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80837U - 機殼及具有該機殼的伺服器 - Google Patents

機殼及具有該機殼的伺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80837U
TWM480837U TW103202044U TW103202044U TWM480837U TW M480837 U TWM480837 U TW M480837U TW 103202044 U TW103202044 U TW 103202044U TW 103202044 U TW103202044 U TW 103202044U TW M480837 U TWM480837 U TW M48083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abutting
casing
arm
pie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020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ong-Xing Zhu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Corp
Publication of TWM4808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80837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05K7/1485Servers; Data center rooms, e.g. 19-inch computer racks
    • H05K7/1487Blade assemblies, e.g. blade cases or inner arrangements within a blad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05K7/1462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for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s [PLC] for automation or industrial process control
    • H05K7/1475Bus assemblies for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PLC modules
    • H05K7/1477Bus assemblies for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PLC modules including backpla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Description

機殼及具有該機殼的伺服器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機殼,特別是指一種用以固定板件的機殼及具有該機殼的伺服器。
現有伺服器通常包含一機殼、一設置於機殼的背板,及複數個硬碟,各硬碟設置於機殼內並且與背板的對應傳輸介面電性連接。機殼形成有複數個螺孔,背板形成有複數個分別與該等螺孔位置相對應的穿孔,工作人員需藉由輔助工具的輔助將複數根螺絲分別穿過該等穿孔並且分別螺鎖於該等螺孔內,才能把背板鎖固於機殼上。
由於背板上需形成有該等穿孔才能供該等螺絲穿設,因此,用以傳輸訊號或電源的複數個傳輸介面設置於背板時就得避開各穿孔的位置,導致該等傳輸介面設置於背板時顯得非常的緊湊。此外,工作人員需藉由輔助工具的輔助才能將背板鎖固於機殼上或是由機殼上拆卸,因此,組裝及拆卸上非常不便且易耗費工時。
因此,本新型之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機殼,不需藉由輔助工具的輔助便能方便且迅速地組裝板件及拆 卸板件,藉此,能提升組裝及拆卸的便利性並降低工時。
本新型之另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機殼,藉由夾持件的抵靠臂抵接於板件的金屬墊上,使得機殼能將板件上的靜電導通至大地。
於是本新型機殼,適於固定一板件,該板件包括一第一端、一相反於該第一端的第二端、一第一表面,及一相反於該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
