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34786U - 吸盤 - Google Patents

吸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34786U
TWM534786U TW105214196U TW105214196U TWM534786U TW M534786 U TWM534786 U TW M534786U TW 105214196 U TW105214196 U TW 105214196U TW 105214196 U TW105214196 U TW 105214196U TW M534786 U TWM534786 U TW M53478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suction cup
base body
base
hardne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141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ing-jie Liao
You-Guo Liao
Original Assignee
Ktl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tl Internatio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Ktl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TW1052141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34786U/zh
Publication of TWM5347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34786U/zh

Links

Landscapes

  • Hooks, Suction Cups, And Attachment By Adhesive Means (AREA)

Description

吸盤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吸盤。
於日常生活中,常會遇到需要將物件定位於一物體之表面(如:牆壁)的情況,一般的作法係將定位件(如鐵釘)插設固定在表面上後,再將物件與定位件結合。然而,此種作法會造成原本平順的表面產生孔洞,不但不美觀且嚴重者會影響到物體之結構變化。
因此,業者開發了吸盤,透過負壓吸力的原理來吸附於物體之表面上,可以在不傷害物體表面為前提之下,而可快速地定位物件或藉此來搬運物件。其中,以透過吸附單元變形來形成負壓腔室的吸盤,因其結構較為簡單且使用方便故較為大眾使用。
然而,此類吸盤大都僅能吸附於表面較為平滑的物體,因此,使用層面受到極大的限制;並且,隔一段時間吸力就會減弱而脫落,無法長久保持在穩定之吸力狀態;此外,由於吸力不穩定故無法承受較重物體,而如何解決上述問題係為業者目前亟待改善之缺弊。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穎且具有進步性之吸盤,以解決上述之問題。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吸盤,吸附單元透過二種基體之間形成段差部來圍構出腔室,利於使用時快速地使腔室與外界產生內外壓力差,並能維持腔室穩定保持於負壓狀態,吸盤能有穩定之吸力而可較長久地吸附於物體表面。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吸盤,包括:一吸附單元。該吸附單元設有一第一基體及一第二基體,該第一基體凹設有一嵌槽,該第二基體容設於該嵌槽並凸伸出該嵌槽進而形成一段差部,該段差部供貼抵於一表面並與該第一基體圍構出一腔室。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創作另提供一種吸盤,包括:一吸附單元。該吸附單元設有一第一基體及一第二基體,該第二基體設有一本體及一段差部,該本體之一側設於該第一基體、該本體之另側設有該段差部,該段差部供貼抵於一表面並與該本體圍構出一腔室。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創作又提供一種吸盤,包括:一吸附單元。該吸附單元設有一第二基體,該第二基體設有一本體及一段差部,該段差部設於該本體,該段差部供貼抵於一表面並與該本體圍構出一腔室。
以下將藉由較佳實施例說明本創作之結構特徵及其預期達成之功效,惟非用以限制本創作所欲保護之範疇,合先敘明。
請參考圖1至圖5,其顯示本創作之第一較佳實施例,本創作之吸盤,其包括:一吸附單元1。
該吸附單元1設有一第一基體11及一第二基體12,該第一基體11凹設有一嵌槽111,該第二基體12容設於該嵌槽111並凸伸出該嵌槽111進而形成一段差部121,該段差部121供貼抵於一表面6並與該第一基體11圍構出一腔室122。其中,該第一及第二基體11, 12較佳係為橡膠材質。
較詳細地說,該第一基體11呈圓盤狀,該第二基體12呈環形條狀,該嵌槽111呈環形地設於該第一基體11之周緣,以徑向觀之,該第一基體11呈「凸」字型。更詳細地說,該吸盤另包含一殼體3及一操作組件4,該殼體3抵靠並罩設該第一基體11之部分,該操作組件4之部分穿設該殼體3而連接該第一基體11,該操作組件4供外界操控而帶動該第一基體11之部分形變。其中,該操作組件4包含有一把手部41、一連動件42及一盤體43,該連動件42穿設該殼體3,該把手部41及該盤體43設於該連動件42且係分別位於該殼體3之二側,該第一基體11包覆住該盤體43之部分,該第二基體12及該連動件42設位於該盤體43之相對二側。
