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05785U - 穩定啟閉之雙轉軸結構 - Google Patents

穩定啟閉之雙轉軸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05785U
TWM505785U TW104205364U TW104205364U TWM505785U TW M505785 U TWM505785 U TW M505785U TW 104205364 U TW104205364 U TW 104205364U TW 104205364 U TW104205364 U TW 104205364U TW M505785 U TWM505785 U TW M50578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rotating shaft
positioning
hole
barre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053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in-xing Hong
Original Assignee
jin-xing Ho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xing Hong filed Critical jin-xing Hong
Priority to TW1042053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05785U/zh
Publication of TWM5057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05785U/zh

Link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Description

穩定啟閉之雙轉軸結構
一種穩定啟閉之雙轉軸結構,尤指使用於雙頁式電子產品,可確保電子產品上蓋朝向基座底面開啟或是表面閉合之雙轉軸結構。
按,現今掀蓋式電子產品,如:筆記型電腦、智慧型手機…等,係由基座以及上蓋所組成,且部分掀蓋式電子產品之上蓋可翻掀至基座底面,讓掀蓋式電子產品可做為平板電腦使用,或是兩片觸控式螢幕組合而成的摺疊式平板電腦,可平行展開使用。一般而言,此種可做為平板電腦使用之掀蓋式電子產品,係利用雙軸之轉軸裝置來達成其翻掀動作,此種轉軸裝置係利用軸筒樞接第一轉軸以及第二轉軸,而電子產品之上蓋與基座分別接於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讓上蓋可翻掀至基座底面,或使上蓋由基座底面蓋合於基座表面。
目前,轉軸裝置之第一轉軸與軸筒轉動之間的轉動方式可分為螺桿式、連桿式以及齒輪式等多種方式,但不論是何種方式,都是利用第一轉軸轉動時,強制帶動軸筒繞行第二轉軸,也就是第一轉軸與軸筒繞行第二轉軸為同時發生,此類轉動方式之設計,主要是因為設計者無法控制第一轉軸與軸筒轉動之作動順序以及作動角度,而利用強制帶動使其同時發生,往往導致二轉軸會承受非常大的應力,導致斷裂之情形發生,尤其在轉軸裝置啟始轉動時更加嚴重,且由於二轉軸是同時轉動,二轉軸長期使用下, 轉動角度所產生之偏差,容易發生卡死之情形,造成轉軸裝置無法使用。
是以,要如何解決上述習知之問題與缺失,即為相關業者所亟欲研發之課題。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乃在於,利用軸筒之設計讓上蓋朝向基座底面翻掀時,轉軸組之第一轉軸與軸筒之間所產生之摩擦阻力小於轉軸組之第二轉軸與軸筒之間所產生之摩擦阻力,而於上蓋朝向基座表面翻掀時,第一轉軸與軸筒之間所產生之摩擦阻力大於第二轉軸與軸筒之間所產生之摩擦阻力,進而可方便控制第一轉軸轉動與軸筒繞行第二轉軸之作動順序以及作動角度。
