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34447C - 纳微米水溶性微凝胶驱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纳微米水溶性微凝胶驱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34447C
CN100434447C CNB2005101024201A CN200510102420A CN100434447C CN 100434447 C CN100434447 C CN 100434447C CN B2005101024201 A CNB2005101024201 A CN B2005101024201A CN 200510102420 A CN200510102420 A CN 200510102420A CN 100434447 C CN100434447 C CN 10043444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ture
reaction system
accounts
oil
tw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10242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27895A (zh
Inventor
施盟泉
吴飞鹏
张云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CAS filed Critical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to CNB20051010242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34447C/zh
Publication of CN19278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78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3444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34447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溶性功能高分子纳微米材料领域,特别涉及纳微米宽尺寸范围水溶性微凝胶驱油材料,及采用反相乳液热聚合法制备稳定纳微米宽尺寸范围水溶性微凝胶驱油材料的方法。本发明采用反相乳液热聚合方法使水溶性单体与交联剂反应形成具有一定弹性的类球形预交联水溶性微凝胶聚合物。本发明的纳微米水溶性微凝胶驱油材料是不透明的反相乳液状态,其中水相微凝胶为类球形,粒径为50nm~2μm,它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室温25℃下粘度<400mPa.s,静置15天~半年无明显油水分层现象,在水中同时注入水溶性表面活性剂和该材料,可直接快速分散,充分分散膨胀后的微凝胶颗粒粒径为100nm~20μm。

Description

纳微米水溶性微凝胶驱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溶性功能高分子纳微米材料领域,特别涉及纳微米宽尺寸范围水溶性微凝胶驱油材料,及采用反相乳液热聚合法制备稳定纳微米宽尺寸范围水溶性微凝胶驱油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水溶性高分子微凝胶型调剖堵水剂作为一种能有效提高石油采出率的新型材料,近年来已在我国大部分油田开始应用。目前,这种微粒状水溶***联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三种:(1)在线交联聚合,即聚合物/交联剂稀溶液在注入的地层中现场发生内交联,形成微凝胶。例如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金属离子Al3+,CR3+,甲醛等交联剂,在合适条件下,可在较长时期保持流动性和注入能力,从而可调节油藏深部渗透率。但这种反应方式受地层和杂质的影响,易发生吸附分离,絮凝沉淀等作用使体系失效。同时,又因稀释液注入量大,能耗高,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不少困难。(2)地面交联体系,即利用聚合物与交联剂在地面进行预交联,所制备的凝胶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但是,由于体系粘度很大,不能进入地层深部,一般只能用于近井调剖或者堵水。而且,由于地层剪切,凝胶颗粒尺寸会越来越小,最后失去封堵的效果。(3)预交联聚合,即单体/交联剂采用合适的聚合条件进行交联聚合,形成一定尺寸的微凝胶。这种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油田的地层结构和渗水通道的状况,通过聚合控制微凝胶的结构、形态来满足实际的堵水调剖需要。(In-Depth Colloidal Dispersion Gels Improve Oil RecoveryEfficiency用胶体分散凝胶深部调驱以提高石油采收率Mark.J.C.,Smith J.E.,SPE 27780.527~539,1994;低浓度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与柠檬酸铝交联体系流变性研究孙爱军,吴肇亮,林梅钦,李明远,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8(5)65~69)。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是提供纳微米宽尺寸范围水溶性微凝胶驱油材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采用反相乳液热聚合法制备纳微米宽尺寸范围水溶性微凝胶驱油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一次聚合即可制备出粒径分布从几十纳米到几微米的微凝胶颗粒,反应能耗低,易控制等特点,便于设计和合成不同尺寸和不同结构的微凝胶驱油材料,制备出的纳微米宽尺寸范围的水溶性微凝胶驱油材料室温下可长时间保持稳定,不出现明显的油水分层现象,可以适应不同油藏地层结构和注入工艺的需要。
