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45923U - 攝像裝置 - Google Patents

攝像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45923U
TWM545923U TW105219508U TW105219508U TWM545923U TW M545923 U TWM545923 U TW M545923U TW 105219508 U TW105219508 U TW 105219508U TW 105219508 U TW105219508 U TW 105219508U TW M545923 U TWM545923 U TW M54592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shielding device
lens
camera
transpar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195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吳明忠
Original Assignee
光寶電子(廣州)有限公司
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光寶電子(廣州)有限公司, 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光寶電子(廣州)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2195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45923U/zh
Publication of TWM5459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45923U/zh

Link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 Blocking Light For Cameras (AREA)

Description

攝像裝置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攝像裝置,尤指一種具有隱私保護功能的攝像裝置。
隨著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的普及,每個人生活空間中可能到處都有攝影裝置的存在,且由於網路通訊技術發達,以及社群軟體興起,利用網路攝影機進行視訊通訊,或者是進行網路直播已成為時下相當流行的通訊及資訊傳播方式。此外,透過網路傳輸影像的技術發達使得攝影機的聯網功能增強,而且傳統的監視攝影機也逐漸和雲端技術結合。因此,人們生活空間以及生活作息隨時都有可能被攝影裝置拍攝,進而經由網路散佈出去。而且,近年來發生了多起因為惡意軟體植入,或者是駭客惡意侵入,而使得私人影像外洩的事件發生,因此引起了人們對於攝像裝置危害個人隱私的疑慮。
然而,影像監控為長時間持續性的行為模式,但常與個人隱私有衝突,使用者有時不想被監看,將監視器斷電當然是最直接的方法,但斷電後常會忘了復電,使得需求影像資料時也得不到資料,且由於現在攝影機都設計盡量隱藏,使用者也不確定攝影機是否真的已經斷電。
因此,目前市面上相當多攝像裝置增加了隱私保護的功能,現有的攝像裝置的隱私保護措施,多數為採用軟體控制方式,供使用者在不希望被拍攝到的時候控制攝像裝置停止拍攝。然而採用軟體控制方式仍有可能因為程式執行不完全,或者是惡意軟體 以及駭客攻擊而失效,因為只要不切斷電源,其他人就有可能通過網路遠端啟動攝像裝置窺探他人隱私,故無法完全有效地達到保護使用者隱私的功效。此外,使用者無法從外觀直覺辨別攝像裝置是否持續拍攝影像中,使得操作者無法真正安心,因此這類市售產品對於使用者隱私的保護仍不夠完全。
此外,有一部份現有的攝像裝置採用了實體的遮蔽裝置(如遮擋板、遮蔽蓋等)作為隱私防護的技術手段,該種遮蔽裝置能夠遮蔽於攝像模組的鏡頭外側,以強制攝像裝置停止拍攝影像。然而該種現有的攝像裝置使用的遮蔽裝置必須以馬達或其他機構驅動遮蔽裝置使其成為開啟或關閉狀態,因此使得攝像裝置因為增加了遮蔽裝置以及馬達驅動機構,而導致結構複雜、體積增加,且成本提高的缺點產生。
本創作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且能夠有效保護使用者隱私的的攝像裝置。
本創作實施例提供一種攝像裝置,其中包括:一攝像模組,所述攝像模組具有一鏡頭,及一和所述鏡頭對應的感光元件;一遮蔽裝置,所述遮蔽裝置設置於光線進入所述鏡頭和所述感光元件的光路上,所述遮蔽裝置和一驅動電路電性連接;一控制及處理單元,所述控制及處理單元和所述攝像模組及所述驅動電路電性連接,用以透過所述驅動電路控制所述遮蔽裝置選擇性地形成可透光狀態或不可透光狀態。
