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75117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75117A
CN101075117A CN200710097362.7A CN200710097362A CN101075117A CN 101075117 A CN101075117 A CN 101075117A CN 200710097362 A CN200710097362 A CN 200710097362A CN 101075117 A CN101075117 A CN 1010751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image
secondary transfer
processing system
image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09736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多久和纪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0751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751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03G15/16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with means for handling the intermediate support, e.g. heating, cleaning, coating with a transfer agen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03G15/161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relating to the driving mechanism for the intermediate support, e.g. gears, couplings, belt tension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16Transferring device, details
    • G03G2215/1647Cleaning of transfer memb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没有将过剩的负荷施加于支撑带部件的辊部件,并可有效地清洁辊部件表面。本发明通过聚酯薄膜(47)保持清洁驱动辊(24)或二次转印保持辊(22)的表面的毡(48)。通过聚酯薄膜(47)的弹力将毡(48)按压到驱动辊(24)或二次转印保持辊(22)上。对于驱动辊(24)或二次转印保持辊(22),没有过多地按压毡(48),并可通过聚酯薄膜(47)吸收驱动辊(24)的振动。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使用带部件获得图像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复印机或打印机等上,清洁保持被旋转驱动的带部件的辊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复印机或打印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公知有一种串联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并列配置有多个感光鼓,并将形成在各个感光鼓上的色调剂图像多重转印在一张薄纸P上从而获得彩色图像。作为串联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有一种具有中间转印带单元的装置,其在将形成在各感光体上的色调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上之后,再统一二次转印到薄纸上。或者作为串联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还有一种具有输送带单元的装置,其将形成在各感光体上的色调剂图像直接转印到被输送保持在输送带上的薄纸上。
这些中间转印带单元或者输送带单元等、以及与感光体相对配置的带部件一般通过多个辊支撑。在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显影时或者转印时会产生飞散的色调剂,或者在转印/剥离时产生纸粉等。这些飞散的色调剂或纸粉等在带部件的周围不仅附着于带部件表面,还蔓延至带部件的内部并附着于支撑带部件的辊上。若飞散的色调剂或纸粉等附着于辊上,例如当附着于驱动辊时,带部件的旋转速度不稳定,恐怕会发生图像劣化的情况。此外,附着于辊的飞散的色调剂及纸粉会伤及带部件,进而恐怕会出现带断掉的问题。
因此,在现有技术中有一种配置有清洁部件的装置,该清洁部件能够清洁输送带或者中间转印带的里面和驱动辊的表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92136号公报(第五、九栏、图1、图5)
