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73517A - 逆变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逆变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73517A
CN101273517A CNA200680035390XA CN200680035390A CN101273517A CN 101273517 A CN101273517 A CN 101273517A CN A200680035390X A CNA200680035390X A CN A200680035390XA CN 200680035390 A CN200680035390 A CN 200680035390A CN 101273517 A CN101273517 A CN 1012735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phase
carrier cycle
carrier
conver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3539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73517B (zh
Inventor
后藤尚美
仓桥康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Panasonic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735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35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735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35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in push-pull configuration
    • H02M3/337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in push-pull configuration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1/00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to auxiliary equipment of vehicles
    • B60L1/003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to auxiliary equipment of vehicles to auxiliary motors, e.g. for pumps, compress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569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having several active switching elements
    • H02M3/3357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having several active switching elements having at least one active switching element at the secondary side of an isolation transform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10/00Converter types
    • B60L2210/20AC to AC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03Details of control, feedback or regulation circuits
    • H02M1/0009Devices or circuits for detecting current in a convert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4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losses
    • H02M1/0054Transistor switching losses
    • H02M1/0058Transistor switching losses by employing soft switching techniques, i.e. commutation of transistors when applied voltage is zero or when current flow is zero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5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7/53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 H02M7/539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wave form or frequency
    • H02M7/539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wave form or frequency by pulse-width modul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2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Control Of A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逆变器装置包括:逆变器电路,包括连接到直流电源的正极端的上臂开关元件和连接到负极端的下臂开关元件;电流传感器,检测直流电源和逆变器电路之间的电流;以及控制电路,通过对逆变器电路的PWM调制的通电,使交流电流输出到电动机。这里,控制电路为了能够通过电流传感器检测电动机的相电流,以一个载波周期或两个载波周期为单位,在各个相邻的一个载波周期或两个载波周期进行第1校正和第2校正,使通过第1校正产生的脉动电流和通过第2校正产生的脉动电流为相反极性。

Description

逆变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行PWM调制的逆变器(inverter)装置的相电流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相电流检测方法,已知根据直流电源线的电流进行检测的方法。例如公开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4-282884号公报中。
以下说明该电路。图37表示其电路图。逆变器装置120的控制电路107基于转速指令信号(未图示)等,控制开关元件102对电池101的功率进行直流交流变换。由此,交流电流被提供给电动机的定子线圈104,磁铁转子105被驱动。二极管103成为流过定子线圈104的电流的循环路径。电流传感器106的检测电流值被送到控制电路107,用于计算消耗功率、保护开关元件102等的判断,还用于磁铁转子105的位置检测。
下面,以正弦波驱动为例说明用电流传感器106检测相电流的方法。首先,表示三相调制的波形。关于U相端子电压141、V相端子电压142、W相端子电压143、中性点电压129,图38表示最大调制为50%的占空比,图39表示最大调制为10%的占空比。图40表示在1载波内(载波周期)的上臂开关元件U、V、W,下臂开关元件X、Y、Z的通电的一例。这时,在图38的最大调制为50%的三相调制中,是在相位约为120度时的通电。作为通电模式,有(a)、(b)、(c)、(d)的四个模式。其关系为,若同一相的上臂开关元件导通则下臂开关元件截止,若上臂开关元件截止则下臂开关元件导通。但是,为了简化显示,省略了上臂开关元件和下臂开关元件的用于防止短路的空载时间(dead time)。
省略详细内容,但通过上臂开关元件U、V、W的导通、截止状态决定可由电流传感器106进行检测的相电流。即,在只有一相导通时可检测这一相的电流,在两相导通时可检测剩余相的电流,在三相都导通及三相都截止时无法检测。因此,通过确认上臂开关元件U、V、W的导通,可知能够检测的相电流。但是,在由电流传感器106的电流检测中,作为其条件,上述导通时间应为用于检测电流所需的最低限的时间以上。
