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56394C - 用于具有接线端子的记录介质的装载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具有接线端子的记录介质的装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56394C
CN100356394C CNB2004800001884A CN200480000188A CN100356394C CN 100356394 C CN100356394 C CN 100356394C CN B2004800001884 A CNB2004800001884 A CN B2004800001884A CN 200480000188 A CN200480000188 A CN 200480000188A CN 100356394 C CN100356394 C CN 10035639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ainer
recording medium
connection terminal
loading attachment
tooth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8000018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98061A (zh
Inventor
铃木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98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980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5639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5639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0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mechanical means, e.g. by pins operating electric conta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3/00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 G06K13/02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the record carrier having longitudinal dimension comparable with transverse dimension, e.g. punched card
    • G06K13/08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 G06K13/0868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using an arrangement for keeping the feeding or insertion slot of the card station clean of dirt, or to avoid feeding of foreign or unwanted objects into the slot
    • G06K13/0875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using an arrangement for keeping the feeding or insertion slot of the card station clean of dirt, or to avoid feeding of foreign or unwanted objects into the slot the arrangement comprising a shutter for blocking at least part of the card insertion slo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3/00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 G06K13/02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the record carrier having longitudinal dimension comparable with transverse dimension, e.g. punched card
    • G06K13/06Guiding cards; Checking correct operation of card-conveying mechanis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3/00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 G06K13/02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the record carrier having longitudinal dimension comparable with transverse dimension, e.g. punched card
    • G06K13/07Transporting of cards between stations
    • G06K13/077Transporting of cards between stations with intermittent movement; Braking or stopping mov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3/00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 G06K13/02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the record carrier having longitudinal dimension comparable with transverse dimension, e.g. punched card
    • G06K13/08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 G06K13/0806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using an arrangement for ejection of an inserted card
    • G06K13/0831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using an arrangement for ejection of an inserted card the ejection arrangement comprising a slide, carriage or draw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3/00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 G06K13/02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the record carrier having longitudinal dimension comparable with transverse dimension, e.g. punched card
