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06030C - 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06030C
CN100406030C CNB2006102005147A CN200610200514A CN100406030C CN 100406030 C CN100406030 C CN 100406030C CN B2006102005147 A CNB2006102005147 A CN B2006102005147A CN 200610200514 A CN200610200514 A CN 200610200514A CN 100406030 C CN100406030 C CN 10040603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rgarita
ulcer
preparation
borneolum syntheticum
radix glycyrrhiza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20051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83544A (zh
Inventor
叶湘武
王永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National Pharmac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Yibai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Yibai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Yibai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61020051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06030C/zh
Publication of CN18835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835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0603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06030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用羊耳菊50~200g、甘草10~40g、珍珠1~4g、冰片0.5~2g和适量辅料制成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处方作为经验方应用多年,具有坚实的临床基础;提取工艺合理,制备的滴丸剂克服了成品易吸潮,贮藏不便,日服用量大,口感差,质量不易控制,稳定性差等缺点;与同类品种比较,具有方精力专、药用成分基本清楚、临床应用安全有效、质量稳定可控等特点;且本制剂为局部含服给药,药物直接作用于溃疡部位,经粘膜吸收而起到快速的治疗作用。

Description

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药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复发性口腔溃疡包括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复发性坏死性粘膜腺周围炎和疱疹型溃疡,是口腔粘膜病中发病率高、比较顽固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口腔粘膜反复出现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浅层小溃疡,可单发或多发在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局部有剧烈的烧灼样疼痛。冷热酸甜等刺激都使疼痛加剧,痛苦不堪,影响语言、饮食,病程缠绵,反复发作者可达数年,甚至数十年,治疗颇为棘手,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工作学习。此病为口腔粘膜病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不低于10%,在特定的人群中,患病率可达60%,女性略高于男性,但以青壮年、口腔前部多见,初发病多在10~20岁,发病无季节性差别,病程有自限性,一般10天左右可自愈。
对于复发性口腔溃疡,在临床治疗中,因口腔病情复杂、症状各异,病人容易误诊治疗,同时也带来了精神上的痛苦和财力、物力的浪费。目前临床上常用方法多数为对症处理,即采用消炎、止痛及促进溃疡愈合等手段,控制疾病多选用激素、抗生素治疗及免疫抑制、纤维素溶解等方法。激素类和抗生素类药物治疗口腔溃疡已经有很长的历史,现在仍然被广泛应用。常用的激素类药物有康宁乐口内膏、醋酸***口腔粘贴片,一般用于长期不愈及复发的患者。抗生素类药物在临床治疗中能消除局部炎症,控制继发感染,主要用于口腔溃疡急性期的治疗,有一定抗菌、消炎和预防继发感染的作用。一些含有激素和抗生素的复合制剂在临床应用更加广泛,如医院制剂口腔溃疡软膏、口腔溃疡膜和复方金霉素药膜等。但是,长期局部应用类固醇激素会出现激素类药物常见的副作用,如浮肿、高血压、诱发和加重感染等。抗生素类药物局部应用很容易产生耐药性,长期局部应用还会造成菌群失调和真菌感染。可见,目前对于口腔溃疡常规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副作用较大,复发率高,往往使病人失去了治疗的信心。在西医治疗乏术的同时,中医以其独有的辨证论治思想,为口腔溃疡治疗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用药资料。“回归自然”、“绿色疗法”以其特有的疗效和安全性正在为更多的人所接受。而该病症传统的治疗药物多以外用散剂和各种内服剂型(丸、散、汤、含漱剂等)为主,加之近年来开发的喷剂、油膏及一些药物膜剂,新剂型仍然是凤毛麟角,市场占有率也很有限。根据消费者的反馈,这些剂型的药物大部分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口感不适、刺激创面、不能在病变局部较长时间的停留、起效慢、使用不方便等缺点。因此,对于口腔溃疡的治疗药物的研究,应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和运用新剂型、新技术、新材料之优势,开发出疗效确切、质量稳定可靠、使用方便的中药新制剂。将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制药技术充分结合,是该类药物开发的一个必然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用于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具有坚实的临床应用基础,能明显缓解病人疼痛,加快创面愈合,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为口腔溃疡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安全、价廉的中成药。
本发明是这样构成的:它是用羊耳菊50~200g、甘草10~40g、珍珠1~4g、冰片0.5~2g和适量辅料制成的口服制剂。
