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25787U - 電源連接組件 - Google Patents

電源連接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25787U
TWM625787U TW110210974U TW110210974U TWM625787U TW M625787 U TWM625787 U TW M625787U TW 110210974 U TW110210974 U TW 110210974U TW 110210974 U TW110210974 U TW 110210974U TW M625787 U TWM625787 U TW M62578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terminal
conductive member
socket
power connection
connection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109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許榮輝
陳俊宇
魏嘉成
Original Assignee
勝德國際研發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勝德國際研發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勝德國際研發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2109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25787U/zh
Priority to CN202111152721.0A priority patent/CN115810959A/zh
Priority to US17/705,366 priority patent/US20230081872A1/en
Publication of TWM6257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25787U/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28Coupling parts carrying pins, blades or analogous contacts and secured only to wire or cable
    • H01R24/30Coupling parts carrying pins, blades or analogous contacts and secured only to wire or cable with additional earth or shield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5/00Flexible or turnable line connectors, i.e. the rotation angle being limited
    • H01R35/04Turnable line connectors with limited rotation angle with frictional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6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66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with pins, blades or analogous contacts and secured to apparatus or structure, e.g. to a wall
    • H01R24/68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with pins, blades or analogous contacts and secured to apparatus or structure, e.g. to a wall mounted on directly pluggable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01R31/06Intermediate parts for linking two coupling parts, e.g. adap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公開一種電源連接組件,其包括殼體、插頭、第一導電件以及第二導電件。殼體具有第一開口。插頭設置在殼體內,插頭包括第一旋轉座、第一電極端子及第二電極端子。第一旋轉座可活動地卡設在第一開口。第一電極端子與第二電極端子穿設於第一旋轉座而形成第一接觸部與第二接觸部。第一導電件包括一第一夾持部。第一夾持部包括兩個第二彈片。每一第二彈片形成第一彈性段與第二彈性段。第一彈性段呈一L字型形狀,第二彈性段呈一柱面狀。兩個第二彈片的第二彈性段用以夾持第一電極端子,以使第一電極端子電性接觸第一導電件。