但是,现有的图像形成装置是将毡、粘合性橡胶、丙烯酸纤维刷、或者毛刷等的清洁部件安装于保持部件,并将清洁部件直接按压到驱动辊上。因此,由于清洁部件,驱动辊所承受的负荷变大。即,当驱动辊驱动带部件时,预计从清洁部件承受的负荷必定使转距增大。因此需要增大用于旋转带部件的驱动电力,甚至存在带单元的强度也需增强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串联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对于保持带部件的辊减轻由于清洁部件引起的负荷的图像形成装置。
作为本发明用于解决上面问题的方法,有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设置有:图像载体,保持色调剂图像;带部件,与上述图像载体相对,将从上述图像载体被一次转印的上述色调剂图像进行载置输送并二次转印到被转印介质上;多个辊部件,可驱动地支撑上述带部件;清洁部件,接触至少一个上述辊部件并清洁上述辊部件;以及弹性部件,向上述辊部件方向按压上述清洁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通过清洁部件的接触可以减小与辊部件有关的负荷。因此,无需增大驱动辊的转距,并可省电。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单元的简略说明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中间转印带单元的简略结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中间转印带单元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辊清洁器的简略结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二辊清洁器的简略结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输送带单元的简略结构图;以及
图9是表示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辊清洁器的简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减轻了向支撑带部件的辊部件、由清洁部件引起的负荷。
第一实施例
使用图1至图6对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安装有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中间转印带11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简略结构图。图2是放大表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一部分的结构图。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虽然以复印机为例进行说明,但是也可适用于作为复合机的MFP(Multi-Functional Peripherals,多功能***设备)或者打印机等、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1在装置主体的中央部具有打印部7,在上方具有图像读取部3、原稿自动输送装置(ADF)4、以及机内排纸部5。而且,在上部设置有具有显示面板的控制面板(未图示)。并且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下部具有供纸部6。原稿自动输送装置4将原稿输送到图像读取部3,图像读取部3读取原稿并保存图像数据。
打印部7由串联方式的彩色激光打印机构成,其用于通过来自激光曝光装置20的激光束扫描感光体并生成图像,即,是用于将来自激光曝光装置20的激光束通过光学***照射到感光体并在扫描其表面后进行曝光,在完成静电潜像后进行显影,并在形成色调剂图像后转印到纸张上。
打印部7具有黄色(Y)、品红色(M)、蓝色(C)、黑色(K)的各种颜色的图像形成单元2Y、2M、2C、2K,其在作为带部件的中间转印带11的下侧沿着从上游侧到下游侧方向并列配置。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虽然在构成图像形成单元2Y、2M、2C、2K的各部件上标注了Y、M、C、K进行说明,但是也存在省略Y、M、C、K的符号而以总称进行说明的情况。
如图2所示,以图像形成单元2Y为代表进行说明,在感光鼓12Y的周围沿以箭头t所示的旋转方向依次配置有带电充电器13Y、显影装置14Y、转印辊15Y、具有刮板(blade)17Y的清洁器16Y。此外,在从带电充电器13Y到显影装置14Y之间的曝光位置上从激光曝光装置20照射黄色的激光束。品红色(M)、蓝色(C)、黑色(K)的图像形成单元2M、2C、以及2K也是相同的结构。
各图像形成单元2的带电充电器13使感光鼓12的前面均匀地带有例如-700V左右的电。显影装置14通过被施加-500V左右的显影偏压的显影辊14a,将由各色的色调剂及载体构成的双成分显影剂提供给感光鼓12。清洁器16使用刮板17去除感光鼓12表面残留的色调剂。
激光曝光装置20是沿感光鼓12的轴线方向扫描从半导体激光元件射出的激光束的装置,所以具有多角镜(polygon mirror)20a、成像透镜***20b、反射镜20c等。
