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35216U - 連桿式樞紐器及使用其的可攜式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連桿式樞紐器及使用其的可攜式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35216U
TWM635216U TW111205822U TW111205822U TWM635216U TW M635216 U TWM635216 U TW M635216U TW 111205822 U TW111205822 U TW 111205822U TW 111205822 U TW111205822 U TW 111205822U TW M635216 U TWM635216 U TW M63521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nkage
link
assembly
device connection
type hin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2058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宗洋
Original Assignee
新日興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新日興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新日興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2058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35216U/zh
Publication of TWM6352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35216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Input Circuits Of Receivers And Coupling Of Receivers And Audio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係一種連桿式樞紐器,包含有兩裝置連接座及至少一連動組件。各連動組件具有一第一連動件及一第二連動件,第一連動件的兩端分別連接兩裝置連接座;第二連動件相鄰第一連動件,且其兩端分別連接兩裝置連接座。第二連動件可轉動地連接第一連動件,進而使其中一裝置連接座可相對另一裝置連接座翻轉同時移動。第一連動件上形成有一彈性區及一摩擦部,彈性區為片狀,摩擦部突出於彈性區。當該第二連動件相對該第一連動件轉動時,摩擦部可抵靠並且摩擦第二連動件以形成轉動阻力。藉此,本創作可產生穩定的轉動阻力,進而能夠改善使用手感。

Description

連桿式樞紐器及使用其的可攜式電子裝置
本創作係涉及一種樞紐器,尤指一種適用於可撓式顯示器的連桿式樞紐器。
隨著可撓性螢幕的技術逐漸成熟,目前的手機、平板等裝置已經開始應用可撓性螢幕將裝置設計成可折疊,使裝置在不使用時可對折以方便收納。可撓性螢幕雖然相較於傳統具有一定的撓性,但在撓曲時仍需確保螢幕具有足夠大的撓曲半徑,同時需確保螢幕在展開及撓曲狀態時不會被拉長或擠壓。一般筆電樞紐器雖然可透過設計來改變螢幕承受的撓曲半徑,但因筆電樞紐器只能環繞固定的一軸心轉動,因而無法避免螢幕對應於樞紐器的部份在展開及撓曲狀態時被拉長或擠壓。
為了解決螢幕可能被拉長或擠壓的問題,目前有業者設計出連桿式樞紐器,其藉由多個連桿機構彼此連接,來使樞紐器的兩端在相對翻轉的同時能夠產生相對移動,藉以使螢幕對應於樞紐器的部份在展開及撓曲狀態時保持固定長度。
然而,連桿式樞紐器雖然能夠產生較複雜的運動軌跡來滿足撓性顯示器的需求,但現有的連桿式樞紐器的轉動阻力對尺寸公差極為敏感,一般的尺寸公差便會導致巨大的轉動阻力(即樞紐器的扭力)變化,實務上無法製造出具有穩定轉動阻力的連桿式樞紐器。
因此,現有技術的連桿式樞紐器實有待加以改良。