    • G06K13/08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 G06K13/0843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from or back into the same magazin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3/00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 G06K13/02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the record carrier having longitudinal dimension comparable with transverse dimension, e.g. punched card
    • G06K13/08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 G06K13/085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using an arrangement for locking the inserted car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0013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galvanic contacts, e.g. card connectors for ISO-7816 compliant smart cards or memory cards, e.g. SD card readers
    • G06K7/004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galvanic contacts, e.g. card connectors for ISO-7816 compliant smart cards or memory cards, e.g. SD card readers for reading/sensing record carriers having edge conta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 Time Recorders, Dirve Recorders, Access Control (AREA)
  • Feeding And Guid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一种装载装置能够使记录介质的接线端子与端子电极可靠连接,从而提高装载装置的工作可靠性。并提供了:保持器(100),该保持器保持具有接线端子(105)的记录介质(100),且该保持器在***/取出位置和完成位置之间运动,在该***/取出位置,记录介质将***/取出,而在该完成位置,记录介质的装载已经完成;以及锁定杆(42),用于将保持器锁定在***/取出位置,且当记录介质的接线端子与端子电极连接时,释放保持器通过锁定杆而在***/取出位置的锁定。

Description

用于具有接线端子的记录介质的装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具有接线端子的记录介质的装载装置。特别是,本发明涉及用于在记录介质的接线端子和端子电极彼此连接的状态下开始装载以及使接线端子与端子电极牢固连接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已知用于装载记录介质(信息信号记录在该记录介质上)的装载装置该记录介质例如板形记录介质,包括半导体存储器和多个接线端子。该装载装置布置于各种电子装置中,例如各种音频装置、个人计算机、蜂窝电话等。
在装载装置中,有一种装载装置包括:保持器,用于保持记录介质;以及机壳,用于支承可沿保持器运动方向运动的保持器;其中,用于与记录介质的接线端子连接的多个端子电极安装在该机壳上(例如见日本专利公开No.2001-60253)。
在普通装载装置中,保持器可以在用于***和取出记录介质的第一位置和使记录介质的接线端子与端子电极连接的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当记录介质***和保持在位于第一位置的保持器中时,保持器和记录介质作为一体而通过偏压装置(肘节弹簧)运动至第二位置,且接线端子与端子电极连接,从而完成记录介质的装载。
不过,在上述普通装载装置中,端子电极安装在机壳上,由保持器保持的记录介质的接线端子与安装在机壳上的端子电极连接,因此,端子电极安装在机壳上的位置精度、保持器相对于机壳的位置精度以及记录介质***保持器中的位置精度将影响接线端子和端子电极的连接状态。即,当不能很好地保证这些位置精度时,在记录介质的接线端子和端子电极之间的连接可能产生故障。
另外,因为保持器相对于机壳运动,从而使保持在保持器中的记录介质的接线端子与端子电极连接,因此,不能保证在记录介质的接线端子和端子电极之间的良好连接状态,例如,在保持器由于肘节弹簧的退化而停止于第二位置的上游侧的状态下、在记录介质***保持器中的状态不充分的状态下、或者类似状态。
因此,本发明的、用于具有接线端子的记录介质的装载装置的目的是使记录介质的接线端子与端子电极可靠连接,并提高装载装置的工作可靠性。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具有接线端子的记录介质的装载装置,包括:保持器,该保持器保持具有所述接线端子的所述记录介质,且该保持器在***/取出位置和完成位置之间运动,在该***/取出位置,所述记录介质将***/取出,而在该完成位置,所述记录介质的装载已经完成;机壳,用于支承可在所述***/取出位置和所述完成位置之间运动的所述保持器;端子电极,该端子电极安装在所述保持器上,且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接线端子与该端子电极连接;以及锁定杆,用于将所述保持器锁定在所述***/取出位置,其中,当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接线端子与所述端子电极连接时,释放所述保持器通过所述锁定杆而在所述***/取出位置的锁定,所述用于具有接线端子的记录介质的装载装置还包括:传送齿条,该传送齿条具有可沿与所述保持器的运动方向相同的方向而相对于所述保持器运动的齿条部分;传动齿轮,该传动齿轮与所述传送齿条的所述齿条部分啮合;驱动马达,用于通过所述传动齿轮而向所述传送齿条传递驱动力;以及限制器弹簧,用于使所述传送齿条和所述保持器相互连接,并用于将所述保持器偏压至所述***/取出位置。
因此,在用于具有接线端子的记录介质的本发明装载装置中,保持器从***/取出位置向完成位置的运动开始于记录介质的接线端子与端子电极连接时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与图2和3一起表示了安装在装载装置上的记录介质,它是放大透视图。
图2是表示接线端子的电极结构的概念图。
图3是表示接线端子的内部结构和电极结构的概念图。
图4与图5至33一起表示了装载装置,它是装载装置的放大透视图。
图5是表示装载装置的透视图,其中的一部分分开。