在图3及图4中示出了中间转印带单元51。中间转印带单元51的中间转印带11旋转移动,并使用从耐热性和耐磨性这方面来说都比较稳定的材料(例如半导电聚酰亚胺)。中间转印带11被作为辊部件的驱动辊24、二次转印保持辊、以及张力辊23保持。中间转印带11与感光鼓12Y、12M、12C、12K相对并可接触。保持中间转印带11的驱动辊24将来自主电动机(未图示)的驱动传送给中间转印带11。在保持中间转印带11的二次转印保持辊22上,相对配置有二次转印辊25。当薄纸P通过二次转印保持辊22和二次转印辊25之间的二次转印位置时,通过二次转印辊25施加+1000V左右的二次转印电压。由此,中间转印带11上的色调剂图像被二次转印到薄纸P上。在中间转印带11的驱动辊24的附近设置有带清洁器26。
如图5所示,驱动辊24接触第一辊清洁器27。如图6所示,二次转印保持辊22接触第二辊清洁器28。第一辊清洁器27包括作为弹性部件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 film)制的聚酯薄膜47、以及作为安装在聚酯薄膜47的自由端的清洁部件的毡(felt)48。第一辊清洁器27的聚酯薄膜47的安装端被保持在由金属板构成的第一托架40上。
第一辊清洁器27通过聚酯薄膜47的弹力,将毡48以适当的压力按压到驱动辊24上。由此,第一辊清洁器27通过毡48的滑动接触清洁驱动辊24,同时,通过聚酯薄膜47吸收驱动传送等引起的驱动辊24的振动,从而防止振动传送到第一托架40。
与第一辊清洁器27一样,第二辊清洁器28具有与第一辊清洁器27相同的结构,包括聚酯薄膜47以及安装在聚酯薄膜47的自由端的毡48。第二辊清洁器28的聚酯薄膜47的安装端被保持在由模制(mold)构成的第二托架41上。
第二辊清洁器28通过聚酯薄膜47的弹力,将毡48以适当的压力按压到二次转印保持辊22上。由此,第二辊清洁器28通过毡48的滑动接触清洁二次转印保持辊22,同时,通过聚酯薄膜47吸收由薄纸P输送等引起的二次转印保持辊22的振动,从而防止振动传送到第二托架41。
而且,供纸部6具有收容各种尺寸纸张的多个供纸盒6a、6b。进而,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通过手动供给薄纸P的手动纸盘30。从供纸盒6a、6b到二次转印保持辊22和二次转印辊25之间的二次转印位置之间设置有用于取出供纸盒6a、6b内的薄纸P的拾纸辊31a和32a、分离辊31b和32b、输送辊33和34、以及对位辊(resistroller)35。在从手动纸盘30到对位辊35之间设置有用于取出薄纸P的拾纸辊36a和手动供纸辊37。
此外,沿在垂直方向上输送从供纸盒6a、6b或者手动纸盘30供给的薄纸P的纵总线38,在二次转印辊25的下游侧设置有定影装置39。从定影装置39到机内排纸部5之间设置有排纸输送路径40。进而,在定影装置39的下游侧设置有将薄纸P再次向对位辊35输送的再输送路径41。在定影装置39的下游侧设置有导向件(gate)42,其将薄纸P分配至排纸输送路径40侧或者再输送路径41侧。
下面,将对功能进行描述。通过开始图像形成处理,从扫描器及个人计算机终端等输入图像信息,各感光鼓12Y、12M、12C、以及12K旋转,并在各图像形成单元2Y、2M、2C、以及2K上依次执行图像形成工序。以黄色(Y)的图像形成单元2Y为例进行说明,感光鼓12Y的表面通过带电充电器13Y均匀地带电。
接着,感光鼓12Y被照射与黄色(Y)的图像信息相对应的激光束,并形成静电潜像。进而,感光鼓12Y通过显影装置14Y形成黄色(Y)的色调剂图像。感光鼓12Y与沿箭头s方向旋转的中间转印带11接触,并通过一次转印辊15Y将黄色(Y)的色调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1上。
与该黄色(Y)的色调剂图像形成处理一样,在图像形成单元2M、2C、以及2K中,进行品红色(M)、蓝色(C)、以及黑色(K)的色调剂图像形成处理。形成于各感光鼓12M、12C、以及12K上的色调剂图像在形成中间转印带11上的黄色(Y)的色调剂图像的相同位置上被依次重叠转印。在中间转印带11上可以获得由多重转印黄色(Y)、品红色(M)、蓝色(C)、以及黑色(B)的色调剂图像构成的全色的色调剂图像。
然后,重叠在中间转印带11上的全色的色调剂图像到达二次转印位置,并通过二次转印辊25的转印偏压统一二次转印到薄纸P上。在中间转印带11上的全色的色调剂图像到达二次转印辊25的同时,薄纸P被从供纸盒6a、6b或手动纸盘30提供到二次转印位置。转印完全色的色调剂图像的薄纸P在定影辊39上经过定影工序之后完成色调剂图像。定影后的薄纸P若为单面图像,则通过导向件42将纸排到机内排纸部5侧。此外,当进行双面复印或者多重打印时,薄纸P通过导向件42被分配到再输送路径41侧,再输送到二次转印辊25侧。
这期间,在沿箭头u方向旋转的驱动辊24上,第一辊清洁器27的毡48通过聚酯薄膜47的弹力被按压。由此,附着于驱动辊24表面的色调剂、纸粉、或者灰尘、尘埃通过毡48被清除。同样的,在沿箭头v方向旋转的二次转印保持辊22上,第二辊清洁器28的毡48通过聚酯薄膜47的弹力被按压。通过聚酯薄膜47的弹力被按压的毡48处于滑动接触。由此,附着于二次转印保持辊22表面的色调剂、纸粉、或者灰尘、尘埃通过毡48被清除。通过该聚酯薄膜47的弹力,从驱动辊24或二次转印保持辊22不会受到来自毡48的过剩的负荷。
在二次转印结束之后,通过带清洁器26清洁残留在中间转印带11表面的色调剂。此外,感光鼓12可在将色调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1之后,通过刮板17去除残留的色调剂,然后可进行下一次图像形成处理。
根据本实施例,驱动辊24或二次转印保持辊22在进行图像形成处理期间,通过毡48清洁表面。由此,对于驱动辊24而言,可以以稳定的旋转速度驱动中间转印带11。此外,对于二次转印保持辊22而言,不会扰乱转印偏压。其结果可以获得转印特性良好的转印图像。并且,毡48通过聚酯薄膜47的弹力被按压到驱动辊24或二次转印保持辊22上。由此,毡48不会以过剩的负荷按压驱动辊24或二次转印保持辊22,从而可减轻负荷。其结果可以减少驱动辊24的驱动转距,并可实现省电。