為達上述目的,本創作之雙轉軸結構,至少設置有軸筒以及轉軸組,軸筒具有基部,基部上方表面形成有第一表面,下方表面形成有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一側朝向另側彎折延伸有第一抵壓部,第一抵壓部與第一表面之間形成有第一轉軸空間,第二表面一側朝向另側彎折延伸有第二抵壓部,第二抵壓部與第二表面之間形成有第二轉軸空間,第一抵壓部與第二抵壓部之延伸方向相反;轉軸組具有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第一轉軸二側分別形成有第一軸部與第一連接部,第一軸部樞接於軸筒之第一轉軸空間,第一連接部位於軸筒一側並連接有上蓋,而第二轉軸二側分別形成有第二軸部與第二連接部,第二軸部樞接於軸筒之第二轉軸空間,第二連接部位於軸筒一側並連接有基座。
藉上,當上蓋朝向基座底面翻掀時,上蓋會帶動第一轉軸於第一轉軸空間內依上蓋翻掀方向轉動,以及軸筒以第二轉軸為軸心依上蓋翻掀方向轉動,且第一轉軸之轉動方向與第一抵壓部由第一表面之延伸方向相反,降低了二者之間所產生之摩擦阻力, 而軸筒之轉動方向與第二抵壓部由第二表面之延伸方向相反,提高了二者之間所產生之摩擦阻力,俾使第一轉軸之第一軸部與第一抵壓部之間所產生之摩擦阻力小於第二轉軸之第二軸部與第二抵壓部之間所產生之摩擦阻力;反之,當上蓋朝向基座表面翻掀時,上蓋會帶動第一轉軸於第一轉軸空間內依上蓋翻掀方向轉動,以及軸筒以第二轉軸為軸心依上蓋翻掀方向轉動,且第一轉軸之轉動方向與第一抵壓部由第一表面之延伸方向相同,提升了二者之間所產生之摩擦阻力,軸筒之轉動方向與第二抵壓部由第二表面延伸方向相同,降低了二者之間所產生之摩擦阻力,俾使第一轉軸之第一軸部與第一抵壓部之間所產生之摩擦阻力大於第二轉軸之第二軸部與第二抵壓部之間所產生之摩擦阻力。
1‧‧‧軸筒
11‧‧‧基部
12‧‧‧第一表面
13‧‧‧第二表面
14‧‧‧第一抵壓部
15‧‧‧第一轉軸空間
16‧‧‧第二抵壓部
17‧‧‧第二轉軸空間
2‧‧‧轉軸組
21‧‧‧第一轉軸
211‧‧‧第一軸部
212‧‧‧第一連接部
213‧‧‧第一定位部
214‧‧‧第一限位凸部
215‧‧‧第一定位平面
22‧‧‧第二轉軸
221‧‧‧第二軸部
222‧‧‧第二連接部
223‧‧‧第二定位部
224‧‧‧第二限位凸部
225‧‧‧第二定位平面
3‧‧‧傳動裝置
31‧‧‧第一傳動件
311‧‧‧第一連接孔
312‧‧‧第一限位柱
32‧‧‧第二傳動件
321‧‧‧第二連接孔
322‧‧‧第二限位柱
4‧‧‧連動件
41‧‧‧第一限位孔
411‧‧‧第一抵持端
412‧‧‧第二抵持端
42‧‧‧第二限位孔
5‧‧‧定位裝置
51‧‧‧第一定位件
511‧‧‧第一定位孔
512‧‧‧第二定位孔
513‧‧‧止擋部
514‧‧‧第一止擋面
515‧‧‧第二止擋面
516‧‧‧第三止擋面
517‧‧‧第四止擋面
52‧‧‧第二定位件
521‧‧‧第三定位孔
522‧‧‧第四定位孔
8‧‧‧上蓋
9‧‧‧基座
第一圖係為本創作之立體外觀圖。
第二圖係為本創作又一視角之立體外觀圖。
第三圖係為本創作之立體分解圖。
第四圖係為本創作上蓋閉合於基座表面時之前視圖。
第五圖係為本創作上蓋閉合於基座表面時之後視圖。
第六圖係為本創作上蓋閉合於基座表面時之剖面圖。
第七圖係為本創作上蓋由基座表面朝向基座底面翻掀時,軸筒繞行第二轉軸之前視示意圖。
第八圖係為本創作上蓋由基座表面朝向基座底面翻掀時,軸筒繞行第二轉軸之後視示意圖。
第九圖係為本創作上蓋由基座表面朝向基座底面翻掀時,軸筒繞行第二轉軸之剖面示意圖。
第十圖係為本創作上蓋由基座表面朝向基座底面翻掀時,第一轉軸轉動之前視示意圖。
第十一圖係為本創作上蓋由基座表面朝向基座底面翻掀時,第一轉軸轉動之後視示意圖。
第十二圖係為本創作上蓋由基座表面朝向基座底面翻掀時,第一轉軸與軸筒形成定位之剖面圖。
第十三圖係為本創作上蓋由基座表面朝向基座底面翻掀時,第一轉軸與軸筒形成定位之後視圖。
第十四圖係為本創作上蓋翻掀至基座底面之剖面圖。
第十五圖係為本創作上蓋翻掀至基座底面之後視圖。
第十六圖係為本創作上蓋由基座底面朝向基座表面翻掀時,第一轉軸與軸筒形成定位之剖面圖。
第十七圖係為本創作上蓋由基座底面朝向基座表面翻掀時,第一轉軸與軸筒形成定位之後視圖。
第十八圖係為本創作上蓋翻掀至基座表面之剖面圖。
第十九圖係為本創作上蓋翻掀至基座表面之後視圖。