機殼包含一殼體及一夾持件,殼體包括一第一側板,及一相反於該第一側板的第二側板,該第一側板包含一可供該板件的該第一端抵接的第一內板面,該第二側板包含一第二內板面,夾持件包括一設置於該第二內板面的彈片、至少一凸設於該彈片的抵靠臂,及一凸設於該彈片且鄰近於該抵靠臂的卡扣塊,該彈片與該第一側板的該第一內板面可分別夾持於該板件的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該抵靠臂可抵靠於該板件的該第一表面,該卡扣塊可移離地卡扣於該板件的該第二表面,該彈片可供扳動以帶動該卡扣塊移離該第二表面。
該抵靠臂為一用以對該第一表面朝該卡扣塊方向偏壓的彈性臂。
該板件包括一設置於該第一表面的金屬墊,該夾持件及該殼體為金屬材質,該抵靠臂包含一用以抵接於該金屬墊的抵接面。
該彈片包含一用以定位於該第二內板面的定位片體,及一一體地連接於該定位片體並與該第二內板面相 間隔的扳動片體,該卡扣塊凸設於該扳動片體相反於該第二內板面的一側,該扳動片體可帶動該卡扣塊朝向該第二內板面方向轉動,以使該卡扣塊移離該第二表面。
該卡扣塊相反於該抵靠臂的一側形成有一導引斜面,該板件的該第二端可抵觸該導引斜面以促使該卡扣塊及該扳動片體朝向該第二內板面方向轉動。
該抵靠臂包含一凸設於該定位片體的連接臂部,及一連接於該連接臂部一端並呈波浪狀的彎折臂部,該彎折臂部包括一呈弧形狀的抵接面,該板件包括至少一設置於該第一表面的金屬墊,該抵接面用以抵接於該金屬墊,該夾持件及該殼體為金屬材質。
該彈片呈長形,該定位片體與該扳動片體共同界定出兩個長側邊,該夾持件包括兩個抵靠臂,各該抵靠臂的該連接臂部連接於對應的該長側邊,該板件包括兩個設置於該第一表面的金屬墊,各該抵靠臂的該彎折臂部的該抵接面用以抵接於對應的該金屬墊。
該第二側板包含一第一板部、一由該第一板部一端朝外彎折延伸的彎折板部,及一連接於該彎折板部相反於該第一板部的一端的第二板部,該定位片體接合定位於該第一板部,該扳動片體分別與該彎折板部及該第二板部相間隔,該扳動片體可朝向該第二板部方向相對於該定位片體轉動,該板件更包括一凸設於該第二端並可抵接於該第二板部的凸部。
該第一側板更包含兩個凸設於該第一內板面且 相間隔的定位凸塊,該兩定位凸塊分別夾持於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該兩定位凸塊與該第一內板面共同界定出一供該板件卡接的卡槽。
該板件更包括一上端及一下端,該殼體更包括一頂板及一底板,該頂板及該底板分別夾持於該上端與該下端,該頂板及該底板其中之一設有一用以擋止該第一表面的擋止塊。
本新型之又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具有機殼的伺服器,不需藉由輔助工具的輔助便能方便且迅速地組裝板件及拆卸板件,藉此,能提升組裝及拆卸的便利性並降低工時。
本新型之再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具有機殼的伺服器,藉由夾持件的抵靠臂抵接於板件的金屬墊上,使得機殼能將板件上的靜電導通至大地。
於是本新型具有機殼的伺服器,包括一電路模組、一機殼及一硬碟模組。
電路模組包含一板件,及一電連接器,該板件為一電路板,該板件包括一第一端、一相反於該第一端的第二端、一第一表面,及一相反於該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該電連接器設置於該第一表面,機殼包含一殼體及一夾持件,殼體包括一第一側板,及一相反於該第一側板的第二側板,該第一側板包含一可供該板件的該第一端抵接的第一內板面,該第二側板包含一第二內板面,夾持件包括一設置於該第二內板面的彈片、至少一凸設於該彈片的抵 靠臂,及一凸設於該彈片且鄰近於該抵靠臂的卡扣塊,該彈片與該第一側板的該第一內板面可分別夾持於該板件的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該抵靠臂可抵靠於該板件的該第一表面,該卡扣塊可移離地卡扣於該板件的該第二表面,該彈片可供扳動以帶動該卡扣塊移離該第二表面,硬碟模組,設置於該殼體內並包含一電性連接於該電連接器的對接電連接器。
本新型之功效在於:藉由機殼的設計,不需透過輔助工具的輔助便能方便且迅速地組裝板件及將拆卸板件,藉此,能提升組裝及拆卸的便利性並降低工時。此外,藉由夾持件的各抵靠臂的抵接面抵接於板件的對應金屬墊上,使得機殼能將板件上的靜電導通至大地。
100‧‧‧伺服器
1‧‧‧機箱
11‧‧‧後端
2‧‧‧主機板
3‧‧‧電路模組
31‧‧‧板件
311‧‧‧第一端
312‧‧‧第二端
313‧‧‧第一表面
314‧‧‧第二表面
315‧‧‧上端
316‧‧‧下端
317‧‧‧金屬墊
318‧‧‧凸部
32‧‧‧第一電連接器
33‧‧‧第二電連接器
4‧‧‧硬碟模組