第二实施例
下面,将使用图7及图8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本第二实施例将改变第一实施例中的中间转印带而使用输送带。本第二实施例是从感光鼓直接向输送带上的薄纸转印色调剂图像。对于该第二实施例而言,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已说明的结构相同结构部分,省略对其详细的说明。
本实施例的图7中示出的图像形成装置10具有打印部100、图像读取部130、ADF140、以及供纸部160。打印部100在作为带部件的输送带111的上侧从上游侧向下游侧并列配置有黄色(Y)、品红色(M)、蓝色(C)、黑色(K)的各种颜色的图像形成单元112Y、112M、112C、以及112K。
图像形成单元112Y、112M、112C、以及112K与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单元2Y、2M、2C、以及2K相比,虽然构造多少会有不同,但是具有相同的功能。例如,在黄色(Y)的图像形成单元112Y的感光鼓62Y的周围,沿旋转方向,依次配置有带电充电器63Y、显影装置64Y、转印辊65Y、以及清洁器66Y。此外,在带电充电器63Y到显影装置64Y之间的曝光位置上,从激光曝光装置130a照射出黄色的激光束。品红色(M)、蓝色(C)、黑色(K)的图像形成单元112M、112C、以及112K也是相同的结构。
供纸部160拆卸自如地安装有收容薄纸P的供纸盒装置160a、160b,并在图像形成装置10的右侧上设置有通过手动提供薄纸P的手动纸盘160c。在输送带111的上游侧设置有供纸盒装置160a和160b、或者通过手动纸盘160c取出纸张P的第一至第三拾纸辊161a~161c、第一至第三分离辊162a~162c、第一至第三输送辊163a~163c、以及对位辊164。在输送带111的下游侧配置有定影辊131、排纸辊132、排纸纸盘133。
图8示出的输送带单元110的输送带111由半导电聚亚安酯橡胶等构成,并被保持在作为辊部件的驱动辊124及从动辊122上。在与输送带111的感光鼓112Y、112M、112C、以及112K相对的位置上设置有一次转印辊115Y、115M、115C、以及115K。
如图8所示,驱动辊124接触辊清洁器127。辊清洁器127在聚酯薄膜147的自由端上安装有作为清洁部件的毡148。辊清洁器127的聚酯薄膜147的安装端被保持在由金属板构成的第三托架140上。
辊清洁器127通过聚酯薄膜147的弹力,以适当的压力将毡148按压到驱动辊124上。由此,辊清洁器127通过毡148的滑动接触而清洁驱动辊124,同时,通过聚酯薄膜147吸收驱动传送等引起的驱动辊124的振动,从而防止振动传送到第三托架140。
通过开始图像形成处理,从扫描器及个人计算机终端等输入图像信息,各感光鼓112Y、112M、112C、以及112K旋转,并在各图像形成单元2Y、2M、2C、以及2K上依次执行图像形成工序。与第一实施例同样,形成于感光鼓112Y、112M、112C、以及112K的色调剂图像在沿箭头w方向旋转的输送带111上的薄纸P的相同位置上被依次重叠转印。在薄纸P上可以获得由多重转印黄色(Y)、品红色(M)、蓝色(C)、以及黑色(B)的色调剂图像构成的全色的色调剂图像。
形成全色的色调剂图像的薄纸P在定影辊131上经过定影工序之后完成色调剂图像,经过排纸辊132将纸排到排纸纸盘133。在沿箭头x方向旋转的驱动辊124上,辊清洁器127的毡48通过聚酯薄膜47的弹力被按压。由此,附着于驱动辊124表面的色调剂、纸粉、或者灰尘、尘埃通过毡48被清除。此时,通过聚酯薄膜47的弹力,驱动辊124不会受到来自毡48的过剩的负荷。
在色调剂图像转印结束后,感光鼓112Y、112M、112C、以及112K通过刮板116去除残留的色调剂,然后可进行下一次图像形成处理。
根据该第二实施例,驱动辊124在进行图像形成处理期间,通过毡48清洁表面。由此,对于驱动辊124而言,可以以稳定的旋转速度驱动输送带111,并获得转印特性良好的转印图像。并且,毡48通过聚酯薄膜47的弹力被按压到驱动辊124上。由此,毡48不会以过剩的负荷按压驱动辊124或二次转印保持辊22,从而可减轻负荷。其结果可以减少驱动辊124的驱动转距,并可实现省电。
此外,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有各种变形,例如,清洁部件并不仅限于毡,也可以是毛刷或者粘合性橡胶等,弹性部件也可以是板状橡胶或者板簧等。此外,如果图像形成装置也是具有带部件的装置,则也可以是任意的单色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而,清洁部件或者弹性部件的结构也没有特别的限定,如图9所示的其他变形例一样,辊清洁器77可以是在截面是矩形的聚酯薄膜77a的周围设置毡77b的任意装置。也可以将这样的辊清洁器77安装在托架78上,并通过聚酯薄膜77a的弹力对例如第一实施例的驱动辊24按压毡77b。在本变形例中毡77b没有过多地按压到驱动辊24上,从而可以实现减少驱动辊24的驱动转矩。
附图标记
1    图像形成装置
2Y、2M、2C、2K    图像形成单元
3    图像读取部                        4     原稿自动输送装置
5    机内排纸部                        6     供纸部
7    打印部                            11    中间转印带
12Y、12M、12C、12K  感光鼓
13Y、13M、13C、13K  带电充电器
14Y、14M、14C、14K  显影装置
