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92194A - 摄像装置及照相机 - Google Patents

摄像装置及照相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92194A
CN101292194A CNA200680039074XA CN200680039074A CN101292194A CN 101292194 A CN101292194 A CN 101292194A CN A200680039074X A CNA200680039074X A CN A200680039074XA CN 200680039074 A CN200680039074 A CN 200680039074A CN 101292194 A CN101292194 A CN 1012921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s
lens combination
along
camera head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3907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92194B (zh
Inventor
阪本圭司
林孝行
长冈英一
林谦一
伊藤大介
小西章雄
岩崎桂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921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921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921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9219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7Bodies with reflectors arranged in beam forming the photographic image, e.g. for reducing dimensions of camera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1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 G02B7/1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controlled by a microcomput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04Bodies collapsible, foldable or extensible, e.g. book typ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9/00Cameras
    • G03B19/02Still-picture camer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17/002Details of arrangement of components in or on camera bod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19/00Cameras
    • G03B2219/02Still-picture camera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Lense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实现高倍率的变焦透镜***和装置小型化的摄像装置及照相机。摄像装置(2)具有第一透镜组(G1)、二组框单元(42)、一组框单元(41)、马达单元(32)、第三透镜组(G3)、CCD单元(33)。第一透镜组(G1)取入沿第一光轴(A1)入射的光束。二组框单元(42)使沿第一光轴(A1)入射的光束向沿第二光轴(A2)的方向弯曲。一组框单元(41)保持第一透镜组(G1)并使第一透镜组(G1)在沿第一光轴(A1)的方向上移动。马达单元(32)驱动一组框单元(41)。一组框单元(41)具有能够在沿第一光轴(A1)的方向上移动的驱动框(51)和保持第一透镜组(G1)并能够相对于驱动框(51)在沿第一光轴(A1)的方向上移动的一组框。

Description

摄像装置及照相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装置及照相机,特别地涉及具有弯曲光学***的摄像装置及照相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使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或CMOS(ComplementaryMetal-oxide Semiconductor)传感器等摄像元件将光学像变换为电信号、并将电信号数字化而进行记录的数码相机已经普及。在这样的数码相机中,不仅要求CCD或CMOS传感器的高像素化等,对于在这些摄像元件中使光学像成像的透镜镜筒也要求高性能化。具体而言,要求安装有更高倍率的变焦透镜***的透镜镜筒。
另一方面,在数码相机的领域中,为了提高便携性能,要求主体的小型化。因此,要求对主体的小型化起到较大贡献的具有透镜镜筒和摄像元件的摄像装置小型化。在这样的摄像装置小型化时,提出了使变焦透镜***在光路的途中弯折而不改变光路长度地实现装置小型化的所谓弯曲光学***。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使用反射镜而使光路弯折的弯曲光学***。具体而言,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透镜镜筒,在反射镜的被拍摄体侧,从被拍摄体侧依次具有第一透镜组及第二透镜组,在反射镜的摄像元件侧,从反射镜侧依次具有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第一透镜组固定。第二透镜组及第三透镜组分别能够在光轴方向上移动,利用各自的协同作用而构成变焦透镜***。第四透镜组是用于调整焦点的透镜。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使用棱镜而使光路弯折的弯曲光学***。具体而言,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透镜透镜在棱镜的被拍摄体侧具有透镜组。透镜组能够在使用位置与收纳位置之间沿光轴方向移动。进而,棱镜能够移动以在透镜组位于收纳位置时确保透镜组的收纳空间。
此外,专利文献3中,公开有使用弯曲光学***的透镜组的结构。
专利文献1:特开平11-258678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3-169236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4-102089号公报
但是,为了同时实现高倍率的变焦透镜***和小型化的要求,要求进一步进行改善。
具体而言,在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结构中,难以在实现装置小型化的同时形成高倍率的变焦透镜***。进而,即便采用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透镜结构,也没有公开用于实现装置小型化的结构,存在具体的装置结构不明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实现高倍率的变焦透镜***和装置小型化的摄像装置及照相机。
第一发明的摄像装置具有第一透镜组、弯曲机构、第一移动机构、驱动机构、第二透镜组和摄像机构。第一透镜组取入沿第一光轴入射的光束。弯曲机构使沿第一光轴入射的光束向沿与第一光轴交叉的第二光轴的方向弯曲。第一移动机构保持第一透镜组,使第一透镜组和弯曲机构在沿第一光轴的方向上相对移动。驱动机构驱动第一移动机构。第二透镜组取入由弯曲机构弯曲的光束。摄像机构接受通过了第二透镜组的光束。第一移动机构具有能够相对于弯曲机构在沿第一光轴的方向上相对移动的第一移动体和保持第一透镜组并能够相对于第一移动体在沿第一光轴的方向上相对移动的第二移动体。
在此,沿第一光轴例如是指与第一光轴平行。此外,沿第二光轴例如是指与第二光轴平行。弯曲机构例如包含具有反射面的部件,更详细而言可包含棱镜、反射镜等。驱动机构例如可具有产生驱动力的马达和将产生的驱动力传递给第一移动机构的驱动齿轮等驱动力传递机构。摄像机构可以是电气地受光的CCD、CMOS等,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胶卷等。
在本发明的摄像装置中,利用第一移动机构改变第一透镜组与弯曲机构的相对位置。即,利用第一移动机构改变第一透镜组与摄像机构沿光路的相对位置。进而,第一移动机构具有第一移动体和第二移动体。第一移动体能够改变与弯曲机构的沿第一光轴的方向的相对位置。第二移动体保持第一透镜组,并能够改变与第一移动体的沿第一光轴的方向的相对位置。即,第一透镜组能够利用第一移动体和第二移动体改变与弯曲机构的沿第一光轴的方向的相对位置。因此,第一透镜组能够利用第一移动体与第二移动体改变与摄像机构的沿光路的相对位置。
在本发明的摄像装置中,第一透镜组能够利用第一移动体和第二移动体改变与摄像机构的沿光路的相对位置。即,利用第一移动体和第二移动体的多级,能够改变与摄像机构的相对位置,所以能够延长从第一透镜组与摄像机构的光路长度。因此,能够构成高倍率的变焦透镜***。
进而,在本发明的摄像装置中,采用了弯曲光学***。因此,与没有采用弯曲光学***的装置相比,能够将相同光路长度的光学***形成得更紧凑。进而,在本发明的摄像装置中,利用第一移动体和第二移动体的多级而改变光路长度。因此,与没有利用多级来改变光路长度的情况相比,能够将相同光路长度的光学***形成得更紧凑。
第二发明的摄像装置,在第一发明中,第一透镜组与第二透镜组通过改变相对于摄像机构的在光束路径上的相对位置,构成摄像机构的成像倍率可变的变焦透镜***的至少一部分。
在本发明的摄像装置中,第一透镜组在沿第一光轴的方向上移动,第二透镜组在沿第二光轴的方向上移动。由此,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改变相对于摄像机构的在光路上的相对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摄像装置,能够在形成高倍率的变焦透镜***的同时形成光学性能更高的变焦透镜***。
第三发明的摄像装置,在第一或者第二发明中,第一移动体由驱动机构绕第一光轴旋转驱动,从而相对于弯曲机构在沿第一光轴的方向上相对移动,并且使第二移动体相对于第一移动体在沿第一光轴的方向上相对移动。
在本发明的摄像装置中,驱动机构使第一移动体旋转驱动。第一移动体由于被旋转驱动而相对于弯曲机构在沿第一光轴的方向上相对移动。此外,第二移动体由于第一移动体被旋转驱动而受到驱动力,相对于第一移动体在沿第一光轴的方向上相对移动。
在本发明的摄像装置中,来自驱动机构的驱动力经由第一移动体而传递到第二移动体。因此,无需具备驱动第二移动体的特别的装置,能够相对于弯曲机构使第一移动体和第二移动体在沿第一光轴的方向上相对移动。即,能够更简单地构成摄像装置。
第四发明的摄像装置,在第一~第三发明的任意一项中,第一移动机构还具有固定部件,该固定部件相对于弯曲机构实质上被固定,并支承第一移动体及第二移动体且使所述第一移动体及所述第二移动体能够在沿第一光轴的方向上移动。
在本发明的摄像装置中,第一移动体和第二移动体由固定部件支承。固定部件相对于弯曲机构实质上被固定。在此,固定部件相对于弯曲机构实质上被固定例如是指固定部件直接固定在弯曲机构上、或者经由其他部件间接地固定在弯曲机构上。
支承第一移动体和第二移动体的固定部件相对于弯曲机构实质上被固定。因此,能够高精度地进行第一移动体或第二移动体等相对于弯曲机构的定位。即,能够高精度地进行第一透镜组相对于弯曲机构的定位,能够形成光学性能更高的变焦透镜***。
第五发明的摄像装置,在第四发明中,固定部件在内侧面上形成有第一凸轮槽和在沿第一光轴的方向上延伸的直进槽。第一移动体在外侧面形成有与第一凸轮槽卡合的第一卡合部,在内侧面形成有第二凸轮槽。第二移动体在外侧面形成有与第二凸轮槽卡合的第二卡合部和与直进槽卡合的第三卡合部。
在本发明的摄像装置中,在固定部件的内侧配置有第一移动体,在第一移动体的内侧配置有第二移动体。第一移动体能够在使第一卡合部与固定部件的第一凸轮槽卡合的同时在沿第一光轴的方向上移动。第二移动体能够使第二卡合部与第一移动体的第二凸轮槽卡合并使第三卡合部与固定部件的直进槽卡合而在沿第一光轴的方向上移动。
在本发明的摄像装置中,第二移动体的第三卡合部与固定部件的直进槽卡合,防止第二移动体绕第一光轴旋转。因此,在本发明的摄像装置中,无需设置用于使第二移动体直进的直进框。因此,能够更简单地构成装置,能够实现装置小型化。
第六发明的摄像装置,在第四发明中,固定部件的外侧面切去第二透镜组侧的一部分,由此不干涉能够和第二透镜组一体地在沿第二光轴的方向上移动的移动部的移动。
在此,移动部例如是指保持第二透镜组的保持框或与保持框一体地移动的曝光调整机构等部件。
本发明的摄像装置中,固定部件的外侧面形成切口以便不与移动部的移动干涉。在没有设置切口时,例如需要以固定部件与移动部沿第一光轴的方向的位置不会重合的方式配置固定部件和移动部,或者以固定部件和移动部在与第一光轴正交的方向的位置不会重合的方式配置固定部件和移动部,所以摄像装置在沿第一光轴的方向的尺寸或者在与第一光轴正交的方向的尺寸难以充分减小。另一方面,在像本发明这样设置切口的情况下,能够消除这样的问题,实现摄像装置小型化。
第七发明的摄像装置,在第一~第六发明的任意一项中,还具有保持第二透镜组并在沿第二光轴的方向上使第二透镜组和弯曲机构相对移动的第二移动机构。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经由驱动机构功能性连结。
本发明的摄像装置中,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经由驱动机构功能性连结。例如,驱动第一移动机构的驱动机构也驱动第二移动机构。因此,无需为了使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动作而设置分别独立的驱动机构,能够更简单地构成摄像装置,能够实现摄像装置小型化。进而,由于经由驱动机构将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功能性连结,所以与设置分别独立的驱动机构时相比,能够更简单地使第一移动机构与第二移动协同动作。进而,由于无需设置分别独立的驱动机构,所以能够实现装置的静音化。
第八发明的摄像装置,在第七发明中,第二移动机构具有:将来自驱动机构的驱动变换为沿第二光轴的方向的驱动的变换机构;保持第二透镜组并与变换机构功能性连结,能够在沿第二光轴的方向上移动的第三移动体。
变换机构例如是将来自驱动机构的旋转驱动变换为沿第二光轴的方向的并行运动的机构等。
本发明的摄像装置具有变换机构,能够在沿第二光轴的方向上变换来自驱动机构的驱动。因此,能够通过相同的驱动机构驱动使第一透镜组在沿第一光轴的方向上移动的第一移动机构和使第二透镜组在沿不同于第一光轴的第二光轴的方向上移动的第二移动机构。因此,能够更简单地形成摄像装置。
第九发明的摄像装置,在第八发明中,第二移动机构还具有弹性地连结变换机构和第三移动体的弹性连结机构。弹性连结机构在第三移动***于沿第二光轴的可动范围的一端侧附近时,向一端侧弹性地按压第三移动体。
