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27292B - 发光装置以及利用该发光装置作为光源的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光装置以及利用该发光装置作为光源的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27292B
CN101127292B CN2007100919088A CN200710091908A CN101127292B CN 101127292 B CN101127292 B CN 101127292B CN 2007100919088 A CN2007100919088 A CN 2007100919088A CN 200710091908 A CN200710091908 A CN 200710091908A CN 101127292 B CN101127292 B CN 1011272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sub
light
emitting device
fluorescence co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09190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27292A (zh
Inventor
姜守钟
柳敬善
丁奎元
辛宗训
全笔句
李真镐
李相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SD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SD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SD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SD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272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272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272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2729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00Details of electrodes, of magnetic control means, of screens, or of the mounting or spacing thereof, common to two or more basic types of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 H01J1/02Main electrodes
    • H01J1/30Cold cathodes, e.g. field-emissive cathod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63/00Cathode-ray or electron-stream lamps
    • H01J63/06Lamps with luminescent screen excited by the ray or strea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61/00Gas-discharge or vapour-discharge lamps
    • H01J61/02Details
    • H01J61/30Vessels; Containers
    • H01J61/305Flat vessels or contain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63/00Cathode-ray or electron-stream lamps
    • H01J63/02Details, e.g. electrode, gas filling, shape of vesse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athode-Ray Tubes And Fluorescent Screens For Displa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Discharge Lamps And Accessori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发光装置和使用该发光装置作为光源的显示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光装置包括:i)彼此面对并形成真空容器的第一和第二基板,ii)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电子发射单元,以及iii)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可包括:i)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透明阳极电极,ii)形成在所述阳极电极上的荧光层,以及iii)接触所述阳极电极并在所述荧光层之下与所述荧光层交叉的多个子电极。所述子电极可以具有比所述阳极电极的电阻更低的电阻。

Description

发光装置以及利用该发光装置作为光源的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用作显示装置的光源的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LCD)是非自发光显示装置。LCD包括液晶(LC)面板组件以及用于朝向LC面板组件发光的背光单元。LC面板组件接收从背光单元发出的光并利用液晶层选择性地透射或阻挡所述光。
根据光源,背光单元分为不同类型,其中之一是冷阴极荧光灯(CCFL)。CCFL是线性光源,其能够通过诸如散射片、扩散板和/或棱镜片的多个光学构件向LC面板组件均匀发光。
然而,由于CCFL穿过光学构件发光,所以可能存在光损失。在CCFL型LCD中,从CCFL产生的光的仅3-5%穿过LC面板组件透射。此外,由于CCFL具有较高功耗,所以应用了CCFL的LCD的整体功耗增大。此外,因为CCFL由于其结构限制而难以大尺寸化,所以很难将CCFL应用于超过30英寸的大尺寸LCD。