准确地说,它是用羊耳菊100g、甘草20g、珍珠2g、冰片1g和适量辅料制成的。
所述的中药制剂为滴丸剂。
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为:羊耳菊和甘草合并后加8-12倍量水煎煮2-4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50℃相对密度1.08,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60%,静置12小时,抽滤,减压回收乙醇,加适量水稀释;上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弃去穿透液,用少量水洗,继用60-8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微波真空干燥,粉碎,得羊耳菊、甘草提取物;珍珠粉碎成细粉,过120~200目筛;冰片研细;珍珠、冰片细粉与上述提取物混匀,加入适当辅料制成口服制剂。
滴丸剂的制备方法:羊耳菊和甘草合并后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50℃相对密度1.08,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60%,静置12小时,抽滤,减压回收乙醇,加适量水稀释;上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弃去穿透液,用少量水洗,继用7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微波真空干燥,粉碎,得羊耳菊、甘草提取物;珍珠粉碎成细粉,过120~200目筛;冰片研细;珍珠、冰片细粉与上述提取物混匀,加入适量聚乙二醇6000,置水浴加热使熔融,搅拌混匀,移至滴丸机贮液器中,保温,滴入冷却剂中,即得。
本发明的方解:口腔溃疡属中医学“口疮”、“口疳”范围,其病机主要是心脾胃的升降失常,阴阳失和,脾胃气弱,从而使火热炎上,热毒郁积致口舌生疮。治宜泻火、凉血、解毒。本方针对热邪之实证,以具有散风清热,解毒消肿的少数民族常用药物羊耳菊为君;辅以性寒味甘之珍珠,清热解毒、敛疮生肌;冰片辛散苦泻,清热凉血止痛为佐;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为使。诸药合用,有解毒定痛、化腐生肌之功,亦可收消肿止痛之效。
本发明的功能主治:具有解毒定痛,化腐生肌功能;用于复发性口疮,证见口腔粘膜(唇、颊,上颚、舌面等)上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溃疡,周围充血发红水肿,局部灼热疼痛,烦热口渴,便干,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处方组方科学、合理,产品具有坚实的临床基础;优选合理提取工艺路线,制备的滴丸剂克服了成品易吸潮,贮藏不便,日服用量大,口感差,质量不易控制,稳定性差等缺点;与同类品种比较,具有方精力专、药用成分基本清楚、临床应用安全有效、质量稳定可控等特点,确保了制剂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质量稳定性。且本制剂为局部含服给药,药物直接作用于溃疡部位,经粘膜吸收而起到快速的治疗作用。
与已有国家标准同类品种比较,本品具有以下特点:
①本品处方作为经验方应用多年,具有坚实的临床基础。通过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标准物质、制备工艺、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质量标准、稳定性考察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应用现代新技术、新工艺提取分离、精制纯化药用有效成分,制备滴丸剂。克服了成品易吸潮,贮藏不便,日服用量大,口感差,质量不易控制,稳定性差等缺点。与同类品种比较,具有方精力专、药用成分基本清楚、临床应用安全有效、质量稳定可控等特点。
②处方组成从中医临床实践出发,吸取中医传统及民间用药经验,根据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特点和适应证候择药组方,针对热邪之实证,以具有散风清热,解毒消肿的贵州少数民族常用药物羊耳菊为君;辅以性寒味甘之珍珠,清热解毒、敛疮生肌;冰片辛散苦泻,清热凉血止痛为佐;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为使。诸药合用,有解毒定痛、化腐生肌之功,亦可收消肿止痛之效。符合中医组方理论。
③与适应证相同的同类药物相比,本制剂针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病情延绵、疼痛难忍的临床特点,重用清热解毒之品,辅以具有敛疮生肌之功的珍珠,以及缓急止痛的甘草、冰片等中药,且为局部含服给药,药物直接作用于溃疡部位,经粘膜吸收而起到快速的治疗作用。
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工艺中,根据药物有效成分及杂质的理化性质,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等新技术、新工艺进行提取分离纯化,富集活性有效成分,并以药效学和指标成分的动态变化为指标,在生物等效的前提下优选合理提取工艺路线,制备质量稳定、工艺可行的滴丸剂,有效的改善中药浸膏吸潮、服用量大、稳定性差等缺点,确保制剂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质量稳定可控,提高中药制剂的质量和研制水平。
本发明提供的组方为民间验方,为验证其药理作用及组方的合理性,以药效学试验为评价指标,我们对组方进行了拆方及组方配比研究,确定了本品的组方及最佳组方配比。
与同类品种比较,本产品具有组方用药精简力专、作用途径直接之所长。具有药用成分及药理作用基本清楚、临床应用安全有效、质量可控性较好、作用迅速等特点。
为了确保本发明制剂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申请人进行了以下试验研究:
一、剂型选择
口腔溃疡为一常见的口腔疾病,目前治疗药物多为散剂、含漱剂、膜剂及软膏等。散剂的粘膜粘合性不好,易被唾液稀释、冲散并带离溃疡面,达不到应有的药效,使用不便,患者顺应性差;含漱剂也存在作用时间短,用药不便的缺点;膜剂的制备较为复杂,使用不甚方便,而口腔溃疡软膏主要以凡士林、羊毛脂为辅料,由于大多为油溶性基质,不易粘附在口腔粘膜表面,效果不佳。而且现有治疗口腔溃疡的大多数中药复方制剂具有体大量多,用药不便的缺陷,且粗粉制药难以吸收,成分复杂、剂型不配套、缺乏速效性等缺点。
近年来,随着中药剂型的不断发展,滴丸在中药剂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引人注目,成为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中药新剂型。中药滴丸剂系中药经过加工提取后,与固体基质加热熔融制成混悬液或乳浊液,再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剂中,由于界面张力作用使液滴收缩并冷凝为固体分散体,药物的溶解性、释放性好。本发明采用现代制剂技术,以药效学试验和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为指标,对羊耳菊、甘草的提取分离、纯化精制进行研究,羊耳菊、甘草经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分离纯化,总固体物明显降低,保留了原方的药理活性,有效成分得到充分富集,克服了中药成品易吸潮,贮藏不便,日服用量大,口感差,质量不易控制,稳定性差等缺点,为制备载药量小的滴丸剂提供了成型的可能。本发明用于治疗口腔疾病,病在口腔,依据中医“就近攻邪”理论,制成***滴丸服用,药物直达病所,可提高局部粘膜对药物的吸收,起到快速的治疗作用,迅速减轻或消除病人临床症状,促进溃疡面的快速愈合。经药效学试验和临床初步验证均得到满意的结果。