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遮蔽裝置為一調光膜,所述調光膜具有至少一透明基板、至少一透明導電層,及至少一液晶材料層,其中至少一所述透明導電層位於至少一所述透明保護層的一側面,至少一所述液晶材料層位於至少一所述透明導電層相對於至少一所述透明保護層的另一側面,至少一所述透明導電層能夠和所述驅動電路電性連接,所述驅動電路透過至少一所述透明導 電層施加一電壓於至少一所述液晶材料層,使至少一所述液晶材料層選擇性成為可透光狀態或不可透光狀態。
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中,更進一步包括一開關單元,所述開關單元和所述控制及處理單元電性連接,用以供操作者透過所述開關單元輸入一控制訊號至所述控制及處理單元用以控制所述遮蔽裝置選擇性地形成可透光狀態或不可透光狀態。
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中,更進一步包括一無線接收單元,所述無線接收單元和所述控制及處理單元電性連接,能夠接收一無線發射裝置發出的控制訊號,進而透過所述控制及處理單元控制所述遮蔽裝置選擇性地形成可透光狀態或不可透光狀態。
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控制及處理單元更進一步包括一連接單元,所述控制及處理單元透過所述連接單元連接至一網路,所述控制及處理單元透過所述連接單元及所述網路接收一控制訊號,進而控制所述遮蔽裝置選擇性地形成可透光狀態或不可透光狀態。
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中,其中所述遮蔽裝置包括至少一透明保護層、至少一透明導電層、及至少一液晶材料層,其中至少一所述透明保護層、至少一所述透明導電層、及至少一所述液晶材料層分別以薄膜型態設置於所述鏡頭的外側表面,且至少一所述透明導電層位於至少一透明保護層的一側面,至少一所述液晶材料層位於至少一所述透明導電層相對於至少一所述透明保護層的的另一側面,至少一所述透明導電層和所述驅動電路電性連接,所述驅動電路透過至少一所述透明導電層施加一電壓於至少一所述液晶材料層,使至少一所述液晶材料層成為可透光狀態或不可透光狀態。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創作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創作的詳細說明與附圖,然而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並非用來對本創作加以限制者。
10‧‧‧攝像模組
11‧‧‧鏡頭
111‧‧‧內螺紋
12‧‧‧鏡片
13‧‧‧感光元件
14‧‧‧旋轉基座
15‧‧‧透明罩體
16‧‧‧保護殼體
17‧‧‧攝像窗口
20‧‧‧遮蔽裝置
201‧‧‧透明基板
201a‧‧‧透明保護層
202‧‧‧液晶材料層
202a‧‧‧液晶材料層
203‧‧‧透明導電層
203a‧‧‧透明導電層
21‧‧‧驅動電路
22‧‧‧濾鏡框
221‧‧‧外螺紋
30‧‧‧控制及處理單元
31‧‧‧開關單元
32‧‧‧無線接收單元
33‧‧‧連接單元
34‧‧‧射頻發射裝置
35‧‧‧紅外線發射裝置
36‧‧‧移動電子裝置
37‧‧‧資訊裝置
40‧‧‧網路
圖1為本創作攝像裝置的系統架構示意圖。
圖1A為本創作採用的遮蔽裝置的局部放大剖面構造示意圖。
圖2為本創作攝像裝置第一種具體實施例的構造示意圖。
圖3為本創作攝像裝置第二種具體實施例的構造示意圖。
圖4為本創作攝像裝置第三種具體實施例的構造示意圖。
圖5為本創作攝像裝置第四種具體實施例的構造示意圖。
圖6為本創作攝像裝置第五種具體實施例的構造示意圖。
圖7為本創作攝像裝置第六種具體實施例的構造示意圖。
圖8為本創作攝像裝置第七種具體實施例的構造示意圖。
圖9為圖8的IX部分的局部放大剖面構造示意圖。
如圖1所示,為本創作攝像裝置的系統架構,其中主要包括一攝像模組10、一遮蔽裝置20、及一控制及處理單元30。其中遮蔽裝置20能夠受控制及處理單元30控制,於使用者需要保護隱私時將攝像模組10的鏡頭拍攝視野遮斷,而使得攝像模組10無法拍攝到影像,以達到保護使用者隱私的目的。
如圖1所示,所述攝像模組10具有一鏡頭11,及一和所述鏡頭11對應的感光元件13(請參圖2)。本創作採用的攝像模組10可以為多種類型的攝像裝置,例如:網路攝影機(Web Camcra)、聯網攝影機(IP CAM)、手機攝影模組、運動攝影機、航拍機、監視攝影機等各種類型的攝影機。
