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89764B - 电子部件连接器及其电子部件连接端子 - Google Patents

电子部件连接器及其电子部件连接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89764B
CN101189764B CN2006800198961A CN200680019896A CN101189764B CN 101189764 B CN101189764 B CN 101189764B CN 2006800198961 A CN2006800198961 A CN 2006800198961A CN 200680019896 A CN200680019896 A CN 200680019896A CN 101189764 B CN101189764 B CN 1011897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unit
splicing ear
contact site
unit splicing
electro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1989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89764A (zh
Inventor
堀孝之
川口明
鈴木久弥
深井彰
元宫正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kam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urakami Corp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kami Corp,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urakam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1897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897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897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897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719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e.g. with filters
    • H01R13/719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e.g. with filters with planar filters with openings for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608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ingle component
    • H01R13/662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ingle component with capacitive component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与内置的电子部件一体化的连接器,它允许简单地组装以获得想要的连接结构,确保连接的可靠性,并在该连接器应用于不断振动的场合时也可以防止电子部件脱落。

Description

电子部件连接器及其电子部件连接端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部件连接器,该连接器与用于去除马达或类似部件噪声的内置的电子部件一体化。
背景技术
在例如机动车电动后视镜中,通常会安装马达作为动力源来改变镜面的角度。当启动马达时,马达的电动机械部件会产生噪音。在这点上,例如各种传感器或照相机等电子设备经常安装在后视镜上或其邻近位置,这样马达发出的噪声会产生负面影响,例如会对传递给传感器或照相机等电子设备的各种信号产生干扰,因此很有必要去除该噪声。为此,按照惯例要在为马达供电的电源线和地线之间设置一个作为噪声滤波器的电子部件。
在这种情况下,通常在将电容器作为电子部件通过接线布置时,电源线和地线的中间部分的涂层要剥落,把电子部件如电容器焊接在该电源线和地线之间。这样经常会导致连接器的尺寸要变大,并且电子部件容易从焊接部分掉落从而使连接的可靠性降低。而且,为了盖住剥落部分还必须作额外处理,例如在剥落部分缠上绝缘胶带,这样会导致多道操作工序,可操作性差。
另一方面,专利文件JP 11-86980A描述了当安装电容器时不需要诸如焊接操作的连接器的一种实施方式。
发明内容
不过,专利文件1中描述的连接器采用连接器的接线插脚的方式,目的是为了把电容器设置在板上从而不需要线连接。
另外,在专利文件1所描述的连接器中,安装的电容器在一个表面侧是敞开的。这样,连接器缺乏可靠性,因为当连接器在有振动或碰撞的工况下使用时,电容器可能会脱落。
本发明就是在考虑上述工况的情况下作出的,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允许当其中合并入电子部件时可以很容易地进行装配从而获得所需要的连接结构,并且确保连接的可靠性,也防止在频繁振动条件下使用时电子部件脱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手段。即: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部件连接器,其具有一对电子部件连接端子,其中一个端子连接电源侧,而另一个连接接地侧,通过***在两个连接端子之间的一个电子部件而在电源侧和接地侧之间建立连接;该电子部件连接器包括一个壳体,所述一对电子部件连接端子和电子部件安装在壳体中,其特征在于:假设X轴方向是水平方向,Y轴方向是与X轴正交的水平方向,而Z轴方向是垂直方向,在Y轴方向上,上述一对电子部件连接端子压住并夹持住电子部件上相对的两个端部,以及在Z轴方向上,上述一对电子部件连接端子与电子部件的水平侧表面接触,并将电子部件固定在预定位置上;上述一对电子部件连接端子的每一个都包括主接触部和辅接触部,主接触部接触并施加一弹性力至电子部件的端部上,以在Y轴方向压住并夹持该电子部件,辅接触部与主接触部的接触表面大致垂直,并在Y轴方向上相对于主接触部伸出到达电子部件的水平侧表面。