中药滴丸剂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在生产方面,工艺设备简单,生产方便,成本低,易于控制质量,而且有利于清洁卫生及劳动保护等;②生物利用度高;③适用于中药急症制剂,达到高效、速效的目的;④适用于耳、鼻、口腔等局部用药,具有速效作用;⑤适用于缓释制剂,具有延效作用等。中药滴丸剂这一新剂型有着潜在的广泛市场空间,近几年的研究开发势头迅猛。因此,本发明通过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标准物质、制备工艺、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质量标准、稳定性考察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应用现代新技术、新工艺提取分离、精制纯化药用有效成分,并以药效学和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为指标,在生物等效的前提下优选合理提取工艺路线,制备成滴丸剂。
二、组方及拆方研究
本方源于民间验方,民间应用组方配比不尽相同,为进一步探讨其组方及配比的合理性,在民间使用的基础上,根据本方的临床用途,以口腔粘膜溃疡愈合的药效学试验为评价指标,用正交t值法实验设计进行处方组成及其配比研究,筛选该方的最佳配比组成和配比量,同时通过正交实验的交互作用和方差分析,探讨组方中药味的主次及相互关系。
1处方中主要药物分析
1.1实验材料
受试药物根据民间对本方羊耳菊、甘草、珍珠和冰片四味药材的使用情况,我们采用正交t值法对方中每味药材设计不用药、用药两个水平,共8个配比组进行试验。
样A1~A8:按处方比例称取羊耳菊和/或甘草药材,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滤过,浓缩,50℃微波真空干燥,粉碎,得羊耳菊、甘草提取物;珍珠粉碎成细粉,过筛(150目),冰片研细;将上述提取物与珍珠、冰片细粉混匀。
药物稀释方法试验前以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超声混匀,配制成1.2g生药/ml的混悬液,备用。
1.2试验动物
清洁级SD大鼠,180~220g,雌雄兼用。合格证号:SCXK(黔)2002-0001。由贵阳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饲养条件:雌雄分笼饲养于洁净动物饲养柜中,每笼5只,由专人饲养管理。饲养室光照充足,通风和空调设备良好,室温18~25℃,相对湿度50~70%,实验室和洁净动物饲养柜均按常规定期消毒。动物于该环境饲养一周后,用于试验。
1.3其他材料
冰醋酸武汉市中南化学试剂厂生产,批号980605。
水合氯醛上海精细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批号20040809。
1.4数据处理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Excel 2000作统计学处理。
按照文献方法[陈奇主编,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55孙卫民,孙瑞元.中药方剂研究的正交t值法.中药药理与临床.1992,8(1):41],对L8(27)正交表中8组试验数据进行正交t值分析,确定药物主次及相互关系。
1.5试验方法
1.5.1对冰醋酸致大鼠口腔粘膜溃疡愈合的影响
动物模型制备取SD大鼠,体重180~220g,10%水合氯醛(0.4ml/100g)麻醉后将10%冰醋酸溶液50靗注入大鼠口腔颊黏膜下,24小时后形成溃疡(表面灰白色、圆形或椭圆形溃疡,直径在4.5~5.5mm之间),即造膜成功。
分组及给药取造膜成功的大鼠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8组,每组10只。试验药物组(1.2g生药/ml)剂量0.6g/kg/d,采取溃疡面直接给药方式,溃疡面滴药,1滴/次;不用药物的试验组给予生理盐水。以上各组大鼠于造模第2天开始,每日上下午各给药1次,每天给药前观察记录溃疡面大小(以溃疡直径计)及溃疡愈合情况(无肉眼可见的溃疡视为愈合),连续5天给药,第6天观测后处死各组大鼠。
观测指标每只动物按不同时间溃疡直径(mm)经回归处理后,计算50%愈合时间,以此为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试验结果见表1。
表1对冰醋酸致大鼠口腔粘膜溃疡愈合时间的影响(X±S)
  组别   n   剂量(g/kg/d)  溃疡50%愈合时间(h)
  A1   10 _  168.4±44.5
  A2   10   0.015  139.0±32.9
  A3   10   0.102  134.7±42.5
  A4   10   0.107  139.2±42.4
  A5   10   0.493  131.9±33.0
  A6   10   0.498  127.6±40.7*
  A7   10   0.585  123.0±27.5*
  A8   10   0.600  89.2±33.9*
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下同。
表2组方配比因素水平表
Figure C20061020051400081
表3L8(27)正交t值法实验表及结果(n=10)
Figure C20061020051400082
Figure C20061020051400091
M1、M2、是该列1、2水平的药效之和,D是级差,Se是实际实验误差,fe实验误差自由度,P表示该药味对药效影响的显著性水平,**表示P<0.01*表示0.01<P<0.05,下同。
试验结果表明,本方对药效影响显著者(主药)为羊耳菊和甘草。不显著者(可能为辅助药味)为珍珠和冰片,但其与主药之间可能存在交互作用(从A8组可以初步看出作用趋势),不能随意舍去,尚需进一步作主、辅药味的交互作用分析。
2.处方中辅助药味的交互作用分析(正交t值法)
2.1实验材料、数据处理、试验方法同前。
受试药物根据前述试验,将方中主要羊耳菊、甘草配合使用作为基础方,加入珍珠和/或冰片(即珍珠、冰片设置不用药、用药两个水平),共4个配比组进行试验。
样B1~B4:按处方比例称取羊耳菊和甘草药材,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滤过,浓缩,50℃微波真空干燥,粉碎,得羊耳菊、甘草提取物,作为基本方提取物;珍珠粉碎成细粉,过筛(150目),冰片研细;将上述提取物与珍珠、冰片细粉混匀。
药物稀释方法试验前以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超声混匀,配制成1.2g生药/ml的混悬液,备用。
2.2试验结果及分析
表4对冰醋酸致大鼠口腔粘膜溃疡愈合时间的影响(X±S)
Figure C20061020051400092
Figure C20061020051400101