所述遮蔽裝置20為一種可以利用通電或不通電間選擇性調整為透光或不透光狀態的元件,其可以為一調光膜,或者為一能夠利用電壓或電流控制的光學元件,遮蔽裝置20和一驅動電路21連接,且能夠受驅動電路21控制而形成透光狀態或不透光狀態。如圖1A所示,為本創作的遮蔽裝置20的一具體實施例,該實施例中,遮蔽裝置20為一調光膜,其構造包括一個或兩個透明基板 201,及一個或二個透明導電層203,所述透明導電層203設置於透明基板201的一側面,以及一液晶材料層202,所述液晶材料層202設置於所述透明導電層203相對於所述透明基板201的另一側面。其中透明導電層203與驅動電路21電性連接,驅動電路21透過透明導電層203能夠將一電壓訊號傳導到液晶材料層202,透過電壓的變化使所述液晶材料層202可選擇性成為可透光狀態或不可透光狀態。
本創作運用的原理,為將遮蔽裝置20設置於光線進入攝像模組鏡頭11和感光元件13的光線傳導路徑上,當遮蔽裝置20為可透光狀態下,光線能夠經由鏡頭11投影成像於感光元件13上,使得攝像模組10能夠正常地進行影像拍攝的動作,而當操作者欲使攝像模組10停止拍攝影像動作時,則控制所述遮蔽裝置20能夠成為不透光狀態,以確保攝像模組10無法繼續拍攝影像,進而達到隱私遮擋的效果。
所述控制及處理單元30分別和攝像模組10及驅動電路21電性連接,用以控制攝像模組10以及驅動電路21的控制以及訊號處理中樞。控制及處理單元30能夠輸出一控制訊號至驅動電路21,進而透過驅動電路21控制所述遮蔽裝置20選擇性地形成可透光狀態或不可透光狀態。
如圖1所示,控制及處理單元30能夠連接一開關單元31,使用者能夠透過所述開關單元31輸入一控制訊號至所述控制及處理單元30,以控制所述攝像模組10啟動或關閉,並且控制遮蔽裝置20選擇性地形成可透光狀態或不可透光狀態。
所述開關單元31能夠採用多種形式的開關裝置,例如:所述開關單元31可以為傳統的按鍵開關或撥動開關,以供使用者以手動操作方式控制遮蔽裝置20;又例如開關單元31可以採用觸控開關,使得操作者可以採用觸控方式控制遮蔽裝置20動作與否;又例如開關單元31可以為聲音控制開關、光電感應開關等不同形式 的開關,而使得操作者可以透過語音控制,或者是光電感應方式控制遮蔽裝置20動作與否。此外,採用動作感應器作為開關單元31的開關裝置也是可行方案,當開關單元31為動作感應器時,操作者能夠透過特殊手勢操作方式,使得述控制及處理單元30接收一控制訊號啟動或關閉攝像模組10,進而控制遮蔽裝置20選擇性地形成可透光狀態或不可透光狀態。此外,開關單元31也可以採用生物辨識(如:指紋辨識、人臉辨識、虹膜辨識等)方式進行操控。
控制及處理單元30除了連接開關單元31外,還可以進一步連接一無線接收單元32,以及一用以連接網路40的連接單元33。其中無線接收單元32和所述控制及處理單元30電性連接,能夠接收一無線發射裝置發出的控制訊號,進而透過所述控制及處理單元30控制所述遮蔽裝置20選擇性地形成可透光狀態或不可透光狀態。所述無線接收單元32可以為各種類型的無線訊號接收裝置,例如紅外線接收裝置或為射頻訊號接收裝置,而所述無線發射裝置,則可以為一紅外線發射裝置35,或者為一射頻發射裝置34。因此,本創作的控制及處理單元30能夠透過無線接收單元32和所述紅外線發射裝置35或射頻發射裝置34配合,以控制遮蔽裝置20的動作。又或者能夠和以無線射頻訊號運作的物聯網裝置配合,以進行控制遮蔽裝置20的動作。
所述控制及處理單元30也能夠透過所述連接單元33連接至一網路40,並透過所述連接單元33及所述網路40接收一控制訊號,進而控制所述遮蔽裝置20選擇性地形成可透光狀態或不可透光狀態。在此必須說明,所述連接單元33和網路40的連接方式可以為有線區域網路,或者為無線區域網路,又或者採用無線行動網路方式連接。因此透過連接單元33及網路40,能夠和各種聯網設備,例如移動電子裝置36(如:手機、手持式電腦或穿戴電子裝置等),或者為資訊裝置37(如:個人電腦、家庭資訊或媒體伺服器等),因此本創作能夠透過移動電子裝置36或資訊裝置37上 的軟體進行控制遮蔽裝置20的運作。
當然,本創作的遮蔽裝置20也可以直接透過控制及處理單元30內部儲存的應用程式或軟體進行控制。例如從控制及處理單元30內部儲存的控制軟體設定排程,於特定時間自動控制遮蔽裝置20成為不可透光狀態,以強制攝像模組10停止拍攝影像。
接下來如圖2至圖9所示,則為本創作的遮蔽裝置20設置於攝像模組10上的各種不同變化實施例。
其中如圖2所示實施例,所述遮蔽裝置20為一調光膜,且直接貼靠於所述攝像模組10的鏡頭11的前方。因此當遮蔽裝置20受控制(例如攝像模組10處於通電狀況下)成為透光狀態下,光線能夠從攝像模組10的鏡頭11通過,而使得攝像模組10能夠正常拍攝影像,反之,當遮蔽裝置20受控制(例如攝像模組10處於斷電狀況下)成為不透光狀態-下,光線便受遮蔽,而使得攝像模組10無法繼續拍攝影像。而由於遮蔽裝置20為不透光狀態,所以使用者(操作者)可以很直觀地知道攝像模組10為停止拍攝狀態,除了讓使用者(操作者)可以很安心隱私受到保護外,且明確知道此時攝像模組10是處於斷電狀態,所以當使用者(操作者)欲恢復拍攝時,只要重新使攝像模組10通電以控制遮蔽裝置20轉變為透光狀態即可繼續拍攝。簡言之,本實施例採用調光膜為遮蔽裝置20,利用調光膜通電透明,不通電霧化的特性,達到隱私遮擋的效果。
