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56423U - 電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電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56423U
TWM556423U TW106213048U TW106213048U TWM556423U TW M556423 U TWM556423 U TW M556423U TW 106213048 U TW106213048 U TW 106213048U TW 106213048 U TW106213048 U TW 106213048U TW M556423 U TWM556423 U TW M55642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cover
electrical connector
housing
gui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2130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u-Li Wang
Original Assignee
Emcom Tech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mcom Tech Inc filed Critical Emcom Tech Inc
Priority to TW1062130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56423U/zh
Priority to CN201721251439.7U priority patent/CN207381623U/zh
Priority to US29/638,888 priority patent/USD876354S1/en
Publication of TWM5564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56423U/zh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種電連接器,包含殼體以及導引裝置。殼體包含第一側面、電連接口、第二側面、第四側面、第三側面及第五側面。第一、第二及第三側面分別具有可被移除以形成破孔的破孔區域。導引裝置可連接於殼體,並同時至少部分覆蓋第一側面及第二側面,導引裝置包含第一蓋板以及第二蓋板。第二蓋板由第一蓋板的一側向外延伸,第二蓋板具有導引孔,當第一蓋板連接並至少部分覆蓋第一側面及第二側面兩者其中之一,第二蓋板連接並至少部分覆蓋第一側面及第二側面兩者其中的另一個,且導引孔與第一側面及第二側面兩者其中的另一個的破孔區域在第二蓋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疊。

Description

電連接器
本新型是關於一種電連接器。更具體而言,本新型是關於一種可改變電纜出線方向的電連接器。
作為傳輸訊號及能量等用途,電連接器廣泛使用在日常生活當中。習知的電連接器由電纜直接耦接於電連接口,然後***插座。其中,電纜可能因為空間等因素而需要彎折。然而,如何固定彎折後的電纜的方向,尤其是在不另外使用電連接器以外的部件的情況下,即為需要解決的問題。
本新型之電連接器包含殼體以及導引裝置。殼體包含相對於X軸且位於殼體相反端的第一側面及電連接口、相對於Z軸且位於殼體相反端的第二側面及第四側面、以及相對於Y軸且位於殼體相反端的第三側面及第五側面。其中,X軸、Y軸與Z軸三者係相互垂直。第一側面、第二側面及第三側面分別具有可被移除以形成破孔的破孔區域。導引裝置可連接於殼體,並同時至少部分覆蓋第一側面及第二側面,導引裝置包含第一蓋板以及第二蓋板。第一蓋板可連接並至少部分覆蓋第一側面及第二側面兩者其中之一。第二蓋板由第一蓋板的一側向外延伸,第二蓋板具有導引孔, 當第一蓋板連接並至少部分覆蓋第一側面及第二側面兩者其中之一,第二蓋板連接並至少部分覆蓋第一側面及第二側面兩者其中的另一個,且導引孔與第一側面及第二側面兩者其中的另一個的破孔區域在第二蓋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疊。
在本新型的實施例中,導引裝置進一步包含第一導引件垂直設置於第二蓋板之導引孔遠離電連接口之邊緣。
在本新型的實施例中,電纜可與電連接口耦合,當導引裝置連接於殼體,且導引孔對應的破孔區域已移除而形成破孔時,電纜可經由通過破孔及導引孔穿出殼體。
在本新型的實施例中,第一側面、第二側面及第三側面分別具有第一切割線、第二切割線以及第三切割線,第一切割線、第二切割線以及第三切割線分別於第一側面、第二側面及第三側面定義出第一破孔區域、第二破孔區域以及第三破孔區域,第一破孔區域、第二破孔區域以及第三破孔區域可被移除以形成第一破孔、第二破孔以及第三破孔。
在本新型的實施例中,當第一蓋板連接並至少部分覆蓋第一側面,第二蓋板連接並至少部分覆蓋第二側面,且導引孔與第二破孔區域在第二蓋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疊。
在本新型的實施例中,電纜可與電連接口耦合,當導引裝置連接於殼體,且導引孔對應的第二破孔區域已移除而形成第二破孔時,電纜可通過第二破孔及導引孔穿出殼體。
在本新型的實施例中,當第一蓋板連接並至少部分覆蓋第二側面,第二蓋板連接並至少部分覆蓋第一側面,且導引孔與第一破孔區域 在第二蓋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疊。
在本新型的實施例中,電纜可與電連接口耦合,當導引裝置連接於殼體,且導引孔對應的第一破孔區域已移除而形成第一破孔時,電纜可通過第一破孔及導引孔穿出殼體。
在本新型的實施例中,第一破孔區域及第二破孔區域相連接。
100‧‧‧殼體
106‧‧‧電連接口