弹性连结机构向一端侧按压位于可动范围的一端侧附近的第三移动体。因此,能够防止位于一端侧附近的第三移动体向另一端侧移动,抑制第三移动体在沿第二光轴的方向上的晃动,能够高精度地进行第三移动体的定位。此外,由于能够抑制第三移动体的晃动,所以能够防止装置的结构要素受损。
第十发明的摄像装置,在第九发明中,弹性连结机构在第三移动***于沿第二光轴的可动范围的另一端侧附近时,向另一端侧弹性地按压第三移动体。
弹性连结机构将位于可动范围的一端侧附近的第三移动体向一端侧按压,并将位于可动范围的另一端侧附近的第三移动体向另一端侧按压。因此,防止位于一端侧附近的第三移动体向另一端侧移动,及防止位于另一端侧附近的第三移动体向一端侧移动。由此,能够抑制第三移动体在沿第二光轴的方向上的晃动,能够以更高精度进行第三移动体的定位。此外,由于能够抑制第三移动体的晃动,所以能够防止装置的结构要素受损。
第十一发明的摄像装置,在第九发明中,在第三移动***于一端侧时,第一透镜组在沿第一光轴的可动范围内位于相对于弯曲机构的最接近位置。
在本发明的摄像装置中,在第三移动***于一端侧时,从第一透镜组到摄像机构的光路长度变为最短,变焦透镜***位于广角侧。因此,在本发明的摄像装置中,能够高精度地进行变焦透镜***位于广角侧时的第三移动体的定位。此外,在摄像装置的不使用状态下第一透镜组位于相对于弯曲机构的最接近位置时,能够防止不使用状态的第三移动的晃动,在以不使用状态进行搬送时等,能够防止装置的结构要素受损。
第十二发明的摄影装置,在第九发明中,在第三移动***于一端侧时,第一透镜组在沿第一光轴的可动范围内位于相对于弯曲机构的最远离位置。
在本发明的摄像装置中,在第三移动***于一端侧时,从第一透镜组到摄像机构的光路长度变为最长,变焦透镜***位于望远侧。因此,在本发明的摄像装置中,能够高精度地进行变焦透镜***位于望远侧时的第三移动体的定位。
第十三发明的摄影装置,在第八发明中,还具有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配置在第三移动体和弯曲机构或者摄像机构中的任意之一之间,相对于弯曲机构或者摄像机构,沿第二光轴方向对第三移动体施力。
弹性部件沿第二光轴方向对第三移动体施力。因此,抑制第三移动体在沿第二光轴的方向上的晃动,能够高精度地进行第三移动体的定位。此外,由于能够抑制第三移动体的晃动,所以能够防止装置的机构要素受损。
第十四发明的摄像装置,在第一~第十三发明的任意一项中,具有引导机构,该引导机构相对于弯曲机构实质上被固定,且在沿第二光轴的方向上引导第二透镜组。
引导机构例如是用于引导第二透镜组的杆或槽等。
本发明的摄像装置中,第二透镜组被引导机构在沿第二光轴的方向上引导。引导机构相对于弯曲机构实质上被固定。在此,引导机构相对于弯曲机构实质上被固定例如是指引导机构直接固定在弯曲机构上、或者经由其他部件间接地固定在弯曲机构上。
在沿第二光轴的方向上引导第二透镜组的引导机构相对于弯曲机构实质上被固定。因此,能够高精度地进行第二透镜组相对于弯曲机构的定位。即,能够形成光学性能更高的变焦透镜***。
第十五发明的摄像装置,在第一~第十四发明的任意一项中,驱动机构的至少一部分夹着弯曲机构所具有的、使沿第一光轴入射的光束向沿第二光轴的方向弯曲的弯曲面而配置在与第二透镜组相反侧的空间中。
本发明的摄像装置中,将驱动机构的至少一部分例如驱动机构所具有的马达等夹着弯曲面而配置在与第二透镜组相反的一侧的空间中。由此,能够提高空间利用效率,使摄像装置小型化。
第十六发明的摄像装置,在第一~第十五发明的任意一项中,还具有曝光调整机构,该曝光调整机构能够与第二透镜组一体移动地配置在弯曲机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进行快门动作。在曝光调整机构的主体部上,形成有在沿与第一光轴和第二光轴正交的正交轴的方向上隔开并向弯曲机构侧突出的两个突出部。弯曲机构的一部分在曝光调整机构的主体部位于相对于弯曲机构的最接近位置时,嵌入两个突出部之间。
在本发明的摄像装置中,弯曲机构的一部分形成为,在曝光调整机构的主体部位于相对于弯曲机构的最接近位置时嵌入两个突出部之间,所以能够使摄像装置小型化。特别地,在摄像装置的尺寸中,能够减小曝光调整机构能够移动的沿第二光轴的方向的尺寸。
第十七发明的摄像装置,在第一~第十六发明的任意一项中,弯曲机构具有弯曲部件、第三透镜组、保持部件和开口部件。弯曲部件具有使沿第一光轴入射的光束向沿第二光轴的方向弯曲的弯曲面。第三透镜组由位于第二光轴上的至少一片透镜构成。保持部件保持反射部件和透镜。开口部件是设置有位于第二光轴上的开口的部件,以朝向弯曲部件侧支承第三透镜组的方式固定在保持部件上。
在此,弯曲部件例如是反射镜或棱镜等。
本发明的摄像装置中,开口部件在第二光轴上具有开口,利用开口的周边部防止不必要的光传播到摄像机构侧。进而,开口部件以朝向弯曲部件侧支承第三透镜组的方式固定在保持部件上。由此,无需设置用于固定第三透镜组的特别的部件,能够利用开口部件固定第三透镜组。由此,能够起到减少摄像装置的构成部件并降低成本的效果。
第十八发明的照相机,具有第一~第十七发明的任意一项的摄像装置、视觉辨认由摄像装置拍摄的图像的视觉辨认机构、控制摄像装置的控制机构和收纳摄像装置的盒体。
本发明的照相机,由于具有第一~第十六发明的任意一项的摄像装置,所以能够提供一种照相机,其起到与第一~第十六发明相同的效果,可同时实现高倍率的变焦透镜***和装置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数码相机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数码相机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概要地表示主体部的构成的透视图。
图4是摄像装置的组装立体图。
图5是表示光学***的构成的说明图(广角端)。
图6是表示光学***的机构的说明图(广角端)。
图7是表示光学***的机构的说明图(望远端)。
图8是表示光学***的机构的说明图(望远端)。
图9是摄像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一组框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基座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二组框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二组框单元的剖视图。
图14是杆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5是杆单元的组装立体图。
图16表示三组框单元和基座单元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17是说明三组移动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8是说明三组移动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图(广角端)。
图19是说明三组移动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图(广角侧)。
图20是说明三组移动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图(正常位置)。
图21是说明三组移动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图(望远侧)。
图22是说明三组移动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图(望远端)。
图23是三组框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24是四组框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25是主凸缘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26是说明透镜镜筒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27是说明二组框单元和三组框单元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28是说明二组框单元和三组框单元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29是说明二组框单元和三组框单元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30是表示作为变形例的数码相机的外观及结构的主视图及透视图。
图31是作为变形例的透镜镜筒的分解立体图。
图32是说明透镜镜筒的组装的分解立体图。
图33是说明透镜镜筒的组装的分解立体图。
图34是说明透镜镜筒的组装的分解立体图。
图35是说明透镜镜筒的组装的分解立体图。
图36是说明三组移动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图(广角侧)。
图37是说明三组移动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图(望远侧)。
附图标记说明
1…数码相机
2…摄像装置
11…外装部
18…图像显示部
31…透镜镜筒
32…CCD单元
41…一组框单元
42…二组框单元
G1…第一透镜组
G3…第三透镜组
A1…第一光轴
A2…第二光轴
具体实施方式
<1:关于概要>
使用图1~图30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数码相机中,光学***采用弯曲光学***,并且被拍摄体侧的透镜镜筒形成为能够多级地送出。由此,能够同时实现高倍率的变焦透镜***和装置小型化。
<2:关于数码相机>
使用图1~图3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
[2.1:数码相机的结构]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的外观的立体图。
数码相机1具有摄像装置2和主体部3。摄像装置2具有弯曲光学***,该弯曲光学***使沿第一光轴A1入射的光束向沿与第一光轴A1正交的第二光轴A2的方向弯曲而将其导入摄像元件。主体部3收纳摄像装置2并进行摄像装置2的控制等。
首先,在详细说明摄像装置2的结构之前,说明主体部3的结构。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如下地定义数码相机1的六面。
以数码相机1拍摄时朝向被拍摄体的面为前面,以其相反侧的面为背面。在以被拍摄体的铅直方向上下与用数码相机1拍摄的长方形的像(一般纵横尺寸比(长边与短边的比)为3∶2、4∶3、16∶9等)的短边方向上下一致的方式进行拍摄时,以朝向铅直方向上侧的面为上面,以其相反侧的面为底面。进而,在以被拍摄体的铅直方向上下与用数码相机1拍摄的长方形的像的短边方向上下一致的方式进行拍摄时,从被拍摄体看左侧的面为左侧面,其相反侧的面为右侧面。另外,以上的定义不用来限定数码相机1的使用姿态。
根据以上的定义,图1是表示前面、上面及左侧面的立体图。
另外,不仅数码相机1的六面,配置在数码相机1中的各结构部件的六面也同样地定义。即,配置在数码相机1中的状态的各结构部件的六面也使用所述定义。
此外,如图1所示,定义具有与第一光轴A1平行的Y轴和与第二光轴A2平行的X轴的三维正交坐标系(右手系)。根据该定义,沿第一光轴A1从背面侧朝向前面侧的方向为Y轴正方向,沿第二光轴A2从右侧面侧朝向左侧面侧的方向为X轴正方向,沿与第一光轴A1和第二光轴A2正交的正交轴而从底面侧朝向上面侧的方向为Z轴正方向。
以下,在各个附图中以该XYZ坐标系为基准而进行说明。即,各个附图中的X轴正方向、Y轴正方向、Z轴正方向分别表示相同的方向。
[2.2:主体部的结构]
使用图1、图2、图3(a)~(c)说明主体部3的结构。
图2是表示数码相机1的背面、上面及右侧面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a)~(c)是概要地表示主体部3的结构的透视图。图3(a)是表示配置在Y轴方向正侧(前面侧)的部件的结构的透视图,图3(b)是表示配置在Z轴方向负侧(底面侧)的部件的结构的立体图,图3(c)是表示配置在Y轴方向负侧(背面侧)的部件的透视图。
如图1~图3所示,主体部3包括:构成收纳摄像装置2的盒体的外装部11及把手部12、配置在外装部11的表面的闪光灯15、快门按钮16、操作转盘17及图像显示部18、配置在由外装部11及把手部12构成的盒体的内部的主电容器20、副基板21、电池22、主基板23及存储卡24等。
如图1所示,外装部11是第二光轴A2方向长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壳体,在X轴方向正侧,用于使摄像者在摄像时把持的把手部12配置为从外装部11向Y轴方向突出。由此,外装部11及把手部12形成为大致L字形的中空的盒体。后述的摄像装置2的固定框52(参照图9)的筒状部125(参照图10)的一部分从外装部11向Y轴方向正侧突出。此外,在外装部11的前面配置有闪光灯15。闪光灯15在被拍摄体较暗时等根据需要而闪光,照射被拍摄体而进行曝光的辅助。此外,在外装部11的上表面的把手部12侧配置快门按钮16及操作转盘17。快门按钮16在进行拍摄动作时向Z轴方向负侧被按下。操作转盘17进行摄像动作的设定等各种设定。
进而,如图2所示,在外装部11的背面上设置图像显示部18而作为使拍摄者等视觉辨认用摄像装置2拍摄的图像的视觉辨认机构。图像显示部18例如具有纵横尺寸比(长边与短边的比)为3∶2、4∶3、16∶9等的长方形的外形,其长边方向设定为与沿第二光轴A2的方向(X轴方向)大致平行。
另外,图1或图2是仅表示配置在外装部11的表面上的主要部件的图,也可设置进行了说明的部件之外的部件。
接着,使用图3说明主体部3的内部结构。
如图3(a)所示,在主体部3的内部的Y轴方向正侧,第二光轴A2方向(X轴方向正侧)长的摄像装置2以其长度方向沿外装部11的长度方向的方式配置。摄像装置2使保持朝向被拍摄体的第一透镜组G1的一组框单元41为X轴方向负侧而配置在主体部3上。由此,确保从第一透镜组G1到把手部12的X轴方向距离。
进而,在摄像装置2的Z轴方向正侧配置闪光灯15、主电容器20、副基板21。主电容器20通过来自后述的电池22的充电而向闪光灯15提供闪光能量。副基板21根据需要而对来自后述的电池22的电力进行变压、或进行闪光灯15的控制。此外,在把手部12的内部的Y轴方向正侧,作为使数码相机1动作的电源而配置电池22。
进而,如图3(b)及(c)所示,在摄像装置2的Y轴方向负侧配置主基板23。主基板23上安装有处理来自摄像装置2的图像信号的图像处理电路和用于控制摄像装置2的控制电路等。此外,在电池22的Y轴方向负侧配置存储卡24。存储卡24存储来自摄像装置2的图像信号。
另外,如图3(a)及(b)所示,摄像装置2形成为其Z轴方向宽度(Wz)比Y轴方向宽度(Wy)大。
<3:关于摄像装置>
[3.1:关于摄像装置的结构]
使用图4说明搭载在数码相机1中的摄像装置2的结构。
图4是摄像装置2的组装立体图。图4(a)是表示摄像装置2的前面、上面及左侧面的立体图。图4(b)是表示摄像装置2的前面、上面及右侧面的立体图。
摄像装置2包括:具有光学***35的透镜镜筒31、具有驱动透镜镜筒31的变焦马达36的马达单元32、具有作为接受通过了透镜镜筒31的光束的摄像机构的CCD37的CCD单元33。
透镜镜筒31,在结构上的特征在于具有多级伸缩式的透镜框,该透镜框能够在第一光轴A1方向上多级地送出且收缩,在光学上的特征在于具有构成弯曲光学***的光学***35。光学***35具有实现超过光学3倍变焦的高倍率变焦(例如6倍~12倍左右的光学变焦)的5组12片光学元件(透镜及棱镜)。通过这样的结构,透镜镜筒31将沿第一光轴A1入射的光束取入,并使沿第一光轴A1入射的光束向沿与第一光轴A1交叉的第二光轴A2的方向弯曲,进而,将向沿第二光轴A2的方向弯曲的光束导入CCD37。