图6是装载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7是表示基座本体的安装基座以及安装在该安装基座上的电路基板的放大透视图。
图8是表示基座本体的装置基座以及布置在该装置基座上的驱动马达和传动机构的放大透视图。
图9是表示转换开关的位置的放大侧视图。
图10是表示传送齿条和限制器弹簧的放大分解透视图。
图11是表示机壳和支承在该机壳上的闸板(shutter)的放大分解透视图。
图12是沿图11的线XII-XII的放大剖视图。
图13是表示闸板支承在机壳上时的状态的放大侧视图。
图14是表示保持器、锁定杆和端子安装部件的放大分解透视图。
图15是表示锁定杆和端子安装部件布置在保持器底壳上时的状态的放大透视图。
图16与图17至29一起表示了装载装置的操作,它是表示在装载之前的状态的放大平面图。
图17是表示在装载之前的状态的局部剖放大侧视图。
图18是表示在装载之前的状态的放大侧视图。
图19是表示当记录介质通过狭槽***时闸板打开的状态的放大侧视图。
图20是表示当记录介质逐渐***保持器内时的状态的放大侧视图。
图21是表示记录介质的接线端子已经与端子电极连接时的状态的放大侧视图。
图22是表示锁定杆已经转动且保持器的锁定已经释放时的状态的放大平面图。
图23是表示记录介质保持在保持器的保持部分中时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图24是表示保持器运动且限制器弹簧伸长时的状态的放大平面图。
图25是表示保持器运动且限制器弹簧伸长时的状态的放大侧视图。
图26是表示保持器与传送齿条一起运动时的状态的局部剖放大侧视图。
图27是表示装载操作完成时的状态的局部剖放大侧视图。
图28是表示装载操作完成时的状态的放大平面图。
图29是表示在弹出操作时闸板打开的状态的局部剖放大侧视图。
图30是表示记录介质沿不合适的方向***保持器内时的状态的放大平面图。
图31与图32和33一起表示了通过使用一个转换开关来进行装载操作和弹出操作时的状态,它是表示通过在一侧的操作凸出部分来操作转换开关时的状态的总体侧视图。
图32是表示转换开关的操作已经释放时的状态的总体侧视图。
图33是表示通过在另一侧的操作凸出部分来操作转换开关时的状态的总体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介绍用于具有接线端子的记录介质的本发明装载装置实施例。
首先将介绍板形记录介质,该记录介质安装在装载装置上,且数据写在该记录介质上和/或从该记录介质中读出(见图1至3)。
记录介质100形成沿一个方向拉长的扁平且大致矩形形状(见图1),其中,半导体存储器例如闪存装入外壳101中。外壳101有:第一主表面101a,该第一主表面101a有最大面积;以及第二主表面,该第二主表面在第一主表面101a的相对侧。
接线部分102布置在第一主表面101a的、沿纵向方向(前后方向)的一端处。在接线部分102处,通过沿第一主表面101a的横向方向(左右方向)等间隔布置的多个间隔壁103、103...而形成10个接线凹入部分104、104...。接线凹入部分104、104...在沿第一主表面纵向方向的一侧以及在沿记录介质100的厚度方向的一侧开口,且接线端子105、105...分别布置在接线凹入部分104、104...内。
在记录介质100中,邻近接线部分102的部分形成为沿外壳101的厚度方向开口的切口部分106,且切口部分106的外边缘形成为具有大致弓形形状的斜面部分107。
防错误记录按钮108可滑动地布置在第一主表面101a上接线部分102附近。防错误记录按钮108具有这样的功能,即当它处于滑动至一侧的状态时,能够将数据写入半导体存储器中,而当它处于滑动至另一侧的状态时,不能将数据写入半导体存储器中。
接线端子105、105...由10各扁平端子电极(端子T1至T10)构成(见图2)。
端子T1和端子T10是检测电压VSS端子。端子T2是用于串行协议总线状态信号BS的输入端子。端子T3和端子T9是源电压VCC端子。端子T4是用于串行协议数据信号的输入/输出端子。端子T5和端子T7是保留端子。端子T6是用于检测记录介质100的检测端子。端子T8是用于串行时钟SCLK的输入端子。
下面将介绍在端子T1至T10之间的关系以及记录介质100的内部结构(参见图3)。
控制IC109和半导体存储器110布置在外壳101内部。
控制IC109具有将数据写入半导体存储器110中以及从该半导体存储器110中读取数据的功能。控制IC109与端子T2、端子T4和端子T8连接,串行协议总线状态信号BS通过端子T2输入,串行时钟SCLK通过端子T8输入。
当进行写操作时,根据由端子T2输入的串行协议总线状态信号BS和由端子T8输入的串行时钟SCLK,通过端子T4输入的数据写入半导体存储器110中。
在进行读操作时,根据串行协议总线状态信号BS和串行时钟SCLK,从半导体存储器110中读出数据,且这样读出的数据通过端子T4输出。
检测电压VSS输入端子T6,通过电阻器R检测端子T6的电压,从而检测记录介质100的接线端子105、105...是否与装载装置的端子电极连接。
下面将介绍用于装载读出记录介质100的装载装置1(见图4至15)。装载装置1布置在各种电子装置中,例如各种音频装置、个人计算机、蜂窝电话等。在该电子装置中,各种数据(例如动画数据、静止图像数据、声音数据、HiFi数据(音乐数据)、计算机数据、控制数据等)写入装载的记录介质100内或从该记录介质100中读出。
装载装置1布置在电子装置的壳体中,该壳体提供有狭槽,用于将记录介质100***装载装置1中,或者将记录介质100从装载装置1中取出。
装载装置1包括布置在基座本体2上的合适部件(见图4至6)。基座本体2包括彼此连接的安装基座3和装置基座4。
如图7所示,安装基座3有:底板部分3a,该底板部分3a为细长的大致矩形形状;以及侧板部分3b、3b,该侧板部分3b、3b分别从底板部分3a的左侧和右侧边缘向上伸出。侧板部分3b、3b在它们的上边缘处提供有通过向内弯曲而形成的连接表面部分3c、3c...,而侧板部分3b、3b在它们的下边缘处提供有通过向外弯曲而形成的安装表面部分3d、3d。安装表面部分3d、3d通过螺纹连接而安装在电子装置内部的预定位置上。
安装基座3提供有通过从预定位置弯曲而形成的基板安装部分3e、3e、3e,且基板安装部分3e、3e、3e位于底板部分3a和连接表面部分3c、3c...之间。
在一侧的侧板部分3b提供有通过向外弯曲而形成的马达接收部分3f。
如图8所示,装置基座4有第一扁平板部分5、第二扁平板部分6和马达安装部分7,且位于左侧和右侧的第一扁平板部分5和第二扁平板部分6通过台阶部分8而彼此连接。
第一扁平板部分5的位置稍微高于第二扁平板部分6,具有螺纹孔的机壳安装件5a、5a布置在第一扁平板部分5的预定位置处。具有螺纹孔的机壳安装件6a布置在第二扁平板部分6的预定位置处。第二扁平板部分6提供有沿前后方向伸长的装置孔6b。马达安装部分7布置成与第一扁平板部分5连续。台阶部分8提供有齿轮装置孔8a。
在装置基座4中,预定部分分别通过安装螺钉9、9...而安装在连接表面部分3c、3c...上(见图4和6)。
电路基板11通过螺钉部件10、10、10而安装在安装基座3的基板安装部分3e、3e、3e上(见图4至7)。
转换开关12、13安装在电路基板11一侧的侧边缘上(见图4至6)。转换开关12、13分别包括开关外壳12a、13a和操作件12b、13b,并当操作件12b、13b操作时将打开或关闭。转换开关12、13的操作件12b、13b穿过装置基座4的装置孔6b而向上凸出。
转换开关12、13的操作件12b、13b分别相对于开关外壳12a、13a而转动,这样,在通过操作后面所述的保持器的凸出部分而对它们进行操作的状态下,它们到达工作位置,在该工作位置,它们向下转向平坦位置(由图9中虚线表示的位置),且在释放该操作的状态下,它们返回非工作位置(图9中实线表示的位置)。
如图7所示,马达连接器14、线路板连接器15和外部接线连接器16在各相应位置处安装在电路基板11上。外部接线连接器16通过接线板而与电子装置的驱动电路(未示出)连接,用于例如供给电源、传递信号等。