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下同。
表5组方配比因素水平表
Figure C20061020051400102
表6L8(27)正交t值法实验表及结果(n=10)
Figure C20061020051400103
M1、M2是该列1、2水平的药效之和,D是级差,Se是实际实验误差,fe实验误差自由度,P表示该药味对药效影响的显著性水平,**表示P<0.01*表示0.01<P<0.05,下同。
试验结果表明,本方辅助药珍珠对主药药效提高作用显著,而且合并冰片用药时,药效显著提高,珍珠与冰片交互作用列具有显著性,说明基础方与珍珠、冰片合用更为合理。交互作用分析如下:
 交互作用分析  不用珍珠(∑x)  用珍珠(∑x)
 不用冰片(∑x)  1235  1235
  用冰片(∑x)   1284  856
将不用药试验组作为基数(1235),珍珠药效=(1235-1235),冰片药效=(1284-1235),珍珠+冰片药效=(1235-856)。由于(1235-856)>(1235-1235)+(1284-1235),故珍珠与冰片存在交互作用,说明四药合用具有协同效果。
3.处方中药味剂量配比作用分析
3.1实验材料、数据处理、试验方法同前。
受试药物根据前述药效学试验,本方应由羊耳菊、甘草、珍珠和冰片共同组成。本方为民间用药验方,组方中各药味配比不尽相同,因此将方中各味药材设计高中低三个剂量,采取正交法,以药效指标对组方配比进行试验研究。
样C1~C9:按L9(34)正交表处方比例称取羊耳菊和甘草药材,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滤过,浓缩,50℃微波真空干燥,粉碎,得羊耳菊、甘草提取物;珍珠粉碎成细粉,过筛(150目),冰片研细;将上述提取物按比例与珍珠、冰片细粉混匀。
药物稀释方法试验前以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超声混匀,配制成1.2g生药/ml的混悬液,备用。
3.2试验结果及分析
表7对冰醋酸致大鼠口腔粘膜溃疡愈合时间的影响
  组别   n   剂量(g/kg/d)  溃疡50%愈合时间(h)
  C1   10   0.6   110.9±33.2
  C2   10   0.6   113.9±37.4
  C3   10   0.6   118.8±49.7
  C4   10   0.6   90.7±25.2
  C5   10   0.6   86.4±38.7
  C6   10   0.6   89.3±29.9
  C7   10   0.6   100.6±34.2
  C8   10   0.6   93.3±30.5
  C9   10   0.6   96.6±26.4
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下同。
表8组方配比因素水平表
Figure C20061020051400111
表9L9(34)正交实验表及结果(n=10)
Figure C20061020051400121
M1、M2、M3是该列1、2、3水平的药效之和,S是同列M1、M2、M3的标准差,R是级差,Se是实际实验误差,fe实验误差自由度,P表示该药味对药效影响的显著性水平,**表示P<0.01,*表示0.01<P<0.05。
试验结果表明,各给药组均能对抗由表皮葡萄球菌所致豚鼠口腔粘膜溃疡,有明显加快溃疡面愈合的作用。从表9中的结果直观分析,各药味因素影响溃疡愈合效果的顺序为羊耳菊>珍珠>甘草>冰片,其中羊耳菊对药效影响较大;正交实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羊耳菊的剂量改变对药效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三个药味影响不显著。确定本方最佳配比为A2B2C1D1,即羊耳菊、甘草、珍珠和冰片比例为100∶20∶2∶1。
三、药效学试验
(一)化腐生肌作用
1.对大鼠冰醋酸致口腔溃疡的影响
1.1实验方法取SD大鼠,雄性,体重180~220g,10%水合氯醛(0.4ml/100g)麻醉后将10%冰醋酸溶液0.05ml注入大鼠口腔粘膜下,24小时后形成溃疡(表面灰白色、圆形或椭圆形溃疡),即造膜成功。取造膜成功的大鼠50只,随机分5组:模型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0.1g/kg)、高剂量组(0.52g/kg)、中剂量组(0.26g/kg)、低剂量组(0.13g/kg)。以上各组大鼠于造膜第2天开始,于溃疡局部给药,每日1次(0.25ml/kg);阳性药物采取溃疡面直接涂敷给药,连续5天。每天给药前观察溃疡面积大小(以溃疡直径计)及溃疡愈合情况(无肉眼可见的溃疡视为愈合),第6天处死各组大鼠,取颊粘膜,作病理组织学检查。
1.2实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滴丸各剂量均能不同程度缩短冰醋酸所致大鼠口腔粘膜溃疡50%愈合时间,其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本发明滴丸对冰醋酸所致大鼠口腔粘膜溃疡有加快愈合的作用。试验结果见表10。
表10对冰醋酸致大鼠口腔粘膜溃疡愈合时间的影响(X±S)
  组别   n   剂量(g/kg)  溃疡50%愈合时间(h)
  模型组   10   _   187.3±54.1
  阳性药物组   10   0.05   90.3±10.1**
  高剂量组   10   0.52   78.9±14.6**
  中剂量组   10   0.26   146.3±29.7
  低剂量组   10   0.13   162.8±21.7
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
2.对苯酚致大鼠口腔溃疡的影响
2.1实验方法取SD大鼠,雄性,体重180~220g,10%水合氯醛(0.4ml/100g)麻醉后用一根6cm长滴管,下端内径3mm,内置小棉球,使小棉球底部与玻璃管下口平,继而在管内滴加90%苯酚溶液至刚浸透小棉球,将置有苯酚的滴管下端与大鼠左侧颊粘膜处接触30秒,既见该区域有直径约3mm的白色损害,次日肉眼可见大鼠***边潮湿,流涎,颊粘膜处红肿,即造膜成功。取造膜成功的大鼠50只,随机分5组:模型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0.1g/kg)、高剂量组(0.52g/kg)、中剂量组(0.26g/kg)、低剂量组(0.13g/kg)。以上各组大鼠造膜第2天开始,于溃疡局部给药,每日1次(0.25ml/kg);阳性药物采取溃疡面直接涂敷给药,连续给药5天。每天给药前观察溃疡面积大小(以溃疡直径计)及溃疡愈合情况(无肉眼可见的溃疡视为愈合),第6天处死各组大鼠,取颊粘膜,作病理组织学检查。
2.2实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滴丸各剂量均能不同程度缩短苯酚所致大鼠口腔粘膜溃疡50%愈合时间,其中高剂量和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提示本发明滴丸对苯酚所致大鼠口腔粘膜溃疡有加快愈合的作用。试验结果见表11。
表11对苯酚致大鼠口腔粘膜溃疡愈合时间的影响(X±S)
  组别   n   剂量(g/kg)  溃疡50%愈合时间(h)
  膜型组   10   _   246.3±60.0
  阳性药物组   10   0.04   65.2±7.6**
  高剂量组   10   0.52   61.1±6.9**
  中剂量组   10   0.26   167.0±70.5*
  低剂量组   10   0.13   205.4±60.1