图41中,将图38的最大调制为50%的三相调制中的相位为30度、45度、60度、75度、90度时的1载波内(载波周期)的上臂开关元件U、V、W的导通占空从中央均匀分配显示。另外,用细实线表示U相的通电期间,用中实线表示V相的通电期间,用粗实线表示W相的通电时间。并且,在各个通电期间的下方用箭头所示的U、V分别表示可检测U相电流的期间和可检测V相电流的期间。同样地,图42表示最大调制为10%的情况。
这里,在图41、图42的相位30度、90度时,由于两相的通电时间一致,因此成为无法确保电流传感器106的检测时间,并只能检测一相的电流的状况。此外,在图42的相位45度、60度、75度时,无法确保电流传感器106的检测时间,甚至一相的电流也无法检测出。为了检测磁铁转子105的位置,需要检测至少两相的相电流。
下面表示对于无法确保该检测时间的情况的应对方法的一个例子。在PWM调制中,由于对通电无论以各相相同的值进行正校正或负校正,相电压都不变化,因此可以如下应对。
图43A表示最大调制为10%时的相位为75度的情况。三相的通电时间中,设最大通电时间为A、中间的通电时间为B、最小通电时间为C。设最大通电时间A和中间的通电时间B的差的一半[(A-B)/2]为α。设中间的通电时间B和最小通电时间C的差的一半[(B-C)/2]为β。此外,设电流传感器106用于进行电流检测所需的最小时间为δ。设α+β<δ。在图43B中,将2δ追加到最大通电时间(U相)的通电期间后半段。此外,将2δ追加到中间的通电时间(W相)的通电期间前半段。在图43C中,将2δ均匀地追加到最小通电时间(V相)的通电期间前半段和后半段。由此,在通电期间后半段中,U相的电流检测时间成为δ以上的δ+α+β,可进行U相的电流检测。此外,在通电期间前半段中,W相的电流检测时间成为δ以上的δ+β,可进行W相的电流检测。
进行这样的校正时,与不进行校正的情况相比,通过载波周期的相电流的增减没有变化,但在载波周期内相电流中会出现脉动电流。以下详细说明该脉动电流。图44表示不进行图43A的校正时载波周期内的U相电流iU、V相电流iV、W相电流iW的变化,图45表示进行图43C的校正时载波周期内的U相电流iU、V相电流iV、W相电流iW的变化。这里,为了简化说明,假设在电动机的定子线圈104中只存在电感L,电阻R为0。此外,由于只要掌握载波周期中的相电流的变化(脉动)就可以,因此不考虑在载波周期中几乎不变的感应电压。
在图44中,在图40所示的模式(a)的区域中,是图46A的状态,各相电流不变。在模式(b)的区域中,是图47A的状态,U相电流iU上升(用实线箭头表示),并达到下降(用虚线箭头表示)的V相电流iV、W相电流iW的成倍变化。这时,电流直线变化。即,设定子线圈的电感为L、直流电压为E、电流为i时,E=Ldi/dt,电流i的时间变化率di/dt为常数。在模式(c)的区域中,是图48A的状态,V相电流iV下降,并达到上升的U相电流iU、W相电流iW的成倍变化。在图40所示的模式(d)的区域中,是图46B的状态,各相电流不变。
图45的进行校正的情况下,从载波周期开始的左侧开始,成为图46A、图47B、图48B、图46B、图48C、图47A、图46A的状态。
由图可知,与图44的不进行校正的情况下各个电流缓慢变化相比,图45的进行校正的情况下,U相电流iU在增加的过程中暂时减少,而W相电流iW在减少的过程中暂时增加。即,在图45中产生脉动电流(ripple current)。但是,在载波周期的终端,U相电流iU、V相电流iV、W相电流iW都与不进行校正的情况是相同的值。即,通过载波周期的相电流的增减是相同的,在PWM调制中没有变化。
上述脉动电流在其他校正方法中也同样会产生。该脉动电流以载波周期反复产生。并且,该脉动电流成为电磁力,作用于电动机的定子线圈、接合器、机架等,使其产生噪声振动。另一方面,通过设为只有一个这样的电流传感器的结构,例如与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3-284374号公报(第7页、图1)所公开的方式、以及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0-333465号公报(第8页、图1)所公开的方式(两个方式都不需要用于相电流检测的通电校正,不产生脉动电流导致的噪声振动)相比,结构部件减少,所以可实现小型轻量化,并且能够提高抗振等的可靠性。由于上臂及下臂都能够检测流过开关元件的最大电流,因此可以保护开关元件及并联的二极管。此外,由电流传感器106所检测出的电流是来自电池101的直流电流,所以容易进行来自电池101的供给功率运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逆变器装置具有下述的结构。由包括连接到直流电源的正极端的上臂开关元件和连接到负极端的下臂开关元件的逆变器电路、检测直流电源和逆变器电路之间的电流的电流传感器、以及通过对逆变器电路的PWM调制的通电来使交流电流输出到电动机的控制电路构成,控制电路以一个载波周期或两个载波周期为单位在各个相邻的一个载波周期或两个载波周期进行第1校正和第2校正,以能够通过电流传感器检测电动机的相电流,第1校正产生的脉动电流和第2校正产生的脉动电流为相反极性。
根据以上结构,本发明的逆变器装置防止同一极性的脉动电流重复,较高频率的噪声振动被抑制。并且,由第1校正产生的脉动电流导致的噪声振动通过由第2校正产生的相反极性的脉动电流导致的噪声振动而被抵消。此外,由于脉动电流的极性正负交替地变化,所以产生的频率低而平滑。因此,仅使用一个电流传感器,就能够兼顾并实现小型轻量高可靠性和低噪声低振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逆变器装置和其***的电路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三相调制的最大调制为100%时的各相的调制的波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三相调制的最大调制为50%时的各相的调制的波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三相调制的最大调制为10%时的各相的调制的波形图。
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相电流检测方法的通电定时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图5所示的通电定时(a)中的电流路径的电路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图5所示的通电定时(b)中的电流路径的电路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图5所示的通电定时(c)中的电流路径的电路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图5所示的通电定时(d)中的电流路径的电路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三相调制的最大调制为100%时的每个相中的上臂通电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三相调制的最大调制为50%时的每个相中的上臂通电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三相调制的最大调制为10%时的每个相中的上臂通电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三相调制的最大调制为5%时的每个相中的上臂通电的说明图。
图14A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三相调制的最大调制为10%时的75度相位中的相电流检测的说明图。
图14B是对图14A进行校正的说明图。
图14C是对图14A进行校正的说明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不进行用于电流检测的通电校正时的经过二载波周期的相电流变化说明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进行用于电流检测的通电校正时的经过二载波周期的相电流变化说明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进行用于电流检测的通电校正时的经过二载波周期的相电流变化改善的说明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PWM调制为0时的经过二载波周期的脉动电流说明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PWM调制为0时进行用于电流检测的通电校正时的经过两个载波周期的脉动电流说明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PWM调制为0时进行用于电流检测的通电校正时的经过两个载波周期的脉动电流改善说明图。
图2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以两个载波周期检测两相的相电流时的脉动电流说明图。
