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87232U - 充氣式防護衣 - Google Patents

充氣式防護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87232U
TWM487232U TW103210164U TW103210164U TWM487232U TW M487232 U TWM487232 U TW M487232U TW 103210164 U TW103210164 U TW 103210164U TW 103210164 U TW103210164 U TW 103210164U TW M487232 U TWM487232 U TW M48723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arment
joint
inflatable
inflatable protective
outer garm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101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eng-Mao Lee
Original Assignee
Cheng-Mao Le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Mao Lee filed Critical Cheng-Mao Lee
Priority to TW1032101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87232U/zh
Publication of TWM4872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87232U/zh

Link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Description

充氣式防護衣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防護衣,尤指一種充氣式防護衣。
為讓人的生命能受到保障,充氣式防護衣已被應用於許多領域,例如可作為機車騎士的防護衣,讓機車騎士在騎機車的途中因車禍而導致摔車時,氣體能夠自動充滿該充氣式防護衣內的氣囊,使得機車騎士能藉由充氣式防護衣的氣囊之緩衝力,而減少受傷程度;此外,該充氣式防護衣亦可作為救生衣,讓穿著該充氣式防護衣的人在落水時,能夠以手動的方式讓氣體充滿該充氣式防護衣內的氣囊,使得落水者能藉由該充氣式防護衣的氣囊之浮力,而浮在水面上,進而避免溺斃。
然而,習知充氣式防護衣之體積係較一般衣服為厚重龐大,故使用者穿著習知的充氣式防護衣時,並無法再穿戴其他衣物於充氣式防護衣外,因此造成使用上之限制。
為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缺失,本創作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充氣式防護衣,以供使用者穿著後可再穿上其他外衣。
為達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創作係提供一種充氣式防護衣,包含一氣囊背心及一充氣裝置,該氣囊背心包括一護頸部、二護身部、一護背部及一充氣孔,該等護身部自該護頸部之兩端向下延伸並相互連接,該護背部自該等護身部以朝向該護頸部的方向延伸而呈現長條狀,該充氣孔係設置於該氣囊背心的護頸部、護身部及護背部之其中一者的表面;以及該充氣裝置包括一扣環、一第一連接繩、一分離器、一第二連接繩、一擊發單元及一鋼瓶,該扣環、該第一連接繩、該分離器、該第二連接繩、該擊發單元及該鋼瓶係依序連接,該擊發單元係設置於氣囊背心上且對應該氣囊背心的充氣孔,當該扣環被拉動而掣制該第一連接繩時,該扣環及該第一連接繩係自該分離器分離,且該擊發單元係打開該鋼瓶之封口而使該鋼瓶連通該氣囊背心之充氣孔,該鋼瓶係釋出氣體以充氣至該氣囊背心。
於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充氣式防護衣,該外衣的後領口內側設置一第一外衣結合件,該充氣式防護衣的護頸部設置對應該外衣的第一外衣結合件之一第一防護衣結合件,其中該外衣的第一外衣結合件及該充氣式防護衣的第一防護衣結合件為彼此對應的拉鍊、鈕扣及魔鬼氈之其中之一。
於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充氣式防護衣,該外衣的正面內側設置二第二外衣結合件,該充氣式防護衣的護身部設置對應該外衣的第二外衣結合件之二第二防護衣結合件,其中該外衣的第二外衣結合件及該充氣式防護衣的第二防護衣結合件為彼此對應的拉鍊、鈕扣及魔鬼氈其中之一。