110‧‧‧第一側面
111‧‧‧第一切割線
112‧‧‧第一破孔區域
114‧‧‧第一破孔
120‧‧‧第二側面
121‧‧‧第二切割線
122‧‧‧第二破孔區域
124‧‧‧第二破孔
130‧‧‧第三側面
131‧‧‧第三切割線
132‧‧‧第三破孔區域
134‧‧‧第三破孔
140‧‧‧第四側面
150‧‧‧第五側面
160‧‧‧端蓋
191‧‧‧第一殼體
192‧‧‧第二殼體
200‧‧‧導引裝置
210‧‧‧第一蓋板
220‧‧‧第二蓋板
224‧‧‧導引孔
230‧‧‧第一導引件
240‧‧‧第二導引件
800‧‧‧電連接器
圖1A為本新型電連接器的實施例示意圖;圖1B為本新型電連接器形成破孔的實施例示意圖;圖1C為本新型電連接器的不同實施例示意圖;圖1D為本新型電連接器形成破孔的不同實施例示意圖;圖2A及圖2B為本新型電連接器中電纜由第二側面穿出的實施例示意圖;圖2C及圖2D為本新型電連接器中電纜由第一側面穿出的實施例示意圖;圖3A至圖3D為本新型電連接器進一步具有第一、第二導引件的實施例示意圖;圖4A至4C為本新型電連接器中電纜由第三側面穿出的實施例示意圖;圖5為本新型電連接器中第二蓋板進一步具有第二導引件的實施例示意圖; 圖6A至6D為本新型電連接器中殼體分解旋轉後重新組裝的實施例示意圖。
如圖1A到1D所示之實施例,本新型之電連接器包含殼體100以及導引裝置200。殼體100包含相對於X軸且位於殼體100相反端的第一側面110及電連接口106、相對於Z軸且位於殼體100相反端的第二側面120及第四側面140、以及相對於Y軸且位於殼體100相反端的第三側面130及第五側面150。其中,X軸、Y軸與Z軸三者係相互垂直。第一側面110、第二側120面及第三側面130分別具有可被移除以形成破孔的第一破孔區域112、第二破孔區域122以及第三破孔區域132。殼體100進一步具有端蓋160蓋合於電連接口106。
導引裝置200可連接於殼體100,並同時至少部分覆蓋第一側面110及第二側面120,導引裝置200包含第一蓋板210以及第二蓋板220。第一蓋板210可連接並至少部分覆蓋第一側面110及第二側面120兩者其中之一。第二蓋板220由第一蓋板210的一側向外延伸,第二蓋板220具有導引孔224。當第一蓋板210連接並至少部分覆蓋第一側面110及第二側面120兩者其中之一,第二蓋板220連接並至少部分覆蓋第一側面110及第二側面120兩者其中的另一個,且導引孔224與第一側面110及第二側面120兩者其中的另一個的破孔區域在第二蓋板220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疊。
進一步而言,如圖1A及1C所示,在本新型的實施例中,第一側面110、第二側面120及第三側面130分別具有第一切割線111、第二切割線121以及第三切割線131,第一切割線111、第二切割線121以及第三切割線 131分別於第一側面110、第二側面120及第三側面130定義出第一破孔區域112、第二破孔區域122以及第三破孔區域132,第一破孔區域112、第二破孔區域122以及第三破孔區域132可被移除以形成如圖1B及1D所示的第一破孔114、第二破孔124以及第三破孔134。
如圖2A至2D所示,電纜400可與電連接口106耦合,當導引裝置200連接於殼體100,且導引孔224(參見圖1A至1D)對應的破孔區域已移除而形成破孔時,電纜400可經由通過破孔及導引孔穿出殼體100。
更具體而言,在一實施例中,使用者可將圖1A所示的第二破孔區域122移除,藉以形成如圖1B所示的第二破孔124。而後在如圖2A及2B所示的實施例中,當導引裝置200連接於殼體100,第一蓋板210連接並至少部分覆蓋第一側面110,第二蓋板220連接並至少部分覆蓋第二側面120,且導引孔224(參見圖1A)與第二破孔區域(參見圖1A)在第二蓋板220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疊。此時,電纜400可通過第二破孔(參見圖1B)及導引孔224穿出殼體100。導引裝置
在另一實施例中,使用者可如圖1C所示將導引裝置200轉向使導引孔224與第一側面110朝向同方向,將圖1C所示的第一破孔區域112移除,藉以形成如圖1D所示的第一破孔114。而後在如圖2C及2D所示的實施例中,當導引裝置200連接於殼體100,第一蓋板210連接並至少部分覆蓋第二側面120,第二蓋板220連接並至少部分覆蓋第一側面110,且導引孔224(參見圖1C)與第一破孔區域(參見圖1C)在第二蓋板220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疊。此時,電纜400可通過第一破孔114(參見圖1D)及導引孔224穿出殼體100。此外,如圖3A、3B所示,導引裝置200可進一步包含第一導引件230。 第一導引件230垂直設置於第二蓋板220之導引孔224遠離電連接口106之邊緣。其中,如圖3C、3D所示,電纜400可藉由第一導引件230的幫助維持其延伸方向。導引裝置200還可以具有第二導引件240設置於第二蓋板220上相鄰於導引孔224的一側,協助第一導引件230的幫助維持其延伸方向。
換言之,在本新型的電連接器800中,使用者可透過移除適當的破孔區域及適當將導引裝置轉向,從而使電纜依需求沿X軸或Z軸方向延伸。而藉由第一導引件的幫助,更可維持其延伸方向。此外,導引裝置具有L型結構,可提供較佳的強度。另一方面,如圖1A至1D所示,第一破孔區域112及第二破孔區域122可相連接,如此,使用者可同時將第一破孔區域112及第二破孔區域122,形成相連通的第一破孔114及第二破孔124。
在一實施例中,若使用者選擇左右出線,亦即如圖4A中Y方向出線,使用者可移除第三破孔區域132,藉以形成如圖4B所示的第三破孔134,並將第二蓋板220連接並至少部分覆蓋第三側面130。如圖4C所示之實施例,電纜400可與電連接口106耦合,電纜400可經由通過第三側面130的第三破孔134穿出殼體100。此外,如圖5所示的實施例,第二蓋板220進一步具有第二導引件240垂直設置於第二蓋板220靠近電連接口106之邊緣,電纜400可藉由第二導引件240的幫助維持其延伸方向,即沿Y軸方向延伸。