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
3.对大鼠白色念珠菌致口腔溃疡的影响
3.1实验方法取大鼠,ip10%水合氯醛(0.4ml/100g)麻醉,将15亿cfu/mL的白色念珠菌菌液0.07ml注入大鼠口腔黏膜下,48h后形成的脓疱自行溃破,形成溃疡。取造膜成功的大鼠50只,随机分5组:模型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0.1g/kg)、高剂量组(0.52g/kg)、中剂量组(0.26g/kg)、低剂量组(0.13g/kg)。以上各组大鼠造膜第2天开始,于溃疡局部给药每日1次,连续5天。每天给药前观察溃疡面积大小(以溃疡直径计)及溃疡愈合情况(无肉眼可见的溃疡视为愈合),第6天处死各组大鼠,取颊粘膜,作病理组织学检查。
3.2实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滴丸高剂量组能明显促进白色念珠菌致口腔溃疡的愈合(P<0.01),提示本发明滴丸对白色念珠菌所致大鼠口腔粘膜溃疡有加快愈合的作用。试验结果见表12。
表12对白色念珠菌致大鼠口腔粘膜溃疡愈合时间的影响(X±S)
  组别   n   剂量(g/kg)  溃疡50%愈合时间(h)
  模型组   10   _   138.0±33.9
  阳性药物组   10   0.04   75.7±8.6**
  高剂量组   10   0.52   85.7±14.9**
  中剂量组   10   0.26   113.2±18.8
  低剂量组   10   0.13   121.8±29.8
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
4.对大鼠表皮葡萄球菌致口腔溃疡的影响
4.1实验方法取大鼠,ip10%水合氯醛(0.4ml/100g)麻醉,将15亿cfu/ml的表皮葡萄球菌菌液0.07ml注射于大鼠口腔粘膜下,48h后形成脓疮且自行溃破,形成溃疡。取造膜成功的大鼠50只,随机分5组:模型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0.1g/kg)、高剂量组(0.52g/kg)、中剂量组(0.26g/kg)、低剂量组(0.13g/kg)。以上各组大鼠于造膜第2天开始,于溃疡局部给药每日1次,连续5天。每天给药前观察溃疡面积大小(以溃疡直径计)及溃疡愈合情况(无肉眼可见的溃疡视为愈合),第6天处死各组大鼠,取颊粘膜,作病理组织学检查。
4.2实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滴丸各剂量均能不同程度缩短苯酚所致大鼠口腔粘膜溃疡50%愈合时间,其中高剂量组能明显促进表皮葡萄球菌致口腔溃疡的愈合,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试验结果见表13。
表1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致大鼠口腔粘膜溃疡愈合时间的影响(X±S)
  组别   n   剂量(g/kg)  溃疡50%愈合时间(h)
  模型组   10   _   123.4±21.8
  阳性药物组   10   0.04   70.5±8.3**
  高剂量组   10   0.52   65.9±5.7**
  中剂量组   10   0.26   111.5±27.5
  低剂量组   10   0.13   115.3±13.9
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
(二)抗炎作用
1.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抑制作用
1.1实验方法取KM小鼠5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氢化可的松组(0.05g/kg)、高剂量组(6.0g/kg)、中剂量组(3.0g/kg)、低剂量组(1.5g/kg),每组10只。灌胃给药,连续给药3天,各组末次给药后1h,尾静脉注射0.5%Evens蓝生理盐水溶液0.1ml/10g,随即腹腔注射0.6%醋酸0.2ml/只。30分钟后将小鼠处死,剪开腹壁,用6ml生理盐水分数次冲洗腹腔,收集合并冲洗液,加入生理盐水至10ml。3000rpm离心15min,取上清液,于590nm处测定上清液的吸光度,进行组间t检验。
1.2实验结果本发明滴丸高、中剂量组能明显对抗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结果见表14。
表14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抑制作用(X±S)
  组别   剂量g/kg   n   吸光度   抑制率(%)
  对照组   _   10   0.426±0.185   _
  氢化可的松   0.05   10   0.115±0.028   73.00
  高剂量组   6.0   10   0.225±0.093<sup>**</sup>   47.18
  中剂量组   3.0   10   0.294±0.060<sup>*</sup>   30.98
  低剂量组   1.5   10   0.340±0.153   20.19
与模型组比较,*P<0.05 **P<0.01。
2.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抑制作用
2.1试验方法取KM小鼠5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分组与给药同前,末次给药后1h,将0.1ml二甲苯涂于小鼠右耳耳廓致炎,左耳为对照组,致炎后15分钟后处死小鼠,沿耳廓基线剪下两耳,于同一部位用直径8mm的打孔器打下左右耳片,称重,以左右耳片重量之差作为肿胀度,计算肿胀抑制百分率。
2.2试验结果本发明滴丸高、中剂量组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果见表15。
表15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抑制作用(X±S)
  组别   剂量g/kg   n   肿胀度(mg)   抑制率(%)
  对照组   _   10   23.7±9.19   _
  氢化可的松   0.05   10   5.2±1.14**   78.06
  高剂量组   6.0   10   12.7±3.68**   46.41
  中剂量组   3.0   10   14.8±5.77**   37.55
  低剂量组   1.5   10   17.3±5.31   27.00
与模型组比较,*P<0.05 **P<0.01。
(三)镇痛作用
1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热板法)
1.1实验方法取雌性小鼠,进行痛敏感筛选,测定各小鼠痛阈值,选取痛阈值在5~30s(受热刺激后舔后足的时间)之间的雌性小鼠50只,体重18~22g,测小鼠给药前的痛阈值。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等容积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0.15g/kg)、高剂量组(6.0g/kg)、中剂量组(3.0g/kg)、低剂量组(1.5g/kg),每组10只。灌胃给药,连续给药3天。末次用药后15min、30min、60min分别测定各鼠痛阈值(60s小鼠仍无反应,取出小鼠以60s计算)。