41‧‧‧對接電連接器
50‧‧‧機殼
5‧‧‧殼體
51‧‧‧下殼件
510‧‧‧底板
5101‧‧‧下擋止塊
511‧‧‧第一側板
512‧‧‧第二側板
513‧‧‧第一內板面
514‧‧‧第二內板面
515‧‧‧定位凸塊
516‧‧‧卡槽
517‧‧‧第一板部
518‧‧‧彎折板部
519‧‧‧第二板部
520‧‧‧鉚接柱
52‧‧‧框架
53‧‧‧上殼件
531‧‧‧頂板
532‧‧‧上擋止塊
54‧‧‧容置空間
6‧‧‧夾持件
61‧‧‧彈片
611‧‧‧定位片體
612‧‧‧扳動片體
613‧‧‧側表面
614‧‧‧鉚接孔
615‧‧‧長側邊
62‧‧‧抵靠臂
621‧‧‧連接臂部
622‧‧‧彎折臂部
623‧‧‧抵接面
63‧‧‧卡扣塊
631‧‧‧導引斜面
I、II‧‧‧箭頭
D1‧‧‧上下方向
D2‧‧‧左右方向
D3‧‧‧前後方向
本新型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圖1是本新型具有機殼的伺服器之一實施例的立體圖,說明機殼設置於機箱內且鄰近於機箱後端;圖2是本新型具有機殼的伺服器之一實施例的機殼與電路模組的立體圖,說明電路模組的板件組裝於機殼的殼體內;圖3是本新型具有機殼的伺服器之一實施例的機殼與電路模組的立體分解圖,說明機殼的細部結構以及機殼與電路模組的板件之間的組裝關係;圖4是本新型具有機殼的伺服器之一實施例的機殼與 電路模組的局部立體分解圖,說明下殼體、夾持件以及板件之間的組裝關係;圖5是本新型具有機殼的伺服器之一實施例的下殼件的局部放大圖,說明兩定凸塊凸設於第一內板面;圖6是本新型具有機殼的伺服器之一實施例的下殼件的局部放大圖,說明夾持件組裝於第二側板的第二內表面;圖7是沿圖2中的7-7線所截取的局部剖視示意圖,說明板件的第一端卡接於卡槽內,以及夾持板的卡扣塊位在一卡扣位置;圖8是本新型具有機殼的伺服器之一實施例的組裝示意圖,說明板件的第一端卡接於卡槽內;圖9是本新型具有機殼的伺服器之一實施例的局部剖視示意圖,說明板件以第一端為支點旋轉;圖10是本新型具有機殼的伺服器之一實施例的局部剖視示意圖,說明板件的第二端抵觸卡扣塊的導引斜面;圖11是圖10的側視示意圖;圖12是本新型具有機殼的伺服器之一實施例的局部剖視示意圖,說明夾持板的卡扣塊位在卡扣位置;圖13是圖12的側視示意圖,說明卡扣塊位在卡扣位置,各彎折臂部呈壓縮狀態且其抵接面抵接於對應的金屬墊;圖14是本新型具有機殼的伺服器之一實施例的局部剖視示意圖,說明夾持板的卡扣塊位在釋離位置; 圖15是本新型具有機殼的伺服器之一實施例的側視示意圖,說明各彎折臂部將板件往外彈出;及圖16是本新型具有機殼的伺服器之一實施例的局部剖視示意圖,說明各彎折臂部將板件往外彈出。
參閱圖1、圖2及圖3,是本新型具有機殼的伺服器之一實施例,該伺服器100包括一機箱1、一設置於機箱1內的主機板2、一電路模組3、複數個硬碟模組4,及一機殼50。
參閱圖1、圖2、圖3及圖4,電路模組3包含一板件31、複數個第一電連接器32,及複數個第二電連接器33。本實施例的板件31為一電路板,板件31包括一第一端311、一相反於第一端311的第二端312、一第一表面313,及一相反於第一表面313的第二表面314。該等第一電連接器32設置於第一表面313且彼此相間隔,該等第二電連接器33設置於第二表面314且彼此相間隔,各第二電連接器33透過板件31與對應的第一電連接器32電性連接,且各第二電連接器33可透過一傳輸線(圖未示)與主機板2電性連接。
機殼50設置於機箱1內,本實施例的機殼50是以鄰近於機箱1的一後端11為例作說明,當然,機殼50也可設置在鄰近於機箱1的前端,不以本實施例所揭露的位置為限。機殼50適於固定電路模組3的板件31,機殼50包含一殼體5及一夾持件6,殼體5及夾持件6分別由 金屬材質所製成。殼體5包括一下殼件51、一設置於下殼件51內的框架52,及一蓋合於下殼件51上的上殼件53,下殼件51、框架52以及上殼件53共同界定出複數個容置空間54。各硬碟模組4設置於對應的容置空間54內,各硬碟模組4包含一對接電連接器41,各硬碟模組4的對接電連接器41插置於電路模組3的對應第一電連接器32並與其電性連接,藉此,使得各硬碟模組4可透過電路模組3及傳輸線與主機板2電性連接,以進行電訊號的傳輸。
下殼件51包含一底板510、一連接於底板510一側的第一側板511,及一連接於底板510另一側且相反於第一側板511的第二側板512。上殼件53包含一與底板510相對的頂板531,上殼件53的頂板531及下殼件51的底板510可分別夾持於板件31的一上端315及一下端316,藉此,能限制板件31沿一上下方向D1相對於殼體5移動。