請參閱第一圖至第六圖所示,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創作係設置有軸筒1、轉軸組2、傳動裝置3、連動件4與定位裝置5,其中:該軸筒1具有基部11,基部11上方表面形成有第一表面12,下方表面形成有第二表面13,第一表面12與第二表面13係成平面狀,且第一表面12一側朝向另側彎折延伸有第一抵壓部14,第一抵壓部14與第一表面12之間形成有第一轉軸空間15,第二表面13一側朝向另側彎折延伸有第二抵壓部16,第二抵壓部16與第二表面13之間形成有第二轉軸空間17,第一抵壓部14與第二抵壓部16之延伸方向相反。
該轉軸組2具有第一轉軸21與第二轉軸22,第一轉軸21二 側形成有第一軸部211與第一連接部212,第一連接部212末端延伸有第一定位部213,第一軸部211於靠近第一連接部212之側方凸設有第一限位凸部214,並於第一軸部211表面剖設有第一定位平面215,而第二轉軸22二側形成有第二軸部221與第二連接部222,第二連接部222末端延伸有第二定位部223,第二軸部221於靠近第二連接部222之側方凸設有第二限位凸部224,並於第二軸部221表面剖設有第二定位平面225;再者,第一轉軸21之第一軸部211樞接於軸筒1之第一轉軸空間15,第一連接部212位於軸筒1一側並連接有上蓋8,而第二轉軸22之第二軸部221樞接於軸筒1之第二轉軸空間17,第二連接部222位於軸筒1一側並連接有基座9。
該傳動裝置3具有第一傳動件31與第二傳動件32,第一傳動件31表面中央處設置有第一連接孔311,第一傳動件31表面於第一連接孔311一側凸設有第一限位柱312,而第二傳動件32表面中央處設置有第二連接孔321,第二傳動件32表面於第二連接孔321一側凸設有第二限位柱322;再者,第一傳動件31之第一連接孔311係固定連接於轉軸組2之第一定位部213,第二傳動件32之第二連接孔321係固定連接於轉軸組2之第二定位部223。
該連動件4表面二端分別設置有第一限位孔41與第二限位孔42,傳動裝置3之第一限位柱312與第二限位柱322係分別位於第一限位孔41與第二限位孔42內,而第一限位孔41靠近第二限位孔42之端部形成有第一抵持端411,遠離第二限位孔42之端部形成有第二抵持端412,且第一抵持端411與第二抵持端412之距離大於第一限位柱312之外徑。
該定位裝置5係設置有第一定位件51與第二定位件52,第一定位件51與第二定位件52係位於軸筒1之二側,且第二定位件 52係位於軸筒1與傳動裝置3之間,而第一定位件51表面二端分別設置有第一定位孔511與第二定位孔512,第二定位件52表面二端分別設置有第三定位孔521與第四定位孔522,第一定位孔511與第三定位孔521係樞接於轉軸組2之第一軸部211二端,第二定位孔512與第四定位孔522係樞接於轉軸組2之第二軸部221二端,再者,第一定位件51表面於第一定位孔511與第二定位孔512之間凸設有止擋部513,止擋部513於靠近第一定位孔511之端部二側分別設置有第一止擋面514與第二止擋面515,止擋部513於靠近第二定位孔512之端部二側分別設置有第三止擋面516與第四止擋面517,且轉軸組2之第一轉軸21與第二轉軸22所設置之第一限位凸部214與第二限位凸部224,係分別位於止擋部513之上方側與下方側。
請參閱第四圖至第十九圖所示,由第四圖至第六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創作之上蓋8蓋合於基座9表面時,上蓋8係與基座9成平行狀,而轉軸組2之第二定位平面225與軸筒1之第二表面13呈貼合狀,第一定位平面215與第一表面12位於第一轉軸21二相對側,且第一轉軸21之第一限位凸部214抵靠於定位裝置5之第一止擋面514,第二轉軸22之第二限位凸部224抵靠於定位裝置5之第四止擋面517,讓第一轉軸21依軸筒1轉動時,限制轉動範圍於第一止擋面514與第二止擋面515之間,即第一轉軸21之轉動範圍為180度,而軸筒1依第二轉軸22為軸心轉動時,限制轉動範圍於第三止擋面516與第四止擋面517之間,即軸筒1之轉動範圍為180度,且第一轉軸21於轉動時,傳動裝置3之第一限位柱312與第二限位柱322會相互靠近,軸筒1依第二轉軸22為軸心轉動時,第一限位柱312與第二限位柱322會相互遠離;藉此,請同時參閱第四圖至第九圖所示,當使用者將上蓋8朝向 