本发明采用反相乳液热聚合方法使水溶性单体与交联剂反应形成具有一定弹性的类球形预交联水溶性微凝胶聚合物。
反相乳液聚合是采用连续相为油相、分散相为水相,利用表面活性剂将单体水溶液分割包围成若干个反应微区的方法来制备水溶性微凝胶聚合物。一般的反相乳液聚合制备出的微凝胶体系稳定性差,短时间内即发生油水相分层现象,产品不能满足油田调剖堵水材料实际注入工艺的需要。本发明的反相乳液热聚合方法制备出的微凝胶体系在室温条件下可以长时间保持稳定,而且粘度低,流动性好,与其它交联聚合物微凝胶相比,在油田实际应用中,具有注入设备简单,能耗低、易操作,受环境温度影响小的优点。该制备方法,一次聚合即可制备出粒径分布从几十纳米到几微米的微凝胶颗粒,通过水解度与交联程度的调整,可以有效地控制颗粒在水中分散膨胀后的粒径大小,从而能够很好的满足较宽渗透率范围条件下含油地层的调剖堵水需要。
本发明采用反相乳液热聚合方法直接制备纳微米宽尺寸范围微凝胶驱油材料,通过采用丙烯酰胺/阴离子单体/第三单体合成出三元共聚物纳微米宽尺寸范围微凝胶驱油材料;采用中低温热分解型引发剂引发;采用多种表面活性剂复配使用,这样有利于反相乳液体系的稳定,有利于粒径的控制,有利于产物在水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
本发明的纳微米水溶性微凝胶驱油材料是不透明的反相乳液状态,其中水相微凝胶为类球形,粒径为50nm~2μm,它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室温25℃下粘度<400mPa.s,静置15天~半年无明显油水分层现象,在水中同时注入水溶性表面活性剂和该材料,可直接快速分散,充分分散膨胀后的微凝胶颗粒粒径为100nm~20μm。
本发明的纳微米水溶性微凝胶驱油材料,以质量百分比计,该驱油材料由:
丙烯酰胺(AM)        10~30%
水溶性阴离子单体    0.1~20%
第三单体(M3)        0.1~10%
表面活性剂          1~15%
溶剂1(油相)         20~60%
溶剂2(油相)         0.1~0.5%
去离子水            20~35%
及占反应单体总质量0.01~10%的交联剂,和占反应单体总质量0.1~1.0%的热引发剂组成。
本发明的采用反相乳液热聚合法制备纳微米水溶性微凝胶驱油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质量百分比计,
(1)单体溶液配制
将占反应体系10~30%的丙烯酰胺溶入占反应体系20~35%的去离子水中,搅拌使之溶解后,加入占反应体系0.1~20%的水溶性阴离子单体,再加入占反应体系0.1~10%的第三单体,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占反应单体总质量0.1~10%的交联剂,充分搅拌至溶液澄清无固体不溶物,采用1wt%NaOH水溶液将溶液调整至pH=7。
(2)反相乳液体系配制
将占反应体系1~15%的表面活性剂溶入占反应体系20~60%的溶剂1中,待充分分散溶解均匀后,将步骤(1)的单体水溶液缓慢加入,充分搅拌,即可得到不透明的反相乳液聚合反应体系。
(3)热聚合反应
将占反应单体总质量0.1~1.0%的热引发剂用占反应体系0.1~0.5%的溶剂2溶解后,加入到步骤(2)的反相乳液体系中,搅拌均匀后,通入惰性气体1小时以上,以置换反应体系的氧气,使反应在脱氧条件下进行,缓慢升温至45℃~65℃,并保持5~8小时,反应体系始终保持不透明乳液状态,其中水相微凝胶为类球形,粒径为50nm~2μm。
本发明的纳微米水溶性微凝胶驱油材料在使用时,在水中同时注入水溶性表面活性剂和纳微米水溶性微凝胶驱油材料,可直接快速分散,充分分散膨胀后的纳微米水溶性微凝胶驱油材料的水相微凝胶颗粒粒径为100nm~20μm。
本发明采用反相乳液热聚合方法合成的微粒状水溶性微凝胶是一类交联的三元共聚物,它含有非离子水溶性单体、水溶性阴离子单体和第三单体(M3),其中第三单体(M3)可按不同需要选择各种各样的单体赋予产物新的性质和功能,在聚合反应体系中第三单体占单体总质量的10~50%,优选30~40%。非离子水溶性单体和水溶性阴离子单体占有的比例不低于单体总质量的50%,一般情况下应控制在单体总质量的70%以上。
所述的非离子水溶性单体是丙烯酰胺(AM)。
所述的水溶性阴离子单体选自丙烯酸、丙烯酸钠、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钠、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烯丙基磺酸钠、苯乙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等。
所述的第三单体(M3)选自丙烯酰胺衍生物、丙烯酸酯或丙烯酸盐、甲基丙烯酸酯、N-乙烯基吡啶盐、N-乙烯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等。
所述的丙烯酰胺衍生物选自N-甲基丙烯酰胺、N-乙基丙烯酰胺、N-丁基丙烯酰胺、N-羟乙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等。
所述的丙烯酸酯选自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丁酯、β-胺基乙基丙烯酸酯、N,N-二甲胺基乙基丙烯酸酯、N,N-二甲胺基乙氧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等。
所述的丙烯酸盐选自N,N-二甲胺基乙基丙烯酸硫酸盐、N,N-二甲胺基乙基丙烯酸盐酸盐、N,N-二甲胺基乙氧基丙烯酸盐酸盐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等。