Description

電源連接組件
本創作涉及一種電源連接組件,特別是涉及一種具有旋轉功能的電源連接組件。
現有技術中,家電產品通常需要仰賴電源插頭接插座來接收電源。對於電源插頭來說,有時為了配合插座的位置,電源插頭需要以不同的方向***,卻容易造成連接電源插頭的電源線過度彎折或旋轉而提高電線損壞的機率。此外,目前的電源插頭在多次使用過後,插頭內部的導電結構容易鬆脫而造成電性接觸不良。
故,如何通過結構設計的改良,來克服上述的缺陷,已成為該項領域所欲解決的重要課題之一。
本創作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電源連接組件。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創作所採用的其中一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電源連接組件,其包括一殼體、一插頭、一第一導電件以及一第二導電件。殼體包括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第一殼體具有一第一開口,第二殼體與第一殼體相結合。插頭設置在殼體內。插頭包括一第一旋轉座以及相互電性隔離的一第一電極端子與一第二電極端子。第一旋轉座可活動地卡設在第一開口。第一旋轉座定義出一第一軸心線使得第一旋轉座可以第一軸心線為軸自轉。第一電極端子的一端穿設於第一旋轉座而形成一第一接觸部,第二電極端子的一端穿設於第一旋轉座而形成一第二接觸部。第一導電件包括一側壁以及由側壁兩側延伸形成的一第一夾持部。第一夾持部包括對稱設置且向內彎折的兩個第二彈片。每一第二彈片形成一第一彈性段與一第二彈性段,第一彈性段呈一L字型形狀,第二彈性段呈一柱面狀。兩個第二彈片的第二彈性段用以夾持第一電極端子,以使第一電極端子電性接觸第一導電件。第二導電件為一環狀結構,圍繞在第一導電件周圍。第二導電件用以抵接於第二電極端子的一端,以與第二電極端子電性接觸。
本創作另一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電源連接組件,其包括一殼體、一插頭、一第一導電件以及一第二導電件。殼體包括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第一殼體具有一第一開口,第二殼體與第一殼體相結合。插頭設置在殼體內。插頭包括一第一旋轉座以及相互電性隔離的一第一電極端子與一第二電極端子。第一旋轉座可活動地卡設在第一開口。第一旋轉座定義出一第一軸心線使得第一旋轉座可以第一軸心線為軸自轉。第一電極端子的一端穿設於第一旋轉座而形成一第一接觸部,第二電極端子的一端穿設於第一旋轉座而形成一第二接觸部。第一導電件包括一側壁以及由側壁兩側延伸形成的一第一夾持部以及一第二夾持部。第一夾持部包括對稱設置且向內彎折的兩個第二彈片。兩個第二彈片用以夾持第一電極端子,以使第一電極端子電性接觸第一導電件。第二導電件為一環狀結構,圍繞在第一導電件周圍,第二導電件用以抵接於第二電極端子的一端,以與第二電極端子電性接觸。
本創作有益效果在於電源連接組件能通過“插頭包括一第一旋轉座以及相互電性隔離的一第一電極端子與一第二電極端子”以及“第一導電件包括一側壁以及由側壁兩側延伸形成的一第一夾持部,第一夾持部包括對稱設置且向內彎折的兩個第二彈片,第一夾持部用以夾持且電性接觸第一接觸部”的技術方案,以使電源插頭具有旋轉功能,減少電源線彎折的機率,並且通過第一導電件的結構設計,增加其與第一電極端子之間的夾持力道,降低鬆脫的機率。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創作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創作的詳細說明與圖式,然而所提供的圖式僅用於提供參考與說明,並非用來對本創作加以限制。
[第一實施例]
參閱圖1與圖2所示,圖1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的電源連接組件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的電源連接組件的分解示意圖。本創作第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電源連接組件M1。電源連接組件M1包括一殼體1、一插頭2、一第一導電件3以及一第二導電件4。舉例來說,在本實施例中,電源連接組件M1為一電源插頭,外接一外接電線L。殼體1包括第一殼體11與第二殼體12。第一殼體11可拆卸地結合於第二殼體12而形成殼體1並且在殼體1內部形成一容置空間。插頭2設置在殼體1內(即設置在該容置空間)。插頭2包括一第一旋轉座20以及相互電性隔離的一第一電極端子21與一第二電極端子22。第一旋轉座20可活動地卡設在殼體1的第一開口110。第一旋轉座20可定義一第一軸心線C1,使得第一旋轉座20以第一軸心線C1為軸進行自轉。第一電極端子21的一端穿設於第一旋轉座20而形成一第一接觸部211,第二電極端子22的一端穿設於第一旋轉座20而形成一第二接觸部221。電源連接組件M1通過第一接觸部211及第二接觸部221插設於外部的電源插座,例如兩孔插座以進行電連接。