马达单元32主要包括:例如DC马达等变焦马达36、将变焦马达36电连接在主基板23(参照图3)上的柔性印刷配线板(FPC)(未图示)、用于测量变焦马达36的马达转速而测量透镜镜筒31距透镜原点的位置从而设置的光敏元件(未图示)。变焦马达36驱动透镜镜筒31,并使光学***35在广角端和望远端之间移动。由此,透镜镜筒31所具有的光学***35作为使CCD37的光束的成像倍率变化的变焦透镜***而动作。光敏元件如下地动作。光敏元件是从马达机箱(齿轮箱)的外侧进入而设置的一对透过型光敏元件。光敏元件形成为外形コ字形,在对置的两端具有一对发光元件及受光元件。与变焦马达36连结的齿轮通过发光元件与受光元件之间,通过测量每单位时间内齿轮遮蔽该发光元件与受光元件之间的次数,即可非接触地测量变焦马达的转速。
CCD单元33主要包括:接受通过了透镜镜筒31的光束并将其变换为电信号的CCD37、用于将CCD37固定在透镜镜筒31上的CCD钣金38、将CCD37电连接在主基板23(参照图3)上的FPC(未图示)。
[3.2:关于光学***]
(3.2.1:关于光学***的结构)
在说明摄像装置2的详细结构之前,使用图5~图8说明具有透镜镜筒31所具有的光学***35的结构。
图5~图8表示透镜镜筒31所具有的光学***35的结构。图5~图6表示光学***35位于广角端时的光学***35的配置。图7~图8表示光学***35位于望远端时的光学***35的配置。图5和图7表示从与图4相同的视点看的光学***35的配置。图6和图8是图5和图7所示的光学***35的含有光轴的平面的剖视图。
如图5~图8所示,光学***35从被拍摄体侧顺次地包括第一透镜组G1、第二透镜组G2、曝光调整部件St(参照图6或者图8)、第三透镜组G3、第四透镜组G4、第五透镜组G5及IR过滤器F1(参照图6或者图8),从第一透镜组G1入射的光束通过各透镜组G1~G5及IR过滤器F1而导入CCD37。此外,各透镜组G1~G5通过改变各个透镜组之间的间隔而构成变焦透镜***。
第一透镜组G1是整体具有正放大率的透镜组,具有在第光轴A1上从被拍摄体侧顺次配置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
第一透镜L1是凸面朝向被拍摄体侧的凹弯月透镜。第二透镜L2是凸面朝向被拍摄体侧的平凸透镜。第三透镜L3是凸面朝向被拍摄体侧的凸弯月透镜。
第二透镜组G2是整体具有负放大率的透镜组,具有配置在第一光轴A1上的第四透镜L4、使沿第一光轴A1入射的光束向沿与第一光轴A1大致正交的第二光轴A2的方向弯曲的棱镜L5、配置在第二光轴A2上的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
第四透镜L4是凸面朝向被拍摄体侧的凹弯月透镜。棱镜L5具有将沿第一光轴A1入射的光束向沿与第一光轴A1大致正交的第二光轴A2的方向反射的反射面L5a(参照图6或者图8)。另外,在此,棱镜L5特别地使用内部反射棱镜,但也可采用能起到相同功能的表面反射棱镜、内部反射镜、表面反射镜的任意一种。第六透镜L6是两凹透镜。第七透镜L7是两凸透镜。
曝光调整部件St(参照图6或图8)配置在第二光轴A2上,是用于调整沿第一光轴A2入射到CCD37中的光的量的光圈或快门等部件。
第三透镜组G3是作为整体具有正的放大率的透镜组,具有第八透镜L8、第九透镜L9和第十透镜L10。
第八透镜L8是凸面朝向棱镜15侧的平凸透镜。第九透镜L9是两凸透镜。第十透镜是两凹透镜。
第四透镜组G4是焦点调节用的透镜组,具有配置在第二光轴A2上的第十一透镜L11。第十一透镜L11是凸面朝向棱镜L5侧的凸弯月透镜。
第五透镜组G5具有配置在第二光轴A2上的第十二透镜L12。第十二透镜L12是两凸透镜。
IR过滤器F1(参照图6或者图8)是将入射到CCD37中的红外区域的不可见光滤去的过滤器。另外,光学***35也可在IR过滤器F1的第二光轴A2方向(X轴方向正侧)上配置光学低通滤波器。光学低通滤波器是用于去除入射到CCD37中的光束的空间频率高的成分而消除伪色的过滤器。
另外,构成各透镜组G1~G5的透镜的结构不限定于所述情况,只要具有相同的光学效果则也能采用其他的透镜结构。
(3.2.2:关于光学***的动作)
参照图6和图8说明光学***35的动作。
如上所述,图6表示光学***35位于广角端时的各透镜组G1~G5的配置,图8表示光学***35位于望远端时的各透镜组G1~G5的配置。
第一透镜组G1能够在第一光轴A1方向上移动,在光学***35位于广角端时,位于可动范围中相对于第二透镜组G2的最接近位置(参照图6),在光学***35位于望远端时,位于可动范围中相对于第二透镜组G2的最远离位置(参照图8)。
第二透镜组G2如图6和图8所示,在光学***35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相对于CCD37相对静止。
第三透镜组G3能够与曝光调整部件St一起在第二光轴A2方向上移动,在光学***35位于广角端时,位于可动范围中相对于第二透镜组G2的最远离位置(参照图6),在光学***35位于望远端时,位于可动范围中相对于第二透镜组G2的最接近位置(参照图8)。
第四透镜组G4能够在第二光轴A2方向上移动。第四透镜组G4进行焦点调节动作并补正随着第一透镜组G1及第三透镜组G3的移动所产生的成像倍率的变化而产生的焦点调节状态的偏离。
第五透镜组G5及IR过滤器F1如图6和图8所示,在光学***35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相对于CCD37相对静止。
各透镜组G1~G5分别如上所述地动作。特别地,第一透镜组G1和第三透镜组G3分别连动移动,改变CCD37的成像倍率。
另外,在透镜镜筒31中,使多级伸缩式透镜框的收缩时的各透镜组G1~G5的配置与光学***35位于广角端时的各透镜组G1~G5的配置一致。
<4:关于透镜镜筒>
[4.1:关于透镜镜筒的结构]
使用图9说明摄像装置2的结构,主要说明透镜镜筒31的结构。
图9是从与图4(a)相同的视点看摄像装置2的分解立体图。
透镜镜筒31包括:保持第一透镜组G1的一组框单元41、固定有保持第二透镜组G2的二组框单元42的基座单元43、保持曝光调整部件St及第三透镜组G3的三组框单元44、保持第四透镜组G4的四组框单元45、保持第五透镜组G5的主凸缘单元46。
一组框单元41主要包括:配置在第一光轴A1上的第一透镜组G1、保持第一透镜组G1的一组框50、支承一组框50并使其能够在第一光轴A1方向(Y轴方向)上移动的驱动框51、支承驱动框51并使其能够在第一光轴A1方向(Y轴方向)上移动的固定框52、可沿Y轴方向旋转地配置在固定框52与基座单元43之间并向驱动框51传递马达单元32的驱动力的驱动齿轮53。
固定框52固定在保持第二透镜组G2的二组框单元42上。在该固定时,进行Z轴方向及X轴方向的定位以使第一透镜组G1的光轴和第二透镜组G2的第四透镜L4的光轴一致。
基座单元43主要包括:构成透镜镜筒31的盒体的基座55、与基座55一起构成盒体并覆盖基座55的前面侧的罩体56、固定在基座55上的二组框单元42、使收纳在由基座55及罩体56构成的盒体的内部的三组框单元44沿第二光轴A2方向(X轴方向)移动的三组移动机构57、检测三组框单元44的X轴方向位置的光敏传感器58。
在基座单元43的X轴方向负侧安装有旋转驱动驱动齿轮53的马达单元32。马达单元32的驱动力经由驱动齿轮53而传递到三组移动机构57。在基座单元43的X轴方向正侧固定有覆盖基座单元43的X轴方向正侧的主凸缘单元46。
三组框单元44包括:具有设置在第二光轴A2上并进行快门动作及光圈动作的曝光调整部件St的快门单元60、第三透镜组G3、保持第三透镜组G3并使其能够在Y轴方向及Z轴方向上移动的图像振摆补正机构61、支承快门单元60和图像振摆补正机构61的三组框62。
三组框62固定在基座单元43的三组移动机构57上,在X轴方向上被驱动。在该固定时,进行Y轴方向及Z轴方向的定位,以使第三透镜组G3位于可动范围的可动中心时的光轴与第二透镜组G2的第六透镜L6及第七透镜L7的光轴一致。进而,三组框62可滑动地与从后述的主凸缘单元46向X轴方向负侧延伸的三组引导杆70、71嵌合。由此,三组框单元44仅能够在X轴方向A2即第二光轴方向上移动。
四组框单元45主要包括第四透镜组G4、保持第四透镜组G4的四组框66、固定在四组框66上的传感器磁铁67及线圈68。
四组框66能够滑动地与从后述的主凸缘单元46向X轴方向负侧延伸的四组引导杆72、73嵌合。由此,四组框66在Y轴方向及Z轴方向上被定位以使第四透镜组G4的光轴和第二透镜组G2的第六透镜L6及第七透镜L7的光轴一致,并且仅能在X轴方向即第二光轴A2方向上移动。
主凸缘单元46主要包括:第五透镜组G5、保持第五透镜组G5的主凸缘75、固定在主凸缘75上并向X轴方向负侧延伸的三组引导杆70、71及四组引导杆72、73、经由缓冲橡胶80而从X轴方向正侧安装的IR过滤器F1、利用与线圈68的协同作用而使四组框单元45产生驱动的磁性部件76、检测传感器磁铁67的磁性并传感检测四组框单元45的X方向位置的MR传感器77。
主凸缘75固定在基座55的X轴方向正侧。在该固定时,在Y轴方向及Z轴方向上进行定位以使第五透镜组G5的光轴和第二透镜组G2的第六透镜L6及第七透镜L7的光轴一致。进而,在主凸缘单元46的X轴方向正侧固定CCD单元33。
以下,详细说明构成透镜镜筒31的各部分。
[4.2:关于一组框单元]
(4.2.1:关于一组框单元的结构)
使用图10说明一组框单元41的详细结构。
图10是一组框单元41的分解立体图。一组框单元41是通过多级伸缩式的盒体支承第一透镜组G1的单元。
如图10所示,一组框单元41包括第一透镜组G1、保持第一组透镜组的一组框50、安装在一组框50上的一组DR(设计环)54、支承一组框50并确保其可移动的驱动框51、支承驱动框51并确保其可移动的固定框52、将来自马达单元32(参照图9)的驱动传递到驱动框51的驱动齿轮53。
第一透镜组G1利用粘接或者热铆接而固定在一组框50的内周面101上。进而,在一组框50的内周面101上,在第一透镜组G1的Y轴方向正侧安装一组DR54。由此,防止不需要的光入射到第一透镜组G1中。此外,通过安装一组DR54,能够覆盖第一透镜组G1相对于一组框50的痕迹(粘接痕迹),确保外观品质。
一组框50具有筒状部102、凸缘部103、凸轮销104a~104c、延长部105a、105b、卡合部106a、106b。
筒状部102具有安装第一透镜组G1的环状的内周面101。凸缘部103在筒状部102的Y轴方向负侧的缘部上形成,具有比筒状部102直径大的外周面。凸轮销104a~104c在凸缘部103的外周面的周方向多个位置(例如三个位置:例如从Y轴方向正侧看3点、7点、11点的位置)上,分别在周方向上隔开规定角度(例如120度)而设置,向第一光轴A1的放射方向突起。延长部105a、105b是以凸缘部103的Y轴方向负侧的缘部的周方向两位置(例如从Y轴方向正侧看1点的位置和5点的位置)为中心以规定的周方向宽度(例如30度)而形成的、向Y轴方向负侧延伸的弧状部件。卡合部106a、106b在延长部105a、105b的各自的顶端形成为向第一光轴A1的放射方向延伸,在该放射方向顶端且X轴方向正侧的端部上,形成比其他部分周方向宽度窄的顶端部107a、107b。
驱动框51具有筒状部110、凸轮销111a~111c、内齿轮112。
凸轮销111a~111c在筒状部110的外侧面115的周方向多个位置(例如3个位置:例如从Y轴方向正侧看1点、5点、9点的位置)上分别在周方向上隔开规定角度(例如120度)而设置,向第一光轴A1的放射方向突起。内齿轮112在筒状部110的Y轴方向负侧的缘部的周方向一部分(例如从Y轴方向正侧看从1点的位置到5点的位置)上,使齿顶比外侧面115向第一光轴A1的放射方向突出,与筒状部110一体地形成。连结凸轮销111a~111c的顶端的假想圆的半径形成为比连结内齿轮112的齿顶的假想圆的半径大。
筒状部110及内齿轮112的环状的内侧面116具有比一组框50的凸缘部103的半径大的半径,并且具有比连结一组框50的凸轮销104a~104c的顶端的假想圆的半径小的半径。因此,一组框50通过使凸轮销104a~104c与形成在内侧面116上的凸轮槽118a~118c进行凸轮卡合,能够配置在驱动框51的内侧。
此外,在筒状部110的Y轴方向正侧的缘部上,形成向第一光轴A1的放射方向内侧延伸的环状的凸缘部122。凸缘部122的内侧面的半径形成为与一组框50的筒状部102的外周面的半径大致相同的大小。由此,能够防止不需要的光从一组框50和驱动框51的第一光轴A1的放射方向间隙进入透镜镜筒31的内部。
凸轮槽118a~118c在内侧面116的周方向上隔开规定角度(例如120度)而形成。各自的凸轮槽11 8a~118c具有在内侧面116的Y轴方向负侧的端部三个位置(例如3点、7点、11点的位置)开口且用于将凸轮销104a~104c导入凸轮槽118a~118c的导入端。此外,各个凸轮槽118a~118c具有从各个导入端向Y轴方向正侧延伸的导入槽119a~119c、与导入槽119a~119c连续而从Y轴方向正侧看朝向顺时针方向及Y轴方向正侧延伸的倾斜槽120a~120c。另外,在内侧面116的内齿轮112侧形成导入端的凸轮槽118a的导入槽119a,与其他的导入槽119b及119c相比,Y轴方向的长度长出内齿轮112的Y轴方向宽度的大小。
固定框52具有筒状部125、延长部126a、126b。筒状部125和延长部126a、126b的内侧面127上形成凸轮槽128a~128c和直进槽129a、129b。
在筒状部125的外侧面130的周方向规定位置(例如,从Y轴方向正侧看2点的位置)上,形成向第一光轴A1的放射方向突起的突起部140和从突起部140的Y轴方向负侧延伸并在第一光轴A1的放射方向上贯通筒状部125的贯通槽141。突起部140轴支承驱动齿轮53的驱动轴的Y轴方向正侧的端部。另外,驱动齿轮53的驱动轴的Y轴方向负侧的端部被后述的固定部145c轴支承。由此,驱动齿轮53的两端轴支承在固定框52上,以与固定框52的加工精度相同程度的精度沿Y轴方向配置。贯通槽141上沿Y轴方向配置驱动齿轮53。驱动齿轮53的齿顶进入筒状部125的内侧,与配置在固定框52内侧的驱动框51的内齿轮112啮合。
此外,在筒状部125的Y轴方向正侧的缘部上,形成向第一光轴A1的放射方向内侧延伸的环状的凸缘部142。凸缘部142的内侧面的半径形成为与驱动框51的筒状部110的外侧面115的半径大致相同的大小。由此,能够防止不需要的光从驱动框51和固定框52的第一光轴A1的放射方向间隙进入透镜镜筒31的内部。
在筒状部125的Y轴方向负侧的缘部上,在周方向的一部分上形成向第一光轴A1的放射方向外侧延伸的凸缘145。在凸缘145上形成固定部145a、145b。固定部145a定位在后述的二组框单元42的固定部164c上,并且被螺钉等固定。固定部145b被定位在与马达单元32一体形成的腕部上,并被螺钉等固定。
延长部126a、126b是在筒状部125的Y轴方向负侧的缘部的周方向两位置上以规定的周方向宽度形成的朝向Y轴方向负侧延伸的弧状部件。更详细而言,延长部126a、126b从Y轴方向正侧看在12点的位置和6点的位置具有各自的X轴方向正侧的端部,在周方向上具有规定的宽度而形成。在此,规定的宽度是在延长部126a、126b的内侧面127上足够分别形成后述的凸轮槽128a、128b的导入槽131a、131b和直进槽129a、129b的宽度。
在延长部126a的Y轴方向负侧的端部上,形成向第一光轴A1的放射方向外侧延伸的固定部145c。固定部145c轴支承驱动齿轮53的驱动轴的Y轴方向负侧的端部,收纳在后述的基座55的驱动轴收纳部175中。延长部126a和延长部126b的周方向中间部上形成有与延长部126a邻接并向第一光轴A1的放射方向外侧延伸的固定部145d。固定部145d相对于马达单元32的前面被定位,并被螺钉等固定。进而,形成与延长部126b的周方向邻接而向第一光轴A1的放射方向外侧延伸的固定部145e。固定部145e相对于后述的二组框单元42的固定部165被定位,并且被螺钉等固定。
筒状部125及延长部126a、126b的环状的内侧面127具有比连结驱动框51的内齿轮112的顶端的假想圆的半径大的半径,并且具有比连结驱动框51的凸轮销111a~111c的顶端的假想圆的半径小的半径。因此,驱动框51通过使凸轮销111a~111c与形成在内侧面127上的凸轮槽128a~128c进行凸轮卡合而能够配置在驱动框51的内侧。
