x,从这里进入第二催化剂室284b的入口C,在此再一次经过氧化、还原反应去除废气中的碳化氢、一氧化碳和氧化氮,从出口D到达汇集室282y,从后部排气管275向排气消音器290排出。
在上述结构中,蜂窝状的所有多孔从催化剂体284的一端贯通到另一端,因此使连通管288与催化剂体284的一端的一部分(中央侧)连结时,其一部分保持不变作为多孔的连通管(第一催化剂室284a)使废气向一方向流动,另外在催化剂体284的另一端的返回室282x返回的废气这次向相反方向流过蜂窝状的多孔的另一部分(第二催化剂室284b),即一个蜂窝状的催化剂体兼带两方向的连通管而发挥作用。
另外,由于催化剂体284是由原来隔开的通路的汇集体构成的蜂窝型三元催化剂,因此在第一、第二催化剂室284a、284b之间不需要分隔壁,成为简易的结构,并且使用单一的催化剂体284通路内使废气往复,因此能够高效率地净化,且易活性化。
该三元催化剂一般地在达到活性化温度(300℃)之前,对碳化氢进行反应净化的能力弱,当达到其活性化温度时其反应净化的能力提高。
在本结构中,由于催化剂转换器280配置于发动机211的汽缸215的在车身宽度方向的宽度内,因此被配置于发动机211中作为比较高温的汽缸前面215A正下方,更有效地接受该汽缸215的热量,三元催化剂的温度易达到活性化温度。另外,在本结构中,由于连接汽缸215和催化剂转换器280的前部排气管271缩短,所以三元催化剂利用高温的废气而升温,例如即使是发动机起动的冷机状态,三元催化剂也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升温,迅速地活性化。
在本结构中,在上述排气管270的中途具备催化剂转换器280,因此在排气消音器290内没有必要设置大容量的催化剂。因此,与搭载有在排气消音器290内设置有容量大的催化剂的大排气量的发动机的车辆比较,可以实现排气消音器290的小型化。另外,催化剂转化器280相对于排气管270延长的方向大致正交配置,因此不增加两轮机动车的前后方向的尺寸,就可以充分地确保催化剂转换器280的催化剂284的容量,且能够在发动机211的附近的狭窄的空间内紧凑、简单地配置。
如图3所示,在本结构中,在发动机300的前倾汽缸215的前面215A正下方、且相对于称为曲轴箱214的前面之间的所谓死空间,配置催化剂转换器280,因此实现了空间的有效利用,并且不必扩大车辆整体宽度,就能够实现其配置。而且,因为将催化剂转换器280配置于上述空间内的发动机最下水平面Lw上方,所以充分地确保最低地上高度且降低了重心位置,能够适当地实现车辆的重量均衡。另外,由于催化剂转换器280为在外观上不易显露的配置,因此可以确保车身设计的自由度。
另外,通过将该催化剂转换器280配置于称为发动机前方的车身构成部件(燃料箱230等)的后面侧的容易形成现有死空间的空间内,不仅可以实现空间的有效利用,而且利用催化剂转换器280前方的车身构成部件,可以抑制催化剂转换器280行驶风导致的冷却,可以使催化剂转换器280内的催化剂284迅速且稳定地活性化。
另外,在该结构中,催化剂转换器280还作为将从发动机300延伸的多个排气管(分支排气管272、273)进行汇集的汇集部而发挥功能,因此没有必要另外设置排气管汇集部,可以紧凑地构成排气组件260整体。另外,仅用催化剂转换器280形成的排气通路的一部分,就可以确保废气的排气长度足够长,因此,例如由于后部排气管275的配管长度缩短化也可以提高排气消音器290的设计自由度。
(第二实施方式)
图8为第二实施方式两轮机动车的侧视图,图9是表示发动机支承在车架上的状态的图,图10是将发动机和周边结构一起的正视图。在该实施方式中,对在搭载有并列三汽缸发动机300的两轮机动车10上配置有具有消音结构的催化剂转换器380的方式进行说明。下面,与上述两轮机动车10大致相同结构附加同一符号表示,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8及图9所示,该两轮机动车10为如下结构的车辆,在车架110的左右具有从车身前部向后下垂延伸后、向后方水平延伸的低踏板式底板25,用车身罩20覆盖车架110,且在左右低踏板式底板25之间搭载有发动机300。
该两轮机动车10的车架110具备:与头管111连结且向车身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主架171、171;从该主架171、171的后部向后上延伸出的后架(座椅导轨)172、172;在后架172、172的下方,从主架171、171的后部向后上延伸出、且从下方支承该后架172、172的辅助架173、173。
主架171、171用铝金属材料等左右一对上梁175、17和左右一对下梁176、176一体成形,左右一对上梁175、175与头管111连结且向后下延伸,左右一对下梁176、176从上梁175、175的前部进行分支且向下方延伸,在由上梁175、175和下梁176、176围成的空间内支承发动机300。
另外,后摆动臂178经由枢轴177在上下摆动自如地支承在上部构件175、175的后端,后轮205轴支在该后摆动臂178的后端,并且,由车架110支承的后缓冲组件206经由连杆机构179连结在该后摆动臂178上。
另外,如图10所示,支承低踏板式底板25、25的底板托架190、190具备从上部构件175、175向左右且向斜下方延伸的前部辅助管191、191、从前部辅助管191、191向斜下方且向后方延伸的主管192、192、连结主管192、192的后端部和上部构件175、175的后部之间的后部辅助管193、193,将低踏板式底板25、25支承在主管192、192上。