应用了发光二极管(LED)的背光单元也是已知的。LED是与多个光学构件结合的点光源,由此形成背光单元,所述光学构件例如是反射片、光导板、散射片、扩散板、棱镜片和/或类似构件。LED型背光单元具有快的响应时间和良好的色彩再现性。然而,LED成本高并增大了LCD的整体厚度。
当LCD被驱动时,驱动常规背光单元从而在整个发光表面保持预定亮度。因此,难以将显示质量改善到足够的水平。
例如,当LC面板组件响应于图像信号而意欲显示具有高亮度部分和低亮度部分的图像时,如果背光单元能够对显示高和低亮度部分的LC面板组件的像素发出具有不同强度的光,则将可以实现具有更加改善的动态对比度的图像。
然而,常规背光单元不能实现以上功能,因此在改善LCD显示的图像的动态对比度方面存在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能够从整个发光表面均匀发光的发光装置以及使用该发光装置作为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能够独立控制发光表面的多个分区的光强度的发光装置以及通过使用该发光装置作为背光单元而能够提高屏幕的动态对比度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光装置,包括:i)彼此面对并形成真空容器的第一和第二基板;ii)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电子发射单元;以及iii)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i)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透明阳极电极;ii)形成在所述阳极电极上的荧光层;以及iii)接触所述阳极电极并在所述荧光层之下与所述荧光层相交的多个第一子电极。所述第一子电极具有比所述阳极电极的电阻更低的电阻。
所述第一子电极可以形成在所述阳极电极上并且比覆盖所述第一子电极的荧光层更薄。所述第一子电极可以由Mo、Al、Mo合金和Al合金中的至少一种形成。
可选地,该第一子电极可以形成在阳极电极的表面上并且厚度与所述荧光层基本类似或相同,其中所述荧光层可以形成在所述第一子电极之间。所述第一子电极可以由碳基导电材料形成。
所述荧光层可以分成彼此间隔开的多个部分,所述发光装置还可以包括形成在所述荧光层的部分之间的第二子电极。所述第二子电极可以具有比所述第一子电极的宽度更大的宽度。
所述发光单元可以包括形成在所述荧光层的面对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上的反射层。所述电子发射单元包括彼此绝缘且彼此交叉的第一和第二电极,以及电连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极之一的电子发射区域。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i)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以及ii)构造来向所述显示面板提供光的发光装置。所述发光装置包括:i)彼此面对并在其间定义间隔的第一和第二基板;ii)发光单元,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透明阳极电极、形成在所述阳极电极上的荧光层、以及接触所述阳极电极的多个第一子电极。
所述发光装置可以包括在彼此基本交叉的第一和第二方向上布置的多个像素,其数目小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像素数目。所述发光装置还可以包括电子发射单元,其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上并包括沿所述第一和第二方向之一布置的多个扫描电极以及沿另一方向布置的多个数据电极。所述发光装置的像素可以具有通过所述扫描电极和数据电极控制的光强度。
所述多个第一子电极的至少一个的厚度可以小于所述荧光层的厚度,所述荧光层可以覆盖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电极。可选地,所述第一子电极的至少一个的厚度可以与所述荧光层的厚度基本相似。所述第一子电极的至少两个可以宽度不同。
所述荧光层可以包括彼此间隔开的多个部分,其中所述发光装置还可以包括形成在所述荧光层的部分之间的多个第二子电极,其中所述多个第二子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比所述第一子电极的宽度更大的宽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截面图;
图2是图1的发光装置的有源区域的局部分解透视图;
图3是图1的发光装置的发光单元的局部放大顶视图;
图4是图1的发光装置的发光单元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第二基板和发光单元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10的截面图。
参照图1,发光装置10包括以预定间隔彼此面对的第一基板12和第二基板14。在第一基板12和第二基板14的***设置密封构件16以将它们密封在一起,由此形成密封容器。密封容器的内部保持约10-6Torr的真空度。
第一基板12和第二基板14中的每个具有构造来发射可见光的有源区域和包围有源区域的非有源区域。非有源区域不发光。有源区域包括位于第一基板12上用于发射电子的电子发射单元18,以及位于第二基板14上用于发射可见光的发光单元20,如图1所示。在正z轴方向上发射可见光。
图2是图1的发光装置的有源区域的局部分解透视图。
参照图1和图2,电子发射单元18包括第一电极22、第二电极26和电子发射区域28。第一电极22和第二电极26通过绝缘层24彼此绝缘。电子发射区域28电连接到第一电极22。可选地,尽管在图2中没有示出,但是电子发射区域28可以电连接到第二电极26。
当在第一电极22上形成电子发射区域28时,第一电极22是将电流施加到电子发射区域28的阴极电极,第二电极26是栅电极,通过在电子发射区域28周围形成对应于阴极电极和栅电极之间的电压差的电场来诱导电子发射。相反,当在第二电极26上形成电子发射区域28时,第二电极26是阴极电极,第一电极22是栅电极。
在第一电极22和第二电极26中,沿x轴方向布置的电极用作扫描电极,沿y轴方向布置的电极用作数据电极。
在图1和图2中,如果在第一电极22上形成电子发射区域28,则沿发光装置10的列(图2中y轴方向)布置第一电极22,沿发光装置10的行(图1和2中的x轴方向)布置第二电极26,如图所示。然而,电子发射区域28以及第一电极22和第二电极26的布置不限于以上示例。