上述一对电子部件连接端子中,其中一个与电源侧连接,为需要提供电力的部件(如产生噪声的马达)提供电力,另一个与接地侧连接。被那些电子部件连接端子夹持着的电子部件用来去除马达或类似需要电力供给的部件所产生的噪音。这里所用的词语“电子部件”指例如具有噪声滤波器功能的部件,例如电容器、电阻或滤波器。
另外,该连接器还可以包括一个阳端子,该阳端子一端与电源侧或接地侧连接,另一端与需提供电力的部件相连接,该阳端子和上述一对电子部件连接端子中的一个或另一个相接触。这样一种阳端子(该阳端子构成一伸出连接器壳体的端子)方便连接其他部件。
更好的是:假如X轴方向是与Y轴方向同平面且正交的方向,分隔部与壳体内形成的电子部件的垂直侧表面靠近或接触,从而在X轴方向上夹持住电子部件。这种设置使得电子部件在X轴方向、Y轴方向以及Z轴方 向都得以固定,从而避免电子部件由于受到振动或类似影响而脱落、断开或类似动作。
前面所述的内置于电子部件连接器中的电子部件连接端子的构造如下。即,电子部件连接端子的特征是:假设X轴方向是水平方向,Y轴方向是与X轴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并且Z轴方向是垂直方向,在Y轴方向上,该一对电子部件连接端子压住并把持住电子部件上在相反的两个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并且在Z轴方向上,该一对电子部件连接端子与电子部件的水平侧表面接触,并在预定位置上把持住电子部件;该一对电子部件连接端子的每一个都包括主接触部和辅接触部,主接触部接触并施加一弹性力至电子部件的端部上,以在Y轴方向压住并把持住电子部件,辅接触部与主接触部的接触表面大致垂直,并在Y轴方向上相对于主接触部伸出到达电子部件的水平侧表面。
安装在本发明连接器内的上述一对电子部件连接端子的每一个都具有设置在主接触部上的第一接触表面,该第一接触表面与电子部件的端部接触,且辅接触部设有第二接触表面,第二接触表面与电子部件的水平侧表面接触,从而使辅接触部可以在Y轴方向上以凸缘状的方式伸出。辅接触部可以设置成位于与主接触部所在平面正交的平面上,并如此延伸以到达电子部件的水平侧表面。
更可取的是,上述一对电子部件连接端子由一对彼此平面对称的左、右部件组成,上述电子部件被夹持在左、右部件之间。
还可以采用这样一种结构:主接触部以大致U形结构形成以呈现弹性,次接触部形成在与主接触部所在的平面正交的平面上,次接触部沿相反于辅接触部的方向延伸,也以大致U形结构形成以呈现弹性,并与连接电源侧或接地侧的阳端子接触。
尽管本发明的连接器适当的用作例如与用于驱动后视镜的马达组件连接的连接器,但并不局限于此。本发明还可适用于广泛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具有易产生噪声的电动机械部件,在该连接器上可连接电容器、电阻或滤波器等电子部件用来去除噪声。
对于本发明的连接器,电子部件置于壳体内,各个端子的接线或组装都很方便达到所需要的连接结构。
另外,确保了连接的可靠性,即便当该连接器应用在不断振动的场合时也可以防止电子部件脱落。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附图1-14对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连接器内部结构以及与之连接的马达的立体图;
图2是显示一对电子部件连接端子将一电容器夹持在其中间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第一电子部件连接端子和第二电子部件连接端子的立体图;
图4是第一电子部件连接端子沿图3中A方向看过去的立体图;
图5是阳端子的整体立体图;
图6是显示与连接器连接的马达的视图,其用作调整后视镜镜面角度的马达;
图7是显示阳端子与第一和第二电子部件连接端子处于接触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显示阳端子与电子部件连接端子在壳体内互相接触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显示阳端子与电子部件连接端子互相接触状态的侧视图;
图10是显示如何把电容器***壳体的视图;
图11是显示电子部件连接端子在插装电容器后如何压装入壳体中的立体图;
图12是显示阳端子在电子部件连接端子压装入壳体后如何***的视图;
图13是显示带壳体的成品组件的立体图;
图14是显示带壳体的成品组件的内部结构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照附图来对应用于机动车后视镜的镜面角度调节装置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首先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
如图1所示,在连接器1中,***壳体2内的大致上L形的阳端子3按照预定的位置平行排列。电线26与阳端子3的沿图中可见的水平方向(X轴方向)伸出的末端接触并连结,从而使得阳端子3与电源侧以及接地侧连接。值得注意的是,电线26至阳端子3的连接方法并不局限于接触连结方式,任何能够电连接的方法如压焊、锡焊、挤压都可以适当选用。
另外,阳端子3a和3d位于壳体2相对的两端部并与电源侧连接,而阳端子3b和3c位于中间区域并与接地侧连接。正如随后将会描述的那样,阳端子3a-3d的另一末端沿垂直方向(Z轴方向)定位,并与壳体2上方平行布置的第一和第二马达11、12相连接,见图1。
分别地,在阳端子3a和3b之间安装有电容器4a和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在阳端子3c和3d之间安装有电容器4b和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这样,阳端子3a和3b就通过电容器4a和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a、5b进行电连接。同样地,阳端子3c和3d就通过电容器4b和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c、5d进行电连接。