凸轮槽128a~128c在内侧面127的周方向上隔着规定角度(例如,120度)而形成。各个凸轮槽128a~128c具有在内侧面127的Y轴方向负侧的端部三个位置(例如1点、5点、9点的位置)开口且用于将凸轮销111a~111c导入凸轮槽128a~128c的导入端。此外,各个凸轮槽128a~128c具有从各个导入端向Y轴方向正侧延伸的导入槽131a~131c和与导入槽131a~131c连续而从Y轴方向正侧看朝向逆时针方向及Y轴方向正侧延伸的倾斜槽132a~132c。另外,在延长部126a、126b的Y方向负侧的端部上分别形成导入端的凸轮槽128a、128b的导入槽131a、131b与其他的导入槽131c相比,Y轴方向长度长出延长部126a、126b的Y轴方向长度。
直进槽129a、129b与一组框50的顶端部107a、107b卡合,引导一组框50在第一光轴A1方向上的移动,并且使一组框50不能相对于固定框52相对转动。
(4.2.2:关于一组框单元的动作)
说明具有所述结构的一组框单元41的动作。
首先,在光学***35位于广角端时(参照图5或图6),一组框50在凸轮销104a~104c的各自与驱动框51的导入槽119a~119c的Y轴方向正侧的端部进行凸轮卡合的状态下配置在驱动框51的内侧。进而,驱动框51在凸轮销111a~111c的各自与固定框52的导入槽131a~131c的Y轴方向正侧的端部进行凸轮卡合的状态下配置在固定框52的内侧。此外,一组框50的顶端部107a、107b凸轮卡合在固定框52的直进槽129a、129b的Y轴方向负侧的端部附近。
此时,一组框50的筒状部102、驱动框51的筒状部110、固定框52的筒状部125的各自的Y轴方向正侧的端部使其Y轴方向位置大致一致,一组框单元41的各结构的配置状态与摄像装置2没使用时的一组框单元41的配置状态(收缩状态)为相同的状态。
接着,若驱动齿轮53利用马达单元32(参照图9)而从Y轴方向正侧看向顺时针方向被旋转驱动,则经由与驱动齿轮53啮合的内齿轮112,向驱动框51传递从Y轴方向正侧看向逆时针方向的驱动。在驱动框51与固定框52之间形成圆筒凸轮机构。因此,若驱动框51被旋转驱动,则驱动框51相对于固定框52绕第一光轴A1旋转,并且在沿第一光轴A1的方向上(Y轴方向正侧)移动。此外,在驱动框51与一组框50之间形成圆筒凸轮机构。进而,一组框50利用一组框50与固定框52的卡合而限制相对于固定框52绕第一光轴A1的相对旋转。因此,若驱动框51被旋转驱动,则一组框50相对于驱动框51在第一光轴A1方向(Y轴方向正侧)相对移动。
最后,在光学***35位于望远端时,一组框50在凸轮销104a~104c的各自与驱动框51的倾斜槽120a~120c的Y轴方向正侧的端部进行凸轮卡合的状态下将筒状部102的大部分送出到比驱动框51的筒状部110更靠Y轴方向正侧。进而,驱动框51在凸轮销111a~111c的各自与固定框52的倾斜槽132a~132c的Y轴方向正侧的端部进行凸轮卡合的状态下将筒状部110的大部分送出到比固定框52的筒状部125更靠Y轴方向正侧。即,在光学***35位于望远端时,与位于广角端时相比,第一透镜组G1在Y轴方向正侧上移动构成在一组框50和驱动框51之间的圆筒凸轮机构的上升量和构成在驱动框51与固定框52之间的圆筒凸轮机构的上升量的合计量。另外,该状态下,一组框50的顶端部107a、107b位于直进槽129a、129b的Y轴方向正侧的端部附近。即,第一透镜组G1与光学***35位于广角端时相比,在第一光轴A1方向上移动大致直进槽129a、129b的Y轴方向长度量。
此外,在所述一组框单元41从广角端向望远端移动时,一组框单元41的各部件不会进入固定框52的筒状部125的Y轴方向负侧且延长部126a、126b的X轴方向正侧,可确保空间。由此,后述的三组框单元44能够进入该空间。
[4.3:关于基座单元]
(4.3.1:关于基座单元的结构)
使用图11说明基座单元43的机构。
图11是基座单元43的分解立体图。基座单元43保持第二透镜组G2,第二透镜组G2使沿第一光轴A1入射的光束向沿与第一光轴A1正交的第二光轴A2的方向弯曲。此外,基座单元43具有用于使与第一透镜组G1一起构成变焦透镜***的第三透镜组G3(参照图5~图8)在第二光轴A2方向上移动的机构。
图11中,在使用图9说明了的基座单元43的结构中,示出了二组框单元42、从Y轴方向负侧支承二组框单元42并使其固定的基座55、配置在二组框单元42和基座55的Y轴方向中间并安装在基座55上的三组移动机构57。
以下,说明二组框单元42、基座55、三组移动机构57的各自的详细结构。
(4.3.2:关于二组框单元的结构)
参照图11~图13说明二组框单元42的结构。
图12是二组框单元42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含有第一光轴A1及第二光轴A2的平面的二组框单元42的剖视图。
如图12所示,二组框单元42具有第二透镜组G2、保持第二透镜组G2的二组框150、支承二组框150并安装在基座55上的支承部151。
第二透镜组G2的详细结构已使用图5~图8进行了说明,所以在此省略。
二组框150主要包括:保持第四透镜L4的第四透镜保持框155、保持棱镜L5的棱镜保持框156、保持第六透镜L6的第六透镜保持框157和保持第七透镜L7的第七透镜保持框158。
第四透镜保持框155具有环状的内周面155a,该环状的内周面155a具有与第四透镜L4的半径大致一致的半径,且在Y轴方向上延伸。第四透镜L4配置为嵌合在内周面155a上,利用粘接等被固定。此外,在内周面155a的Y轴方向负侧的端部的内周侧上,形成与Y轴正交并朝向Y轴方向正侧支承第四透镜L4的支承面155b(参照图13)。第四透镜L4配置为Y轴方向负侧的面与该支承面155b抵接,且在Y轴方向(第一光轴A1方向)被定位。
棱镜保持框156是内部收纳有棱镜L5并且在第一光轴A1方向及第二光轴A2方向开口的盒体,与第四透镜保持框155的Y轴方向负侧一体地形成。在棱镜保持框156的内部,形成与棱镜L5的反射面L5a(参照图13)对置配置并朝向X轴方向正侧下倾45度的倾斜面156a(参照图13)和从倾斜面156a的Z轴方向两端正交于Z轴而延伸并分别与棱镜L5的上面L5b和底面L5c对置配置的对置面156b及156c。在棱镜保持框156的内部,在由倾斜面156a、对置面156b、156c形成的空间中,收纳并利用粘接等固定棱镜L5。
第六透镜保持框157在棱镜保持框156的X轴方向正侧与棱镜保持框156一体地形成。第六透镜保持框157具有环状的内周面157a,该环状的内周面157a具有与第六透镜L6的半径大致一致的半径,并在X轴方向上延伸。第六透镜L6嵌合配置在内周面157a中,利用粘接等被固定。此外,在内周面157a的X轴方向负侧具有棱镜L5的出射面L5d(参照图13),第六透镜L6配置为X轴方向负侧的面与出射面L5d抵接,在X轴方向(第二光轴A2方向)被定位。
第七透镜保持框158在第六透镜保持框157的X轴方向正侧与第六透镜保持框157一体地形成。第七透镜保持框158具有构成以第七透镜L7为内接圆的假想正三棱柱的各自的侧面的一部分的斜面158a和绕第二光轴A2平滑地连接各个斜面的弧状面158b。第七透镜L7使外周面与各个斜面158a抵接而配置,并利用粘接而被固定。此外,第六透镜L6的X轴方向正侧的面位于第七透镜L7的X轴方向负侧(参照图13),第七透镜L7配置为X轴方向负侧的面与第六透镜L6的X轴方向正侧的面抵接,在X轴方向(第二光轴A2方向)上被定位。
在第七透镜保持框158的X轴方向正侧的端面上,利用螺钉等固定作为中心部具有开口的板状部件的开口部件159。开口部件159是用于将沿第二光轴A2从二组框单元42射出的光中朝向不需要方向的不需要光遮蔽的部件。开口部件159在大致中心部具有圆形的开口,以其开口的中心与第二光轴A2一致的方式安装在第七透镜保持框158上(参照图13)。进而,开口部件159在其开口的开口缘朝向X轴方向负侧支承第七透镜L7。
支承部151主要包括从二组框150的X轴方向中间位置朝向Z轴方向正侧形成并具有朝向X轴方向正侧的面的第一部件163、在第一部件163的顶端部向X轴方向正侧延伸的第二部件164、形成在二组框150的Z轴方向负侧并具有朝向X轴方向正侧的面的第三部件165、形成在X轴方向负侧的端部的固定部168a、168b。
第一部件163在朝向X轴方向正侧的面上具有用于嵌合固定四组引导杆73(参照图9)的孔部163a。
第二部件164在朝向X轴方向正侧的面的与孔部163a大致相同的Y轴方向位置上具有用于嵌合固定三组引导杆71(参照图9)的孔部164a。此外,第二部件164在Z轴方向正侧的端部上,形成用于将二组框单元42固定在基座55上的固定部164b,并且形成用于将一组框单元41固定在二组框单元42上的固定部164c。固定部164b相对于形成在基座55上的固定部171a被定位,并被螺钉等固定。固定部164c相对于形成在一组框单元41的固定框52上的固定部145a被定位,并被螺钉等固定。
如上所述,第一部件163从二组框150的X轴方向中间位置朝向Z轴方向正侧形成,第二部件在第一部件163的顶端部朝向X轴方向正侧形成。因此,二组框150的Z轴方向正侧的面与第二部件的Z轴方向负侧的面之间的、比二组框150的X轴方向正侧的端面还靠X轴方向负侧处,确保了凹部空间166。后述的快门单元60的向X轴方向负侧突出的光圈用促动器202能够进入该凹部空间166中。对此,使用图27~图29在后面进行描述。
第三部件165从二组框150的Y周方向负侧的端部附近向Z轴方向负侧形成,在朝向X轴方向正侧的面上,从Z轴方向正侧顺次具有用于嵌合固定四组引导杆72的孔部165a(参照图11)和用于嵌合固定三组引导杆70的孔部165b。此外,第三部件165在Z轴方向负侧的端部上,形成用于将二组框单元42固定在基座55上的固定部165c,并且形成用于将一组框单元41固定在二组框单元42上的固定部165d。固定部165c相对于形成在基座55上的固定部171b被定位,并被螺钉等固定。固定部165d相对于形成在一组框单元41的固定框52上的固定部145e被定位,并被螺钉等固定。
如上所述,第三部件165从二组框150的Y轴方向负侧的端部附近向Z轴方向负侧形成。因此,在第三部件165的Y轴方向正侧上,确保了与二组框150的Z轴方向负侧邻接的凹部空间167。后述的快门单元60的向X轴方向负侧突出的快门用促动器203能够进入该凹部空间167中。对此,使用图27~图29在后面进行描述。
固定部168a相对于设置在马达单元32的背面侧的固定部被定位并被固定。
固定部168b相对于形成在基座55上的固定部171c被定位,并被螺钉等固定。
(4.3.3:关于基座的结构)
使用图11说明基座55的结构。
基座55主要包括构成透镜镜筒31的背面的背面170和从背面170向Y轴方向正侧延伸的侧面171。
在背面170上,形成用于轴支承后述的三组移动机构57的内齿轮180的中心孔180a的轴承部172、用于引导后述的三组移动机构57的杆单元182在X轴方向的并行移动的引导销173a、173b、限制杆单元182在X轴方向的移动的限制部174、收纳驱动齿轮53的驱动轴收纳部175。
轴承部172是向Y轴方向正侧突起的圆筒状的凸部,能够***内齿轮180的旋转中心上设置的中心孔180a中,可支承内齿轮180并确保其旋转。
引导销173a、173b是在X轴方向及Z轴方向上分别具有规定间隔而形成的向Y轴方向正侧突起的部件,分别***沿杆单元182的长度方向形成的引导槽183a、183b内,并引导感单元182在X轴方向的移动。
限制部174是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有底的长槽,在其X轴方向两端上,形成从限制部174的槽底向Y轴方向正侧立起的端部174a、174b。
驱动轴收纳部175收纳一组框单元41的驱动齿轮53及轴支承驱动齿轮53的固定部145c。
在侧面171上形成用于将二组框单元42固定在基座55上的固定部171a~171c。固定部171a、171b、171c分别相对于二组框单元42的固定部164b、165c、168b被定位,并被螺钉等固定。
(4.3.4:关于三组移动机构的结构)
使用图11说明三组移动机构57的结构。三组移动机构57接受来自马达单元32(参照图9)的驱动而被驱动,用于使三组框单元44在沿第二光轴A2的方向上移动。
三组移动机构57主要包括:用于将从马达单元32经由驱动齿轮53传递的旋转驱动转换到沿第二光轴A2的方向的驱动的内齿轮180、能够与三组框单元44一体地在沿第二光轴A2的方向上并行运动的杆单元182、与内齿轮180和杆单元182功能性连结的内齿轮销181。
内齿轮180是齿在外周形成为圆弧状以与驱动齿轮53啮合的板状部件,在规定的旋转角度范围内旋转运动。内齿轮180在旋转中心具有中心孔180a,通过使基座55的轴承部172与中心孔180a嵌合而安装在基座55上。
内齿轮销181是具有规定的Y轴方向长度的圆柱状部件,Y轴方向负侧的端部利用铆接等固定在内齿轮180上。
杆单元182通过与内齿轮销181卡合而与内齿轮180功能性连结,与内齿轮180一起构成滑块曲柄机构。
使用图14说明杆单元182的结构。图14是杆单元182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4所示,杆单元182主要包括杆183、固定在杆183上的压接弹簧186、用于将压接弹簧186固定在杆183上的弹簧销187、限制压接弹簧186的压接动作的压接弹簧限制销185。利用压接弹簧186、弹簧销187、压接弹簧限制销185,构成弹性地连结内齿轮180与杆单元182的弹性连结机构。
杆183是在X轴方向较长的板状部件。在杆183上,形成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两个引导槽183a、183b、形成在引导槽183b的X轴方向正侧的贯通孔183c、和形成在引导槽183a、183b的X轴方向负侧的卡合孔183d。
引导槽183a、183b中,如图11说明的那样,分别插通形成在基座55上的引导销173a、173b。引导槽183a和引导槽183b在Z轴方向上离开与引导销173a与引导销173b的Z轴方向距离相同的距离。由此,杆183的运动被限制为仅在X轴方向上的并行运动。
在贯通孔183c中,后述的三组框单元44的突起部65从Y轴方向正侧被***。突起部65被***,直到其顶端向杆183的Y轴方向负侧突出。
内齿轮销181从Y轴方向负侧***卡合孔183d中。卡合孔183d包括:沿Z轴方向延伸并具有比内齿轮销181的直径大的X轴方向宽度的第一卡合孔183c;与第一卡合孔183c的Z轴方向正侧连续地形成的与第一卡合孔183e相比X轴方向宽度大的第二卡合孔183f。
压接弹簧186是由线圈186a和从线圈186a延伸的两个腕部186b、186c构成的扭转螺旋弹簧等。压接弹簧186形成为,在卷入线圈186a而弹性变形时,各个腕部186b、186c能够在相互对向的方向上支承载荷。
弹簧销187是插通到压接弹簧186的线圈186a中,且一端与形成在杆183上的孔嵌合固定的部件,将压接弹簧186固定在杆183上。弹簧销187配设在第一卡合孔183e的Z轴方向负侧。
压接弹簧限制销185是用于将压接弹簧186维持在规定的弹性变形状态的部件,配置在腕部186b与腕部186c之间,从各个腕部186b、186c向朝向另一方的腕部186c、186b的方向承受压接力。压接弹簧限制销185配置在第一卡合孔183e的Z轴方向负侧。此外,压接弹簧限制销185的与压接弹簧186的抵接面的X轴方向宽度比第一卡合孔183e的X轴方向宽度宽。
使用图15说明三组移动机构57的组装状态。图15是主要表示杆单元182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15所示,在杆单元182上,压接弹簧186被弹簧销187固定在杆183上。压接弹簧186在弹性变形的状态下夹着压接弹簧限制销185固定在各个腕部186b、186c之间。在该安装状态下,位于X轴方向正侧的腕部186b与压接弹簧限制销185的X轴方向正侧的面抵接,对压接弹簧限制销185作用朝向X轴负侧的方向的压接力。另一方面,位于X轴方向负侧的腕部186c与压接弹簧限制销185的X轴方向负侧的面抵接,对压接弹簧限制销185作用朝向X轴正侧的方向的压接力。