參閱圖2與圖3所示,圖3為本創作的電源連接組件的第一導電件的其中一實施型態與第一電極端子的立體示意圖。第一導電件3包括一側壁30以及由側壁30兩側延伸形成的一導電部31與一第一夾持部32。第一夾持部32包括對稱設置且向內彎折的兩個第二彈片321、322。當電源連接組件M1進行組裝時,第一導電件3的導電部31與第一夾持部32用以夾持第一電極端子21,以使第一電極端子21電性接觸第一導電件3。具體來說, 導電部31與第一夾持部32是夾持於第一電極端子21形成導電柱體212的一端。第二導電件4為一環狀結構,圍繞在第一導電件3周圍。當電源連接組件M1進行組裝時,第二導電件4抵接於第二電極端子22的一端,以與第二電極端子22電性接觸。
繼續參閱圖1與圖2,電源連接組件M1還包括一第三導電件5,插頭2還包括一第三電極端子23。第一電極端子21、第二電極端子22、第三電極端子23可為一體結構或者為由分體組合而成之結構。第三導電件5為一體成形的環狀結構,而第三導電件5圍繞在第二導電件4周圍。第三導電端子23穿設於第一旋轉座20而形成一第三接觸部231,電源連接組件M1通過第一接觸部211、第二接觸部221及第三接觸部231插設於外部的電源插座,例如三孔插座以進行電連接。當電源連接組件M1進行組裝時,第三導電件5抵接於第三電極端子23的一端,以與第三電極端子23電性接觸,且殼體1內部的導電件之間由內而外的排序為第一導電件3、第二導電件4及第三導電件5。此外,第一導電件3、第二導電件4及第三導電件5的其中之一與其相配合進行電性接觸的電極端子(第一導電件3與其對應的第一電極端子21、第二導電件4與其對應的第二電極端子22、第三導電件5與其對應的第三電極端子23)可以第一軸心線C1為軸轉動。第一電極端子21、第二電極端子22及第三電極端子23的至少其中之一通過第一軸心線C1,舉例來說,在圖2中,第一電極端子21用以耦接的第一導電件3的部位(即導電柱體212,見圖3)通過第一軸心線C1。
繼續參閱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導電件3的第一夾持部32的第二彈片321、322於向內彎折時形成一第一彈性段3211、3221與一第二彈性段3212、3222。第一彈性段3211、3221呈一L字型形狀,第二彈性段3212、3222呈柱面狀。第一夾持部32是通過第二彈性段3212、3222夾持於第一電極端子21的導電柱體212,並且藉由第一彈性段3211、3221所延長形成的力臂,增加第一導電件3的夾持力道。需說明的是,本創作並不以圖3所示的第一導電件3的結構為限。此外,第一導電件3、第二導電件4及第三導電件5的其中之一與其相配合進行電性接觸的電極端子之間具有一偏移量。舉例來說,圖3中的第一電極端子21中的導電柱體212用以耦接第一導電件3的第二彈性段3212、3222,而前段已描述導電柱體212通過第一軸心線C1,因此第一軸心線C1與第二彈性段3222(或3212)之間可具有一偏移量D,較佳者,偏移量D為0.4 mm至4 mm。
接著,進一步描述第一導電件3的不同實施型態。參閱圖3與圖4所示,圖4為本創作的電源連接組件的第一導電件的另一實施型態的立體示意圖。圖3與圖4的差異在於第一導電件3的導電部31可以有不同的實施型態。舉例來說,圖3中的第一導電件3的導電部31包括兩個由側壁30兩側延伸出的第一彈片311、312,兩個第一彈片311、312中向內彎折,而圖4中的第一導電件3的導電部31是由側壁30的上側(或者下側)延伸出並且以片狀結構呈現。導電部31主要用以電性連接一導電線L1(可先參閱圖11所示,導電線L1的一端電性耦接導電部31,另一端電性耦接第一電極端子夾81),須說明的是,圖3中的導電部31用以電性耦接導電線L1時,導電線L1可直接耦接第一彈片311、312,或者也可由側壁30配線的方式(即貫穿側壁30而耦接第一彈片311、312)。換言之,本創作不以導電部31與導電線L1之間的耦接方式為限。
參閱圖5所示,圖5為本創作的電源連接組件的第一導電件的另外一實施型態與第一電極端子的立體示意圖。在圖5中,電源連接組件M1還可包括一彈性件6,且第一導電件3還包括一第二夾持部33。第一夾持部32設置在導電部31與第二夾持部33之間。第二夾持部33包括對稱設置且外擴的兩個第三彈片331、332。彈性件6用以套設在兩個第三彈片331、332。藉此,第一導電件3通過彈性件6本身的彈力,來加強夾持力道。
接著,參閱圖6所示,圖6為本創作的電源連接組件的第一導電件的又一實施型態與第一電極端子的立體示意圖。在圖6中,電源連接組件M1還包括一夾固件7,且第一夾持部32還包括兩個連接段34,兩個連接段34可由第一夾持部32延伸出而形成。因此,當第一導電件3套設於第一電極端子21的導電柱體212時,夾固件7卡接於兩個連接段34並且施加一夾力以使兩個連接段相互抵接,以加強第一導電件3的夾持力道。
[第二實施例]