所述的甲基丙烯酸酯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或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
本发明中选择的交联剂是采用双官能团或多官能团水溶***联剂,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等。用量在0.1%~10%。
本发明的反相乳液热聚合体系,连续油相介质(溶剂1)可选用脂肪烃、各种型号溶剂油或芳烃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等,其比例一般为20~60%(质量百分浓度),尤以30~50%为佳。
所述的脂肪烃选自辛烷、癸烷、环己烷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等。
所述的溶剂油选自煤油、白油、柴油、汽油、石脑油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等。
所述的芳烃选自苯、甲苯、二甲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等。
本发明中溶解热引发剂的溶剂(溶剂2)可选用芳烃,如:苯、甲苯、二甲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等。
本发明中的表面活性剂为司班(Span)系列、吐温(Tween)系列、聚氧化乙烯蓖麻油(EL)系列、琥珀酸双异辛酯磺酸盐(AOT)、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等。表面活性剂的亲油-亲水平衡(HLB)应<9,尤以6~8为佳。但根据不同的单体和油相组合的性质可以变动,以获得最佳稳定的反相乳液聚合体系。表面活性剂的用量一般为1~15%,尤以5~10%为佳。
所述的司班(Span)系列选自司班-60、司班-65、司班-80、司班-85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等。
所述的吐温(Tween)系列选自吐温-20、吐温-40、吐温-60、吐温-80、吐温-61、吐温-81、吐温-65、吐温-85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等。
所述的聚氧化乙烯蓖麻油(EL)系列选自EL-10、EL-20、EL-30、EL-40、EL-60、EL-80、EL-90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等。
本发明采用的热引发剂属于单组分热裂解油溶型引发剂,选自安息香、安息香醚类衍生物、羟基或胺基取代的苯乙酮衍生物、有机过氧化物、双偶氮引发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等。热引发剂用量为总单体量的0.1%~1.0%。
所述的安息香醚类衍生物选自安息香甲醚、安息香***、安息香双甲醚(I-651)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等。
所述的羟基或胺基取代的苯乙酮衍生物选自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I-184)、2-甲基-1-[4-(甲基硫代苯基)-2-吗啉代丙酮(I-907)、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甲基丙基)酮(I-2959)、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D-1173)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等。
所述的有机过氧化物选自过氧化苯甲酰(BPO),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苯甲酰叔丁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等。
所述的双偶氮引发剂是偶氮二异丁腈(AIBN)或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AIBA)。
所述的惰性气体是氮气、氩气、氦气等。
本发明采用反相乳液热聚合法直接制备纳微米宽尺寸水溶性微凝胶的工艺,具有反应易于控制、生产效率高、能耗低、反应体系稳定、操作简便、粒径大小容易控制等特点。在本发明体系中,产物反相乳液水相凝胶粒径控制在50nm~2μm,它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室温25℃粘度<400mPa.s,25℃下静置15天~半年无明显油水分层现象,在水中同时注入水溶性表面活性剂和该材料,可直接快速分散,充分分散膨胀后的微凝胶颗粒粒径为100nm~20μm。作为驱油的材料,它们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注入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单体溶液配制
将占反应体系27%的丙烯酰胺溶入占反应体系28%的去离子水中,搅拌使之溶解后,加入占反应体系0.5%的丙烯酸钠,再加入占反应体系0.1%的N-乙烯基吡咯烷酮,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占反应单体总质量0.01%的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充分搅拌至溶液澄清无固体不溶物,采用1%NaOH水溶液将溶液调整至pH==7。
(2)反相乳液体系配制
将占反应体系9%的表面活性剂(司班-80:6%,吐温-60:3%)溶入占反应体系35%的柴油中,待充分分散溶解均匀后,将步骤(1)的单体水溶液缓慢加入,充分搅拌,即可得到不透明的反相乳液聚合反应体系。
(3)热聚合反应
