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25207U - 工具機 - Google Patents

工具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25207U
TWM625207U TW110214357U TW110214357U TWM625207U TW M625207 U TWM625207 U TW M625207U TW 110214357 U TW110214357 U TW 110214357U TW 110214357 U TW110214357 U TW 110214357U TW M625207 U TWM625207 U TW M62520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chine
saddle
machine tool
hollow shaft
hold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143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﨑瑞穂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發那科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發那科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發那科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6252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25207U/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7/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pplicable to both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and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 B23H7/02Wire-cutting
    • B23H7/08Wire electro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1/00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i.e. removing metal with a series of rapidly recurring electrical discharges between an electrode and a workpiece in the presence of a fluid dielectric
    • B23H1/04Electrod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or their manufa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7/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pplicable to both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and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 B23H7/02Wire-cut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11/00Auxiliary apparatus or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1/00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i.e. removing metal with a series of rapidly recurring electrical discharges between an electrode and a workpiece in the presence of a fluid dielect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2400/00Moving mechanisms for tool electr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And Combined Machining (AREA)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Abstract

工具機(10)具備:鞍座(14),對於機床(12)沿著第1方向相對移動;機台(16),對於鞍座(14),沿著與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相對移動;及第1夾持構件(60),固定在機床(12)及機台(16),而將機床(12)與機台(16)之間的相對位置予以固定。

Description

工具機
本創作係關於使用工具將加工對象物加工的工具機。
工具機,包括有線放電加工機。日本特開2018-069409號公報揭露在加工液中的加工對象物與線電極的極間使放電產生而將加工對象物加工的線放電加工機。
在日本特開2018-069409號公報的線放電加工機,於機床載置鞍座(X軸鞍座),於鞍座載置機台(Y軸鞍座),於在機床立設的支柱載置UV鞍座(V軸鞍座)。又,於UV鞍座的側面部以可移動的方式安裝UV機台(U軸鞍座),於UV機台的側面部以可移動的方式安裝空心軸(Z軸鞍座)。
另外,輸送線放電加工機時,將鞍座、機台、UV鞍座、UV機台及空心軸之各者夾持保持不動。具體而言,將鞍座夾持在機床,將機台夾持在鞍座,將UV鞍座夾持在支柱,將UV機台夾持在UV鞍座,將空心軸夾持在UV機台。
然而,由於將鞍座、機台、UV鞍座、UV機台及空心軸個別夾持,而有夾持作業的作業時間變長的傾向。結果,線放電加工機的輸送之用的準備較為不便。
於是,本創作的目的在於解決上述的課題。
本創作的態樣為使用工具將加工對象物加工的工具機,並且具備:鞍座,對於機床沿著第1方向相對移動;機台,對於前述鞍座,沿著與前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相對移動;及第1夾持構件,固定在前述機床及前述機台,而將前述機床與前述機台之間的相對位置予以固定。
依照本創作的態樣,即使不夾持鞍座,也可藉由第1夾持構件抑制鞍座的移動。因此,相較於將鞍座及機台個別藉由夾持構件夾持的情況,可減少夾持構件的數量而縮短夾持作業的作業時間,結果,可簡化輸送作業。
上述目的、特徵及優點可藉由參考附加的圖示所說明之以下的實施形態之說明而更容易了解。
圖1為顯示工具機10的構成之側面圖。圖2為顯示工具機10的構成之正面圖。工具機10在本實施形態為在加工液中的加工對象物與線電極的極間使放電產生而將加工對象物加工的線放電加工機。工具機10具有機床12、鞍座14、機台16、支柱18、UV鞍座20、UV機台22及空心軸24。
機床12為工具機10的機台。機床12設置在地面、地板等基礎上。機床12具有將搭載對象物搭載之用的搭載面12F。
鞍座14以可移動的方式連結到導引鞍座14之用的第1導引軌26。第1導引軌26設置在機床12的搭載面12F上,沿著第1方向延伸。第1導引軌26的數量可為1個,也可為多個。在本實施形態,一對第1導引軌26隔著間隔而設置在機床12的搭載面12F上(參考圖2)。
在一對第1導引軌26之間,配置第1驅動軸28。第1驅動軸28連接到鞍座驅動用馬達的馬達軸,沿著第1方向延伸。在第1驅動軸28設置第1滑動部30。在第1滑動部30固定鞍座14。第1滑動部30配合鞍座驅動用馬達的旋轉而使第1驅動軸28滑動。
鞍座14配合鞍座驅動用馬達的旋轉而使第1滑動部30連同第1導引軌26移動。也就是說,鞍座14對於機床12沿著第1方向相對移動。鞍座驅動用馬達正旋轉時,鞍座14朝向第1方向的正側移動。另外,鞍座驅動用馬達負旋轉時,鞍座14朝向第1方向的負側移動。尚且,第1方向在本實施形態設為對應到由工具機10所定義的機械座標系之Y軸的Y方向。Y方向的正側(+Y側)設為工具機10的前側,Y方向的負側(-Y方向)設為工具機10的後側。
機台16以可移動的方式連結到導引機台16之用的第2導引軌32。第2導引軌32設在鞍座14的上面,沿著與第1方向在面內正交的第2方向延伸。第2導引軌32的數量可為1個,也可為多個。在本實施形態,一對第2導引軌32隔著間隔而設在鞍座14的上面(參考圖1)。
在一對第2導引軌32之間,配置第2驅動軸34。第2驅動軸34連接到機台驅動用馬達的馬達軸,沿著第2方向延伸。在第2驅動軸34設置第2滑動部36。在第2滑動部36固定機台16。第2滑動部36配合機台驅動用馬達的旋轉而使第2驅動軸34滑動。