參閱圖7A與圖8所示,圖7A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的電源連接組件的立體示意圖,圖8為圖7A的電源連接組件的分解示意圖。第二實施例提供一種電源連接組件M2。電源連接組件M2包括一殼體1、一插頭2、一第一導電件3、一第二導電件4、一第三導電件5以及一插座8。第一電極端子21、第二電極端子22、第三電極端子23可為一體結構或者為由分體組合而成之結構。也就是說,電源連接組件M2同時具有電源插頭與電源插座。殼體1包括第一殼體11與第二殼體12。第一殼體11可拆卸地結合於第二殼體12而形成殼體1。插頭2設置在殼體1內。插頭2包括一第一旋轉座20以及相互電性隔離的一第一電極端子21、一第二電極端子22及一第三電極端子23。第一導電件3、第二導電件4及第三導電件5分別電性接觸第一電極端子21、第二電極端子22及第三電極端子23。第一旋轉座20可活動地卡設在殼體1的第一開口110。第一旋轉座20可定義一第一軸心線C1,使得第一旋轉座20以第一軸心線C1為軸進行自轉。第一電極端子21的一端穿設於第一旋轉座20而形成一第一接觸部211,第二電極端子22的一端穿設於第一旋轉座20而形成一第二接觸部221,第三導電端子23穿設於第一旋轉座20而形成一第三接觸部231。電源連接組件M2通過第一接觸部211、第二接觸部221及第三接觸部231插設於外部的電源插座,例如三孔插座以進行電連接。
承上述,插座8包括彼此相互電性隔離的一第一電極端子夾81與一第二電極端子夾82。插座8上開設出分別對應第一電極端子夾81與第二電極端子夾82的一第一插孔801與一第二插孔802,使得插座8與外部插頭,例如兩腳插頭進行插接時,外部插頭的端子分別***第一插孔801與第二插孔802而電性耦接於第一電極端子夾81與第二電極端子夾82。此外,插座8還可包括第三電極端子夾83。因此,插座8與外部插頭,例如三腳插頭進行插接時,外部插頭的端子分別***第一插孔801、第二插孔802及第三插孔803而電性耦接於第一電極端子夾81、第二電極端子夾82及第三電極端子夾83,而且,第一電極端子夾81、第二電極端子夾82及第三電極端子夾83分別電性耦接第一導電件3、第二導電件4及第三導電件5。須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導電件3的結構同樣可採用圖3、圖4、圖5及圖6所示出的不同型態,在此不再贅述。
另外,參閱圖7B所示,圖7B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的電源連接組件的另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圖7B與圖7A所示出的結構相仿,其相仿之處不再贅述,而圖7B與圖7A的不同之處在於,圖7B示出的電源連接組件M2還包括一第二旋轉座80,第二旋轉座80可活動地卡設在第二殼體12形成的一開口中,且第一插孔801、第二插孔802及第三插孔803開設在第二旋轉座80上。此外,第二旋轉座80定義出一第二軸心線C2,使得第二旋轉座80以第二軸心線C2為軸進行自轉,且值得一提的是,第二軸心線C2平行第一軸心線C1。
[第三實施例]
參閱9至圖11所示,圖9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的電源連接組件的立體示意圖,圖10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的電源連接組件的另一立體示意圖,圖11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的電源連接組件的分解示意圖。第三實施例提供一種電源連接組件M3,電源連接組件M3包括一殼體1、一插頭2、一第一導電件3、一第二導電件4、一第三導電件5以及一插座8。第一電極端子21、第二電極端子22、第三電極端子23可為一體結構或者為由分體組合而成之結構。也就是說,電源連接組件M3同時具有電源插頭與電源插座。殼體1包括第一殼體11與第二殼體12。第一殼體11可拆卸地結合於第二殼體12而形成殼體1。插頭2設置在殼體1內。插頭2包括一第一旋轉座20以及相互電性隔離的一第一電極端子21、一第二電極端子22及一第三電極端子23。第一導電件3、第二導電件4及第三導電件5分別電性接觸第一電極端子21、第二電極端子22及第三電極端子23。第一旋轉座20可活動地卡設在殼體1的第一開口110。第一旋轉座20可定義一第一軸心線C1,使得第一旋轉座20以第一軸心線C1為軸進行自轉。第一電極端子21的一端穿設於第一旋轉座20而形成一第一接觸部211,第二電極端子22的一端穿設於第一旋轉座20而形成一第二接觸部221,第三導電端子23穿設於第一旋轉座20而形成一第三接觸部231。電源連接組件M3通過第一接觸部211、第二接觸部221及第三接觸部231插設於外部的電源插座(三孔插座)以進行電連接。