传动齿轮17、17、17支承在装置基座4的第一扁平板部分5上(见图6和8)。传动齿轮17、17、17为台阶齿轮,并在相互啮合的状态下布置在装置基座4的底表面侧。在传动齿轮17、17、17中,最前排的传动齿轮17的一部分通过台阶部分8中的齿轮装置孔8a而朝着第二扁平板部分6侧凸出(见图8)。
驱动马达18通过螺纹连接而安装在装置基座4的马达安装部分7上,且驱动马达18由安装基座3的马达接收部分3f接收。蜗杆19固定在驱动马达18的马达轴上,且蜗杆19与最后排的传动齿轮17啮合。驱动马达18通过连接电缆18a、18a而与安装在电路基板11上的马达连接器14连接(见图4至6)。
传送齿条20支承在装置基座4的第二扁平板部分6上,以便可沿前后方向(图5中所示的F-R方向)运动。
如图10所示,传送齿条20形成为沿前后方向伸长,并提供有:引导孔20a、20a,该引导孔20a、20a沿前后方向伸长,并沿前后方向彼此间开;以及***孔20b,该***孔20b沿前后方向伸长,并位于前侧的引导孔20a的侧部。传送齿条20沿一侧的侧边缘提供有齿条部分20c,弹簧挂钩凸出部分20d从传送齿条20的另一侧的侧边缘上横向凸出。
如图6所示,在安装于装置基座4上的引导销21、21分别***引导孔20a、20a中的状态下,传送齿条20支承在装置基座4上,以便可沿前后方向运动。在传送齿条20支承在装置基座4上的状态下,齿条部分20c与通过台阶部分8中的齿轮装置孔8a而凸出的传动齿轮17啮合,且弹簧挂钩凸出部分20d布置在装置基座4中的装置孔6b中。因此,当驱动马达18旋转时,驱动力通过传动齿轮17、17、17传递给传送齿条20,因此,传送齿条20根据驱动马达18的旋转方向而沿向前(图5中所示的方向F)或向后(图5中所示的方向R)的方向运动。
机壳22安装在安装基座3的机壳安装件5a、5a、6a上(见图4至6)。如图11所示,机壳22包括顶板部分23、侧板部分24、25、后部板部分26和板接收部分27、27,它们彼此形成一体。
顶板部分23在它的前端部分提供有分别朝侧部凸出的止动件23a、23a。顶板部分23提供有侧向凸出的安装件23b。
侧板部分24、25分别提供有沿前后方向伸长的引导孔24a、25a。支承销24b、25b布置在靠近侧板部分24、25前端的位置。侧板部分24在沿纵向方向的大致中心部分处提供有向下凸出的凸出部分24c,且凸出部分24c的前边缘形成为限制部分24d。在限制部分24d前侧的空间形成为杆通过切口24e。侧向凸出的弹簧挂钩凸出部分25c布置在紧靠侧板部分25的支承销25b后侧的位置处。
后部板部分26提供有向下开口的装置切口26a。
板接收部分27、27沿彼此接近的方向分别从侧板部分24、25的下边缘凸出,并位于侧板部分24、25的前端侧上。
机壳22有安装件23b和通过固定螺钉28、28、28而安装在安装基座3的机壳安装件5a、5a、6a上的后部板部分26(见图6)。
闸板29可转动地支承在机壳22的前端部分上(见图11)。闸板29包括沿左右方向伸长的打开/关闭部分30以及从打开/关闭部分30的左右端部分别向后凸出的臂部分31、32,它们彼此形成一体。
如图12所示,打开/关闭部分30在它的前表面提供有第一引导表面30a,在它的后表面提供有第二引导表面30b。第一引导表面30a倾斜成在向后移动时升高,而第二引导表面30b倾斜成在向前移动时升高。
臂31、32分别提供有在它们顶端部分中的支承孔31a、32a。
臂部分32在它的外表面上提供有侧向凸出的弹簧支承轴32b。臂部分32在弹簧支承轴32b前侧的位置处提供有弹簧挂钩件32c,并在弹簧支承轴32b后侧的位置处提供有防脱落件32d。弹簧挂钩件32c和防脱落件32d分别形成为倒下的L形状。
通过将机壳22的支承销24b、25b***支承孔31a、32a内,从而使闸板29可转动地支承在机壳22上。在闸板29支承于机壳22上的状态下,如图13所示,扭转线圈弹簧33的线圈部分33a支承在闸板29的弹簧支承轴32b上,扭转线圈弹簧33的一端部分33b支承在闸板29的弹簧挂钩件32c上,扭转线圈弹簧33的另一端部分33c穿过防脱落件32d,并支承在机壳22的弹簧挂钩凸出件25c上。因此,闸板29通过扭转线圈弹簧33而沿使得打开/关闭部分30大致向上运动的方向(图13中所示的U方向)进行偏压,且在臂部分31、32的顶表面与机壳22的止动件23a、23a接触的状态下,机壳22的前部开口通过闸板29的打开/关闭部分30而关闭。
保持器34可沿前后方向(图5中所示的F-R方向)运动地支承在机壳22上(见图4和5)。在保持器34的结构中,都由金属材料形成的上部壳35和下部壳36以上下关系连接(见图14)。
上部壳35包括上表面37以及分别与上表面37的左侧和右侧边缘连续的侧表面38、38,它们彼此形成一体。
上表面37提供有保持部分37a、37a、37b。保持部分37a、37a、37b通过将上表面37部分向下压低而形成凸出形状,保持部分37a、37a彼此间隔开到左侧和右侧,并形成为沿前后方向伸长,且保持部分37b位于上表面37的后端附近,并形成为沿左右方向伸长。
侧表面38、38分别提供有沿前后方向彼此间开的啮合件38a、38a...。啮合件38a、38a...通过切割和升高侧表面38、38部分而形成为片簧,只有它们的下边缘与侧表面38、38连续,且它们的上边缘相对于它们的下边缘位于外侧。
下部壳36包括下表面部分39以及分别与下表面部分39的左侧和右侧边缘连续的侧表面部分40、40,它们彼此形成一体(见图14和15)。
向下凸出的推动销39a布置在靠近下表面部分39前端的位置处。下表面部分39在它一侧的侧边缘部分处提供有通过使下表面部分39的一部分向上弯曲而形成的防错误***件39b。侧向凸出的操作凸出部分39c布置在靠近下表面部分39后端的位置处。向下凸出的弹簧支承件39d布置在下表面部分39的操作凸出部分39c后侧的位置处。
侧表面部分40、40在靠近它的后端的位置处提供有向外凸出的引导销40a、40a。侧表面部分40、40分别提供有沿前后方向彼此间开的啮合孔40b、40b...。在一侧的侧表面部分40在防错误***件39b附近的位置处提供有杆通过孔40c。
上部壳35的侧表面38、38分别位于底部壳36的侧表面部分40、40的内部,且啮合件38a、38a...的上边缘与啮合孔40b、40b...的上侧开口边缘啮合,因此,上部壳35和底部壳36彼此连接,以便构成保持器34。
限制器弹簧41在传送齿条20的弹簧挂钩凸出件20d和保持器34的弹簧支承件39d之间拉伸(见图5和10)。限制器弹簧41是例如扭转线圈弹簧,并布置在形成于装置基座4中的装置孔6b中。传送齿条20由限制器弹簧41向后偏压,同时,保持器34由限制器弹簧41向前偏压。
锁定杆42可转动地支承在保持器34内部(见图14和15)。锁定杆42支承在下部壳36的下表面部分39的防错误***件39b的后侧。
锁定杆42包括:转动支点部分42a,该转动支点部分42a用作用于相对下表面部分39转动的支点;第一连接部分42b,该第一连接部分从转动支点部分42a侧向凸出;弹性接触部分42c,该弹性接触部分42c从第一连接部分42b的顶端边缘向上凸出;第二连接部分42d,该第二连接部分42b从转动支点部分42a沿基本垂直于第一连接部分42b的横向方向凸出;以及限制部分42e,该限制部分相对于第二连接部分42d而侧向弯曲;它们彼此形成一体。限制部分42e基本垂直于第二连接部分42d,并位于通过杆通过孔40c而可凸出的位置,该杆通过孔40c紧接在防错误***件39b的后侧。
电极安装部件43安装在下部壳36的后端部分上(见图14和15)。电极安装部件43包括横向伸长的安装部分44以及从安装部分44的左端部分向前凸出的凸出部分45,它们由树脂材料而成一体形成,且安装部分44在它的左端附近提供有向前和向上开口的弹簧***凹入部分44a。该弹簧***凹入部分44a的深度表面形成为朝向前方的弹性接触表面44b。
多个端子电极46、46...以沿安装部分44的纵向方向排列的方式安装在安装部分44上。端子电极46、46...的节距等于记录介质100的接线端子105、105...的节距。各端子电极46、46...的、沿左右方向的宽度小于各接线端子105、105...的、沿左右方向的宽度。