機台16配合機台驅動用馬達的旋轉而使第2滑動部36連同第2導引軌32移動。也就是說,機台16對於鞍座14沿著第2方向相對移動。機台驅動用馬達正旋轉時,機台16朝向第2方向的正側移動。另外,機台驅動用馬達負旋轉時,機台16朝向第2方向的負側移動。尚且,第2方向在本實施形態設為對應由工具機10所定義的機械座標系之X軸的X方向。X方向的正側(+X側)設為工具機10的右側,X方向的負側(-X方向)設為工具機10的左側。
支柱18為支柱構件,並且機床12的搭載面12F立設。在支柱18的前面將臂體38固定。臂體38沿著Y方向延伸,而貫通機台16所載置的加工槽40之側壁。在加工槽40的側壁,具備密封臂體38與加工槽40之間的縫隙之密封機構。密封機構即使在加工槽40隨著鞍座14及機台16的至少一者的移動而可動的情況下,也可密封該加工槽40與臂體38之間的縫隙。
UV鞍座20以可移動的方式連結到引導UV鞍座20之用的第3導引軌42。第3導引軌42設在支柱18的上面,沿著第3方向延伸。第3導引軌42的數量可為1個,也可為多個。在本實施形態,一對第3導引軌42隔著間隔而設在支柱18的上面(參考圖2)。
在一對第3導引軌42之間,配置第3驅動軸(未圖示)。第3驅動軸連接到UV鞍座驅動用馬達的馬達軸,沿著第3方向延伸。在第3驅動軸,設置第3滑動部(未圖示)。在第3滑動部固定UV鞍座20。第3滑動部配合UV鞍座驅動用馬達的旋轉而使第3驅動軸滑動。
UV鞍座20配合UV鞍座驅動用馬達的旋轉而使第3滑動部連同第3導引軌42移動。也就是說,UV鞍座20對於支柱18沿著第3方向相對移動。UV鞍座驅動用馬達正旋轉時,UV鞍座20朝向第3方向的正側移動。另外,UV鞍座驅動用馬達負旋轉時,UV鞍座20朝向第3方向的負側移動。尚且,第3方向在本實施形態設為對應由工具機10所定義的機械座標系之V軸的V方向。V方向在本實施形態為與Y方向相同的方向。尚且,V方向可為與X方向相同的方向。
UV機台22以可移動的方式連結到導引UV機台22的第4導引軌46。第4導引軌46設在UV鞍座20的前面,沿著與第3方向正交的第4方向延伸。第4導引軌46的數量可為1個,可為多個。在本實施形態,一對第4導引軌46隔著間隔而設在UV鞍座20的前面(參考圖1)。
在一對第4導引軌46之間,配置第4驅動軸48。第4驅動軸48連接到UV機台驅動用馬達的馬達軸,沿著第4方向延伸。在第4驅動軸48,設置第4滑動部50。在第4滑動部50固定UV機台22。第4滑動部50配合UV機台驅動用馬達的旋轉而使第4驅動軸48滑動。
UV機台22配合UV機台驅動用馬達的旋轉而使第4滑動部50連同第4導引軌46移動。也就是說,UV機台22對於UV鞍座20沿著第4方向相對移動。UV機台驅動用馬達正旋轉時,UV機台22朝向第4方向的正側移動。另外,UV機台驅動用馬達負旋轉時,UV機台22朝向第4方向的負側移動。尚且,第4方向在本實施形態設為對應到由工具機10所定義的機械座標系之U軸的U方向。U方向在本實施形態為與X方向相同的方向。尚且,V方向係與X方向為相同方向時,U方向可為與Y方向相同方向。
空心軸24以可移動的方式連結到導引空心軸24之用的第5導引軌52。第5導引軌52設在UV機台22的前面,沿著與第1方向及第2方向正交的第5方向延伸。第5導引軌52的數量可為1個,也可為多個。在本實施形態,一對第5導引軌52隔著間隔而設在UV機台22的前面(參考圖1)。
在一對第5導引軌52之間,配置第5驅動軸(未圖示)。第5驅動軸連接到空心軸驅動用馬達的馬達軸,沿著第5方向延伸。在第5驅動軸設置第5滑動部(未圖示)。將空心軸24固定在第5滑動部。第5滑動部配合空心軸驅動用馬達的旋轉而使第5驅動軸滑動。
空心軸24配合空心軸驅動用馬達的旋轉而使第5滑動部連同第5導引軌52移動。也就是說,空心軸24對於UV機台22沿著第5方向相對移動。空心軸驅動用馬達正旋轉時,空心軸24朝向第5方向的正側移動。另外,空心軸驅動用馬達負旋轉時,空心軸24朝向第5方向的負側移動。尚且,第5方向在本實施形態設為對應由工具機10所定義的機械座標系之Z軸的Z方向。Z方向的正側(+Z側)設為工具機10的上側,Z方向的負側(-Z側)設為工具機10的下側。尚且,下方向為重力作用的方向。
在空心軸24設置上導引部54。在臂體38設置下導引部56。上導引部54一邊支撐從送線機構運送的線電極一邊導引到下導引部56。下導引部56一邊從送線機構經由上導引部54傳送的線電極一邊導引到線卷取機構。
在工具機10,運送工具機10時,鞍座14、機台16、支柱18、UV鞍座20、UV機台22及空心軸24配置在規定的位置(運送既定位置)。運送既定位置為作為運送時相對於機床12的相對位置而預先決定的位置。此時,工具機10具有第1夾持構件60、第2夾持構件62及第3夾持構件64。
圖3為顯示第1夾持構件60的裝設狀態之圖。第1夾持構件60為固定機床12與機台16之間的相對位置之構件。第1夾持構件60連結機床12與配置在運送既定位置的機台16,而對於機床12將機台16保持在運送既定位置。進一步,第1夾持構件60停止配置在運送既定位置的鞍座14之移動。第1夾持構件60藉由螺栓BT固定在機床12及機台16的各者。
