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54082C - 具有扫描线弯曲校正机构的光学扫描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扫描线弯曲校正机构的光学扫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54082C
CN100454082C CNB2005800252340A CN200580025234A CN100454082C CN 100454082 C CN100454082 C CN 100454082C CN B2005800252340 A CNB2005800252340 A CN B2005800252340A CN 200580025234 A CN200580025234 A CN 200580025234A CN 100454082 C CN100454082 C CN 10045408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mirror
length direction
pressing component
leaf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8002523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89438A (zh
Inventor
佐藤正树
富田健一
福富章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9894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894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5408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54082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ser Beam Printer (AREA)
  • Mechanical Optical Scanning Systems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以很少的零件数量并有效地对扫描线(22)的弯曲进行校正的光学扫描装置,该光学扫描装置(1)具有扫描光线(3)的旋转多面反射镜(7),和跨越光线(3)的扫描方向整个区域所形成的反射镜(11),将光线(3)扫描在图像承载体(12)上,其构成为,反射镜(11)被夹在支承反射镜(11)的支承部件(13),和将反射镜(11)向支承部件(13)侧按压的按压部件(18)之间并被保持,按压部件(18)可以在光线(3)的主扫描方向移动。

Description

具有扫描线弯曲校正机构的光学扫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载于复印机或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上的激光扫描单元那样的光学扫描装置,特别是涉及具有能够调整反射镜的弯曲量、对扫描线的弯曲进行校正的扫描线弯曲校正机构的光学扫描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使用电子照片记录技术的彩色复印机或彩色打印机,有将多个图像形成部串联型配置的图像形成装置。该串联型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可利用的记录媒体较多、记录速度也快的优点,近年逐渐成为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主力方式。
各图像形成部(通常是4个图像形成部)具有:感光体;使感光体带电的带电器;通过与图像信息相应的激光对带电的感光体进行扫描的光学扫描装置;通过调色剂对在感光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的显影器;将在感光体上形成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纸(或中间转印体)上的转印带电器。
在这样的串联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抑制重叠在记录纸(或中间转印体)上的4色的调色剂像的套色不准,需要校正基于从各光学扫描装置射出的激光的扫描线的形状,抑制扫描线形状的偏差。虽然存在各种校正项目,其中之一是扫描线的弯曲校正。
基于激光的扫描线发生弯曲的原因是,存在着相对于装载在光学扫描装置上的fθ透镜或反射镜的光学箱的安装公差、这些光学元件本身的制造公差等各种公差。例如,在光学扫描装置中,虽然装载着对由多面反射镜偏转的激光进行反射的反射镜,但是,将反射镜制造成在该反射镜的玻璃基板上没有翘曲是非常困难的,通常会存在些许的翘曲。该反射镜的翘曲也是扫描线弯曲的原因之一。
作为对扫描线的弯曲进行校正的方法之一,有对设置在光学扫描装置上的激光反射镜的弯曲程度进行调整的方法。例如,在日本特开平8-146325号、日本特开平10-186257号、日本特开平11-231240号、日本特开2000-180778号、日本特开2000-235290号、日本特开2000-258713号、日本特开2001-117040号、日本特开2003-270573号中,公开了设置有对反射镜的弯曲程度进行调整的机构(扫描线弯曲校正机构)的光学扫描装置。
在这些专利文献中所记载的弯曲校正机构都是通过设置在镜的长度方向中央部或长度方向两端部的反射镜按压量调整构件,来调整反射镜的弯曲程度,校正扫描线的弯曲。
例如,在日本特开2001-117040号中所记载的光学扫描装置是在反射镜的长度方向两端部设置按压量调整螺钉,通过转动该螺钉,来调整镜的弯曲程度。
另外,在日本特开2000-180778号中所记载的光学扫描装置是在反射镜的长度方向中央部设置按压量调整螺钉,通过转动该螺钉,来调整镜的弯曲程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替代这些以往技术的简洁的扫描线弯曲校正机构的光学扫描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简单构造的扫描线弯曲校正机构的光学扫描装置。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是提供下述的光学扫描装置,该光学扫描装置具有:偏转器,该偏转器将从光源射出的激光偏转,以在被扫描面上扫描激光;光学元件,该光学元件将由上述偏转器偏转的该激光引导向被扫描面;支承上述光学元件的长度方向端部附近的支承部件;和与上述支承部件协同、将上述光学元件按压在上述支承部件上的按压部件;上述支承部件的支点被固定,上述按压部件的按压点在该长度方向上能够调整,该光学扫描装置具有调整机构,该调整机构用于在上述按压部件按压上述光学元件的状态下使上述按压部件的该按压点沿着上述光学元件的该长度方向滑动,由此以可滑动的方式调整上述支承部件的该支点与上述按压部件的该按压点之间的该长度方向上的距离。
通过一面参照附图,一面阅读下面的详细说明,能够明确本发明的另外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的光学扫描装置的立体图。
图2A、2B是设置在折返镜的长度方向两端部附近的扫描线弯曲校正机构的立体图以及剖视图。