杆单元182的卡合孔183d上,在压接弹簧186的腕部186b与腕部186c的X轴方向中间,固定在内齿轮180(参照图11)上的内齿轮销181从Y轴方向负侧被***。由此,若内齿轮180被旋转驱动而内齿轮销181的X轴方向位置发生变化,则杆183使卡合孔183d的孔缘在内齿轮销181的外周滑动,并在X轴方向被驱动。
基座55(参照图11)上形成的引导销173a、173b分别从Y轴方向负侧***通在杆183的在X轴方向延伸的引导槽183a、183b中。由此,受到了驱动的杆183在X轴方向上并行运动。
杆183的贯通孔183c配置为与形成在基座55上的限制部174的Y轴方向正侧对置。在贯通孔183c上,后述的三组框单元44的突起部65从Y轴方向正侧被***。突起部65的顶端向杆183的Y轴方向负侧突出,进而进入限制部174。
图16表示三组框单元44的突起部65、杆183和限制部174的卡合状态。如图所示,形成在三组框单元44的三组框62上的向Y轴方向负侧突起的突起部65***到形成在杆183上的贯通孔183上,进而,其顶端进入基座55的限制部174中。
由此,杆183在X轴方向正侧,能够移动到突起部65与端部174a抵接的位置,在X轴方向负侧,能够移动到突起部65与端部174b抵接的位置(参照图11或者图15)。
(4.3.5:关于基座单元的动作)
使用图17~图22说明基座单元43的动作,特别是三组移动机构57的动作。
使用图17说明三组移动机构57的动作中弹性连结内齿轮180(参照图11)和杆183的弹性连结机构的动作。图17表示内齿轮销181***卡合孔183d中的状态。
卡合孔183d的第一卡合孔183e的X轴方向宽度W1比内齿轮销181的直径d大。进而,压接弹簧限制销185的与压接弹簧186的抵接面的X轴方向宽度W2比第一卡合孔183e的X轴方向宽度W1大。因此,在内齿轮销181***第一卡合孔183e中的状态下,压接弹簧186的腕部186b、186c与压接弹簧限制销185的X轴方向两端的抵接面抵接。由此,在内齿轮销181位于第一卡合孔183e时,压接弹簧186的压接力不作用在内齿轮销181上。
另一方面,若内齿轮销181沿卡合孔183d的缘部向比第一卡合孔183e在X轴方向宽度宽的第二卡合孔183f移动,则内齿轮销181与第二卡合孔183f的缘部抵接,并且与压接弹簧186的腕部186b或者腕部186c抵接。由此,在内齿轮销181位于第二卡合孔183f时,压接弹簧186的压接力作用在内齿轮销181上。
更具体地说,在内齿轮销181位于第二卡合孔183f的X轴方向正侧时,X轴方向正侧的腕部186b在内齿轮销181的作用下向X轴方向正侧弹性变形,腕部186b从压接弹簧限制销185的X轴方向正侧的抵接面离开。因此,压接弹簧186的压接力从X轴方向负侧的腕部186c作用在压接弹簧限制销185的X轴方向负侧的抵接面上。其结果,杆183经由压接弹簧限制销1 85而承受朝向X轴方向正侧的按压力。
另一方面,在内齿轮销181位于第二卡合孔183f的X轴方向负侧时,X轴方向负侧的腕部186c在内齿轮销181的作用下向X轴方向负侧弹性变形,腕部186c从压接弹簧限制销185的X轴方向负侧的抵接面离开。因此,压接弹簧186的压接力从X轴方向正侧的腕部186b作用在压接弹簧限制销185的X轴方向正侧的抵接面上。其结果,杆183经由压接弹簧限制销185而承受朝向X轴方向负侧的按压力。
使用图18~图22说明由所述弹性连结机构连结的内齿轮180和杆183的动作。
图18表示光学***35位于广角端时的内齿轮180的旋转角度和与其对应的弹性连结机构的动作及杆183的动作。图19~图21表示光学***35从广角端向望远端移动时的内齿轮180的旋转角度和与其对应的弹性连结机构的动作及杆183的动作。特别地,图20表示光学***35位于广角端与望远端的中间位置即正常位置时的内齿轮180的旋转角度和与其对应的弹性连结机构的动作及杆183的动作。图22表示光学***位于望远端时的内齿轮180的旋转角度和与其对应的弹性连结机构的动作及杆183的动作。
图18中,内齿轮180从Y轴方向正侧看位于顺时针方向的端部。此时,固定在内齿轮180上的内齿轮销181位于在X轴方向的可动范围中正侧的端部,并且与杆183的第二卡合孔183f的X轴方向正侧卡合。如图17说明的那样,在内齿轮销181位于第二卡合孔183f的X轴方向正侧时,压接弹簧186将杆183向X轴方向正侧按压。另一方面,***杆183中并与基座55的限制部174卡合的三组框单元44的突起部65与限制部174的X轴方向正侧的端部174a抵接,限制向X轴方向正侧的移动。由此,在光学***35位于广角端时,杆183向X轴方向正侧的移动被限制,并且向X轴方向正侧被按压而被可靠地固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光学***35位于广角端的状态与摄像装置2为不使用时的光学***35的配置状态(收缩状态)为相同状态。因此,在不使用摄像装置2时,能够可靠地固定杆183。
在图19~图21中,内齿轮180从Y轴方向正侧看从顺时针方向的端部向逆时针方向被旋转驱动。图19表示内齿轮180从Y轴方向正侧看位于顺时针方向的端部附近的情况。图20表示内齿轮180位于可动范围的中间位置的情况。图21表示内齿轮180从Y轴方向正侧看位于逆时针方向的端部附近的情况。
此时,固定在内齿轮180上的内齿轮销181与杆183的第一卡合孔183e卡合,同时向X轴方向负侧移动。如图17所说明的那样,在内齿轮销181位于第一卡合孔183e时,压接弹簧186的压接力不作用在内齿轮销181上。此时,内齿轮180使内齿轮销181与杆183的第一卡合孔183e卡合,同时向逆时针方向旋转运动,由此使杆183向X轴方向负侧驱动。杆183使引导槽183a、183b与形成在基座55上的引导销173a、173b卡合,同时被驱动,所以朝向X轴方向负侧并行运动。在杆183上嵌合三组框单元44的突起部65。因此,三组框单元44随着杆183的移动向X轴方向负侧移动。
图22中,内齿轮180从Y轴方向正侧看位于逆时针方向的端部。此时,固定在内齿轮180上的内齿轮销181位于X轴方向可动范围中负侧的端部上,并且与杆183的第二卡合孔183f的X轴方向负侧卡合。如图17说明的那样,在内齿轮销181位于第二卡合孔183f的X轴方向负侧时,压接弹簧186向X轴方向负侧按压杆183。另一方面,***杆183中并与基座55的限制部174卡合的三组框单元44的突起部65与限制部174的X轴方向负侧的端部174b抵接,向X轴方向负侧的移动受到限制。由此,光学***35位于望远位置时,杆183被限制向X轴方向负侧的移动,并且被向X轴方向负侧按压而被可靠地固定。
[4.4.3:关于三组框单元]
使用图23说明三组框单元44的详细结构。
图23是三组框单元44的分解立体图。三组框单元44主要包括:具有设置在第二光轴A2上并进行快门动作及光圈动作的曝光调整部件St的快门单元60、第三透镜组G3、保持第三透镜组G3并确保其能够在Y轴方向及Z轴方向移动的图像振摆补正机构61、支承快门单元60与图像振摆补正机构61的三组框62。
第三透镜组G3的详细结构由于已使用图5~图8进行了说明,所以在此省略。
快门单元60主要包括:具有设置在第二光轴A2上并用于控制CCD37(参照图9)的曝光量及曝光时间的光圈或快门即曝光调整部件St的主体部201、在主体部201的Z轴方向正侧朝向X轴方向负侧突出地具备的光圈用促动器202、在主体部201的Z轴方向负侧朝向X轴方向负侧突出而具备的快门用促动器203。光圈用促动器202和快门用促动器203夹着第二光轴A2在Z轴方向上隔开设置。快门单元60夹着后述的图像振摆补正机构61固定在三组框62上。
图像振摆补正机构61主要包括:保持第三透镜组G3并能够相对于三组框62在Z轴方向(升降方向)及Y轴方向(摆动方向)移动的升降移动框205;安装在升降移动框205的X轴方向正侧的电气基板206;从电气基板206的X轴方向正侧安装到升降移动框205上的帽207;保持升降移动框205并确保其能够在Z轴方向上移动,并且能够相对于三组框62在Y轴方向上移动的摆动移动框208。
升降移动框205在中心部形成有保持第三透镜组G3的筒部205c,在Y轴方向正侧具有轴承205a,在Y轴方向负侧具有止转件205b。在轴承205a中***与Z轴方向平行的升降轴205c。升降轴205c的两端被后述的摆动移动框208的固定部208a支承。止转件205b能够在Z轴方向上移动地与后述的摆动移动框208的卡合部208b卡合。由此,升降移动框205能够相对于摆动移动框208而在沿升降轴205c的方向上滑动。
在电气基板206上,设置在Z轴方向驱动第三透镜组G3的线圈206a、在Y轴方向驱动第三透镜组G3的线圈206b、检测第三透镜组G3的Z轴方向位置的霍尔元件206c、检测第三透镜组G3的Y轴方向位置的霍尔元件206d。另外,线圈206a、206b例如作为层叠线圈而与电气基板206一体地构成。FPC206e安装在电气基板206上,并在线圈206a、206b、霍尔元件206c、206d与主基板23(参照图3)之间进行信号的传递。
帽207安装在第三透镜组G3的X轴方向正侧,抑制反射光斑或双重图像等的发生。帽207安装为夹着电气基板206而覆盖升降移动框205的筒部205c。
摆动移动框208是中心部具有***保持第三透镜组G3的筒部205c及帽207的开口的部件,在Y轴方向正侧形成有支承升降轴205c的两端的固定部208a,在Y轴方向负侧形成有与升降移动框205的止转件205b卡合的卡合部208b。由此,摆动移动框208支承升降移动框205并确保其在Z轴方向上可滑动。此外,在摆动移动框208的X轴方向正侧的面上,在Z轴方向正侧形成有轴承208c,在Z轴方向负侧形成有止转件208d。在轴承208c中***与Y轴方向平行的摆动轴208e。摆动轴208e的两端被后述的三组框62的固定部62a支承。止转件208d能够在Y轴方向上移动地与后述的三组框62的卡合部62b卡合。由此,摆动移动框208相对于三组框62能够在沿摆动轴208e的方向上滑动。
三组框62是相对于摆动移动框208配置在X轴方向正侧的部件,在X轴方向负侧的面上,在Z轴方向正侧形成有支承摆动轴208e的两端的固定部62a,在Z轴方向负侧形成有与摆动移动框208的止转件208d卡合的卡合部62b。由此,三组框62支承摆动移动框208并确保其能够在Y轴方向上移动。
在三组框62的Z轴方向负侧的嵌合部62g上压入固定轭部62d。轭部62d是正交于Y轴的截面为コ字形的部件,在内侧固定在Z轴方向上被两极磁化的磁铁62c。轭部62d以电气基板206的线圈206a与磁铁62c在X轴方向上对置的方式被固定。由此,构成升降方向的电磁促动器。此外,在三组框62的Y轴方向负侧的嵌合部62h上压入固定轭部62f。轭部62f是正交于Z轴的截面为コ字形的部件,在内侧固定在Y轴方向上被三极磁化的磁铁62e。轭部62f以电气基板206的线圈206b与磁铁62e在X轴方向上对置的方式被固定。由此,构成摆动方向的电磁促动器。
利用以上的结构,若电流流向电气基板206的线圈206a,则利用磁铁62c与轭部62d,产生沿升降方向(Z轴方向)的电磁力。同样地,若电流流向电气基板206的线圈206b中,则利用磁铁62e与轭部62f,产生沿摆动方向(Y轴方向)的电磁力。
如上所述,在图像振摆补正机构61中,能够在与第二光轴A2正交的两个方向(Y轴方向及Z轴方向)上驱动第三透镜组G3并进行图像振摆补正。
在三组框62的Y轴方向负侧上,形成向Y轴方向负侧突起的突起部65。突起部65与杆183(参照图14)的贯通孔183c卡合。由此,三组框62从杆单元182在X轴方向受到驱动。
此外,在三组框62上,在Y轴方向正侧且Z轴方向正侧的角部、Y轴方向负侧且Z轴方向负侧的角部分别形成轴承部62i、轴承部62j。在轴承部62i中,***从主凸缘单元46(参照图9)沿X轴方向延伸的三组引导杆71。在轴承部62j中,***从主凸缘单元46(参照图9)沿X轴方向延伸的三组引导杆70。由此,三组框62沿三组引导杆70、71而能够在X轴方向上移动。
进而,在三组框62上,如上所述,固定图像振摆补正机构61,并且进而从其X轴方向负侧安装快门单元60。
由上所述,三组框单元44一体承受从杆单元182在X轴方向的驱动,并且被三组引导杆70、71沿X轴方向引导,在沿X轴方向即第二光轴A2的方向上移动。
[4.5:关于四组框单元]
使用图24详细说明四组框单元45的详细结构。
图24是四组框单元45的分解立体图。四组框单元45保持第四透镜组G4,并沿第二光轴A2移动而进行焦点调节动作,并且补正随着第一透镜组G1及第三透镜组G3的移动所产生的成像倍率的变化而产生的焦点调节状态的偏离。
四组框单元45主要包括第四透镜组G4、保持第四透镜组G4的四组框66、固定在四组框66上的传感器磁铁67及线圈68。
第四透镜组G4的详细结构已使用图5~图8进行了说明,所以在此省略。
四组框66具有保持第四透镜组G4的开口66a。第四透镜组G4利用粘接或者铆接而被固定在该开口66a上。
四组框66上,在Y轴方向正侧且Z轴方向正侧的角部、Y轴方向负侧且Z轴方向负侧的角部分别形成轴承部66b、轴承部66c。轴承部66b是在X轴方向较长的筒状的轴承,***从主凸缘单元46(参照图9)沿X轴方向延伸的四组引导杆73。在轴承部66c中***从主凸缘单元46(参照图9)沿X轴方向延伸的四组引导杆72。由此,四组框66沿四组引导杆73、72而能够在X轴方向上移动。
在四组框66上,在筒状轴承部66b上以沿长度方向的方式固定有传感器磁铁67。传感器磁铁67在X轴方向上被多极磁化。传感器磁铁67与主凸缘单元46的MR传感器77(参照图9)在Y轴方向上对置配置。由此,若传感器磁铁67与四组框66一起在X轴方向上移动,则MR传感器77检测其周边的磁场的变化。由此,检测四组框单元45的位置。
此外,在四组框66的X轴方向正侧上粘接固定线圈68。在线圈68上连接FPC68a。FPC68a电连接线圈68和主基板23(参照图3)。
线圈68被固定在后述的主凸缘单元46上的垂直于Z轴的截面为コ字形的主轭部76a的一部分贯通。主轭部76a的其他部分上固定有磁铁76b。此外,主轭部76a的X轴方向负侧的开放端在贯通了线圈68的状态下被侧轭部76c封闭。利用以上的由主轭部76a、磁铁76b及侧轭部76c构成的磁性部件76和线圈68,构成音圈型的线性马达。由此,若电流在线圈68中流动,则在线圈68中产生X轴方向的驱动力,线圈68及固定线圈68的四组框单元45在X轴方向上被驱动。
由上所述,四组框单元45在音圈型的线性马达的作用下受到在X轴方向的驱动,并且被四组引导杆73、72在X轴方向上引导,在沿X轴方向即第二光轴A2的方向上移动。
另外,在此,表示了使用线性马达而驱动四组框单元45的情况,但四组框单元45也可被其他的马达例如步进马达等驱动。
[4.6:关于主凸缘单元]
使用图25说明主凸缘单元46的详细结构。
图25是主凸缘单元46的分解立体图。主凸缘单元46是与基座单元43一起构成透镜镜筒31的盒体的部件,在基座55的X轴方向上被螺钉等固定。
主凸缘单元46上,固定与四组框单元45的线圈68一起构成磁路的磁性部件76。具体而言,将构成磁性部件76的主轭部76a的压入用突起76d压入固定在主凸缘单元46的嵌合部(未图示)上,由此固定磁性部件76。在主轭部76a的Y轴方向负侧的内侧面上,利用粘接等固定磁铁76b。进而,主轭部76a贯通四组框单元45的线圈68,在线圈68被贯通的状态下,在主轭部76a的X轴方向负侧的开放端上固定侧轭部76c。
在主凸缘单元46的Y轴方向正侧的面上,形成用于安装MR传感器77(参照图9)的嵌合部75f。嵌合部75f的一部分具有与主凸缘单元46的内侧贯通的贯通部75g。MR传感器77固定在该嵌合部75f上,并且经由贯通部75g而与位于主凸缘单元46的内侧的四组框单元45的传感器磁铁67(参照图24)在Y轴方向上对置。在MR传感器77上连接未图示的FPC,经由FPC而与主基板23(参照图3)电连接。
主凸缘单元46的Y轴方向正侧且Z轴方向正侧的角部上,形成与Z轴方向邻接的筒状的引导杆支承部75b、75c。位于Z轴方向正侧的引导杆支承部75b支承三组引导杆71的X轴方向正侧的端部。位于Z轴方向负侧的引导杆支承部75c支承四组引导杆73的X轴方向正侧的端部。此外,在主凸缘单元46的Y轴方向负侧且Z轴方向负侧的角部上,形成与Z轴方向邻接的筒状的引导杆支承部75d、75e。位于Z轴方向正侧的引导杆支承部75d支承四组引导杆72的X轴方向正侧的端部。位于Z轴方向负侧的引导杆支承部75e支承三组引导杆70的X轴方向正侧的端部。此外,各个引导杆70~73的X轴方向负侧的端部固定在二组框单元42上。
[4.7:透镜镜筒的动作]