另外,在機床12及機台16的各者,形成有可將螺栓BT螺合的螺栓孔。形成於機床12及機台16的各者之螺栓孔不由蓋體等覆蓋而是露出。因此,容易辨識螺栓孔,在裝設第1夾持構件60時,不必進行使螺栓孔從蓋體等露出的相關作業。
尚且,在機床12形成的螺栓孔之數量、及在機台16形成的螺栓孔之數量可為1個,也可為2個以上。尚且,圖3顯示在機床12形成的螺栓孔為4個,在機台16形成的螺栓孔為4個時的範例。
圖4A為顯示第2夾持構件62及第3夾持構件64的裝設狀態之圖。圖4B為在與圖4A不同的視點下顯示第2夾持構件62及第3夾持構件64的裝設狀態之圖。
第2夾持構件62為固定支柱18與UV機台22之間的相對位置之構件。第2夾持構件62連結配置在運送既定位置的支柱18與UV機台22,並且對於機床12將支柱18及UV機台22保持在運送既定位置。更且,第2夾持構件62停止配置在運送既定位置的UV鞍座20之移動。第2夾持構件62藉由螺栓BT固定在支柱18及UV機台22的各者。
另外,在支柱18及UV機台22的各者,形成有可將螺栓BT螺合的螺栓孔。在支柱18及UV機台22的各者形成的螺栓孔不由蓋體等覆蓋而是露出。因此,容易辨識螺栓孔,在裝設第2夾持構件62時,不必進行使螺栓孔從蓋體等露出的相關作業。
尚且,形成於支柱18的螺栓孔之數量、及形成於UV機台22的螺栓孔之數量,可為1個,也可為2個以上。尚且,圖4A及圖4B顯示形成於支柱18的螺栓孔為2個,形成於UV機台22的螺栓孔為4個時的範例。
第3夾持構件64為固定第2夾持構件62相對於空心軸24的相對位置之構件。第3夾持構件64連結第2夾持構件62、及配置在運送既定位置的空心軸24,對於機床12將空心軸24保持在運送既定位置。此時的第2夾持構件62處在連結支柱18與UV機台22的狀態。第3夾持構件64藉由螺栓BT而固定在第2夾持構件62及空心軸24的各者。
另外,在第2夾持構件62及空心軸24的各者,形成有可將螺栓BT螺合的螺栓孔。尚且,形成於第2夾持構件62及空心軸24的各者之螺栓孔不由蓋體等覆蓋而是露出。因此,容易識別螺栓孔,在裝設第3夾持構件64時,不必進行使螺栓孔從蓋體等露出的相關作業。
尚且,形成於第2夾持構件62的螺栓孔之數量、及形成於空心軸24的螺栓孔之數量可為1個,也可為2個以上。尚且,圖4A及圖4B顯示形成於第2夾持構件62的螺栓孔為2個,形成於空心軸24的螺栓孔為2個時的範例。
第1夾持構件60、第2夾持構件62及第3夾持構件64至少在將加工對象物加工的加工作業時,從工具機10取下。從工具機10取下的第1夾持構件60、第2夾持構件62及第3夾持構件64形成為可組裝。
圖5為顯示將第1夾持構件60、第2夾持構件62及第3夾持構件64組裝的中途樣貌之圖。圖6為顯示將第1夾持構件60、第2夾持構件62及第3夾持構件64組裝為1個組裝體的狀態之圖。
為了將組裝體66組裝,首先,在第1夾持構件60,依序重疊第2夾持構件62及第3夾持構件64。然後,對於形成於第2夾持構件62的貫通孔62H及形成於第3夾持構件64的貫通孔64H插通螺栓BT。之後,螺栓BT螺合到形成於第1夾持構件60的螺栓孔60H。如此一來,將組裝體66予以組裝。尚且,組裝體66的組裝所使用的螺栓BT為固定第1夾持構件60、第2夾持構件62及第3夾持構件64所使用的多個螺栓BT之中的1個。
第1夾持構件60、第2夾持構件62及第3夾持構件64作為1個組裝體66予以組裝時,在該組裝體66,形成有收納空間SP。在收納空間SP,從在第1夾持構件60、第2夾持構件62及第3夾持構件64之固定所使用的多個螺栓BT之中,收納組裝體66的組裝所使用的螺栓BT以外的螺栓。
如以上所示,在本實施形態的工具機10,運送時,第1夾持構件60固定機床12、與配置在運送既定位置的機台16之間的相對位置。藉此,即使不夾持鞍座14,也可藉由第1夾持構件60抑制鞍座14的移動。因此,相較於將鞍座14及機台16個別由夾持構件夾持的情況,可減少夾持構件的數量而縮短夾持作業的作業時間。結果,可簡化運送作業。
進一步,在本實施形態的工具機10,運送時,第2夾持構件62固定支柱18、與配置在運送既定位置的UV機台22之間的相對位置。又,第3夾持構件64固定第2夾持構件62相對於空心軸24的相對位置。藉此,即使夾持UV鞍座20,也可藉由第2夾持構件62而抑制UV鞍座20的移動,而且可固定第2夾持構件62相對於空心軸24的相對位置。因此,相較於將UV鞍座20、UV機台22及空心軸24個別由夾持構件夾持的情況,可減少夾持構件的數量而縮短夾持作業的作業5小時。結果,可簡化輸送。
[變形例] 作為工具機10,取代實施形態的線放電加工機,可採用對於加工對象物抵接工具而將加工對象物加工的加工機。尚且,在加工機,具備鞍座14、機台16及空心軸24,而不具備UV鞍座20及UV機台22。加工機的空心軸24設置成對於支柱18可移動。