參閱圖2、圖5、圖6及圖7,圖7是沿圖2中的7一7線所截取的局部剖視示意圖。下殼件51的第一側板511包含一第一內板面513,第一內板面513可供板件31的第一端311抵接,第二側板512則包含一與第一內板面513相對的第二內板面514。夾持件6包括一設置於第二內板面514的彈片61、兩個凸設於彈片61的抵靠臂62,及一凸設於彈片61且鄰近於抵靠臂62的卡扣塊63。第一側板511的第一內板面513與彈片61可分別夾持於板件31的第一端311與第二端312,藉此,能限制板件31沿一左右方向D2相對於殼體5移動。夾持件6的抵靠臂62可抵 靠於板件31的第一表面313,而夾持件6的卡扣塊63可移離地卡扣於板件31的第二表面314,藉此,能限制板件31沿一前後方向D3相對於殼體5移動。藉由殼體5及夾持件6的結構設計,能限制板件31沿上下方向D1、左右方向D2及前後方向D3移動,使得板件31能穩固地固定於機殼50內。
此外,夾持件6的彈片61可供扳動以帶動卡扣塊63移離第二表面314,工作人員不需藉由輔助工具的輔助便能方便且迅速地將板件31由機殼50上拆卸,或者是將板件31組裝於機殼50內,藉此,能提升板件31組裝及拆卸的便利性並降低工時。
以下將針對機殼50的具體構造以及板件31的組裝及拆卸方式進行詳細說明:參閱圖2、圖5及圖7,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側板511更包含兩個凸設於第一內板面513且沿前後方向D3相間隔排列的定位凸塊515,兩定位凸塊515與第一內板面513共同界定出一用以供板件31卡接的卡槽516。當板件31的第一端311卡接於卡槽516時,兩定位凸塊515分別夾持於板件31的第一表面313與第二表面314,藉此,能防止板件31的第一端311沿前後方向D3相對於第一側板511移動,使得板件31的第一端311能穩固地定位在抵接於第一內板面513的位置。
參閱圖3、圖6及圖7,夾持件6是透過例如為沖壓成型的方式所製成,夾持件6的彈片61包含一定位片 體611,及一扳動片體612,扳動片體612一體地連接於定位片體611一側,定位片體611用以連接定位於第二側板512的第二內板面514,而扳動片體612則與第二內板面514相間隔一段距離。定位片體611與扳動片體612共同界定出一側表面613,側表面613位在相反於第二內板面514的一側,卡扣塊63凸設於扳動片體612並且凸伸出側表面613。扳動片體612可帶動卡扣塊63由一卡扣於第二表面314的卡扣位置(如圖7所示)朝向第二內板面514方向轉動到一釋離位置(如圖14所示),使卡扣塊63移離第二表面314,藉此,以便於將板件31拆離殼體5。
具體而言,第二側板512包含一第一板部517、一由第一板部517前端朝外彎折延伸的彎折板部518,及一連接於彎折板部518相反於第一板部517的一端的第二板部519,第一板部517、彎折板部518及第二板部519共同界定出第二內板面514。彈片61的定位片體611是透過例如為鉚接的方式連接定位於第一板部517,第一板部517上設有兩個凸伸出第二內板面514的鉚接柱520,定位片體611形成有兩個鉚接孔614,各鉚接柱520鉚接於對應的鉚接孔614內。當彈片61的定位片體611定位於第一板部517後,扳動片體612會分別與彎折板部518及第二板部519相間隔一段距離,藉此,使得扳動片體612可朝向第二板部519方向相對於定位片體611轉動,以帶動卡扣塊63移離第二表面314。需說明的是,彈片61的定位片體611與第一板部517之間也可透過例如為銲接或是卡槽與卡鉤相 配合的卡接方式連接固定在一起,不以本實施例所揭露的鉚接方式為限。
進一步地,為了提升板件31組裝於殼體5時的方便性,卡扣塊63相反於各抵靠臂62的一側形成有一導引斜面631,導引斜面631是由側表面613逐漸朝後並朝內傾斜延伸而成。板件31的第二端312可抵觸導引斜面631以促使卡扣塊63及扳動片體612朝向第二內板面514方向轉動,使扳動片體612相對於定位片體611彎折變形並蓄積復位彈力。當板件31的第二端312越過卡扣塊63並與其分離時,扳動片體612藉由復位彈力帶動卡扣塊63自動地回復到卡扣位置,藉此,使得板件31能方便且迅速地組裝定位於殼體5上。
另一方面,為了提升板件31拆卸時的方便性,在本實施例中,夾持件6的各抵靠臂62為一用以對板件31的第一表面313朝卡扣塊63方向偏壓的彈性臂。當卡扣塊63卡扣於板件31的第二表面314時,各抵靠臂62受到第一表面313的擠壓而產生變形並且蓄積復位彈力。當工作人員扳動扳動片體612使其帶動卡扣塊63轉動到釋離位置時,各抵靠臂62藉由復位彈力復位並將板件31彈出一段距離,以便工作人員能抓取板件31被彈出的部位並將板件31拆離殼體5。
具體而言,夾持件6的彈片61呈長形,定位片體611與扳動片體612共同界定出兩個長側邊615。各抵靠臂62包含一凸設於定位片體611並且連接於對應的長側邊 615的連接臂部621,及一連接於連接臂部621一端並呈波浪狀的彎折臂部622,彎折臂部622包括一呈弧形狀的抵接面623。藉由各抵靠臂62的連接臂部621連接於對應的長側邊615的設計方式,不會影響到定位片體611的結構設計,使得定位片體611上能形成例如為鉚接孔614的接合結構與第一板部517上的鉚接柱520相接合。