另外,该两轮机动车10具备:从发动机300经由驱动轴180向后轮205传递驱动的动力传递机构181;转动自如地支承在头管111上且支承前轮202的左右一对前叉201、201;转向用手柄203;支承在后架172、172上的座椅208;安装在后架172、172的后部收纳箱207。
如图9所示,发动机300是具备曲轴箱214、从曲轴箱214上部朝向前侧延伸出的前倾汽缸215,该汽缸215具备汽缸体216、汽缸盖217、汽缸盖罩218,在汽缸体216内、在车身宽度方向上沿大致前后方向滑动自如地收纳有三个活塞P的水冷式并列三汽缸发动机(并列多汽缸)。该发动机300中也以在曲轴箱214内沿发动机宽度方向延伸的方式轴支承有曲轴CR,该曲轴CR的旋转经由曲轴箱214内的变速机构(未图示)向驱动轴180传递,使后轮205驱动旋转。
另外,在发动机300后方与座椅208之间,配置有燃料箱295,在发动机300的汽缸215上方,配设有构成发动机300的进气***的节气门本体283(未图示)和空气滤清器281,空气滤清器281经由节气门本体283(未图示)与发动机211的汽缸盖217上面的进气口217a(未图示)连接。
空气滤清器281具备设置在头管111前方的空气吸入管道281a、设置在该空气吸入管道281a的下方的第一空气室281b、经由连结管道281c设置在该第一空气室281b的后方的第二空气室281d。而且,开始将由空气吸入管道281a吸入的空气通过第一空气室281b中具有的未图示的元件进行净化,接着,通过连结管道281c进入第二空气室281d,最后,将自第二空气室281d净化后的空气供给到发动机300。另外,散热器221配置在汽缸215与前轮202之间。另外,图中符号291为燃料泵。
下面对该发动机300的排气组件320进行说明。
如图10所示,排气组件320具备排气管370、催化剂转换器(催化剂收纳室)380和排气消音器390。排气管370具备在发动机300的汽缸前面215A下方且曲轴箱214前方,从汽缸215的各排气口217b延伸并与催化剂转换器340连接的前部排气管371、和从催化剂转换器380向车身后方延伸与排气消音器390连接的后部排气管375。前部排气管371的上游侧具备(排气入口侧)按排气口271b的数量分支的分支排气管372、373、374,并将该分支排气管372、373、374的下游侧(排气出口侧)汇集为一根的金属管,分支排气管372、373、374分别与汽缸盖217的各排气口217b、217b、217b连接,并在其之间夹持有未图示的密封垫。
各分支排气管372、373、374在从各排气口217b、217b、217b向下方延伸并且向车身右侧弯曲后,变为一根排气管,该排气管376向车身宽度中央弯曲与设置在催化剂转换器380的右侧端282a的连接口285连接。如图10所示,这些分支排气管372、373、374中,与距离催化剂转换器380最远的排气口(左侧排气口)217b连结的分支排气管372形成为从该排气口217b向该连接部以大约最短路径连接该连接部的配管形状,与中央排气口217b连结的分支排气管373形成为不沿上述分支排气管372布局,而是向比该分支排气管217b更靠车身后侧弯曲、多少迂回的配管形状,与最近的排气口217b连接的分支排气管374比上述分支排气管373迂回更远,即从各排气口217b、217b、217b到催化剂转换器380的连接部的排气路径的长度全部相等。
后部排气管375在催化剂转换器380的右侧,从与前部排气管371的连接部位不同的部位,具体地说是从右侧端282a的连接口286向车身右方延伸后,向车身后方弯曲,在曲轴箱214的右侧方向车身后方延伸,其后端与作为消音器发挥功能的排气消音器390连接。
该催化剂转换器380构成排气管370的一部分,在形成于发动机211的汽缸前面215A的下方且曲轴箱214前面的前方的空间Sp3内,以使其轴线L朝向曲轴的轴向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的方式而配置,在汽缸215正下方以大致收纳在汽缸215的宽度内(发动机211的宽度内)的方式而配置。更具体地说,由车身侧面看,催化剂转换器380配置在由汽缸215下面的下方、散热器211后面、曲轴箱214前面及从曲轴箱214底面大致水平地延伸的水平面(相当于发动机最下面)Lw围成的空间内。
图11是表示催化剂转换器380的内部结构的图。如该图所示,催化剂转换器380具备两端闭塞的大致筒状的转换器主体382,将转换器主体382内分隔成多个室(本例中为2个膨胀室)RM1、RM2的分隔壁384,前部排气管371从转换器主体383的右侧方进入转换器主体383内后扩径,催化剂体385配设在该扩径管(第一连通管)371a上。
该扩径管371a沿转换器主体383的轴线方向延伸出且贯通分隔壁384,构成可以配置与排气量相称的足够大小的催化剂体385的筒状体,并与构成转换器主体383的第一膨胀室的左侧室RM1连通。
另外,在形成该左侧室RM1的分隔壁384上,连通管(第二连通管)387贯通避开上述扩径管371a的区域,该连通管387连通左侧室RM1和构成第二膨胀室的右侧室RM2,在该右侧室RM2内开通有后部排气管375入口。
该催化剂体385构成蜂窝型三元催化剂,从上述三汽缸发动机排出的各废气在通过前部排气管371及扩径管371a被汇集,该汇集后的废气通过催化剂体385,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去除废气中的碳化氢、一氧化碳、氧化氮。而且,通过催化剂体385的废气到达左侧室RM1,在此,沿左侧室(第一膨胀室)RM1的室壁反转,通过连通管(第二连通管)387流入右侧室(第二膨胀室)RM2,从后部排气管376向排气消音器390排出。