於第一實施例中,該把手部41係樞接於該連動件42,於致動該把手部41轉動的過程中,該把手部41會推抵該殼體3壓擠該吸附單元1進而使該腔室122縮小,以將該腔室122內部之空氣擠出,同時該把手部41會拉動該第一基體11之部分朝向該殼體3之方向***(參圖4),使得該腔室122能夠快速地處於負壓狀態,而達到吸附之目的。值得一提的是,該殼體3抵靠於該第一基體11之位置較佳係對應該段差部121(參圖5),當使用時,該殼體3可壓抵定位住該第一基體11之周緣,使其不會向內收縮位移,更可迫使該段差部121進一步地緊密地貼覆於該表面6,減少間隙產生,使該吸盤較穩定地吸附於該表面6。
較佳地,該第二基體12之硬度係小於該第一基體11之硬度,其中,較硬的該第一基體11能確實地傳遞作用力於該第二基體12,而較軟的該第二基體12(該段差部121)則可較容易、快速地進行細微變形。透過上述之配置方式,該段差部121能夠確實地隨該表面6之凹凸起伏進行變形,而更加密合該表面6,以有效阻隔外界空氣進入該腔室122,使該腔室122穩定地保持於負壓狀態,使得該吸盤除了能有穩定之吸力外,更能夠牢固地吸附於粗糙的該表面6。值得一提的是,以蕭氏硬度量測,該第一基體11之硬度係介於60度至80度之間,該第二基體12之硬度係介於30度至45度之間。其中,經過不斷測試及研究,當該第一基體11之硬度為70度且該第二基體12之硬度為35度時,該吸盤能夠有較適當之吸附效果。
更詳細地說,該第一及第二基體11, 12之厚度亦會影響到該吸盤之吸附效果,因此,亦需要對厚度方向作進一步地限制,才能維持該吸盤的吸附品質。較具體地說,該吸附單元1設有一中心線5,該第一及第二基體11, 12係沿該中心線5之方向結合,該吸附單元1沿該中心線5之方向的厚度為4.5公厘至7公厘之間,並且,該段差部121沿該中心線5之方向的厚度為0.5公厘至1.5公厘之間。舉例但不限於,於第一實施例中,該吸附單元1沿該中心線5之方向的厚度為5.5公厘,該段差部121沿該中心線5之方向的厚度為1公厘。
另外,該殼體3會與該第一基體11界定出一內部空間32,較佳地,該殼體3貫設有一透氣孔31,該內部空間32經由該透氣孔31連通外界,當該第一基體11受該連動件42拉引而***時,該內部空間32之空氣能夠經由該透氣孔31排至外界,使該第一基體11之部分於***的過程中較不易受到變形阻力。另一較佳地,該第一及第二基體11, 12至少其中一者設有一供手部掀動之唇部2,當不使用時,僅需透過掀開該至少一唇部2,使空氣進入該腔室122即可取下該吸盤。於該第一實施例中,該第一及第二基體11, 12分別設有供手部掀動之該唇部2,且該二唇部2係相互對應配置。
要補充地是,該盤體43較佳於面向該連動件42的一側面設有至少二定位部431,於該吸盤之製造過程中,該至少二定位部431係供定位於一固定組件(圖未示),使該盤體43不會任意晃動,讓該第一基體11能夠較均勻地包覆住該盤體43。其中,該第一基體11之部分會形成一薄膜地貼覆各該定位部431。於第一實施例中,該至少二定位部431的數量為八,且該等定位部431係以該連動件42為軸心而等間隔地環向排列,而有較佳之穩定該盤體43之效果。
經由上述詳細地解說可以了解到該吸盤之諸多優點,而可以理解的是,該段差部121及該腔室122之形成亦可以有其他種態樣或其他種定義,舉例但不限於,如圖6所示之第二實施例之吸盤,其包括一吸附單元1A。
該吸附單元1A設有一第一基體11A及一第二基體12A,該第二基體12A設有一本體123及一段差部121A,該本體123之一側設於該第一基體11A、該本體123之另側設有該段差部121A,該段差部121A供貼抵於該表面6並與該本體123圍構出一腔室122A。其中,該第一基體11A呈圓盤狀,以徑向觀之,該第一基體11A呈條狀,該第二基體12A呈「凹」字型。
要補充的是,本創作又提供一種吸盤,如圖7所示之第三實施例,該吸盤包括一吸附單元1B。該吸附單元1B設有一第二基體12B,該第二基體12B設有一本體123B及一段差部121B,該段差部121B設於該本體123B,該段差部121B供貼抵於該表面6並與該本體123B圍構出一腔室122B。
而可以理解的是,於第一實施例中的各種特徵結構皆可應用於第二或第三實施例中,在此就不再加以贅述之。
綜上,本創作吸盤結構操作簡單易懂,並且,透過段差部圍構出的腔室僅需擠壓出空氣後即可快速地處於負壓狀態,達到吸附之目的。同時,配合第二基體較第一基體軟,段差部較能進行微小變形而與表面之凹凸結構相互密合,使得外界空氣無法進入腔室,進而確保吸盤有穩定之吸附效果,且可吸附於粗糙的表面。
1, 1A, 1B‧‧‧吸附單元
11, 11A‧‧‧第一基體
111‧‧‧嵌槽
12, 12A, 12B‧‧‧第二基體
121, 121A, 121B‧‧‧段差部
122, 122A, 122B‧‧‧腔室
123, 123B‧‧‧本體
2‧‧‧唇部
3‧‧‧殼體
31‧‧‧透氣孔
32‧‧‧內部空間
4‧‧‧操作組件
41‧‧‧把手部
42‧‧‧連動件
43‧‧‧盤體
431‧‧‧定位部
5‧‧‧中心線
6‧‧‧表面
圖1為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之立體圖。 圖2為圖1之分解圖。 圖3及圖4為側視剖面作動圖。 圖5為圖4之局部放大圖。 圖6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剖面圖。 圖7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之剖面圖。
1‧‧‧吸附單元
2‧‧‧唇部
3‧‧‧殼體
31‧‧‧透氣孔
41‧‧‧把手部
42‧‧‧連動件