分别穿过绝缘层24和第二电极26形成开口241和261,以部分暴露第一电极22的表面,如图1和2所示。通过绝缘层24的开口241在第一电极22上形成电子发射区域28。
电子发射区域28由当在真空环境下将电场施加到其上时发射电子的材料形成,例如含碳材料或纳米尺寸材料。电子发射区域28可以由碳纳米管、石墨、石墨纳米纤维、金刚石、类金刚石碳、C60、硅纳米线或其组合形成。可以通过丝网印刷工艺、直接生长、化学气相沉积或溅射工艺来形成电子发射区域28。
可选地,可以以Mo基或Si基材料形成的尖结构来形成电子发射区域。
第一电极22和第二电极26的一个交叉区域(图2所示的四个电子发射组之一)可以对应于发光装置10的一个像素区域。可选地,第一电极22和第二电极26的两个或更多交叉区域可以对应于发光装置10的一个像素区域。在这种情况下,位于一个像素区域中的两个或更多第一电极22和/或两个或更多第二电极26彼此电连接以接收公共驱动电压。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光单元20包括形成在第二基板14上的透明阳极电极30、形成在阳极电极30上的荧光层32、接触阳极电极30并被荧光层32覆盖的多个第一子电极34、以及形成在荧光层32上的反射层36。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子电极34以预定图案布置且具有与阳极电极30的电阻相比相对更低的电阻。
阳极电极30由诸如氧化铟锡(ITO)层的透明导电层形成以传输从荧光层32发出的可见光。阳极电极30的一部分延伸到密封构件16之外以形成用于施加电压的阳极引线38(见图1)。
荧光层32可以是白色荧光层,其形成在第二基板14的整个有源区域上,或者划分成以预定图案布置且彼此间隔开的多个部分。在这两种情况下,第一子电极34都可以被荧光层32覆盖并以线图案或格状图案形成(见图3)。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子电极34由具有比阳极电极30的电阻更低的电阻的材料形成。例如,第一子电极34可以由Mo、Al、Mo合金和Al合金中的至少一种形成。可以在形成荧光层32之前在阳极电极30上形成第一子电极34。这里,第一子电极34的厚度约为数千埃。荧光层32的厚度可以为数μm。荧光层32形成在阳极电极30上同时覆盖第一子电极34。
在一个实施例中,调节第一子电极34的宽度尺寸,使得第一子电极34从第二基板14的外表面是不可见的且不会显著阻挡从荧光层32发出的可见光的路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子电极34的宽度基本等于或小于约20μm。如果第一子电极34的宽度过短,则第一子电极34的线电阻增大且难以进行用于第一子电极34的构图工艺。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子电极34的宽度基本等于或大于约5μm。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子电极34在阳极电压通过阳极引线38施加到阳极电极30时减小了阳极电极30的线电阻,由此使阳极电极30的靠近阳极引线38的部分与阳极电极30的远离阳极引线38的部分之间的电压差最小化。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子电极34在阳极电极30的整个表面上提供基本均匀的电压分布。
在没有子电极的常规发光装置中,由于ITO制成的阳极电极具有较高电阻,所以在靠近阳极引线的部分与远离阳极引线的部分之间存在电压差。发光装置的亮度与阳极电压成比例。因此,发光装置的亮度由于该电压差而在其整个发光表面上不均匀。
反射层36由诸如Al的金属形成,从而通过将从荧光层32向第一基板12发出的可见光反射朝向第二基板14而提高屏幕亮度。
为了抵抗外力均匀地保持第一基板12与第二基板14之间的间隙,在第一基板12与第二基板14之间设置间隔物(未示出)。
如图3所示,当将荧光层32分成多个部分时,一个或更多部分可以对应于一个像素区域。可选地,一个部分可以对应于两个或更多像素区域。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以矩形形状形成荧光层32的每个部分,如图3所示。可以在荧光层32的部分之间以格状图案形成第二子电极40。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子电极40由具有比阳极电极30的电阻更低的电阻的材料形成。第二子电极40的宽度大于第一子电极34的宽度。第二子电极40可以由与第一子电极34基本相同的导电材料或者不同的导电材料形成。在前一情况下,第二子电极40可以利用单个掩模图案与第一子电极一起形成。
在图4中,第二子电极40由与第一子电极34相同的材料形成,并与第一子电极34一起被同时构图。第一子电极34和第二子电极40可以具有相同的厚度。
如下那样在反射层36与荧光层32之间形成间隙。首先,在荧光层32上形成由可以在高温下分解的聚合物材料形成的间层(interlayer)(未示出)。接着,在该间层上沉积用于形成反射层36的材料。然后,通过热处理去除间层,由此形成细微间隙。由于荧光层32和反射层36通过间隔物(未示出)被支承,所以能够维持该细微间隙。因此,反射层36不受荧光层32的表面粗糙度影响,而是基本平坦的。
通过将驱动电压施加到第一电极22和第二电极26且将例如数千伏的正DC电压施加到阳极电极30,上述发光装置10被驱动。图1中的附图标记42表示从第二电极26延伸的第二电极引线。
然后,在第一电极22和第二电极26之间的电压差高于阈值的像素区域在电子发射区域28周围形成电场,由此从电子发射区域28发射电子。所发射的电子被施加到阳极电极30的高电压加速从而与荧光层32的相应部分碰撞,由此激发荧光层32的相应部分。在每个像素处荧光层32的发光强度对应于相应像素的电子发射量。
在上述驱动过程中,由于第一子电极34和第二子电极40降低了阳极电极30的线电阻,所以发光单元20的靠近阳极引线38的部分的电压变得与发光单元20的远离阳极引线38的部分的电压基本相同。这里,由于荧光层32的发光强度与阳极电压成比例,所以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10能够遍及发光单元20的整个有源区域均匀地发光。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第二基板和发光单元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参照图5,本实施例的发光单元20’与前述实施例的发光单元相同,除了第一子电极34’的厚度与形成在第一子电极34’之间的荧光层32’的厚度相似或相同。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子电极34’由诸如石墨的碳基材料通过诸如丝网印刷工艺的厚成膜(thick filming)工艺形成,以具有上述高度。第一子电极34’的宽度设计成与在前面的实施例中描述的第一子电极34的宽度基本相同。