图2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以两个载波周期检测两相的相电流时的经过4载波周期的脉动电流说明图。
图2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以左右反转了通电的两个载波周期检测两相的相电流时的脉动电流说明图。
图2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经过四载波周期的脉动电流改善说明图。
图2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以两个载波周期检测一相的相电流时的经过两个载波周期的脉动电流说明图。
图2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以两个载波周期检测其他的一相的相电流时的经过两个载波周期的脉动电流说明图。
图2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以四载波周期检测两相的相电流时的经过4载波周期的脉动电流说明图。
图2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以改变载波周期后的四载波周期检测两相的相电流时的经过四载波周期的脉动电流说明图。
图29是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经过八载波周期的脉动电流改善说明图。
图30是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经过二载波周期的脉动电流改善说明图。
图3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经过五载波周期的脉动电流改善说明图。
图3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改变了图31的载波周期的脉动电流改善说明图。
图3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改变了图32的载波周期的脉动电流改善说明图。
图3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9的逆变器装置一体型电动压缩机的截面图。
图3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0的输入输出绝缘型变压器***电路图。
图36是安装了本发明实施方式11的逆变器装置的车辆的模式图。
图37是以往的用电源线的电流传感器检测相电流的逆变器装置和其***的电路图。
图38是表示以往的三相调制的最大调制为50%时的各相的调制的波形图。
图39是表示以往的三相调制的最大调制为10%时的各相的调制的波形图。
图40是以往的相电流检测方法的通电定时图。
图41是表示以往的三相调制的最大调制为50%时的每个相位中的上臂的通电的说明图。
图42是表示以往的三相调制的最大调制为10%时的每个相位中的上臂的通电的说明图。
图43A是表示以往的三相调制的相电流检测的说明图。
图43B是对图43A进行校正的说明图。
图43C是对图43A进行校正的说明图。
图44是以往的不进行用于电流检测的通电校正时的相电流变化说明图。
图45是以往的进行用于电流检测的通电校正时的相电流变化说明图。
图46A是所有相都连接到负极端时的相电流变化说明用电路图。
图46B是所有相都连接到正极端时的相电流变化说明用电路图。
图47A是一相(U相)连接到正极端时的相电流变化说明用电路图。
图47B是一相(W相)连接到正极端时的相电流变化说明用电路图。
图48A是两相(U相、W相)连接到正极端时的相电流变化说明用电路图。
图48B是两相(W相、V相)连接到正极端时的相电流变化说明用电路图。
图48C是两相(V相、U相)连接到正极端时的相电流变化说明用电路图。
标号说明
1电池(直流电源)
2开关元件
3二极管
4定子线圈
5磁铁转子
6电流传感器
10逆变器电路
11无传感器无刷DC电动机(电动机)
12控制电路
18连接线
23逆变器装置
40电动压缩机
50输入输出绝缘型变压器
60车辆
61逆变器装置一体式电动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逆变器装置和其***电路。逆变器装置23的控制电路12根据来自设置在电源线上的电流传感器6的电压来检测相电流。若检测两相的相电流,则剩余的相的相电流可以根据该两相的电流值进行运算(在定子线圈4的中性点,应用基尔霍夫的电流定律)。
基于这些三相的电流值,控制电路12对构成无传感器无刷DC电动机11(以后成为电动机11)的磁铁转子5所引起的定子线圈4的感应电压进行运算,检测磁铁转子5的位置。然后,基于转速指令信号(未图示)等,对构成逆变器电路10的开关元件2进行控制,对来自电池1的直流电压用PWM调制进行转换(switch),从而将正弦波状的交流电流输出到定子线圈4。构成逆变器电路10的二极管3成为定子线圈4中流过的电流的循环路径。对于开关元件2,将上臂开关元件定义为U、V、W,将下臂开关元件定义为X、Y、Z,此外,将与各个开关元件U、V、W、X、Y、Z对应的二极管定义为3U、3V、3W、3X、3Y、3Z。
电流传感器6只要是使用了霍尔(Hall)元件的电流传感器、分流电阻等能够检测瞬时峰值电流的元件即可。此外,也可以设置在电源线的正极端。若是分流电阻,则容易实现小型化、抗振性提高。
控制电路12通过连接线18与上臂开关元件U、V、W,下臂开关元件X、Y、Z连接,并控制各个开关元件。开关元件2为IGBT、功率MOSFET时,控制其栅极电压,而在开关元件2为功率晶体管时,控制其基极电流。
感应电压的运算如下进行。定子线圈4中除了电感L之外还有电阻R。感应电压、电感L的电压、电阻R的电压之和与来自逆变器装置23的外加电压相等,所以感应电压E、相电流i、外加电压V的关系为V=E+R·i+L·di/dt。感应电压E表示为E=V-R·i-L·di/dt。控制电路12控制开关元件2,所以外加电压V已知。所以,只要将电感L和电阻R的值输入到控制电路12的程序软件中,通过检测相电流i就能够计算出感应电压E。
下面叙述由电流传感器6检测相电流的方法。首先,表示三相调制的波形。关于U相端子电压41、V相端子电压42、W相端子电压43、中性点电压29,图2表示最大调制为100%的三相调制,图3表示最大调制为50%的三相调制,图4表示最大调制为10%的三相调制。在三相调制中,随着调制的上升,以50%为中心向0%和100%的两个方向延伸。
下面,由图表示例子进行说明。图5表示1载波内(载波周期)的上臂开关元件U、V、W,下臂开关元件X、Y、Z的通电的一例。这一般通过微计算机的定时功能来实现。这种情况是,在图3的最大调制为50%的三相调制中,相位大约为120度下的通电。通电模式有(a)、(b)、(c)、(d)的四个模式(pattern)。
在通电模式(a)中,上臂开关元件U、V、W全部截止,下臂开关元件X、Y、Z全部导通。图6表示此时的电流的流向的一例。U相电流、V相电流分别从与下臂开关元件X、Y并联的二极管3X、3Y流入定子线圈4,W相电流从定子线圈4流出到下臂开关元件Z。因此,电流传感器6中不流过电流而无法被检测。
在通电模式(b)中,上臂开关元件U导通,下臂开关元件Y、Z导通。图7表示这时的电流的流向。U相电流从上臂开关元件U流入定子线圈4,V相电流从与下臂开关元件Y并联的二极管3Y流入定子线圈4,W相电流从定子线圈4流出到下臂开关元件Z。因此,电流传感器6中流过U相电流而被检测。
在通电模式(c)中,上臂开关元件U、V导通,下臂开关元件Z导通。图8表示这时的电流的流向。U相电流、V相电流分别从上臂开关元件U、V流入定子线圈4,W相电流从定子线圈4流出到下臂开关元件Z。因此,电流传感器6中流过W相电流而被检测。
在通电模式(d)中,上臂开关元件U、V、W全部导通,下臂开关元件X、Y、Z全部截止。图9表示这时的电流的流向。U相电流、V相电流分别从上臂开关元件U、V流入定子线圈4,W相电流从定子线圈4流出到与上臂开关元件W并联的二极管3W。因此,电流传感器6中不流过电流而无法被检测。
如上述说明,由于U相电流和W相电流被检测,所以剩余的V相电流通过在定子线圈4的中性点应用基尔霍夫的电流定律而求得。这时,U相电流是流入定子线圈4的中性点的电流,W相电流是从定子线圈4的中性点流出的电流,所以取U相电流和W相电流的差就可以求得V相电流。此外,可知由上臂开关元件U、V、W的导通、截止状态决定可通过电流传感器6检测出的相电流。只有一相导通时可检测该相的电流,两相导通时可检测剩余相的电流,三相导通和三相截止时无法检测。因此,通过确认上臂开关元件U、V、W的导通,可以知道能够检测的相电流。
在图10中,将图2的最大调制为100%的三相调制中的30度、45度、60度、75度、90度相位下的1载波内(载波周期)的上臂开关元件U、V、W的导通占空,作为从中央均匀分配通电期间来显示。该导通占空为图2所示的占空曲线。另外,用细实线表示U相的通电期间,用中实线表示V相的通电期间,用粗实线表示W相的通电时间。并且,在各个通电期间的下方用箭头所示的U、V分别表示可检测U相电流的期间和可检测V相电流的期间。在其他相位可检测W相电流时,将表示W。