将占反应单体总质量0.1%的偶氮二异丁腈(AIBN)用占反应体系0.4%的甲苯溶解后,加入到步骤(2)的反相乳液体系中,搅拌均匀后,通入氮气1小时以上,以置换反应体系的氧气,使反应在脱氧条件下进行,缓慢升温至50℃,并保持7小时,反应体系始终保持不透明乳液状态,其中水相微凝胶为类球形,粒径范围50nm~2μm,室温25℃粘度350mPa.s,25℃下静置3个月无明显油水分层现象,在水中同时注入水溶性表面活性剂和该材料,可直接快速分散,充分分散膨胀后的微凝胶颗粒粒径范围为100nm~20μm。
实施例2
(1)单体溶液配制
将占反应体系20%的丙烯酰胺溶入占反应体系30%的去离子水中,搅拌使之溶解后,加入占反应体系1%的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再加入占反应体系0.5%的N-羟乙基丙烯酰胺,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占反应单体总质量0.1%的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充分搅拌至溶液澄清无固体不溶物,采用1%NaOH水溶液将溶液调整至pH=7。
(2)反相乳液体系配制
将占反应体系11%的表面活性剂(司班-85:6%,EL-40:5%)溶入占反应体系20%的柴油和17%的白油混合溶剂中,待充分分散溶解均匀后,将步骤(1)的单体水溶液缓慢加入,充分搅拌,即可得到不透明的反相乳液聚合反应体系。
(3)热聚合反应
将占反应单体总质量0.5%的偶氮二异丁腈(AIBN)用占反应体系0.5%的苯溶解后,加入到步骤(2)的反相乳液体系中,搅拌均匀后,通入氮气1小时以上,以置换反应体系的氧气,使反应在脱氧条件下进行,缓慢升温至55℃,并保持6小时,反应体系始终保持不透明乳液状态,其中水相微凝胶为类球形,粒径为50nm~1μm,室温25℃粘度300mPa.s,25℃下静置5个月无明显油水分层现象,在水中同时注入水溶性表面活性剂和该材料,可直接快速分散,充分分散膨胀后的微凝胶颗粒粒径为100nm~5μm。
实施例3
(1)单体溶液配制
将占反应体系25%的丙烯酰胺溶入占反应体系26%的去离子水中,搅拌使之溶解后,加入占反应体系5%的烯丙基磺酸钠,再加入占反应体系3%的β-胺基乙基丙烯酸酯,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占反应单体总质量1%的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充分搅拌至溶液澄清无固体不溶物,采用1%NaOH水溶液将溶液调整至pH=7。
(2)反相乳液体系配制
将占反应体系10.7%的表面活性剂(司班-60:7%,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3.7%)溶入占反应体系30%的煤油中,待充分分散溶解均匀后,将步骤(1)的单体水溶液缓慢加入,充分搅拌,即可得到不透明的反相乳液聚合反应体系。
(3)热聚合反应
将占反应单体总质量1%的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AIBA)用占反应体系0.3%的二甲苯溶解后,加入到步骤(2)的反相乳液体系中,搅拌均匀后,通入氮气1小时以上,以置换反应体系的氧气,使反应在脱氧条件下进行,缓慢升温至50℃,并保持7小时,反应体系始终保持不透明乳液状态,其中水相微凝胶为类球形,粒径为80nm~800nm,室温25℃粘度270mPa.s,25℃下静置4个月无明显油水分层现象,在水中同时注入水溶性表面活性剂和该材料,可直接快速分散,充分分散膨胀后的微凝胶颗粒粒径为120nm~2μm。
实施例4
(1)单体溶液配制
将占反应体系15%的丙烯酰胺溶入占反应体系20%的去离子水中,搅拌使之溶解后,加入占反应体系10%的苯乙烯磺酸钠,再加入占反应体系5%的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占反应单体总质量5%的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充分搅拌至溶液澄清无固体不溶物,采用1%NaOH水溶液将溶液调整至pH=7。
(2)反相乳液体系配制
将占反应体系9%的表面活性剂(司班-65:7%,琥珀酸双异辛酯磺酸盐(AOT):2%)溶入占反应体系40.5%的环己烷中,待充分分散溶解均匀后,将步骤(1)的单体水溶液缓慢加入,充分搅拌,即可得到不透明的反相乳液聚合反应体系。
(3)热聚合反应
将占反应单体总质量2%的过氧化苯甲酰(BPO)用占反应体系0.5%的甲苯溶解后,加入到步骤(2)的反相乳液体系中,搅拌均匀后,通入氦气1小时以上,以置换反应体系的氧气,使反应在脱氧条件下进行,缓慢升温至60℃,并保持7小时,反应体系始终保持不透明乳液状态,其中水相微凝胶为类球形,粒径为50nm~500nm,室温25℃粘度240mPa.s,25℃下静置半年无明显油水分层现象,在水中同时注入水溶性表面活性剂和该材料,可直接快速分散,充分分散膨胀后的微凝胶颗粒粒径为100nm~1μm。
实施例5
(1)单体溶液配制
将占反应体系20%的丙烯酰胺溶入占反应体系25%的去离子水中,搅拌使之溶解后,加入占反应体系20%的甲基丙烯酸钠,再加入占反应体系7%的N,N-二甲胺基乙氧基丙烯酸盐酸盐,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占反应单体总质量10%的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充分搅拌至溶液澄清无固体不溶物,采用1%NaOH水溶液将溶液调整至pH=7。
(2)反相乳液体系配制
将占反应体系5%的表面活性剂(司班-80:4.5%,十二烷基磺酸钠(SDS):0.5%)溶入占反应体系22.7%的石脑油中,待充分分散溶解均匀后,将步骤(1)的单体水溶液缓慢加入,充分搅拌,即可得到不透明的反相乳液聚合反应体系。
(3)热聚合反应
将占反应单体总质量3%的安息香双甲醚(I-651)用占反应体系0.3%的甲苯溶解后,加入到步骤(2)的反相乳液体系中,搅拌均匀后,通入氩气1小时以上,以置换反应体系的氧气,使反应在脱氧条件下进行,缓慢升温至65℃,并保持小8时,反应体系始终保持不透明乳液状态,其中水相微凝胶为类球形,粒径为50nm~200nm,室温25℃粘度210mPa.s,25℃下静置半年无明显油水分层现象,在水中同时注入水溶性表面活性剂和该材料,可直接快速分散,充分分散膨胀后的微凝胶颗粒粒径为100nm~800nm。