图3A、3B、3C是表示使按压部件在主扫描方向移动,使折返镜挠曲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用于说明按压部件的移动方向和扫描线的弯曲方向的关系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从镜支承部件的支承点到板簧的按压点的距离d和扫描线的弯曲量的关系的图。
图6A、6B、6C是设置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二的光学扫描装置上的扫描线弯曲校正机构的立体图、剖视图以及俯视图。
图7A、7B、7C是设置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三的光学扫描装置上的扫描线弯曲校正机构的立体图、剖视图以及俯视图。
图8是装载着本发明的光学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剖视图。
图9是可以装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扫描线弯曲校正机构的其他光学扫描装置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研究图5的距离d和弯曲量的关系时使用的折返镜的尺寸和按压方向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四的光学扫描装置的立体图。
图12A、12B是设置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四的光学扫描装置上的扫描线弯曲校正机构的立体图以及剖视图。
图13A、13B、13C是表示使按压部件的移动隔片移动时的镜的弯曲状态的示意图。
图14A、14B是设置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五的光学扫描装置上的扫描线弯曲校正机构的立体图以及剖视图。
图15是设置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六的光学扫描装置上的扫描线弯曲校正机构的立体图以及剖视图。
图16是表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扫描线弯曲校正机构安装在fθ透镜的两端部的例子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在说明中,在进行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说明后,对光学扫描装置的详细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像形成装置)
首先,对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具有多个图像承载体(感光体)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图8是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说明图。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是将四个图像形成部串联型地配置的全色打印机。各图像形成部具有:感光体;使感光体带电的带电器;通过与图像信息相应的激光,对带电的感光体进行扫描的光学扫描装置;通过调色剂,对在感光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的显影器;将在感光体上形成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纸(或中间转印体)上的转印带电器。在这里所说明的四个感光体鼓分别与显影的颜色对应。即,青绿色是C、黄色是Y,品红色是M,黑色是BK。下面详细叙述。
在感光体鼓12(12C、12Y、12M、12BK)的周边,配设有:使感光体鼓12同样地带电的一次带电器103(103C、103Y、103M、103BK);通过与图像信息相应的激光,对带电的感光体进行扫描的光学扫描装置1(1C、1Y、1M、1BK);通过向静电潜像供给调色剂来进行显影的显影器104(104C、104Y、104M、104BK);相对于纸等转印材料P进行调色剂像的转印的转印辊105(105C、105Y、105M、105BK);清除没有进行转印的剩余调色剂的清洁器106(106C、106Y、106M、106BK)。另外,在感光体鼓12和转印辊105所夹着的位置上,用于运送转印材料P的运送皮带107被张挂配设于驱动辊124等上。
另外,在运送皮带107的下部,具有:积载保持纸等转印材料P的输送盘121;用于将转印材料P从输送盘121送出的输送辊122;一面对转印材料P的姿势进行整理,一面调整定时,向运送皮带107供给转印材料P的套准调节辊123。另外,在运送皮带107的转印材料P的运送方向下游,配设着将被转印到转印材料P上的调色剂像进行定影的定影器125、以及将转印材料P向装置外排出的排出辊126。
通过该构成,图像形成装置如下述这样形成图像。首先,从光学扫描装置1向通过一次带电器103而处于同样地带电状态的感光体鼓12照射激光束(光线)3C、3Y、3M、3BK。因为该光线根据图像信息受到各种光调制,所以在各感光体鼓12上,形成了与各个图像信息相应的静电潜像。
上述静电潜像通过由显影器104供给青绿色、黄色、品红色,黑色的调色剂,由此被可视化。
另一方面,被积载在输送盘121上的转印材料P被输送辊122一张张地依次输送,通过套准调节辊123,与图像的写出时刻同步,被运送到运送皮带107上。在高精度地被运送到运送皮带107上的期间,在感光体鼓12的面上形成的青绿色的图像、黄色的图像、品红色的图像、黑色的图像依次被转印到转印材料P上,形成彩色图像。此后,通过清洁器106,对留在感光体鼓12的面上的残留调色剂进行清洁,感光体鼓为了形成下一个彩色图像而再次被一次带电器103同样地带电。
驱动辊124高精度地进行运送皮带107的进给,与旋转不均匀程度小的驱动马达(未图示出)连接。形成于转印材料P上的彩色图像在被定影器125热定影后,被排出辊126等运送,被输出到装置外。
(光学扫描装置)
接着,详细说明光学扫描装置1。图1是光学扫描装置的立体图。如图1以及图8所示,光学扫描装置1在感光体鼓12的上方相对于一个感光体鼓12各配置一个。
光学扫描装置1将下述那样的光学零件等收容在光学箱(框体)5内。在光学箱5中,具有:用于射出激光束的激光光源单元2;仅在副扫描方向(与激光束扫描的主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聚光的柱面透镜6;用于将激光束3的直径限制为规定直径的光学光圈4;具有多个反射面8,并对激光束3进行扫描(偏转)的旋转多面反射镜(偏转器)7;装载着用于旋转驱动旋转多面反射镜7的马达的电路基板9;扫描透镜(fθ透镜)10;将被扫描的激光束3向感光体鼓12方向反射的折返镜(反射镜)11。折返镜11被配置成以激光束3扫描的主扫描方向为长度方向。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两个直列配设的扫描透镜10。
根据该构成,从激光光源单元2射出的激光束3仅被柱面透镜6聚光在副扫描方向,被光学光圈4限制成规定的束径,被聚光在旋转多面反射镜7的反射面8上。旋转多面反射镜7将入射到反射面8的激光束3向主扫描方向偏转。被偏转的激光束3在通过了两个扫描透镜10后,被折返镜11反射,在感光体鼓(被扫描面)12上被扫描曝光,在感光体鼓12上形成静电潜像。