電源連接組件M3與電源連接組件M2的主要差異在於插座8的結構不同。電源連接組件M3的插座8包括彼此相互電性隔離的一第一電極端子夾81、一第二電極端子夾82以及第三電極端子夾83。第一電極端子夾81、第二電極端子夾82及第三電極端子夾83分別電性耦接第一導電件3、第二導電件4及第三導電件5。第二殼體12開設出分別對應第一電極端子夾81、一第二電極端子夾82以及第三電極端子夾83的第一插孔801、第二插孔802及第三插孔803,由此可知,本實施例中的插座8無法轉動。此外,插座8與一外部插頭插接時的插接方向垂直於插頭2與一外部插座插接時的插接方向。此外,第一殼體11還包括一貫孔13,插座8還包括一止擋件84,止擋件84用以穿過貫孔13而外露於第一殼體11。藉此,止擋件84能夠作為外部插頭插接於插座8時的方向辨識,也就是作為一防呆機構。
[第四實施例]
參閱圖12與圖13所示,圖12為本創作第四實施例的電源連接組件的立體示意圖,圖13為本創作第四實施例的電源連接組件的分解示意圖。第四實施例與第二、第三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在於插座8的結構不同。第四實施例提供一種電源連接組件M4,電源連接組件M4包括一殼體1、一插頭2、一第一導電件3、一第二導電件4、一第三導電件5以及一插座8。第一電極端子21、第二電極端子22、第三電極端子23可為一體結構或者為由分體組合而成之結構。也就是說,電源連接組件M4同時具有電源插頭與電源插座。殼體1包括第一殼體11與第二殼體12。第一殼體11可拆卸地結合於第二殼體12而形成殼體1。插頭2設置在殼體1內。插頭2包括一第一旋轉座20以及相互電性隔離的一第一電極端子21、一第二電極端子22及一第三電極端子23。第一電極端子夾81、第二電極端子夾82及第三電極端子夾83分別電性耦接第一導電件3、第二導電件4及第三導電件5。第一旋轉座20可活動地卡設在殼體1的第一開口110。第一旋轉座20可定義一第一軸心線C1,使得第一旋轉座20以第一軸心線C1為軸進行自轉。第一電極端子21的一端穿設於第一旋轉座20而形成一第一接觸部211,第二電極端子22的一端穿設於第一旋轉座20而形成一第二接觸部221,第三導電端子23穿設於第一旋轉座20而形成一第三接觸部231。電源連接組件M4通過第一接觸部211、第二接觸部221及第三接觸部231插設於外部的電源插座(三孔插座)以進行電連接。
殼體1用以設置插頭2之一側的相對側形成一凹部14,插座8可活動地設置在凹部14中,並且插座8定義出一第二軸心線C2,使得插座8能夠以第二軸心線C2自轉,且第二軸心線C2垂直於第一軸心線C1。插座8包括相結合的一第三殼體85與一第四殼體86,以及相互電性隔離的第一電極端子夾81、第二電極端子夾82以及第三電極端子夾83。第一電極端子夾81、第二電極端子夾82以及第三電極端子夾83設置在第三殼體85與第四殼體86相結合時所形成的一容置空間中。第一電極端子夾81、第二電極端子夾82以及第三電極端子夾83分別電性耦接第一電極端子21、第二導電端子22及第三電極端子23。第三殼體85包括開設出分別對應第一電極端子夾81、第二電極端子夾82及第三電極端子夾83的第一插孔801、第二插孔802及第三插孔803。第三殼體85還包括一止擋件84,止擋件84的延伸方向垂直於插座8插接於一外部插頭時的插接方向。在本實施例中,插座8可在凹部14中進行約90度的轉動,因此插座8中的第一電極端子夾81與第二電極端子夾82對應具有90度範圍的端子夾端口,而第三電極端子夾83可通過一轉軸831連接在第三導電件5的一支臂51,使得第三電極端子夾83可相對插座8進行轉動。
參閱圖14所示,圖14為本創作的電源連接組件的第一導電件的再一實施型態與第一電極端子的立體示意圖。圖14所示的第一導電件3的結構相似於圖3,差異在於,導電部31的兩個第一彈片311、312中的其中一個第一彈片311向內彎折,而另一個第一彈片312向外彎折以連接第一電極端子夾81。
[實施例的有益效果]
本創作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於,本創作所提供的電源連接組件M1~M4,其能通過“插頭2包括一第一旋轉座20以及相互電性隔離的一第一電極端子21與一第二電極端子22”以及“第一導電件3包括一側壁30以及由側壁30兩側延伸形成的一導電部31與一第一夾持部32,導電部31包括對稱設置的兩個第一彈片311、312,且兩個第一彈片311、312中的至少一個向內彎折,第一夾持部32包括對稱設置且向內彎折的兩個第二彈片321、322,每一第二彈片321、322形成一第一彈性段3211、3221與一第二彈性段3212、3222,第一彈性段3211、3221呈一L字型形狀,第二彈性段3212、3222呈一柱面狀。兩個第一彈片311、312以及兩個第二彈片321、322的第二彈性段3212、3222用以夾持第一電極端子21,以使第一電極端子21電性接觸第一導電件3”的技術方案,以使電源插頭具有旋轉功能,減少電源線彎折的機率,並且通過第一導電件的結構設計,增加其與第一電極端子之間的夾持力道,降低鬆脫的機率。
進一步來說,本創作提供了第一導電件3的不同實施型態。舉例來說,第一導電件3還包括一第二夾持部33。第二夾持部33包括對稱設置且外擴的兩個第三彈片331、332,電源連接組件M1通過一彈性件6套設在兩個第三彈片331、332。藉此,第一導電件3通過彈性件6本身的彈力,來加強夾持力道。或者,第一夾持部32還包括兩個連接段34,兩個連接段34可由第一夾持部32延伸出而形成。當第一導電件3套設於第一電極端子21的導電柱體212時,電源連接組件M1通過一夾固件7卡接於兩個連接段34並且施加一夾力以使兩個連接段相互抵接,以加強第一導電件3的夾持力道。