有鑑於前述之現有技術的缺點及不足,本創作提供一種連桿式樞紐器,使樞紐器在轉動的過程中穩定的轉動。
為達到上述的創作目的,本創作所採用的技術手段為設計一種連桿式樞紐器,包含一第一裝置連接座及一第二裝置連接座;至少一連動組件,其連接該第一裝置連接座及該第二裝置連接座:各該至少一連動組件具有一第一連動件,其兩端分別為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該第一連動件的該第一端連接該第一裝置連接座,該第一連動件的該第二端連接該第二裝置連接座;一第二連動件,其相鄰該第一連動件,該第二連動件的兩端分別為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該第二連動件的該第一端連接該第一裝置連接座,該第二連動件的該第二端連接該第二裝置連接座;一中央轉軸,其穿設該至少一連動組件的該第一連動件及該第二連動件,並使該第二連動件及該第一連動件可以該中央轉軸為軸相對轉動;當該第二連動件及該第一連動件相對轉動時,該第一裝置連接座與該第二裝置連接座相對彼此翻轉並且同時相對彼此移動;其中,該至少一連動組件的該第一連動件上形成有一彈性區及一摩擦部;該摩擦部突出於該彈性區,且朝該第二連動件的方向突伸;當該第二連動件相對該第一連動件轉動時,該摩擦部可抵靠並且摩擦該第二連動件的一摩擦面以形成轉動阻力。
為達到上述的創作目的,本創作進一步提供一種連桿式樞紐器,包含一第一裝置連接座及一第二裝置連接座;至少一連動組件,其連接該第一裝置連接座及該第二裝置連接座:各該至少一連動組件具有一第一連動件,其兩端分別為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該第一連動件的該第一端連接該第一裝置連接座,該第一連動件的該第二端連接該第二裝置連接座;一第二連動件,其相鄰該第一連動件,該第二連動件的兩端分別為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該第二連動件的該第一端連接該第一裝置連接座,該第二連動件的該第二端連接該第二裝置連接座;一中央轉軸,其穿設該至少一連動組件的該第一連動件及該第二連動件,並使該第二連動件及該第一連動件可以該中央轉軸為軸相對轉動,當該第二連動件及該第一連動件相對轉動時,該第一裝置連接座與該第二裝置連接座相對彼此翻轉並且同時相對彼此移動;其中,該至少一連動組件的該第一連動件上形成有一摩擦部;該摩擦部朝該第二連動件的方向突伸;該至少一連動組件的該第二連動件上形成有一彈性區;當該第二連動件相對該第一連動件轉動時,該第一連動件的該摩擦部可抵靠並且摩擦該第二連動件的該彈性區以形成轉動阻力。
為達到上述的創作目的,本創作進一步提供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包含前述之連桿式樞紐器;一第一支撐板,其連接該連桿式樞紐器的該第一裝置連接座;一第二支撐板,其連接該連桿式樞紐器的該第二裝置連接座。
本創作的優點在於,連動組件的兩個連動件(即第一連動件與第二連動件)中,至少一個連動件(即第一連動件)上突出形成有摩擦部,摩擦部朝相鄰的另一連動件(即第二連動件)突伸,藉以在轉動過程中可以摩擦另一連動件以形成轉動阻力。進一步來說,摩擦部是突出形成於片狀的彈性區上,因此當磨擦部抵靠另一連動件時,彈性區會發生適度的變形以使磨擦部的抵靠力量保持穩定,進而使摩擦力保持穩定。
簡單來說,藉由將摩擦部突出形成於片狀的彈性區上,本創作的摩擦部可以在一般尺寸公差範圍內產生穩定的轉動阻力,進而能夠改善使用手感,並且降低安裝本創作的裝置的損傷機率。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連桿式樞紐器,其中各該至少一連動組件的該第一連動件上的該彈性區的一側面凹設形成有一弱化孔,該弱化孔的位置錯開該摩擦部,並且降低該摩擦部抵靠該第二連動件的力量。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連桿式樞紐器,其中各該至少一連動組件的該第一連動件上的該弱化孔為一長孔而具有相對的兩長邊;該摩擦部位於該弱化孔的其中一該長邊上。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連桿式樞紐器,其中該彈性區為片狀。