如圖3所示實施例,其中遮蔽裝置20設置於一濾鏡框22之中,濾鏡框22具有一外螺紋221,且鏡頭11前方設有一和濾鏡框22的外螺紋221配合的內螺紋111,因此濾鏡框22能夠鎖附在鏡頭11的前方,且透過濾鏡框22將遮蔽裝置20設置於攝像模組10的鏡頭11的前方。
如圖4所示實施例,其中鏡頭11的內部具有多片鏡片12,所述遮蔽裝置20則設置鏡頭11內部,且介於多片鏡片12之間,因此透過遮蔽裝置20能夠控制光線是否能夠從鏡頭11通過。如圖5 所示實施例,則是選擇將遮蔽裝置20設置於攝像模組10內部,且遮蔽裝置20設置的位置介於所述鏡頭11和所述感光元件13之間,因此能夠控制鏡頭11擷取影像是否能夠聚焦於感光元件13上。
又例如圖6所示,為本創作技術運用於一球形攝影機的具體實施例,該實施例中,攝像模組10設置於一基座14上,基座14外側設置一透明罩體15,透明罩體15完全地覆蓋於攝像模組10及鏡頭11的外側。透明罩體15的內和/或外側面貼附有所述遮蔽裝置20,因此當遮蔽裝置20成為不透光狀態時,透明罩體15便隨之成為不透光狀態,而使得攝像模組10無法繼續拍攝影像。
例如圖7所示實施例,其中所述攝像模組10設置於一保護殼體16內,保護殼體16具有一攝像窗口17,攝像模組10的鏡頭11對準於攝像窗口17,使得攝像模組10能夠透過攝像窗口17拍攝外部的影像。該實施例遮蔽裝置20設置於保護殼體16的攝像窗口17處,因此當遮蔽裝置20成為不透光狀態時,攝像窗口17便隨之成為不透光狀態,而使得攝像模組10無法繼續拍攝影像。
又如圖8及圖9所示實施例,則是將遮蔽裝置20的各材料層直接以沈積或塗布等製程成型於攝像模組10的鏡頭11的鏡片12的外側面。如圖9所示,該實施例中,遮蔽裝置20具有一個或兩個透明保護層201a、一個或兩個透明導電層203a,及至少一液晶材料層202a。其中所述透明保護層201a、透明導電層203a、及液晶材料層202a分別以薄膜型態成型於鏡片12的表面,且透明導電層203a設置於透明保護層201a的一側面,而所述液晶材料層202a設置於所述透明導電層203a相對於透明保護層201a的另一側面。所述透明導電層203a與驅動電路21電性連接,因此所述驅動電路21能夠經由透明導電層203a施加一電壓於液晶材料層202a,使得液晶材料層202a可選擇性成為可透光狀態或不可透光狀態。
本創作透過上述技術,產生的有益效果如下所述:
1、本創作採用的遮蔽裝置係透過電路控制方式改變其透光狀態,因此不需使用動力機械及傳動機構操控,故使其構造簡單且節省空間。
2、當本創作的遮蔽裝置20成為不透光狀態後,能夠強制切斷攝像模組10的鏡頭11與感光元件13的光路,因此達到強制攝像模組10停止拍攝影像的目的,且有效防止攝像模組10受到惡意軟體或駭客侵入後影像外洩。
3、本創作實施例中,當遮蔽裝置20設置於攝像模組10外部的狀態下,使用者可以輕易地以目識方式辨別遮蔽裝置20是否將攝像模組10的鏡頭11遮擋起來,而使得使用者明確地知道攝像模組10是否進行拍攝影像。
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的較佳可行實施例,非因此侷限本創作的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創作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做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創作的保護範圍內。
10‧‧‧攝像模組
11‧‧‧鏡頭
20‧‧‧遮蔽裝置
21‧‧‧驅動電路
30‧‧‧控制及處理單元
31‧‧‧開關單元
32‧‧‧無線接收單元
33‧‧‧連接單元
34‧‧‧射頻發射裝置
35‧‧‧紅外線發射裝置
36‧‧‧移動電子裝置
37‧‧‧資訊裝置
40‧‧‧網路

Claims (16)

  1. 一種攝像裝置,其中包括:一攝像模組,所述攝像模組具有一鏡頭,及一與所述鏡頭對應的感光元件;一遮蔽裝置,所述遮蔽裝置設置於光線進入所述鏡頭和所述感光元件的光路上,所述遮蔽裝置和一驅動電路電性連接;以及一控制及處理單元,所述控制及處理單元和所述攝像模組及所述驅動電路電性連接,用以透過所述驅動電路控制所述遮蔽裝置選擇性地形成可透光狀態或不可透光狀態。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攝像裝置,其中所述遮蔽裝置為一調光膜。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攝像裝置,其中所述遮蔽裝置具有至少一透明基板、至少一透明導電層,及至少一液晶材料層,其中至少一所述透明導電層位於至少一所述透明基板的一側面,至少一所述液晶材料層位於至少一所述透明導電層相對於至少一所述透明基板的另一側面,至少一所述透明導電層能夠和所述驅動電路電性連接,所述驅動電路透過至少一所述透明導電層施加一電壓於至少一所述液晶材料層,使至少一所述液晶材料層選擇性成為可透光狀態或不可透光狀態。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攝像裝置,其中更進一步包括一開關單元,所述開關單元和所述控制及處理單元電性連接,用以供操作者透過所述開關單元輸入一控制訊號至所述控制及處理單元用以控制所述遮蔽裝置選擇性地形成可透光狀態或不可透光狀態。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攝像裝置,其中所述開關單元可選自觸控開關、動作感測器、聲音控制開關、光電感應開關、按鍵開關、撥動開關、生物特徵辨識裝置的其中之一或其組合。