Claims (6)

1.一种纳微米水溶性微凝胶驱油材料,其特征是,以质量百分比计,该驱油材料由:
丙烯酰胺                   10~30%
水溶性阴离子单体           0.1~20%
第三单体                   0.1~10%
表面活性剂                 1~15%
溶剂1                      20~60%
溶剂2                      0.1~0.5%
去离子水                   20~35%
及占反应单体总质量0.01~10%的交联剂,和占反应单体总质量0.1~1.0%的热引发剂组成;
所述的水溶性阴离子单体选自丙烯酸、丙烯酸钠、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钠、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烯丙基磺酸钠、苯乙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第三单体选自丙烯酰胺衍生物、丙烯酸酯或丙烯酸盐、甲基丙烯酸酯、N-乙烯基吡啶盐、N-乙烯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的亲油-亲水平衡<9;
所述的溶剂1选自脂肪烃、溶剂油或芳烃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溶剂2是芳烃;
所述的丙烯酰胺衍生物选自N-甲基丙烯酰胺、N-乙基丙烯酰胺、N-丁基丙烯酰胺、N-羟乙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丙烯酸酯选自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丁酯、β-胺基乙基丙烯酸酯、N,N-二甲胺基乙基丙烯酸酯、N,N-二甲胺基乙氧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丙烯酸盐选自N,N-二甲胺基乙基丙烯酸硫酸盐、N,N-二甲胺基乙基丙烯酸盐酸盐、N,N-二甲胺基乙氧基丙烯酸盐酸盐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甲基丙烯酸酯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或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
所述的交联剂选自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热引发剂选自安息香、安息香醚类衍生物、羟基或胺基取代的苯乙酮衍生物、有机过氧化物、双偶氮引发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微凝胶驱油材料的水相微凝胶颗粒的粒径为50nm~2μm;室温下粘度<400mPa.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其特征是:所述的脂肪烃选自辛烷、癸烷、环己烷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溶剂油选自煤油、白油、柴油、汽油、石脑油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芳烃选自苯、甲苯、二甲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其特征是:所述的表面活性剂选自司班、吐温、聚氧化乙烯蓖麻油、琥珀酸双异辛酯磺酸盐、十二烷基磺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材料,其特征是:所述的司班选自司班-60、司班-65、司班-80、司班-85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吐温选自吐温-20、吐温-40、吐温-60、吐温-80、吐温-61、吐温-81、吐温-65、吐温-85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聚氧化乙烯蓖麻油选自聚氧化乙烯蓖麻油-10、聚氧化乙烯蓖麻油-20、聚氧化乙烯蓖麻油-30、聚氧化乙烯蓖麻油-40、聚氧化乙烯蓖麻油-60、聚氧化乙烯蓖麻油-80、聚氧化乙烯蓖麻油-90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其特征是:所述的安息香醚类衍生物选自安息香甲醚、安息香***、安息香双甲醚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羟基或胺基取代的苯乙酮衍生物选自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甲基-1-[4-(甲基硫代苯基)-2-吗啉代丙酮、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甲基丙基)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有机过氧化物选自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苯甲酰叔丁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双偶氮引发剂是偶氮二异丁腈或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采用反相乳液热聚合法,包括以下步骤,以质量百分比计,
(1)单体溶液配制
将占反应体系10~30%的丙烯酰胺溶入占反应体系20~35%的去离子水中,搅拌使之溶解后,加入占反应体系0.1~20%的水溶性阴离子单体,再加入占反应体系0.1~10%的第三单体,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占反应单体总质量0.1~10%的交联剂,充分搅拌至溶液澄清无固体不溶物,采用NaOH水溶液将溶液调整至pH=7;