1.2实验结果:给药后高、中剂量组均能明显延长小鼠痛阈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表明本发明滴丸对热刺激小鼠有明显镇痛作用。结果见表16。
表16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热板法)(n=10)
Figure C20061020051400171
与模型组比较,*P<0.05 **P<0.01。
2.对小鼠的镇痛作用(扭体法)
2.1实验方法取小鼠5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等容积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0.15g/kg)、高剂量组(6.0g/kg)、中剂量组(3.0g/kg)、低剂量组(1.5g/kg),每组10只。灌胃给药,连续给药3天。末次给药后30min,各鼠均由腹腔注射0.6%醋酸0.2ml/只致痛,观察20min内各鼠出现扭体反应(腹部内凹、躯干与后腿伸张、臀部抬高)的次数,计算抑制百分率。
2.2实验结果给药后高剂量能明显减少醋酸所致小鼠反应次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表明本发明滴丸高剂量对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反应有明显的镇痛作用。结果见表17。
表17对小鼠的镇痛作用(扭体法,X±S)
  组别   剂量g/kg   n   扭体数(10min)   抑制率(%)
  对照组   _   10   28.6±5.62   _
  阿司匹林   0.15   10   12.9±3.60**   54.90
  高剂量组   6.0   10   20.1±5.63**   29.72
  中剂量组   3.0   10   25.4±9.95   11.19
  低剂量组   1.5   10   28.2±10.32   1.2
(四)抗菌作用
1.液体稀释法
1.1含药培养基的制备:分别取试药供试液(0.7374g/ml)10ml至第一皿,加40ml已熔化并保温于56℃的牛肉膏汤培养基,混匀,制成含药琼脂培养基;再吸取上述牛肉膏汤琼脂25ml于第二皿,加25ml牛肉膏汤琼脂培养基,混匀;如此等倍稀释,制成终浓度为147mg/ml、73.5mg/ml、36.75mg/ml、18.38mg/ml、9.19mg/ml、4.60mg/ml(1/5、1/10、1/20、1/40、1/80、1/160)的含药培养基。同法制备不含药物的菌株对照和阴性对照培养基。
1.2菌株的接种与培养:取小试管分别加入上述各浓度药物液体培养基1ml,再加入10-3稀释的新鲜菌液0.1ml;同法制备试药对照(不加菌液)和菌株对照(加不含药物的液体培养基)。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福氏志贺菌、白色念珠菌置37℃温箱培养24小时;肺炎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置CO2培养箱内37℃培养24小时。观察细菌生长情况,以不显示混浊,完全无菌生长的试药浓度为药物对该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选出MIC试验中无菌生长的培养基管,用接种环取一环分别接种于不含试药的相应培养基上。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福氏志贺菌、白色念珠菌置普通温箱内37℃培养24小时后观察结果,肺炎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置CO2培养箱内37℃培养24小时后,观察细菌生长情况,完全无菌生长的试药浓度为药物对该菌株的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见表18、19。
表18对标准菌株的抑菌试验结果
Figure C20061020051400181
表19对临床菌株的抑菌试验结果
Figure C20061020051400191
1.3试验结果本发明滴丸对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福氏志贺菌、白色念珠菌、肺炎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标准株和临床分离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标准菌株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作用较好,MIC小于或等于36.8mg/ml,MBC小于或等于73.5mg/ml;对临床分离菌株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的抑菌作用较好,MIC大于或等于36.8mg/ml,MBC小于或等于73.5mg/ml。菌株对照试验有菌生长,试药对照试验无菌生长。
2.体内抗菌试验-对细菌感染所致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
2.1药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测定
本发明制剂以最大给药浓度和最大给药容积给小鼠灌胃给药,连续观察14天,测定本制剂的LD50或最大给药量。试验结果表明,动物未出现毒性反应,无一动物死亡,测得小鼠的最大给药量为147.6g生药/kg,提示本制剂毒性较低。
2.2细菌致小鼠最小致死量(MLD)的测定
分别将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标准株和临床株,接种于液体营养培养基中,置37℃温箱培养24小时;肺炎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标准株和临床株接种于液体血培养基中,置CO2培养箱内37℃培养24小时。用生理盐水稀释为10-3、10-4、10-5、10-6、10-7浓度的菌液,将不同浓度的菌液分别腹腔注射感染小鼠,每鼠0.5ml,每组8只;观察动物在5天内的死亡情况,测出试验菌株引起小鼠100%死亡的MLD,试验结果见表20。
表20实验用菌株对小鼠的最小全死量(MLD)
Figure C20061020051400201
2.3试验方法取小鼠144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成为正常对照组(等容积生理盐水)、阳性药对照组、细菌对照组和按等比稀释配制的6个不同剂量本发明珍珠滴丸组,每组16只,进行体内抗菌试验。灌胃给药,连续给药3天,末次给药后30min,除正常对照组外,于腹腔注射不同菌株感染小鼠的MLD 0.5ml,再继续给药3天。观察记录感染后一周内各组小鼠的死亡数,按Biliss法计算半数有效量ED50和95%可信限,结果见表21、22、23、24和25。
表21本发明珍珠滴丸对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小鼠ED50的影响(n=16)
Figure C20061020051400202
与细菌对照组比较:*P<0.05,**P<0.01。
表22本发明珍珠滴丸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小鼠ED50的影响(n=16)
表23本发明珍珠滴丸对肺炎链球菌感染小鼠ED50的影响(n=16)
表24本发明珍珠滴丸对变形杆菌感染小鼠ED50的影响(n=16)
Figure C20061020051400213