於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充氣式防護衣,該外衣的背面內側設置一第三外衣結合件,該充氣式防護衣的護背部設置對應該外衣的第三外衣結合件之一第三防護衣結合件,其中該外衣的第三外衣結合件及該充氣式防護衣的第三防護衣結合件為彼此對應的拉鍊、鈕扣及魔鬼氈其中之一。
於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充氣式防護衣,該充氣式防護衣的第二防護衣結合件係相對應以供彼此可拆結合。
於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充氣式防護衣,該護背部的頂端係延伸至鄰近該護頸部。
藉此,本創作的充氣式防護衣之氣囊的護頸部及呈長條狀的護背部,由於體積小,讓使用者於穿著該充氣式防護衣後可再穿上其他外衣;並且,該充氣式防護衣的第二防護衣結合件可相互結合,使該充氣式防護衣能牢固地包覆使用者上半身,而可緩衝使用者所遭受之外力及衝擊,藉以達到保護使用者身體之功效。
為充分瞭解本創作之目的、特徵及功效,茲藉由下述具體之實施例,並配合所附之圖式,對本創作做一詳細說明,說明如後:
首先,請參閱第1圖,該充氣式防護衣100係包含一氣囊背心10及一充氣裝置20。
該氣囊背心10包括一護頸部11、二護身部12、一護背部13及一充氣孔14,該等護身部12係自該護頸部11之兩端向下延伸並相互連接,該護背部13係自該等護身部12以朝向該護頸部11的方向延伸而呈現長條狀,該充氣孔14可設置於該氣囊背心10的護頸部11、護身部12及護背部13之其中一者的表面,於本實施例中,該充氣孔14係設置於該氣囊背心10的護身部12。其中,由於該護頸部11及呈長條狀的該護背部13,使得該充氣式防護衣100的體積較小,讓使用者穿著該充氣式防護衣100後再穿上其他外衣(例如西裝或襯衫等),故可具有保護作用並兼顧美觀。此外,該護背部13的頂端係延伸至鄰近該護頸部11,而提高使用者背部及頸部的保護程度。
該充氣裝置20包括一扣環21、一第一連接繩22、一分離器23、一第二連接繩24、一擊發單元25及一鋼瓶26,該扣環21、該第一連接繩22、該分離器23、該第二連接繩24、該擊發單元25及該鋼瓶26係依序連接,該擊發單元25係設置於該氣囊背心10上且對應該氣囊背心10的充氣孔14,當該扣環21被拉動而掣制該第一連接繩22時,該扣環21及該第一連接繩22係自該分離器23分離,且該擊發單元25係打開該鋼瓶26之封口而使該鋼瓶26連通該氣囊背心10之充氣孔14,該鋼瓶26係釋出氣體以充氣至該氣囊背心10。
如第1圖所示,本實施例中該分離器23具有一第一側231及相對於該第一側231的一第二側232,其中,該分離器23的第一側231上具有一銷孔(圖未示)以供卡設有一插銷2311,且該銷孔內具有一夾持器(圖未示),該夾持器係夾持該插銷2311,並當有足夠大之拉力拉動該插銷2311時,該插銷2311係可脫離該夾持器之夾持自該分離器23脫離。並且,該第一連接繩22之一端係固定至該插銷2311,在該扣環21被足夠大之拉力拉動而掣制該第一連接繩22及拉動該插銷2311時,該插銷2311便會自該分離器23的第一側231之銷孔中脫出,而使該扣環21及該第一連接繩22自該分離器23分離;另外,該分離器23的第二側232係連接該第二連接繩24,並該第二連接繩24係連接至該擊發單元25,以使該扣環21被拉力拉動時連動該擊發單元25。
再請參照第2圖及第3圖,第2圖係為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已充氣的充氣式防護衣100之示意圖,第3圖係為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已充氣的充氣式防護衣100之另一示意圖。當該氣囊背心10透過該充氣裝置20而被充氣時,該氣囊背心10的護頸部11、護身部12及護背部13因填充有氣體而呈現立挺狀態,用於緩衝穿著該充氣式防護衣100的使用者所遭受之外力及衝擊,藉以達到保護使用者身體之功效。
再請參照第4圖及第5圖,第4圖係為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使用者300穿著已充氣的充氣式防護衣100之示意圖,第5圖係為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使用者300穿著已充氣的充氣式防護衣100之另一示意圖。如圖所示,該充氣式防護衣100係供該使用者300穿戴,應用於例如開車、騎機車、騎馬或乘船等可能發生人身安全之活動時,降低或防止該使用者300身體受傷。以應用於騎機車作為示例說明,於使用該充氣式防護衣100時,先將該充氣式防護衣100穿上,再將該充氣式防護衣100的扣環21扣在機車上適當位置(例如座椅等),當車禍撞擊或摔落等意外狀況發生時,由於該扣環21會被拉動而掣制該第一連接繩22,進而該擊發單元25會打開該鋼瓶26之封口而使該鋼瓶26所釋出的氣體充氣至該氣囊背心10,使得該氣囊背心10的護頸部11、護身部12及護背部13呈現立挺狀態,讓該使用者300能藉由該充氣式防護衣100的氣囊背心10作為緩衝,以避免該使用者300的頸部、身體部位及背部直接落地或遭硬物撞擊;此外,藉由該分離器23的作用,讓該使用者於摔落機車的時候能夠與機車分離,以避免與機車一起滑行而造成更大的損傷,故能達成保護及減少傷害之功效。