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連桿式樞紐器,其中各該至少一連動組件的該第一連動件及該第二連動件均為片狀,並且該第一連動件及該第二連動件相互平行。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連桿式樞紐器,其中該第一裝置連接座上形成有至少一第一變形調節槽;該至少一連動組件的該第一連動件的該第一端可滑動地設於該至少一第一變形調節槽內;其中該至少一第一變形調節槽的槽寬對應相對應的該第一端的厚度以限制該第一端沿該中央轉軸的軸向的位移量;該第二裝置連接座上形成有至少一第二變形調節槽;該至少一連動組件的 該第二連動件的該第二端可滑動地設於該至少一第二變形調節槽內;其中該至少一第二變形調節槽的槽寬對應相對應的該第二端的厚度以限制該第二端沿該中央轉軸的軸向的位移量。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連桿式樞紐器,其中該第一裝置連接座的該至少一第一變形調節槽的數量為複數,該等第一變形調節槽沿該中央轉軸的軸向排列;該至少一連動組件的數量為複數,各該連動組件的該第一連動件的該第一端可滑動地設於其中一該第一變形調節槽內;其中各該第一變形調節槽的槽寬對應相對應的該第一連動件的該第一端的厚度以限制相對應的該第一端沿該中央轉軸的軸向的位移量;該第二裝置連接座的該至少一第二變形調節槽的數量為複數,該等第二變形調節槽沿該中央轉軸的軸向排列;各該連動組件的該第二連動件的該第二端可滑動地設於其中一該第二變形調節槽內;其中各該第二變形調節槽的槽寬對應相對應的該第二連動件的該第二端的厚度以限制相對應的該第一端沿該中央轉軸的軸向的位移量;任二相鄰的該連動組件之間具有一間隔片,該間隔片使二相鄰的該連動組件之間形成一彈性縫。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連桿式樞紐器,其中各該至少一連動組件的該第二連動件可以該中央轉軸為軸相對該第一連動件轉動而使該連桿式樞紐器從一展開狀態逐漸轉換至一收摺狀態;其中,於該展開狀態及該收摺狀態時,各該至少一連動組件的該第一連動件上的該摩擦部抵靠該第二連動件的一側緣以限制該第二連動件相對該第一連動件轉動;其中,當該連桿式樞紐器介於該展開狀態及該收摺狀態之間時,各該至少一連動組件的該第一連動件上的該摩擦部抵靠該第二連動件的一摩擦面以形成轉動阻力,在摩擦部兩端落下時,可達到固定樞紐與釋放扭力的目的。
10:第一裝置連接座
11:滑軸孔
12:轉軸孔
13:第一變形調節槽
20:第二裝置連接座
21:滑軸孔
22:轉軸孔
23:第二變形調節槽
30:連動組件
31:第一連動件
311:中央孔
312:滑軸孔
313:轉軸孔
314:彈性區
315:摩擦部
316:弱化孔
32:第二連動件
321:中央孔
322:滑軸孔
323:轉軸孔
324:彈性區
325:摩擦部
326:弱化孔
327:摩擦面
33:間隔片
40:中央轉軸
50:第一滑軸
60:第一轉軸
70:第二滑軸
80:第二轉軸
A:可攜式電子裝置
A1:第一支撐板
A2:第二支撐板
圖1係本創作的連桿式樞紐器於展開狀態的立體外觀圖。
圖2係本創作的連桿式樞紐器的立體元件分解圖。
圖3係本創作的連桿式樞紐器的連動組件的立體元件分解圖。
圖4至圖7係本創作的連桿式樞紐器的側視動作圖,顯示連桿式樞紐器從圖4的展開狀態逐漸轉換至圖7的收摺狀態。
圖8係本創作的連桿式樞紐器於展開狀態的上視示意圖,圖8中僅顯示其中兩組連動組件。
圖9係本創作的連桿式樞紐器沿圖4的B-B割面線的剖視示意,顯示第一連動件的摩擦部抵靠該第二連動件的一側緣以限制第二連動件相對第一連動件轉動。
圖10係本創作的連桿式樞紐器沿圖5的A-A割面線的剖視示意,顯示當連桿式樞紐器脫離展開狀態後,摩擦部抵靠第二連動件的一摩擦面以形成轉動阻力,並且彈性區因施加於摩擦部的反作用力而產生彈性變形。
圖11係本創作的連桿式樞紐器於收摺狀態的立體外觀圖。
圖12係本創作的可攜式電子裝置於展開狀態的側視示意圖。
圖13係本創作的可攜式電子裝置於收摺狀態的側視示意圖。
以下配合圖式及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創作為達成預定創作目的所採取的技術手段。