Figure C20061020051400221
表25本发明珍珠滴丸对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小鼠ED50的影响(n=16)
Figure C20061020051400222
2.4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滴丸对表皮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标准株和临床株感染小鼠致死均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高剂量组成活率与细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对标准菌株感染小鼠的ED50分别为3825.8mg/kg、5011.6mg/kg、4382.1mg/kg、4619.8mg/kg、3525.0mg/kg;对临床菌株感染小鼠的ED50分别为4330.9mg/kg、4898.9mg/kg、5501.2mg/kg、5832.6mg/kg、5168.5mg/kg。
以上实验结果显示:本发明制剂具有明显的化腐生肌、抗炎、镇痛、抗菌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1:羊耳菊100g、甘草20g、珍珠2g、冰片1g
羊耳菊、甘草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50℃相对密度1.08,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60%,静置12小时,抽滤,减压回收乙醇,加适量水稀释;上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弃去穿透液,用少量水洗,继用7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微波真空干燥,粉碎,得羊耳菊、甘草提取物;珍珠粉碎成细粉,过120~200目筛;冰片研细;珍珠、冰片细粉与上述提取物混匀,加入适量聚乙二醇6000,置水浴加热使熔融,搅拌混匀,移至滴丸机贮液器中,保温,滴入冷却剂中,即得滴丸剂。用法用量:含服,一次2丸,一日4次。
本发明的实施例2:羊耳菊50g、甘草10g、珍珠1g、冰片0.5g
羊耳菊、甘草加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50℃相对密度1.08,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60%,静置12小时,抽滤,减压回收乙醇,加适量水稀释;上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弃去穿透液,用少量水洗,继用6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微波真空干燥,粉碎,得羊耳菊、甘草提取物;珍珠粉碎成细粉,过120~200目筛;冰片研细;珍珠、冰片细粉与上述提取物混匀,加入适量聚乙二醇6000,置水浴加热使熔融,搅拌混匀,移至滴丸机贮液器中,保温,滴入冷却剂中,即得滴丸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3:羊耳菊200g、甘草40g、珍珠4g、冰片2g
羊耳菊、甘草加12倍量水煎煮4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50℃相对密度1.08,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60%,静置12小时,抽滤,减压回收乙醇,加适量水稀释;上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弃去穿透液,用少量水洗,继用8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微波真空干燥,粉碎,得羊耳菊、甘草提取物;珍珠粉碎成细粉,过120~200目筛;冰片研细;珍珠、冰片细粉与上述提取物混匀,加入适量聚乙二醇6000,置水浴加热使熔融,搅拌混匀,移至滴丸机贮液器中,保温,滴入冷却剂中,即得滴丸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4:羊耳菊100g、甘草30g、珍珠3g、冰片1g和适当辅料:将羊耳菊和甘草合并后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50℃相对密度1.08,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60%,静置12小时,抽滤,减压回收乙醇,加适量水稀释;上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弃去穿透液,用少量水洗,继用7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微波真空干燥,粉碎,得羊耳菊、甘草提取物;珍珠粉碎成细粉,过120~200目筛;冰片研细;珍珠、冰片细粉与上述提取物混匀,加入常规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需要的口服制剂。

Claims (5)

1.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用羊耳菊50~200g、甘草10~40g、珍珠1~4g、冰片0.5~2g和适当辅料制成的口服制剂。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用羊耳菊100g、甘草20g、珍珠2g、冰片1g和适量辅料制成的。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滴丸剂。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羊耳菊和甘草合并后加8-12倍量水煎煮2-4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50℃相对密度1.08,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60%,静置12小时,抽滤,减压回收乙醇,加适量水稀释;上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弃去穿透液,用少量水洗,继用60-8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微波真空干燥,粉碎,得羊耳菊、甘草提取物;珍珠粉碎成细粉,过120~200目筛;冰片研细;珍珠、冰片细粉与上述提取物混匀,加入适当辅料制成口服制剂。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羊耳菊和甘草合并后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50℃相对密度1.08,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60%,静置12小时,抽滤,减压回收乙醇,加适量水稀释;上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弃去穿透液,用少量水洗,继用7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微波真空干燥,粉碎,得羊耳菊、甘草提取物;珍珠粉碎成细粉,过120~200目筛;冰片研细;珍珠、冰片细粉与上述提取物混匀,加入适量聚乙二醇6000,置水浴加热使熔融,搅拌混匀,移至滴丸机贮液器中,保温,滴入冷却剂中,即得。