端子电极46、46...有:底端部分46a、46a...,这些底端部分46a、46a...在局部嵌入安装部分44中的状态下从安装部分44向前凸出;以及弹性接触部分46b、46b...,这些弹性接触部分46b、46b从底端部分46a、46a...的顶端向上侧弯曲,并相对于底端部分46a、46a...倾斜。在端子电极46、46...中,弹性接触部分46b、46b...可以相对于底端部分46a、46a...弹性移动。
凸出部分45在它的下侧提供有至少向前开口的装置切口45a。
柔性印刷线路板47的一端部分嵌入安装部分44中,且形成于该一端部分处的电极部分分别与端子电极46、46...连接。柔性印刷线路板47的另一端部分与安装在电路基板11上的线路板连接器15连接。柔性印刷电路板47连接于电极安装部件43和线路板连接器15之间,且它的一部分布置在机壳22的后部板部分26中的装置切口26a内。
在电极安装部件43安装在下部壳36上的状态下,偏压弹簧48(例如为压缩线圈弹簧)布置在弹簧***凹入部分44a中,且偏压弹簧48的两端设置成分别与弹簧接触部分44b和锁定杆42的弹簧接触部分42c进行弹性接触。因此,锁定杆42沿使得限制部分42e通过保持器34的杆通过孔40c向外凸出的方向而由偏压弹簧48偏压。锁定杆42的一部分布置在电极安装部件43的装置切口45a中。
下面将介绍装载装置1的装载操作以及用于弹出装载的记录介质100的弹出操作(见图16至29)。顺便说明,在外壳101的第一主表面101 a朝下的状态下,记录介质100通过电子装置中的狭槽从连接部分102侧***保持器34中。
下面将首先介绍在开始装载记录介质100之前装载装置的各个部分的状态(见图16至18)。
传送齿条20位于前侧的运动端(在图中所示的F方向)。传送齿条20的齿条部分20c通过传动齿轮17、17、17而与蜗杆19啮合,且除非驱动马达18旋转,否则传送齿条20不能运动。
保持器34通过在保持器34和传送齿条20之间拉伸的限制器弹簧41而向前偏压,并位于沿F方向的运动端,即***/取出位置,在该位置,记录介质100可***或取出。在该***/取出位置,保持器34的引导销40a、40a位于机壳22中的引导孔24a、25a的前端。
在保持器34位于沿F方向的运动端的状态下,下部壳36的、***传送齿条20的***孔20b中的推动销39a位于***孔20b前端附近。因此,在推动销39a和***孔20b的前侧开口边缘之间形成间隙H(见图16和17)。
在保持器34位于沿F方向的运动端的状态下,通过操作凸出部分39c而操作在前侧的转换开关12的操作件12b,且操作件12b处于工作位置。因此,驱动马达18停止。因为并不操作转换开关13的操作件13b,因此操作件13b处于非工作位置。
在保持器34位于沿F方向的运动端处,锁定杆42的限制部分42e通过保持器34中的杆通过孔40c以及机壳22的杆通过切口24e而向外凸出。这时,在限制部分42e和机壳22的限制部分24d之间形成间隙L(见图16中的放大图)。
闸板29沿使得它的打开/关闭部分30基本向上运动的方向而由扭转线圈弹簧33偏压,臂部分31、32的上表面与机壳22的止动件23a、23a接触,且机壳22的前部开口通过闸板29的打开/关闭部分30而关闭。
下面将介绍当记录介质100***电子装置的狭槽中时的操作(见图19至28)。将记录介质100***狭槽内将通过用户向狭槽的深度侧(向后)推动记录介质100而进行。
当记录介质100通过推动而穿过狭槽***时,记录介质100由狭槽引导,且闸板29的打开/关闭部分30的第一引导表面30a由记录介质100逐渐推动(见图19)。因为第一引导表面30a倾斜成当向后移动时升高,因此,当第一引导表面30a由记录介质100逐渐推动时,记录介质100与第一引导表面30a进行滑动接触,且闸板29沿离开机壳22的止动件23a、23a的方向(沿图19中所示的M1方向)克服扭转线圈弹簧33的偏压力而逐渐转动。
通过使闸板29转动,保持器34的前部开口打开,且记录介质100通过第一开口而逐渐***保持器34内(见图20)。
当记录介质100***保持器34中时,接线端子105、105...分别与端子电极46、46...的弹性接触部分46b、46b...接触(见图21)。因为弹性接触部分46b、46b...相对于底端部分46a、46a...弹性移动,因此,在弹性接触部分46b、46b...从下侧弹性接触的状态下与接线端子105、105...连接。当记录介质100沿正常(normal)方向***保持器34中时,切口部分106相应于保持器34的防错误***件39b定位,这样,防错误***件39b不会限制记录介质100的***。
当记录介质100进一步***保持器34中时,锁定杆42的弹簧接触部分42c由记录介质100推动(见图22)。当锁定杆42的弹簧接触部分42c由记录介质100推动时,锁定杆42沿使得它的限制部分42e克服偏压弹簧48的偏压力运动至保持器34内部的方向(图22中所示的S1方向)而转动,从而导致保持器34可以相对于机壳22沿R方向运动。记录介质100沿R方向运动,直到它与电极安装部件43的安装部分44的前表面接触。
因为如上所述,间隙L形成于锁定杆42的限制部分42e和机壳22的限制部分24d之间,因此,当锁定杆42转动时,限制部分42e不会与限制部分24d接触。因此,可以减小当锁定杆42转动时的负载,并防止限制部分42e和限制部分24d擦伤或磨损。
在记录介质100***保持器34中的状态下,在记录介质100的第一主表面101a的相对侧的第二主表面保持成与保持部分37a、37a、37b弹性接触,该保持部分37a、37a、37b与保持器34的上部壳35形成一体(见图23)。
因此,在装载装置1中,用于保持***保持器34内的记录介质100的保持部分37a、37a、37b形成为与保持器34成一体,这样,不需要专用于保持记录介质100的部件,因此可以减少部件数目,且不需要复杂的保持机构,并可以设计更简单的机器。
此外,因为保持部分37a、37a、37b通过使保持器34的部分凸出而形成,因此容易处理,且结构简单,因此可以减小装载装置1的制造成本。
在锁定杆42沿S1方向转动且记录介质100与安装部分44的前表面接触的状态下,当记录介质100在推动下进一步沿R方向运动时,安装部分44由记录介质100推动,且保持器34和记录介质100作为一体逐渐沿R方向运动(见图24和25)。这时,驱动马达18并不旋转,因此传送齿条20并不运动,且保持器34相对于传送齿条20逐渐沿R方向运动。因此,在传送齿条20和保持器34之间拉伸的限制器弹簧41将伸长。
这时,当传送齿条20随着保持器34而运动时,传送齿条20的齿条部分20c以及与该齿条部分20c啮合的传动齿轮17可能由于施加的负载而断裂或变形。不过,在装载装置1中,因为保持器34和传送齿条20通过限制器弹簧41而彼此连接,因此保持器34相对于传送齿条20运动,且能够防止齿条部分20c和传动齿轮17断裂或变形。
此外,因为保持器34和传送齿条20可以独立运动,因此不需要严格设计在保持器34和传送齿条20之间的位置精度,这样,可以在设计时具有更高的自由度。
当保持器34运动时,柔性印刷线路板47根据保持器34的位置而弯曲。
当保持器34和记录介质100作为一体而相对于传送齿条20沿R方向运动时,释放由操作凸出部分39c对转换开关12的操作,操作件12b进入非工作位置(见图25),且驱动马达18开始旋转。通过使驱动马达18旋转,传送齿条20逐渐沿R方向运动。
当传送齿条20沿R方向运动时,保持器34的推动销39a由***孔20b的前侧开口边缘推动,且保持器34通过驱动马达18的驱动力而逐渐沿R方向运动(见图26)。这样,因为保持器34和记录介质100自动拉入,因此不需要操作人员进一步推动记录介质100。当保持器34通过驱动马达18的驱动力而运动时,形成这样的状态,其中,***孔20b的前侧开口边缘和保持器34的推动销39a彼此接触,且已经伸长的限制器弹簧41再次压缩。