(2)反相乳液体系配制
将占反应体系1~15%的表面活性剂溶入占反应体系20~60%的溶剂1中,待充分分散溶解均匀后,将步骤(1)的单体水溶液缓慢加入,充分搅拌,得到不透明的反相乳液聚合反应体系;
(3)热聚合反应
将占反应单体总质量0.1~1.0%的热引发剂用占反应体系0.1~0.5%的溶剂2溶解后,加入到步骤(2)的反相乳液体系中,搅拌均匀后,通入惰性气体以置换反应体系的氧气,使反应在脱氧条件下进行,缓慢升温至45℃~65℃,并保持5~8小时即得到所述材料,反应体系始终保持不透明乳液状态,其中水相微凝胶为类球形,粒径为50nm~2μm。
CNB2005101024201A 2005-09-09 2005-09-09 纳微米水溶性微凝胶驱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0434447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1024201A CN100434447C (zh) 2005-09-09 2005-09-09 纳微米水溶性微凝胶驱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1024201A CN100434447C (zh) 2005-09-09 2005-09-09 纳微米水溶性微凝胶驱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27895A CN1927895A (zh) 2007-03-14
CN100434447C true CN100434447C (zh) 2008-11-19

Family

ID=37858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024201A Active CN100434447C (zh) 2005-09-09 2005-09-09 纳微米水溶性微凝胶驱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34447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2012A (zh) * 2010-12-27 2012-07-1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水驱开发普通稠油油藏采收率的方法
CN101747885B (zh) * 2008-12-15 2013-05-15 安徽天润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分子量抗盐聚合物驱油剂的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9425A (zh) * 2007-11-07 2009-05-13 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乙烯基磺酸盐聚合物钻井液处理剂的制备方法
CN101314712B (zh) * 2008-07-18 2014-07-0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微球调驱剂、驱油体系以及驱油方法
US20120186880A1 (en) * 2009-09-22 2012-07-26 M-I L.L.C. Invert Emulsion Fluids With High Internal Phase Concentration
US9004167B2 (en) 2009-09-22 2015-04-14 M-I L.L.C. Methods of using invert emulsion fluids with high internal phase concentration
CN102399345B (zh) * 2010-09-14 2013-12-18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含有核壳结构凝胶微球的乳液深部调驱剂的制备方法及乳液深部调驱剂
CN102432747B (zh) * 2010-09-29 2014-10-2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胺内酯型两性高分子聚合物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242625B (zh) * 2011-04-25 2012-12-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聚合物驱后油藏原油采收率的方法
CN102382244B (zh) * 2011-08-17 2013-02-06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用于高温油藏延缓成胶的就地聚合堵水凝胶
CN102391418B (zh) * 2011-10-11 2013-10-09 西南石油大学 水溶性疏水缔合聚合物驱油剂及其合成方法
CN102392627B (zh) * 2011-11-16 2014-07-2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方法
CN102797443B (zh) * 2012-08-27 2015-05-20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使用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开采低渗透油田剩余原油的方法
CN104558401A (zh) * 2013-10-14 2015-04-29 郭保祥 一种多功能离子缔合型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US10060237B2 (en) 2013-11-22 2018-08-28 Baker Hughes, A Ge Company, Llc Methods of extracting hydrocarbons from a subterranean formation, and methods of treating a hydrocarbon material within a subterranean formation