更進一步來說,電源連接組件還包括一插座8,插座8包括彼此相互電性隔離的一第一電極端子夾81與一第二電極端子夾82。插座8可為固定型態,亦即在第二殼體12開設出分別對應第一電極端子夾81與第二電極端子夾82的一第一插孔801與一第二插孔802。或者,殼體1用以設置插頭2之一側的相對側形成一凹部14,插座8可活動地設置在凹部14中,並且插座8定義出一第二軸心線C2,使得插座8能夠以第二軸心線C2自轉,插座也可包括一第二旋轉座並且通過第二旋轉座進行轉動,且第二旋轉座定義出一第二軸心線,第二軸心線可平行或垂直第一軸心線,藉以形成不同的實施型態。
以上所公開的內容僅為本創作的優選可行實施例,並非因此侷限本創作的申請專利範圍,所以凡是運用本創作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做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創作的申請專利範圍內。
M1、M2、M3、M4:電源連接組件 1:殼體 11:第一殼體 110:第一開口 12:第二殼體 13:貫孔 14:凹部 2:插頭 20:第一旋轉座 21:第一電極端子 211:第一接觸部 212:導電柱體 22:第二電極端子 221:第二接觸部 23:第三電極端子 231:第三接觸部 3:第一導電件 30:側壁 31:導電部 311、312:第一彈片 32:第一夾持部 321、322:第二彈片 3211、3221:第一彈性段 3212、3222:第二彈性段 33:第二夾持部 331、332:第三彈片 34:連接段 4:第二導電件 5:第三導電件 51:支臂 6:彈性件 7:夾固件 8:插座 80:第二旋轉座 801:第一插孔 802:第二插孔 803:第三插孔 81:第一電極端子夾 82:第二電極端子夾 83:第三電極端子夾 831:轉軸 84:止擋件 85:第三殼體 86:第四殼體 C1:第一軸心線 C2:第二軸心線 D:偏移量 L:外接電線 L1:導電線
圖1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的電源連接組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的電源連接組件的分解示意圖。
圖3為本創作的電源連接組件的第一導電件的其中一實施型態與第一電極端子的立體示意圖。
圖4為本創作的電源連接組件的第一導電件的另一實施型態的立體示意圖。
圖5為本創作的電源連接組件的第一導電件的另外一實施型態與第一電極端子的立體示意圖。
圖6為本創作的電源連接組件的第一導電件的又一實施型態與第一電極端子的立體示意圖。
圖7A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的電源連接組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7B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的電源連接組件的另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8為圖7A的電源連接組件的分解示意圖。
圖9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的電源連接組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10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的電源連接組件的另一立體示意圖。
圖11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的電源連接組件的分解示意圖。
圖12為本創作第四實施例的電源連接組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13為本創作第四實施例的電源連接組件的分解示意圖。
圖14為本創作的電源連接組件的第一導電件的再一實施型態與第一電極端子的立體示意圖。
M2:電源連接組件
11:第一殼體
110:第一開口
12:第二殼體
20:第一旋轉座
21:第一電極端子
22:第二電極端子
23:第三電極端子
3:第一導電件
4:第二導電件
5:第三導電件
8:插座
801:第一插孔
802:第二插孔
803:第三插孔
81:第一電極端子夾
82:第二電極端子夾
83:第三電極端子夾
C1:第一軸心線

Claims (16)