(支承折返镜(光学元件)11的结构)
使用图2A以及2B,详细说明支承折返镜11的结构。图2A以及2B是说明将折返镜11安装到光学箱5上的状态的图。在图2A以及2B中,仅图示出了折返镜11的长度方向(主扫描方向)的单侧端部,相反侧的端部也是同样的形状。另外,图2A是折返镜11的一方的端部附近的立体图,图2B是图2A的Y方向的向视图。
如图2A以及2B所示,折返镜11其截面呈长方形形状,具有反射激光束3的反射面14及其相邻面16。在图2A中,将反射面14的宽度作为w,将相邻面16的宽度作为h。在这里,折返镜11的反射面14的镜长度方向两端部附近被载置在底座15上,相邻面16被载置在底座17上,从而折返镜11实现其下部的定位。在这里,将底座15和底座17总称为镜支承部件(支承部件)13,折返镜11在长度方向的两个点,其下部被两个镜支承部件13R、13L支承(参照图3A-3C)。另外,底座15和底座17为光学箱5的一部分(与光学箱5一体成型)。
另外,在光学箱5中,在折返镜11的上部的与各镜支承部件13R、13L相对的位置,分别配设两个板状的弹性部件(板簧18、板簧21)。据此,折返镜11向镜支承部件13方向被按压,并被支承。即,两个板簧18、板簧21与支承部件13R、13L协同夹着折返镜11。具体地说,板簧(按压部件)18的突起形状的按压部18a按压折返镜11的反射面14背面,向底座15方向弹压折返镜11。另外,板簧21的突起形状的按压部21a按压折返镜11的相邻面16的背面,向底座17方向弹压折返镜11。
板簧18、21分别被螺钉S固定支承在光学箱5上。在这里,在板簧18上形成导孔20和长孔19。导孔20用于使板簧18沿光学箱5的引导凸部5a在长度方向滑动移动。另外,长孔19用于通过螺钉S进行固定,被形成为宽度比螺钉的头小,与导孔20平行。象这样,板簧18可以与折返镜11的长度方向平行地移动,并且板簧18可以按压折返镜11的反射面14的背面。
(对扫描线的弯曲进行校正的结构)
使用图3A~3C以及图4,说明对扫描线的弯曲进行校正的结构(扫描线弯曲校正机构)。图3A~3C表示使板簧18的按压位置在折返镜11的长度方向移动的情况下的、折返镜11的变形的状态,图2B是从箭头A方向所见的示意图。另外,图4是说明折返镜11的变形的结果、在感光体鼓12上产生的扫描线怎样变化的图。
在制造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过程中,在由于fθ透镜或折返镜等的光学元件的位置的偏移或倾斜等的原因而产生在感光体鼓12上扫描线弯曲的情况下,组装人员调整板簧18的位置,使折返镜11向消除扫描线的弯曲的方向弯曲。据此,扫描线的弯曲得到校正。下面对该校正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借助图3A~3C对使折返镜11从相对于光学箱5平行的位置开始弯曲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3A所示,在将折返镜11相对于光学箱5平行地保持的情况下,将板簧18固定在与左右的镜支承部件13L、13R相对的位置。即,在折返镜11的长度方向,左右的板簧18的按压部18a(力点、按压点)的位置与左右的镜支承部件13L、13R(支点)的位置重合。这样一来,板簧18的按压力没有作用在使折返镜11弯曲的方向,弹簧18和镜支承部件13不使折返镜11弯曲地对其进行保持。
如图3B所示,在使折返镜11相对于光学箱5凸状地弯曲的情况下,将板簧18固定在与左右的镜支承部件13L、13R相对的位置的外侧。即,在折返镜11的长度方向,左右的板簧18的按压部18a(力点)的位置处于左右的镜支承部件13L、13R(支点)的位置的外侧。这样一来,镜支承部件13L、13R在两个部位推压折返镜11的扫描方向的内侧下部,板簧18推压折返镜11的扫描方向的外侧上部。由此,板簧18的力作用于镜11,以便折返镜11相对于光学箱5凸形状地转弯,折返镜11相对于光学箱5凸状地弯曲。另外,虽然在使板簧18滑动时需要松动螺钉S的一端,但该螺钉S的位置在镜11的长度方向总是一定。另外,通过调整支点和力点(按压点)之间的距离d,可以调整镜11的弯曲程度。
如图3C所示,在使折返镜11相对于光学箱5凹状地弯曲的情况下,将板簧18固定在与左右的镜支承部件13L、13R相对的位置的内侧。即,在镜11的长度方向,左右的板簧18的按压部18a(力点)的位置处于左右的镜支承部件13L、13R(支点)的位置的内侧。这样一来,镜支承部件13L、13R在两个部位推压折返镜11的扫描方向的外侧下部,板簧18推压折返镜11的扫描方向的内侧上部。据此,板簧18的力作用于镜11,以便折返镜11相对于光学箱5凹形状地转弯,折返镜11相对于光学箱5凹状地弯曲。在该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调整支点和力点(按压点)之间的距离d,来调整镜11的弯曲程度。
若折返镜11弯曲,则被折返镜11反射并形成在感光体鼓12上的扫描线弯曲。图4表示在感光体鼓12上扫描线弯曲的方向。图4所示的感光体鼓12上的扫描线22(a)、22(b)、22(c)分别表示折返镜11向图3A、3B、3C的方向弯曲时的扫描线。象这样,与折返镜11的弯曲相对应,通过由折返镜11反射的激光束3形成的扫描线22也弯曲。
但是,虽然在串联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需要与多个图像形成部对应的多个光学扫描装置,但是也可以考虑在实施扫描线弯曲校正前的阶段,例如基于从第一光学扫描装置射出的激光的扫描线成为凹形状,基于从第二光学扫描装置射出的激光的扫描线成为凸形状的情况。即,也可以考虑基于从第一光学扫描装置射出的激光的扫描线的弯曲方向与基于从第二光学扫描装置射出的激光的扫描线的弯曲方向不同的情况。
象这样,在通过调整光学元件的弯曲状态将弯曲方向不同的多个扫描线合并到一个扫描线形状的情况下,第一光学扫描装置所装载的光学元件的弯曲调整方向和第二光学扫描装置所装载的光学元件的弯曲调整方向相异。因此,作为反射镜的弯曲调整构件,最好是调整自由度大的结构,以便可以对应以下的任何一种情况,即,对凹形状的扫描线进行修正的情况、以及对凸形状的扫描线进行修正的情况中的任意一种情况。
如上所述,在日本特开2001-117040号中所记载的光学扫描装置在镜的长度方向两端部设置按压量调整螺钉,通过转动该螺钉,调整镜的弯曲程度。
但是,虽然能调整螺钉的转动量,但由于可调整的镜的弯曲方向是一个方向(成为凹面形状的方向或成为凸面形状的方向中的任意一个方向),所以扫描线的弯曲调整的自由度小。
另外,在日本特开2000-180778号中所记载的光学扫描装置在镜的长度方向中央部设置按压量调整螺钉,通过转动该螺钉,调整镜的弯曲程度。
但是,在该情况下也是能调节螺钉的转动量,而可调整的镜的弯曲方向是一个方向,所以扫描线的弯曲调整的自由度小。
另外,虽然考虑了通过在镜的长度方向中央部和两端部这两方上设置按压量调整螺钉,就可以在成为凹面形状的方向以及成为凸面形状的方向这两个方向上的调整,但是,在该情况下,因为按压调整构件的设置数增加,所以增加了成本。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扫描装置的情况下,不仅能够调整支承部件15的支点和按压部件18的力点(按压点)之间的距离d,调整扫描线的弯曲程度,而且,按压部件18的按压点的位置在镜长度方向,能够超过支承部件15的支点的位置而移动。根据该构成,在对凹形状的扫描线进行校正的情况下,以及在对凸形状的扫描线进行校正的情况下,都能够对应,具有能够以简单的构成,使弯曲校正的自由度非常大的优点。