图2显示的是两个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a,5b(5c,5d)(电子部件连接端子的细节将随后描述)之间固定有电容器4a(4b)的状态。这样,在连接器1的壳体2内,连接至电源侧的阳端子和连接至接地侧的阳端子通过用来消除马达组件10所产生噪音的电容器4a(4b)进行连接。
包括上述本发明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能够应用于例如后视镜角度调节装置中。现在就这种并入连接器组件的后视镜角度调节装置的大致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马达组件10包括第一马达11和第二马达12,第一马达11用来相对于机动车垂直轴线方向调节托架角度,而第二马达12用来相对于机动车横向方向调节托架角度,第一马达11和第二马达12平行设置并与为其提供电力的连接器1相连接。第一马达11是侧端子型马达(见图6),该马达在其一个侧表面上(图1中的底面)位于马达后部处具有两个阴端子11b、11c。另外,第二马达12与第一马达11结构完全相同。
此外,当如图1所示两个前述侧端子型马达平行设置以结合到后视镜的外壳30(图13)中时,第一和第二马达11、12上的阴端子11b、11c朝向相同的方向。
如同通用角度调节装置,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角度调节装置包括:例如,前表面侧带有镜面的托架,从托架后表面侧以可自由调节的角度支撑托架的支撑件,和容纳邻接支撑件设置的马达组件10的外壳30(见图13)。该外壳30是后视镜的一个组成部分。
如图1和图14所示,连接器1和第一、第二马达11、12按照一定布局结合在外壳30中。通过这种布局,各个马达的接线处理能够在马达上方的空间内集中进行,否则马达上方的空间将会是个死角。
另外,第一和第二马达11、12各自的输出轴11a、12a上连接有用于转动托架的小齿轮或蜗轮或类似装置(图中未示)。因此,当第一和第二马达11、12正常通电时,其输出轴11a、12a转动,从而以所需的角度来支撑托架。
如前面所述,电容器4a(4b)设置在与电源侧连接的阳端子3a(3d)和与接地侧连接的阳端子3b(3c)之间,该电容器4a(4b)由具有电容器固定功能的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固定,因此电容器4a(4b)不会因振动或碰撞而发生脱落。
下面将描述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
图3是彼此相对的第一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a(5c)和第二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b(5d)的立体图。
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a、5b(5c、5d)由一对彼此平面对称的左、右部件构成,即第一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a(5c)和第二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b(5d),电容器4a(4b)固定在两者之间。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a(5c)包括主接触部15、内壁部18和遮蓬状辅接触部16,该主接触部15通过金属板件折弯成大致U形结构所形成,内壁部18折弯以便处于靠近主接触部15的远端15a的位置,遮蓬状辅接触部16从内壁部18延伸以便沿与主接触部15呈直角的方向遮住主接触部15的一部分。辅接触部16的远端具有与电容器4a(4b)的水平侧表面接触的第二接触表面16b。
另外,第一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a还具有次接触部17,其由内壁部18沿相反于辅接触部16的方向延伸,并沿着与主接触部15相同的方向形成,从而具有大致U形的结构。主接触部15在其外侧面上具有一成角的第一 接触表面15b,以便与电容器的端部进行紧密接触。
次接触部17是经由连接部17a形成,该连接部从内壁部18的前侧边缘以直角向外折弯,而内壁部18则是通过折弯主接触部15的后端形成的,以便遮住主接触部的远端15a的一部分。从连接部17a以直角的方式延伸的远端沿与主接触部15相同的方向被折叠,从而形成具有大致U形结构的次接触部17。次接触部17所在的平面与主接触部15所在的平面相垂直。
辅接触部16呈矩形,它是通过将内壁部18的后侧端折弯成与连接部17a呈180度角(与内壁部18呈直角)形成的,使得辅接触部16延伸以遮住主接触部15的一部分。辅接触部16的远端相对第一接触表面15b向外突出。
值得注意的是,大致U形的主接触部15和次接触部17都具有弹性功能,这使得它可以吸收和电容器之间的连接公差,或者如后面要描述的,可以吸收与阳端子的连接公差从而确保可靠的连接。不过,主接触部15和次接触部17的结构并不局限于通过弯折它们成大致U形而获得的结构。任何其他结构,包括例如板状结构或类似结构都能够满足要求,只要与目标接触物件(诸如电容器)的接触能够维持即可。
前面已经描述过第一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a。如图3所示,第二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b具有主接触部15、辅接触部16和次接触部17,并如此形成使得与第一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a平面对称。因此,通过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识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将省略关于第二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b的详细描述。