再者,該充氣式防護衣100亦可作為水上的救生衣使用,以在落水時,能夠以手拉動該扣環21而掣制該第一連接繩22,進而該擊發單元25會打開該鋼瓶26之封口而使該鋼瓶26所釋出的氣體充氣至該氣囊背心10,使得該氣囊背心10內充滿氣體,讓有穿著該充氣式防護衣100的落水者能藉由該充氣式防護衣100的氣囊背心10之浮力而浮在水面上,進而避免溺斃。
綜上所述,該充氣式防護衣100不僅可應用在例如開車、騎機車或騎馬等陸上活動中作為安全防護裝置,亦可應用在例如游泳、浮淺或乘船等水上活動中作為救生衣,而具有應用性廣之優點。
請參閱第6圖,其係為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外衣200的示意圖。如第6圖所示,一外衣200可具有一外層及與該外層結合的一內層,且該外層及該內層之間形成一容置空間,用以容置該充氣式防護衣100。此外,該外衣200更具有一第一外衣結合件201、二第二外衣結合件202及一第三外衣結合件203。
該第一外衣結合件201係設置於該外衣200的後領口內側,更詳細而言,該第一外衣結合件201係設置於該外衣200之外層的後領口內側,且該內層係覆蓋該第一外衣結合件201並與該外層結合,使得該第一外衣結合件201容置於該容置空間中。並請配合第5圖,該充氣式防護衣100的護頸部11設置一第一防護衣結合件101,且該第一防護衣結合件101係對應該外衣200的第一外衣結合件201。
據此,可先將該充氣式防護衣100容置於該外衣200的容置空間中,再將該充氣式防護衣100的第一防護衣結合件101與該外衣200的第一外衣結合件201結合,使得該充氣式防護衣100可結合於該外衣200。其中,該外衣200的第一外衣結合件201及該充氣式防護衣100的第一防護衣結合件101可例如為彼此對應的拉鍊、鈕扣或魔鬼氈。於本實施例中,該外衣200的第一外衣結合件201及該充氣式防護衣100的第一防護衣結合件101係以彼此對應的鈕扣魔鬼氈作為示例說明。
該等第二外衣結合件202係設置於該外衣200的正面內側,更詳細而言,該等第二外衣結合件202係設置於該外衣200之外層的正面內側,且該內層覆蓋該第一外衣結合件201並與該外層結合,使得該第二外衣結合件202係容置於該容置空間中。並請配合第4圖,該充氣式防護衣100的護身部12設置二第二防護衣結合件102,且該等第二防護衣結合件102係對應該外衣200的第二外衣結合件202。
據此,可先將該充氣式防護衣100容置於該外衣200的容置空間中,再將該充氣式防護衣100的第二防護衣結合件102與該外衣200的第二外衣結合件202結合,使得該充氣式防護衣100可結合於該外衣200。其中,該外衣200的第二外衣結合件202及該充氣式防護衣100的第二防護衣結合件102可例如為彼此對應的拉鍊、鈕扣或魔鬼氈。於本實施例中,該外衣200的第二外衣結合件202及該充氣式防護衣100的第二防護衣結合件102係以彼此對應的拉鍊作為示例說明。
該第三外衣結合件203係設置於該外衣200的背面內側,更詳細而言,該第三外衣結合件203係設置於該外衣200之外層的背面內側,且該內層覆蓋該第一外衣結合件201並與該外層結合,使得該第三外衣結合件203係容置於該容置空間中。並請配合第5圖,該充氣式防護衣100的護背部13設置一第三防護衣結合件103,且該第三防護衣結合件103係對應該外衣200的第三外衣結合件203。
據此,可先將該充氣式防護衣100容置於該外衣200的容置空間中,再將該充氣式防護衣100的第三防護衣結合件103與該外衣200的第三外衣結合件203結合,使得該充氣式防護衣100可結合於該外衣200內(如第7圖所示)。其中,該外衣200的第三外衣結合件203及該充氣式防護衣100的第三防護衣結合件103可例如為彼此對應的拉鍊、鈕扣或魔鬼氈。於本實施例中,該外衣200的第三外衣結合件203及該充氣式防護衣100的第三防護衣結合件103係以彼此對應的鈕扣作為示例說明。
藉此,於本實施例中,可先將該充氣式防護衣100容置於該外衣200的容置空間後,藉由該第一防護衣結合件101、該等第二防護衣結合件102及該第三防護衣結合件103對應地結合於該外衣200的第一外衣結合件201、該等第二外衣結合件202及該第三外衣結合件203,而使該充氣式防護衣100可更加牢固地結合於該外衣200內。使用時,該充氣式防護衣100係先與該外衣200結合,該使用者300再穿上該充氣式防護衣100與該外衣200。