当保持器34通过驱动马达18的驱动力而沿R方向进一步运动时,在后侧的转换开关13的操作件13b由操作凸出部分39c操作,以便进入工作位置(见图27)。当操作转换开关13的操作件13b时,在经过预定时间后停止驱动马达18的旋转,且保持器34运动至完成位置并停止,在该完成位置,记录介质100的装载完成,因此装载操作完成(见图28)。在保持器34停止于完成位置的状态下,记录介质100的整个部件运动至闸板29的打开/关闭部分30的后侧,闸板29通过扭转线圈弹簧33的偏压力而沿接近机壳22的止动件23a、23a的方向转动,臂部分31、32的上表面与止动件23a、23a接触,机壳22的前部开口通过闸板29的打开/关闭部分30而关闭。
下面将介绍用于弹出保持在保持器34中并运动至完成位置的记录介质100的弹出操作。
当操作布置在电子装置壳体上的弹出按钮(未示出)时,弹出操作开始。
通过操作弹出按钮,驱动马达18沿与上述相反的方向旋转,且传送齿条20逐渐沿F方向运动。通过使传送齿条20沿F方向运动,释放通过保持器34的操作凸出部分39c而对后侧转换开关13的操作件13b的操作,且操作件13b进入非工作位置。通过使传送齿条20沿F方向运动,通过限制器弹簧41与传送齿条20连接的保持器34与传送齿条20作为一体而沿F方向运动,且保持在保持器34中的记录介质100逐渐沿F方向运动。
当记录介质100沿F方向运动时,闸板29的打开/关闭部分30的第二引导表面30b由记录介质100逐渐推动(见图29)。因为第二引导表面30b倾斜成当向前移动时升高,因此,当第二引导表面30b由记录介质100逐渐推动时,记录介质100与第二引导表面30b滑动接触,且闸板29克服扭转线圈弹簧33的偏压力而沿离开机壳22的止动件23a、23a的方向(图29中所示的M1方向)逐渐转动。
通过使闸板29转动,保持器34的前部开口打开,记录介质100通过前部开口和狭槽逐渐向外排出。
当保持器34通过驱动马达18的驱动力而进一步沿F方向运动时,转换开关12的操作件12b将操作进入工作位置。即使当操作转换开关12的操作件12b时,驱动马达18的旋转也不会立即停止,且保持器34停止于这样的位置,即引导销40a、40a位于机壳22的引导孔24a、25a的前端,即***/取出位置。当保持器34运动至***/取出位置时,锁定杆42通过偏压弹簧48的偏压力而转动,且限制部分42e通过保持器34中的杆通过孔40c和机壳22中的杆通过孔24e而向外凸出。这时,在限制部分42e和机壳22的限制部分24d之间形成间隙L。
在从操作转换开关12的操作件12b的时刻经过预定时间(例如100msec)后停止驱动马达18的旋转。因此,在传送齿条20的***孔20b的前侧开口边缘和保持器34的推动销39a之间形成间隙H。
通过使传送齿条20沿F方向运动直到这样在传送齿条20的***孔20b的前侧开口边缘和保持器34的推动销39a之间形成间隙H,保持器34通过限制器弹簧41而沿F方向偏压,保持器34的引导销40a、40a压靠引导孔24a、25a的前侧开口边缘,且在锁定杆42的限制部分42e和机壳22的限制部分24d之间可靠形成间隙L。
在驱动马达18停止的状态下,记录介质100的一部分通过电子装置中的狭槽而向外凸出,这样,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抓住记录介质100的、穿过狭槽凸出的部分而拉出记录介质100。通过拉出记录介质100,闸板29通过扭转线圈弹簧33的偏压力而沿接近机壳22的止动件23a、23a的方向(图29中所示的M2方向)转动,臂部分31、32的上表面与止动件23a、23a接触,且机壳22的前部开口通过闸板29的打开/关闭部分30而关闭。
下面将介绍当记录介质100沿与正常方向不同的方向(沿不合适的方向)***时的操作(见图10)。
当记录介质100沿与正常方向相反的方向或从连接部分102的相对侧***保持器34中时,外壳101的一部分与保持器34的防错误***件39b接触,从而阻止记录介质100进一步***。在外壳101的一部分与防错误***件39b接触的状态下,记录介质100并不与锁定杆42或端子电极46、46...接触,保持器34并不沿R方向运动,并防止损坏端子电极46、46...。
如上所述,在装载装置1中,提供了用于将保持器34锁定在***/取出位置的锁定杆,且当记录介质100的接线端子105、105...与端子电极46、46...连接时,释放保持器34通过锁定杆42而在***/取出位置中的锁定,因此,在接线端子105、105...与端子电极46、46...可靠连接之后开始装载操作,且能够保证在记录介质100的接线端子105、105...和端子电极46、46...之间的良好接触状态。
此外,在装载装置1中,端子电极46、46...通过电极安装部件43而安装在保持器34上,因此,只有端子电极46、46...相对于保持器34的位置精度以及记录介质100***保持器34中的位置精度能影响在接线端子105、105...和端子电极46、46...之间的连接状态。因此,与端子电极安装在用于可运动地支承保持器的部件上时相比,可以保证在记录介质100的接线端子105、105...和端子电极46、46...之间的更好连接状态。
而且,在装载装置1中,驱动马达18的驱动状态通过由保持器34上的操作凸出部分39c操作转换开关12、13的操作件12b、13b而转换,这样,能够通过简单机构来提高操作的可靠性。
顺便说明,在装载装置1中,并不提供用于将***的记录介质100锁定在保持器34中的机构,因此可以简化机器。
因为装载装置1并不提供有用于锁定记录介质100的机构,因此记录介质100可以在装载过程中从保持器34中拉出。因此,在装载装置1中,判断记录介质100的接线端子105、105...是否与端子电极46、46...连接,且当没有实现连接时,驱动马达18立即反向旋转,从而使保持器34运动至***/取出位置。
此外,在保持器34通过驱动马达18的这样反向旋转而朝着***/取出位置运动的过程中,记录介质100可以再次***保持器34中,但是因为装载装置1并没有提供用于锁定记录介质100的机构,因此,即使当记录介质100***保持器34中时,也不害怕记录介质100可能通过与锁定机构接触而破坏。
顺便说明,尽管在前述说明所示的实例中,驱动马达18的驱动状态通过使用两个开关(即转换开关12、13)而进行转换,但是也可以采用这样的***,即驱动马达18的驱动状态通过只使用一个转换开关49而进行转换,例如,如图31至33所示。转换开关49包括开关外壳49a和操作件49b,并通过使操作件49b相对于开关外壳49a转动而进行操作。操作件49b具有非工作位置,在该非工作位置处,操作件不工作,作为零位,且该操作件49b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位置,在该第一工作位置处,它落向前侧,而在该第二位置处,它落向后侧。当操作释放时,操作件49b从第一工作位置或第二工作位置复位至非工作位置。
当使用转换开关49时,例如保持器34A提供有沿前后方向彼此间开的两个操作凸出件39f、39e。在由后侧的操作凸出件39e来操作转换开关49的操作件49b,且驱动马达18停止的状态下(见图31),当保持器34A随着记录介质100的***而沿R方向运动时,释放通过操作凸出件39e而对转换开关49的操作件49b的操作,并使驱动马达18开始旋转,从而使保持记录介质1 00的保持器34A沿R方向运动(见图32)。因为释放对转换开关49的操作件49b的操作,因此该操作件49b从第一工作位置运动至非工作位置。
当保持器34沿R方向运动且操作件49b通过前侧的操作凸出部分39f而操作时,停止驱动马达18的旋转,且保持器34A到达完成位置,从而结束装载操作(见图33)。因为转换开关49的操作件49b由操作凸出件39f来操作,因此操作件49b从非工作位置运动至第二工作位置。
在保持器34A处于完成位置的状态下(见图33),当操作弹出按钮时,驱动马达18沿与上述相反的方向旋转,从而使保持器34A沿F方向运动(见图32)。通过使保持器34A沿F方向运动,释放通过操作凸出件39f而对转换开关49的操作件49b的操作,且操作件49b从第二工作位置运动至非工作位置。