US9879511B2 (en) 2013-11-22 2018-01-30 Baker Hughes Incorporated Methods of obtaining a hydrocarbon material contained within a subterranean formation
FR3024732B1 (fr) * 2014-08-08 2016-08-12 Snf Sas Polymere hydroxyalkyle hydrosoluble obtenu par procede de polymerisation en suspension inverse ou emulsion inverse
CN104231152B (zh) * 2014-10-09 2016-08-31 江苏中铁奥莱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增稠剂的制备方法
CN105524215B (zh) * 2014-10-24 2019-07-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耐温抗盐丙烯酰胺类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371692A (zh) * 2014-11-21 2015-02-25 天津大港油田滨港集团博弘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采油用深部涂层复合凝胶调驱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7623A (zh) * 2015-08-27 2015-11-11 山东聚鑫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大型油田的驱油聚合物浓水溶液的制备方法
CN106837217B (zh) * 2015-09-17 2019-07-02 弗洛泰克化学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油井和/或气井的包含萜烯醇的组合物和方法
CN108341910B (zh) * 2017-01-23 2019-12-13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核壳微凝胶及其在改善胶体材料性能方面的应用
CN108752517A (zh) * 2018-06-01 2018-11-06 浙江三赢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夜光子弹珠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11701B (zh) * 2018-08-02 2020-04-2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pH响应性油水分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734751B (zh) * 2019-09-24 2021-09-28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一种耐高温复合强化凝胶堵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71132B (zh) * 2020-05-19 2022-02-18 陕西日新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防霉柔性凝胶颗粒及驱油剂与驱油剂的制备方法
CN114085661B (zh) * 2021-11-05 2022-09-13 清华大学 一种凝胶颗粒乳状液体系及其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CN114106808A (zh) * 2021-11-29 2022-03-01 宁波锋成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水凝胶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344950B (zh) * 2021-12-15 2023-03-21 北京中石大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空气-水-油中稳定的超亲水-超疏油表面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8825A (zh) * 2003-11-17 2005-05-25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以丙烯酰胺为主体的三元共聚水溶性高分子反相微乳液的光聚合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8825A (zh) * 2003-11-17 2005-05-25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以丙烯酰胺为主体的三元共聚水溶性高分子反相微乳液的光聚合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三元丙烯酰胺共聚物驱油剂 PVAA 的合成及性能测试. 黄作鑫,杨广慧,卢凤纪.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第32卷第1期. 1998 *
丙烯酰胺-丙烯酸交联共聚凝胶结构与分子运动的~1H NMR自旋晶格弛豫研究. 王亦农,马建标,孙平川,何炳林.离子交换与吸附,第13卷第3期. 1997 *