參閱圖4、圖6及圖7,板件31更包括兩個設置於第一表面313且上下相間隔的金屬墊317,本實施例的各金屬墊317為一銅箔,各抵靠臂62的彎折臂部622的抵接面623用以抵接於對應的金屬墊317。藉由彎折臂部622的抵接面623呈弧形狀,使得抵接面623能與對應的金屬墊317保持良好的接觸狀態。由於夾持件6、殼體5以及機箱1(如圖1所示)分別由金屬材質所製成,因此,金屬墊317、夾持件6、殼體5以及機箱1會共同形成一接地路徑。當板件31在工作過程中產生靜電時,靜電可經由前述接地路徑導通至大地,藉此,以避免靜電對板件31上的各第一電連接器32及各第二電連接器33在傳輸電訊號的過程中造成影響。再者,藉由兩彎折臂部622的抵接面623分別抵接於板件31的兩金屬墊317,能防止板件31的上端315及下端316其中之一產生偏斜的情形。
需說明的是,在設計時,板件31的金屬墊317及夾持件6的彎折臂部622也可分別設為一個,同樣能達到導通靜電的功效。
參閱圖8、圖9、圖10及圖11,欲將電路模組 3的板件31組裝於殼體5時,首先,將板件31傾斜一適當的角度,使板件31的第一端311對齊於第一側板511的卡槽516,隨後,將板件31的第一端311***卡槽516內。接著,以第一端311為支點並且沿著箭頭I方向旋轉板件31的第二端312,當板件31的第二端312抵觸到卡扣塊63的導引斜面631時,板件31的第二端312施予導引斜面631的分力會促使卡扣塊63及扳動片體631朝向第二內板面514方向轉動,此時,扳動片體631會相對於定位片體611彎折變形並蓄積復位彈力。
參閱圖3、圖7、圖12及圖13,當板件31轉動到各金屬墊317抵觸到對應的彎折臂部622的抵接面623時,板件31會逐漸壓縮兩彎折臂部622,使兩彎折臂部622變形並且蓄積復位彈力。當板件31轉動到第二端312與卡扣塊63分離的位置時,扳動片體612藉由復位彈力復位並帶動卡扣塊63回復到卡扣位置,使得卡扣塊63卡扣於第二表面314。此時,頂板531及底板510分別夾持於板件31的上端315及下端316,第一側板511的第一內板面513與彈片61的扳動片體612分別夾持於板件31的第一端311與第二端312,夾持件6的各抵靠臂62抵靠於板件31的對應金屬墊317,而卡扣塊63則卡扣於第二表面314,使得板件31能穩固地定位於殼體5內。
參閱圖2、圖3、圖7及圖12,由於板件31的第二端312是被可彎折變形的扳動片體612所夾持,因此,為了進一步地確保板件31不會受外力作用的影響而沿著 左右方向D2移動,板件31更包括兩個凸設於第二端312且上下相間隔的凸部318,各凸部318可抵接於第二側板512的第二板部519。藉由板件31的第一端311抵接於第一側板511的第一內板面513,以及板件31的各凸部318可抵接於第二側板512的第二板部519,能確保板件31不會受外力作用的影響而沿著左右方向D2移動。
參閱圖2、圖3及圖13,此外,由於板件31的第一表面313上的金屬墊317是被可彎折變形的彎折臂部622抵接,因此,為了確保板件31不會受外力作用的影響而沿著前後方向D3向後移動,在本實施例中,下殼件51更包含一由底板510前端朝上凸伸的下擋止塊5101,而上殼件53更包含一由頂板531前端朝下凸伸的上擋止塊532,下擋止塊5101及上擋止塊532用以擋止於板件31的第一表面313,藉此,能確保板件31不會受外力作用的影響而沿著前後方向D3向後移動。需說明的是,在設計時,也可將頂板531及底板510其中之一設一擋止塊,同樣能達到擋止板件31的第一表面313的功效。
參閱圖14、圖15及圖16,欲將電路模組3的板件31由殼體5(如圖8所示)上拆卸時,沿箭頭I方向扳動扳動片體612使其帶動卡扣塊63轉動到與板件31的第二表面314分離的釋離位置,此時,各抵靠臂62的彎折臂部622藉由復位彈力復位並且將板件31沿箭頭II方向彈出一段距離,使板件31的第二端312越過卡扣塊63。隨後,工作人員便可抓取板件31被彈出的部位,以將板件31拆 離殼體5。
綜上所述,本實施例的機殼50,藉由殼體5及夾持件6的設計,使得工作人員不需藉由輔助工具的輔助便能方便且迅速地組裝板件31及拆卸板件31,藉此,能提升組裝及拆卸的便利性並降低工時。此外,藉由夾持件6的各抵靠臂62的抵接面623抵接於板件31的對應金屬墊317上,使得機殼50及機箱1能將板件31上的靜電導通至大地,故確實能達成本新型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3‧‧‧電路模組
31‧‧‧板件
311‧‧‧第一端
312‧‧‧第二端
313‧‧‧第一表面
314‧‧‧第二表面
315‧‧‧上端
316‧‧‧下端