請參閱圖1至圖3所示,本創作之連桿式樞紐器包含一第一裝置連接座10、一第二裝置連接座20、至少一連動組件30及一中央轉軸40;且在本 實施例中,進一步具有一第一滑軸50、一第一轉軸60、一第二滑軸70及一第二轉軸80。在本實施例中,至少一連動組件30的數量為複數。
請配合參閱圖12及圖13所示,前述之第一裝置連接座10及第二裝置連接座20較佳地分別連接一可攜式電子裝置A的一第一支撐板A1及一第二支撐板A2,可攜式電子裝置A的一撓性螢幕貼合於第一支撐板A1及第二支撐板A2上,本創作之連桿式樞紐器隱藏於撓性螢幕下。可攜式電子裝置A較佳地為可折疊式手機或平板電腦。
請配合參閱圖1、圖2及圖4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裝置連接座10上形成有一滑軸孔11、一轉軸孔12及複數第一變形調節槽13。滑軸孔11及一轉軸孔12形成於第一裝置連接座10的一側面,滑軸孔11為一弧形長孔。複數第一變形調節槽13凹設形成於第一裝置連接座10的頂面,並且沿該前述中央轉軸40的軸向排列。在連動組件30的數量為一的實施例中,第一變形調節槽13的數量也只有一個。第二裝置連接座20上同樣形成有形成有一滑軸孔21、一轉軸孔22及複數第二變形調節槽23,複數第二變形調節槽23沿中央轉軸40的軸向排列。
請配合參閱圖2、圖3、圖4及圖8所示,前述之連動組件30連接第一裝置連接座10及第二裝置連接座20,各連動組件30具有一第一連動件31及一第二連動件32。第一連動件31及第二連動件32較佳地均為片狀,並且兩者可相對轉動地彼此貼靠。
第一連動件31較佳地為一長形片體,其兩端分別為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第一連動件31上形成有一中央孔311、一滑軸孔312及一轉軸孔313,滑軸孔312及轉軸孔313分別貫穿形成於第一連動件31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前述之第一滑軸50可滑動地貫穿第一裝置連接座10的滑軸孔11,並且貫穿 第一連動件31的滑軸孔312,藉以使第一連動件31的第一端可移動且可轉動地連接第一裝置連接座10。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連動件31的第一端設於第一裝置連接座10的其中一第一變形調節槽13內,且第一變形調節槽13的槽寬與第一連動件31的第一端的厚度相對應以限制第一端沿中央轉軸40的軸向的位移量;所謂槽寬與厚度相對應,即槽寬與厚度大致相同。第一變形調節槽13的數量與第一連動件31的數量相同,也就是每一個第一連動件31的第一端穿設相對應的一個第一變形調節槽13。
前述之第二轉軸80可轉動地貫穿第一裝置連接座10的轉軸孔12,並且貫穿第二裝置連接座20的轉軸孔22,藉以使第一連動件31的第二端可轉動地連接第二裝置連接座20。
第一連動件31上形成有一彈性區314及一摩擦部315;並且在本實施例中,進一步形成有一弱化孔316。彈性區314較佳地鄰近第一連動件31的周緣。所謂彈性區314即此區域在承受側向力量時容易產生彈性變形(如圖9、圖10所示)。摩擦部315突出於彈性區314,並且朝第二連動件32的方向突伸。弱化孔316凹設形成於彈性區314的一側面,並且在本實施例中貫穿至彈性區314的另一側面而形成一穿孔。弱化孔316的位置錯開摩擦部315,並且弱化孔316較佳地為一長孔而具有相對兩長邊,弱化孔316較佳地沿第一連動件31的長度方向延伸。摩擦部315位置對應弱化孔316的其中一長邊,且具體來說,摩擦部315大致位於弱化孔316的長邊的中央處,並使弱化孔316呈迴旋鏢形。
第一連動件31不以整體為片狀為限,僅要第一連動件31上形成有一片狀而容易彈性變形的彈性區314即可,例如第一連動件31可以大致是一桿體,但桿體的一側形成有一片狀的彈性區314。