例如,在30度的相位时,如图2,U相调制为75%,W相调制也为75%,所以将1载波(载波周期)设为100%,U相(细线)的调制(通电时间)、W相(粗线)的调制(通电时间)都将75%从中央均匀分配显示。其他相位也同样。从30度的相位到90度的相位是因为,通电的相虽然不同,但该通电时间模式重复。同样地,图11表示最大调制为50%的情况,图12表示最大调制为10%的情况,图13表示最大调制为5%的情况。
这里,在图10、图11、图12的30度、90度的相位时,由于两相的通电时间一致,所以无法确保电流传感器6的检测时间,成为只能检测一相的电流的状况。此外,在图12的45度、60度、75度的相位、图13的所有相位时,无法确保电流传感器6的检测时间,甚至无法检测一相的电流。
图14表示对无法确保该检测时间的情况的应对方法的一例。在PWM调制中,由于即使以各相相同的值对通电进行正校正或负校正,相电压都不改变,因此可以如下应对。
图14A表示最大调制为10%即图12的相位为75度的情况。三相的通电时间中,设最大通电时间为A、中间的通电时间为B、最小通电时间为C。设最大通电时间A和中间的通电时间B之差的一半[(A-B)/2]为α。设中间的通电时间B和最小通电时间C之差的一半[(B-C)/2]为β。此外,设电流传感器6检测电流所需的最小时间为δ。这时设α+β<δ。在图14B中,将2δ追加到最大通电时间(U相)的通电期间后半段。此外,将2δ追加到中间的通电时间(W相)的通电期间前半段。在图14C中,将2δ均匀地追加到最小通电时间(V相)的通电期间前半段和后半段。由此,在通电期间后半段中,U相的电流检测时间成为δ以上的δ+α+β,可进行U相的电流检测。此外,在通电期间前半段中,W相的电流检测时间成为δ以上的δ+β,可进行W相的电流检测。由此,可通过电流传感器6检测相电流。
但是,产生如下的问题。进行这样的通电时间的校正时,与不进行校正的情况相比,通过载波周期的相电流的增减不变化,但在载波周期内相电流中会出现脉动电流。
图15表示不进行校正时即图14A的经过二载波周期的载波周期内的U相电流iU、V相电流iV、W相电流iW的变化。这里,设在两个载波周期中相位变化较小且通电状态(导通占空)相同。另一方面,图16表示进行校正时即图14C的经过二载波周期的载波周期内的U相电流iU、V相电流iV、W相电流iW的状况。
由这些图可知,与图15的不进行校正的情况下各个电流缓慢变化相比,图16的进行校正的情况下U相电流iU在增加的过程中暂时减少,而W相电流iW在减少的过程中暂时增加。这样,将不是必需用于原来的调制的电流定义为脉动电流。U相电流iU中产生向下方向(以后称为负极性方向)的脉动电流,W相电流iW中产生向上方向(以后称为正极性方向)的脉动电流。但是,在载波周期的终端,U相电流iU、V相电流iV、W相电流iW都是与不进行校正的情况相同的值。即,通过载波周期的相电流的增减是相同的,PWM调制中没有变化(通过载波周期的相电压、相电流中没有变化)。
上述脉动电流不限于上述图14的方法,即使是其他的校正方法也同样地产生,这是因为为了确保检测电流所需的最小时间δ而进行了通电时间的校正时(例如追加时间),在此之后必须使PWM调制不改变(例如削减相同的时间)。并且,该脉动电流使电动机的机械(mechanics)、机壳(housing)振动乃至谐振,因此成为噪声振动的原因。在图16中,因在每个载波周期产生的同一方向的脉动电流的反复而在每个载波周期产生同一方向的振动即载波频率的噪声振动。
这里,表示本发明的上述噪声振动的改善方法。图1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通电改善例的电流变化。表示在左侧的载波周期进行第1校正,在右侧的载波周期进行第2校正的情况。这时,两者都是以1载波周期为单位的校正。在左侧的载波周期中,与图16中的以往的校正相同。即,U相电流iU中产生负极性方向的脉动电流,W相电流iW中产生正极性方向的脉动电流。
但是,在右侧的载波周期中,成为使图16中的通电在载波周期的中央被左右反转的载波周期。这时,U相电流iU在增加的过程中暂时较大地增加,而W相电流iW在减少的过程中暂时较大地减少。即,如图所示,脉动电流与左侧的载波周期为相反方向。U相电流iU中产生正极性方向的脉动电流,W相电流iW中产生负极性方向的脉动电流。由此,不会产生以往的图16中的每个载波周期同一方向的脉动电流反复。因此,不会产生载波周期的噪声振动,可以实现低噪声低振动。
在上述图16、图17中,也包含PWM调制造成的电流变化,所以难以掌握脉动电流。因此,以后说明对PWM调制为0的通电进行校正的情况。由此,可以只考察因校正产生的脉动电流。
图18表示PWM调制为0的通电。U相电流iU、V相电流iV、W相电流iW不变化。图13的最大调制为5%时接近这一情况。
图19是对图18施加了与图14同样的校正的情况。结果,电流传感器6检测电流所需的最小时间δ被确保,可检测W相电流iW、U相电流iU。与图14中α、β都为0的情况相等。如图所示,与图16同样地,U相电流iU中产生负极性方向的脉动电流,W相电流iW中产生正极性方向的脉动电流。此外,在载波周期的终端,U相电流iU、V相电流iV、W相电流iW都是与不进行校正的情况相同的值。即,通过载波周期的相电流的增减都为0,PWM调制中没有变化。并且,通过在每个载波周期产生的同一方向的脉动电流的反复,从而在每个载波周期产生同一方向的振动,产生载波频率的噪声振动。由于是仅同一方向的脉动电流的反复,不包含反方向的脉动电流而不连续,因此成为失真较多的刺耳的噪声。
图20是图19的改善例。表示在左侧的载波周期进行第1校正,在右侧的载波周期进行第2校正的情况。在左侧的载波周期中,与图19中的校正相同。即,U相电流iU中产生负极性方向的脉动电流,W相电流iW中产生正极性方向的脉动电流。在右侧的载波周期中,成为使图19中的通电在载波周期的中央被左右反转的载波周期。这时,如图所示,脉动电流与左侧的载波周期为反方向。U相电流iU中产生正极性方向的脉动电流,W相电流iW中产生负极性方向的脉动电流。同一极性的脉动电流在每两个载波周期中产生(频率为一半)。
由此,不会发生图19中的每个载波周期同一方向的脉动电流反复。由于脉动电流的方向按载波周期变化而连续,所以较为平滑,且频率为一半,所以听觉上的噪声被减少。此外,在U相电流iU中,由左侧的载波周期的负极性方向脉动电流所产生的噪声振动通过由右侧的载波周期的正极性方向脉动电流所产生的噪声振动而被抵消(衰减)。因此,不会产生载波频率的噪声振动,可以实现低噪声低振动。
另外,在图20中,右侧的载波周期是这样的载波周期:使图19中的通电在载波周期的中央被左右反转的。这时,右侧载波周期下的相电流检测在左侧为U相,右侧为W相,与图19相反,但同样能够进行两相的检测。
(实施方式2)
根据图21至图24说明实施方式2。图21表示在左侧的载波周期进行第1校正,在右侧的载波周期进行第2校正的情况。左侧的载波周期是这样的载波周期:在图18中,将2δ追加到W相的通电期间前半段,还将2δ均匀地追加到U相及V相的通电期间前半段和后半段。由此,在通电期间前半段或后半段中,W相的电流检测时间成为δ,可进行W相的电流检测。U相电流iU中产生负极性方向的脉动电流,V相电流iV中产生负极性方向的脉动电流,W相电流iW中产生正极性方向的脉动电流。
在右侧载波周期中,将2δ追加到U相的通电期间前半段。并且将2δ均匀地追加到V相及W相的通电期间前半段和后半段。由此,在通电期间前半段或后半段中,U相的电流检测时间成为δ,可进行U相的电流检测。U相电流iU中产生正极性方向的脉动电流,V相电流iV中产生负极性方向的脉动电流,W相电流iW中产生负极性方向的脉动电流。
由此,在二载波周期中检测出不同的两相的相电流。U相、W相的脉动电流与图20一样,在左右的载波周期为相反方向。此外,U相、W相的脉动电流与图20相比减小了。由此,可进一步实现低噪声低振动。
但是,V相的脉动电流在每个载波周期同一方向上反复产生。因此,在每个载波周期发生同一方向的振动,产生载波周期的噪声振动。图22表示将图21连续两次而成为四载波周期。
图23是分别在左侧载波周期和右侧载波周期,使图21的通电在载波周期的中央被左右反转的图。这时,如图所示,与图21相比,脉动电流在左侧载波周期和右侧载波周期分别为相反方向。能够检测的相电流不变。第1个载波周期成为第1校正,第2个载波周期成为第2校正。
图24是将左侧作为图21,右侧作为图23来连续,从而成为四载波周期的图。由此,图22中的V相的每个载波周期同一方向的脉动电流反复不连续。因此,载波周期的噪声振动减少,可以实现低噪声低振动。此外,U相电流iU、V相电流iV、W相电流iW的脉动电流的方向都是按四载波周期变化而连续,因此平滑,频率为四分之一,所以听觉上的噪声被降低。
(实施方式3)
根据图25至图29说明实施方式3。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四个载波周期检测出两相的相电流。即,由两个载波周期检测一相的相电流。
图25的左侧载波周期是这样的载波周期:在图18中,将δ追加到W相的通电期间前半段。对U相及V相不追加。由此,在通电期间前半段,W相的电流检测时间成为δ,可进行W相的电流检测。U相电流iU向负极性方向变化,V相电流iV向负极性方向变化,W相电流iW向正极性方向变化。右侧载波周期是这样的载波周期:在图18中,从W相的通电期间前半段中削减了δ。由此,在左侧载波周期下的追加被抵消。对U相及V相没有削减。此外,在通电期间前半段,W相的电流检测时间成为δ,可进行W相的电流检测。U相电流iU向正极性方向变化,V相电流iV向正极性方向变化,W相电流iW向负极性方向变化。由此,在两个载波周期,U相电流iU中生成负极性方向的脉动电流,V相电流iV中生成负极性方向的脉动电流,W相电流iW中生成正极性方向的脉动电流。以上成为以2载波周期为单位的第1校正。