使用图26说明透镜镜筒31的各部的动作。图26是透镜镜筒31的含有第一光轴A1及第二光轴A2的平面的剖视图。图26中,为了说明的方便,也表示了没有位于含有第一光轴A1及第二光轴A2的平面的部件。此外,为了说明的方便,主要表示了说明所需要的结构。图26(a)表示光学***35位于广角侧的情况,图26(b)表示光学***35位于广角端与望远端的中间位置即正常位置的情况,图26(c)表示光学***35位于望远端的情况。
以下,说明光学***35从广角侧向望远侧变焦时的各部的动作。
首先,若马达单元32动作,则驱动齿轮53被驱动。驱动齿轮53与一组框单元41的驱动框51和基座单元43的内齿轮180啮合,驱动齿轮53的旋转驱动使驱动框51和内齿轮180旋转。
若驱动框51被旋转驱动,则所述那样地构成的一组框单元41动作,保持在其上的第一透镜组G1向Y轴方向正侧移动。
若内齿轮180被旋转驱动,则该驱动被变换为向杆单元182的X轴方向负侧的并行运动。在杆单元182上卡合三组框单元44的突起部65。因此,三组框单元44与杆单元182一起向X轴方向负侧并行运动。
如图26(a)所示,在光学***35位于广角侧时,三组框单元44配置为其一部分与一组框单元41的X轴方向正侧的一部分在Y轴方向上对置。具体而言,三组框单元44的一部分配置为与固定框52的X轴方向正侧的一部分在Y轴方向上对置。
此外,如图26(b)所示,若光学***35向望远侧移动,则一组框50及驱动框51向Y轴方向正侧移动,并且三组框单元44从X轴方向正侧进入通过该移动而产生的空间中。
进而,如图26(c)所示,在光学***35位于望远端时,三组框单元44移动到在X轴方向的可动范围中最接近二组框单元42的位置。
在此,使用图27~图29说明二组框单元42与三组框单元44的位置关系。图27是表示光学***35位于广角端时的二组框单元42与三组框单元44的快门单元60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图28是表示光学***位于望远端时的二组框单元42和三组框单元44的快门单元60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图29是从Y轴方向正侧看光学***位于望远端时的二组框单元42与三组框单元44的快门单元60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如图27所示,在二组框单元42上,朝向X轴方向正侧即三组框单元44侧而形成凹部空间166和凹部空间167。该凹部空间166和凹部空间167相对于从三组框单元44向X轴方向负侧突出地设置的光圈用促动器202和快门用促动器203而分别形成在X轴方向上对置的位置。因此,如图28所示,若光学***35向望远侧移动,且快门单元60移动到最接近二组框单元42侧的位置,则光圈用促动器202与凹部空间166嵌合,快门用促动器203与凹部空间167嵌合。
此外,如图29所示,光圈用促动器202和快门用促动器203夹着第二光轴A2而在Z轴方向上离开设置,其间隔比二组框150的Z轴方向宽度大。因此,若快门单元60移动到最接近二组框单元42侧的位置,则二组框150与光圈用促动器202与快门用促动器203的Z轴方向中间部嵌合。
由于所述那样地构成二组框单元42与三组框单元44,所以能够增大第三透镜组G3的X轴方向的可动范围。即,能够在X轴方向上紧凑地形成透镜镜筒31,并能够使第三透镜组G3与CCD37的X轴方向最大距离变大。
利用以上说明的一组框单元41与三组框单元44的协同动作,光学***35改变向CCD37的成像倍率(参照图26)。四组框单元45补正随着该成像倍率的变化而产生的焦点调节状态的偏离。利用由四组框单元45的线圈68和主凸缘单元46的磁性部件76构成的音圈型的线性马达,使四组框单元45在X轴方向上驱动,由此进行补正(参照图24)。
另外,如图26所示,在二组框单元42的X轴方向负侧,利用形成在一组框单元41的Y轴方向负侧的空间195而配置马达单元32。由此,不用配置构成光学***35的部件,能够有效地利用对光学***35没有影响的空间而配置构成摄像装置2的部件,能够提高空间利用效率。
<5:效果>
[5.1]
摄像装置2具有能够在第一光轴A1方向上多级地送出且可伸缩的多级伸缩式一组框单元41。进而,作为光学***35,采用了弯曲光学***。因此,能够紧凑地构成摄像装置2,并且能够延长从第一透镜组G1到CCD37的光路长度,能够构成高倍率的变焦透镜***。
[5.2]
在摄像装置2中,第一透镜组G1和第三透镜组G3改变相对于CCD37的在光路上的相对位置。因此,能够构成光学性能更高的变焦透镜***。
[5.3]
驱动框51利用变焦马达36绕第一光轴A1被旋转驱动,由此相对于具有棱镜L5的二组框单元在沿第一光轴A1的方向上移动。进而,一组框50利用驱动框51的驱动相对于驱动框51在沿第一光轴A1的方向上移动。在摄像装置2中,来自变焦马达36的驱动力经由驱动框51而传递到一组框50。因此,无需用于驱动一组框50的特别的马达,能够更简单地构成摄像装置2。
[5.4]
一组框单元41的固定框52直接固定在固定棱镜L5的二组框单元42上。固定框52支承一组框50及驱动框51并确保其能够在第一光轴A1方向上移动。因此,能够高精度地进行第一透镜组G1相对于棱镜L5的定位、特别是正交于第一光轴A1的方向的定位。
[5.5]
在摄像装置2中,在固定框52的内周侧配置驱动框51,在驱动框51的内周侧配置一组框50。驱动框51能够使凸轮销111a~111c与固定框52的凸轮槽128a~128c卡合并沿第一光轴A1方向移动。一组框50能够使凸轮销104a~104c与驱动框51的凸轮槽128a~128c卡合,进而使顶端部107a、107b与直进槽129a、129b卡合并沿第一光轴A1方向移动。尤其,由于使顶端部107a、107b与直进槽129a、129b卡合而直进,所以可防止一组框50绕第一光轴A1的旋转。因此,在摄像装置2中,无需设置用于使一组框50直进的直进框,能够更简单地构成摄像装置2。
[5.6]
固定框52中,延长部126a、126b仅设在筒状部125的X轴方向负侧。因此,如图26说明的那样,三组框单元44能够不与固定框52干涉地在X轴方向上移动。
[5.7]
摄像装置2具有使保持第三透镜组G3的三组框单元44在沿第二光轴A2的方向上移动的三组移动机构57。一组框单元41和三组移动机构57经由被变焦马达36驱动的驱动齿轮而功能性连接。因此,无需分别驱动一组框单元41和三组移动机构57的机构,能够更简单地构成摄像装置2。此外,这还能实现摄像装置2的静音化。进而,一组框单元41的驱动框51的内齿轮112和三组移动机构57的内齿轮180中的任意与驱动齿轮53啮合而被驱动,所以能够简单地使一组框单元41与三组移动机构57的动作连动。
[5.8]
三组移动机构57具有将来自变焦马达36的旋转驱动变换为沿第二光轴A2的方向的驱动的内齿轮180及内齿轮销181、和与内齿轮销181卡合并在沿第二光轴A2的方向上移动的杆单元182。因此,能够通过相同的驱动机构驱动使第一透镜组G1在沿第一光轴A1的方向上移动的一组框单元41、和使第三透镜组G3在沿第二光轴A2的方向上移动的三组移动机构57。
[5.9]
在摄像装置2中,由压接弹簧186、弹簧销187、压接弹簧限制销185构成了弹性地连结内齿轮180和杆183的弹性连结机构。弹性连结机构在杆183位于X轴方向正侧的端部时,向X轴方向正侧按压杆183。此外,在杆183位于X轴方向负侧的端部时,向X轴方向负侧按压杆183。由此,能够防止杆183及与杆183一体移动的三组框单元44的晃动。特别地,能够防止光学***位于广角端或者望远端时或摄像装置为不使用状态(收缩状态)时三组框单元44的晃动。
[5.10]
引导三组框单元44的在X轴方向的移动的三组引导杆70、71的一端固定在具有第二透镜组G2的二组框单元42上。因此,能够高精度地进行三组框单元44相对于二组框单元42的定位、特别是在正交于第二光轴A2的方向的定位。
[5.11]
如图26所示,马达单元32的一部分夹着棱镜L5的反射面L5a而配置在与三组框单元44相反侧的空间中。因此,没有配置构成光学***35的部件,能够有效地利用对光学***35不产生影响的空间来配置构成摄像装置2的部件,能够提高空间利用效率。
[5.12]
在快门单元60中,光圈用促动器202和快门用促动器203向二组框单元42侧突出而形成。二组框单元42的二组框150在快门单元60和二组框单元42接近时,嵌入光圈用促动器202与快门用促动器203的Z轴方向中间部。由此,能够减小摄像装置2的沿第二光轴的方向的尺寸。
[5.13]
在二组框单元42中,通过将开口部件159固定在二组框150上,将第六透镜L6及第七透镜L7支承在X轴方向负侧。开口部件159遮蔽从第七透镜L7射出的光中朝向不需要方向的不需要光,并且将第六透镜L6及第七透镜L7支承在X轴方向负侧。因此,能够减少摄像装置2的结构部件,并实现成本的降低效果。
[5.14]
数码相机1由于具有摄像装置2,所以能够起到所述摄像装置2的效果。
[5.15]
在数码相机1中,在使被拍摄体的铅直方向上下与被拍摄的被拍摄体像的短边方向上下一致而进行摄像时,沿第二光轴A2的方向与水平方向大致一致。因此,在数码相机1中,在使被拍摄体的铅直方向上下与被拍摄的被拍摄体像的短边方向上下一致而进行摄像的通常摄像状态下,能够使数码相机1的长度方向与水平方向一致而进行摄像。此外,与在通常摄像状态下使数码相机的宽度方向与水平方向一致而进行摄像的数码相机相比,能够减小通常摄像状态下的铅直方向的尺寸。
[5.16]
在数码相机1中,沿第二光轴A2的方向与图像显示部18的长边方向大致并行。图像显示部18的长边方向与外装部11的长度方向大致并行。因此,在使图像显示部18的长边方向与大致水平方向一致而进行摄像的通常摄像状态下,能够使外装部11的长度方向与大致水平方向一致而进行摄像。此外,与沿第二光轴A2的方向与图像显示部18的短边方向大致并行的数码相机相比,能够减小图像显示部18的短边方向的尺寸。
[5.17]
在数码相机1中,在X轴方向正侧形成把手部12。因此,能够确保把手部12和配置在数码相机1的X轴方向负侧的一组框单元41的X轴方向距离。由此,能够防止摄像时手指挡住第一透镜组G1。
[5.18]
在数码相机1中,在摄像时一组框单元41从外装部11向被拍摄体侧(Y轴方向正侧)突出。能够防止摄像时手指挡住第一透镜组G1。
[5.19]
在数码相机1中,具有图像振摆补正机构61。因此,能够进行更高品质的摄像。
[5.20]
摄像装置2的Z轴方向宽度(Wz)形成为比Y轴方向宽度(Wy)大。因此,能够将数码相机1的沿第一光轴A1的方向的厚度形成为较薄。
<6:其他>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此,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6.1]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使用图1~图3说明的数码相机1及主体部3的外观及结构不限定于说明的内容。
例如,构成数码相机1的部件及其配置不限定于所述内容。
此外,例如数码相机的外观及结构可为图30所示的结构。另外,图30中,对于与图1~图3中说明过的各部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图30(a)表示数码相机211的Y轴方向正侧的外观。数码相机211具有所述摄像装置2、外观具有长方体状的外装部214的主体部213、利用连结机构212与外装部214连结的图像显示部228。
图像显示部228利用连结机构212而能够绕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轴旋转地安装,能够向外装部214的Y轴方向正侧及Y轴方向负侧折叠。此外,图像显示部228在以向外装部214的Y轴方向负侧折叠的状态朝向Y轴方向负侧的面上配置有显示图像用的液晶部228a。换言之,图像显示部228在以向Y轴方向正侧折叠的状态朝向Y轴方向正侧的面上配置有液晶部228a。由此,在数码相机211不使用时,能够将图像显示部228向外装部214的Y轴方向负侧折叠,能够在不使用数码相机211时保护液晶部228a。此外,在使用数码相机211时,能够将图像显示部228向外装部214的Y轴方向正侧折叠,能够利用在该状态下朝向Y轴方向正侧的液晶部228a视觉辨认所拍摄的图像。
图像显示部228的Z轴方向的尺寸Wz1与外装部214的Z轴方向尺寸Wz2大致相同,X轴方向尺寸Wx1与从外装部214向Y轴方向正侧突出的摄像装置2的X轴方向正侧的端部到外装部214的X轴方向正侧的端部的X轴方向尺寸Wx2大致相同。因此,若将图像显示部228向外装部214的Y轴方向正侧折叠,则图像显示部228不会在外装部214的X轴方向和Z轴方向上突出。
图30(b)是表示将图像显示部228向外装部214的Y轴方向正侧折叠的状态,并且表示在外装部214的内部配置在X轴方向负侧的部件的透视图。
图30(b)所示,图像显示部228的Y轴方向尺寸Wy1与从外装部214突出的摄像装置2的固定框52的Y轴方向尺寸Wy2大致相同。因此,在将图像显示部228向外装部214的Y轴方向正侧折叠的状态下,固定框52的Y轴方向正侧的端部与图像显示部228的Y轴方向正侧的面的Y轴方向位置大致相同。此外,与图3(b)所示的情况相同,在外装部214的内部配置摄像装置2、主基板23、电池22、存储卡24。
图30(c)是表示在外装部214的内部配置在Y轴方向正侧的部件的透视图。与图3(a)所示的情况相同,在外装部214上配置有闪光灯15、主电容器20、副基板21、摄像装置2、电池22。
[6.2]
光学***35的结构不限定于说明的结构。例如,各透镜组G1~G5也可通过其他的透镜的组合来实现。
[6.3]
一组框单元41的结构不限定于说明的结构。例如分别形成在一组框50、驱动框51、固定框52的各自上的凸轮销或凸轮槽只要能够起到相同的效果,也可通过其他的机构实现。
[6.4]
二组框单元42的结构不限定于说明的结构。例如,二组框150只要是能够保持第二透镜组G2的结构即可,也可具有其他结构。
[6.5]
(6.5.1:关于概要)
三组移动机构57的结构及其周边的部件不限定于说明的结构。例如也可使用图31~图37所说明的结构。
更具体而言,图31所示的三组移动机构301,其特征在于具有可转动地与内齿轮303连结的连杆305,设置在连杆305上的连杆销309与三组框单元315的三组框317卡合。此外,图31所示的透镜镜筒300中,具有下述特点,即在三组框单元315与主凸缘单元46之间配置有弹簧等弹性部件311,弹性部件311向远离主凸缘单元46的方向对三组框单元315施力。
对于这些特征,使用图31~图37在以下进行详细说明。另外,以下中,对于与所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部件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的名称,并对相同的结构省略说明,并说明不同的结构。
(6.5.2:关于结构)
图31所示的三组移动机构301主要包括内齿轮303、连杆305、齿轮销307和连杆销309。内齿轮303是传递从马达组件32经由驱动齿轮53而传递来的旋转驱动的部件,是在外周形成有圆弧状的齿以与驱动齿轮53啮合的板状部件。连杆305是长圆状的部件,一端侧利用连杆销309而与内齿轮303能够转动地连结。齿轮销309具有固定在连杆305的另一端侧并向Y轴方向正侧突起的头部309a和贯通连杆305的脚部309b。
在基座321的背面325上形成向X轴方向延伸的连杆槽323。在连杆槽323中收纳向连杆305的Y轴方向负侧突出的连杆销309的脚部309b。
在三组框317的Y轴方向负侧的侧面上形成朝向Y轴方向正侧延伸的嵌合孔313。连杆销309的头部309a从Y轴方向负侧***嵌合孔313中,能够转动地嵌合。
在三组框317中插通有固定在主凸缘单元46上并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三组引导杆70、71。由此,三组框317的动作被限制在沿三组引导杆70、71的方向即X轴方向。
通过所述结构,若经由驱动齿轮53驱动内齿轮303,则其驱动经由连杆305、连杆销309而传递到三组框317。三组框317的动作受到引导杆70、71的限制。因此,利用传递到三组框317的驱动,三组框317在X轴方向上被驱动。