第二連動件32較佳地為一長形片體,其相鄰第一連動件31。第二連動件32的兩端分別為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第二連動件32上形成有一中央孔321、一滑軸孔322及一轉軸孔323,滑軸孔322及轉軸孔323分別貫穿形成於第二連動件32的第二端及第一端。前述之第二滑軸70可滑動地貫穿第二裝置連接座20的滑軸孔21,並且貫穿第二連動件32的滑軸孔322,藉以使第二連動件32的第二端可移動且可轉動地連接第二裝置連接座20。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連動件32的第二端設於第一裝置連接座10的其中一第二變形調節槽23內,且第二變形調節槽23的槽寬與第二連動件32的第二端的厚度相對應以限制第二連動件32的第二端沿中央轉軸40的軸向的位移量。第二變形調節槽23的數量與第二連動件32的數量相同,也就是每一個第二連動件32的第二端穿設相對應的一個第二變形調節槽23。
第二連動件32上形成有一彈性區324及一摩擦部325;並且在本實施例中,進一步形成有一弱化孔326。彈性區324較佳地鄰近第二連動件32的周緣。摩擦部325突出於彈性區324,並且朝第一連動件31的方向突伸。弱化孔326凹設形成於彈性區324的一側面,並且在本實施例中貫穿至彈性區324的另一側面而形成一穿孔。弱化孔326的位置錯開摩擦部325,並且弱化孔326較佳地沿第二連動件32的長度方向延伸而具有相對兩長邊。摩擦部325位置對應弱化孔326的其中一長邊,且具體來說,摩擦部325大致位於弱化孔326的長邊的中央處。
前述之中央轉軸40貫穿所有連動組件30的第一連動件31及第二連動件32,並使第二連動件32及第一連動件31可以中央轉軸40為軸相對轉動;而當該第二連動件32及第一連動件31相對轉動時,第二裝置連接座20及第一裝置連接座10相對彼此翻轉並且同時相對彼此移動。
請配合參閱圖4至圖7所示,具體來說,各連動組件30的第二連動件32可相對第一連動件31轉動而使連桿式樞紐器從一展開狀態(如圖4所示)逐漸轉換至一收摺狀態(如圖7所示)。請配合參閱圖4及圖9所示,於展開狀態及收摺狀態時,各連動組件30的第一連動件31上的摩擦部315抵靠第二連動件32的一側緣以限制第二連動件32相對第一連動件31轉動。換句話說,在展開狀態及收摺狀態時,第一連動件31的摩擦部315並未摩擦第二連動件32的一側面,而是藉由抵靠第二連動件32的側緣來將連桿式樞紐器維持在原本的展開狀態或收摺狀態。
請配合參閱圖4、圖9及圖12所示,更具體來說,於展開狀態時,第一連動件31的摩擦部315並未摩擦第二連動件32的側面,並且第二連動件32的摩擦部325也並未摩擦第一連動件31的側面,藉以達到釋放扭力的功效。同時,第一連動件31上的摩擦部315抵靠第二連動件32的側緣以限制第二連動件32相對第一連動件31轉動,並且第二連動件32上的摩擦部325抵靠第一連動件31的側緣以限制第二連動件32相對第一連動件31轉動,藉此將連桿式樞紐器固定在展開狀態,具有固定樞紐的功效。
請配合參閱圖7、圖11及圖13所示,收摺狀態下第一連動件31的摩擦部315與第二連動件32的摩擦部325的情況與展開狀態大致相同,即摩擦部315、325並未產生摩擦而達到釋放扭力的功效,同時摩擦部315、325分別抵靠相對應的連動件32、31的側緣而達到固定樞紐的功效,也就是說,在摩擦部兩端落下時(即展開狀態及收摺狀態時),可達到固定樞紐與釋放扭力的目的。
請配合參閱圖4、圖5、圖9及圖10所示,而當連桿式樞紐器介於展開狀態及收摺狀態之間時,或者說,連桿式樞紐器脫離展開狀態或脫離收摺狀態後,各連動組件30的第一連動件31上的摩擦部315抵靠第二連動件32的一摩擦面327以形成轉動阻力,並且彈性區314會發生適度的變形以使摩擦部315 的抵靠力量保持穩定,進而使轉動阻力保持穩定。藉此,摩擦部315不但可提供手感回饋,還可進一步使第二支撐板A2相較於第一支撐板A1停留在使用者設定的任意角度,使用上更方便。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連動件32的結構大致對稱於第一連動件31,於展開狀態及收摺狀態時,各連動組件30的第二連動件32上的摩擦部325抵靠第二連動件32的一側緣以限制第二連動件32相對第一連動件31轉動。當連桿式樞紐器介於展開狀態及收摺狀態之間時,各連動組件30的第二連動件32上的摩擦部325抵靠第一連動件31的一摩擦面以形成轉動阻力。
在其他較佳的實施例中,連動組件30也可以設計成第一連動件31上非彈性的區域(例如第一連動件31整體為桿狀而非片狀)朝第二連動件32突出形成有一摩擦部315,第二連動件32上對應摩擦部325的位置形成有一彈性區324,當連桿式樞紐器介於展開狀態及收摺狀態之間時,摩擦部315抵靠彈性區324來形成轉動阻力,如此也可產生相同效果。