以下記載可由實施形態及變形例所掌握的創作。
本創作為使用工具將加工對象物加工的工具機(10),具備:鞍座(14),對於機床(12)沿著第1方向相對移動;機台(16),對於鞍座,沿著與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相對移動;及第1夾持構件(60),固定在機床及機台,而固定前述機床與機台之間的相對位置。
藉此,即使不夾持鞍座,也可藉由第1夾持構件而抑制鞍座的移動。因此,相較於將鞍座及機台個別由夾持構件夾持的情況,可減少夾持構件的數量而縮短夾持作業的作業時間,結果,可簡化輸送作業。
工具機(10)為在加工液中的加工對象物與線電極的極間使放電產生而將加工對象物加工的線放電加工機,具備:UV鞍座(20),對於在機床立設的支柱(18)沿著第3方向相對移動;UV機台(22),對於UV鞍座,沿著與第3方向正交的第4方向相對移動;空心軸(24),對於UV機台,沿著與第1方向及第2方向正交的第5方向相對移動;第2夾持構件(62),固定在支柱及UV機台,而固定支柱與UV機台之間的相對位置;及第3夾持構件(64),固定在第2夾持構件及空心軸,而固定第2夾持構件相對於空心軸的相對位置。
藉此,即使夾持UV鞍座,也可藉由第2夾持構件而抑制UV鞍座的移動,同時固定該第2夾持構件相對於空心軸的相對位置。因此,相較於將UV鞍座、UV機台及空心軸個別藉由夾持構件夾持的情況,可減低夾持構件的數量而縮短夾持作業的作業時間,結果,可簡化輸送作業。
第1方向與第3方向可為相同方向,第2方向與第4方向可為相同方向。藉此,鞍座與UV鞍座可沿著同方向相對移動,機台與UV機台可沿著同方向相對移動。
10:工具機 12:機床 12F:搭載面 14:鞍座 16:機台 18:支柱 20:UV鞍座 22:UV機台 24:空心軸 26:第1導引軌 32:第2導引軌 34:第2驅動軸 36:第2滑動部 38:臂體 40:加工槽 42:第3導引軌 46:第4導引軌 48:第4驅動軸 50:第4滑動部 52:第5導引軌 54:上導引部 56:下導引部 60:第1夾持構件 62:第2夾持構件 64:第3夾持構件 66:組裝體
[圖1]圖1為顯示工具機的構成之側面圖。 [圖2]圖2為顯示工具機的構成之正面圖。 [圖3]圖3為顯示第1夾持構件的裝設狀態之圖。 [圖4]圖4A為顯示第2夾持構件及第3夾持構件的裝設狀態之圖,圖4B為在與圖4A不同的視點下顯示第2夾持構件及第3夾持構件的裝設狀態之圖。 [圖5]圖5為顯示將第1夾持構件、第2夾持構件及第3夾持構件組裝的中途樣貌之圖。 [圖6]圖6為顯示將第1夾持構件、第2夾持構件及第3夾持構件組裝為1個組裝體的狀態之圖。
10:工具機
12:機床
12F:搭載面
14:鞍座
16:機台
18:支柱
20:UV鞍座
22:UV機台
24:空心軸
26:第1導引軌
32:第2導引軌
34:第2驅動軸
36:第2滑動部
38:臂體
40:加工槽
42:第3導引軌
46:第4導引軌
48:第4驅動軸
50:第4滑動部
52:第5導引軌
54:上導引部
56:下導引部
60:第1夾持構件
62:第2夾持構件
64:第3夾持構件

Claims (3)

  1. 一種工具機,其係使用工具將加工對象物加工的工具機(10),具備: 鞍座(14),對於機床(12)沿著第1方向相對移動; 機台(16),對於該鞍座,沿著與該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相對移動;及 第1夾持構件(60),固定在該機床及該機台,而將該機床與該機台之間的相對位置予以固定。
  2. 如請求項1的工具機,其中 該工具機為在加工液中的該加工對象物與線電極的極間使放電產生而將該加工對象物予以加工的線放電加工機,具備: UV鞍座(20),對於立設在該機床的支柱(18),朝向第3方向相對移動; UV機台(22),對於該UV鞍座,朝向與該第3方向正交的第4方向相對移動; 空心軸(24),對於該UV機台,朝向與該第1方向及該第2方向正交的第5方向相對移動; 第2夾持構件(62),固定在該支柱及該UV機台,而將該支柱與該UV機台之間的相對位置予以固定;及 第3夾持構件(64),固定在該第2夾持構件及該空心軸,而將該第2夾持構件相對於該空心軸的相對位置予以固定。
  3. 如請求項2的工具機,其中 該第1方向及該第3方向為相同方向,該第2方向及該第4方向為相同方向。
TW110214357U 2020-12-04 2021-12-02 工具機 TWM62520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05255U JP3234112U (ja) 2020-12-04 2020-12-04 工作機械