图7所示的状态是第一和第二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a、5b夹持着位于其中间的电容器4a,并且分别与阳端子3a和3b相接触。应当注意的是,为方便表达,壳体2在图7中省略。图7清晰地图解了第一和第二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a、5b与电容器4a的相对的两端接触并将电容器4a夹持在其中的状态。
应当注意的是,第一和第二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c、5d构成了用于向第二马达12供应电力的组件,并且二者平行设置在壳体2内,该第一和第二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c、5d在其中间夹持着电容器4b并分别与阳端子3c和3d相接触。这个状态和图7中所示的状态完全一样,即第一和第二 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a、5b夹持着位于其中间的电容器4a并分别与阳端子3a和3b相接触。
阳端子3a、3b的构造如图5所示,整体呈L形并且每一个都包括设置在以90度角弯折的部分上(图5所示的底部)的板状接触件25,接触件25与每个第一和第二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的次接触部17接触,从而允许它们之间通电。
另外,接触件25的远端侧与电线26接触式连结,从而连接至电源侧或接地侧。如图5所示沿垂直方向延伸的接触件25的后端部形成一扁平状结构,从而允许***第一马达11或第二马达12的各个阴端子11b、11c。
图8是显示容纳在壳体2中的阳端子3b、第一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a以及电容器4a的布局的立体图。
图8是显示第一、第二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a、5b组装在壳体2中并在两者之间夹持一电容器4a(4b)的状态下的立体放大图。如后面将要详述的,电容器4a(4b)是沿Z轴方向(垂直方向)***壳体2中;电容器4a(4b)就位时其X轴方向上的两个垂直侧表面接触或紧邻壳体2内形成的两个相对的分隔部,即第一分隔部20、第二分隔部21以及突起22。因此电容器4a被第一分隔部20、第二分隔部21以及突起22固定,从而不能在X轴方向上移动。其中,突起22设置在第二分隔部21的表面,用于在将电容器4a***时影响定位。
图9是侧视图,其示出置于壳体2中的阳端子3a与第一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a互相接触的状态。在图示状态下,接触件25与次接触部17的第三接触部分17b相接触,该第三接触部分17b与阳端子3a接触。这样,阳端子3通过电容器4a(4b)与第一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连接。第一和第二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a、5b的弹性力作用在电容器4a(4b)上,由此可靠地将电容器4a(4b)固定就位,同时吸收由于电容在尺寸、形状等方面的变化而带来的公差。
下面,将描述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的组装过程。
图10是显示如何把电容器4a、4b***壳体2中的预定位置(即***第一分隔部20、第二分隔部21以及突起22所形成的间隙内)的视图。另外,图11是显示电容器4a、4b已经***壳体2的状态图。
首先,把电容器4a、4b装入壳体2中。接着,把第一和第二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a-5d沿X轴方向***壳体2中。因为电容器4a、4b已经***,第一和第二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a-5d顺序***,从而相应第一和第二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a-5d的各自主接触部15分别和电容器4a、4b的两端部4a-1、4a-2以及两端部4b-1、4b-2相接触。图11显示第一和第二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a-5d已经压装入壳体2内的状态。
接下来,依次将L形阳端子3a-3d沿X轴方向***壳体2中的预定位置。图12示出了阳端子3已经接合在壳体2内既定位置时的状态。阳端子3相对于各自的第一和第二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沿X轴方向***壳体2中,这样接触件25与次接触部17的第三接触面17b相接触。
当完成上述操作,电容器4a便在X轴、Y轴和Z轴方向上固定就位,由此防止电容器4a从壳体2脱离连接,并保持良好的电接触。
包括壳体的成品组件提供一种高度可靠的连接器,因为每对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a-5d通过电容器4a、4b以大的连接力连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源端子(阳端子3a和3b)和接地短路端子(阳端子3c和3d)经由吸收第一、第二马达11、12所产生噪音的电容器4a、4b相连接。因此,在以预定顺序完成组装过程时,也全部完成了将电容器结合到预定位置、预定布线以及连接的操作。
因此,和现有技术不同的是,不需要再执行对剥皮部分(例如在电线中间位置剥去涂层)进行覆盖的处理,在两根电线间焊接电容器或类似物的处理,然后用绝缘胶带缠绕剥皮部分的处理,由此在操作效率上得到相当大的提高。
阳端子3a、3b用于提供外部电力,阳端子3b、3c作为外部接地端子,它们都是通过冲压导电板并对其弯折而获得的机加工产品。
另外,当各个阳端子***形成在每个第一和第二马达11、12上的阴端子11b、11c内时,各个阳端子与马达上的阴端子相互连接,由此阳端子和电子部件连接端子之间、电子部件连接端子和电容器之间通过它们自己建立起连接关系。