在上述结构中,通过催化剂体385后的废气进入空间容积大的左侧室RM1时,在此膨胀,接着通过连通管(第二连通管)387进入空间容积大的右侧室(第二膨胀室)RM2时再膨胀,通过这样多级膨胀被低压化后向排气消音器390排出。
因此,催化剂转换器380也作为消音器而发挥功能,与车身后方的排气消音器一起可以确保消音器容量足够大,可以充分地降低排气音。由此,可以将催化剂转换器380的容量部分、车身后方的排气消音器紧凑化,可以更紧凑地构成排气组件320整体,也可以提高排气消音器的设计自由度。
在本结构中,由于在排气管370中具备具有消音结构的催化剂转换器380,因此没有必要在排气消音器390内设置大容量的催化剂,可以实现排气消音器390的小型化。另外,在这种结构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由于将催化剂转换器380配置在前倾汽缸215上所构成的发动机300的汽缸前面215A正下方且在发动机前方的车身构成部件(散热器221等)与曲轴箱214之间的前后空间内的发动机最下水平面Lw的上方,因此可以将催化剂转换器380紧凑、简单地配置在发动机300附近的狭窄的空间内,可确保最低地上高度,且降低重心位置,可以适当地实现车辆的重量均衡。
以上,根据一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设计变形。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在波纹管内承载铂、钯、铑等的热管,代替蜂窝状三元催化剂。具体地说,如图12所示,在催化剂转换器280的转换器主体282内设置沿该主体的内周壁配置的第一波纹管401、配置在该第一波纹管401的外周的第二波纹管402,在这些波纹管401、402内也可承载铂、钯、铑等。此时,第一波纹管401延伸的空间构成第一催化剂室284a,第二波纹管402延伸的空间构成第二催化剂室284b,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去除进入各催化剂室284a、284b的废气中的碳化氢、一氧化碳、氧化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本发明适用于搭载有多汽缸发动机的两轮机动车的催化剂配置结构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当然,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搭载单汽缸发动机的两轮机动车的催化剂配置结构。

Claims (5)

1.一种两轮机动车的催化剂配置结构,在发动机的排气口与排气消音器之间的排气管中具备催化剂收纳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动机具备曲轴箱、和从该曲轴箱上部朝向前侧延伸出的汽缸,在该发动机的汽缸前面的下方且曲轴箱前面的前方,即、从曲轴箱底面大致水平延伸的水平面的上方所形成的空间内,配置有所述催化剂收纳室并使其轴线朝向曲轴的轴向;
在所述汽缸的前方配置车身功能部件,将所述催化剂收纳室配置在由该车身功能部件的后面与曲轴箱前面所包围的空间;
所述车身功能部件为燃料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机动车的催化剂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为并列多汽缸发动机,由车身上面看,将所述催化剂收纳室配置于该发动机汽缸在车身宽度方向的宽度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轮机动车的催化剂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将连接在所述发动机的汽缸上的多个排气管分别从汽缸向车身下方延伸出,与所述催化剂收纳室连接并汇集。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两轮机动车的催化剂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将所述催化剂收纳室内分隔成多个膨胀室的分隔壁和贯通该分隔壁的多个连通管,在所述连通管的任一个内设置有催化剂体。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两轮机动车的催化剂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曲轴箱的前面侧具备拆装自如的滤油器,且在该滤油器的上方配置有所述催化剂收纳室。
CN2008101867193A 2007-12-27 2008-12-12 两轮机动车的催化剂配置结构 Active CN1014696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36597A JP5086056B2 (ja) 2007-12-27 2007-12-27 自動二輪車の触媒配置構造
JP336597/07 2007-12-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69628A CN101469628A (zh) 2009-07-01
CN101469628B true CN101469628B (zh) 2012-07-18

Family