下面,举例说明使用上述的扫描线弯曲校正机构对感光体鼓12上的扫描线22的弯曲进行校正的方法。在由于fθ透镜等的光学元件的位置偏差或倾斜等,在感光体鼓12上产生扫描线22的弯曲的情况下,若使折返镜11向抵消该扫描线22的弯曲的方向弯曲,则就可以对扫描线22的弯曲进行校正。
例如,在左右的板簧18的按压部18a(力点)的位置与左右的镜支承部件13L、13R(支点)的位置重叠的状态下,当感光体鼓12上的扫描线22如图4的22(c)所示那样弯曲时,如图3B所示,只要通过板簧18按压固定左右的镜支承部件13的外侧即可。这样一来,由于在折返镜上产生的应变,扫描线向图4的22(b)的方向弯曲。由此,相互的扫描线弯曲被抵消,能够对扫描线22的弯曲进行校正。反之,在左右的板簧18的按压部18a(力点)的位置与左右的镜支承部件13L、13R(支点)的位置重叠的状态下,当扫描线22的弯曲方向如图4的22(b)时,如图3C所示,只要通过板簧18按压固定左右的镜支承部件13的内侧即可。
另外,扫描线弯曲的调整量依赖于从镜支承部件13的支承点(支点)到板簧18的按压点(力点)的距离d。因此,通过调整各光学扫描装置1(1C、1Y、1M、1K)的板簧18的按压点的位置,以便不会产生因四个图像形成部造成的套色不准,就能够对四个图像形成部之间的扫描线的偏差进行校正。
象这样,本实施方式的扫描线弯曲校正机构能够调整支承部件的支承点(支点)和按压部件的按压点(力点)之间的镜长度方向的距离d。另外,支承部件的位置被固定,按压点的位置能够在镜长度方向调整。再有,通过使按压部件在镜长度方向移动,能够调整按压点的位置。再有,按压部件的按压点的位置能够在镜长度方向超过支承部件的支点的位置而移动。
借助图5说明从镜支承部件13的支承点到板簧18的按压点的距离d(mm)和扫描线22的弯曲量(μm)的关系。图5是表示在镜支承部件13L和13R之间的距离L=170mm,折返镜11的厚度h=5mm,折返镜11的宽度w=10mm的条件下,使板簧18的按压位置变化时的扫描线弯曲量的实验结果。在图10中表示折返镜11的尺寸和板簧18的按压方向的关系图。
图5的横轴的符号与图3A~3C的(+)(-)符号一致。另外,纵轴的符号与图4的(+)(-)符号一致。从图5可知,在板簧18的按压载荷为一定的情况下,距离d和扫描线22的弯曲量为比例关系。
根据本实施方式,是使原来仅为了保持折返镜11而配设的板簧18在折返镜11的长度方向移动的结构。因此,不需要用于对扫描线弯曲进行校正的其他的机构。因此,因为能够削减零件数量,所以能够削减零件成本以及该零件的组装成本。另外,由于这种结构中,板簧18能够按压与镜支承部件13相对的位置的内侧或外侧,即,按压部件的按压点的位置能够在镜长度方向上超过支承部件的支点的位置而移动,所以增大了扫描线的弯曲校正的自由度,无论弯曲校正前的扫描线形状为凹形状还是凸形状,都能够对应。
另外,通过长孔19构成板簧18的***螺钉S的部分。根据该结构,因为在进行弯曲校正时,不必拆下螺钉S,只要将它松动即可使板簧移动,所以能够容易地进行调整作业。
特别是在使用了多个光学扫描装置的串联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使在多个感光体鼓上形成的调色剂像重合,最好是形成在各感光体鼓上的静电潜像间的偏差小。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能够将各色的扫描线弯曲抑制得较小,能够使弯曲的凸凹方向一致,所以静电潜像的偏差小。因此,扫描线弯曲减小,能够廉价地提供套色不准极小的图像。
(第二实施方式)
借助图6A~6C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板簧(按压部件)31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板簧同样,用于在与左右的镜支承部件13相对的位置固定折返镜11。另外,板簧31能够在折返镜11的长度方向(主扫描方向)移动,使板簧31移动,使折返镜11弯曲,对扫描线22的弯曲进行校正。详细说明支承折返镜11的板簧31。对与上述相同的构成,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对折返镜11进行支承的结构)
使用图6A~6C,详细说明对折返镜11进行支承的结构。图6A~6C是说明将折返镜11安装到了光学箱(框体)42上的状态的图。在图6A~6C中,仅图示出了折返镜11的长度方向(主扫描方向)的单侧端部,相反侧的端部也是同样的形状。另外,图6A是折返镜11的一方的端部附近的立体图,图6B是图6A的Y方向的向视图,图6C是图6A的Z方向的向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板簧(按压部件)31以覆盖折返镜11的上部的方式,将一张金属薄板与折返镜11的形状相吻合地折叠加工而成。板簧13具有用于按压折返镜11的板状的弹性部32和弹性部33、包围这些弹性部的框架部34等。
在弹性部32上形成突起形状的按压部(按压点(力点))39,该按压部39将折返镜11的与反射面14相对的面向底座(支承部件)15的方向按压,在弹性部33上形成突起形状的按压部40,该按压部40将折返镜11的与相邻面16相对的面向底座17的方向按压。即,板簧31按压镜11的不同的多个面。另外,按压部39和按压部40排列在与激光束3的主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同一直线上。通过这些按压部39、40,折返镜11被按压固定在光学箱42上。
板簧31通过在其弹性部33的附近(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弹性部33的根部的正下方)所形成的长孔35中***并紧固螺钉S,而被固定于光学箱42上。通过形成长孔35,板簧31能够在折返镜11的长度方向滑动。
另外,板簧31以折返镜11为界,在与螺钉S相反的一例具有折返部37。折返部37通过按压在光学箱42上形成的槽41的侧面,来支承板簧31的弹性部32的根部侧。另外,在折返部37的弹性部32的附近(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弹性部32的根部的正下方)设有长孔44,形成于光学箱42侧的爪43卡定于该长孔44。由此,能够将板簧31卡定,使之不在上下方向移动,并且,若松动螺钉S,则可以使板簧31在折返镜11的长度方向滑动地移动。即,板簧31以与支承部件13共同包覆折返镜11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的方式,在与镜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不同的两个点(螺钉S的位置以及爪43位置)被固定。
根据以上的结构,能够使板簧31在折返镜11的长度方向移动。另外,因为本实施方式的板簧31也与实施方式一相同,是能够按压与镜支承部件13相对位置的内侧或外侧的结构,即,按压部件31的按压点39的位置能够在镜长度方向上超过支承部件13的支点的位置而移动,所以增大了扫描线的弯曲校正的自由度,无论弯曲校正前的扫描线形状为凹形状还是凸形状,都能够对应。另外,因为进行按压固定折返镜11的动作的板簧31能够在镜长度方向移动,所以不需要用于对扫描线弯曲进行校正的其他的机构。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在板簧31上设置两个弹性部32、33,所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能够进一步削减零件数量。