此外,該充氣式防護衣100中該等第二防護衣結合件102相互對應,亦即該等第二防護衣結合件102可相互結合,使該充氣式防護衣100本身能牢固地包覆於該使用者300的上半身。使用時,該使用者300係先穿上該充氣式防護衣100,並依據需求來決定是否將該等第二防護衣結合件102結合,再將其他外衣(例如西裝或襯衫等)穿套於該充氣式防護衣100之外,故可具有保護作用並兼顧美觀。
綜上所述,本創作的充氣式防護衣之氣囊的護頸部及呈長條狀的護背部,由於體積小,讓該使用者於穿著該充氣式防護衣後可再穿上其他外衣;此外,該充氣式防護衣的第二防護衣結合件可相互結合,使該充氣式防護衣能牢固地包覆於該使用者的上半身,而可緩衝該使用者所遭受之外力及衝擊,藉以達到保護該使用者身體之功效;再者,該充氣式防護可作為陸上活動中的安全防護裝置及水上活動中的救生衣,而具有應用性廣之優點。
本創作在上文中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然熟習本項技術者應理解的是,該實施例僅用於描繪本創作,而不應解讀為限制本創作之範圍。應注意的是,舉凡與該實施例等效之變化與置換,均應設為涵蓋於本創作之範疇內。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以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充氣式防護衣
101‧‧‧第一防護衣結合件
102‧‧‧第二防護衣結合件
103‧‧‧第三防護衣結合件
200‧‧‧外衣
201‧‧‧第一外衣結合件
202‧‧‧第二外衣結合件
203‧‧‧第三外衣結合件
300‧‧‧使用者
10‧‧‧氣囊背心
11‧‧‧護頸部
12‧‧‧護身部
13‧‧‧護背部
14‧‧‧充氣孔
20‧‧‧充氣裝置
21‧‧‧扣環
22‧‧‧第一連接繩
23‧‧‧分離器
231‧‧‧第一側
2311‧‧‧插銷
232‧‧‧第二側
24‧‧‧第二連接繩
25‧‧‧擊發單元
26‧‧‧鋼瓶
第1圖係為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未充氣的充氣式防護衣之示意圖。 第2圖係為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已充氣的充氣式防護衣之示意圖。 第3圖係為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已充氣的充氣式防護衣之另一示意圖。 第4圖係為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使用者穿著已充氣的充氣式防護衣之示意圖。 第5圖係為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使用者穿著已充氣的充氣式防護衣之另一示意圖。 第6圖係為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外衣之示意圖。 第7圖係為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充氣式防護衣結合於外衣之示意圖。
100‧‧‧充氣式防護衣
102‧‧‧第二防護衣結合件
10‧‧‧氣囊背心
11‧‧‧護頸部
12‧‧‧護身部
13‧‧‧護背部
14‧‧‧充氣孔
20‧‧‧充氣裝置
21‧‧‧扣環
22‧‧‧第一連接繩
23‧‧‧分離器
231‧‧‧第一側
2311‧‧‧插銷
232‧‧‧第二側
24‧‧‧第二連接繩
25‧‧‧擊發單元
26‧‧‧鋼瓶

Claims (9)

  1. 一種充氣式防護衣,包含: 一氣囊背心,包括一護頸部、二護身部、一護背部及一充氣孔,該等護身部係自該護頸部之兩端向下延伸並相互連接,該護背部係自該等護身部以朝向該護頸部的方向延伸而呈現長條狀,該充氣孔係設置於該氣囊背心的護頸部、護身部及護背部之其中一者的表面;以及 一充氣裝置,包括一扣環、一第一連接繩、一分離器、一第二連接繩、一擊發單元及一鋼瓶,該扣環、該第一連接繩、該分離器及該第二連接繩、該擊發單元及該鋼瓶係依序連接,該擊發單元係設置於氣囊背心上且對應該氣囊背心的充氣孔,當該扣環被拉動而掣制該第一連接繩時,該扣環及該第一連接繩自該分離器分離,且該擊發單元係打開該鋼瓶之封口而使該鋼瓶連通該氣囊背心之充氣孔,該鋼瓶係釋出氣體以充氣至該氣囊背心。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充氣式防護衣,用以結合於一外衣內,其中該外衣的後領口內側設置一第一外衣結合件,該充氣式防護衣的護頸部設置對應該外衣的第一外衣結合件之一第一防護衣結合件。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充氣式防護衣,其中該外衣的第一外衣結合件及該充氣式防護衣的第一防護衣結合件為彼此對應的拉鍊、鈕扣及魔鬼氈之其中一者。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充氣式防護衣,其中該外衣的正面內側設置二第二外衣結合件,該充氣式防護衣的護身部設置對應該外衣的第二外衣結合件之二第二防護衣結合件。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充氣式防護衣,其中該充氣式防護衣的第二防護衣結合件係相對應以供彼此可拆結合。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充氣式防護衣,其中該外衣的第二外衣結合件及該充氣式防護衣的第二防護衣結合件為彼此對應的拉鍊、鈕扣及魔鬼氈之其中一者。