JP2020-005255 2020-12-0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25207U true TWM625207U (zh) 2022-04-01

Family

ID=77779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14357U TWM625207U (zh) 2020-12-04 2021-12-02 工具機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01467A1 (zh)
EP (1) EP4238679A1 (zh)
JP (2) JP3234112U (zh)
KR (1) KR20230112637A (zh)
CN (1) CN116568443A (zh)
TW (1) TWM625207U (zh)
WO (1) WO202211877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69321A (ja) * 1992-08-19 1994-03-11 Tokyo Electron Yamanashi Kk プローブ装置
JP2003048129A (ja) * 2001-08-08 2003-02-18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ステージ固定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11140093A (ja) * 2010-01-07 2011-07-21 Disco Abrasive Syst Ltd 固定治具
WO2017115396A1 (ja) * 2015-12-28 2017-07-06 株式会社紀和マシナリー 変位抑制装置とそれを利用した工作機械
JP6444959B2 (ja) 2016-11-01 2018-12-26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38679A1 (en) 2023-09-06
JPWO2022118776A1 (zh) 2022-06-09
WO2022118776A1 (ja) 2022-06-09
KR20230112637A (ko) 2023-07-27
CN116568443A (zh) 2023-08-08
JP3234112U (ja) 2021-09-24
US20240001467A1 (en) 2024-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42001B2 (ja) 工作機械
US6467675B1 (en) Vehicle body assembly apparatus and assembly method
JP4234514B2 (ja) Nc旋盤
JP7519175B2 (ja) 工作機械、特に旋盤
JPS6263033A (ja) 多面加工装置
KR20200085109A (ko) 지그장치
KR101724057B1 (ko) W축 이송부를 구비한 멀티 스핀들 머시닝 센터
US11040426B2 (en) Machine tool having a tool spindle and a loading portal
CN110014774A (zh) 玻璃精雕机
JPWO2020089982A1 (ja) マシニングセンタ及びワーク加工方法
TWM625207U (zh) 工具機
JP4874673B2 (ja) 工作機械
JP2866709B2 (ja) 複数個加工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KR20190112913A (ko) 방진구를 갖는 공작 기계
CN111347350B (zh) 一种曲线进给机构
JP2005028481A (ja) 工作機械
KR20050084277A (ko) 공작 기계에 있어서의 워크 가공 방법 및, 그 방법을실시하기 위한 가공용 지그 및 워크 가공용 지지장치
EP4316731A1 (en) Indexing processing machine
KR20080081420A (ko) 이송축 부가형 터렛공구대
JPH1199421A (ja) 横形工作機械およびそのワークサポート送り機構
KR101345983B1 (ko) 수직 선반
JP4079388B2 (ja) 旋盤用心押台
JPH0544401U (ja) 立型2軸旋盤
JPS6210024Y2 (zh)
JPH0346251B2 (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