318‧‧‧凸部
33‧‧‧第二電連接器
4‧‧‧硬碟模組
41‧‧‧對接電連接器
50‧‧‧機殼
5‧‧‧殼體
51‧‧‧下殼件
510‧‧‧底板
5101‧‧‧下擋止塊
511‧‧‧第一側板
512‧‧‧第二側板
513‧‧‧第一內板面
514‧‧‧第二內板面
517‧‧‧第一板部
518‧‧‧彎折板部
519‧‧‧第二板部
520‧‧‧鉚接柱
52‧‧‧框架
53‧‧‧上殼件
531‧‧‧頂板
532‧‧‧上擋止塊
54‧‧‧容置空間
6‧‧‧夾持件
61‧‧‧彈片
614‧‧‧鉚接孔
62‧‧‧抵靠臂
63‧‧‧卡扣塊

Claims (20)

  1. 一種機殼,適於固定一板件,該板件包括一第一端、一相反於該第一端的第二端、一第一表面,及一相反於該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該機殼包含:一殼體,包括一第一側板,及一相反於該第一側板的第二側板,該第一側板包含一可供該板件的該第一端抵接的第一內板面,該第二側板包含一第二內板面,及一夾持件,包括一設置於該第二內板面的彈片、至少一凸設於該彈片的抵靠臂,及一凸設於該彈片且鄰近於該抵靠臂的卡扣塊,該彈片與該第一側板的該第一內板面可分別夾持於該板件的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該抵靠臂可抵靠於該板件的該第一表面,該卡扣塊可移離地卡扣於該板件的該第二表面,該彈片可供扳動以帶動該卡扣塊移離該第二表面。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機殼,其中,該抵靠臂為一用以對該第一表面朝該卡扣塊方向偏壓的彈性臂。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機殼,其中,該板件包括一設置於該第一表面的金屬墊,該夾持件及該殼體為金屬材質,該抵靠臂包含一用以抵接於該金屬墊的抵接面。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機殼,其中,該彈片包含一用以定位於該第二內板面的定位片體,及一一體地連接於該定位片體並與該第二內板面相間隔的扳動片體,該卡扣塊凸設於該扳動片體相反於該第二內板面的一側,該扳動片體可帶動該卡扣塊朝向該第二內板面方向轉動,以使該 卡扣塊移離該第二表面。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機殼,其中,該卡扣塊相反於該抵靠臂的一側形成有一導引斜面,該板件的該第二端可抵觸該導引斜面以促使該卡扣塊及該扳動片體朝向該第二內板面方向轉動。
  6. 如請求項4所述的機殼,其中,該抵靠臂包含一凸設於該定位片體的連接臂部,及一連接於該連接臂部一端並呈波浪狀的彎折臂部,該彎折臂部包括一呈弧形狀的抵接面,該板件包括至少一設置於該第一表面的金屬墊,該抵接面用以抵接於該金屬墊,該夾持件及該殼體為金屬材質。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機殼,其中,該彈片呈長形,該定位片體與該扳動片體共同界定出兩個長側邊,該夾持件包括兩個抵靠臂,各該抵靠臂的該連接臂部連接於對應的該長側邊,該板件包括兩個設置於該第一表面的金屬墊,各該抵靠臂的該彎折臂部的該抵接面用以抵接於對應的該金屬墊。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機殼,其中,該第二側板包含一第一板部、一由該第一板部一端朝外彎折延伸的彎折板部,及一連接於該彎折板部相反於該第一板部的一端的第二板部,該定位片體接合定位於該第一板部,該扳動片體分別與該彎折板部及該第二板部相間隔,該扳動片體可朝向該第二板部方向相對於該定位片體轉動,該板件更包括一凸設於該第二端並可抵接於該第二板部的凸 部。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機殼,其中,該第一側板更包含兩個凸設於該第一內板面且相間隔的定位凸塊,該兩定位凸塊分別夾持於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該兩定位凸塊與該第一內板面共同界定出一供該板件卡接的卡槽。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機殼,其中,該板件更包括一上端及一下端,該殼體更包括一頂板及一底板,該頂板及該底板分別夾持於該上端與該下端,該頂板及該底板其中之一設有一用以擋止該第一表面的擋止塊。