Claims (25)

  1. 一種吸盤,包括: 一吸附單元,設有一第一基體及一第二基體,該第一基體凹設有一嵌槽,該第二基體容設於該嵌槽並凸伸出該嵌槽進而形成一段差部,該段差部供貼抵於一表面並與該第一基體圍構出一腔室。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吸盤,其中該第一基體呈圓盤狀,該第二基體呈環形條狀,該嵌槽呈環形地設於該第一基體之周緣,以徑向觀之,該第一基體呈「凸」字型。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吸盤,其中該第一及第二基體至少其中一者設有一供手部掀動之唇部。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吸盤,其中該吸附單元設有一中心線,該第一及第二基體係沿該中心線之方向結合,該吸附單元沿該中心線之方向的厚度為4.5公厘至7公厘之間。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吸盤,其中該段差部沿該中心線之方向的厚度為0.5公厘至1.5公厘之間。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吸盤,其中該第二基體之硬度係小於該第一基體之硬度。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吸盤,其中以蕭氏硬度量測,該第一基體之硬度係介於60度至80度之間,該第二基體之硬度係介於30度至45度之間。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吸盤,另包含一殼體及一操作組件,該殼體抵靠並罩設該第一基體之部分,該操作組件之部分穿設該殼體而連接該第一基體,該操作組件供外界操控而帶動該第一基體之部分形變。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吸盤,其中該殼體與該第一基體界定出一內部空間,該殼體貫設有一透氣孔,該內部空間經由該透氣孔連通外界。
  10. 如請求項8所述的吸盤,其中該操作組件包含有一把手部、一連動件及一盤體,該連動件穿設該殼體,該把手部及該盤體設於該連動件且係分別位於該殼體之二側,該第一基體包覆住該盤體之部分,該第二基體及該連動件設位於該盤體之相對二側。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吸盤,其中該盤體於面向該連動件的一側面設有至少二定位部,該至少二定位部係供定位於一固定組件,該第一基體之部分貼覆各該定位部。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吸盤,其中該第一及第二基體係為橡膠材質;該殼體與該第一基體界定出一內部空間,該殼體貫設有一透氣孔,該內部空間經由該透氣孔連通外界;該第一基體呈圓盤狀,該第二基體呈環形條狀,該嵌槽呈環形地設於該第一基體之周緣,以徑向觀之,該第一基體呈「凸」字型;該第一及第二基體分別設有一供手部掀動之唇部,且該二唇部係相互對應配置;該吸附單元設有一中心線,該第一及第二基體係沿該中心線之方向結合,該吸附單元沿該中心線之方向的厚度為5.5公厘;該段差部沿該中心線之方向的厚度為1公厘;該第二基體之硬度係小於該第一基體之硬度;以蕭氏硬度量測,該第一基體之硬度為70度,該第二基體之硬度為35度;該至少二定位部的數量為八,且該等定位部係以該連動件為軸心而等間隔地環向排列;該殼體抵靠於該第一基體之位置係對應該段差部。
  13. 一種吸盤,包括: 一吸附單元,設有一第一基體及一第二基體,該第二基體設有一本體及一段差部,該本體之一側設於該第一基體、該本體之另側設有該段差部,該段差部供貼抵於一表面並與該本體圍構出一腔室。
  14. 如請求項13所述的吸盤,其中該第一基體呈圓盤狀,以徑向觀之,該第一基體呈條狀,該第二基體呈「凹」字型。
  15. 如請求項13所述的吸盤,其中該第一及第二基體至少其中一者設有一供手部掀動之唇部。
  16. 如請求項13所述的吸盤,其中該吸附單元設有一中心線,該第一及第二基體係沿該中心線之方向結合,該吸附單元沿該中心線之方向的厚度為4.5公厘至7公厘之間。
  17. 如請求項16所述的吸盤,其中該段差部沿該中心線之方向的厚度為0.5公厘至1.5公厘之間。
  18. 如請求項13所述的吸盤,其中該第二基體之硬度係小於該第一基體之硬度。
  19. 如請求項18所述的吸盤,其中以蕭氏硬度量測,該第一基體之硬度係介於60度至80度之間,該第二基體之硬度係介於30度至45度之間。
  20. 如請求項13所述的吸盤,另包含一殼體及一操作組件,該殼體抵靠並罩設該第一基體之部分,該操作組件之部分穿設該殼體而連接該第一基體,該操作組件供外界操控而帶動第一基體形變。
  21. 如請求項20所述的吸盤,其中該殼體與該第一基體界定出一內部空間,該殼體貫設有一透氣孔,該內部空間經由該透氣孔連通外界。
  22. 如請求項20所述的吸盤,其中該操作組件包含有一把手部、一連動件及一盤體,該連動件穿設該殼體,該把手部及該盤體設於該連動件且係分別位於該殼體之二側,該第一基體包覆住該盤體之部分,該第二基體及該連動件設位於該盤體之相對二側。
  23. 如請求項22所述的吸盤,其中該盤體於面向該連動件的一側面設有至少二定位部,該至少二定位部係供定位於一固定組件,該第一基體之部分貼覆各該定位部。
  24. 如請求項23所述的吸盤,其中該第一及第二基體係為橡膠材質;該殼體與該第一基體界定出一內部空間,該殼體貫設有一透氣孔,該內部空間經由該透氣孔連通外界;該第一基體呈圓盤狀,以徑向觀之,該第一基體呈條狀,該第二基體呈「凹」字型;該第一及第二基體分別設有一供手部掀動之唇部,且該二唇部係相互對應配置;該吸附單元設有一中心線,該第一及第二基體係沿該中心線之方向結合,該吸附單元沿該中心線之方向的厚度為5.5公厘;該段差部沿該中心線之方向的厚度為1公厘;該第二基體之硬度係小於該第一基體之硬度;以蕭氏硬度量測,該第一基體之硬度為70度,該第二基體之硬度35度;該至少二定位部的數量為八,且該等定位部係以該連動件為軸心而等間隔地環向排列;該殼體抵靠於該第一基體之位置係對應該段差部。
  25. 一種吸盤,包括: 一吸附單元,設有一第二基體,該第二基體設有一本體及一段差部,該段差部設於該本體,該段差部供貼抵於一表面並與該本體圍構出一腔室。
TW105214196U 2016-09-13 2016-09-13 吸盤 TWM5347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14196U TWM534786U (zh) 2016-09-13 2016-09-13 吸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14196U TWM534786U (zh) 2016-09-13 2016-09-13 吸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34786U true TWM534786U (zh) 2017-01-01