在三组框单元315与主凸缘单元46之间配置弹簧等弹性部件311。具体而言,弹性部件311插通在固定于主凸缘单元46上的三组引导杆70中,进而三组框单元315插通在三组引导杆70中。由此,三组引导杆315向离开主凸缘单元46的方向即X轴方向负侧受到施力。另一方面,三组框单元315的X轴方向位置被连杆销309限制,弹性部件311的施力以向X轴方向负侧按压连杆销309的方式作用。由此,三组框单元315的X轴方向的晃动得到抑制。
(6.5.3:关于组装方法)
使用图32~图35说明透镜镜筒300(参照图31)的组装方法(制造方法)。
图32是说明主凸缘单元46、三组引导杆70、71及四组引导杆72、73、四组框单元45、弹性部件311的组装的附图。如图32所示,将各个引导杆70~73压入固定到设置在主凸缘单元46上的引导杆支承部75b~75d上。进而,四组框单元45插通到四组引导杆72、73上。此外,线圈状的弹性部件311插通到三组引导杆70上。另外,四组框单元45形成为不与弹性部件311干涉。
接着,如图33所示,相对于在基座321配置内齿轮303、连杆305、齿轮销307和连杆销309。
此时,可预先利用齿轮销307连结内齿轮303与连杆305,也可在分别配置后利用齿轮销307进行连结。另外,齿轮销307以脚部贯通连杆305并固定在内齿轮303上的方式安装。由此,连杆305能够相对于内齿轮303转动地被固定。
此外,在配置连杆销309时,连杆销309可预先固定在连杆305上,也可在将连杆305安装在内齿轮303上后进行固定。另外,连杆销309以连杆销309的脚部309b收纳在连杆槽323的方式相对于基座321配置。
进而,相对于基座321,从Y轴方向正侧安装马达单元32、二组框单元329、一组框单元41(参照图31)。此时,一组框单元41相对于保持棱镜L5的二组框单元329固定。
接着,如图34所示,相对于基座321,从Y轴方向正侧安装三组框单元315。此时,将连杆销309的头部309a与形成在三组框317上的嵌合孔313嵌合而进行安装。
接着,如图35所示,将图32中说明的主凸缘单元46、引导杆70~73、四组框单元45、弹性部件311的组装体314相对于基座321安装。该组装体314相对于321从与三组框单元315的安装方向正交的方向即X轴方向正侧被安装。
在组装体314的安装中,相对于形成在三组框317上的X轴方向孔即轴承部插通三组引导杆70、71。进而,三组引导杆70、71、四组引导杆72、73的X轴方向负侧的端部***固定到作为形成在二组框单元329上的X轴方向孔的固定部中。
另外,在相对于三组框317***三组引导杆70、71时,进行正交于X轴的平面上的三组框单元315的定位。具体而言,需要将三组框317的轴承部的位置保持在与三组引导杆70、71对应的位置。对于此,也可卡住三组框单元315而定位。此外,也可以通过下述工序来进行组装,即,在基座321上预先设置多个定位用的销的***孔,利用从该***孔***的定位用的销将三组框单元315定位在规定位置,并在***三组引导杆70、71后除去销。
另外,期望如图35所示,在相对于三组框317***三组引导杆70、71时,将三组框单元315靠近二组框单元329侧配置。由此,在安装组装体314时,例如能够防止三组引导杆70、71或弹性部件311向X轴方向负侧(二组框单元329侧)按压三组框单元315,三组框单元315与二组框单元329侧冲突。
另外,在图34、35中,省略马达单元32而进行图示。
另外,使用图33说明的马达单元32或一组框单元41(参照图31)的安装不限定于所述方式。具体而言,首先,如图33所示,相对于基座321配置内齿轮303、连杆305、齿轮销307和连杆销309后,从Y轴方向正侧安装二组框单元329。接着,如图34及图35所示,进行三组框单元315或组装体314的安装。最后,进行马达单元32或一组框单元41的安装。
在安装一组框单元41时,一组框单元41也可在固定框52支承驱动齿轮53的两端的状态下从Y轴方向正侧安装在二组框单元329上。另外,一组框单元41也可直接安装在基座321上而不安装在二组框单元329上。
此外,马达单元32也可在透镜镜筒300的组装后,从透镜镜筒300的X轴方向负侧与驱动齿轮53啮合而安装。
(6.5.4:关于动作)
使用图36~图37,说明三组移动机构301的动作。
图36表示光学***位于广角侧(Wide位置)时的三组移动机构301的配置。图37表示光学***位于望远侧(Tele位置)时的三组移动机构301的配置。
在三组移动机构301位于图36所示的状态时,驱动齿轮53利用马达单元32(未图示)而从Y轴方向正侧看向顺时针方向旋转驱动,则与驱动齿轮53啮合的内齿轮303绕内齿轮轴326向逆时针方向受到旋转驱动。由此,在内齿轮303中,固定在内齿轮326的Z轴方向负侧的连杆305向X轴方向负侧被驱动。固定在连杆305上的连杆销309能够转动地***被引导杆70、71在X轴方向引导的三组框单元315的嵌合孔313(参照图31)中。因此,若连杆305向X轴方向负侧被驱动,则连杆销309及三组框单元315沿X轴方向进行直线移动。
这样,三组移动机构301如图37所示那样地移动。
(6.5.4:关于效果)
(1)
三组移动机构301具有能够转动地与内齿轮303连结的连杆305,设置在连杆305上的连杆销309与三组框单元315的三组框317卡合。三组框317的动作被限制在X轴方向。
在三组移动机构301动作时,连杆销309与三组框317的嵌合孔313形成为回转对偶。在所述实施方式所示的三组移动机构57(参照图11)中,与基座55与杆单元182滑动时相接的面积相比,三组移动机构301中连杆销309与嵌合孔313相接的面接小,所以能够减小滑动负荷。由此,能够将来自马达单元32的驱动力高效地传递给三组框单元315。此外,能够更简单地构成三组框移动机构301,能够将透镜镜筒300进一步小型化。
(2)
在三组框317与主凸缘单元46之间配置弹性部件311。弹性部件311向远离主凸缘单元46的方向(X轴方向负侧)对三组框单元315施力。另一方面,三组框单元315的X轴方向位置被与三组框317卡合的连杆销309限制。因此,例如即使形成在三组框317上的嵌合孔313与连杆销309的尺寸等产生误差,三组框单元315的位置也能够被连杆销309的X轴方向正侧端部的位置可靠地限定。因此,在三组框单元315的驱动时或搬运含有透镜镜筒300的数码相机时,三组框单元315的晃动得以抑制。
此外,与三组移动机构57相比,能以更简单的结构得到相同的效果,且组装容易,且能够降低成本。
(3)
在透镜镜筒300的组装中,从Y轴方向正侧进行三组移动机构301、三组框单元315等向基座321上的安装。进而,从正交于Y轴方向的X轴方向的正侧进行将引导杆70~73固定的主凸缘单元46向基座321上的安装。
在采取与本发明不同的组装工序时,例如在将三组框单元315组装到主凸缘单元46、引导杆70~73及四组框单元45的组装体后,从X轴方向正侧将该组装体配置在基座321上时,三组框单元315与连杆销309干涉,不能进行组装。此外,考虑设计连杆305和三组框单元315的连结机构以能够从X轴方向正侧组装该组装体,但在这样的机构中,结构复杂化,难以组装,并且导致成本增大及尺寸的大型化。
因此,像本发明这样,通过从与引导杆70、71的安装不同的方向利于其他工序安装被引导杆70、71引导的三组框单元315,尤其能够使将三组框单元315安装到连杆销309时的安装工序变得容易,并能够提高透镜镜筒300的组装性。此外,由于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连杆305与三组框单元315的连结机构,所以能够使透镜镜筒300小型化。
(4)
在透镜镜筒300中,一组框单元41以二组框单元329为基准而组装。具体而言,一组框单元41固定在二组框单元329的Y轴方向上端面上。此外,三组框单元315、四组框单元45、主凸缘单元46也以二组框单元329为基准而组装。具体而言,主凸缘单元46、三组框单元315、四组框单元45被安装在各个引导杆70~73上,各个引导杆70~73被固定在二组框单元329上。
一般而言,在摄像装置中,要求高精度地组装各透镜相对于CCD等摄像机构的位置或倾斜。在以往的弯曲光学***中,比棱镜等弯曲机构还靠被拍摄体侧的透镜与弯曲机构一体地组装。因此,在以往的装置中,以确保一体具备透镜及弯曲机构的单元和摄像机构的相对位置精度的方式进行组装。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中,比棱镜L5还靠近被拍摄体侧的第一透镜组G1由于在第一光轴A1方向上移动,所以难以向以往那样将透镜及弯曲机构作为单元而与摄像机构定位。
但是,在本发明中,由于以保持棱镜L5的二组框单元329为基准而配置其入射侧及出射侧的光学***,所以能够高精度地组装光学***整体。
(6.5.5:其他)
(1)
在透镜镜筒300中,说明了将弹性部件311配置在三组框单元315与主凸缘单元46之间的情况。但是,弹性部件311也可配置在三组框单元315与二组框单元329之间。
(2)连杆销309的脚部309b可与连杆槽323卡合并直线状地滑动。此时,连杆销309的动作被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连杆槽323限制,与之相伴,能够在X轴方向上限制三组框单元315的动作。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连杆槽323收纳了连杆销309的脚部309b,但在脚部309b不向连杆305的Y轴方向负侧突出时,也可不形成连杆槽323。
(3)
在透镜镜筒300中,说明了在三组移动机构301上固定连杆销309,在三组框317上形成嵌合连杆销309的嵌合孔313的情况。但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也可以是在三组框317上形成向Y轴方向负侧延伸的突起部,且该突起部与形成在连杆305上的嵌合孔嵌合的结构。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中,能够提供同时实现高倍率的变焦透镜***和装置小型化的摄像装置及照相机。因此,本发明的摄像装置及照相机在要求同时实现高倍率的变焦透镜***和装置小型化的领域中是有用的。

Claims (18)

1.一种摄像装置,其具有:
第一透镜组,其取入沿第一光轴入射的光束;
弯曲机构,其使沿所述第一光轴入射的光束向沿与所述第一光轴交叉的第二光轴的方向弯曲;
第一移动机构,其保持所述第一透镜组并使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弯曲机构在沿所述第一光轴的方向上相对移动;
驱动机构,其驱动所述第一移动机构;
第二透镜组,其取入由所述弯曲机构弯曲的所述光束;
摄像机构,其接受通过了所述第二透镜组的所述光束,
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具有:
第一移动体,其能够相对于所述弯曲机构在沿所述第一光轴的方向上相对移动;
第二移动体,其保持所述第一透镜组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移动体在沿所述第一光轴的方向上相对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透镜组与所述第二透镜组通过改变相对于所述摄像机构的在所述光束路径上的相对位置,构成所述摄像机构的成像倍率可变的变焦透镜***的至少一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移动体由所述驱动机构绕所述第一光轴旋转驱动,从而相对于所述弯曲机构在沿所述第一光轴的方向上相对移动,并且使所述第二移动体相对于所述第一移动体在沿所述第一光轴的方向上相对移动。
4.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移动机构还具有固定部件,该固定部件相对于所述弯曲机构实质上被固定,并支承所述第一移动体及所述第二移动体且使所述第一移动体及所述第二移动体能够在沿所述第一光轴的方向上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固定部件在内侧面形成有第一凸轮槽和在沿所述第一光轴的方向上延伸的直进槽,
所述第一移动体在外侧面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凸轮槽卡合的第一卡合部,在内侧面形成有第二凸轮槽,
所述第二移动体在外侧面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凸轮槽卡合的第二卡合部和与所述直进槽卡合的第三卡合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固定部件的外侧面切去所述第二透镜组侧的一部分,由此不干涉能够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一体地在沿所述第二光轴的方向上移动的移动部的移动。
7.如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还具有第二移动机构,该第二移动机构保持所述第二透镜组并在沿所述第二光轴的方向上使所述第二透镜组和所述弯曲机构相对移动,
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和所述第二移动机构经由所述驱动机构功能性连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具有:
变换机构,其将来自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变换为沿所述第二光轴的方向的驱动;
第三移动体,其保持所述第二透镜组,并与所述变换机构功能性连结,能够在沿所述第二光轴的方向上移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移动机构还具有弹性地连结所述变换机构和所述第三移动体的弹性连结机构,
所述弹性连结机构在所述第三移动***于沿所述第二光轴的可动范围的一端侧附近时,向所述一端侧弹性地按压所述第三移动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弹性连结机构在所述第三移动***于沿所述第二光轴的可动范围的另一端侧附近时,向所述另一端侧弹性地按压所述第三移动体。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三移动***于所述一端侧时,所述第一透镜组在沿所述第一光轴的可动范围内位于相对于所述弯曲机构的最接近位置。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三移动***于所述一端侧时,所述第一透镜组在沿所述第一光轴的可动范围内位于相对于所述弯曲机构的最远离位置。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还具有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配置在所述第三移动体和所述弯曲机构或者所述摄像机构中的任意之一之间,相对于所述弯曲机构或者所述摄像机构,沿所述第二光轴方向对所述第三移动体施力。
14.如权利要求1~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还具有引导机构,该引导机构相对于所述弯曲机构实质上被固定,且在沿所述第二光轴的方向上引导所述第二透镜组。
15.如权利要求1~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驱动机构的至少一部分夹着所述弯曲机构所具有的、使沿所述第一光轴入射的所述光束向沿所述第二光轴的方向弯曲的弯曲面而配置在与所述第二透镜组相反的一侧的空间。
16.如权利要求1~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还具有曝光调整机构,该曝光调整机构能够与所述第二透镜组一体移动地配置在所述弯曲机构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进行曝光调整动作,