图26的左侧载波周期是这样的载波周期:在图18中,将δ追加到U相的通电期间前半段。对V相及W相不追加。由此,在通电期间前半段,U相的电流检测时间成为δ,可进行U相的电流检测。U相电流iU向正极性方向变化,V相电流iV向负极性方向变化,W相电流iW向负极性方向变化。右侧载波周期是这样的载波周期:在图18中,从U相的通电期间前半段中削减了δ。由此,在左侧载波周期下的追加被抵消。对V相及W相没有削减。此外,在通电期间前半段,U相的电流检测时间成为δ,可进行U相的电流检测。U相电流iU向负极性方向变化,V相电流iV向正极性方向变化,W相电流iW向正极性方向变化。由此,在两个载波周期,U相电流iU中产生正极性方向的脉动电流,V相电流iV中产生负极性方向的脉动电流,W相电流iW中产生负极性方向的脉动电流。以上成为以二载波周期为单位的第2校正。
由此,以四载波周期检测出不同的两相的相电流。图27是将左侧作为图25,右侧作为图26来连续,从而设为四载波周期的图。U相、W相的脉动电流与图20一样,在左右的载波周期为相反方向。此外,U相、W相的脉动电流与图20相比减小了。并且,相对于图20每一个载波周期产生脉动电流,在图27中为每两个载波周期产生脉动电流。由此,能够进一步实现低噪音低振动。
但是,V相的脉动电流每两个载波周期在同一方向上反复产生。因此,在每两个载波周期产生同一方向的噪声振动。
图28是将图25的左侧载波周期和右侧载波周期替换后作为其左侧,将图26的左侧载波周期和右侧载波周期替换后作为其右侧来连续,从而作为四载波周期的图。由此,分别生成与图25、图26相反方向的脉动电流。可检测的相电流不变。V相的脉动电流每两个载波周期在同一方向反复产生,这一点与图27相同。第1个载波周期和第2个载波周期成为以二载波周期为单位的第1校正,第3个载波周期和第4个载波周期成为以二载波周期为单位的第2校正。
图29是将图27作为左侧,图28作为右侧而连续,从而作为八载波周期的图。由此,在图27、图28中的V相的每两个载波周期同一方向的脉动电流反复不连续。因此,二载波周期的噪声振动减少,能够实现低噪声和低振动。此外,U相电流iU、V相电流iV、W相电流iW的脉动电流的方向都是以八载波周期变化而连续,因此平滑,频率为八分之一,所以听觉上的噪声被降低。
另外,在图29中,也可以将第5个和第6个的二载波周期配置在第1个和第2个的二载波周期之后,将第3个和第4个的二载波周期配置在第7个和第8个的二载波周期之后。同级别(level)的脉动电流相邻,因此抵消效果较大。但此时,由于在第1个至第4个载波周期中W相的电流被检测,第5个至第8个载波周期中U相的电流被检测,因此在八载波周期中不同的两相相电流被检测出。第1个载波周期和第2个载波周期成为以二载波周期为单位的第1校正,配置变更前的第5个载波周期和第6个载波周期成为以二载波周期为单位的第2校正,配置变更前的第7个载波周期和第8个载波周期成为以二载波周期为单位的第1校正,配置变更前的第3个载波周期和第4个载波周期成为以二载波周期为单位的第2校正。
(实施方式4)
图3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通电改善例。在图20中的进行第1校正的左侧载波周期和进行第2校正的右侧载波周期之间,设有不进行校正的(用0表示PWM调制)载波周期。由此,被设置没有脉动电流的载波周期,因此频率降低,此外每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也降低,因此能够从图20进一步实现低噪声、低振动。
不进行校正的载波周期也可以设置在右侧载波周期之后等任意位置。此外也可以设置任意几个不进行校正的载波周期。
图31是在图24的中央***了不进行校正的载波周期的图。即,在图21所示的二载波周期和图23所示的二载波周期之间***了不进行校正的(用0表示PWM调制)载波周期。由此,由于被***了没有脉动电流的载波周期,所以能够从图24进一步实现低噪声低振动。
图32是将图31的左侧开始的第1个载波周期和第2个载波周期进行替换后的图。在不进行校正的载波周期的前后的载波周期、以五载波周期为单位时的相邻的载波周期中,U相和W相的脉动电流每个载波周期交替其极性,因此能够进一步改善。
图33是在图32的左侧开始的第2个载波周期和第4个载波周期进行替换后的图。与图32同样地,U相和W相的脉动电流每个载波周期交替其极性。此外,同等级的脉动电流相邻,因此抵消效果较大。但此时,在第1个和第2个载波周期中U相的电流被检测,在第4个和第5个载波周期中W相的电流被检测,因此与所述实施方式3的例子的方式不同,但在4载波周期检测出不同的两相相电流。第1个载波周期成为第1校正,第2个载波周期成为第2校正,此外,第4个载波周期成为第1校正,第5个载波周期成为第2校正。也可以将第1个和第2个载波周期作为以二载波周期为单位的第1校正,将第4个和第5个载波周期作为以二载波周期为单位的第2校正。
另外,不进行校正的载波周期也可以设置在右侧载波周期之后等任意位置。此外也可以设置任意几个不进行校正的载波周期。
(实施方式5)
在不进行校正的载波周期中,调制较小时,无法检测相电流的情况较多,但如图12所示,在相位30度、相位90度时,虽然为一相,但有时能够检测。这样的情况下,检测该相电流,并用于控制,从而能够提高位置检测的精度等。
(实施方式6)
在电动机起动时,转速较低且感应电压较小,所以位置检测并不容易。此外,如果是短时间的起动,则噪声振动的影响较小。因此,优选在每个载波周期检测两相的相电流并进行位置检测,而不实施从实施方式2至实施方式5的内容。由此,能够防止起动性能的下降。这适合于为了提高起动性能而在起动时暂时使转速急速上升至30Hz左右,在此之后使电动机在20Hz左右稳定运行的情况。
(实施方式7)
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用两个载波周期检测出两相的相电流。即,在一个载波周期中只能检测出一相的相电流。在实施方式3中,用4个载波周期检测出两相的相电流。此外,在实施方式4中,在不进行校正的载波周期中,无法检测相电流的情况较多。因此,需要在特定的载波周期中挪用在其他的载波周期所检测出的相电流等的手段。
因此,适合于旋转周期相对于载波周期足够大的低速旋转时(每一个载波周期的相电流检测对位置检测的影响较小)。例如,最大转速为120Hz,载波周期为75μS时,20Hz左右的转速较为恰当。
(实施方式8)
在图14A中,时间α、时间β是通过PWM调制在电流传感器6中流过电流的期间。即,是从电池1提供电力,通过PWM调制,电流进行增减的期间。如图12的10%调制、图13的5%调制所示,该时间α、时间β在低输出时,比δ短。
另一方面,如图14C所示,为了电流检测而进行校正时,电流传感器6中流过的电流期间比δ长。由此,相对于通过PWM调制产生的电流增减,由校正的电流的脉动相对变大,由电流脉动的噪声振动明显变大。相反,在图10的100%调制、图11的50%调制中,相对于通过PWM调制产生的电流增减,由校正的电流的脉动相对变小。由此,在高输出时,由电流脉动的噪声振动不明显。因此,在低输出时,本发明的效果变大。
(实施方式9)
图34表示将逆变器装置23靠紧安装在电动压缩机40的右侧的图。在金属制壳体(housing)32中设有压缩装置部28、电动机11等。制冷剂从吸入口33被吸入,通过由电动机11驱动压缩装置部28(在该例中为涡旋(scroll)机构)而被压缩。该压缩后的制冷剂在通过电动机11时冷却电动机11,通过排出口34被排出。
为了将逆变器装置23安装在电动压缩机40中,使用外壳(case)30。成为发热源的逆变器电路部10通过低压管线38由低压制冷剂所冷却。在电动压缩机40的内部连接在电动机11的线圈的接线柱(terminal)39与逆变器电路部10的输出部相连接。在保持部分35中逆变器装置23上所固定的连接线36中,有对电池1的电源线和发送转速信号的空调控制器(未图示)的信号线。
在这样的逆变器装置一体型电动压缩机中,需要逆变器装置23较小且抗振。此外,在空调的运行中,由于运行时间较长,因此要求肃静。因此,作为利用分流电阻等一个电流传感器检测电流,实现低噪声低振动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正合适。
(实施方式10)
图35是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0的输入输出绝缘型变压器连接到电动机的电路图。变压器50的输入端线圈51、52、53被连接到逆变器装置23的输出。此外,变压器50的输出端线圈54、55、56被连接到电动机11。由此,从逆变器装置23到电动机11,能够在电绝缘的状态下提供交流电流。此外,能够检测提供给变压器的相电流,同时还能够减少脉动电流所引起的变压器的噪声振动。不限于上述例子,能够适用于单相逆变器装置和单相变压器,作为负载的各种电器等。
(实施方式11)