請配合參閱圖3及圖8所示,進一步來說,任二相鄰的連動組件30之間具有一間隔片33,間隔片33使二相鄰的連動組件30之間形成一彈性縫,彈性縫為摩擦部325保留了適當的變形活動空間,可使摩擦部325產生的轉動阻力更加穩定且線性。
本創作的其他優點如下:
第一,第一連動件31的彈性區314與第二連動件32的彈性區324上分別形成有一弱化孔316及一弱化孔326,彈性區324沿中央轉軸40的軸向的剛性會隨弱化孔326的面積及深度增加而降低;也就是說,弱化孔可降低摩擦部抵靠連動件而產生的轉動阻力,因此可藉由改變弱化孔的尺寸來輕易調整出適合不同裝置的轉動阻力。
第二,第二變形調節槽23可適度限制第二連動件32的第二端沿中央轉軸40的軸向的變形量,藉此,第二變形調節槽23可確保長型片狀的第二連動件32被第一連動件31的摩擦部315抵靠時能夠保持適當的剛性,不會因為第二連動件32太軟而無法與摩擦部315產生充足的轉動阻力。
第三,第一連動件31及第二連動件32均為片狀,可輕易由板金件加工形成,製作簡便而可降低成本。
綜上所述,本創作的連動組件30的兩個連動件(即第一連動件31與第二連動件32)中,至少一個連動件(即第一連動件31)上形成有摩擦部315,摩擦部315朝相鄰的另一連動件(即第二連動件32)突伸,藉以在轉動過程中可以摩擦另一連動件以形成轉動阻力。進一步來說,摩擦部315是突出形成於片狀的彈性區314上,因此當摩擦部315抵靠另一連動件時,彈性區314會發生適度的變形以使摩擦部315的抵靠力量保持穩定,進而使摩擦力保持穩定。簡單來說,藉由將摩擦部315突出形成於片狀的彈性區314上,本創作的摩擦部315可以在一般尺寸公差範圍內產生穩定的轉動阻力,進而能夠改善使用手感,並且降低安裝本創作的裝置的損傷機率。
以上所述僅是本創作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創作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創作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創作技術方案的範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創作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創作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創作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10:第一裝置連接座
11:滑軸孔
13:第一變形調節槽
20:第二裝置連接座
21:滑軸孔
23:第二變形調節槽
30:連動組件
40:中央轉軸
50:第一滑軸
60:第一轉軸
70:第二滑軸
80:第二轉軸

Claims (10)

  1. 一種連桿式樞紐器,包含 一第一裝置連接座及一第二裝置連接座; 至少一連動組件,其連接該第一裝置連接座及該第二裝置連接座:各該至少一連動組件具有 一第一連動件,其兩端分別為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該第一連動件的該第一端連接該第一裝置連接座,該第一連動件的該第二端連接該第二裝置連接座; 一第二連動件,其相鄰該第一連動件,該第二連動件的兩端分別為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該第二連動件的該第一端連接該第一裝置連接座,該第二連動件的該第二端連接該第二裝置連接座; 一中央轉軸,其穿設該至少一連動組件的該第一連動件及該第二連動件,並使該第二連動件及該第一連動件可以該中央轉軸為軸相對轉動;當該第二連動件及該第一連動件相對轉動時,該第一裝置連接座與該第二裝置連接座相對彼此翻轉並且同時相對彼此移動; 其中,該至少一連動組件的該第一連動件上形成有一彈性區及一摩擦部;該摩擦部突出於該彈性區,且朝該第二連動件的方向突伸;當該第二連動件相對該第一連動件轉動時,該摩擦部可抵靠並且摩擦該第二連動件的一摩擦面以形成轉動阻力。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連桿式樞紐器,其中各該至少一連動組件的該第一連動件上的該彈性區的一側面凹設形成有一弱化孔,該弱化孔的位置錯開該摩擦部,並且降低該摩擦部抵靠該第二連動件的力量。