应当注意的是,壳体2包括一个盖件(图中未示),当各个端子结合进入壳体2后,通过盖上盖件才算完成本发明的连接器1。
以上实施方式仅作为一种例子给出,其具体细节可根据需要作适当的改变。例如,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阳端子3等的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结构,它们可以根据使用情况、电容器和马达以及壳体等的形状作适当的改变。另外,如同将马达和阳端子相互连接的方法,通过锡焊或经由另一连接器将它们电连接也是可能的。
另外,虽然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应用在用于机动车后视镜的角度调节装置中,本发明的电连接器还可以应用在一系列需要使用多个马达平行设置的马达组件的器械上。

Claims (7)

1.一种电子部件连接器,其具有一对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其中一个电子部件连接端子连接电源侧而另一个电子部件连接端子连接接地侧,电源侧和接地侧之间通过将电子部件(4a)***在所述一对电子部件连接端子中的一个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a)和另一个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b)之间而建立连接;该电子部件连接器包括壳体(2),壳体(2)内安装有所述一对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和电子部件(4a),该电子部件连接器包括:
一对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在两个相反方向上压住并夹持住所述电子部件(4a)的两个端部,而在Z轴方向即垂直方向上,该对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与电子部件(4a)的水平侧表面接触,以将电子部件(4a)固定在预定位置上;和
所述一对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的每一个都包括主接触部(15)和辅接触部(16),主接触部(15)接触并施加一弹性力至电子部件(4a)的端部上,以在Y轴方向即与水平方向X轴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上压住并夹持住电子部件(4a),而辅接触部(16)与主接触部(15)的接触表面大致垂直,并在Y轴方向上相对于主接触部(15)伸出以到达电子部件(4a)的所述水平侧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部件连接器,还包括一个阳端子(3),阳端子的一端与电源侧或接地侧连接,另一端与需供电的部件连接,该阳端子与所述一对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的其中一个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a)或另一个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b)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部件连接器,还包括形成于壳体(2)内的分隔部(20、21、22),它们与电子部件(4a)的垂直侧表面接触或靠近,以便在X轴方向即水平方向上固定电子部件(4a)。
4.一种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其内置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部件连接器中,其中,所述一对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a、5b)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上压住并夹持住电子部件(4a)的两个端部,而在Z轴方向即垂直方向上,该对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a、5b)与电子部件(4a)的水平侧表面接触,以将电子部件(4a)固定在预定位置上;和
该对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a、5b)的每一个都包括主接触部(15)和辅接触部(16),主接触部(15)接触并施加一弹性力至电子部件(4a)的端部上,以在Y轴方向即与水平方向X轴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上压住并夹持住电子部件(4a),而辅接触部(16)与主接触部(15)的接触表面大致垂直,并在Y轴方向上相对于主接触部(15)伸出以到达电子部件(4a)的所述水平侧表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部件连接端子,其中,该对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中的每一个都具有设置在主接触部(15)上的第一接触表面(15b),该第一接触表面(15b)与电子部件(4a)的端部接触,而所述辅接触部(16)设置有第二接触表面(16b),该第二接触表面(16b)与电子部件(4a)的水平侧表面接触,从而使辅接触部(16)在Y轴方向上以凸缘状的形式伸出。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部件连接端子,其中,所述一对电子部件连接端子(5)是一对彼此平面对称的右、左部件(5a、5b),并且所述电子部件(4a)被夹持在右、左部件(5a、5b)之间。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部件连接端子,其中,所述主接触部(15)形成大致U形的结构以呈现弹性,次接触部(17)形成于与主接触部(15)所在平面垂直的平面上,该次接触部(17)沿相反于辅接触部(16)的方向延伸,并以大致U形的结构形成以呈现弹性,以及该次接触部(17)与连接电源侧或接地侧的阳端子(3)进行接触。