当保持器34A沿F方向运动,且由后侧的操作凸出部分39e来操作操作件49b时,驱动马达的旋转停止,且保持器34A到达***/取出位置,因此弹出操作结束(见图31)。因为转换开关49的操作件通过操作凸出件39e来操作,因此操作件49b从非工作位置运动至第一工作位置。
通过利用一个转换开关49来转换驱动马达18的驱动状态,如上所述,可以通过减少部件数目来减小制造成本。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示的部件或部分的形状和结构只是实现本发明的实例实施例,因此,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这些实例。
如上所述,用于具有接线端子的记录介质的本发明装载装置包括:保持器,该保持器保持具有接线端子的记录介质,且该保持器在***/取出位置和完成位置之间运动,在该***/取出位置,记录介质将***/取出,而在该完成位置,记录介质的装载已经完成;机壳,用于支承可在***/取出位置和完成位置之间运动的保持器;端子电极,该端子电极安装在保持器上,且记录介质的接线端子与该端子电极连接;以及锁定杆,用于将保持器锁定在***/取出位置,其中,当记录介质的接线端子与端子电极连接时,释放保持器通过锁定杆而在***/取出位置的锁定。
因此,在接线端子与端子电极可靠连接之后开始装载操作,并可以保证在记录介质的接线端子和端子电极之间的良好接触状态。
此外,只有端子电极相对于保持器的位置精度以及记录介质***保持器中的位置精度将影响在接线端子和端子电极之间的连接状态,因此,与端子电极安装在用于可运动地支承保持器的部件上的情况相比,可以保证在记录介质的接线端子和端子电极之间的更好连接状态。
此外,在本发明中,锁定杆提供有用于限制保持器离开***/取出位置的限制部分,锁定杆可相对于保持器在锁定位置和开锁位置(锁定释放位置)之间转动,提供了用于将锁定杆偏压向锁定位置的偏压弹簧,机壳提供有受限制部分,在保持器锁定时,该受限制部分与锁定杆的限制部分相对,且在***/取出位置,在锁定杆的限制部分和机壳的受限制部分之间形成预定间隙。因此,当锁定杆转动时,限制部分不会与机壳的受限制部分接触,这样,可以减小在锁定杆转动时的负载,且可以防止限制部分和受限制部分擦伤或磨损。
此外,在本发明中提供了:传送齿条,该传送齿条可沿与保持器的运动方向相同的方向而相对于保持器运动;传动齿轮,该传动齿轮与传送齿条的齿条部分啮合;驱动马达,用于通过传动齿轮而向传送齿条传递驱动力;以及限制器弹簧,该限制器弹簧与传送齿条和保持器相互接触,且该限制器弹簧将保持器偏压至***/取出位置。因此,保持器相对于传送齿条运动,且可以防止齿条部分和传动齿轮断裂或变形。
此外,在本发明中,保持器成一体地提供有保持部分,该保持部分用于保持***保持器内的记录介质,因此不需要专用于保持记录介质的部件,可以减少部件数目,且不需要复杂的保持机构,并可以简化机器。
此外,在本发明中,保持器由金属材料形成,向保持器内部空间侧凸出的嵌入形凸出部分形成为保持部分,这样,保持部分的处理很容易,并简化结构,因此,可以降低装载装置的制造成本。
此外,在本发明中,保持器提供有操作凸出部分,并提供有转换开关,该转换开关通过操作凸出部分来操作,并转换驱动马达的驱动状态,因此,能够通过简单机构来通过操作的可靠性。

Claims (6)

1.一种用于具有接线端子的记录介质的装载装置,包括:
保持器,该保持器保持具有所述接线端子的所述记录介质,且该保持器在***/取出位置和完成位置之间运动,在该***/取出位置,所述记录介质将***/取出,而在该完成位置,所述记录介质的装载已经完成;
机壳,用于支承可在所述***/取出位置和所述完成位置之间运动的所述保持器;
端子电极,该端子电极安装在所述保持器上,且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接线端子与该端子电极连接;以及
锁定杆,用于将所述保持器锁定在所述***/取出位置,
其中,当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接线端子与所述端子电极连接时,释放所述保持器通过所述锁定杆而在所述***/取出位置的锁定,
所述用于具有接线端子的记录介质的装载装置还包括:
传送齿条,该传送齿条具有可沿与所述保持器的运动方向相同的方向而相对于所述保持器运动的齿条部分;
传动齿轮,该传动齿轮与所述传送齿条的所述齿条部分啮合;
驱动马达,用于通过所述传动齿轮而向所述传送齿条传递驱动力;以及
限制器弹簧,用于使所述传送齿条和所述保持器相互接触,并用于将所述保持器偏压至所述***/取出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具有接线端子的记录介质的装载装置,其中:
所述锁定杆提供有用于限制所述保持器离开所述***/取出位置的运动的限制部分,所述锁定杆可相对于所述保持器在锁定位置和锁定释放位置之间转动;
提供了用于将所述锁定杆偏压向所述锁定位置的偏压弹簧;
所述机壳提供有受限制部分,当所述保持器锁定时,该受限制部分与所述锁定杆的所述限制部分相对;以及
在所述***/取出位置,在所述锁定杆的所述限制部分和所述机壳的所述受限制部分之间形成预定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具有接线端子的记录介质的装载装置,其中:
所述保持器成一体地提供有保持部分,该保持部分用于保持***所述保持器内的所述记录介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具有接线端子的记录介质的装载装置,其中:
所述保持器由金属材料形成,以及
向所述保持器内部空间侧凸出的嵌入形凸出部分形成为所述保持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具有接线端子的记录介质的装载装置,其中:
所述保持器提供有操作凸出部分,以及
提供有转换开关,该转换开关通过所述操作凸出部分来操作,以便转换驱动马达的驱动状态。
6.一种记录和/或复制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装置,还包括记录和/或复制装置,用于执行在处于所述完成位置的所述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和/或从所述记录介质上复制信息。
CNB2004800001884A 2003-03-06 2004-03-02 用于具有接线端子的记录介质的装载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639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60053/2003 2003-03-06
JP2003060053A JP3948419B2 (ja) 2003-03-06 2003-03-06 接続端子を有する記憶媒体のローディング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98061A CN1698061A (zh) 2005-11-16
CN100356394C true CN100356394C (zh) 2007-12-19

Family

ID=32958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0018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6394C (zh) 2003-03-06 2004-03-02 用于具有接线端子的记录介质的装载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222795B2 (zh)
EP (1) EP1600884A4 (zh)
JP (1) JP3948419B2 (zh)
KR (1) KR20050109893A (zh)