CNB2006102005147A 2006-06-02 2006-06-02 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0406030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2005147A CN100406030C (zh) 2006-06-02 2006-06-02 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2005147A CN100406030C (zh) 2006-06-02 2006-06-02 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83544A CN1883544A (zh) 2006-12-27
CN100406030C true CN100406030C (zh) 2008-07-30

Family

ID=37581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2005147A Active CN100406030C (zh) 2006-06-02 2006-06-02 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06030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7091B (zh) * 2008-12-26 2011-04-27 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治疗口腔溃疡的提取物组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71700A (zh) * 2001-02-28 2002-10-02 郑培乐 一种治疗口腔溃疡药物
CN1559558A (zh) * 2004-02-13 2005-01-05 成都和康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口腔速崩片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71700A (zh) * 2001-02-28 2002-10-02 郑培乐 一种治疗口腔溃疡药物
CN1559558A (zh) * 2004-02-13 2005-01-05 成都和康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口腔速崩片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83544A (zh) 2006-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76086B (zh) 一种清咽利肺抗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32558A (zh)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颗粒剂
CN103768308B (zh) 一种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11782B (zh) 一种治疗急性咽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02721A (zh) 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836367A (zh) 一种抗菌消炎止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664446A (zh) 热淋清浸膏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327875C (zh) 治疗慢性***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13846A (zh) 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181540B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939421A (zh) 一种抗菌、抗病毒的中药组合物
CN106890269A (zh) 一种治疗化疗药物诱导性周围神经病变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0406030C (zh) 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49345B (zh) 一种治疗口腔和咽喉疾病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23368A (zh) 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工艺
CN108785384A (zh) 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含锌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CN102552440B (zh) 一种平喘消炎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0563677C (zh) 一种清咽中药制剂
CN103816281A (zh) 一种预防和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
CN110354215B (zh) 一种用于治疗肺阴虚夹湿型咳嗽的中药组合物、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42928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232759A (zh) 一种治疗鼻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43503B (zh) 一种治疗咽喉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0393347C (zh) 一种治疗***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772073B (zh) 一种治疗咽喉口腔疾病的药物组合物与其制备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27

Address after: 550025 Dong weir, Huaxi District, Guizhou, Guiyang

Patentee after: Guizhou National Pharmacy Co.,Ltd.

Address before: 550008 No. 220-1 Baiyun Avenue, Guizhou, Guiyang

Patentee before: GUIZHOU YIBAI PHARMACEUTICAL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