此外,当将荧光层32’分成以预定图案布置且彼此间隔开的多个部分时,可以在荧光层32’的部分之间形成第二子电极40’。第二子电极40’由与第一子电极34’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形成。第一子电极34’和第二子电极40’的高度可以彼此类似或相同。
在上述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2和第二基板14之间的间隙可以是例如约5mm至约20mm。阳极电极30可以通过阳极引线38接收高电压,例如大于约10kV,或者约10-15kV。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发光装置10在有源区域的中心部分实现了10000cd/m2以上的亮度。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6的显示装置仅是示例性的,不限制本发明。
参照图6,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包括发光装置10和设置在发光装置10前面的显示面板50。可以在显示面板50与发光装置10之间设置散射体60,其用于将发光装置10发出的光朝向显示面板50均匀地散射。散射体60可以与发光装置10间隔开预定距离。在显示面板50的前面设置顶架62,在发光装置10的后面设置底架64。
显示面板50可以是液晶显示面板或任何其他非自发光显示面板。在以下描述中,以液晶显示面板为示例。
显示面板50包括具有多个薄膜晶体管(TFT)的TFT基板52,设置在TFT基板52之上的滤色器基板54,以及设置在TFT基板52与滤色器基板54之间的液晶层(未示出)。将偏振板(未示出)附着于滤色器基板54的顶表面以及TFT基板52的底表面,从而使穿过显示面板50的光偏振。
TFT基板52是玻璃基板,其上以矩阵图案布置有TFT。数据线连接到一TFT的源极端,栅极线连接到TFT的栅极端。此外,在TFT的漏极端上形成像素电极。
当电信号从电路板组件56和58输入到各栅极线和数据线时,电信号被输入到TFT的栅极端和源极端。然后,TFT根据输入到其中的电信号导通或截止,并将驱动像素电极所需的电信号输出到漏极端。
在滤色器基板54上形成RGB滤色器,从而光穿过滤色器基板54时发出预定的颜色。在滤色器基板54的整个表面上沉积公共电极。
当将电源施加到TFT的栅极端和源极端以使TFT导通时,在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形成电场。由于该电场,可以改变设置在TFT基板52与滤色器基板54之间的液晶层的液晶分子的取向,由此能够根据液晶分子的取向改变每个像素的光透射率。
显示面板50的电路板组件56和58分别连接到驱动IC封装561和581。为了驱动显示面板50,栅极电路板组件56传输栅极驱动信号,并且数据电路板组件58传输数据驱动信号。
发光装置10的像素的数目小于显示面板50的像素数目,使得发光装置10的一个像素对应于显示面板50的两个或更多像素。发光装置10的每个像素响应于显示面板50的相应像素中的最高灰度值发光。发光装置10在每个像素能表示2-8位灰度值。
为了方便起见,显示面板50的像素将称为第一像素,发光装置10的像素将称为第二像素。此外,对应于一个第二像素的多个第一像素将称为第一像素组。
为了驱动发光装置10,用于控制显示面板50的信号控制单元(未示出)检测第一像素组的第一像素中的最高灰度值,根据检测到的灰度值计算第二像素的发光所需的灰度值,将计算出的灰度值转化成数字数据,并利用该数字数据产生发光装置10的驱动信号。发光装置10的驱动信号包括扫描驱动信号和数据驱动信号。
发光装置10的电路板组件(未示出),即扫描电路板组件和数据电路板组件,分别连接到驱动IC封装441和461。为了驱动发光装置10,扫描电路板组件传输扫描驱动信号,数据电路板组件传输数据驱动信号。第一和第二电极之一接收扫描驱动信号,另一个接收数据驱动信号。
因此,当将要通过第一像素组显示图像时,发光装置10的相应的第二像素与第一像素组同步以发出具有预定灰度值的光。发光装置10具有以行和列布置的像素。每行中布置的像素数目可以是2至99个,每列中布置的像素数目可以是2至99个。
如上所述,在发光装置10中,发光装置10的像素的发光强度被独立地控制,以向显示面板50的每个第一像素组发出适当强度的光。因而,本发明的显示装置100能够提高动态对比度和屏幕的图像质量。
尽管以上描述已经指出了已用于各种实施例的本发明的新颖特征,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到,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所示出的装置或工艺的形式和细节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和改变。因此,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以上描述限定。在权利要求的等同物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包含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发光装置,包括:
彼此面对并在其间形成间隔的第一和第二基板;
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电子发射单元;以及
位于所述第二基板上的发光单元,其中所述电子发射单元和所述发光单元彼此面对,
其中所述发光单元包括:
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透明阳极电极;
形成在所述阳极电极上的荧光层;以及