另外,板簧31是通过将长孔44与爪33卡定而被固定在光学箱42上。因此,即使是在松动了螺钉S的状态下,也不存在按压部39的按压被放开的情况。因此,松动螺钉S,能够一面使板簧31移动,一面观测扫描线弯曲的变化。即,在板簧(按压部件)31按压折返镜11的状态下,能够调整按压点39的位置。另外,即使是在调整后,拧紧螺钉S,将板簧31固定,扫描线弯曲的调整值也基本没有变动。因此,能够容易且精度良好地进行板簧31对折返镜11的固定和扫描线校正的调整这双方。
(第三实施方式)
使用图7A~7C,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板簧(按压部件)51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用于在与左右的镜支承部件13相对的位置固定折返镜11。另外,板簧51能够在折返镜11的长度方向(主扫描方向)移动,使板簧51移动,使折返镜11弯曲,对扫描线22的弯曲进行校正。详细说明支承折返镜11的板簧51。对与上述相同的构成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说明。
(对折返镜11进行支承的结构)
使用图7A~7C,详细说明对折返镜11进行支承的结构。图7A~7C是说明将折返镜11安装到了光学箱(框体)62上的状态的图。在图7A~7C中,仅图示出了折返镜11的长度方向(主扫描方向)的单侧端部,相反侧的端部也是同样的形状。另外,图7A是折返镜11的一方的端部附近的立体图,图7B是图7A的Y方向的向视图,图7C是图7A的Z方向的向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板簧(按压部件)51与实施方式二同样,是以覆盖折返镜11的上部的方式,将一张金属薄板与折返镜11的形状相吻合地折叠加工而成。板簧51具有用于按压折返镜11的板状的弹性部32和弹性部33、包围这些弹性部的框架部54等。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板簧51也与实施方式一相同,是能够按压与镜支承部件13相对位置的内侧或外侧的构成,即,按压部件51的按压点39的位置在镜长度方向,能够超过支承部件13的支点的位置而移动,所以增大了扫描线的弯曲校正的自由度,无论弯曲校正前的扫描线形状为凹形状还是凸形状,都能够对应。
在本实施方式的板簧51上,在弹性部32的下部设有钩(卡定部)65。钩65是切掉框架部54的一部分,并向折返镜11方向折曲而形成。另外,在光学箱62上形成隔着折返部37固定的槽41。再有,在光学箱62上,在槽41的侧面、与钩65相对的位置,具有用于钩65卡定的卡定部件66。本实施方式也与实施方式二相同,板簧51以与支承部件13共同包覆镜11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的方式,在与镜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不同的两个点(螺钉S的位置以及钩65的位置)被固定。
因此,在装置框体上,在光学箱62和卡定部件66之间,形成钩65进入的卡定槽67。卡定槽67被形成为与钩65相比在主扫描方向长,其长度至少是板簧51能够移动的长度。因此,即使是在使板簧51在折返镜11的长度方向移动的情况下,钩65也切实地进入卡定槽67,被卡定在卡定部件66上。另外,按压部39、按压部40以及钩65被排列在与激光束3的主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同一直线上。
象这样,板簧51的按压部39侧通过对折返部37的槽41的侧面的按压,和钩65与卡定部件66的卡定,被固定在光学箱62上。另外,板簧51的按压部40侧通过在长孔35中***紧固螺钉S而被固定于光学箱62上。通过以上的构成,能够使板簧51沿长孔35、44在折返镜11的长度方向移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板簧51上形成将板簧51卡定在光学箱62上的钩65,钩65被排列在与按压部39、40同一直线上。另外,钩65的前端总是与卡定部件66接触。因此,在使板簧51在Y方向移动时,难以产生围绕X轴(图7A的箭头R方向)的旋转。因此,在对扫描线22的弯曲进行校正时,能够抑制弹性部32、33的载荷变动。其结果为,能够提供容易进行扫描线22的弯曲校正的光学扫描装置。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一至三中,将在扫描线22的弯曲校正时的、从镜支承部件13到板簧的按压位置的距离d,作为左右相同的距离进行了说明,但并非被限于此。即,距离d也可以是左右不同的长度。
另外,折返镜11的长度举例表示了实施方式的试验结果所示的L=170mm的长度,可以根据装置的大小设定恰当的长度。
另外,板簧的形状不受上述的实施方式的限制,可以是任何形状。另外,对折返镜11的固定使用上述板簧以外的固定构件也没有问题,只要能够进行在折返镜11的长度方向的滑动即可。另外,镜的材质虽然可以使用板玻璃,但并非被限制于此。另外,反射面14也不限于平面的反射面,可以是弯曲的镜。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一至三中,扫描线22是从一个光学扫描装置1被导入到一个感光体鼓12上,但并非被限制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下述的构成,即,如图9所示,在一个光学扫描装置201上,装载多个(虽然图9中是两个,但也可以是四个)光源202a、202b,从一个光学扫描装置201射出朝向多个感光体鼓的多个激光束203a、203b。若是这样的构成,则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一至三中,虽然需要四个光学扫描装置,但是也可以通过两个光学扫描装置构成,削减了零件数量。另外,若对照某一个扫描线的弯曲,校正其他的扫描线弯曲,则能够消除扫描线弯曲的相对差。据此,至少一个扫描线可以不必调整。
另外,若说明图9,则被射出的激光束203a、203b利用旋转多面反射镜207的不同的面,分别被导向两个方向,在透过了多个扫描透镜210a、210b后,被多个折返镜211a、211b反射,被导向多个不同的感光体鼓12。
上述的实施方式一至三是使按压镜的板簧在镜长度方向(主扫描方向)滑动,对扫描线的弯曲进行了校正,但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是板簧的位置通过使在固定状态安装在板簧上的移动隔片在镜的长度方向滑动,来对扫描线的弯曲进行校正。
(实施方式四)
图11是实施方式四的光学扫描装置的立体图,图12A是设置在折返镜11的一方的端部附近的扫描线弯曲校正机构100R的立体图,图12B是从Y方向看图12A时的剖视图。另外,对具有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的号码,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扫描线弯曲校正机构100L的构造与100R相同。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扫描装置也与实施方式一至三相同,在折返镜11的两端部附近设置扫描线弯曲校正机构100R、100L。折返镜11以激光束3扫描的主扫描方向为长度方向的方式,被配置在光学箱5内。折返镜11的长度方向两端部附近的下部(反射面14和与反射面14相邻的面16)被载置在作为树脂制光学箱5的一部分的镜支承部件13(底座15、17)上。另一方面,折返镜11的长度方向两端部附近的上部(与反射面14相反侧的面)被板簧(按压部件180)按压。该板簧180具有通过螺钉185安装在光学箱5上的固定部180A,和施加按压镜的力的弹簧部180B。在弹簧部180B上安装着能在镜长度方向滑动的移动隔片(隔片部)190,该移动隔片190和与镜的反射面14相反侧的面接触,形成按压点(力点)。另一方面,底座15成为支点。另外,移动隔片190以从弹簧部180B的两面夹着弹簧部180B的方式,安装在弹簧部180B上。弹簧180是金属制,但移动隔片190是树脂制。