图36表示将本发明的逆变器装置与压缩机一体构成(实施方式9),应用于空调装置而安装在车辆中的一个例子。逆变器装置一体型电动压缩机61和室外热交换器63、室外风扇62被安装在车辆60前方的发动机舱中。另一方面,车辆室内配置有室内送风风扇65、室内热交换器67、空调控制器64。从空气导入口66吸入车外空气,并将通过室内热交换器67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吹出到车内。
车辆,特别是在电动汽车和混合型汽车中,从确保行驶性能、搭乘性等方面考虑,车辆用空调装置也要求小型轻量,其中,在有重量且狭窄的电动机舱甚至发动机舱内和其他的空间中所安装的电动压缩机的小型轻量化为重要课题。此外,要求由电动机的行驶等肃静性高,低噪声低振动。还需要对于行驶时等的振动的抗振性。
本发明的逆变器装置可以通过上述各实施方式所示的分流电阻等一个电流传感器的结构来实现小型化和抗振性,还可以达到低噪声低振动。因此,本发明的逆变器装置用在这些车辆中非常适合。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低速旋转(20Hz左右)时,伴随电动机的旋转的机械噪声较小,所以脉动电流所引起的噪声容易变得明显,本发明的效果较大。在多个载波周期连续的例子中,相位变化较小,通电状态(导通占空)相同。将直流电源设为电池,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将商用交流电源整流后的直流电源等。将电动机11设为无传感器无刷DC电动机,但可以应用于磁阻电动机、感应电动机等中。也可以应用于正弦波驱动以外。此外,也可以应用于两相调制中,但在电流波形平滑的三相调制的情况下效果较大。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此根据本发明,仅使用一个电流传感器,就能够实现兼顾了小型轻量高可靠性和低噪声低振动并存的逆变器装置。作为各种民用制品和工业用设备中所利用的电动机驱动装置是有用的。

Claims (11)

1、一种逆变器装置,包括:
逆变器电路,包括连接到直流电源的正极端的上臂开关元件和连接到负极端的下臂开关元件;
电流传感器,检测所述直流电源和所述逆变器电路之间的电流;以及
控制电路,通过对所述逆变器电路的PWM调制的通电,使交流电流输出到电动机,
所述控制电路以一个载波周期或两个载波周期为单位,在各个相邻的一个载波周期或两个载波周期进行第1校正和第2校正,以能够通过所述电流传感器检测所述电动机的相电流,
所述第1校正产生的脉动电流和所述第2校正产生的脉动电流为相反极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装置,其中,
所述电流传感器以所述载波周期的两个周期检测所述电动机的不同的两相相电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装置,其中,
所述电流传感器以所述载波周期的四个周期检测所述电动机的不同的两相相电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电路将所述第1校正及所述第2校正都不进行的载波周期与进行所述第1校正的载波周期或进行所述第2校正的载波周期的任一个载波周期相邻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逆变器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1校正及所述第2校正都不进行的载波周期中,在可检测相电流时,检测该相电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装置,其中,
在所述电动机的起动时,每个所述载波周期检测不同的两相相电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装置,其中,
在所述电动机低速旋转时,进行所述第1校正及所述第2校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装置,其中,
在对所述电动机的输出为低输出时,进行所述第1校正及所述第2校正。
9、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8的任一项所述的逆变器装置,其中,
所述逆变器装置被安装在电动压缩机上。
10、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8的任一项所述的逆变器装置,其中,
在所述交流电流和所述电动机之间***了输入输出绝缘型变压器。
11、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8的任一项所述的逆变器装置,其中,
所述逆变器装置被安装在车辆中。
CN200680035390XA 2005-10-24 2006-10-16 逆变器装置 Active CN1012735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08175/2005 2005-10-24
JP2005308175 2005-10-24
JP2006213175 2006-08-04
JP213175/2006 2006-08-04
PCT/JP2006/320528 WO2007049473A1 (ja) 2005-10-24 2006-10-16 インバー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3517A true CN101273517A (zh) 2008-09-24
CN101273517B CN101273517B (zh) 2012-02-08

Family

ID=37967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35390XA Active CN101273517B (zh) 2005-10-24 2006-10-16 逆变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855527B2 (zh)
CN (1) CN101273517B (zh)
WO (1) WO2007049473A1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09441A (zh) * 2013-02-04 2015-10-28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规定用于逆变器的操控持续时间以改善电流测量的方法
CN105564582A (zh) * 2014-11-06 2016-05-11 南京蒙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轻型电动车及其驱动、制动方法
CN105634189A (zh) * 2014-11-06 2016-06-01 刘粤荣 一种轮毂连体电动装置及其驱动、制动方法
CN105634379A (zh) * 2014-11-06 2016-06-01 杭州磁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装置及其驱动、制动方法
CN105634376A (zh) * 2014-11-06 2016-06-01 刘粤荣 一种时序供电式轮毂电动装置及其驱动和制动方法
CN105634380A (zh) * 2014-11-06 2016-06-01 杭州磁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装置及其驱动和制动方法
CN105634194A (zh) * 2014-11-06 2016-06-01 杭州磁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动车的电动轮毂装置及其驱动及制动方法
CN105634196A (zh) * 2014-11-06 2016-06-01 南京蒙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动车的电动轮毂装置及其驱动及制动方法
CN105811692A (zh) * 2014-12-30 2016-07-27 刘粤荣 一种电动车用轮毂***及其驱动、制动和电能补充方法
CN106063122A (zh) * 2014-09-30 2016-10-26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动机控制装置以及电动机控制方法
CN106194737A (zh) * 2015-05-06 2016-12-07 丹佛斯(天津)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压缩机的控制模块和压缩机控制方法
CN106788093A (zh) * 2016-11-30 2017-05-31 杭州先途电子有限公司 压缩机预热降噪的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51210B2 (en) * 2004-06-25 2010-07-06 Panasonic Corporation Inverter device with improved 3-phase pulse width modulation and vehicle air conditioner using the same