  1. 一種電源連接組件,其包括:一殼體,包括:一第一殼體,具有一第一開口;以及一第二殼體,與所述第一殼體相結合;一插頭,設置在所述殼體內,所述插頭包括一第一旋轉座以及相互電性隔離的一第一電極端子與一第二電極端子,所述第一旋轉座可活動地卡設在所述第一開口,所述第一旋轉座定義出一第一軸心線使得所述第一旋轉座可以所述第一軸心線為軸自轉,所述第一電極端子的一端穿設於所述第一旋轉座而形成一第一接觸部,所述第二電極端子的一端穿設於所述第一旋轉座而形成一第二接觸部;一第一導電件,包括一側壁以及由所述側壁兩側延伸形成的一第一夾持部,所述第一夾持部包括對稱設置且向內彎折的兩個第二彈片,每一所述第二彈片形成一第一彈性段與一第二彈性段,所述第一彈性段呈一L字型形狀,所述第二彈性段呈一柱面狀,兩個所述第二彈片的所述第二彈性段用以夾持所述第一電極端子,以使所述第一電極端子電性接觸所述第一導電件;以及一第二導電件,其為一環狀結構,圍繞在所述第一導電件周圍,所述第二導電件用以抵接於所述第二電極端子的一端,以與所述第二電極端子電性接觸。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源連接組件,所述第一導電件還包括:一導電部,所述導電部由所述側壁的上側、下側或兩側延伸形成,所述導電部用以電性連接一導電線。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源連接組件,還包括:一第三導電件,所述插頭還包括一第三電極端子,所述第三導電件為一體成形 的環狀結構,所述第三導電件圍繞在所述第二導電件周圍,所述第三導電端子穿設於所述第一旋轉座而形成一第三接觸部,所述第三導電件用以抵接於所述第三電極端子的一端,以與所述第三電極端子電性接觸。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電源連接組件,其中,所述第一導電件、所述第二導電件及所述第三導電件的其中之一與其相配合進行電性接觸的電極端子可以所述第一軸心線為軸轉動;其中,所述第一電極端子、所述第二電極端子及所述第三電極端子的至少其中之一通過所述第一軸心線。
  5. 如請求項3所述的電源連接組件,其中,所述第一導電件、所述第二導電件及所述第三導電件的其中之一與其相配合進行電性接觸的電極端子之間具有一偏移量,所述偏移量為0.4mm至4mm。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源連接組件,還包括:一插座,所述插座包括一第二旋轉座與彼此相互電性隔離的一第一電極端子夾與一第二電極端子夾,所述第二殼體具有一第二開口,所述第二旋轉座可活動地卡設在所述第二開口且所述第二旋轉座定義出一第二軸心線且所述第二旋轉座上開設出分別對應所述第一電極端子夾與所述第二電極端子夾的一第一插孔與一第二插孔,所述第二軸心線平行所述第一軸心線,所述第一電極端子夾與所述第二電極端子夾分別電性耦接所述第一導電件與所述第二導電件。
  7. 如請求項3所述的電源連接組件,還包括:一插座,所述插座包括彼此相互電性隔離的一第一電極端子夾與一第二電極端子夾,所述第二殼體開設出分別對應所述第一電極端子夾與所述第二電極端子夾的一第一插孔與一第二插孔;其中,所述第一電極端子夾與所述第二電極端子夾分別電性耦接所述 第一導電件與所述第二導電件。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電源連接組件,其中,所述插座還包括一第三電極端子夾,所述第二殼體還開設一對應所述第三電極端子夾的第三插孔,且所述第三電極端子夾電性耦接所述第三導電件。
  9. 如請求項7所述的電源連接組件,其中,所述第一殼體還包括一貫孔,所述插座還包括一止擋件,所述止擋件用以穿過所述貫孔而外露於所述第一殼體。
  10. 如請求項3所述的電源連接組件,還包括:一插座,所述殼體用以設置所述插頭之一側的相對側形成一凹部,所述插座可活動地設置在所述凹部中,並且所述插座定義出一第二軸心線,所述第二軸心線垂直於所述第一軸心線,所述插座包括相結合的一第三殼體與一第四殼體,以及彼此相互電性隔離的一第一電極端子夾與一第二電極端子夾,所述第一電極端子夾與所述第二電極端子夾設置在所述第三殼體與所述第四殼體相結合時所形成的一容置空間中,所述第三殼體包括開設出分別對應所述第一電極端子夾與所述第二電極端子夾的一第一插孔與一第二插孔,所述第一電極端子夾與所述第二電極端子夾分別電性耦接所述第一導電件與所述第二導電件。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電源連接組件,其中,所述插座還包括一第三電極端子夾,所述第三殼體還開設一對應所述第三電極端子夾的第三插孔,所述第三電極端子夾電性耦接所述第三導電件,且所述第三電極端子夾通過一轉軸連接所述第三導電件,以使得所述第三電極端子夾相對所述插座進行轉動。
  12. 如請求項10所述的電源連接組件,其中,所述第三殼體還包括一止擋件,所述止擋件的延伸方向垂直於所述插座插接於 一外部插頭時的插接方向。
  13. 一種電源連接組件,其包括:一殼體,包括:一第一殼體,具有一第一開口;以及一第二殼體,與所述第一殼體相結合;一插頭,設置在所述殼體內,所述插頭包括一第一旋轉座以及相互電性隔離的一第一電極端子與一第二電極端子,所述第一旋轉座可活動地卡設在所述第一開口,所述第一旋轉座定義出一第一軸心線使得所述第一旋轉座可以所述第一軸心線為軸自轉,所述第一電極端子的一端穿設於所述第一旋轉座而形成一第一接觸部,所述第二電極端子的一端穿設於所述第一旋轉座而形成一第二接觸部;一第一導電件,包括一側壁以及由所述側壁兩側延伸形成的一第一夾持部以及一第二夾持部,所述第一夾持部包括對稱設置且向內彎折的兩個第二彈片,兩個所述第二彈片用以夾持所述第一電極端子,以使所述第一電極端子電性接觸所述第一導電件;以及一第二導電件,其為一環狀結構,圍繞在所述第一導電件周圍,所述第二導電件用以抵接於所述第二電極端子的一端,以與所述第二電極端子電性接觸。