移动隔片190具有被夹在板簧180的弹簧部180B和折返镜11之间的按压部190A,借助按压部190A,板簧180的按压力被传递到折返镜11上。另外,移动隔片190能够一面确保板簧180按压着折返镜11的状态(即,没有松动螺钉185),一面通过手动在折返镜11的长度方向移动。
图13A~13C是表示使移动隔片190的按压位置(按压点)在折返镜11的长度方向移动时的、折返镜11的变形样子的图。图13A、图13B、图13C是从箭头A方向(图12B)看镜的长度方向两端部附近的示意图。
在图13A中,两个移动隔片190按压在镜长度方向的左右的镜支承部(支点)13L、13R重叠的位置。因此,基本不存在折返镜11所受到的载荷,维持着大致自然的状态。在图13B中,移动隔片190按压与左右的镜支承部13L、13R相比的外侧。因此,折返镜11凸状地挠曲。在图13C中,移动隔片190按压与左右的镜支承部13L、13R相比的内侧。因此,折返镜11凹状地挠曲。
象这样,本实施方式的扫描线弯曲校正机构100也与实施方式一至三相同,能够调整支承部件13的支承点(支点)和按压部件180的按压点(力点)190之间的镜长度方向的距离d。另外,支承部件13的位置被固定,按压点190的位置能够在镜长度方向调整。再有,通过使按压部件的隔片190在镜长度方向移动,能够调整按压点的位置。再有,按压部件的按压点的位置能够在镜长度方向,超越支承部件的支点的位置而移动。因此,增大了扫描线的弯曲校正的自由度,无论弯曲校正前的扫描线形状为凹形状还是凸形状,都能对应。
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扫描线的弯曲进行校正时,能够一面确保板簧180按压着折返镜11的状态(即,没有松动螺钉185),一面通过手动,使移动隔片190在折返镜11的长度方向移动。因此,能够容易地对扫描线的弯曲进行校正。另外,在调整了移动隔片190的位置后,移动隔片通过与折返镜11的摩擦力,维持调整后的位置。
特别是在使用了多个光学扫描装置的串联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重要的是将各色的扫描线弯曲的程度抑制得较小,以及使弯曲的凸凹方向一致。若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扫描装置,则扫描线的弯曲程度小,还能够抑制套色不准。
另外,为了在对扫描线的弯曲进行校正后,使移动隔片不会移动,也可以通过粘接剂等,将移动隔片固定在板簧上。
(第五实施方式)
图14A以及14B是设置在第五实施方式的光学扫描装置上的扫描线弯曲校正机构的剖视图。图14A以及14B表示镜的长度方向一端部附近,在另一端部附近也有与图14A以及14B相同的扫描线弯曲校正机构,省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扫描线弯曲校正机构也是其按压部件的按压点的位置(隔片的位置)能够在镜长度方向,超越镜支承部件(底座)的支点的位置而移动,由于这点与实施方式一至四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与实施方式四相同,折返镜11首先被载置在左右的镜支承部13R、13L上。然后,折返镜11通过板簧280以及移动隔片290,从上方被按压并被固定。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板簧280被螺钉185固定在光学箱上,移动隔片290能够在折返镜11的长度方向移动。通过使移动隔片290移动,来进行扫描线的弯曲校正。
使用图14A、14B,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扫描线弯曲校正机构的构造。折返镜11的长度方向两端部附近的上部(与反射面相反侧的面)被板簧(按压部件)280按压。该板簧280具有通过螺钉185安装在光学箱上的固定部280A,和施加按压镜的力的弹簧部280B。在弹簧部280B上安装着能在镜长度方向滑动的移动隔片(隔片部)290,该移动隔片290和与镜的反射面相反侧的面接触,形成按压点(力点)。移动隔片290以从弹簧部280B的两面夹着弹簧部280B的方式,安装在弹簧部280B上。
移动隔片290具有被夹在板簧280的弹簧部280B和折返镜11之间的按压部290A,借助按压部290A,板簧280的按压力被传递到折返镜11。另外,移动隔片290能够一面确保板簧280按压着折返镜11的状态(即,没有松动螺钉185),一面通过手动在折返镜11的长度方向移动。另外,在调整了移动隔片290的位置后,移动隔片通过与折返镜11的摩擦力维持调整后的位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板簧280上,沿折返镜11的长度方向,形成对移动隔片290进行引导的槽(引导部)280C。可移动地被安装在该板簧280上的移动隔片290除了与折返镜11接触的按压部290A以外,还具有被嵌入板簧的槽280C中的凸部290B,以及用于在移动移动隔片290时用手指抓住的把手290C。移动隔片290的凸部290B的宽度(与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的长度)比板簧的槽280C的宽度略窄一些。
象这样,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隔片290因为具有把手290C,所以非常容易移动。另外,因为是移动隔片290的凸部290B在板簧280的槽280C内滑动的构成,所以能够使移动隔片290顺畅地移动,使扫描线弯曲校正更加容易。
(第六实施方式)
图15是设置在第六实施方式的光学扫描装置上的扫描线弯曲校正机构的立体图。图15表示镜的长度方向一端部附近,在另一端部附近也有与图15相同的扫描线弯曲校正机构,省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扫描线弯曲校正机构也是其按压部件的按压点的位置(隔片的位置)能够在镜长度方向,超越镜支承部件(底座)的支点的位置而移动,因为关于这点也与实施方式一至五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与实施方式四相同,折返镜11首先被载置在左右的镜支承部13R、13L上。然后,折返镜11通过板簧380以及移动隔片390从上方被按压并被固定。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板簧380被螺钉(未图示出)固定在光学箱上,移动隔片390能够在折返镜11的长度方向移动。通过使移动隔片390移动,进行扫描线的弯曲校正。
如图1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板簧380具有通过螺钉(未图示出)安装在光学箱上的固定部380A,和施加按压镜的力的弹簧部380B。在弹簧部380B上安装着能在镜长度方向滑动的移动隔片(隔片部)390,该移动隔片390和与镜的反射面相反侧的面接触,形成按压点(力点)。移动隔片390以从弹簧部380B的两面夹着弹簧部380B的方式,安装在弹簧部380B上。