  11. 一種具有機殼的伺服器,包括:一電路模組,包含一板件,及一電連接器,該板件為一電路板,該板件包括一第一端、一相反於該第一端的第二端、一第一表面,及一相反於該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該電連接器設置於該第一表面,一機殼,包含:一殼體,包括一第一側板,及一相反於該第一側板的第二側板,該第一側板包含一可供該板件的該第一端抵接的第一內板面,該第二側板包含一第二內板面,一夾持件,包括一設置於該第二內板面的彈片、至少一凸設於該彈片的抵靠臂,及一凸設於該彈片且鄰近於該抵靠臂的卡扣塊,該彈片與該第一側板的該第一內板面可分別夾持於該板件的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該抵靠臂可抵靠於該板件的該第一表 面,該卡扣塊可移離地卡扣於該板件的該第二表面,該彈片可供扳動以帶動該卡扣塊移離該第二表面,及一硬碟模組,設置於該殼體內並包含一電性連接於該電連接器的對接電連接器。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具有機殼的伺服器,其中,該抵靠臂為一用以對該第一表面朝該卡扣塊方向偏壓的彈性臂。
  13. 如請求項11所述的具有機殼的伺服器,其中,該板件包括一設置於該第一表面的金屬墊,該夾持件及該殼體為金屬材質,該抵靠臂包含一用以抵接於該金屬墊的抵接面。
  14. 如請求項12所述的具有機殼的伺服器,其中,該彈片包含一用以定位於該第二內板面的定位片體,及一一體地連接於該定位片體並與該第二內板面相間隔的扳動片體,該卡扣塊凸設於該扳動片體相反於該第二內板面的一側,該扳動片體可帶動該卡扣塊朝向該第二內板面方向轉動,以使該卡扣塊移離該第二表面。
  15. 如請求項14所述的具有機殼的伺服器,其中,該卡扣塊相反於該抵靠臂的一側形成有一導引斜面,該板件的該第二端可抵觸該導引斜面以促使該卡扣塊及該扳動片體朝向該第二內板面方向轉動。
  16. 如請求項14所述的具有機殼的伺服器,其中,該抵靠臂包含一凸設於該定位片體的連接臂部,及一連接於該 連接臂部一端並呈波浪狀的彎折臂部,該彎折臂部包括一呈弧形狀的抵接面,該板件包括至少一設置於該第一表面的金屬墊,該抵接面用以抵接於該金屬墊,該夾持件及該殼體為金屬材質。
  17. 如請求項16所述的具有機殼的伺服器,其中,該彈片呈長形,該定位片體與該扳動片體共同界定出兩個長側邊,該夾持件包括兩個抵靠臂,各該抵靠臂的該連接臂部連接於對應的該長側邊,該板件包括兩個設置於該第一表面的金屬墊,各該抵靠臂的該彎折臂部的該抵接面用以抵接於對應的該金屬墊。
  18. 如請求項17所述的具有機殼的伺服器,其中,該第二側板包含一第一板部、一由該第一板部一端朝外彎折延伸的彎折板部,及一連接於該彎折板部相反於該第一板部的一端的第二板部,該定位片體接合定位於該第一板部,該扳動片體分別與該彎折板部及該第二板部相間隔,該扳動片體可朝向該第二板部方向相對於該定位片體轉動,該板件更包括一凸設於該第二端並可抵接於該第二板部的凸部。
  19. 如請求項11所述的具有機殼的伺服器,其中,該第一側板更包含兩個凸設於該第一內板面且相間隔的定位凸塊,該兩定位凸塊分別夾持於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該兩定位凸塊與該第一內板面共同界定出一供該板件卡接的卡槽。
  20. 如請求項19所述的具有機殼的伺服器,其中,該板件 更包括一上端及一下端,該殼體更包括一頂板及一底板,該頂板及該底板分別夾持於該上端與該下端,該頂板及該底板其中之一設有一用以擋止該第一表面的擋止塊。
TW103202044U 2013-12-30 2014-01-29 機殼及具有該機殼的伺服器 TWM48083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84817.0U CN203630700U (zh) 2013-12-30 2013-12-30 机壳及具有机壳的服务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80837U true TWM480837U (zh) 2014-06-21

Family

ID=50817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02044U TWM480837U (zh) 2013-12-30 2014-01-29 機殼及具有該機殼的伺服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282673B2 (zh)
CN (1) CN203630700U (zh)
TW (1) TWM480837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2504B (zh) * 2018-04-16 2020-10-09 纬联电子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托盘机构及其机壳模块