15Y、15M、15C、15K  一次转印辊
16Y、16M、16C、16K  清洁器
20    激光曝光装置                     22    二次转印保持辊
24    驱动辊                           25    二次转印辊
27    第一辊清洁器                     28    第二辊清洁器
40    第一托架                         41    第二托架
47    聚酯薄膜                         48    毡
51    中间转印带单元

Claims (7)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载体,保持色调剂图像;
带部件,与所述图像载体相对,将从所述图像载体被一次转印的所述色调剂图像进行载置输送并二次转印到被转印介质上;
多个辊部件,可驱动地支撑所述带部件;
清洁部件,接触至少一个所述辊部件并清洁所述辊部件;以及
弹性部件,向所述辊部件方向按压所述清洁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辊部件的至少一个是向所述带部件传送驱动的驱动辊,
所述弹性部件向所述驱动辊方向按压所述清洁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辊部件的至少一个是在将所述色调剂图像二次转印到被转印介质上的位置上,保持所述带部件的二次转印保持辊,
所述弹性部件向所述二次转印保持辊方向按压所述清洁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载体沿所述带部件设置有多个,可保持各个不同颜色的色调剂图像。
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载体,保持色调剂图像;
带部件,与所述图像载体相对,将被转印介质输送至与所述图像载体相对的位置上;
多个辊部件,可驱动地支撑所述带部件;
清洁部件,接触至少一个所述辊部件并清洁所述辊部件;以及
弹性部件,向所述辊部件方向按压所述清洁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辊部件的至少一个是向所述带部件传送驱动的驱动辊,
所述弹性部件向所述驱动辊方向按压所述清洁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载体沿所述带部件设置有多个,可保持各个不同颜色的色调剂图像。
CN200710097362.7A 2006-05-15 2007-05-11 图像形成装置 Pending CN10107511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35323A JP2007304502A (ja) 2006-05-15 2006-05-15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35323 2006-05-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75117A true CN101075117A (zh) 2007-11-21

Family

ID=38685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97362.7A Pending CN101075117A (zh) 2006-05-15 2007-05-11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809305B2 (zh)
JP (1) JP2007304502A (zh)
CN (1) CN10107511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6798A (zh) * 2008-09-17 2010-11-03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79237A (ja) * 2008-08-28 2010-04-08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ユニット
JP6784228B2 (ja) * 2017-05-30 2020-11-1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中間転写ユニット、及び、中間転写ユニット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944842B2 (ja) 2017-09-14 2021-10-06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052094A (ja) * 2020-09-23 2022-04-04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11758062B1 (en) * 2022-02-22 2023-09-12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35345A (en) * 1978-09-01 1980-03-12 Canon Inc Cleaning device
JPS6191680A (ja) * 1984-10-11 1986-05-09 Canon Inc クリ−ニング装置