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連桿式樞紐器,其中各該至少一連動組件的該第一連動件上的該弱化孔為一長孔而具有相對的兩長邊;該摩擦部位於該弱化孔的其中一該長邊上。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連桿式樞紐器,其中該彈性區為片狀。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連桿式樞紐器,其中各該至少一連動組件的該第一連動件及該第二連動件均為片狀,並且該第一連動件及該第二連動件相互平行。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連桿式樞紐器,其中 該第一裝置連接座上形成有至少一第一變形調節槽; 該至少一連動組件的該第一連動件的該第一端可滑動地設於該至少一第一變形調節槽內;其中該至少一第一變形調節槽的槽寬對應相對應的該第一端的厚度以限制該第一端沿該中央轉軸的軸向的位移量; 該第二裝置連接座上形成有至少一第二變形調節槽; 該至少一連動組件的該第二連動件的該第二端可滑動地設於該至少一第二變形調節槽內;其中該至少一第二變形調節槽的槽寬對應相對應的該第二端的厚度以限制該第二端沿該中央轉軸的軸向的位移量。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連桿式樞紐器,其中 該第一裝置連接座的該至少一第一變形調節槽的數量為複數,該等第一變形調節槽沿該中央轉軸的軸向排列; 該至少一連動組件的數量為複數,各該連動組件的該第一連動件的該第一端可滑動地設於其中一該第一變形調節槽內;其中各該第一變形調節槽的槽寬對應相對應的該第一連動件的該第一端的厚度以限制相對應的該第一端沿該中央轉軸的軸向的位移量; 該第二裝置連接座的該至少一第二變形調節槽的數量為複數,該等第二變形調節槽沿該中央轉軸的軸向排列; 各該連動組件的該第二連動件的該第二端可滑動地設於其中一該第二變形調節槽內;其中各該第二變形調節槽的槽寬對應相對應的該第二連動件的該第二端的厚度以限制相對應的該第一端沿該中央轉軸的軸向的位移量; 任二相鄰的該連動組件之間具有一間隔片,該間隔片使二相鄰的該連動組件之間形成一彈性縫。
  8.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連桿式樞紐器,其中各該至少一連動組件的該第二連動件可以該中央轉軸為軸相對該第一連動件轉動而使該連桿式樞紐器從一展開狀態逐漸轉換至一收摺狀態; 其中,於該展開狀態及該收摺狀態時,各該至少一連動組件的該第一連動件上的該摩擦部抵靠該第二連動件的一側緣以限制該第二連動件相對該第一連動件轉動; 其中,當該連桿式樞紐器介於該展開狀態及該收摺狀態之間時,各該至少一連動組件的該第一連動件上的該摩擦部抵靠該第二連動件的一摩擦面以形成轉動阻力。
  9. 一種連桿式樞紐器,包含 一第一裝置連接座及一第二裝置連接座; 至少一連動組件,其連接該第一裝置連接座及該第二裝置連接座:各該至少一連動組件具有 一第一連動件,其兩端分別為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該第一連動件的該第一端連接該第一裝置連接座,該第一連動件的該第二端連接該第二裝置連接座; 一第二連動件,其相鄰該第一連動件,該第二連動件的兩端分別為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該第二連動件的該第一端連接該第一裝置連接座,該第二連動件的該第二端連接該第二裝置連接座; 一中央轉軸,其穿設該至少一連動組件的該第一連動件及該第二連動件,並使該第二連動件及該第一連動件可以該中央轉軸為軸相對轉動,當該第二連動件及該第一連動件相對轉動時,該第一裝置連接座與該第二裝置連接座相對彼此翻轉並且同時相對彼此移動; 其中,該至少一連動組件的該第一連動件上形成有一摩擦部;該摩擦部朝該第二連動件的方向突伸;該至少一連動組件的該第二連動件上形成有一彈性區;當該第二連動件相對該第一連動件轉動時,該第一連動件的該摩擦部可抵靠並且摩擦該第二連動件的該彈性區以形成轉動阻力。