JP5091521B2 (ja) * 2007-03-29 2012-12-05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JP4884355B2 (ja) * 2007-11-26 2012-02-29 オムロンオートモーティブ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多相電動機の制御装置
CN101436810B (zh) * 2008-12-01 2011-04-20 卢义生 一种永磁交流电动机
CN201438687U (zh) * 2009-04-22 2010-04-14 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一种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
KR101543039B1 (ko) * 2009-10-26 2015-08-1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임피던스 매칭법을 이용한 인버터 커패시터 모듈의 회로 구성방법
JP5178799B2 (ja) * 2010-09-27 2013-04-10 株式会社東芝 モータ制御装置
JP5421405B2 (ja) * 2012-02-28 2014-02-19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ダイナミックブレーキ制御手段を備えるモータ駆動装置
JP5465269B2 (ja) * 2012-03-29 2014-04-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故障検出回路を備えた電動機駆動装置および電動機駆動装置の故障検出方法
JP5973856B2 (ja) * 2012-09-18 2016-08-23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およ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の制御装置
CN103904974B (zh) * 2012-12-25 2017-09-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机控制装置
JP6429453B2 (ja) * 2013-11-26 2018-11-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モータ制御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5634377A (zh) * 2014-11-06 2016-06-01 南京蒙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时序供电控制的电动车及其驱动、制动方法
CN105620272A (zh) * 2014-11-06 2016-06-01 杭州磁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流控制的电动轮毂装置及其驱动及制动方法
CN105620645A (zh) * 2014-11-06 2016-06-01 杭州磁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电动车及其驱动、制动方法
CN105620270A (zh) * 2014-11-06 2016-06-01 刘粤荣 一种时序供电的轮毂连体电动装置及其驱动、制动方法
CN105634378A (zh) * 2014-11-06 2016-06-01 南京蒙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时序供电式电动装置及其驱动、制动方法
CN105620271A (zh) * 2014-11-06 2016-06-01 刘粤荣 一种基于电动车的轮毂电动装置及其驱动和制动方法
CN105634195A (zh) * 2014-11-06 2016-06-01 南京蒙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动车的电动轮毂装置及其驱动及制动方法
CN105620644A (zh) * 2014-11-06 2016-06-01 杭州磁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磁流控制的电动车及其驱动、制动方法
CN105811691A (zh) * 2014-12-30 2016-07-27 南京蒙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的轮毂***及其驱动、制动和电能补充方法
CN105799492A (zh) * 2014-12-30 2016-07-27 刘粤荣 一种电动车用轮毂***及其驱动、制动、电能补充方法
CN105799490A (zh) * 2014-12-30 2016-07-27 南京蒙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的轮毂***及其驱动、制动、电能补充方法
CN105799525A (zh) * 2014-12-31 2016-07-27 南京蒙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增程式电动车及其驱动、制动和电能补充方法
CN105811694A (zh) * 2014-12-31 2016-07-27 南京蒙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的动力***及其驱动、制动和电能补充方法
CN105811695A (zh) * 2014-12-31 2016-07-27 南京蒙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车的动力***及其驱动、制动、电能补充方法
CN105799526A (zh) * 2014-12-31 2016-07-27 南京蒙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增程电动车及其驱动、制动和电能补充方法
CN105799527A (zh) * 2014-12-31 2016-07-27 刘粤荣 一种增程电动车及其驱动、制动、电能补充方法
CN105811693A (zh) * 2014-12-31 2016-07-27 杭州磁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增程式电动车及其驱动、制动、电能补充方法
CN105799523A (zh) * 2014-12-31 2016-07-27 刘粤荣 一种电动车用动力***及其驱动、制动、电能补充方法
CN105799524A (zh) * 2014-12-31 2016-07-27 杭州磁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用动力***及其驱动、制动和电能补充方法
CN105990960A (zh) * 2015-01-31 2016-10-05 南京蒙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永磁电动装置、电动车及其驱动与制动、增程方法
CN105984324A (zh) * 2015-01-31 2016-10-05 刘粤荣 一种轮毂电动***、电动车及其驱动和制动、增程方法
CN105990959A (zh) * 2015-01-31 2016-10-05 刘粤荣 一种永磁电动装置、电动车及其驱动和制动、增程方法
CN105984323A (zh) * 2015-01-31 2016-10-05 刘粤荣 一种轮毂电动***、电动车及其驱动与制动、增程方法
CN105990980A (zh) * 2015-02-05 2016-10-05 刘粤荣 脚踏控制电动装置、电动车及其驱动和制动、增程方法
JP6583000B2 (ja) * 2016-01-07 2019-10-0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の制御装置
JP6529452B2 (ja) 2016-03-11 2019-06-12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モータ駆動装置及びモータ駆動装置における相電流検出方法
JP6610586B2 (ja) * 2017-03-13 2019-11-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駆動装置