基座9底面翻掀時,由於第一限位柱312抵持於連動件4之第一抵持端411,讓傳動裝置3之第一限位柱312與第二限位柱322無法繼續相互靠近,因此,會由軸筒1依第二轉軸22為軸心轉動,使第二定位平面225脫離第二表面13,解除軸筒1與第二轉軸22之定位狀態,並使第一限位柱312朝向第二抵持端412移動,使第一限位柱312與第二限位柱322之間距離會漸漸加大,請參閱第七圖至第十二圖所示,當第一限位柱312抵持於第一限位孔41之第二抵持端412時,因第一限位柱312與第二限位柱322之間距離無法繼續加大,讓軸筒1無法繼續依第二轉軸22轉動,第一轉軸21於第一轉軸空間15內朝向上蓋8之翻掀方向轉動,而於第二轉軸22轉動時,第一限位柱312與第二限位柱322之間距離會漸漸縮小,讓第一限位柱312朝向第一抵持端411移動,藉此,以限制軸筒1依第二轉軸22為軸心轉動以及第一轉軸21之轉動範圍,請參閱第十二圖至第十五圖所示,由於上蓋8朝向基座9底面翻掀時,第一轉軸21之轉動方向與第一抵壓部14由第一表面12之延伸方向相反,降低了二者之間所產生之摩擦阻力,而軸筒1之轉動方向與第二抵壓部16由第二表面13之延伸方向相反,提高了二者之間所產生之摩擦阻力,俾使第一轉軸21之第一軸部211與第一抵壓部14之間所產生之摩擦阻力小於第二轉軸22之第二軸部221與第二抵壓部16之間所產生之摩擦阻力,也就是讓上蓋8朝向基座9底面翻掀的過程中,不論使用將上蓋8翻掀至任何角度,軸筒1之第二轉軸22轉動之角度皆會超前(大於)第一轉軸21依軸筒1之轉動角度,因此,在上蓋8靠近基座9底面時,定位裝置5之第四止擋面517會先與第二轉軸22之第二限位凸部224形成抵靠限位,即軸筒1依第二轉軸22轉動角度先到達180度,而第一轉軸21依軸筒1轉動之角度,在軸筒1依第二轉軸22轉動 角度到達180度後,才會轉動至180度,也就是說,第一轉軸21之第一定位平面215抵靠於第一表面12,會是在上蓋8朝向基座9底面翻掀360度中最後的行程,讓上蓋8在靠近基座9底面時,會有自動閉合之效果;請參閱第十六圖至第十九圖所示,相反的,當上蓋8朝向基座9表面翻掀時,第一轉軸21之轉動方向與第一抵壓部14由第一表面12之延伸方向相同,提高了二者之間所產生之摩擦阻力,而軸筒1之轉動方向與第二抵壓部16由第二表面13之延伸方向相同,降低了二者之間所產生之摩擦阻力,俾使第一轉軸21之第一軸部211與第一抵壓部14之間所產生之摩擦阻力大於第二轉軸22之第二軸部221與第二抵壓部16之間所產生之摩擦阻力,也就是讓上蓋8朝向基座9表面翻掀的過程中,不論使用將上蓋8翻掀至任何角度,第一轉軸21依軸筒1之轉動角度皆會超前(大於)軸筒1之第二轉軸22轉動之角度,因此,在上蓋8靠近基座9表面時,定位裝置5之第一止擋面514會先與第一轉軸21之第一限位凸部214形成抵靠限位,即第一轉軸21之轉動角度先到達180度,而軸筒1依第二轉軸22轉動之角度,在第一轉軸21轉動角度到達180度後,才會轉動至180度,也就是說,第二轉軸22之第二定位平面225抵靠於第二表面13,會是在上蓋8朝向基座9表面翻掀360度中最後的行程,讓上蓋8在靠近基座9表面時,會有自動閉合之效果。
1‧‧‧軸筒
11‧‧‧基部
14‧‧‧第一抵壓部
16‧‧‧第二抵壓部
2‧‧‧轉軸組
21‧‧‧第一轉軸
212‧‧‧第一連接部
214‧‧‧第一限位凸部
22‧‧‧第二轉軸
222‧‧‧第二連接部
223‧‧‧第二定位部
224‧‧‧第二限位凸部
3‧‧‧傳動裝置
31‧‧‧第一傳動件
312‧‧‧第一限位柱
32‧‧‧第二傳動件
322‧‧‧第二限位柱
4‧‧‧連動件
41‧‧‧第一限位孔
411‧‧‧第一抵持端
412‧‧‧第二抵持端
42‧‧‧第二限位孔
5‧‧‧定位裝置
51‧‧‧第一定位件
52‧‧‧第二定位件

Claims (5)

  1. 一種穩定啟閉之雙轉軸結構,至少設置有:一軸筒(1),該軸筒(1)具有基部(11),基部(11)上方表面形成有第一表面(12),下方表面形成有第二表面(13),第一表面(12)一側朝向另側彎折延伸有第一抵壓部(14),第一抵壓部(14)與第一表面(12)之間形成有第一轉軸空間(15),第二表面(13)一側朝向另側彎折延伸有第二抵壓部(16),第二抵壓部(16)與第二表面(13)之間形成有第二轉軸空間(17),第一抵壓部(14)與第二抵壓部(16)之延伸方向相反;一轉軸組(2),該轉軸組(2)具有第一轉軸(21)與第二轉軸(22),第一轉軸(21)二側分別形成有第一軸部(211)與第一連接部(212),第一軸部(211)樞接於軸筒(1)之第一轉軸空間(15),第一連接部(212)位於軸筒(1)一側並連接有上蓋(8),而第二轉軸(22)二側分別形成有第二軸部(