CN2006800198961A 2005-04-05 2006-04-05 电子部件连接器及其电子部件连接端子 Active CN1011897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08677A JP4160573B2 (ja) 2005-04-05 2005-04-05 電子部品接続用コネクタ及び電子部品接続用端子
JP108677/2005 2005-04-05
PCT/US2006/012958 WO2006108119A1 (en) 2005-04-05 2006-04-05 Electronic part connecto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89764A CN101189764A (zh) 2008-05-28
CN101189764B true CN101189764B (zh) 2011-08-31

Family

ID=36716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198961A Active CN101189764B (zh) 2005-04-05 2006-04-05 电子部件连接器及其电子部件连接端子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833061B2 (zh)
EP (1) EP1878095B1 (zh)
JP (1) JP4160573B2 (zh)
CN (1) CN101189764B (zh)
AT (1) ATE424637T1 (zh)
DE (1) DE602006005479D1 (zh)
WO (1) WO200610811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23048B2 (ja) * 2007-04-25 2011-02-02 市光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前照灯のレベリング装置
CN102196703B (zh) * 2010-03-16 2015-10-14 日立汽车***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
JP5557027B2 (ja) * 2010-08-24 2014-07-2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子素子内蔵コネクタ
JP2013157203A (ja) * 2012-01-30 2013-08-15 Murakami Corp 給電用コネクタ
JP5802140B2 (ja) * 2012-02-03 2015-10-28 株式会社村上開明堂 給電用コネクタ
JP5942930B2 (ja) * 2013-02-05 2016-06-2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付きコネクタおよびホルダ
US8917925B1 (en) 2014-03-28 2014-12-23 Heartflow,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ata and model-driven image reconstruction and enhancement
DE102014106913A1 (de) * 2014-05-16 2015-11-19 Eugen Forschner Gmbh Vorrichtung zur Verbindung eines elektrischen Bauteils mit wenigstens einem elektrischen Leiter und Verfahren zur Erzeugung einer derartigen Vorrichtung
EP3304650A4 (en) * 2015-06-03 2019-04-10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LOW PROFILE ELECTRICAL CONNECTOR
DE102015214284B4 (de) * 2015-07-28 2017-03-30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Elektrischer Steckverbinder mit vibrationsresistenter Kurzschlussbrücke und elektrische Steckverbindung
JP6793158B2 (ja) * 2018-07-04 2020-12-0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ノイズフィルタ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KR102302079B1 (ko) * 2019-11-27 2021-09-13 주식회사 유라코퍼레이션 솔더용 터미널 고정 구조 및 고정 방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57041A (en) * 1990-06-29 1991-10-15 Foxconn International User configurable integr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5221215A (en) * 1990-06-26 1993-06-22 Foxconn International, Inc. User configurable integr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means for preventing axial movement
CN1521901A (zh) * 2003-02-07 2004-08-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电源接线端子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02354A (en) 1991-03-02 1992-04-07 Molex Incorporated Filter connector