CN112506289B (zh) * 2020-11-20 2023-02-28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及其主板快速拆装结构
CN117311458A (zh) * 2022-06-21 2023-12-29 纬联电子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与包括其的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17982A (en) * 1984-08-31 1988-01-05 Xebec Electrical connector retaining assembly for facilitating removable mounting of a rigid disk drive
US5325263A (en) * 1991-07-22 1994-06-28 Silicon Graphics, Inc. Rack and pinion retaining and release device for removable computer components
TW578955U (en) * 2002-10-18 2004-03-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Mounting apparatus for expansion car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189785A1 (en) 2015-07-02
CN203630700U (zh) 2014-06-04
US9282673B2 (en) 2016-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64457B2 (en) Circuit board device and a combined circuit board and electronic card assembly
TWI417029B (zh) 殼罩及具有該殼罩的伺服器
US8081480B2 (en) Fixing module and case having the fixing module
CN108075328B (zh) 快速扣接结构
JP5968388B2 (ja) 接地部材及び該接地部材を有するハードディスク用支持フレーム
TWI672089B (zh) 用於電子裝置之電路板之避震結構及其電子裝置
TWI533781B (zh) 鎖扣機構
TW201323733A (zh) 電子裝置及其風扇模組
TW201236548A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circuit card
TWM480837U (zh) 機殼及具有該機殼的伺服器
US7303434B1 (en) Mounting device for connector
US856496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detachable power module
US11261892B2 (en) Pull aid structure
TW201352116A (zh) 電子裝置
US9060426B2 (en) Securing mechanism
TW201406254A (zh) 電子裝置殼體
TWM494345U (zh) 固定機構及具有該固定機構的電子裝置
US9638231B2 (en) Detachable fixing mechanism and related electronic device
CN109388199B (zh) 一种硬盘固定装置
US20130112825A1 (en) Expansion card retaining structure
CN108206361B (zh) 连接器模组
US20220418133A1 (en) Electronic modul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TW201406274A (zh) 風扇模組固定裝置
TWM505676U (zh) 擴充卡組裝模組及包含該模組之伺服器
TWI671936B (zh) 電池模組與電子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K4K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 granted utility model