ID=40230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867193A Active CN101469628B (zh) 2007-12-27 2008-12-12 两轮机动车的催化剂配置结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096114B2 (zh)
EP (1) EP2075424B1 (zh)
JP (1) JP5086056B2 (zh)
CN (1) CN101469628B (zh)
DE (1) DE602008000586D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2115B (zh) * 2010-05-20 2012-12-19 西南交通大学 复式三维声子晶体汽车排气***
CN102996296B (zh) * 2011-09-16 2015-07-01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摩托车
JP5990063B2 (ja) * 2012-08-10 2016-09-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6012483B2 (ja) * 2013-01-16 2016-10-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排気装置
JP6298301B2 (ja) 2013-03-30 2018-03-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排気管構造
JP5450865B2 (ja) * 2013-04-04 2014-03-26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作業車両搭載用のエンジン装置
JP6292095B2 (ja) * 2014-09-25 2018-03-14 スズ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排気装置
JP6346117B2 (ja) * 2015-03-26 2018-06-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2017120026A (ja) * 2015-12-28 2017-07-06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排気装置
JPWO2018025652A1 (ja) * 2016-08-05 2019-03-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排気構造
EP3604106B1 (en) * 2017-03-29 2022-06-22 Honda Motor Co., Ltd. Saddle-type vehicle
JP6665142B2 (ja) * 2017-09-25 2020-03-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排気装置
JP6644820B2 (ja) * 2018-02-09 2020-02-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JP6684840B2 (ja) * 2018-02-09 2020-04-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JP7206661B2 (ja) * 2018-07-18 2023-01-18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排気装置、エンジン排気系統及び自動二輪車
JP7380477B2 (ja) * 2020-08-07 2023-11-15 スズキ株式会社 排気装置
JP2022107210A (ja) * 2021-01-08 2022-07-21 スズキ株式会社 排気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85343B2 (ja) * 1988-12-19 1999-04-19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排気管
JP3046435B2 (ja) * 1991-09-11 2000-05-29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酸素センサー保護装置
US5972299A (en) * 1996-09-26 1999-10-26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atalytic converter with heating for motorcycles
JP4344455B2 (ja) * 1999-09-03 2009-10-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吸気及び排気制御装置
JP2001234747A (ja) * 2000-02-23 2001-08-31 Suzuki Motor Corp 自動二輪車用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オイルフィルタおよびオイルクーラ取付け構造
US6647714B1 (en) * 2002-05-29 2003-11-18 Ghl Motorsports, L.L.C. Exhaust header system