移动隔片390具有被夹在板簧380的弹簧部380B和折返镜11之间的按压部(未图示出),借助按压部,板簧380的按压力被传递到折返镜11。另外,移动隔片390能够一面确保板簧380按压着折返镜11的状态(即,没有松动螺钉),一面通过手动在折返镜11的长度方向移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板簧380上,也是沿折返镜11的长度方向,形成对移动隔片390进行引导的槽380C。可移动地被安装在该板簧380上的移动隔片390除了与镜11接触的按压部以外,还具有被嵌入板簧的槽380C中的两个凸部390B,以及设置于两个凸部390B之间的弹性部390C。移动隔片390为树脂制,弹性部390C相对于移动隔片390主体具有挠性,在前端具有爪部390D。移动隔片390的凸部390B的宽度(与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的长度)比板簧的槽380C的宽度略窄一些。
另外,在板簧380的槽部380C的底面,设置着移动隔片390的爪部390D所卡定的齿条部380D。该齿条部380D在折返镜11的长度方向,遍及板簧380的大致整个区域被设置。
若使移动隔片390在镜长度方向移动,则弹性部390C与齿条部380D的凹凸形状相吻合地挠曲,爪部390D一面跨上齿条部380D的顶部一面移动。若使移动隔片390移动到所希望的位置,则爪部390D在齿条部380D的凹部停止,移动隔片390的位置被确定。即,本实施方式的按压部件具有限制移动隔片(隔片部)移动的移动限制机构。
象这样,因为设有限制移动隔片(隔片部)移动的移动限制机构,所以即使施加了些许的冲击,移动隔片390也容易维持调整后的位置。因此,没有必要在扫描线弯曲校正后,进行通过粘接剂等、将移动隔片390固定的处置,能够节省组装的工时。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一至六中,是调整镜的弯曲程度,对扫描线的弯曲进行了校正,但是,成为调整的对象的光学元件也可以是fθ透镜。图16是表示将扫描线弯曲校正机构设置在fθ透镜10的长度方向两端部附近的例子的图。图16所示的扫描线弯曲校正机构与实施方式一至三相同,是在主扫描方向(箭头方向)调整板簧(按压部件)480的位置的类型,能够调整支承部件130R(130L)的支点和板簧480的按压点之间的透镜长度方向(主扫描方向)的距离。替代板簧480移动的类型的扫描线弯曲校正机构,也可以是象实施方式四至六那样,使用移动隔片类型的扫描线弯曲校正机构。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例子,也包含在技术思想内的变形。
本申请主张在2004年7月29日提出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04-221598号以及在2005年7月22日提出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05-213310号的优先权,引用了该内容,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

Claims (11)

1.一种光学扫描装置,具有:
偏转器,所述偏转器将从光源射出的激光偏转,以在被扫描面上扫描激光;
光学元件,所述光学元件将由上述偏转器偏转的该激光引导向被扫描面;
支承上述光学元件的长度方向端部附近的支承部件;以及
与上述支承部件协同,将上述光学元件按压在上述支承部件上的按压部件;
其中,上述支承部件的支点被固定,上述按压部件的按压点在该长度方向上能够调整,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学扫描装置具有调整机构,上述调整机构用于在上述按压部件按压上述光学元件的状态下使上述按压部件的该按压点沿着上述光学元件的该长度方向滑动,由此以可滑动的方式调整上述支承部件的该支点与上述按压部件的该按压点之间的该长度方向上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按压部件的该按压点的可移动区域相对于上述支承部件的该支点跨越上述光学元件的该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的所在侧和上述光学元件的该长度方向上的端部的所在侧双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调整机构具有设置在上述按压部件上的长孔和固定上述按压部件的螺钉。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按压部件具有施加按压上述光学元件的力的弹簧部、以及以可滑动的方式安装于上述弹簧部、并与上述光学元件接触的作为上述调整机构的隔片部,通过使上述隔片部在该长度方向移动,上述按压部件的该按压点能够滑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按压部件还具有对上述隔片部的移动进行引导的引导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按压部件具有限制上述隔片部移动的移动限制机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按压部件按压上述光学元件的多个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按压部件在与该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不同的两点处被固定,从而与上述支承部件协同,将上述光学元件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包覆。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学扫描装置还具有收容上述偏转器和上述光学元件及上述支承部件、上述按压部件和上述调整机构的光学箱,上述支承部件是上述光学箱的一部分。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学元件是反射该激光的反射镜。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学元件是该激光透过的透镜。
CNB2005800252340A 2004-07-29 2005-07-29 具有扫描线弯曲校正机构的光学扫描装置 Active CN10045408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21598 2004-07-29
JP221598/2004 2004-07-29
JP213310/2005 2005-07-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89438A CN1989438A (zh) 2007-06-27
CN100454082C true CN100454082C (zh) 2009-01-21

Family