所述曝光调整机构的主体部形成有在沿与第一光轴和第二光轴正交的正交轴的方向上隔开、并向所述弯曲机构侧突出的两个突出部,
所述弯曲机构的一部分在所述曝光调整机构的主体部位于相对于所述弯曲机构的最接近位置时,嵌入所述两个突出部之间。
17.如权利要求1~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弯曲机构具有:
弯曲部件,其具有使沿所述第一光轴入射的所述光束向沿所述第二光轴的方向弯曲的弯曲面;
第三透镜组,其由位于所述第二光轴上的至少一片透镜构成;
保持部件,其保持所述反射部件和所述透镜;
开口部件,其是设有位于所述第二光轴上的开口的部件,以朝向所述弯曲部件侧支承所述第三透镜组的方式固定在所述保持部件上。
18.一种照相机,其具有:
权利要求1~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
视觉辨认由所述摄像装置拍摄的图像的视觉辨认机构;
控制所述摄像装置的控制机构;
收纳所述摄像装置的盒体。
CN200680039074XA 2005-11-04 2006-11-02 摄像装置及照相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921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21090 2005-11-04
JP321090/2005 2005-11-04
JP034945/2006 2006-02-13
JP2006034945 2006-02-13
PCT/JP2006/321979 WO2007052751A1 (ja) 2005-11-04 2006-11-02 撮像装置およびカメ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92194A true CN101292194A (zh) 2008-10-22
CN101292194B CN101292194B (zh) 2012-07-11

Family

ID=38005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39074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92194B (zh) 2005-11-04 2006-11-02 摄像装置及照相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787193B2 (zh)
JP (1) JP4896885B2 (zh)
CN (1) CN101292194B (zh)
WO (1) WO2007052751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5205A (zh) * 2010-08-18 2012-03-14 佳能株式会社 光学设备
CN101887155B (zh) * 2009-05-13 2012-11-21 佳能株式会社 光学元件定位装置
US8520123B2 (en) 2010-08-18 2013-08-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ing apparatus
CN103718100A (zh) * 2011-07-29 2014-04-09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直线致动器和具有包括该直线致动器的机动后焦点模块的摄像机
CN112230366A (zh) * 2017-02-08 2021-01-15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反射模块和相机模块
CN112799200A (zh) * 2019-11-13 2021-05-14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99799B2 (ja) * 2006-12-21 2008-12-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レンズユニット
WO2009096287A1 (ja) * 2008-01-28 2009-08-06 Olympus Corp. 光学ユニット、撮像ユニット、撮像本体部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JP2009194543A (ja) * 2008-02-13 2009-08-27 Panasonic Corp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932972B (zh) * 2008-02-14 2012-05-30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摄像主体部以及具有该摄像主体部的摄像装置
JP2009216941A (ja) * 2008-03-10 2009-09-24 Tamron Co Ltd 屈曲変倍光学系
JP2009288502A (ja) * 2008-05-29 2009-12-10 Tamron Co Ltd レンズ装置及びそのレンズ装置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JP4645712B2 (ja) * 2008-09-18 2011-03-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カメラ装置
WO2010122841A1 (ja) * 2009-04-22 2010-10-28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胴、撮像装置及びレンズ鏡胴の製造方法
CN103246042B (zh) * 2012-02-10 2015-06-10 佳能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机构以及具有该镜头机构的电子装置
EP3160125B1 (en) 2015-10-22 2017-11-29 Axis AB Locking device, camera, and method
CN111273420A (zh) * 2018-12-05 2020-06-12 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摄像装置
TWI829423B (zh) * 2022-04-08 2024-01-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14171A (en) * 1976-04-06 1978-09-12 Vivitar Corporation Reflex camera with internal zoom lens
JP3638166B2 (ja) * 1995-12-26 2005-04-13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実像式ファインダ
JPH11258678A (ja) * 1998-03-11 1999-09-24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レンズ鏡筒
US6829011B1 (en) * 1999-09-02 2004-12-07 Olympus Optical Co., Ltd. Electronic imaging device
JP2001242507A (ja) * 2000-02-29 2001-09-07 Nikon Corp カメラ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JP2002258382A (ja) * 2001-03-05 2002-09-11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カメラ
US7391460B2 (en) * 2001-11-13 2008-06-24 Olympus Corporation Arrangement of bending optical systems in a picture taking lens unit and an optical finder unit of a camera
JP4028721B2 (ja) 2001-11-30 2007-12-26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電子カメラ
JP2004102089A (ja) 2002-09-12 2004-04-02 Minolta Co Ltd 撮像装置
US7321470B2 (en) * 2002-10-08 2008-01-22 Olympus Corporation Camera
JP2004240420A (ja) * 2003-01-15 2004-08-26 Olympus Corp 電子撮像装置
US6934095B2 (en) * 2003-01-15 2005-08-23 Olympus Corporation Electronic imaging apparatus
JP2005300562A (ja) * 2003-05-12 2005-10-27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カメラ
US7426085B2 (en) * 2004-11-05 2008-09-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Lens barrel, imaging device and camera
JPWO2006115061A1 (ja) * 2005-04-21 2008-12-1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撮像光学系の駆動方法
US7333270B1 (en) * 2005-06-10 2008-02-19 Omnitech Partners Dual band night vision device
JP4967270B2 (ja) 2005-07-28 2012-07-04 株式会社ニコン レンズ鏡筒及びカメラ
US7782549B2 (en) * 2005-10-31 2010-08-24 Panasonic Corporation Camera
JP4770500B2 (ja) * 2006-02-08 2011-09-14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撮像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7155B (zh) * 2009-05-13 2012-11-21 佳能株式会社 光学元件定位装置
CN102375205A (zh) * 2010-08-18 2012-03-14 佳能株式会社 光学设备
US8520123B2 (en) 2010-08-18 2013-08-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ing apparatus
US8525926B2 (en) 2010-08-18 2013-09-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ptical apparatus comprising a stereo microphone
CN102375205B (zh) * 2010-08-18 2014-02-12 佳能株式会社 光学设备
CN103718100A (zh) * 2011-07-29 2014-04-09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直线致动器和具有包括该直线致动器的机动后焦点模块的摄像机
US9625786B2 (en) 2011-07-29 2017-04-18 Robert Bosch Gmbh Linear actuator and camera with a motorized back focus module with the linear actuator
CN112230366A (zh) * 2017-02-08 2021-01-15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反射模块和相机模块
CN112230366B (zh) * 2017-02-08 2023-03-10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反射模块和相机模块
CN112799200A (zh) * 2019-11-13 2021-05-14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92194B (zh) 2012-07-11
JP4896885B2 (ja) 2012-03-14
US20090122421A1 (en) 2009-05-14
JPWO2007052751A1 (ja) 2009-04-30
US7787193B2 (en) 2010-08-31
WO2007052751A1 (ja) 2007-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92194B (zh) 摄像装置及照相机
CN101288026B (zh) 照相机
CN101326464B (zh) 像抖动补偿装置及照像机
CN101393315B (zh) 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
CN101887159B (zh) 透镜镜筒和摄像装置
CN101017309B (zh) 图像抖动补正装置以及照相机
CN104252026B (zh) 透镜设备、光学设备和照相机
JP5188722B2 (ja) 像振れ補正装置およびカメラ
CN101887206B (zh) 摄像装置
CN1619409B (zh) 照相机
US20130044381A1 (en) Lens barrel and imaging device
CN101900865B (zh) 透镜镜筒
JPWO2007077704A1 (ja) カメラ
CN100385915C (zh) 电子照相机
JP4811711B2 (ja) レンズ鏡胴及び撮像装置
JP4945144B2 (ja)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レンズ鏡筒製造方法
JP2002156572A (ja) レンズ連動機構およびレンズユニット
JP2007241207A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カメラ
JP2004258636A (ja) レンズ鏡筒の直進案内機構
JPH0452629A (ja) レンズ鏡筒の位置決め機構および位置決め方法
JP2007163841A (ja) レンズ鏡胴及び撮像装置並びにレンズ位置調整方法
JP4613473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ファインダ
JPH05173223A (ja) ズームファインダーを有するズームレンズ組込みカメラ
JPH0454351A (ja) 駆動機構
JPH05113592A (ja) フアイン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1

Termination date: 2019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