  6. 如請求項3所述的攝像裝置,其中更進一步包括一無線接收單元,所述無線接收單元和所述控制及處理單元電性連接,能夠接收一無線發射裝置發出的控制訊號,進而透過所述控制及處理單元控制所述遮蔽裝置選擇性地形成可透光狀態或不可透光狀態。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攝像裝置,其中所述無線接收單元可選自紅外線訊號接收裝置、射頻訊號接收裝置的其中之一或其組合。
  8. 如請求項3所述的攝像裝置,其中所述控制及處理單元更進一步包括一連接單元,所述控制及處理單元透過所述連接單元連接至一網路,所述控制及處理單元透過所述連接單元及所述網路接收一控制訊號,進而透過所述驅動電路控制所述遮蔽裝置選擇性地形成可透光狀態或不可透光狀態。
  9. 如請求項3所述的攝像裝置,其中所述控制及處理單元透過內存程式以控制所述驅動電路,進而透過所述驅動電路控制所述遮蔽裝置選擇性地形成可透光狀態或不可透光狀態。
  10. 如請求項1至9其中任一項所述的攝像裝置,其中所述遮蔽裝置貼附於所述攝像模組的所述鏡頭的前方。
  11. 如請求項1至9其中任一項所述的攝像裝置,其中所述遮蔽裝置設置於一濾鏡框之中,並透過所述濾鏡框將所述遮蔽裝置固設於所述攝像模組的所述鏡頭的前方。
  12. 如請求項1至9其中任一項所述的攝像裝置,其中所述鏡頭的內部具有多片鏡片,所述遮蔽裝置設置於所述鏡頭的多片鏡片之間。
  13. 如請求項1至9其中任一項所述的攝像裝置,其中所述遮蔽裝置設置於所述攝像模組的內部介於所述鏡頭和所述感光元件之間。
  14. 如請求項1至9其中任一項所述的攝像裝置,其中所述攝像模組進一步具有一透明罩,所述透明罩覆蓋於所述鏡頭的外側, 所述遮蔽裝置貼附於所述透明罩上。
  15. 如請求項1至9其中任一項所述的攝像裝置,其中所述攝像模組容置於一保護殼體內,所述保護殼體具有一攝像窗口,所述遮蔽裝置貼附於所述攝像窗口處。
  16. 如請求項1所述的攝像裝置,其中所述遮蔽裝置包括至少一透明保護層、至少一透明導電層、及至少一液晶材料層,其中至少一所述透明保護層、至少一所述透明導電層、及至少一所述液晶材料層分別以薄膜型態設置於所述鏡頭的外側表面,且至少一所述透明導電層位於至少一透明保護層的一側面,至少一所述液晶材料層位於至少一所述透明導電層相對於至少一所述透明保護層的另一側面,至少一所述透明導電層和所述驅動電路電性連接,所述驅動電路透過至少一所述透明導電層施加一電壓於至少一所述液晶材料層,使至少一所述液晶材料層成為可透光狀態或不可透光狀態。
TW105219508U 2016-12-22 2016-12-22 攝像裝置 TWM5459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19508U TWM545923U (zh) 2016-12-22 2016-12-22 攝像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19508U TWM545923U (zh) 2016-12-22 2016-12-22 攝像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45923U true TWM545923U (zh) 2017-07-21

Family

ID=60049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19508U TWM545923U (zh) 2016-12-22 2016-12-22 攝像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4592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60737A (zh) * 2017-10-10 2019-04-19 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摄影装置隐私保护***与电子装置
TWI675592B (zh) * 2017-09-27 2019-10-21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攝影裝置隱私保護系統與電子裝置