JP3624103B2 (ja) * 1997-09-30 2005-03-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192136A (ja) 2000-01-05 2001-07-17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091175A (ja) * 2001-09-19 2003-03-28 Ricoh Co Ltd ベルト駆動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37521A (ja) * 2003-07-17 2005-02-10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EP1498785B1 (en) * 2003-07-18 2015-12-09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 speed control of a belt
EP1628168B1 (en) 2004-08-17 2014-01-08 Ricoh Company, Lt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driving of an endless belt for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6071836A (ja) * 2004-08-31 2006-03-16 Kyocera Mita Corp 湿式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中間転写ベルト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6798A (zh) * 2008-09-17 2010-11-03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01876798B (zh) * 2008-09-17 2012-12-05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809305B2 (en) 2010-10-05
JP2007304502A (ja) 2007-11-22
US20070264057A1 (en) 2007-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31669A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CN101075117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0343762C (zh) 成像设备和带转动装置
CN1673891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873555A (zh) 图像形成设备和控制图像形成设备的方法
US901458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607472A (zh) 中间转印***及用于清洁中间转印带的方法
CN1831660A (zh)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JP2006117420A (ja) 清掃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CN1959561A (zh) 可稳定地输送记录介质的成像装置
US8478157B2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that executes reverse-transfer operation
CN1920680A (zh) 图像记录装置
CN1955855A (zh) 感光体的清洁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以及程序、存储介质
CN1439937A (zh) 图像成形设备
JP200407812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063842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1067735A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转印单元
CN1831678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900835A (zh) 曝光装置
CN1661488A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804591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cleaning section
CN1132065C (zh) 成象装置
US20110243625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leaning apparatus, and cleaning method
US8774695B2 (en) Cleaning device and image-forming device
CN1506779A (zh) 用纸运送装置和用纸运送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