位于所述阳极电极上且接触该阳极电极的至少一个子电极,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子电极具有比所述阳极电极的电阻更低的电阻,且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子电极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荧光层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子电极由Mo、Al、Mo合金和Al合金中的至少一种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子电极由碳基导电材料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子电极的宽度在5μm至20μm的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荧光层包括彼此间隔开的多个部分,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子电极包括多个第一和第二子电极,其中所述多个第二子电极形成在所述荧光层的所述部分之间,其中至少一个第二子电极具有比所述第一子电极的宽度更大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至少一个第二子电极由与所述第一子电极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发光单元还包括形成在所述荧光层的面对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上的反射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发光单元构造成穿过所述第二基板向非自发光显示装置发光。
9.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以及
构造来向所述显示面板提供光的发光装置,
其中所述发光装置包括:
彼此面对的第一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有间隔;
发光单元,包括i)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透明阳极电极、ii)形成在所述阳极电极上的荧光层、以及iii)接触所述阳极电极的多个第一子电极,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子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荧光层的厚度,且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子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具有比所述阳极电极的电阻低的电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发光装置包括在彼此基本交叉的第一和第二方向上布置的多个像素,其数目小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像素数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电子发射单元,其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上并包括沿所述第一和第二方向之一布置的多个扫描电极以及沿另一方向布置的多个数据电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发光装置的像素具有通过所述扫描电极和数据电极控制的光强度。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子电极的至少一个的厚度小于所述荧光层的厚度,且所述荧光层覆盖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电极。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子电极中的至少两个第一子电极的宽度不同。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荧光层包括彼此间隔开的多个部分,其中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形成在所述荧光层的所述部分之间的多个第二子电极,其中所述多个第二子电极的至少一个具有比所述第一子电极的宽度更大的宽度。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发光单元还包括形成在所述荧光层的面对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上的反射层。
CN2007100919088A 2006-08-14 2007-03-30 发光装置以及利用该发光装置作为光源的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272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60076662A KR100814813B1 (ko) 2006-08-14 2006-08-14 발광 장치 및 이 발광 장치를 백라이트 유닛으로 사용하는액정 표시장치
KR76662/06 2006-08-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27292A CN101127292A (zh) 2008-02-20
CN101127292B true CN101127292B (zh) 2011-04-20

Family

ID=38521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91908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27292B (zh) 2006-08-14 2007-03-30 发光装置以及利用该发光装置作为光源的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800294B2 (zh)
EP (1) EP1890320A3 (zh)
JP (1) JP4650840B2 (zh)
KR (1) KR100814813B1 (zh)
CN (1) CN101127292B (zh)
TW (1) TWI3360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30673A1 (fr) * 2008-04-28 2009-10-30 Saint Gobain Lampe plane a emission par effet de champ et sa fabrication
KR200474510Y1 (ko) * 2013-02-18 2014-09-23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전자 개폐 장치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64000A (en) * 1995-03-22 1998-06-09 Pixtech S.A. Flat display screen including resistive strips