換言之,在本新型的電連接器800中,使用者除了可透過移除適當的破孔區域及適當將導引裝置轉向,從而使電纜依需求沿X軸或Z軸方向延伸,還可藉由第二導引裝置使電纜依需求沿Y軸方向延伸。
如圖6A至6D所示的實施例,殼體100可進一步分解旋轉後重新組裝,藉以改變電纜400可出線的方向。更具體而言,如圖6A所示,殼體 100可進一步分解為第一殼體191及第二殼體192。其中,電連接口106設置於第一殼體191,第一側面110、第二側面120、第三側面130、第四側面140及第五側面150設置於第二殼體192。如圖6B所示,第二殼體192可沿X軸旋轉180°,而後再與第一殼體191組裝如圖6C及6D所示。其中,以如圖6C所示的實施例而言,電纜400的出線方向與如圖3C所示的實施例相反。以如圖6D所示的實施例而言,電纜400的出線方向與如圖5所示的實施例相反。

Claims (10)

  1. 一種電連接器,包含:一殼體,包含:相對於一X軸,位於該殼體相反端的一第一側面及一電連接口;相對於一Z軸,位於該殼體相反端的一第二側面及一第四側面;相對於一Y軸,位於該殼體相反端的一第三側面及一第五側面;其中,該X軸、該Y軸與該Z軸三者係相互垂直;該第一側面、該第二側面及該第三側面分別具有可被移除以形成破孔的破孔區域;一導引裝置,可連接於該殼體,並同時至少部分覆蓋該第一側面及該第二側面,該導引裝置包含:一第一蓋板,可連接並至少部分覆蓋該第一側面及該第二側面兩者其中之一;一第二蓋板,由該第一蓋板的一側向外延伸,其中該第二蓋板具有一導引孔,當該第一蓋板連接並至少部分覆蓋該第一側面及該第二側面兩者其中之一,該第二蓋板連接並至少部分覆蓋該第一側面及該第二側面兩者其中的另一個,且該導引孔與該第一側面及該第二側面兩者其中的另一個的破孔區域在該第二蓋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疊。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該導引裝置進一步包含一第一導引件,垂直設置於該第二蓋板之該導引孔遠離該電連接口之邊緣。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一電纜可與該電連接口耦合,當該導引裝置連接於該殼體,且該導引孔對應的破孔區域已移除而形成破孔時,該電纜可經由通過破孔及該導引孔穿出該殼體。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連接器,該第一側面、該第二側面及該第三側面分別具有一第一切割線、一第二切割線以及一第三切割線,該第一切割線、該第二切割線以及該第三切割線分別於該第一側面、該第二側面及該第三側面定義出一第一破孔區域、一第二破孔區域以及一第三破孔區域,該第一破孔區域、該第二破孔區域以及該第三破孔區域可被移除以 形成一第一破孔、一第二破孔以及一第三破孔。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電連接器,當該第一蓋板連接並至少部分覆蓋該第一側面,該第二蓋板連接並至少部分覆蓋該第二側面,且該導引孔與該第二破孔區域在該第二蓋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疊。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一電纜可與該電連接口耦合,當該導引裝置連接於該殼體,且該導引孔對應的第二破孔區域已移除而形成該第二破孔時,該電纜可通過該第二破孔及該導引孔穿出該殼體。
  7. 如請求項4所述的電連接器,當該第一蓋板連接並至少部分覆蓋該第二側面,該第二蓋板連接並至少部分覆蓋該第一側面,且該導引孔與該第一破孔區域在該第二蓋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疊。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一電纜可與該電連接口耦合,當該導引裝置連接於該殼體,且該導引孔對應的第一破孔區域已移除而形成該第一破孔時,該電纜可通過該第一破孔及該導引孔穿出該殼體。
  9. 如請求項4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該第一破孔區域及該第二破孔區域相連接。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一電纜可與該電連接口耦合,當該第三側面的破孔區域已移除而形成破孔時,該電纜可通過該第三側面的破孔穿出該殼體。
TW106213048U 2017-09-01 2017-09-01 電連接器 TWM5564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13048U TWM556423U (zh) 2017-09-01 2017-09-01 電連接器
CN201721251439.7U CN207381623U (zh) 2017-09-01 2017-09-27 电连接器
US29/638,888 USD876354S1 (en) 2017-09-01 2018-03-01 Connect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13048U TWM556423U (zh) 2017-09-01 2017-09-01 電連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56423U true TWM556423U (zh) 2018-03-01

Family

ID=62192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13048U TWM556423U (zh) 2017-09-01 2017-09-01 電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D876354S1 (zh)