  7. 如請求項2所述之充氣式防護衣,其中該外衣的背面內側設置一第三外衣結合件,該充氣式防護衣的護背部設置對應該外衣的第三外衣結合件之一第三防護衣結合件。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充氣式防護衣,其中該外衣的第三外衣結合件及該充氣式防護衣的第三防護衣結合件為彼此對應的拉鍊、鈕扣及魔鬼氈之其中一者。
  9.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所述之充氣式防護衣,其中該護背部係延伸至鄰近該護頸部。
TW103210164U 2014-06-10 2014-06-10 充氣式防護衣 TWM4872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0164U TWM487232U (zh) 2014-06-10 2014-06-10 充氣式防護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0164U TWM487232U (zh) 2014-06-10 2014-06-10 充氣式防護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87232U true TWM487232U (zh) 2014-10-01

Family

ID=52108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10164U TWM487232U (zh) 2014-06-10 2014-06-10 充氣式防護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872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64020B1 (en) Modular airbag system for personal protection
JP2021160592A (ja) ライフジャケットになるリュックサック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ITMI20100971A1 (it) Indumento protettivo con airbag
ITMI20070909A1 (it) "indumento di salvataggio"
KR101850522B1 (ko) 신체방호복
ITVR20120115A1 (it) Indumento adatto per essere associato ad un elemento gonfiabile di protezione.
US1547097A (en) Swimmer's vest
US7744437B2 (en) Life-saving clothing
JP2013022979A (ja) 救命胴衣
WO2015011629A9 (en) Clothing with inflation system
TWM487232U (zh) 充氣式防護衣
US2377865A (en) Life preserver
TW201521615A (zh) 充氣式防護衣
KR200459277Y1 (ko) 부양 기능 및 충격 완화 기능을 구비하는 하네스
JP2011529008A (ja) 救命安全服
JP3158729U (ja) 船上着
IT202000016930A1 (it) Dispositivo di protezione indossabile
JP6532257B2 (ja) 上衣
KR101472885B1 (ko) 구명복
CN215944837U (zh) 一种气囊式安全保护服装
CN212661168U (zh) 具有腰部和胸部锁紧防脱落机构的骑行服用充气囊
KR200447393Y1 (ko) 다목적 일체형 구명복
CN220326878U (zh) 一种训练用多功能作战服
CN116280104B (zh) 一种针对落水人员卫勤救援的多功能救生衣
CN220924472U (zh) 一种救生坐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