US5779920A (en) * 1996-11-12 1998-07-14 Micron Technology, Inc. Luminescent screen with mask layer
CN1790604A (zh) * 2004-11-29 2006-06-21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电子发射显示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9604B2 (ja) 1987-04-22 1996-03-2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用線光源装置
AU665006B2 (en) * 1991-07-17 1995-12-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forming device
KR960011147B1 (ko) 1992-12-04 1996-08-21 삼성전관 주식회사 저저항 전극을 사용한 액정표시소자
US5504387A (en) * 1992-12-26 1996-04-02 Sanyo Electric Co., Ltd. Flat display where a first film electrode, a dielectric film, and a second film electrode are successively formed on a base plate and electrons are directly emitted from the first film electrode
US5646702A (en) * 1994-10-31 1997-07-08 Honeywell Inc. Field emitte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5508584A (en) * 1994-12-27 1996-04-16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Flat panel display with focus mesh
US5606225A (en) * 1995-08-30 1997-02-2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Tetrode arrangement for color field emission flat panel display with barrier electrodes on the anode plate
JPH11185673A (ja) * 1997-12-24 1999-07-09 Sony Corp 画像表示装置
JPH11317181A (ja) 1998-04-30 1999-11-16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021340A (ja) * 1998-06-30 2000-01-21 Futaba Corp 電界放出形表示素子
JP2001052638A (ja) * 1999-08-13 2001-02-23 Ise Electronics Corp 蛍光表示装置
KR100542317B1 (ko) * 1999-12-24 2006-01-12 비오이 하이디스 테크놀로지 주식회사 전계 방출 표시 소자
JP2002033058A (ja) * 2000-07-14 2002-01-31 Sony Corp 電界放出型表示装置用の前面板
JP2002203499A (ja) * 2000-12-28 2002-07-19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電子放出素子フラットパネル表示装置
ATE479129T1 (de) 2001-02-27 2010-09-15 Dolby Lab Licensing Corp Bildanzeigevorrichtungen mit grossem dynamikbereich
US6639632B2 (en) * 2001-07-25 2003-10-28 Huang-Chung Cheng Backlight module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4032696B2 (ja) * 2001-10-23 2008-01-1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US7492092B2 (en) 2002-12-17 2009-02-1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Self-emitting element, display panel,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lf-emitting element
GB0301623D0 (en) 2003-01-24 2003-02-26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s
JP2004273279A (ja) * 2003-03-10 2004-09-30 Hitachi Ltd 平面型表示装置
JP4086753B2 (ja) * 2003-10-03 2008-05-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駆動制御方法
KR20050051817A (ko) * 2003-11-28 2005-06-0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전계 방출 표시장치와 이의 제조 방법
KR20050077961A (ko) * 2004-01-30 2005-08-0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평판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050104651A (ko) * 2004-04-29 2005-11-0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전자방출 표시 장치
KR20050113897A (ko) * 2004-05-31 2005-12-0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전자 방출 소자