CN (1) CN207381623U (zh)
TW (1) TWM556423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245870S (en) * 1976-07-29 1977-09-20 Dougherty Duayne D Fence post top
USD913972S1 (en) * 2019-05-08 2021-03-23 Corning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Strain relief device
USD913971S1 (en) * 2019-05-08 2021-03-23 Coming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Strain relief device
USD892053S1 (en) * 2019-10-16 2020-08-04 Qingdao Baobin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Electric cable socke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50893A (en) * 1985-09-30 1988-06-14 Yazaki Corporation Connector
USD316703S (en) * 1987-07-10 1991-05-07 Yazaki Corporation Housing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D524751S1 (en) * 2004-09-24 2006-07-11 Tyco Electronics Amp Korea Ltd. Plug housing
USD585831S1 (en) * 2005-06-17 2009-02-03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Electrical connector housing
USD585030S1 (en) * 2005-10-28 2009-01-20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Electrical connector housing
USD747689S1 (en) * 2013-07-24 2016-01-19 Dai-Ichi Seiko Co., Ltd. Electric connector
JP6046572B2 (ja) * 2013-08-09 2016-12-2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コネクタ
USD803161S1 (en) * 2016-05-02 2017-11-21 Molex, Llc Connector housing
USD791706S1 (en) * 2016-05-02 2017-07-11 Molex, Llc Connector housing
USD791707S1 (en) * 2016-05-02 2017-07-11 Molex, Llc Connector hous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D876354S1 (en) 2020-02-25
CN207381623U (zh) 2018-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56423U (zh) 電連接器
JP5506439B2 (ja) コネクタ
JP5759826B2 (ja) コネクタ
WO2014115349A1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2010097841A (ja) ケーブルコネクタ
TW201539874A (zh) 電纜線連接器及其連接器總成
JP2015088256A (ja) コネクタユニット
TWM471055U (zh) 可攜式終端之連接插座
JP6145680B2 (ja) 端子カバー
TW201131908A (en) Connector attachable to an attaching object without forming a large opening in the attaching object
KR20130059111A (ko) 휴대 단말기용 접속 플러그
TW201541723A (zh) 電連接器
JP2016091677A (ja) コネクタ
JP4749991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用コネクタ
WO2011125489A1 (ja) 電気接続箱
JP2006190628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用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JP5758742B2 (ja) カバー付コネクタ
WO2012002385A1 (ja) 電子部品
JP6948153B2 (ja) 端子台
TWM462999U (zh) 線纜連接器
JP6064194B2 (ja) コネクタの嵌合状態の確認が容易なコネクタ装置
JP5126319B2 (ja) 電子機器筐体
JP2008181875A (ja) 直列ユニット
JP6567836B2 (ja) コネクタ
JP2015201976A (ja) 分電盤のハウジング及び分電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