US7096753B2 (en) * 2003-07-23 2006-08-29 Honda Motor Co., Ltd. Engine having a cartridge type transmission
FR2860035B1 (fr) * 2003-09-19 2005-11-11 Renault Sa Ensemble d'echappement d'un moteur thermique suralimente
JP4455962B2 (ja) * 2004-09-13 2010-04-21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排気装置
JP4468861B2 (ja) 2005-01-24 2010-05-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排気装置
JP4546310B2 (ja) * 2005-03-31 2010-09-15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エンジンの排気システム
TW200643289A (en) 2005-05-11 2006-12-16 Honda Motor Co Ltd Arrangement structure for muffler and brake pedal of motorcycle
JP2006329030A (ja) * 2005-05-25 2006-12-07 Yamaha Motor Co Ltd 排気装置ならびにそれを備えるエンジン装置および車両
JP2007112153A (ja) * 2005-10-17 2007-05-10 Yamaha Motor Co Ltd 鞍乗り型車両
JP4785557B2 (ja) * 2006-02-23 2011-10-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2輪車の排気構造
JP4636506B2 (ja) * 2006-02-28 2011-02-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発電機の冷却構造
JP4620619B2 (ja) * 2006-03-27 2011-01-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小型車両用内燃機関
JP4727503B2 (ja) * 2006-05-31 2011-07-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排気管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165448A1 (en) 2009-07-02
EP2075424A1 (en) 2009-07-01
JP2009154767A (ja) 2009-07-16
EP2075424B1 (en) 2010-01-20
US8096114B2 (en) 2012-01-17
JP5086056B2 (ja) 2012-11-28
DE602008000586D1 (de) 2010-03-11
CN101469628A (zh) 2009-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69628B (zh) 两轮机动车的催化剂配置结构
US7699134B2 (en) Motorcycle exhaust system
CN103670639B (zh) 摩托车的排气***
JP4648790B2 (ja) 小型車両の排気装置
EP1643095B1 (en) Exhaust catalyst mounting structure for motorcycles
JP2017150311A (ja) エンジンユニット及び鞍乗型車両
CN100532798C (zh) 具有排气净化功能的跨骑型车辆
CN101712364B (zh) 机动二轮车
CN101239642B (zh) 跨骑式车辆
US7874149B2 (en) Exhaust apparatus for vehicle, and motorcycle having the same
JP7367748B2 (ja)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構造
CN101639006B (zh) 鞍乘型车辆
CN100523444C (zh) 摩托车的排气装置
JP2017150309A (ja) エンジンユニットおよび鞍乗型車両
CN101659310B (zh) 摩托车的排气净化设备和配备有排气净化设备的摩托车
MX2007006344A (es) Una estructura de la disposicion del catalizador de una motocicleta.
JP4911612B2 (ja) 自動二輪車の排気装置
JP2019039349A (ja) 自動車
JP2006327586A5 (zh)
JP4792359B2 (ja) 小型車両
JP5926999B2 (ja) 可変気筒エンジンの排気装置
JPH05332129A (ja) 排気消音器
WO2023189500A1 (ja) 鞍乗型車両
TWI647382B (zh) 跨騎型車輛的排氣裝置
JP6638776B1 (ja) 自動二輪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