Family

ID=58399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14196U TWM534786U (zh) 2016-09-13 2016-09-13 吸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3478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89563A (zh) * 2017-03-13 2019-05-21 株式会社东芝 把持工具、把持***、以及把持性能的评价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89563A (zh) * 2017-03-13 2019-05-21 株式会社东芝 把持工具、把持***、以及把持性能的评价方法
CN109789563B (zh) * 2017-03-13 2022-09-16 株式会社东芝 把持工具、把持***、以及把持性能的评价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03682B1 (en) Suction cup device
JP2006111308A (ja) 収納容器
US20120085879A1 (en) Dual-layer sucking disc
WO2013161119A1 (ja) 個片化装置用真空吸着シート及び固定治具の製造方法
JP2007295794A (ja) 回転子組立用ジグ
JP2020089936A (ja) 吸着パッド
JP2001208035A (ja) カバー式吸盤
TWM534786U (zh) 吸盤
US10502256B2 (en) Suction cup and vacuum suction cup having same
JP2001012445A (ja) カバー式吸盤
US20170248164A1 (en) Pad structure of sucking disc
JP2001173632A (ja) 吸 盤
TWM541265U (zh) 吸盤
TWM568305U (zh) Multi-stage adsorption vacuum chuck
CN113017466A (zh) 一种柔性滑动式吸盘
JP2013248138A (ja) 化粧品容器及びコンパクトケース
JP2003249297A (ja) コネクターパッキン
JP2015222093A (ja) ガスケット及びガスケットの取付け構造
CN215838832U (zh) 一种柔性滑动式吸盘
NZ725903B (en) Sucking disk and vacuum sucker having the same
US20240019764A1 (en) Lens Cap with Bistable Membrane for Spring Effect
KR102068721B1 (ko) 커버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저장용기
JP5209156B2 (ja) 真空デシケータ及び密閉部材
KR200352559Y1 (ko) 거친표면에 부착되는 부착구
TWM538865U (zh) 具有防塵結構之手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