  10. 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包含 一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所述之連桿式樞紐器; 一第一支撐板,其連接該連桿式樞紐器的該第一裝置連接座; 一第二支撐板,其連接該連桿式樞紐器的該第二裝置連接座。
TW111205822U 2022-06-01 2022-06-01 連桿式樞紐器及使用其的可攜式電子裝置 TWM6352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05822U TWM635216U (zh) 2022-06-01 2022-06-01 連桿式樞紐器及使用其的可攜式電子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05822U TWM635216U (zh) 2022-06-01 2022-06-01 連桿式樞紐器及使用其的可攜式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35216U true TWM635216U (zh) 2022-12-11

Family

ID=85786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205822U TWM635216U (zh) 2022-06-01 2022-06-01 連桿式樞紐器及使用其的可攜式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352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110726A (zh) * 2024-04-23 2024-05-3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110726A (zh) * 2024-04-23 2024-05-3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09018B (zh) 轉軸模組與折疊式電子裝置
US9009919B1 (en) Steady opening and closing double-axis hinge
TWI550384B (zh) 用於資訊裝置之傾斜機構
KR20210020155A (ko) 회전 샤프트 연결 메커니즘 및 절첩식 장치
CN211375464U (zh) 电子装置
CN110045788B (zh) 折叠式电子装置
TWI748647B (zh) 電子裝置及樞紐結構
TWM635216U (zh) 連桿式樞紐器及使用其的可攜式電子裝置
US11761476B2 (en) Torque hinge module
TWI758788B (zh) 具多摩擦對之扭力可變單軸轉軸結構
TWM575953U (zh) Bending mechanism and flexible screen display device
CN209800522U (zh) 360度旋转转轴机构
US2021019147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TWM606638U (zh) 轉軸結構
TWM628185U (zh) 鉸鏈
CN112214068A (zh) 连动机构及电子装置
TWI751754B (zh) 轉軸結構
CN217502267U (zh) 连杆式枢纽器及使用其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TWM612338U (zh) 滑動式鎖定裝置及具有其的雙軸式鉸鏈
TWI715198B (zh) 轉軸模組與可攜式電子裝置
CN104613089A (zh) 稳定开合的双轴铰链
CN113366817A (zh) 电子装置
CN114189577B (zh) 电子设备
TWI786551B (zh) 顯示裝置
TWM634895U (zh) 連桿式樞紐器及使用其的可攜式電子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