221)與第二連接部(222),第二軸部(221)樞接於軸筒(1)之第二轉軸空間(17),第二連接部(222)位於軸筒(1)一側並連接有基座(9);當上蓋(8)朝向基座(9)底面翻掀時,上蓋(8)會帶動第一轉軸(21)於第一轉軸空間(15)內依上蓋(8)翻掀方向轉動,以及軸筒(1)以第二轉軸(22)為軸心依上蓋(8)翻掀方向轉動,且第一轉軸(21)之轉動方向與第一抵壓部(14)由第一表面(12)之延伸方向相反,軸筒(1)之轉動方向與第二抵壓部(16)由第二表面(13)之延伸方向相反,使第一轉軸(21)之第一軸部(211)與第一抵壓部(14)之間所產生之摩擦阻力小於第二轉軸(22)之第二軸部(221)與第二抵壓部(16)之間所產生之摩擦阻力;當上蓋(8)朝向基座(9)表面翻掀時,上蓋(8)會帶動第一轉軸(21)於第一轉軸空間(15)內依上蓋(8)翻掀方向轉動,以及軸筒 (1)以第二轉軸(22)為軸心依上蓋(8)翻掀方向轉動,且第一轉軸(21)之轉動方向與第一抵壓部(14)由第一表面(12)之延伸方向相同,軸筒(1)之轉動方向與第二抵壓部(16)由第二表面(13)之延伸方向相同,使第一轉軸(21)之第一軸部(211)與第一抵壓部(14)之間所產生之摩擦阻力大於第二轉軸(22)之第二軸部(221)與第二抵壓部(16)之間所產生之摩擦阻力。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穩定啟閉之雙轉軸結構,其中該軸筒(1)之第一表面(12)與第二表面(13)係成平面狀,而轉軸組(2)之第一軸部(211)表面剖設有第一定位平面(215),第二軸部(221)表面剖設有第二定位平面(225)。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穩定啟閉之雙轉軸結構,其中該第一轉軸(21)之第一軸部(211)末端延伸有第一定位部(213),第二轉軸(22)之第二軸部(221)末端延伸有第二定位部(223),而軸筒(1)一側設置有傳動裝置(3)與連動件(4);傳動裝置(3)具有第一傳動件(31)與第二傳動件(32),第一傳動件(31)表面中央處設置有第一連接孔(311),第一連接孔(311)係固定連接於第一定位部(213),且第一傳動件(31)表面於第一連接孔(311)一側凸設有第一限位柱(312),而第二傳動件(32)表面中央處設置有第二連接孔(321),第二連接孔(321)係固定連接於第二定位部(223),且第二傳動件(32)表面於第二連接孔(321)一側凸設有第二限位柱(322);連動件(4)表面二端分別設置有第一限位孔(41)與第二限位孔(42),傳動裝置(3)之第一限位柱(312)與第二限位柱(322)係分別位於第一限位孔(41)與第二限位孔(42)內,而第一限位孔(41)靠近第二限位孔(42)之端部形成有第一抵持端(411),遠離第二限位孔(42)之端部形成有第二抵持端(412),且第一抵持端(411)與第二抵持端(412)之距離大於第一限位柱(312)之外徑。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穩定啟閉之雙轉軸結構,其中該軸筒(1)之二側分別設置有第一定位件(51)與第二定位件(52),而第一定位件(51)表面二端分別設置有第一定位孔(511)與第二定位孔(512),第二定位件(52)表面二端分別設置有第三定位孔(521)與第四定位孔(522),第一定位孔(511)與第三定位孔(521)係樞接於轉軸組(2)之第一軸部(211)二端,第二定位孔(512)與第四定位孔(522)係樞接於轉軸組(2)之第二軸部(221)二端。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穩定啟閉之雙轉軸結構,其中該軸筒(1)側方設置有第一定位件(51),第一定位件(51)表面二端分別設置有第一定位孔(511)與第二定位孔(512),轉軸組(2)之第一軸部(211)與第二軸部(221)一端係分別樞接於第一定位孔(511)與第二定位孔(512),且第一定位件(51)表面於第一定位孔(511)與第二定位孔(512)之間凸設有止擋部(513),止擋部(513)於靠近第一定位孔(511)之端部二側分別設置有第一止擋面(514)與第二止擋面(515),止擋部(513)於靠近第二定位孔(512)之端部二側分別設置有第三止擋面(516)與第四止擋面(517),而第一軸部(211)於靠近第一定位件(51)之側方凸設有第一限位凸部(214),且第一限位凸部(214)受第一止擋面(514)與第二止擋面(515)之止擋,限制第一軸部(211)之轉動範圍,而第二軸部(221)於靠近第二定位件(52)之側方凸設有第二限位凸部(224),且第二限位凸部(224)受第三止擋面(516)與第四止擋面(517)之止擋,限制軸筒(1)依第二轉軸(22)為軸心之轉動範圍。