ID=38185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252340A Active CN100454082C (zh) 2004-07-29 2005-07-29 具有扫描线弯曲校正机构的光学扫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54082C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43829A (en) * 1994-10-19 1996-08-06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the curvature of a folding mirror in a raster scanning system
JP2000131636A (ja) * 1998-10-21 2000-05-12 Canon Inc 走査光学装置
US6219082B1 (en) * 1999-12-09 2001-04-17 Xerox Corporation Printer raster output scanning system with differential screw micron level bow correction
JP2001215434A (ja) * 2000-02-01 2001-08-10 Fuji Xerox Co Ltd 光学走査装置
JP2001228427A (ja) * 2000-02-16 2001-08-24 Fuji Xerox Co Ltd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182145A (ja) * 2000-12-15 2002-06-26 Ricoh Co Ltd 光走査装置及びそれを搭載し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270573A (ja) * 2002-03-18 2003-09-25 Fuji Xerox Co Ltd 光走査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43829A (en) * 1994-10-19 1996-08-06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the curvature of a folding mirror in a raster scanning system
JP2000131636A (ja) * 1998-10-21 2000-05-12 Canon Inc 走査光学装置
US6219082B1 (en) * 1999-12-09 2001-04-17 Xerox Corporation Printer raster output scanning system with differential screw micron level bow correction
JP2001215434A (ja) * 2000-02-01 2001-08-10 Fuji Xerox Co Ltd 光学走査装置
JP2001228427A (ja) * 2000-02-16 2001-08-24 Fuji Xerox Co Ltd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182145A (ja) * 2000-12-15 2002-06-26 Ricoh Co Ltd 光走査装置及びそれを搭載し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270573A (ja) * 2002-03-18 2003-09-25 Fuji Xerox Co Ltd 光走査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89438A (zh) 2007-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94951B1 (ko) 주사선 만곡 보정 기구를 갖는 광학 주사 장치
US7889409B2 (en)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8189251B2 (en) Optical scan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503929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122062B2 (en) Polygon mirror, light scanning unit employing the sam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4012596A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EP2400348A2 (en) Curve correction mechanism, optical scan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2148551A (ja) 光書込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11352430A (ja) 光学装置
EP1109048A2 (en) Multi-beam scanning optical system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2007304166A (ja) 光学走査装置
JP2007025014A (ja) 調整装置、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0454082C (zh) 具有扫描线弯曲校正机构的光学扫描装置
JP2008233197A (ja) 光学素子ユニット、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081511B2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14855A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777775B2 (en) Optical beam scann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505753B2 (ja) 湾曲補正機構、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6144478A (en) Flexible arm piezoelectric lens mover
US10705445B2 (en) Data 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1150590B2 (en) Exposure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89627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10279623A1 (en)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2347273A (ja)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4909687B2 (ja) 走査光学系、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