CN113489816A (zh) * 2021-07-27 2021-10-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装饰组件、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5592B (zh) * 2017-09-27 2019-10-21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攝影裝置隱私保護系統與電子裝置
CN109660737A (zh) * 2017-10-10 2019-04-19 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摄影装置隐私保护***与电子装置
CN109660737B (zh) * 2017-10-10 2022-05-31 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摄影装置隐私保护***与电子装置
CN113489816A (zh) * 2021-07-27 2021-10-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装饰组件、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3489816B (zh) * 2021-07-27 2024-03-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装饰组件、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087406A1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camera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CN206472193U (zh) 摄像装置
JP2022501687A (ja) 顔認識方法及び装置、電子機器並びに記憶媒体
ES2707325T3 (es) Terminal móvil y procedimiento para iniciar una toma de imágenes con un terminal móvil
US8896754B2 (e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integrated camera lens cover
US20170140221A1 (en) Dual function camera for infrared and visible light with electrically-controlled filters
US20170124933A1 (en) Mobile device with display overlaid with at least a light sensor
US11979653B2 (en) Imag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an authentication processor
JP7219066B2 (ja) 撮像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09557999A (zh) 亮屏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TWM545923U (zh) 攝像裝置
JP2019520598A (ja) 投影デバイスの処理方法、装置及び投影デバイスカメラ
TW201907218A (zh) 基於電力狀態轉變控制相機操作之技術
KR20140022224A (ko) 모바일 장치
CN109451224A (zh) 一种视音频会议摄影装置
US20210349366A1 (en) Privacy lenses for cameras
JP2006115474A (ja) カメラ及びそのカメラを組み込んだ画像表示装置
US20050225665A1 (en) Digital camera module with controlled disabling
US20110206361A1 (en) Image taking device and image taking method
TW202029724A (zh) 固體攝像裝置、固體攝像方法及電子機器
CN110602369A (zh) 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CN214675345U (zh) 一种遮挡机构和电子设备
TWM612890U (zh) 攝影裝置
CN111222384B (zh) 一种终端
JP6123562B2 (ja) 撮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