TW104205364U 2015-04-10 2015-04-10 穩定啟閉之雙轉軸結構 TWM5057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5364U TWM505785U (zh) 2015-04-10 2015-04-10 穩定啟閉之雙轉軸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5364U TWM505785U (zh) 2015-04-10 2015-04-10 穩定啟閉之雙轉軸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05785U true TWM505785U (zh) 2015-07-21

Family

ID=54153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05364U TWM505785U (zh) 2015-04-10 2015-04-10 穩定啟閉之雙轉軸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0578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5059A (zh) * 2016-03-01 2016-06-15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多功能仿生微结构表面测试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5059A (zh) * 2016-03-01 2016-06-15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多功能仿生微结构表面测试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33787B (zh) 穩定轉動之雙軸轉軸
US20150160695A1 (en) Hinge unit with simultaneous rotatable axles
TWM519384U (zh) 雙軸同步轉軸裝置
TWM507152U (zh) 多段轉動之絞鏈裝置
TWI483666B (zh) 折疊式電子設備
TWI519934B (zh) 基座裝置及其電子系統
TWI463078B (zh) Card lathe biaxial hub
TWI486530B (zh) Card lathe biaxial hub
TWM505785U (zh) 穩定啟閉之雙轉軸結構
TWI490420B (zh) Rotary stop type biaxial hub
TWM469727U (zh) 穩定開合的雙軸鉸鍊
US10767406B2 (en) Hinge mechanism
TWI576683B (zh) 具有可旋轉顯示構件之運算裝置(二)
TWM447660U (zh) 順暢開合的雙軸鉸鏈
TWI549588B (zh) 掀蓋式電子產品之雙轉軸結構
TWI554691B (zh) 限位轉軸結構
TWM541185U (zh) 雙連桿式雙軸鉸鍊
TWM460957U (zh) 行星式雙軸轉軸
TWM450182U (zh) 雙軸樞紐器
TWI423012B (zh) 電子裝置
TWM547232U (zh) 樞紐器以及使用該樞紐器的電子裝置
TWM511191U (zh) 具有滑輪引導組件之雙軸鉸鍊
TWM494347U (zh) 雙軸扭力樞軸器麻花同動傳遞機構
TWM469395U (zh) 雙軸滑座控制器
TWM510039U (zh) 具有雙連動組件之雙軸鉸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