CN (1) CN100356394C (zh)
TW (1) TWI233234B (zh)
WO (1) WO20040796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6031880A1 (de) * 2006-07-10 2008-01-17 Siemens Ag Kartenaufnahmevorrichtung
JP2012248237A (ja) * 2011-05-25 2012-12-13 Sony Corp カートリッジ搬送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57081A (en) * 1992-08-31 1997-08-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a main body and loadable storage unit
JP2003058828A (ja) * 2001-08-21 2003-02-28 Sony Corp 記憶媒体のローディング装置及び方法、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06945B2 (ja) * 1995-03-31 2005-01-05 クラリオン株式会社 カード状媒体の抜取防止機構
JP3393250B2 (ja) * 1996-03-19 2003-04-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再生装置
US6101363A (en) * 1997-12-24 2000-08-0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hermal fixing device with stationary and rotational electrodes
DE19809619A1 (de) * 1998-03-06 1999-09-09 Mannesmann Vdo Ag Vorrichtung zum Transport von Datenkarten
JP3692246B2 (ja) * 1998-09-18 2005-09-07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のローディング装置
CN1273923C (zh) * 1999-08-24 2006-09-06 索尼公司 记录及/或再现装置及存储媒体的装载方法
DE20215560U1 (de) * 2002-10-09 2003-02-13 Carry Computer Eng Co Ltd Speicherkartenverbinder mit einer Aufnahmeplatt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57081A (en) * 1992-08-31 1997-08-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a main body and loadable storage unit
JP2003058828A (ja) * 2001-08-21 2003-02-28 Sony Corp 記憶媒体のローディング装置及び方法、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98061A (zh) 2005-11-16
TWI233234B (en) 2005-05-21
US7222795B2 (en) 2007-05-29
EP1600884A4 (en) 2009-07-01
TW200428701A (en) 2004-12-16
US20050173528A1 (en) 2005-08-11
EP1600884A1 (en) 2005-11-30
WO2004079638A1 (ja) 2004-09-16
KR20050109893A (ko) 2005-11-22
JP2004272451A (ja) 2004-09-30
JP3948419B2 (ja) 2007-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340721B2 (ja) Icカードの保持構造
EP1331595B1 (en) Connector device for cards permitting inser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cards
JP4210224B2 (ja) 電子機器用カードコネクタ及びそれに使用されるコンタクト
US6783399B2 (en) Universal slot for accommodating various types of flash memory cards
US6690574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080207060A1 (en) Card connector
CN101911091A (zh) 用于接收多个卡的卡连接器
CN100356394C (zh) 用于具有接线端子的记录介质的装载装置
US6785896B2 (en) Locking mechanism of external optical disk drive
US6570759B1 (en) Guide/ejector device for computer
US20040050938A1 (en) Card connector
US5751518A (en) Head feeding mechanism in magnetic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device
JP2007141719A (ja) 付勢機構およびメモリー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4425715B2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装置
KR100395896B1 (ko) 에스디(sd) 메모리 카드 소켓
US6807026B2 (en) Disk drive having a structure for preventing a front shutter from coming off from a main frame
KR100785209B1 (ko) 메모리카드 착탈장치
JP2003142207A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H0935020A (ja) Icカード処理装置
KR100221200B1 (ko) 인터넷 셋탑박스의 카드리더 및 플로피 디스크 드라이브 로딩장치
US20030053248A1 (en) Disk drive having a reinforcing arrangement against an external stress applied thereto
JP2002252060A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KR100998174B1 (ko) 카드 삽입구를 구비한 전자 기기
JP2007323945A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2005157567A (ja) カード保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219

Termination date: 201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