JPH0945385A (ja) * 1995-07-31 1997-02-14 Yazaki Corp コンデンサの接続構造及びコンデンサ
JPH1186980A (ja) 1997-09-02 1999-03-30 Canon Inc コネクタ
US6672912B2 (en) * 2000-03-31 2004-01-06 Intel Corporation Discrete device socket and method of fabrication therefor
JP3576489B2 (ja) * 2000-12-26 2004-10-13 山一電機株式会社 2点接触形icソケット
JP4056705B2 (ja) * 2001-02-16 2008-03-0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回路形成体
FR2828017B1 (fr) 2001-07-24 2006-07-28 Tyco Electronics France Sas Dispositif pour relier les bornes d'un premier dipole, tel qu'un condensateur, aux bornes d'un second dipole, tel qu'un initiateur pyrotechnique
US7011548B2 (en) * 2004-04-16 2006-03-14 Molex Incorporated Board mounted side-entry electrical connecto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21215A (en) * 1990-06-26 1993-06-22 Foxconn International, Inc. User configurable integr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means for preventing axial movement
US5057041A (en) * 1990-06-29 1991-10-15 Foxconn International User configurable integr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1521901A (zh) * 2003-02-07 2004-08-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电源接线端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160573B2 (ja) 2008-10-01
CN101189764A (zh) 2008-05-28
US20090215293A1 (en) 2009-08-27
US7833061B2 (en) 2010-11-16
EP1878095B1 (en) 2009-03-04
DE602006005479D1 (de) 2009-04-16
WO2006108119A1 (en) 2006-10-12
EP1878095A1 (en) 2008-01-16
JP2006286568A (ja) 2006-10-19
ATE424637T1 (de) 2009-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89764B (zh) 电子部件连接器及其电子部件连接端子
CN113589618B (zh) 用于固定相机模块电路板的装置以及相机模块
CN100559674C (zh) 电连接箱
CN113302088B (zh) 线束布线部件
CN100461528C (zh) 车载天线装置
CN107409172B (zh) 摄像装置
CN203722813U (zh) 扬声器模组
WO2021090673A1 (ja)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およ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固定構造
CN103247889A (zh) 供电用连接器
US11089397B2 (en) Microphone integrated assembly used in motor vehicle
JP6304096B2 (ja) モータ機構
JP4527009B2 (ja) 中継コネクタ
JP6923491B2 (ja) ドライブレコーダ
JP4549952B2 (ja) 電気機器
JP3235505B2 (ja) 内装部材の結線構造
JP5187103B2 (ja) 電気接続箱
JP3214310B2 (ja) ケーシング内収納配線基板
JP2021040436A (ja)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接続用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装システム
KR100603708B1 (ko) 차량용 오디오의 커넥터 브라켓
JP2024037492A (ja) 電気接続箱
EP2781412B1 (en) Vehicle battery fixing structure
JPH1127831A (ja) リレー用ブロック
JP2008132889A (ja) 電動シート
CN102801050A (zh) 线缆连接器
JPH11189112A (ja) フラットハーネスと補器の接続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1113

Address after: Illinois, America

Applicant after: Mores company

Co-applicant after: Murakami Corp.

Address before: Illinois State

Applicant before: Molex Incorporate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