JP2005350532A (ja) 2004-06-09 2005-12-22 Toshiba Corp 表示装置用青色発光蛍光体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界放出型表示装置
JP5410648B2 (ja) 2004-08-26 2014-02-05 株式会社ピュアロンジャパン 表示パネルおよび該表示パネルに用いる発光ユニット
JP4528966B2 (ja) * 2005-01-05 2010-08-25 株式会社ピュアロンジャパン 電界放出型光源
JP2007134084A (ja) * 2005-11-08 2007-05-31 Sony Corp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331374B (en) * 2006-03-23 2010-10-01 Unimicron Technology Corp Carbon nanotube field emitting display
KR100766925B1 (ko) 2006-05-19 2007-10-1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발광 장치 및 이 발광 장치를 백 라이트 유닛으로 사용하는액정 표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64000A (en) * 1995-03-22 1998-06-09 Pixtech S.A. Flat display screen including resistive strips
US5779920A (en) * 1996-11-12 1998-07-14 Micron Technology, Inc. Luminescent screen with mask layer
CN1790604A (zh) * 2004-11-29 2006-06-21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电子发射显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09900A (en) 2008-02-16
EP1890320A3 (en) 2008-09-17
US20080036360A1 (en) 2008-02-14
JP4650840B2 (ja) 2011-03-16
KR20080015228A (ko) 2008-02-19
JP2008047511A (ja) 2008-02-28
KR100814813B1 (ko) 2008-03-19
CN101127292A (zh) 2008-02-20
EP1890320A2 (en) 2008-02-20
US7800294B2 (en) 2010-09-21
TWI336091B (en) 2011-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76210B (zh) 发光装置和利用该发光装置作为光源的显示装置
CN100578722C (zh) 发光装置和显示装置
US20080116782A1 (en) Light emission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EP1865534B1 (en) Light emission device and display having the light emission device
CN101075543B (zh) 发光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00544536C (zh) 发光装置及显示装置
EP1906434B1 (en) Light emission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light emission device
CN101127292B (zh) 发光装置以及利用该发光装置作为光源的显示装置
US20080012468A1 (en) Light emission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0585791C (zh) 发光器件及用于其的间隔物
CN101150900B (zh) 发光装置以及具有该发光装置的显示器
CN101441973B (zh) 发光器件以及使用该发光器件作为光源的显示器件
CN100578723C (zh) 发光装置、电子发射单元的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
KR100804699B1 (ko) 발광 장치 및 이 발광 장치를 백 라이트 유닛으로 사용하는액정 표시장치
CN101183635B (zh) 发光装置及使用该发光装置作为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
KR100766950B1 (ko) 발광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
KR100759414B1 (ko) 발광 장치 및 이 발광 장치를 백라이트 유닛으로 사용하는액정 표시장치
KR100766926B1 (ko) 발광 장치 및 이 발광 장치를 백 라이트 유닛으로 사용하는액정 표시 장치
US7733005B2 (en) Light emission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with the same
KR100766927B1 (ko) 발광 장치 및 이 발광 장치를 백 라이트 유닛으로 사용하는액정 표시장치
KR100717762B1 (ko) 발광 장치 및 이 발광 장치를 백라이트 유닛으로 사용하는액정 표시장치
KR20080043532A (ko) 발광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 장치
KR20080090876A (ko) 발광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
KR20080108727A (ko) 발광 장치 및 이 발광 장치를 광원으로 사용하는 표시 장치
KR20070111862A (ko) 발광 장치 및 이 발광 장치를 백 라이트 유닛으로 사용하는액정 표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20

Termination date: 2014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