  14. 如請求項13所述的電源連接組件,其中,所述第一導電件還包括:一導電部,所述導電部由所述側壁的上側、下側或兩側延伸形成,所述導電部用以電性連接一導電線。
  15. 如請求項13所述的電源連接組件,還包括:一彈性件,所述第二夾持部包括對稱設置且外擴的兩個第三彈片,且所述彈性件用以套設在兩個所述第三彈片。
  16. 如請求項13所述的電源連接組件,還包括:一夾固件,所述 第一夾持部還包括兩個連接段,所述夾固件用以卡接於兩個所述連接段並且施加一夾力以使兩個所述連接段相互抵接。
TW110210974U 2021-09-16 2021-09-16 電源連接組件 TWM6257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10974U TWM625787U (zh) 2021-09-16 2021-09-16 電源連接組件
CN202111152721.0A CN115810959A (zh) 2021-09-16 2021-09-29 电源连接组件
US17/705,366 US20230081872A1 (en) 2021-09-16 2022-03-27 Power connection assembl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10974U TWM625787U (zh) 2021-09-16 2021-09-16 電源連接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25787U true TWM625787U (zh) 2022-04-21

Family

ID=82198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10974U TWM625787U (zh) 2021-09-16 2021-09-16 電源連接組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81872A1 (zh)
CN (1) CN115810959A (zh)
TW (1) TWM625787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10959A (zh) 2023-03-17
US20230081872A1 (en) 2023-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5045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TWI458203B (zh) 用以與同軸纜線端接之電氣連接器
TWI298563B (zh)
TWI382613B (zh) 電連接器
TW201911676A (zh) 旋轉式插座裝置及其插座模組
TWI594522B (zh) 插頭
CN109244748B (zh) 插座和连接器
JP2009004145A (ja) 多極ジャック及び多極プラグ
TWM625787U (zh) 電源連接組件
GB2410844A (en) Swivel electrical connector
TWM619070U (zh) 電連接器組件
CN102544836A (zh) 一种通用插孔接触件
JP5357563B2 (ja) 高電圧対応多極プラグコネクター
TWI722513B (zh) 電連接器組合
TWM486192U (zh) 同軸連接器改良
CN220306617U (zh) 具有防错功能的电连接器内芯结构及电连接器
US2016019075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rotatable first and second connectors
TWM567972U (zh) Electrical connector terminal fixing structure for lateral terminal positioning and terminal positioning fixing kit for lateral positioning
CN212648628U (zh) 一种连接件
CN217823341U (zh) 圆形互锁式连接器
CN214798079U (zh) 一种多芯连接器
US7819701B2 (en) Rotatable electrical plug connector
KR200294134Y1 (ko) 커넥터 접속단자
TWM567971U (zh) Electrical connector terminal fixing structure
TWM275599U (en) Power conne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