JP6633024B2 (ja) * 2017-05-24 2020-01-22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モータ駆動制御装置及びモータの駆動制御方法
JP2022141993A (ja) * 2021-03-16 2022-09-30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モータ制御ユニット、モータおよびポンプ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33465A (ja) 1999-05-18 2000-11-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インバータ装置、電動機駆動装置、および電動機駆動システム装置
JP3664040B2 (ja) 2000-05-17 2005-06-22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モータ制御用pwmインバータ
JP2003135342A (ja) * 2001-11-02 2003-05-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気掃除機
JP3931079B2 (ja) * 2001-12-14 2007-06-13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動機駆動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冷凍装置
JP4122806B2 (ja) 2002-03-22 2008-07-23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制御装置
JP4311045B2 (ja) 2003-03-14 2009-08-1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モータ駆動装置
JP4696146B2 (ja) * 2008-06-27 2011-06-0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断線検出方法および電力変換装置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09441A (zh) * 2013-02-04 2015-10-28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规定用于逆变器的操控持续时间以改善电流测量的方法
CN106063122A (zh) * 2014-09-30 2016-10-26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动机控制装置以及电动机控制方法
CN105634379A (zh) * 2014-11-06 2016-06-01 杭州磁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装置及其驱动、制动方法
CN105634189A (zh) * 2014-11-06 2016-06-01 刘粤荣 一种轮毂连体电动装置及其驱动、制动方法
CN105634376A (zh) * 2014-11-06 2016-06-01 刘粤荣 一种时序供电式轮毂电动装置及其驱动和制动方法
CN105634380A (zh) * 2014-11-06 2016-06-01 杭州磁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装置及其驱动和制动方法
CN105634194A (zh) * 2014-11-06 2016-06-01 杭州磁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动车的电动轮毂装置及其驱动及制动方法
CN105634196A (zh) * 2014-11-06 2016-06-01 南京蒙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动车的电动轮毂装置及其驱动及制动方法
CN105564582A (zh) * 2014-11-06 2016-05-11 南京蒙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轻型电动车及其驱动、制动方法
CN105811692A (zh) * 2014-12-30 2016-07-27 刘粤荣 一种电动车用轮毂***及其驱动、制动和电能补充方法
CN106194737A (zh) * 2015-05-06 2016-12-07 丹佛斯(天津)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压缩机的控制模块和压缩机控制方法
CN106194737B (zh) * 2015-05-06 2018-06-19 丹佛斯(天津)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压缩机的控制模块和压缩机控制方法
CN106788093A (zh) * 2016-11-30 2017-05-31 杭州先途电子有限公司 压缩机预热降噪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263260A1 (en) 2009-10-22
US7855527B2 (en) 2010-12-21
CN101273517B (zh) 2012-02-08
WO2007049473A1 (ja) 2007-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3517B (zh) 逆变器装置
CN1973426B (zh) 逆变器装置及搭载其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CN100568699C (zh) 变换器装置
CN101326707B (zh) 逆变器装置
US8547041B2 (en)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JP3931079B2 (ja) 電動機駆動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冷凍装置
CN101147318B (zh) 逆变器装置
CN101252336B (zh) 永磁同步电机-压缩机***高速运行控制方法
JP4428017B2 (ja) インバータ装置
CN101025156B (zh) 一种直流变频压缩机驱动装置和方法
US7583523B2 (en) Three phase inverter control circuit detecting two phase currents and deducting or adding identical ON periods
JP2006101685A (ja) インバータ装置
JP2004208491A5 (zh)
CN104685782A (zh) 耗电量削减装置
JP5200569B2 (ja) インバータ装置
JP2007236188A (ja) インバータ装置
EP3979485A1 (en)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JP4497148B2 (ja) インバータ装置
CN100361384C (zh) 逆变装置以及应用该逆变装置的空调装置
JP3750691B1 (ja) インバータ装置
JP4581391B2 (ja) モータ駆動装置
JP5200395B2 (ja) インバータ装置
CN201663581U (zh) 一种蓄电池供电压缩机驱动控制器
CN117595752A (zh) 电动机
JPWO2013038612A1 (ja) インバータ装置、電動圧縮機及び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Hold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Japan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Japan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17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Automotive Electronic System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Japan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Panasonic Hold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Jap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