高吸水性三元共聚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何培新,肖卫东,黄鹤,张巧莲.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第15卷第6期. 1999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7885B (zh) * 2008-12-15 2013-05-15 安徽天润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分子量抗盐聚合物驱油剂的制备方法
CN102562012A (zh) * 2010-12-27 2012-07-1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水驱开发普通稠油油藏采收率的方法
CN102562012B (zh) * 2010-12-27 2015-07-0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水驱开发普通稠油油藏采收率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27895A (zh) 2007-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34447C (zh) 纳微米水溶性微凝胶驱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78190C (zh) 纳米水溶性微凝胶驱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03966B (zh) 用于油田调驱的交联聚合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Kang et al. Advances in enhanced oil recovery technologies for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CN102399345B (zh) 含有核壳结构凝胶微球的乳液深部调驱剂的制备方法及乳液深部调驱剂
CN103980873B (zh) 一种三相泡沫复合驱油体系及其应用
CN102304200B (zh) 一种交联聚合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US20200199442A1 (en) Heavy oil activato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 thereof
Liu et al. Novel chemical flooding system based on dispersed particle gel coupling in-depth profile control and high efficient oil displacement
CN101412905B (zh) 一种水力压裂的复合压裂液的制备方法
CN102485830A (zh) 一种核壳型无机/有机聚合物复合微球调剖驱油剂
Yang et al. Conformance control mechanism of low elastic polymer microspheres in porous medium
CN101619118A (zh) 水驱开发油藏深部调驱用聚合物微球及制备方法
CN101619119A (zh) 高温高矿化度油藏深部调剖的聚合物微球及制备方法
CN105085799A (zh) 一种缓膨型纳米弹性微球深部调剖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0242265B (zh) 原位纳-微球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矿场应用方法
CN110144199B (zh) 深部调驱用聚合物单分散纳-微球及制备方法
Jin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enhanced oil recovery method in tahe high-temperature and high-salinity channel sand reservoir: combination of profile control and chemical flooding
CN102965094B (zh) 一种树枝聚合物/SiO2纳米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Zhu et al. Carbon nanofiber-enhanced HPAM/PEI gels for conformance control in petroleum reservoirs with high temperatures
CN111909306A (zh) 双水相pam/amps纳米微球乳胶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Jin et al. Migration and plugging characteristics of polymer microsphere and EOR potential in produced-water reinjection of offshore heavy oil reservoirs
Zheng et al. Investigation of nanoclay-surfactant-stabilized foam for improving oil recovery of steam flooding in offshore heavy oil reservoirs
Lei et al. Preparation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 branched functional polymer for heavy oil recovery
CN101240044B (zh) 粒径呈双峰分布的交联聚合物线团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